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问题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感悟;体验;训练;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83-0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很明确提到,“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目标的四大领域之一,因此研究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更好地落实数学课程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积极作用。那么怎样认识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在实践中探索促进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认识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加深对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本质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开展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学生就会逐渐习惯客观理性地面对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及体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思考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苏教版教材主要编排了以下策略:综合与分析、列表、画图,枚举、倒推,尝试、转化。这些策略有的侧重整理问题中叙述的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列表、简化等手段,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题意,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准备;有的侧重对问题里的信息进行组合,加工,通过综合与分析,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计划;有的侧重根据具体的问题,有条理、有顺序、比较全面地思考问题;有的侧重在解决新颖的问题时,或以猜测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进行尝试和调整,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将新颖的、复杂的、难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问题。
2、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方法
(1)感悟策略要夯实基础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因为分析与综合是解决问题中最具基础作用的策略。具体地说:第一,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含义。如,加法的含义是把两个数合拼成一个数的运算。加法表现在解决问题中就是把两个部分合起来,求总和是多少 。我们要抓住这一本质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上,把四则运算的概念教学与问题解决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第二,掌握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只有积累基本数量关系的结构,才能使学生在获得信息之后,迅速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低年级学生常见的购物问题,学生在生活中有亲身体验,列式计算是比较容易的,但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是否会做,同时要渗透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长期训练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意无意地借助数量关系进行思考,从而由原先的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过渡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思维方法,为具体列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它能简化思维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第三,学会基本的思考方法。在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综合法和分析法。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应该经历循序渐进地过程。即一开始具有分析、综合的意识,慢慢地明确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的过程,直到将这两种思维方法整合。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与提高解决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2)内化策略要反复体验
教材中增加“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会解决某一类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学生经历并体验每一种策略的形成过程,获得对策略内涵的认识与理解。策略教学不能直接由教师传递,而应重在学生的体验。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多层次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我运用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用这个策略?”“这一策略的运用程序是否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的策略是否唯一?还有其他的策略吗?应该如何选择?”……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体验进行整理归纳,最终内化成自己的策略。
(3)外化策略要科学训练
感悟、内化策略之后,教师要科学练习,要帮助学生掌握策略,熟练应用策略,增强策略意识。科学训练要做到:第一,目的明确。策略教学的重点不是传递知识,不能把解决某一类具体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而要加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策略的感悟。第二,注意方法。策略训练时要注意题型的变化,呈现方式 的多样、问题结构的开放,避免学生照搬解题模式。设计练习,要认真分析教材的意图,充分利用教材的习题资源。苏教版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设计的练习目的性、科学性、层次性很强。例如,六年级《转化的策略》一课,教材就设计了基本,综合和提高等多个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篇2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是苏教版《实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内容。对于倒推,学生不仅有生活经验,而且在苏教版教材四个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常有渗透。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经历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策略的价值。
例1呈现的是两个量一次变化的问题情景,数量发生变化的过程相同,是已知现在的数量,要求原来的量。学生理解“倒回去”的方法,其实质就是从“现在回到原来”。例2的教学应扣住数量变化比较复杂时需要“有序整理”,已知现在要回到原来需要“反向推算”,给学生思考解决这类有着复杂变化的问题提供了操作的策略。通过例1、例2教学揭示倒推策略的思考路径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活与唤醒——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你们见过这个词语吗?什么叫策略呀?策略就是计策、计谋。策略可不是一般的办法,我们在解决简单的问题时需要策略吗?用一般的方法就可以了,那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需要策略呢?比较难一点的,不过再难的问题也是由简单的问题演变而来的,今天我们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先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好不好?请看大屏幕:小红从家去上学,先向东走到大桥,再向东南走到桃园,再向东走到学校。放学回家时要想原路返回的话,你能说出小红回家时的路线吗?指名说。(我们可以用手比划一下)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小红上学时和放学时走的路线怎么样?反过来走其实就是倒过来想,倒过来想在数学上你知道叫什么吗?
板书:倒推
二、归纳与推理——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
例1,现在有两杯果汁,哪杯多一些?一共有400毫升,甲杯倒入乙杯40毫升,现在怎么样了,要求原来甲乙两杯各有多少毫升?
师:别急,我们先来整理整理,原来的两杯果汁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列式解答。
指名板演,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原来 现在
甲 240毫升 200毫升
相机板书:
乙 160毫升 200毫升
谁来说说看,刚才我们是怎么样倒过来想的。(借助手势比划一下)
小结:刚才,我们运用倒过来想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倒推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策略,我们在一年级、二年级时就已经运用过了(课件演示)。
2.出示小练习
问你们会倒推吗?你能先用箭头表示变化方向,再写上计算方法吗?试试看。学生做在作业纸上,指名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倒推的?并简单的检验一下。
3.教学例2
出示例2.默读题目,问:小明的邮票数发生了几次变化?怎么变的?又收集的在数学上怎么表示?送给小军的呢?还剩多少?你能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小明邮票的变化过程吗?试试看。
收集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给出一定的评价。(有时数学就这么简单,几个数字几个符合就能把意思表示的很清楚)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你是怎么倒推的?
小结:刚才我们是先找到了来时的路,倒推的时候,按原来返回就很方便了。
4.对比、总结
刚才我们运用倒推的策略先解决了两杯果汁的问题,接着又解决了邮票的问题。为什么这两道题目都运用了倒推的策略呢?它们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
三、对比练习——提高识别能力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运用了好几次倒推的策略了,你觉得倒推的策略好不好?它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我这里有两道题,指名读题。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解决的?哪道题你用了倒推的策略,为什么第一题不用倒推?
小结:看来,倒推的策略也不是万能的,选择什么策略我们只能视具体问题而定。
四、回顾与总结——促进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小结:看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都是满满的。让我们带上这份满满的收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如果能够运用好策略的话,你一定能走向真正的数学自由王国!
课后反思: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我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逐步丰富和建构对“倒推”策略的理解和运用,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的价值。我是怎样引导学生经历“倒推”策略形成过程的呢?
一、唤起学生生活体验,为建构策略模型奠定基础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课始,我创设了“小红从家去上学,先向东走到大桥,再向东南走到桃园,再向东走到学校”这个熟悉的情境,目的是唤醒学生的路径意识,为学生建构倒推策略解题模型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完成从方法到策略的跨越
策略可不是一般的办法。教师出示例1学生迫于去解决问题,这时老师一句话:别急,我们先来整理整理,原来的两杯果汁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列式解答。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再次让学生体验事情的变化是有顺序的,从而感悟到有条理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在汇报交流中,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倒推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策略,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出示例2后教师的追问,促进了学生对策略形成具体化,促进学生在反思中提高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
在解决问题后,小结、归纳,从条件和问题上寻找共同点,对解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反思,概括可以用倒推策略解答的问题的共同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是如何运用倒推的策略来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建立这类题的解题模型。
三、设计对比题,让学生体会倒推策略的局限性
篇3
画图策略是小学生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策略之一,利用画图可以直观地显示题中信息、问题之间的联系,能更清晰、更有条理地反映数量间的关联性,引发学生的有序思考,形成解题思路。下面,我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与思考,提出个人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教学片断一:
师:大家都知道画图能把题目意思反映得更清楚,那你能用这个方法去分析思考下面的例题吗?
出示例题:桃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操场,长80米。修建校园中,操场的长增加了8米,这时操场的面积增加了400平方米。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先合作探究,用画图的方法反映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理解对应的联结点,把握题目的本质特征,再反馈交流)
……
上述教学,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再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主体的突显,使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研究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解答方法,而且能逐渐形成策略意识,习得解题策略。
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画图的策略很轻松地解决了问题,你们喜欢这种策略吗?请再仔细看看自己画的图,想一想,有了它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1:还可以求现在操场的宽。
生2:还可以求现在操场的面积。
生3:还可以求原来操场的面积与增加后的面积相差多少。
……
师:你们真聪明!能用掌握的本领去解决这些问题吗?
……
上述教学,巧妙利用例题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图解对题目深入理解与探究,把画图策略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断让学生感悟、深思。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反思、探究中进一步理解画图策略的意义,逐步掌握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片断三:
出示题目:桃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5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出示题目时,逐步分解进行提示:(1)长增加8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2)宽增加8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3)长和宽各增加8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学生依据师的提示,自觉进行思考分析)
师:如果你对其他同学的回答难以理解的话,可以先在脑海中酝酿画图,如果还有困难的话动手画一画图来验证。
生1:(80+8)×(50+8)-80×50。
生2:(80+8)×8+50×8。
……
上述教学,先以文字的误导让学生轻易地获得答案,再通过画图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通过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画图策略的价值。这样教学,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思考:
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在学生的心目中,它是枯燥的、难解的概念、法则、记忆、运算等组合体。数学本质是一种文化,且《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践行并彰显数学的本质,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精彩呢?我立足于记忆、过程等角度进行探索,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的教学,形成了以下粗浅的认识。
1.让已有的学习积累成为基石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的教学摒弃了传统就题论题的做法,采用回忆激趣的导入唤醒学生的记忆,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助力。同时,将认知活动整合于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再利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等活动,引领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研究与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在创造与分享中自然建构知识和能力。
2.倡导自主促进学习的深入
本课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结构,抓住传统应用题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编题并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改变题目的探究中学会运用。
3.鼓励求异培养创新精神
让学生应用策略成功解决问题,能使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画图策略在数学思考中的直观优势。同时,激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既让学生走出就题论题、机械解题的旧窠臼,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4
一、重视建立基础的数学模型――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关系
解决问题的基础模型主要是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关系。第一学段的解决问题主要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一、二年级的学生对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的数量关系一定要清晰,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桌子的左边有1只纸鹤,右边有2只纸鹤,一共有多少只纸鹤?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纸鹤,就是把左边的1只纸鹤和右边的2只纸鹤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是1+2=3(只)。 草地上有4只小鸡,走了2只,还剩多少只小鸡? 求还剩多少只小鸡就是从总数4只小鸡里去掉走的2只小鸡,就是还剩下的只数,用减法计算,列式是4-2=2(只)。这两题是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有了数学模型,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清晰多了。
二、注重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现行教材中显现的需解决的问题改变了以往以全文字的形式,而呈现给学生的都是富有生活气息、发生在身边的、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排除干扰因素有效地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这种能力需要教师从一年级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采用“观图思文,读文想图,图文合一”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归纳与类比收集信息,引导学生们说图意,在提取出简炼的数学语言的过程中,完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对问题的深度理解。
三、注重建模的思维基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出合理问题,必须经过对信息的内在联系进行生活化的经验梳理程序。如给学生两个信息,要求学生提出合理问题:1 .妈妈买回8个苹果;2.吃了5个苹果。学生要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他首先就要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这两个信息进行思考:“吃了”就是在原有的基数上减少(生活经验),应该提出求剩余的减法问题。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提出符合数量关系的合理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教师要敢于放手,为学生创设充分思考和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任何包办代替或者挫伤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性的行为必须避免和杜绝,这样才有助于鼓励学生敢想、敢于表达思考的意向。训练多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加强,合理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当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构建解决问题常见的“模型”,归纳提炼数量关系就水到渠成了。
四、重视解决问题的“拐杖”――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适时提炼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分析,较快地找到解题的方向,使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呢?我们可以分三步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的能力:第一步,对信息(数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识别,确定数量间的关联性;第二步,分析两个数量之间存在怎样的运算关系,得到正确的数量关系;第三步,用数字符号把分析得到的数量关系,转化成解决问题的算式。整个获取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的思维过程,都围绕着数量之间的运算关系进行思维活动;而前两个步骤则是“如何获取正确的解题方案”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步骤、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按“思维三步走”的办法对题目的数量关系进行思考分析,机会多了、时间长了,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就会形成――最终为解决问题的学习与发展获得有力的“拐杖”支持。
五、灵活训练――多种形式去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篇5
【关键词】解决实际问题;教育价值;教学关键;解题策略;情感体验;数学意识
1.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教育价值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从根本上讲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这一过程就是把掌握的数学概念、规则、方法和技能进行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有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去主动探索,这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为今后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关键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实现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就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就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现行的课标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选择,并提出数学问题。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有的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不到落实。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是依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初级阶段主要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例如:“二(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要求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就是要把男、女生人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25+20=45(人)。此题运用加法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实际问题也逐渐复杂,仅靠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向高层次发展,注意提炼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用数量关系式建立模型,去解决二、三步计算的有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对信息材料的处理能力和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搞一刀切,鼓励直觉猜想,鼓励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3.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提供的问题情境要简明生动,突出数量关系,防止形式化。创设问题情境应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感,采用人物对话、图画、表格、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情境,使学生感到这些问题来自自己熟悉的生活原型,这样就容易身临其境,理解并抽象成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情境一般不会将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需要学生去寻找条件,问题需要教师或学生提出来,对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简化和模拟。因此,生活情境一定要简明、生动,突出数量关系,不要不切实际,使学生看不懂、说不清,找不到解题思路,这样就会浪费教学时间,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2 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应用题的恰当过渡。一年级多学一些图画情境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进入二年级就应该逐步出现半文半图的,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图画情境在低年级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于此,不能过分留恋。文字应用题也是富有情境的,同样具有现实性,但这个情境与形象的图画相比是概括的,它是经过筛选,经过提炼而成的。解答这种言简意赅的数学问题是实行第二个转化的必需,也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会审题,弄清题意,然后再去解题。
3.3 把两步实际问题的解答作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转折点。两步与一步之差不仅仅只是多了一步,而是起了质的变化。两步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分离”现象,涉及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学生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解答。怎样才能解决这一学习难点?怎样能使学生在条件与问题的“空隙”处寻找出突破口?我县教师九十年代总结的经验值得借鉴和继承,如:“连续两问改一问”“一步变两步,变中寻思路”“改变条件和问题”“填条件、提问题”等方法,在帮助学生寻找“中间问题”中起到了“脚手架”的作用。
3.4 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能立即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例如,光明剧场楼下有415个座位,楼上比楼下少175个座位。光明剧场共有多少个座位?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楼下座位数+楼上座位数=总座位数。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式,发现必须先求出楼上座位数,该题便迎刃而解。又如,“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都是学生解题的基本“骨架”或称数学模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提炼总结。
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在分析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如:题目中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跟哪些条件相关?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素材?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等等。其中分析法、综合法的思路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3.5 为学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有些实际问题结构特殊,变化多样,数量关系复杂,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才能理清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小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策略主要有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假设法、逆推法、枚举法、转化法等等,这些解题策略能使隐藏的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1) 在有目的指导中生成“策略”。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而学生策略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各种策略的指导,二是运用策略解决各种问题的指导。首先,策略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从低年级开始就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进行解决问题分析策略的渗透,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到了中高年级要加大“策略”指导的力度,使学生随年级的升高能经常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策略。即引导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对同一策略要反复进行指导,直至学生能灵活运用。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解题能力
一、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基础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低学段开始,课堂上的听课、书写习惯的培养、计算能力的训练如此,解决简单问题的教学也是如此。从学生刚开始接触的简单问题开始,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以明确的要求,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读题目,先默读,再朗读,读的时候要不多字,不少字,还要把问的语气读出来。边读要边思考:题目里给了什么条件,哪个条件有用,哪个条件多余,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是否都具备?应该选择哪种列式方法等。久而久之,学生就顺其自然地养成一种好的做题习惯,拿到题目就不会盲目地去用猜测的方式解决。这种学习习惯一定要坚持使用,会为学生下一学段奠定基础,甚至一生受益。
二、多动脑,用巧妙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审题不仔细,是学生通犯的毛病,何况在民族地区有的学生还存在语言障碍,对有些题目里涉及的事情不熟知,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去做充分的准备。如,收集图片、实物备用等。教师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会为课堂增色许多,学生弄懂了题目的意思,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就会有信心、有兴趣去解决问题,这样岂不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每当学生看到老师上课时带来了不同的教学用品,就会猜想:老师今天又会让我们解决什么有趣的问题呢?学生有好奇,课堂教学就会有魅力。学生也就会喜欢数学课,更乐意融入课堂随老师探讨一个个问题。
三、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习知识的印象
课堂上太安静不是我所追捧的氛围。我在教学要时不时地弄一些花样来。比如,在教学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题目时,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售货员和买主,再增加一点讨价还价的情节,课堂氛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不管老师怎样把题目变式,都难不倒他们。有时我还采用分甲方和乙方开辩论会的方式,对一道题的对错进行争论,这样的教学印象深刻!当学生回答问题又对又快时,有时我会幽默地说:“你答对了,加10分!”这时学生会越来越兴奋,也越来越有自信。如果课堂教学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精彩环节,乐中求知,学生还会被什么样的困难所吓倒呢?
四、课堂训练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并切合实际
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虽然相同,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接受程度自然不同。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就需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就是要因材施教。不可过于简单,也不能随意加大难度,让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很多学生就是被那些力所不及的题目吓倒的,久而久之,就对解决问题的题目敬而远之了!所以,教师在课堂训练和作业设计中,题目要分类,学生也要分层。
五、紧扣数量关系说算理,是高年级教学的法宝
从中年级开始,教师就多训练学生说算理,说一遍比写一遍效果更佳。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每列一个式子,都让学生说一说得到的是什么数量,为什么这样列式。我一贯喜欢让学生说道理,当学生表达不清楚时,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方法,当他自己感觉到说不通时,自然会明白思路不对。如果一直这么训练,无形中交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法宝,从简单文字题到复杂的分数、百分数、比例列方程等各种题目,拿到后都会有入手解决的突破口,自然也就应对自如了。教无定法,学有捷径,同一道题学生解题的切入点不同,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一题多解给学生自由开放的思维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总之,要使自己的教学有突破,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要多学习,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智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一定会让学生对学好数学的任何知识都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53-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年级的学生年纪小,根据学生的特点,一年级大多数学习的是一些图文实际问题,内容的呈现体现了学生已有的兴趣特点,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有关的素材。特别是将解决问题和计算相结合,将问题融入情境,变成了一幅幅色彩鲜艳、具有生活情境的主题图,这样每一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平时,时常听到家长反馈:老师,我家孩子不是不会做题,你看解决问题我在家给他读了题,他就会做了。是啊,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能正确读题,领会题目意思,而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实际问题几乎都有图文的形式呈现,学生往往会受到图中艳丽或可爱的卡通图案所迷惑。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会读”“能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年级的实际问题,以图文类占绝大多数,所以学生会读题,能说,也就看懂了题,这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有限,想要正确、完整地读题,是非常困难的,那如何能让学生慢慢会读题,说题意呢,以教材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认一认我们经常遇到的字,不要求W生一下子就能认识,但是这样持之以恒,天天强化,迈小步,不停步,让班级中部分学生先认识,然后通过老师的强化,同伴的促进,让学生慢慢做到数学上的常用字词能认会读。
除了强化学生认字,在一年级读图非常的重要,实际问题通常都以图文的形式出现,一般读图我会分为有顺序地读、有选择地读、有意识地读。例如《认识加法》时,教材中出现了一幅主题图(见图1)。首先让学生自己看图,说说图中你所知道的信息,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可能是杂乱的 ,是数学信息和非数学信息相间的,在汇总的时候有意识地引导,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等顺序有序观察,让学生有顺序地读图;图文实际问题上的信息是非常多的,学生在观察时数学信息和非数学信息是相间的,教师要突出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尽量摒弃一些无关信息的干扰,让学生有选择地读图;有的时候,有图有文字时(见图2),题中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片信息,学生往往会忽略图中所隐含的数学信息,指导学生观察图片中有用的信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读题。
会读题,不一定就表示读懂了题,会读题,只能够找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要会解题,必须读懂题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将数学问题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从而理清数量关系。例如图1,这是学生初次认识加法,所以要将图意说完整。“有3人在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要让学生反复说,说熟练,在整个认识加法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完整地说3句话;而图2,这样有图有文字的,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读题之后,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将题意说清楚,切不可简单地将条件和问题罗列。在这里,最好是先说总数,一共有13个桃,小猴买了9个,还剩多少个?这样清楚、明了;图3这样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学生不会表达,指导学生将条件说全面,有条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题意,也要特别关注像“一共”、“原有”、“还剩”这些关键词的运用,也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基本的数量关系。
二、由表及里,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一年级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运算不外乎是加、减,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果解决问题错了,有的学生题目都不看,直接将错题擦掉,加法改成减法,或者减法改成加法,其实根本没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因此,在一低年级教学加减运算的初步认识时,要使学生了解运算的意义,这是教学重点和根本所在。
例如图4, 这是《认识减法》的初始课,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充分观察,寻找图中的信息,“一共有5人在浇花,走了2人,还有3人。”这三句话的完整叙述对于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像这样,一共有5人,走了2人,还有3人。就可以用算式5―2=3来表示。那谁愿意说说5―2=3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看图说图意,引出减法算式,然后再根据算式说意思,生活情境与图结合,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思。如果仅仅这样,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我们要一步步由表及里,继续深入理解减法的意思,引导学生思考:5―2=3除了表示“一共有5人,走了2人,还有3人”,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根据算式编题。如:一共有5个苹果,吃掉2个,还剩3个;原有5只蝴蝶,飞走2只,还有3只;有5本书,借走2本,还剩3本;……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说的是吃苹果,有的说的是蝴蝶,有的说的是借书,不同的事情,却能用同一个算式来表示呢?”通过创设能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然后整体上比较、概括所编“问题”的共同之处,因而能够认识到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要用减法做。学生通过对现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图的观察,感性上对减法的意义有所了解。通过创编,让学生对于减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情境图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通过操作进一步内化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小棒,先摆5根小棒,然后拿走2根,还剩3根。逐步培养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去掉一部分”的能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有明确的“去掉”的过程。只有去除减法意义的表面现象,才能突出本质特征。
三、建立模型 ,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数学的学习,不能就题论题,要从一题到一类题。例如图5:在一年级,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不高,以往在学习这样的解决问题时,时常分不清是加法还是减法。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通过看图可以发现,摘了28个桃子,吃了一些,还剩7个,问吃了多少个?其实,在主题图中,我们可以重点突出图中篮子里剩下的7个,剩下7个,28个桃剩下7个这一部分,要求吃掉的部分,用这样的图例说明:
这样分析,学生就会很清楚,28个是总数量,吃掉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求部分量用减法。
那对于习题中求划走的只数,借走的个数,已经栽的棵树,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篇8
1.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教育价值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它促使学生将过去已掌握的静态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再次,它能使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首先,它能使学生认识到所学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其次,它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再次,它能使学生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解决问题需要学生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去主动探索,这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其次,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所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2. 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关键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本质上就是实现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就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就是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现行的课标教材比较注重第一个转化,经常提供生活具体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选择,并提出数学问题。但在完成第二个转化时,往往一带而过,显得十分单薄,有的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去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也得不到落实。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主要是依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初级阶段主要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3. 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供的问题情境要简明生动,突出数量关系,防止形式化。
创设问题情境应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实际问题情境一般不会将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需要学生去寻找条件,问题需要教师或学生提出来,对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简化和模拟。因此,生活情境一定要简明、生动,突出数量关系,不要不切实际,使学生看不懂、说不清,找不到解题思路,这样就会浪费教学时间,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掌握好图画情境题向文字应用题的恰当过渡。
一年级多学一些图画情境题,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身临其境地进入角色,从而理解题意;进入二年级就应该逐步出现半文半图的,或直接用文字叙述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图画情境在低年级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停留于此,不能过分留恋。文字应用题也是富有情境的,同样具有现实性,但这个情境与形象的图画相比是概括的,它是经过筛选,经过提炼而成的。解答这种言简意赅的数学问题是实行第二个转化的必需,也是数学的本质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会读题,读懂题,会审题,弄清题意,然后再去解题。
(3)把两步实际问题的解答作为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转折点。
两步与一步之差不仅仅只是多了一步,而是起了质的变化。两步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分离”现象,涉及的数量关系也比较复杂,学生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解答。怎样才能解决这一学习难点?怎样能使学生在条件与问题的“空隙”处寻找出突破口?可以试着采取“连续两问改一问”、“一步变两步,变中寻思路”、“改变条件和问题”、“填条件、提问题”等方法。
(4)要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能立即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在分析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其中分析法、综合法的思路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
(5)为学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一般来说,小学生解决问题常用的分析策略主要有操作或模拟,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摘录条件,假设法、逆推法、枚举法、转化法等等,这些解题策略能使隐藏的关系明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思路。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①在有目的指导中生成“策略”。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而学生策略性知识的生成与发展来自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指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获得各种策略的指导,二是运用策略解决各种问题的指导。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并在运用中巩固策略性知识。同时,还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当一个数学问题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会联系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这就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元化”。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性,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性知识的发展。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9-01
新的课程标准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努力培养学生通过利用所学数学思维与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增强数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不只是一个单纯解决某一问题的教学过程,而是让学生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辨别生活中或其他学科中运用到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准确的使用数学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
1 指导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使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信息资源,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境下指导学生观察并收集有关教学信息,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细心观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收集并处理信息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课件,有飞机、蝴蝶、奖杯、喜字等图片。让学生细心观察这些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图片,找到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有的学生会说这几幅图由中间分开,两边的部分是一样的。这时教师运用学生观察到的特征分别比对每张图片,学生就能更直观的认识到他们的观察是否准确。在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提高了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2 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是相互关联的,有些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1]。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新旧知识加以联系与对比,指导学生发现问题。
例如: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准备如下两个问题:
①为了庆祝学校成立50周年,在校庆活动中,不同年级分别准备了不同数量的气球。三年级一共准备了38个气球,三年级准备的气球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年级分别准备了多少个气球?
②为了庆祝学校成立50周年,在校庆活动中,不同年级分别准备了不同数量的气球。三年级一共准备了38个气球,三年级准备的气球数是二年级的2倍。一年级准备的气球数是二、三年级准备的气球数的一半。请问一年级准备了多少个气球?
教师将这两个问题展示出来后,学生就明显的发现了这两个问题的前提条件都相同。教师在这时让学生回答两道题的不同点。有的同学会回答:“①题是之前我们学过的两步计算法。②题增加了一个条件”,还有的同学会回答:“最后提出的问题不一样。”通过为学生展示这样相似的两道题目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问},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会在遇到新问题时,将其与之前学习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对比他们的不同,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解题方法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2]。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解题方法。
3.1 画图法
画图法是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利用简单直观的几何图形将题目中复杂的文本信息进行简化,让问题变得更加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找到题目中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线段等对题目中的内容进行替代,帮助学生明确题目中信息之间的关系,促进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教学课堂中,为同学演示了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并提出问题:如果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会增加多少呢?在解决这道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画图法,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一下就能能出答案了。
3.2 枚举法
小学数学中除了会使用直观的画图法以外,还经常使用枚举列表的方法[3]。学生可以利用列表的方式将符合问题标准的结果枚举出来,经过二次验证选出最符合的答案。此外,通过枚举列表法,可以将题目中繁杂的信息提炼并整理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课堂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只笔的价格为2.3元,小明现在有1角、2角、5角的纸币各4张,要想买这支笔,小明有几种支付方法?”在指导学生解答这个应用题时,首先根据题干明确要支付2.3元,最多可用4张5角钱,但是1角、2角的纸币加起来也只有1.2元,所以确定5角钱至少要使用3张。在此基础上,使用枚举法,将纸币的几种使用方式列举出来。
①使用3张5角钱时:3张5角、4张2角;3张5角、3张2角、2张1角;3张2角、2张2角、4张1角。这3种方式。
②使用4张5角时:4张5角、3张1角;4张5角、1张2角、1张1角。这2种方式。题目的答案为:5种方式。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运用有效的解题方法等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问题解决模式;实践背景;过程;评价;反思
一、实践的背景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无奈:讲了、练习了好多次的题目,再做,还是错误,不管讲了多少遍,总有学生会跟你对抗到底. 这是教学中令人困惑和烦恼的事实. 所以在课堂教学模式体系中去寻找、创造一种可借鉴、应用的模式. 以便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基于此 “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问题解决模式建立的过程
具体的过程可叙述为:
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阶段. 2. 认识问题阶段. 3. 解决问题阶段,这一阶段是思维的期,是能力的展现期. 4. 反思阶段,这是问题解决的后期阶段.
三、问题解决模式的实践功能
1. 教学功能. 模式追求的是教学的显性效果:即提高课堂效率、效益,抓住学生的心,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也追求教学对学生人格发展的长期隐性的效应.
2. 培养功能. 知识的问题化,实际问题的数学化,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始终把教与学置于问题之中,把问题解决看作学生的学习过程.
3. 发展功能. 可以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创新.
4. 控制功能.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人为创造的,在教学中的实施必须通过教师来实施的,这也就决定了它在教学调控方面应该有着比较实际的操作意义.
四、实践中的具体策略
1. 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条件. 2. 开拓“问题解决”的空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要有效地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和应用知识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准备——实施——结果,除了老师指导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 3. 研讨“问题解决”的方法. 我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研究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反思和再认识的过程. 4. 反思“问题解决”的效用,任何模式的创建和实施,都是有所目的和追求达到某种效果的.
五、如何评价问题解决模式教学实践活动
1. 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问题”是中心,是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主线,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生命活动的媒介. 2. 突出能力与知识并重的原则: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知识体系. 3. 注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原则. 4. 把握激励性原则,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勤思善问. 5. 注重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是以学生智力个别差异为依据的,问题解决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各个方面趋于多样化.
六、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中给我们的思考
(一)积极意义
1. 有利于刺激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个充满疑问与悬念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每名学生为了获得对问题的合理解释,会引起思维的积极反应. “基于问题解决式”教学更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生乐于质疑、乐于探究新知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答疑解惑的强烈欲望,养成创造性思维的优秀品质.
2. 有利于学生间讨论交流,形成合作意识在问题情境中,当学生的思维遇到障碍,新知识可能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发生冲突而“百思不得其解”时,便会与周围的同学热烈地讨论交流,甚至有时争得面红耳赤. 这时教师也可作为讨论中的一员,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适时的诱导,使他们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和内心体验.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最后必定会形成共识,也会使他们树立起合作的意识.
3. 有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便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必将会引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广阔性和开放性. 思维就会逐渐地由初期的“雾里看花”走向“朗朗乾坤”,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通过调节焦距来达到成像的最佳效果. 当然,思维的心理形成过程远比“成像”复杂得多.
4. 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过程中包含有诸多矛盾,但其中教与学是基本矛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教学相长”这一道理. 在问题解决式教学中,学生在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等综合素质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往往会由问题派生出问题,将问题细微化,甚至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意料,从而会使教师不断地反思,为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