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价值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济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多数的企业管理层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存在和作用,不能正确认识产生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及经济效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以及实现途径等几方面做一解析,以期有所裨益。
一、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的是一种无形资产价值
一般而言,企业通过常规的经济手段,如奖金、工资等,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少人为损失,实现企业利润再增长,这是企业通常认为行之有效的、屡试不爽的措施或法宝。但此举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并非总是如愿以偿。事实上,员工对企业忠诚与否,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无高昂的斗志和诚信的品德,是否积极维护企业声誉和企业利益等,这些看似与企业效益无关的东西,恰恰是企业发展所必须依托的人文内涵,与企业形象、发展和生存是鱼水关系。很多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制度的认可度、维护和遵守程度,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如何先进、完备的制度、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出现漏洞和瑕疵。企业目标的实现仅靠制度、机制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和言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思想政治工作恰恰填补了规章制度、激励机制的“盲点”,具有统一思想和言行、营造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凝聚力量和集中智慧等效能,所以它是一种“低成本、高产出”管理高效的潜在生产力,它产生的企业经济价值是无法量化的。传统的惯性使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们发现了无形资产的存在并能够反映出企业价值的客观性。员工的文化知识、职业道德、责任感、服务水平、工作技能等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有价值,而且等同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企业的经济效益,它创造的是一种无形资产价值。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激活经济要素提供可靠途径
众所周知,在生产力三大要素中,物的要素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受环境的影响不十分明显;而人的要素则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因素,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只有好的物质条件,没有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任何企业都不能产生出经济效益;只注重劳动者的劳动,而不注重其素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也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管理讲究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正是以有效地组织劳动因素、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宗旨,并贯穿于管理运营的全过程而开展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解决好员工的思想、精神面貌、主人翁意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等问题,都提供了有效的工作途径,可以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打开企业最重要生产要素的一把金钥匙,其作用就在于通过宣传、教育、启发、诱导等方法,把科学理论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去,用真、善、美去影响和建造人的精神世界,调整人的思想情绪,开掘人的智慧潜能,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的资本经营过程中作用优化,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另外,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管理机制的转换,员工的经济利益、人际关系、价值观及惯性思维等都会产生出一些冲突或扭曲,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处理不好势必引起员工工作效率的降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若仅仅依赖于物质手段,采取简单的物质奖罚措施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物质利益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化解矛盾、鼓舞士气,不断为企业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确保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目标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改制的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的途径
1.思想政治工作融于企业的管理活动之中。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的实现,是由“潜”到“显”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正常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发挥好它的作用、创造出经济效益。具体而言: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之中,渗透到人们的具体业务工作之中,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建立健全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肃组织纪律来协调、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为经济建设做贡献。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触及和切入企业经济运营领域,在参与中渗透,在参于中结合,在参于中服务,思想政治工作要同企业管理同唱一首歌,同走一条路。
2.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自身的经济价值,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有效的途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长期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动力源泉。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以各种企业文化的具体形式为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渗透到企业的精神文化之中,进而广泛渗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动方式之中,融入到企业日常的各项活动中,暗含于组织的制度和业务工作之中,遥控组织的管理和活动的价值取向。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或以先进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借助文化的形式,就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使员工乐于接受和认同,为企业的良性运作提供内在“剂”、精神动力和积极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耿树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河北学刊2007,6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 钢铁企业 价值链会计 成本管理
钢铁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钢铁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扩张。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传统的价值链分析没有将环境因素纳入其中,所以不能有效的分析环境方面的成本,影响了钢铁企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低碳经济和传统价值链会计,对价值链会计成本管理模式进行重构,优化价值链会计成本,促进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和价值链会计的概念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利用较少的能源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并尽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低碳经济可以促进高消耗、高污染行业,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该行业的发展。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要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低碳经济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是钢铁企业未来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局面。低碳经济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 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价值链会计
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的价值信息进行收集,并加深对这类信息的研究,促进企业价值链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能够更加高效的运行,促进企业经济价值的最大化。价值链会计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思路进行,价值链会计大多应用在制造业,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价值,促进企业的成本管理控制,扩大企业的管理视野。
二、传统成本管理研究
传统的会计成本管理就是对直接产生的人工、材料费用进行计算和控制,忽略了对间接费用的管理。而且传统会计成本管理比较偏重于事后管理,忽略了成本管理的预测,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成本管理的预防作用。传统的成本管理可以反映出企业产出和投入的关系,只注重财务成本的核算,但是却忽略了对管理成本的核算,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成本管理并没有将环境成本纳入到管理体系中,不能对环境成本进行分析,所以需要对会计成本管理进行重构,实现低碳经济视角下价值链会计成本管理。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分析
(一)时间角度对价值链会计成本分析
时间角度下对价值链会计环境成本进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事前、事中、事后,在事前需要分析企业的研发和设计成本,例如产品在研发阶段产生环境影响,分析产品制造时的材料采购环境成本,例如材料运输对于环境影响的程度等等;事中环境成本分析是指钢铁企业在生产环节、产品运输环节等所产生的环境成本,例如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影响的程度等等;事后环境成本分析是指产品出现故障回收时和产品售后服务时所产生的成本,分析产品维修、故障产品回收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空间角度下对价值链会计成本分析
在空间角度下对价值链会计成本进行分析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别是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是指分析企业主要的作业活动对能源的消耗、以及产品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等等,分析在作业活动过程中每个作业过程的投资,体现出关键的作业程序,以求降低关键作业的成本,实现企业低成本竞争的优势。
在对外部价值链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企业生产对其附属行业的影响,寻找出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的环节,并对该环节的利润和经营模式进行分析,降低该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量,促进企业外部价值链成本的有效降低。在对价值链进行分析时需要对其他钢铁企业的作业成本进行比较,制定出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
四、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的优化
(一)树立钢铁企业低碳成本管理思想
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耗,生产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要树立钢铁企业低碳成本的管理思想,增强企业内部人员的低碳管理意识,促进整个生产过程的低碳化。
(二)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实现钢铁企业的低碳化生产就需要对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保证生产原材料的规格,尽量做到清洁生产,降低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钢铁企业还要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环境监管,保证钢铁企业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建立完善的低碳成本管理评价体系
低碳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可以作为钢铁企业低碳价值评价的标准,促进钢铁企业的低碳管理,管理评价体系考核钢铁企业的目标完成程度,及时的对不合格环节进行改善,保证钢铁企业具有良好的低碳成本管理氛围。对于一些能耗较高的生产环节,可以进行外包,转嫁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减少集中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五、结束语
低碳环境的视角下对钢铁企业的价值链会计成本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减低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对钢铁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的分析,研究优化价值链会计成本的措施,希望可以促进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婷婷.低碳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研究[J].会计之友,2014,04:36-40
篇3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EVA) 业绩评测 应用现状 改进措施
一、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与理论简介
经济增加值(EVA)也叫经济利润,是公司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资本成本后的余额。相比于传统的会计利润,经济增加值弥补了会计报表没有全面考虑资本成本的缺陷,更准确的衡量该企业所占用、消耗的资源是多少,创造的价值是多少,保证了最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真实性。简单的来说,就是企业所使用的任何资本都是有代价的,在运用资本的同时必须为资本付费。真正的利润,是扣除资本成本之后的剩余,反映了一个公司在经济意义上而非会计意义上是否盈利,它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调整和分析得来,映照出公司运营的真实状况以及股东价值的创造和毁损程度。
经济增加值(EVA)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在西方国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美国的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度量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键指标,EVA反映了管理价值的所有方面。”《财富》杂志称EVA为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而这些评价,正是来自于经济增加值(EVA)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特点:(1)EVA 作为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作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而且最直接地联系着股东财富的创造。在计算EVA过程中,我们首先对传统收入概念进行一系列调整,从而消除会计运作产生的异常状况,并使其尽量与经济真实状况相吻合,克服了传统指标以会计报表为基础信息失真的缺陷。(2)将业绩评价与企业决策相联系。由于经济增加值是一个绝对值,所以,EVA的使用能有效解决决策次优化问题。因为,增加EVA的决策也必然将增加股东财富,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决策与执行的冲突,使各部门目标与整个企业目标一致。同时由于EVA指标的设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应用该指标能够鼓励经营者进行能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如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等。这样就能杜绝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促使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注意所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而且还要考虑所运用资产的规模以及使用该资产的成本大小,用以指导企业的每一项决策,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企业目标确立的分析、收购兼并或出售的决策等。(3)经济增加值(EVA)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体制,第一次真正把经营管理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起来,可以使管理者像股东那样思维与行动。以EVA德增加作为激励报酬的基础,股东、管理者与员工的利益趋向一致,用EVA的增长数额来衡量自身的贡献,并按此数额的固定比例作为激励的奖金,事实上,管理者与员工获得的激励奖金越多,为企业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二、经济增加值(EVA)在企业业绩评测中的应用
1.评价指标。通过经济增加值(EVA)建立起一个连续并单一恒定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评价指标相对硬性,改进了用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收益等多指标评价方式造成的混乱局面。对股东来说, EVA总是越多越好,从这个意义上, EVA是唯一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业绩度量指标。同时经济增加值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使得企业的发展眼光看的更远,连续性的评价指标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
2.管理体系。经济增加值(EVA)架构下的管理机制,有效避免了由于不计资本成本而产生的会计利润泡沫。管理者忽视了资本成本,往往以扩大股权融资规模,扩大股本投资的方式追求利润目标,但单位的资金效益普遍低下,表面盈利,公司资本总量却实质性缩水。而EVA的管理体系,可以指导企业的每一项决策,而且明确了成本使用代价的概念,对利润的认识客观真实,使的管理者明白增加价值只有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可以通过更有效地经营现有的业务和资本,必须要考虑库存、应收账款、和所使用资产的成本;二是投资那些回报超过资本成本的项目;三是可以通过出售对别人更有价值的资产或通过提高资本运用效率,比如加快流动资金的运转,加速资本回流,从而解放资本沉淀。
3.激励制度。建立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激励制度,可以将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统一起来,改善管理层与员工收入差距大,收入未与业绩表现挂钩,计算奖金时运用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不能调动人们创造股东价值的积极性等不合理情况。让EVA和相关激励计划融入到企业战略思维和管理流程中来,是发挥EVA激励计划有效性的关键。在员工报酬全套方案中,奖金计划及股票期权计划都必须达到风险、费用及激励间的均衡。而EVA则应成为联系、沟通管理各方面要素的杠杆,它是企业各营运活动, 包括内部管理报告,决策规划,与投资者、董事沟通的核心。只有这样,管理者才有可能通过应用EVA获得回报,激励计划才能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改变员工行为。
三、经济增加值(EVA)在国内发展的障碍及改进办法
1.操作比较复杂。公司提出一般化的调整项目多达200多项,需要调整的会计项目太多,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同时也限制了经济增加值理论的推广。另外在财务报表上做如此大量的调整,其科学性也遭到质疑,最终调整后的报表是否具有合性也值得怀疑。
改进办法:一般来说,计算EVA的目的是为了比较不同企业或本企业不同部门的经营业绩,而非单纯追求理论上的利润,因此,分析人员可自由选择调整事项。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经济增加值的灵活性对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调整事项;另一方面,也使计算结果会受到调整事项取舍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应用有一定局限。指标属于短期财务指标,虽然采用该指标能有效地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为,但管理者在企业的任期是一定的,而不是终身的,所以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可能只关心任期内各年的EVA而不考虑长远的利益。但是股东价值最大化有赖于各期企业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如果企业只考虑该指标作为考核业绩评价指标,那么管理者出于本能的利益需要,就会努力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规模降低产品单位成本,对进行必要的研发项目投资缺乏积极性,可是这些研发费用是保持企业长远战略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者不会无私考虑自己任期外企业的发展前途。
改进办法:我国国有企业采用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指标应是逐步深入,分阶段开展的。企业应先学习和把握经济增加值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才能在企业确立经济增加值的价值管理体系。根据国外跨国企业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情况得出,这些企业能够有效应用经济增加值指标,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的激励竞争,我国的国有企业应深入研究经济增加值理念,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价值
3.忽略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在采用EVA进行业绩评价时,系统对非财务信息重视不够,不能提供像产品、员工、客户以及创新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而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创造价值却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如像员工的忠诚度和业务技能,产品的质量,客户的真诚合作性无形当中影响着。
改进办法:EVA不是万能的,要注意与传统价值评价体系的结合。EVA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指标,单纯依靠EVA可能并不能发现企业中影响利润提高的因素,因此需要将之进行分解,找出其中的制约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实现价值增加的目的。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运用EVA体系的同时,也有必要使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全面衡量企业的表现,将二者合理结合,相辅相成。
4.与我国市场实情脱轨。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成熟度不够,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度也有待提高,因此EVA在我国的发展有两个潜在的障碍,或者说是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政府能否给予企业足够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内部制定相对灵活的薪酬战略。如果没有这种灵活性,随着外国竞争者的进入,国企很难留住人才。第二个影响能否成功实施EVA体系的因素是,能否得到可信的关于企业收入、费用、资产的财务数字、财务报告等基础财务信息。
改进办法:目前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及官员的要求,其实是技术性的,使人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企业经济结果的影响,这对EVA或其他任何管理体系的实施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经济市场法制制度,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和真实性,做到EVA的真正落实。
四、总结
经济增加值作为一种新的财务标准,是传统财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引入EVA价值管理体系,可使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为一致,在用于企业目标设定、业绩评估、项目投资、激励机制各个方面,能为企业和公司内部的业务部门提供同样的业绩考核标准,以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它的应用还受到了一些限制,如何能完善EVA经济指标,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美)纳雷希·K·马尔霍特拉著(涂平等译).市场营销研究:应用导向[M].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经济附加价值;企业价值管理;价值驱动要素;EVA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4-0134-03
价值是经济学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对于不同的经济理论派系,其对于价值的判定存在一定的分歧。作为企业价值所包含的内容也随着价值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完善。目前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就产生了诸如企业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内在价值、清算价值等等不同的定义,但是如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将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重大
问题。
1 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概述
1.1 企业价值管理及目标
企业价值管理(VBM)是一种以价值评估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综合性管理模式。按照有关专家的定义,企业价值的管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先导、以企业价值评估为技术支持、汇合企业内部各环节、各层次、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集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
企业管理的目标传统认为是利润的最大化,但随着社会及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利润的最大化观点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利润仅仅反应了企业特定时间段的管理状况,不能全面地体现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它忽略了企业长期的资金和时间的价值,也就不能考虑到企业的风险控制,使得企业的决策带有短期性和局限性。然而,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长期反应,同时也能够体现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情况。从狭义上看,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从广义看它涵盖了一系列与企业有契约关系的集合体。企业价值反应了集合体的综合收益情况,这有利于各群体为保障企业最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再进行下一步的投入或者牺牲企业暂时的利润来进行研发投资、环境改善等等。
1.2 企业价值管理的发展
企业价值管理基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关注战略发展阶段和整体整合阶段。
在集中于财务指标阶段,企业的价值管理指标主要集中于公司的市面或者账面价值评估,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票价格被看成了现金流和股本收益在风险预测后的一种估值,这时公司就是被看作是一种商品。在关注战略发展阶段,企业已经关注于如何进一步创造企业的经济价值,强调运营管理,重视战略评估。此时企业价值管理已经成为公司战略制定的一种工具。企业价值管理发展到整合阶段,其涵盖内容更加广泛,更加体系化,企业的资本运作和战略规划进行了更加紧密的结合,这就更加完善地指导了企业的各种决策,诸如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业务重组、绩效考核等等方面。
1.3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企业价值管理模式可以从经济类价值管理和非经济类价值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这是企业价值两个不同的方面,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实现企业最终的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企业的非经济价值,主要包含了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法人治理机制等等方面。在国外对于上述非经济价值的研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但是在国内还属于起步阶段。企业的经济价值类别,很显然是侧重于财务角度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资本价值评估框架,尤其是1991年Stewart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范畴。
2 经济附加价值
2.1 经济附加价值定义
经济附加价值简称EVA,是由美国Stewart提出了概念,并且由思腾思特(Stem & Stewart)咨询公司将该方法引入价值评估领域。它是指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扣减包括股东资本在内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的是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增值部分。经济附加价值提出的意义就在于它与企业价值管理相结合,它推动了企业增长模式、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经营业绩的有效
评估。
2.2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推动
经济附加价值可以成为企业价值管理的评价指标之一,在企业价值管理中也是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它的提出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一种激励机制。经济附加价值同原有财务指标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根据企业股东角度来评价企业的经济价值,其重点就是要扣除资本成本。表明了资本作为投入对于股东要给予一定的资本使用费,因此经济附加值的基本公式是:
经济附加价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经济附加价值表明了企业创造的高于股东预期收益的价值,也就是经济利润,但非传统上的会计利润。这种“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管理思想更有利于启动经营者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2.3 经济附加价值对于企业短期行为的约束
传统的会计利润导向,只考虑了股东的资本成本没有考虑股东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这样就使得表面的利润不断加大,因此在后期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上会更加有信心,并且会大量的举债投资。造成企业负债严重,占用股东的财富越来越多,因此其风险也越来越难以控制。如果从经济附加价值角度出发,再利润扣除资本成本,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评估企业创造价值的真正能力,从而避免了股东的盲目投资,同时对于企业也有一个参照作用,明确自身在同行业或不同行业的创造价值能力或者有针对性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或者进行行业的置换。经济附加价值的关键就在于能够对于资本的有效使用产生约束机制,以最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本利用效率。
2.4 经济附加价值的制约因素
经济附加价值虽然在价值创造上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方法指导,但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多元化、管理状况的多样性使得该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经济附加价值仍然以财务报表作为主要依据,财务报表的滞后性特点也就造成了该理论在作为企业决策依据时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再者,经济附加价值关注于用最终数据来找到过程因素,就造成了对于过程信息,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不能够体现,同时对于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业务机制、人力状况、营销策略等不能充分认知,就造成了前瞻性的缺乏;最后,经济附加价值是综合业绩指标的解释,其对于企业风险的反应和控制缺乏手段。
3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3.1 基于经济附加价值的企业价值的驱动要素
经济附加价值以价值的评估和创造作为核心,企业价值的体现也同样如此。要想真正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值就必须对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下面就简要说明。首要驱动因素为现金流量,该因素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最初的投资管理过程;第二因素是资本成本,它是企业使用资金所应该付出的代价,其与投资收益有一定关系但又有所不同;第三因素是竞争优势持续期间,该因素的建立需要公司运营管理水平趋于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需要和战略、预算、绩效等体系管理进行有机结合。
3.2 基于经济附加值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上的重要工具,但是其预算依据仍然是以会计利润作为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在实际运行中该种模式已经与企业的实际价值创造产生脱节,造成了预算约束的软化。因此,重新搭建预算管理体系是大势所趋。依据经济附加价值理论的发展状况,用其代替原有利润指标是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一大改进。经济附加价值指标,不仅能够分析企业的管理绩效,同样可以用作企业的资本预算、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这样就使得预算管理能够与企业价值创造能够紧密联系。企业最高的目标是创造价值,经济附加价值就是这一目标的最好体现,因此将该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数量化,成为指导各部门行动的准则。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决策和运营。
3.3 利用经济附加值调整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是企业对于管理者和员工完成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考核,其体系主要有绩效指标的设立、绩效的传达沟通、绩效的考核评价、绩效实施结果的应用和绩效目标的提升等组成的一个循环改进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改进部门、个人的绩效。但是目前绩效指标的设立,是以企业销售收入、本期利润等作为考核基础,这就使得指标的选取存在短期性和滞后性。同预算相匹配,也需要引进经济附加价值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使得经济附加价值这一企业长期指标同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薪酬相关联,就能够引导企业最大限度创造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 结语
经济附加值概念的创立,清晰地明确了企业投资者和管理者创造价值的区别,也进一步明确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实施方向、路线和方法。但是该经济附加值理论体系,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盲点和误区。这些都需要更深层次的实践指导。企业价值管理的理念必须深入至现实的企业管理中,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管理能从根本上有的放矢,不断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提升其价值管理的水平,以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明江.价值创造型企业的价值管理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
[2] 李庐.经济附加价值与企业价值管理[J].特区经济,2007,(11).
[3] 方启来,吕回.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企业价值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0,(12).
[4] 徐海燕,武兆宏,穆森.EVA理论在我国应用的探[J].商业经济,2006,(1).
[5] 赵治钢.EVA业绩考核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业绩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增加值的含义及特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针对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Stem&Stewart咨询公司开发出了经济增加值指标,并于1993年9月20日在《财富》杂志上将其完整地表述出来,标志着经济增加值体系的诞生。经济增加值(以下简称EVA),也叫经济利润,是公司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其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它是衡量经济组织价值和财富创造的度量标准。从算术角度讲,EVA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公司在经济意义上而非会计意义上是否盈利,它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调整和分析得来,反映出公司运营的真实状况以及股东价值的创造和毁损程度。
经济增加值的基本计算公式:EVA=NOPAT-(NA)・Kw。式中,NOPAT:税后净营业利润;NA: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对资本成本进行了比较准确的计量。经济增加值吸收了早期利用剩余收益思想的人们所不具备的各种资本市场理论,建立了公司权益资本的可靠计算方法,借助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了体现行业风险特征的资本成本,从而扩展了传统的剩余收益方法。这是剩余收益理论所不具备的。
2、减轻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剩余收益的计算基础是未加调整的会计利润。这使得剩余收益不能彻底纠正会计利润本身的局限性。一些经济增加值的倡导者认为,任何建立在公认会计准则基础上的利润数字,包括剩余收益,都有可能使人们对公司产生严重的错觉。经济增加值是在对传统会计利润做出调整后计算得出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经济增加值从公认会计准则中“释放”出来,从而提供了比未经调整的剩余收益更为可靠的业绩计算方法,同时避免了会计利润可能被人为操纵、容易导致短期行为等缺点。
二、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应用经济增加值需注意的事项
对我国企业来讲,引入EVA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资本的运营效率。从EVA在国外企业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要真正发挥EVA和价值管理的优势,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企业价值的源泉,知道“价值来自何方”。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使市场价值的增加速度快于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真正的价值创造来源于正确的公司战略以及带来经济利益的流程和体系。价值是资本市场对公司未来期间提供自由现金流能力进行预期的函数。在进行项目投资时,经理相信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将超过投入资本,从而为股东创造价值。
2、树立正确的价值创造观,知道为谁创造价值。当提到创造价值的观念时,这种观念常常被认为是纯粹服务于股东的观念。当一个企业追求价值创造时,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但是,企业只有在为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价值之后,剩下的才是股东的价值。所以,当管理者的第一要务是为股东创造价值时,完成这一要务的唯一途径就是先为其他各方提供价值。
在传统观念中,股东在企业价值中占首要地位。在这一点上,经济增加值的创造观和传统观点并不相左。但是,经济增加值创造观绝不是单纯服务于股东的。管理者的责任是利用企业的资源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只想如何分配现成的蛋糕。对于企业而言,各个利益相关方不仅是契约的缔结者,而且也是企业这部机器中最重要的齿轮。
3、实施EVA管理体系,必须有具体、明确、详细的计划。EVA绝不仅仅是一个业绩指标,要把EVA真正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于关键的战略问题,公司必须有正式的EVA实施计划。全面的价值管理系统要求EVA变成公司战略计划、资本分配、经营预算和投资决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决策都要考虑资本成本,考虑对公司EVA的影响,将EVA和价值管理的视角融合到公司所有的关键管理程序和系统中去。
4、EVA不是万能的,要注意与传统价值评价体系的结合。EVA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指标,单纯依靠EVA可能并不能发现企业中影响EVA提高的因素,因此需要将EVA进行分解,找出EVA的制约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实现价值增加的目的。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运用EVA体系的同时,也有必要使用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全面衡量企业的表现,将二者合理结合,相辅相成。
5、合理进行会计调整。近几年利用报表造假、欺诈的案件,使得人们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客观性、公允性失去了信心。会计准则的确存在一些漏洞,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EVA会计调整可以很好地反映经济现实。在企业会计准则下,创造价值的投资(如研究和开发)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使EVA为负值,会计调整可以克服这个问题,但调整使EVA更难以理解,因此调整的项目不能太多,其原则是能够明显地正面影响管理决策。
6、设计准确的报酬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全体管理者的鼎力合作,创造价值不过是企业高层的一个口号而已,因此需要激励各层的管理者,而最好的激励手段莫过于薪金。以价值为基础的激励补偿正是源于这种思想。为了让管理者将努力集中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上,必须给予他们相应的激励。只有当管理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更贴近所有者时,管理者才会真正从企业角度出发,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一切的实现,有赖于适当的激励政策,这种政策就是EVA激励补偿计划。
EVA激励补偿计划的关键是把奖金建立在EVA增量基础之上。强调增长有两个优势:一是它强化了持续增长的必要性;二是当评估是以变动量为基础时,计量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强调变动量使得EVA业绩不佳部门的管理层不会认为EVA激励计划不公平,因为即使上年EVA为负,只要今年EVA负数减少,那么EVA的变动量也是正数。这样,管理层就会乐意承担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了。
EVA的大小是由企业的全局因素决定的,所以EVA更适用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于基层管理者,由于许多决策可能超出了本部门的决策范围,因而比EVA更加细化的价值动因更适合他们。同时,EVA本身是财务性指标,为了更完善地体现管理者的努力,EVA并不排斥非财务性指标的加入。
当企业子公司或各部门之间分享资源的时候,会给EVA的计算带来一定困难。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分享设施和资源能够节约成本,但是分享资源成本的确定,单位之间互相提供劳务和中间产品价格的确定,会使子公司或部门的EVA计算的难易程度和准确程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子公司及部门的业绩计量,甚至可能伤害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时可以充分利用价值动因,选择那些可以直接和中低层管理者相联系的动因而不是全局化的EVA作为部门评价的指标;也可以将存在转移价格的几个部门组成一个部门团体,用团体的业绩水平代替各个部门的业绩水平。
(作者单位: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纯.论新经济时代EVA的效用性[J].会计研究,2003.4.
篇6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民营企业 经营业绩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根据去年统计数据,我国民营企业已超过84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7.4%,占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60%。民营企业为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推动技术、体制创新,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巨大帮助,带来了大量的税收收入,为促进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在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诸如产权制度不规范、财务和生产管理混乱、人才缺乏等问题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提高民营企业竞争力,解决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者激励及约束问题迫在眉睫。目前,经济增加值被引入央企,作为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一种方法。民营企业也可以尝试借鉴这种作法,建立基于经营增加值的业绩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企业经营业绩。
一、经济增加值的概述
(一)经济增加值的内涵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最初由美国学者Stewart提出。其内涵是:投资者投资于某公司的资本所要求的收益率至少应不低于其投资的机会成本或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否则,投资者就会做出其他选择。进一步说,EVA是指企业净经营利润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净值,即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值,说明企业经营所得在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后仍然有剩余,这部分剩余收入归股东(所有者)所有,所有者财富增加,企业价值增加;反之,说明企业经营所得还不足以弥补股权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所有者财富减少,企业价值减少。经济增加值衡量了扣除资本占用费用后企业经营产生的利润,是企业经营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EVA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相比,它引入了资本成本的概念,将股东财富与企业经营决策相联系,使管理者的利益和股东利益相统一。
(二)国内外经济增加值的应用情况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些公司开始采用与剩余收益类似的方法评价企业业绩。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可口可乐、AT&T等一批美国公司将EVA作为衡量业绩的指标收入公司管理,并将EVA指标最大化作为公司目标。9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大公司也先后收入EVA,如美国邮政署、惠而浦、西门子、索尼等。10多年前,这一概念进入中国,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引入效果不明显。国资委成立后,对经济增加值考核既关注又谨慎,2003年审议通过了运用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基本思路,经过7年酝酿、5年试点,在2009年12月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自2010年起,中央企业的业绩考核引入经济增加值的考核指标。开局之年,124家央企在从利润为王向价值至上转变,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实现经济增加值3000亿元左右,比上年成倍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预计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来看,经济增加值在西方国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从我国来看,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尚处于一个探索和试行阶段,目前仅在央企和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有一定的应用,民营企业鲜有使用。
二、经济增加值的优缺点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经济增加值优点十分明显:
(一)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衡量企业价值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以企业的会计报表为基础,对非生产经营性费用支出进行加回,剔除偶发性的收支对利润的影响,对一次性投资且受益期较长的长期投资在获益年限内进行摊销,使调整后的利润更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既减少了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的限制,又避免了管理者对企业利润的操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计造假的机会,使计算结果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更客观全面地衡量企业的价值。
(二)全面考虑了企业资本成本,有利于资本结构的优化
传统会计指标计量仅仅考虑了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忽略了权益资本成本,而后者往往大大高于前者。经济增加值计算中既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又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鼓励企业在风险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债务资本的杠杆作用,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到最低,实现资本结构的最优化,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较好地将股东利益与企业经营业绩统一在一起,减少管理层决策时的次优化选择。
(三)符合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避免短期行为
企业的研发费用、在建工程、技术更新改造等支出,前期资金投入大,收效慢,管理层容易为了短期利润而忽视长期的发展。而经济增加值更加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管理层树立科学的企业发展观,加大市场调研,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新市场的开拓,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和员工的培训与激励,以长期利益为企业当期经营决策的出发点,不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而来获得一时的业绩增长。
虽然经济增加值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EVA的计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财务报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又比如EVA的计算比较麻烦,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但是,总得来说,EVA不但解决了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弊病,也有利于考核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三、民营企业引入经济增加值的必要性
(一)引入经济增加值是创新民营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引入经济增加值是民营企业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方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多实行家长式的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民营企业家拥有很大的经营决策权,而他们中不少人文化素质较低、经营理念落后、财务素质欠缺,无法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同时权力的过分集中容易造成决策者盲目武断,导致管理滞后和粗放,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挫伤员工积极性。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把经营权交给管理更专业、经验更丰富的“职业经理人”,而衡量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业绩就必须引入经济增加值指标。
(二)引入经济增加值是提升民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引入经济增加值是民营企业夯实软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民营企业经营多注重经营成果,而忽视对过程的监控和对企业软实力的建设。建立EVA激励机制,有助于构筑一个公开透明的人才选拔和晋升机制,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开发,激发员工潜能,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力环境。将EVA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助于企业更好的了解市场需求、响应政策号召,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增强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引入经济增加值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必然要求
引入经济增加值是规范民营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加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必然要求。引入经济增加值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激发新兴市场活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新的业绩衡量标准,促进企业间的优胜劣汰,加快民间资本市场的合法合规化进程;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升民营企业的信用度和知名度,开发国际市场;有利于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强民营经济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四、经济增加值在民营企业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EVA的计算十分繁琐,要涉及百余项调整,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民营企业多以家庭小作坊式生产起步,财务基础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有的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部门,只有为数不多的会计从业人员,甚至有的企业将日常记账、报税工作外包给专门的记账公司。这种状况必然使经济增加值计算中的基础数据出现偏差。
民营企业必须建立起规范的财务核算制度,加强对财务人员的思想修养和财经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考核,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加会计职称考试。同时,引入财务软件提高公司财务运行效率,加强财务信息的传递,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更加正确有效的数据。
(二)提高对EVA的认知度
民营企业家多非财务出身,对于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以净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经营情况,角度单一片面,决策缺乏可行性,对于经济增加值并不知晓,也无法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员工对于经济增加值的漠不关心。
公司管理层应提高对引入经济增加值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内成立EVA价值中心,并促使该价值中心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将每个业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核算单元,把EVA核算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负责人;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关于经济增加值方面的宣传和专业培训,提高对EVA的认知程度,强化基层的价值创造意识。
(三)建立EVA激励机制
篇7
关键词:业绩评价;指标;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不同类型间指标的比较
指标按不同的标志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等。当前最为流行的评价指标分类是将其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一)财务指标。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是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数量反映,是总结和考核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财务管理目标、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内外关于财务业绩指标的研究很多,国家财政部(1999)在《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运营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平衡计分卡中典型的财务指标有: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报酬率、现金流量和经济增加值等。
财务指标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计算,便于理解和比较,指标数据易于获得,便于操作,据以计算财务指标的数据通常是以货币方式表现的,因而便于定量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财务指标具有强烈的短期性,容易受到会计政策的影响,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使财务指标发生较大的变化。财务指标只反映过去业务的结果,无法反映产生结果的动因,也不能反映当前进行的价值创造活动。
(二)非财务指标。随着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化,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也相继出现,传统的财务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在新形势下的信息需求。为了使企业管理层关注那些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做出有利于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决策,在传统的财务信息系统中引入非财务数据势在必行。
非财务指标的外延相当广泛,大致可分为客户、员工、市场、内部业务流程、创新、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具体说来,主要有:(1)市场营销评价指标,主要有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市场增长率、市场收益率、企业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发展潜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价格竞争力等;(2)客户满意指标,主要包括产品交货及时率、客户保持率、客户流失率、客户获得率、客户忠诚度等;(3)员工满意指标,主要是指员工对生理(如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安全(如失业保险、意外事故、医疗保障)、尊重(如晋升机会、奖励)、社会交往(如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自我实现(如发挥个人特长、满足感、成就感)五个方面的满意;(4)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主要有研究开发费用率、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率、新产品贡献率、研究开发费用增长率、工艺改造能力等;(5)业务流程指标,主要有生产能力利用率、机器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完全生产率、产品退货率、产品返修率、产品维修期限、成本降低率等;(6)社会生态环保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减少能源消耗类指标、控制污染类指标、环境改善投入类指标。
非财务指标与公司的长期战略有着更密切的联系,可以成为更好地衡量未来财务业绩的指标,更少地受到外来“干扰”。但是,非财务指标的改进难以用货币来衡量,使非财务指标的改进和利润之间的相关性较难把握,并且管理人员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很难立刻显示出成果来,因而不易贯彻实施。
二、不同行业间的指标比较
不同的行业,由于业务特点不同,评价指标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关于各行业指标体系的文献资料较多,本文对具有代表性、较全面的指标归纳如下:
交通行业运营效果指标体系主要由财务指标(包括运营总收入、运营总成本、平均运价率、运营利润、利润总额、单位成本等)、劳工工资指标(包括职工总数、平均工资、全员出勤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技术与消耗指标(包括完好车率、车辆平均报废时间、车辆大修平均间隔里程、大修车数、车辆大修平均停厂车日、发动机大修平均间隔里程、轮胎平均报废里程、车辆平均故障时间等)、安全指标(包括行车责任事故次数、行车责任事故伤亡人数、行车责任死亡事故频率、平均行车事故费用、职工工伤事故死亡率)、社会与服务指标(包括环境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企业上缴税金、正点率、车厢服务合格率、车厢整洁合格率)、运营指标(包括乘客密度、运送速度、车日行程、里程利用率、工作车率、总行驶里程、运营里程、载客里程、运营线路条数、客位数、标准运营车数、客运周转量、客运量等)六个层次构成。
航天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率、民品销售收入增长率、民品投资回报率)、修正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人均创数、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定性指标(包括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生产管理、质量安全保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财务管理、民品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三个层次构成。
航运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目标(包括偿债能力、资金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市场和客户(包括新兴市场货物运输率、客户留失率、目标客户运输率、客户满意度)、内部营运(包括营运数量、营运质量、营运效益、货运安全)、学习与成长(包括研究开发费用率、职员的知识水平、职员生产效率)四个层次构成。
制造业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状况(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增长能力)、核心业务(包括市场表现、业务创新)、生产运作(包括产品生产、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率、人动率)、社会责任(包括社会贡献率、社会公益贡献、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五个层次构成。
三、研究结论
(一)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的趋势。财务指标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表现的表象、结果和有形资产的积累;非财务指标则是通过经营管理系统获得的内因、过程和无形资产的积累,对企业整体的盛衰成败关系极大,是本质的东西。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共同评价企业绩效,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普遍认为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可以弥补财务指标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使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二)不同行业,由于业务特点不同,评价指标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由于企业业绩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各自关注的利益着眼点的不同,因而我们不可能设计出一套适用于所有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的评价指标。任何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都不是万能的,都要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企业只有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指标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经营业绩评价的作用。
(三)评价客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不同,会影响评价主体的评价目标,进而影响评价指标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的内外部因素主要有:(1)社会经济发展。工业时代,竞争集中于如何将新科技尽快地应用到实物资产上创造效益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财务资产和负债,因此财务指标足以评价企业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效率和效果。而在信息时代,竞争的焦点转移到了对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上,相应地企业需要更加平衡地包括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来进行业绩评价;(2)竞争状况。比如,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由于其他厂商难以进入其市场领域,竞争压力较小,所以其主要精力可能放在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方面,以简化评价,节约成本。而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将越来越注意自身竞争优势的开发,因而业绩评价也必然出于战略要求而相应扩展到任何有助于激励经营者提高竞争力的方面;(3)发展阶段。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可分为创业、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特点不同,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应该有所区别。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孙薇,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崔毅,邵希娟,现代财务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南剑飞,赵丽丽,张成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商业研究.
[4]王军利等,城市公共交通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
[5]供菲菲,丁建飞,石勇,航运企业绩效综合评价[J],水运管理,2005.
篇8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信任 差序结构
一般认为家族企业用人机制的缺点主要表现为经营管理的家长制作风、内外有别的用人升迁机制等,当企业形成一定规模后,这些缺点将限制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导致家族企业进入了迅速膨胀,然后又迅速崩溃的成长怪圈,所以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和科层制管理方式,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大多数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却未出现理论预期中的双赢,反而陷入了“不请职业经理人等死,请职业经理人找死”的“职业经理人”困境。走出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理清家族企业表层用人机制背后的深层运作逻辑。
一、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困境
家族企业是由家族和企业这两个重叠而又相互冲突的系统共同形成的。企业主同时扮演着家族系统的杰出人士和企业系统的当家人这两个角色。正是这两个角色间的冲突,导致了企业主在家族企业用人模式上的困境。
在家族系统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按照血亲、宗亲、乡亲的顺序,形成一个关系由亲到疏、由近及远的家族关系网,而且这一关系网是企业主后天无法选择的;在企业系统中,科层制所强调的能力第一原则不得不面对关系、忠诚原则的考验,企业主往往不得不根据他对家族关系网中的信任等级,把各种家族成员相应地安排到企业的不同层级上,信任等级越高,在企业中的权力和地位也越高。于是由自己人或者自家人组成企业的高层,企业的中层由亲朋好友组成,在企业的低层,由老乡和熟人组成。在家族系统和企业系统的两个关系网上,自家人与自己人、家族成员与朋友、熟人与乡亲、生人与外人等各种关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家族企业的人际关系模式。
究其实质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困境来源于家族企业本身:家族企业固有的两个系统各有自己的成员身份准则、价值及组织结构,但同一主体却不得不同时履行两个系统的职责,斗争的结果往往是家族系统的关系、忠诚原则取代企业系统的能力第一原则,导致“家族主义”支配下的家族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是辐辏式的,企业主掌握着企业的一切大权,关键岗位的领导基本上来自一个家族,核心成员甚至一般员工都是其直系亲属或有亲缘关系、人情关系的亲戚、朋友,这些人形成了权力集中而又任人唯亲的家族主义组织系统。
家族企业双系统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的“职业经理人”困境表现为家族企业的“信任”危机。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企业主个人有限的管理半径和家族企业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家族内部人才资源的短缺和有限,必然要引入外姓和外地等“外人”进入家族企业。但亲疏有别的伦理习俗必然造成内外有别的现象,使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有一种“外人”的感觉,家族外的优秀专业人士难以晋升决策层,让家族以外的能人感到没有前途,弱化了企业对外来人才的凝聚力,导致外部关系对家族企业的排斥,企业也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外来人才的出走又更加深企业主对“外人”的提防。于是家族企业的用人机制表现为一种恶性循环的困境,这一恶性循环不仅仅是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单向的不信任,而是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双向的不信任,前者怀疑后者的忠诚,后者也对自己的能力发挥有所保留,企业内部形成家族内部和外部相互排斥、难以信任的关系。展开家族企业信任机制的研究成为理清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困境的必然要求,
二、信任机制研究中的特殊主义传统
信任在制度经济学中是作为一种治理机制来定义的:任何合约都无法仅仅靠事前的条款来约束,因为正式的合约是不完备的,至少应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在出现不利的情况下,或一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时,由第三方(如法院)来强制或帮助实施合约;另一方面是通过激励机制的设计,使得合约在双方意愿下完成。交易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就是对对方不利用自己的脆弱性而行使机会主义行为的信心。信任的出现降低了合约的交易成本,减少违约的可能性。可见在经济学中,各方的利益是基于理性计算的基础上的,这时的信任是一种算计的信任。
在社会学看来,信任对于企业来说不是一项独立的资源,而是一种制度环境或制度要素,这种制度要素既是蕴涵在社会的整体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又是由企业组织自身长期关系合约与策略选择所形成的。家族企业生命周期在受到所处社会的整体信任结构影响的同时,企业组织的交易、联系中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选择形成企业自身特定的信任结构的小环境。也就是说,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是家族企业这个子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关于我国信任机制的研究起源于韦伯。韦伯采用其所擅长的理想类型研究方法,区分了信任的两种不同方式: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前者建立在纯粹个人关系上面,是一种凭借家族纽带而得以形成和维持的信任,对于那些置身于这一家族关系之外的其他人说,则是普遍地不信任。后者则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不再以先天的关系作为信任的衡量标准。韦伯认为中国人只信赖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他人,而不信任外人,其信任行为是一种难以普遍化的特殊信任,这与基督教文明中人们普遍的信任构成鲜明的对比。
20世纪90年代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对韦伯的观点进行了延伸和发挥,并进一步将人际信任扩展到关于社会信任的分析探讨之中。他从文化角度认为信任与企业模式、经济结构有直接关系,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一个国家企业的规模和性质。信任程度与企业的成长壮大与否直接相关,进而影响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福山认为,中国的传统家族主义文化重视家庭、亲戚及血亲关系,信任建立在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族基础之上,将信任家族以外的外人看作是一种不可允许的错误,中国社会是一个缺乏普遍信任的低信任度的社会。
韦伯和福山等人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把文化和经济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认为文化因素是造就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否的原因之一,这种强调文化作用的观点是其理论中的合理之处。但是他们在分析家族企业的信任机制时忽略了信任机制内涵的可变性和流通性。
三、我国信任机制内涵的可变性和流通性
韦伯等人分析的缺点是过于强调中国信任机制的封闭和隔阂,把每个人的信任空间化分成不同的层次,亲疏必分,内外有别。这样它就无法解释中国人所信任的人群虽然以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为主,但同时也包括有着亲密交往关系的、非家族的亲朋密友。忽视了中国人通过自己独特的“关系”运作,可以突破血缘之类先天性的限制,形成一种可伸缩的信任范围,从而中国人的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之间不再简单地相互对立、无法相容。
在分析中国人信任机制的层次时,韦伯等人强调层次之间的区别,但的差序格局理论则看到了中国人信任机制层次上的可变性和流通性。差序格局是指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把与自己相互交往的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里的人,与自己越亲近的,在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对他们越好。同时中国人交往圈层的界限随情境的变化而具有极大伸缩性,可以任由行动者自己做解释及划分。差序格局在被运用时的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自家人”虽然以由血缘关系来划分,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具体运用时,“自家人”己经成为一个社会心理的概念,不一定再依附于原来社会认可的即定关系,任何做到“自家人”所预期做的事及所付出情感的人,都可以是“自家人”;二是“自家人”这个概念,也不依附于具体个人,可以依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将同一个人划分为“自己人”或“外人”。可见在的差序格局论中,中国人的内外边界是相当模糊的。因此,人际信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人之间实质关系的好坏,而不是两人关系中先天的或形式上的归属。于是中国人不是现有社会结构下被动的傀儡,而成为社会结构中有创造力的活生生的人。
沿着的思路,现代中国社会学者提出信任与关系强度是正相关的,二者的关系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传统,关系强度与信任的关系不同。信任程度高的社会,关系强度与信任的关系相对而言要弱些,信任程度低的社会,这种关系就比较强。中国现实的社会信任是在韦伯、福山所论述的信任机制“血亲关系本位”基础上,加入了“情感关系”因素,除了重视血缘关系外,朋友这种后致性社会关系已经上升到极其突出的位置。中国人的特殊信任机制是根据双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来有选择性的相互信任,这种信任与根据有关人性的基本观念信仰所确定的对人的信任即普遍信任并非是相互排斥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我国家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困境归咎为传统家族文化造就的特殊主义信任机制,这一困境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信任危机的表现。
四、社会转型与家族企业信任机制
中国家族企业兴起受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家庭、家族伦理的影响,但与中国转型时期独特的社会环境更具密切的联系。在一个多世纪的动乱和反复批判中,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受到强烈冲击,存在于反复交往的社区成员之间的信任机制遭到很大破坏。同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导致计划经济体制规则渐渐失效,健全的市场经济规则还在逐步的建立之中。在这样的转型阶段,传统规则逐渐推出历史舞台,而新规则还处于建设之中,必然会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由于旧的制度化信任瓦解,而新的制度化信任尚未完全建立,信任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化过程中最为稀缺的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原有信任遭到破坏,而社会法制还不健全,建立在制度基础上的社会信任又未形成的情况下,家族企业主就只有将合作缩小到自己家族范围之内。以血缘构筑起来的天然信任关系成为家族企业填补制度化信任缺失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中,家族企业更可能是一种理性的企业组织形式,而不是福山等所认为的那样,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非理性选择。
家族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信任资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在家族企业的创业阶段,恰恰是特殊主义信任支撑了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合作。在企业规模不大、市场范围有限、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的创业阶段,家族治理模式符合管理最小成本原则,家族企业主选择所有者经营的家族治理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不分清红皂白地一味谴责家族企业是落后信任机制的产物,并应为社会信任的缺失负责,认为只有立即转变为科层制企业才有出路的观点有失偏颇。如果这样,在得不到科层制的同时,反而会失去现有的家族企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信任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内部的信任可以降低管理成本,促使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信任则可以使二者之间的资源互换更加充分而高效。在信任缺失的情况下,家族企业注定不会得到顺利的发展。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信任建设,这样才能有利于家族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篇9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效益指标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企业所采用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大部分都是反映环境资料输入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达标率的环境治理指标,能够反映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出现的概率较小。这样导致所设计的整个指标体系只是单一地揭示和反映环境治理方面的内容,没用反应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由于环境治理要耗费企业一定的成本,所以企业在采用这些评价指标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指标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在环境效益中。虽然这样的指标构建,对环境治理有积极的评价作用,但是却忽视企业对是否进行评价有自主选择权。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环境治理的结果,也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
2.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比重偏少
重定量轻定性指标是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现存问题之一。从我国目前对企业环境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的数量都偏少。定量指标的搜集比定性指标的搜集简单与便捷。定量指标只需要将数据代入模型或者公式即可得出量化的结果,而定性指标则需要运用诸如问卷调查这样方法来完成原始数据的搜集,再将其量化。所以,出于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大多数的评价指标都是用定量指标来表示。但是,一个企业处于一个系统当中,在评价环境绩效审计时要考虑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所以的因素不可能全部通过定量指标来表示,所以我们应该发挥定性指标的作用。
3.指标体系随意性大
现有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是:随意性大,难以全面评判企业环境绩效优劣。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每个指标都处于是一个系统,指标应该是层次清晰,每个层次有其代表性的意义,且层次内容全面。这样各指标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来看,还存在缺陷:指标层次不清晰也不全面,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仅仅只是各个指标的简单列示。甚至存在指标体系繁杂的问题:指标与指标之间意思重复交叉,造成重复计算,浪费资源,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我国也并没有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内容进行规定,导致企业在指标体系选择是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总体来看,指标之间的全面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审计时可以节省时间以及成本,设计出一套及全面又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归根到底是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财务指标可以反映暂时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对社会责任以及资源的和环境耗费却没有体现,这样导致的评价结果是不断的提高财务效益,鼓励可以暂时不顾环境代价、利用未来资源来促进目前经济增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我目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角度主要用平衡积分卡、李山梅的压力-反应-状态模型,从这些角度下构架的指标体系大多数都没有体现对周围居民、政府、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恰恰说明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不够。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宣扬生态文明理念,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在取得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在其经济利益的获取和均衡过程中,必须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利益取舍的关键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虑。企业承担较越多的社会责任,做出越多保护环境的行为,企业的形象等都会在无形中提升,这从长远来看是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因此,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时,应该多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构架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内部要求,也要考虑外部因素。既要制度短期目标,也要考虑长期战略。例如指标体系可以包括: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资金的投入,投入所取得效益,对周围生态的评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2.环境资源物权界定不清晰
环境资源所有权的界定不清晰,导致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主体,这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他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很少考虑社会责任。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和无形性的特点,即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双方常常是难以区别的,同时环境导致的效果也不能用市场价格完全确定其费用和效益。谁污染谁治理还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对于公共污染领域却没有相关办法进行责任的划分。因此,对环境与污染有关的外部性很难通过个别排放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私人交换来解决,而必须通过范围更为广泛的途径来治理。
3.成本最小化原则
从我国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在评价企业环境绩效时,大多偏向于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定量指标的评价。为了能够全面详细的对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做出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越全面越好。但是如果指标过多,企业在进行评价时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的成本就会增加。出于成本的考虑,企业会趋于选择看似简单明了的指标体系运用。同时,由于定性指标在原始数据的搜集、量化等方面都比定量指标复杂,所耗费成本高,特别是在现在这种一方面审计资源己经相当匮乏,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加钟增加的负担,这必定会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工作质量。所以,企业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时,会选择耗费小、搜集简单的定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家兰,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会计之友,2005(9): 62-63.
篇10
一、作为公共物品的会计信息的私人供给机制
要想弄清会计人员是否创造价值以及所创造的价值如何计量这一系列问题,首先得从会计工作的本质谈起。美国会计学会(AAA)早在1966年就认为:“会计是鉴定、衡量和传送经济信息的方法,并使信息的使用者有可能据此做出有根据的判断和决策。”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第4号公告中指出:“会计是一项服务活动,它的职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的数量化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以便用于决策。”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并传递财务会计信息的手段。它一方面主要面对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比如,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公众等,向他们提供有利于其更好决策的信息。另一方面,如果把现代企业看成是一系列多元契约的联结点的话,那么经营者定期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不但有助于实现所有者对经营者有效的监督,也是为了解除经营者的资源受托责任。
因而从本质上讲财务会计是会计人员利用其所掌握的特定技能和知识向企业提供劳务的活动,但作为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财务会计报告以及附着其上的会计信息却不同于企业的一般生产成果,比如:实物产品。会计信息(尤其在证券市场中)一经公开,几乎都能够在公众之间免费传递,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消费或获悉会计信息的内容,但此时会计信息的加工、传递等成本却全部由企业承担。因而从这一角度而言,会计信息具有某些类似“公共物品”的特性,而且在现实中寻找不到一个具体的“一手交钱,一手取得会计信息”的信息交易市场。这种形式上的隐蔽性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劳动所形成的劳动成果不具有价值,因为似乎并没有谁为购买会计信息而支付费用。
另外作为公共产品的会计信息在供给过程中也有着和其他公共产品截然不同的供给主体(比如国防、城市公共产品等都是由政府公共部门负责生产和提供),即会计信息的供给主体不是政府公共部门而是具有追逐利益企图的私人企业。虽然企业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不会创造价值,其只是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总结,但这并不能说明在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过程中企业完全忽略了成本收益分析。企业如何在提供信息的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多大的信息供给量或什么内容的信息是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最佳临界点呢?这样的最佳临界点只是单独由企业自行决定吗?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论财务会计概念》一书中,这样解释:“准则制订机构必须自己来关心它所制定的准则中能感知的成本和效益--对这类信息的用户和编制者,对其他也有联系的方面,如像审计师,以及对于社会上受其影响的任何人的成本和收益”。据此看出,约束会计信息供给的成本收益分析,首先发生在准则或相关的会计规范的制订过程中。即企业强制性披露的内容范围已经过会计规范制订机构的筛选,这些内容的披露,符合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原则。虽然企业不可能不计成本地披露其所有财务信息,但被企业所删除的信息也许正是信息需求者所最需要的。正是由于信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这种不平衡有可能诱发会计信息的不实和造假。基于这样的考虑,才有了各国有关财务会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内容和数量,以期缓和信息的供需矛盾。
一个经济社会的公共产品带给其社会成员的使用后果有中性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具体到财务会计信息的供给过程中,一方面详细、全面、真实和及时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公众等进行更好的决策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使用信息的消费过程也会给企业带来可能为负的效应。如会计信息使用过程中使企业受损的预期费用(如过度披露所造成的竞争劣势以及因披露所涉及的诉讼成本等),就是强加给企业的成本。正是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在对社会增加正效应的同时却有可能对负担信息提供成本的企业造成了负效应,因而现实中企业会计信息造假就有了可能。虚假的财务信息带给企业的收益远大于由企业所承担的信息供给成本。
二、会计人员企业化而非市场化——交易费用的节约所导致的价值创造的隐蔽性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从一个分工和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企业家在企业内部按利润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来替代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在企业外部,价格机制指挥生产,它通过一系列在市场上的交易来协调;在企业内部,交易由企业内部的协调人来替代,由他们指导与生产有关的一切活动。按照上述有关市场和企业(组织)的相互替论同样可以分析企业会计人员与企业的关系。即分析为什么在现实中对会计人员的雇佣采用了企业内部化而非市场化的形式。
如果把某一时期拥有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或机构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那么,企业也完全可以在这样的会计人才市场上寻求符合企业要求的会计工作人员,且双方自愿签订合同。会计工作人员或机构因提供财务会计服务应从企业那里收取一定费用,而企业在接受此项必不可少的劳务服务后也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相反地,交易中一方(比如企业)也可能“买下”另一方(比如会计人员或机构)的资产,从而使企业全面负责交易双方的协调与控制,把交易形式由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管理交易。当然,这里所说的资产特指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源。即会计人员或机构所掌握的特定会计技能和知识。所谓“企业全面负责交易双方的协调与控制”指的就是企业在其内部专门设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活动,使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企业化。会计人员之所以企业化,抛开会计工作涉及太多商业秘密、会计工作因企业或行业而异的核算技巧,比如石油天然气行业特殊的成本处理方法、金融保险企业与传统工商企业会计核算的区别等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会计人员企业化将导致企业交易费用的降低,而交易费用的降低应该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企业梦寐以求的。
威廉姆森(Williamson)指出交易过程中有三个侧面影响交易费用的大小: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下面逐一从这三个侧面分析会计人员企业化为什么会为企业节约交易费用,进而造成其所创造价值的隐蔽性。
由于交易过程及其后果的不确定性,使得在交易中交易双方必须不断地变化决策或连续地做出决策,尤其当不确定性特别高时,交易双方因惧怕未来根本无法达成交易合约,这种不断变化的决策更易发生。不确定性和与此相关的畏惧心理造成了企业必须为频繁的交易签订支付庞大的费用。具体来说,在会计人才市场上,面对众多的求职人员,企业不可能在瞬间完成对会计人员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测评和考核。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也弄不清企业究竟在日后是否能按照合同履行对其的承诺。往往这时双方的交易是“一锤子买卖”,因而更易导致契约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此时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因其相对稳定性能够促使双方在日后平等地协商,共同地应付变化。
交易频率的大小亦影响交易费用。如果双方的交易额很大且不断地进行,就值得双方花费资源去形成某种特殊的规制结构。尽管这种特殊安排可能会有不少费用、耗费不少资源,但这种花费分摊到大量不断进行的交易中去,相对交易费用就下降了。会计具有监督职能,这种监督贯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这种监督的实施如果依赖于外部暂时聘用的会计工作人员,那么由于外部会计工作人员自然的随机变动,很容易使监督落不到实处,也加大了企业的签约成本。另外,由于外部会计工作人员自然的随机变动也可能导致企业处于竞争劣势的信息的外流,这包括:诸如有关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信息,如生产过程、更为有效的质量改进技术、营销技巧等;有关战略、计划、策略的信息,如计划中的产品开发、新的市场目标等;有关经营的信息,如分部门的销售和生产成本数字、生产率统计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