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哲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的哲学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会计是以货币单位为计量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加以实施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理论系统地说明了会计概念、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以及它们对会计实践工作的指导。
3.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理论中的理论。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科学。
二、会计理论与哲学之间联系的必要性
就哲学而论,它是关于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哲学涉及的众多学科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是会计理论的指导,要使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科学化,就要以马克思哲学为基础。
三、会计核算原则的哲学思考
哲学应用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在总结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会计核算的几点原则加以哲学分析,以体现用哲学看会计理论的新视角。
1.真实性原则唯物观。者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会计是以特定对象为载体的一项实践活动,无论是运动的资金还是被提供信息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而资金的的记录和信息的提供都要符合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正确的记录和核算,真实、准确、可靠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受主观意志所左右,不弄虚作假,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2.重要性原则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重要性原则是指对与在经济业务中,若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突出反映,则可重点则列、说明,分析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对于次要的事项,则可加以适当简化。这就在全面与重点之间产生了矛盾,根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但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分析事物不仅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如实的分析其特殊性,从而采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谨慎性原则稳健主义。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要保持谨慎。算足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轻易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这刚好符合稳健主义原则,稳健主义以风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解决风险与收益这对矛盾,在保证适当收益的前提下规避风险。
4.配比原则事物的普遍联系。配比原则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收入要与相关的成本、费用相配比后才能得到该期间的损益。这恰好验证了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的道理,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人们要善于从动态的事物中分析其内在联系。
四、关于我国会计理论哲学性的探索
1.新时期会计理论哲学性的前景
综上所述,哲学几乎体现于所有核算原则,不仅如此,在现有的研究分析中,哲学还涵盖了会计理论的诸多方面,如会计的物质观(经营活动)、运动观(资金运动)、时间观(会计分期)、空间观(会计主体)。如此,哲学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关会计哲学性思考的学术文章渐渐丰富,会计哲学初具规模,现以哲学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七点论,可见我国会计哲学性研究具有可性性和发展性。
2.会计理论创新的哲学思考
(1)会计理论创新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也正是得以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故在我们会计理论的创新研究中,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解放思想。对原有的会计理论进行本质、全面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挖掘其中的联系,得出更深层次、更具应用价值的知识体系,并将之拓以应用到以后的会计实践中。
(2)会计理论创新要尊重规律,发挥能动
规律是实物的本质联系,万有引力规律在牛顿发现之前就存在,只是牛顿将之推广;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论》之前就存在,只是马克思研究揭示了这一规律。会计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规律,它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如果现行的的理论满足不了新时代新经济所要求的质量,那么新的理论必然替代旧的理论,不能墨守成规,否定发展,停而不前。然而这种发展的快慢则取决于主体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自觉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篇2
1网络科技是虚拟世界的物质载体
建立在信息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网络技术在当代迅猛发展,因特网(INTERNET)呈现指数增长的态势,其主机数和联入网络数大约每10个月翻一番。目前全世界已有186个国家和地区的1亿多人在使用因特网,并且增长仍在继续加速。因特网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把一与多、多与多相联系,把历史与当下、理想与现实相交织,把昨天与今天、遥在与此在相结合,把声、形、色、感相交融,把感性触摸和理性思索相杂糅,从而构造出一个极具魔幻力的网络空间,这个空间是由人类通过数字化方式(用0-1数字方式表达和构成事物及其关系),链接各个计算机节点,综合计算机三维技术、模拟技术、传感技术、人机界面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三维感觉世界,是人类交流信息、体验情感、生产生活的虚拟时空、微缩世界和克隆社会。它的最大特点是虚拟性,因为它是通过电脑技术以现实时空构架为蓝本,以人工方式构造出来的超现实时空构成。但它决非凭空产生的虚假之物,它能够以电脑软件的形式进行现实的操作,使得人们能够在其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人机界面的强烈互动感、可实现的远程显现感和操作感,它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存在这样一种“实体”,它是一种能够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量和能力,它给了我们实际的和功能性的真实感。虚拟空间是一个真实的功能性整体,它拟而不虚。
2数字化生存是虚拟世界的基本内涵
网络科技为人类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虚拟世界。在这里,人类正在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生存方式,那就是数字化生存模式。它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实践模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所谓数字化生存就是指基于0-1数字系统建立起来的无数电脑通过局域网站并以互联的形式,使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链接起来所形成的既独立又串联,既接收又传输信息的网际网络生存方式,如网上购物、网上交友、虚拟社区、虚拟银行、虚拟战争、远程教学、远程医疗、交互式娱乐、电子杂志报刊图书等等,数字化生存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到军事领域再到科教文卫领域,数字化简直无孔不入。人们正在享受着数字化生存的超现实时空的便捷性和自由性。数字化生存就是人类在虚拟世界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总和,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谓的虚拟实践,既人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赛伯空间(CYBERSPACE)或电脑网络空间有目的地进行能动的探索和改造虚拟客体的一切客观活动,它的范围广,程度深,力量大,不仅包括生活生产活动,也包括人类生存发展的所有活动。虚拟实践是在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实践活动模式,它虽然是一种能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也是一种客观现实性的感性活动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虚拟实践具有明显的和强烈的能动性、目的性、自主性和自觉性,而且比现实的实践主动性大得多。但它决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它能够改变赛伯空间(CYBERSPACE)中以“比特”形式存在的虚拟对象,并且这种改变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被人感知到的,所以它确实是一种客观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的主体是人类社会中的个人和集体,虚拟实践的中介是人类社会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性工具和精神手段,虚拟实践的客体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而产生的属人信息和对象,他们都是社会历史性的产物,是和虚拟实践本身一起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历史地出现的,并且都要受到整个现实人类社会的制约,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虚拟实践因而也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人类活动,它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共性。同一般实践活动模式的直接现实性相比,虚拟实践又具有内隐性、虚拟性、超越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即虚拟实践是一种内化于电脑一网络世界中的虚拟现实实践活动模式而又超越了现实实践活动的时空局限性的创造性活动。如果说人类以往的实践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同质性的重复性的常规性的改造性实践的话,那么,今天的虚拟实践就更多的表现了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突破性的创意性的创造性实践,它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实践的方式,扩大了人类的实践范围,倍增了人类实践的能力,提升了人类交往实践的水平,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把握宇宙人生、构造人类新生活的全新方式。这样就使得哲学必须面对网络空间、虚拟实践这一客观事实,在哲学的层面上反思人类的生存、实践和价值,从而提出并构建起一种新的哲学理论。
篇3
关键词:神木;免费医疗;福利思想
在质疑和非议不绝于耳的媒体环境中,神木免费医疗改革已经坚持了一年多。经过了探索初期的短暂混乱和不断的调整完善,免费医疗在神木基本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神木以实践回答了种种猜疑和质询,免费医疗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医疗困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扬。医疗保障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抛弃情绪化的冲动表达,更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本文试图通过福利哲学的视角,对神木免费医疗进行分析,以期深入理解这种模式的优势和重要性。
一、神木免费医疗的基本情况和社会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神木免费医疗,首先我们简要总结其一年多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重要的社会影响。
(一)神木免费医疗模式的实施效果
神木免费医疗运行一年下来,很好地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医疗问题。在费用控制方面,也没有超出设计者的预想。一年人均医疗费用350元,全县近40万人,总费用为1.5亿。这个财务状况没有超出预算,更没有造成人们普遍担心的财政负担。客观地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好。
(二)神木免费医疗的社会影响
神木免费医疗的实施不仅受到了当地居民的赞誉,而且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报道,更重要的是初步得到了学界和政府的肯定。2010年初,神木模式被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评为2009年度中国社会政策十大创新事件之首。评审团认为:“神木模式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制度公平,当地政府履行了对公共事务的义务和责任,建立了科学的健康及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和有效的医疗费用控制机制。”2010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长陈竺肯定了神木模式的破题意义。他认为:“平均每个人400元,一年运行下来的情况相当好。如果都像神木那样的话,按照300元的标准,大概五分之一的县里可以先做起来。”
二、免费医疗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健康是个体幸福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因此,保障健康是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妥善解决医疗问题,不仅是个复杂的社会难题,也是发展社会福利的重要方面。对于神木免费医疗的评析目前主要集中在其医疗层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重要的社会福利思想价值。我们从免费医疗与社会福利,免费医疗与福利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免费医疗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政府和社会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设施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福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供给的特征是收费低廉或者免费。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幸福的重要基础。健康保障是社会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一个社会的健康保障水平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福利发展状况。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医疗状况和健康水平,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福利的探讨。神木的免费医疗,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福利发展。因为,免费医疗具有医疗资源配置的平等性和公共财政支出的共享性,所以它的提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福利思想价值。
1、免费医疗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平等性
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重要突破,或者说创新,打破了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身份界限,实现了在医疗领域公民的平等性。我国现有的医疗体系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是按照身份界限分割为不同的板块。其中政府公务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实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实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实行新农合制度。这种体系设计表现出了强烈的身份界限,实际上反映了公民在医疗保障领域的不平等性。神木免费医疗制度,打破了这种身份界限。神木规定,拥有神木户籍的城乡居民统一实行门诊医疗卡和住院报销制。它打破了城乡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公务员、职工和居民之间的身份界限,将城乡居民统一纳入到单一医疗保障体系中。这才真正合乎政府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福利哲学的永恒主题是社会正义,无论社会正义被解释为民主、平等还是自由,平等都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医疗领域的不平等,实际上是特权思想在医疗方面的突出表现。神木的突破,不仅具有重要的医疗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福利思想价值。因为,神木免费医疗制度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社会福利的更高追求。社会福利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也应该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追求。正因为如此,神木医改,被人称为“中国福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圣典”。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高度评价了神木免费医疗。他认为,神木医改是中国福利建设史上的一个圣典,是一场社会政治大变革,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2、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共享性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们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理应由全体人民共享。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普通民众却很难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贫富差距问题的加剧就是这种趋势的突出反映。如何实现公共财政的共享性?加强社会福利建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神木免费医疗的实践应该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的探索,它通过为民众提供免费医疗,让人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经过30多年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市场机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激励作用。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不可能是走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回头路,而应该由政府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政府要有所作为,积极投入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的免费提供,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二)免费医疗和福利社会
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了剩余型和制度型两个阶段。在我国的社会福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福利发展模式的争议。一般认为,我国应该避免高福利国家的教训,即由于高福利所造成的就业不充分和激励不足等福利病。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现在面对的情况主要是福利供给严重缺乏、社会保障不足,而不是过度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建设一个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所谓适度普惠型,就是一方面尽力使广大人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而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监督机制规避发达国家的福利病,使社会在保持充足活力和动力的同时,实现基本的社会正义。
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实施,我们认为是一种适度普惠型的福利建设。所谓普惠是指它面向全体民众,打破了身份、城乡的界限,是一种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所谓适度是指它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运行监管,合理控制费用支出,避免了过度医疗和严重的费用负担。事实上,神木在实施免费医疗制度以前,已经实施了免费教育。教育、医疗虽然需要投入社会资源,但是这些不是单纯的消费领域,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投资,教育增加了社会的文化资本;医疗增加了社会的健康资本。在这些方面加强福利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投资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都是建设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的发展方向。
三、神木免费医疗对构建福利社会的启示
通过对神木免费医疗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构建适度普惠型福利社会的启示。首先,要积极发展社会福利,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展经济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应该通过发展社会福利,让大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使群众的生活品质伴随经济发展相应提高。其次,社会福利重在建设。发展社会福利,不在于提出多么完美的理论,也不在于喊出多么诱人的口号,关键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像神木这样不断推出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举措,虽然制度设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却能够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再次,发展社会福利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执政为民的理念。神木免费医疗的投入,并没有造成人们普遍担心的财政困难,但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社会矛盾日渐突出,维护社会稳定成了政府的重要任务。与其事后花费巨大财力去维护稳定,不如事前着力去发展社会福利、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减少、化解社会矛盾。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理念和责任,我们希望有更多地方政府能够以切实行动发展福利、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王家敏.陕西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施行1年获肯定[J].中国新闻周刊,2010(4).
2、佚名.医改:从神木学到什么[J].中国新闻周刊,2010(5).
3、欧阳景根.背叛的政治――第三条道路理论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2.
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规律
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在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总结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哲学的普遍真理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哲学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在长期对我国生态演变自然规律的自觉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无限夸大自然对人的控制性,认为自然规律是神秘的、不可认识和利用的。而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尊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不脱离中国实际,打造“空中楼阁”,要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统的眼光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人民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是对自然规律由自发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自动利用的认识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赖自然,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直观、经验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机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虽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了大面积开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涝灾、山洪、风沙等形式对人类进行的回馈,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阶段,只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自发认识和运用阶段,人们处于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发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破坏非常微弱,处于能够顺应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都处于萌芽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阶段。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释放,极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开始对自然资源、能源过度性地开发。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无限膨胀,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征服自然,甚至认为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改变自然规律,达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这个阶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阶段,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背离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阶段。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这种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充分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阶段,处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自觉时期,要求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由自觉到自觉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的质的飞跃。
哲学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是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对事物的认识,尽管曲折、反复,如果认识主体尊重实践的检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还是可以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和实践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们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绝对化,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在工业文明时期,认识与实践相背离,认识严重脱离实践,导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态文明理论则要求把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顺应自然,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达到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社会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为人类具有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下时,实践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当人们的视野扩大、认识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后,实践活动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和水平。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们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是由于认识与实践出现了严重偏差,出现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导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因此,在生态问题上,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基础上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由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需要两个因素构成。前者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后者是构成价值的主体条件。价值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抽掉了价值的客观基础,把价值的主体方面无限夸大,使之绝对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把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衡量自然万物的根本价值尺度,疯狂地进行毁灭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自然破坏能力的逐步加,对大自然不计后果的开发和掠夺,导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篇5
社会哲学在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事实上,能够扩大和深化马克思理论的影响。此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发展,产生了一些令人兴奋的研究论文和著作。然而,在社会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觉和认知。马克思的理论是最先进的人类文化,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哲学。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于社会哲学都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的性质是革命的,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将哲学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间",他并没有给我们设定一个未来,也没有预测一个科学社会的到来,而是强调物质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无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所有以前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他们的历史仅仅是观念中的历史。在此,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指明了历史所真正应当研究的是社会的现实生活。
社会哲学同哲学是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哲学界定为:作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反思,社会哲学是关于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的理论。
社会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现代生产,以完成工业革命和市场制度的确立,社会哲学的蓬勃发展。从社会哲学,社会哲学产生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它是否是一个阶段,是根据它目前的社会生活。因此,社会哲学是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结构的解释,反思和批判。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哲学研究更应立足于现实。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加速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哲学,不能根据传统和未来的社会,也不能立足社会,一般的社会,而只能根据现代社会,只有到了现代社会,包括中国,泛化,反射,解释,改造,建设和批评。就现代社会来看,它既具有一切社会都具有的普遍规定性,又具有与传统社会和未来社会相区别的特殊规定性。而现代社会的特殊性,既表现为现代社会的表层特征,又表现为贯穿现代社会各要素、各领域的社会内在整体特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以说社会哲学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揭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是一切社会哲学的目标和任务。
社会哲学作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反思,就要体现现代社会的特点。现代社会是从传统社会发展而来的,又是被未来社会所代替的。因此,它表现为一个生成、发展及消亡的过程。总之,社会哲学要揭示和发现社会生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模式。
二、社会哲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哲学的建立,不仅需要确定合适的对象,而且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科学的结果需要科学的方法。当代社会哲学领域的各种观点、思想和学说的区别,归根结底来源于研究者在方法上的差异。
20世纪80年代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的兴起,人们的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方式。社会哲学这一概念也是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国内学术界。但是,只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社会哲学也只是表明人们从历史哲学对社会哲学的希望。但在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在一定规模之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人们社会哲学的思维方式。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诸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市场经济与道德生活的关系,价格,社会转型,市民社会的建构,是社会的哲学思考,已经有意识地运用的社会哲学。
马克思在对人类的社会进程进行研究之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对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结构主义、历史主义和批判的方法等等,在注重对静态的结构进行分析的同时,又注重对动态规律的研究。对于社会内在结构的静态描述我们应该注重结构主义的方法,而在对于社会规律以及社会演进过程的研究则应当注重历史主义的方法。因此,要建立真正的社会哲学,我们必须把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机的统一起来,由于马克思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它自身所具有的理论综合性,要求我们必须以理论为核心理论,这是由其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三、以的视角研究社会哲学的意义
自理论产生以来,它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的视域下,社会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同时,也只有在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哲学的研究,才是合情的,也是合理的。以的视角来研究社会哲学,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的迫切需求,中国当前的社会现实。哲学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西方社会哲学理论可以获得相当大的发展,关键在于它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然而,我国的社会哲学的研究开发进展慢,有些研究深度和力量得到加强。根据我国实际,只有坚持以马克思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地位,为了满足社区真正的需要在当前的中国。
其次,社会哲学对于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的重新建设具有时代意义。社会科学是根据每个国家具体的国情建立的,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社会科学理论,外来的社会科学理论由于是源于西方国家的经验,因此,其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当前中国的情况。因此,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科学,必须使社会科学"本土化",这就需要社会哲学的帮助。
第三,社会哲学有利于推动对社会的总体把握。虽然社会哲学的兴起,是由于当前社会现实实践的需要。但是,反过来,对社会哲学的研究,又可以促进对人类社会的总体把握。社会哲学作为一种理论活动,一种哲学层面的研究,必定会超越特定的实践兴趣,进而上升到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本质把握的层面。这样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总体把握,正是社会哲学的主要任务。
篇6
关键词: 时间空间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回答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时,哲学把它们同物质范畴紧密联系在一起。物质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实在,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时间和空间便是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便是时间,而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便是空间。时间和空间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就像物质同时间、空间不可分割一样,这清楚地表明了时间、空间的客观实在性,它同物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独立存在的,正如列宁所说:“唯物主义既然承认客观实在即运动着的物质不依赖于我们意识而存在,也就必然要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1]
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说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前,时间和空间就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而存在着,并不像有些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人们用以整理感觉材料的主观形式;人类出现以后,人的意识并不能改变时间和空间的特征,而只能反映这些特征。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物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是人们的认识对象并规定其量度,这与它们作为一种客观实在而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并不是一回事。当人们用一把尺子度量物体时,这把尺子作为量度是人们规定的,由于种种原因尺子的长度是会变化的,但这和被测量空间本身的变化不是一回事。换句话说,就是对时间、空间测量的变化并不能说明时间、空间本身的变化。
当我们说一物体的空间变短或时间变慢时,必然会涉及这样两个问题:是时间和空间本身变慢或变短了呢?还是由于测量使时间和空间显得慢些或短些,这是不容混淆的两个问题。否则,就会把测量等同于测量对象,把测量的变化等同于时间、空间的变化。
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对于相对不同参照系的时间、空间的测量有了新的解释。原来以为时间和空间相对于任意参照系来讲其量度都是一样的。如A为一运动物体,B为一静止参照系。当B观察A时,A上的尺子、时钟与B上的尺子、时钟在长度和快慢上是一样的。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这一看法,结果是A上的尺子变短,时钟变慢。反过来当A观察B时,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对此,现行哲学教科书普遍认为:时间和空间本身是随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具有相对性。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就写道:“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的间隔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又如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概论》一书中也持同样的看法:“狭义相对论也证明时间和空间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们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相对的。
狭义相对论中的“尺短钟慢”作为观测效应是无可辩驳的,但能否用来说明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呢?对此有几点疑问。其一,A、B参照系中到底哪一个尺子变短了,哪一个时钟变慢了?对此可以这样回答:两者都短,两者都不短;两者都慢。其二,根据狭义相对论原理,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处于静止参照系的观察者就会发现,它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将变为零,时间就完全停止不动了。如果我们仔细地思考这两个问题,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尺短钟慢”乃是一种观测效应。长和短,快和慢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参照系而造成的,因而没有任何理由说是时间和空间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
因为物体的速度都不是相对的,它取决于参照物,参照物不同速度就不同,你要问某个物体的速度到底有多大,这在物理学中是一个不该问的问题。但如果我们这样来提问:我们承认独立于意识,独立于测量之外有一物质系统,这一系统不会受到意识、测量的干扰,那么你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和这一系统本身相符合呢?我认为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又对物质及其存在形式和对它们的认识给予了区别。
无论是在经典物理学中,还是在现代物理学中,所测量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假设有一绝对参照系,即绝对时间、空间的存在;而后者则抛弃了这一不必要的假设,只要选择一个“参照系”,将宇宙中的种种事件与它联系起来就行了。任何一个参照系都同样有效,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最方便的一个,因而测量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不具有绝对性。哲学教科书混淆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和对它们进行测量的相对性,把测量的相对性等同于时间、空间本身的相对性,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既然承认时间、空间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那么就要承认对时间、空间的观测效应与时间、空间本身的变化并不是一回事。要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就要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否则就很难自圆其说,很难保持理论的一贯性。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篇7
【关键词】 体育 科学 哲学 互动
一、体育与科学的互动关系
体育与科学的互动关系是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体育与科学的发展也是行影相随的,体育的发展需要科学的支撑,科学指导体育的发展,体育为科学提供了服务,体育与科学的关系既是互动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体育离不开科学,科学也少不了体育,体育是永恒时刻都发生着的。体育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活动,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体育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体育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二、体育科学化、体育现代化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造现代化的奥林匹克、亚运会、全运会等体育中心,同时提高科学管理与组织好中心场馆的有效服务,发挥其建造的多功能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一流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优秀选手和教练,取得国际水平的战绩,这一切都体现着体育科学化、体育现代化。
游泳训练的历史从游泳竞赛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现代游泳训练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00余年。100年来,游泳训练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技术改进,到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从单纯的追求运动量到注重强度与量的结合;从注重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到强调技术和专项能力并重发展。简单的说,游泳训练的发展同人们对于游泳项目的本质的认识紧密联系。随着人们对于游泳运动本质的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游泳训练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科学观念深刻性的提高,从而把游泳运动训练工作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三、体育与科学的哲学思考
体育和科学的互动关系,体育与科学的融合是已经成为21世纪体育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与体育的交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特征之一。体育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体育的深层哲学思考也越来越深入。对于体育的哲学思考,我个人并没有太独到的见解,一直都在努力地探索着和追寻着,什么是体育,什么是哲学,这个概念非常的抽象,很难理解,体育与哲学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到底里面有什么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似乎也引起思考过,一直没形成系统的东西。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很难让人跟得上。体育的发展也呈现了非常繁华的局面,这让我发现了一些东西,看到体育和科学的跟紧密联系,工业化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创新,就是所谓的学科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需要体育,他们之间就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彼此依赖关系,科学的进步,对体育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学是服务人类的,科学的产品也是一样,体育也是一样。体育是要人性化的,是和人的需求结合在一起的,这样才能让人接受,体育运动动作需要根据人体的内在联系进行设计,而这个过程就恰恰是科学设计的过程,是科学思考的过程,是体育与科学互动的过程。
体育与科学除了有互动关系之外还有哲学关系。中国武术的发展,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是非常之密切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太极拳。我们可以通过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经典的研究,以期增进大家对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此处所选哲学著作,大部分都是先秦哲学著作,也适度的选取其它时代的作品。另外,也有部分对理解拳法有益的文章,也收录于此,如《棋经》等。
要提醒一点,就是这些书中所讲的东西,要有辨证的思维,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另外,也不要断章取义,要联系整个文章的精神来看。朱熹说:半日读书,半日静坐。读完书后,是要认真思考才能有所得的。这些古籍中,本人最喜欢读的是《老子》,其次是《孙子》。《老子》包含许多哲学思想,令人久久玩味。其思维的精华是“天人合一”,可惜,能理解的人太少。更多的人都是退而求其次,以思辨的系统论而替代之。《孙子》是讲计谋的,但本人感悟最深的却是个“正”字。《庄子》分为内、外、杂三篇。一般认为内篇最能反映庄子思想,有可能是庄子所作,或其弟子所录。外篇可能是徒子徒孙们写的,杂篇则可能成书更晚一些,有些甚至是汉代的作品。感觉《庄子》尚未能完全领悟《老子》的思想,但已比历代以来各家对《老子》的注解要强得多。
由于《周易》被奉为经典,人们不敢对其再进行修改,因此,在其后的差不多一千多年中,哲学思想基本上没有太大进步,陷入机械论和辩证思想交错存在的一种状态。本来“易”讲的是变化,却被许多人生搬硬套其中的话语。直到北宋时期,太极学说异军突起,将周易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升华和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辩证法。其后,经过宋、明两代人的努力,太极学说与周易学说融为一体,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哲学。其中太极学说就如同现在讲的哲学,而周易就如同现在说的方法论。但人们仍不敢去改经。只是在宋朝时部分文字的次序被儒学大师朱熹改过。
总之,体育与科学的互动关系运用哲学思考的方法是相互联系的,科学的进步促进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发展进一步服务于科学。体育、科学、哲学,这三者是连在一起的,思考起来三个都是要涉及到的。如果用哲学的眼光看待,用唯物辨证主义和方法论来认识,来思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必然推动了体育的进步与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逻辑思维,非常的通俗,虽然运用哲学思考,对上面所进行的论证也许不够能证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但我想应该也有一定的道理,哲学与体育、科学的关系也应该是紧密联系的,哲学思考得越深入就能更好地理解体育与科学的关系,同时科学与体育的进步、发展,也就越能促进哲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志[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
[2]伍绍祖.与体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崔乐泉.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陈武山等.游泳训练理论[讲义].2000.
篇8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之后,为迎接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北京奥运会留给了世人以辉煌的记忆,同时也带给我们诸多的思考。因为奥运会在中国举行,这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因此,它成了中华民族在2008年的头等大事。为此,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但北京奥运会之后,一个全新的体育发展周期又摆在我们面前,本篇论文,将试图以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为引线,而展开相关的思考。
1 北京奥运会与竞技
北京奥运会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体育盛会,中国来说,奥运会具有两种象征意义:一是展示一个开放的中国;二是展示一个日益强盛与世界融为一体的中国。这两种展示同时又包含了五千年中国文明史的文化底蕴。刘延东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契机,可以“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添新动力”。这是一种官方的观点,另一种观点来自民间,则表达了不同意见,有人甚至认为举行奥运会前,必须经过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改革,否则会有负面作用,“奥运会为我们审视西方文化,反观现代的文化提供了契机,在这种文化的碰撞中我们扬弃传统文化的糟粕提供依据。”
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办事的规则的不一样,即使在今天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也不例外。西方追求的是利润与金钱,中国追求的是扬名立威:这就如同14-15世纪的东西方国家一样,郑和七下西洋,目的都是为了扬威,西欧开辟新航路,结果发现了美洲,掀起了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新篇章,几百年过去了,文化价值观还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似乎又证明这一点,逐利的一样逐利,求名的一样求名,只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变换了形式与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奥运会从承办到举办都是一种竞技,承办的评委是那些奥委会委员,人数有限、不透明、不公开、似乎是在遵循着一种非阳光法则。奥运会举办的评委则是世界各国的观众。承办的成功与举办的成功应该说都是一种竞技的胜利。29奥运会的竞技对象是以前的已经举办的28届奥运会,因而这种竞技在内涵上就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完全超越了纯体育的范畴。它在为运动员、观众、媒体提供服务平台的同时,也在无时不刻地展示着举办国的历史与文明、政治与与经济。萨马兰奇在《奥林匹克》序言中说,“体育运动应当有助于人文教育”。就有这方面的含意。因此举办奥运会更多地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竞技。
北京奥运会在这几方面无疑做到了极致。其一,它展示了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风采,特别是它的开、闭幕式、美仑美奂。让全世界很直观地了解了这个伟大的东方文明古国;其二,展示了一个大国办奥运的风范。如果我们拿雅典奥运会相比,就会发现,北京奥运会更大气、更辉煌,它把一个文明古国与日益发展中的大国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它让世界了解中国,记住了中国。而了解、记忆了什么呢?当然是她的文明与文化,她的发展中大国的形象。
这就是体育领域之外的一种竞技,亦或可以说是竞争,这种竞争以体育为主线,延续到各个领域。我们看到,这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表面上,竞争的各方温文尔雅,而骨子里却又使出浑身解术,想尽办法击败对手,这种竞技也在无时不刻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2 中国竞技体育的回顾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奥运大家庭中的合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成为了国际奥运组织的一个成员,中国的体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4年,中国正式组团参加奥运会, 1984年金牌总数16枚,在所有参赛国处于第四位。巴塞罗那、亚特兰大奥运会排在第三位,悉尼与雅典奥运会排在第二位,而北京奥运会则排在了第一位。中国的体育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由体育弱国到体育强国的飞速跨越。在年代提出的在经济上超英赶美的计划首先在体育领域得到了实现。虽然我们尚不能称第一体育强国,但至少可以说是在第一方阵内:中国的跳水、乒乓球、男子体操,女子举重等都是举世无匹的梦之队。由此,中国派出了诸多的援外教练,他们是中国的形象大使与文化使者。可以说,竞技体育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让中国走入世界。
29届奥运会证明,竞技体育依然是大国与强国之间的游戏。强国与大国永远是这个游戏的主角,这种游戏法则又有点类似于战争法则,竞技体育的基础是经济。一国体育的发达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能成为可能:一国的经济完全有能力供养着这样一群人,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从事这次事业;一国的体制能够确保这群人能在相对平和安稳的条件下从事这种运动;一国的其他阶层并不会因为这群人的存在而产生厌恶与不满;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这群人持一种肯定与褒扬的态度。
中国从一开始确立竞技体育为主导的那一刻开始,就并不满足于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实际上,从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一天起,中国在体育方面就已经具备了与大国、强国角力的社会条件:其一,中国的经济驶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连续30年中国经济以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长,单纯从国民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跃居世界第四;这就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其次,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第三,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百业俱兴,竞技体育也不例外,已被纳入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发展之中。历届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这就使得体育的发展有了国家体制的保障。由于具备了这样一些条件,就使得中国的竞技体育从一开始就处在了一个非常高的起跑线上。通俗地讲,就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因而体育能在很短地时间内实现飞速的跨越。
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两点结论:第一,竞技体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30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体育的发展地更加惊人;其二,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一批又一批优异成绩的取得,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能力有智慧的民族,完全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世界优秀民族。
3 竞技与大众体育的关系
篇9
【关键词】农村中学 中层管理者 思考
一、前言
中层管理者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学校决策和战略的执行、战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基层管理者与决策层的管理沟通等的责任。他们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充分发挥学校中层管理者的作用,是高层管理者和学校管理相关人士需要认真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二、中层管理者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中层管理者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具有既承上启下,又独当一面的特点,在学校所有管理者中处在重要和关键地位。
中层管理者在学校中的作用主要有:(1)中层管理者是学校战略决策的执行者;(2)中层管理者是学校战术方案的制定者;(3)中层管理者是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进行衔接和沟通的桥梁。
三、中层管理者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中层管理者流失
学校高层管理者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得到了各方面足够的重视,从理论上、政策上、措施上促进了他们对学校的有效管理。但大部分学校缺乏对中层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由于很多学校内部存在着关系林立、“人情大于法”的现象,致使中层管理者处于对下属的不合政策、不合规定的做法管不了、甚至不能管的境地。而且高层管理岗位少、升迁机会小,在环境、工作待遇等方面不合心意或受到打击、压抑的情况下,他们只好一走了之。
2.中层管理者管理理论和经验缺乏
大多数中层管理者缺乏应有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经验。很多学校的中层管理者的来源是普通员工,这些员工由于在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中表现出色而由技术骨干提拔起来。他们虽然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层管理者的合适人选,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必要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经验,在担任领导职务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3.中层管理者执行缺乏力度
学校的中层管理者由于缺乏应有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个人影响力和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力度等原因,对上层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和政策缺乏理解和思考,从而在政策和战略方案的贯彻执行过程中缺乏力度和有效性。
4.中层管理者缺少与上、下级沟通和联系
一方面,是由于学校高层领导对中层管理者不信任,缺乏对中层管理者沟通和桥梁作用的认识,在工作中存在直接指挥基层管理者、“架空”中层管理者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由于中层管理者沟通和领导能力的欠缺,使学校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不能做到“上情下达或下情上报”,使学校的战略、政策和方案的制订同贯彻、落实、执行发生脱节。
5.中层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差
有时由于中层管理者素质较低,他们对学校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和方针缺乏理解和领会,在战略的贯彻和战术的制定过程中,方式和方法不科学,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会处理,不及时反映或不会反映,与基层管理者缺乏沟通和相互信任。在日常的工作和对政治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四、对策和建议
1.对学校高层管理者的建议
(1)正确认识中层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和在学校中的作用。优化中层管理岗位,针对每一个岗位,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机制,做出有区别、有政策、有激励、有制约、有考核的办法和措施,让他们自觉去执行学校的各种战略,让他们有动力、有信心、有能力,创造性地去工作。
(2)高层管理者也要从自身抓起,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理论水平和能力。在各方面给中层管理者带好头、掌好舵。
2.对学校中层管理者的建议
(1)加强对政治思想的学习,加强对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管理能力,提高与管理相关的统率力、预见力、组织协调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力,树立全局观。
(2)要正确理解学校的战略、方针的实质和精髓,懂得怎样去落实、贯彻,怎样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3)认清自身在学校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当好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专业技术职员的“三重”角色。
(4)加强同上下各部门和同级部门的协调和沟通。
3.学校应该慎重对待中层管理者的聘任和选拔工作,做到知人善任,聘任有依据,选拔有标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中层管理者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机制
对外聘任要讲求实际,尽量不出现为名为利而聘请不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高级人才”;对内要提拔业务能力好、思想素质高、讲奉献、有能力的技术骨干,将他们聘任到最合适的管理岗位上去,发挥他们的特长。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约束机制,最大程度地满足中层管理者在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
中层管理者是学校人才的中坚力量。怎样留住和正确使用他们,是高层管理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实行各种激励机制,其根本目的就是留住优秀管理人才,使他们在实现学校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使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
在实施各种激励制度和考核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机制的制定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准确、清楚,而且要与考核评价制度挂钩。
(2)高层管理者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层管理者要做到自身廉洁、公正不偏,在学校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与中层管理者的情感交流,信任他们,并为他们所信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
(3)激励机制要体现出灵活性。除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外,给他们以股票期权,体现所有者身份,在住房、旅游、休假、保险等福利计划方面要灵活,对技术部门实行协议工资制,对销售部门实行提成工资制,对管理部门实行年薪制等。
(4)有一个系统、公正的评价、考核体系做配套。坚持“三重角色”认可原则、多层次评价原则、部门分类评价原则。考核和评价要及时、公正、全面、系统,内容应包括道德素养和品质、管理工作实际完成及贡献、领导素质和能力、领导环境和技术业绩等方面,但主要以实际工作业绩作为衡量的依据和标准。
(5)激励不能过度,必须考虑个人的承受能力,不要物极必反。
(6)考核结果除了要与薪酬挂钩外,高层管理者还要与中层管理者就考核结果进行沟通,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避免工作和绩效考核时的矛盾和误解。
篇10
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价值
(一)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提高个人能力和自身修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参与图书馆一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志愿者服务,能够提前亲身体验社会上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成长和提高素质。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在志愿工作中利用图书馆大量的文献资源,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才干,拓宽人际交往,在不计报酬、不讲求利益情况下,积累生活和社会工作经验,这样的价值意义是值得珍惜的。在服务的过程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传统品德,而这些优良的品德,直接影响着未来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
(二)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缓解工作压力和重燃工作热情
首先高职院校近些年在招生人数上呈现上升趋势,继而图书馆在馆舍面积、藏书量、文献资源不断增加,而由于受到编制限定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其次现代图书馆在服务范围上不断扩大,新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合适的人,导致工作严重滞后。再次图书馆为了增加图书文献资源利用率,也为了发挥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不仅是本校大学生,更接待来自社会上大量的读者,不得不延长对读者开放时间,如果仅依靠图书馆现有的工作人员,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压力。因此,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无疑大大的缓解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人员配置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图书馆因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工作人员在指导志愿者辅助自己开展工作的同时,促使自己必须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新技能,在工作中时刻起到带头作用,也必将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受到志愿者奉献精神的影响,也能消除工作人员的倦怠感,重新燃起其对工作的热情。
(三)对图书馆而言,弥补学科单一和提高工作专业性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新生力量,思想新颖且极富创意,在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中,能提出很多创新建议,并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图书馆将其分配到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弥补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不断扩展图书馆的服务领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而让大学生志愿者来服务大学生读者针对性更强,因为志愿者具有读者与服务者双重身份,能与大学生读者容易沟通和相互理解,并且能站在读者的角度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2 图书馆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上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导致志愿者流失性大,岗位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走马观花,工作懈怠且很多都半途而废。为了让志愿者的工作更持久性,能形成良好工作机制,图书馆需要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来管理志愿者,主要体现在:“招募”、“培训”、“留用”、“激励”“裁退”五个环节中。
(一)志愿者招募注重多元化和专业化
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途径要多元化,除了在图书馆官网、图书馆微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张贴栏通知外,还可以通过读书周、读书月、读书年和校园广播站、更要与学工部、学生会、系部辅导员联络沟通等宣传方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条件、录用程序、提供岗位、规章制度等信息。图书馆对志愿者选拔要有严格的标准:要选拔到优秀的志愿者人才,就需要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在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同时,应该根据志愿者自身意愿和特长来选择相应岗位,这样既能做到人尽其才,又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工作质量,更好的服务大学生读者。
(二)志愿者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书馆在招募到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进入岗位工作之前,需要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工作相关培训,这样他们从才能独立或辅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必须要让志愿者们了解图书馆概况、馆藏分布、规章制度、工作范围和职能以及图书分类、编目、排架等专业图情知识,然后分配到各个具体岗位进行实践操作,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当然对于志愿者在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方面的培训也不可或缺。
(三)志者愿留用注重岗位管理和工作评估
图书馆在志愿者通过培训上岗后,为了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图书馆可以与学工部一起,为志愿者制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在手册中给出一章节内容,详解图书馆每个志愿岗位的具体职责、工作标准、评估办法。同时还留出空白页详细记录志愿者在图书馆工作的起止时间、工作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评估标准,图书馆工作人员定期评估工作效果,这样就能把抽象的管理办法变成真实可见的具体数据,对学校评选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图书馆评选优秀志愿者时能够做到科学管理和有据可依。
(四)志愿者留用注重激励机制
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特点是自愿性而非物质性工种,而现在社会人身上几乎充满了利欲心,无利可图必然引发人的惰性,长期反复枯燥无味的工作劲头很容易消磨掉,致使许多志愿者会半途而废。因此,图书馆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让留住志愿者,并让他们保持永久的工作热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志愿者也不例外,所以增加志愿者自身的荣誉感可以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定期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同时在每个志愿者工作结束后,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者工作手册》上给出中肯的评语,让他们的劳动得到承认和肯定。其次还可以增加其借书数量、借书时长,让他们感受到为图书馆对他们的重视。同时对志愿者评估结论作为评优争先的重要参考,发挥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适当的让他们参与到图书馆发展献计献策,增加其社会成就感,实现自我需求。
(五)志愿者裁退注重机制和灵活性
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当然每一个都是合格优秀的大学生,既便有了激励机制,也有可能有个别志愿者出现消极怠工、工作没有耐心和责任心,所以必须要有相应的淘汰机制。有责任心没工作能力和有能力没责任心的志愿者,或多次评估不合格者,都不能让其上岗工作,对于多次评估均不合格的志愿者,图书馆一定要对其进行劝退,但也要保证这样才能保证志愿者整个团队的高效。
- 上一篇:建筑企业资质监管
- 下一篇:高血压的预防及保健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