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篇1

【关键词】构建 数字可园 古建筑文物保护

一、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与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合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可园占地约2204平方米,临湖、近路、傍江,自然风光幽雅。建筑设计精巧、布局紧凑、虚实得体。厅堂室舍、廊榭房轩、亭台悬阁糅合天成,极尽园趣。可园主人张敬修以武将之姿起家、以文人之风行世,“将骨文心”的特质在可园建筑风格中亦可窥探一斑。一是由他自撰的《可楼记》云:“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吾营可园,自喜颇得幽致……”[1]可见其以“幽”与“览”为造园匠意。二是在建造手法上,运用传统民居、庄寨、园林,把雅集会客、t望防卫、休憩游览等功能统筹兼顾,营造了可园别出心裁的独特个性。

可园博物馆是可园古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机构,集文物保护与收藏、研究与展示、学术与交流、文化与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是展示可园古建筑本体、可园主人张敬修生平、岭南传统园林与建筑特色、“岭南画派”创始人居巢、居廉与可园的关系及脉络传承等的专题性博物馆。

二、数字可园的构建初衷

《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调动文物博物馆单位用活文物资源的积极性……”[2]可园博物馆从上一个“五年计划”起已启动可园博物馆数字化系统工程建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本文所论及的“数字可园”的构建,是可园博物馆数字化系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字可园的核心内容

数字可园的核心内容是“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古建筑的测绘和精细模型建模,包含四类数据:古建筑测绘图、古建筑精细三维模型、古建筑高精度点云数据、多媒体数据。构建内容包含两大部分:

(一)数据采集制作部分

(1)全方位三维激光扫描和高清影像采集

(2)测制平、立、剖面古建筑测绘图

(3)制作古建筑精细三维模型、非重点建筑、园林小品三维模型与高清影像纹理

(二)系统构建部分

(1)专家科研系统

(2)公众互动系统

(3)互联网漫游系统

四、项目具体实施

经公开招标,数字可园中“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项目的承办单位为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经过勘查、调研和数据采集,双方项目组进行了设计交底,明确项目任务,确定实施方案,理清系统结构、软件与硬件配置等方面的需求。

(一)划定区域范围

包括可园古建筑群(面积2204平方米)、博物馆和三个湖面,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筑测绘图范围包括可园古建筑总平面图中有名称的建筑。点云数据范围覆盖整个可园古建筑区。

(二)可行性试验

为验证双方制定的技术实施方案是否可行,选择可园“东南角楼”为试验对象,从三维激光扫描、生成点云数据、三维模型构筑及至测绘图制作等全过程先行试验。验证了技术设计流程、数据检查流程的可行性,制定了测绘图和三维模型的数据标准。

(三)三维激光扫描与测量

采用GDCORS-RTK与全站仪控制测量、站心点、特征点测量。采用RieGL VZ_400细部扫描测量,分三期进行。第一期:古建筑区全面扫描,含植被、家具;第二期:移除盆栽、家具,采用自制云台补扫遮挡、屋顶,扫描非古建筑部分;第三期:配准结束,根据点云查漏补缺。

通过在围墙、天花吊顶内、楼梯隔间等可园全部空间设站,并设计平台采集死角,使原始点云数据量达到1.2T,点云覆盖率优于90%。

(四)点云处理与入库

原始点云配准和精确匹配后,经过去燥、抽稀、滤波分类,重新进行排列、分块并写入点云存储文件。在数据库中记录点云分块在文件中的偏移量和测量时间。

(五)测绘图制作

建筑测绘图是反映建筑现状的正投影线划图,包括总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门窗详图等。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测绘图制作原则,先确定建筑的控制点和控制线的精确位置,再细部测量各部位、各构件细节尺寸。按照“平面―剖面―立面”顺序绘制,合理安排各视图间的关联组合。绘制完成可园古建筑测绘图纸,分八个区绘制测绘图纸66页。测绘图制作要求如下:(1)如实反映材质信息;(2)实测结构尺寸,检测精度优于5厘米(尺寸较差中的误差);(3)图线、字体、比例、符号、定位轴线、材料、尺寸标注等参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执行;(4)根据门窗型号绘制门窗详图,制作门窗图录表。

(六)三维模型制作

(1)技术路线(见图1)

(2)三维模型分级

三维模型按照精细程度分为四级:一级模型为点云模型,采集精度为5毫米,实现量测功能,满足专家科研系统调用;二级模型为细节建模表现,辅以高清影像表达,用于视点15米以内的近距离显示,满足古建筑查看及Ρ龋蝗级模型为主体建模表现,辅以高清影像表达,用于视点15米时的显示;四级模型主要为消防器材、垃圾筒、路灯、虚拟游客等。二至四级模型用于构建漫游系统场景。

(3)生成模型

构筑而成的模型主要有:古建筑模型、建筑模型、家具与植被模型、雕塑与假山模型、地形模型。

(七)系统集成

为适应数字可园档案的总体规划部署和有效实施,项目集成了“古建筑园林专家科研与互动漫游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

(1)专家科研系统:采用单机模式,实现可园古建模型、点云的管理和分析应用,实现测绘图的调用、授权修改与更新、安全存储等功能。

(2)公众互动系统:采用C/S模式,实现用户端的浏览、漫游、查阅,部分重要建筑结构的模拟拆分与拼合功能,模拟光效、水波、重力、碰撞、门窗开合等特效。

(3)互联网漫游系统:采用B/S模式,基于优化的可园模型而搭建的网络版漫游系统,在互联网上,功能同公众互动系统类似。

(八)构筑软硬件架构(见图2)

五、项目成果与专家验收

数字可园中的“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从项目招标至2014年7月全面完成,耗时约两年,期间双方项目组经二十多次的技术磋商、阶段性成果演示与修改再调试,最终完成的项目成果包括:专家科研系统、公众互动漫游系统、互联网漫游系统、点云模型(电子文档)、建筑测绘图(图纸及电子文档)。

2014年7月8日“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可园古建筑三维测量与建模”项目验收会议在可园博物馆召开,由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汤国华,广东中科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北京大学理学博士范海生,广东省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魏峻,广东省计算中心教授级高工潘纪前,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钟凯文,组成项目验收专家组。验收专家组经听取项目承接办方的工作报告、审阅招投标文件与项目成果资料,观摩系统演示,经质询、答疑与共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组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内容,同意通过验收。2015年11月,该项目由项目承接办方申报荣获“2015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

六、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性意义

在当今科技瞬息万变的时代,智慧博物馆的建立已悄然而至,“互联网+”更是近年来吹响的科技号角,数字化管理已迅速融入大众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数字可园形象地记录了可园古建筑的本体构造、传统工艺、型制体量,建立了海量点云的分层存储与基于模块索引的数据库管理,以及健全了建筑测绘图等,为可园古建筑的建造档案和养护维修等提供原始资料。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向外打开的另一扇窗口,是广泛传播博物馆文化、强化文物保护(包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意识的重要渠道。该项目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集成开发可园古建筑综合展示与管理分析平台,实现了可园古建筑高精度的线上漫游、宏信息量的数据存储、多功能的动态调用、海量点云数据支持下的流畅视觉表达,带给游客及网上游览者身临其境的沉浸感。有认知才有了解,而保护与传承则从认知与了解开始。数字可园以及逐步完善的数字博物馆,是可园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沟通的纽带,让公众对可园古建筑从了解逐渐转变为感性认知,使古建筑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意识潜移默化。

(二)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之巧妙、工艺之精湛,一般的测绘技术难以准确、精细地测量与记载,而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测量等多种测绘设备与技术集成,可实现对古建筑的高精度、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记录与描述。使可园古建筑的精妙构造、传统工艺、型制体量得以真实还原,为探研可园古建筑乃至岭南建筑园林的流变,亦为可园古建筑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三)可园古建筑是岭南古典庭园的杰作,其建筑工艺、布局构图精雅而幽致,是岭南古建筑的珍品。然而,可园古建筑的历史资料档案仍局限于部份的建筑图纸,再者因年代久远,纸质档案资料的保存不能绝对完好。数字可园的构建,获取了可园古建筑海量点云数据、构筑了精细的三维模型、测制了古建筑平立剖面测绘图,使可园古建筑的基础资料更真实、更完整、更利于永久保存与有效调用。为建立科学保护古建筑文物长效机制、实施古建筑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相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

七、结语

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物,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古建筑园林的“厅堂轩院、亭台廊榭,湖山桥树”是人类历史文脉的符号与延续,可园亦然。让我们顺应科技时代的发展,对可园古建筑进行信息化研究,向数字化、大数据、智慧型迈进,科学合理地传承与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现代社会;保护;古建筑;商业利用;科学管理

一、目前古建筑保护的现状

泱泱华夏,5000年的文明持续至今不曾间断。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先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文明,而古建筑作为这种文明的承载体,理所应当被保护。而现在对于建筑利用方面措施比较有限。一些极具意义的古建筑被破坏,甚至拆除。使得很多文化流掉了,这不失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损失。我们要认识到祖先留下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单单保护,而不去发展,那必然和社会的发展冲突,而成为矛盾。所以我们要在保护的同时,发展它的一些价值,以发展的眼光来解决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面临着能源、环境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古建筑的保护互相联系。比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现代设备和技术到底该进入多少?房地产商要修建新的高层住宅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导致为中国古建筑保护奉献一生的梁思成故居也被拆除,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二、在保护古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古建筑本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该怎么来保护才能解决这些矛盾,这都是我们在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今世界对古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两种形式:突尼斯形式(完全保证古建筑的原貌),华盛顿形式(保证古建筑的外观,根据现代的生活方式改变内部需要)。从以上两种方法中,我们可以试图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文化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化遗产应当使用第一种方式,而对于可以加以利用的古建筑,可以采用华盛顿形式,这样不但解决了当地人希望发展经济的愿望也保护了当地的文化。

在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有墙体风化,大木结构变形,消防很难到达,消防水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小组成员假期到了云南香格里拉进行调研,发现香格里拉的古建筑,基本上都与民族宗教有关联,一旦失火,将对香格里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防火特点及措施作深了的研究。

香格里拉古建筑大多远离城镇,处在深山老林之中,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环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成为古建筑受到严重外部威胁之一,这些古建筑管理单位普片缺乏防灾自救能力,没有专职消防队员,也没有安装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城镇消防队无法及时赶到。而且大多数古建筑缺乏消防水源,且周围道路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无法通行。这给火灾扑救带来很大的困难。

而古建筑的管理不完善也是威胁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科学管理的概念在这里就显得特别重要,许多香格里拉古建筑的主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还有一些古建筑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山区,管理人员很难涉及到。基于以上原因,小组讨论得出一些建议:要加强领导与基层的联系,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和实施安全条例,让人们认识到防灾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一批又专业救援能力的队伍。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才能解决香格里拉古建筑保护的问题。让香格里拉一直美丽下去。

2.古建筑保护与现代生活节奏的矛盾及解决方法

比如现在一些电力设备如何进入到古建筑中。垃圾,污水,粪便如何处理。如何来更好的处理古建筑保护与现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华盛顿形式的保护模式,在目前国际上,比如凡尔赛宫,一方面向世人展示其巍峨壮观的宫殿建筑,另一方面也从事一些商品经营活动,比如在凡尔赛宫景区有一些商店酒吧咖啡屋,想游客提供餐饮和工艺品出售的服务。就目前中国而言,做得比较好的是江南古镇。他们的设施是最先进的,每个古镇都有污水处理厂,石板街下面做了硬化处理,市政管线埋了进去,实现了既是古镇,又是现代化城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前提是保护,而合理的利用,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保护。古镇首先是个镇,一定要产生生活同时兼顾,才能把居住在这里的人留下来。

三、对于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新方法

在小组在云南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在丽江这样的古镇,本地居民迁出腾出房屋,除了少部分自用以外,大部分出租给外地人。于是我们想到这样的一种方式,通过“古宅产权置换”的方式,通过政府收购保护利用古宅。因为除了丽江这样依山旁水的古镇,还有一些坐落于山区的古建筑,产权人因无力维修或不愿意自行维修而出现拆迁、破坏民居的情况,加上许多文物贩子到乡下肆意收购古建筑构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通过产权置换,也是能够达到古建筑保护目的的有效手段。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阻止现代社会发展对古建筑带来的损害。

四、“保护”与“利用”和谐并存

古建筑往往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它们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只有充分重视起来,及时掌握国际同行业中的新动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创新保护手段才能达到对古建筑合理利用的同时达到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It introduces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analyses the feature of the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establish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uses PDCA cycle model to create 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At last, it gives three sugges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关键词: 古建筑;修缮工程;管理系统;“4E”目标管理模式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heritages;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management system;the “4E” objective management model

中图分类号:TU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50-03

0 引言

古建筑修缮工程是指以保护古建筑为目的,在保持古建筑现状的基础上,为恢复古建筑原状而进行的一系列修正和维护活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不仅关系到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且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延续息息相关[1]。古建筑修缮是延续我国物质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技术,目的是在保护古建筑的同时,再现其历史及美学价值。

1 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

1.1 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按照国际、国内公认的准则,保护文物本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文”[2]。国际上通行的文物保护准则主要有“最小干预原则”和“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也就是说,在进行古建筑修复时,除了保证修复构件合格之外,还应做到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构件最小的干预,不随意增加新材料或修缮范围。例如,进行砖墙面修缮工程时,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修缮复原时应尽可能采用原有砖构件,尤其是带有文字等历史较高的构件。而新材料的使用不是替换原材料,只是为了对原材料原结构进行补强或加固。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国际通行的“最小干预原则”与“尽可能多地保持历史文化信息”的具体理解上,我国古建筑保护传统方式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是我国文物保护准则中的“做旧如旧”原则。例如,在彩画修复工程中,为了讲究传统的协调统一,我们在修复时通常会装饰一新,尽量做到天衣无缝以假乱真的效果;西方则相反,他们会尽量让彩画新旧分明,让人能清晰的分辨出哪部分是原有的,哪部分是修缮的。

1.2 修复方法的多样性 在古建筑修复过程中,对损坏的构件,基于“最小干预”原则,通常能修复的都尽量不用替换。若必须需要替换时,新构件的材料应在色彩、质感及外观方面与原材料尽可能保持一致。若修复部分已经缺失的,应以原有的历史记录和形象为依据,在外形确认和材料选择上不能凭空臆测。

篇4

龙道村坐东北朝西南,背山面田,村前有鱼塘环绕。由于受地形限制,村庄布局呈现依山就势、灵活自由的特点,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其村落选址布局与周围山脉形成“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天然风水格局,所蕴含的人居环境营造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南粤门户上典型的村落布局聚居(主要是家族聚居)环境建设的典范。龙道村古民居有隋唐建筑遗风,其造型古朴、结构坚固,重视防御功能,族系分明、贫富有别,是一座典型的氏族文化与等级划分的古村落。村里保存着完善的陶氏家族从元朝演变至今的家族式发展脉络,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家族从起步、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社会变迁,是研究中国社会的鲜活史料。龙道村的古民居一般依地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前进,前进前为走廊,后两旁用于饲养牲口、堆放柴火等;中间为天井,天井旁是上二层的石梯;二层为后进,用于生活起居,分别为主厅、两个侧房及厨房。一般前进走廊与主屋两个房间或厨房都与外相通相连,整个建筑格局围绕天井而建,因此,古建筑中采光、蓄水、排水得以完美地解决。这样的格局既有南粤土著民族的杆栏式建筑特点,也有中原汉民族的建筑特征,为变异杆栏式建筑,具有独到的科学性与适用性。龙道村古民居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座与座之间或横向相连或纵向相连,封闭而密集。且家家户户均设有正门、侧门和后门,处处是闸门与门楼,从村前到村后,足不出户即可通达,有利于互相联系和照应,有很强的防御特点。这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同样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各家各户的石库门上或刻有对联,或刻有花草,或刻有八卦图。题材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实地考察中,可将龙道村的建筑风格分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现代建筑三种。历史建筑指古建筑群外的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特点为青砖青瓦、歇山顶或硬山顶和砖木结构,如书院、炮楼、部分古民居等建筑,整体质量保存较差。传统风貌建筑以土砖结构为主,少量采用现代的红砖为建筑材料,建筑年代较近,但整体风格与历史建筑风格相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冲击,原村民的陆续迁出及保护意识相对落后,村域环境与建筑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正在渐渐消失。由于该村落特色有着不可修复性的特征,亟待进行拯救性保护措施!

2.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整体风貌的破坏

村内古民居大多为明清建筑,建筑密度大,基本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但由于年久失修,保护资金匮乏,维护和修缮工作没能全面开展。目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不少画栋雕梁都已自然腐化,部分建筑单体成了危房,村内有的文物,如古刻木制品、石磨等乱丢乱放甚至受到严重破坏。

(2)建筑群体的衰败

部分村民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存在质量不一,布局缺乏规划,并有乱搭乱建的现象,对保持建筑原始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状况值得高度关注。同时,现状村庄居住环境还有待改善,特别是人畜混居的现象致使个村落的卫生条件十分不理想,从而影响古村的整体保护延续。

(3)人居环境条件差

交通条件、卫生条件、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情况相对较差,村落的人居环境条件差,这也是部分居民极力想建设全新但是毫无特色且不协调的新居住建筑的原因之一。

3.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与建议

3.1整体保护措施

(1)自然环境

对周边现有山体、山林进行保护,保留现有山林地、河流和鱼塘水体,对鱼塘进行清淤处理并定期维护以保持水体洁净。

(2)传统格局

在保持原有的建筑基础上,以晚清建筑为中心,重点以贯穿全村的两大巷道为主要骨架,根据当地村民的回忆重建已消失的村落入口,并充分利用炮楼对村内的分区性作用,进行整体格局的修复与改造。

3.2建筑风貌

在总体保护方面,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以外的历史建筑,要保护其外观,要在建筑屋顶形式、建筑立面、建筑色彩等方面延续历史风貌,对于其中不协调的建筑立面加以整治,对保存状况较差的围墙、门楼等进行修复,但其内部可进行新的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3历史建筑

根据档案显示与实地调查核实,龙道村现有须重点保护的古民居50处,炮楼5处,门楼7处,书院1处,祖庙1处,其中包含了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青砖青瓦、歇山顶或硬山顶,砖木结构的基本特征等,大多分布于龙道村古民居的东南侧和西北侧,部分夹杂在一些风貌协调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中,数量不多。具体保护建议如下:

(1)对保存状况较好的历史建筑(部分古民居、龙门庙、门楼等),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修缮,改善设施,修复过程中应多采集当地老者的记忆并进行历史还原性修复。

(2)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以外的历史建筑,要保护其外观,其内部可进行新的改造,做到与周围环境自然地融合,创造适合当代居民的生活环境。

(3)对现有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的结构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应尽可能做还原修缮,做到安全与原真性共存。

(4)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应做到先实地考察,做好当地村民的社会访谈,并根据得到的资料尽可能还原建筑的最初原貌。

3.4其他建筑

(1)相关单位须做好对龙道村的相应规划,对古村落中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现代建筑等)应进行改造或拆除整治。

(2)据档案与实地调查显示,龙道村现保留古樟树4处,古井2处,地坪1处,拱门1处。这些地方也要做相应的保护改造措施,并与当地居民建立相应的管养责任制度,使得整个村域的生态环境在村民的共同维护下得以越来越好。

4.结语

篇5

Abstract: More and more ancient building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nee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s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ght guide system used to solve the physical conditions such as indoor lighting,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actual cas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kes a discussion referenc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study is a new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to ancient transformation, which ha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about this technology in China.

关键词:光导管系统;古建筑;太阳能;物理环境

Key words: light guide system;ancient architecture;solar;phys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1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11-03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关键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其中,取之不竭的太阳能是被人们利用最多的,也是最清洁的能源。如何最有效地合理利用太阳能,是当今也是未来绿色节能建筑所关注的一大重点。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很多,光电板发电、太阳能蓄热等等。老百姓使用最多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了,每天早上只要放进凉水,在自然太阳的照射下到了晚上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洗个热水澡了。太阳能的光能部分几乎只是透过窗户、门洞的方式,给屋内带来自然光,同时带入一定的热量,其使用效率还是很低的。为此,人们研究出很多新技术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光能,光导管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光导管照明系统,其工作原理是是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将其导入系统的内部,再经过导光装置强化和99%的高效传输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地照射到室内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见图1)。因为消耗的是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同时减小了常规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据统计能够节约20%-30%的建筑用电,对整个建筑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概述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当我们在关注于城市扩张和旧城更新的时候,历史沉淀形成的富有人情味的老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毁于一旦,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没有个性化的城市空间。

对于昆明,甚至对于云南来说,少数民族聚居,分布于山水之间,意味着不少的老房子,老房子就表示有这老房子的感情在里面。发展和更新对于云南人来说不陌生,但是云南人不会因为暂时的利益而忘记对老房子的情怀。于是,更多的老房子在历史的河流中留存了下来。

昆明虽然地处祖国西南部,但是它的老房子(见图2),其实和中国建筑的传统离不开,大多数还是院落,并且紧凑地建在一起,于是乎,从现代人角度来说,通风、采光就变成了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一次课程设计①中,同样在解决老房子通风采光问题上,为了尽可能不破坏旧建筑的整体外观和结构,提出加入光导管系统,初次接触光导管系统,只是理论上将光导管运用在旧建筑改造之中。

2 思考

中国古建筑,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以它独特的风格和历史意义,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此,在古建筑保护上面,我们都要特别的重视。

光导管系统作为新兴技术,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它的发展与利用才刚刚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作为一种新事物,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信誓旦旦地说这项技术已经成熟。有没有可能让光导管系统的管径做小而增大光通量呢?能不能有新的技术让光能储存,在夜晚也能运用起来?能不能有新技术能调节解决中午室外强光的不利呢?

一个是古建筑保护,一个是新兴的技术,这两者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对立。

我们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建设的时候,考虑到引入新技术,但是新技术是否会对古建筑的结构、样貌或者古建筑的风格文化带来影响,需要仔细的深虑。

首先先说古建,中国古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各种法式,举架,梁、椽、檩等等,屋顶部分复杂多变(见图3),要想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加入新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对古建的形式没有影响。中国的老房子建筑布局基本是紧靠在一起,基本建筑外观没有过多地开窗进行通风采光,主要依靠院落,通过天井来采光。住过90年代旧房子的人都知道,里屋烧不到太阳的地方容易发霉潮湿,不仅对平时生活带来困扰,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伤害。因此,通过光导管系统,将阳光导入到室内,或者说是常年照不到太阳的地方,何曾不是一种新思路。

在课程设计中,对古建筑进行调研,发现古建的屋顶构造复杂,基本依靠木结构传递荷载。因此在加入新技术的时候,对原有构造几乎不能乱动。在建筑的两侧,还有两个小天井,尽量最大化利用小天井也是一个方向。由于古建筑的建造年代久远,对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并不是太注重,造成古建筑内部空间使用上,缺少温度、亮度等物理舒适性。而我们在加入新的构造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本身的结构,例如穿越墙壁、楼板,势必会影响原有的保温、隔热等性能。因此在光导管系统里同时也要考虑系统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目前国际上的光导管系统多数用在地下车库,或者进深较大的办公建筑,以及面积较大的工厂,在古建筑改造中的使用还是很少出现的。

设计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光导管带来改善室内采光的作用,具体有多少的提高以及该功能需求量是多少等等,这些都在设计的时候没有细致地考虑。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将普通光导管系统与通风管组合(见图4、图5),目的是想在一个系统里面同时解决通风和采光的问题,以减少占用原有建筑的空间。

3 融合

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住在老屋子里的人虽然安于现状,喜欢继续待在老房子里,不仅仅是生活习惯不愿意打破,更是对情怀的一种留恋。

现代绿色建筑所倡导的健康环保,在建筑改造里面,针对于老房子来说,体现在对原有屋内昏暗潮湿等环节的改造。将光导管系统引入进来,首先对室内采光条件的改善,由于光导管完全利用反射太阳光的原理,太阳光相比于灯光更自然,自然光光线柔和,同时阳光中的红外线与紫外线带来室内温度的改善和一定的杀菌作用。太阳光经过了光导管系统处理,滤去了一定频谱和炫光,在采光罩上加设防辐射涂层,还能够有效地过滤有害辐射。同时,对室内有一定杀菌升温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古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古建筑其特殊的历史因素,绝大多数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很多方面均要考虑防水防潮的处理,不然年代久远加上潮湿,建筑非常容易腐蚀倒塌,在引入太阳光后,这些问题均能得到一定改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然采光照明系统,它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因为是完全利用太阳光,就受到了气候的影响。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甚至在不同地区,都会对采光效果有所影响。

二是中国地域广阔,跨越多纬度,因此在不同地区,日照时间有长有短,在日照量少的地区,光导管系统效果就不是很明显。

三是由于光导管本身采光方式的限制,导光管系统有一定的时段性。晴天的中午采光效果最好,而在早晚太阳升降时光通量不能满足照明要求。另外,导光管系统在夜晚不能进行照明,因此到了夜晚就需要完全的人工采光了。

四是由于技术要求,比较成熟、性能较高的光导管只有国外的某些大公司才能生产,国内技术跟不上。导致光导管的普及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来降低成本。

五是光导管安装问题。安装的时候要与其他管道一起安装,而且最好是在建造之前就设计好。如果在建成之后再将技术引入,则会对基本结构造成破坏。同时,该系统便于低层建筑的使用,高层建筑则会增大成本,没有优势。

除了导光管系统本身自带的缺陷,我们在系统外貌上也要注意。古建室内的色调多为古色古香等暗色系,导光管的银白色显眼,而且在整体的色调上也是不搭的,而在古建里面,木制的质感很容易被破坏,因此要在外表面做处理。与此同时,光导管系统连通了建筑的内外部,对建筑保温等有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对导管构造方面增加一些保温隔热甚至防水等材料,这些措施都是对现有光导管技术的一些改进以及所缺乏的。

4 小结

古建保护与改造,加入新技术,目的是好的,但是不能随随便便地乱加,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加入新技术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是不是满足要求?新技术的成本能否比其他普通改造技术低?古建的改造不仅仅是作为第三方的角度来看的,还要考虑古建现有使用者,他们的看法是什么?我们在不断的创新之中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想法提出质疑,才能有所进步,有所突破。

对于古建筑与光导管系统的结合使用,也许很多古建改造中并没有真正的使用,但是我们提出新方法,作出尝试,希望在更多的实际案例中尝试地进行利用改造,在实际使用中才能提出更多的建议与优缺点,进行更深的研究,才能让该项技术在中国得到提高与发展。

注释:

①课程设计:研一第二学期课程设计作业,题目《建筑热环境研究与测试――以盘龙区文化馆为例》。

参考文献:

[1]王凡,龙惟定.太阳能光导管采光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J].建筑科学,2008(8).

[2]丁力行,欧旭峰,卢海峰,周昭耿,杨才龙,曾远光,严汉彬.光导管技术及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1(1).

[3]李双菊,王伟,马重芳.光导管采光性能实验研究与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9(5).

[4]孔朝辉.光导自然通风系统通风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

[5]汪会勇,鹿院卫,马重芳,王伟.太阳光导管顶部采光性能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6]李炳华.天然光利用的技术要求[J].建筑电气,2007(4).

[7]袁宗南,张昕,詹庆旋.基于光导传输技术的主动式管式天然光导入系统应用研究综述[J].照明工程学报,2009(2).

[8]王家倩.适应与超越――历史环境中的新旧建筑整合[J].四川建筑,2004(2).

篇6

【关键词】历史性建筑改造;古旧建筑

1.历史性建筑概述

1.1历史性建筑的含义

“历史性建筑改造”包含保护与再利用两层含义,是指历史性建筑为适应新的功能需要而进行的,对建筑体量、结构、外观及室内设计等方面的改造与调整。改造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筑肌体的加固、修缮等;二是改建、增建等、三是已有肌体在新建筑中的循环利用。

1.2历史性建筑改造的意义及必要性

历史性建筑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具有生态意义,对历史性建筑的改造利用就是资源的再利用。在我国,有大批具有少量历史文化含量的文物建筑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中被清荡殆尽。上海是我国近代建筑遗产最丰厚的地方,却仅仅存留398处各级保护建筑,而截止1989年,英格兰登录的保护性建筑是我国的7.4倍。由此可见,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迫切和必要。

1.3历史性建筑改造的类型

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由于被保护建筑的自身历史价值、历史地位、建筑质量、被损程度和人文历史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一般采取三类修复方式。第一类是修旧如旧,即尽可能地恢复被保护建筑的原有风格,甚至使其焕然一新,这种做法一般用在寺庙和名人的故居等,原有的用途未被改变或作为参观等使用;第二类是新旧对比:强调修缮的时代痕迹,使得修缮的部位可以明显地区别于原有部分,这种方式在欧洲的古老建筑中比比皆是,但在国内较少被采用;第三类是用现代的空间艺术语言与已存在的历史建筑进行对话,这种方式已越来越被普遍地接受,尤其在古建筑扩建、改建的过程中使用得较为广泛,如罗浮宫的扩建工程。

2.历史性建筑改造原则

2.1“以人为本”的原则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是讲为人服务的。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居所,亦或是紫禁城。建筑都是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和为了人的不同需要展开的,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历史性建筑的改造也应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不论是再利用的形式还是改造再利用的功能都应首先满足人的需要。

2.2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目前,我们仍在理念上将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与城市建设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保护就是为了再利用,单纯保护会浪费大量土地,在使用中保护才是最好的选择。历史性建筑的物质生命质量,特别是物质功能质量是其社会价值的基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的建筑保护纷纷将改善与提升例行性建筑的物质功能质量作为基本任务,以提升他们的社会生存质量与生存意义,促进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上海外滩就是很好的例子,外滩功能经过“置换”后,不仅为政府获得了大量建设资金,同时又重新恢复了其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2.3根植于过去,可持续地为未来服务

“《威尼斯》讲到:保护文物建筑,务必要使它传之永久。但建筑保护的目的并不是使之传之永久本身,而是为了利用它们。传之永久也只是为了后代仍能利用它们,可持续地为未来服务。”认为历史性建筑该原样保留的固然已经重视到了古建保护的重要性,但保护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利用。我们要正确使用改造的权利,在尊重建筑本身性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可持续的改造,使建筑服务于当代,服务于未来。

3.历史性建筑再利用设计手法

3.1意大利历史性建筑改造

意大利的历史性建筑改造手法一般为:建筑内部空间的优化与功能的置换,历史与现代装饰的渗透融合,传统与现代思想的融贯。旧建筑往往已经丧失了它原有的使用功能,因此,功能的置换是旧建筑再利用最常见的形式。在欧洲,历史性建筑保护强调的是建筑整体形象,而不是在意其原有功能是否被延续。意大利的维罗纳城堡博物馆是一个经典之作。内纳通艺术研究中心的改造项目也是一个成功的设计,保留旧建筑的同时,新建筑的主要结构都尽量安排到地下。

3.2法国历史性建筑改造

建筑保护的现代萌芽正源于19世纪的法国。法国很长时间的建筑保护思想都是基于杜克的。1844年,杜克主持巴黎圣母院修复时,提出了“整体修复”的“风格性修复”理论。基于该原则,建筑修复需竭力搜寻初始建筑师在古迹上留下的踪迹,力争完全回复出来既往时代的形式,以完美表现那个时代的风格。杜克还认为,任何修复都必须在对建筑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够进行完美的修复建设。

3.3英国历史性建筑改造

英国的建筑保护比法国整整晚了50年,但有其优越性。英国建筑师威廉莫里斯,将时代性同建筑保护联系起来,说明了风格性修复在时代性上是自欺欺人的不道德性。莫里斯这一“旧的就是旧的,新的就是新的”的提法,在对旧的建筑进行修复时必须展现增补措施的明确可知性与增补物的时代现代性,以展现旧肌体的史料原真性,进而保护其文化价值的思想对建筑遗产史料的存在意义极具理论意义。

4.对中国历史性建筑改造的建议

4.1中国古建筑面临的现状问题及改造建议

目前,国内的旧建改造呈现出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等问题。比如:认为改造对象只应是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而忽视一般性的构成历史文化环境的建筑;对旧建筑的改造缺乏传统文化环境的思考和保护。历史性建筑的改造应该具有美学上的新原则,“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都背离了改造的初衷。上海新天地改造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新旧分明”的多样性。另外,历史性建筑改造改造手法不能简单的模仿借鉴,而应该针对建筑的外形追求理念上的创新。古旧建筑的循环运动是其基本特征,通过循环使环境资源转化和再生。因此,建筑改造要将新的元素融入原有的建筑空间中,形成新旧文化的交融与置换,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赋予建筑新的生命力。

4.2旧城改造与古建保护协调建设

当前,中国的旧城改造更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很多旧城区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旧建筑成为了拆除的目标。这是对建筑历史及文物价值的极大破坏。英国文物建筑学会指出,该国上世纪70年展起来的旧区改造,对具有文物性质的建筑之破坏,远远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炮火摧毁的还要多。如此,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在当代加剧变相上演,旧城改造应该与古建保护协调进行。

4.3靠社会力量,走市场化的积极再利用道路

对历史性建筑的保护是需要财力的,而仅仅依靠政府,根本无法实现保护的目的。因此,对古旧建筑的保护应该寻求一种新的途径,那就是靠社会的力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把对历史性建筑的保护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让历史性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和建筑师们考虑的事情,而是民众自发的积极响应的事情,形成市场化的历史性建筑再利用。

5.结语

中国历史性建筑改造道路任重而道远,仅仅靠学术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城市管理者对好的政策的落实和社会大众的积极参与,形成一个历史性建筑保护的有效的综合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2004.

[2]陈学文,王艳婷.意大利古旧建筑改造再利用浅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7.

[3]国际建筑协会,雅典[J].

篇7

【关键词】 杭州古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社区发展;模式;途径

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民俗学者、社会学者等关注的热点。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日益加剧,愈来愈多的古村落日渐成为空巢村、老人村,也有村落因开发旅游业需要,将原住民从古村落中迁出,出现古民居博物馆化、商业化的状况。从遵循活态保护的视角看,这些无疑是对古建筑的毁坏。作为农村社区,古村落如何依靠自身文化资源融入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文化的合理传承,是当下古村落社区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又急需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新叶村概况

新叶古村位于杭州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为叶氏聚居村。新叶村山清水秀,马头墙,粉墙黛瓦,是典型的皖南建筑风格和江南风韵。新叶村现在还保存了180余栋古民居,街巷整洁,古色古香,被誉为“中国露天建筑博物馆”、“中国东南农耕文化活化石”。2010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被评为“杭州十大美丽样本”。

新叶村建有抟云塔、文昌阁、土地祠。抟云塔始建于明代,是村子的风水宝塔,因为有祈求文运之功能,也被村民称为文风塔,后同治年间又在塔脚下修建文昌阁,同为祈求文运之所。后来,在文昌阁北面修有土地祠,为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的场所。这三个文化空间的组合,反映出农业社会时期民众“耕读传家”的朴素生活理念。

新叶村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新叶三月三”、“新叶昆曲”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同时,有三项列入杭州市级名录,八项列入建德县级非遗名录。邻近的李村、上吴方等古村落,因地缘相近、文化习俗相近,共同组成以新叶村为主的古村聚落,拓展了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和保护区域。

当地政府采取走市场化的古村落保护策略:立足村落文化资源,打造旅游开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带动市场,以消费促进保护,走开发与保护并举之路,并于2010年开放旅游。但新叶古村由于旅游景点少,宣传不到位,且自身缺乏特色,旅游开发并不成功。直至某电视台在村子里取景做了一档亲子类娱乐节目后,新叶古村旅游才有所改观。节目带来了旅游标签,让新叶村声名鹊起,但对游客而言,古村有没有内容可看?值不值得一游?能不能引起游客的共鸣感?都是摆在新叶开发旅游面前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农村社区与古村落的发展模式

社区(community),社会学家对其解释众多,但在其构成要素的认识上,还是保持一致:即要有一定数量的人、一定的地理空间(包括地域,设施等)、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组织,就是生活在共同地域的人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与现代城市社区区分而言,指生活在农村,具有村落认同感、归属感的人群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有明显的乡土情结和乡土意识。

新叶村,既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又是古村落。它拥有冯骥才先生所说的大量遗存,也符合刘沛林先生对古村落的界定:“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

农村社区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背景,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城镇化之路,就要谈到近几年该领域的新概念―“美丽乡村”建设,更要结合村落实际状况、文化环境,避免千村一面,拆旧建新,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

2013年5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制定的美丽乡村创建总体目标指出,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示范典型,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1]2014年2月,农业部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主要有新城建设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和现代农业型模式等。[2]给现代农村社区创建美丽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指导范式。

在浙江的村落保护过程中,形成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四种模式[3]:一是安吉模式(生态+文化),即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和靠山吃山的旅游产业,利用并做强当地的民俗文化反哺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永嘉模式(古村落保护+生态旅游),因永嘉境内层峦叠嶂分布了众多的古村落,利用当地先天的自然条件,保护好这些古建筑村落,发展旅游;三是龙溪模式(公共艺术+创意农业),用公共艺术的方式,通过栽花田、创意农业、生态农业等方式,让乡村更美丽,让农业有创意,让农民更富裕。四是萧山模式(乡村节庆+民宿产业),通过打造当地的各种节日,带动节日经济发展。

而在古村落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上,也总结发展了多种保护模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博物馆式,就地供人参观。其二,化散为整的保护,把优秀的建筑集中起来保护,如山西王家大院。其三,划为历史街区,对代表性的区域进行保护,如苏州平江府路。其四,建立新村,原有的古村不拆,就近建一个新村,以供村民现代化的居住和生活,温州永嘉苍坡村就是采取这种方法。其五,原生态式保护,强调保护原有的生活样态。其六,搞旅游开发,综合运用村落文化资源吸引游客。

农村社区融入现代化建设,有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背景,可以依靠自身丰富的资源,打造自身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古村落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多是走旅游开发之路,无论是苏州的周庄,还是丽江、大理。杭州新叶村也正在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并举的发展之路。

篇8

关键词.武当山;遇真宫;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遗产真实性

一、缘起

南水北调工程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又一项跨地区、跨流域的水利工程,是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通过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从162米加高到176.6米),提高正常蓄水位(从156米提高到170米),增加库容从而实现向华北地区调水。根据工程设计,中线工程建成后,水库水位上涨,将对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造成影响,其中位于武当山下的遇真宫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必须对其实施抢救性保护。

二、武当山古建筑群及遇真宫的遗产价值

武当山地处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在明代早期逐渐形成现有规模,包括9宫、9观、36庵堂、72岩庙。武当山古建筑群是由皇家统一规划建造,其建筑体系从地形勘测、规划设计到兴建营造等,都有周密筹划,具体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其建筑规模大、等级高,构造严谨,装饰精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武当山的古建筑对宗教、民间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建筑的设计、构造、装饰、陈设等都达到了很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武当山以道教为中心的宗教体系,对区域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深远影响。武当山建筑在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突出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朱棣皇帝特别下谕要求对山体不要有分毫修动,这也是武当道教建筑群的又一个特点。

武当山古建筑群代表了中国近千年最高的艺术和建筑成就,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中的(i)、(ii)、(vi)条评估标准,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遇真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当山山麓,海拔高度为1 60.1米,坐北朝南,背依凤凰山,面对九龙山,水磨河从宫前向东绕行。明初著名道士、武当拳创始人张三丰在此结庵修行,名日“会仙馆”。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为纪念张三丰,以“遇真”为名敕建道观,历时5年建成,主体建筑由周长857米的宫墙环绕的中宫、西宫和东宫三部分构成。现存东、西宫遗址和中宫宫门、宫墙、龙虎殿、配殿等建筑30间,建筑面积1 45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56780平方米。

根据《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对文物价值的论述,遇真宫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四个方面:遇真宫是武当山明代皇家道教建筑的宝贵实物遗存,是明代道教繁荣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遇真宫建筑院落宽敞,优雅静穆,早在明代就被誉为“香霭亲霞楼,仙乐空中流”的“灵境”;遇真宫选址严格按照古代堪舆理论选址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朴实的规划理论,是研究明代建筑特征的实物;遇真宫是道教文化的物质载体,在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方面具有特殊地位。

三、遇真宫保护方案的论证

遇真宫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因工程建设的影响涉及到的保护级别最高的文物,也是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第一次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工程建设的影响,实施重大保护措施的一次实践,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及省市文物主管方面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慎重组织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及多方面专家进行多次论证,以确保遇真宫得到安全、有效和真实的保护。

(一)保护原则和策略

遇真宫是南水北中线工程涉及的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备受各界关注。为尽可能地保持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按照《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国际、国内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要求,湖北省文物局委托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等机构编制了《遇真宫保护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遇真宫保护工程的原则为: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改变文物原状,减少对文物的干预;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保护与文物本体相关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并以此为标准,通过对遇真宫文物价值的分析,明确了遇真宫保护工程的策略:一是对遇真官文物建筑群可延续的保存,通过各类工程技术手段,保证文物本体不会受到可预见影响因素的侵害;二是最大限度保持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以考古发掘和大量历史文献考证为依据对文物建筑原貌加以认定,尽量保存现有建筑及遗存构筑物,在完整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提出复原方案,并在设计中考虑新旧构筑物的可识别性;三是尽可能保持现状文物本体及环境的整体性,对遇真宫周边山形水势等地理环境应尽量保持,尽可能避免施工对文物建筑本体、考古遗址以及潜在文物要素的损害;四是保护方案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工程费用、相关技术及施工组织难度以及后期运营、日常维护管理的相关费用和难度等各个方面。

(二)遇真宫保护方案的编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立项后,为科学做好遇真宫保护工作,湖北省文物局于2004年4月组织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湖北省文物保护规划》,对遇真宫的保护初步提出了围堰、抬升、搬迁三种保护思路。随后,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根据前期确定的保护原则和保护策略,湖北省文物局先后组织并委托具有相关工程资质和实践经验的单位制定了围堰、抬升、搬迁三个保护方案。

为了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对遇真宫保护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记录遇真宫的历史原貌,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对遇真宫保护方案的意见》(文物保函[2005]1187号),湖北省文物局组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考古机构,先后对遇真宫西宫、东宫、中宫及山门前的附属建筑遗址、遗迹进行了大面积考古调查、清理和发掘,总面积达1.95万平方米,系统掌握了遇真宫内外的建筑布局和详细的基础数据,进一步明确了遇真宫的保护内容、范围等,第一次全面地掌握了明清时期遇真宫的建筑规模及兴废过程,为遇真宫的保护论证提供了考古依据。在此基础上,组织方案编制单位先后对围堰、垫高、搬迁三个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设计文件。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制定的围堰方案,分大、中、小三种,其中围堰方案通过在遇真宫前方200米处,建立自西南向东北的隔水围堰以确保文物安全,围堰由防护堤、排水闸、泵站、截洪沟、排水沟组成,防护堤设计堤型为粘土心墙,砂卵石层采用塑性砼防渗墙进行垂直防渗,透水性较大的岩层采用灌浆处理。在高程171米附近开挖截洪沟,拦截汛后来水,以减小泵站装机容量。在防护堤后顺堤轴线方向开挖排水沟,汇集区内来水,通过闸、站排出区外。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的顶升方案,通过将遇真宫由原址向上顶升约17米,高于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以达到保护的目的。保护方法有两种:原地顶升和原地垫高、复建。

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编制的搬迁方案,是按照“原拆原建”的原则,将遇真宫搬迁至其西侧2.6公里处。工程内容包括施工建档、文物解体、搬迁、文物复建等。

(三)遇真官保护方案的比选确定

2006年5月,湖北省文物局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再次就三个方案方案的比选召开论证会,专家从对文物价值的影响,对武当山整体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的难度及可行陛,投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

工程防护(围堰)方案,不改变武当山古建筑群相互的位置关系,可以对遇真宫小范围环境原状保存,对文物本体破坏最小,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遇真宫建筑的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但存在堤坝对武当山整体环境景观造成一定影响、堰内积水外排及环境潮湿等问题。

搬迁方案,改变了遇真宫建筑在整个武当山建筑群规划布局及风水格局中的位置,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原真性有颠覆性的破坏,且解体、构件运输和复建中,不可避免地对文物共建造成一定损失。

顶升方案,只在三维空间上一定程度地改变了遇真宫所在的垂直位置。工程实施后遇真宫将成为一个三面环水的宫殿区,该区域原有的景观、生态环境没有太大的改变,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相互位置关系不变,可以完好地保留武当山总体布局乃至风水格局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工程内容多,组织实施复杂,一次性投资大。

与会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工程防护方案在保护建筑与环境方面优点更为突出,符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标准要求。会后,湖北省文物局将专家意见上报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物局关于报送南水北调工程武当山遇真宫文物保护方案的请示》,鄂文物发[2006]58号)。2006年7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湖北省文物局上报的三种保护方案进行评审后做出批复,同意采取工程防护的思路对遇真宫进行保护(《关于武当山遇真宫保护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06]789号),要求湖北对工程防护方案进行充分研究,确保实施方案对遇真宫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遇真宫保护方案的调整完善及最终确定

在采取防护的思路开展方案编制工作的过程中,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在对方案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并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时,很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防护(围堰)方案技术是可行,但综合考虑仍存在潜在的较大风险,如南水北调工程蓄水后防护体内内涝、潮湿环境的影Ⅱ向,尤其是防护工程如遇极端天气和事件,无法保证遇真宫万无一失,且后期维护经费无法估算等。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对此高度重视,经充分沟通协商,为确保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同时,对遇真宫的保护做到万无一失,双方同意对按工程防护(围堰)思路编制的方案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

2007年7月,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清华大学等单位分别接受委托,就遇真宫防护方案运行管理风险、超标准洪水淹没及汛期排涝风险、物理环境变化影响风险等方面对防护(围堰)方案分别开展论证评估。

2009年11月,湖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武当山遇真宫防护方案风险评估论证会”。会上专家综合分析认为,水库蓄水后遇真宫处于周边高内部低的“盆”状地形底部,常年处于雨水和山体坡面流水汇聚的低洼地内,必须常年采用水泵向堰外排水,初步估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将产生100多万元(每年随着物价指数递增)的费用;围堰后形成潮湿的小环境,将对古建筑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更为致命的是如遇百年以上一遇的洪水或特大暴雨,围堰设防或暴雨产生的内涝将使遇真宫面临灭顶之灾,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同时考虑到建成后项目运行管理的难度和费用,建议该方案不宜采纳。会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汇总编制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有关方面专家和文物部门的综合论证意见,就遇真官防护工程技术及管理运行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建议放弃防护,重点研究采用垫高或顶升保护方案”。2009年12月,湖北省文物局将论证会专家组意见、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意见和武当山特区管委会提出的抬高复原保护遇真宫的请求一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2010年2月,“武当山遇真宫文物保护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经充分论证,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遇真宫保护工程的意见》,同意采取原地垫高方案保护遇真宫,并要求湖北省文物局组织有关资质单位制订切实可靠的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设计方案。湖北省文物局于同年3月7日在北京召开“武当山遇真宫原地垫高施工设计专家咨询会”,广泛听取古建、考古、水利、顶升工程等方面专家关于原地垫高保护施工设计方案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原地垫高保护方案设计,制定科学、规范的施工蓝图。

原地垫高保护遇真宫的保护方案,保护内容包括基础垫高、局部顶升(山门及东西宫门明代砖石建筑)、修缮、环境工程、保护与展示设施设计等。垫高保护中的局部顶升,虽然顶升体积和重量巨大,但有大量成功的先例,从逻辑上推论其技术难度在可操作范围。相对防护(围堰)及搬迁方案而言,顶升方案虽然投资较大,但对文物价值的改变和影响较小,特别是对体现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灵魂之所在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理念、布局和风水格局没有改变,对最难以原状保护与传承的砖木结构的三个门实施顶升,体现了对文物建筑的最小干预、原真性保护的原则。顶升方案,技术完善且容易操作,工程后期维护简单,不会产生过多的日常维护的经费负担和运行管理风险。

2010年10月,在对遇真宫原地垫高工程范围内地质进行了勘察,查明了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作用、地质灾害,以及垫高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分布位置、储量、质量、开采和运输条件的基础上,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接受委托开展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设计。

2011年4月,经过专题论证,最终垫高保护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正式确定遇真宫现存地面建筑、东西官遗址、宫墙将整体拆除,待垫高工程竣工后原样复原,其中山门和东西宫门实施整体顶升。7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下发《关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武当山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的批复》,核定遇真宫保护工程概算投资18524.11万元。

四、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的实施

为确保高质量做好遇真宫原地垫高保护工程,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移民局、十堰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了遇真宫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工程责任主体单位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以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为目标,保护遇真宫的真实性为最高标准,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启动了各项具体工作。

(一)文物资料信息全面留取

为使遇真宫的真实性得到充分保护,高水平保留遇真官原始详实数据,将垫高工程对文物的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继2006年对西宫考古发掘的基础上,2010年4月至11月,湖北省文物局组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遇真宫东宫、中宫及宫外附属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全面掌握了遇真宫的整体布局和结构;2010年11月,湖北省文物局委托科洛博(上海)数字科技顾问有限公司对遇真官进行三维扫描和建模,采用数字激光扫描仪对遇真官正门、中宫、东宫、西宫及宫墙等现有建筑进行精密扫描,同时采用全息相机拍摄遇真宫全景及各部分照片,形成3D建模并绘制了2D图纸,为恢复重建提供详细的点位依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结合考古工作也采用数字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遇真宫考古清理后展现出来的建筑遗址、遗迹进行了精密扫描测绘记录,这些工作为遇真宫及其建筑遗址的真实性保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前期准备工作

1.高标准确定保护工程实施单位。2011年9月,经公开招标,确定文物解体及复原工程由国家文物保护工程一级施工资质单位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承担,山门及东西宫门顶升工程由国家文物保护工程一级施工资质单位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垫高工程由土石方垫高和建筑施工双一级资质单位湖北新七集团有限公司承担。

2.完成了文物库房及项目部建设。为保证解体文物建筑构件安全合理堆放,经过平整、碾压和排水渠道建设,开辟了一块70亩的场地,作为临时文物库房和砖石构件的分类堆放场地,并在此场地内修建了工程项目部的生活和办公用房以及两栋临时文物库房,库房总面积2304平方米,用以存放解体的木质构件和砖石雕刻构件。

(三)有序推进保护工程的实施

1.精密实施文物解体

文物解体工程是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实施的第一个重要步骤,2011年10月10日动工,2012年2月30日完工。在遗址保护方面采用建筑学和考古学结合的方法,按建筑学方法测绘记录,确定空间尺度关系,再结合考古学方法对遗址进行分块划分,用定位坐标确定各块范围及周边关系,再测绘拍照记录,确保复原遗址的过程中在坐标系中进行分块放样并精确复原。整个过程按照复核一测绘一编号一拍照一清理一拆除一运输一存放的工作顺序,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东西宫遗址、宫墙、中宫所有建筑、院落、甬道、崇台、地墁金砖等各类砖石木构件的解体工程,并按编号顺序运往料场,分类堆放入库。为确保各类构件安全以及复原施工时的原位恢复,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每个单体构件测绘编号、构件写号、挂牌编号、原件拍照的方法,详细记录了文物信息,建立数字化资料库,所有信息录入计算机便于管理查询。同时,积极筹备文物复原工程,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已解体的文物构件,对拆除的各类砖、石、木构件进行了排查,对现有木构件进行了挖补、粘接加固,对保存基本完好的木构件进行防白蚁处理,对残损的砖、石构件进行了粘接。同时对需要补配的材料及构件,按照质量要求进行前期准备。

2.科学推进顶升工程

顶升工程是对山门和东、西宫门实施的原位整体顶升,采用密布孔桩、箱梁贯穿、浇筑预应力混凝土,形成基础托盘,设置钢筋混凝土防倾柱的方式实施,顶升高度为15米。2011年12月进场前期准备,首先对选择的山门和东西宫门进行全面测绘记录,对文物本体进行加固,确保施工过程中建筑本体的绝对稳定性。

三座门均为砖石结构,其山门底层面积分别为520平方米,宫门底层面积为154平方米,三门的基础部分用大城砖铺作,基础上部均采用整体大型青条石砌筑,地面上部为青石须弥座,座上采用明代官式雕刻手法,即阳雕卷草纹饰。墙体上部略有收分,屋面椽、望等按照天圆、地方的明代官式做法,三门屋面与屋脊设计出流动性效果,看上去十分优美,具有较好的韵律,使人赏心悦目,它们是武当山明代建筑的代表之作。在顶升前,为确保文物的绝对安全采取了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在建筑本体外部采用型钢加固三道,型钢与文物本体接触部位采用橡胶皮垫固定,使文物在加固过程中不遭受到破坏。建筑顶部屋面部分用尼龙网包裹,预防顶升过高,使原来环境改变,或受风力影响,防止屋面松动造成瓦面脱落等。

遇真宫山门重量近5000吨,东西宫门重量为1400余吨。整个门分别用122个液压千斤顶互换顶升,其中48个供临时互换使用,50个永久安装在门下。每个千斤顶可顶重为200吨,顶下分别用直径25厘米、50厘米和75厘米的三种钢墩垂直上升;遇真宫三座门顶升工作自2011年12月开工,历时14个月完成。分别采用了地勘、井点降水、设冲击桩(73根,直径80厘米,深1 8米)、顶进箱梁、掏梁、浇筑、预应力张拉、安全柱、防倾柱、连梁、地下土回填与密实度夯实等多道工序。为了保证三座门升起后保持水平,先用仪器进行纠偏,最终四周均定位在同一水平线上,以山门为基准点,均由监控仪器和全站仪操平。201 3年1月,遇真宫山门顶升到位,由于措施得力,顶升之后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经全面复查墙体没有裂纹,歪闪,瓦面没有出现脱落和松动,意味着顶升成功。

3.高质量实施垫高工程

在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顶升区域外的设计垫高区域首先完成清表、清淤、清渣工作,再按严格的土石方配比实施土石方铺垫、逐层碾压到设计高程;在顶升工作进行到一定高度后,对顶升区域开始特殊施工,即剪力墙内人工回填夯实,确保夯实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垫高区域东西两侧设3个排水箱涵,护坡基础用毛石砌筑,护坡表面采用特殊设计的植生块铺设。

五、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文物保护影响评估

遇真宫垫高保护工程实施的是基础垫高加局部顶升的方案,就是通过把遇真宫及与其有关的周边地区在原高程基础上垫高15米,对三座独立的砖木结构建筑(山门及东西宫门)原状垂直顶升15米,其它现存的建筑及建筑基址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拆除后,在垫高的原址上,按原布局、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完成复建和复原归安,工程对文物的影响是在可控范围内并尽可能降到最低。

(一)垫高保护工程对遇真官文物价值的影响

当年张三丰在遇真宫所在地修炼,明成祖为纪念他,在原址以“遇真”为名建造道观,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同时,在武当山古建筑群整体规划格局中,遇真宫位于古神道之上,是古人登临武当山进入“治世玄岳”牌坊后,上山必经的第一宫,因此遇真宫所在位置是其文化价值的重要见证和载体。垫高保护工程实施后遇真宫在整个武当山建筑组群中的平面位置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没有对其文化价值造成不利影响。

遇真宫选址按照我国传统的堪舆理论,周围山形水系都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垫高保护工程虽然在立面层次,局部改变了建筑与周边山形的相对关系,但从平面上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其建筑空间位置,复建后的遇真宫与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平面位置与文化景观的互动关系没有遭到破坏和产生不利影响,将保护工程建设对文物价值的影响降低至较小程度。

(二)垫高保护工程对遇真宫文物本体真实性、完整性的影响

工程实施过程中,虽然由于需要拆解,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建筑构件造成损害,但遇真宫中宫现有建筑拆解严格按国家有关古建筑保护的规定,做好文物的实测与各种文物构件的记录、编号、存放,并将按照文物修缮的原则进行复原修缮;对于东、西宫建筑遗址和宫外与其相关的建筑遗迹等,则按照三维定位、分区分类编号、单独包装、清理加固、原位复原的程序操作。因此,基本确保了文物的原形制、结构、工艺、材料,将工程实施对文物本体真实性影响降至最小。

特别是针对最能反映文物历史风貌和艺术价值特色的山门和东、西宫三栋砖石结构建筑的保护,在现有最高技术水平条件下,克服自然地质等不利影响,采用整体顶升保护,在顶升前对本体进行加固,顶升过程中进行全程检测,已经安全顶升到15米的设计高度,施工中没有对本体造成影响,确保了文物本体的真实性。在垫高的设计中最大程度地考虑了遇真宫门前的视线关系,保持了120米的开阔区域,而且对遇真宫周边与其相关的泰山庙、神路、遇仙桥等建筑同时进行了垫高保护,充分考虑和保持了遇真宫的完整性。

(三)垫高保护工程对遇真宫周边环境的影响

垫高保护工程实施后,随着丹江口水库水位的抬升,遇真宫垫高并按原状复建,复原后建筑群及其周边垫高区域将会形成一个占地达8.5万平方米面向水库的自然台地与遇真宫后的山地相连。为减缓保护工程建设对区域景观的影响,台地迎水坡将采用亲环境植生块护面,并采用互补的图案形式进行植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优化遇真宫区域的景观格局。

垫高工程两个料场距离遇真宫较远,且处于隐蔽处,周边没有文物。取土实行分片开挖方式,取土时先将表层土临时堆放在料场附近,并采取相应的拦挡措施;取土完毕后及时平整土地,并将原表层土覆盖在上面,撒播草籽固土绿化。因此,对武当山整体环境影响较小。

六、余论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遇真宫的保护论证,以遇真宫真实性得到充分保护为原则,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非常审慎和认真,可谓一波三折。这项工程的充分论证与顺利实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文物保护理念、文物保护技术手段、文物保护管理、复杂文物保护工程协调组织实施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阅。目前这项工程的基础垫高和三个山门的顶升工程已经完成阶段性验收,文物建筑的复建和考古遗址的复原已经启动,预计2016年底完成,虽然全面评判该工程的效果和得失还为时尚早,但就工程方案的论证和有效实施而言,确有很多值得总结和反思之处。

一是在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文物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对接,提前开展对工程中可能涉及文物保护的重点项目开展预研究非常重要。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立项后,在开展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即对工程涉及武当山遇真宫的保护进行预研究,提出三种保护思路,做好引导和应对,引起工程规划和涉及部门的关注,为保护方案的充分论证打足提前量。

二是方案的确定以文物的原真性保护为第一要务,以把对文物本体、环境风貌、历史及文化价值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对可能实施的保护措施进行综合、慎重比选论证。我们对遇真官进行围堰、抬升、搬迁三种保护思路都进行一定深度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方面比选,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遇真宫的保护,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对遇真宫本体真实性的保护,而是要综合考虑,对其采取的保护方式会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带来什么影响。在论证中我们首先放弃的是搬迁保护的方式,我国三峡水利工程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飞庙的保护,就是采取搬迁的方式,在总体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和再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憾,就是搬迁后建筑选址等无法再现原山地格局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后期存在滑坡风险等。遇真宫的保护级别更高,对其采取搬迁方式,且不说武当山下很难再找到一处有这么大面积的平地安置,仅从搬迁遇真宫将造成武当山建筑群总体布局被改变这一点就应该合弃,搬迁对“武当山古建筑群是由皇家统一规划建造,其建筑体系从地形勘测、规划设计到兴建营造等,都有周密筹划,具体建筑设计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产生的将是颠覆性的破坏;而围堰方案如仅从一般方面考虑,看似对遇真宫没有任何的扰动,但从周边景观和微环境方面看,壮观的挡水围堰坝体破坏了遇真宫前面开敞平坦的山水空间,使其变成看不见山望不到水的“盆景”,整体上改变了遇真宫原有环境的真实性,更为严重的是水利部门和工程业主方面都提出限于围堰工程无法保证遇真宫在围堰建成、工程蓄水后受自然极端天气等复杂因素影响,围堰工程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因此在充分分析各种潜在风险后,我们建议放弃防护思路,再次论证。

三是大胆设想、慎重论证、科学决策至关重要。遇真宫的保护经历了一些波折,但在提出保护思路的过程中,各方可谓集思广益大胆设想,三种保护思路中除搬迁方案只有一种外,围堰方案还曾提出了大、中、小三种子方案,三个子方案之间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利弊,选择弊端最小的进行深入设计。垫高方案中也提出对所有地面建筑进行大顶升的方案和垫高与局部顶升结合的方案,此外清华大学还针对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提出了三个比选方案。其一是新建一个地下空间,中宫建筑地下空间作为阐释遗址的博物馆,东西宫将地处海拔160米的考古遗存不做任何扰动、原状放置在地下,在地下空间体的顶部地面上复制遗址的台基和矮墙体,原遗存和模拟展示共存,同时可避免真实的考古遗存免受风雨侵蚀。其二是在垫高的地面上放置考古遗存,同时在其上方分别搭建防护棚。其三是在垫高的地面上放置考古遗存并补配缺失砖石构件,露天展示。后经组织专家论证比较,认为方案一、方案二虽然可以保护考古遗存免受风雨侵蚀,但方案一的工程量及造价都非常大,且东宫、西宫与中宫的相对高度将永久改变,方案二的多个保护棚对整体景观环境有不利影响,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安置展示考古遗存。

遇真宫的保护论证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虽然我们对遇真宫保护论证是审慎的,但由于过程相对较长加之地方经验不足,这个论证过程和选择确定的保护方式,没有及时向世界遗产报备,引起了世界遗产的担心和关注,将武当山纳入反应性监测对象。此外,目前对东西宫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方式并不十分理想,建地下空间展示应该是相对最好的,但限于一些原因不得不放弃,这或许是一个缺憾。我们不能不说对遇真宫的保护论证是相对最慎重的,论证中一些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但也确实存在理想的保护方案和思路很大程度上受到诸如施工周期、保护经费等方面的制约,这确实是一种无奈,但也是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通过一系列充分的论证,最终选择的对遇真官实施原地垫高加局部顶升的保护方案,是在多个保护方案中选择的可以做到相对最大程度地保护遇真宫真实性的方案,把南水北调工程对遇真宫的影响降低到相对最小程度。201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等有关方面专家专程到武当山进行反应性监测考察,详细听取了遇真宫保护工程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遇真宫保护施工现场和文物构建保存管理仓库,审查了有关技术文件和观看工程各环节影像资料,对这项工程的保护论证和科学实施中系统性的记录、存档、工程信息管理以及对此处遗产的真实性保护所做的积极方面的努力等给予了肯定,对垫高后的台地形状和绿化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表示持续予以关注,这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已经做了认真积极的回应并将在下一步的工程实施中严格地加以完善。

篇9

本研究以广州(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例,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尝试从多角度、深入地探讨现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经验与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出谋划策。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 保护规划 管理体系 广州

中图分类号: G27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新形势下,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迫切要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虽然得到不断重视,但在城市建设及改造仍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往往面临新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涉及多个层次,包括了文物建筑、历史街区等物质层面的研究,也保护城市特色等非物质层面的研究。广州作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关政策有较早的探索,已初步建立了以物质层面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但在城市快速发展更新的背景下,历史文化的保护仍出现诸多新问题,值得总结探讨,并对未来的名城保护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1、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1982年,广州成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9年3月,《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自此,广州逐步建立起从市域到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多尺度、多层次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包括了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四个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如图1)。

图1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 作者自绘,资料来源:广州市规划局名城保护处。]

在政策法规方面,在遵照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2013年)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体系:《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1999年3月1日起实施,现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正在修编;《广州市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2014年2月1日起实施,为街区尺度、建筑单体尺度的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依据。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特点

2.1保护规划及政策日趋完善

市层面的法定规划及政策法规从2012年起相继出台,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规划及政策法规从不同尺度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了控制。2013-2014年,《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广州市第二批历史建筑名录》通过市名城委的审议,在报省政府审批的同时向社会公布,虽未真正受到法律保护,但可以通过公众监督保护。对文化遗产单体尺度的保护,更有可实施性。同时,《广州市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 《广州市历史建筑与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第五条。]建立了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市、区联动的保护机制,即“以区(县级市)人民政府为属地责任主体,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为日常巡查、现场保护主体的文化遗产保护联动制度”,并将历史建筑、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作为本级人民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的保护责任机制更能驱使政府落实保护,而不仅停留在宣传的层面。

2.2媒体及公众参与逐步强化

多个媒体关注广州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快报》对此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报道,据初步统计[ 根据《新快报》新浪微博2011年8月以来包含“历史保护”的微博数量进行统计。],从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新快报》对历史文化保护的相关报道达198条,平均每月报道5-6条。在媒体积极跟踪历史文化保护现状的同时,历史文化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借助网络、报纸等平台,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出谋划策。

2.3保护工作可实施性日渐增强

结合广州市第五次文物普查,对全市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线索进行全面摸查,为落实名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普查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信息核对,为推选确定历史建筑名单、实现对历史建筑单体及周边地区的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查通过建立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数据库,将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线索信息融入规划审批体系,使规划编制及审批过程能便利地读取相关信息。这样的信息系统建设,有利于将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审批更好地结合,从规划控制的层面落实保护,使保护工作更具可实施性。

2.4保护工作面临更多的利益主体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往往涉及有一定历史的地区,与地区更新改造密切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然与旧村、旧城的居民以及开发单位的利益密切相关。在复杂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下,名城保护工作出现一定困难。政府希望达到地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旧村、旧城的居民希望实现自身的利益,开发单位希望通过地区开发达到收益最大化,社会公众希望保护历史文脉、历史建筑等公共资源。在多个主体利益不一致的现状下,出现了业主抵制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也阻碍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推进。最典型的是2013年大塘村民拆毁初步列入文化遗产线索的老房子,沥窖村等城中村居民联合向政府反映其反对将自家房子列入文化遗产线索的诉求。

3、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建议

3.1更加注重立法及政策制度的先行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需要有法可依,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加快《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修订,同时应尽快出台历史建筑的修缮保护的配套文件。

现有的历史建筑名录通过市名城委审议后,还需一系列的完善工作,如落实建筑主体和保护范围界线、坐标、地形图等,该名单需经省政府审批才正式公布生效。漫长的报批周期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起弱化的作用,因此,应考虑简化历史建筑的报批程序。同时,对于比历史建筑保护效力更低的传统风貌建筑,暂时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也需进一步完善。

3.2保护理念上应与时俱进

倡导以历史文化保护为前提,对地区进行有机更新。在物质更新层面,应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对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且考虑新建、扩建、改建建筑退让、控高,保护地区肌理,周边建筑色彩、体量等相关的景观控制要求。同时,在具体地区的保护规划中,应注重恢复地区的活力,因地制宜地对地区产业定位进行研究,通过引入产业盘活地区经济,通过环境的改造、公共服务配套的完善、建筑的活化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地区的价值。另外在社会文化层面,应注重城市文化的再生,历史文脉的延续,以及培育有活力、有文化认同的社区网络。

3.3保护制度设计应更全面,保护业主合法权益

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多主体的利益,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应有更周全的考虑。尤其对于产权私有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应在明确业主保护责任的同时,明确相关的权利,引导业主愿意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考虑建立对文化遗产线索的修缮资金申请、修缮规划要求、完善补偿机制等,多方面制定细则,保障文化遗产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对于需进行更新改造的地区,应考虑对开发主体进行规范,如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线索征收过程保障业主的权益、在开发建设中严格落实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的保护及活化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认定,并且迫使开发主体更细致地考虑地区的改造需求,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地区的开发规划设计及改造。

参考文献:

[1] 李燕, 司徒尚纪.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的进展[J].人文地理, 2001,05: 44-48.

篇10

关键词:牌坊;保护与旅游开发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对于古建筑保护、开发的研究

1. 国外不同学者对于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的观点

牌坊虽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历史建筑,但是国外也有许多类似牌坊的历史遗迹、古建筑群,如法国巴黎凯旋门、意大利博洛尼亚古城等。 国外对于历史遗迹、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比中国早,也比较系统,同时形成了许多学派、观点。

一部分学者提到了旅游与历史遗产的关系:旅游业通过自身众多的方式手段在历史资源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反之,历史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同样地也形成了一个决定性的部分:这两者已经共生而不可分割,而且也成为了现代城市设计和构造的主要力量 。而有些学者则认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需要巨大的公共投资。

从以上不同学者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遗产是可以在旅游业中不断地发光发亮,可以吸引投资,通过正确的保护和开发,可以继续创造出属于它自身的巨大价值。潮州古牌坊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使之在现代化过程中焕发出其独特的文化光彩。

2.《华盛顿》中关于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又名《华盛顿》规定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目标和方法,其中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华盛顿对潮州古牌坊街的保护性开发起到了非常大的启示作用。通过研究华盛顿,古牌坊街的维护可以找到相关方面的依据和标准,可以制定出正确有效的保护方法。

3.国外学者关于古建筑群保护与开发的相关经验借鉴

外国很多观点都很重视政府的参与性,通过中央或省级政府提供资金来帮助修复历史建筑,当地政府提供修复和保护项目所需要的数据和监督项目工程的实施和进程,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居民在决策和落实过程中的参与,来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保护和开发历史遗产的目的。以上关于政府及其他机构组织参与到保护开发进程中的例子,在组织机构方面给了潮州古牌坊街一个借鉴和学习的范例,通过吸收和借鉴国外政府参与的优秀经验来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可以使潮州古牌坊街的保护性开发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二)国内其它牌坊、牌坊街以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研究

1.国内其它牌坊街、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现状

全国的牌坊多以单个存在,只有少数地区的牌坊数量较多,并形成特定风格,也形成特定主题。因成规模的牌坊群不多,本次文献查询以棠樾牌坊群、隆昌牌坊群和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牌坊群为例,简洁说明这三个牌坊群的开发形式。

1、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坐落在黄山市歙县境内,有古徽州最大的徽商鲍氏家族的鲍家七座牌坊、鲍家男。女祠堂民居、鲍家花园组成,俗称古徽州“三鲍”之旅。棠樾牌坊群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和整个村落的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的,应该属于村落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发展模式也应该是附着在村落上的,所以村落旅游资源的丰富和完善是根本。

2、隆昌牌坊群

在四川隆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保存完整的牌坊17座,均仿木牌楼结构建造卯掸衔接,丝丝人扣,柱板相连,天衣无缝,体态雄伟,构架精巧。用一句形象的话说:一个牌坊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串往事。

此牌坊群的特点是牌坊街本身建筑艺术价值较大,而且原真性较强,牌坊置身市井之中,有浓浓的人文气息,文化主要突出的是贞节这一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现象。

隆昌牌坊群近几年也得到政府的重视,正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牌坊修复和旅游开发,但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尽管隆昌牌坊群牌坊破损严重,但还保存着一些较为完整的牌坊,而潮州市牌坊街基本上整条街都是拆后重建,所有牌坊看起来非常新,没有历史感,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

3、古城历史文化街区

漳州古街区包括香港路、台湾路、始兴南北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等老街道。在漳州古街区,与古牌坊、文庙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林氏宗祠。有较为完整的古城格局和街巷体系,包容了老漳州最具代表性的各种文化信仰和多样性的人文活动,具有独特的闽南文化积淀和漳州城市个性特色,是漳州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历史遗存和保护相对良好的区域之一。

漳州古街区的主要特色是有各种历史街区,历史文物较多,历史文化感强,牌坊穿插其中。潮州市牌坊街位于潮州市老城区,附近坐落着开元寺、广济桥、许驸马府等优质的旅游资源,而且这几者都是属于历史文化遗产,可谓相辅相成,增强牌坊街吸引力。所以潮州市牌坊街可以把周边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向漳州古城区一样整合成一片街区,这样可以避免旅游资源单一,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二、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要研究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与开发现状,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下潮州市的一个整体概况,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全面分析潮州市牌坊街开发的优劣势,以及运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整个宏观环境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针对这些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潮州市的概况分析

潮州市的概况分析分别从潮州市市情概况、潮州市旅游业概况、潮州市政府政策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支持、潮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剖析,从而来分析潮州市牌坊街的开发的优劣势 。

1.潮州市情概况

潮州自然地理优越,地处广东省东部,东与福建接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人文化,拥有地方特色鲜明、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甚高的文化景观。

2.潮州市政府政策对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支持

潮州要发展旅游业,自然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文是作者收集到的有关于政府对于旅游业的相关规划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11]

2、国家旅游局就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答问[2011]

3、广东省旅游管理条例[2011]

4、关于试行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的若干意见[2011]

5、潮州市现代服务业“十二五”规划[2012]

这些政策表明潮州市政府对于潮州旅游业的发展的重视,对于潮州市牌坊街的开发的力度支持是强而有力的。

3.潮州旅游业概况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鼎盛的人文,精湛的工艺,明秀的山水,炳灵的河岳,以及精巧秀逸、古朴典雅的文化景观,使历代名宦贤士将潮州誉为“岭海名邦”、“海滨邹鲁”、“潮人祖地”、潮州文化发祥地、畲族祖地、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木雕城和“中原文化橱窗”、“中国文化冰箱”。

2010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357.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主要景区接待总人数836.7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全市旅游总收入54.2 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2000年~2012年来潮州市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都是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全年接近500万人次来潮旅游,全年旅游收入也将近22000万美元。

4.潮州市的交通发展状况

潮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潮州市境内公路、铁路纵横交错,汕汾高速公路、汕梅高速公路、国道G324线、广梅汕铁路以及在建的厦深铁路等便捷运输通道贯穿我市。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建设和持续发展,潮州市已逐步形成了公路、站场、港口、铁路互相联结,互为配套的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

(二)潮州市古牌坊街历史演变跟修复与开发现状

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因此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众多牌坊。

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城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韩山、湘子桥。此外,于乡镇间尚有57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由于各种原因,到1950年只存下19座碑坊。因碑坊经历年代久长,石坊梁折柱断危险万分。终于发生亭石砸死人事故。因此1951年潮安县城关镇决定拆卸废亭。

进入21世纪以后,在“旅游旺市”的策动下,古城墙、东门楼、广济桥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动工,修复牌坊街已成为名城建设的重要项目再次浮出水面。从2004年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同年9月正式奠基;历2年的施工,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牌坊的安装、验收、并继续进行两侧骑楼的修复和铺设石板路面。工程于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与广济桥齐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

三、潮州市牌坊街存在的问题

(一)潮州市牌坊街建设及当前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程规划建设有缺陷

2005 年 6 月,由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潮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共同承担的牌坊街复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通过评审。牌坊街修复工程于 2006 年 10 月开工。落成后的牌坊街街区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当初规划建设目标相比较,仍存在许多明显不足。

1、是规划设计有先天缺陷。因为牌坊街在改建之前是一条主干道,来往车辆十分密集,现在要把牌坊街改造成步行街,那么就必须解决附近车辆的进出问题。如图所示,虽然规划有体现周边的滨江长廊作为主要车道,还划分了古城墙内的防汛通道作为次要车道,但是仍然没有解决附近居民的车辆出入问题。小组成员在禁止通行的时间段去考察时仍有许多车辆出入。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周边居民、店铺经营者认为停车场离居住地或店铺距离远,所以还是会把车辆驶入牌坊街,停放在店铺门前。

(2)周边停车场较为稀少,特别是能供私家车停放的位置更少。居民或店铺经营中找不到地方停车也会放到店铺门前。而且就算周边有停车场,但是由于是要收停车费,一部分店铺经营者不愿停在停车场。

(3)政府的管理比较松散,没有加大管理密度

(4)牌坊街没有设立入口标志,游客不知何为街头街尾。再来牌坊(工艺处理)没有做旧,作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提到目前牌坊的修复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结果分析有48%左右的人认为应该对牌坊进行适当做旧。

2、是规划与建设协调混乱。沿街铺面入户供电线路、配电箱、供水管线基本没有隐藏,随意,任意安放,杂乱无章;还有些店铺是没有改造的。

3、规划方案提出的停车场大部分并没有按照规划修建,现有的停车场大

部分藏于牌坊街两旁的小巷内,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与指引路牌,而且道路狭窄,车辆进入较为困难,特别是私家车,根本很难进入。如果是自驾游过来玩,不熟悉当地情况的话,根本就找不到停车的地方。

三是工程仓促竣工。第二十四座牌坊(三阳门)来不及建设,部分沿街建筑物没有立面装修装饰和灯饰亮化;而且就算有安装了这些装饰和灯饰,在作者实地调查中,大部分时候这些灯饰是不亮。不知道是坏了还是不开,如果是前者,那么政府在进行设备维护、更换上面就要多加管理。

四是服务设施没有配套。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场地绿化、游人小憩、还有景区导图、牌坊简介等设施没有配套或是配备较少,远远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 在问卷调查中有33%左右的游客认为牌坊街的基础设施亟待改善(包括公共厕所休息椅、场地绿化等)缺少。可见这个问题应该得到重视。

2.经营特色没有体现

基础牌坊街沿街两侧有商业铺面 780 间,建设面积 24700 平方米,其中约 60%为公产权房。2008 年,市房管局委托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对牌坊街进行功能区规划。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根据牌坊街的历史价值和地理位置,按照不同地段的经营优势和发展方向,将牌坊街划分为传统文化街区、特色产业及旅游精品区、民居客栈街区、娱乐休闲街区四个区段,并明确了街区的经营内容。另外,于下水门路和上东平路处设潮州美食街区。

沿着这一思路经过多方努力,牌坊街陆续进驻了 “颐陶轩(陶瓷)”、“浓园(木雕)”、“康慧芳大师工作室(潮绣)”、“胡荣泉”、“仰山楼”、“潮绣世家”、“木雕作坊”、“同安绣品”、“清心居”、“木偶工艺坊”等一批潮文化特色明显的商家和机构。但特色经营户所占比例很少。截止2010年 10 月,牌坊街已开张营业的经营户有 402 家(含下水门路和上东平路),占总铺面的 64%,经营户中基本符合功能规划要求的有 115 户,占开业户数的 28.7%,牌坊街功能区的划分和经营特色基本没有体现出来。市面清冷,游人不多,商业气氛不浓,街内店家普遍反映客流不足,生意难做。

而2014年8月,我们小组成员在牌坊街考察花费功夫进行店铺类型的统计,发现特产店、工艺品店、古玩店加起来约占开业户数的44%左右。也就是说,牌坊街的特色店铺在开业户数中还不到一半,剩下的像生活店铺,如:衣服、百货等就占到25%,饮品店就占到8%,还有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如幼儿园、初中、技校等学校,还有银行、门诊等,这与当初规划所想甚远。

3.功能分区不明显

经营者对功能分区没有概念。原规划中,百花台至太元路区域被划分为传统文化街区;太元路至猷巷区域为特色产业和旅游精品区;猷巷至家伙巷区域为民居客栈街区;家伙巷至环城南路为休闲娱乐街区。但在2012年一个调查牌坊街的活动中,队员发现,传统文化街区内的潮文化氛围并不浓,店面经营品种也是杂乱无章,而且大部分的经营者,对于功能分区更是一头雾水。

4.步行街管理群众有意见

2009 年 9 月下旬,市政府关于加强古城文化街区管理的通告,明确湘桥区政府对牌坊街管理的任务和要求。随后,市公安局牌坊街北段实行步行街管理,禁止一切车辆通行的公告。

湘桥区实施牌坊街步行街管理一开始就遇到不少阻力。面对这样情况,湘桥区紧急采取三项措施:一是上门入户做群众宣传思想工作,尽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调整改进管理方法,实行分时段开放;三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奖励有经营特色的商家铺户。通过以上努力及时化解了各种矛盾。群众对步行街管理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但目前管理工作仍有一定难度,在交通管制时段,仍有不少摩托强行进入。

从2014年5月1日起,潮州市政府对于牌坊街的通行又有了新的调整将进行调整。主要是北段实行步行街管理、开放两个路段口、增设四处隔离带。

四、潮州市牌坊街保护与开发探讨

(一)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关系探讨

时晓兵(2010)[19]在他的研究中提出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骨骼,赋存有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历史城市尤其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肌理,延续城市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结合他自己的研究,他认为建立在静态保护维持现状基础上的历史街区,并不能充分彰显其应有价值。而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全面体现这些资源历史文化内涵、解决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1.历史街区需要商业

历史街区需要商业旅游、商业开发能够在资金保障上促进历史街区等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投入到历史街区保护的事业中来。时晓兵(2010)认为在严格遵循保护原则的基础上,更新历史街区功能适度开展商业开发,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收益,使历史街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还可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资金支持。

2.历史街区开发要以文化为核心

反过来讲,如果在旅游开发中一味的追求商业价值,经济利益,那么历史街区就会变了味,变成了披着文化历史的外衣,实则整个历史街区都变成了商业区。

(二)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根据本文的综合探讨,作者在研究国内学者的一些优秀的文献跟理论之后,结合潮州市的牌坊街的实际开况,来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便更好的理清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楚的定位。

1.潮州市牌坊街的街区定位

作者认为,要想形成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规划方案,首先要先对潮州市牌坊街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到底是商业街区、文化街区、还是休闲街区?作者通过研究政府的开发规划方案,最终将潮州市牌坊街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以商业为营运形式的特色文化街区模式。此定位有以下依据:

1、政府的政策定位

政府早在修复牌坊街前的规划里就着重把牌坊的修建看成重中之重,牌坊的修建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在规划里,政府是打算把牌坊街打造成具有特色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能成为潮州特色文化代表的步行街。

2、 居民的意见

根据问卷调查,68%的居民认为牌坊蕴含悠久的历史,是当地文化的载体,16%左右的居民则认为牌坊象征时代的变迁,见证古今变化。

可见在居民心中,牌坊是当地的特殊的文化标记,它是当地居民历史的见证。所以在居民看来,以牌坊文化核心的文化主街区模式更有群众基础。

3、游客旅游动机

那么对于游客来说,促使他们来潮州牌坊街旅游的动机、吸引力是什么呢?问卷调查提到游客最喜欢牌坊街旅游的哪方面时,39%左右的人选择小吃,16%左右的人选择当地特色工艺品还有14%需哦有的人则倾向于当地的人文气息。而这些都是跟潮州本地的特色小吃文化、工艺品文化、和人文关怀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游客来这里,是要感受这里的异质文化。所以对游客来说,最主要的吸引力就是潮汕文化。所以潮州牌坊街的定位为以文化为核心,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以商业为营运形式的特色文化主街区模式。

2.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建议补充

政府虽然自身有做过牌坊街的规划开发,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作者在结合实地调查跟一些资料分析后提出几个保护开发的补充建议:

1、从政府角度

(1)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结合老城区的地理区位,从新划定以牌坊街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可以将周边的广济桥、广济楼以及城墙、开元寺、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等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景点一线游,同时利用景点套票、三轮车景点等,不只逛几个景点而已,还可以感受整片街区的当地民俗、人文气息。

(2)除了旅游资源的整合,还可以整合整片街区的基础设施等资源。比如之前单只为了牌坊街就要在附近区域进行较多的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整合整个街区来进行设施建设,可以起到优化、节约资源的作用。而且这一片老房子很多已经空置,那么政府可以收购或向户主租借进行客栈和一些其他用途的开发,这样又可以达到利用闲置资源的作用。

而且牌坊街附近的居民也要有一些生活设施、场所,如果整合整个街区,那么就不用过分考虑牌坊街的生活类店铺类型过多等问题,可以将生活类店铺迁进和牌坊街衔接的路和巷子。

(3)要想进一步对牌坊街进行旅游开发,政府可以对牌坊街以及其他景区进行景区智能化的改造。如: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设备工具,在景点的一些显眼的地方设置一些二维码,这样游客掏出手机一扫,关于牌坊街的资料、典故立马知道。还可以在牌坊的柱子上刻上二维码,一扫就知道这座牌坊的历史,还可以增加景区智能导览图等等景区智能化的改造。

(4)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对基础设施加大投入改造,如:多建几个公共厕所,并且全部免费,还要增加标识清晰的指示图,比如将指示图设置成荧光类型,这样晚上游客找寻厕所也十分方便。

(5)政府可以引导店铺经营者进行功能分区,按照之前政府的规划分区其实是很好地建议,只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实现,从利益角度出发,如果店铺经营者认为按照政府的功能分区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商家一定不会拒接搬迁。一开始可以先进行搬迁奖励。慢慢有个过渡的过程,过一段时间想要开店的商家要按照功能分区的规划布局开店才能拿到执照。这中间要政府要做好内部建设,避免拉关系、走后门。而且政府可以进行为期一段时间的营业补贴,只要游客数量上来,那么到后面就自然而然吸引到更多的商家入驻。

(6)除了从政府本身的管理着手外,还可以进行对外宣传,比如能够请到稍微有点名气的电视台或栏目组来做节目,那么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从店铺经营者角度

(1)作者在这次实地调查曾对一家坐落在牌坊街附近的特色客栈的店员进行访谈,那个店员提到牌坊街游客人数不少但是店铺的营业额却并没有显著地增长的原因。一是因为价格问题,游客来牌坊街的主要目的是想逛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店铺,购买一些特产。牌坊街特色的店铺虽然不是特别多,但也不少,而且种类齐全,潮绣、木雕、陶瓷都会有。但是牌坊街的商品的价格比实际成本贵上许多倍。有人认为景区商品价格昂贵是正常的,但是牌坊街本身是一条有当地特色食物步行街,既然是步行街,那其中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收入就是商品的购买,所以商品不宜定价过高。

那个店员在访谈中曾举过一个例子:牌坊街的商家卖一件小小的木雕品价格都要两三百人民币,作者曾在采访游客时发现这个价格大多数游客是不会买只会看。从这个例子可以反应出牌坊街的物价偏贵,如果能稍微降低一下价格,那可能会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购买。

(2)经营者在接待游客时要表现得更加热情好客,因为游客很多时候会通过接触商家直观感受这条街、甚至整座城市的人文气息。商家的态度也很重要。

3、从当地居民角度

可以说当地居民在整个环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居民是当地民俗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的本质是离开自己惯常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地方体验异质文化,如果整座城市都是外来人口,那么这异质文化还异质吗?所以从居民角度可以做到:

(1)居民可以多参加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无论是宣传牌坊街,还是宣传当地文化,这样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自豪感跟主人翁意识。

(2)当地居民对待游客的态度可以更加热情一些,游客对于一个城市的直观感受、印象往往是通过当地居民的态度以及日常举动。

(3)居民可以加入街区改造、维护的活动中来,如:充当志愿者,或免费向导等。

五、结论

牌坊街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类型。作者以过广东省潮州市牌坊街为研究案例,借鉴外国相关学者的保护、开发经验,如《华盛顿》中鼓励居民一起参加古建筑群的保护等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还有通过研究国内其他牌坊街的案例棠樾牌坊群、隆昌牌坊群、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经验,如漳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已经开发得比较完善,那我们可以借鉴它开发的经验和怎样平衡好保护、开发。从而为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供理论研究基础和经验借鉴。

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数据,通过政府的政策定位、居民的想法、游客旅游动机这三方面的分析来给潮州牌坊街的定位,是以文化为核心,依托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以商业为营运形式的特色文化主街区模式。

通用定位,我们要明确文化是其核心,但文化要依托于商业运作。明确好定位就要针对性提出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笔者主要通过明确政府的职能,店铺经营者的责任以及居民的义务来阐述如何进行潮州市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最后,本论文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分析以及对牌坊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不仅仅只适用于潮州市牌坊街的建设,也可以广泛运用到岭南其他牌坊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邢星. 牌坊遗产保护刍议[J]. 华中建筑,2011,09:204-208.

[2]金其桢. 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J]. 中华文化论坛,2003,01:73-77.

[3]李茉.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D].大连理工大学,2009.

[4]王海东.城市历史特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7:347-348

[5]王灵羽. 城市特色街区的分类体系与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

[6]薛晴,何文婷. 城市特色街区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3:47-52.

[7]王莺莺.古城特色街区旅游开发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3):87-89

[8]吴俊. 基于功能演化的商业特色街区管理模式探析[J]. 商业时代,2012,04:18-19.

[9]解君,颜军. 继承历史 延续文化――景德镇特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J]. 美术大观,2008,11:193.

[10]白世瀛. 旅游特色街区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S1:102-104.

[11]魏祥莉. 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利用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