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坑施工专项施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深基坑施工的基坑排水、降水方法,在土方开挖的过程当中,当开挖底面标高是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的时候,由于土的含水层是被切断的,地下水会不断的渗入到坑内。因为地下水的存在,不仅仅使土方开挖存在困难,而且是一件费时费工的事情,边坡容易产生塌方,而且是会导致地基被水浸泡,这样会是地基不稳,会造成工程竣工之后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的开裂或者更为严重的破坏。所以在基坑槽的开挖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的情况。采用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开挖和施工达到无水的状态,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排水方法有基坑、沟槽开挖时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很多种,为了确保土方开挖时的基坑边坡稳定。保证坑内没有积水,需要采取几种措施,基坑外排水,
采取在基坑周围设1.2m宽散水护坡,将地表水截入场内明沟内,经三次沉淀后,进入城市地下水道。基坑内排水,采取在基坑底砖胎模侧形成集水沟,在集水沟两端挖掘集水井,具体尺寸如下:集水沟呈倒梯形,上口宽500mm,下口宽300mm,低于坑底0.5m。集水井孔径0.8m,低于坑底标高1m,放置潜水泵在集水的井内,集水之后运用潜水泵接软管扬程流至场内明沟内。排水机具的选择,基坑排水广泛采取的是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 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涌水量Q60 m3/h,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是可以有效的排除泥浆水,选择的时候应该按照水泵的技术性能进行选用。依据现实场地的水量大小,决定采用降水机械的型号以及使用的台数。当基坑涌出的水量很小的时候,应该采用人为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等将水排出。
土方开挖的总体顺序和方法 本工程基坑的土方分层机械开挖,分层厚度20左右,且基坑机械开挖和基坑护壁交叉同步进行,挖至基坑底部设计标高上300mm停止开挖,进入人工修边捡底。机械开挖的方法包括主要机具,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一般机具有,铁锹、手推车、小白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作业条件有土方开挖之前,应该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之内的地下以及地上障碍物进行清除和处理。建筑物或者是构筑物的位置场地的地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保证是检验合格的,并且办完预检手续。当进行夜间施工的时候,应该有足够多的照明设备,在相对危险的地段应该设备明显的标志,并且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开挖。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支护结构,土方工程支护结构采用土钉支护。土钉墙时采用土钉加固的基坑侧壁土体与护面等组成的结构。它是将拉筋插入土体内部全长度与土粘接,并在破面上喷射混凝土,从而形成加筋土体加固区带,用以提高整个原位土体的强度并现值其位移,同时增强基坑边坡坡体的自身稳定性。
二、工艺流程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暂留土层:一般铲运机、推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人工捡底的方法,基坑形成后根据已建立的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桩,将轴线标高引测于坑内,并在坑内建立临时轴线控制网,测放出基础垫层外框线,作为人工捡底的依据,人工捡底应采用锹镐进行开挖,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基底标高,防止超挖,人工开挖前应邀业主、监理、质监等部门进行验槽。土钉墙施工是随着工作面开挖分层施工的。成孔工艺和方法与土层条件。机具装备及施工单位的手段和经验有关。在置筋前,最好采用压缩空气将孔内残留及扰动的废土清除干净。土钉注浆采用注浆泵灌注,浆液采用1:2水泥砂浆。为了防止土体松弛和崩解,必须尽快做第一层喷射混凝土。临时性的支护,面层做一层,厚度50-150;永久性支护面层两层或三层,厚度100-300。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在喷射混凝土中,设置钢筋网。钢筋网间距采用双向均为200-300,钢筋直径6-10,在喷射混凝土面层中设置1-2层。钉抗拔力检验由专业单位、人员进行检验。
结束语:
在深基础施工过程中,设计和施工是影响深基础能不能顺利进行的要害。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聂宗泉;孟少平;袁广龙;汪清河;周奇;;某近深基坑建筑物沉降与倾斜控制[J];建筑技术;2007年03期
【2】石清华,朱国英;深基坑软土地基处理安全技术[J];建筑安全;2003年07期
【3】王家斌;曹秋景;;深基坑防水帷幕施工技术[J];湖南水利水电;2008年02期
【4】戴传英;;深基坑防水工程的注浆加固设计与施工[J];铁道标准设计;2010年02期
【5】朱大明;略论深基坑喷锚网支护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J];地下空间;1997年01期
【6】吕培印;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多层次模糊综合决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7】程永刚;某深基坑质量事故的分析和处理[J];山西建筑;2001年03期
篇2
1、支护方案的设计,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
2、施工专项方案审定,施工专项方案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特别复杂的方案可组织专家汇审,待总监审批后方能实施;
3、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整体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单位,最好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
篇3
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__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管理责任为手段,提高从业人员遵法守规意识,降低施工现场系统性安全风险,确保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全部具有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组织实施,促进我镇建筑施工安全形势 的持续稳定,继续对建筑施工重特大事故实行“零控制”。
突出现场、深入一线,在各类建设工程现场开展“六整治五落实”工作。
(一)突出整治以下6类分部分项工程:
1、基坑支护;
2、土方(隧道)开挖;
3、脚手架;
4、模板支撑体系;
5、起重机械安装、吊装及拆卸;
6、高陡边坡作业等 。
(二)突出在施工现场落实以下5项规定:
1、施工作业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审批和论证;
3、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施工方案施工;
5、施工方案完成后必须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一)开展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整治。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规定,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的安全监管,强化安全施工专项方案的论证、审批审核 、现场实话情况监督;积极开展针对性基坑、高支模、脚 手架等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采取重点跟踪加强监管,提高检查频率频次等措施 ,督促责任主体全面履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控制重大危险源,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开展预防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的专项整治。贯彻落实住建部《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检验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严格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和使用登记制度;明确起重机械设备租赁、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各方的主体责任,查找租赁、安装(拆卸)、使用等环节的漏洞,把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拆卸)、检测、验收和使用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作为专项整治重点的工作来抓 ;加强从事起重机械设备相关企业和特种作业人员的监管,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继续保持起重机械设备专项检查目标明、频率高、查处严的高压态势,严格参建各方的责任落实和追究制,保障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三)切实抓好汛期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测管理,确保汛期建筑工地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针对汛期可能出现的大风、暴雨、雷击等极端恶劣气候,抓好脚 手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临时用电等安全检查工作;做好 对施工现场的宿舍、食堂、办公室和仓库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的排查工作;加强对位于学校、集贸市场、城区人行路边等人口密集地段的施工现场临时围墙的安全检查。汛期施工期间,要严格执行施工、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切实做好汛期值班和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工作,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物资和专家等 应急资源,完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确保能及时妥善进行处置。
此次建设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从5月15日至12月20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部署启动(2015年5月15日至7月31日);各村(社区)、各部门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认真分析安全生产现状,查找问题,研究制定具体实话方案,做好部署、落实工作。
(二)第二阶段,自查自纠(2015年8月1日至9月30日);各村(社区)、各部门要指导、督促各建筑 施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学习宣传及贯彻落实专项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到位。
(三)第三阶段,检查督导(2015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在企业、项目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工程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专项方案方面的安全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四)第四阶段,总结分析(2015年11月16日至12月20日);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对建设工程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形成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告 。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镇政府成立__镇建设施工落实施工方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负责组织领导、协调部署相关工作。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
,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建设工程 的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结合动员部署,迅速开展行动。(二)把握重点环节,强化责任落实。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认真 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按职责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按季度汇总专项行动情况。活动领导小组按每月一次的频次,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暗访抽查。重点检查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建筑起重机械、脚手架及深基坑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是否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专家论证情况,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 对方案的审核签 字等 情况。
(三)严格执法,严肃问责。依照《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施工现场无施工方案、不按方案及操作规和施工造成事故隐患的,一律依法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并予以经济 处罚;发现重大事故隐患 的,一律停工整改。专项行动期间因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篇4
关键词:基坑支护;类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不断增加,基坑深度越来越深。由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性、周边环境的严峻性以及基坑工程在开挖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基坑工程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高风险性、高难度的岩土工程技术课题。因此,做好对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工作,对确保建筑工程结构的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1.基坑支护的主要类型
1.1放坡开挖
放坡开挖适用于周围场地开阔,无重要建筑物,只要求稳定,位移控制无严格要求的情况,支护费用较低,但回填土方较大。
1.2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
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是指采用深层搅拌机,就地将土和输入的水泥浆强行搅拌,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柱状加固体挡墙,一般用于挖深7m以内的基坑。
1.3高压旋喷桩
高压旋喷桩指利用高压经过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相互搭接形成排桩,用来挡土和止水。
1.4槽钢钢板桩
这是一种简易的钢板桩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或并排组成。槽钢长6~8m ,型号由计算确定。其特点为:槽钢可回收再次使用,且施工方便,工期短;但挡水能力较差,抗弯能力较弱,支护刚度小。
1.5钢筋混凝土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桩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等优点,但使用时振动与噪音大,同时沉桩过程中挤土也较为严重。
1.6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围护墙多用于坑深7~15m 的基坑工程,目前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2.事前控制是保证质量的重点
2.1认真学习审查设计文件,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勘察工作
项目监理部进入现场后,要求项目总监立即组织全体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本工程设计图纸,并对现场周边环境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现场地形地貌实地勘察,对照设计图和地质资料,审查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可行性,找出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业主向设计方提出监理意见。
2.2严格审查深基坑支护单位及参与土方、支护工程单位的资质
审查其施工现场质保体系是否健全;审查施工管理人员、主要技术负责人、主要施工人员的资格和类似工程业绩是否符合本工程要求;审查其施工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和监测单位的监测设备能否满足工程需要。以上审查符合要求后,监理单位予以书面确认,方准进入现场。
2.3敦促业主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施工专家论证会
监理方要积极敦促并协助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并召开论证会。有关专家应包括设计院技术权威和设计人员,施工总包单位总工、支护工程单位总工。论证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设计审查、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降排水、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评估、监测方案、应急措施等。
2.4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在图审和设计交底会上,监理要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针对设计存在的问题,贯彻专家论证报告意见,提出监理意见,做好参会各方设计问题的协调工作,形成图纸会审会议纪要。
2.5严格审查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不仅要审查方案与深基坑支护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文件的符合性,方案与专家论证报告的符合性,还要审查支护施工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支护工程监测措施和应急措施,深基坑支护工程完毕后的开挖条件等。审查时要对照审核土方专项施工方案,查看支护工程施工顺序与土方开挖顺序是否一致性,挖土线路和运土线路、施工机械出入口与支护施工是否产生冲突,挖土进度与维护施工进度是否协调,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建立等。
2.6检查验收深基坑支护施工开工条件
不仅要检查全部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专业人员到位情况,还要查看人员资格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并验收进场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的质量。此外,还要检查进场机械设备、机具、测量仪器到位情况;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情况;应急设备、材料、人员到位情况。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方可签署开工令。
3.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以某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为例加以说明。
总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68.800m。主楼采用筏板基础,基坑深5.7m~8m,基础持力层为粘土质卵石层3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a等于300kPa,筏板厚度1.5m~1.7m,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S6。主楼基坑采用放坡大开挖方式。
3.1修整面壁质量控制措施
(1)按有限放坡线修整到位。质量较差时,可先挂网、喷射砼,及时封闭作业面,再进行土钉施工。
(2)壁面上有浸水时,应用排水管疏导。
(3)每次作业面高度宜控制在 1.5~2.0m,不宜过短,也不得过高。
3.2土钉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1)同一根土钉上钢管与钢管之间必须采用焊接,可采用2根以上14螺纹钢梆焊,双面焊5d。
(2)土钉入土端头150mm处设置泄浆Φ8@500,保持泄浆孔通畅。
(3)卵石层土钉施工时,必须加焊锥形锚头;土层土钉施工时,入土端头必须封闭。
3.3喷射作业质量控制措施
(1)作业前必须先对机械设备、风管、料管、水管及电线电路进行检查并试运转。
(2)喷射砼时,喷头与喷面应垂直,宜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喷射手必须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
(3)网与坡面的间隙宜大于20。钢筋网与下层搭接25d 以上D、喷砼4h后,必须洒水养护3~7d。
3.4土钉压浆质量控制措施
(1)压浆是喷锚施工的关键工序,必须严格、认真。
(2)压力控制根据土层情况而定,压浆纯水泥浆液水灰比按1:1~2:1控制,稳定水灰比为1:1。
3.5土钉成孔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保证成孔深度:允许偏差±50 。
(2)保证孔距:允许偏差±100 。
(3)保持土钉施工倾角:允许偏差±5%。为避开障碍物时,角度可以加大。
4.重要部位控制措施
4.1填土层
填土层土钉制作时, 严格用角钢∠20×20×3 制作倒刺护焊于泄浆孔处,压浆施工时,控制好压浆量,如果一次压浆量超过 400Kg,必须采取间歇式二次压浆。
4.2邻近建筑物及对变形较为敏感的护壁段
根据空间效应理论,确定出变形敏感护壁段,在此部位施工土钉时,先施工一排竖直超前土钉,并将竖直土钉用14主筋与喷锚体主筋焊接在一起,填土层的喷锚面层加强筋采取双筋与土钉焊接。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 深基坑 支护技术 设计管理 施工控制
中图分类号:TU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97-0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皮有限,向高处发展,向地下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建筑的趋势,这些工程施工地域狭小,基坑深度大,周围道路、管线、建筑物近,要求基坑开挖面小,技术要求高,这些给基坑支护带来了很多的技术难题,对基坑支护质量尤为突出。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要点
1.设计管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在我国,深基坑的出现较晚,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据2000年的资料统计,在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43%。设计原因主要表现在:无证挂单设计、盲目设计、参数取值错误、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当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设计人员应具有较强力学知识(理论、材料、结构、流体、土力学)和地基与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丰富边坡支护设计经验,熟悉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特点,在结合建筑及周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工程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理解设计意图,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以掌握方案,在施工组织时,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再次,业主方应了解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设计支护方案。
2.分包单位的选择。由于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性,其施工应由具有施工资质与能力的专业分包队伍进行。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整体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专业队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最好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同时应防止层层转包、“层层剥皮”,以致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
3.施工专项方案审定。施工专项方案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特别复杂的方案可组织专家汇审,待总监审批后方能实施。审核内容主要有:施工平面图、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开挖方式、降水措施、施工工期、监测布置的合理性等。
二、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2.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
3.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10m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
篇6
【关键词】深基坑;安全等级;缺陷;影响因素;对策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快速发展,高层建(构)筑物逐年增多,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建(构)筑物地下部分所占空间越来越大,埋置深度越来越深。深度5m以上,甚至20m、30m的基坑已属常见,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深基坑安全问题。由于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的限制,均会对深基坑造成不利影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现就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做如下阐述。
1.基坑安全等级具体执行不当
建筑深基坑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施工及地下设施、设备埋设,由地面向下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空间[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考虑支护结构的破坏结果,明确基坑安全等级分为三级,《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结合基坑本体安全、工程桩基与地基施工安全、基坑侧壁土层与荷载条件、环境安全等因素,明确深基坑安全等级分为二级。众多设计、勘察、监测单位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基坑三级划分原则进行相应工作,而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方案及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的具体行为则执行设计文件。建筑深基坑工程安全等级的划分涉及基坑变形控制指标要求、基坑监测方案评审要求、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要求等[1],如果未充分考虑基坑施工安全的特点、重要性、安全技术要求等,仅按设计文件执行施工专项方案与相应安全监管,将会导致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等级的降低。《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是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使用与维护中保障基坑工程安全的行业标准。从安全风险控制的角度,包含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全面覆盖深基坑工程施工全过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尤其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未能作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有力辅助,未能对其基坑等级划分提供参考,将会使支护结构等级低于施工安全等级,对于施工技术条件复杂的深基坑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对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为使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更安全,勘察设计、监测监理、施工监管应综合考虑《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与《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在各自执行过程中,至少做到:勘察、设计、监测单位以《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为主;监理、施工、监管单位以《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为主,以保证基坑处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之内。
2.基坑勘察设计监测存在缺陷
深基坑工程勘察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许多工程甚至没有进行各项勘察而直接套用附近建筑物以往勘察资料,对周边环境未经专业探查;土质参数指标试验值太少,无法真实反映土层情况;提出的剪切指标c、φ值不匹配[2];忽视水文地质勘察;勘察点布置太少,对局部软弱土勘察不明等问题。深基坑工程设计方面存在设计中对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及管线分布情况调查不够;支护结构以稳定性和强度为主,忽略变形控制;设计图纸关键图、关键工序及部位缺失,计算参数不详细;土钉墙面层厚度和强度不够;支护、锚固结构设计失误,如锚杆、土钉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护坡桩桩身强度不足等问题。深基坑工程跟踪监测方面存在一些深基坑工程由无资质的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无监测方案;人为削减监测内容,基础数据不全面;监测系统失灵,监测点布设不合理,数据不足,监测点容易毁损;数据监测不连续,监测次数和数值不准确;报警不及时;基坑监测巡查不到位,记录造假等问题。对策:深基坑工程的勘察必须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执行;土工试验按照国家和地方标准执行;对场地地层土层分布和含水层进行划分,明确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2];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收集周边已有勘察资料和施工经验,重点调查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基础类型和埋深,地下管线分布和埋深,地下障碍物形状等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建议[2]。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必须依据标准规范执行;设计的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通过专家评审和论证;对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施工图应载明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指标,明确基坑变形、周围保护建筑、相关管线变形报警值;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强调变形控制的重要性;突出周边环境对基坑设计的影响。深基坑工程需完善监测手段,明确责任和义务;对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安全监测方案的专家评审[1];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建设单位聘用资质和能力匹配的监测单位负责监测工作,利于监测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3.安全专项方案影响因素遗漏
深基坑工程除勘察和设计缺陷造成的支护结构坍塌外,很多坍塌事故是由于方案无针对性和施工过程的围护不当造成的。如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无针对性,不能指导施工;无应急救援预案,不进行演练;开挖与支护未相互协调,基坑土方超挖引起围护结构损坏;基坑坡顶荷载超出设计限值、运输车辆等重型机械离基坑太近;大型起重机械选址不当、基础选型处理不当;没有及时砌筑排水沟和集水井使基坑内大量积水[3];基坑四周未进行硬化或混凝土太薄,强度不达标;成孔注浆质量差,锚杆承载不够;雨季施工无防洪、防暴雨排水、挡水措施;冬季施工无防冰雹、大雪防冻、防滑措施;基坑防护栏杆无定型化、标准化,强度不够,距离不够,未设紧急逃生通道;基坑临边、临空位置及周边危险部位,未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基坑在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前,在滑裂面范围内堆放钢筋木方、塔吊标准节等材料设备,建造临时设施、住房等。以上因素对基坑的支护结构强度、整体稳定性、生产保障造成了安全隐患。对策:深基坑工程应根据施工、使用与维护过程的危险源分析结果编制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专项方案,设计和施工发生变更或调整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建立基坑安全巡查制度,应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基坑工程安全巡查工作和信息分析,并及时反馈[1];施工人员严格按基坑施工方案、规范及标准,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3],减少开挖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已开挖部分的无支护暴露时间,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科学、安全、合理地进行深基坑施工。
4.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人的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勘察、设计、监测、监理、施工和监管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较高的专业水准和实践经验是完成好工程的关键。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如基坑勘察套用数据、监测敷衍了事,主要是认识和重视不够,认为基坑工程是临时工程,不愿付出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勘察失准与监测失误;设计单位互相竞争,为中标降低设计标准,压缩设计费用,没有进行实地考证而闭门造车,造成设计脱离实际,埋下安全隐患;监理人员对深基坑重点部位、环节和危险源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未能进行安全旁站监理;施工人员不遵守标准规范,不按既定方案施工,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脱离设计文件要求等问题比较突出。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单独存在,就会使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没有立足之本;如果同时存在,产生的负面效应叠加,将会使恶化结果在连锁效应中扩大,势必增加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隐患,为深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障碍。对策:注重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建立深基坑专家库,发挥专家作用,聘请专家参与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检查;建立准入制度和不良记录制度,勘察、设计、监测、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将被纳入不良记录,严重的将清除出建筑市场,同时专业注册人员将被纳入不良记录名单,影响其从业资格,使其规范自身行为。
5.结论
深基坑工程是基础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施工成败往往关系着工程的全局,直接关系着高层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久性。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安全控制更要精细化,这就需要我们:(1)准确执行基坑安全等级;(2)认真开展勘察设计监测;(3)充分考虑安全影响因素;(4)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技术,完善施工,提高安全标准,为实现深基坑工程安全生产提供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JGJ311-2013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37.
[2]刘緖普,饶彩琴.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深圳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2(7):34-35.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DOI]10.13939/ki.zgsc.2017.12.255
基于深基坑支护工程的临时性和局外性,很多施工单位为了降低经济成本和提高工程进度,对工程的质量控制很不严格。其实,除了临时性和局外性之外,深基坑支护也具有很高的重要性、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深基坑工程通常与地质环境联系紧密,不同的地质环境需要制定不同的支护方案,这也导致了它的不稳定性。因此,基于它的几种特性,作为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自身的意识,加强对支护的控制和管理,强化深基坑支护重要性的概念。
1 深基坑支护技术简析
深基坑工程通常是指挖掘基坑深度至少在五米以上,或者地下不少于三层的工程。对于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求通常都较高,一般表现在这三方面:第一,为保证基坑的受力和支护的安全作用,一定要做到技术的科学和先进。第二,施工中要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因为城市高层建筑大都建立在中心区域。第三,为保证施工安全,须采用明排和截水的方式控制地下水,防止基体出现坍塌沉陷等情况。
2 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准备的控制
2.1 支护方案的设计与管理
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直接决定了整个支护工程质量的优劣,而一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必须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三点。深基坑技术在我国本身出现得就比较晚,再加上技术逐渐成熟,各种参数、数值繁多,而地质环境中的潜在因素,也都会无形增加了设计的难度。有调查数据资料显示,由于支护方案设计得不合理造成施工质量事故,占了所有原因中的43%,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数据。其中造成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无证挂单设计、参数值的误差和地下水处理不当,以及支护方案不宜等。为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控制。
(1)参与设计的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地基与基础、力学和流体知识,及丰富的支护方案设计经验。要求对当地的水文地|特点做到尽可能的熟悉,然后结合建筑及建筑周边环境的特征,制订出一套既经济又合理的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
(2)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的工程人员需要认真审核设计方案,主要是了解设计的中心意义,要时刻同方案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意图,保证施工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工序都能协调一致。
(3)作为工程的主体方,要在认识到基坑支护结构重要性的基础上,挑选具有丰富设计与实践经验的单位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制定。
2.2 选择合适的分包单位
深基坑支护具有相应的特殊性,所以要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选择具有高资质、高能力的专业队伍展开施工。而作为施工单位,其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将决定着整个工程质量的优劣。这一环节中,监理工程师可以辅助工程主体方筛查和选择施工队伍,一定要秉持技术强、信誉好、经验多的原则进行,如果有相似工程的施工经历是最好的。针对施工队伍,一定要杜绝出现层层转包的现象发生,以免影响到工程质量。
2.3 审定施工专项方案
对施工方来讲,施工专项方案也就是他们行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可就目前的现状看,部分施工单位都是照抄别人的专项方案,有另一些施工单位虽然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方案,但是没有突出控制的要点,没有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措施。针对于此,作为工程的监理,一定要认真仔细审核施工方所提交的方案,对方案中达不到施工要求的,一定要求其做好修改和完善并通过程序申报。对于特别复杂的方案,也可以召集专家汇审,只有在监理总监审定后才可进行实施。在审定专项方案时,主要包括对施工平面图、基坑开挖和支护方式、降水预防措施与监测布置等几个方面的审核。
3 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控制
3.1 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控制
在深基坑工程中,其施工项目主要包括有挖、挡土和围护、防水等工作。该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环环相扣,如果某一环节出现差错都极有可能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对每一个施工要点制定相关的措施,同时还要提高对过程的监管。比如,在确定挖土方案时,先要拍摄周边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对地质勘察资料和周围建筑及地下埋设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针对较特殊的土质必须认真组织单位施工,比如像膨胀土地区,由于土质特性是不适合在雨季开挖的,而开挖软土地区时,其分层开挖的深度也不能过大。
3.2 周围土体的止水效果控制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很容易造成深基坑的施工危险,而且地下水的来源往往都比较复杂,其中有潜水、承压水和雨水、管道水等。等到了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又将是变化多端的。因此,在设计止水方案时,一定要从排、防和降三方面进行止水方案的考虑,同时根据地质勘察的资料,对地下水成因进行分析,调查了解深基坑的周边环境情况。如果在周围有其他建筑基坑,适合利用堵水的方式,以抽水加以辅助,不然将使得基坑周围的水体和土体流失,引发建筑的不规则沉陷,更甚者将会发生管涌和流沙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延误了施工工期。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通常采用的是止水帷幕的办法,它的施工方法有浆喷深层搅拌、压力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在使用浆喷深层搅拌做止水帷幕时,如果其成桩质量不过关,那么在基坑开挖后就可能会导致渗水较多。在这种止水帷幕的施工中要注意这几方面:首先,要保证桩体的质量,掺入的水泥浆要合理配比,搅拌时要均匀,桩长能满足设计的深度要求。注意桩头是否出浆,尤其在土层情况较不稳定的地区不好控制桩径,就容易出现无效止水。其次,搅拌桩的搭接密实度和长度一定达标,否则将出现蜂窝、空洞和桩头开叉的情况。最后,基坑的支护结构上不能开口,否则将破坏止水帷幕,使得地下水渗入到基坑中。
3.3 信息化管理的控制
深基坑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其稳定性和整体刚度上,也就是支护结构会不会变形、沉降,或者出现水平位移、倾斜等,另外结构有无裂缝,基底有无变形或隆起。因而,对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也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本身和周边进行科学的监测观察,根据监测结果,对比预期的形状,然后通过动态分析,可以掌握其位移的详细情况,在根据报警标准,做好下阶段的工作准备。同时,要预报施工中可能面对的情况,当位移超过预设报警值时,要立即采取措施,以保工程的安全。
对于监测结果的要求,必须能真实反映出对象的动态趋势,绘制的曲线图能直观呈现出变化的态势,用以传达信息并找出可能使得险情发生的条件,然后综合诱发条件,再结合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的判断。如果基坑的开挖深度较大时,需要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在支撑的变形达到10mm的时候,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此外,由于施工现场比较复杂,需要做好对保护监测点的工作,以防损坏。
4 结 论
深基坑的工程质量决定着建筑质量的优劣,而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坑的质量。深基坑支护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一定要坚持设计在先、审核居中、施工在后的工程顺序,按照施工步骤循序渐进,并且要坚持施工和监测同时进行,以保工程质量。如上文所述,只有做到从内外先后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整体的优质。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在我国,深基坑的出现较晚,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由于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控制要点。
近年来,随着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人防工程的要求,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有的地下建筑甚至有三四层,深的达十多米,于是,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但由于深基坑支护为临时建筑,不在建筑主体施工的范围内,为节省投资、降低成本及加快进度,业主、施工单位往往只强调基坑支护施工的临时性,而忽略了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认为只要基础工程完成时,基坑支护未垮掉便解决问题,有的施工单位甚至认为挖一个大坑、简单地处理一下坑壁即可,致使深基坑施工时安全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延误了工期,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要点
(一)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在我国,深基坑的出现较晚,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据2000年的资料统计,在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43%。设计原因主要表现在:无证挂单设计、盲目设计、参数取值错误、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当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设计人员应具有较强力学知识(理论、材料、结构、流体、土力学)和地基与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丰富边坡支护设计经验,熟悉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特点,在结合建筑及周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工程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理解设计意图,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以掌握方案,在施工组织时,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再次,业主方应了解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设计支护方案。
(二)分包单位的选择
由于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性,其施工应由具有施工资质与能力的专业分包队伍进行。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整体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专业队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最好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同时应防止层层转包、“层层剥皮”,以致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
(三)施工专项方案审定
施工专项方案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特别复杂的方案可组织专家汇审,待总监审批后方能实施。审核内容主要有:施工平面图、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开挖方式、降水措施、施工工期、监测布置的合理性等。
二、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二)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转贴于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三)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的主要内容有: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沉降和裂缝;临近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基坑底隆起的观测等。以上监测除每天进行目测之外,一般每8~10m设一个监测点,关键部位适当加密,开挖后每天监测3次,位移大时应适当加密。
观测结果要真实反映所测目标的动态趋势,并绘出变化曲线图,以传递险情前兆信息,找出险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如地质特性、支护结构、临近建筑物、地下设施等,结合相关的诱发条件,如气象条件、开挖施工、地下水变化等,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进行科学决策,以排除险情。开挖较深的基坑时,还应测试支撑的内应力,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值的90%(或支撑变形达10mm)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另外,因现场施工情况复杂,监测点极易被破坏,要注意对监测点的保护。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常见的突发事件有:基坑内管涌、流沙;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气象异常,出现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等等。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篇9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要点
(一)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从目前情况看,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据2008年的资料统计,在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43%。设计原因主要表现在:无证挂单设计、盲目设计、参数取值错误、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当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设计人员应具有较强力学知识(理论、材料、结构、流体、土力学)和地基与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丰富边坡支护设计经验,熟悉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特点,在结合建筑及周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工程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理解设计意图,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以掌握方案,在施工组织时,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再次,业主方应了解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设计支护方案。
(二)分包单位的选择
由于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性,其施工应由具有施工资质与能力的专业分包队伍进行。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整体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专业队伍,选择社会信誉好、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最好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历,同时应防止层层转包、“层层剥皮”,以致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
(三)施工专项方案审定
施工专项方案是具体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虽说是按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的,但控制要点不具体,措施针对性不强,基本上无指导意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专项方案,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坚决要求其修改完善后按程序申报,特别复杂的方案可组织专家汇审,待总监审批后方能实施。审核内容主要有:施工平面图、基坑的支护方式、基坑开挖方式、降水措施、施工工期、监测布置的合理性等。
二、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二)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3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筑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止水帷幕是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常用的止水措施,其施工方法主要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浆喷深层搅拌法、粉喷深层搅拌法和压力注浆法等。采用浆喷深层搅拌法进行止水帷幕止水施工时,如果止水帷幕的搅拌桩成桩质量不好,深基坑开挖后会出现渗水较多的现象。若此时再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则延误工期、增加造价。因此,在该类止水帷幕施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桩体质量。确定合理的水泥浆掺加量,保证桩体搅拌均匀、桩长达到设计深度,避免桩头出现搅而无浆的情况,特别是在土层情况变异较大的地区,因搅拌桩的桩径不易控制,容易导致止水失效。
2.保证桩的搭接长度和密实度,杜绝空洞、蜂窝及桩头开叉的现象。
3.不得随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开口,否则会影响支护结构的安全,也破坏了止水帷幕,导致地下水的渗入。
(三)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四)突发事件的处理
建筑施工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参与人员多的过程,施工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不可预见的事件。对于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更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技术准备。常见的突发事件有:基坑内管涌、流沙;基坑支护局部出现成因不明的裂缝、沉降;气象异常,出现持续多日的狂风暴雨;相邻工地施工的影响,如降水、打桩、开挖土方;地下障碍物妨碍基坑支护结构或止水帷幕的施工等等。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会同相关单位研究解决办法。
篇10
1专项施工方案的要点及人员配置
1.1专项施工方案的要点
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关键要抓住机械群之间及与施工人员立体交叉混合作业的安全问题。如上层空间作业的塔吊,对中层空间作业的汽车吊,及下层空间作业的施工人员、挖掘机、运输汽车、混凝土输送灌注车等构成的不安全因素;中层空间作业的汽车吊,对下层空间作业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构成的不安全因素;塔吊之间、汽吊之间、钻机之间,塔吊与汽吊、钻机之间,汽吊与钻机之间,挖掘机与其他机械之间,塔吊、汽吊、钻机、挖掘机与作业人员之间,都存在着大量不安全因素。要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明确具体要求,采取详细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除此之外,还要明确各机械活动的范围,包括水平活动及垂直活动范围等,避免引起平面或立体空间中的碰撞,导致机械损毁垮塌、上层空间的不慎坠物对下层空间人员及机械的安全影响;天气(如台风、暴雨、雷电、大雾、严寒、酷暑等)对机械、基坑及人员安全的影响;夜间施工尤其是下半夜施工的不安全因素;施工用电及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品的放置和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等。对这些所有相关的不安全因素,都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定期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台帐。
1.2专项方案管理机构人员配置
尽管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总的管理机构体系,但针对这类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仍须单独建立管理机构体系,明确具体负责部门、具体负责人和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及相互关系,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本工程机械群施工专项方案管理机构,设置施工项目总负责人1人,机械群施工安全负责人1人,机械设备安全工程师1人,机械设备管理工程师1人,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管理1人;现场每日3班倒的4台塔吊司机每班4人共12人,3辆汽吊司机每班3人共9人,3辆履带式旋转孔桩机司机每班3人共9人,2台挖掘机司机每班2人共6人,3辆汽车司机每班3人共9人,3辆混凝土运送灌注车司机每班3人共9人,基坑以上每班2人各指挥2台塔吊,共6人;基坑以下信号指挥每班4人,负责指挥塔吊、汽吊、桩机共12人。人员配置总计77人。
2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交底和检查
安全措施的实施是靠人来完成的,人对安全意识程度的高低,决定着对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制度,但仍然存在对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一样的问题。在白天与晚上、晴天与雨天、热天与冷天等不同的工作环境;在休息是否良好、是否连续加班作业等不同的工作状态和不同的疲劳程度下,人的安全意识、表现状况也存在差异。针对上述情况,在本工程中除了制定管理办法约束施工和监理单位完善相关制度、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外,还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监控工作,切实做到进场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标准的安全作业状态,有效保证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强化培训及交底
本建设项目对参与机械群施工作业的全体人员,坚决落实须经过集中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能上岗的制度,要求特殊工种须同时具备资格证上岗。安全负责人、安全工程师每日班前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进展,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碰头会等,将安全规定及要求交底至每一个人,将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传达给每一位作业人员,发现不规范事项及时指出纠正;每次交底或碰头会必须有详细交底内容记录档案,以备随时抽查,防止敷衍了事的现象发生。
2.2加大检查频率
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容易,实施起来往往就会有折扣。本工程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制定《南宁铁路局调度所工程施工、监理及设计单位考核细则》,将以往的每季度检查考核1次的制度,改为每月检查考核1次,对检查考核结果均予以通报,并与相关单位经济效益挂上钩。这里要说明的是,随意加大检查频率,会干扰正常施工,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对质量安全反而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慎用。本工程加大检查频率是为了应对施工工期缩短、施工进度加快的无奈之举。
2.3加强检查组织工作
桩基础机械群施工阶段属于工程初始阶段,对该阶段检查工作的组织要注意抓好以下3点:1)检查组成员的专业构成要尽量全面,应有房建、水电、通信信号、机械、安全等专业人员。2)检查内容要有针对性。应根据施工进展中的关键工序及上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有的放矢,避免虚晃一枪走过场的检查形式。3)注重对下一步施工安全的指导性。对执行力度、标准化作业要细化检查内容,进行反复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应从管理制度上找出根源,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法,对症下药,使各参建单位在管理制度上得到完善,管理水平上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加大预防力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效果。
3加强机械设备的管控
3.1完善制度及规程
通过制定《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物资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南宁铁路局调度所工程施工、监理及设计单位考核细则》,对施工单位及设备租赁单位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促进其完善对机械设备和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方面的细化措施;通过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追溯相关制度的完善情况,使制度和规程更切合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不断的循环,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机械设备管理有关制度和规程,对确保安全起到真正的实效。
3.2确保机械设备施工作业标准化
要求施工单位详细制定机械群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明确机械群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编制各分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及施工作业要点卡,对现场的各类安全标识、临时设施,均按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行布置,确保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现场有标准可依。建设指挥部主要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对施工单位机械设备自检、调试、维修、保养的制度化、正规化、标准化执行情况及现场机械群的指挥协调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通过到现场核对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当天原始记录的真实情况等方式,促进各施工、监理单位对标准化作业的执行力度,确保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全过程,按标准化的要求稳步推进,最终达到安全无事故的目标。
3.3设定机械设备的工作范围
机械群施工无组织、无计划、各行其是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确保安全,必须根据施工进度的推进,适时明确各机械的空中、地面、平面、立面的立体活动范围与行动路线;设备要配置限位卡或限位器,杜绝机械空中或地面发生碰撞,以及对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危害。本工程中,4台塔吊的起重臂运转范围相互都有重叠,在竖直高度的限定上采取相互错开2m;在水平吊装范围的限定,则根据桩基础施工推进情况及时调整每台塔吊的吊装范围,采取限定塔吊起重臂中起重行车的水平移动距离的方式,对吊装范围进行限定,使相互吊钩、吊绳之间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小于2m,避免塔吊重叠碰撞;在立体交叉吊装情况下,必须严格禁止在同一时间、同一垂直面汽吊、塔吊同时进行吊装作业。吊装物体应避开从人员或机具设备上方经过,具体由信号指挥员负责指挥。
4注重气候及环境监测
4.1加强天气观测
天气对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如台风对塔吊的影响,暴雨对塔吊、汽吊、旋钻孔桩基础的影响,严寒、酷暑、大雾对机械操作人员、施工人员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危险因素。本工程制定有详细的制度,监理、施工单位分别每天有专人进行天气预报方面的管理,遇到台风、雷雨等特殊天气,提前发出通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进行规避,以确保施工安全。
4.2加强环境管理
制定了《调度所工程建设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及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和《调度所工程建设文明工地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对工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管理。尤其针对台风暴雨天气,明确了施工场地因积水而导致深基坑的高边坡坍塌、塔吊与其它机械设备基底软化、场地塌陷、道路毁坏等不良情况下迅速采取的措施,以尽快恢复施工场地及周边的环境,保障施工的安全局面。
5加强统一指挥协调
在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中,指挥与协调工作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连续性3班倒,人员的疲惫、机械设备的劳损导致施工进度偏离计划,造成机械群立体交叉作业超出安全许可范围,都会导致机毁人亡事故。为此,指挥人员必须具有经过相应专业机构培训的上岗资格证,并对紧急情况有应急经验。单个机械的指挥服从小组群的指挥,小组群的指挥服从总指挥。指挥人员须配备信号良好、不同系统的2套通讯工具如对讲机、手机等,一套使用,一套备用,并有统一协调的指挥信号和语言。指挥协调的重点:1)对作业进度和作业面的指挥协调。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各小组机械群因机械自身状况、性能及周边环境影响,经常偏离总体施工计划进度,出现个别机械或小组机械群侵入其它小组机械群的作业范围,导致机械相互之间距离超过安全界限,造成不安全作业。为此,对抢工超前和施工滞后情况需进行统一指挥与协调,滞快促慢,以达到整体推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2)对作业小组或作业人员之间的矛盾进行指挥协调。各作业小组、作业个人,为抢进度或有利的作业面,或抢机械设备优先使用权,也会发生矛盾,一旦矛盾激化,也会造成安全事故,需要统一指挥协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坑支护施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