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分析理论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叙事分析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叙事分析理论

篇1

1.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出现偏差

系统分析员必须要对用户的需求比较了解才能够很好的展开工作,系统分析员能够顺利的展开工作这就要看他们能否理解用户并且要具有较为充足的工作经验,系统的分析结果也对系统设计工作非常重要;分析员如果在分析过程中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在工作中产生问题,最后使得开发出来的系统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而成为一个失败的产品。

1.2“堆栈”现象

管理信息系统是有多个阶段进行开发并最终完成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如果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系统开发失败,并且不同的阶段出现的错误其错误的“潜伏期”是不一样的,错误越早发生就好导致越晚发现,类似堆栈规律。

1.3重编程,轻规划,轻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最开始的计算机被用于电力企业中,主要是处理简单的信息,是单项目系统,这种小型的计算机系统比较简单且功能单一。如果需要将多个不同的单项系统进行整合,并发挥其整体的优势时,就会让整个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系统无法将各个单项进行很好的整合并协调好不同单项之间的关系。

1.4过低估计信息系统的投资而使开发工作夭折

在投资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有些投资是能够立马看到成效的,例如投资软件和硬件等等,就能够较快的看到效果。但是还有一些投资是不能够马上看到效果的,例如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由于某些需要,必须要对系统进行修改,并且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对系统的一些维护费用等,这些改变所带来的费用是不能够马上见到效果的。

2电力需求预测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

2.1电力市场预测内容

2.1.1年度预测

(1)年度电量预测。全社会口径、本企业口径、统调口径电量,各产业电量,行业分类电量等。

(2)年度电力预测。最大用电负荷、年平均最大用电负荷、最小用电负荷、年代表峰谷差/负荷率/最小负荷率等)。

(3)年负荷曲线预测。

2.1.2月度预测

(1)月度参数的预测或结果获取。月最高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月最低温度、月平均最低气味和降水量的大小以及进行拉闸限电的情况等。

(2)月度电力的预测。月最大的用电负荷、月平均最大的用电负荷、在工作日内平均最大的用电负荷、最小用电负荷、工作日最小用电负荷、月代表峰谷差/负荷率/最小负荷率等。

2.2电力市场预测方法

电力负荷在不同的地区其发展规律也是不一样的。每一种预测的规律方式都是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律。如果预测的方法越多,那么预测的选择性就会越大,也就会更加精确。软件有一个预测方法库,里面有大约50种预测的方法。在这些预测方法中,大部分都是被经常使用的预测方法,并且还加入了一些比较特别的预测方法,如灰色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2.3电力市场预测策略

综合预测模型的技术。对序列号进行预测,在进行预测之前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预测方式进行。其中用数字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是最合适的,在负载发展的过程中,其自然的规律不是简单的数字模型可以进行描述的,一般情况下,单一的预测模型不能够进行精准的预测。所以,之前的预测理论不够完善就是这个原因。

2.4预测决策技术

预测还没有被确定之前,预测系统所预测的结果还没有满足预测的精准度需要的时候,这些都是预测工作者们最为重要的工作。系统为分析提供相应的决策并进行回答。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进行预测,观察越策系统在数据变化的情况下是否能够进行稳定的预测,并且观察其精准度和虚拟预测准确度等指标,并通过模糊决策系统,得到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等级。

2.5预测过程控制技术

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因此,预测人员必须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将其运用到系统中去,使其主观因素得到有效的发挥。系统还会将预测的过程进行输出,以让预测人员参考使用。

2.6预测过程的用户可控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策略选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选择预测方法。

(2)分析参考,可以通过查阅各种数据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对预测方法进行选择。(3)预测期限,可以对隶属数据和预测结果的起止时间进行自由的设置。

3结语

篇2

关键词:冰蓄冷 再冷器 性能系数 节能

Abstract  Presents operation principles of the sub-cooled ice-storage system, analyses affecting factors of this system by use of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P of this system is about 14%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and it can raise the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by 2℃ at night but needs no extra energy.

Keywords ice-storage, sub-cooler, COP, energy saving

0 引言

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别将用电高峰时的空调负荷转移到电价较为便宜的夜间从而节约运行费用。传统的冰蓄冷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但不节能,但这主要是制冰运行期间为了得到0℃的冰,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往往需要降低至-8℃,从而造成夜间蓄冷过程中制冷机运行的性能系数(COP)仅是白天的60%~70%,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冰蓄冷的制冰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静态制冰方式,即在冷却管外或盛冰容器内结冰,冰本身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第二种是动态制冰方式,即冰相对于制冰介质是处于运动状态。

静态制冰法系统简单,现已成为应用中的主流。然而,静态制冰法也存在着由于冰层厚度的增加使热阻增大,导致制冷机的性能系统(COP)降低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产生了制冰法中的收获(harvest)制冰法。收获制冰法利用热量使一定厚度的冰脱落从而减小冰层厚度。

收获制冰法有两个阶段:①制冰阶段,采用的方法有水从冷却表面流下和冷却表面浸在水中;② 脱冰阶段,有机械剥离法和热融解剥离法。但收获制冰法也存在剥离能耗较大的缺点,而再冷式蓄冷系统利用了新型的冰层剥离法--再冷器剥离法,减少了剥离能耗,较传统收获制冰法的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1 再冷式冰蓄冷系统原理

1.1 系统简图及其原理

图1为再冷式冰蓄冷系统的系统流程图。它与传统冰蓄冷系统的最大区别是在冷凝器与膨胀阀之间加装了再冷器(sub-cooler)。再冷器剥离法利用冷凝器后较热的制冷剂将乙二醇溶液加热到0℃以上,通过泵1送入蓄冰槽后将冰融化并使之脱离。

再冷式冰蓄冷系统有三种运行工况,其运行原理如下(以蓄冰槽1为例,其它蓄冰槽以此类推):

①制冰工况

当制冷机制冰时,可以有以下两种运行状态:

a 全部冷量用来制冰,阀2,3,22开,阀1,4,21,23关时,蓄冰槽1制冰;

b 在制冰的同时对用户供冷,阀2,3,22,23开,阀1,4,21关时,调节阀22,23的开度改变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流量,从而蓄冰槽1制冰的同时对用户供冷。

② 脱冰工况

脱冰是指利用再冷器得到的高于0℃的载冷剂,将蓄冰槽内制冰介质上的冰融化并使之脱离表面。当阀1,4开,阀2,3关闭时,蓄冰槽1脱冰,其它以此类推。

③不制冰而直接为用户供冷

阀21,23开,阀1,2,3,4,22关时,制冷机不进行制冰而直接向用户供冷。

现冷式蓄冰式系统蓄冰槽制冰、脱冰两种工况下的切换是在制冷机制冷循环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得到的,因此可以避免制冷机制冷/热泵循环转换时所带来的损失及对制冷机寿命的影响。

1.2 再冷式蓄冰系统制冷循环分析

图2所示T-s图表示制冷系统的循环过程。在没有再冷器的制冷循环中,1-2为压缩过程、2-5为冷凝过程、5-6为节流过程、6-1为蒸发过程。当使用再冷器进行制冷循环时,设制冷剂通过再冷器从5点冷却到5′点,那么节流过程就由5-6变为5′-6′了,而蒸发过程则由6-1变为6′-1。需要说明的是,图中5-5′下阴影所示的Q2与6-6′下的Q1面积相同(即Q1=Q2),即用于冷却再冷器的那部分冷量通过蒸发器的再度变为冷量而并没有损失。显然由于减少了制冷机的节流损失而提高了制冷机效率。

2 再冷式冰蓄冷系统数学模型

为了对再冷式蓄冰系统和传统静态蓄冰系统进行比较,需要建立数学模型以对两种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为突出问题本质,便于分析比较再冷式与传统式冰蓄冷系统的性能,我们以板式系统为例。

蓄冰系统由制冷机和蓄冰槽两大部分组成,下面就对这两大部分分别建立数学模型。模型中次要的因素如水泵的影响均忽略不计。

2.1 制冷机模型

为了简化上述两种蓄冰系统的能耗比较,这里只考虑蒸发器和再冷器两部分。

蒸发器的计算采用的是传热单元数法。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侧大部分处于沸腾状态下,为了计算方便将其简化成为整个蒸发器均处于沸腾状态。因此效能ε=1-e-NTU, 其中NTU=KF/Cmin[1],K,F分别为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 ,即换热器两侧流量乘以较小比热值。通过换热器交能就可以计算出其余参数。

再冷器模型也是采用传热单元数法,但它与蒸发器的模型不同之处在于它不经历相变过程。由于再冷为逆流换热:

式中 ,即换热器两侧流量乘以较大比热值。

2.2 蓄冰槽模型

再冷式系统中蓄冰时有制冰和脱冰两种工况,应分别建立相应的模型。为了简化制冰模型,不考虑沿蓄冰槽内换热器方向冰层厚度的变化即取平均厚度 。板式蓄冰槽的制冰模型见图3,建立如下方程:

边界条件:t( 0)=tin , t(l)=tout

初始条件:t=0℃ ,ΔH=0,式中R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是板内载冷剂热阻,第二是制冷板的传导热阻,第三是冰层热阻, 这三部分热阻中冰层热阻占的比重最大;tm,t分别为冰层与水相变界面的温度值和蓄冰板内载冷剂温度值;tin , tout为蓄冰槽的进出口温度值。 ,ρ,cp,l,rm分别为载冷剂流量、水的密度、载冷剂的定压比热容、蓄冰槽的总长度和水的单位质量凝固热。

由于上述两式为微分表达式,为了计算的简便对其进行积分得到:

式中Δ 是冰层厚度的增加值。

脱冰模型依据的公式与上面两个公式非常相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转贴于

3 传统冰蓄冷系统热性能分析

藉上述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图4,5所示的结果。该系统的具体参数为蓄冰槽内板间距70mm,制冷板宽0.25m,总长500m。制冷机的制冷为R12,蒸发温度-8℃,在蓄冰刚开始时制冷量为60kW。模拟冰蓄冷系统载冷剂为乙二醇溶液,流量为10L/s。

图4所示的蓄冰过程是在制冷机蒸发温度保持恒定在-8℃得到的。图中随着时间的增加,盘管上冰层的逐渐加厚,盘管内乙二醇溶液与管外尚未结冰的水之间传热热阻增大,蓄冷速率减慢,从而导致冰槽的乙二醇溶液出口温度逐渐降低。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蓄冰开始时蓄冰槽乙二醇溶液的出口温度为0℃,但3h和7h后,出口温度分别降低到-2.7℃-和4.1℃。

图5所示的是随着冰层厚度的增加蓄冰速率的变化。所谓蓄冰的速率是指冰层厚度。当开始时冰层厚度为0mm,5min后冰层厚度变为0.57mm,可知这时的蓄冰速率为1.62%(盘管间距为7cm),而3,7h后其值分别变为16.6mm,1.08%与32mm,0.8%。由此不难得出,蓄冰结束时的蓄冰束率仅为蓄冰开始时的50%左右。蓄冰槽速率受冰层厚度的影响很大,冰层热阻是阻碍蓄冰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小冰层厚度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蓄冰速率从而提高制冷机效率。

图4,5都是在蓄冰过程中制冷机蒸发温度保持在-8℃条件下得到的。当蒸发温度不同时,冰槽满蓄耗时也不同。图6反映了蒸发温度对于蓄冰周期的影响。由图中可能看出随着蒸发温度的不断上升,冰槽蓄满所需的时间呈指数形式上升。在蒸发温度-8℃附近,若蒸发温度上升1℃,蓄冰周期就增加1h。

以上分析是针对盘管间距为7cm的冰槽而言,在盘管间距不同时冰槽满蓄耗时也不同。在蓄冰总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盘管间距的冰槽满蓄耗时如图7所示。蓄冰时冰在盘管上连续形成,冰层厚度不断增加,理论上冰蓄满时盘管上冰层厚度即为盘管间距离的一半,所以盘管间距也就反映了冰蓄满时的冰层厚度。当盘管间距较大如9cm时,则间距每缩短10%满蓄耗就可减少1h;而当盘管间距较小如4cm时,则间距每缩短10%满蓄耗时仅减少约15min。盘管间距离越大,其间距的缩短使蓄冰满所花费时间减少得就越多。

由上可知,冰层越薄制冷速率越快。因此当保持制冷机蒸发温度不变、维持冰层较薄时就可以缩短制冷的时间;或者说,当要求冰槽蓄满所用时间不变,维持冰层较薄时就可以使蒸发温度提高和制冷机效率上升,从而减少能耗。

4 再冷式冰蓄冷系统

4.1 再冷式蓄冰系统的设计分析

再冷式蓄冰系统与传统系统的模型储换热分析相似。为了便于比较,对再冷式系统进行模拟计算时所采用的参数(包括制冷机性能、蓄冰槽总蓄冰体积、蓄冰槽总传热面积、载冷剂流量)与传统系统相同。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4.1.1 单个蓄冰槽

再冷式系统蓄冰槽的制冷--脱冰工况在不断切换,因此蓄冰槽的载冷剂进出口温度在两个工况下变化。图8所示的就是制冷机蒸发温度在-6℃时,蓄冰槽一个循环周期内冰槽载冷剂进出口温度的变化。在整个蓄冰过程由制冷机制冷周期不断循环且每个循环均很相似,所以用一个循环就可以代表整个蓄冰过程冰槽载冷剂进出口温度的变化。

当冰槽处于制冷过程和脱冰过程时,蓄冰槽内分别流通的是经蒸发器冷却的载冷剂和经再冷器加热过的载冷剂。从图8中看到蓄冰过程冰槽载冷剂入口温度低于出口温度,冰槽在制冰。而脱冰过程冰槽载冷剂入口温度高于出口温度,载冷剂放出热量进行融冰。

如何确定通过再冷器的载冷剂流量是很重要的。因为若将流量设计得较小会导致融化冰的热量不够,而使在脱冰期内冰无从蓄冰介质表面上脱离,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下一个循环的制冰过程。而若流量设计得过大,则会导致泵耗的增大和能源的浪费。

图9所示的是整个蓄冰过程中蓄冰率的变化。由图中显见整个蓄冰过程的蓄冰率呈波浪型上升,每个波浪的上升部分对应的即是制冷过程,而下降的部分即是脱冰过程,蓄冰过程是在制冷机蒸发温度为-6℃的条件下完成的,比静态蓄冰系统蒸发温度提高了2℃。查R12的 lgp-h图,夜间制冷机的效率提高了7%左右。

4.1.2 循环周期的选择

循环周期是指蓄冰槽完成一个制冷和脱冰周期所需的时间。当选择循环周期时,首先要考虑处于脱冰工况时的时间是否满足使冰脱落的条件。当计算得到冰脱落所需的时间后,可将脱冰的时间选择比需要的稍微长一些。所有蓄冰槽都是循环脱冰,为控制简便,将每一个蓄冰槽的脱冰循环周期都设计为相同。一般只有一个蓄冰槽在脱冰,则一个蓄冰槽的制冰时间就是其它蓄冰槽脱冰时间之和。例如图1所示系统有5个蓄冰槽,每个蓄冰槽制冰板上冰层平均厚度 融化掉1mm即可视为脱冰。再冷器所释放的热量使1个蓄冰槽脱冰的时间为12min,则可选择脱冰阶段为15min,制冷阶段为60min,这个蓄冰槽的循环周期为75min。

4.1.3 蓄冰槽的个数

蓄冰槽的个数会影响再冷式系统的能耗的节省。图1所示的系统有5个蓄冰槽,总面积与传统蓄冰系统中的蓄冰槽总面积相同。因为在蓄冰的每一时刻均有4个蓄冰槽在制冷而一个蓄冰槽在脱冰,制冷机的蒸发器就对应了蓄冰槽总面积的4/5,充分地利用了蓄冰槽的面积。而若此系统仅有两个蓄冰槽的时候,那么必然一个蓄冰槽制冷另一个脱冰,制冷机就仅仅对应蓄冰槽总面积的1/2,蓄冰槽没有被充分利用,从而会使制冷机的出力不足而减慢蓄冰速度。

选取多个蓄冰槽对缩短制冷周期有很大的好处。但过多的蓄冰槽将增加设备的投资,而且每增加一个蓄冰槽就需增加4个阀门,会使控制更为复杂而不利于此系统的应用。所以再冷式系统蓄冰槽的选取应视情况而定,在蓄冰槽总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出于节约初投资的考虑就可以选取2个蓄冰槽,节能效果略差,只提高5左右。而若出于节能的考虑就可以选择多个蓄冰槽。

4.2 取冷方案的选择

以上分析了提高蓄冰时制冷机效率的办法。而若选择适当的取冷方案,则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冷机的效率。最佳的取冷方案是当开始取冷时,采用传统的取冷方式进行取冷,而当释冰过程结束水池内的温度上升至0℃以上后,再采用从再冷器取冷的方式。

以图1中的蓄冰槽1(制冷介质浸在水中)为例,所谓的传统取冷方式是将阀门(1,2,3,23打开,阀门21关闭,载冷剂经过制冷机和蓄冰槽后将制冷机制得的冷量和蓄冰槽释放出的冷量直接通过换热器供给用户。再冷器取冷是将阀门2,3关闭而将阀门1,4打开,这样流过蓄冰槽的载冷剂就只经过再冷器,并将蓄冰槽内剩余的冷量传递给再冷器。同时阀门23,21均打开,制冷机直接向用户供冷而不通过蓄冰槽。

再冷器取冷方式可以一直运行到水池内的温度上升至20~25℃无法再进行冷却为止。通过使用再冷器取冷的方式可以利用蓄冰槽内剩余的冷水来提高制冷机白天的制冷效率。而到了夜间,制冷机首先冷却蓄冰槽内的水到0℃,然后再把蒸发温度降到较低的温度制冰。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蓄冰槽。它不仅利用冰的相变热蓄冷,而且利用水的显热蓄冷。由于夜间对蓄冰槽内的水进行冷却时制冷机的蒸发温度在0℃左右,且这时的室外温度较低,就使制冷机的制冷效率与白天正常制冷时大致相当。把这部分折合到夜间的制冷机运行里,就相当于将制冷机的效率又提高了5%~10%。

5 总结

与传统蓄冰系统相比再冷式蓄冰系统可减少运行能耗。它的优势是由于制冰介质上的冰达到一定厚度后就会脱离,所以使制冰介质上的冰不会增加到较大的厚度而减少冰层热阻对蓄冰的影响。同时比起传统的动态蓄冰系统,它在融冰时没有消耗掉任何的能量,这样就为减少运行能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冷式系统中制冷机夜间的COP提高7%左右,再加上采用良好的取冷方案COP提高的7%,再冷式系统可有效地提高COP14%左右,从而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虽然这种蓄冰系统复杂一些,初投资高于传统的冰蓄冷系统,但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仍具有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章熙民,主编,传热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 张寅平,邱国亻全,冰蓄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暖通空调,1997,27(27)。

3 彦启森,主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 Chen Zeshao, Cheng Wenloung, Ito Takehiro. A new scheme of air-conditioning with cold storage by water through the method of super-cooling refrigerant. In: 1997 China-Japan Joint Symposium on Advanced Energy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Huangshan City, China. 1997.

篇3

关键词:需求;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157-01

一、“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承担背景

通过查找资料,“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这一提法见于复旦大学教授蔡基刚的论文《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的精读课程走向研究》,特指教育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以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时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英语教学为适应时代的要求,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学科地位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学分较多,16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课时较多,两年大学英语教学完成288个学时。但最近几年,伴随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国家重点高校一直在压缩大学英语的学分。在有些高校, 刚入学新生进校即参加公共英语水平测试, 学校允许已经达到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水平的本科生、 硕士生和博士生免修相关层次公共外语课,传统角色的公共外语教师即将成为无外语语言课程可教的过剩教师。面对这种新的形势,全国10万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型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大学英语教师的宏观角色定位

2007年教育部进一步细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以这个要求为蓝本,笔者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的不同角色定位。

1、大学英语教师为英语水平较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奠基者

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公共外语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在本学科领域运用外语进行自如的交流、获取知识或者科学研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不重视学术英语的讲授,一方面因为学术英语师资的严重不足;一方面因为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学好通识英语,学术英语就不难学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通识英语较好的学生不会用学术英语写文章,而且在阅读别人用学术英语写成的文章上也倍感困难。在整个世界联系愈加紧密的今天,做为一名大学生因为英语水平的欠缺,无法了解本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失败。我们周边的新加坡以及香港地区均大量的开设了学术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的最重要的角色。新加波和香港地区传统上英语基础较好,所以到了大学,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学术英语的能力。但是,我国的国情和这些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国学生在英语运用能力方面普遍较差。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2011年11月报道:“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在2011年所做的调查表明,中国大陆学生在英语运用能力方面全球倒数第二。” 所以,在现阶段,让所有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术英语教育,在现实上不可行。如果我们用前瞻性的眼光来看,10年以后,随着我国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普遍提高,在所有重点大学,以及普通大学中的高水平学生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将主要落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方面。

2、大学英语教师为英语基础较差学生的语言知识传授者和语言技能的培训者

从2007年《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需求。基于这个原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必然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分级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英语教学。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师的使命必然落在弥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不足同时提高这些学生的英语技能方面。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群体,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和传统英语教师的角色没有原则方面的不同,只是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需要不断地更新,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逐渐形成与其英语水平相适应的语言技能,满足社会对一般英语运用能力的人才的需求。

3、大学英语教师为中等英语水平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引领者

中等英语水平的学生的典型特点为英语语言知识比较扎实、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相对较好。对于这一群体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则应由授业者和培训者转变为跨文化交际引领者。这一群体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对于在不同的文化中如何较好的使用英语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指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国家里,基于文化的不同,在交际时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该种文化的语言。由于交际场合的千变万化,文化的千差万别,跨文化交际是有效使用外语的高级目标。

参考文献:

[1] 金国臣.多媒体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

篇4

【关键词】出口物资管理;程序;实现分析

一般而言,在EPC(Engineer、Procure、Construct)总承包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应该根据合同工期、设备图纸批复进度、生产厂家生产情况等,来具体编制物资供货计划。国内物资生产完成后、发货时,还应及时的提前通知业主。其次,项目部收到国内寄出的单证原件,需要及时制单、提交相关单证给业主,准备清关。最后,物资到港后,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期限通知货代和业主共同清关、安排内陆运输,共同履行交接手续,并及时申请业主付款,最终完成整套的出口物资程序。

为了更好的提升出口物资管理程序质量,本文将按照物资出口管理上的先后顺序具体依此进行分析概述,包括了物资供货计划、清关及单证、运输、承兑或收款以及境外小额物资采购。

1 前期物资供货计划程序分析

在工程中标、签订总承包合同后,应编制物资供货计划表。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合同工期、设计批图、合理生产周期、出厂前验收、海运、清关、内陆运输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

首先,要充分考虑影响供货的设计批图重要因素。比如在菲律宾卡隆变电站升级改造工程中,因为有些参数生产厂家不能或不愿满足、出图慢,造成设计有一段时间停滞不前;业主内部需沟通协调、有时不及时催、不及时取,有时业主批图也慢。所以,对于批图,要有专人负责与业主、厂家保持紧密联系,及时沟通,以加快进度。供货计划应按性质分类,如变电站项目,应分为一次设备、控制保护设备、交直流设备等,以便查询。

其次,供货计划应配合土建和安装进度。土建如线路工程的接地、埋地角铁,应在合同签订后交业主批图,以满足现场基坑开挖后,敷设接地极和埋入埋地角铁的要求。因浇制混凝土后需要28天的养护期,这2种材料的提早发货是工程初期的关键因素。另外应根据施工工艺或施工进度表,先安装的物资先发货、后安装的物资后发货,以减少设备仓储、二次运输费用。

再次,供货计划应及时更新,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合同期签订以后,要根据业主制定的相关供货标准,实施组织计划,同时向业主提交一份详细的出口实施计划,在批复后可以作为本次供货合同的相关执行计划。当供货计划出现问题时,应该及时通过与业主协调,按照合同约定和业主的后期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调整计划上的缺口,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供货计划与实际交割的对接性。

最后,出厂前验收,考虑合同或标书中所规定的质保期。在标书或业主开来的信用证中,对某些重要的设备,业主为确保厂家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在产品生产结束后、发货前,到达厂家进行检查、试验、验收。验收前,应提交设备的试验报告,报业主批准。在物资生产结束前最少一个月,通知业主办理签证、机票、酒店等手续,避免因验收延期而推迟生产和发货。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出厂验收时,应该按照出仓监管的管理流程进行,填制好出口验收单据。对于验收不合格的产品重点监控。

2 物资清关及单证程序分析

在物资清关上应该把握好完成清关的时间,最大程度的避免因为卸货不及时而引发的高额滞港费用。另外还要及时制定好各种单证,包括提单、保单、原产地证明、装箱单以及形式发票等等,结合不同类型的物资出口条件灵活使用单证凭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业主的招标文件或业主开具的信用证中,会提及单证必需体现的内容,制单时应全部满足。要将信用证号、货物的海关编码、业主公司的税号、邮编体现在所有的单证中;提单和装箱单要体现货物的毛重和净重。如未满足要求,将被视为单证不符,业主或开证行有权要求重新提交、扣款或拒付,制单时应仔细核对。

3 物资运输程序分析

物资运输前,应将物资按目的地分类。在每批物资生产时、发货前,国外项目部应及时通知国内厂家,如何按目的地分类包装,避免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另外,为保证物资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在出厂装箱时应对设备、材料进行仔细包装。在菲律宾宿务线路工程,一批导线的海运过程中,由于装货时没有对导线盘进行很好的固定,铁盘磨损了6个集装箱木地板。船公司向我公司提出索赔,我公司支付了高额赔偿费。从这以后,再运输导线、地线、光缆时,通知厂家用钢丝绳固定线盘,同时在地板上加木块顶住,使线盘在海运中不会移动、磨损地板。对于大件运输,在运输工具上有严格要求,不是一般的运输车辆可以完成运输的,需要用到特殊的运输工具来完成。如国内出口二台牵张机,重达8吨,宿务当地的货车多为5吨。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8T货车,将其顺利运抵现场。最后还要根据提单上船公司名称、找到相关网站,或通过货代,及时掌握物资到港时间,提前制单,为清关做好准备。物资运抵现场或指定仓库后,应由专人妥善保管,如二次保护盘柜,应放置室内。

4 承兑或收款程序分析

物资到达目的港、清关、业主签收后,应立即开始向业主的收款工作,资金回笼,减轻国内的资金压力。其中,信用证(LC)承兑、电汇(TT)收款和质保金是三种常见的方式。具体而言,在信用证(LC)承兑上,目前收到的信用证均为即期承兑,开户行在收到通知行寄来的没有不符点、完整的单证,应立即支付受益人。由于在中国制单、向国内通知行递交,项目部人员在境外应时时和业主、开户行保持沟通,充分单证已交到达开户行,配合提供国内收款银行的信息,尽早收款;在电汇(TT)收款方式上,申请业主付款时,应按招标书或合同提交相关资料,如提单、原产地证明、保单、形式发票、装箱单、货物到达现场证明和现场工作完成证明等。资料提交业主后,业主内部要走流程。在这期间,应主动和业主沟通联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早日收款;质保金一般为10%。在对出口质保金审核时,应该以尾款支付作为前提条件,避免在业主未交付尾款的情况下,承包商质保金提前生效的问题。如果承包商在需要业主支付全额而不扣取相应的预留金时,则可以通过银行提交开立的保留金保函,保证业主相关利益。

5 境外小额物资采购程序分析

有时由于境外现场施工急需某种施工材料(如焊条,阀门),金额不大。如从中国出口,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工期要求,可在境外直接购买。在境外小额物资采购上应该着重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是要货比三家。比如市场上有中国、日本、美国的产品,应多方比较,尽量找到性价比最高、物美价廉的产品。第二是要保留好发票,万一在质保期出现质量问题可退换、保修。第三是要及时登账。按公司规定,超过2000人民币时,应记入固定资产台账。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即可选择信誉良好、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周到的商家,长期合作。

6 结束语

总之,物资管理在EPC总承包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认真细致的制单,与厂家、业主、银行、货代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切实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货物顺利通关,安全抵达现场、货款及时到账,是境外物资管理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价值观;高职教育;“90后”;需求层次理论

高职教育是强调学科的专业性、职业性和技能性为主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在重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道德修养。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而成长的“90后”,目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主力军,针对这些在传播接受心理方面不同于其他年代人的群体,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其发挥潜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个群体价值观的分析,来探讨高职教育管理措施改革的迫切性。

一、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方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现实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性、社会性和个体性。要加强和正确引导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必须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

“90后”的高职学生不仅具有高职学生普遍具备的特点,而且由于其生长环境不同,在其他方面也凸显了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为:反对话语霸权,希望平等交流;个性凸显和从众心态并存;在接受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现实性追求;面对纷繁复杂信息的不适应性等。在价值观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价值观的多元化

大多数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并坚持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社会价值观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从而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新的结构。那种长期以来以国家利益至上,集体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即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集体意志来衡量个人存在价值,规范人们言行的一元化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90后”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也由过去的一元化转变为一元为主、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新结构和新格局。

2.价值观的社会性

高职学生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较为关注,但在理解和价值判断上趋于复杂多样。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学生融入社会和世界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社会化特征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信仰、理想和价值观较早地烙上了社会性印记。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成长环境、道德素质、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的差异,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存在明显差别。

3.价值观的个体性

高职学生在关注社会价值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个体价值,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趋向,现代文明和现代民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高职学生个体价值的凸现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多元化价值观引导高职学生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引导高职学生个体意识超越自己的现实角色,甚至走向对立面,高职学生中出现了复杂多样的个体性价值观。

由高职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我们知道:在个性心理上,“90后”高职学生思维发展迅速,自我意识较强,思维独立性大大提高,他们不会轻易接受管理工作者的指令,但由于自身的理论和经验局限问题,面对价值观多样化引起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学生会产生困惑,就有可能出现价值主体目标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甚至会引发信仰危机,加之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途径狭窄,急功近利地灌输,回避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和问题等,往往造成大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价值观的扭曲,因此,“90后”为主的高职院校的价值观教育要在新形势下顺应时代要求。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是指人们在没有得到基本满足时的一种感受状态。需求层次理论由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是一个人对生存需要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追求。安全需求是指对人身安全、生活环境上的追求(不会感到焦虑和害怕)。社交需求即渴望自己能在社会中有所归属,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得到团体和组织的认同,成为社会团体中的一员。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受他人的尊重(觉得自己值得,自己得到了应该得到的赞美和回报)。马斯洛认为,如果尊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体验到自己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充满热情地奋发向上。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具有这一需求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以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理论指出,个体在满足基本的需要之后,都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受到领导的重视和赏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愉悦感和激励的力量,工作就会更加积极;相反,人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自卑感、失落感,工作就会消极甚至对抗。因此,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对个体行为有直接的影响。需要理论启示我们要用心发现并正确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三、需求层次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1.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90后”的大学生绝大多数生长环境都比较优越,即使家庭情况比较差的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还是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满足,总体看来,“90后”大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所必须的物质需求是基本能够得到保障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最要紧的工作就是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供尽可能宽松舒适的育人环境,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往与合作,建立一种互助的团结友爱文化,为学生在踏上社会之前树立明确健康的生活目标。

2.加强抗挫折教育,增强意志力,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90后”高职学生价值观的个体化加强,使得学生感情比较脆弱,娇气十足,爱虚荣,喜赞扬,胆子小,缺乏自制力、容忍力,经不起挫折,很难接受别人的观点,同时也会产生许多不合理的观念。正是由于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存在,才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见很多挫折,只有改变这些不良的、错误的观念,才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气馁,使挫折向积极的方向转化。所以,在高职学校中,要加强“90后”高职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改变他们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减轻和消除他们的偏执的症状,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3.运用激励机制,增加社会需求

适当的赞美与表扬是需要层次理论在方法层面上的延伸,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赞美和表扬,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对方情绪处于一种积极状态,然后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和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错误,又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同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情,甚至爱情,归属于一个集体,成为其中一员,并相互关心照顾,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等都可以使得自尊心和归属感倍增。

4.体现人本关怀,强化自我实现

让人产生自我实现需求的工作既能让人追求和实现自我,又能使人获得彻底体现真我的忘我状态,在这样的工作中人们的动机发自内心需要。在对学生的管理当中必须体现人本主义理念,尊重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不能一味地强调牺牲个人的利益。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并为他们构建一个向学校证实自己价值的平台。要形成一个宽松和宽容的环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给他们提供不同的培训和提高自己的机会,让他们能得到不同方面的进步,为就业做好准备,积累一些求职技能和实习经验。

四、结束语

“90后”学生走进大学校园,高职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也给高职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将需要层次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助于做到上下目标一致,情感相通,达到心灵共鸣,共同引导新一代大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创造力,为高职教育的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90后”大学生,对他们充满信心、给予更多宽容与认同,相信他们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历练中不断成熟、成长。

参考文献:

[1] 廖丽宁.高职高专“90后”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8).

篇6

关键词:城镇化 区位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其过程来看表现为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进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对于我国而言,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变传统小农经济的落后生产方式,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但城镇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城镇化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突出问题就是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又要快于产业结构的转化。而作为城镇化核心的人口就业结构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正是体现区位理论研究成果的外在形式。区位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根据区位理论的思想,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是一种自由经济实体选择结果的集合,从过程上看,区域规划的作用要依据历史条件的积累进行空间和布局的研究,不同产业对区位的依赖程度不同。据此,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区位理论分析产业的搭配和空间布局,依据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不同的经济发展历史进行合理安排将有利于指导区域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对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也是历史的、动态的,要依赖区域经济发展特定阶段。基于这样的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遴选适合区位框架下的城镇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并指导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区位理论下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区位理论下构建区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在时间维度增加了城镇基础优势指标;在空间维度增加体现产业布局合理否的平均工业效率、城镇GDP比重和城镇辐射区跨度指标。同时,增加了反映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指标。最终,确立区位理论下区域城镇化可持续性综合评价为目标层A,下设城镇化基础B1、经济发展状况B2、人力资源B3和产业结构B4作为准则层。其中,城镇化基础、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力资源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城镇发展起点和可持续能力的重要体现。城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反映城镇化过程中对城镇周围的资源吸引力,表明了城镇区域服务职能的效率;人力资源反映城镇人文发展氛围和未来可持续的人力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而产业结构是区位理论对城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表明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B1中城镇规模选择了城镇人口比重,反映了城镇化的本质及城镇化的人文积累对于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城镇用地反映城镇化的约束;城镇辐射区跨度反映城镇发展的辐射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B2中采用城镇GDP比重反映城镇在周围的经济影响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人口对经济的消化能力,也同时说明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大小;恩格尔系数反映城镇化的演化阶段和城镇化发展的深化程度。

B3中用人均资本占有量反映城镇化的循环发展实力,而城镇劳动人口比重反映了城镇化成长的阶段;人均专利数和人均R&D投入反映了区域创新能力,是城镇化持续升级壮大的保证。

区位理论对于城镇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上。在B4中设置城镇二三产业比重反映产业层次水平,体现城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不同性质企业产值比重,反映城镇化推动力量的对比(主要指政府和市场);企业数量变动比重反映城镇化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贯性;平均工业效率反映资源使用效率,反映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较高的工业效率意味着对区域企业有更大的吸引力。

区位理论下城镇化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基于区位理论的河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河南省地处内陆,是农业大省,无论从城镇发展规模还是发展层次上都处于较早期的阶段。而作为人口最多的省份,又面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失业的双重挑战。所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中,在全省范围内依据不同地市城镇数量的多寡,选择了城镇数量的前十名。同时,这些城镇总体分布覆盖了纵向和横向两条主干交通线。符合区位研究的初衷。具体选择如下:沿陇海线从西向东分别为:洛阳、郑州、商丘;沿京广线从南到北为:信阳、驻马店、许昌、新乡、安阳;又选择了地处板块中心人口较多的周口和南阳。

(一)指标权重设置

采用AHP确定城镇化水平指标的权重。首先,利用德尔菲法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构造判断矩阵。选定8人专家组,每个专家根据给定的背景资料,比较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出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经过三轮意见收集和信息反馈,对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因子系数进行确定,重要性程度按1-9赋值;然后,通过相对重要度的计算得到评价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进而采用同样方法得到对整个指标体系目标的贡献度。其次,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层次分析软件5.0.3版本计算,结果表明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最终权重值如表1和表2所示。

(二)数据搜集与整理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十个代表城市相关指标值,指标由年鉴统计指标直接得到或相关指标值计算得到。其中,B11直接采用年鉴的城镇率;B12采用城市下辖县级市(无县级市的用县代替)距离城市的平均距离,是负向指标;B21用城镇GDP除以总GDP;B23城镇恩格尔系数,为负向指标;B31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城镇常住人口;B32城镇劳动人口比重采用16-65岁人口比重值;B33用有效发明专利数除以城镇常住人口;B44采用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中的资产贡献率数值;B43用年末企业数量除以年初企业数量,为规避数据偶然性,该指标使用2005-2011年平均变化值计算得到,为负向指标;B42采用各市私有经济产值比重数据。

将数据综合整理后,为了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如下:对正向指标处理为Xij= Bij /Bi1,其中Bij为第i市各指标具体属性值;对反向指标进行倒数运算。根据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后的值,建立新的指标数据库,然后,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为:Pi=ΣWj×Xij,其中Pi为所研究区域第i市的城镇化水平,i取值范围是(1,10),Wj为第j个评价指标权重,j的取值范围是(1,14),Xij为公式(1)中所得值,再按照综合得分进行降序排名如表3所示。为便于分析,整理指标的排名情况如表4所示,并在分析中结合各城市主要工业产品占全省该产品比重,进行城镇化可持续综合分结果的原因分析。

实证结果分析

(一)可持续综合得分排名分析

根据城镇化可持续综合得分排名可将十大城市分为城镇可持续能力强类、中间类和弱类。从综合得分看,郑州、商丘和安阳处于前三名,属于强类,指标值排名均处于中等以上。南阳、新乡和周口处于后三名,一般指标值排名中靠后,其中新乡是多项指标极不均衡所致,属于弱类;许昌、驻马店、洛阳和信阳处于中间位置,属于中间类。进一步分析,以郑州和商丘为例。

对于郑州来说,其指标值较好的有B11、B21、B41、B31、B32、B33、B34,均排在十个城市中的第一名。而在所有指标的后三名中,郑州的B43排在第十名。反映出郑州的城镇基础很好,具有很好的区域经济辐射能力,同时在人口资源方面具备较强优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周边辐射区的极地效应,发挥城镇化过程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郑州周边设置卫星城或大胆对周边地区开发扩展,建立以第三产业为主,同时以发展金融、通信和物流、技术研发等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集聚园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提升城镇二三产业比重并控制企业数量变动速度,增强产业稳定性和集聚效应,做到长期保持城镇化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走北上广模式。

排在第二名的商丘其优势在于B11、B12、B13和B23都处于第二位,从实际情况看商丘在最近一段时间,以较低的土地成本和较大的城乡差距吸引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并在消费层次上引领产业向上,比如服装产业是其最近较发达的产业,其城镇化道路走的是以产业为先导的模式,产业属于轻型化趋势,资源依赖减少。而其B22和B33排名靠后,说明产业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支柱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受外向型经济竞争和冲击较大,需要及时引进工业项目,并注重产业集聚。

(二)基于指标权重的分析

在最重要的指标B11上郑州、洛阳、商丘分别排在1、2、3位;而信阳、南阳、周口分别排在8、9、10位,说明还处在城镇初期阶段。其中以周口最低为31.5%,而郑州为64.8%,为前者的2倍还多。这些地区的城镇化主要面临的问题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重要指标B12,信阳、商丘、安阳分别排在第1、2、3名,而洛阳、周口、新乡分别排在第8、9、10名。从区位角度看该指标较为重要,但是存在数据采集上的困难,主要是因为行政隶属关系将直接决定着城镇化政策的选择,所以,只能采用按照隶属关系下属的县级市或县距离城市辐射中心的距离来计算。对于私有经济和个体企业的选择集聚行为可能隶属关系影响不大,因为地理位置相邻的城市会成为其辐射中心,但不一定是其隶属城市。这就依赖于不同性质企业产值比重指标综合去考虑城镇可持续性。信阳、商丘和安阳在同质性产业上具有优势,企业个体多属于成本敏感性或消费者属于价格敏感性的企业,具有集聚吸引力,比如家电销售,或各种通用零部件生产等。洛阳、周口和新乡从这一角度考虑不具备优势,洛阳地处豫西,可以通过加强交通便捷性来缩短其对辐射区的资源吸引和资源配置能力,而周口和新乡就应该更多地采取私有经济形势,弱化整体经济中受行政隶属关系影响较重的产行业部门。

对于B41排在第1、2、3名的分别为郑州、许昌和洛阳,非农产业发展时间较长,产业升级基础好,所以,做好产业政策中的产业升级换代和引领新的行业发展成为这些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重点;而这一指标中排在后三名的分别是:南阳、信阳和商丘,这些地区城镇化中二三产业产值比重还较低,说明二三产业规模及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这些地区重要的是根据资源禀赋解决好产业选择问题,更多的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二三产业就业中来。

B21指标反映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郑州、洛阳和新乡排在前三位,说明城镇经济地位较高,商品化程度较高,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较早,非农产业发展已经长期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面临的城镇可持续问题不再是初期的农业人口转移的问题,而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更广的市场经济板块中挣得较高的竞争地位。这些城市既要保持传统产行业的优势,又要善于开阔和扩展产业集聚、集群创新、特色产业等较高层次的产业发展提升模式;而排在后三名的分别是:驻马店、许昌和周口,这些地区要加快发展非农产行业部门,建立市场经济意识,充分利用交通设施,实现更多的产品商品化,主要是打破农业经济模式和较低层次的消费模式。

(三)加强城市辐射作用的分析

通过公共投资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郑州、安阳和商丘作为综合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形成东、北、中三个中心辐射城市。从地理位置和交通设施上,已经具备核心城市的较好条件,且产业集聚已经过了产业自然选择的动荡阶段,产业集聚效益明显。而对于临近中心城市的卫星城市,要进一步做好产业转移中的产业承接工作,在土地和人口城镇化方面加大力度,如新乡和许昌。新乡和许昌的城镇辐射力排名靠后,人均R&D投入、人均专利数也较低,这决定了其依赖中心城市郑州的发展模式。但进一步发展中,除了要承接产业转移,还要加强工业发展,做好城镇功能互补,做到经济独立而不是简单走大城市工业化路径。对于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基础差的城市,城镇化主要还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城镇工业水平,使城镇经济成为区域经济主体,要通过税收、土地等优惠,大力引进非农产业。同时加强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乡镇企业等经济组织,走小城镇模式,如南阳、周口和信阳。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河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要解决好布局、层次和产业结构的综合问题。在全省层面上,要认识到城镇化的差异性,制定城镇政策或产业政策要结合地方政府的认知和建议;在中间层面――地市级角度,要明确定位,解决好城市建设和城镇产业项目的合理选择;在企业和人口方面,对于人口,要扩大提升教育质量、平衡生产资料的配置,鼓励创业,完善培训、法律宣传等支撑平台的建设。企业方面,政府要通过降低产业门槛,控制土地成本和无序市场秩序,加强企业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因地制宜,从长远的角度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和城镇体系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王跃飞.产业结构升级: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J].求是,2012.1

2.赵玉红,陈玉梅.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新问题[J].经济纵横,2013.1

3.王瑞鹏,郭宁.新疆城镇化过程特征与评价―基于对两种指标体系对比分析的视角[J].生态经济,2012.10

篇7

【关键词】 区位熵;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徐州市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引言:土地的重要性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言而喻,然而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人们对于土地的利用结构也越来越重视。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程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缓解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协调土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以徐州为例,采用经济学中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的方法,较直观、准确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的规律,使社会、经济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1 研究区概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km,南北宽约140km,土地总面积11258km?,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徐州全市常住人口为858.05万人。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1.65亿元,其中,一产完成增加值334.54亿元;二产完成增加值1777.05亿元;三产完成增加值1440.06亿元。2011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555.3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18.42亿元[1]。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国土局提供的徐州市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与材料见表1[2],土地利用面积按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其他8大类进行统计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区位熵

所谓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是指某地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占高层次区域该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比重与该地区总土地面积占高层次区域总土地面积之比。公式为:

式中为Q区位熵,a为某区域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A为高层次区域内(即徐州全市)该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b为该区域总土地面积,B为高层次区域总土地面积。通过计算某一地区的区位熵,可找出该地区在高层次区域具有一定地位的专门化部门,并可根据Q值大小衡量其专门化率。如果Q>1,则该种土地具有区位意义,即该种土地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空间聚集程度高;如果Q

2.2.2洛伦茨曲线的原理

洛伦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M.Lorrenz为了研究社会财富、土地和工资收入等是否公平而提出来。利用频率累计数绘制成的曲线来刻画其不平等(集中或分散)程度。洛伦茨曲线的横轴和纵轴上的点都是由累计百分比组成的,曲线向内凹,当与横轴的夹角成45度时,表明绝对均匀,曲线与横轴夹角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小,财富分配较为平等;夹角越小,表明收入差距越大,财富分配越不均匀。洛伦茨曲线的绘制步骤大致如下:首先利用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数据资料,计算出某区域土地类型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然后将这些数据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再算出累计百分比并据此绘制曲线[6]。

2.2.3基尼系数分析

基尼系数在洛伦茨曲线上,反映的意义是曲线与绝对均匀线之间面积和绝对均匀线以下三角形面积之比。计算公式是:

式中:G为基尼系数;Qi为某县区土地在徐州市土地面积中的累计百分比;Mi为某区县某一用地类型面积累计百分比。研究区域包括了11个区县市,所以i的取值范围为0到12[6]。

3 结果与分析

3.1土地利用结构的区位意义分析

根据徐州市国土局提供的2009年土地变更数据资料,对区、县的各类用地的区位熵进行计算,并按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各区位熵从大到小排序见表2。

由表2可见,就整个徐州市而言,有5个区县的耕地具有区位意义,分别是睢宁县、邳州、丰县、铜山、贾汪,其耕地聚集程度较大,耕地面积比重均达到了50%以上;对于园地而言,3个区县具有区位意义,聚集程度最高的是丰县,其园地比重均达到11.90%;林业用地具有区位意义的区县共有7个,泉山区林地区位意义最明显,其林地面积所占比重达12%。贾汪、铜山、九里、云龙、丰县、邳州,他们的区位熵也均大于1,林地的相对聚集程度较高,以有林地为主。而其他各区县的林地数量相对较少,不具有区位意义;牧草地分布较多的是贾汪,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其面积比重达3.6%;对于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泉山、九里、云龙、鼓楼、贾汪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这与这些区县交通发达,经济条件比较好、人口密度较大相吻合。其他用地在贾汪、铜山、丰县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

3.2土地利用空间均匀程度分析

洛伦茨曲线图可以判断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全市分布的均匀程度,曲线越接近绝对均匀线,说明该地类在全市分布越均匀。反之,说明该地类在全市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分布相对分散[5]。

由上图可知:2009年耕地及城镇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洛伦茨曲线距绝对均匀线最近,表明这三种用地在徐州市分布较为均匀,其次为水利用地、林地、园地、其他用地;牧草地的洛伦茨曲线距离绝对均匀线最远,说明其在徐州市分布最不均匀。牧草地主要分布在铜山和贾汪两个区域内,其中铜山牧草地占据全市牧草地面积的48.29%,贾汪牧草地占据全市牧草地面积的35.18%。

以水利用地为例,从原点出发的各地分别代表丰县、沛县、睢宁县、新沂市、邳州市、泉山区、云龙区、九里区、鼓楼区、铜山区、贾旺区,丰县――沛县连线斜率最小,即为零,说明牧草地在这两个区分布较少,从睢宁县开始连线斜率逐渐变大,睢宁县区域面积占整个徐州用地面积的15.04%,而牧草地仅仅占了0.47%。新沂、邳州、泉山、云龙、九里、鼓楼六个点几乎汇聚到了一起,这说明,这六个区域牧草地占该区域面积的比例都很小。铜山和贾旺两个区域点迅速增加,这表明,这两个区域牧草地所占该区域的面积较大。

3.3基尼系数分析

利用基尼系数分析出的徐州市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果和洛伦茨曲线分析的结果相同,基尼系数如表3所示。

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分布差异较大、0.6以上分布差异悬殊[5]。

耕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在徐州各区域间分布绝对平均;园地、其他用地、水利用地在各区域间分布比较平均;林地分布相对合理;而牧草地分布地区差异悬殊最大,地区间极不平衡。

4 研究结论和建议

4.1研究结论

(1)2009年各区县均有2-6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于徐州市而言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空间聚集程度高:耕地在睢宁县、邳州、丰县、铜山、贾汪具有区位意义;园地在丰县、新沂、邳州具有区位意义;林地在泉山的聚集程度最大;牧草地分布较多的是贾汪。

(2)从2009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来看,耕地及城镇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分布均匀,水利用地、林地、园地、其他用地在各区域分布较均匀,牧草地分布最分散,主要集中在铜山和贾旺两个区域内。

4.2建议

针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本着“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建则建”的原则[7],提出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几点建议:

(1)在睢宁县、邳州、丰县、铜山、贾汪等地严格保护区域内的耕地和基本农田,同时发展现代农业。随着徐州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因此,在空间上协调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与城镇、生态建设,耕地与基本农田向农业优势地区集中。实施集中投入、规模经营、统筹发展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策略。另一方面,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变以资源大量消耗为基础的增长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增长[8]。

(2)贾汪、铜山应大力加强采煤塌陷地整治,盘活工矿存量土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徐州市全国著名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之一,煤矿产业发达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针对老矿区留下的采煤塌陷地。应积极着手生态修复工作。

(3)新沂、邳州、铜山、贾汪的岗岭荒地的开发整理,推广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小流域为单位,根据土壤适宜性采取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相结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州政府网.http:///xzgl/zrdl/.

[2]徐州市统计局编.徐州市统计局徐州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刘桃菊,蔡海生,等.鄱阳湖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6):934~938.

[4]刘殿祥.土地数量结构分析――以奈曼旗沙地九个苏木为例[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0,12(2):70~78.

[5]倪维秋,孟超.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土地利用结构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2):51-56.

[6]黄裕锋,徐昌明,黄裕婕.洛伦茨曲线在江西省土地利用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2):177~180.

篇8

关键词 语言模糊性;索绪尔;符号学

一、符号学的相关理论

欧洲符号学创始人索绪尔(F.de.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由两部分组成: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分别代替概念(concept)和音响形象(sound image),二者就象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割,同时,二者之间的联系又是任意的。语言符号并非呈现为预先划定的实体,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两个组成部分原是模糊不清的,思想(概念)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预先确定的观念是没有的”。由此索绪尔得出结论,思想和声音形象“本质来说是浑沌的”,语言是在这两个无定形的浑然之物形成时制定它的单位的。

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模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形式本身及其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内容原本是“浑沌的”、“模糊的”。但是索绪尔的符号模式忽视了客观世界的作用,而大洋彼岸的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士(C.S.Peirce)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皮尔士的符号模式是一个三项式(triad),包括符号,对象和解释项,其中符号相当于索绪尔的能指,解释项相当于索绪尔的所指,但不同点是:索绪尔的所指是先验存在的封闭的系统,而皮尔士的解释项则含掺进不同人的主观因素,使思想意义更加不确定,进而变得模糊起来。皮尔士符号模式中的“对象”,则是被索绪尔一笔勾销的客观世界。皮尔士认为,符号(特别是肖似符号icon)不可避免地要带有客观世界的烙印,象形文字就印证了这一观点。综合欧美两大符号学流派的相关观点,本文按照客观世界,所指观念世界及其形成和能指语言形式本身三方面来分析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

二、语言模糊性的根源

1.客观世界带来的语言模糊性

客观世界有许多事物,在类与类之间的差异是连续的,而且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渐变而不是突变的。如事物形状的差异,由方到圆,由长到短,由大到小等等,都是连续的、渐变的。事物的色彩也是如此:不同色彩的本质差异是光波的长短差异,而光波的长短差异是连续的、渐变的。再如,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年老,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语言中却硬要以“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去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分清楚。此外,事物的数量多少也是连接的、渐变的,如秃子与满头乌发者之间,头发的数量是渐变的,任何人都可能比另一个人多一根头发或少一根头发。还有各种生物的进化过程也是渐变的:“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界限未必是绝对清楚的。

2.所指概念世界中产生的模糊性

客观事物本身是无限的、千姿百态的、瞬息万变的,而人们的主观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的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完全同一。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同一是相对的。所以当人们用语言表达认识结果时,就不得不采用抽象概括的办法,由此带来语言单位不像客观事物那样个个有差别。以事物的形状为例,人们对事物的形状的认识只能通过有限的分类模型去逼近客观事物,把形状各不相同的万事万物归入有限的分类模型中去。如“circle”、“square”、“triangle”等,而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为每一个形状分类模型。这样,客观事物的形状都只是在不同程度上近似某个形状分类模型,即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隶属于某个形状分类模型。模糊性由此而生。此外,有时某事物本身的性态相对明确,但是,限于一定的条件,我们对这一事物的本身的性态只有比较模糊的认识,“受此影响,人们在进行抽象、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时,往往无法精确地确定一切思维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在语言表述时,就不得不采用maybe,often,usually, always,quite,almost等带有模糊色彩的语言形式。

3.语言能指本身的特点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了语言符号的两大基本特性:任意性和线性。任意性除了包括上文提到的含义外,同时还指能指符号之间“消极的和表示差别的关系上”,换言之,语言符号的声音层面同样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从根本上导致了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日常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这一点是日常语言与人工语言、科学语言的根本区别。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可以人为地做出明确的定义,如作为数学术语的“圆”、“直线”等都有明确的定义,尽管客观世界中并没有这些明确定义的对象。但是日常语言不可能人为地做出明确定义,即使做出明确定义,也不可能在日常交际中按明确定义去使用。与某人说另一个人是青年时,很可能并不知道这个人的实际年龄,只是依据其外表对其年龄做出模糊的估计。因此,日常语言必然比人工语言、科学语言具有更多的模糊性。

三、结语

总之,语言模糊性不仅根源于客观世界的特点,同时还离不开语言所指观念世界及人类思维认识方面的原动力,更直接产生于语言能指形式本身。通过对语言模糊性产生根源的符号学把握,我们对语言模糊性有了全新认识,可以更好地掌握有关模糊语言表现特点和运用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能力和语言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赵德远.关于模糊理论及其来源的哲学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篇9

关键词:《中国叙事学》;叙事学;文化学;知识考古学;西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29-02

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欧兴起的文学理论,它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原则的一门学问,80年代之后传入到中国,受到中国学者的力捧,出现大量对西方理论介绍和应用的文章与专著,形成强劲的学习西方叙事学的热潮。然而国内对中国自身的叙事学却缺乏自己的研究。西方叙事学传入到中国以来,第一本关于中国本国的叙事学的研究的专著就是杨义先生的《中国叙事学》,杨义先生之所以能应运而作, 是其身上有当代学者难以企及的优长: 一是以细读作品的渊博基础所进行的知识储备。二是1990 年代在英国访学期间,他从若干宏观的角度清理了对中国文学, 尤其是它的叙事体系的把握, 并且摸索与西方学术界进行对话。三是学术著述丰厚, 为其高屋建瓴、大处落墨, 小处发微, 建树中国叙事学原理提供了极好的学养。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杜书瀛推荐所言“杨义同志的《中国叙事学》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第一次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与西方体系可以对峙互补的叙事学体系,因此,该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杨义《中国叙事学》书中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所运用的方法独特,具有非常研究价值。

一、中国叙事学建立的根基――探寻思维与文化密码

杨义在“导言: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中谈论建立叙事学方法时,采用的是与西方语言学思路不同的路径,他采用的是“文化学思路”。“作为理论的探讨的一种方法论,‘还原――参照――贯通――融合’的思路,更完整的表述是‘返回中国文化的原点,参照西方现论,贯通古今文史,融合以期创新’四句话”。他明确提出“合理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对本民主千年间尽可能丰富的叙事文学资料和典籍,进行直接的感悟,并在以感悟所得进入更深层次的理性思维的时候,参考外来的理论加以辩证,启发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关键在于返回自己所在的圆本身,找出它的圆心,以便从圆心出发,进行既有主体、又讲求开放性的理论思考。”

杨义在建立中国叙事学时,首要采用的是文学文化学的观点,它将“叙事”放在正是中国文化的框架之中,中国叙事中一个基本原理: 对立者可以共构, 互殊者可以相通, 那么在此类对立相、或殊相的核心, 必然存在某种互相维系、互相融合的东西,或者换用一个外来语,存在着某种‘张力场’。这就是中国所谓‘致中和’的审美追求和哲学境界。内中和而外两极, 这是中国众多叙事原则的深处的潜原则。”

例如,杨义在“结构篇第一“中,谈到在中国视野中 “结构是极其哲学意味的构成,甚至可以说,极有创造性的结构是隐含着深刻的哲学的,以叙事结构呼应着‘天人之道’,乃是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叙事谋略,是它们具有玄奥的哲理意味的秘密所在。”因此他在对文学结构的分析时,始终是将个人的体验、人间体验、生存哲学和宇宙意识加以表述的生命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如他在分析《金瓶梅》一宅二寺院重复的结构时,就将这些认为是体现着一种哲理意蕴和命运感;《三国演义》与《西游记》擅用三、五、六、七、九之类的数字连接成一个叙事结构单元。《三国演义》是“借助某些数字的宗教神秘感加强叙事的神奇色彩。也就是说,它更多滴寻找神秘数字与结构之道的深层联系”,《西游记》则是采用数字表现出追求真理和理想境界的精神模型。

在“时间篇第二”中,杨义也明确地指出“时间观念上的整体性和生命感,使中国人采取独特的时间标示的表现形态”。与时间呼应天道的思维方式,具有类乎的仪式感和典重感,在古老的时代已经沉积为中国人的精神原型。这种精神原型的生成,意味着中国的时间标示已经不能看做一个纯粹的数学刻度,它已经隐喻着某种关于宇宙模式的密码。因此,杨义会分析出中国人表达时间的顺序为年-月-日,而西方则是日-月-年,这是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中国人思维是整体性的,西方是分析性的。

在视角篇中,杨义认为“视角的功能不仅可以表现独特的世界感觉,蕴涵某种人生哲学和历史哲学,而且它的执著和独到的运用,可以导致叙事文体的变异和革新。”。他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故事新编这一门,主要是通过以现代人的历史观念、哲学观念、文学观念和社会感受,重新来提供一个新的叙事视角。比如说施蛰存的小说《石秀》就是借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转换视角,将《水浒传》中的“石秀杀嫂”写成了石秀因为嫉妒潘巧云与报恩寺和尚裴如海,自身的性需求受压抑而变态杀嫂的故事,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的英雄的形象。

二、中国叙事学建立的脉落――回溯本源,知识考古

杨义在建立中国叙事学,对其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都是回归到历史的现场,考察其文字的起源。当然他之所以要对其进行溯源,主要还是把握建立的基础――解读文化的密码,因为在杨义看来“文字创造的过程,是把对外间世界的体认,通过民族共同的心理基础转换成表意符号的过程。中国人由事物形状到意义转借的实践证得的思维方式,于此表现得非常切实。因而在中国,语义学问题隐含着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成分。”所以,杨义在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时,首先要返回到中国叙事本身。从文字本身去探索“叙事”,得出叙事不仅字面上有讲述的意思,而且暗示了时间、空间的顺序以及故事线索的头绪,叙事学也在某种意义上是顺序学或头绪学。通过进一步的知识考古发现叙事其实作为一种文体而区别于其他的文体,并且考古出中国古代叙事文类成为范式者的是历史叙事。这一结论的得出,使得中国叙事学的研究突破了文学的领域,延伸到了历史领域。对中国叙事文类的考古,发现中国叙事文体包括历史方面,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典志体、会要体、学案体、方志体,小说方面,志怪志人、杂史杂传、传奇话本、笔记章回,还有现代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等等,戏曲方面,唐代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元杂剧、南戏、明清传奇、地方戏、近代文明戏、话剧等,对这些文类的考古,让中国叙事学的建立突破了单一的文体限制而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

在结构篇第一中,杨义也是首先对“结”、“构”两字的起源进行知识考古,发现“结构”虽然在叙事学体系中已经是名词,但是从中国词源来看,它原本是动词或具有动词性。“结构的动词性”,是中国人对结构进行认知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的叙事学贡献自己的智慧的一个重要命题。杨义认为在考察中国叙事学中的“结构”时,“既要视之为已经完成的存在,又要视之为正在完成的过程”,这一点与西方叙事学将结构仅仅看成是机械组合体是完全不同的,中国语境下的“结构”是有着生命的意义的,叙事作品在落笔时已经将自己内心“先在的心智结构”与文本的结构结合在一起,赋予文本结构以对世界、世界的意义和形式的体验。

在时间第二篇中,中国思维讲究时空合构,共同组词。杨义通过对“宇宙”、“世界”两词,提炼出中国的时空观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意象篇第四中,中国人把意象概念与《易经》的象意之说联系在一起,而且以乾坤阴阳合德来解释意象的共构性。“意象”概念仅使用于中国的文化中与中国民族思维方式有着潜在的联系。

三、中国叙事学建立的枝叶――分析形式,探索法则

杨义在建构中国叙事学理论时,最核心的是把握中国文化与中国叙事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将中国叙事学纳入到文化的理念之中,对叙事学相关话题进行知识考古,回溯到中国文化之中,这是一种典型文化学的思维方式。当然,杨义的理论建立方法绝对不会止步于中国视野,他也借鉴了西方的分析方法,将这种方法融会贯通,分析中国叙事学中的形式与法则,从而分析出在中国叙事逻辑起点的前提下,中国叙事过程的独特性。比如,杨义认为“中国小说以大时空总揽小时空,事态的因缘命运了如指掌,自然长于预叙;西方小说以小时空牵引大时空,事态的来龙去脉尚须交代,必然惯用倒叙”。

当然,杨义在对这些形式与法则的分析时,最终的归属需不找到中国文化的审美追求与哲学境界。他在对中国叙事的形式的分析中得出,中国叙事中一个基本原理:对立者可以共构,互殊者可以相通,那么在此累对立相、或殊相得核心,必然存在某种互相维系、互相融合的东西,或者换用一个外来语,存在着某种‘张力场’。这就是中国所谓‘致中和’的审美追求和哲学境界。”

如,在“结构篇第一”中,杨义在分析了结构的“道”与结构的“技”之后, 结构篇第一进而又分析了结构的要素:顺序、联结、对比,结构的动力学,以及就“叙事模式归纳了五个主题内容,即程式与创造、化单一结构为复合结构、结构形态远人工而近自然、从相对单调向模式多样化发展、从民族化向现代化推进。杨义先生谈到结构要素: 顺序、联结和对比时, 既承认对此可以进行形式主义的分析的, 就是说这都是叙事过程可以具体操作的, 又强调它们是“致中和”的具体体现。它们不是一种配制或组合, 而是一种意识的活力的展现, 富有动力性。

因此, 优秀之作的结构要素的任何一点, 既烙印着叙事主体的灵性体悟、思索追求, 又反映了叙事文本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在“时间篇第二”中,杨义分析了采用西方分析法,分析叙事元始、历史时间、叙事时间、时间顺序、时间幻化、时态非原生性等等。

在“视角篇第三”中,从视角引证出“聚焦”和“盲点”两个相对立的文本空间概念是一个创造, 不仅是深化视角这一叙事形式的理论生长点, 而且也是沟通虚实相生传统美学规律的对接点。

篇10

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特点;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

康纳利和克莱丁宁认为,叙事是基于反思并通过个人的经验来制造意义,具有整体主义的品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相似的看法。莱布里奇等人认为,叙事研究指的是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叙事材料可以是一些故事,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收集到的材料,叙事材料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其他问题的媒介,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的群体,了解某一社会现象或一段历史时期,或探索个人发展史。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借此来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专指教师叙事研究,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教育叙事就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的教育“问题解决”和“经验事实”,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

目前,研究者广泛使用教育叙事研究去研究教师。而教师或作为研究对象或作为研究者也很乐意接纳这种研究方法,这使得教师叙事研究似乎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叙事研究,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现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而且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此外,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教育叙事研究的应用也不仅仅限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国家及地区间教育文化传统、价值体系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教学研究等都可作为叙事研究的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将叙事研究法运用于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即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并对故事现象或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凡是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材料的分析研究都可以称为教育叙事研究。叙述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要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大致分化出两条道路:一条是“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另一条是“叙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前者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在校外研究者指导下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后者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要看到教育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的总体特征,不能像规范性的量化研究那样,对其可靠性、有效性及普适性抱以过高的期望,至于具体表述,则各有侧重,这里仅概括其突出的特点。

(一)时间性

时间不仅是叙事文本分析中的技术性需求,而且从根本上来讲叙事的冲动就来自于寻找失去的时间。叙事的本质是对神秘、易逝的时间的凝固与保存,或者说,抽象、不好把握的时间正是通过叙得具体可感。教育叙事的视域基是指向过去的。过去和当下的教育经验总是凝结在时间之网中,把握特定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就等于找到了认识经验的途径,叙事文本中的情节就是时间性的体现。

(二)主观性

教育叙事无论是“所叙之事”还是“听用之叙”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包括对细节的取舍、现场气氛的描述、心理状态的分析等,这本身也反映着参与者的教育信仰、价值观念和理论水平,而这些“弦外之音”也是研究的一部分。当然,对主观性的调控也是最难的,由于过分受到研究意图的影响而出现的“讨好效应”或“完美效应”必须加以克服。

(三)实践性

从质的研究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基础的教育叙事研究无不体现着实践性特征。“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本人是研究的工具,通过长期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从事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如开放型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都离不开研究者本人的实地调查,叙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理解后者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研究者的“文化主位”的方式以外,研究者还需要与被研究者不断地接触、沟通,这样才能做到以被研究者的角度去理解、建构文本的意义。

(四)情境性

首先,叙事研究必须在自然情境下进行,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研究者本人就是一个研究工具,需要在实地进行长期的观察,与当地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该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其次,叙事研究认为,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是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分不开的。如果要了解和理解个人和社会组织,必须把他们放置到丰富、复杂、流动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考察。

(五)重视意义理解与建构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叙事探究并不停留在展示存在者的层面,与建立在客观主义基础上的寻求普适性结论的研究不同,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研究者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

(六)真实性

胡塞尔的“面向事情本身”的思想,经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改造,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叙事研究也尊崇胡塞尔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叙事研究强调对研究者要进行“深描”。以此揭示社会行为的实际发生过程,以及事物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描述越具体、越“原汁原味”,就越能够显示现象的原本。同时,对叙事研究的评价不追求客观性和有效性,它强调标准的运用必须适用于情境。叙事关键是看叙事者是否清晰、真实地描述了事件及其背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叙事本身是否注意到经济性和熟悉性。叙事研究工作的价值也不在于研究程序及结论的推广,而在于具体教育问题的解决、教育经验的意义重构和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并期望通过其激发共鸣,使倾听者和阅读者获得基于自身的启示。

(七)重归纳而不重逻辑推演

从研究的基本思路看,叙事研究主要采纳的是一种归纳的方法。质的研究的归纳过程通常由如下步骤组成:1)研究者自己投入实地发生的各种事情之中,

注意了解各方面的情况;2)寻找当地人使用的本土概念,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孕育自己的研究问题;3)扩大自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获得灵感和顿悟;4)对有关人和事件进行描述和解释;5)创造性地将当地人的生活经历和意义解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归纳的方法决定了质的研究者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分析资料与收资资料同时进行,以便在研究现场及时收集需要的资料。叙事研究的理论建构走的也是归纳的路线,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和不断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三、对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近年来叙事研究招致不少批评。如,过于关注自我经验反省的研究旨趣,容易使研究陷入自我中心或唯我论;由于受到研究的规约而在叙事中出现“好莱坞情节”,即通过人为地化解或折中为所谈及事件中的矛盾设计一个完满结局:由倡导情境意义的特殊性而加剧了相对主义的泛滥,尤其是道德的相对主义,招致工具合理性在学术和现实生活中受到过度批判等。

就目前的观点来看,教育叙事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小样本往往只有一个到几个参与者,因此研究成果的典型性、代表性经常被人质疑,也无法回答普遍性问题。二是时间长。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丰富资料要花费相对多的时间。当教师事务繁忙或精力不足时参与比较困难。三是评定难。对一叙事研究的相对主观性标准目前还在探讨中,借鉴的典型研究较少。此外,教师相对封闭的专业生活习惯和缺乏自觉反思意识也会影响到叙事研究的开展。四是叙事研究对研究者具有很高的要求。教育叙事研究一方面要求研究者深入了解某一个教育实践现象,另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的理论视角。只有这样,在叙事的过程中,才知道如何组织事件,才知道事件组织起来后能够表达什么样的理论主题。与此同时,“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须以对话者、倾听者的身份同时与三种声音(至少)进行交流:叙事者的声音(包括录音带或文本作者的声音)、理论框架(为解释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对解释与阅读的反思性批判(即对材料所作结论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教育叙事研究除了要求研究者“贴近”“身处”教育实践这一前提性条件之外,还应有必要的教育理论作为内隐的支撑,否则。教师叙事难以避免“叙事越叙越贫庸”的结局。

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不过经历了短短几年的时间,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叙事研究的反思与批评正是叙事研究发展的历史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当前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

第一,教育叙事内涵理解褊狭。国内很多学者简单地把教育叙事等同于教师叙事,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仅仅适用于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领域,而且,无论是教师叙事行动研究,还是合作研究,对叙事者与研究者的关系缺乏辩证理解,要么取消研究者指导,要么无视教师自主性。

第二,对研究缺乏跨学科视野。如前所述,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很厚重而广泛的,教育领域的叙事研究必须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开放的思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如果囿于所谓的学科独立意识,就教育论教育,叙事便很容易成为教育琐事、经验体会甚至牢骚的代名词。

第三,忽视教育叙事的本体价值考察。一方面,很多学者在运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了解叙事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基于怎样的研究假设等,造成了叙事一定程度的泛滥;另一方面,更多情况下,学者仅仅把叙事作为研究资料收集的过程与方法,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叙事其实是教育中人的存在方式,叙事本身也有教育价值,可以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四,我国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传统影响了叙事研究的开展。长久以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很强的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所以觉得叙事缺乏科学性与推广价值。比如,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出理论,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叙事脱离了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加重了教育科研的虚假之风等。对于这些评判,我个人持保留意见。我们姑且不论学者对叙事研究的质疑是来源于我国教育研究对逻辑推演和量化取向的推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质的研究存在有某种抵触情绪,单就说叙事研究缺乏理论基础、忽视理论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来说,我个人觉得,这也许是学者对叙事研究缺乏足够了解的前提下而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