公司经济纠纷真实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经济纠纷真实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司经济纠纷真实案例

篇1

起因一:名至而实不归

不管什么类型文章的写作,我们都强调题文相符,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经济文书写作更是如此。但在实际经济写作活动中,某些人或者某些部门为了业绩或者完成任务,偷梁换柱的事情也是偶有发生的。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招商引资。什么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吸收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它能带来地方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就业岗位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因此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利益驱使,有人就通过写作来做文章,将一些普通经济往来的合同冠以招商引资的合同名称。但普通合同(如买卖合同)和招商引资签订的合同有本质区别,这种名文不符的经济合同往往易引发纠纷。如某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引入某港资企业,并与当地××水泥厂签订了三份《中外合资经营水泥厂合同书》,香港××公司分三次预付资金给水泥厂,水泥厂分年分批供应并代销水泥,然后把款项返还给香港公司。后来该水泥厂因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围绕相关权益,香港公司依据合资经营的理念主张债权。由于这三份《中外合资经营水泥厂合同书》均未约定有关合资经营企业权利义务方面的内容,所设立的投资合作关系实质是香港公司仅提供资金,但不参与经营,亦不承担经营风险,无论水泥厂处于盈利还是亏损状态,香港公司均按月享有固定的投资回报,以达到回收投入资金本息的目的。这种合作模式违反了国家法律关于合资企业应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名为合作,实为借贷。后经法院裁定此合同无效。由此可见,经济合同要按照实际合作内容拟写相应标题,或者按照标题主旨去制定具体合作内容。要避免在利益驱使下,参与合作的一方产生利用合同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奢想,使双方甚至多方陷入经济纠纷

起因二:似是而非或笼统表达

(一)合同内容拟写中忽视了具体真实责任意思的表示

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和法治化,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体现者——经济合同,其内容的表达越来越讲究,不能单纯根据日常做法或者常规理解来处理。比如生活中朋友之间或者合伙人之间乃至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合同担保行为(主要是债务担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保证(即担保)是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形式。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可见,保证合同中,保证人应当明确做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或一般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由此,我们在为别人进行担保时要约定好担保的具体内容,以显示诚意;在别人为我们进行担保时,我们也要明确具体内容,同时还要精确理解特殊条件下的担保关系,注意各相关利益方的担保法律逻辑,以免履责时发生纠纷而陷入无休止的官司。例如,在某经济纠纷中,债权人诉某县政府履行担保责任,理由是《抵押贷款担保书》中注明了“经县政府讨论同意,决定为××酒厂向贵公司贷款壹仟叁佰万元提供担保”,并且有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签字,盖了大红印章。但××县政府拒绝履行担保义务,理由是并不是担保人,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在于该担保合同的具体条款是承诺以××糖厂全部房产和场地七十年使用权作抵押担保,在债务人××酒厂无法偿还贷款本息时,××糖厂的房产和场地使用权归债权公司所有,并约定了由县政府监督贷款使用情况的相关内容;××县政府并未承诺以其享有处分权的财产作为担保,也未承诺在××酒厂不履行债务时,由其承担还款责任。在该案例中,××县政府出具《抵押贷款担保书》后,其职能部门××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即出具了《关于同意××糖厂以土地抵押担保的意见》,随后,××糖厂与债权公司签订了抵押协议,约定以××糖厂名下土地及地上房产为××酒厂贷款提供抵押担保。至此,法院认为为××酒厂提供担保的是××糖厂,而非××县政府,××县政府出具《抵押贷款担保书》是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为,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担保行为,不存在××县政府承担因担保无效产生的赔偿责任的问题。由此可见,经济合同条款的拟写内容越具体,合同各相关方的关系描述越清晰,就越有利于保护自身的利益,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就做得很到位。而债权人却停留在日常的简单理解上,耗费人力物力发起经济诉讼。从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在经济合同的条款规定或者法律文书衔接上,要坚持严密的法理逻辑,不要试图简单处理,否则会因不愿承受写作上的麻烦而带来法律上的困扰。

(二)签订的经济合同中有些文字表述是含糊不确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七条规定了经济合同无效时的情形:“一、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计划的合同;二、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所签订的合同;三、人超越权限签订的合同或以被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四、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无效的经济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无效经济合同的确认权,归合同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法律的规定是基于现实的存在。古今中外,在经济领域各种因欺骗、胁迫等而签订“合同”或者出具“欠条”“借条”“收条”的事时有耳闻,有的甚至闹出人命。法律对这些经济文书不予支持,确认无效,就是为被欺骗、被胁迫者提供保护。那么被欺骗、被胁迫者则可以在有关经济文书撰写中暗示或者留取相关证据,避免暂时的伤害,为未来的维权打好埋伏。比如某公司合伙人发生纠纷,原告拿出被告出具的“欠条”和“合约”要求被告支付巨额债务。双方当事人均确认,“欠条”是因为双方对合伙经营××公司期间的债权债务负担产生争议而签订的。但是,从“欠条”与“合约”的内容上看,被告使用的文字是含糊而不确定的,比如“本人亦要负责”“×××先生要本人个人承担责任”“但因为某些压力之下,×先生要本人将烂账的一半赔偿给×先生”“因我个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唯有将内地祖业给予×老板收租来抵偿损失”等。这些内容表明:一、对无法收回的账目,是原告要被告承担责任。二、存在某种压力即可能发生过的胁迫。三、是由被告赔偿原告的损失。法院认为不能确认被告承认对原告欠债是其在××公司进行清算后的真实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其在“欠条”与“合约”中的意思表示不能构成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在这里被告就巧妙地通过经济条据的撰写保护了自己的利益。该案例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为了保护自己,我们可以暂时示弱,但在拟写所谓的“欠条”等经济文书时可以巧妙地暗示撰写文书时的处境,为以后寻求法律保护提供依据;二是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接收债务人提交的经济文书时要仔细阅读,避免存在引发法律纠纷的隐患。

起因三:因客观性缺失遭受质疑

经济合同实施的佐证材料应合法合理,这是众所周知的,法制社会任何法律纠纷的裁定,法院都只讲证据,并且强调证据链的合理衔接和完整性。由经济合同引起的经济纠纷,其经济诉讼申诉书的写作,主要是佐证材料的准备和写作。而合同和合同的执行过程描述,就是最重要的证据材料,证据的特征就是客观性或真实性,一旦客观性或真实性受到怀疑,就很容易导致自己在经济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在某工程项目引发的经济纠纷中,提起民事诉讼的施工单位因为连续采用违背合同和国家法律规定的证据,经过一审、二审、再审都败诉了。建设单位和该施工单位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约定材料价格按照当月的市场价执行,因此,涉案工程的材料价格应以施工期间项目所在地的材料信息价为标准。但施工单位提供的证据是自己和材料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市预拌混凝土销售合同》及《××××钢铁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合同》,以此作为工程成本的鉴定依据。另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基础大开挖,主要依据的是施工单位提供的“证明”。而这些“证明”是以个人名义出具的,并且该“证明”还是施工单位负责人写好后,让别人抄写下来的,因此,该“证明”既不是证人真实意思的表示,更不是原有合同或者补充合同的约定。最后法院裁定该部分费用依法不应计取。因此,我们在拟写经济诉讼文书时要搞清楚证据的有效性和法定效力,确保其客观真实可查证,方能在法庭辩论中不被对方抓住把柄而处于不利地位。当然,如果在经济活动中制造假证据,意图捞取更多的好处,在法庭上只会自取其辱。

起因四:合同履行证词遣词用语不严密

篇2

“关键能力理论”认为,我们在从事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更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一般素质与其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结合起来,突出知识、技能、态度的素质培养,强调将这种素质结构与未来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或工作情境联系起来。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本人在担任《财经应用写作》一门课程教学中,注重以“应用、实践”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并且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技术等方面能进一步突出这一教学思想的先进性。[2]

《财经应用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均有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财经应用写作能力,能胜任即将从事的财经工作,以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该课程由绪论、财经写作基础知识以及财经公文、经济广告、招标投标书、经济合同、规章制度、经济新闻、经济报告类文书、涉外经济文书、经济纠纷诉讼文书、等18章构成。该学科的教学与基础写作课程相比,其知识覆盖面要求更广些,同时还要求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其实用性和针对性。[3]

为把《财经应用写作》这一课程讲透、教活,本人在钻研教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校财会专业和商贸管理两个专业均有开设这门课程,本人一方面通过大量地补充学习所担任教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大量专业术语,并对教材内容通读多遍,力求吃透;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调查和企业走访等形式,对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每一个章节知识的“活”用上,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此外本人在教法上还十分注重求“活”,能多样化、灵活地根据教材、学生、时间的不同,改变教学内容、方法、方式,随时随地有目的地改变《财经应用写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在教学模式选择上,本人在本学科教学中多采用“情景?互动”教学模式。“情景-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案例,融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于专业能力培养之中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专业课教学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按照专业培养方案中能力与素质模块定义的要求,确定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同时将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态度)要求渗透到案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与细节中。本人在教学《财经应用写作》的实践就是试想以“情景-互动”方式来促进学生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和谐发展,实现“关键能力理论”这一教学思想的。[4]

现在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浅谈《财经应用写作》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渗透。

在《经济广告》一章教学中,本人首先通过让学生搜集大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橱窗等各类媒体近期刊播的广告对广告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观看《广告套餐之夜》影片创设情景与学生讲述广告的作用和广告的种类,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搜集的广告进行比较分类,对广告媒介进行汇总,同时对情绪诉求广告、理由诉求广告、综合诉求广告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结合实际案例跟学生讲述广告的真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引导学生对广告的制作和撰写要求做出相应的感知、感受和感悟,在教师对广告的结构和写法基础之上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需要,尝试创作。对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表扬并写上评语拿到班刊上发表。

《规章制度》一章,本人在讲述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与写作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搜集各类企业的章程,设置情境,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成员分工的形式下会处理公司章程的制定程序并学会不同类型公司章程的写作。《经济合同》的写作,本人在自身熟悉《经济合同法》的情况下,对经济合同的订立、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经济合同的履行、违反经济合同法的责任等知识点作较为详尽的介绍,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经济合同谈判过程,让学生演示,并就经济合同内容的写作做相应的练习训练。

对《市场调查报告》一节内容的讲授,我先针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要求学生一起确立主题,全员合作撰写调查问卷,并直接带队前往厦门作市场调查。本人先后曾多次带领所任教班级做过以《都市女性择业观调查》、《家居装饰市场行情调查》等为主题的市场调查活动,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调查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如何学会与人合作,怎样进行市场调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回来后及时召开总结会。指导学生动手写作市场调查报告,这种在有亲历之后的习作,学生往往完成得较好。在本次作业中,经常能有佳作出现,我将之推荐到校刊中去发表,同时出一期专题活动简报,这种教学形式受到社会和家长很好的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招标、投标书》则主要根据实际案例来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学习。本人针对学校要新建校舍、重新装修教学楼、购置教具等实例,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情景及例文让学生熟悉招标、投标程序,学会制作和撰写招标、投标系列文书。同时,对学生即将面临的求职应聘所涉及的求职信的写作本人也重点与学生讲述,并在课内模拟求职场景让学生演练求职应聘过程。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发挥。

《经济纠纷诉讼文书》的写作教学,本人结合学生所学《经济法》课程中所涉及的许多案例,让学生对多个案例中选择用经济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案情,分别以原告和被告的身份起草写作起诉状和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等文书,让学生对民事诉讼中的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简易程序等知识均有明确的认识。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帮助学生将理论直接运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些。[5]

篇3

受经济下行因素的传导,存量的信托风险个案仍在持续增加。与以往采取简单粗暴的“刚性兑付”不同的是,2014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采用法律追索、并购、重组等方式对出现风险的个案进行市场化的处理。

追溯以往的项目纠纷和法律文书,《投资者报》发现,相当一部分信托项目在刚放完贷或执行中即因发现融资方的种种问题而被迫提前启动追索程序,不少公司在接触信托之前早已深陷严重的债务危机,如资产被重复查封、动产重复质押、求偿顺位争议等,但却无一例外地通过了信托公司的风控审查。

为何不能将问题暴露在产品成立之前?信托公司的尽职调查是否存有盲区?带着这样的疑问,《投资者报》记者走访了多位业内专业人士。

忽视真实负债

通常情况下,掌握企业的真实负债情况并估算偿债能力,是金融机构给予其资金的前提和主要决策依据。但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认为,即使通过多方式抽丝剥茧,还原企业真实负债的全部情况也存在极大的技术和现实难度。

“除了金融机构登记和上市公司公示外,我国针对一般工商企业的或有负债尚未建立完善的登记体系,而隐性负债更是难查。”北京的一位信托高管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债权项目的尽调也很容易出现盲区,因为企业是否含有对非金融机构隐形负债或担保难以查清,所以只能用一纸承诺书保证无此类风险。”启元财富产品总监范曜宇向《投资者报》记者介绍,通常看贷款卡、财务审查等基础尽调是信托项目前期风控的起点,但民营企业很多时候存在着两套账,报表也不审计,隐性负债并非流于表面那样简单。

记者获得的一批法律文书中,有信托公司就指出,在融资方数次未按约交款后经调查落实,融资方已陷入严重债务危机,有多笔银行到期贷款不能偿还,且财产也被多家法院重复查封,而由于违约,信托公司要求提前结束信托计划。

为何到了有未还款项后才调查落实清债务呢?业内人士分析情况可能有两种:一是主观忽视,对能够掌握的“隐性负债”不愿深究,抱侥幸心理,例如以往银行推介和发行项目,前期尽调主要由银行完成,集合做成了假集合,信托公司沦为被动管理的角色;二是信托公司风控人数配置不足,在多项目下难以承压。

“现在我们基本都会派人去现场核查核保核签,避免银行搞假的担保措施,通道业务也是,虽然成本较高,但必须这样。曾经有一个地方的项目报上来也没发现问题,评审会也通过了,但放款前发现还是有疑点,又单独托熟人关系去跟当地公安机构打听,才发现企业民间借贷较多,后来就没做,一年后据说那个老板也跑路了。”南方某信托管理者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抵押质押生变

近年的信托计划纠纷中,有关抵押质押的纠纷常常被摆上案头。

为提高风控,多数信托计划设置了抵押质押为项目增信。通常情况下,有抵押物的往往优先偿还,且抵押物被先行查封不会对抵押权的效力造成不利影响。但从处置实践来看,先行查封往往对抵押权人顺利实现抵押权产生不利影响。

准备处理抵押物时,发现抵押物正被拍卖,这在先前的信托案例中也已有之。尽管信托公司处第一顺位,但资产被先行查封,抵押权人对抵押物的优先处置权便充满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预售后买售人享有优先于抵押权人的权益、在建工程因不能竣工抵押物价值大打折扣、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以及抵押物手续存在重大瑕疵等等,法院也难以处置。

例如先前发生的工程款清偿权一般优于抵押债权情况,为免争议,也有信托公司在项目成立前要求和施工方签订协议,约定施工方放弃抵押资产的拍卖处置权和优先受偿权。

另一方面,重复抵押、重复质押的案例被更多的发现。不过重复抵押在信托行业内是被允许存在的,也称第二顺位抵押。

“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的抵押质押权人在市场中也比较多见。规避风险的本质在于,一是融资方的偿债能力和综合信用水平,二是资产估值,如何评估定价。估值的高低对风险的防范影响巨大,估值过高的资产随着市场经济形势变化,估值大幅下调,这时风险就出现了。” 金诚同达(上海)律所高级合伙人许海波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在信托业,第二顺位往往是不得已之选,如果能够拿到第一顺位抵押,肯定不会要第二顺位抵押。“有的项目有很多风控措施,就是没有抵押物,最后可能会去让业务团队谈一个第二顺位抵押,有总比没有好。不同顺位间的抵押最后可能出现争执,但这就是法律问题,按照先后顺序可以处理。”上述南方管理人士说。

严格尽职调查

如何将风险控制在前期?尽职履行尽调,谨慎判断风险,不冒险成为了业内的共识。

根据信托业协会网站数据披露显示,2015年二季度末,信托业的风险项目个数字为450亿元,规模1034亿元,比一季度末的974亿元增加60亿元,环比增长6.16%,而去年四季度这一数字为781亿元。虽然与全行业15.87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相比,不良率仅为0.65%。

面对项目风险,资深信托律师许海波认为可以通过充分详尽的尽职调查来避免。

篇4

【关键词】 法务会计;财务会计;区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法制体系的逐步完善, 法律案件中经济案例的比重也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断上升,且门类日益繁多、情况逐渐复杂、手段更加隐蔽。在处理具体的案件或纠纷等法律事项时,必须同时解决事实与法律两方面的问题,法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受其专业知识、技术方法、业务手段的局限,只能处理法律问题和简单的事实问题,而一些较为复杂的专门性事实问题(如财务会计问题)则只能交由有特定专业资质的人员处理。于是,一种融合会计学与法学为一体、协助法律工作者查证案件或纠纷涉及的财会事实的新工具――法务会计应运而生。李若山教授认为,法务会计是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针对经济纠纷中的法律问题,提出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在法庭上作证的一门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法务会计是在社会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界对法律界的专业服务。法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与传统财务会计自然存在共同之处,关系比较密切,但其所服务领域、业务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与传统财务会计存在区别。

一、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一)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应用会计学

会计学可分为理论会计学和应用会计学,其中理论会计学包括会计理论、会计史等;应用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法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可见法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与财务会计都属于应用会计学。

(二)财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财务会计为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服务,法务会计为法律工作者处理法律事项服务,因此它们都属于会计服务活动,其最终成果(财务报告与专家意见)所依据的事实材料都来自于各项经济活动。但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业务通常是由会计事项和会计活动组成,而法务会计活动本身是对案件涉及的会计事项或会计活动进行检查、验证和鉴定,并据此作出判断,发表专家意见,通常是在财务会计工作基础上开展的。因此,财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财务会计是为某一特定主体(会计实体)服务的,要对特定主体(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经济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法务会计的主体不是单一主体的单一会计,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会计,凡经济纠纷、诉讼案件中涉及到会计事项的认定、判别,均与法务会计有关。法务会计的空间范围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一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二是社会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三是司法机关(检察、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等)以及政府审计部门、纪检部门。

(二)职能不同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财务会计有核算、监督两项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侧重对事实的描述,主要是对某一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结果进行报告。监督职能侧重于纠正偏差,主要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财务会计的这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法务会计职能的作用范围则远远超出了财务会计,不仅局限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且在解释财务问题、强化会计的控制职能、收集会计数据以提供诉讼支持、保护和惩戒会计职业人士以及其他有关人士等方面也能提供信息支持。

(三)目的不同

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都有“会计”二字,但二者的目的却有着天壤之别。财务会计的目的是着重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能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所提供信息具有公开性。而法务会计提供信息的目的在于完成受托责任,它是对经济活动(或者经济纠纷)中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提出专家性意见,为法庭、仲裁或鉴定机构提供相关证据。

(四)内容不同

财务会计的内容是用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会计事项,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法务会计的内容则取决于各国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财产资源等规定的详细程度,因此,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法务会计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我国学者对当前法务会计内容的认识较为统一,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理算会计;(2)债权、债务理算会计;(3)保险赔偿理算会计;(4)社会公正会计;(5)物价会计;(6)基金会计;(7)司法会计;(8)海损事故理算会计;(9)社会保障会计。

(五)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同

在工作程序上,财务会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统一的、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财务会计的工作程序即会计循环可概括为七个环节:(1)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2)过账;(3)结账前账项调整与结账分录;(4)对账;(5)试算平衡;(6)结账;(7)编制财务报告。各环节具有连续性和继起性,且凭证、账簿、报告的格式、内容、编报程序与要求多由国家统一规定。而法务会计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工作程序的特殊性,大多是从接受受托责任到事件结束工作报告的报出,不存在会计期间的连续性,更不需要继起性。一般来说,其工作程序应包括:(1)会见委托人,明确受托责任;(2)初步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对受托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3)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实施的策略、步骤、方案等;(4)获得证据材料;(5)计算、分析;(6)报告,即将法务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系统表达出来。

在工作方法上,财务会计大量使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法务会计作为一门复合性学科,不仅使用会计的方法,有时还大量使用审计的方法、统计的方法(如抽样分析法等)及收集证据的方法等。常见的方法有:审阅查验法、关联核对法、座谈询问法、实物勘察法、分析比较法、综合计算法等。

(六)执业规范不同

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关键在于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会计规范。财务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还要受到统一会计规范(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的约束,其中,企业会计准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会计规范形式,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法务会计的执业活动涉及三个规范,即会计准则、法务会计准则和专家证据准则(谭立,2006),前两者为会计行业规范,后者为法律规范,三者关系密切,又相互区别。法务会计工作就是将会计语言记录的财会事实翻译成法律语言表述的案件事实,也就是说财会事实经由法务会计之手以专家意见形式送达法官手中,成为其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法务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与法律两个职业的联结纽带,起到了由会计准则通向专家证据规则的桥梁作用。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务会计准则外,许多国家的法务会计业务活动都是参照审计准则执行,但制定统一的法务会计准则仍是必然趋势。只有建立健全法务会计准则,才能使法务会计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才能保证执业质量,提升职业信誉,才能实现法务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准则和惯例的联系和沟通,指引法务会计健康发展。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一准则体系已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了48项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为建立法务会计准则提供了基础性框架。

(七)报告不同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法务会计报告是法务会计工作者根据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卷宗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等,对案件或纠纷等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作出专业判断所形成的一种书面结论性文件。法务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有十分显著的区别:

1. 用途和使用者不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用途在于为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而法务会计报告适用于诉讼实践,为法律事项承办人、当事人等提供认定相关财会事实的专家证据。

2. 反映的范围不同。依据“会计主体假设”,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事实仅局限于某一会计主体的相关经济业务;而法务会计报告不存在“会计主体”的限制,它是依照法律事项来划定空间活动范围,凡是法律事项涉及的会计事实都必须查清、核实,并向委托人报告。可见,财务会计报告与法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事实范围差异较大。

3. 内容和格式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常见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以格式报表为主题,表注及相关信息和资料作为辅助,其中每张报表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法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反映了法律事项所涉及范围的财会事实,通常情况下,法务会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引言、对财务会计资料的分析论证过程和最终的结论等。如果报告人占有资料不充分或资料很少,也可发表“无法作出明确结论”的报告结果。不同经济纠纷或案件的性质、内容不同,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完全一致,因此,法务会计报告没有固定格式,通常是根据不同的业务对象和使用对象,按委托人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格式。

4. 时间要求不同。依据“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财务会计报告作为对企业不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的分期综合反映,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而法务会计是在涉及会计领域的经济纠纷和诉讼发生时,对财务事项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解释与处理,着重于向法庭提供临时的审计证据。

(八)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同

法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同所有会计人员一样,应包括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方面。道德素质方面与审计人员的要求基本相同,但在业务素质方面,法务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复合型边缘学科,对法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较之一般会计人员更高,要求从业者不仅必须精通会计与审计知识,以便合理解释涉案对象的财务事实,甄别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提供有助于法庭判决的有效证据,而且必须熟悉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税法、诉讼法和证据规则等各种法律和相关规定,这样才能实现会计事实与法律程序的有效对接。此外,还需借助心理学中的相关知识来透析经济行为背后的欲念和动机。总之,法务会计人员的知识层面要远远高于传统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层面。

【主要参考文献】

[1] 谭立. 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当代财经,2005,(8).

[2] 成慕杰. 法务会计及其人才培养初探.财会通讯,2005,(2).

[3] 孟祥东. 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文杰. 法务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5.

[5] 李若山,谭菊芳,叶奕明,洪剑峭. 论国际法务会计的需求与供给. 会计研究,2000,(11).

[6] 谭立. 注册会计师提供法务会计服务五题. 经济管理,2006,(13).

[7] 李雪婷,王东清. 论法务会计在司法诉讼中的信息支持. 事业会计,2005,(5).

篇5

合同的效力,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那么,怎样的才能对当事人或第三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呢﹖当事人订立合同是一种经过合意的民事行为,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则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在法律上产生约束力。《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说订立合同的行为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在法律上就产生了约束有关当事人和第三人的效力,否则不产生法律效力。

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为无效合同。原《经济合同法》第七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几个条件:(一)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二)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所签订的合同;(三)人超越权限签订的合同或以被人的名义同自己或者同自己所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四)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无效的条件是:(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无效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房地产合同是众类合同中性质较为特殊的一类合同,此类合同的订立不仅要遵守《民法通则》,原《经济合同法》、新《合同法》等的规定,所订立的合同还应当到有关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批准、登记等手续,合同方能产生法律效力。作为海南特区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前些年海南房地产由于盲目开发、缺乏预见和规划,使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过快,加之当时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出台滞后,造成海南房地产市场混乱,经济活动无章可循,直至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开始施行,这种现象才逐渐得以缓和,海南房地产市场也才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二、房地产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

尽管在95年后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有了法律的保障,但是95年之前因无法可依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遗留下来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方面的纠纷却不少;而且即使是在95年之后,因整个海南大气候仍处于转型、过流阶段,一些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和涉及房地产方面的其他活动仍然是不甚规范,法律法规在实际适用中存在冲突,如此引起的纠纷亦很多。如何解决,关键在于如何认定因房地产开发经营或涉及房地产活动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笔者认为,对《房地产管理法》施行之前和这之后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应当根据特定的经济环境和现实状况,在不违背立法本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对合同效力作出准确、合法、合理的认定,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存的房地产纠纷。

在此,笔者想首先介绍一个典型案件来具体分析房地产合同的效力,即原告海南省工业厅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房地产开发海南公司房屋买卖纠纷案。该案案情是:1991年9月25日,原告海南省工业厅与被告中国房地产开发海南公司、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签订了一份《合同书》,约定:两被告将位于海口市美舍河开发区白龙南路的宿舍楼一幢转让给原告,房屋为框架结构64套,建筑面积为6644平方米,共计房款为565万元,房屋交付时间为1992年7月30日之前,付款方式为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天之内,一次性付定金人民币100万元,一个月后再付100万元,余额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个月内付清。在原告付清房产转让款后五日内,双方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分五次给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支付共计人民币565万元,被告中国房地产开发海南公司于1993年1月10日将宿舍楼交付给原告使用,之后,原告以房改方式将房屋出售给本单位的职工,现均已装修入户居住使用达四年,因两被告一直未能给原告办理上述房产的过户手续,遂成讼。再查:两被告出售给原告的房屋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系行政划拨用地,尚未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经原海口市国土局批准用于建设综合服务大楼,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技术、房地产方面咨询业务场所。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1988年7月27日在海南设立的,其经营范围是开展城市规划、建设技术、房地产方面的咨询业务;1992年该中心因歇业被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

从上述案例可见,原、被告所订立的合同及合同内容有几个方面是不合法的,首先主体上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不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资格,无权订立房屋预售合同;第二、该合同的标的物所依附的土地是行政划拨用地,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未依照《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出让金;第三,该房屋所依附的土地原批准的用途是建设综合服务大楼,非住宅商业用地,而建设部海南咨询服务中心未经批准即擅自更改土地用途进行商品房开发和经营;第四、合同在订立时,所建房屋也未达到当时法律法规规定的预售条件。很显然,原、被告订立的合同违反了《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有关合同生效的规定,以及违反土地使用权管理的有关办法,完全符合认定无效合同的条件,本应当认定为是无效合同,按无效的合同来处理。但是在此案中,有一个特殊的情节,即原告已将取得的房屋以房改的方式出售给本单位职工,职工们均已装修入户居住达四年之久,如按无效合同来处理-返还房产给两被告,那么无辜职工们的利益将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也将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且事实上在全案的审理过程中,职工们的反响是最强烈的。另外,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原告及两被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错。最终该案以认定合同有效来判决,并经终审维护结案,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是完全符合立法本意的,也达到了应有的社会效果。

上述案例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但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它突出反映了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中存在的连锁关系,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审理此类案件不仅仅只是处理开发商与第一手买受方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以标的物为焦点的一连串的合同关系,因为以买卖关系牵头的一连串的合同关系层层相扣的,其中兼杂有抵押关系、租赁关系、合作关系等等,若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恶性循环。故结合此典型案例,笔者认为在认定合同效力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遵循立法本意,维护社会稳定原则

我国制定的原《经济合同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1999年制定的统一《合同法》的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从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看出,无论是以前的《经济合同法》还是现在的《合同法》,它制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最终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法律是发展和进步的保障,而稳定是一切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两者相辅相承,共同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执法机关,我们的目的也就是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扫清障碍,我们的任务是化解社会的矛盾,调和不利因素,所以执法机关审案判案应该通透法律的立法本意,以稳定大局为本。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各类经济关系也纷呈复杂,最近中国又面临加入WTO,经验的不足和客观形势的影响使我国法律法规存在不甚完善和出台滞后的现象,使法律本身和现实状况存在差异和予盾,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前述的案例,如果从绝对的法律角度说,合同确订无效是无疑的,但是一旦确认合同无效,矛盾就会激化,这就是冲突所在。

具体来说笔者认为第一、诸如此类涉及到众多的散户的利益或内部集体的利益、买断产权的、具有连锁关系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纠纷,如果仅仅是因为土地转让、报建、规划方面的手续欠缺或不全,而依据省政府、市政府的根据经济状况制定的规定,可以补办、补全这些手续的,有关的合同应该认定有效,按有效合同来处理,依据各方过错,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这里笔者还想说明一点,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是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等。结合上述案例,被告没有为原告方办妥房产证,违反了合同约定,补办手续就是采取违约责任中规定的补救措施的一个内容,这就可以反过来说明手续的欠缺并不必然导致合同的无效,因为法律在作强制性规定的同时,是允许采取补救措施的。

第二、对于不涉及众多散户或内部职工利益的案件,如前,假设原、被告在订立合同后,原告海南省工业厅并未将房屋以房改方式出售给职工,只是闲置着,或租赁予他人、或抵押予他人而他人尚未押断产权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认定合同无效。因为不论是房屋被闲置着,或出租、抵押予他人,均不影响房屋所有权人行使所有权,承租人依法可以继续承租,抵押也只是担保的一种方式,并不必然导致抵押物的产权转移,而且抵押权人的真正目的也不在于此,最主要的是这些情况都不尽然引起社会大面积的负面影响,而且作无效无理,在返还财产上也是实际可行的。

(二)保护善意相对人、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原则

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在立法上除了规定制订法规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外,还着重强调了要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在过去的《经济合同法》、新的《合同法》里都有所体现,比如新的《合同法》的第四十九条就规定:行为人没有权、超越权或权终止后以被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权的,该行为有效;第五十条也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故笔者认为在处理房地产开发经济纠纷时应与立法原则一致,也应该充分考虑保护善意相对人甚至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准确认定合同效力。下面笔者从房地产纠纷的几个类型来具体阐述。

第一、房地产转让纠纷

房地产转让纠纷是房地产纠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通常致使合同无效的事由是:商品房预售时,或者未领取预售许可证,或者未按规定投入工程开发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或者根本未领取土地使用权证等等。一般来说如果买方已经入住,并已支付大部分房款,有关欠缺的手续可以补办的,应维护买方的利益,除非是买方主张合同无效,否则应认定合同有效,按有效合同处理。如果预售的房屋尚未交付,或工程尚未完工、不可能完工、工程欠缺有关手续、发展商亦不愿意承担责任等情况,可按无效合同来处理。

其次,由于行政机关或发展商的原因未能及时办理房产证,第一方买受人在未取得房产证之前又再次转让的情况;假如第一手卖受人已明示或此后买受人已明知这一情况以该理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不应当支持。因为作为第一手买受人并无欺瞒的意思表示,而此后的买受人已明知或应当知道房屋状况而仍愿意购买,并非不知情,不属善意的范畴。而且对于第一手买受人来说,未能取得产权证并非其个人原因所致,其已付足房款,可视为其已实际上取得产权,其利益应该受到保护。

如果此后的买受人确不知情,而房款已支付,也已经入住,开发商有能力办理房产证的,合同可确认有效;如开发商无能力办理房产证的,则确认合同无效,按无效合同处理。当然在确认合同无效时,对占用房屋居住的损失要依公平原则合理分担。

第二、房屋租赁纠纷

在海南经济特区,流动人口众多,房屋租赁行为也是比较活跃。在这一块纠纷中,合同效力的认定主要争议在出租方和承租方是否到房产管理部门就房屋租赁办理登记备案手续。1995年建设部《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13条规定:“房屋租赁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第17条规定:“《房屋租赁证》是租赁行为合法有效的赁证。”在该办法之前,房屋租赁行为没有登记备案的要求,这之后也不甚规范,许多租赁行为并没有办理《房屋租赁证》。笔者认为在《办法》之前房屋租赁行为未办理备案登记的,如果此租赁行为一直延续至《办法》后,而依照省内的规定可以补办的,依此订立的合同应认定有效,以保护各方的利益,但应责令及时补办。而《办法》之后的租赁行为原则上应依法办理备案登记。但是不可否认,在海南本地,租赁行为的随意性很大,而且租赁本身有其特殊性,即承租人只要使用了出租的房屋,即使没有有效的租赁证明,出租人和承租人在客观上仍然存在债的关系。所以对未办理备案登记的租赁行为,如双方当事人均认可,对租赁行为本身未持有异议,只是对租金的支付持有异议,一般应认定合同有效,以保证出租人能合理地获取租金,但也应责令补办手续。

对于一方提出异议,另一方确有过错或双方均存在过错的情况可认定合同无效。需要说明的是,法律上对无效合同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当事人因无效合同而提出的违约金、利息部分不予保护,对于出租人实际产生的损失可视为承租人占用所造成的损失,是可以补偿的,这样就可避免一方当事人借主张合同无效而逃避租金的给付。

第三、房屋抵押纠纷

房屋抵押与房屋租赁一样,依法应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矛盾发生于“先已预售,后又抵押”或“先已抵押,后又预售、转售”的情况。一般认为如果抵押已办理了他项权利登记而预售未预售登记,买受方没有支付大部分房款未入住等情况,应保护抵押权人的权利,认定抵押合同有效;如果抵押已办理了他项权利登记,但是预购方已基本付清房款入住、或购房者众多、房屋已被多次转售且也基本付清房款的,应认定买卖合同的有效性。因为作为购房者来说,在审查房屋的实际状况方面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其没有合理审查实物状况的能力和责任,且如认定合同无效,在返还财产上也难以执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着重保护购房者的利益,而且这种做法与前述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是一致的。

第四、房屋建筑质量纠纷

房屋建筑质量纠纷近年有上升的趋势,笔者认为有关房屋质量问题并不能影响合同效力的认定,一般认为此问题产生于有效合同基础上,只是影响到合同的继续履行或解除。在这方面,保证交付房屋的质量是出售方的义务,买受方通常没有审查房屋质量的能力和责任,故此类纠纷着重保护买受方的利益。

但是不排除房屋出售方在出售房屋时故意隐瞒房屋存在瑕疵的真实情况,侵害买受方的利益致使合同无效的情况。当然所谓房屋质量上的瑕疵应有合理的解释范围,如果在合理范围内的瑕疵,法律允许采取补救措施,也就不必然导致合同的无效。

三、无效合同的处理

原《经济合同法》第7条第2款规定:“无效的经济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经济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统一的《合同法》第56条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拘束力。”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被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法律对无效合同处理的规定,无效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也应按上述规定来处理。概括起来,法律对无效合同的处理主要是一返还财产或折价赔偿;二赔偿损失,这些主要是针对过错方而言的,对于非过错方也并非不需承担法律后果,具体处理上,笔者认为在上述前提下,也应遵循几点。

(一)公平原则

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是一种民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在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无效合同的处理中,也应贯彻这一原则。比如因未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而引致的租赁合同无效的情况,按规定,租赁关系无效,承租方将房屋交还出租方,并且有过错的出租方仍应赔偿承租方的损失。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情节就是,承租方既便没有过错,但其确实也是使用了出租方的房屋,属实际受益人,出租方也是遭受了没有实际使用房屋的损失。从这一点来说,笔者认为像有类似的情况,仍应考虑让没有过错的承租人支付实际使用房屋的租金,才比较公平合理租金的确定可通过估价部门进行评估。因建筑质量引起的纠纷也有类似的情况,即在合同因此而确认无效后,出售方应赔偿买受方的损失,但同时也应考虑买受方已实际使用了房屋,也有一定的受益,故可参照租赁的确认方式给予合理的使用补偿。

(二)避免累讼原则

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法教学;应用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霍姆斯大法官(Nr.Justice Holmes)在其代表作《普通法》一书中提出:“法律的生命并非逻辑,而是经验”(The life of law has not been logic;it has been experience)。经济法等法律专业课程教师都面临同一难题:如何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同时,帮助他们了解真实的世界和获得实践经验,如何将课本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以真实案例为素材,教师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而不再局限于了解抽象的法律概念和构成要件。

一、案例教学法的起源

说到案例教学法,不得不提哈佛大学法学院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斯·兰代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在兰代尔教授正式推广案例教学之前,主要通过讲授、背诵和练习相结合的“德维特方法”(Dwight Method)进行法律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侧重于测试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并不涉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后者主要依靠在日后工作中获得。

兰代尔教授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他在合同法课程教学中坚持让学生阅读原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个人结论。当然,兰代尔教授专门收集了大量案例,并出版成册。兰代尔教授深信,法律家能像科学家那样依靠深入了解某种核心原则或原理,并通过具体的法律判决加以发展。完全依靠学生从少量案例中总结普遍性原则并非易事,因此兰代尔教授引入了“苏克拉底式教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答、对话或讨论的方式,围绕案件事实、争议点、司法推理并与相关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就相关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同时回答老师的提问。

时至今日,很多老师已经对兰代尔教授的教学方法做了不少改进,专门挑选富有争议且相互间存在细微差异的案例,原因在于他们认为那些与原则性规定存在一定出入或充满争议的案例值得学生关注,很多法律原则本身存在冲突,学生们通过学习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原则。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兰代尔教授创设的案例教学法备受推崇,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判例内容对学生进行层层提问,让学生了解基本法律事实的基础上,明确案例的争议点、法官作出判决的理由以及整个推理过程,并且找到先例中的法律原则。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学会像律师一样思考,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讨论环节。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法律原则究竟是如何应用到现实案例中,而且需要让学生明白一旦事实发生改变,法律原则的应用又会发生何种变化。讨论结果没有固定和标准的答案,由学生自行分析和作答,但老师需要在一旁适当引导。

三、经济类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略专业差异性和教学受众的特殊性。老师在教学过程往往会忽略经济类专业与法律专业的差异,课程内容力求“全面”,把相同的案例和教学内容当成“万能膏药”。对于学生们而言,由于这种案例分析与本专业联系不大,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兴趣。

2.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断层。经济法非常注重理论运用,强调实践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将大量时间放在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教学。与此同时,经济类专业学生此前并未接触过任何法律类课程,依靠每周三节课学习内容涵盖广泛的经济法课程,困难较大。

3.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比重不均。经济法课程本身包含着很多的法律原理,所以老师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公认的教学方式,但如果理论讲解不透彻,案例分析无从谈起,案例教学只能让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不够,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

4.案例单一陈旧。经济法课程的案例单一陈旧。在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是关键,如果选择的案例不贴近现实生活,很难让学生设身处地得去思考和反应,更不用说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四、改革建议

1.根据经济类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不能照搬法学专业体系,如吴羽主编的《经济法概论》分为经济法基础理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与个人独资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破产法、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合同法、金融法、工业产权法、房地产法、会计法与税法、劳动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经济纠纷解决的法律方式等,内容涉及面广,客观上加大了学生自学难度。笔者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各部门法的重点部分,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吃透基本法律原理。

2.对于基础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比重不均的问题,应当把重点放在案例教学的设计环节。老师需要将典型的案例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加以分析,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案例深化理论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应用层面。但案例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取案例。如果直接将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学生很难找到分析的切入点,无法将整个案例进行全面剖析,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课堂教学。因此适当精简案例内容,并且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教学效果更好。

3.对于案例单一陈旧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适时引入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例如在讲授公司法过程中,笔者引入近期争议较大的归真堂上市案例,不少同学对此非常关注,各抒己见,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劳务分包 合同管理监管 效益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一轮的工程投资热潮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施工企业在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建设领域不断拓宽的同时必定要大量的吸纳和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劳务分包企业来完成。合同作为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是约束双方的行为的准则。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务合同管理,过程中对劳务分包队伍的履约实施有效的监管将决定着施工企业能否在日渐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能否长期良性循环的关键。然而,由于当前的劳务分包尚未形成规范化运作、劳务队伍的能力千差万别,项目的合同管理如履薄冰。此外施工企业缺乏合同管理人才,合同管理工作薄弱,合同管理意识不强,致使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和违约不断,由此造成的民工讨薪事件还常有发生。这些不仅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社会信誉更是造成极坏的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实践总结,客观地分析了劳务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现象和深层次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对策,探索行之有效合同管理方法和制度,力求使合同管理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为企业的创造更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目前施工企业劳务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劳务合同管理是保证企业与劳务双方全面地、有秩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行使合法权利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然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合同管理体系,企业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只对“价”做具体要求,对合同相对方缺乏资质审查或审查不严,而只管施工,不及时签订合同的案例比比皆是,往往是企业在发现分包劳务履约能力达不到要求进行撤换时出现拍脑袋现象,造成不必要的劳务经济纠纷。此外,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丢失、能力有限。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无法对合同涉及的各项问题作出正确判断,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签订合同时未对工作内容、质量要求、施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进行明确,合同文字不严谨, 往往让对方钻空子,使企业蒙受损失。

1.2 内外信息交流不畅

施工企业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劳务队伍的选用、合同单价的洽谈也都基本采用项目询价、公司审定的方式进行。然而,劳务队伍能力的千差万别、市场价格的瞬息万变使得项目经理部在进行合同招议标时有高风险和高难度。交流不畅通,合同价格、劳务履约信息未共享,往往是造成一个装备、资金不全且素质不高的劳务队伍能顺利参与企业多个工程的施工的根本原因。其次,项目内部合同管理与相关的管理相互脱节,部门各自为政、项目部对分包劳务得不到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价,无法给项目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而影响项目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监管不严留下隐患

合同监督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过程,它贯穿于合同订立、履行直至终止全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就可能给日后的合同纠纷留下隐患。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过程监管不严,无预警机制的现象。如南宁市某施工企业与一劳务分包队伍签订5万元分包合同,而最终结算金额为266万元。其合同在履行不久便已超出合同额、过程没有及时分析原因,未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隐患日益增大,发现时却难以补救。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不严、以包代管,因质量缺陷返工造成大量的人工、材料浪费现象严重。不必要工作的增加,往往给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1.4 合同交底流于形式

合同交底是规范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工作的需要,只有充分理解合同才能正确履行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一般比较重视合同签订,但在合同签订后对合同的分析和交底往往不够重视,合同的签订与合同的执行脱节。现场管理人员只知自己的工作职责,对合同具体内容却知之甚少,也就无法发现合同中隐藏着的各类风险。由于不清楚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对工程质量、进度、现场文明施工及材料的浪费现象上就没有依据去管理。没有交底,内部成员也由于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清引起内部职责争议的发生,降低合同管理效益。

1.5 结算管理漏洞百出

劳务结算是履行合同义务、责任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着项目的经济效益能否实现。施工企业劳务结算普遍存在着依据不充分,签字不完整,劳务合同覆盖面与实际施工需要不符的现象。此外合同中的价格条款中没有单价分析表,当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结算没有计算规则,现场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审批随意与劳务方协商定价,往往造成最终结算价远远高于市场价。施工企业推行的“计划用工、日清月结”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项目当前的盈亏情况不能得到真实反映,找不准原因,项目成本管理容易陷入混乱。而后期补充的结算资料劳务与项目在量上会有偏差,争议、纠纷增加,甚至引发,给施工企业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2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劳务合同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强化合同意识。

完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不仅是施工企业应对复杂的工程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完善合同管理具体方法一是要完善合同范本。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合同的内容和权责应该明确。二要建立一个全员管理合同的机构。劳务合同具有它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生产、物资、合约、劳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给项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行全员管理可以对劳务合同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施行统一管理,在反馈合同管理中的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三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保证合同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由于合同条款繁多、条款之间联系复杂,语言难以理解,因此施工企业还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升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专业素质。

2.2 严格实行劳务招议标、合同风险最低化

严格执行劳务队伍招议标制度和工作流程。企业进行劳务分包前,先对劳务调查研究、看有无管理、质量、安全等问题,项目过程评价是否合格。制定劳务分包管理和履约保证金制度,最终达到预审条件的队伍才能进入招议标程序进入项目施工。

及时掌握劳务行情,实现劳务信息共享。通过公司内部的信息平台各项目间的劳务合同价格及过程考核信息、给项目劳务选用提供依据,以降低劳务分包成本。同时企业应适时在优势项目培育自有施工队伍,避免受制于人而束手无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8

虽然鉴定机构的委托书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出具,但鉴定事项和范围则却应是为当事人提起的诉讼请求中的专门性的问题,因此,当事人对要求鉴定的内容应围绕案件的争议和主张而确定。例如,原告的诉讼请求既要求支付所欠工程款,又要求支付停工损失费用索赔,而被告对这两项诉讼请求都有异议,那原告就应当对所欠工程价款和工程损失费用索赔都提出司法鉴定申请。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司法原则,司法鉴定资料应由负有举证义务的当事人提供。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司法鉴定意见是根据委托鉴定的申请人提供的材料经鉴定机构分析、计算后作出的,鉴定人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就本案鉴定事项需提供的鉴定材料清单,因此,当事人提供送鉴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凡鉴定人要求提供的与鉴定的事项有关的所有材料,都应在要求的时间内提供给鉴定委托人或鉴定人。当事人提出的材料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间经过举证、质证后便成为鉴定材料。

2从司法案件审理谈司法工程造价的鉴定

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往往繁琐复杂,且现在我国与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的建设工程合同案件的争议和鉴定的少之甚少,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较多,经常出现鉴定机构乱下结论,以鉴代判,同时法官或仲裁员对鉴定人的鉴定活动又疏于监管,指导不力,造成鉴定结论背离事实,难以服众。本人通过多起司法鉴定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如下观点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2.1对固定价合同不予支持鉴定的规定,应结合司法解释和案情的实际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22条规定:“当事人约定按照固定价结算工程价款,一方当事人请求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鉴定的,不予支持”,这是最高院对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范围的有关规定。对此规定应准确理解,首先要了解建设施工合同的价款形式有三种价款形式,既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实际工作中采用最多的是固定价格合同,固定价格合同包括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无论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其固定的价格都是在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内固定的,当出现了超过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的事件,固定总价和固定单价也就不在是固定不变了,超过风险范围的价款应按合同约定据实调整。因此,应当明确司法解释该条规定的“不予鉴定”仅是对合同约定风险范围内的固定价部分不予鉴定。对于超出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和幅度的设计变更、工程量偏差、市场价格变化、索赔、政策变化、因建设方原因引起的经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变更等不应包括在固定价格中的部分应属可鉴定范围,当然上述原因引起的合同价款变化也理应进行调整。

2.2司法鉴定的范围,应严格按委托书中的委托鉴定内容执行司法解释第23条规定:“当事人对部分案件事实有争议的,仅对有争议的事实进行鉴定,但争议事实范围不能确定,或者双方当事人请求对全部事实鉴定的除外。”《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程》(以下简称鉴定规程)第4.1.1条规定“鉴定机构接受鉴定业务的依据是鉴定委托人出具的委托文书”,因此鉴定单位和当事人对此规定都要仔细研究并严格执行。所鉴定的内容应为且仅为委托书要求鉴定的内容和范围,鉴定人的鉴定行为应紧紧围绕鉴定范围进行,决不能擅自扩大鉴定范围,引起新的法律纠纷和诉讼。

2.3无论合同是否有效,已完工程质量合格是应支付工程价款前提司法解释第2条“合同无效质量合格的处理原则”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第3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淤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于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需要大家注意:上述两条规定虽然是对合同无效情形所作的规定,但也适用于有效合同的规定。合同有效,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被解除,司法造价鉴定一般仅对在建工程的已完部分工程的价款结算处理,但也应关注已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的标准。在鉴定过程中如无质量是符合合同要求的鉴定材料,鉴定人就应在鉴定意见中表明价款鉴定是在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作出的,如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鉴定价格应经过相应调整和处理后采用。综上,司法解释明确的原则是:不论合同是否有效,工程价款的结算必须与已完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直接挂钩处理,鉴定人在对造价进行鉴定时一定要审查已完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2.4如合同无约定,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不能作为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也不能作为司法鉴定的结论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时常会碰到的在案件审理中当事人就工程结算价款既有双方当事人确认的结算文件,也有审计机关就同一项目出具的审计报告,上述2个结算文件的结算价款不同应采用那个价款确定工程的结算价款呢?2001年4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就审计报告和双方当事人确认的结算文件的采用的专题请示的答复([2001]民一他字第2号)中明确“:审计是国家对建设单位的一种行政监督,不影响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的合同效力。当事人的约定应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中对工程的结算的时间、结算方式都有明确的约定,且约定为合同双方的真实意识的表达,对合同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只有约定不明确或合同为无效合同时,其他结算方式和方法对双方才可能有法律效力。

2.5鉴定人不得以鉴代判,对鉴定人依据现有资料难以确定价款的应适用由委托人取舍原则鉴定规程总则第1.0.3条确定的造价司法鉴定的客观性原则,要求鉴定人只是对案件的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评判,鉴定人只是受托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做出技术层面的分析,对自己难以确定的事项或超出确定权利的应根据案情提出鉴定参考意见和结果供委托人参考,决不能对案件事实、当事人的是非、应由法官定性的问题如合同的有效性、存在事实争议的签证等证据的采纳判断等直接作出鉴定结论,否则就是以鉴代判,程序违法。

2.6鉴定人应服从当事人施工合同和工程签证的约定,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合同和签证内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包含工程施工、结算、争议解决等条款的纲领性文件,合同的实质性内容的修改的权利人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判定合同无效的权利机关是人民法院,因此在鉴定过程中,合同价款条款(包括价款调整)应严格按合同执行。鉴定项目合同有效的情况下,鉴定应采用当事人合同约定的计价方法,除非合同纠纷各方另行达成一致的约定,否则不得采用不符合原合同约定的其他计价方法作出鉴定意见,也不得修改原合同计价条件而作出鉴定意见;如果当事人纠纷项目的合同出现合同无效、合同对计价依据和方法约定不明、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和方法无法对纠纷进行鉴定,鉴定人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权机关的标准,选择适用的计价依据和方法形成鉴定意见。但选择的理由应在成果文件中表述。工程签证是当事人在履约过程中按合同的约定,对支付各种费用、顺延工期、赔偿损失所达成的协商一致的意见的证明,其实质上是当事人的补充协议。按着“有约定从约定的,无约定从法定”的原则,对于当事人的签证内容和费用,如果是不涉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前提下是应该直接采用的,而不能抛弃当事人的约定以有权机关的标准作为鉴定的标准。

篇9

【关键词】估价;新阶层;服务社会;行业价值

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全国房地产估价机构脱钩改制以来,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有限责任公司,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一员,多年来,我们估价从业人员敬业的身影出现在金融、企业、政府、法院等各个领域,辛勤的足迹遍及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凭借先进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人力资源、良好的从业信誉,在树立良好口碑、占领市场、为估价行业赢得信誉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服务、沟通、协调的职能作用,默默实践着自身服务社会管理的责任。

1 参与房地产批量税基评估,为政府部门和纳税人服务

近两年来,许多估价机构为市县两级政府的税务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批量税基评估,具体到每条街道、每栋、每单元、每层楼。针对人口密度大、物业类型复杂、调查难度大的情况,科学分组统筹安排,图片资料、数据资料两手抓,真正做到房产划片分区,不重不漏;价格遵循市场,不高不低;遇到特殊物业谨慎斟酌。遵循的最高原则是“估价机构不光为政府部门服务,更要为广大纳税人负责”。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本机构评估任务的同时,还接受委托对其他区片进行价格修订。及时、准确、高度负责的数据为社会税基系统的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和技术支持。税务系统方便地应用我们的批量税基评估数据,不再为千差万别的房地产纳税基数苦恼,尤其是获得纳税人的由衷认可,纳税大厅少了争执和吵闹,多了和谐与笑脸;少了说情讲价,多了公开透明;降低了投诉率,提高了满意度。因为工作效率的提高,纳税人排长队的现象大大减少,变得有条不紊、征纳有序。

2 参与有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以笔者所在的估价机构为例,近几年来承担了一系列有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

一是参与并承担了江家寨立交桥改造工程涉及的拆迁评估工作,为立交桥工程指挥部提供评估技术支持。该项目是2010年威海市政府确定的城建重点工程,它对进一步优化市区南出通布局,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和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参与并承担了市区城建重点工程“绿轴工程”涉及的大部分拆迁评估工作,为绿轴拆迁工程指挥部提供评估技术支持。科学合理的补偿价格,耐心细致地解释宣讲,无懈可击的估价报告,使得烟草公司、中石化等各大企事业单位顺利签约,为工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为政府赢得了民心。该项目对改善国际展览中心周边区域环境、提升城市建设档次和品位、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世行贷款威海市绿色公交走廊(BRT)示范项目涉及的工程移民影响前期调查与测量、关联项目的拆迁实物量调查,为该项目的立项、可形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该项目对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有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难度大,耗时费力,是对我们从业人员的巨大考验,同时也是锻炼人才的好机会和绝佳舞台。在寻求技术思路、深入了解规划项目、与政府沟通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项目组指挥部也会因我们的参与对征用、搬迁实物量、经济补偿成本、项目进度等有了较为准确的把握,从而在资金统筹、项目调度、安排年度规划指标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3 为金融机构抵押贷款融资业务规避风险

在日常抵押贷款业务中,估价人员是金融信贷人员和贷款单位的桥梁,由于信息不对称,充分及时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就物业的产权瑕疵、企业生产经营、信用状况、本行业的扶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该区域未来规划等因素对价值的影响以及物业勘查状况、评估原则和方法进行详尽的沟通交流,既为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又为企业提供了客观公正的资产价值。虽然也曾因价格达不到贷款要求遭遇信贷员的埋怨,但事实证明严谨公正的估价机构能为他们提供最客观、最令人信服的价格依据,并成功规避风险。

4 为企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提供专业服务

在多年的估价经历中,为企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诸如交易谈判、投资入股、资产分割、资产证明、房地产投资等提供了最有利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估价机构积累了固定的客户群,使得他们一旦出现技术难题就想到向专业估价机构求助,或口头咨询,或书面求证。不管有偿无偿,我们都一如既往地热情、专业、全力以赴,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企业口碑留住客户、服务客户,向企业证明估价经纪行业的不可或缺,证明这个新兴行业的社会价值,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各种估价目的的委托业务也极大激发了估价师的集体智慧和勇于开拓的创造热情,就像有了舞台就有了表演和施展才华的空间,广大估价人员勤于学习,精于研究,善于借鉴,勇于创造,提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又符合我国政策实际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全国各地为企事业单位解决了诸多难题,为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做了最好的诠释,也为国内估价理论的对外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此仅列举几个最普通的行业案例:

一是威海市区一大型开发企业因远离城区,为方便员工将为本企业员工开发几幢住宅,并以成本价出售给员工,但员工对成本价争议很大,面对员工质疑和日益上涨的人工、机械、材料成本以及名目繁多的规费、开发过程中各项税费及报建手续费,企业无法有理有据地说服员工,转而求助于专业机构。我们帮助企业理清头绪,各项费用根据未来工程开发进度逐一列表,不重不漏,根据高层、小高层、多层以及公用配套幼儿园、车库、储藏室面积进行合理分摊,分摊项目、分摊范围、分摊顺序等丝丝入理、环环相扣。面对真实可靠的数据、科学严谨的逻辑、生动条理的讲解,员工欣然接受,也为相关负责人解了燃眉之急,项目如期进行,真正达到了企业、员工、估价机构三方共赢。

二是威海市内某单位欲购买开发商在建部分商铺及办公楼层,由于开发商要价较高,单位无法判断期房合理价格,求助估价机构出具专业意见作为交易谈判的依据。为此估价小组对周边现房不同楼层的商铺办公用房的租售价格、新建楼盘预售价格进行摸底调查,对现房、期房价格进行价格指数对比,分析主干道、次干道、支道、小区巷道的价格差别,朝向、楼层价格指数等等数据资料,虽然为了普普通通的小订单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收集了大量图册资料,甄别、统计、计算、求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省略,每一个步骤都不能简化,最后在时间仓促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为委托方及时出具了合理的价格区间,以便委托方有弹性、有进退地与开发商谈判。这是估价从业人员的工作常态,烈日骄阳下的询价,寒风冷雨中的勘查,是评估人最普通、最常态的工作形象,正是这种敬业、负责的专业态度为估价行业赢得了尊重和社会地位,作为新的社会阶层脱颖而出,也是行业的希望和前途所在!

三是威海市区步行街某假日酒店,地理位置优越,因历史原因产权错综复杂,又历经改建扩建重新装修,与产权平面图和面积均有了较大偏差,内部股东因投资入股、资产分离需对该酒店进行整合、分配,不能形成统一意见,产生严重分歧,股东会决定委托知名度较高的估价咨询机构出具专业书面意见,对酒店各部分产权价值进行界定。估价人员对迷宫一样的酒店内部及两面临街的店铺和办公楼出入口进行现场查勘,酒店北邻步行街,西邻城市中心主干道,地处繁华中心,但办公楼出入门厅面向繁华街道。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各部分房产价值估价后,又提出了能够大幅提升其价值的改进意见,因股东多,只能通过Email逐一回答解释,个别股东对每个价格都要问“为什么”“why”,问号似乎无穷无尽、没完没了,我们理解股东的心情,知道这些都是牵涉自身利益的数据,当然慎之又慎。我们能做的就是帮他们解疑释惑排除疑问,并将他们的利益最大化。承载着耐心细致和估价智慧的二十几封电子邮件终于让每位股东脸上绽放笑颜,还一致通过了办公楼门厅改进意见,把出入口改到酒店院内,原门厅和其他临街店铺统一装修风格,大气时尚的门面装修大幅提升了物业档次和出租价格,成功引来金凤凰,大型连锁珠宝店顺利入驻,租金收益可观。酒店成功整合分配,并意外增值,股东们皆大欢喜,我们也由衷地感到欣慰,自身价值得到承认和实现,成就感、自豪感在估价师的心中荡漾!

5 涉案项目评估为法院解决民事纠纷提供房地产专业技术服务

涉案项目评估不同于普通经济活动的估价,它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权益和经济利益,不负责任的估价结果也会影响司法公正。不管涉案金额大小,估价人员都心怀谨慎,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们曾为民房纠纷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了解情况,也曾为两大房地产开发巨头的经济纠纷质证于公堂;曾为个别案件写过长达几十页的异议回复书,也曾顶住各方压力坚决捍卫公正价格。既不能让估价对象因为屡屡流拍增加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也不能为估价对象顺利拍卖而故意压低价格损害当事人的利益,这其中付出的辛苦、承受的压力、运用的智慧非外人所能了解。正是这些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勇挑风险的估价同行们,因为他们的付出为社会增添了和谐的音符,让庄严的司法制度多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6 关注公益 回报社会

篇10

事实上,这家主要以承接“中央商务区”外资机构法律纠纷的法院,因其果断而严谨的判决而著名。2003年11月24日,北京二中院宣布丰田指控浙江吉利汽车商标侵权案败诉。出人意料的是,丰田并未当庭提出上诉。丰田中国事务所公关部表示:“在仔细分析判决内容之后,再决定今后的应对方式。”

这个对于丰田不利的裁决,并未影响另一家日本企业讨个说法的决心。

在此之前的11月17日,北京二中院终于正式开庭审理本田状告重庆力帆商标侵权案。这场官司的渊源可谓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7月,此案就已经在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当丰田和吉利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本田力帆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年的时间里,本田公司的索赔金额也由原来的约2200余万元增加到了2500余万元。

两家日本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在北京,把各自的竞争对手在北京的销售商列为被告。这一举动耐人寻味。”原则上,两个被告都不是北京市法院属地管理内的企业,因而丰田和本田选择在北京,必定有着更深层的目的。业界宣称:这次本田挟豪华阵容出演这一幕是为了“杀鸡儆猴”,给那些敢于步力帆后尘的摩托车企业一点颜色看。“从一开始,他们就决定在北京立案,想把事情搞大了。”力帆的一位律师说。

对于追加的索赔金额,日本本田北京办事处对外发言人朱林杰表示:“在后,本田又有了新的发现,但是数据是如何测算出来的不便透露。”在介绍本田公司的立场时,朱林杰指出:在本次诉讼中,Honda的诉讼请求共有三项:一、停止使用“HONGDA'’商标,以消除给顾客带来的误解和损失;二、赔偿经济损失,三、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本田的“委屈”

和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样,力帆的成长道路也是曲折而艰险的。其前身是1996年成立的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当时这家研究所兼具生产职能。英语编辑出身的尹明善深知“拿来主义”的好处,在他一手领导下,重庆轰达曾经创下了辉煌的销售业绩。1998年力帆取得自营进出口权,销售收入10.3亿元,排全国私企第25位。到2000年,该集团在摩托车行业中,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名第二,销售收入26亿,进入全国同行业前8强。

然而当轰达踌躇满志地向国家商标局注册“轰达SINO-HONGDA”商标时,却遭遇到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激烈狙击。2001年,尽管重庆力帆并不认为自己有侵权行为,日本本田还是向重庆力帆发出了“警告函”。面对跨国巨头的压力,力帆选择了转型。

2001年11月,重庆轰达实业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力帆实业有限公司,完成丁由“轰达”向“力帆”的变身。看似一场风波就要结束了。但2002年7月24日,本田以商标侵权为由对重庆力帆提出正式起坼,的标的是――“力帆LFl00-4”与“力帆LFll0-B”使用的“Hongda”标志与日本本田的“Honda”相类似。这两款车型分别由重庆力帆实业有限公司及旗下重庆力帆摩托车厂制造。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本田携旗下五羊木田、新大洲本田、嘉陵本田坐上原告席,指拧北京自立自强摩托车商店(以下简称自立商店)店主曹亚文、重庆力帆摩托车厂以及力帆集团侵犯了本田“HONDA”的商标专用权,要求三被告共同赔偿2500余万元的索赔。

“我们当然不侵权。日本人动用各种手段打击我们,无所不用其极。2000年,国家商标局裁定‘smo-hongda’商标不能使用,工商行政部门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收缴,尽管这给力帆的经营造成厂损失,但我们还是越来越强大,而日本厂商占有的市场却在萎缩。在这件事上,政肩要有自己的主心骨。”尹明善解释到。

然而,日本人的态度是如此坚决,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在摩托车产品上使用与Honda相同或相类似的商标,会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这是Honda的产品或这些产品与Honda有某种技术合作关系,从而使想购买Honda产品的消费者因误解而购买―厂其他公司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损失。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我们将根据中国的法律坚决处理侵犯Honda知识产权的行为。”在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北京办事处涉外管理部发给《新则经》记者的一讨信里,措辞明确。

事实上,在市场和利润被不断瓜分的环境下,日本摩托车企业普遍感到了惶恐和压力。白2000年以来,本来在东南亚市场一统江山的日本摩托受到小国尤其是重庆摩托的猛烈进攻。凭倡物美价廉的优势,小国摩托企业已占据了东南亚近80%的市场份额。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字,中国每午生产的大约1100万辆摩托车中的近900万辆是“盗版”口方产:品,其中200万辆出,,剑业洲各国。在中国市场,日本本旧、雅巧哈、铃木、川崎重丁先后开展了几十次人规模“打假”行动。据悉,近两三年,重庆上点规模的摩托车企业,几乎都接到过日本四人摩托巨头发出的“警告函”。

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在价格上,日本摩托车比国产摩托车高出2倍以上,在国内中低端市场几近绝迹。而仿冒产品无疑刑惨淡经营的本旧以雪上加霜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摩托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及10%。并且,日本木田在国内三家合作企业五洋本田、嘉陵本田、新大洲本田都受到来自包括重庆力帆在内摩托企业的冲击。业内人士分析,本田力帆是日本摩托企业试图利用知产权来打压已经威胁到他们亚洲市场的中国摩托企业。

眼见着阵地失守,本田的愤怒甚至达到了这样的地步:2002年11月,在越南河内开幕的一次工业展示会上,本㈩将几家中国企业的发动机、而盖、整车等作为假冒伪劣产品展示,旁边还竖了一牌子:不要命、不怕死的可以买小国摩托!“中国真正具有实质创新的全新产品不多,因此,仿冒行为的发生对于侵权厂家来说,都已司空见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北京代表处负责知识产权事务的孙杰女士无奈地说。

“事实上,力帆的这块心病不除,不要说本田根本无法安下心来去而对中国的巾场,就是能否生存下去那是个问题。”。位业内人士评价说。也许是出于同样的原因,针对本田计划在未来兼并一两个国内摩托乍企业的传闻,朱林杰予以了澄沾。“我们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的法律坚决处理侵犯Honda知识产权的行为。今后,本田将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投放相应产品,拓展在中国的业务,以进一步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未来我们的产业规模会有调整,但目前没有收购中国摩托乍企业的计划。”

力帆的表白

2002年,重庆力帆实现销售收入40.2亿元,产销发动机200多万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销售摩托车73万辆,全国第四;出口创汇1.13亿美元(2003年1~8月已出口11891万美元),为国内摩托车出口第一名。近几年,力帆的产品更是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74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着大好的形势,显然,力帆觉得有理由讨个公道。

相对于本田的愤怒,尹明善的愤怒显得更为具体和有的放矢。他指出:日本人夸大事实翻的是陈年旧账,简直是在胡闹。带有“hongda”标识的产品是很多年前的事了。1992年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成立时,我们的初衷是把“轰达”做大,在日本人提出异议后,我们本来打算和它斗到底,但由于政府的关系,我们才放弃“轰达”,向“力帆”转型。提及过去,老尹一肚子的苦水。

其实,感到疑惑的远不止老尹一个。重庆沙坪坝的一家力帆摩托的经销商说:“本田这区区2500万的惩罚性索赔实际上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一辆车卖多少钱?这些年我们只卖了那么点钱?总之,这是一笔糊涂账。我觉得本田要的东西远远不是那2500万可以替代的。”

力帆希望国家从政策层面上保护民族工业的想法并非空穴来风。据说德国奔驰与日本三菱发生商标纠纷时,日本政府出面保护了自己的民族工业。而在韩国现代汽车标识中的椭圆里,也有个倾斜的H,和本田的车头的那个H很相像。对于本田一再的侵权指责,韩国政府从来就不予理睬。道理上,这样的理解似乎无可厚非。但在业界,持不同观点的大有人在。

“这是意料中的事情,在国内摩托车中,出现一些企业侵权专利的现象并不让人意外。我要指出的是,这样下去,那些企业只会毁了自己,毁了中国摩托车的前途。”对于自己的同行也是竞争对手的力帆,宗申集团的当家人左宗申立场公正。“不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是不行的,靠专利侵权赚钱,只会让企业,老板进监狱!”左宗申的话掷地有声,如果说他的指责还有点同业相轻的话,那么,重庆汽车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的话则代表了大多数人对力帆此次官司的真实理解。“本来想靠模仿赚点儿小钱儿,没想到做大了。小的时候自然没人理你,等到能对别人形成威胁了,人家还能坐视你的发展吗?要创新,不要总模仿别人。”这位张姓的工程师激动地说。

私下里,老尹觉得这场官司已经上升到民族气节的高度。“这就好像是‘九・一八’的枪声刚刚响起。”他说。“目前,战争是在逐步升级,到了该停的时候自然会停。我们不怕日本人,为了气节,为了声誉,我们奉陪到底。”尹明善说。

行业的敏感让尹明善觉得对方是来者不善,争端的原因当然不仅仅是“Honda”与“hongda”的相似那么简单。“这场争端的幕后涉及到利益之争,是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纠纷。现在,日本已经不再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国,中国转而取代了它的地位。日本人的目的是为了收复失地。”对此,重庆力帆摩托集团知识产权部胡荣辉部长也表示同感:“我觉得这是日本摩托企业与中国同行展开竞争的新策略,而且确有愈演愈烈之势。”

如果说2500万的索赔额仅仅是一个撬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支点的话,那么,在杠杆的那一端,就是一个摇摇欲坠、天文数字般的危险的未来。

既然日本车无法在价格上与中国相抗衡,那么,状告中国侵犯自主知识产权就成了不得已的一捂――从最容易和敏感的商标侵权开始。

公开的场合中,本田毫不否认这一点。但同时他们也指出:自己生产的摩托并没有竞争对手们说的那样“不景气”。“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市场,中国也是Honda最重视的市场之一。2002年,Honda在中国的3家摩托车合资公司共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摩托车产品约90多万辆。”朱林杰说。“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欢迎在遵守市场秩序、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的公平、公正的竞争。好产品的开发需要花费一定的开发费用,而知识产权法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对自己开发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的独占权。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假冒、仿冒等则不需要花费丌发费用,这会损害开发者的开发积极性,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相互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的竞争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努力提高竞争力,开发好的产品,从而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最终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听上去本田的理由冠冕堂皇,但老尹显然不吃这一套。

“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数量巨大,尢处不在,无扎不入,使我们的民族工业遭受层层包围。如果没有自主的技术,只好

向强国购买技术和品牌,让出大部分利润,或者干脆给强国企业贴牌生产。”尹明善认为这不是危言耸听。他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给人碾米,自己吃糠。”

“到了真正忍无可忍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反击。”尹明善道出了自己的底线。

胜败的背后

其实,在中国市场上,中日两国的企业都深知的一条颠扑不灭的商业原则就是:“和则两利,损则供伤。”从东芝的笔记本风波到日航事件,日本企业已经领怕到“意识形态不同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几乎每――家在华的日木企业都有过类似的冲突,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否则亏就吃大了。”伊藤忠商社的一位高管对《新财经》记者说。

日本企业知道:在价格上永远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只有以知识产权这样一根绳索束缚住对手的手脚,才有可能与之抗衡。而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本田,力帆则以的间换空间,走的是“以静制动”的阴柔路子。“本田是我心中最尊敬的老师。”尹明善多次这样表示,“宵到今天我也不否认和问避这一点。”

就在法庭上“剑拔弩张”的同时,双方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举措。2002年9月27日,中国摩托车行业老大嘉陵集团与隆鑫集团签署了《知识产权合作意向书》。随即,力帆、宗申也开始酝酿起更广泛的合作――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据力帆集团副总裁蓝策透露,未来将有3家摩托车企业就知识产权合作达成一项协议――《关于建立知识产权联盟的协议书》。该协议书的上要内容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效率,实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在政府层面上,中日两国的政府和企业也就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的商讨,两边都试图通过协商解决两国在摩托车产权问题上的纠纷。2003年2月2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口本自动车工业会共同签署了《中日摩托车产业界知识产权合作项目》。这个历时两午的项目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就类似外观设计及实际案例进行共同研究,第二阶段针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专题研讨,第三阶段组织中方摩托乍界知识产权有关人员赴日进修,第四价段共同设立摩托车知识产权有关纠纷调解组织或定期召开知识产权问题协调会。

2003年6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由中国汽车―亡业协会和日本自动车工业会主力、知识产权专题讨论会上,本田还通过中国闷家产权局开出了一连串侵犯其专利权的中国摩托车企业的“黑名单”,其中不乏国内大型摩托车厂家。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总局、闩本特许厅有关人员及中日主要摩托车企业都派代表参加了讨论。会后,尹明善说:“日本人有权利发出这样的信息。我国政府承诺要遵守知识产权的规定,要遵守加入世贸组织规则。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种信息。”明确提出“用专利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事实上,力帆集团已经打出了“自主专利,迎接国际竞争”的口号,用几年来申请的上百项专利证书搭建起一堵“长城”。截止到2003年7月底,力帆获得国内专利398项,国外专利13项,拥有版权249个。国内注册商标112件,国外注册商标32件。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居国内同行前茅。在重庆民营企业中成为第一家拥有省(市)级技术中心的民营企业。

另一方面,力帆集团的手上还握着最后―张王牌。要知道,本田状告力帆集团的主要原因就是“力帆摩托车厂”生产了涉嫌商标侵权的产品。但早在四年前,该厂就因为经营不善而从重庆市的工商登记里注销了。“现在人家的厂子都没了,他们告谁去啊?”嘉陵摩托销售公司的一位职员说。

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许明月认为,力帆摩托车厂的注销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如果该厂涉嫌侵权,但仍与力帆集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则力帆集刚可能会为其承担连带责任;二、如果注销前,使用了清算程序,债权债务全部清掉,法人主体也变更了,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已不复存在,那么,从法律的角度,它以前的涉嫌侵权行为就很难以追究并连带他人的责任。

然而,这场未了的官司也许已经触发厂更多的转变。现在,尹明善的注意力已不仅仅局限在摩托车上。“目前,摩托车行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已经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空间。据官方统计,2002午,全国一辆摩托车的利润仅仅8元钱!重庆的摩托车企业必须认识到,除了有踏板车、大排量和肚界市场之外,我们的优势已经不多了。”

日前,在力帆的新春联谊会上,尹明善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年底前,力帆一定会推出白有品牌的经济型轿车。”内部消息称,力帆将与土耳共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图发西(TOFAS)合作生产中档经济型轿车,价格锁定礼10万元左右。虽然目前还没有拿到国家的汽宁产品目录,但追随前行者足迹的热情和冲动还没有从老尹的身上削弱下去。现在他已经开始为经销商们割地割侯,去推动两个轮子以外的新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