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字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2 15:0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数字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数字教育

篇1

关键词:学校;安全教育;数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149-02

一、学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历数近三年来国内所发生的灾难中,少年儿童都是受到伤害最严重的社会群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每年约有16万0~14岁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儿童因伤致残,平均每天约有44名学生死于各种伤害事故,相当于每天有一个教学班“集体死亡”,约80%的非正常死亡本来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我国已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对少年儿童构成的潜在威胁呈现新的形态和特点,关注儿童少年健康、保护儿童少年成长刻不容缓,如何对中小学生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没有生命,无从谈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知识的主动普及和良好的普及效果,将大大减少伤害的发生率。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

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现状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的进展

1.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电视节目可以视为推进生命教育的积极尝试。2008年,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合制作了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它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9月1日,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约2.2亿人收看了该节目。

2.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项基金。为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全社会灾害防范教育、完善应急机制的号召,体现儿童少年权利保护的完整性和时代性,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倡议发起并实施了专项大型公益项目——“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同时设立了“安全应急教育工程专项基金”;“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的推出和实施,旨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唤起全社会对安全应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开展系列宣传普及、教育培训活动,改善有关设施,培养儿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对意外伤害应急技能的训练,全面提升安全应急综合素质,提高广大儿童少年安全应急技能和相关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少年儿童的安全健康成长,让孩子们在灾难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多一些镇定、少一些伤害,多一些经验、少一些意外,使广大中小学生真正远离伤害、远离事故、远离犯罪、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3.中国安全教育网;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主办省略/。

(二)安全教育的实施模式

总体来说,加强儿童少年的应急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救技能,着重从教育的力度和效果即教育的有效性上来考虑未来安全教育的研究方重点。

1.传统教育模式。目前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从现状来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应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材缺乏、教育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很多学校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仅有一次相关课程,课程内容陈旧,无法与现在社会生活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教育形态多以大课堂宣讲为主,单向灌输,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理解和接受,互动交流性差;缺乏实际演练,即使有演练,也是走过场,直接导致学生对各种潜在危险和灾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缺乏学习兴趣,对讲授的内容不理解;安全教育的定义相对狭隘单一,没有从多层面、多角度关注少年儿童的安全问题。

要解决这些困境,在传统模式下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教育成本大大提高:教育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相关配套设施需要跟进,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接受安全教育知识。教育的可行性和普及度也因此受限。

2.数字化教育模式。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借助数字技术讲解安全知识、推广安全理念,可以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并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安全教育”的渠道和形态在现代数码技术的支持下,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均将大为扩展。以安全教育电子出版物为例,其设计制作完成后,可推出光盘与网络两种版本,小学、中学、大学三种版本,并就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不同设计制作不同的教学版块,推广到国内城乡学校。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安全教育的实施具有更为现实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现代媒体均可作为安全教育的载体

现代媒体的受众面广,不仅针对学生,而且将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带动全社会学会真正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守护生命,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一)安全教育数字化的意义

1.用数码技术,以形象的、动态的、交互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和演练的过程中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尊重生命。在培养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的互动过程中直观、感性的学习和接受安全教育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规避和解决,并能将知识举一反三,提高生存技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触摸屏、LED展示屏等现代多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直观的“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将使少年儿童有兴趣学习如何“用知识守护生命”。

以电子出版物为例,分为可以观看的动画视频和互动性的动画游戏两个部分。动画视频以演示、讲述为主。电子出版物拟设计虚拟人物形象,如生命守护小精灵、生命守护神爷爷、小朋友平平、安安等,将一些抗灾避险知识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各种交通、自然灾害、溺水等事件发生的原因、学习急避险技能。在掌握一定常识后,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触摸屏参与互动性动画游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在选择题中,选择一种选项后,即有相对应的动画形象显示出选择的结果:选择答案错误即会看到非常严重的后果,选择正确答案则会得到数码的精神奖励。电子出版物经过悉心策划,将丰富的内容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动画角色设计活泼可爱,语言自然,不生硬说教。画面制作使用painter、illustrator、photoshop等平面设计软件与flash等交互设计软件,并配合AE软件制作效果,三维软件制作场景。形式生动,交互性强,寓教于乐,注重应用是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使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以及课余时间娱乐中学习到有用的紧急避险、防患于未然的知识与技能。电子出版物通过生动、形象、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和训练应急避险技能,以有限的投入满足广大师生、家长的需要,最大可能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将构筑起全民安全防范教育体系。

2.数字载体和呈现方式还有利于安全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跟动性。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安全教育已经不再囿于过去简单的形态和内容,少年儿童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类型多、形态新,数字技术构架下的安全教育平台和载体可以随时更新,突出新情况下的高发问题及解决方案。可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季节和不同问题分别解决。这扩大了安全教育的范畴和概念,同时,也扩大了受教育的人群,有利于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找到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得到及时的帮助。

3.数字化还有助于构建复合型安全教育公共平台。安全教育公共平台除了有传播安全知识的作用,还将发挥“构架少年儿童和社会之间交流的桥梁”等功能。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需要社会的关注。其中,离异儿童、遭受暴力创伤的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疾儿童、艾滋儿童等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网络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更多的人聚焦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问题上,给予物资和精神上的救助;网络还可以针对少年儿童问题的焦点,引发公众的反思,并有利于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症结,消除弊病。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从身体和心理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辅导,使少年儿童得到全面发展。

(二)期 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包括学校家长在内的全社会的责任。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数字化设计研究,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家庭的幸福,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曾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四、小 结

数字技术使安全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和内容将更多的群体、单位纳入到安全教育的建设体系中,这将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这在显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全民素质、提升社会整体精神文明的发展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先蓉,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 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科研 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小学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1.1小学教师进行科研的重要性

教师进行科研是专业成长的需要。在信息化的社会里,为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应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教师进行科研是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需要。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养成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

教师进行科研是形成科研教学意识的需要。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1.2小学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势在必行

学校管理需求。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步伐的加快,计算机在学校管理领域应该被广泛应用,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校长管理系统、教务教导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等。

教学教研需求。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授课效率和密度、远程教学和在线辅导、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课件集体化等方面。

2基于学校管理的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理念有偏差。很多学校可能为了达标而创建数字化校园网,重视在硬件上投入,轻视软件资源建设。大部分的计算机教育资金都用在了计算机硬件环境上,软件的资金投入远远低于硬件投入,软件资源非常缺乏,教师培训资金更是微乎其微。

(2)校园网的使用效率低。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由于对软件资源建设和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忽视,造成校园网设备闲置没人用,也没资源可用,计算机只作为普通的文字处理工具,网络也只是用于文件的传输,大大降低了其使用效率,科研水平也处于低水平状态。

(3)校园网维护管理跟不上。由于缺乏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保障校园网正常使用,这就直接影响了教育科研的进展。

(4)大多数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不合要求。学科教师从未获得过计算机知识的人占有相当大比例,而能够真正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例更小,大多是一个放映员的角色。因此,对一线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是教育科研数字化进展的基本保证。

3基于学校管理的学校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胜利孤岛第一小学课题研究数字化建设

3.1学校申报多种多个课题,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胜利孤岛第一小学近几年申报多个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涉及学科有数学、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比如:2011年11月成功申报国家十二五课题《小学数学优质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及有效应用研究》;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多样的校本课题,当一个课题完成时,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收获满满。

3.2教育科研的数字化依托于校园管理的数字化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进行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孤岛一小教师在教育科研时利用学校网络(QQ、ftp)研讨,以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

学生参与网络教育科研。教育科研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教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搞科研,应该有学生的价值体现。教师借助于学校网站让学生参与部分教育科研,同时,应用网络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合作学习,共享研究资料,便捷师生沟通,展示课题成果。

学校管理的“四大系统”的有效支撑。校园资讯系统使学校教师能通过学校网站及时了解学校的动态资讯以及科研进展情况。FTP服务系统实现电子教案资源、课件资源、软件资源、习题资源、测评试题资源的共享。数字化管理平台设有家校通管理平台、资产与技术装备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专题网站方面建立了学校管理网站、课题研究网站、个人网站。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时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3.3课题网站的建设为教育科研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孤岛一小建设课题网站是教育科研数字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学校建设课题网站做到了“四个一”:一是将学校的课题网站打造成一站式服务平台,集办公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资源系统、师生交流和家校联系于一体;二是明确各板块的任务分工,做到每周至少一次内容更新;三是各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一律在网站上,不再印发纸质材料;四是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研究屏蔽,对网站、资源建设和课题研究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篇3

近年来,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校园网上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等,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的目标。这些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学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改变了人们的管理观念,也给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课题。衡水学院作为衡水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具有其特色的信息技术建设,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将为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在软硬件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加快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进程,才能适应当前高校蓬勃发展的信息化教育的新形势。 

一 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 

数字时代的高校教学管理要求管理者除了具备已有的教学管理思想外,还要注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教学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在参与管理活动的同时,得到素质、身心、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对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以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为主,应以调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另外,教学管理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要以教学工作为服务对象,实施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人员应明确目标和职责,把服务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与否,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还与学校领导、全体师生的观念、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必须要认识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二 优化教学管理的过程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反馈调节工作,及时收集各个环节上管理行为和管理效果方面的信息,保证各个环节中信息的畅通无阻。以校园网络平台为技术支撑推进教学管理数字化,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行政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把网上办公、教务公开作为建设的重点,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提高效率。我校在普及运用常规教育媒体,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全面推进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建立计算机和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建构共享、开放的信息资源库,拓展和丰富网络教学环境,完善综合教务系统,充实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三 营造数字化管理环境 

校园综合信息平台以校园网和互联网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实验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信息化管理,是在现实校园基础上构建信息化空间,拓展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提升管理的效率,扩展管理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制度。重视教师和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作用,制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能的培训政策。对全体中青年教师开展以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培训活动,包括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精品课录制教室的使用等,并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列入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范畴。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特别是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尝试。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当把计算机引入每一间教室时,就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的新环境,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接的辅助教学环境,越来越多地为教学所利用。 

四 建设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是具备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能力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数字时代的教学管理需要一支既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懂教育理论的高素质管理队伍。管理者应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设备的现代化并不等于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而人员素质的现代化才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所在。其次是信息化管理队伍,参与教学管理的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管理的各个环节,能沟通各部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是信息化技术维护和管理机制执行和监督队伍,对网络平台的运行进行管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的正常运行。最后是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理论研究队伍,对全校网络平台的运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保障,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字资源 网络平台 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学科素养

小学语文知识性很强,教材上基本是抽象的语言文字。那些枯燥的文字、生词、文章,对小学生来说,确实很难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展示教材,将静态的文本信息进行动态化处理,从而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在发展教学硬件的同时,为充分利用教学设备的价值,科技人员开发出一系列的软件资源或平台。其中,数字教辅资源、网络平台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资源库。教师应科学合理选用这些资源或平台,为学生提供最优质、最高效的服务,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一、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习内容,延伸课堂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延伸,对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教学资源主要是教材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还有丰富的网络资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家庭、社会等场所都具备了网络链接功能,小学生也比较喜欢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网络学习是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何况小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浏览能力、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比我们教师想象的要好得多,因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文教学,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顺应了时展的大潮,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可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比如,在教学“寓言两则: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时,由于这是寓言故事类的专题教学,教师在本节课知识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所要表达的寓意,或者是自己猜寓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查阅寓言故事的方法,如百度搜索、爱问搜索、谷歌搜索等,还可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寓言故事网站,或者是电子书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阅读途径,激发想象思维,提高学习效果。这也是大阅读、综合阅读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

二、利用电子书包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教材情境,提高学生感悟教材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电子教辅资源――电子书包走进了语文课堂教学。这一教学资源依托校园网平台,能够在班班通环境下实现资源共享。电子书包里的数字资源有文本的训练题,有原汁原味的视频专家讲座和欣赏,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教材情景,实现学生与特级教师的面对面交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版本教材上知识的对比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等能力,提高学生对教材的感悟水平。

比如,在进行“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教学。上课伊始,教师可从与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套的数字资源库里调出“卢沟桥的狮子”的网页课件,点击课题引入按钮,这样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卢沟桥的全景,从整体上给人庄严、神奇、独特之感觉。桥的两边是排列整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大大小小的狮子数不胜数,大狮子身上有小狮子,大狮子虎虎生威,小狮子活灵活现。随着视频课件的播放,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对每个狮子的特效描写镜头,使学生深切感悟到这数不清的狮子彼此各有情趣,如雄狮弄绣球,雌狮戏小狮,给人一种惟妙惟肖之感。学生不由自主地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作力发出了赞叹之声。惊叹之余,教师应抓住教学时机,提醒学生:卢沟桥是在什么年代建成的?在什么背景下建成的?为什么建造卢沟桥?它对当代和后人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连串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燃起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渴望。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数字资源的感悟,进行详细分析,深刻领悟了卢沟桥建造的历史意义,燃起了爱国的热情。而且,学生从写法上也深刻理解了景物描写的妙笔神功,体会了文学的博大精深。数字资源的巧妙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巧用生活中的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材处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实践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语文教学要抓住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小学生很喜欢走进社会生活中,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实际,为学生创设实践学习的平台,综合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时,我提前一段时间建议学生及家长,有条件的话去亲身游历圆明园,并在游历过程中租用一个电子导游。每到一景,电子导游会详细介绍景点的具体情况。通过电子导游的介绍,可使学生全面掌握了圆明园的建造历史、景区布局以及惨遭毁坏的原因,增加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爱热之情,激励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斗志。教师还可结合教材内容,提前安排学生学习任务,在课上让学生将自己所看、所闻、所感讲给大家听,再结合教材内容,从语文的写作手法上、从文章的结构上、从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解。学生听得很仔细,理解得到位,学习效果极佳。这种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材处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运用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应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实际,科学合理选用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感悟与实践能力,综合体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数字化;英语;有效应用

在全民关注均衡教育,国家大力投资教育的背景下,我所在的县城中学也有幸接触到了先进的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使得学校的每个班级都装备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以投影机为终端的显示设备,这样每个班级都可以进行教学资源共享、课件的播放、网络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如何使数字化教学资源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我们开始研究的新目标。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都属于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利用这两类资源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它们是怎样点亮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的呢?我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提升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种新型辅助教学技术,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虽然作为辅助工具,但是他可以改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更高效、有效,更能张开学生的翅膀。

听觉、视觉,都是学生的感官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充分调动它们。可以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给学生展示知识,更能打破空间空间、时间的局限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事物的认知规律是循序渐进的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各种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1.巧设情景,趣味性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着无可替代的直观性,它有助于学生从对词汇、句子和文章的理解,延伸到对方法的掌握,重难点的突破。兴趣是一切学习的老师,只要产生浓厚的和好奇心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多媒体资源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更能把英语教材中没有表达出来的意境,通过直观展示,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心理活动达到升华。从而让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对话,Flas的优美,五彩斑斓的图画,目不暇接的视频,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情景训练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气氛的创造是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轻松、活泼、有序的课堂,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创设情境教学更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亮点, 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感受真正的语言魅力,这样就很容易的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2.提高记忆牢固度,观感性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人类的记忆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只有通过各个感官的互动,产生共振才可以彻底掌握所学知识。英语教学中最大的难点就是词汇的记忆,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式的背诵,肯定无法完全掌握。并且随着知识量大增加,学生掌握就更困难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运用就能体现信息的多面性,可以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如效果图、投影仪、简笔画等)或电化手段(如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来辅助教学,记忆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就可以提高记忆的质量。情境的设置就是英语语言教学的最大特点。多媒体资源更是集和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可以让英语情景再现,给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合理的教学环境。 3.交互性学习,交际性强,培养学生口语的能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信息容量大,更是集声、文、色、形于一体。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输出模式,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就可以使学生合理运用多种感官来理解知识,从而能够彻底掌握知识。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的最基本的特点,它能实现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让学生与机器之间交流。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可以解决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可以让传统教学老师范读来直接对学生进行口语指导,转变为实时语言环境中纯正、地道的英语。让学生的模仿贴近实际,感受文化差异的魅力。让学生走进生活,联系实际,拓展了学生的悟性、灵性。传统教学中学生很少有与老师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甚至有些学生因自身性格的害羞或发音不纯正等因产生心理障碍,但是现代交互式教学,就可以让学生的焦虑情绪得到释放,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英语课堂教学

1.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辟中学英语教学新环境。

网络的普及已经深入到了校园,这样网络教学也随之出现了,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就可以丰富英语教学,有效提高课堂质量。网络教学使得课堂情景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人机交互高效、知识航标性强。网络教学的合理使用可将学生的学习带入一个新境界,使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为现代学生的一种有效方式。众所周知,有关中学英语教学的课件有不少,但由于个性不强,很难体现教师特色,而有了网络之后,教师可以用PPT、flash、电子白板软件等教学软件来根据自己的意图、设想、要求来制成适合自己风格,学生口味的特色的课件。网络有这无可置疑的优势,那就是资源广阔及资源共享, 任何教师、任何教材、任何教辅都不能和它提供的巨大信息容量相比。这个永无止境的活图书馆,有着取之不尽的教育教学信息。

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英语教学新模式。

个性化的探究学习是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灵活自主的选择自己愿意学习的项目,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校园网络平台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利用网络的特殊性来更高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可以使教学生动、课堂内容丰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6

数字美术进课堂遭遇的瓶颈

儿童天性好奇,对于新生事物总是充满向往。儿童第一次接触数字美术,使用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活动时热情高涨,兴趣盎然。然而,随着对计算机绘画软件的使用,发现自己根本驾驭不了绘画软件,无法应用计算机软件快捷、方便地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用鼠标画画,太难画了!还是铅笔好用”儿童开始对数字美术进行排斥。尽管教师已经非常细致地讲解了绘画软件的使用方法,儿童仅能简单的使用绘画软件中的工具绘制简单图形,作品缺乏整体性、灵动性和造性,难以与传统绘画作品相媲美。

现状分析

输入设备对儿童创作数字美术的限制 往往在小学,计算机教室是为信息技术课所配备的。对于数字美术的专用输入设备――数位板,并没有专门的配备。作为主要绘画设备只能是用鼠标来操作,然而鼠标并不具备数位板模拟用笔在纸上画画的流畅度与力度大小。因为输入设备的限制,儿童只能运用鼠标,借助于绘画软件中的直线、曲线、矩形、椭圆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局限性与操作难度极大,从而极大地打击了他们对创作数字美术作品的兴趣。

教师教学中过于强调软件操作,轻视美术知识与技能 由于小学计算机教室,计算机操作程序标配是Windows XP系统。作为最基础、最广泛的绘画程序,数字美术教学中能提供最基本的绘画功能,非常适合刚刚接触数字美术的儿童。如果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发挥画图程序中不同工具,并发挥各自特点的综合运用,则对于儿童来说过于困难。比如:用曲线工具画弯曲的线条,每个儿童都可以迅速地掌握。但是,将曲线工具与椭圆工具综合运用,再利用选取工具将画出的形体进行移动、复制、组合,则对于绝大多数儿童来说困难重重。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提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绘画软件方便快捷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对于儿童来说仅仅是换了一种时髦但不好用的绘画工具而已,这样对于培养儿童对数字美术的兴趣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建立有效性策略

数字美术创作从构思、起稿、绘制、修改到完成的过程,看起来和运用传统绘画工具创作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数字美术创作过程中体现这些强大功能,使儿童从中体验快乐,便能激发他们对数字美术的兴趣。

送个“魔术镜头”,激发儿童对数字美术浓厚的兴趣 为能够让儿童从伊始阶段便切身感受到计算机绘图程序的有趣功能,创作出自己喜爱的数字美术形象,对于培养儿童对数字美术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数字美术《海底世界》一课中,通过信息技术教室的教师系统,向学生们演示一个小魔术:先利用画图程序中的曲线工具画两个三角形,用选取工具选取其中一个三角形移动组合成一条热带鱼的形象;再用椭圆工具将这条热带鱼框在其中,用颜料桶将椭圆形倒色成黑色,一个“魔术镜头”便绘制好了。在“画纸”旁边选取自己喜爱的颜色画不同颜色、形状的圆形并将其组合。用选取工具将热带鱼形状的“魔术镜头”移动到上面,再选择“白纸”的颜色用颜料桶倒色,奇迹发生了――一条色彩艳丽、图案丰富的热带鱼便出现了!他们被计算机画图程序神奇的功能吸引了,通过教师系统的文件分发功能将制作好的热带鱼“魔术镜头”送给大家,并请他们进行尝试,这就引发了他们对数字美术的兴趣。

应用网络,使儿童体验创作数字美术的快乐 计算机绘画软件可以使画面形象方便的分割与组合,并且可以随意的改变大小。这种特点是传统纸面绘画所不具备的绘画方式,正是数字美术具有这样的特点,使数字美术创作具有预览的功能,这对培养儿童在营造画面中层次感、构图、色彩的搭配有着方便有效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绘画程序中“撤销、移动、色彩填充”的功能,不断地尝试自己画面前后遮挡的层次、构图、色彩的搭配,直到直观地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这是在传统纸面绘画中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的。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的优势,使一些需要投入较多时间与精力的绘画创作可以分成不同的小作业、小尝试,形成具有主题色彩的资源库,通过网络再汇总,组合成一幅作品。在活动中,同学之间既有通力的合作――完成自己单个的造型元素,又在最后的主题创作中利用资源独立完成最后的创作,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性与独立性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在传统美术课小组合作中部分能力强的儿童是主角的位置,而其他孩子是配角的现象。

篇7

关键词:教学资源平台 数字化校园 应用 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11-01

数字化校园主要是指以网络与数字化信息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字资源的优化,建立起来的集科研、教学、技术、管理、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为一体的虚拟教育环境。而数字化校园中的教学资源平台是指为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以提供图片、课件、教材、案例、教具、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方式,并通过数字化技术作为基础所构建的虚拟网络平台。随着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建立与应用,其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学习水平等具有深刻影响,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从90年代起,我国的各大中小学校就开始大规模地兴建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网站。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班级主页博客、无纸化办公系统、教学一体化管理系统等各种的数字信息网络的构建,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并促进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1]。

近年来,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也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完善,构建起集网络、技术、设备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体系。当下的数字化校园以层次化、全面化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校园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与优化,使用户能够通过平台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校园的良好建设,以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使学校的管理人员能够更加规范地、科学地管理教学数据,并将其直接、快捷地出去。

2 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与实践

2.1 网络型多媒体管理体系的应用与实践

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平台的主旨是以建设无限扩容、易于管理的资源库为目标,因此,网络型多媒体管理体系的应用尤为重要。例如,视博网媒提供的P2P、CDN内容分布式存储以及集中管理的资源平台建设方案,可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积累、存储、管理、检索等等。且其采用的是分布式存储技术,可智能化地将教学资源按照区域、院系、学科、教师等进行归类并分开存储,从而使资源存储、管理更加方便、简洁、适用。采用网络型多媒体分布式存储管理技术以后,还可实现权限的明细化。

(1)注册权限。可以通过平台管理页面,掌握所有教学资源库用户的资料,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及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2)用户权限。通过设置,将用户权限进行分类,如已经注册并登录的用户可以在教学资源平台上查询、浏览、上传、下载信息资源,而未注册只以游客身份访问的用户,则只能进行查询、浏览信息资源。(3)审核权限。教学资源平台管理人员可以负责对所有学科下的教学资源进行审核与管理,管理人员也可在授权之后,由相应的教师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上载、审核等方面的管理。通过能教学资源管理权限有效划分,使各自的权限与责任更加明确,相关人员均可在自己的权限之内对平台资源进行查询、浏览、管理、审核等操作。

2.2 可视化远程学习平台体系的应用与实践

可视化远程学习平台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软件方面。主要是是指计算机软件、计算机配置、工具软件、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平台的更新与完善;(2)硬件方面。主要指信息点教学平台、计算机、电子讲台、室场、网络设备等方面的更新[2]。通过可视化远程学习体系,利用全新的、先进的点播、直播、录播系统,建设起具有大容量、高性能的虚拟多媒体直播、视频会议室、录播教室等,以满足大规模学习的需要。尤其针对学术讲座、名师讲座、会议直播等领域的应用,在现场人数可控前提下,而实际参与人数可成级数增长。可视化远程学习平台体系在数字化校中的合理应用,不仅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其还可以向社会提供教学服务[2]。

2.3 一体化校园平台体系的应用与实践

一体化校园平台体系的构建是通过从全局的角度整体考虑,通过对校园硬件、网络、软件、人员、管理、沟通等多个方面的整体性优化而完成的。数字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是基于传统教学资源平台无法实现共享,造成资源浪费的前提下构建的。通过一体化校园平台体系,力求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化,在统一数据系统、统一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3]。其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作为基础,其在数学化校园中应用时,呈现出分布、异构的特点和数据密集的趋势,并通过专力数据负责与管理团队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使教学资源库在不断扩大规模地同时又可满足资源数据的安全要求。由于一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具有良好的共享性与开放性,也为师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最佳的便利。

3 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教师工作与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的改变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以数字化校园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将更为迅速。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中,依据先进的科技,进行视频服务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教务管理、科研实验管理、学区服务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的构建。而基于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发展趋势也日趋明朗化[4]。其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合理使用,也将给在校师生教学技术水平和认知水平带来全新的感知。

综上所述,通过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与实践,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也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之下,拓展思维模式,改变不良学习方式。数字化校园中教学资源平台的合理构建,作为培养新型人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途径,其对我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雷鸣,任平社,刘军.基于数字化校园背景下高校教学群体竞赛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2,34(34):114-116.

[2]周芬芳,宋恩光.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中州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5):52-55.

篇8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高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建设数字化校园。我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开发优质校本资源,实施高效教学的研究》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度立项课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现已建成门户网站、资源网站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数字化整体平台。作为课题实验的参与者,经过一年来的实验深深感受到数字化校园为师生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从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师生运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提倡是高效教学,高效教学基本要求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使学生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下面我们结合课题实验的体会对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中数学如何实施高效教学作一些思考,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借用网络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在教学中已经逐渐地被广泛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充分体现数学源于实践,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运用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来制作课件,可以变抽象的高深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具体化展现在学生面前,赋数学予灵活性,使枯燥的知识“活”起来,自然地也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以至接受它,到最终热爱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求数学知识的愿望,产生发现数学真理的灵感。例如,网络资源中有很多软件制作出的声形并茂的动画或者实物场景画面经过恰当整合(简单的如超级链接)后作为课前引入创设情境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问题的全过程,如在上《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第一节课时,超级链接我国第二颗栽人飞船“神洲六号”绕地球旋转运行的画面,然后在网络上整合类似Flas,最后动手运用几何画板抽象出飞船运行轨迹图(课前准备好),让学生形成对椭圆的感性认识,感受到在生活实践中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利用网络资源,促进预习效果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数学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而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其本质是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学生独立地阅读有关的材料,并适当做好阅读笔记,认真完成课本作业。我们学校提倡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教师编制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利用教材中的概念、定义、定理或公式等,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先自学整理,成为课堂中积极讨论发言的材料。要想让学生知道一个概念、定义的由来,一个定理、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等,仅靠教师在课堂中讲解是不够的,仅靠学生讨论效率又不高,我们在预习作业中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上网站,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到课堂中积极讨论发言。例如,编制对数的概念的导学案时,可以设置对数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上网搜索了解关于对数的发展史方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对数的热情;编制余弦定理的导学案时,可以设置余弦定理有哪些推导方法?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等等,这样待准备好预习作业,学生已不自觉地投入本课时内容之中,不但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而且大大提高了预习作业效果。

三、利用网络多媒体,增强备课效率

数学网站的资源丰富,有些可以直接使用,有的不适合于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优化、改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对于数学课件的制作,如果完全靠自己独立地运用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来制作课件,不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因此,我们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作为编写课件“脚本”,然后调整、修改。我们学校采用的备课模式是“五备”:自备――主备――共备――再备――终备(自备,就是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之前,自行钻研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环节,写出书面教案。主备,就是每次备课都要明确一位主备教师,深入钻研,写出备课详案,在集体备课时试讲,展示课堂过程,突出重点难点,或提出研讨的问题。共备,就是在主备教师试讲后,大家集体讨论,设计出教学共案――导学案和预习作业。再备,就是要求老师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最后一次课前个性化加工,使得本班教学更有效。终备,就是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总结和评价,是下节课高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的必由之路。)在自备过程中,可以利用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自己整理加工,写出书面教案;在共备过程中,备课组所有成员到学校网络备课活动中心,先从学校学科教学资源网站下载主备人教案,然后听主备人利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进行说上课,在主备人试讲后,大家结合自备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观点,最后由主备人设计出教学共案――导学案和反馈练习,同时将备课资料及时的放到学科教学资源网站,让备课组成员资源共享。在编制课时反馈练习时,如果一味使用自己过去准备好的陈题,就跟不上新课标训练对习题提出的新要求,如果自己重新一道道选题、编题,又要耗掉不少时间,因此可以从网站上搜索本课时内容的习题,然后进行删减、增补、变式及改编,即整合网站群资源上的陈题及改编题共同形成课时反馈练习,这样既承续了网站群上必要的典型习题,又通过改编题、变式题发展和丰富了网站群资源,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备课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节省了教师自己宝贵时间。

四、利用网络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益

建构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我们提出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效教学是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有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高中数学课堂内容一般来说,概念、定理多又抽象,题目难又繁杂,这样在平时概念、定理的教学中,若全部教学内容运用黑板书写效率太低,耽误许多课堂宝贵时间,造成预期计划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容量小,可以运用网站资源将概念主要内容、关键点、相关联类似概念、

整合成PPT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前准备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将重要的思路分析、解题证明步骤在黑板上板书,相关联概念、变式练习通过准备好的PPT幻灯片逐一展示,这样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深刻体会概念、定理的本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交互功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行探索,获得亲身体验,对数学的概念与内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在研究三角函数y=Asin(ωx+Ф)的图像性质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自己参与,对系数A,ω,Ф赋不同的值,得到相应的图像变化情况,然后通过分类、探索与归纳,使学生深刻理解各个系数对其图像的影响,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联想记忆,又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利用网络多媒体,提升复习质量

高中数学知识面广量大,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熟练理解掌握各种典型问题的通解通法,高一高二时经常要进行阶段性复习,高三时要进行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这些复习都需要一定数量质量的例题及其方法总结作支撑,可从网站资源中搜索下载所需要的典型例题与方法总结为基础,进行适当修改、补充,再作抽象概括整合形成数学章节或专题的知识方法体系,在课前制作成PPT幻灯片的形式,课堂教学时结合多媒体使用,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进行充分揭示,给学生恰当地设置“最近发展区”激合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这样不但加大了复习的容量,而且提升了复习质量。例如,高三第二轮复习中关于变量范围的专题复习中,整合网站群资源发现:高一函数值域的方法(例题就不一一罗列)有列举法、观察法、图象法、反解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高二有基本不等式法、线性规划法、几何意义法求某些代数式最值、范围;高三有:导数法给定区间上函数值域的方法,有了这些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这样既提高了备课效率,又增强了高考第二轮复习中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既快速地复习了基本常见的方法,又更好地突出了重点方法内容,从而提升复习质量。

六、利用网络平台,沟通师生交流

篇9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数字化;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025-03

Strategic Thinking of University Digitiz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Wang Cong, Chu Jianjie

Abstra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with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e urgent need to adap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University’s dig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 environment sharing mechanism, so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ccurately grasp the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optimization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digitization; resource library

1 我国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意义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1]要求,教育部决定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这也是“十”中多次提到的核心内容,尤其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我国高校面临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培养高素质全面人才的需要,教育教学面临资源标准不一、重复建设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优质资源搭建的步伐。由此,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涉及多方面[2],对于各个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的获取信息量基本上来自于互联网及其衍生形式。各类专题教育网站及学习资源库的搭建、网络课程的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考评、学习平台的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国内外远程视频,如会议、答疑、授课等,这些都是辅助教育教学的不同方法,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无论教育教学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怎样界定,教育机构和社会系统间的信息沟通、教育学术组织和高校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内部学院和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对接,都是高校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共建的内容,其目的都是要达到资源的区域有效共享。

目前,教育不均衡问题仍困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除教学“硬件”的均衡配置,“软件”即优质师资的均衡更为关键。教育信息化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为了搭建数字化校园环境,购置相应软硬件设备,为教育教学资源的引进、开发、存储、利用和共享提供服务,对于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说,资源的认知和有效利用成为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关键。

2 优质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资源的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教育资源建设者普遍提供资源管理平台和所谓大容量的资源库,作为资源服务内容,往往倾向于本校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短时间满足区域范围内资源的需要,但缺少与外部资源的联系、交流和对接,资源建设的认识角度单一,对教育资源的分类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导致各种资源的凌乱和重复建设,不符合信息化长远发展规律,网络共享互联的功能与优势在资源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最终出现资源逐渐匮乏,并且在宏观上难以形成正确的教育引导。

随着教育教学网络化的发展[3],相关资源的产权界定问题越来越敏感,对于网络平台下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没有做出更明确和具体的界定。资源的复制成本极低和传播速度快,在实践上更体现出资源来源的可追溯性,尤其像远程教育这种不可预制的资源形态,更加大了合理使用资源和管理资源的难度。

2.2 资源的需求

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产品的数据的“量”和资源的“质”,一旦安装到高校资源库,必须符合教育教学使用的基本要求,为一线教学、科研、实验提供强有力的数字素材保障。例如,在国内一些区域教育资源中心的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检索和查询的步骤非常多,从登录到认证,再到确认,常出现IP限制,并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界面视图和讲授逻辑不符合正常的习惯性认知思维,书籍文献在品种和数量上供应不足,各大高校之间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缺少沟通与交流,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外,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评审不能只注重任务的完成和审核结果的取得,而忽视受教者对全学习过程各环节的需要。

考虑到资源来源的准确与速度,充分发挥商业开发与教育自主完善的各自优势,高校对引进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和使用,引导教育资源的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教育资源运营的规范化和高效性。这种产业化机制可以实现合理的计费制度、公平的淘汰机制,鼓励制作者向高水平接近,并快速向全社会推广。

3 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特点

为整合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教育部每年在部分高校启动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4],初步形成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库建设模式,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习型社会的公民素养、传承中国文化遗产的文化战略”为价值目标,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专题建设为核心,服务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各高校发展侧重点和文化底蕴的不同影响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影响资源共享和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的可行性。近几年,教育部组织各高校,尤其是具有资源应用特长的高校搭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库网站,并建立与国外高校部分视频公开课资源的链接等。全球化的共建共享资源使得数字化这一特点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会成为阻碍因素。美国斯坦福大学一半以上的本科教学课程为在线或数字化多媒体形式呈现,英国开放大学通过远程在线教育提供硕士学位。相信目前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是暂时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响应和支持。未来我国高校资源必将拥有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理念[5],资源建设计划周密,网络平台功能齐全,文献资料信息量大,数字信息传输快、渗透性强,全面易用的操作系统,以及丰富的在线交互式教育资源,能够满足任何人随时随地的个性化教育需求,共建共享必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有着深远影响。

4 几点策略分析

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4.1 资源开发、应用和共享并重

发挥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优势,建立系统激励制度、通过协调资源开发的标准、资源应用的环境,形成一定的组织架构,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途径,达到有价值资源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各地域教育资源各有特色,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同时挖掘数字化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及文化的资源,形成开放统一的平台。

4.2 资源标准以资源需求者为主体

各高校根据各自优势进行分工和协作,联合搜集本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精品课程资源,制作相对系统类别的精品课程库,资源库之间尽可能形成互操作、互交换和访问数据,打破地域限制,以满足广大在校学生的不同需求,并适应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以区域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来提高我国网络教育水平。

4.3 提升高校文献图书的网络化程度

高校图书馆是教育教学资源扩展共享途径的又一强大资源库,各高校可以通过联合编目、统一对接、馆际互借的形式,增加网络图书量。采取优势互补等措施,建立方便查阅、扩展性好、高安全、远程访问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师生能快速有效地检索到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4.4 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标准

根据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教育机构、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各自的优势,支持跨校对接、多方合作及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带动,统筹兼顾教育发展水平悬殊的学校,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参考国外先进的资源内容表现形式,从收集资源转向制作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专题的形式完善资源,提供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应用信息反馈等服务,侧重于数据库管理资源应用环境的建设,建立节约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丰富区域性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总量,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4.5 多元与规范的多媒体资源

教育教学类的资源尤其处于高校环境下,应时刻注意信息的规范性问题,资源必须对受教者的身心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且要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将各类媒体形式融入资源的获取途径中,在科学地、清晰地展示资源类别体系结构的同时,也要实时根据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增强资源的展示效果,使资源“引导学习”的角色持续健康的发展。

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评审机制,规范资源的建设管理行为,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微观层面上,需要确定资源评审的操作指标,评价指标的制定要突出其教育特性和新课程标准下对资源建设的要求,并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EB/OL].http:///Index.htm.

[2]路秋丽,魏顺平.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及标准应用的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7):81-87.

[3]李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1(3):I0003.

篇10

关键词:数字故事  中小学德育教育  教学设计案例

        随着“校校通”工程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推广,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将文字、图像、声音、音乐等多媒体素材的有机整合,讲述真实性、情感性、意外性的可视化故事,为学生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学习体验。笔者认为,将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的教育质量和效益。

        一、数字故事的简介

        数字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达纳?温斯洛?阿奇利作为数字故事的首创者,用电脑把自己的老照片配合讲述制作成了一部自传体小电影,得到了好评[1]。后来,随着数字故事的成型和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数字故事的学习和制作中,并将这种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数字故事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确定主题、编写故事

        在制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主题要源于生活,在真实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再配合具有意外性的欧亨利式结尾,带给观众心灵的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

        2.设计故事模板

        故事模板能够形象直观地显示出作品完成后的可视化效果,就像是一个可视化“地图”,指引故事创作者去组织故事开头至结尾所能看到和听到的素材,为编辑数字故事起指导作用,方便作者直观性地思考和安排各种素材[2]。

        3.收集、编辑、合成素材资源

        根据故事的结构安排和内容要求,选择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并用powerpoint、绘声绘影、move maker等软件将各类多媒体素材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故事。

        二、数字故事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本身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因此,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远离学生实际,针对性不强,“假、大、空、远”现象严重;德育途径单一,方法简单,存在“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硬办法不行”的无奈[3]。如何拓宽学校德育途径,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成为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数字故事让学生成为德育学习的主人

        中小学德育教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的特点,展开形式活泼、生动形象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理解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内涵。此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总论)》中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必须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德育教育必须集合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

        数字故事的制作特点恰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探究,并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来展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对问题的看法[4]。数字故事通过确定主题、设计模板、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作品等一系列的过程,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和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将内容抽象、理论深奥的知识点转化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可视化故事,培养学生创意、表达、艺术、逻辑等综合素养。

        (三)数字故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情感

        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简洁的文字、契合主题的图片和声音,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对生活的思考。如数字故事《逃生者》,讲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选择自杀性的跳楼方式;《我不愿当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的辛酸以及他们甘愿为学生奉献的精神;《老师,我可以不爱吗?》带给我们一个孩子因为不想看到母亲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向老师提出不爱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小,却具备极高的故事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创新性,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由此可见,制作符合德育教育主题的数字故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师生思想深度交流,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态度教育相融合,使学生从数字故事的启迪中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马路不是游戏——遵守交通法规靠自觉》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来探索数字故事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运用模式。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境:网络教室,要求每台计算机安装powerpoint等软件,并能链接互联网。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大家小时候一定都学过一句童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正确,这句童谣就是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

        2.展示违反交通规则和交通事故的图片

        师:交通猛于虎,之所以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并告诉老师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观看图片并谈观后感)

        3.播放数字故事案例

        师: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此时此刻同学们又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生:(观看屏幕并交流感想)

        4.小组合作,制作数字故事

        师:大家都基本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有关交通安全的数字故事。

        生:各小组确定主题、编写故事、设计故事模板、分配任务、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多媒体素材的选择和编辑工作。

        四、总结

        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更体现了它的“综合性、跨学科性”[5]。数字故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一个好的数字故事,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艺术审美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字故事”教学软件制作能力和多媒体素材的编辑处理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和信息素养,有意识地制作和推广数字故事,让数字故事真正成为中小学德育教育强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孙卫华、郑红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

[2] 李颂:《数字故事:一种新学习和表达方式——以“上海市女教师故事大赛”为例》,《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3月,第44-46页。

[3] 刘立华:《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22期,第163-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