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 模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56-01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做出拙论:

一、高效课堂备课要“实”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前要很好的预设生成,能力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生成预设。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必须明确知识点及知识块在单元,在所编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当然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合生活实际,挖掘乡土资源作为教材,达到优势互补。用贴近生活,而有血有肉的更加形象生动的教材与教法,激发、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学情要“清”

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根据学情备写教案,全面分析优秀生,学困生的知识结构特点,以中等生为备写标准,兼顾两头,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教师要多深入学生,了解学情,认真参与倾听,捕捉生产点,寻找问题,寻找策略,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最大收获――也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三、课堂显现一个“活”字

教师要在形式方法上把握有度,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带来教育质量的高效。

1.灵活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的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成功的课。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学和练。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由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把整个课堂完全放心的交给学生,教师只能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科学的学法指导。“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产生质疑,发现问题。通过质疑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开辟了课堂教师的心空间――高效课堂。但要真正实现高效,必须务实,不断寻求方式方法,探讨交流经验,集众家之长,和集体之力,尽可能的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四、构建高效课堂对我们教师能力的要求

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教师要多动脑多下苦工,多花时间,多出点子,教中研,研中思,思中提,做好以下几点:

1.要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评价也许是学生来议,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

2.要有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科学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要有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课堂管得死,就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欲望,但热闹又是课堂纪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能收得起来。

4.要有机智的课堂环境把控能力。环节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设计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这取决于教师的随堂机智。

高效课堂规模的形成,还必须有相适应的应对策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保障课堂有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的写教案,而是必须备教材,备学生,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琢磨教学中难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另外,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要设计高效课堂必须的质量较高的练习、教具课件、学具等辅助设施缺一不可。

第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课堂高效的基础。

入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善于运用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的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气氛。教师要在课堂上态度和蔼,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敢于提问质疑,营造明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第三,求真务实,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模式 方法目标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68-02

高效课堂应该是单位教学时间内实现课程目标最大化、最优化的课堂。贯彻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理念需要我们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新课程给中学思品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对中学思品课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效互动。在规范办学的大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从教师的教这一角度浅谈打造高效课堂的以下几点认识。一、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新课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即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讲究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并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因此,这一目标对于思想品德课高效教学模式的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基本程序

1、课题情景引入

结合初中思品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思品学科的学习现状,用视频、材料、漫画、动画、活动、问题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思品学科的兴趣。

2、学习目标呈现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上是知、情、行的统一。从知识技能而言,自主学习由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向教会学生怎么会学转变,教学生会学其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我学习;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目标呈现过程:

(1)教师出示目标。可用投影、板书、口述等方式完成。

(2)学生感知目标。用个人领读或学生齐读的方式进行强化感知,加深印象。

(3)教师解读目标。对学习目标进行简单说明,强调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以及达成目标需要注意的细节。

3、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索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进入新课教学后,教师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相关内容可事先设计一些问题展示给学生,也可要求学生在自学课文之后,提出相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课文,大致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一些不能理解的内容做好记号。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要符合自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有一定的梯度,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都能感受到课堂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自主学习可依据学习内容和课堂具体情况设计成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形式。具体步骤如下:

(1)出示自学指导。明确告之自学的要求。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自学后应达成的目标。

(2)学生自主学习。依据自学的目标和自学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书上找出本框的基本的观点(或知识点)。

(3)自学效果检查。教师采用个别检查和学生相互检查等形式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查。

(4)尝试训练检测。在规定的时间内试着完成《课堂作业》(或者是学案)相关的基础训练题(选择题)和比较简单的问答题。

4、讨论释疑

课堂交流讨论时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深入参与,精心设计问题,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讨论交流习惯,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讨论是,我们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提出自己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然后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

释疑过程也就是师生互动、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各个小组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各小组要将本组的共同共同问题向全班提出,由其他小组租出解释和回答,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也要不时的扮演和学生一样的角色参加交流和讨论,知道将本课堂所有阴暗问题全部解决。

讨论释疑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自学,学生能够大致了解课文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知识点,如在讲“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时,为什么要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怎样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理解就有点困难,教师可进一步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解决。以亲身感受和喜闻乐见的事例得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的精神得到激发,也在积极参与中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经过讨论,教师开始有针对性地提问,也就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解决难点。

5、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反馈----矫正”功能使它既是测量学生学习目标达到水平的重要手段和衡量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一把尺子,更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替代的手段和途径,而课堂检测的设计是检测实施的前提和关键。如何实际课堂检测,学科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精选精做,习题要有层次性,内容更要适应全体学生。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当堂反馈。

练习巩固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提高环节,因为学生前面获得的知识是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获得的,不够系统稳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总结。在总结中要善于启发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由熟悉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最后,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通过及时的练习反馈,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丰富灵活的教学方式

1、创设教学环境

教师应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保证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给每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发挥自己多方面的潜能。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之中,平等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民主、和谐、关爱、欣赏。

2、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无定法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研究学生的智力、兴趣、性格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每个人拥有的潜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探索、研究、发现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获得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在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指点迷津,疏通障碍,在化难为易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多媒体的运用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脑海里思考的涟漪,进而激发起浓厚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信心。

要求教师深钻大纲教材,精心设计课件,并熟悉课件,在讲课过程中把课件——老师——学生融为一体,随着课件的播放,让老师层层深入的设问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3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它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我校(此处指河北省滦平县长山峪镇中心校东营小学,下文同)根据新课程模式“问题情景―建立模式―解释应用与拓展”,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索,构建了我校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其流程为“创设情境、设疑激趣―引导探究、自主建构―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自主反思、深入体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学数学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的、现实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打下基础,以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故事法、游戏再现法、新旧知识冲突法、联系生活法、媒体展现法、问题竞猜法、障碍设置法。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自主探索。通过充分估计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创设较大的思维空间,并预留较多的探究时间,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思考、交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前,教师应提出富有挑战性的、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并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之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着力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指导,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交流评价。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相互学习借鉴,受到启发,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其数学交流能力,建立自信。课堂教学的交流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体独立与课本交流、小组合作交流(生生交流)、集中交流(师生、生生交流)。

为了使学生在交流中能做到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①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发言的重点,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②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他们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精炼且重点突出;③适时转化。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还要注重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受到启发、得到激励。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评价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综合考查:①评价小组成绩,进行组际竞争,把小组成员的利益统合成集体利益;②评价个体的成功。使学生感到小组合作活动。既利己,又利他。教师不仅对结果的对错进行评价,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思考的过程进行评价,并给予有效的引导。

3.抽象模型。数学模型指的是对数学知识进行简化和提炼,再通过数学语言、符号或图形等形式对其进行概括与归纳、描述、反映特定的问题或具体事物之间关系的数学结构。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模型,主要指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数量间的关系等,这些基本的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在自主探索、充分交流和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揭示数学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常用的方法有:

(1)让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再在直观的事例中进行分析验证。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以及计算方法之后,在教学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让他们大胆地猜想一下它的面积计算可能会和哪些有关。然后,再提供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或梯形材料,要求学生进行研究,从直观的图形中开展具体分析,从而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最终得出结论。

(2)让学生在许多直观或贴近生活的实例中进行有效地综合比较。综合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现象、数学实例的分析情况进行整理组合,从而形成对这一类数学知识的总体认识。比较相关数学现象、数学实例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再用数学的语言或符号等进行概括。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从中抽象出它们的共性是:被除数÷除数=,最终用数学符号概括出:a÷b(b≠0)=的结论。

(4)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是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让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疑惑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加以解决,从而完善认知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局部认识发展为完整认识。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训练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练习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常用的题型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拓展训练。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篇4

一、课题研究情况的简要介绍

本课题自开展以来,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本校相关教科研管理制度,并且根据本次课题研究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大沟中学“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小组管理制度》,从组织领导、课题管理、考核工作、教科研常规制度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课题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及时归档,专人管理。课题组各位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各项管理措施积极有效落实。校方对本课题研究高度重视,从人力、设备、经费等各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课题负责人王琥田老师自课题开展以来,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在工作过程中发扬创新精神,虚心听取各种关于课题研究的意见;全面负责该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人员合理分工、课题科学管理及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对课题研究的质量全面负责和把关,带领课题组人员在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意义、推广价值等方面下工夫,精益求精;带头端正科研动机,协调好课题组内部及课题组与组外人员的关系;积极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宣传、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同时,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且深入课题研究,发表课题研究相关论文,撰写心得体会、教学反思。

课题小组人员分工安排科学合理,课题负责人王琥田老师负责教研课、教育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实践研究的撰写、指导课题开展及督导等各项工作;胡鹏老师负责组织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评价;邢连旺、徐仰真老师负责收集有关信息、相关资料。史振中、王旭红、宿涛老师负责管理教学日志及实践研究。成员按照各自分工搞好各项工作,注重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二、课题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我们课题组坚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农村学校教学实际,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大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科学的方法是保证科研成功的基本要求,课题组统筹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问卷调查法。调查的主要内容是:①学生对各科课堂教学的喜欢情况;②结对子后,对尖子生能力的提高及后进生转变问题。2.案例法。3.文献法。4.行动研究法。合理的研究方法让本次课题研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题组对阻碍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题组紧抓高效课堂的这个基本内涵,根据本校作为农村初级中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影响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理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形成了“灌输式”教学思维模式,忽视了教师要“尊重、平等、宽容的对待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和主人”这一教育新理念。2.与城市学生相比,有的农村学生见识相对较少,思维活跃程度相对较低,表达与诉求能力相对较低等,农村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按实际情况做好农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不能一味照搬一些城市的经验。3.部分家长落后的观念是阻碍高效课堂发展的因素之一。一些农村家长认为学生就要苦学,成绩高才是硬道理,不积极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引导家长的思想和观念转变对推动高效课堂尤为重要。

四、课题组研究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的作用与贡献

本课题是关于农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们深入一线,组织听课、评课,对不同学科进行资源整合。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通过研究,增长教师的教育智慧,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同时尝试创新教育,力图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在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已经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从成功的欢乐中品味到了学习的兴趣,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了独立的学习者。

篇5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以人为本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HU Xiaohui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he first Air Force Aviation Institute,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Efficient class is a teaching model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People want to stand in the future and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around the student body, the initiative to construct efficient and growth of the classroom, dealing with "teacher", "student" relationship, students "independent" and teachers "gui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ults" and "process" to master the specific acts to build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requirements.

Key words efficient classroom; people oriented; teaching links

随着任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达成育人目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效课堂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它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

1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把理论认同转化为自觉践行。因此,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尤为重要,即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主动参与和自觉探索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实现教育目标。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更加倾向于独立思考、判断和选择。如果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2)关注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差异性。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多元。由于学习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大学生的现实思想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少数学生理想信念淡化、奉献意识弱化、价值判断错位、学习激情降低、法纪观念淡漠等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尤其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不能紧贴学生的思想实际,只能是流于形式,喊空话、套话,无法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更谈不上自觉践行科学理论。

(3)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的长远性。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造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任职教育院校学生的岗位指向更加明确,如果按照原先学历教育条件下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组织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授课的效果和质量都达不到任职教育的要求。着眼学生成长发展目标的长远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当前成长进步与未来长远发展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要瞄准岗位实际、紧盯学生的任职需要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既释疑解惑,关注并解决学生的现实成长需要,又注重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道德判断与实践等能力,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实的素质基础。

2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1 处理好“师”“生”关系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高效课堂则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之中,成为他们可亲可敬的“引路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和不可质疑的“权威”。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尊重他们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轻松的课堂气氛,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氛围中,质疑和答问不是冷冷清清,而是热情奔放,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本身是欢乐、愉快和幸福的事,从而有效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2 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核心和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尝试、探索、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应当遵循“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同时也不能让“自主”变成“放任”。如果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种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有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准确地教材把握能力、灵活的课堂管理能力、机智的课堂环节把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导”“放”有度。

2.3 处理好“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教与学的过程。对于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其目的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和观点,而是要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理论知识,掌握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3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行为要求

3.1 充分备课――实现课堂高效的前提和保证

备课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充分准备,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是较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备教材,就是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并根据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备学生,则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已有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思想水平、学习态度等等),了解学生可能的“疑”在何处,根据学生已有的条件和可能创设与学生内心需求相适应的问题,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2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实现课堂高效的“催化剂”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主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把金钥匙,是构建高校课堂的基本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有效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能够实现由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向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高效课堂的“牛鼻子”,教师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向学生提出恰当的探究任务,引导他们主动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并在资料、材料、设备和指导方面提供恰当的支持。随着探究任务的展开,教师根据教学环节的控制,适时组织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交流经验、提供机会,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课堂展示――提高和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三九式”;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3

一、前言

根据《大连市普通高中构建高效课堂指导意见》及《普湾新区(普兰店市)实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的要求,以及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全校领导与教师在充分学习教学理论,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研讨、推论、调研,上学期初制订出《普兰店市高级中学高效课堂转型实施策略》,并通过一学期教学实践的检验、磨合与提升,将教学模式整合为由“三体现”、“九环节”有机组合而成的“三九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二、“三体现”

1. 课标引领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填鸭式地灌输,而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彻底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模式,从而充分体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价值。

2. 学案导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学校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案导学”优化设计的实践,可以改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策略,使教师在充分研究课标与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好教学目标、活动和练习,做好学案,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3. 互助合作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问题中,互助合作显得特别重要,而且它不仅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同时也是教师之间相互探讨、切磋教育艺术的取长补短的过程。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同一科目的教师应当团结协教,以学年组为核心,进行集体备课与探究教材,共同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与关键点,然后制定出学案,再由每位教师根据各班情况加以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同时也能在无形中使教师吸取别人的教学精华,改进自己的不足。

三、“九环节”

1. 学习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按照学科特点、课节内容及学情确定学习方向,呈现一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预设好一堂课要达成的结果。而且,在内容上,教师应以学生自学为主;在问题设计上,应注重梯度和难度把握;在操作上,应保证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以不断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2. 预习反馈

预习内容一般是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查阅教材、其它文本资料或网络等各种途径完成预习的内容,如在完成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知识可做好记录,以便课堂上有重点地对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时要有梯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出最大化。同时,教师通过对预习内容的检查可对学生的预习环节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进行引导和点拨,发现学生对新课知识认知上的不足。这样就从“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3. 问题引领

根据认知理论,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要有高度,有深度,要体现出一堂课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并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4. 合作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探究案学习教材,针对探究案的问题在小组内部展开交流、讨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的过程既是解决学生自学时的不解和困惑,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组情况指定或由小组成员民主选举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的意见,同时,针对发言人的不足,其他成员应积极补充完善,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与勇于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5. 成果展示

展示是有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因学生的展示而精彩,因学生的展示而焕发生命活力。课堂教学展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成果。它对拥有展示机会的学生和小组来说,是一种鼓励,对其他小组来说则是一种激励。而且精彩的展示是学生学习持久的、强大的驱动力,所以学生展示的质量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有效课堂的效果与(下转第165页)(上接第163页)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而且决定着学生今后是否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坚持把展示当成一种文化来培植和构建,把展示当做一种能力去培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鼓励与激励中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6. 课堂检测

学生在学习完一课的内容之后,教师针对课堂的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并留出相应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检测,这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验收,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学透、学好。课后,学生可针对知识的漏洞进行补救,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懂,把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提高加以融合,成为分数和能力并存的佼佼者。

7. 拓展提升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课堂内容的基础之上,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拓展提升,链接高考,这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的更高层次的验收,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用所学知识解决更高质量与层次的问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树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信心。

8. 课堂小结

在一堂课学完之后,教师应培养学生进行小结的习惯。学生可自主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总结能力。当然,学生也可以和教师共同对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总结与概括,重新回顾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强化学生理解与记忆。

9. 小组评价

学生或教师可以对本堂课各学习小组的活动加以评价,并做好记录,以期达到激发各小组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1)学生评价。学生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教师评价。教师参考学生的评价,根据学生平时所参与的课堂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表现,除了可以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还可以适当地加上激励性的评语或希望等,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四、结束语

篇7

    一、理论依据

    1.利用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提高学习效率。

    2.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3.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用一种方法做10道题,不如1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4.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建构

    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四个板块:(1)自主学习:包括课前预习和课中自学。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在课前依据导学案进行有效预习;在课堂中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2)合作探究:包括师生合作探究和生生合作探究。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对问题进行探究。(3)释疑点拨:包括答疑解惑和方法指导。重点讲解学生的疑难点和易错点,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4)归纳总结:包括阶段性总结和整体性总结。根据课型和内容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同时做好整堂课的归纳总结,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三、课堂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确定了课堂教学的八个步骤:编写学案—据案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释疑点拨—当堂检测—反馈矫正—巩固迁移。每个班级将学生经过优化组合,分成6~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学习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各个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具体来说,重点抓好如下环节:

    1.自学前的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达到什么要求等。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2.学生自学。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或动手操作,尝试通过独立与合作方式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3.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学过程中已经学会的问题不再探究,主要探究那些自己学习起来有困难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以组长为中心,组员积极参与,并且在组内达成一致。除此之外,还要探究那些大家都有争议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等,探究的越激烈越好,最终大家达成一致,达不成一致的还可以组间探究。

    4.释疑点拨。教师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该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1)要明确点拨的内容。点拨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2)要明确点拨的方式;(3)要明确点拨的要求。

    5.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题。其目的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检测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6.反馈矫正。教师根据所反馈的问题并结合巡堂时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纠正。其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在教学法应用初期取得很大的收获,然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多困惑。

篇8

关键词:教育 科学技术 改观 废除 高考制度 东方 课堂教育

我们曾经为了各自的梦想努力拼搏,因为上帝给我们的每一个人的条件和时间都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从我们5岁开始步入学堂,在小学的童年时代,我们用自己的童年时光读完了我们应接受的义务教育。我小时候可能由于先天有障碍,其他的同学大脑反应灵活,反应速度飞快,只有我一个人呢,比别人慢了那么一步,等我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到下一个题目了。另外,加之我不喜欢上学的缘故,我呢,对上学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但是,实在没办法,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地不再对学习有讨厌的感觉。我发现我热爱上了学习。在初中三年的时光,我努力学习,我要弥补我先天的缺陷,奋勇直追。在初三的最后一个学年里,我很努力的学习,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的学习中去。总之,在中考的时候,成绩还算满意。在9月份,我顺利进入了高中的课堂,在高中的三年时光,我每天幻想,在高中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感觉很枯燥,所以在高二的后半学期,我用课余的时间报了美术培训班,我开始没想那么多,只是为了放松一下无聊的高中枯燥的生活吧! 高三的学习更是枯燥无味,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学习学习还是学习,每天的大考小考接连不断,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看在眼里十分忧愁……

高中的生涯结束,终于脱离了苦海,随之伴来的是大学时光,为了家里考虑,我报了我一点也不喜欢的师范学校,在这里,我本来以为自己可以开始一段不一样的学习时光,但是事与愿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大学的三年时光里,我以为会不见那些东西:讨厌的人群,无聊的社团活动,难听的音乐。

………

都说既来之,则安之。是的,每一所学校都不会让你有满意的地方,比如我们学校存在以下状况:

1.学校管理僵化,失去了活力。

2.师生分离-----老师讲他们的,学生在下面玩自己的。

3.每天查勤,查也就算了,弄得一点效果也没有。

4.各系区别管理,没有一点活力,让学生苦不堪言。

5.教育乱收费,没有考虑学生的真实情况。

………

总之,在我看来,这个学校没有像我所向往的大学,搞得像高中小学一样,没有一点让人满意的地方。针对以上的现象,我想提出以下几点:

构建高效的师范课堂教育模式,开办学校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为他们服务,作为一名师范学校的校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严查处理各系的各项指标,如教学活动等内容;

每个系都要有自己的系部特色,比如:中文系。应以文学活动进行展开,主要是文学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中文系是学习汉语言的,是安静的学习,但是可以相应的进行课外活动。但是老师及学校不要妄想把中文系的学生培养成体育系的学生,要让他们热爱体育,他们应进入了体育系进行接受教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要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保证完成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奴隶”一样,不能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2.系与系一样,搞好各自的活动。

是的,课程工作时间不是针对 某一个系而制定的,各系应该遵守章程,“无规矩不成方圆”。但是,系里不能对学生严格苛刻,都应根据院里的要求统一进行活动,就拿简单的上晚自习来说,其他的系都不上,就只有中文系上晚自习,让领导看见了好像中文系有多热爱学习似的,在没有看内部状态之前,一旦看了教室,就知道了,你这个系就在做作,没有一点实效,还浪费电,领导会怎么样想?我们上的是大学,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学生。

3.实施素质教育,提倡个性化发展。

什么是素质教育?应该做到互相尊重,我们上的是大学,而不是高中小学。大学的生活应该是开放式的管理与教育,前提是在不发生意外事故的前提下。我们学校老爱把我们当作小学生一样看待,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老用小学高中的教育模式来进行管理,我们要提倡个性化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4.在针对课堂的时候,进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经调查发现,中专的学生为什么老觉得自己比别人低级一等?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在上第二次高中,学校一听见哪个系哪个班学生违纪了,比如夜不归宿了,上课迟到了,又是什么旷课了?就是给家长打电话了,写什么检查书了乱七八糟的,不行了还交什么罚款?唉!这就是小学的一套功夫,我真想说,我们是大学生了,我们已经成年了,请不要那么严格好不好。另外,学校应该在课堂抓紧,在针对课堂的效率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放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只要你的教学模式正了,就不信学生有旷课迟到的现象。

5. 在针对学生管理这块,要进行心理疏导,而不是用一些章程来束缚学生,这样出来的学生没有一点活力。

另外,教师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为人师表今日始,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每个学生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待学习,爱上学习。

2. 老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充分展现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不要把学生教“死”了,什么是“死”呢?“死”可不是人死了之类的晦气的话语词,而是教师在教,学生学,所谓的教师教,学生学,是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老师要突破这一难关,勇于发现并探取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不例外,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

3. 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即使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我们要以身对待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篇9

3:三段,即课前预习、课中探究、课后巩固三个阶段

课前预习:课前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下发学案(或提纲),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目标化。既简明扼要,又具有针对性。

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当堂检测、当堂反馈、当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三案合一”(教案、学案、练案)中主要要突出“学案”。

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

4:四环,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四个教学环节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环节分为两个阶段——课前和课内。学生课前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或提纲)通过预习课本,基本完成学案内容,以便带着成就和展示的欲望、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课内根据其他同学的展示,深化和完善自学成果。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合作探究:在此环节中,主要针对学案中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组内交流、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有时采用分组分任务形式,有时采用分组不分任务的形式。教师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既要来回巡查,最大限度掌握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况,又要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成果,为成果交流展示做好准备。此环节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

成果交流:本环节主要是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成果交流展示,可分为课前定向展示和课中不定向展示,由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课前定向展示即就是课前由各组代表把所分展示任务的完成情况提前展示在黑板上,等待课内共同讲评。课中不定向展示即为由老师在课内展示环节指定各组代表展示合作探究结果,以供互相交流。展示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并积极进行质疑、补充、纠正和评价,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通过说、写、讲、读、对话、表演等形式,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精讲,主要放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和解题规范化的强调上。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要恰当地评价和激励学习团队,燃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展示,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力求做到 “三讲三不讲”。“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第一个“讲”,其中的重点指的是对今后学习乃至终生发展有基础性作用的内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与以前联系不大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在新授课中体现得较多,但我们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课,就一讲到底。在练习巩固时,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形成认知结构,或者在讲课过程中,设计有关问题,给予学生时间,积极探索,认真研究。第二个“讲”,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的问题,就是难点。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上较常见,由于不会的同学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解答,这就应该在课堂上集体讲解,通过知识传授形成技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三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往往在测试检测时,容易暴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三不讲”是指: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第一个“不讲”,好理解,学生已经会了,再讲也引不起学生的注意,再说也是浪费时间。第二个“不讲”,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内容经过教师的加工,转化为“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这样的“线索”自己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基本上能够掌握知识的大部分,这样通过“先学”已经掌握了的内容,再讲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第三个“不讲”,有一些内容,虽然没有超纲,但是由于太偏,或者由于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讲了没有用,甚至易产生误导,还不如干脆删除不讲。

巩固提升:在本环节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进行学案上的达标巩固练习,小组间交流练习结果。也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最后让学生对课堂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

6:六步,即课堂六个步骤

1、预习接引,导入新课,出示目标:联系课前预习,简洁、有效导入新课,准确出示学习目标。(2分钟)

2、完成学案,引导自学,查找疑难:教师设计自学提纲(学案)指导学生阅读自学,通过自主学习,查找存在的疑难问题,初步完成学案。(8分钟)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形成结论: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解决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各小组形成自己的结论,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要做记录,为展示成果做好准备。(12分钟)

4、展示成果,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10分钟)

5、巧设练习,当堂检测,完成目标:通过基础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全面完成学案。并对当堂内容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10分钟)

篇10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能使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默契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这种气氛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也能使教师和学生在上课后感觉良好。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如:学生的情趣不浓、课堂气氛沉闷等。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真正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回答问题、探究学习。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热情地点拨,给予鼓励和帮助。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令人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信息,而且在这种互动氛围中,教师也能和学生共同成长。综观成功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着良好的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从高效课堂模式来看,小组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最基本的学习单元。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不同,喜爱学科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分组时,要尽量使每个组的人员组成基本相同,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每组五六个人,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如谁组织、谁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也就是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做些什么,使他们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合作学习的质量。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还可以进行分解,让小组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有事可做。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学习的成果。最后,要总结学习成果,学生间互相交流、评价,还可以适当地拓展、提升,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接受信息后作出判断并反馈给学生。这样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学生不仅可以共享资源,也可以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另外,小组活动的方式不能单一,要灵活多样,把小组讨论与小组间竞赛、抢答、展示成果、表演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