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技术与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媒体艺术;交互艺术;教学互动;数字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TP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2019703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等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管是在认识世界的角度上,还是在探索自身发展问题上,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数字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作为人类表现意识的工具,具有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有形化方法,如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体相对应的数字化内容,是数字媒体所表现出来的数字化艺术,这是数字技术所能表现的内容,在教育领域有不同的教学数字艺术,包括内容艺术、交互艺术以及结果艺术等,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
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就是把客观事物和想象的事物通过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后的艺术将由多媒体数字化的影音视听与网络传输的艺术形式所替代,数字将成为通用的语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从观念上影响人们对现代艺术概念本身的理解,而且将成为人们沟通方式的一种应用工具。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所依赖的物质媒介,因为应用方式的不同,人们对其期待也在逐渐加强,更多的是通过突破媒介的依赖,打破时空界限,缩小文化差异。教育领域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更是令人振奋人心,随着新技术的参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将形成新的交流和沟通方式,更加自由,更加具有积极付出的欲望。
(1)数字化技术的内容。从广义上说,数字化技术所能表示的内容很广泛,如各种技术所蕴含的功能性和工具性,这是技术化内容中最普遍的领域;从狭义上说,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括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数字化技术工具最突出的是数字媒体,它包括媒体功能的内容,而技术内容则是关于数字媒体的发展和技术水平。
在教育领域中,不仅仅是技术内容推动教育的变革,更是数字技术的工具内容所引起的。数字媒体功能的内容包括数字媒体的特定技术应用,以及与信息有关的获取、处理、传递和使用等。这也是教育变革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部分。数字化技术的内容包含的数字技术的工具和技术内容这两方面也是数字化技术内容的特点所在。
(2)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数字化技术的形式是指技术内容所能表现的意义。数字化技术形式一方面利用数字处理优势得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如艺术欣赏、教育目的和社会问题冲突等,另一方面拓宽了人们理解事物的角度以及处理客体的方式和手段,把技术看作是展现方式,因而也参与了现实的构成。数字媒体的内容所带来的形式包括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不同的数字媒体作品所带来的艺术感受和价值不仅仅带有主观性,更主要的是数字媒体的技术手段达到的内容表达使得作品更加神奇。
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教材中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主体用技术丰富知识的能力,教育变革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内容的编辑和交流,教师更多的是更好地说明教学目标、学生最终要实现的要求以及怎么引导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和各种学习媒体。数字媒体艺术是潜在地传递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自我有了艺术感染,因而能促进自我表达以及和其他人的交流。
2 数字媒体交互艺术
交互是经验,这暗含着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的经验累积。它往往和激起、选择性注意、感知等这些词有关,这些词与行为有关,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学习者的动机和情感参与,交互性过程开始从技术交互和交互环境转变为情感交互。数字交互不仅让人体验日常的经验,而且让人能够体验生与死,探索生命的边缘和宇宙的断裂地带。数字交互从行为出发,塑造经验,创造境界,一种以往任何方式所不能给予的境界,因此,数字交互甚至比真实交互走得更远。Ske Dinkla在《交互艺术的界面历史》中认为:游戏赋予玩家个性,并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根本上,技术运用于对话彻底改变了图像的传统。因此,艺术家主要关注彼此的对话和界面的设计,这关系到最终呈现给大众的内容和形式。交互艺术的产生和存在伴随着内容的呈现和结果的展示,因此交互艺术的载体离不开内容和结果。交互、内容和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同样是不可忽略的。
(1)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教学媒体的内容艺术是指利用数字媒体将教育内容用更丰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内容艺术就是体现出内容形式和含义符合教学性以及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性,更多的是能引起学生对内容的思考和反思,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影响。数字媒体艺术拉近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综合形成了一个很强的载体,使它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当今教育,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是至今没有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信息的数字化是数字媒体最核心的特征,所以一方面,教学内容上突出的是教育内容的符号化,其次是信息化,然后是内容的艺术性,教育变革不能单单只从内容上来行动,还要从方法上。
(2)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数字媒体的方法艺术是指怎么样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实现教育手段的变革,更多的是教学观念上的变化,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中的互动性是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数字媒体艺术是以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和手段,具有不同于传统艺术特色的、集艺术与科学技术于一体的艺术形态。媒体和艺术之间的差距首先来源于艺术理解的不同,其次是由于技术手段的表达不利于真正的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媒体艺术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本身已经被限定在了手段之中,常常成为一种技术能力的运用和展示,成为人对技术特性的理解的展示,因而弱化了艺术本身的目的性,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使艺术原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然而,从教育理论中得到,反馈是必须的,因此,在形成媒体艺术时,要突出其互动价值。
(3)媒体艺术的互动性。互动性是数字化艺术在创作与接受之间,作者与观众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所表现出的一种角色换位,互动沟通、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艺术模式。例如,互动性的数字创作平台,给予观众对作品享有更大的选择权利与修改权,每一个观众都能以个人的方式,找到有共同点的作品样式。观众阅读他人的故事之后,又以“媒体艺术家”的高度在个人意念的支配下对作品做出回应和新的探索,主动的参与创作,在互动式的沟通中,真正实现艺术家与观众,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换位思考与真诚的对话。观众在分享作品中,得到切身的精神满足与情感的陶冶。
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数字媒体的结果艺术不同于是数字媒体的内容艺术,更多的是数字媒体以及其艺术影响以后带来艺术作品,或者说是通过各种形式包装艺术产品。数字媒体艺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资讯、传播、图像、生物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艺术创作的形成与过程。包括:①数字图像,包括数字矢量图形艺术作品、数字绘画、数字摄影等;②只读光盘艺术,即基于CD-ROM、DVD-ROM的多媒体艺术作品;③虚拟现实艺术作品,如基于VR技术的电脑游戏、基于VR技术的场景展示等;④网络艺术,即基于Internet或其它信息共享网络的数字艺术作品等。
教学领域中,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该更注重学习作品,如作业或者是学生个人思想变化和提高。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为人们创作和发表自己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可能,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艺术家的特权而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断地建构起一个图像化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这时,艺术家的任务不再是自我创作,而是设计环境,空间,构造框架,让观众能参与其中,任由观众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在网络时代,各种理念也相继产生,如凡客体的背后是一种自由表达理念的支撑,这对于教育的变革也是很有价值的,凡客体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
3 数字化教育中的启示
数字时代将人自身数字化,将自我意识数字化,从而形成外在于自我的数字自我,使人的身份和自我认同得到新的实现。麻省理工的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的社会》中提出,把意识移至到机器内将可能实现。还有人提出,可以存在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的人的“网络智慧”。 “数字化生存”成为数字时代个体和社会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典型概括和表达。
学习者需要学习多媒体信息,同时用多媒体作品来反馈自身的学习效果,使教学结果更有直观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计算机网络媒体能够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如互助学习、个别学习、ELearning和远程学习等。
(1)数字媒体的教育大众化。数字艺术作为最普及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媒体,始终与大众媒体携手共进。从当今“第四媒体”的网络艺术而言,其中的交互性及双向互动传播而论,如开设电子论坛(BBS)、公布记者电子邮件、在每篇报道之后设置评论区等手段与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换意见和发表评论的场所,使进入网络的人们能够直接参与作品和新闻报道。这不仅做到了媒体原创,还实现了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从而真正使媒体与学生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成为教学“学生的代言人”。但是,教育功能是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公共的参与性的水平,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教育媒体内容和形式如何统一。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活动由一种美的艺术变成了后审美的艺术,前者是指本身具有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的艺术,后者则不具有这种直接的审美属性和自主性外观,它的审美属性是间接而来的,其存在也不再是自主的,而是依附在数字技术的展示价值上;二是人们对艺术品的接受由凝神专注式向消遣式转变,这对教育也提出了挑战。内容艺术、方法艺术(互动等)以及结果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在教育变革中所能体现的三方面,这也是数字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数字化革命。但是在用数字媒体变革教育内容时,若达到内容艺术实现的同时不能达到教育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那么还有必要为了数字技术的艺术形式舍弃内容吗,还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决定呢?这是值得思考的,也是教育变革中应该处理好的问题。
(3)教学互动的意义。交互是人与机器的共同参与,让世界改变。教学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能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对可视的和可听的实际教育内容进行操作。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交互是衡量计算机是否更为人性化的一个标尺之一。人性化教育是可以通过艺术互动来说实现的。交互艺术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和选择媒体的一种方式,以及使用媒体的一系列准则,通过那种媒体所能够表达的一系列价值,即信仰、观念、感觉或者一种感觉。特里・威诺格拉德把交互设计描述为“是人类和交互空间的设计”。交互艺术是艺术家与作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它时常强调交流、过程和知觉的建造。
教育领域中,学生与内容交互,与教师交互,与其他学生交互,无时无刻都在交互环境中,因为交互,使得学生不再限制在课桌上,不再限制在安静地放好双手,不再机械地接受着教师的灌输,更不在学校中受到学习的限制。由此,数字媒体为学习开发了具有艺术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这为教育的数字化革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例如,日本京都ICCNTT Inter Communication 博物馆 “生命的空间”的互动场景,用户与网络用户通过Email 传来的文字创造的生命产生互动。
4 结语
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计算机网络媒体发展下具有多样性,而转变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去接触教学媒体,与其发生交互,要发生交互行为,一方面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就必须要了解人类学习的认知过程,依据人来设计教学材料,如视频材料、多媒体课程等等,才能更有效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习者。计算机网络媒体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并能满足学习者进行交互和沟通。
多媒体学习方式是个笼统的概念,具体来说是抛弃学习依赖的想法,自主地寻找学习资源,不要只靠别人提供的资料,而是要在知识世界中有目的、有意义地形成自己的知识概念和结构,并通过各种渠道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虹.数字媒体艺术的呈现浅析\[J\].电影评价,2008(4).
\[2\] 杜卫民.浅析数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J\].艺术理论,2007(5).
\[3\] 李于昆.从膜拜到展示――对数字艺术中的数字技术之解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7(4).
\[4\] 曹田泉.数字艺术的交互本质与特征\[J\].艺术与设计,2007(1).
\[5\] 周年国.新媒体新体验新设计――浅谈基于数字媒体的信息设计与传播\[J\].艺术与设计,2007(4).
篇2
数字艺术作品涵盖了绝大多数的数字产品,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数字音乐、电脑动画、影视广告、数字视频、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和网络艺术等。数字艺术市场不仅包含以上所有的数字创意产业产品,还包含其衍生产品,如以动画形象为主题的儿童玩具、儿童文具、儿童服装以及儿童音像图书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互联网络的普及应用,数字艺术逐渐发展成了产业。该产业不仅有国家政策支持,还有各产业基地作为支撑,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下面以国产动画为例进行分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从2006年9月l日开始,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点到20点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信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
我国建立了大量数字艺术产业基地(如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长沙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共同构建中国完整的数字艺术产业链,形成一遍繁荣的市场前景。可见,就我国市场需求而言,国产动漫商机无限。然而,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进行预算,每年需播出国产动画节目约28万分钟,而国内实际动画制作能力才2万多分钟左右,每年国产动画的市场缺口达25万分钟之多。可见,以国产动画为代表的数字艺术人才极度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数字艺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综上所述,我国数字艺术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对数字艺术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数字艺术人才紧缺,急需相关院校培养大量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
二、数字艺术人才内涵及培养现状分析
优秀的数字艺术人才应该对数字艺术的特征和本质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除了具有基本的艺术创作能力外,还应该掌握数字化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及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拥有良好的项目管理和策划能力、设计与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近几年我国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1999年,全国只有2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到了2006年,经过约7年的发展壮大,全国设置动画类专业的高校就超过200所。可见数字艺术教育的办学规模大幅增加,发展非常迅速。然而数字艺术的办学规模虽然大幅扩大,但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的后果是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对应用课程体系的研究,教学内容跟不上应用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不明确
首先表现在教育的短期目的和长期目的不明确。数字艺术教育的一个短期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而长期目标则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应用人才或大艺术家。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数字艺术的教育就落不到实处。如果不能确保培养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将来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或大艺术家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如果仅以毕业后找到工作为目标,那么培养的学生当中能成为大艺术家的可能也会少之又少。
2.教学内容不明确
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置的热门专业,许多院校对数字艺术的教育定位不明确,仅盲目地在已有计算机专业和传统美术的教学内容上做加法。如在计算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上将计算机和艺术类等课程进行生硬地拼贴和叠加,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割裂的,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这种简单化处理说明一些学院数字艺术的教学仅仅是为了满足数字艺术对人才的急需而盲目招生的做法,还没有深刻把握当前数字艺术设计的内涵。
3.片面夸大软件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绘画软件日新月异,且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和简单化的特点。数字艺术逐渐忽略了传统艺术理论及艺术规律,变成了一种依赖计算机技术与绘图工具的创作模式。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一些院校把软件操作技法当做专门的课程来设置,片面强调软件的作用。这种课程设置方法至少在专业教学体系上是不合适的。只有认真研究传统艺术理论,广泛汲取中外经典艺术的养料,将传统艺术实践经验与当代数字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使创作发挥到极致,得到好的数字艺术作品。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
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然而一些学校在数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一些学校数字艺术教学的社会实践只是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公司进行考察参观,仅此而已。这种忽略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学生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所学到的知识结构在进入社会后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5.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艺术教学当中,一般以个体的学习和创作展开,因此一些院校在数字艺术的教学中还是沿袭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与数字艺术的教育不相适应。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涉及到多个专业的知识,通常需要一个创作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在创作中交叉、组合的能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团队合作等。
三、数字艺术教育改革初探
针对以上分析数字艺术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开展相应的教育改革探讨,为解决数字艺术人才短缺和市场需求极大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字艺术教育改革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艺术教育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其次,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以往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最后,还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或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作力,完美实现艺术教育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以实践牵引教学,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课程体系。在数字艺术课程体系的建立中,首先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定位、不同的培养方案。
教师还应该深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以得到第一手的工作经验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以岗位要求为相应课程的考核内容,实现教学和岗位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数字艺术课程仅为计算机和传统艺术简单相加的教育局面,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课程体系。在艺术和技术上“两手都要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首先要注重数字技术的研究,只有数字艺术的设计人员具有专业的程序开发能力,有关图形设计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其次,在注重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数字作品的艺术性和内涵。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它只是一种表现手段,离不开设计师的思维。加强数字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数字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加强学校和各数字艺术产业基地的联系和合作,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字艺术教育中可以设置由团队合作进行某件数字艺术作品创作的实践课题。如一个动漫作品的创作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分别参与到创意的构思和剧本创作、人物和环境设定以及美术风格设计、人物建模和造型动作、音乐音响和人物配音以及后期制作等等当中,整个创作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交叉完成。这些实践课题的完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四、结束语
篇3
数字电子技术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在实验教学部分引入了Multisim仿真软件,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实验内容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物联网;Multisim仿真
1引言
近几年,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被公认为是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的重点领域。其发展前景将大大促进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重要保障,同时将会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1]。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从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和构建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贺州学院计算机系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是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传感器技术、数据库系统等技术的综合体[2]。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以上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中,电子技术中的《数字电子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为此,贺州学院计算机系的物联网专业开设了《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数字电子技术》具有实践性和应用型均较强的特点,其教学改革模式对类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或核心专业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2《数字电子技术》改革和实践的基本内容
根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本着“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原则,我们针对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4]。改革的目标是在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更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适应社会对物联网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1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在贺州学院计算机系物联网专业的课程安排上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其中理论部分的课时为48学时,实验部分的课时为32学时。在48个理论学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逻辑电路、常用分析方法和一定的实践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系统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基础知识和数字电子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相结合来进行讲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除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更要确定学生的主导地位,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5]。在教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全面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在32个实验学时的教学中,分为基本操作实践和自主创新设计两个部分。在基本实践操作环节,主要是运用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开发的TD-DS+高级数字电路教学实验系统,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等内容,使得《数字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性的改变,可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和实验的效果。此外,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仪器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产实践中用到的数字电子产品,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在自主创新设计环节,引入电子技术仿真软件Multisim10.0,主要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现代数字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数字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和调试,使学生认识到数字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最后以一个完整的设计案例来结束整个设计过程,从而完成整个实验教学课程[7,8]。
2.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总体改革思路是:在保证教学方法能满足课程内容的需要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并且应用一个成型的数字系统的设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在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1)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这就要求任课老师除了必须能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上课课件和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10.0之外,还能灵活地将课程内容中重点知识部分以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学需要。2)强调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积极应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确处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已成型的数字系统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将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研讨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在万物互联的信息化时代中的学习能力。3)强调实验课程教学环节对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实践操作到Multisim10.0的数字系统的设计,在整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性地将课件、板书、数字系统的功能和模拟仿真平台相结合,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不仅特色鲜明,还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2.3考核方式改革和实践《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部分的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这部分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闭卷试题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60%)、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20%)和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20%),这三种题型分别对应着基础知识题、综合题和提高题3部分,这3类型题型可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上交作业的成绩、上课的考勤情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研讨学习的情况等方面,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验证性实验考核,这部分的考核主要运用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开发的TD-DS+高级数字电路教学实验系统来完成部分数字电路的逻辑功能验证。第二部分是数字系统的设计,由学生自主选题,运用Multisim10.0电子技术仿真软件,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设计。在完成数字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还需要懂得数字系统设计的思想、过程和方法以及数字系统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探索求知欲,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价值。在考核成绩方面,第一部分占实验课程总成绩的40%,第二部分占实验课程总成绩的60%。
3《数字电子技术》改革和实践后取得的教学成果
通过对《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研方面和培养学生方面。在教研方面,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的培养,让教师不断的掌握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更深层次的了解数字电子技术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使得整个师资队伍更具有奉献精神、更团结、更充满活力、更上进,学术和科研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这将更有利于教师在传授和培养学生时,能将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和变通。在培养学生方面,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和编写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和教案,规定了整个课程的讲授学时数为48+32学时,其中理论课的教学为48学时,实验课的教学为32学时。理论教学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的模式进行讲授,实验教学部分采用数字电路教学实验系统+Multisim10.0电子技术仿真软件。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丰富牢固、更符合信息时展的需要,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研究和分析大规模甚至是超大规模复杂数字电路系统的能力。从而使数字电路的理论教学能够真正的“服务”于数字电路的实验教学,而实验教学紧跟现代生产实践中数字电子技术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做到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以设计性和创新性为主。
4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是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将该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的模式进行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和全面地理解《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部分采用数字电路教学实验系统+Multisim10.0电子技术仿真软件的模式进行教学,在用数字电路教学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用Multisim10.0电子技术仿真软件对数字系统进行设计时,有助于数字系统的调试,使得实验演示更加直观、方便和灵活,同时给学生自主研究数字系统问题提供了有效帮助,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对《数字电子技术》以及类似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志鸿,王义君.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学报,2012,40(5):1023-1029.
[2]柏荣刚,张海燕,蔡祥,李巨虎.物联网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10):25-28.
[3]邱寄帆,林训超,魏中,周兴.《数字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2(4):7-13.
[4]杨莉琼.关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J].教育探索,2015(1):128-130.
[5]李立礼,梁明华,李生华.基于Proteus仿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贺州学院学报,2010,26(2):101-103.
[6]郭映.Multisim10仿真软件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7):162-166.
[7]王尔申,庞涛,,郑丹.Multisim和Protenus仿真在字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30(3):78-81.
篇4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 传统教学 教学质量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计算机、自动化、电子、通信等电类各专业的基础课,有着多年丰富的基础理论,同时这门课程又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需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字电子课程的教学质量,关键是要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的协调应用,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
1 传统教学的不足
1.1 教学内容陈旧
数字电子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对专业没有侧重,不同专业均采用同一版本进行授课,使某些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不利。数字课程与当前的技术发展紧密相连,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却没有及时加入新内容,教学与实际技术有脱节,学生对一些陈旧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2 教学方法简单
数字电子课程多年来一直是大班授课,对学生是一个版本的讲授,而受教育的主体――学生的情况却是各不相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针对全体学生的教学不能有效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不能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
1.3 教学手段单一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用这种方法讲授“数字电子技术”易于掌握讲课节奏,细节分析透彻,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门课程电路图多而且很复杂,在传统的教学中画图要占用很多的课堂时间,图形效果也并不理想,虽然教师常用挂图来解决此问题,但有一些器件很多很复杂的集成电路的图形根本就无法重现,造成教师的讲课效果和学生的听课效果都不够理想。
1.4 实验教学落后
实验过程是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学生按步骤完成。由于实验内容在过去全部为验证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思维。在实验室的管理上,过去是有实验开门、没实验上锁的管理模式,学生在实验以外的时间不能进入实验室,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改革
2.1 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
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讲授适当的教学内容是极为关键的一环。电子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因此,在讲述“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时候,一方面要详细认真讲解如门电路、触发器、组合电路、时序电路等数字电子的基础理论知识,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及自学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同专业侧重点有不同,并且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不断删减陈旧的内容,增添新的技术知识。例如:在讲解时序电路设计的时候,过去是采用传统的“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如今,随着EDA技术的发展,电子设计发生了质的革命,现代的设计方法摈弃了传统方法的设计周期长、成本大、不利于模块化等缺点,多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就是从设计的总体要求出发,自顶向下地将设计分为不同的功能子模块,每个功能子模块完成一定的逻辑功能。授课时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做合理改进,简要介绍传统的目前在小型电路设计仍采用的设计方法,着重向学生介绍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不仅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宽而新”,学生也从中学到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探索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过去我们采取启发式教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今天这种教学方法仍是广大教师最为认同的。但是,新的形势下单一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对教学质量的要求。由于学生个体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统一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实施层次教学。层次教学法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取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数字电子课程,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的专业特色在授课内容上有所侧重。即使同专业的学生在讲授内容上也划分了几个层次,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最低层次,对于要考研或继续深造的学生,简单介绍应掌握的相关内容,以利于学生自学。针对那些对本课程中涉及的新技术、新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向他们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或印发一些资料,并组织这些学生深入实验室,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些和数字电子课程相关的电路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到合理发展。对于课后作业,留少量的必做题,再留几道相关的有些难度的选做题。层次教学法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既了解了本课程的要求,又由于能不断地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授课形式上舍弃传统的纯中文讲授而尝试现代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符合“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使学生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但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双语教学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对于数字电子课程,最低层次是要求学生认识数字电子的专有词汇,然后是阅读简编的英文教材,最高层次是读懂英文原版教材。在回答问题、写作业、考试时可自由选择用中文或英文,这样学生既感到双语教学的新颖而又不觉负担。单一的教学方法总是不完善的,只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觉性,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3 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上的信息量,提高课堂信息传递的质量。多媒体教学轻易地就解决了传统教学很难实现的复杂图形再现的问题。多媒体技术体现在数字电子的教学上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以实现仿真,对于电路的运行结果比如计数器,可以利用仿真演示出在每一个有效时钟到来后的计数状态,教学形象、直观,学生易学易懂。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万能的,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将教师局限在计算机附近,教师的神态、语调等不能充分展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既影响了师生情感交流,又影响了教学互动,不易达到最佳讲课效果。而传统的板书教学却可以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让教师充分展现授课的形体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完全摈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做到传统的板书教学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达到最佳的讲课效果。
2.4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必须精心安排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创新思维,因此该课程删减了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及时增添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内容,例如交通信号灯、电子锁等实验,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动手能力,又通过实验更深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精神。在实践环节上,不仅内容上要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也要加以改进。以往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设计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在做完教师要求的内容即可结束实验课。改进实验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进了这种由教师到学生单向的信息传递,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对于设计性实验,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扩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与学生共同探讨,同样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问题和教师或其他同学讨论。这样做需要有一个保证,那就是必须开放实验室。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上,必须改革旧的管理模式,采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这样不仅能提高实验仪器的使用率,也可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实验、思考问题、与教师探讨。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可大大提高。
结束语
不断探索和改进数字电子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融合新的理念、新的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习热情,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7-0029-03
“现代教育技术”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公共必修课,主要任务是让师范生在走上教学岗位前接受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信息时代所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熟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各种教学与学习环境,能对基于各种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进行设计并实施,适应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基本需要,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制订了45课时的教学计划,其中理论教学25课时,实验教学20课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特别注重课程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和建设。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了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依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搜索可以得知截至2011年,共计11所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被评为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本科类3所、国家级网络教育类2所、省市级本科类6所。经过多年建设与改革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解决。
(1)资源共享性不强,大部分没有更新内容。通过浏览“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许多课程部分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内容需账号登录方可使用,大部分课程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就很少对课程网站进行完善和维护,课程内容几乎没有更新,只有一些公告通知或论坛有更新。因此在资源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不断完善和健全课程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完全共享,并能将最新的学科动态、学科资源及时上网,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2)资源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管理,重复性强,适用性不强。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时可采用知识管理系统,对资源建设作统一的、科学的管理。
(3)资源内容的国际化交流有待强化。现有的课程资源网站均提供参考文献、网站链接、扩展读物等资源内容,这此内容多为国内学术成果,而国外学术知识则仅以网站链接为主,缺乏专项的最新学术会议、成果介绍和交流。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结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过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过程应遵循实用性、系统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在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中,应以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有助于师生开展网络互动教学、生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信息资源建设。
(2)系统性原则。为使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系统整体,在资源建设准备阶段,必须全面考虑资源建设的目的、标准、结构、现实条件等因素,有整体的、系统的资源建设规划与设计。
(3)发展性原则。“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内容日新月异的课程,因此资源的建设也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资源使用过程不断地补充新内容,与时俱进。
(4)创新性原则。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可对已有的资源进行加工、修改,提炼出更实用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模块的规划
依据我校采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李方、叶谷平著),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置,设计了八个理论学习模块、九个实践活动模块,如图1所示。在实际授课时,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教学设计内容,设计适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教学活动流程,也可针对专业特性灵活调整实践活动模块的课时安排。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将教育资源划分为九大类,并通过必须的数据元素(LOM核心集)、扩展的数据元素(分类属性),可选的数据元素三个维度对教育资源加以描述和限定,以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目的,从而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兼容性和共享性。[1]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程数字化建设的升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地位的提升,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可分为:教育资源、过程资源、环境资源,如图2所示。
(1)教育资源。是指保障教与学过程顺利开展的资源,此教育资源的含义比《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更广,包括:导学资源、教学资源(技术规范中所界定的资源)、移动资源。
1)导学资源。指顺利开展网络学习必备的引导资源、学习说明举例等。它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增强学习适应性,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促进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此类资源包括视频导学、课程介绍、课程大纲、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课程导航、知识地图等。如视频导学是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指导,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特点、内容结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对课程有总体认识,对课程要求有基本了解,以达到有效学习课程;知识地图则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包括显性的、可编写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2]
2)教学资源。《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阐述了教育资源的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素材类教育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建设;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工具层次的建设,并界定了九类资源:包括有媒体素材(又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源、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
3)移动资源。此类资源的作用是师生使用移动设备可实现4A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教学活动。从所采用的媒体形式来分,主要包括文本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丰富且格式多样的移动学习资源,并配套适合手机浏览的网络平台,登录手机平台即可浏览课程,获取资源,参与讨论等。
(2)过程资源。指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作品和成果,这些作品和成果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对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实施提高学习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3]此类资源包括有论文作品、实践成果、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实验报告、学习论坛等。
(3)环境资源。此类资源是指支撑教与学过程的软件环境。主要体现为网络教学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系统管理平台、学习工具(如学习计划制定工具、学习笔记工具、学科词典、QQ群组、博客平台、学习论坛等)。
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分为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阶段、评价阶段、与再创新阶段,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在准备阶段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可通过学前测评或学习风格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预测,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以生成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或测试学生的学习风格,提供相应的具有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支持,并进行学习内容模块分析,整体规划课程学习内容,再经过对教育资源、过程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分析,从而获得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的整体设计。在资源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开发工具,进行素材收集,开展资源建设阶段。建设完成后的资源要进行资源的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检验和评价,评价不达标,则返回再修改,评价达标则正式,在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进行资源的累积和对资源的整合、加工,实现资源的再创新。
五、结束语
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4]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各种学习,从而培养较强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成为“数字生存”的带头人。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5.
[2]知识地图[DB/OL]baike.省略/view/766171.htm.
篇6
[关键词]教育理念 数字电子技术 教学模式 教学研究
一、前 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自控类等诸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予以有机结合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关系到诸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正基于此,本文对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
二、理论教学研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以组合与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为核心,将数字电路的设计、实现方法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相结合,融入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理念,以培养“电子产品生产与设计”岗位群为课程目标,是电类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电子产品设计、分析、调试和制作能力的专业技能课程。因此,掌握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后续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技能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电子技术主要内容有逻辑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数模转换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应用等主要内容。
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课堂理论教学?主要考虑以下主要环节
(1)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确定理论教学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及其掌握程度。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点间的衔接关系。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了器件正在向低压、低功耗和纳米技术转变。电子技术从分离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路时展要求不同,需对原来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涉及:①要求能够保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这三个基础要求;以分析器件、模块的外部特性为主,基本掌握器件的内部方框结构、外部特性和主要参数、掌握各种单元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②要求能够反映新理论、新技术。考虑到集成电路的应用前景,学习过程中应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以分立元件及门级电路为基础,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③要求能够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与理论的衔接。尽量避免复杂的推导过程,着重于功能电路的定性分析及实际应用。④针对选用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已经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内容进行合理精简;对基本概念等骨干内容进行强化;对集成门电路、集成触发器、集成定时器等MSI功能电路加强理解;针对成熟的典型应用电路进行重点研究。
(2)针对涉及的不同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为原则,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从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考虑适时、适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采用由浅入深、由实践到理论、由定性到定量的方法开展教学。将需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知识点挑选出来,针对相应的电子课件进行整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以上主要环节之外,教师应当关注最新的技术信息动态,结合其相应特点,融于理论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产品进行分析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现代化教学的总体要求。
三、实践教学研究
通过理论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学生的分析、设计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两大环节,即实验环节与课程设计与实习环节,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1)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必须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能够达到强化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消化吸收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验手段方面,应当在重视传统实验方式的前提下,引入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 运用计算机技术,引入虚拟实验内容。EDA技术是电子设计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对改革实验内容、形式、方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所谓在实验教学中引入EDA技术就是充分地运用各种
计算机软件,如MULTISIM、PSPICE、PROTEL99SE、PowerPCB、QuartusⅡ等。VHDL与Verilog HDL是通过语言实现硬件电路设计,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系统总体所要实现的功能,自上而下地将系统总体功能分解成各模块的功能,通过实现各模块的功能设计来完成整个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实验课不应局限在单纯的数据测试与记录上,更应侧重于学生能够对电路性能的比较,能够即时仿真,分析电路故障,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数字系统。在强调现代化实验手段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传统型的实验手段,二者之间的比重必须合理分配,而且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与实验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同时,针对实验教学中涉及的层次问题必须深入研究,
实验分为基础型、设计型和创新型三个层次。基础型实验侧重于”训练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数字电子基础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求能够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设计型实验”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数字系统的综合与实现,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步提高的阶段;“创新型实验”是数字电路的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知识整合的过程,更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拟实验项目,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与实习是实践教学的另一核心环节。该环节相对与实验教学而言,涉及内容与环节更多,要求的层次更高,所以更应引起相应的重视。课程设计与实习旨在完成系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学习之后,针对具体的设计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具体成果往往要求是能够通过调试的具体产品。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主要环节
①题目选定必须谨慎。所选定的设计任务必须依托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在功能要求方面给学生留有一定空间;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当今的技术发展趋势要求。
②时间分配必须合理。由于课程设计与实习往往需要经历1-2周的时间,所以指导教师必须对整个期间做出合理的安排,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了然于胸,涉及:任务分配总体讲解资料查找方案确定虚拟试验板极调试设计完成报告书写答辩完成各个环节,教师必须真正起到富有成效的指导作用。
以上所述就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环节。在把握总体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应当针对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典型教学案例
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中,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是两大核心环节。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相关内容过程中,针对当今技术发展趋势,结合集成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客观现实,重点讲解了中规模集成电路内容,包括: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等。针对MSI学习的特点,侧重于如下讲解思路,即:功能说明框图讲解功能表讲析逻辑符号说明芯片引脚说明典型应用电路讲解。总体效果非常理想。另外,结合多年教学研究心得,重点强调了如何更好地分析功能表?如何针对功能表中的信号种类不同进行总表的行、列分割?使得学生理解得特别透彻,学会了一种通用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讲解时序逻辑电路过程中,在完成利用触发器设计计数器这一传统方法的同时,针对典型的芯片,如:74HC161、74HC163、74HC160、74HC390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列举了大量的设计实例,从原理分析到注意环节详尽阐述,学生反映良好。
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中,针对设计型实验,突出对典型计数器集成电路的应用。在“数字时钟”设计型实验中,要求用不同类型的典型芯片、选择不同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通过实际检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与分析、设计能力,达到了实践教学的总体要求。
以上内容就是本人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体会深刻的案例,结果表明确实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结合了当今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日后的教学中会予以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
五、结束语
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技术与崭新的教育理念注定会不断涌现。有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研究注定永远不会停止。作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将所积累的知识高效地传输给学生,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体系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履行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参考方献]
[1]潘松,黄继业.EDA技术与Verilog HDL.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乔庐峰.Verilog HDL数字系统设计与验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石焕玉.基于信息技术的高师学科教育改革探索.教育技术资讯,2006年1月
[5]石焕玉.基于网络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琼州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篇7
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采用多媒体教学,开设仿真实验等课程改革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多媒体教学;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3.07
一、优化教学过程
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以培养学生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打造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舍去复杂繁琐的理论推导,辅以适当的思考题和习题,使内容层次清晰,易学易懂。注重理论讲授贯穿工程应用性、先进性,增加新型集成电路器件的内容介绍。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使用教学光盘。对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既要听、看、记,难以兼顾。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进:将课件公布在网上,让学生自主下载进行学习;将要讲授的内容提前印出发给学生;把握多媒体课件切换时间与适时的讲解、板书、师生互动、学生反思的配合。多媒体教学需要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好的效果[1]。
(二)开设仿真实验。为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取实际实验和虚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设了EDA 仿真实验。实验前,将EDA基础知识和EWB使用方法进行简单介绍,配合教材做几个仿真实验,要求学生预先在课外仿真。这种仿真方法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又能够使学生事先对所要做的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把注意力集中在实际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上,有益于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课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是非常重要,启发式教学主要不仅表现在课堂活动的形式上,关键在于讲授内容的实质上,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熟练掌握教材,做到融汇贯通。对许多看似孤立的概念和繁琐的结构,要围绕课程的主线串起来。笔者经常采用符合逻辑的“分解法”,“倒叙法”[2]。所谓“分解法”,就是在讲授时将整体内容分解成若干问题,注意查找这些问题逻辑上的关联,使问题合乎逻辑推理,引起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倒叙法”指的是将一个问题的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先将结果,再引出原因,往往会收到积极的效果。例如随机存储器,可以采用这两种方法:第一种先讲存储单元电路的基本结构、原理、容量扩展,再讲整体结构及其应用;第二种是将存储器在实际中的应用先提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再讲整体结构和原理,让学生先有一个整体概念,再引其入胜,介绍各个存储单元的结构、原理。这两种讲法,虽然表面上只是对同一问题讲授顺序的变换,很明显后一种讲法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更积极的思维,教学效果更好。有意识地掺入课程设计的有关内容,使学生感到当前所学的知识马上就能用于实际控制中,让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引起重视。
(二)布置精彩的课堂习题。习题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虽然课堂上已将基本内容讲清楚,但是学生的情况是,对上课内容能听懂,但课后作业却往往难以下手。所以通过习题课的讲解和讨论来帮助他们真正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1.选题要有代表性。选取的习题要能够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达到举一反三,例如红绿灯实验[3],因为马路上随处可见,体现了数字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学生很感兴趣。具体要求提出后,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有些同学设计了几种方案,活跃课堂气氛,从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选题的实用、代表性,既增长了学生见识,更让他们领悟了其中的精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将不同章节内容融汇贯通起来,使学生学会综合性考虑问题。如第八章半导体存储器,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设计,将前面章节的内容都贯穿在其中,让学生通过几个习题,综合掌握理解多个章节的内容。虽然习题课只是占整个教学中的一部分,但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期中考试改为阶段总结,使学生变被动考试为主动检查,写得有见解的给予适当加分。 又如将应用小课题的题目适时发给学生,讲清要求和评分方法,激励他们主动思考,多查看资料。这些方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供了与老师沟通的好机会。老师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心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束语
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是解决当前教学内容与课时数矛盾,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教学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研究教学资源的多元化设计和开发[4]。改变惯用的顺序法,适当采用倒叙法。让学生进行正向思维,同时也让他们进行逆向思维。改变常用的聚合思维,培养学生扩散思维。扩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形式,有利于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新见解,新方法。改变学生考虑问题单一方法,建立解题可以多种答案的意识,激励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相互渗透,诞生新的思路。营造师生共同参与讨论,激发创造灵感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潭兴.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4(12):60-62
[2]崔葛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技术训练.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36-38
篇8
1.1良好的个人信息素养教育
数字时代的来临要求图书馆员由传统的文献管理者和文献提供者向信息时代的知识导航员转变。图书馆员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水平,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利用信息工具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面对网络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要进行筛选整合并进行深层次开发、利用和创新,从而为用户提供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在为高校师生服务时要能够做好参考咨询、定题检索、课题查新与研究、信息编译和分析研究、最新文献报道等信息服务工作。
1.2提高外语水平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网络信息服务。现代自然科学体系是由西方建立的,而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又大都以外语形式表达传播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以便能更好地参考国外先进的科技文献资料,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做好这些外文信息的编译、整理、储存、服务工作,为学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参考借鉴,促进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
1.3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完善学历教育
高校图书馆员的专业比较复杂,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学术性很强,是以图书馆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因此高校图书馆员要加强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的学习,要掌握文献编目和分类的知识,掌握图书馆信息检索知识,不断培养情报信息意识,为读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是多学科知识的信息库,是各科知识的信息集散地。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上的信息知识就是一个庞大信息知识系统,高校图书馆员要对这些庞杂的知识系统进行筛选,分析整合,就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了解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准确地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校师生做好信息的深层次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员也转向更高层次的信息加工服务。高校图书馆员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历等级、知识结构、专业水平采取不同的学历教育,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员的学历,以便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提供科研教学服务。
2加强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
2.1参加学术交流与科研活动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肩负着为广大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是以帮助高校师生解决科研学习问题,满足其信息需求为出发点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员随时跟踪用户的信息活动。需时刻注意各个学科的发展,了解学科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满足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高校各种学术交流、讲座的机会很多,高校图书馆要鼓励馆员积极参加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注意各学科专业的学术发展动态,帮助高校图书馆员及时补充更新学科知识,开拓视野,启发改变思维,将图书馆的信息知识服务更上一层楼。
2.2鼓励图书馆员在职进修
现代科学信息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员要不断充电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数字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需要,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鼓励馆员在职进修。例如,让非图书馆专业的馆员重新走进课堂,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的学历课程,系统地学习图书馆相关知识,让图书馆专业的馆员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拓宽馆员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适应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2.3参加专题培训或讲座
参加各种培训班和专业讲座的学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3],也可以到更高层次的高校图书馆或国家图书馆参观实地考察,与其他馆的馆员交流探讨业务,学习先进管理服务经验,在本校图书馆内部可以邀请图书馆专业的人员给非图书馆专业的人员讲座,大家共同进行业务交流,将大家在工作中累积的隐性经验和知识通过交流相互转化,大家都能获得知识和业务能力上的提升。
篇9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方法 改革 项目教学法
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的原因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对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企业对一线技术性工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和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培养适应企业一线生产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面对这个现实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常听到师生抱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练习做了不少,学习效果不好。”现代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逐渐淡化学科课程的界限,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解决问题。《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际上是非常有趣的课程,很多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单元电路、综合的设计性电路来验证或体现,同时配上声、光等直观现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更有兴趣和激情。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很多有趣的单位电路、综合电路,在电路中囊括了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设计预定的电路,并把设计好的电路进行仿真或制作成电路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自己找资料,老师辅导,从而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项目教学法,通过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不错,具体做法阐述如下。
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项目的设计
预设项目的好坏是项目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因此设定项目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要求老师具有相当的电路设计能力。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学项目应是教学重点突出,能涵盖大部分知识点,项目注意趣味性,不枯燥。要得到一个好的教学项目,老师应该做以下工作。
1.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按类别分为若干知识和技能单元,每个知识和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都以应用该项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作为目标,是将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此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很能考验老师的教学水平,看老师能否将课程的重点难点都准确地列出,并将其分类。
2.项目设计的思路:设计的项目应覆盖整个工作领域和承载这个工作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项目结构划分应体现工作体系的特征;在以项目划分为线索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项目结构。项目内容设计具体原则:项目应覆盖知识点和技能要求;知识点的内容应最大限度地融于项目教学之中;项目大小要根据学习内容进度和要求来确定;项目内容设计要考虑教学组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在第二点的基础上一定要考虑项目的趣味性,因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趣味性不强的项目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项目的趣味性体现在:首先是预定的项目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名字最好能结合实际的生活;其次是在电路中合理地加入发光二极管、数码管、喇叭、各类传感器等,让学生能在项目中直接感受项目的效果。
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项目的教学实施
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课时、教学资源不足等,我们将全班分成两个人一组的小个体,后将准备好的项目拿出来,对项目要求进行陈述,并将涉及的知识点告诉学生。学生拿到项目后,每个个体的两个成员就共同开始找资料、设计,这样他们可以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同时也有了竞争意识,学生们的学习也就会从被动变主动。在教学中一个班至少需要两位教师进行辅导,辅导不是直接给出电路,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否则达不到效果。一般一次课要求六节课连上,这样学生学习就有连续性。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个问题需要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上午的四节课),小组之间是不能交流的,否则将出现大范围的抄袭现象,上午下课之前要对设计的进度进行有效的统计,作为评分的依据。下午两节属于仿真和制作的时间,将学生带至电子制作实验室完成。最终本次课堂的作业就是设计的仿真效果或实物作品,同时也要求每个小组交上一份该项目的小论文。
四、《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项目教学的考核
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的考核永远是他们最关心的事,也是他们觉得最重要的事,因此课程的考核制度将影响项目教学的效果。关于考核制度,我们的做法包括三方面:第一,学生的考勤,学生旷课课时达1/3以上即取消考试资格,旷课一节课程总评分扣1分,迟到或早退一次程总评分扣0.5分,老师每次上课必须点到;第二,每个项目的仿真效果或实物作品占该项目总分的70%,在评分时实物作品比仿真分要高一点,鼓励学生制作实物作品,那样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第三,项目的设计小论文占该项目的30%,在平时引导学生写论文,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总评分是各个项目总评分的平均值。有了一个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的态度就端正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项目教学的效果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施项目教学法后,课堂发生了变化,再也不是单纯的“我讲你听,我要求你练习”,而是变得活跃,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改变了过去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在课堂中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了听课率和参与度;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明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幅度大,多种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此外,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更密切了。
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很多高等院校《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实施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院校领导对项目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还不是很了解,或者说是对改革的教学方法没有底,怕犯错误,还是选择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不足但不至于犯错误,不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次序;《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实施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修改,有些学校是严格按教学计划来的,不会因为一门课程来进修修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实施需要学校有相当的硬件设备配套,而现在很多普通高校缺的就是教学设备的投入,学校当然也不会因为一门课程的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重;《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项目教学法实施需要较多的电子耗材费用,对这笔费用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校肯定是不会掏的,他们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可以省下这笔费用,没有理由进行这项改革,如果说这些电子耗材费用采取收取学生钱的方式,学生又有意见,有些学生会向上级部门举报,学校不愿冒险,所以就只能用仿真的形式,但是效果有没有实物制作的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项目教学法也存在本身的弊端,例如没有现成的教材,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对教师的电路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教学工作量很大,老师很吃力。
七、结语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新教学方法能否被成功地推广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才能的高低,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任重道远,需要长期、广泛、深入开展。以上是我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认识,希望广大同仁能够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目前,我国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全面到来,人们越来越依赖计算机与网络来处理生产、处理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比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电影、视频等等。在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养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处理的信息应用到生活与工作的实践当中去,从而让学生们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社会与工作中去,增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二、数字化学习中的教育双方
所谓的数字化学习指的是在教育的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完全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都称之为网络化的学习。数字化的主要资源是通过计算机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网络的环境下运行该处理的多媒体材料。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让学生可以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到最后处理信息的整个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得数字化学习能够很好的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数字化学习中的教育双方教师与学生而言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第一个就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坐在讲台下学,如今数字化的学习将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接收知识的方法也不再是单纯只由教师一个人教那么呆板,教师不再是教育的主体,而学生才是教育的中心,现在的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去学习,是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学习的道路,是让学生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将潜能发挥的极限。因此,这样一来学生就由传统的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变成了知识意义的构建者。如今,随着数字化教育的深入,学生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教学中大多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对着课本照本宣科的讲学,课本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唯一的方法。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有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介入后,多媒体的使用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设备将课本里枯燥的知识转变为非常好玩的情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字化设备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们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特别是那些理科课程很多知识非常重要,可是又因为太过于抽象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变得不那么高涨,而数字化的设备可以通过建模型,将公式等方法将那些抽闲化的知识重点更加的具象化,从而使得学生能更直观的去学习到更多深涩难懂的知识。
三、数字化在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化的教育要想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就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及偶遇环境,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唯我独尊,而是能够很好的换位思考,以学生的思维去设计教学过程。第二就是学生基于网络进行学习过程的构建,如今,对于教师而言最主要的就是要将教育的观念给转变过来,从而带动教学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在当今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蛀牙哦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所谓的让学生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通过学生们的自我计划、自我管理等多种方式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2)使得学生的个人信息素质得到提高。数字化的学习使得学生们可以不再只是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现在只要想学什么课程就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什么课程的教学的视频,想什么时候学都可以,数字化的学习为学生的自身学习提供了非常多的机遇。然而中学生要想充分的利用好数字化学习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可以将终身的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才可以对信息化处理后所得到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学生通过数字化的学习之后,学习能力又了稳步的升高。很多课本里无法将清除的知识难点、重点太过于复杂,比如数学、化学、物理等的课程太抽象,教师无法给学生们讲解清楚,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困难。而数字化的学习可以让教师将知识难点重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转变成图片、视频等等,通过这些多媒体呈现出来的图片或视频等就可以将知识点变得更加的很直观,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