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研究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调查问卷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调查问卷研究

篇1

关键词:问卷设计;信度检验;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问卷调查是教育培训评估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调查研究中定量统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工具。问卷质量的高低是各项评价指标的具体反映,因此调查问卷首先要接受小规模抽样测试,通过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检查问卷设计的结构、原则、内容等能否被受试者正确理解,及时增删或调整题目。

一、信度分析

信度是指测验的实得值与真值的相差程度。信度越高,反映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越大,可以通过评价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来反映信度的优良。

信度分析是针对某一特定类型下问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而言,而非广泛一般的一致性,其大小用信度系数来表示,范围在0~1之间;信度系数越大,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越大。信度系数是衡量信度高低的统计指标,而不涉及结果是否正确,但研究对象的样本含量必须超过40人。

信度系数主要包括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按照评价对象的不同,信度可分成内在信度和外在信度。内在信度是衡量问卷中某一组问题所测量的是否同一概念、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而外在信度是衡量同一问卷在不同时间下对同一被调查者重复测量后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二、信度的评价方法

(一) 同质信度

同质性问卷调查考查的是被调查者的同一性,问卷试题的几个部分间高度相关、同等重要。Cronbach’sα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内在信度系数和同质信度系数,通过各调查项目相关系数的均值测量、关注问卷中每一个题目得分间的内在一致性,其计算公式为:

而调查问卷中一般是嵌套多个功能模块,即当一份调查问卷包含有不同子问卷时,应分别计算每个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可将整体问卷分成n个维度,计算整个问卷及其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确保相应的信度系数均在0.80以上。当信度系数高于0.7时,表明问卷应进行较大的修改;低于0.7时,则应该弃之。

此外,依据量化得到的各项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和相关系数的均值,判断每一项内容和问卷整体的关联程度,实现对问卷的修订和改良。譬如,当出现负相关时,说明这些项目与其他项目间相悖,应考虑修改或删除部分内容;当修改剔除某项目后,问卷整体的信度系数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时,该题目应予以保留。

(二) 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又称“折半信度”,是将同一问卷的全部调查问题按照奇偶或前后尽可能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依照Cronbach’s α系数计算二者得分。当问卷中设置的题目越多时,分半信度愈高,但随机分半可能会使分半信度不具有稳定性。分半信度的计算公式为:

分半信度使用的关键是如何尽可能避免顺序效应,将调查问卷分成有效的对等两半。不同的拆半会产生不同的信度系数估计值,当高相关性的题目分在一组时,分半系数将接近于其最小值。常用的分半办法有三种:一是完全随机分配,简便、易行但并不客观;二是将整体问卷的奇偶题目分半,该法在问卷调查题目较多的时候才适用;三是将整个问卷分成若干块(每块的内容成偶数),再将各内容块的题目奇偶分半并各自组成子问卷,该法应用最为广泛。此外,若调查问卷中含有反向题项,应先逆向处理反意题项的得分,保证各题项的得分方向一致后,再考虑拆半。

(三) 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又称“稳定性信度”,是最常用的外在信度,指的是不同的时间内,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前后两次施测同一组被试者得分的一致性程度,以两次相关系数的积差法表现的信度公式为:

其中,ICC平均内部一致性系数,、和

分别为被调查者之间的方差、处理组(即重复次数间)的方差和误差的方差,m为重复次数,n为被调查对象的数量。国际上,一般认为ICC在0.4以上可接受,大于0.6则表示有满意的稳定性,0.8以上则表示有很好的稳定性。

重测信度的特点要求同一份问卷在允许重测的情况下施测两次时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所测量的心理特性须稳定。二是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三是两次施测的间隔时期忌过长,视具体的调查内容而定,一般间隔以2~4周为宜。重测信度较大时,说明前后两次测量结果较一致,调查问卷较稳定。但因被测对象对问卷的熟悉会产生“记忆效应”,易产生偏倚,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

(四) 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法,又称“等值性效度”,主要是让调查者同一时间或先后填答两份问卷,应确保问卷在形式、内容、难度和题项的提问方向尽可能保持高度一致,仅在表达方式上略有区别,两次结果的相关系数即为复本信度。在同一时间内或间隔一段时间后,复本调查时实测所得的信度系数分别称为等值系数、稳定和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愈高,问卷调查结果的一致性越强。整个调查问卷的信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两部分之间的相关系数。

复本信度最接近于平行测试,但实际问卷调查中很难达到真正可相互替代的问卷设计,故采用的较少。

(五) 评分信度

若问卷是由调查员给被测试者打分或评定时,此时信度的可靠性取决于评分者,即评分信度,可分为评分者间信度和评分内信度两类。评分者间信度是指由不同的调查员采用相同调查问卷测量评定时其得分的一致性情况,随机性抽取对问题的评分以及调查员的打分情况,常用组内相关系数来评价。而评分内信度是指度量检验同一调查者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等不同场合时的一致性。

当评分者人数超过三人,且为等级评分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其相关系数:

若多个调查员间的信度较好,说明调查问卷制定的客观、明确;反之,说明指标的操作概念模糊,易歧义。因此,调查前应对调查员集中培训,现场负责核查填写的问卷,即时发现问题并反馈,查缺补漏。

(六) 信度分析方法的对比

三、影响信度的因素

(一) 问答级数的设计

针对连续性变量应答时,多采用连续区间来标度;当信度区间在0.4~0.9之间时,常会随着拟定作答级数的减少而降低。较实际信度,“十级式”至“七级式”量表的信度损失极少,而“五级式”和“两级式”量表的信度损失分别为12%和35%。另有研究表表明,采用“四级式”、“五级式”、“七级式”和视觉模拟量表调查所获的信度还较为相似。因此,题目设计时,应尽可能多量化连续区间的级数,后续统计可根据需要整合区间的级数。

(二) 问卷题目的数量

适当增加问卷题目的数量可提高问卷的信度,如Cronbach’s α系数与调查问卷设计的题目数量十分相关,α会随着问卷设计的题目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升高(或降低)。新增的题目和之前应具有同等代表性,且新增数量须适度,否则被调查者会因疲劳致使误差增大。当问卷题目数量增至K倍时,信度的计算公式为:

(三) 题目的难度分布

调查问卷中的各个题目均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忌应答的猜测性。其次,要尽量调整问卷题目或应答方式,控制难度在中等水平,使得区间落在较低或较高两端的比例要少,尽可能地接近正态分布,可有效提高信度。

(四) 问卷调查的偏倚

调查问卷属于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上会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倚。问卷信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调查者对问卷工具的理解、作答、调查获知的信息提取程度。信度主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但偏倚不具有方向性。

信息偏倚是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由于比较组间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可比,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系统差异;就被调查对象而言,信息偏倚主要涉及到无应答偏倚、回忆偏倚、说谎偏倚等。由于调查问卷填写时主观成分很大,回忆偏倚很难完全避免。回忆偏倚不同于单纯的记忆不准确;当被调查者回忆普遍较差时,回忆偏倚的可能性较大。回忆偏倚的产生主要是取决于调查时间至事件实际发生之间的时间差,以及调查员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术等。

(五) 调查的样本容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评估获得的信度越高。样本容量是随机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统计,直接关系到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及调查成本和效益。当样本容量过大时,调查的工作量显得过大;但样本容量偏小时又易发生样本偏差,导致信度系数过低或过高估计。

实际调查中,不回复偏差是问卷调查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分为完全无应答和部分无应答两种。不回复的问卷会造成调查问卷的样本容量缩减,抽样误差的增大;而因无回答带来估计的偏误并不会随后续样本容量的增大而减少;一般要求无应答率应低于5%。控制无回答偏倚,应采用调整访问的策略、消除被调查者心理和顾虑、修正问卷设计以及加强调查员培训等方式。不回复的问卷会分别从回复率和不回复偏差方面影响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通过不回复者和回复者间组间进行检验评价不回复偏差,深入寻找被调查者不回复的原因。

四、结语

高质量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成功的关键,应采用客观的信度分析方法反复研究、修正问卷;因不同信度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侧重均有所不同,应多种方法相互佐证,忌以偏概全反映整个调查问卷的可靠度和有效性,应依据问卷种类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信度检验方法评价。问卷初稿须通过预调查数据的信度反馈调查工具设计的合理性,采用局部修订和调整优化问卷,直至通过信度检验,以满足统计分析的要求和为后续的效度检验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罗林明,屈芳.关于教育培训调查问卷设计的思考――以气象教育培训调查问卷为例[J].继续教育,2014,(6).

[2]马文军,潘波.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以及如何用SAS软件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0,(6).

[3]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武松,潘发明,曾凯.SPSS统计分析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5]柴辉.调查问卷设计中信度及效度检验方法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0,(4).

篇2

项目简介: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课题(JG2011029)。

摘要:本文对我院开设数学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对开设数学双语课的态度、接受能力、对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以及课堂上英、汉语使用比例等数学双语教学中较为关键的问题。通过调查,获得了来自我院学生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双语教学;调查问卷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88—03

一、研究目的

随着国际交流进一步加快,国家需要数以千万计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强外语交流能力的专门人才。所以教育部出台文件(教高[2001]4号)明确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公共课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10%—15%。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开展了双语教学,但针对我院的学生应当如何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想要努力解决的问题。故本课题组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对数学双语教学提出本土化的见解,以供学院参考或商榷。

二、问卷发放情况

课题组共发放问卷324份,其中有效问卷310份,有效率为95.68%。调查对象为我院本学期开设公共数学课的所有高考升学班的大二学生,共六个院系,54个班级,每个班中等额抽取被调查学生6人。参与抽样调查的系部分别是会计学院、信息学院、管理学院、经济系、文化传播系、电子商务系。

问题涉及六方面,包括主客观问题共34项。第一方面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系部A1.1,对英语、数学的喜好程度及成绩B1.2—B1.5;第二方面是学生学习数学双语课的意愿C2.6—C2.11;第三方面是学生对数学双语教学的建议,包括课堂教学程度D3.12—D3.14、时间安排D3.15、教学师资D3.16;第四方面为教学方法E4.17—E4.23;第五方面为考核形式F5.24—F5.26;第六方面为学习目的G6.27—G6.34。

三、调查统计结果及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数学的占53.23%,不喜欢的占29.03%;喜欢英语的占45.81%,不喜欢的占38.39%。可见学生对数学、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不十分高,这对要求学生有较高英语阅读能力和数学思维素养的数学双语教学来说,无疑是两个较为关键的负面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数学双语教学的全面推广和实施效果。

从C2.6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开展公共数学双语教学还是比较赞同的,赞成的比不赞成的多且仅有34%的选择不赞成。两成的学生没有明确表态,可能与不熟悉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关。

C2.7与C2.8结果显示:虽然学生们对自己的听力、数学功底担心,但从该项调查结果上看,只有20.65%的认为不适应,15.81%的选择放弃。大部分学生愿为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获得专业知识而坚持数学双语课的学习。

C2.9、C2.10、C2.11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概率和线代不适合开设双语教学,但对微积分赞成开设的比不赞成的超出7个百分点,仅有23%的不赞成。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微积分双语课最受学生欢迎。故,我们在开设双语“试点”时应考虑从大一的微积分双语教学开始。

D3.13结果显示:六成多的学生选择“中文教材,半中半英交叉授课”,在选项中占有绝对优势。由此看来大部分学生愿意采取较为灵活的中英文交叉教学模式。一方面这比较符合大家想象中的双语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双语数学教学的实施。

D3.14结果显示:关于教学中英语的比例问题学生中有39.03%认为应占25%,34.52%认为应占50%。这表明公共数学双语教学中英语使用比例的合理区间应为25%—50%,这样可以在兼顾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前提下,保证双语教学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D3.15、D3.16结果显示:双语授课需要更多的课时,更有力的师资。推荐措施:大力培养“双语教师”。通过假期外语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外语交流能力,积极开展短期海外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学骨干到国外进行教学观摩等;由于本土双语教师严重不足,应适当引进外籍专业教师,建立在职老师在岗学习制度,让一大批专业教师不出国门就可以获得双语学习的机会,发掘教师潜能、激发教师动力,使本土专业教师收益。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整体对自己的词汇、听力、阅读等英语水平能否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抱有较大怀疑态度,期望英文贯穿在讲授、板书、资料中多多学习。51.61%的同学认为“专业词汇的学习”对适应双语课的学习最为关键;42%认为“成立双语学习小组,课上用英语互动,课下组织专业老师进行课后咨询和辅导”最为有效。这表明,听力、阅读能力差已是困扰高校学生双语学习的一大问题。为搞好数学双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应在听力、阅读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攻克难关。推荐措施:初次使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英文使用量不要太多,尽量使用短小的简单句,以学生能接收为宜,随后慢慢增加;课堂教学时要反复强调英文专业词汇,给学生介绍构词特点,令学生加深记忆,同时在课堂提问时要求学生也尽量使用英文专业词汇回答;组织学生成立小组互相提问和解答问题,再加之老师的辅导答疑、多多交流,共同创建英语环境,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提高。

从数学双语教学考核方式调查上来看:具体到考核时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可视情况而定,中英文试题兼有。推荐措施:客观试题采用英文,主观试题采用中文。这样既客观地考核了学生英文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也可不受英文表达能力的限制,真实反映学生数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随堂考核,回答问题、上黑板做题等,每次的成绩占10%,这样既可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保证到课率。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及初次尝试双语教学方式,暂不加试口语。

从学生选择学习数学双语课的目的上来看:59.35%认为数学双语教学对今后找工作有益;62.90%的认为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有好处;31.61%的认为对提高数学兴趣有帮助;56.77%的认为对科研有利;53.55%的认为可以锻炼双语思维;有出国意向的学生中有83%的认为数学双语教学对其有帮助。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双语教学的多方面期待,因此,我们在数学双语教学的目标设定中应遵循多元智能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数学双语教学多元智能融合的科目特点:通过教学中第二语言的运用使学生掌握数学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关注热点问题,同时又要重点培养其运用第二语言在本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课题组明确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各院系、各专业学生对公共数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需求;明晰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各院系、各专业学生对于开展数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形式、方法、程度的倾向;下一步准备参考本次调查结果以某门课程在个别班级为试点,研究针对我校学生的公共数学双语教学模式,并逐步将其推广到我院开设的其他公共数学基础课程上(微积分、经济数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参考文献]

[1]马新生.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高等数学研究,2005(02).

[2]张春霞.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6(09).

[3]陈晓玮.对高等数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02).

篇3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学习满意度 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一份自编的调查问卷,检验其信效度是必不可少的步骤。简单来说,信度是检验问卷结果是否可靠,即样本数据是否真实作答;效度则是检验所测结果是否与想要测量变量的特征一致。笔者采用自编的《全日制“专硕”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测。首先根据国内外学习满意度理论,构建问卷的基本框架,编制预测问卷;其次对预测问卷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负荷率低于0.5的题项,提取出教师教学、学习成果、实践实习、教学管理、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六个因子,形成正式问卷;最后对正式问卷再次进行信效度检验。

1调查问卷的设计

1.1调查问卷的编制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年级、学院、专业、生源地、婚姻状况、是否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研究生培养年限、本科阶段院校类型、跨专业程度、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是否推荐他人就读本校研究生、主要生活来源和是否有工作经历15个方面的信息。此部分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学院、专业等分布信息,另一方面设置人口统计学等变量,方便后文探讨这些变量对于学习满意度的高低有无影响。第二部分是学习满意度量表,每个题项的选项分别为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将这五个选项依次计分为1分、2分、3分、4分、5分,计分越高,学习满意度越高,计分越低,学习满意度越低。量表一共40题,前39题为各维度的题项,分为教师教学、学习成果、实践实习、教学管理、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六个维度,第40题为对总体学习满意度的评价。第三部分为自我发展,即学习与毕业规划,包含报考研究生的目的、对自己的学习有无规划、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毕业后的规划五个方面的内容。

2调查问卷预测

2.1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预测对象为H大学全校15个学院86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每个学院3~8名学生不等,有效问卷7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37%,每个学院问卷的最低回收率为83.33%,最高回收率为100%。

2.2预测问卷信效度检验

2.2.1 预测问卷信度分析

检验预测问卷的信度,分别对问卷的整体信度和各维度的信度进行检验,采用Cronbach #?系数来测量量表信度,Cronbach #?系数最低须达到0.6,0.6-0.7之间表示信度尚可,0.7-0.8之间表示信度较好,0.8-0.9表示信度很好,0.9以上表示信度极好。如表1可知,教师教学、学习成果、实践实习、教学管理、人际关系、学习环境的Cronbach #?系数分别为0.928、0.937、0.961、0.905、0.942、0.887,都大于0.8,可见各维度的信度较佳,学习满意度总量表的39个题项的Cronbach #?系数为0.975,大于0.9,可见总量表的信度极佳。

2.2.2预测问卷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所测结果反映调查内容的程度。问卷基于国内外学习满意度理论,借鉴国外满意度量表以及国内学者对于学习满意度指标的选择,学者马婷芳认为学习满意度包含三个内容:教师教学、学习成果和人际关系,而美国学者贝茨认为教学管理措施和规划也应属于学习满意度的基本内容之一,美国学者沃兴格发现学习环境对于对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各位学者的观点,总结整理出学习满意度的六大维度:教师教学、学习成果、教学管理、实践实习、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其中实践实习是针对“专硕”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从教学维度中分化出来的,以突显“专硕”培养特色,学习环境是从狭隘的角度进行定义,专指专业学习氛围。并且问卷编制参考了国内学者国秀玮、王勇和曾庆慧、肖艾平、常亚平和曹焕等人关于学习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因此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内容效度。

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来研究量表的结构效度,在因子分析之前需要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来判断量表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其中KMO统计量的主要作用是来检测采集样本的充足性,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的大小。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KMO值应介于于0到1之间,越接近1,越适合于作因子分析,当KMO值小于0.6时不适合做因子分析,0.6以上勉强可以进行,0.7以上尚可,0.8以上良好,0.9以上O佳。Bartlett 球体检验是对变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进行检验。当其p值达到显著性水平时(p

首先对本研究量表的39个题项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中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可知,量表的KMO值为0.878,高于0.8,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2943.478,p值接近0.000,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说明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通过了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抽取公因子,抽取因子并判断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的标准为:

(1)累计方差贡献率高于60%;

(2)各题项的因子载荷不存在交叉负荷的问题,即在两个或以上的因子中的载荷都高于0.5,如有该现象就将对应题项删除再次进行分析;

(3)一个因子内最少有2个题项,若少于2个,则将该因子内题项逐个删除;

(4)旋转后的各题项的因子载荷都高于0.5,如低于0.5则应按载荷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删除,再次进行分析;

(5)可以根据所得到的各因子中的题项内容对所得到的因子进行命名,若存在个别条目与设计初衷不符无法命名,可将题项删除。

根据以上的标准对本研究的量表进行因子分析,首先以特征值大于1楸曜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得到6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688%,高于60%,但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可知,存在跨负荷、因子载荷低于0.5的情况,需要在正式问卷效度检验时加以注意,如果正式问卷效度检测中载荷仍然低于0.5,则对该题项加以剔除。

如表3、4可知,得到的6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5.357、5.274、5.179、4.623、3.680、3.107,均大于1,方差贡献率分别为13.735%、13.522%、13.280%、11.853%、9.437%和7.96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9.795%,表示6个因子可以解释量表69.795%的信息,高于60%的标准,除第23题,各题项的因子载荷最低为0.506,都高于0.5,并没有出现交叉负荷的象形,表示得到的因子可以接受,量表效度较佳。

其中因子1包括C15-C22八个题项,为实践实习因子,因子2包括B7-B14八个题项,为学习成果因子,因子3包含E29-E35七个题项,为人际关系因子,因子4包括A1-A6六个题项,为教师教学因子,因子5包含D23-D28五个题项,为教学管理因子,因子6包含F36-F39四个题项,为学习环境因子。(见表3、表4)

3正式调查问卷信效度检测

3.1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H大学16个学院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分层调查法,总人数少于40人的学院,进行全部调查,总人数为40~50人的学院收集总人数的80%的样本,总人数为50~60人的学院收集总人数的70%的样本,总人数为60人以上的学院收集总人数的60%的样本。回收问卷460份,有效问卷共计39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5.22%。

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一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法,自编问卷,调查学生学习满意度情况,另一方面对各院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是否熟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以及这种特色是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所体现。

3.2正式问卷信效度分析

运用以上相同方法对正式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量表的KMO值为0.959,高于0.9,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为11052.632,p值接近0.000,达到了0.05显著水平。6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568%,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各维度Stau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8。因此,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查问卷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一步研究H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胡秀.小学生学习满意度量表的初表编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 肖艾平.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石军霞.高校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4] 丁隽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对湖北省H大学的调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 国秀玮.成人学习动机和学习满意度的研究一基于安庆电大开放教育成人学员的个案调查[D].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2007.

[6] 王勇,曾庆慧.高校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哈尔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46-48.

[7] 肖艾平.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篇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开展中,一系列与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相应的教材也应运而生。教材作为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重要地位,是师生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工具。笔者针对以新大纲和现行的课程标准为准绳的不同阶段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教师问卷调查研究。该问卷从教材的知识、认知与心理、教材的编制水平、教学的可行性和综合项目这几个纬度,进行了问题的研究,同时探讨新课标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处于一线的教师,在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课改教材,如何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新的课程教学意义都十分深远。

二、调查问卷的方法

1.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江苏省区域的教师,主要是2005届苏州大学的在读在职物理教育学硕士,他们来自江苏省各个县市的不同学校。另外一部分是吴江市高级中学的部分教师。

2.问卷的编制和处理。问卷的编制主要是苏州大学刘电芝教授编制的《教科书评价教师问卷》的基础上,参考了华东师范大学孔潇潇的硕士论文中的《实验区高中物理新教材调查问卷》,针对新旧教材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制定的。本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主要针对教材分纬度进行调查,使教材的调查研究更为具体、深入;第二部分是问答题形式,需要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使调查问卷的结果更加客观。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5份(其中苏大的在读教育硕士约45人,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师约10人),回收42份,有效问卷32份。

三、实际调查结果及分析

1.调查问卷具体项目的调查

(1)教材知识纬度的调查结果。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材作为学生的知识资源和学习工具,教材能否基本覆盖《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内容的组织是否为实施科学探究提供了便利以及教材是否重视知识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的作用等方面,这些是分析研究教材知识纬度的重要内容。(表1)

可见,新课标版教材在知识纬度的各个项目中大多数都优于新大纲版教材,但是在“知识体系编排的合理性”“覆盖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科学内容的全面性”这两个方面仍有欠缺。

(2)教材认知与心理纬度的调查结果。教材不但包括了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包括学科内学生的认知与心理活动方式等内容。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必须遵从学生的认识事物和学习发展的规律。教材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又要处理好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这些是分析研究教材的认知与心理纬度的重要内容。(表2)

新课标版教材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使选修部分的内容为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个方面较新大纲版教材要好得多。在“构建新知识”“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和“内容的深度广度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方面也得到了较多教师的支持。但是“必修部分的知识是最必需的、关键的和典型的”“教材提供的练习和各种活动的数量更恰当”这两方面教师仍有较大的异议。

(3)教材编制工艺纬度的调查结果。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在图文、文字、习题等方面的编制情况也是影响教材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表3)

新课标版教材在图文的更改上得到了多数教师的赞同,但习题的选择与编制上仍需要进一步改善。

(4)对教材的教学可行性纬度的调查结果。教材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教学使用,则在使用过程中实施的可行性如何?(表4)

可见,除了“促使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促使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这两方面是受到多数教师赞同以外,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教材符合本校的师资、实验设置符合本校教学条件等问题上绝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版教材仍持怀疑态度。

(5)对教材综合项目的调查结果。

表明,教师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偏向于新大纲版教材。

2.调查结果的分析

(1)肯定性意见。大多数教师对新教材给予肯定,对新课标版教材的突出优点赞誉不绝,现把实验区的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版教材特别欣赏的几点做一个简单的罗列:①教材内容有弹性、有取舍符合时代要求。特别是通过实验探究的设计,在实验中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索出一些原本单纯灌输的知识,并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各种能力得以提高。②新教材重视科学方法的介绍,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教材通过介绍知识背景和来源,再现了物理科学规律获得的过程。③新教材能更好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特点,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体现新科技领域。④新教材更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教授时也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教材的变化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提供了变化的空间,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机会,质疑和相互探讨的机会增多。

(2)否定性意见。在调查过程中,也收到了不少老师的负面意见,他们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反映了新课标版教材在实际使用中的一些困惑。他们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内容安排顺序与学生理解力的矛盾。新教材在知识体系上,有些知识的安排顺序欠妥,比如,选修3-5的教材中涉及了一些概念是3-4或3-3的,所以如果没有学3-4或3-3,而直接学3-5的话,实施起来有困难。有些知识分布的合理性还有待探讨,比如,哪些知识是最基础,最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容,可以归在共同必修这两本强制全体高中生都必须学习的教材,似乎仍需推敲。还有些内容重点不够突出,脉络不够清晰,新教材中某些版本的知识介绍有些随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有些欠缺,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②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的矛盾。新教材内容简单了,但作业仍然很难,教师要花更多精力去补充知识,其实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教学课时过于紧张,课时减少内容却增加,教师只能匆忙应付教学内容,使得不少有益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③新教材理念与现有的教学资源的矛盾。新教材需要有较完整、强大的资源后备系统。新教材每个版本的教材都设有应用信息技术相关的栏目。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编写教材时应注意内容可操作性,一些实验并不是每所学校都可以进行和完成的。④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的矛盾。新教材希望各个不同层次和不同特长的学生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课本。但非常可能而且不可避免的是,选修教材的选择权,依然会从学生手里转移到校方,因此,一些新教材的推广过程势必要遇到这些难以操作的实际问题。⑤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的矛盾。对新课标版教材,大多数教师肯定的是理念层面,否定的是操作――教学实施。其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实验区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教师们不敢轻装上阵实施新课程,在思想的深处总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怕学生在将来的高考中失败,他们将无法承担责任。

篇5

关键词:院校研究;问卷调查;数据;质量;调查总误差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2-0046-08

院校研究(IR)涉及三个数据源:院校信息系统或管理数据(如注册学生数据、教师数据);外部数据源(区域或国家的数据,如美国的高等教育综合数据系统);从各种问卷调查和查询收集的数据。所使用的问卷调查常常是本地开发的。尽管本地制备的调查可能是获取所需信息的最佳选择,但是高校中的信息用户通常更加信任源于管理数据的研究,而不是那么信任源于调查数据的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中也发现类似情况,他们一贯对更软性、更主观的测量手段(如基于认知的调查数据)缺乏信心。同时,内、外部评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调查数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人们对常用的大学生调查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呼求更加严谨的调查设计和评估方式。在此情况下,需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研究和院校研究的调查数据质量,以提高对调查数据的接受和使用程度。

可惜的是,以院校研究人员为目的、从整体上考察调查数据质量问题的文献十分有限。现有的改进调查方法的努力中存在两个空缺。首先,虽然从各方面论及调查项目的文献很多,但是缺乏有效的文献汇总,也缺乏以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思维模型。由于缺乏综合,调查方法论问题尚未从质量的视角加以考察。由于调查质量是个多层面的复杂问题,这种缺乏思维模型和信息综合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当深入研究一个特定领域时,就很难从广度上覆盖该主题的其他领域。然而,如果研究员严肃地对待调查数据质量,这种知识综合对任何形式的调查项目,无论是像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这样的多院校调查,还是单个院校内部的调查,都是必要的。

与之相关的第二个空缺是,在院校研究领域缺乏一个有关调查误差的综合思维模型。虽然“认真的”IR人员在努力提高调查数据质量,但他们往往不依赖任何调查方法理论。后文描述的一个调查方法理论——调查总误差——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解决调查数据质量问题的方法。然而,目前的IR文献很少涉及调查总误差理论及其在IR中的应用。虽然有一些出版物从调查误差的角度,已经触及IR领域的调查问题,但对数据质量的论述仍然有限。因此,从数据质量的角度,透过调查总误差理论来看待IR的调查问题颇具意义。它提供了一个优化调查的理论框架,并为调查方法论提供了一个中心组织架构。本文后面的讨论均是基于这一观点,目的是将调查总误差的方法论融入到IR的数据质量问题里来。

院校研究人员为改善数据质量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均衡的。这也使得提高调查数据质量的任务更为紧迫。在IR领域举足轻重的著作《人员、过程和管理数据》对IR如何为高校提供信息支持加以阐释。书中的信息支持周期包括五个信息管理阶段和以下三个利益相关方:保管人,供应者(负责数据的完整性);中间人/生产者(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管理者/用户(接纳信息并实地应用)。该周期的中心是质量决策(图1)。虽然IR与数据保管人和用户也相关,但其职能主要与信息中间人的角色相一致(第17页)。然而,该书仅讨论了IR的一个数据源,即院校管理数据,而没有论及问卷调查研究项目产生的数据。因此,当涉及调查数据时,IR职能如何融入信息支持周期,尚不清楚。

因此,本文基于调查总误差理论,为院校研究提出一项调查数据质量策略。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调查过程的质量视角和调查总误差的主要组成部分。随后,我将所提出的调查数据质量策略总结在一份表格中,并加以解释。本文以讨论该策略对IR的启示结束。应当说明的是,本文关注的是IR调查数据质量问题的整体概览和宽度,重点不在每个问题的深度。对某个特定主题感兴趣的读者,请查阅针对单个问题的文章获取详情。

一、调查过程的质量视角和调查总误差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两个视角考察。一个视角是过程视角:调查者检查一个调查项目所需的一切步骤和决定,这包括在信息需求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确定抽样方法、开发调查工具、开展调查、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最终生成调查报告。这个视角把调查过程描述为一个连续但有重叠的过程。

调查过程的第二个视角是质量视角。这种方式并不专注于如何最好地实现调查过程的每一步,而是关注于每一步会发生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克服或使其发生概率降到最小。换言之,它旨在检查调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误差,以最大限度减少这些误差,从而提高调查数据质量。因此,质量视角与调查误差相关,也正是在此,引入调查总误差的概念。最佳调查设计的目标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使受成本和时间所限的调查总误差最小化”。

图2对调查过程的质量视角和过程视角进行了比较。调查过程的质量视角由测量路径和代表路径组成。两个路径都是从抽象到具体:测量路径从构念开始,而代表路径始于目标总体;随着过程视角下调查项目始于信息需求,继而到数据处理,再到报告生成,测量路径和代表路径也向下移动,并会合于获得调查统计数据。

调查总误差是指“目标总体的均值、总和或其他参数与抽样调查(或普查)的参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别”。调查误差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有人将其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还有人将其分为测量过程的观测误差(始于构念,终于编辑应答)和代表过程的非观测误差(始于目标总体,终于调查后调整)。不论调查误差如何分类,调查总误差包含以下五类:测量误差、涵盖误差、抽样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调查后(即数据处理或调整)误差。这些类型的误差如图2所示,并在后文详述。

每一种调查误差都会产生可变误差(variableerror)和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的风险,这些风险会分别导致误差差异(error variance)和偏误(bias)。误差差异和误差偏误是衡量数据质量的两项标准,差异比偏误更容易测量和控制。表l列出了五种调查误差产生可变误差和系统误差的风险高低。

在一般的调查项目中,抽样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风险较低,而其他四种调查误差产生系统风险的可能性较高。这是因为,如果调查采用了合理的抽样方法,抽样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风险相当小,而可变误差的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相比之下,由于问卷设计欠佳,所导致的测量误差会产生较高的系统误差风险。一个组群可能完全没有被包含在抽样框中,使得涵盖误差产生较高的系统误差风险。

在一个典型的IR调查项目中,目标总体一般为院校学生或教职员工,即有限总体。抽样框通常可以从学生信息系统或人力资源数据库中获取,这个优势减少了涵盖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风险。目标总体通常使用电子邮件和在线资源,这为对大学生或教职人员进行网络调查创造了比对校园外人群进行调查更加便利的条件,也使网络调查成为高校常用的调查模式。此外,高校通常拥有较先进的数据输人和处理资源(如软件和研究的专业知识),这会有助于减少数据处理误差。鉴于这些特性,每一种调查误差产生可变误差和系统误差的风险高低,会不同于其他背景下的调查项目。表1显示了IR调查项目中,五种调查误差所产生的可变误差和系统误差的风险指示。

二、调查数据质量策略

本文的调查数据质量策略是在调查的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和质量控制框架中提出的,并针对上述五种调查误差。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个概念之间有细微的差别:“质量保证确保过程能够提供良好的产品,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确实是优质的”。因此,质量保证与调查过程相关,而质量控制与调查产品有关。调查研究人员同时追求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调查质量通过可靠的过程(过程质量)得到保证,而这些过程导致良好的产品特性(产品质量)。根据这个框架,为了实现质量控制,需要对高质量调查数据(即产品)的特点作出定义;而为了实现质量保证,应确定高质量调查过程的特点。

基于这些考虑因素,本文提出的调查数据质量策略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质量标准,这是高质量调查数据的特征或指标;质量控制程序,用来检查调查的各个方面和数据是否具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品质特点;质量保证程序,用于检查调查过程是否实施了一定程序,以确保得到的调查数据集具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高质量调查数据的特点。

调查数据质量策略总结在表2中,五种调查误差为行,三个方面的质量检查为列。该策略与两种处理调查误差问题的方法(即误差测量和误差减少)相吻合。质量控制程序以测量和评估调查误差为目标,而质量保证程序的目的是减少调查误差。

以下部分中,我将分别阐述五种调查误差的质量标准,以及在IR背景下其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表2为这些标准及相应程序的总结。

三、测量误差的质量检查

测量误差是所得回答与被测量物之间的差别。参照图2,测量误差代表构念和测量之间的差距,以及测量和回答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会在工具设计和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发生。与测量误差相关的高质量调查数据有三个指标:合理的效度;合理的信度;回答偏误降低到最低。

1、质量控制程序

效度作为测量的必要条件,指调查测量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预期构念④。效度评估主要被视作相关性检查⑤。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包括内容效度和标准相关效度,是在考虑效度时总揽其它效度的概念。如果测量与其背后的理论概念一致,那么数据就具有构念效度。构念效度有两个衡量指标:会聚效度(由调查回答与其他调查中类似问题的回答之间的正相关性来测量)和区分效度(由调查回答与对测量不同构念问题的回答之间的低相关性来测量)。因子分析是检验构念效度的有用统计方法。

信度“测量在理论上反复试验的过程中回答的变异性”。涉及回答者的回答是否稳定一致,因此也被称为回答差异(response variance)。信度常以两个调查估计值的相关性来计算。回答的信度有三种评估方式:内部一致性(通常用克隆巴赫系数测量)、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通常都用斯皮尔曼一布朗系数计算)。对于定性回答,也可用交互评分者信度来评估。

回答偏误是样本估计值与目标总体真值之间的系统性偏差或差别;换言之,受访者的平均回答始终高于或低于目标总体真实的平均值。引起回答偏误的来源有情绪、社会可取度、语言困难、极端回答和一味肯定等。

有两种方法来评估回答偏误。一种是将调查数据与调查以外的数据或信息进行比较。例如,向该调查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或负责人核实,考察调查结果是否与他们的经验或知识一致。另一种评估方法是评估某种回答倾向的发生情况,如有些受访者以社会所认可的方式回答,避免使用评定量表中的极端回答类别,或对所有题项给予相同的答案(即强满意现象)。

2、质量保证程序

可以用以下方法减少测量误差。首先,研究员应将调查基于稳固的理论或概念框架,力求设计出高品质的提问措辞和问卷结构。由于IR调查项目常出于院校的某种需要,调查的构念往往主要根据经验,而较少基于文献中的概念框架。然而,尽管IR项目应用性较强,文献查阅也应是调查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第二,应该进行认知访谈,以确保目标总体以问卷所预期的方式理解其中的问题。第三,受访者充分的回答行为与认知过程的优化完成和足够的动机有关;因此,问卷的设计和执行应确保参与者在回答调查问题时确实经历了心智处理的四个组成部分,即理解、检索、判断和回答。未这样做的一种情况是强满意(strong satisficing),发生于回答者跳过检索和判断步骤便作回答。对此,可以询问受访者是如何完成问卷的,让他们自我评估在回答问卷时自己的动机和能力如何。

第四,对于访谈式调查,调查程序应确保足够的访谈行为。访谈行为可用访谈者差异测量,最好用多层次分析法加以分析。

四、涵盖误差的质量检查

参照图2,涵盖误差发生于抽样框和目标总体之间存在差别时。高质量调查数据的特点是使抽样框和目标总体之间的差值最小化。

1、质量控制程序

目标总体中的一部分在抽样框中不存在或无法获取时,偏误就会发生。Groves等人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目标总体中的某些元素没有或无法出现在抽样框中(即未涵盖),抽样框中的某些单位不在目标总体中(即不合格的单位),框中若干单位对应目标总体中同样的单位(即重复)。研究人员应该检查这些情况。

另一个评估抽样框与目标总体之间差别的程序是,比较目标总体的规格与抽样框的相应参数。由于高校通常在新生入学时配给他们学校电子邮件地址,涵盖误差不像其他领域,对于IR网络调查来说不是大的威胁。

2、质量保证程序

研究人员需要确定目标总体的工作定义,明确目标总体的规格,找到一个可以随即使用的、尽可能多包含目标总体的列表。IR背景下,典型的目标总体是具有某些特征的学生群体,如申请人学的未来新生,或目前就读某个专业的在读生,或在某个时间段内毕业的毕业生等。高校通常有较为完善的学生数据库,因此,抽样框往往是稳定的、完整的、可获取的。因此,涵盖误差产生可变误差和系统误差的风险通常较低,且更可控。

五、抽样误差的质量检查

抽样误差指由抽样造成的调查估计值与目标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参照图2,抽样误差表示抽样框和样本之间的差距。一套好的调查数据在已知人口参数上是代表抽样框的。当使用概率抽样时,边际误差常被用于测量随机抽样误差水平。通常可接受的边际误差是在95%置信水平下小于5%。

1、质量控制程序

样本代表性可通过比较所得样本和抽样框在某些背景特征上的频度分布来确定。若频度分布差别可以忽略,则认为所得样本在这些指标上代表抽样框。

边际误差受方差和样本量的影响:方差越小,样本量越大,边际误差越小。我们需要知道总体标准差以便估计等距变量或比率变量均值的边际误差。IR调查项目通常采用有限总体,变量的边际误差可以基于目标总体和样本量来计算。

2、质量保证程序

抽样误差大小比其他类型的调查误差更为可控,故被称为有意误差(intentional error)。抽样误差可以通过适宜的选样得到控制,确保对抽样框随机选择,以及总体中关键子群在样本中具有充分的代表性。适当的抽样过程要求考虑概率抽样、分层、聚类和样本量四个方面。抽样偏误可以通过给所有元素平等的选择机会而轻而易举地去除;当样本量大且样本是分层而不是聚类时,可以减少抽样差异。

适当的抽样策略涉及合理样本量的计算。样本量由抽样框、期望的边际误差、预期回答率、数据分解需要和可用资源来确定。表3显示了一个例子。请注意,表中呈现的边际误差是按二分变量使用最大方差(即标准差等于0,5)计算的。

对于10,000名学生的抽样框而言,如果研究员期望所获得的边际误差低于5%,则需要的样本量是400(边际误差为4,8%)。如果预期回答率为20%,则预计共需邀请2000名学生参与调查。若数据分析要求将这400个样本分为子组,比如对于一所由8个学院组成的大学而言,则每个子组中有50名回答者。这个回答者数量对于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打算进行统计推断分析或多变量数据分析,考虑增加样本量到800(这个数量取决于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预期回答率仍保持20%的情况下,则边际误差为3,32%,样本量为4000。如果调查以网络模式进行,调查受邀者增多也无妨,因为更大的规模不会使调查总成本过多增加。但是,当使用邮件调查,来自调查问卷的分发和数据的输入、处理的成本增加将是确定样本量的一个考虑因素。研究员应平衡所有这些考虑因素。

六、无回答误差的质量检查

对照图2,无回答误差表示样本和回答者之间的差距。此误差的发生,是由于样本中的部分受邀者没有应答调查邀请,或没有回答调查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无回答误差有两种:单位水平的无回答和题项水平的无回答。当调查数据与整个样本数据之间在某些重要特征上有系统性差别时,就会产生无回答偏误。

1、单位无回答的质量控制程序

测量无回答偏误是无回答率以及回答者与无回答者之间差值的函数计算。由于无回答率是没有回答调查的样本在合格受邀者中的比例,无回答率可以根据回答率计算而得。因此,高质量的调查数据以合理的回答率以及回答者与无回答者之间在调查所关心的特征上差别不显著为特点。

计算回答率的难点通常在于对其分母的计算。IR调查项目的抽样框是从明确定义的目标总体中仔细提取的,其回答率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c/(C+NC+R+O),C=完成的问卷,NC=未联系上,R=拒绝回答,O=其他未回答(如由于语言障碍无法理解问题的人);另一种是简单的c/(S-NC),c=完成的问卷,s=抽样调查接收者,NC=未联系上。这两个公式表明,被抽样的调查接收者实际上由调查回答者和三组未回答者(即未联系上、拒绝回答和其他类型的未回答者)组成。

回答者和未回答者之间的差别可以用三种方法来评估。首先,评估未回答者与调查主题间的交互程度。通常对调查主题参与程度高的人比不参与的人更可能回答调查,而那些对调查主题意见中立或经验较少的人倾向于忽略问卷。例如,在针对大学生如何使用图书馆的调查中,研究员应切记,得到的回答将过度代表图书馆实际使用用户的特点,因为那些使用图书馆服务的学生更容易回答这项调查。因此,若从这些数据得出关于所有学生图书馆使用情况的结论,是错误的。第二,将回答者与抽样框在背景特征上进行比较,并考察回答者中是否存在不充分代表抽样框子群,以及未被充分代表的子群成员是否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回答某些关键的调查问题。第三,考察后期回答者的特点。那些直到最后跟进才回答的人可能与未回答者具有相似特征,因此,从后期回答者的回答中可以对未回答者的回答进行推断。

2、题项无回答的质量控制程序

与单位无回答误差相似,题项无回答误差是题项无回答率以及题项回答者与无回答者之间差别的函数。题项无回答导致数据缺失。因此,在题项水平上,高质量调查数据有两个特征:每个题项的缺失数据所占比例合理;每个题项回答者与无回答者之间的差别不显著。

上述两个方面涉及题项无回答分析。应对存在较大比例数据缺失的题项做标注,并做进一步调查。题项无回答分析包括检查:(a)无回答的发生是否与受访者的某些背景特征相关,或者说,某个受访子群对关键问题的回答是否与其他人不同;(b)不同题项的无回答是否具有相关性。

题项无回答分析可在三个方面进行:(a)计算每个题项缺失数据的比例;(b)确定缺失数据的特征是完全随机缺失,还是随机缺失,或是不随机缺失;(c)调查有大比例缺失数据变量出现的原因。

3、无回答的质量保证程序

质量保证程序产生于三种类型的单位无回答:未联系上、拒绝回答和无法参加。第三种类型的单位无回答情况也适用于题项无回答,即某些受邀者不能够回答一些问题,他们或觉得有些问题很难理解,或不记得被提问的信息,或问题超出他们的回答能力。调查无回答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是调查拒绝率上升造成的。当前IR调查项目的一个问题是,调查数目多,在受访者中产生调查疲劳。

无回答的原因可能为社会环境(如调查疲劳),与受访者的背景特征有关(如男生会比女生回答调查请求的可能性低),也与问卷设计和调查实施方式有关。与调查设计相关的因素比社会或个人因素更为可控。

从调查设计的角度减少三种类型的调查无回答是有不少办法的。针对联系不上被访者的情况,可以尽力获取被访者准确的联系信息;使用网络调查时,创建不会被过滤器标记为垃圾邮件的电子邮件信息。针对拒绝回答的有效方法有:在调查之前通知被访者;撰写礼貌的初次接触信函(信件或电子邮件);注意要求参与调查的方式(如语气、签名、调查的重要性和保密性等)、合理的提醒次数、适当的数据收集时机和适当的鼓励机制。为了提高被访者的参与能力,调查工具应长度适宜、容易阅读,提问有相关性的、可获取的信息。创造有助于调查的环境也将有利于增加回答。如果调查协调机制到位,调查疲劳可以得到缓解;当了解到调查结果已被采用时,被访者一般会更可能作出回答。

七、调查后误差的质量检查

可靠的研究结果和有效的结论取决于对个体数据和聚合数据的正确处理。调查后误差指在调查数据收集之后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误差。在这个过程中,原始数据转化为由调查统计数据所代表的信息。如图2所示,调查后误差发生的时间段有三种:测量路径上的回答变成被编辑的回答时;代表路径上对回答者作出调整时;将被编辑或被调整的回答转换成统计数据时。

1、质量控制和保证程序

数据收集后的数据处理可分为数据清理、数据调整和数据分析三种。数据清理包括检查数据录入的准确度以及检查异常值和有矛盾的数据。数据调整包括使用权重,处理缺失数据,并在需要时创建复合变量。数据分析包括信度、效度分析,检查统计假设,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计算。使用开放式问题时,需要对回答进行编码,这涉及检查编码者差异和编码结构中的不足。对数据清理、数据调整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恰当性进行量化通常很难,和其他类型的调查误差不同,所有这些步骤都受到研究员的控制。因此,每个程序是否正确、适当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风范(如数据处理时的勤奋严谨、一丝不苟和坚持不懈)。然而,为了实现质量控制,应对数据的清理、调整和分析程序作详细记录,从而为数据处理的质量方面提供证据。

八、启示

本文提出的调查数据质量战略对IR有两个实用的启示。首先,调查数据的质量需用多个指标衡量。调查数据的质量是多方面的,这意味着依靠单一指标来评估调查数据是具有误导性的。人们对回答率的盲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IR人员有时会听到信息用户这样评论:“这样低的回答率,调查结果必有问题”;“回答率高,因而调查数据很好地代表了总体”。

调查数据质量策略的标准和程序(见表2)表明,高回答率虽然非常重要,但它仅是高质量调查数据的一个指标。为评估单位无回答误差,研究员还需考虑所关心的特征上回答与无回答之间是否存在区别。评估一套调查数据的质量时,除了回答率,还应考虑从其他调查误差得出的质量指标,包括会影响到测量误差的回答偏误以及测量抽样误差的样本代表性和边际误差。另外,回答率并不说明调查回答具有代表性,代表性是无回答偏误的另一个指标。因此,较高的回答率会降低产生无回答偏误的风险;然而,如果未回答者在某个调查变量上与众不同的话,高回答率并不一定导致调查数据无回答偏误低的结论。因此,本文提出的数据质量策略有助于破除一些有关调查数据质量的盲信,且鼓励研究员检查其他质量指标,而非仅仅注重如回答率这样的一个指标。

第二,记录调查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调查数据质量策略使得质量记录更加重要。该策略基于调查总误差理论,从调查误差类型出发,包含针对每类调查误差的质量标准及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表2为获得调查数据的质量证据以及收集这些证据的程序提供了纲要。因此,归根结底,IR研究员的任务是,从所获得调查数据的特征以及调查过程中搜集证据,使信息用户信服所采集的调查数据对于做出的结论是可靠的。搜集、呈列的证据越多,越能赢得信息用户的信任。这一证据收集过程需要记录。

关于调查数据质量证据的信息被称为元数据(即关于数据的数据)。可以用以下四种类型的元数据来记录调查数据的质量:定义类元数据(调查结构、目标总体、抽样框、编码术语);程序类元数据(数据收集程序);操作类元数据(数据清理、数据调整以及数据分析程序);系统类元数据(数据格式、文件位置、检索协议和编码本)。

调查记录的目的是沟通调查数据的特征及获得质量指标的程序,从而建立并加强信息用户对调查结果的信任,并且帮助他们以适当的方式解读调查结果。根据表2中调查数据质量策略中的要素,我为IR研究员设计了一份核查列单(见附录),以方便他们的调查记录。

九、总结性思考

本文基于调查总误差理论为高校院校研究提出一套调查数据质量策略。该策略包括数据质量的指标(即质量标准),以及以测量和减少误差为目标、用于检查调查数据和调查过程的程序(即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程序)。表2对该策略作了总结,策略的组成部分在文中分别得到了阐述,附录为IR研究员提供了一份核查单。

有关调查数据质量问题我有两个总结性思考。一个是调查数据质量与调查质量的关系问题。Lyberg和Biemer将调查质量概述为三个层次:产品质量(“令主要用户满意的一组产品特性”)、过程质量(“设计完好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和组织质量(“可靠的组织特征,以确保该组织有能力开发出能够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可靠过程”)。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即组织质量为过程质量所需,过程质量为产品质量所需),并均有助于高质量的决策。

调查数据质量,实际上是调查产品质量的一部分,并“通过过程质量实现”。调查数据质量策略主要涉及调查质量三个层次中的两个,即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组织质量与组织文化和信息管理相关,涉及调查数据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中。

另一个思考是关于调查数据质量在McLaughlin和Howard提出的IR信息支持周期中的位置(见图1)。当本文提出的调查数据质量策略融入信息支持周期,实际上IR人员在这个周期中承担了大部分责任,即保管人和中间人的责任,并执行信息支持周期中的较大比例的工作,即从确定概念到报告的过程(尽管这是与管理者一起完成的)。相比之下,在使用管理数据时,IR人员通常不会参与数据的收集和存储阶段。因此,在调查项目中,研究者的角色在信息支持周期中更为重要。这也是对调查数据质量问题作进一步研究的又一个原因:进一步提高调查数据质量,以便更好地履行IR的信息支持职能。

关注细节和质量控制体现了IR人员和IR行业的有效性。在此背景下,本文希望对填补院校研究调查质量控制方面的空白做出贡献。

附录

IR调查项目调查数据质量核查列单

检查测量误差:

*调查工具的构念是否遵循了严格的设计流程?进行过认知访谈吗?

*是否有证据显示调查数据的信度?

*是否有证据显示调查数据的效度?

*回答的发生有何特点或趋势?

检查涵盖误差:

*明确定义了目标总体的规格吗?

*抽样框尽可能多地包括了目标总体的要素吗?抽样框的参数与目标总体的规格一致吗?

*抽样框中存在未涵盖、不合格单位或重复单位的问题吗?

检查抽样误差:

*样本量合理吗?(期望获得多少受访者?期望的边际误差是多少?预期回答率如何?)

*使用了什么抽样方法?方法合适吗?样本的入选几率平等吗?(如果使用分层抽样)哪些子群的入选几率不平等?

*基于这样的受访者数目和目标总体数目,边际误差是多少?获得的边际误差合理吗?

检查无回答误差:

*回答率合理吗?

*关于调查的主题,哪些样本会更有可能回答调查?哪些样本不太可能回答呢?

*受访者与目标总体(或抽样框)在某些背景特征上差距有多大?

*重要的样本子群在回答者中的代表性如何?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和(或)调查管理上是否存在任何缺陷,可能导致了一些调查者没有回答呢?

*存在大比例数据缺失的题项吗?原因可能是什么?缺失的数据报告了吗?

检查调查后误差:

*数据是如何清理的?程序恰当吗?

*是如何给数据编码的?程序恰当吗?

*(酌情考虑)是如何给数据加权计算的?方法正确吗?

篇6

关键词:网购环境;传统百货商场;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02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百货商场是我国零售环节重要的业态之一,网购的快速发展,对百货商场实体店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与竞争压力。今后百货商场如何发展,是流通领域重要的、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大型百货商场实际部门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百货商场目前急需能够紧密切合百货商场管理实际的、可以操作性的,有关加强客户管理、重新细分市场细分、调整商品的种类档次和品牌、满足顾客的需求的具体的对策建议;二是,百货商场的管理者十分需要真实的了解当前网购环境下,顾客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规律。

鉴于此,本文选择X市(特大城市)中的一家历史悠久、社会知名度很高、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百货商场,从符合我国百货商场现有商品柜组分类习惯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对进入百货商场的顾客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获取和分析来店顾客在实体店购物和网上购物的具体消费心理和购物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探索出切合百货商场管理与经营实际的、可操作性的经营策略。

二、问卷的设计与调查方法

根据调查问卷设计的“效度”要求,即调查问卷所设计的题项要尽量正确反映出所要测量的热荩笔者按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消费者现实购物的表现,以及百货商场的商品经营与管理习惯作为设计问卷调查的依据。

对于影响消费者选择在实体店或在网上购物的因素,归纳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及消费者现实购物的表现,笔者对到百货商场来购物的顾客的问卷设计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应的选择项,简述如下:

顾客的性别――男、女。

顾客的年龄――20岁以下组、21至30岁组、31至40岁组、;41至50岁组、51至60岁组和60岁以上组。

顾客选择到商场购物的原因(多选)――喜欢大商场购物的试穿试用试戴的体验过程、商场促销活动打折时才来购物、在商场买东西质量放心售后服务有保证、网上买不到的品牌或者东西到商场来购买、喜欢大商场购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方式。

顾客在商场或者网上购买商品的习惯(多选,商品类别是依据百货商场常用的柜组分类名称)――珠宝类、黄金类、表类、鞋类、箱包、皮带、钱包、化妆品、少淑装(青春、休闲)、女大装(女正装)、男大装(休闲装、正装)、 运动类服饰、运动器材及装备、婴幼儿服饰、婴幼儿用品、婴幼儿玩具书籍、针织羊绒衫类、 内衣类、床上用品、厨具用品。

顾客选择在网上购买商品的原因(多选)――便捷、主要是价格低廉、价格低廉而且质量好、商品的种类和品牌选择余地大、可购买到在国内买不到的国外品牌商品。

问卷调查分别在2015年1月和和2015年2月分别进行了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发放了200份,回收了有效问卷178份,第二次调查发放了300份,回收了有效问卷246份。

三、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由于顾客购买行为的差别,存在有些顾客由于没有相关购物行为,对有些问题不予回答的情况,因此,笔者对两次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从回答各题项的“顾客人数”和“顾客回答题项占顾客总人数比重”的两个角度,通过图表来统计与分析。

首先,将两次调查不同性别顾客的“占比”数据在图1进行对比,两次调查的占比数据特征是基本一致,说明调查的可信度较高。

其次,统计数据表明,女性是传统百货商场的绝对主力顾客。

首先,将两次调查不同年龄段的“占比”数据在图2中进行对比,两次调查不同年龄段数据特征基本一致,说明调查的可信度

较高。

其次,统计数据表明,21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顾客是传统百货商场的主力顾客。可得出结论,大型百货商场的主力顾客群体是大约20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顾客。

首先,将两次调查商场购物原因的数据在图3中进行对比,两次调查的商场购物原因的数据特征基本一致,说明调查的可信度

较高。

其次,图3统计数据表明,与网购相比较,百货商场最吸引顾客的因素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打折降价”和“购物的现实体验过程”; “喜欢大商场购物、吃饭、娱乐的休闲方式”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将两次调查网购原因的数据特征在图4中进行对比,两次调查的网购原因基本一致,说明调查的可信度较高。

其次,图4统计数据表明,网上购物的“便捷性”和相对百货商场的同类商品的“价格便宜”是吸引顾客网上购物的主要因素;网购的“商品种类和品牌选择余地大”也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以上分析进行三方面的归纳与总结:

一是,顾客选择在“百货商场购物”的比重数值超过在“网上购物”的比重数值的商品有“珠宝类”、“黄金类”、“表类”、“鞋类”、“化妆品”、“女大装”、“男大装”、“运动类服装”、“运动器材及装备”、“婴幼儿服饰”、“婴幼儿用品”、“针织羊绒衫”、“内衣类”和“厨具用品”15类商品。

二是,顾客选择在“网上购物”的比重数值超过在“百货商场购物”比重数值的商品有“箱包、皮带、钱包”、“少淑装”、“婴幼儿玩具书籍”和“床上用品”4类商品。

三是,顾客选择在百货商场和网上购物“大致平均”的比重数值超过30%是“箱包、皮带、钱包”类。比重数值超过20%的商品有“鞋类”、“少淑装”、“女大装”、“男大装”、“运动类服装”、“运动类器材及装备”、“婴幼儿服装”、“婴幼儿用品”和“床上用品”九类商品。

四、网购环境下传统百货商场的经营策略建议

(一)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结论

1.网购竞争环境下,百货商场主要顾客是:20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顾客。

2.与网购方式相比较,百货商场吸引顾客的五大重要因素是:商品的质量保证、良好的售后服务、促销打折降价、购物的现实体验和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方式。

3.与网购方式相比较,传统百货商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商品种类是:贵重商品、对商品质量要求高的商品、对健康和卫生要求高的商品和现场体验性要求高的商品。

4.与网购方式相比较,传统百货商场处于竞争劣势的商品种类是:网上的销售价格低于实体百货商场的前提下,非贵重商品、休闲性或者时尚性强的商品、不担心质量的商品;在实体百货商场买不到的或者到百货商场商品寻找和选择所需商品比较费时费力的商品。

(二)传统百货商场的经营策略建议

1.全面创新经营与服务模式。大型百货商场原来的商品种类及柜组设计,以及纯粹的“卖商品”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商业竞争环境和消费者需求了。一是要科学设计和调整经营与服务内容,以及营业场所的布局,增加顾客的休闲、餐饮、娱乐等方面经营与服务内容,营造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舒适的购物与休闲环境。二是要充分运用现场、网络、微信等各种手段,与生产厂商联手,探索订制、订购、预约等个性化的销售服务制度,全面提升百货商场所经营商品的选择性与个性化服务水平。

2.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降低运行成本。百货商场今后要将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与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作为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百货商场平均利润率不下降或者少下降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降低百货商场相关商品的销售价格水平,特别是相对于网购处于竞争劣势的商品,要尽量缩小甚至持平与网购的价格差别。

3.重新组合商品结构。积极探索百货商场新型商品品类结构,特别是要针对20岁至50岁的女性主力顾客群体,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关商品的品种、品牌、款式、花色等方面的丰富程度,强化百货商场具有竞争优势商品种类的选择性。

4.努力提高百货商场诚信水平。一是要通过严格的相关制度建设,努力提升百货商场的质量管理和诚信销售水平,在广大顾客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认可度。二是要进一步细化送货、退货、顾客投诉、纠纷处理制度,通过严格的培训,大幅度提升销售人员、柜台营业人员接待顾客的水平。

5.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战略。要充分研究主力顾客的购物心理和需求特征,通过的服装表演、亲子活动、节日优惠等有力措施,设计和组织好常态化的营销活动,拉近商场与主力顾客之间的关系。

6.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的零售方式,构建百货商场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送货体系和结算体系,扩大与顾客联系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 黄相如.网购热潮下,传统百货业如何转型[J].销售与市场,2011,(3)上期:90-93.

[2] 梁美丽、朱振中.电商时代对传统百货业冲击效应研究 [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83-84.

[3]王秀丽.百货商场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18):33-34.

篇7

关键词:化学信息学;问卷调查;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07-02

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获得更加迅速的发展,知识总量大大增加,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如果对各种文献、数据和信息的应用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传递,显然己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运用计算机来管理、处理和表达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和数据库来获取与传递所需信息成为信息学的核心内容[1]。因此,主动地适应信息化的趋势,培养学生在研究中获取、分析、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化学信息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现状对本学院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化学信息学课程在本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安排及效果调查

1.教学安排。课程教学总课时为36课时(讲授20课时+实践16课时)。讲授内容包括:化学信息的检索基础知识(检索语言、技术、策略等);化学软件;数据库设计;程序编写;分子模拟;ChemBioOffice、文献管理与EndNote,信息处理与Origin的使用等。实践内容包括利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及电子期刊、利用ChemBioOffice表示化学信息、利用EndNote管理文献以及通过Origin进行数据分析及作图等。

2.问卷调查设计。利用问卷调查,对授课的理工科本科4个班级共177人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96%。调查问卷设计了单选、多选及开放式问题等,问卷内容包括四大主题:①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如是否预习、是否按时完成作业等;②学生学习化学信息学前的相关基础水平,如信息获取习惯、使用过的信息获取工具及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管理方法与学习的结合情况等;③学生对化学信息学的认知及需求;如课程的内容、课程开设时间、学习方式及学习目的等;④对教学安排的评价,如授课形式和内容、作业效果、学习收获、可以改进及拓展的方式等[2]。

3.调查结果。

(1)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积极性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信息学课程比较感兴趣,完成作业也比较积极,每天都会在该课程上花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

(2)学生学习化学信息学课前的相关信息素养基础水平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表明,学生在上课前主要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作为信息源搜索网络信息,对于图书馆专业电子数据库、网络学术搜索等的了解和使用率较低。

(3)学生对化学信息学课的认知及需求调查结果(见表3)。

调查表明,学生学习这门课主要是想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说明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4)学生对教学安排的评价结果(见表4)。

调查表明,学生希望从课堂上多学习文献检索、ChemBioOffice、Origin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有72.32%的学生希望老师增加课外知识的讲授,扩大知识面。

(5)学生对学习收获的评价结果(见表5)。

调查表明,有90.4%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今后的学习是有作用的。

对于开放式问题:“你认为本课程可以改进的方面?”学生们的提议主要有:(1)课时太少;(2)希望在课堂上老师先演示,再辅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3)更详细地介绍文献检索知识、ChemBioOffice、Origin等知识;(4)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5)扩展课程内容;(6)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7)课程提前开课等。

二、化学信息学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

目前高校的化学信息学课时有限,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解决好理论体系的铺垫和有针对性应用实践问题,并且兼顾专业学习的通用性和专业性确实不易。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希望在大二就了解化学软件的应用并学习到网络学术信息等内容,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前开课,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3]。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几点:⑴在传统教学体系中积极探索化学信息学教学的新形式与新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兴趣。⑵注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⑶遵循演示―学生探究性操作―教师辅导及总结的教学模式。⑷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即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结合。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在时间、内容选择上更自由,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利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这有助于解决课堂课时不够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⑸着重培养化学数据分析与绘图技巧。[4]

参考文献:

[1]楚勇,叶德泳.新药研发中的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体会[J].药学教育,2014,(03):42-45.

[2]洪坚,李燕群,杨秋漪,罗浩莹.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4,(S1):239-241.

篇8

【关键字】大学英语;重修;问卷调查

Abstract: Though an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concerning the makeup course of college English, the paper aims to study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the course in the hop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make up course;questionnaire

“重修重考”制度是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实行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2007-2008学年担任大学英语(1)重修课程的教学工作。班级的旷课率高达近50%。笔者做过初步调查,发现重修课的出勤率普遍偏低,许多班级的旷课率都达到40%-50%。如何改变英语重修课的现状,提高重修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了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关键。

重修班的学生大多是学校各个班级学习成绩较差的后进生,他们可以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如果能够在大学英语重修课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一股全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学校的四六级通过率。

我校的大学英语重修在每学期的4-15周进行,参加的学生一般分两类:1. 未通过本门课程补考的学生;2 对期终考试成绩不满意,为提高基点而重修的学生。第一类学生是主体,约占80%。

篇9

(一)企业特征。以企业所属行业来分,专卖管理与服务为63份,占有效样本的51.2%,生产、商贸和其它分别为20份,分别占有效样本的16.3%。以企业的经营规模在行业中所属类型来分,大型企业占有效样本的31.7%,中型企业占有效样本的63.4%,而小型企业占有效样本的4.9%。以企业所属发展阶段来分,处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结构基本稳定,生产步入正轨效益迅速提高阶段的占有效样本的16.3%,处于成熟阶段,产品或服务结构固定,企业效益比较平稳阶段的占有效样本的82.1%,处于衰退阶段,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缩小,企业效益下降阶段的占有效样本的1.6%。 

(二)企业激励倾向。问卷对于领导管理共设置6个问题,分别为领导更关心工作业绩佳的员工、领导不会因为工作业绩变差而改变对待你的态度、企业制度中有关奖励的规定比有关惩罚更为具体、企业对业绩好的员工的意见比较重视、不论员工业绩好坏与否他们的意见企业一样重视和工作中受到的表扬比受到的批评多。分析后可以得出中高层管理者非常同意和同意占比超过一半,为55.67%,认为一般的为30.35%。 

工作条件共设置2个问题,分别为业绩好的员工能更容易的得到企业为其工作提供的物质支持、企业为所有的员工提供一样的工作便利,中高层管理者认为非常同意的比重相对其他五种较高,为22.76%,同意的比重为39.84%。 

工资待遇共设置5个问题,分别为收入多少与业绩无关、业绩好的员工能享受更好的福利、福利多少与业绩无关、企业管理者获得的股票期权奖励比现金奖励多、绩效工资占总工资的比例很高。工资待遇的争议较大,非常同意比重为10.08%,而同意、一般、不太同意比重类似,分别为28.46%、29.43%、28.13%。 

工作本身共设置10个问题,分别为业绩好的员工更容易获得符合自身兴趣的工作机会、不论业绩好坏所有员工都有机会从事符合自身兴趣的工作、业绩好的员工更容易得到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业绩不好的员工往往只能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业绩好的员工更容易得到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机会对每个员工来说是均等的、业绩好的员工更容易得到工作的自主权、业绩差的员工会受到更多的监督、业绩好的员工更能够弹性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所有员工都按照相同的时间表工作。管理者认为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重为52.52%,一般的比重为 

28.29%。 

培训发展共设置4个问题,分别为更好的工作业绩能够带来更多的培训机会、工作业绩的下降不会失去培训机会、更好的工作业绩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工作业绩好坏与发展前途无关。管理者认为非常同意和同意的比重为53.66%,一般的则为25.81%。 

职位威胁只有一个问题,即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管理者非常同意和同意企业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比重很低,只有26.02%,认为一般的比重最多,为36.59%,不太同意的比重次之,为33.33%,表明管理者对职位威胁这一方面的争议最大。 

(三)企业绩效。财务衡量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销售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以及单位成本四个指标,中高层管理者对于自己所在企业的财务状况高于同业一般竞争者的看法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占比48.38%,一般的比重最大为41.26%。 

客户导向型指标包含市场份额、客户维持率以及客户满意度三项指标,中高层管理者对于自己所在企业的客户导向型状况高于同业一般竞争者的看法非常同意和同意分别为14.63%、 

52.57%,认为一般的比重也有29.27%。 

内部流程指标包括五个指标,分别为计划控制能力、生产制造水平、售后服务、内部管理水平以及员工满意度指标,中高层管理者对于自己所在企业的内部流程状况高于同业一般竞争者的看法非常同意和同意分别为14.15%、45.04%,认为一般的比重为33.17%。 

该指标有创新能力和员工平均培训费用两个指标,中高层管理者对于自己所在企业的学习、创新与成长状况高于同业一般竞争者的看法非常同意和同意分别为10.57%、46.34%,认为一般的比重也有34.96%。 

二、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企业激励倾向性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SPSS软件分别对这两项内容做具体的相关分析。 

首先,假设企业激励中的领导管理、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工作本身、培训发展以及职位威胁分别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关系,我们将企业激励的这六个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进行简单的线性相关分析。而表中的皮尔森相关系数是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为0,相关系数越接近1表示企业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越强。经过分析可得,领导管理、工资待遇、职位威胁与企业绩效之间是低度线性相关,而工作条件、工作本身以及培训发展与企业绩效之间则为显著相关,且企业激励的六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都是正相关的。然后,我们再将企业激励倾向六维度分别与企业绩效的财务衡量指标、客户导向型指标、内部流程指标以及学习、创新与成长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低于0.3的为微弱线性相关,或者我们可以直接看作不相关,大于0.5则为显著相关。经分析可得,它们都是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不为0的,其中工作本身与客户导向型指标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11,而领导管理和财务衡量、内部流程和工作条件、职位威胁和内部流程以及职位威胁和学习、创新与成长之间的相关性微弱。 

篇10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网络素养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配额抽样的方法在大连市9所高校获取有效问卷962份。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素养的高低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这也拓展了网络素养对生活满意度的理解,并就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来增加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素养 生活满意度

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也达到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81%;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例最大①。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网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高校大学生作为网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大学生本身的特性其对于网络新技术的驾驭与适应能力较其他网民群体要强很多,在网络检索、社交类综合平台应用、手机网游和网购团购领域也走在了最前列,而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并没有把高校排除在外,大学生对健康关注程度日益增高。大学生如何对待网络信息以及参与网络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直接影响了互联网环境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文献综述

1、网络素养

本文结合国内外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国外学者Shapiro和Hughes划分网络素养的七个维度(工具素养、资源素养、社会结构素养、研究素养、素养、应急技术素养和批判素养)②和国内学者蒋宏大网络素养划分的六个维度(网络媒介认知素养、网络媒介甄别素养、网络道德法律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和网络发展创新素养)③,将本次研究的网络素养划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1)安全道德素养(在网上保护自身安全、处理不良信息和文明上网的能力);(2)技术素养(了解和使用计算机工具以及软件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3)素养(利用网络媒体发表个人的观点、看法、以及作品的能力);(4)创新素养(善于利用网络媒介发展自己、拓宽视野,进行有益创作的能力);(5)批判素养(对网络信息有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能力);(6)自律素养(对网络的使用有自制管理的能力)。本文就是要探索六个不同的网络素养维度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2、生活满意度

目前,国内外测量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量表有很多,其中Diener等人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应用广泛,Diener认为两种类型能够解释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范畴:主观感受型生活满意度和客观条件性生活满意度④。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假设理解的生活质量是受到个人因素或者倾向性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乐观、悲观、孤独等等);另一方面,客观条件型生活满意度指出生活质量是受到环境因素或者情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家庭、工作、社会等等),依据生活质量的客观因素,人们的生活质量趋向于他们重要生活领域评估的一个直接功能。Diener还认为一个人对其当下生活的标准越满意,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越高,反之亦然。Huebner在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SLSS)和多维度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作为我国青少年生活满意度调查的有效工具。

基于以上理论框架,本研究强调网络素养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重要性,提出的问题和假设分别为:

问题: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影响是什么?

假设: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越高,其对生活的满意度越高。

二、研究方法

1、抽样及其步骤

本次问卷调查在问卷设计上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网络素养和生活满意度的资料,采用自编问卷形式。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素养问卷,第二部分是生活满意度问卷,第三部分是个人基本情况问卷。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等9所高校,采用配额抽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计1000份,回收问卷962份,占问卷总数的96.2%,在样本性别构成上,男生有456人,女生有506人,分别占样本总体的47.4%和52.6%。此次调查时间从2014年6月10日-2014年6月24日,为期2周,参与调查的人员是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老师及研究生。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一处理。

2、测量

(1)网络素养。在外国学者Shapiro和Hughes划分网络素养的七个维度和我国学者蒋宏大网络素养划分的六个维度的基础上,本次研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将22个测量项目重新划分为网络素养的六个维度,分别是安全道德素养、技术素养、素养、批判素养和自律素养。22个项目均采用4分制量表的形式(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同意,4=非常同意)。表2可见六个维度的信度系数最低为.412,最高为.743。方差累计贡献率达53.241%,能够解释总变量的53.241%。

(2)生活满意度。本研究主要根据Diener编制的《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测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情况,采用五分制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被调查者对5个项目作出回答(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不清楚,4=同意,5=非常同意),这5个项目分别是大学生活接近我的理想、生活条件不错、对生活很满意、在生活中已经得到想要的和如果能够重新开始我几乎没什么变化。5个项目的信度系数达到.750

三、研究发现

表2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素养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其中安全道德素养显著正相关(r=.068,p≤.05),技术素养显著正相关(r=.124,p≤.01),素养显著正相关(r=.172,p≤.01),创新素养显著正相关(r=.077,p≤.05),批判素养显著正相关(r=.198,p≤.01),这说明安全道德素养、技术素养、素养、创新素养和批判素养高的大学生往往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而自律素养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r=-.069,p≤.05),也就是说自律素养高的学生往往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素养越高,其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假设成立。

四、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结合大连市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增添了自律素养这一网络素养维度,在国外学者对网络素养和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连市高校大学生探讨国内大学生的生活素养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发现网络素养高的学生其对生活满意度也高。我们处于网络的包围之中,网络在对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在重视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培养其较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对生活满意与否理应受到高校教育的重视,因此,高校要开设网络素养素养课程,多方面、多维度提高大学生对生活满意度的认同感。

本研究是在大连市9所高校网络素养和生活满意度所做的一个探索性研究,由于本身所掌握资源的有限性,只能查到高校人数与男女比例,对于各高校具体情况不甚了解,因此并没有采用纵向的概率抽样的方法,而是采取的非概率抽样中的配额抽样和任意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的发放,同时并没有把专科生和研究生纳入测量范围,这也是研究的一个缺陷;虽然研究能够发现网络素养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但是并不能证明是一个因果关系;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测量国内中学生或者大学生网络连通性、网络依赖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也可以测量个人特质、网络连通性与网络依赖之间的关系。

研究中并没有完全采用当前国际上在网络素养方面研究较权威的Shapiro和Hughes的七个维度,而是结合问卷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因子分析的时候,进行了创新,提出自律素养这一维度,但是研究结果显示自律素养的信度效果并不理想,因子分析后得到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也不是非常好。未来的研究应该抓好前测这一关,为增强问卷总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做好铺垫,同时也要加强国内与国外或地区网络素养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①《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②Louis Leung ,Paul S. N. Lee. Impact of Internet Literacy, Internet Addiction,and Internet Activitieson Academic Performance[J].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012,

30:403-418

③蒋宏大,《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52-53

④Louis Leung.Effects of Inter-

net Connectednes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0,98:273-290

⑤胡杰,《沈阳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1

⑥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