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电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开拓前旗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今年自治区提出了“8337”的发展思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思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开拓创新。
1. 要牢固树立“工业强旗”的战略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所以,我们要牢固树立“工业强旗”的战略思想,真正树立不抓工业绝无出路的忧患意识。前旗近几年来的发展就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实践证明,头脑最开明,思想最超前的地区,就是经济最发达、社会最先进的地区。针对前旗而言,工业难则全旗经济难,工业兴则全旗经济兴。工业主导地位既要喊得响,更要抓得实、抓到位。基于这样的思维,科右前旗要实现“三、五、十”的奋斗目标,没有一些强硬的措施和超前的工作意识,跨越式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在追赶全区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强旗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开放的意识,要用开放的眼光、合作的姿态,更新观念,全方位的扩大开放。尤其是在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鄂尔多斯等地的沟通合作,积极承接沿海开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大中型企业,确保实现产业发展,增加税收,带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2. 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目前,我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珍惜大好来势,抢抓机遇,努力为前旗工业发展搭建有力平台。我们知道,工业效益取决于规模,规模大小又决定着宏观发展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从目前经验看,我旗工业一是缺乏载体;二是环境亟待优化,首先应把工业园区建设放在首位;三是要为现有企业和未来入住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筑巢引凤才能繁育更多健康、活泼的企业队伍,只有利用这个空间,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为前旗工业经济的腾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所以我们在观念上既要立足当前,又是着眼长远,对现有企业的规模以及生产能力、存在问题、发展前景进行一次全面调研,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让那些骨干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3.发挥优势,提高工业化水平
科右前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新能源方面,风资源较为丰富,形成了西起桃合木东至察尔森和额尔格图的东西狭长200余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风带。期间可安排两个“百万千瓦”风场的建设项目;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正在逐步探索;围绕水资源和该旗周边的煤炭资源,重点在阿力德尔、大石寨和归流河三角地带发展煤化工项目;围绕科右前旗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接替产业推进,进一步做好绿色、低碳、节能产业的引进工作。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做出了加快兴安盟发展的差别化扶持政策,都将极大促进我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旗被确定为国家级的重点扶持旗县,又被纳入国务院大小兴安岭产业转型与扶持发展规划,还享受国家老、少、边、穷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这些都是我旗发展所面临的难得机遇;特别是全旗各族干部群众求发展的迫切愿望和真抓实干的精神,是前旗加快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二、开启前旗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科右前旗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的工作思路,以抓项目开工竣工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培育和发展能源、矿产冶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非资源型四大产业,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和总量,成效显著。
1.培育新兴企业,推进重点项目转型发展
我旗找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定位,加快发展重化工、能源、矿产冶金、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非资源型五大产业,加大机械制造、新型建材、中蒙制药等重点项目培育力度。强力推进兴晟太阳能、中广核察尔森风电一期、龙源察尔森风电二期、大唐新能源额尔格图风电二期等项目,年内争取风电项目核准达3家以上。加快圣华新药业无水葡萄糖、荷马糖业甜菜加工、沐禾节水灌溉设备制造、金牌有机食品加工等十几个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京津现代加气混凝土、蒙奥药业、畅源高低压开关、田源米业等9个续建项目,并进一步提升科尔沁王酒业、宏达压铸、蒙佳粮油等老企业生产能力,促进华锐风机制造、上海艾郎风叶、永润畜类等企业达产达效。同时,做好桃合木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大唐河北、龙源等多家风电企业和索伦抽水蓄能发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项目的顺利申报和及时落实创造必要条件。
2.优化发展环境,拓展招商引资空间
牢牢树立抓环境就是抓优势,抓环境就是促发展的理念,实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旗级领导分工负责制,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和企业平稳运行。我旗不断缩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落实鼓励和保护民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的力度,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我旗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地广泛开展项目推介活动,采取多张方式吸引区外投资。积极主动对接大企业,争取有意向的项目早日落地建设。2012年上半年,我旗复工建设的工业有20项,项目总投资181.4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73.65亿元。
3. 发挥能源优势,形成重点项目产业链条
科右前旗丘陵地形较多,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内蒙古蒙电华能、大唐、深能源、龙源风力等10多家风电企业入驻前旗。其中,蒙能国电一期、大唐一期,深能源、蒙电华能和龙源一期已并网发电,总规模达到25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年产值达2.7亿多万元。
为了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前旗还积极引进华锐风电科技4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到前旗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风电产业成为前旗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同时,科右前旗是农牧业大旗,具有发展农牧业的良好条件,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和畜产品生产基地。科右前旗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科右前旗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环保体系已基本形成。科右前旗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又被国家划定为西部大开发地区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范围;又决定加快蒙东地区发展,我旗又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些都为科右前旗的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
科右前旗将与全国有识之士合作开发,依托基地优势,引导龙头企业,以农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为重点,加之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和宽阔的建厂用地,努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能源重化工基地。依托自治区已确定的乌兰浩特—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的重点旅游线路和阿尔山—柴河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我旗以一条热线,四大景区,十四个景点为主的旅游资源开发基地。
4.构筑园区平台,打造工业产业集群
科右前旗快速崛起的风力发电产业给风电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拓展市场的空间。随着科右前旗、兴安盟及蒙东地区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全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纷纷在科右前旗工业园区投资建厂。目前,中航虹波风机塔筒和机舱罩项目、上海艾郎风机叶片制造、华锐风机制造等4家企业已落户,形成了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
自2010年,科右前旗被列入国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范围,前旗工业园区被列为11个重点扶持的接替产业集聚区以来,2011年,兴安盟鄂尔多斯工业园区又选址于科右前旗工业园区,科右前旗工业园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这对全旗工业经济的发展插上了快速腾飞的翅膀。截至目前,前旗工业园区已累计投入58510万元,先后启动实施了路网完善工程和道路亮化、绿化和美化工程。在抓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园区土地收储,狠抓节能减排,加强入驻项目的审核把关等,确保入驻项目的质量和档次。
我旗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大力争取园区基础建设项目资金,努力打造营业收入百亿元园区。积极推进兴安盟鄂尔多斯配置的10亿吨煤炭资源,积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吸引各类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年内实现新入驻投资超亿元项目6家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上。
篇2
[关键词]智能 信息 驱动
中图分类号:F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178-01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假设及理由
就我所选的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如今时代,正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行业的转型是一定的,所以轻工业的转型,重工业与机械制造的行业的重视是必然的。就这一点来看,我清晰看到这一行的发展前景有着如此大的潜力。它与其他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及运用学科
机电一体化又是如何一回事?随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产品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这些产品除了要用到机械驱壳,还需要用电路来控制,电的部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开关电路,而是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等智能元件被用来和设备的机械部分想结合。单纯的机械活着单纯的电子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渐渐地就出现了机电一体化①这个学科。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到目前这个学科已经逐渐成熟了。机电一体化包含了很多的技术部分。
2.1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机电一体化系统制造过程中,经典的机械理论与工艺应借助于计算机辅助技术,同时采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等,形成新一代的机械制造技术。
2.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2.3 系统技术
系统技术即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第四, 自动控制技术 。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2.4 传感检测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是系统的感受器官,是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的关键环节。其功能越强,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就越高。现代工程要求传感器能快速、精确地获取信息并能经受严酷环境的考验,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达到高水平的保证。
2.5 伺服传动技术
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各种类型的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的转换装置与部件、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有决定性的影响。
2.6 机电一体化的整合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机械本体、检测传感部分、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器和动力源。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与纯粹的机械产品相比,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强,这就要求机械本体在机械结构、材料、加工工艺性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能够与之相适应,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节能、小型、轻量、美观的特点;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电子控制单元又称ECU(Electrical Control Unit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能,以电能为主。
2.7 机电一体化运用方向
机电一体化有着如此强大与先进的技术,它日后会为我们的发展会做出如此强大作用,我想和多人都会想到!机械作为减轻人类劳动强度的一种工具,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不断地发展进步。模块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化和绿色化已经成为机械发展的方向。在未来的几个世纪,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机械的位置。也就是说,这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在人们消费的比重将不断提高。而这个行业的竞争也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创新,只有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软硬部分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做成优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3.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和市场的总结
1.2002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多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盈利丰厚,扩张的欲望强烈。
2.从机种发展看,大型机械中挖掘机仍旧占有第一的地位,销售额和增长速度都名列前茅;但相比之下,小型多用途机械的发展则更快,这主要归功于发达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接近完成,大量的市政、维修、养护、园林工作拉动小型多用途机市场升温;另外,和目前倡导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等政策措施也有一定的关系。
3.从营销方式看,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大约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租赁公司。租赁业的发达,也带动了二手机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发展。工程机械营销和使用方式的改变,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4.在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销量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预计产品库存和关键零部件短缺就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正如所谓“木桶理论”中的一块短木板,制约了行业更快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行业的关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应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向这个方向,最终实现动态的平衡。
5.在可预见的将来,工程机械行业及市场发展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这是目前业内相当一致的看法。
机电专业有着如此强大的技术与发展前景,还有着庞大的市场。我相信加入这一领域里,不但自身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还能为国家的建设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宣银等.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2000(6):6-8
[2] 张建民等.国内外机电一体化发展概况.机电一体化,1996(5)
[3] 陈辉等.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机械.2008(7):1-3
作者简介
胡英杰(1993.12),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与煤炭学院,机电一体化2013级2班。
篇3
关键词:机电专业;课程开发;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051-02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发展特色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机电专业课程项目开发成为中专学校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项目课程的涵义
项目课程就是以项目为中心来组织、选择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专项目课程就是以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为目的,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实际工作当做项目课程的核心,而且与相关的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收集信息、实施工作任务及对工作成果评价的能力。其实质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有利于掌握专业技能,又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协作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机电专业课程项目开发是面对机电行业发展状况,结合机电行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
二、确定机电专业的项目课程
1.课程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
实施项目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培养机电行业市场需要的人才,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全面考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处理好适用性和专业针对性、就业发展前景和就业竞争能力的关系。学校应对机电专业的就业前景展开调查研究,了解真正的人才需求状况。设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以能力为主,兼顾各项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既能够熟练掌握机电自动化设备的生产运营及维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有应对未来激烈市场竞争的能力。
2.根据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任何职业都需要不同能力层次的人才,主要包括一般职业能力、特定职业能力及创新发展职业能力。机电行业的一般职业能力是指在这个岗位群中各岗位都需要的基础能力,如金属材料选择能力、机械绘图能力、电路识图能力、确定热处理方法能力、分析选择能力等。这些是机电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是从事机电行业的基础能力;特定职业能力是指一般企业所需要的普车加工、钳加工及电工等能力。在机电行业里,一般包括机电设备的维修、安装、调试,简单的机械装配能力等。这个层次的能力比一般职业能力较难掌握,而且面对专门的职业部门,掌握这部分能力的人相对第一层次会少一些;创新发展职业能力是指在专业技术上的创新发展,如机电行业车间生产管理、数控编程、机电设备的创新改造等能力,这是较高层次的职业技能。
3.兼顾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样不能忽视。根据上述职业技能的需要,可以把课程设置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电子电工技术应用、机电机械绘图、技术材料处理等课程,满足第一层次的职业技能需求;第二层次,开设车工工艺、液压与气动、传感器的应用等课程,满足第二层职业技能的需求;第三层次,开设数控设备编程、机械设备生产调试、设备维修管理等课程,使学生在基础技能上得到质的飞跃。除了根据职业技能分层来设置课程外,还要把与机电企业生产联系最密切的课程作为项目课程的重点,供学生学习。
三、机电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步骤
项目课程开发的步骤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课程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研发、课程教材开发、项目课程实施、项目课程的评价与完善,这是一个整体过程,做好每一步的工作才能真正完成机电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
1.分析工作任务
首先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其对职业技能和能力结构的需要。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及服务的工作进行分析与研究,确定机电专业项目课程的工作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将数码显示器、音响组装等相关技术手段写进中专学校机电专业教材。这是分析工作任务的阶段,也是课程项目开发的第一阶段。
2.制定课程方案
制定课程方案就是将企业的生产项目转化为机电专业的课程项目,使企业的工作任务成为机电专业的课程模块。当然,转化不是简单地对应,还需要复杂的转化过程。
3.研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项目模块的具体情况而定。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产品是多种多样的,必须进行提炼才能制定项目课程标准。另外,还要紧密结合学科内容,优化组合学科项目,在专家的指导下,确保课程项目和各项工作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
4.编写课程教材
课程标准制定后就可以编写教材。要有统一的格式,按照课程标准的设计进行研讨,形成教材初稿。还要经过专家小组反复讨论、修改,确保编写的教材知识准确、可靠,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专业技能。
5.实施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的实施一定要在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机电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实施项目课程时,一定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对话,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学习,使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同步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项目课程评价与完善
评价与完善是项目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且贯穿于项目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每一步都有相关专家和教师的评价反馈。根据各方面的评价反馈,不断对项目课程进行改革,使之达到最好的效果。
机电专业项目课程开发是适应中专学校课程改革需要的新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更能满足机电行业需要的人才。但是,课程开发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调查企业生产状况和行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并制定科学的课程标准和任务。只有真正考虑各项因素,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机电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发挥项目课程开发的作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宝.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比较教育研究,2012,(03).
[2]李煜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3]张馨予.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之比较[J].国际人才交流,2009,(12).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发展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技术可以说是日臻成熟,在工控机技术方面的进步也是突飞猛进,进而推动着机电一体化向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工控机技术能够通过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工艺以及机电设备等加以控制和检测。随着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与飞跃,工控机技术也正朝着个性化、数字化、分散化、专业化和微型化这样的方向发展,工控机系统发展方向也逐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综合化和集成化,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机电一体化必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有发展好机电一体化这一门技术,其他的高新科技才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这门技术在发展对其他相关技术又有所依赖,所以由于目前的生物、材料和计算机等新兴科技正飞速发展,医疗设备、微型机械、家用智能机械、现代化制造等领域产品,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将获得更大的拓宽。
1机电一体化的信息单元和系统控制
来自各个传感器的外部输入命令和检测信息,能够被信息单位和系统控制进行加工、集中、分析和储存,并对信息处理后的结果统计与分析,同时在相应的节奏和程序的命令下,对整个系统进行操作并保证有目的的运转。机电一体化系统由电路、转换器、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控和接口装置等组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在处理和控制信息单元时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处理信息的速度的提高,并在可靠性、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的自诊功能等方面都所有完善和提升。在目前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系统中,系统控制单元可以在有效的硬件、软件支持下,对数据进行准确的采集、分析、决策以及判断工作,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最完美控制。现阶段的高程度智能化系统中,存在着一些信息控制是以知识驱动为核心的,例如:我们在对知识进行自学、获取和推理的种种过程。计算机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环节包括对信息的运算、决策、判断、存取以及交换等环节,而计算机上处理信息的工具,因此,信息处理技术与计算机的技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计算机技术涵盖范围很广包括硬、软件的使用技术,网络与发达的通信技术以及处理数据的技术等等。在计算机视野下的机电一体化,需要发挥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并经过它的指挥才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而是否能够及时并准确的处理信息将对机电一体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目前机电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促进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最为关键因素。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计算机视野下不断发展
2.1计算机技术推动着工控机技术的发展
自从世界第一台实验性的数控系统在美国的麻省理工被研制出来,至今已经是历经了多半个世纪的岁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卓越的成就,并不断研发出领先市场不同层次的开放式数字控制系统,而且发展的速度也相当之快。目前正努力实现更为开放和标准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研发。由于工控机有着在工业系统内部被镶嵌的优势,所以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打破了极端环境的限制,并能够保持更为长期、有效、持续、稳定的进行工作的。虽然工控机经过了诸如:采用无源背板、取消大拇指、工业电源、插卡式模板、温度调整和自测等等的工业化改造,但在本质上并不是工业型的,也不能够在根本上使元器件失效率比较高、抗震冲击力差、困难维护和大母板的水平放置得到解决。为了使市场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计算机的需要,在对总线工控机研发基础上,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嵌入式工控机。
2.2软件新技术对机电一体化的推进作用
当今社会,新技术软件的发展,使得吸纳带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更好的推进。例如,嵌入式JAVA、IP构件库、编口API规范、行业性编程和无线网络的操作系统等,这都给新软件的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当今科技市场上能够是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最有效的提高手段就是构件能够兼容、软件得到重用、维护起来方便、设计技术可以共享与合作生产,这些手段的实施都是在对行业软件技术实现充分开发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技术的发展给各个生产计算机厂商也带来了空前的经济收益。近年来人们不断实现了对GNU、多种嵌入式Linux原型、工具性等软件的研制与开发,促使我国现阶段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更好的环境和机遇。目前硬件的提供商用其数据软件库的形式,将其经过长时间研制的芯片版图数据和处理器逻辑,以供EAD软件将配置功能直接作用去芯片上。目前IP技术在市场上不断的兴起并占有一席之地,使得市场上所有机电一体化软件行业将会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相结合
20世纪60年代时,第四次革命爆发,其中以微电子技术的为主要导向的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激光、红外线技术等的高科技新型技术都在逐步的形成。这次新技术革命,使得机械工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飞跃。目前技术领域内,将计算机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方面使得现在的机电产品竞争性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大规模技术革命,使得机电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上将多种技术进行融合的产物,它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础,是在软件技术、传感器和计算机三者共同支撑下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机电一体化的技术不只是局限在电子技术和机械的结合,而是融合了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等多技术融合、交叉的一门学科和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发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他是其他各种学科能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相关的技术还有许多,不只是包括计算机的技术,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向前,也会随之显现处理,并且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晓秋.机电一体化研究现状及发展应用前景[J].江西有色金属,2000,(12).
篇5
作为新兴产业,太阳能多晶硅在未形成产能产生经济效益之前,行业整体就面临了一轮过度开发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导致过去一两年内多晶硅价格出现过山车式暴涨暴跌,严重影响了该行业的健康发展。经过发展初期的阵痛之后,近期多晶硅供应出现明显紧张气氛,产品价格持续走强,新一轮景气周期已经到来。在多晶硅价格持续高涨的刺激下,上周南玻A、乐山电力表现出色,创下近期反弹新高。
光伏景气自下而上 多晶硅持续涨价
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应用国,2009年全年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大概在2万吨左右,2010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进口总量已经达到1.933万吨,接近去年金年的水平。而这背后则是期内全球光伏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光伏厂商电池组件出货量的爆发性增长,由此带动对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旺盛需求。
光伏市场景气开始由下游传导至上游,多晶硅涨价近期突然加速,国际多晶硅价格重新攀上70美元/公斤。这是继国际多晶硅价格2008年从510美元/公斤的高点回落到2009~40美元/公斤的低点之后,正式呈现强劲上攻态势。光大证券表示,在年底前,市场没有利空因素出现的几个月中,多晶硅价格不会出现明显回落。上游硅料厂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是中期趋势:1、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在产业链中理应享有较高毛利率;2、自2008年年中以来,由于预期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大趺,而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附加值保持稳定,造成下游毛利率显著高于上游,出现短期繁荣。中长期来看,全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归应该是趋势,上游厂家理应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3、目前国家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标准提高,贷款也有限制。因此,未来的产业扩张将主要集中于既有的行业龙头,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价格无序竞争的局面出现概率降低。
多晶硅进入最佳发展期
今年下半年,国内多晶硅企业迎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佳发展时期。目前,国内涉及多晶硅的厂商可分为四类:一是传统厂商,如新光硅业、洛阳中硅、峨嵋半导体等。这些厂商具备多年生产技术经验的积累,且夺得了市场先机,但其暂时的领先地位远不牢固,而且在人才流失严重的同时同样缺失多晶硅的先进核心提炼技术,并由于投资所限未能实现千吨以上规模经济,二是传统能源和能源设备国企,如天威保变、特变电工、东方电气、乐山电力、银星能源、航天机电等。这些企业介入多晶硅生产环节的时间较短,但它们实力雄厚,有比较明确的投资规划和一定的下游渠道优势,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三是民营下游光伏企业,如无锡尚德、江西塞维、江苏中能、南玻A等这类企业因为有光伏产业链作为背景,且实力雄厚,机制灵活,企业执行力好,一旦光伏市场启动,必将成为市场的宠儿;四是江苏阳光、通威股份、航天机电等非能源企业。从行业经验、技术工艺、还是从资金实力上,这类企业中水平较为参差,长期发展前景难以预测。
总体来看,在上述四类多晶硅制造企业中,第二、三类企业竞争实力较强,在下半年的多晶硅产业复苏中必将当先受益。
篇6
关键词:高校机电教育 经济影响 协调发展
经济的战略调整将引发经济领域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三个层面的深刻变化。机电专业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新型学科,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和竞争,我校如何围绕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面向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重新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前瞻性地构建高校机电专业新体系,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一、我国经济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经济发展显著加快,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生产强劲回升。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高技术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
二、高校机电教育现状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推进高校教育协调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实用人才。紧紧围绕新型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专业和特色专业,提升核心专业层次。在培养人才和企业用工方面进行密切合作、校企共建、校企共赢,共建机电类实训基地。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规划从而助推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高校专业教育必须面向行业经济发展进行布局调整,融入行业经济发展,专业与课程的设置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用人企业的需求对接,体现办学特色和人才质量
三、对高校专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发展高等专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大对高效统筹管理力度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劳动力素质较低、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缺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发展高校专业教育,提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这既是把人口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的必由之路,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就业需求预测和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认真制定我校发展规划,并力争做到高校专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加强宏观调控,强化高校专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抓好高校专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高校专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应指导不同专业学校专业布点的专业分工,避免热门的专业一哄而上,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制定政策支持社会急需而报考冷淡的专业发展。对社会急需、招生困难的专业,实行学费减免或补贴政策,适当降低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扩大入口;对不适合高校专业教育的专业等应予以取消。
(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我国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校专业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特色的市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两大体系,但还应有前瞻性的思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实行超前的宏观的规划。
(四)校企紧密合作,积极探索高校专业经济产业化
高校专业教育要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不断开辟并建设好符合要求的实习基地,把教学、科研、生产、经营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教学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学校要了解企业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和供求趋势,反馈企业用人信息,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以及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学校教学工作。根据企业的需求及预测分析确定专业设置,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其次,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设施、设备和师资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众多的技术人力支持。
(五)高校专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
目前,我区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时期,需要大量的适应新岗位、新工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就员工个体发展而言,经济与社会的变迁造成现代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频繁,职业教育和培训成为人们自我发展的终身之需。因此,我校的专业应积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结构大调整、产业大转移、经济大发展的时代,是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专业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光明。在企业管理中.机电就是将市场信息供需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依据。在未来的企业里.机电产品和机电在管理中的应用.将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总之.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今新技术发展的主流。专业教育要紧紧抓住有利机遇,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强化规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特色新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应用前景;实践探索
1引言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机械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不断向前发展。机械智能制造与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在社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遍,它可以反映出电力系统是否稳定安全运行,根据发生情况向运行人员发出警示,便于迅速准确地处理安全隐患。在我国机电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技术,也是现代化象征。有关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并提高生产效率,需要高度重视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加强该领域研究与应用。
2机械智能制造的相关概述
机械工程对于当今的机械工程行业发展来说,可谓是新的科技发展方向。机械工程不仅关系到机械的加工与生产,还关系到机械使用方式和效果[1]。
2.1我国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现状
我国的机电自动化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机电自动化水平仍低于其他发达国家。此外智能制造的总体进程和发展速度较慢,而自动化与机械化是目前机械和电气自动化的两个轴心,需要它们更好地融入到当前机电行业当中。由于我国机械技术发展缓慢,相关理论缺乏完善,其中一些技术通常需要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
2.2机电工程企业的便捷性
在机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的产品相关设计上,我们要针对性借助国外先进的系统知识理论,结合我国机电信息发展行情,切实加强自身机械与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进步;同时对于现在错综复杂的电子机电信息工程发展环境,需要大力发展机电系统设计与机械智能制造来改善当前的大环境,让人们信息生活更加有秩序,机械控制系统工程的产品设计也更加方便快捷。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能够给相关企业带来稳定且长久的发展空间,在国家的政策和市场调节作用下也能够获得更宽广的企业经营生产模式,也体现智能制造对机电工程企业发展带来的便利性。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点
3.1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更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得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人员安全,并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机自动化技术的自动检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时监视相关运行状态。安全可靠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所要实现的主要目的之一,这也体现了在未来的超数据时代人工将会被取代的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由于人工计算、调配等出现的可避免的失误,从而实现在企业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功效效率的提高。
3.2有利于设备检测和维修
对于机电一体化设备而言,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部分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反应设备、仪表、机泵等,它的构成结构复杂多样,维护过程复杂易变化。在企业的具体生产应用当中,所需要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应用数据也会有所不同,这就会导致机电一体化设备存在一定的损害性与预告性,我们可以借此进行机电设备的相关故障诊断。在实际的设备应用运行维护上,我们要全方位考虑电气维修与运行维护措施、备用的替换措施。在电位计合理调节之后,可以有效修正相关系统故障问题,可将电气系统中电位计进行准确调整,预防因为调节混乱出现问题。机电一体化设备自身在电路数据监测上,可能对一些已经发生的初级电路故障没有及时地反映出来。导致在后面的数据中,根据整条电路中物理量测量值进行比较,会发现有些反应数据与其他位置输出数据有着明显差别。明显的数据差别反映在仪器设备上,会出现设备短路、工作温度降低等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应进行检查和维修,避免滚雪球造成后来较大经济损失[2]。
4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构想
4.1设计构想
在机电一体化控制下,机械设计制造的相关产品设计可以多用一些智能化设施完善设备的建设,减少一些因设备问题而浪费的时间;同时也使管理更加方便,减少人力的投入,使工作可以被更快且更高效率地完成,减少因人工的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对于机电信息工程技术发展来说,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错误,从而使效率更高。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分工,各部门一起合作,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利用协同合作来完成上级指定工作任务,工作效率高,负责人满意度高。最后,值得一提的便是设计模型的交付工作,机电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全改变了原有方式,优化了工作程序。
4.2关键技术
科技不断向前进步发展,单一的主体技术构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机电系统整体控制发展的需要,而把不同的系统控制模式融合在一起慢慢地变成了发展的趋势。在机电信息技术工程的系统控制产品设计上,我们要针对性地借助国外先进的系统知识理论,结合我国机电信息发展行情,切实加强自身机械与信息技术工程的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机械工程行业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以及产品智能化的生产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机械智能化产品设计行业,需要切实把握时代特点,融合计算机信息元素,开创性地推动机电自动化信息工程技术发展。机电行业自动控制系统的构建,可以极大缩减人的数据计算、工程产品设计、数据模型构建等繁杂的数据操作。
5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
5.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优化
对于机电工程一体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而言,各模块的整合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切实做好模块整合工作,主要任务是实现机电控制系统的高效有序与运行统一。电子与机械系统的整合控制,实质是机械系统的整合利用,考虑到机电信息模块系统性整合在机电系统整体控制运行中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操作规范和对操作员专业素养的考核;为保证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模块系统优化及其发展,必须建立在电子智能化的监控体系上。当今时展背景下,多方位、全面有序系统地控制与整合,已成了必要性。
5.2自动化监控技术
机电工程的自动监视技术是一种远程监视技术,使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网络实现监控目标。自动电力监视技术提供多个实时监视目标,通过监测中心来建立,不仅有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为监控提供便利。由于该技术是一种远程监控技术,其运行速度有限,一般不适合大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监视。在对自动化系统中的多个功能进行集中和统一的监视,需要使用同一处理器来执行中央监视功能。作为一种监视系统的方法,在监视时,根据设备的不同功能需要设置相应的间隔。同时,不同的监视装置在功能上是独立的,并且具有较高可靠性,减少绝缘装置和系统中端子柜的使用频率,从而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
5.3机械与信息技术工程融合发展
对于机电信息工程技术发展来说,可以通过有效避免一些错误来实现效率提高。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单一的主体技术构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机电系统整体控制发展的需要,而把不同的系统控制模式融合在一起慢慢地变成了发展的趋势。同时对于现在错综复杂的电子机电信息工程发展环境,大型机械设备不可或缺。我们需要两者兼备,同时并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吸收借鉴更为先进的技术、系统知识。最大限度实现机械系统设备中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提升系统巡行质量与优化设计,推进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进步[3]。
6结语
篇8
手机电视在“零散”时间中寻找市场
就视频媒体而言,截至目前,视频类媒体已延伸出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户外视频电视、楼宇电视、车载电视、地铁视频、公交视频、户外视频、手机电视等多种类型。传统电视经历了从十几寸的小黑白电视到大屏幕彩电,再到现在的超薄等离子电视等,可谓花样翻新;新媒体类型的电视如数字电视收视效果好,可选择频道多;网络电视以其自主性和互动性受到网民的热烈拥戴;户外视频电视也见缝插针地占领用户的闲暇时间;传统电视更是不甘示弱,通过“节目多元化”“精品栏目”等策略保住龙头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手机电视究竟路在何方?
根据有关资料,手机电视的使用时间大致有四个时间段,即等待时间、上下班时间、车旅时间以及休闲时间。这些都是零散时间,用户不会全部用来观看手机电视,即使这些时间都被用户用来看手机电视,加起来也很难超过用户每天上网或者看传统电视的时间。因此,从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时间长度上来看,手机电视很难有大的作为。
另外,手机电视并不是用户生活中所必需使用的媒体,至少截至目前,受制于各种技术、资费、终端等的局限,它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媒介核心竞争力。因此,手机电视从目前来看,它还是小众消费的奢侈品。
手机电视消费者需求分析
就市场潜力而言,毫无疑问,中国近5亿的手机用户,手机电视市场无疑是庞大的,发展潜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潜力不代表就能实现预期的市值。市场就是消费者需求,大众能否接受手机电视才真正决定手机电视未来的市场前景。
在手机电视市场发展前景的预测上存在不同的看法,多数人对手机电视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2007年的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手机电视在认知度只有18.1%的情况下,用户对手机电视的兴趣度已达10.4%,这预示着手机电视强烈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商机。据诺盛电信分析数据显示,2010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9750 万户,市场规模24 亿元。①
许多人对其提出了质疑,认为手机电视属于小众消费,屏幕小、收费高、画面不流畅、内容没有创新,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用户群。他们进一步指出,在英国,Olswang律师事务所对1500名13―55岁年龄段人士进行的调查发现,只有17% 的人希望在移动电话上看到电视节目。与之相比,有44%的人表示他们会在个人电脑上收看节目。由于担心服务的成本以及画面和声音的质量,70% 的人表示,他们压根儿就不想在手机上看电视。与之类似,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现,在英国、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受访的人士中,只有不到20% 的人有兴趣在手机上看电视。②
对市场前景不同的看法,暗示了手机电视未来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我们已经看到,手机电视发展了五六个年头,并没有形成如当初互联网一样的发展态势。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家手机电视运营商实现盈利。用户能否真正接受手机电视,主要取决于手机电视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资费是否足够低廉,终端设备的价格是否能够承受等等一系列因素,毕竟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还有很多。
手机电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手机电视发展可谓障碍重重,在很多学术论文中都有提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技术标准不统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商业模式不清晰,投资商和终端商处于观望态度,资源浪费,市场割据,重复建设。其次,自2003年全球运营商纷纷推出手机电视以来,韩、英、美等国运营商纷纷报出亏损消息,就算手机电视用户规模庞大的韩国,因其大多是免费模式,即使渗透率高,也难以避免亏损。免费模式运营商承担不了,资费过高用户不能接受,所以说,手机电视盈利模式还很不成熟,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第三是行业壁垒障碍,电信和互联网已呈融合之势,但是广电和电信由于长期以来的独立运营模式,相互不能准入,在行业主导权争夺上竞争激烈,可以预见,短时间内要想实现融合绝非易事。另外,各种终端技术如电视手机价格、电池待机时间、分辨率等能为用户接受,还需要一定的过程。除此之外,网络覆盖、带宽、异地漫游、传输速率等问题,也限制着手机电视的发展。
手机电视内容产业尚不成熟
市场决定产品的生存。只有用户认可、喜好手机电视,它才有发展的空间。对消费者而言,这种认可和喜好是基于内容形成的,而非技术。哪种标准的手机电视能开发出有特色的内容吸引受众,才能最终赢得市场。毕竟,手机电视用户最终消费的是内容产品。
目前手机电视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多种标准并存的市场显得有些混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SP开发手机电视内容的积极性。市场上的手机电视节目主要提供传统电视的直播节目和点播节目、下载节目等,手机电视的内容提供商还是以传统电视媒体内容为主,最多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编辑,适合小屏幕播放。这些内容大多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原创性,很难吸引用户。
不同媒体由于信息符码、传送技术、接收工具等媒介特性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内容的形态乃至内容本身。目前,专门针对手机等小屏幕制作的原创节目还比较少,而最能体现手机电视互动特点的个性化定制节目及互动节目则更少。手机电视内容要想做精,必须形成成熟的内容产业,由内容供应商生产内容,并且要有专门的集成商进行筛选、打包和转换格式,提供给服务商,然后由服务商通过手机电视网络提供给客户。如果内容反映良好,能拉动用户进行互动和反馈的意愿,那么很可能未来的手机电视会成为一个平台。大众是平台上的主角,从参与内容互动到节目制作,到整体内容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产业良性循环,但这仅仅是展望而已。就目前来看,真正有吸引力的手机电视内容相当匮乏,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一家有实力的手机电视内容生产商和集成商出现。综上所述,关于手机电视会成为3G时代的“杀手锏”或者手机电视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等说法为时尚早。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责编:胡江银
注释:
①陈军梅:《手机电视标准之争前途未卜 CMMB行标有望成为国标》,2007年1月12日, 产经网,《中国质量报》。
②安德鲁・埃奇克利夫-约翰逊,马克・奥德尔,何黎译:《手机电视:下一个时尚?》,载《青年记者》,2006(3)。
参考文献:
1.李传涛:《手机电视发展现状分析》,《通信产业报》,2006/09/11。
2.徐宁宁:《探索我国手机电视业务发展道路》,载《科技信息》,2008(8)。
3.《全球手机电视运营的现状》,载《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08(2)。
篇9
关键词 机电技术;机电一体化;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39-02
1 机电一体化概述
1.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所谓机电一体化就是指通过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以及控制功能等其他功能模块上,并利用相关软件将电子装置与机械装置有机整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从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不是机械与电子简单的叠加,而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的内容。
1.2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处理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等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以下将分别给予详细的说明。
1.2.1 信息处理技术
所谓的信息处理技术就是指在生产基于机电技术的相关产品的过程中,对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以及自动控制有关的信息所进行的处理。
1.2.2 精密机械技术
精密机械技术作为实现大多数机电产品的核心和基础技术,它是实现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相关功能和构造功能的重要前提和首要的技术支撑。
1.2.3 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精度较高的速度控制、定位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补偿和校正等技术。而且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功能的不断增强,基于自动控制技术产品的质量在获得不断的提高。
1.2.4 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检测与传感器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各种基于机电技术产品运行时的相关参数、工作状态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的接受以及参数和相关信息准确度的检测,通过检测以后,将其接受的信息传送给处理装置,然后由处理装置来实现产品运行过程的自动控制。
1.2.5 伺服驱动技术
伺服驱动技术主要是基于机电技术产品的驱动装置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它作为驱动设备执行操作的重要支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质量。
1.2.6 系统总体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是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目标出发,将基于机电技术产品的总体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各功能模块,然后结合各个功能模块的实际情况,找出能够有效解决各个功能模块实际需求的可行技术方案,再把相应的技术方案进行汇总,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功能技术方案。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2.1.1 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领域都有机电一体化产品
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机电一体化产品遍及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领域,其中数控机床和工业智能机器人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机电一体化产品,其中的数控机床在机床领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工业智能机器人也将逐步进入管理、办公、家庭和娱乐等各个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数控机床方面,目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已由一般的0.01mm~0.02mm提高到0.008mm左右,亚微米级机床达到0.0005mm左右,纳米级机床达到0.005μm ~0.01μm,最小分辨率为1nm(0.000001mm)的数控系统和机床已有产品。
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目前日本的工业机器人生产量占全世界工业机器人的70%左右,与工业机器人相关的专利则有90%以上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由此也可以看出,日本是名副其实的机器人王国。 美国、德国分别居二、三位。
2.1.2 机电一体化开始逐步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CIMS,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它突破了原有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工业制造企业生产准备、产品开发、经营决策等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作用下,当前的世界制造业开始逐步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2.1.3 激光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
激光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将使光机电一体化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重要的发展方向。
2.1.4 微细加工技术发展迅速
当前微机电技术及其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带动微细加工技术的兴起。
2.2 国内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2.2.1 数控技术方面
我国对数控技术的研究起始于1985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数控技术的核心技术,相关的数控技术产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工业产品市场中。
2.2.2 工业机器人方面
我国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开始于1986年,目前,已经掌握了机器人的软件编程、控制系统以及操作机的设计制造等技术,并开发出了能够进行水下作业施工的多种工业机器人。
2.2.3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面
经过近些年的潜心研究,我国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面已经有了较快发展。其中,已经在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多数著名高校内建成了国家CIMS技术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相关的CIMS培训中心。
3 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
3.1 智能化
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指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判断推理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可以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人类的智能进行模拟,所以,一些智能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就可以替代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3.2 微型化
当前微型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几何尺寸一般不会大于1cm3,而且微型化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不断的向微米级和纳米级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外已经能够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3.3 模块化
从各方面来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实现模块化生产,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可利用标准的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而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4 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其不断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其中,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如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
3.5 绿色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绿色化将成为机电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在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要保证产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而获得的资源利用率却最高。
4 结论
机电一体化是很多学科相互发展和相互促进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所融合的技术将越来越广泛,而以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成为机电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l]钱忠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J]行业前沿,2010(5).
篇10
【关键词】三菱变频器 机电设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132-03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变频器在工业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而三菱变频器由于质量可靠,再加上三菱产品强大的品牌效应,有着相当广阔的市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机电设备行业在内的各个领域。
一 三菱变频器的原理和特点
1.三菱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和普通变频器一样,三菱变频器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特性改变和控制交流电源频率的一种电能装置。三菱变频器的变频原理主要采用交―直―交间接变频方式,即工频电源的交流电通过三相桥式不控整流器整流,得到的直流电经电感滤波,然后由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转换成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电动机使用。三菱变频器一般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大部分。
主电路由整流器、滤波器、逆变器组成,其作用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把固定频率交流电转换成可调频调压的交流电源给异步电机供电。三菱变频器中的整流器属于二极管构成的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功能是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滤波器一般由电感和电容组成,主要是用来滤波和储能,该环节装有缓冲电路,起缓冲作用,逆变器则是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利用正弦脉宽调制法输出PWM波。
控制电路的作用是给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由多种电路构成,主要包括F/U运算电路,主电路U/I检测电路,电动机速度检测电路、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几种。
2.三菱变频器的特点
三菱变频器的调速性能十分强大,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节能效果好。三菱变频器的节能效果可以高达55%。它主要依靠降低频率实现节省电能。
第二,具有高效率、宽范围和高精度的无级调速性能。三菱变频器的调速比高达20比1。电机的转速都是一定的,其转速得靠调速装置改变,而三菱变频器可以实现较宽范围的调速,且采用无级调速,变速很平稳。
第三,启动和制动性能较好。启动及制动过程平稳而且基本没有冲击和振动,不仅可以使电机平稳启动和快速制动,而且还可以实现平稳变速。
第四,三菱变频器拥有多种模拟信号的I/O接口,可与数控系统的控制信号匹配,构成自动控制系统,通过预编程实现多种操作。
第五,拥有比较完善的保护功能,如过压、欠压保护,过载、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失速保护等。
二 三菱变频器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实例
三菱变频器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用于空调类负载、破碎机类负载、轧机类负载等等。下面就以三菱变频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节能应用为例来说明三菱变频器在机电行业的应用。
中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三菱变频器FR-E540在冷冻水循环系统中的应用
图2 三菱变频器FR-E540应用于冷冻水循环系统
如图2所示,在冷冻水循环系统中,主机内的蒸发器设定值决定了出水温度,而其吸收的热量则决定了回水温度,蒸发器的出/回水管路上的感温探头将测得的温度传给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知该温差,并把该温差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反馈给变频器的4、5两个端口,从而控制变频器输出频率,变频器输出频率改变控制水泵电动机的转速。三菱变频器内部设有现成的PID功能,PID与温度传感器一起构成闭环自动控制系统,一旦温差偏离给定值,水泵将自动加速,调节温差使之变小;反之则减速。该方法由三菱变频器FR-E540根据温差自动调速,比起用阀门调节流量的方法,节能效果明显提高了很多。
2.三菱变频器FR-E540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应用
如图3所示,发散冷却水中的热量是冷却水循环系统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因此,与冷冻水循环系统的原理相似,仍然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与PID功能一起组成闭环控制系统。
与冷冻水循环系统相似,冷凝器出水管和回水管路上的感温探头将温度传给温度传感器,温差信号经由温度传感器转换为电流信号并反馈到变频器的4、5两个端口,对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对水泵转速的调节。温度传感器与变频器内置的PID功能一起构成闭环控制系统,温差加大时,通过自动调节加快水泵转速,增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反之则减慢其转速。三菱变频器根据温差自动调节水泵转速,可以明显提高节能效果。
3.三菱变频器在送风机中的应用
第一,调节风量。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风机把和热交换器充分接触的清洁空气送入室内,从而调节室温。当媒介的温度保持不变时,带入室内的制冷量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多少来调节,从而实现调温功能。比起传统的挡板调节方法,使用三菱变频器无级变速来改变送风量的大小不仅节能,而且降低噪音,大大提高环境舒适度。
第二,控制方式的选择。手动调节方式,如图4。闭合开关SB,变频器将控制电动机使风机运转,图中WR为手动电位器,经调节可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控制风机电动机的转速。利用变频器的无级调速特点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随时随意调节送风量,实现随意调温。
自动恒温运行方式,具体如图5所示。
FR-E540内部的PID软件可以实现自动调速,从而实现恒温运行。图中的电位器WR用来设定温度,VPF/IPF端测量到的温度值传到变频器后与给定值做比较,比较结果送入PID模块运算,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调节送风量,从而实现系统的自动恒温运行。
三 中央空调系统应用三菱变频器变频后的性能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使用三菱变频器后,中央空调系统实现了恒温运行,由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热负载变化密切相关,所以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在水泵和风机的应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和变频器的PID软件模块相结合,实现恒温差闭环控制模式,不仅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可靠性,而且还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调节,提高了空调的制冷质量和效果,节能效果大大提升。
四 三菱变频器的发展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节能环保产品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三菱变频器作为通过调压调频来异步电机的装置,对于节能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其发展趋势大概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性能化。要求变频器能够提供矢量控制方式,并可以实现大量的、层次各异的控制结构及算法,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解决方案,适应各种各样的市场需求。
第二,易用性。易用性十分重要,在结构上应充分考虑现场实际安装的情况与需求,在软件上则应简化调试过程,提高易用性。
第三,功率机构模块化。模块化的功率结构设计可以为不同系列、不同功率段的产品提供一致性和通用性,提高产品可靠性,方便工厂的各项管理操作,节约成本。
第四,智能化。通过通讯来与智能化外设相连以及提供客户化的驱动编程功能来提高变频器的智能化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
第五,高功率密度。体积小,高功率密度随着新功率器件以及热设计技术的进步也已成为三菱变频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六,减小EMI/RFI谐波影响。减小EMI/RFI谐波的影响在变频器中十分重要,因此也将会是三菱变频器发展趋势之一
五 三菱变频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三菱变频器的使用过程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注意事项:
第一,与腐蚀性气体隔离。如果使用环境空气中的腐蚀性气体浓度很高,那么应把控制箱做成封闭式结构,且要能够换气。否则非但元器件的引线、印刷电路板等会被腐蚀,塑料器件也会加速老化,严重影响绝缘度。
第二,应避免遭受振动和冲击,否则会出现电气接触不良现象。
第三,防止输入端过电压情况出现。如果输入端长时间处于过电压状态,变频器自身过电压保护能力无法调节,那么变频器输入端将会被损坏。因此,要防止输入端过电压。
第四,接地的正确性。系统的灵敏度、抑制噪声能力与接地问题密切相关,接地端的接地电阻越小,系统越灵敏,噪声越小。而且变频器与动力设备不能共地,也就是说二者的接地点必须隔离开来。信号输入线的屏蔽层一端与变频器接地端相连,而另一端不允许接地,否则会发生信号波动以及系统震荡。
第五,做好避雷工作。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尤其当电源线为架空引入时,变频器的雷电吸收网络功能显然不足以防雷。在多雷电地区,在架空进线处安装变频专用避雷器,或者在离变频器20m远的地方预埋钢管做专用接地保护,都可以实现有效防雷。而当电源线是电缆引入时,雷电很容易窜入室内,因此,做好控制室的防雷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第六,谐波治理与无功功率补偿应同时进行。在使用变频器多的地方,如果直接用电容器直接进行无功补偿的话,会出现将谐波放大的情况,此时,供电电流和电容器电流中,谐波成分和间谐波电流比重大大增加,导致电压大幅升高,温度增加,造成电容器因过热而损坏,因此,必须同时治理谐波和补偿无功功率。
六 结束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变频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三菱变频器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这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三菱变频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与完善,节电性能的不断提高,启动特性与保护功能的不断完善,三菱变频器在企业中会有更加乐观的应用前景。目前,三菱变频器已经广泛应用在机电设备领域中,其发展潜力也是有待我们进一步开发的。
参考文献
[1]刘青泉、鄢光辉、徐名霞.变频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的节能应用[J].电气技术,2006(8):73~75
[2]李凌松、杨晓东、乔磊义.变频器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探讨[J].变频器世界,2005(1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