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华中师范大学有关本科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借鉴同行经验[8-9]并结合专业特色,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1.1立项学院每年的。9月对下一年度的计划项目进行宣传、培育和遴选。教师们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介》,介绍项目主要内容及完成目标,并备注对完成该项目学生的要求,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学生也可以与导师协商申请提出自己的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进入不同的研究室和指导教师,1~5人组成一个科研小组,成员可以跨年级。项目课题、导师和成员确定以后,学生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学院在每年年底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立项评审并公示。立项项目分为A、B、C三个档次,学校划拨经费资助。对于通过立项答辩、学校未资助的项目,学院自筹经费予以资助。1.2项目建设。项目的执行期原则上为一年,必要时可延期一年。项目组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申报表》开展项目建设与研究工作。建立每个项目的进展档案,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填写。要求项目组成员每周和指导教师见面一次,汇报研究进展,商谈下一步研究工作,并听取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小组成员做好会谈记录,指导教师签字。研究组成员每两周到学院学生科研秘书处签字,检查、督促科研进展情况。项目负责人需协调项目组成员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安排好。项目进度和分工,做好项目组讨论纪要、项目进展和季度总结、项目经费使用登记等与项目有关的进展日志。项目导师需定期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提供书面指导意见。1.3中期检查项目运行半年后进行中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导师对项目的进展及经费使用情况等提供书面意见。中期检查的结果分为“合格,继续资助”“不合格,同意整改”和“不合格,项目终止”3种。对于“同意整改”的项目,整改期为一个月,整改期结束时学院应给出整改意见,确定项目为继续资助或终止。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含整改未通过)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终止申请表》。1.4结题验收。学院组织专家开展项目的结题验收评审工作。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参加结项答辩,同时要求提交项目成果原件、电子扫描件以及项目经费使用登记表,导师对项目的完成及经费使用情况等签署结项意见。结题验收的结果分为“优秀,同意结项”“合格,同意结项”和“不合格”3种。1.5奖励制度。学院设立经费用于评审和奖励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根据科研项目的结题审查结果,确定每届学生的获奖者名单及奖励等级,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在奖学金评定、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活动中,对参与项目的学生予以奖励加分。对于指导教师,根据结项结果年终认定工作量。
2现阶段手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2002年学院内部开始推行本科生科研立项以来,一直是手工管理、纸质存档。初期由于项目少,管理起来难度不大。随着国家对本科生创新创业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导师开始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2018年学院创新创业项目立项达65项,参与人数184人,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参与率超过50%。大量学生的参加给项目的管理带来了挑战,也暴露出了手工管理的问题。2.1选题问题。在选题阶段,师生间缺乏足够了解。教师方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学生刚刚进入大二年级,很难深入、全面地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比如课题研究对象的性质、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专业知识、软件工具、实验技能等。信息不畅通导致师生双向选择满意度不够高。2.2项目进行阶段存在的问题。在项目进行阶段,可能会出现师生交流不够充分和及时,甚至缺乏沟通和交流等问题[10-11]。有的原因在教师方,如指导教师因个人事务或其他原因,并未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未给学生明确的任务,不进行跟踪检查等。有的原因在学生方,如不主动和指导教师联系,不积极参与讨论,不提交进度材料等。学院对项目的中期过程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往往在项目终止或结项不合格时才发现问题。2.3归档阶段存在的问题。项目结项以后,每个项目将相关材料装入档案袋,贴上材料目录,存放于学院档案室保管。由于需存档的材料较多,包括项目申请书、经费使用记账本、研究记录手册、中期报告表、结项申请书、个人总结、成果等,后期查阅调档工作量较大。
3管理体系设计
为了建设本科生创新创业质量保障和管理体系,同时运用现代化和网络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构建,使得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个主体都通过该系统来完成本科生科研工作,从而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可监控的目的。3.1用户需求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用户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评审专家4部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见表1。3.2功能要求分析。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实际需求,我们概括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1)教师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导入指导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指导教师能够修改并完善个人信息以供学生选题参考。(2)学生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导入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学生能够修改并完善个人信息以供导师确定选题学生参考。(3)过程文档查看功能。所有用户均能对过程文档进行查看。(4)过程文档管理功能。管理人员能够对过程文档,如项目申报表、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项报告等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并规定格式。(5)在线填写功能。学生能够在线填写个人开题报告等过程文档,导师能在线填写修改意见等。(6)辅助功能。对学生、指导教师、项目等相关信息进行查阅和统计,并提供下载文档。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这些主要功能分别由5个模块实现,如图1所示。(1)基本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基本信息的设置,包括教师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等。教师还可选择性填入联系方式,供学生选题探讨等时联系。(2)项目过程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项目从选题到结项均在该模块中实现。各个过程文档由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设置,统一格式。(3)审核功能模块。审核功能包括中期审核和结项审核两部分。评审专家通过该模块可查看项目过程文档,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材料将被退回修改,并通知学生。(4)答辩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对答辩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管理人员可录入答辩安排、答辩记录和答辩成绩,同时供学生查阅。(5)辅助功能模块。该模块包括查询和统计功能。管理人员可根据教师信息、学生信息、项目信息等进行相关查询、统计和下载。
4系统工作流程分析
4.1选题流程。大学生创新创业系统需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可由管理人员导入教师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并设定初始密码,用户登录后自行修改,也可由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获取。项目选题管理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项目选题的公平性,项目设置的选题流程如图2所示。课题来源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教师出题。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并对项目主要内容、达成目标进行说明。同时,教师还可备注对申请该项目学生的要求。另外一种是学生自行申报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身需求等,提出自己的课题,指定或不指定指导教师。每组学生限选或申报一个课题。同一课题可被多组学生同时选择,避免因外界设备等原因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确认选题学生,达成双选。若教师在指定时间内未确认选题学生,则均被视为未选上。未被选上的学生将被重新授权选题或申报课题。4.2项目过程管理流程。项目的过程管理流程如图3所示。学生提交项目开题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后项目开始进行。项目中期学院组织中期检查,学生提交中期报告,导师审核通过后统一交付学院审核。结项期间学生提交结项报告和相关材料,导师审核通过后学院统一预审,合格后方能参加结项答辩。导师和学院审核时,除选择“通过”或“不通过”外,还可填写或上传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同时,在学生开题后的整个过程中,师生均可上传指导记录,以供日后查阅。
5数据库设计
系统服务器平台采用AppSerV(Apache+PHP+MySQL)搭建,数据库系统使用其内置的MySQL数据库。MySQL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9],容易使用,运行速度快,使用最常用的数据库管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数据库管理,可方便地使用MySQL命令行或phpMyAdmin(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进行操作,支持ODBC协议,可移植性好。MySQL支持大型数据库,可处理和拥有上千万条记录,并可运行于多种系统,安全性高,且支持多种编程语言。针对项目中的各模块进行数据库需求分析,分析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画出系统项目模块图,如图4所示。4,该系统可建立两个数据表,分别存储用户信息和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结合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基本信息模块中的教师姓名、工号、学生姓名、学号等信息可从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中获取并存入数据库,也可通过管理人员导入数据存入数据库。项目过程管理模块各种文档以文件模板的形式供学生下载填写,文档上传的信息存入数据库,项目的其他各种信息如:审核信息、反馈信息和答辩等以数据形式存储以便查询。
6结语
篇2
[论文摘要]文章提出从提升自信心,提供政策扶持,给予创业实践平台,营造创业氛围,获取创业知识等方面进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合理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引言
自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除了对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高校软件硬件方面的直接冲击外,也带来了一个很重要、很迫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逐渐演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散去,大学生同样要在人才市场中搏杀,才能谋得一份职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出现“生多岗少”的窘境。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用工荒”始终存在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状态。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高校一方面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大学生合理就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且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这与我国倡导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输送了大批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尽管政府、高职院校非常重视高职生的创业教育,也纷纷启动了创业行动教育计划,提供政策扶持,搭建创业平台,但是高职生真正参与创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创业规模小,创业成功率低是高职生创业的一大窘境。高职生创业比例的高低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重大影响。高职生进行创业活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创业心理素质是重要因素。创业心理素质引导高职生由潜在创业者变为现实创业者,并且帮助创业者在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调整状态、克服困难、坚定意志,直达创业成功的彼岸。因此,研究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二、创业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
国外大量心理学家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几方面心理特质:成就需要、内控倾向、风险偏好、自信。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结合创业活动实践,创业心理素质可以提炼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和创业意志。
1.创业意识。个体从事任何行动都受到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特征的支配和推动。个体的创业行为也不例外,个体不可能无缘无故就产生创业行为,那是因为个体有了创业的兴趣和需要,进而产生了创业的动机,最终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启动器”“发动机”,推动、激励个体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维持、调整其创业行为,确保其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积极心理因素。创业意识可以让创业者长期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创业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潜能,力助创业者取得创业事业上的成功。
2.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为顺利完成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保证创业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它是以创业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经过分析、综合、总结、提炼、内化等心理过程的作用,并在创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功能。创业能力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化、综合化的高级技能,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创业能力对创业活动的成效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决定着创业活动能否做大、做强。
3.创业行为。创业者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具备很强的创业能力,也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扶持,如果没有创业行为的发生,整个创业活动将只是美好的“愿景”。可以这样说,创业行为是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创业行为是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外界资源整合的创业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创业方向、挑选公司名称、搭建组织结构、评估预算报告、租赁经营场所、募集创业资金、完成公司登记、进行市场营销、招聘和培训员工等一系列活动。
4.创业意志。创业意志是创业者自觉地确定创业目的,并根据创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以实现预定创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等特征。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创业期间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重重困难和险阻,如人才欠缺、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问题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创业者没有坚韧的创业意志来面对和应对创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创业活动很可能功亏一篑。坚强的创业意志让创业者始终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引领其创业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业者的创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其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顺利推进,从根本上影响了创业活动的成败。为此,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切实把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好、塑造好。
1.提升高职生自信心。客观来讲,高职生大多是高考的“失意者”,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失败者”。正是由于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让高职生内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感。但是这种自卑感对高职生却是致命的伤害,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迁移、泛化的作用,让学生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为此,学校要借助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成功人士等各方有利资源,通过报告、讲座和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试,让学生逐渐明白和懂得高考的失利并不能完全把自己否定,很多时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挫折,一种磨难,世界为你关上一道门,也会你开启一扇窗,进入高职院校是人生履历上新的一页、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利用在校的这几年把各种知识与技能学会、学懂、学通、学透,同样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只有学生信心上来了,他们才有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积累和历练,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业意识、创业理念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影响和灌输。让学生明白创业对他们并不遥远,也可以说很近。
2.提供创业政策扶持。深圳特区由贫穷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而针对深圳特区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圳特区的成功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政策扶持在教育领域同样适合。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与资金雄厚、经验丰富、人脉广泛的社会创业精英相比较而言,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大多数将以失败而告终。正是由于大学生创业活动将遇到的种种困难,需要得到特别的关心与呵护,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国家层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注册资金(本)可以分期到位;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各商业银行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2~5万元的小额贷款;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2年等。地方政府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也出台了更加灵活、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的优惠政策,如上海市政府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
3.给予创业实践平台。光有创业理论,没有创业实践,一切都是空谈。学校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引导、支持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学校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开辟创业园、创业街作为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创业的“演练场”。在大学生创业园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强项等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从开办一个饭店、奶茶店、精品店等最简单、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创业项目开始,逐渐向管理咨询、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高端创业项目推进。只有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实践活动,他们才能熟悉了解:查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户注资(银行)验资(会计事务所)申请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税务机关)整个注册公司基本流程。营销策划,资金募集,广告宣传,财务预决算,员工招募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去面对与解决。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难,甚至于失败,他们只有经历过种种打击之后,才能成长、发展、成熟、壮大,等他们离开学校这棵大树的庇荫时,同样也能够适应,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才是有效,值得去尝试与努力。国内高校中温州大学城创业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4.营造创业氛围。学校的氛围很重要,如果一所学校学术氛围很浓,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学习和科学研究当中;如果一所学校商业气息浓厚,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商业活动当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什么样的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个体,但是环境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很有冲劲,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校通过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让大学生明白他们不仅可以成为岗位的竞争者,更可以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去创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是“失意者”,而是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是“成功者”。
5.获取创业知识。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创业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他必须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这就要求这些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大学图书馆、学生社团、媒体资讯、与商界成功人士交流等方式与渠道,获取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广告策划知识、人际交往的处事原则与方法、专业技术知识等各种创业知识,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更需要得到国家、政府、企业、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各方力量的关心与呵护。我们应该鼓励、引导和支持高职生投身于创业活动,让高职生不仅成为岗位的“竞争者”,还成为岗位的“创造者”,更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者”。
篇3
>>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图像检索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SSCI的国内公共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口译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7―2016) 产业集聚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在线学习主要模式演化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社会营销学科发展态势的计量统计与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知识图谱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体育场馆的知识图谱分析 可视化教学生态化发展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Ⅱ的电子商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外学术创业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分析 CAJD电子文件研究高被引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古村落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创客教育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马瑞敏,邱均平.基于CSSCI的论文同被引实证计量研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05(5):77-79.
[4]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04):29-31.
[6]刘琨,胡新颖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化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J].科技信息,2011(13):123-124.
[7]杜毅,肖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角度剖析及对策探讨——对重庆市1618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4):33-36.
[8]郭开宇,马俊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49-50.
[9]郑晓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
161-163.
[10]黄敬宝.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141-143.
[11]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31-34.
[12]郭万牛,杨蓉等.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01):119-121.
[13]张霞.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方案[D].陕西师范大学,2006.
[14]贾少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获得——对浙江义乌创业者创业实践调查的启示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07):74-76.
[15]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6-40.
[16]周艳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81-82.
[17]刘保平.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4):84-84.
[18]冯绚,孙岑,高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J].管理学刊,2010(02):96-98.
[19]陶柳清.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9):126-129.
[20]许红芝.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影响因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3):169-170.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就业能力视角下的首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Z201211417030)。
作者简介:
篇4
>> 大学生节假日行为方式研究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新时期网络文化与大学生行为方式研究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支付方式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与体育消费行为管理的研究 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个性化行为管理研究 大学生上网行为管理研究及对策 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性格与网络行为研究 大学生盗窃行为心理分析与研究 女大学生减肥心理与行为研究 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阅读行为与阅读动机研究 大学生微媒体使用与互动行为研究 大学生“双屏行为”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与方法的研究 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穷游网 http:///
[4]沙发客论坛 http:///
[5]朱兆瑞.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6]旅游圣经编辑部.大学生穷游指南[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7]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司编.导游业务[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意向;择业态度;心理调适
2008年底,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着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和工厂纷纷倒闭,部分大中型企业也大举裁员,下岗待业人数急剧上升,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对此,国家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2008年我国投入4万亿元扩大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2009年1月7日,在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位,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7项措施,但是整体形势不容乐观。面对这种就业环境,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存在什么样的就业心理?高校在哪些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调查和座谈等方法对800多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放调查问卷850份,回收800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3人,女生297人。涉及电子信息、机械设计、服装设计、信息科学、市场营销等21个专业,通过数据进行搜集和整理,从而分析出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同时对调研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
在有效调查问卷的8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65.3%的学生在大三之前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14.7%的学生在大四才开始着手就业的相关事宜,还有10%的学生从来都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从被调查者的就业状况来看,67%的学生已经在开始投简历、找工作,还有31.3%的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打算先避开风头,今后再就业。
调查中有43.5%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困难”,其余33.3%的学生认为“形势还算正常”,有44.21%的2010届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与2009届毕业生相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看法上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自信,而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的比例相应增加,这可能说明在校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的预期更加不乐观。而表示“信心十足”的比例相应下降,与2009届毕业生(13.39%)相比,比例降为8.01%。外企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单位,与2009届毕业生(29.85%)相比,选择比例有了一定提高,达到35.82%。政府机关的选择比例(18.18%)超过了国企(15.69%),这预示着未来“公务员热”可能继续升温。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听过学校组织的职业规划讲座,但有一成半的学生从未听过,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对自己职业进行规划设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虽然日益理性化,对就业有了一定认知,但还是不够成熟,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择业的态度
薪金是每一个毕业生就业中关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薪金期望标准高低往往对成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201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月薪期待的最低水平做了一项统计,28.8%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底线在1500元以下,期望月薪在1500~2500元之间的占60.9%,而2500元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10.3%。与往年相比,2010届毕业生对薪金要求有所下降。
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32.7%的学生认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太注重理论而实践不足。接下来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大学生对自己定位不够准确、期望值过高和现在的企业需要的是更多的高级人才,对本科生需求量减少,持上述两种观点的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6.9%和16.3%。
而当谈到应届毕业生正逢经济危机,毕业生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解决时,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他们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四项分别是:先就业后择业、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计划,分别为45.5%、25.4%、12.2%、11.2%,其他的加起来仅占5.7%。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选择继续深造、考公务员、参加西部计划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三、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意向
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对自己毕业后何去何从大多有较明确的计划。20%以上的毕业生做了“求职、升学两手准备”。32%的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形势感到乐观,12.7%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如果就业不够理想,50%以上的毕业生准备“调整就业目标,先就业再做打算”,其次就是努力考研。
从毕业生的就业地域意向看,最具吸引力的是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37.9%的毕业生希望到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有16.4%的毕业生选择去“其它城市”发展,10.2%的毕业生选择“回家乡”发展,有5.5%的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发展。同时在对“如果求职较为困难,是否会接受去小城镇以及乡镇单位”的调查中,仍有60.1%的毕业生选择“实在没有机会时就可以接受”,26.1%的毕业生认为“乐于接受”。由此可以反映,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下,很多大学生愿意选择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应届毕业生在对“如果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否会选择创业”做答时,47.3%的学生选择“会”,15.3%的学生选择“不会”,同时有37.3%的学生选择“说不定,看情况而定”。这说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潮流开始兴起。同时,他们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缺乏合适合作伙伴等。
四、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2010届毕业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自卑、恐惧、抑郁的分别占51%、15.9%、10.8%、2.2%,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认同不高;(2)自愧不如人;(3)自我期望过高;(4)家庭压力(经济、期望值等)。有35%的学生不愿独自面试,一半的学生存在不安情绪。
在求职中,76%的毕业生会因为未录用而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其中60%以上的学生会通过不同方式化解心理问题,有15%的学生会因为多次被用人单位拒绝而对今后的择业产生重大影响。
应届毕业生在遭遇求职困惑时,31.7%的学生愿意求助的对象是“同学好友”,其次为“已工作的校友”、“家人亲戚”、“专业老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有43.7%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就业观念、心理调适方面非常重要。
五、结论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看,2010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较平稳,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两手准备,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考研、创业或下社会基层工作,这样缓减了金融危机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为2010届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但是部分应届毕业生仍存在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缺乏正确认识,热衷于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业;对就业势态的认知不够、就业准备不充分;综合素质低,缺乏就业竞争能力;缺乏抗挫能力及心理调适能力,不能在求职中保持平稳心态;缺乏推销自己及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缺乏求职的主动性,过多依赖学校和老师;缺乏职业规划及存在焦虑悲观情绪等各种问题。
从上述调查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看,学校和个人尤其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我们的建议是:创新教育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规划就业课程,建立指导体系;充分开拓资源,搜寻求职信息;确立合理目标,克服心理问题;不断完善自我,增强生存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爱民.新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2).
篇6
关键词:大学生;传销;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3-0068-03
一、大学生参与传销现状
近几年,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2004年3月,重庆警方破获了重庆市最大的非法传销网络“欧丽曼”,该传销组织采取各种欺骗方法以在校大学生为重点发展对象,受害学生来自全国13个省市共2000余人,其中90%以上是来自全国各地正规高校的本科生,其中名牌大学的学生也不在少数。2009年3月,河南郑州所辖的新郑市警方查处一个传销窝点,从该窝点查出的113个传销者中,有104人为大学生,所占比例竟然高达九成,令人震惊。2009年7月,西安市展开打击传销百日联合执法行动,捣毁多个传销窝点,遣返9000余名参与者。根据对遣返人员的统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7%,年龄在18-35岁的占95%,其中,在校大学生或毕业大学生占6.7%,多达600余人。诸如此类的新闻还有很多,几乎每年、每个省都会出现参加传销组织的在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参与传销心理分析
明明知道传销是非法活动,参与传销是违法行为,明明看到有那么多的同学被骗甚至酿成惨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大学生重蹈覆辙呢?他们又是抱着一种什么心理参与其中的呢?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几点是被骗大学生的一个共性:
1.大学生虽然受过良好的知识教育,但涉世未深,阅历尚浅,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传销组织往往采取创业、灌输所谓“成功学”、营造“激发潜能”和“磨砺意志”等假象将大学生骗人其中。大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面所限,很难将传销、直销与营销区分开来。此外,他们对于新理论又有极强的接收能力。郑州传销案的传销骨干欧新春曾直言不讳地说,他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大学生。“因为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没啥社会经验。经过‘洗脑’之后有很强的自我辩解能力和发展下线能力。”“我们很少招没文化的人。他们听不懂我们讲的课。而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感兴趣,容易接受。”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恰恰符合了传销组织发展下线的标准: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感兴趣的人。
2.家庭贫困、梦想挣大钱的同学更易被骗。当今社会流行着一些扭曲的成功观和价值观,“一切向钱看”、“发财就是成功、有钱就是有价值”,这些观点导致一些大学生对一夜暴富,二十出头就拥有豪宅、名车的生活无限向往。特别是那些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他们更渴望成功,渴望证明自己,渴望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另外,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环境差异很大,一些同学盲目攀比,追求物质享受,但是家庭所能提供的物质条件有限,这也使得部分同学渴望更快更多地赚钱。这又恰恰符合了传销组织发展下线的另一个标准:有挣大钱欲望的人。
3.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想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传销组织往往打着招聘、提供就业岗位、“高收入、好工作”的旗号将不明情况的大学生骗入组织,然后进行所谓的培训,对大学生“洗脑”。很多被骗和骗人的大学生在分析自己的经历时,都坦言自己害怕一毕业就失业,还不如先抓住一个机会锻炼一下,也好为将来进行一些原始积累。大学生这种对就业的恐慌源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更源于巨大的生存压力。很多大学生就业前的生活一番风顺,所以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害怕挫折,害怕失败。他们骄傲自负却又极其脆弱,迫切需要一个只成功不失败的机会来证明自己,而好工作是最能证明自己实力的一个机会。传销组织的宣传理论让这些大学生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一条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阳光大道。这些正是他们心中最渴望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参与传销了。
4.性格内向的同学更容易被骗,一旦加入也更加执着。与性格外向的同学相比,那些不善交际,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性格内向的同学,内心更渴望尽快与他人熟悉融合,渴望改变自己,并寻求更多的锻炼机会。但在实际中,他们总是获得最少的机会和最少的关注。此时的他们一旦被以前的同学、朋友骗人到传销组织中去,就很容易被传销组织热情的接待和刻意营造出的团结友爱的氛围所迷惑,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尊重,感觉到自己这颗埋在沙子里的金子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而且很多学生在听过传销的课程之后,不仅不认为那是对自己的精神毒害,反而把它当成锻炼自己口才和能力,实现自己人文关怀理想和抱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捷径,从而也就更容易陷入传销的泥沼,难以自拔。这样的同学即使被解救出来,仍然坚持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旦有合适的机会,还会飞蛾扑火。
三、传销组织发展大学生的新策略
随着国家对传销活动的严厉打击,传销分子在发展新成员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策略,有一些是特别针对大学生的,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假期是传销分子争取大学生的高峰期。由于家庭经济原因或者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利用假期打工,挣一点生活费或者积累一点工作经验,以便为将来打下好的基础。另外假期也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时段。传销分子就是抓住了大学生这一心理,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骗取大学生加入到传销组织中来。而且与在校期间相比较,学生在假期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传销组织可以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而假期又是我们学校管理中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假期中发生传销事件的机率要大大高过平时,需要我们多加注意。
2.开口不提交钱,好吃好喝好玩好招待,免费听课学习并与成员交流,且声称绝不强迫。郑州传销案中的一名同学这样叙述自己的经历:“那是一段在狂热中迷失自我的奇特经历。我们不是因为利益诱惑和人身监视而被传销网络套住,而是在思想上被控制后,心甘情愿地被他们利用。”正是由于传销组织采取了新的人身控制方法,使一些加入者认为这根本不是传销,而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笔者的一名学生在试图加入传销组织时被阻拦下来,但该生却信誓旦旦地说:“那根本不是传销。他们没有扣留我身上的任何证件,也没有没收我的手机和现金。那真的是一个发财的机会,请你们相信我!”可见传销分子手段之狡猾,学生中毒之深。
3.教唆学生以“心理有问题”为由,向学校申请休学。现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传销分子抓住了这点,在学业与传销活动相冲突时,他们教唆学生以“心理有问题”为由,向学校申请办理休学手续。笔者的一位学生向笔者讲述了他的经历:“他们带我到处玩到处看,还请我吃饭。我觉得做这个项目很有前途,但是马上要开学了,我又不能旷课,他就告诉
我说:‘你就说你心理有问题,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学校一般听到这个理由都会给你办休学的。’我就按他说的做了。”事实证明,该名同学以此为理由也确实顺利地办完了休学手续。幸好校方发现及时,才阻止了他的行为。传销分子利用学校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钻学校的漏洞,实在让人防不胜防。
四、防范及应对措施
面对如此狡猾的传销组织,我们要做到以下方面,逐渐杜绝大学生参与传销活动的行为。
1.高校领导、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突出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在教育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联合下发的文件当中,明确要求高校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大学生误入传销的陷阱,而目前真正开展这项工作的高校寥寥无几。只有领导重视了,工作才能展开,才能有效防止学生陷入传销泥潭。另外,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者,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应该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与之沟通交流,防患于未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学校和家长沟通,以便于大家随时掌握情况。
2.加强学生管理,突出学生干部的督查作用。高校目前松散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销悲剧。据了解,有的大学生为了传销旷课数月,而学校竟对此一无所知。特别是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后,课堂内外的活动从原来的“以班为单位”组织管理变成现在的“同班不同学”。学生各选各的课、各上各的课,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自由度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相对减少,校园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干部,突出他们在学生中的督查作用和下情上达作用,借助他们协助好辅导员及学校的工作。
篇7
[关键词]:恶意欠费 心理问题 经济困难学生
一、背景
2005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规范高校收费的规定,普通专业学费每年不能超过6000元。在此之前,全国高校学费已从1995年的人均800左右上涨到2004年的4000元左右。在短短的10年间,大学的学费飞涨了5倍,一系列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欠交学费的学生也就相应产生。尽管国家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发面的资助体系帮助他们,但由于政府拨款有限,贫困学生的界定十分困难,贫困学生基数又比较庞大,拖欠学费问题也就一时难以解决。然而近年来,高校欠费学生中却突生了另一部分人群,此类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而在缴费时却称家庭贫困或者干脆对学校的缴费通知置若罔闻。随着此类人群人数的急剧增多,恶意欠费成为困扰高校的一个紧迫问题,它影响和制约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为摆脱这一困境,我们试图从恶意学生心理入手,找出高校学生恶意欠费问题的对策。
二、高校恶意欠费学生心理分析
1.投机原因造成心理失衡
此类欠费现象总得来说是钻国家和学校相关法规空子,《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也仅仅明确了学生在上学期间有缴费的义务,却没有相应的恶意欠费行为的处罚措施出台。这为学生投机心理恶意欠费制造了客观条件。加之学校在收费流程和教育教学管理上容易存在漏洞,部分学生发现校方一催再催的情况下并没有相关校规予以处罚甚至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便开始心存侥幸,逐步发展为拖欠学费。学生诚信和道德的缺失成为此类欠费现象的主观原因,欠费学生人数变多时,部分学生在侥幸心理和从众效应的影响下便萌生了别人不交学费自己也不交的心理,从而引发大面积学生欠费现象。
2.攀比原因产生虚荣心理
虚荣,盲目追求物质生活是影响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颗毒瘤。学生在吃、穿、用上的相互攀比,严重脱离了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剖析其心理基本上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享乐欲。此类学生拿到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时首先想到的是应用于满足自我享乐的挥霍,而不是用于缴纳学费,当学费最终花销殆尽时学生只能选择欠费。更有学生在超前享乐等畸形消费观念诱导下,盲目使用信用卡造成严重透支,只能将来年的学费填补透支,给按期上交学费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3.学业原因衍生拖欠心理
此类欠费现象多发于高年级和毕业班且成绩较差的学生。该部分学生由于成绩较差有多门学习科目不及格或者受到学校相应的处分,无法顺利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索性直接欠费不交。这种心理逐步也可衍生出抱着拿交学费换取毕业证学位证的幼稚想法,想与老师和校方“做交易”,如果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自己就缴费,否则不交而利用不正当渠道套取、制造假毕业证在外工作。
4.工作原因构成盲目心理
由于工作原因造成欠缴学费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且近年来人数越发增多。现今国家和学校都在积极鼓励和引导在校大学生创业,部分学生在这种氛围下便催生了盲目创业的心理,将学费用于炒股、买基金或做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一旦他们的资金链循环不当甚至亏空时势必无力缴费造成欠费。
三、高校学生恶意欠费的解决方案
1.加强法治、诚信教育,从心理杜绝欠费思想
高校学生的欠费现象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诚信意识缺乏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中加强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高校要把学生欠费工作应与学生的诚信教育及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这也就说明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性教育,收取适当的学费是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必要措施,对学生开展政策性的宣传教育是高校落实收费工作的有力保障。通过法制宣传与教育让学生了解高等教育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深刻认识非义务教育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缴费的自觉性,形成学生自觉缴费的良好风气。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法制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心理教育。在催缴学费的过程中除了给予欠费学生实际的帮助外,还应始终将尊重、理解和关爱放在首位,渗透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投机、攀比和虚荣等心理困惑,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从心理方面杜绝欠费思想。
2.完善制度、健全法规,让学费催缴工作有法可依
恶意拖欠学费是学生主观上的过错,但学校相关法规和制度的不健全也为学生欠费创造了客观条件。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缴费的相关法规存有漏洞或制度不配套,对学生没有硬性的缴费规定。缴费制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脱节致使学生到了规定的缴费时间时,早交晚交、多交少交甚至不交,对学生个人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有的学生甚至可以顺利完成学业,正是因为对欠缴学费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因而致使此类学生有机可乘。学校应针对学生欠费的复杂情况,逐步完善缴费制度,去除恶意欠费的客观条件。
(1)严格筛选困难生,做好困难生区分工作
同是欠费问题,但对贫困欠费和恶意欠费的学生要区分对待,学校的相关规定也必须有所体现。对于贫困生,学校可专设“绿色通道”并建立困难生数据库,在入学时先为其办理缓交学费,然后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核定补交和减免学费,从而体现“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的。对于非困难生,坚决阻止此类学生编入困难生库享受困难生的缓缴及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并加大力度催缴,情节严重者可给予处分甚至勒令退学。
(2)对于缓交学费的学生,严格划分暂缓期限
家庭困难学生与校方签订缓缴协议,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明确缓缴截止的时间,杜绝了学生不交学费一拖再拖的现象;也从另一方面限制了恶意欠费生中你不缴我也不缴,揣着钱等待观望,能拖则拖,盲目从众的心理。
(3)学籍管理和教学环节要与学费缴纳情况挂钩
对于恶意欠费学生,将按照相关规定在当年不予注册学籍,不得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不得使用学校提供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取消评优入党,享受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格。从学籍管理和教学环节上对恶意欠费学生施加压力,起到催缴学费的目的。
(4)重视毕业班学生缴费情况
针对毕业生恶意欠费问题,除了签订相应的缓缴协议,学校也可采取不提供与其就业相关的一切资料,包括不予填写毕业生登记表、不予组织毕业鉴定等,取消毕业答辩资格,缓发毕业证、学位证、缓办毕业派遣手续等手段严格控制毕业班学生缴费情况。在恶意欠费学生的诚信档案中记录其行为,并对情节严重、态度恶劣者给予相应的处分。
3.走访家庭、了解实情,学校家庭双向杜绝恶意欠费情况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近半数恶意欠费学生的家长对其子女在校期间拖欠学费的情况并不知情。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定期与欠费学生家长交流,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欠费情况,取得家长的协助,催促学生缴费,防止将学费挪作它用。有条件的可以走访相关欠费学生的家庭,排查学生是否真的贫困,对于个别家长不了解学校缴费政策的,误认为学费可以拖欠、拖欠了学费也不会被辍学等错误思想,积极与之沟通,让家长了解高校收缴学费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说明欠费给学生带来的思想压力和给学校带来的影响,争取他们对学校缴费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起到学校与家庭双向催缴学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春玲.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参与主体的心理探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姚勇,.公平理论与高校职工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6).
[3]罗俊.高校学生欠费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