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的建设范文
时间:2023-06-01 10: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校园的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4-0000-00
数字化校园,顾名思义,它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传统校园所有教学管理及生活技术等服务等等校园各方面信息的跟踪处理,充分实现数字资源的系统应用的一种包含不具有真实可接触这种特性的教育教学环境。
2、数字化校园的现状
我们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水平高低则是教育信息化程度好坏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的基础上,数字化校园的发展有了更为广泛和可以依赖的技术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数字化校园的迅速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十二五”中国教育规划纲要中,国家再次明确了新的一年中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要投资的总费用要实现达到占GDP总数的百分之四的目标,在大的教育政策背景下,这就给中国的教育化产业提供了一个长期并且相当稳定的机遇期。以数字网络技术和数据中心建设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在逐渐被越来越多大学甚至各大中专院校接受的同时,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所接受,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更加积极推进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尤其在目前的情况下,一说到教育信息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数字化校园这个名词。这种趋势为学校基层性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学校基本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看到,近期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其他一般学校也多方筹集人员资金技术等,准备开始或改进自己的建设,而且相当一部分院校在这方面的建设已颇有成效。在比较好的形势下,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难题,比如没有做好教育理念的转变,软件建设及应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视对现有校内或校外资源的借鉴应用,以及对教学系统的建设不完善等等。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要实现校园内各个方面的真正“现代化”;其次要实现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最好规范,保证对它们的最优分配和利用;最后还要确保资源和服务的科学安全性,以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和管理过程系统上的质量和效益的目的,总体上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重整“设备”、强调实际运用的指导思想。
(1)统一规范.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庞大项目,在整个的过程中,它会涉及到有关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为了解决好它所具有的投资高、建设难、周期长等重难点,在着手之前就必须站在学校的整体高度上,做好规划分析和设计工作,未雨绸缪,做好事前计划工作。(2)逐步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的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它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很多内容,比如:需要对师生进行相关调研、具体确定选用哪个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方案的运行反馈及改善改进等多个过程,因此为了保证整个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 运行失败的可能性,在整个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逐步建设的指导思想。(3)重整“设备”.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庞大繁琐的应用系统,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校都多多少少进行过信息化方面的建设,这期间都购买、开发甚至改进了不少应用系统,有了一定信息资源的积淀,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不妨也采用下“拿来主义”,要充分考虑运用原有的东西、最大程度的利用校内校外已有的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在进一步的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新”作用。(4)强调实际运用.我们要建设数字化校园,最终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最关键的就是要强调应用,使学校、教师、学生等每个部门组织都实现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实现上下级部门或平行部门之间既快又好的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必须时刻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优先确保应用系统建设,加强应用、实现共享,以实用为真正的目的。
4、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包括网络系统化安全建设,校园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数据化中心建设,确定的身份鉴别建设,一卡通扩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等主要内容。
(1)网络系统化安全建设:要尽量减少校园网系统的危险性,保证重要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非常”业务部门的无风险性,就必须建立基于整个校园的网络安全体系,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精确高效运行。(2)校园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建设一个完整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基于校园管理的相对远程的的一体化的办公操作、教学培训、基本信息查询等提供更周到的硬件软件等技术方面的支持。(3)数据化中心建设:建设一个为全校服务的数据中心,要充分保证隐蔽数据或共享数据的实时性、即时性和高效性,并且还要保证它们的高度一致性,尤其要确保共享信息资源的即时可参考性。(4)确定的身份鉴别建设:建立非常确定唯一的身份鉴别中心,根据已搜集保存或可以预见的内容集中进行身份认证,提高数字化校园整个实际运用系统的高效安全。(5)一卡通扩展建设:改进一卡通的更多更好功能,实现整个校园内统一且唯一的教师或学生等的身份认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整个校园的“危险”性。(6)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有线或无线网络和精准文献信息资源为技术设备支持,逐步改善改进书刊文献资源检索,创建更高标准化的数字图书馆,最大程度的实现校园书库的信息资源共享基地,更好的为师生服务。(7)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开展教育教学,实现网上上课、学习、培训、办公等的远程化。
参考文献
[1] 郭丽君,吴庆华.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54-158.
[2]韩锡斌,杨娟,陈刚.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数学校园的概念.架构和策略.中国远程教育,2005,8.
篇2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 平台建设 门户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1-0216-01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是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可以给高层应用平台的建设提供条件而且可以给用户提供基本的资源共享。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根基。我国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采用的是 “统一f7户+多应用系统”的模式,此模式的重心是“一个基础平台+门户+ N应用系统”,其中基础平台就是数字化校园应用,门户就是同意身份认证系统而应用系统则包括数据标准、统一数据平台、数字校园门户(Portal)。
1 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猛烈的冲击着高等教育行业,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高等院校应该大规模的进行校园的信息化建设,高投入地响应这种冲击。我国的大学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大体上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校园的网络建设为中心,把构建校园网络的硬件平台作为校园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第二个阶段是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校园网络的各类应用系统的建设之中,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现如今绝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模式,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时校园信息技术的集中体现;第三个阶段是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重点,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利用先进的工具和手段,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从环境到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其中环境包括教室、设备等,资源包括课件、图书、讲义等,活动包括服务、管理、教学等。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合并进而形成一体化。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是在普通的校园模式的基础上建筑了一个数字空间,通过这个数字空间形成统一的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和资源管理的体系,它的主要的效果就是扩大了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提高了传统教育的水平和效率。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也是高校信息化的主题之一。数字校园建设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的工作,高校的办学水平是它的总体的教育水平。数字化校园是评价我国高校总体管理水平和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地位和形象的标志,它代表的是高校总体水平。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高校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的数字化建设处于第二个阶段的不同程度,少部分的大学应经进入或者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
2 对大学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分析
大学校园里信息技术的高级阶段就是高校数字化校园这个阶段,此阶段要以整体、分层次化的观点对高校进行信息技术建设,为了更有效地排列和分组校园网络上的信息,高校数字化系统允许学生和老师迅速在校园网上搜索到他们需要的资料。并且,数字化校园系统还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在网上进行信息与资源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数据而且可以方便地信息。它是以先进的工具和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据,从而真正的实现了大学数字化校园平台系统的所有资源的数字化,并最终形成一个数字空间,它是对现实校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扩展。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要先拟定建设目标、分析出设计原则、制定出设计路线、最终规划出技术路线。
2.1 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应用支撑环境和计算机网络,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校生活、大学教育、大学管理和其他领域。它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让学生和老师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研究和教学工具,从而成为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2.2 设计原则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要遵循实用、可靠、可扩展、开放和先进的原则。其中实用指的是有人性化、实用、简单的特点,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和信息服务满足对信息服务的需要;可靠性指的是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设计性能的要求;可扩展性指的是数字校园建设应该循序渐进,不断的扩大;开放性指的是技术的采用、系统的结构、平台的选择应该是开放的、标准的;先进性指的是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并考虑其他相关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3 技术路线
应用集成、硬件集成和数据集成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的总体结构设计时要全面的考虑建设的整体性、灵活性、成熟性和稳定性,进而让数字化平台展现出安全、合理、高性能、可扩展性等的特点。
2.4 体系结构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是应用支撑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化校园用户、标准规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组成。其中应用支撑平台是数字校园的传输平台;网络基础设施是数字校园的硬件基础;数字校园门户是数字化校园的门面;业务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信息安全体系是保护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包括系安全审计、系统安全、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等。
3 结语
随着国家信息化的推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学院和大学已经实现了基本的应用服务并且完成了此阶段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高校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平台建设将应是这一阶段的重点的建设目标。在实现高校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前提下,下一阶段的目标将会是要进一步完善大学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内容和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涛.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探索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9(S1).
篇3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革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早已启动,要在全国推广落实到位,教育信息技术成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要以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及创新为核心,积极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使“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延伸、发展和创新达到理想的程度。
1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学生开放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管理形式、纸质图书、教与学资源、科研资源等),形成一个整体、完善、可控的数字立体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提升办学的质量。
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化、发展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的信息更好地进行组织分类,提高用户在网上获取自己需要信息的速度,方便师生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安全、科学、规范、精细化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能及时快捷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发送和回收。数字化校园实质是:运行内容数字化,支持环境信息化。也就是说,对于学校中关于教学、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逐步由纸质管理方式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完成纸质到数字化转变的管理形式,建设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环境,带动学校全体人员参与的整个过程。
2应用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突破口
经过几年时间,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校校通”,普遍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让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逐步被教师认可。但是,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常态化,学校普遍感到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的优质资源严重匮乏,很多资源往往只是教师自己拥有或以本学科使用为主,在共享性、互通性方面很差。其次在管理中也出现大量纸质与数字化重复的劳动,不但工作效率没提高,而且还浪费了资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缺乏自己开发研制应用平台的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造成想用信息技术而用不起来的尴尬局面,应用平台的软环境开发建设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具体行动中是波浪式前进的,但在总体发展中又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一般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从4个层面来考虑,即: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用的应用平台;建设高效的机构队伍。其中开发应用平台是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应用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的中心枢纽,建设中只要把它作为突破口,其他层面建设在它的带动下就可迎刃而解。一个经过科学规划,具有良好交互功能、自主功能、协作功能的应用平台软环境,用户依靠网络环境能快速地上送下传数字化资源,能便捷地调用资源库中的共享信息数据,并随时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平台是集众人智慧和技术而成,一般能较好地解决学校个体或部门力所不能及的问题,给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带来教学、学习和管理极大的便利,往往比较受用户喜爱。随着应用的深入,用户慢慢依赖上应用平台,信息技术成了他们日常工作中一种不可缺失的元素。
只有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全员参与的数字化校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所在。把开发实用的应用平台作为突破口,充分让管理者和教师在应用中感受到平台的优越性,最后自觉加入到共建、共管、共用数字化校园的行动策略,不失为一种高效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举措。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稳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并为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4个数字化”。
3.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3.2教学资源数字化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的、整体的、系统的、网络协作的新思维方式来指导和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依托校园网建设起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开放的、高效的海量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学校走出“信息孤岛”的困境,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为我校师生建立一个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极大地扩展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时空,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让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有成效地、更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也把教师从传统的、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与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3教学数字化
校园网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高速通道,以我校的光纤为主干,通过网络来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使各管理模块之间的运行与学校的管理模式实现一致,能够相互协作、统一调度,营造很好的数字化办公氛围。数字化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最基础性工程,也是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的改革,将数字化管理作为我校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政治、体制上加以确保,使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管理数字化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补充,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利于实现上下级、部门间更迅速便捷的协调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和效率,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同时向学校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3.4教学应用数字化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充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篇4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建设规划;需求分析;教育技术;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并强调利用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类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数字化校园是学校的一张网络名片,是一部永远放映的宣传片,学校可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
数字化校园是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以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数字化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总体设计方针与目标
设计方针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针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建设一个包括数字环境建设、数字管理建设、数字教学建设、数字生活建设在内,能充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学校,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建设目标第一,建设以高速、稳定、可靠、可控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通信平台,使之成为数据、监控、广播的综合通信平台,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校园服务一卡通系统等的建设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一库、一网”数字化校园格局。第二,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有线电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第三,建设智能化系统,并保证建成后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第四,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第五,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第六,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第七,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第八,立足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建设需求分析
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校园网络与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构建成一套科学、便捷、稳定、有效的,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行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建设好硬件基础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
硬件基础平台建设(1)中心机房建设。该中心是全校主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放置地,是全校办公、管理、科研、教学、运营中心。整个中心机房建设包括装修、线缆敷设、照明与应急照明、空调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供电系统等。(2)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可将教学楼、办公室、电脑、电话等的传输网络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连接。(3)防雷与接地系统。所有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服务器、电源和用户终端都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各个设备的零电位有差距就有可能给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外界所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使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雷电,因此良好的接地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网络支撑平台建设(1)网络交换系统。整个校园网设计为主干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需要利用网络交换设备将全校所有的教学办公区、学生宿舍区楼宇,以及广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礼堂、体育馆的服务器、pc机等进行网络连接,使整个校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校园网的统一、集中管理。(2)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网络中心将储存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外部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学音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主要涵盖了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媒体介质管理、资源浏览和检索、数字化教室等,从而具备校园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能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3)网络管理系统。整个校园网建成后,将有大量的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通过一种高效的、快捷的手段来完成对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控制、性能优化、运营管理等,同时节约人员成本。
基础应用建设(1)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pos消费机、读卡器、条码机、写卡器、水控器等,从而实现学生收费管理、校园消费、上机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转账(银行)、会计业务、查询服务、综合业务、门禁考勤、医疗管理、水控管理、科研经费、巡更等。(2)led屏幕显示系统。在学生公寓、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食堂等楼宇入口及综合楼、运动场主席台设置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也可实现新闻节目、文艺晚会、运动会、体育比赛的直播或转播等。(3)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实现全校性的视频影音传送,实现教学影音资料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教学及综合活动同期实况转播,召开全校电视会议等。(4)监控及报警系统。对校门、校园内、图书信息楼等要害部位和重点部门进行监控及入侵报警,只要通过该系统在监控中心就能发现校门、园内、要害部位等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不需要保卫人员到处巡逻,节约人员成本。(5)多媒体教学系统。节目播出均可以实现电脑控制,可以接收并播放音视频信号,具有教学评估功能,多媒体教室也可接收并集中控制各类节目源等。(6)多媒体查询系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以及交互性等多媒体特征对用户的操作、信息查询与接收等进行合理导引,以便用户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查询到最多的信息。(7)计费系统。可以按流量、时间和包月计费,可以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验证和控制,为数字校园的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障。(8)电话语音系统。学校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和管理,学校只是按照使用付给投资方使用费。(9)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包括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等,从而提高本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等。(10)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以整个校园网安全建设、管理、运行为重点,保障整个校园网络、各类应用、管理等的正常运行,降低校园网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建设项目列表
根据以上需求情况,设置建设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及整体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监控及报警;防雷、接地;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和查询;led屏幕显示;学生机房、数字语音室、模拟导游室、电子阅览室等;办公会议室、教学多功能厅、演播室等;校园精品课程全自动录播;网络数字教学点播平台;各类教育教务、办公自动化及其他网络管理软件;楼宇自控系统、建筑智能管理等。
网络建设规划
网络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无线网络建设可以视条件择机进行)。网络建设包括: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校园管道系统;机房: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制冷、防雷与接地等系统。
网络环境建设包括校园主干光纤;数字结构化布线;校园网络架构;ip地址与nat;统一储存;认证与计费;出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运行与维护;行政管理与制度。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网站;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多种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
构建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强化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由此延误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影响了项目功能的发挥。
技术力量分散对教育技术的人力资源没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技术力量分散,不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管理水平不高注重硬件系统的投入,忽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应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经费,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优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还应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5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网;建设探讨
1.前言
“数字化校园”以数字信息化为出发点和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信息的储备、获取及管理,从而实现为教育、科研、技术服务、教学、管理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提供途径和来源,拓展信息服务渠道,让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一种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1]。说的更通俗与具体一点就是,由学校的信息设备如信息中心宽带接入Internet,在每一间教室和办公室及其他计算机网络教室安装计算机,根据条件确定配备数量,通过校内局域网接入Inrernet,实现网上软硬件资源共享,充分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为建设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做好准备。
2.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一些注意事项细则
在我们建设数字化校园网之前,必须要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建设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细则如下:
2.1 首先要确定校园资源的数字化
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资源的数字化贯穿着始终,它是一条主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资源数字化的标准程度直接跟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相联系,前者是后者深刻的反映,它也代表着小雨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水平。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要把现有的非数字化的资源整合、处理成数字化资源,新的资源经过数字化以后要重新加入数据库中,这就必然要求建立一个共同的体制和机制,将数字资源进行集成。
2.2 确定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无规矩,无标准,不成方圆。在建设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并且严格遵守,尤其是公共信息的标准。各个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也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让各个部门建设好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交流与共享。
2.3 确定应用系统的一体化
为了便于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建立,应用系统何露的分布和构架,需要制定应用系统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发放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全局的数据字典,统一固定数字化校园管理榜首协调管理。
2.4 广泛应用和实践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与完善
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一个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规模。随着信息服务、教学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增值服务和其他拓展性的服务的出现,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功能、供需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也相互冲突[3]。这就要求相应的硬件系统跟上软件系统的节奏。而软件系统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与研发,软硬件系统设施需要不断的发展。
3.“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及模式
数字校园网的建设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层次而逐步展开的,它的一般规律是由硬到软,由下到上,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在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数字化校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它是层次化结构中最内层最中心的位置,而外层在它更为里层的前提下提供进一步的功能服务。依据他们不同的功能划分,我们可以把数字校园分析五个层次,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可依次表示为:
第一层是“虚拟化大学”:校园数字化以后,它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功能,在这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获取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各个学校可根据自己本校的特征,找到它与数字化资源最佳的结合点,与其他学校可以互通有无,充分利用。
第二层是“信息服务系统”: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充当校内外用户最主要的一个应用界面,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后勤咨询、电子商务、信息查询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学校对学生们的档案规整也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信息平台,整理他们的资料。其他如班级课表查询,个人成绩查询,选修课公选等等[4]。
最中间一层是“应用支撑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由自动化系统,行政管理信息体态,网络教学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构成,这些系统支撑着整个数字化校园的网络系统,是最为核心的支持系统。
第四层是:“网络基本服务”:这一层担任的功能是提供数字流动服务的软件基础,油电子邮件、身份认证、问卷传输、目录服务、信息等各个项目。
最里面的一层是:“校园网络基础”:它作为各个高校数字校园网络信息化平台里面最简单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4.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各项功能运用
数字化校园网络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全面而整体的网络体系,主要包括数据管理、用户管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非常方便与省时省力。
4.1 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在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里面,我们可以通过www服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开发和举办活动的平台。
4.2 为教学需求提供渠道
教师们通过网络系统对自己的教学可以进行创新,将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的置换成网络课程,让学生有效的结合课堂学习知识和网络课程知识,更有利于吸收和扩展及加深,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和自信心。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因材施教,进行分组分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侧重点的内容,通过网络追踪给学生,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
4.3 学校管理信息化
对学校的教务系统进行改革,实现教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不同途径,从数据库、电子读物、数字图书馆、电子课件等系统里面分别放置和管理信息,再通过网络这个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还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URP系统,减少资源的重复投资和信息繁杂五章的现象发生。
5.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会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使得这二者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氛围,网络信息时代也将会充斥他们的生活、学西和教学工作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信心。当然,也为更好的利用现有的不同院校之间资源和相互间的交流和借鉴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本文在最后也强烈呼吁各个高等院校,把握机遇,积极学习和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利用它好好为教学、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本人的学识和研究还相当有限,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指出,给予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赵秀敏.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1(12).
[2]牛贺峰.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1(05).
[3]张小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9).
篇6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校园;校园建设;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7-0116-02
1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云计算等先进计算方法的产生,海量的数据以成倍增长的速度不断生成,开启了大数据的时代。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带来了一场技术和思想的变革。
2大数据的发展背景
大数据,指的是蕴含巨大价值的海量、高增长率、多样化和复杂关联的信息数据集,其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的特征,决定了大数据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决定了其会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何高效的处理这些海量数据,并展现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则成为了关键。
由于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来源丰富多样、数据的类型也不具备一致性、数据的规模更是非常庞大,而传统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一般只能处理数据格式一致,规模也较小的数据。因此,需要特有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如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云计算平台、可扩展的存储系统等,才能分析得出大量额外的有价值信息和数据关系。
3数字校园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
数字校园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再以校园网为基础,实现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电子资源,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具有整体性的校园信息化管理。
3.1解决海量数据的无用堆积
随着各种信息通讯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系统、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多,如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OA办公系统等,这也直接导致各应用系统数据库存储的数据量也急剧增大。这些信息系统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结构化的、半结构化的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日积月累,大量堆积,但是一方面由于对数据价值的忽视,另一方面基于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整理的难度,这些宝贵的资源都被弃之不用,导致大量的数据成为数据存储方面的包袱,不但没有产生价值,反而因不能随意丢弃而占用了大量存储空间。
3.2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发展水平
由于传统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查询检索机制和统计分析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数据规模剧增情况下的海量数据库。只有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才能对高校的信息资产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操作,从而为学校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改进提供合理的统计数据。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通过对信息系统数据的集成,增加师生校园生活的获得感,如对学科建设的支持、校园交通规划和改善、嗜房焖俚耐络舆情分析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校园的管理方式及应用水平,充分挖掘宝贵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提高业务的发展水平和统计分析水平,辅助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实现从拥有数据到预判需求。
3.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
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比如,通过采集在线学习系统中学生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采集学生对课外学习资源的访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采集学生课堂的互动信息,了解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方式等等,从而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计划,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甚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而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自然科学领域实现的对信息和数据更全面的掌握,则对于无论微观科学还是宏观科学都会带来更加进一步的提升。
4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的难关
4.1大数据的清洗
由于在产生和获取数据的过程中,即使是多个数据源,也必然会有大量相同的数据,而这些就会成为数据的冗余。同时,数据的采集过程也伴随着很多无关数据和错误数据的进入,因此数据的清洗就是对大数据进行降噪去冗的处理,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提高大数据的价值密度。但是在清洗的过程中,也会丢失一些有用细节信息。因此如何把握数据清洗的平衡,既保证数据的质量,去冗降噪,又不会因为过度清洗而流失数据的价值,成为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的第一道难关。
4.2大数据的集成
大数据必须进行有效的集成,才能成为数据挖掘的基础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其巨大的价值。而当前大数据复杂异构的特性对大数据的整合形成了挑战,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大量并存和融合、不同来源不同特征的多种数据混杂,以及不同数据库系统中文件系统差异形成的数据格式的巨大差异,无不造成大数据有效集成的困境。
4.3大数据处理模型的建立
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需要建立数据分析处理模型,但是数据的海量多样、应用场景的各不相同以及各个应用管理系统复杂的业务处理流程,使这些系统的功能模块各有差异,处理框架也是不尽相同,导致很难整合这些碎片化的业务数据。因此,大数据处理模型需要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员以及业务领域的专业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梳理业务流程,经过反复的测试和修改才能建立。
5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思路
5.1基础环境建设
数字校园的建设首先要重视数据采集的基础建设,确保有良好的基础传输网络可以使用,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无所不在的基础环境。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按照基本的建设标准,保证大数据能够存储,并能够高速地传输。数据传输更是基础网络建设的重点,尤其是现代化教育对视频等多媒体课程的需求量加大,需要建立良好的基础传输环境。
5.2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
大数据的集成、分析和管理等技术都是基于尽可能多的、完善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而数字校园早期建设的信息系统已经在各自的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但是由于早期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多各自为政,导致这些数据都是处于信息孤岛之中,无法为大数据技术所用。因此,大稻荼尘跋碌氖字校园,首先就需要打通这些信息孤岛,让所有的数据产生联系,然后再从物理环境和应用环境两个方面,建立一个具备数据采集、存储能力的、较为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物理环境方面主要指数字校园建设中的硬件设施及传感器,比如通过语音教室、数字图书馆、视频监控、一卡通刷卡设备等采集的数据;应用环境方面则是指通过各业务应用系统采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包括数字校园的统一门户平台及其他云平台软件、虚拟化软件等。
5.3统一数据格式。建立良好的数据标准体系
良好的数据标准体系的建设,能极大地提升并决定数字校园建设的质量与水平。由于数据规模的增长相当迅速,当出现存储设备容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数据规模增长速度的情况时,就会对大数据的集成造成困扰,对大数据的存储同样制造了沉重的压力,而大数据不进行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就不能发挥其蕴含的巨大价值。在此背景下,统一数据格式、制定数据标准、保障数据来源的唯一性,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减少冗余的数据,降低数据源的差异性,进而建立良好的数据标准体系,成为大数据有效集成的必然要求。
篇7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数字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2-0137-02
在我国,从2000年开始逐步提出“数字化校园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概念,虽然历时十多年,但是在研究方向上绝大多数围绕概念、理论展开讨论,极少在图书馆工作实践方面深入分析,特别是对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新型的工作方法与服务模式甚少研究。经查询,对于航空类高职高专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涉猎。本文着眼于图书馆各部门的实践工作以及特色馆藏建设在数字化校园视角下的开展,这将在实践方面进一步深化对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图书馆建设的研究,也对我校数字化图书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有所帮助。
1 数字化校园
1.1 校园网络现状
数字化校园是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以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科研、管理、教学、生活等校园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信息化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课室、设备、图书、教案、课件等到教、学、管理、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搭建一个数字化环境,提高校园的运行速率,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科技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工作管理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2011年,我校启动了全校范围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图书馆是积极的参与者。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与全校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设数字化校园将为大学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虚拟空间。
我校共有三个校区,校区之间距离比较远,到目前校园网已经实现三个校区的网络联通,三个校区的所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都已接入校园网。各校区之间、楼宇之间的主干为光纤互联,用户接入通过宽带连接。校园网拥有各种资源网站及教学管理网站,通过校园网众多的资源和服务站点, 广大师生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到学习、交流、娱乐等服务。虽然校园网为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园文化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它和数字化校园的目标还有些差距的。学生依然被周围设施齐全的网吧吸引;网络管理业务难以扩充;网络设备长期无法及时得到更新;校园一卡通在我校也只是刚开始起步, 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还没有完全实现无缝连接,多媒体教室不能共享网络资源等等。这些都是目前我校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
我校作为航空类高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图书馆逐步由单一的传统运作方式转变为多元的数字化运作方式。通过对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图书馆的运行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尤其是本馆有关民航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初步探讨,可对我校特色教学资源信息的收集、存储、传播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有很大帮助。特色数据库内容针对性强,并具有简洁的检索方式、直观的检索语言和高效的检索手段,能为用户实现高质量的检索提供有效途径。特色数据库的建立减少了查找图书馆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的繁琐,使图书馆各种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下,我校图书馆各部门对传统的工作方式与规章制度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尽快适应数字化校园发展的步伐。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求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服务机制面对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进行一些思考和转变,面对“Y一代”读者的学习阅读特点而做出服务模式的改变;同时对流通部门、期刊服务部门、电子阅览室、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检索、参考咨询等服务部门和服务项目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预期目的,图书馆的流通部、期刊服务部、电子阅览室、采编部等部门在工作流程、软硬件平台和人才队伍等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面向读者征求反馈意见,来更好地开展数字化图书馆服务。
目前图书馆界的研究重点在数字图书馆方向上,恰逢我校正在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因此,如何把图书馆界的研究成果与我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我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应用成果,与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平稳融合,是我校图书馆员急需考虑的大事。正如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对我校整体信息化建设带来质的变化一样,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将对我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支撑,最终受益的将是我校全体师生。
2 数字图书馆建设
所谓数字图书馆,是以资源建设为核心,采用人工智能检索、信息海量存取、多媒体制作与传输、自动标引、数字版权保护、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形成超大规模、分布式体系;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以实现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进行超时空、无障碍传播。数字图书馆的含义很广,它不是简单的互联网上的图书馆主页,而是一整套面向对象的、分布式的、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的集合。广义而言,数字图书馆包括所有数字形式的图书馆资源:经过数字化转换的资料或本来就是以电子形式出版的资料,新出版的或经过回溯性加工的资料;各类资源类型,包括期刊、参考工具书、专著、视频声频资料等;各种文件格式,从位图形式的页面到经SGML编码的特殊文本文件。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一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数字图书馆软件系统的开发;二是数字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搭建;三是图书馆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2.1 数字图书馆软件系统的开发
数字图书馆软件软件系统主要由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检索系统组成。图书馆管理系统主要提供角色管理、图书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的服务;信息检索系统提供关键字检索、全文检索模糊检索、精确检索、等检索功能。目前,在应用系统方面,面临着对海量信息的加工处理、智能化搜索引擎、多媒体信息的表达、电子商务工具、用户界面、多语种多媒体自动识别等问题。另外在软件系统平台的建设方面,还必须考虑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兼容问题,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实用性问题。
2.2 数字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搭建
数字化校园建设,硬件建设是最基础的。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数字图书馆专用服务器用来存放数字图书馆软件系统平台。不同的数字图书馆产品对服务器性能要求有很大不同,同时也受读者数量、网络情况等因素影响,要建立稳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高效的数字资源存储系统,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升级条件, 而且硬件投入中, 网络通讯能力要稳定,服务器要具备可扩容与可升级性,这样的硬件设施才能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足发展空间。数字图书馆硬件设备建设的第二个部分是存储设备。数字图书馆的硬件建设与网络和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出现是分不开的,没有网络和存储设备,数字图书馆就没有真正的使用价值。如果存储设备扩充性差,那以后再引进一些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就不能被存储。
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进入图书馆, 他们需要随时登录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和教学课件, 因此图书馆应当提供无线上网的工作学习环境,配备足够的交换机, 允许读者利用自动获取IP的方式登录校园网。
2.3 图书馆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普通图书馆管理员的主要工作是靠手工、以纸质性资料为基础向读者提供服务,包括图书、期刊杂志的验收、入库、上架、下架、打包、装订等工作。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向广大师生提供借阅、阅览、参考咨询等服务;对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这些服务主要通过手工来完成,只是进行简单的图书资料的分类存放、借阅催还工作。然而,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由于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馆中,因而对图书馆管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网络技术等专业技能人才, 这要求数字图书馆馆员应该熟练运用计算机、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为读者提供服务。他肩负着硬件的采购、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等任务。因此, 需要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才能形成合格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员, 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因此,图书馆员应根据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做好角色的转换。
3 结束语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打造了完整的信息系统改变了用户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方式。面对这种新形势,本文立足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从运行与管理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校园技术,使我校图书馆从传统业务的服务转向充分借助新技术开展数字资源利用、参考咨询、统一检索等更多的新兴服务,尤其是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将民航特色教学资源逐步纳入图书馆特色数据库这一问题的相关服务方式与工作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将对我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医学院校;数字化校园;物联网
1 医学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目前我区的医学教育信息化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使用效率、应用效果及投资效益与人们的预期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医学信息化初级阶段,学校以及相关医院非常注重硬件的投入和建设,很少注意到医学资源的建设信息化进程中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而且资源分散,难以共享,加上分散孤立的现代远程教育点、校园网、局域网以及各自为阵的多媒体资源等,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信息孤岛”,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如何消除孤岛现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人力、财力,是需要解决的课题。国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宁夏医科大学拥有10所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90余实习医院和实践教学基地,如何将优质的医学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一直是宁夏医科大学的努力方向。近年来,宁夏医科大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着力加强教育资源与教学平台建设,构建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网络体系。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理念核心是提供应用与服务,平台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方式,共同构成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内容。
宁夏医科大学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利用虚拟存储技术建构智能化教学,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伴随着校园网硬件建设的同时,网络资源建设及应用平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软硬件同步发展的需求。
目前由于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素质要求的提高,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加,参加各类在职教育的各级医护人员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往往无法抽出一个有规律的时间参加系统的学习,远程医学教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无疑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具和环境。但由于医学教育课程信息量大,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要求高,实验教学及实习的内容较多等特点,使医学远程医学教育与其他学科远程医学教育有所不同。远程医学教育可满足学员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
2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设计实现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按“资源整合、系统集成、广泛共享、深化服务”的原则,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医学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战略重组,构建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以服务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服务社会,作为全区卫生系统教学、科研、临床的信息资源支撑,满足医疗人员对相关文献阅读查询及其他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以宁夏医科大学医学教育资源及网络设备为基础,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软硬件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实医学数字资源库,搭建 共享平台,整合异构数字资源,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检索系统和互动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全面提升宁夏医科大学及教学医院信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目标是搭建一个资源丰富、结构合理、资源共享、技术手段先进、服务优质快捷的医学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宁夏医科大学及各教学医院的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医学信息资源,改变教学医院资源匮乏的现状,消除宁夏医科大学与各教学医院间获取信息资源的不平等现象,促进宁夏医科大学与各教学医院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提高。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课程平台将实现以下目标:
1)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对于提高优势医疗资源的服务范围、提高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体配置水平、促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及优化区域内整体医疗资源服务质量和水平使用将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只有及时掌握最新的医学理论医学技术管理经验,才能提高医疗科研水平,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医学人才。
2)该平台从综合文献检索、个人信息服务和互动参考咨询三方面入手,以整合异构资源,建立统一检索系统为基础,以个人数字图书馆和互动数字参考咨询平台建设为方向,开展网络资源导航、数字资源统一检索、信息推送、课题查新、课题跟踪、联合参考咨询等服务项目,为学校及教学医院师生提供一站式的文献资源和服务。
3)远程医学教育功能:通过与各大医疗及教学机构医学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远程医学学历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全科医生培训、乡村医生培训、重点专科建设等项医学培训服务。为各类医务人员、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权威的医学继续教育精品内容。
宁夏医科大学数字化校园在建设过程中,以基础平台的搭建、资源信息标准的统一为建设核心,应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项目实施。第一阶段建设医学资源门户平台,实现医学数字资源信息标准统一,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第二阶段利用该平台对资源整合、采集、建立媒体库;第三阶段利用该平台优化扩展,实现远程教育和远程临床培训,支持实时交互和课件点播两种培训模式。支持课件点播服务,具备新增、删除、上传、查询等课件管理功能。
3 数字化校园设计功能实现
平台架构设计合理,考虑对于未来的发展,设计充分考虑今后扩展的要求。包括与其它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联以及系统的扩容能力等,在满足现有资源系统互联的前提下,能够很好的适应未来信息系统增长的需要。在平台软设计与建设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管理安全等。我校网络基础建设与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建成一个高稳定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覆盖校园内每个角落。我校在2011-2013年数字化校园系统应用的建设中,已经建立了共享数据库和数据交换服务平台,规范了学校的各类信息标准,实现单一数据源管理和授权访问,保证全校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有效性。
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数字化 校园建设
一、关于数字化校园的相关理论分析
1.数字化校园的由来及发展
20世纪70年代,麻省理工大学首次提出了E-campus计划,我们把这个计划看作是数字化校园的开端。随后,到了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 Green)主持了一项关于“信息化校园计划”的大型科研项目,在这个项目中首次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发表了关于“数字地球”为主题的演讲,首次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从此之后,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就开始在社会中逐步流传并发展开来。
2.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指的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把校园网络作为依托,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把文字、图像、语音等转换为数字信息,实现从教室、课本到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的全部数字化,进而在校园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字化空间,为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信息化提供重要的前提。
3.数字化校园的特征
首先,智能化。数字化校园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智能化,智能化就是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等人工职能来代替人的部门劳动。比如说,多媒体教学现在普遍应用,老师可以用多媒体、影片等为学生展示课程内容,代替了以往“背板”教学的状况。
其次,网络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网络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效率,为学校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再次,个性化。数字化校园的个性化主要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学习的相关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能更好发挥个人的特长,张扬个性。数字化校园为个性化教学开辟了广阔的视野。
二、当前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面临的困境
1.缺乏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程度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大部分学校的领导者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但由于原有评价体系的影响,对升学率的追求,而且建设资金相对短缺,师资队伍建设进展缓慢,人们对信息化的热情有所降低,教育信息化出现了瓶颈。学校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研究太少,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组织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由于教育经费数量不足和分配不均,大多学校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学校对信息化发展的主动性不够高,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2.忽略了技术应用与教育理念的同步发展
在当前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忽视了技术应用与教育理念的同步发展。有些学校还是过多地重视基础层面的发展,往往忽略了怎样通过技术进步来转变教育理念,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同时,当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有些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3.校园计算机软硬件建设失衡
在当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往往只是从表面重视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软件建设及其应用。首先,对计算机硬件投入大,效益低。有些学校只是单纯地引进高配置的计算机,但是却忽视了老师的计算机技能;其次,软件更新速度慢。学校在加强硬件投入的同时,与之配套的软件建设则相对落后,软件资源相对缺乏。学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缺乏相应的软件,那么老师就不能够从网上获取更好的资料;再次,信息管理不完善。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些学校缺乏对信息的管理,造成了信息系统的组织、协调困难,资源的浪费以及设备的严重损坏。
三、强化网络环境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策
1.强化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95%以上的中学校长对教育信息化是支持和重视的,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也是积极赞成。为了更好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学校相关领导应该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优化办法思路和办法理念,结合自己学校的数字化建设实际,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展;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学校领导的相关理论学习,深化自身对数字化校园重要性的认识;最后,强化任课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数字化校园的管理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要积极设立校园网络信息中心,加强对校园网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完善各种校园网规章制度;加强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
3、构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框架
数字化校园网络一般包括内网和外网两个基本的部分。内网指的就是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内部网络,一般包括:学校学生的登录平台、学校内部邮箱系统、学校BBS以及学校教学平台等方面,是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和平台;外网也就是指的学校的门户网站,包括学校主页、学校机构等板块,这些是宣传学校形象,推进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校园网的调研,形成了一个较合理的校园网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篇10
关 键 词: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校园;虚拟化
1 引言
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倡导实施“校校通”工程至今,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较长时期的投资建设,很多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硬件、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都已经具备,并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智慧校园”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智慧化环境,是一种全新的校园信息化形态。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集成、应用层数据交换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把学校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整合为一个具有高度感知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有机整体,对校园管理、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等活动提供智能支撑。
2 物联网与云计算
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使物、人、计算机形成互通互联、信息同步、信息共享的智慧网络,是各类传感器和现有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物联网(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一种非常复杂、形式多样的系统技术。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4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1)感知识别层。感知识别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感知识别层既包括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等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也包括各种智能电子产品用来人工生成信息。信息生成方式的多样化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的重要特征。
(2)网络构建层。本层将感知识别层的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互联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包括IPV6等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处在边缘的各种无线网络则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服务。各种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合力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是实现物物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
(3)管理服务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查询数据是核心问题。管理服务层的主要特点是应用运筹学原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实现智能化。
(4)综合应用层。物联网应用以“物”或者物理世界为中心,涵盖物品追踪、环境感知、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
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使得计算资源成为向大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将对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应用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计算。
3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物联网四层架构原理,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四层模型,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1)感知层。主要实现信息采集功能。利用校园已有的基础设备,部署和安装新的传感器及智能终端设备,如环境传感器、感应卡传感器、视频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和智能节点,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接入网络层,为整个数字化校园提供数据基础。
(2)网络层。采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结合的方式,将感知层的数据接入网络。本层提供不同的网络接口,兼容多种网络协议,最大限度的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
(3)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中心、监控中心、流媒体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群。其重要功能是将网络层传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向应用层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4)应用层。依托服务层提供的智能化数据服务,开发面向教职工的智能教务管理、智能OA系统、智能设备管理和智能后勤管理,建设智慧图书馆,改善校园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友好、智慧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4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具有三大建设目标:一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智能感知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学校各服务领域的互联和协作;三是提供学校与外部世界相互交流和感知的借口。为实现上述目标,促进高校跨越式发展,应利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构建校园云(The Cloud of Campus),结合物联网、RFID技术,实现智慧校园。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校园云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校园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数据的高可靠性。校园云对于各种信息需求提供的最大好处在于瘦终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各种资源集合在一起,提供一个巨大的资源池,进行动态伸缩调整,便可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校园云为典型的云架构,基础技术主要有面向服务架构和虚拟化。大体上可以将校园云分为3个基本层次:感知与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分别对应于数字化校园的四层模型。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主要途径如下:
(1)设备虚拟化。
首先面对的是大规模的硬件资源,这些硬件设备通过已有的校园网相互连接。通过对这些设备资源的虚拟化,实现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逻辑。
虚拟化的过程是屏蔽掉硬件产品上的差异的过程,也是实现设备和网络对用户透明的先决条件。通过虚拟化处理,对每一种硬件资源提供统一的管理逻辑和接口。虚拟化技术是数字化校园感知层的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打破了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将物理资源转变成了逻辑上可管理的资源。将数字化校园中的硬件资源整合成资源池,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动态负载均衡,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学校的资金投入、资源投入和人力投入。同时,虚拟化技术也是实现系统数据冗余备份、零宕机迁移和数据灾难快速恢复的关键技术。
(2)资源监控与负载管理。
资源监控是保证感知层高效率工作的一个关键任务。在数字化校园感知层的大规模资源集群环境中,任何时刻所有节点的负载都不是均匀的,负载差异过大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感知与网络层的自动化负载平衡机制将负载进行转移,从而使得所有资源在整体负载上趋于平衡。
(3)冗余备份。
通过对数据的冗余备份以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从而满足系统将数据的损坏和丢失的几率降到最低的要求。
(4)系统部署。
系统部署包括动态部署和快速部署。动态部署的典型场景就是实现感知和网络层的动态可伸缩性,也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用户的需求和服务状态的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调整和配置。动态部署的另一个典型的场景是系统故障的恢复和硬件设备的维护。感知和网络层需要在上层的调度下实现将正在运行和处理的数据与环境,从一个节点动态迁移到另外一个节点上。另外,为进一步提高虚拟机的部署速度,可以采用并行部署或者协同部署技术,以实现快速部署。
(5)资源调度和多租户技术。
资源调度指的是在特定的资源环境下,根据一定的资源使用规则,在不同的资源使用者之间进行资源调整的过程。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中,软件以SaaS的方式出去,提供给所有需要使用该软件的师生共享使用,基于多租户技术可以使软硬件资源能够更好地共享,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每个用户可以按需使用资源。
(6)海量数据处理与大规模分布式存储。
以往的大型科学计算以及一些科研实践中的海量数据处理,都需要购买大型机来获取相应的数据处理能力,代价昂贵。在校园云建设过程中,基于计算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投资,通过进行动态资源调度实现一个可扩展的可靠的计算环境,就可以轻松实现海量数据处理。
要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必然要运用海量数据处理编程模型。Google公司设计的MapReduc编程模型是一种主流的海量数据处理编程模型,可赋予程序员分布式应用开发能力。MapReduc的出现将开发者所关注的业务逻辑与分布式计算涉及到的复杂细节划分开来,让并行应用开发通过Map2Reduce提供的编程模型屏蔽底层实现细节。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项目有存储海量数据的需求。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即为同一份数据存储多个副本。利用多台服务器满足其他服务器所不能满足的存储需求。
5 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级目标,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校园服务和管理,实现了校园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载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海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的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智慧化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规范的研究和制订,明确“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院校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整合各种数字资源。物联网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已经成为共识,但智慧校园不仅仅是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更是人与物、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实时感知。因此,数据融合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需要进一步重视资源与应用的开发,实现基础设施与数字资源的充分融合,这也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 刘云浩. 物联网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2] 王庆波, 金等. 虚拟化与云计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吕倩. 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 .计算机科学,2011(10A):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