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3-06-01 10:5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调研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航天类专业 人工智能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55-02
面对航天科技迅猛发展,现代军备技术快速提升,培养具有专业性的高素质航天类人才,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航天重点高校面向并有效服务航天事业的历史责任。航天类本科生的教育形式也需要突破传统的方式,着重多样性、前沿性、工程性,因此,该专业的各门课程教育都应该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自1956年诞生50多年以来,引起众多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空前关注,已成为一门具有日臻完善的理论基础、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广泛交叉的前沿学科。由于航天领域的特殊要求,人工智能在其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致力于实现可重构的、具有容错能力的、智能的飞行系统和管理系统。因此,“人工智能”作为航天类专业的一门特色选修课,应结合专业特点展开更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
1 人工智能课程特点
一方面,“人工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它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众多领域,具有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不易理解、理论性强等特点,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度和较高的难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前沿性,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不断的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课题,使得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算法也需要不断更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难度。
2 航天类专业特点
首先,航天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有统一的特点,即强调要体现航天工程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性, 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其次,航天类专业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因为航天飞行器作为现代高科技和多种学科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晶,应及时把现代先进科技融入到了专业基础和专业类的课程教学中, 专业知识更新快成为又一特点;另外,航天类专业应注重实践性教育。尊重个性和兴趣,强调动手能力,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要求学生自主地设计完成实验,强调对学生设计理念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后,航天类专业应重视产学合作。产学合作的目的在于推动学校与航天产业的持续全面合作,造就一支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兼备的教师队伍。
3 教学模式的探索
3.1 教材的选择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与方法都还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就目前来看,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和范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教材所介绍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教材选用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背景。本课程主要针对航天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该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计算机、信息论、通信理论等基础知识,对航天应用的基本需求有初步的了解,因此,“人工智能”课程难度应该控制在中级,可以较深入的介绍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和应用案例。
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积累了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借鉴了国内外其他专家和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吸取了国内和国外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书籍的长处,于1987年编写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一书,该书根据人工智能学科的新发展不断修订,推出四个版本。本课程采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4版)”,其中大部分内容适合本科生学习。另外,本课程还给学生提供其他一些参考书目,如N.J.Nilsson 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A New Synthesis.Morgan Kanfmann”等经典教材。
3.2 课堂教学形式的探索
“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较抽象,概念较为繁多,若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容易概念混淆、理解不透,逐渐产生厌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差。本文探索不同的课堂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另外,考虑到航天类的专业特点,突出课程内容的工程应用,增加研究性质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课件采用图文并茂的PPT。综合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示方法,在介绍原理和概念时采用精辟的文字,介绍算法流程时采用图像,介绍算法应用时采用视频。在PPT中适当利用不同的字体、颜色或动画来突出重点,细化流程,引导学生的思路,便于集中注意力接受重点内容。
(2)适当增加课堂讨论与练习。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些基本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调研和讨论,来深化课程内容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重要的算法和理论,可以增加课堂练习,让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公式的推导或演算,并在练习中分析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增加讲解或指导。
(3)适当采用类比的讲解方式。对人工智能的不同学派,不同方方法,以及方法的不同应用,广泛的采用类比的形式进行讲解,不仅可以复习已学习的内容,也利于对新内容的理解。并且,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比较总结相似点、区分不同点,可以避免概念的混淆,清晰的掌握课程内容。
(4)增加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有必要将实际应用案例或者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3 课程内容的探索
一方面,鉴于本科生知识结构还不够完善,“人工智能”课程的内容要控制在适应本科生学科基础的中等难度;另一方面,鉴于航天类专业的特点,课程内容应更注重与航天应用相结合的内容,并且在课程中增加具体应用的介绍。具体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3.4 考核形式的改革
“人工智能”课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试卷形式不能全面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应采用课堂表现和课程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一方面,重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课堂讨论与练习的表现进行考核评分,作为总成绩的参考;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课题调研和实践的能力,采取提交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正确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课程内容、可行性、实践难度进行合理选题,并根据所选题目进行文献查阅和总结,完成调研报告或算法实现报告。结合者两个方面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综合衡量学生问题分析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 结语
航天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需针对专业特点有的放矢,该专业的课程教育都应该趋向于前沿性、专业性和实用性。本文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不仅考虑到该课程属于前沿叉学科的特点,也综合考虑了航天类专业的特点。为了使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本文提出的改革方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理论讲解、课堂讨论、课后调研、项目实践等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真正符合航天领域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甲海,印鉴,凌应标.创新型人工智能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5):136-138,148.
[2] 刘兴林.大学本科人工智能教学改革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0(8):198-199.
[3] 怀丽波.32课时《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3(34):193-194.
[4] 纪霞,李龙澍.本科人工智能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6):91-92.
[5] 肖春景,李建伏,杨慧.《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3(26):32-34.
[6] 熊德兰,李梅莲,鄢靖丰.人工智能中实践教学的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8(1):146-148.
[7] 张伟峰.本科高年级人工智能教学的几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1):139-141.
篇2
关键词:石油机械设备 机电一体化 概念 应用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工业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不断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石油机械在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上却没有将最新创新和发展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要求。目前看来,机电一体化是我国石油机械制造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子技术的引入使得机械的性能得以在软件和硬件两方面获得极大地提升,从而将传统的机械转变为智能机械。使石油作业可以更为高效、可靠、灵活,并且具备较高的精度及较为简化的结构。
二、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及特征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目前机械制造行业的新技术类型,它是将微电子、电工电子、机械、信息、接口、信号变换及传感器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技术,可以说,目前的现代自动化生产设备大部分属于机电一体化设备[1]。进一步来讲,它是把电子器件的控制及信息处理功能融合或附加于机械装置之上,使得机械不再完全依靠人工进行操作,转而拥有了一定的“智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大致包括如下几种技术类型:
首先是机械技术。基于机电一体化的机械技术往往通过一些科技手段来满足结构、性能及材料上的进一步需求,以便机械向着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精度更高、刚度更强以及性能更优良的方向转变。一般来说,机械技术往往借助电脑技术的辅助,因为常常需要采用专家系统或人工智能技术的配合。
其次是电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离不开电脑技术的重要作用。电脑技术也可以叫做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存取、交换、判断、运算及决策,也包括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以及神经网络等技术类型。
第三是系统技术。系统技术涉及到整体概念,是将整体概念应用在相应技术上的过程,因为它从系统目标和全局角度出发,把总体进行分解,使其变成互相联系的一些功能单元。一般来说,接口技术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能够帮助总体系统的各部之间形成有机连接。
第四是自动技术。自动技术包括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控制理论是自动技术的基础,在此之上可以设计出相应的系统,并通过现场的调试等进行不断的完善,最终满足机械制造的目标和要求。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一些高精度的定位、自适应及速度控制,也包括自诊断校正、再现、补偿及检索等方面的技术。
第五是传感技术。传感技术与系统息息相关,对于系统来说,它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受器官,是能够帮助系统完成自动调节及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通常意义上,传感技术的功能越强也就意味着系统自动化程度越高。目前,包括石油工业在内的很多工业都受到传感器功能强度的制约。传感器需要经受得住环境的严酷考验并能够精确、快速地获得信息,从而保障机电一体化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六是伺服技术。伺服技术主要是为了完成电信号向机械动作的转变,它包括液压、气动、电动等不同类型的部件和传动装置,会影响到系统的控制质量、动态性能与功能。这几种技术都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机械的机电一体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石油工业来说,应用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提升石油工业的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石油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石油行业具有较高危险性、较大工作量以及较低劳动效率,并且还要消耗掉大量能源,十分有必要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进行作业,以便改善以上的弱点。因为石油采集等涉及到的机械类型比较多,无论是陆地采集还是海上采集,地面设备还是地下设备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良好的设备性能。此外,石油采集等过程中还涉及到精密的仪器和大型的设备,有的设备是固定的,有的设备是车装或是船载的,这些设备都是单纯凭借人力难以使其高效、协调运转的。故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对于石油机械设备制造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应积极对原有的机械设备进行改造,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工业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强化认识原则。机电一体化技术属于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科技智能技术,它的优势虽然很明显,但是有很多从事了多年石油采集工作的员工对此并不一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且有一部分员工可能也不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所以要加强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宣传和学习,需要员工能够适应新的技术手段所带来的新的工作方式。
进行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为了对整个行业的薄弱点与优势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设计、引入和推广。经过野外的实地调研以后,获得一份较为准确的调研报告,确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最需要的作业环节和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进。
做好规划。设备的更新需要相对长期的变更过程,比如仪表、电子及机械等多个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全面性的机械设备升级,但这必然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目标[2]。所以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规划,针对野外调查报告中的结论以及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综合性考虑,可以先从一些普及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并且相对简单的产品入手,采用分阶段和分步骤的方式逐渐更换及改造目前的设备。
实用性原则。机电一体化技术虽然具有极大的优势,但也不能盲目地推广,在对机电一体化石油机械设备的引进中务必要注意实用性原则。可以采取试点的方式进行试验,如果效果良好的话再进行进一步的推广。比如说先从石油化工设备入手,或是从随钻测试、计算机操作、泵站台、转油站以及对成套的车装设备进行控制等都是比较不错的切入方式。一旦切入以后要进行充分的观察和研究,分析该设备在实际运转中的不足及优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推广工作。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机械设备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这是由多种复杂原因共同造成的。但是毋庸置疑,能够提升生产力和劳动效率的新技术必然是任何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亦即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备在石油机械行业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此,我国的石油机械制造业应积极抓住这一发展契机走上飞速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毛加佳.探究石油机械机电一体化[J].科学导报,2013,(9):264.
篇3
过去的价值创造经验不再灵光。劳动力的获取难度和使用成本,日益成为碾压和侵蚀企业利润的沉重滚轮。动辄成千、过万的大规模员工裁撤,难以说清究竟是互联网革命掀起的战略调整,还是生存危机下的舍卒保车。
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似,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多重合力推动下进入加速发展期。
相较于全世界自动化实现率为55点(每万名工人中,有55个人拥有机器人),中国自动化实现率仅为21点,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比重135点-339点,还有很大差距。差距孕育巨大市场潜力。
8月18日,带着对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的高度诉求,主题为“通过创新工业园模式逆袭产业未来”的思想盛会,在18号财富沙龙掀起热议。
全球再工业化的战略支撑
2008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沉迷谷底。能源、环保……曾经饱受资本追捧的领域踌躇不前,投资界难觅带领经济重振雄风的行业亮点,除了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一方面,相对于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工业机器人及辅助设备价格持续降低,科技进步之下智能化水平大幅跃升,在替代人工方面具备了明显优势;另一方面,机器人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随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演进,正一起成为推动新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
其实,早在2007年,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撰文指出,“机器人产业将会再现计算机产业的崛起之路,成为继汽车、计算机之后最有潜力的新型高技术产业,在不远的未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有关专家甚至预言,人类正由IT(信息技术)时代向RT(机器人技术)时代迈进。机器人技术将嵌入各个应用领域,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性技术。
机器人产业由此成为世界各国产融角逐的焦点。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以加强科技创新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试图掌控新一轮技术创新主导权,重获制造业优势地位。
作为高级经济师,张炳君一直在跟踪研究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并查阅总结了大量案例――
美国提出通过发展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和数字化制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谋求制造业回归。
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理念,培育机器人、数字技术、先进材料、可循环能源等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
日本提出通过加快发展协同式机器人、无人化工厂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韩国先后出台《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服务型机器人发展战略》,全力提升机器人产业竞争力。
法国采取由政府组织机器人基础技术研究,由工业界支持应用和开发的方式,建立机器人领域完整的科技体系。
德国政府颁布“改善劳动条件计划”,规定对一些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必须以机器人代替普通人劳动。
在发达国家几级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工业机器人销售大幅增长,2010年全球销量12万台,销售额为60亿美元,201 1年全球市场总额突破255亿美元,增幅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过快,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压力,应用工业机器人成为加速制造业升级、重塑制造业优势的迫切之选。
工业机器人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并通过“智能制造装备专项”资金进行专项扶持。
今年6月,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结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企业国内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95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销量较上年增长65,5%;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较上年增长20%。
2013年,中国市场合计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需求市场。
青岛竟夺北方高地
中国是世界机器人需求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面对逐年增长的蛋糕,本土企业因关键技术、制作工艺及销售渠道的不完善,在需求高速增长的国内市场面前,仍处于竞争劣势。
在机器人领域颇多研究心得的安信证券研究所首席机械行业分析师邹润芳,面对空前行业热情,表现出十分的冷静,“国际上讲的机器人是智能化的、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而中国还停留在工业机械制造的层面上。我们生产的机器人在制造精度、产品使用寿命、智能化方面的技术能力远不及国外水平,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目前依然还被把持在机器人四大家族里。”
据了解,截至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都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及合资公司,机器人四巨头占据中国国内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仅有4%;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高达96%。
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远强表示:“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伺服电机、减速机和控制器分别占制造成本的24%、36%和18%,机械加工占22%,要么依赖进口,要么在机加工方面的精度水平相较国际上还差得很远。这都增加了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削弱了价格竞争力。”
“电脑的应用意义在于软件,而机器人本身具有独立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在应用领域与传统产业嫁接,拥有无穷大的市场空间和巨额利润。但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机器人生产的根源没有掌握,就会受到行业巨头的牵制和垄断,我们就很难孕育出伟大的企业,行业的发展必然受到掣肘。”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常欣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
现状告急。显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不可以是单个企业叫板“四大家族”。
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经济师张炳君,在为青岛市起草的机器人产业调研报告中这样描述:“作为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青岛工业基础雄厚,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具备一定研发、生产和应用基础。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日渐增大的局面,加快推动青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有助于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带动青岛制造业向智能化、精益化升级,抢占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先机。”
同样看好机器人蛋糕的,还有许多期待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进军的城市。
上海市将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重要专项,拓展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努力在上海建设我国最大的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2015年目标产值200亿元。
昆山市机器人产业基地申请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国内外机器人企业25家,2011年产值35亿元,到2015年将形成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两大产业链,产值200亿元。
唐山市提出打造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和特种应用领域服务机器人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核心专利100项,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重庆市成立机器人科技创新联盟和技术与产业发展公司,推动工业、服务、玩具、军事、医疗、水下、太空等七大领域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全力打造千亿产值的“机器人之都”。
中国机器人产业诞生之初,就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竞争。在以城市面貌组团抢占行业发展机会的城市竞赛中,青岛的定位是――打造我国北方最大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
青岛国家级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机器人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耿凯告诉记者,目前,青岛市已在高新区建立了市级智能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机器人本体机构研究实验室、控制系统研究实验室、智能夹具研究实验室。青岛市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获批成立,科研院所和入园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2013年5月,占地1000亩的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在高新区开园。安川电机、海尔集团、橡胶谷公司、雷霆重工、硕泰科技等机器人项目纷纷落户。未来,产业园将重点吸引日本、韩国、欧美以及中国国内的优秀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以及配套企业入驻,计划3年时间吸引30家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入园,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
“青岛在机器人产业方面起步较早,不仅有产业基础,而且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2012年,高新区的机器人产业产值已达到了1,5亿元,成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青岛高新区管委副主任尚立群介绍,青岛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依托软控股份、海尔集团等企业在橡胶、家电等领域实现突破,并产生了科捷自动化、海尔机器人等领军企业,初步形成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水下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未来青岛发展的重点方向。
做有灵魂的孵化园逆袭产业困境
“青岛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布局较零散,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且与青岛制造业升级息息相关,需要抓紧推动发展。”张炳君做出的行业诊断,带给投资人张建博一个新的启示,为什么不做一个有灵魂的机器人孵化园,通过创新性园区运营逆袭产业发展困境!
作为全市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过往的科技背景,令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对科技与金融的合作效用异常敏锐。
总经理张建博认为,尽管当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但随着中国企业的研发、成长,一旦掌握、突破了核心技术,一旦这个行业非常明确地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行业很可能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国企业的本土优势可能反而发挥不出来了。全球机器人行业,很可能会面临家电产业一样大打价格战的命运。
“产业发展过程中已经犯过的错误不能再犯,从产业发展初期设置规避风险的机制,比出现问题后解决危机更为重要。”张建博认为,规避这种命运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源头上建立一个“有灵魂的机器人孵化园”。
“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投资平台,我们致力于与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围绕青岛市产业发展目标做文章,促进青岛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青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世斌表示:“当前全国的产业园区普遍面临“大杂烩”的现状,少数有特定专业功能的产业园区,深入了解发现也只不过是同类产品的聚合。入园企业之间没有太多关联,几乎没有协同效应,难以形成产业链条的聚合。”
张建博补充,“传统园区圈了一片地,盖了一片楼,挂了一个牌子,叫软件园、生物园……叫什么都行,因为没有特殊的需求和特质。实际上搞了一大片工业房地产。”
机器人孵化园,从内容上围绕机器人产业链的概念来规划建设。“现在一提机器人都是本体生产、组装。能不能挖掘在机器人本体中那些生产关键部位的企业,比如伺服电机系统、传感器、减速系统,在园区集中培养,通过园区互动,把链上的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集合式的优势。全产业链的概念下,任何一个局部的进步可能都会带来全局的发展。”
另外,从投资角度,张建博认为,“技术和资本、科技和金融真正结合,其实是件挺难的事儿。理论上,传统产业园区看起来什么都有,什么服务都提供,但真正缺乏的其实是资本和金融的要素。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面临融资需求的时候成本很高。”
创新性园区的投资主体和运营模式与传统产业园不同。投资方为了投资回报,也会以最效率和科学的方式在招商引资和孵化企业方面,予以尽职调研。
篇4
采编、发行和广告是当代媒介经营的“三驾马车”,但发行历来不受重视,理论研究也相对薄弱。本刊开设的“报刊发行”专栏,将把媒介发行作为一个重点关注的话题,希望能为国内百万发行人搭建一座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一个精神家园。本栏目坚持“写发行人的话,为发行人说话”,致力于提供实用的发行资讯,传播发行前沿理念,推介发行界的经典案例。这里的文章要求贴近发行实际、贴近发行生活、贴近发行人员心理。同时,坚持“大发行”理念:不坐而论道,就发行论发行,要从发行的视角来看媒介经营,从发行的视角来观照采编、广告以及其他媒介事件。欢迎全国发行人以及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人士踊跃来稿,来稿题材不限,字数不超过5000字。
电子邮箱:tzf .cn; 电话:027-67166509
一、国内报刊出版发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背景
信息技术在提高报刊出版单位的市场感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推进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服务转型,实现
传媒“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①,已成为报刊出版单位新一轮创新的制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出版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报刊出版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印刷环节告别了铅与火,这一过程被称为“印刷革命”。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报刊出版引入综合新闻业务网络(NISN),新闻采编环节告别了纸与笔,这一过程被称为“采编革命”。三是自21世纪初起,报刊社的出版、发行、广告等经营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这将是报刊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大变革,它将推进报刊的广告、发行等活动走上整合经营管理的新时代,实现报刊出版信息化管理的“第三次浪潮”――“经营革命”。从实施情况来看,目前广告环节已经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发行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十分滞后,各地报刊发行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刚刚开始②。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报刊业信息系统提供商已经开始探索报刊发行数字化解决方案。但由于报刊发行中间环节复杂,渠道差异较大,终端分布零散,管理软件与发行业务对接的难度较大,加上报刊发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长期形成的手工操作惯性等原因,发行管理软件长期曲高和寡,得不到推广和运用。2005年被称为我国报业发展的“拐点”之年,报业广告增幅遭遇20年来的首次大幅下滑,低于同期GDP增幅。面对新媒体的崛起、报刊业竞争空前惨烈的形势,为解决报刊业效益下滑和发行成本过高的病症,报刊社开始将发行数字化建设提上日程。2005年被很多IT软件公司称为“发行年”,报刊发行管理软件的需求在这一年成为热点,大多数省城日报集团以及大众娱乐类期刊开始引入发行管理信息系统,不少地级城市报刊社也开始了发行数字化改造的尝试。如2005年初山东临沂日报社引入的高术发行业务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营。2006年,《常州日报》使用的基于WEB方式的发行管理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具有远程联网、远程管理的优势,能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发行管理机构和市区、三辖市的9个发行站,统一到同一平台上工作,从而实现从订单、收订、结算、分发、投递、人力资源等一体化管理,对各种发行数据进行智能分析,该系统还支持网上交易、投递包裹等多功能、全方位的业务,并为“电子商务”做好铺垫。
二、报刊社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现状
开发报刊发行信息管理软件首先遇到的是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的矛盾,国内主要有四种开发方式:一是直接引进模式,即报社直接购买由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报刊发行管理软件。如2001年《广西日报》发行中心购入方正创汇发行管理系统,取代了手工和初级电子化操作。国内已有不少发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软件提供商,规模比较大的有紫光新华、北大方正、高术等几家。购买模式的节省成本,但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改造,与报刊社的实际情况难以很好对接,使用起来会遇到比较多的难题。二是自主开发模式,即报社自己组建研发队伍,独立开发发行管理软件,如2000年济南日报社出资100万元设立济南舜网传媒有限公司,它自主研发的《报刊发行信息网络系统》获得中国报业协会电子技术进步委员会1999/2000年度技术进步优秀奖,该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科技公司。自主开发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整合报社资源,软件成果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比较强,缺点是开发成本较高。三是委托开发模式,即报社根据自身的需求列出要求,委托专业软件开发商开发个性化的发行管理软件,成果归报社。如2003年深圳报业集团委托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报刊发行多元一体化应用平台软件,建立了集报刊发行、人力资源管理、薪酬与绩效管理、投递时效管理、综合数据分析、投诉管理的多元业务一体化系统,通过了由深圳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并认定达到了国际和国内报业同类项目领先水平。四是联合开发模式,即报社网络技术部门和专业软件开发商合作,如2004年天津日报社联合瑞典卡诺尔计算机有限公司、北京凯普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公司、上海天呈商务咨询有限公司、IDG瑞典公司等共同出资创建天津每日新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试图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行管理软件。联合开发便于多方资源整合,达到各取所长、互利双赢的效果③。
在发行管理信息系统与报刊社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关系上也有两种思维倾向,一是强调发行业务特殊性的专门系统模式,主张将发行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系统来开发,发行和广告、采编等信息管理系统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存在,如天津日报社于2001年就开发出一套专门服务于报纸发行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发行管理数字化。专门系统开发模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其优点是能够比较好地针对报纸发行业务实践,服务于报纸发行的细节,但缺点是由于只考虑到报纸管理的特殊性,缺乏与广告、采编等部门的信息沟通与资源整合。二是强调发行业务与报刊社其他业务对接的整合集成模式,从报刊社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试图建构一种跨业务的、集采编、发行、广告与印刷等业务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如北大方正的报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简称DAM系统)就是管理新闻媒体的各种数字资产的软件平台,包含了采集、加工、存储、与再利用四个核心内容,以及数字资产的经营管理。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的报业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和《济南日报》即属此类。但由于报社多种业务的复杂性以及不同领域流程的重大差异,使得数字资源的跨领域、跨部门整合十分艰难,目前的综合信息平台在信息整合上并未达到应有的目标与效果。
从现有报刊发行管理软件的结构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树型层次结构,即以报纸发行垂直管理的布局层次为线索来组织发行软件。如森博EBS报刊发行管理系统分为发行站管理、发行中心管理、中心系统信息三个层级子系统,它们各司其职,保证了报刊从征订、零售、要数、汇总,到结算、通知印数等发行流程中的数据传输能及时准确,并且能收集完整的发行信息,进行更深入的统计、分析等,为决策提供明确的数字依据。二是业务版块结构,即以报纸发行水平管理的业务流程为线索来组织发行软件结构。如瑞新世纪科技公司开发出的“发行通2005”,该系统包括订阅管理、订户管理、渠道管理、邮发管理、邮签打印、报刊分发、投递管理、收款对账、统计图表、库存管理、任务管理、投诉管理、绩效考核等多个功能模块,支持读者订阅、二渠道()、邮发、赠阅等多种发行方式。以下是国内几家报刊社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以上数据表明,积极推进发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地报刊社的共同趋向,但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各地广泛认可的基本规则尚未正式确立,发行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战国时代”。
三、当前报刊发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报刊社发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重视发行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一种风气,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新概念,如电子商务BTOBTOCA模式、企业资源计划ERP等被引入发行管理软件开发,但从总体上说,报刊发行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还停留在信息保存和查询的初级阶段,缺乏挖掘数据信息的创新能力。虽然我国一些报刊集团已经开始展开信息经营活动,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
1)不是以报业经营管理活动为整体考虑,而仅仅着眼于局部的头痛医头型。体现在规划、设计、实施报业信息系统时,不是以报业整体和整个经营活动流程为对象,而只是以某一应用部门,如征订部门工作流程为对象,为其开发专用的业务流程管理软件,一旦涉及与经营活动的上下游部门衔接,如财务部门、印务部门等,就要电脑改人脑,最常见的是广告、发行与财务的定期人工“对数”,重复记账等④。
2)信息孤岛带来的信息不统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信息不“兼容”:各报社所用的发行软件来源于不同的厂商,不同版本之间的数据定义、分类标准不同,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难以共享,不能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数据更新不同步,大量冗余的信息堆积,导致报社的各种数据统计频频出错等,这些症状在报业集团子报较多或异地经营中表现得极为突出。
3)数据采集不健全,且数字浪费严重:一些现有的发行管理软件,伴随严重管理功能缺失。如现行的发行管理软件,其功能侧重于订户信息及发行收入的管理,而发行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管理等功能不全。另外,这类软件缺乏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和智能分析能力,报刊社领导无法借以提高科学预测、决策水平。
4)重管理轻服务、重工具性轻生活性、重单向传递轻双向互动,使得这些管理软件缺乏人情味:一些报刊社发行信息系统缺乏灵活性、可扩展性,不能适应发行实际需要,员工厌倦、排斥或应付信息系统的现象十分普遍。
5) 绝大多数信息资源还是以为本报社服务为主,缺少对外服务的理念和实践。通过整合发行信息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提供信息增值服务的报刊社极少。
6)信息技术和发行管理理论缺乏有机结合。只重视信息技术,导致“科技万能”境地,脱离发行实际;只重视发行管理理论,容易导致空想主义,同样脱离发行实际。因而,报刊发行系统开发要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管理理念有机结合,利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人工智能等工具,推进发行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对报刊发行业务进行新的整合与再造。
四、改进报刊发行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主要方向
第一,建构生活化、个性化、学习化的发行信息平台。信息软件如果枯燥无味,不能与发行文化和员工生活相结合,没有人情味,就难以真正与发行实践对接。如《温州日报》发行中心将发行管理软件与网站有效对接,中心的公告、通知、文件和新闻、规章制度、学习材料以及地址库的更改也在内部网站上,使内部网站成为一个信息平台,发行站逐渐习惯在内部网站上查阅来自中心的最新信息,时刻与中心保持一致。同时,在发行管理内部网上开辟《站长日志》栏目,每个站长以《站长日志》形式总结工作,发行中心的领导可以随时了解发行站的工作状况,并可对日志回复,与发行站进行沟通,指导发行站长开展工作。对发行中心的各部室员工来说,通过《站长日志》可以知晓各个发行站每天的工作内容,以支持配合发行站的工作。通过每天撰写《站长日志》,站长们的工作总结能力得到锻炼,工作思路日益清晰,管理水平逐渐提高⑤。
第二,推进报刊发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长期以来我国报纸发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开发商、运用不同的开发工具设计出不同的软件工具,使得不同报社或同一报社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兼容,这势必造成数字资源的巨大浪费。2004年2月,北京高术科技公司和紫光新华科技公司联合国际著名报业信息提供商INTEL、ORACLE等就报业发行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开发标准、开发工具和接口等问题开展讨论,试图建构一个“开放、共享、合作与发展”的公共平台。
第三,利用发行数字信息开展对外服务,追求发行数字的商业价值。如《京华时报》发行中心发行全国各地报纸、期刊一百多种,发行中心市场营销部为了更好地为各外报刊社提供服务,于2005年成立市场营销部市场组,进行报刊零售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并反映市场动态,为外刊社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初级的报刊发行劳务型输出,上升为知识型技术输出。该报刊媒体发行监测研究团队和北京市2000多个报纸零售终端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依靠庞大的发行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第一手资料,并用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处理方法和现代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市场数据批量处理分析,为客户提供完整、准确的发行市场调研报告。
总之,开发新一行管理软件,要坚持“以信息为手段、以管理为核心,以提高为目的”的原则,把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结合起来,把知识更新和观念更新结合起来,把信息化建设和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化当做报社腾飞的核心点,推动报刊社的全面改革,有效提高报刊发行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①丁铭华:报业集团信息资源管理与规划研究,《市场周刊》,2006(2)
②孙宝传:十一五报业信息化展望,《中国传媒科技》,2006(1)
③高翔:领域拓展 每日新传媒进军软件业,《每日新报》,2004-5-26
④亢树常:高科技是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传媒科技》,2003(9)
篇5
内容摘要:本文从供应链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对全球供应链营销环境细分的基础上,通过对市场分析、战略目标客户的寻找与把握、产品、人力、信息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阐述与探讨,提出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有效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全球供应链营销 国际环境 目标客户
如何把握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供应与需求情况,快速反应,培养品牌,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各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现在学术界对全球供应链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个管理过程上,对如何进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细化研究较少,而且大多数的相关文献都是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在全球的设计和构建进行分析,具有代表意义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进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研究对学术界观点的探讨以及各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球供应链与全球供应链营销
(一)全球供应链
全球供应链就是指将全球范围内的客户、供应商、研发中心、制造商、分销商和服务商等节点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方式连结成一个完整的链状结构。企业通过这一动态联盟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快速反应,然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原材料的购买、加工、运输及配送,最终销售给客户。值得注意的是,全球供应链中加盟的节点可以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但所有的节点必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组成。
(二)全球供应链营销
全球供应链营销是指在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下,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满足顾客需要为最终目标,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各种优势资源,借助现代物流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先进的运作组织手段和方法,构建全球范围内的营销网络。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首先要选取条件适合的跨国公司作为战略客户,然后在其全球采购的操作规范、质量标准,产品及供货需求的要求下,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谋求成为该公司的战略供应商并加入其全球供应链,从而牢固占据该市场份额,并逐步实现市场份额的稳中求增,以达成与战略客户的合作共赢与利润共享,促进产品出口量、创汇额和盈利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环境细分
政治法律环境。企业在进行全球供应链营销时所面临的政治法律环境是复杂和多重性的,原因在于它涉及的国家数量不止一个,而这种复杂和多重性就要求公司必须考虑国内、国外以及国际三重政治法律环境所带来的效益以及风险。企业在进行全球供应链营销时,既要关注出口控制、外汇管理、反托拉斯法和反倾销法等国内法律环境条例。同时还要考虑到国外政治法律环境中关于关税、汇率的变化,投资管制方面的限制以及一些外商投资优惠政策。
经济环境。一般来说,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营销活动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它直接影响到供应链上战略联盟商的选择以及销售网络的布局与构建。企业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在考虑到包括供应国金融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体制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注意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不同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会表现出不同的生产方式、营销体系和市场需求;而一个国家市场规模的大小则是企业决定是否在该国进行国际营销活动的必要考虑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在国际营销活动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它不仅影响着全球供应链中各个战略联盟商的商务行为,而且也是决定目标顾客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语言文字、社会阶层、物质文化、、风俗习惯与审美观、价值观等。事实上,这些因素渗透于全球供应链营销的所有活动中,企业的一切营销行为都要在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接受检验,而检验结果的好坏则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科技环境。21世纪国际市场营销因素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信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科技环境的发展对供应链营销的影响是具有变革性的,而企业能否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对信息进行快速反应,并创造性的运用网络技术将直接决定它在全球供应链营销中竞争能力的大小。对科技环境的发展适应最佳的当属戴尔公司,戴尔不断用网络技术完善自己的供应链营销系统,建立了包括信息搜集、产品供应、分销渠道选择、客户支持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环节的网上综合电子商务平台,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供应链营销效率。
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路径研究
(一)细分市场且精准定位
全球供应链营销所面对的国际市场中包含着许多具有不同需求和愿望的消费客户,这些客户又有着不同的消费特征,因而对这些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全球供应链战略客户是进行供应链营销的必要途径。进行国际市场的细分通常有两个步骤:首先是宏观市场的细分,根据地理位置或组织规模等既定的标准将全球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每个子市场具有基本相同的营销环境,企业可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第二步是进行微观市场细分,所选择的子市场虽然有相同的营销环境,但其中的每一个客户都具有不同的需求特征,企业需对这一子市场继续进行细分,最后挑选出最佳的客户加以满足。只有选准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战略客户,明确加入哪些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成为哪些跨国公司的供应商,才能有目标地进行全球供应链营销。
(二)把握目标客户并长期合作
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关键在于对目标客户的把握程度,能否使其成为自己所在的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或是加入其所在的全球供应链,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而对目标客户动态的关注和反应速度则是把握目标客户的关键所在。为此,企业必须引入有效客户反映等先进的全球供应链营销管理方式,以准确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发展动向,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满足目标客户的需要。
有效客户反映是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最大限度减低物流成本为原则,及时作出准确反映,使供应链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管理战略。该战略通过自动订货、快速补货等先进技术降低了供应链上各个联盟商之间的运输、库存和物资储备的成本,使各节点发挥出最佳的效益,
建立起了一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的、连续的、闭合式的高效供应体系,从而使企业与战略目标客户以及供应商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并提升供货能力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大小以及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在全球供应链营销中,战略合作客户乃至个体消费者都对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企业应把产品质量管理作为一切营销活动的核心,切实达到战略客户的质量标准。首先,从产品设计开发、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到最后的包装运输,每个环节都要制定详细的、国际化的质量管理标准,以实现产品最优化,满足普遍客户的需求。其次,可以邀请战略客户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及产品进行审核与检验,以确保能够达到客户的质量要求,获取其信赖。最后,建立战略客户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客户对产品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并与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一个企业的供货能力不仅是衡量企业自身实力的重要标准,更是全球供应链上的跨国公司选择供货商的必要考虑因素。因此,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应重点提升自己的供货能力,以满足目标客户的订单需求。企业要严格依照目标客户的订单进行产品生产,确保每一笔订单供货量和供货时间的准确性,并使得产品的各项技术质量指标符合目标客户的订单需求。同时仔细阅读并遵守供货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尽力达到目标客户的最大满意值。企业还应密切关注目标客户的需求变化,及时进行产品结构和生产力的调整,以应对随时发生的订单变化,在满足客户供货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效益的最优化。
(四)建立营销信息系统
在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进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营销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更加贴近客户,及时有效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者动态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提升自身的利润率。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信息系统结构,一般而言,营销信息系统由内部销售报告系统、营销情报系统、营销调研系统、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构成。四者相辅相成,互为犄角。内部销售报告系统是最基本的信息系统,包含了订单、销售额、价格、贷货水平、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等信息,通过从订单到贷款回收这一信息循环实现对销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营销情报系统则是通过培训销售人员、聘请专家、参加展会等途径向营销部门及时提供有关外部环境发展变化及客户动态的情报。营销调研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针对企业面临的具体营销问题,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分析和评价,并最终形成正式的调研报告,供决策部门参考。营销决策系统则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管理决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旨在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能力与水平,最终提高决策质量和效果。
(五) 培养和留住全球供应链营销人才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支撑。现今,在全球范围内,物流和供应链企业普遍存在着营销人才缺失和知识老化的现象。美国麦肯锡公司近期的调查报告称,目前约三分之一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公司总裁或主要执行官有人才危机感。因而在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必须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营销人员的培养和挽留力度,迅速提高人员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建立健全人才吸引、培养、使用和挽留的科学机制。
全球供应链营销过程中的人才管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准确的发现和培养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外聘引进、企业内部培养、委托高校培养等多种途径建立起一支训练有素、知识全面、经验丰富的全球供应链营销队伍。二是建立完善的薪酬与绩效制度,以留住核心人才。
(六)提升企业可持续创新能力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以及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束缚,全球的供应链竞争已演变成为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的国际竞争。因而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实行全球供应链营销中的不竭动力和有效途径。企业要实现供应链管理创新,就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展与供应链伙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一个长期合同框架并在业绩评价和利益分配问题上达成协议。同时关注顾客动态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绩效定量管理和跨职能团队合作等方式实现供应链营销管理的全面创新。另外,企业应重点提升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以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对新型原材料供应的需要,及时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一方面切实加强与战略客户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同进行新产品的科研开发;另一方面建立专门的科研中心,集中优秀人员对战略客户提出的供货产品规格及质量标准的新要求进行及时攻关。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已逐步演变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政策法律、文化差异和科技发展等国际营销环境的影响,以及目标客户可变性和全球供应链之间的激烈竞争,全球供应链营销工作变得日益复杂与困难。因而,企业应从供应链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变幻中的国际营销环境因素,有效选择和把握目标客户,通过产品质量的提高、供货能力的增强、信息系统的建立、人力资源的运用以及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目标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整体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自身利润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郭勇.实施全球供应链营销 稳固占领国际市场[J].企业导报,2011(1)
2.梁岩松,杜梅.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管理科学,2004(8)
篇6
[关键词]保险业;保险市场;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新“国十条”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消费模式日趋个性化、多样化,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升级换代、重组兼并趋势方兴未艾,经济增速的下调使传统的隐性风险显性化,要将其化解尚须时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保险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进一步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保险业迫切需要高层次的人才,率领行业应对新形势、开拓新领域、带来新突破,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已成为现代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保险行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
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保险需求、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科技发展水平、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保险从业者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人才是保险市场的主体,也是制约经济新常态下保险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总体来看,当前保险业的人力资源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保险业的发展需求。(一)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专业化程度不够。新形势下,无论是化解以高杠杆、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应对质量化、差异化为主的市场竞争,还是投资中的创新驱动,都需要保险行业推出具备精算、业务管理、风险合规等知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人们的保险需求档次不断提高,并且日益个性化、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创新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这些工作由于其性质和类型的特殊性,对学历和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保险业人才队伍的情况如何呢?中保协的《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保险业人才队伍总量不大,质量不高。保险行业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从业者的49%,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仅占3%,保险行业较高学历背景人才仍比较稀缺。同时,高校本科保险专业的培养定位缺乏鲜明的特色,多是作为金融学的分支,专业知识较为泛化。这种状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保险业的发展需要。(二)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现代保险市场的发展,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拥有较强的研判、沟通和决策能力,以及比较丰富的保险行业实践经验,能够应对数字化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但是,现有的保险本科教育和学术硕士教育,都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一方面,教学方式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训练不足;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往往比较陈旧,与当下保险市场需求发展脱节,学生缺乏对保险实际业务操作的了解,更不用说大数据、网络化的市场研判和风险管理了。高职、高专教育虽然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学制短、起点较低,难以培养出理论基础坚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驾驭能力弱。目前的保险专业本专科教育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保险专业传统知识领域,与当代金融业密切相关的金融、经济、管理、投资、统计、心理、保健等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够;另一方面,对学生风险管理与精算专业知识的培养依旧薄弱。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使保险从业者很难应对保险业转型的挑战,更不能引领数字化时代市场经济保险产品创新服务的潮流。上述这些状况,严重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恰恰是打破保险行业人才瓶颈、满足保险业深入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招收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但人数较少,并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在人才定位和培养方向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
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鲜明特色
保险专业学位硕士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对象,是适应保险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它不同于传统的保险专业本专科教育,也不同于侧重于学术研究的保险学硕士培养。这不仅表现在培养的水平和方向上,更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一)培养定位——高层次。。”[1]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是高档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同于普通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保险专业学位硕士一方面在专业知识深度、广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在能力、视野和素质方面也有着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胜任现代保险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才面对复杂数据资料能研判,能预见保险市场的发展潮流,面对多重利益冲突能果断决策,遇到困难挫折能坚韧不拔,有开放胸襟、全球目光和创新能力。(二)培养重点——应用型。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直接面对保险市场。针对目前保险市场对业务经营、保险中介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风险管理、精算、核保、理赔等专业人员的需求,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不仅对专业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以鲜明的应用型为特色。吸取近年来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采取“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聚焦创新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教改模式[2]。紧密结合保险实务,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产品项目研发,同时提倡学生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和业务设计等形式完成课程论文。以保险实训基地为依托,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打破学习和见习的界限,学生学业完成即融入行业,“零过渡期”使其成为保险业的行家里手。(三)专业背景——复合型。当前的经济运行和保险业的运营实践都表明,传统的单一知识结构培养出的保险专业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无论从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经济秩序,还是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来看,保险行业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可见,必须提倡高校根据培养方向和院校特色,打造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保险人才。如“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理财核保人才、复合型保险金融工程师、复合型投资管理人才”等[3]。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在招生时,可以通过鼓励跨专业报考,吸纳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进入保险行业。例如,具有金融、经济、法律、会计、医学等背景,到了保险专业学位硕士阶段,都具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和可塑性。可见,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定位具有复合型的特色。
三、新形势下保险专硕培养方向
围绕着“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保险业领军人才”这个培养目标,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方向和途径上也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主要从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品行操守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一)专业技能。保险专业知识、保险业务能力任何时候都是保险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但是在新形势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经济新常态下新“国十条”的要求来审视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技能培养。1.掌握风险管理与精算技能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风险聚散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在业内积聚了不少局部性风险;同时,经济新常态和保险科技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互联网+、险资运用等因素的冲击,催生了行业新的风险点。上述种种来自多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方面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健全体制机制,保证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保险公司精算人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范化解风险需要以精算为手段。诸如保险产品的设计、相关费率的计算、保费和保额调整等,没有精算寸步难行。新“国十条”将“坚持完善监管、防范风险”列入基本原则,《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将风险管理、精算人才列为紧缺人才。这些领域专业性强、难度大,需要高层次学历教育进行专门培养,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正是上述紧缺人才的重要培养渠道。2.“一专多能”的知识架构“一专”当然指的是保险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保险公司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以及保险业跨界融合,使保险行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在新形势下,高层次保险人才不仅应当精通保险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综合知识技能,这就是“多能”。保险专业本身就是综合性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使保险学学科融通进一步强化,学科边界更加模糊。必须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除了保险学概论等核心课程外,还应包括经济管理、统计学、法学、数理基础、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商业银行经营、证券投资、金融理财等通识课,以及医疗健康、心理学、社会人口、气象灾害等方面的拓展课程[4]。有了“一专多能”的知识架构,才能抓住机遇,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潮流,创新保险产品,推进保险业发展,有效监管经济社会风险,服务于国计民生。(二)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指未来保险业高端人才信念操守、方法手段、情感态度以及视野胸襟等品格,它制约着专业技能的发挥。在未来保险市场的广袤空间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如鸟之双翼。因此,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还必须重视综合素质的养成。1.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增强保险产品、服务、管理UniversityEducation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市场主体差异化竞争,个性化服务。保险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这要求从业者具备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保险产品的能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各类更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从业者要创新服务理念,将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细化,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创新保险产品、创新服务理念,其内核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创新教育对于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来说必不可少,可以通过案例领悟,哲学、心理学方法启迪等进行思维方式的优化。创新教育还可以通过创新空间和平台的设置,如建立保险产品创新虚拟实验室、选定保险服务创新试验基地等。根据近年来国内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经验,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相结合组成人才孵化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这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它“提供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条件支持,如学校制度、师资、创新平台、资源环境等”[5]。2.注重科技引领,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高端人才近年来,中国的保险科技快速发展,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保险行业逐步向数字化转型,保险产品设计、保险流程管理、保险服务提供、保险营销方式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正在使行业面貌焕然一新。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保险业的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也为保险科技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培育的是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保险人才:一方面,这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保险市场的需要,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对保险科技的研究,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可以推动行业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3.开拓国际视野,培养适应保险业改革开放的高端人才新“国十条”明确指出,要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正在大规模“引进来”。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5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374个,共吸纳6万余名从业者[6]。另一方面,中资保险公司正在逐渐“走出去”。在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渠道进入海外市场,行业竞争日益国际化。同时,区域性、国际性合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保险业作为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精通国际保险业务的领军人才进入这些领域,带动保险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保险行业的规模与影响力。要培养国际胸襟和开放视野,学生需学习世界历史、文化和语言,学校应开设世界经济和政治等选修课,和国外名校进行培养交流。4.凸显实践能力,培养面对市场经济的高端应用人才应用性特色决定了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不能以课堂教学作为单一渠道。学生入学后就要由学校和导师在相关实验基地安排见习岗位,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导师的遴选,资深保险业务专家应占一定的比例。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平台”“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7]。毕业考核方式,可以以保险产品创新报告、保险服务个性化创新报告的形式出现,并辅之以实绩考核。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纸上谈兵,另一方面能缩短从学生到保险从业者的转化时间,及时有效推动保险事业的发展。(三)品行操守。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行业的行为底线,保险业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逐渐加强监督和管理,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误导销售等问题仍存在,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新形势下,我国要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这意味着我国保险业不再追求数量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人人努力,诚信造福于民,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打造行业品牌,是保险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未来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行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可以对其他的从业者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强保险专业学位硕士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为其他保险从业者做出表率,提高行业的社会亲和力和社会吸引力。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角色心理转换和增强使命担当。要让受教育者从“卖产品、卖人情、卖服务”的“跑街先生”角色意识,真正转化到发挥社会稳定支柱、服务社会民生的时代担当上来。在道德修养上,导师必须躬亲垂范,通过课程思政等渠道,教育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参考文献]
[1][3]许飞琼.中国保险人才战略:现状、目标与关键措施[J].保险研究,2011(12):108-112.
[2]尤嘉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9(12):157-159.
[4]崔惠贤.新“国十条”颁布后上海高校保险人才培养改革探析[J].上海保险,2014(11):52-57.
[5]盛守照,叶冯超.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J].大学教育,2015(7):10-12.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 上一篇:跨境贸易新业态
- 下一篇:董事会董事长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