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条件理论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贸易条件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贸易条件理论

篇1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区域一体化时,一般皆采用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所以本文的分析主要针对自由贸易区展开。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获取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首要理性。关于自由贸易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以用图1加以简单说明。

图1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局部均衡分析,假设世界有三个国家:本国(H),本国潜在的盟国(F)及代表世界其余国家的第三国。左图代表本国,Dh与Sh分别代表本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本国的价格是Th。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为Pw,由于国际市场价格远远低于本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本国属于该种产品的进口国。现在假设本国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维持本国对该种产品的生产,征收禁止性的从量关税PwTh,征收关税后本国的价格为Th。右图代表本国潜在的盟国,Df和Sf分别代表盟国对该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盟国的价格是Tf。由于与本国一样,国际市场价格低于盟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盟国也是属于该种产品的进口国。现在同样假设盟国为保护其生产者的利益,维持对该种产品的生产,也征收禁止性的从量关税PwTf,征收关税后盟国的价格为Th。

现在假设本国打算与F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谋取资源优化配置的利益。假设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各自对非成员国维持的关税仍为原来的禁止性关税,只是内部取消了相互的关税。由于本国的关税水平高于盟国的关税水平,所以本国与盟国形成自由贸易区初期,本国的价格肯定高于盟国的价格,这样就会形成盟国的产品向本国流动的动力,产品的区内流动会导致本国的价格下降,但价格的下降具有界限,最低价格为Tf,原因是本国的进口来源是盟国,而盟国的最低价格为Tf。要知道本国最后的价格为多少,关键在于确定本国市场的供给。由于本国的价格间于Th与Tf之间,而且只要本国的价格高于Tf,盟国的产品就会全部供给本国市场,所以本国与盟国形成自由贸易区后,本国市场的供给实际上就是两国市场的供给之和。图中的Sh+f就是两国供给曲线的横向加总,也是本国市场的实际供给曲线。本国市场最后的价格取决于Sh+f与Dh的交点的位置,如果交点处所对应的价格高于或等于Tf,则该价格即为最后的价格,相反,如果交点处所对应的价格低于Th,则最后的价格即为Tf。在此为方便分析,假设Sh+f与Dh的交点处所对应的价格恰好是Tf。由于本国与盟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价格由Th降为Tf,消费者剩余的增加为梯形ThABTf的面积,生产者剩余的减少了梯形ThACTf的面积,由于政府原来没有关税收入,所以社会净福利增加了三角形ABC的面积,新增加福利皆来源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其中ABD为消费效应,即由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增加了一部分消费数量所引起,ADC为生产效应,即由较低成本的进口替代了一部分较高成本的国内生产所引起。对于盟国来讲,其市场价格始终为Tf,其出口并不会导致其国内价格上升,因为一旦价格高于Tf,其国内的消费者就会转而消费第三国的进口产品。在例中,盟国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相比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前均没有发生变化,但盟国的社会福利也会得到改善,原因是盟国消费者的消费全部来源于进口,消费数量为Q1,由于政府得到了为面积为TfEFPw的关税收入,此即盟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净社会福利增加额。

以上的分析表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是自由贸易区两个重要效应,前者有助于改善福利,后者则会导致福利的恶化,自由贸易区能否改善成员国的福利,关键取决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能力,贸易创造型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改善成员国的社会福利。但现在的问题是,本国如果不是采用跟盟国结成自由贸易区的形式,而是采用方面削减关税的形式,同样能达到甚至会超过自由贸易区的收益。在图1中,如果本国将关税由Th削减至Tf,本国的净收益为增加额同样为三角形ABC的面积。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国家在走向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为什么通常采用构建自由贸易区而不是单方面削减关税的经济理性问题。

贸易条件与发展中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

仅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显然无法解释以上所提出的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问题,根据经济研究通常的思路,解释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从改变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入手。在第一部分的模型中隐含着一个重要假设:本国与盟国都是小国,这意味着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前后对贸易条件没有任何影响。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条件效应可以用图2加以分析,假设整个世界有三个国家组成:本国、本国潜在的盟国和由世界其余国家组成的第三国。本国和潜在盟国是进口X产品,出口Y产品,Oh和Of分别为本国和潜在盟国的提供曲线,为方便分析,假设初始情况下两国的贸易提供给曲线正好重合。第三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Ow为第三国的贸易提供曲线。X和Y的相对价格就由本国、盟国及第三国的贸易提供曲线共同决定,假设初始情况下,世界市场用Y产品表示的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0(即本国的贸易条件),此时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可以用贸易无差异曲线U0代表,盟国的情况跟本国一样。现假设本国为保护本国的生产者,对X产品的进口征收某一数量的关税,征税的结果是本国的提供曲线Oh向内移动,现假设移动至Oh',贸易条件相应变为P1,对本国来说意味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在P1贸易条件下,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由贸易无差异曲线U1所代表,显然与自由贸易相比,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F国的福利水平图中也得以改善)。这种提高显然纯粹来源于贸易条件的改善。现假设本国潜在的盟国跟本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也相应将关税提高至本国的水平,这样盟国的贸易提供曲线移动至Of',与本国的贸易提供曲线Oh'正好重合。此时贸易条件演变为P2,两国新的福利水平由贸易无差异曲线U2代表,相比本国单方面提高关税来说,两国的福利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获取贸易条件的改善通常会成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如果此时本国单方面削减关税,贸易条件将会恶化,福利水平也会相应降低。

普雷维什和辛格早在1950年首先提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辛格等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也呈恶化趋势(Singer,1999)。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从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的初级产品的角度考察。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而言,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这一点得到有关学者和机构的证实。D•沙普斯福德指出,在1900-1982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4年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1968-1987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52%。1957-1982年间,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贸易条件下降了32%,这一恶化体现在四类主要的初级商品上:粮食下降了21%、饮料下降了28%、农业原料下降了45%、金属下降了28%。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相对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来说,其贸易条件同样也在恶化。汉斯•辛格指出,1954-1972年间,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单位价格每年平均下降0.73%,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则年均下降了1.82%。联合国在2000年1月的统计材料中指出,1980-199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25%和58%。随着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初级加工品生产领域,从1980至1999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又下降了4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5%,非食用类农产品价格下降了30%,矿物价格下降了45%。

其次,从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中占据同样重要比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角度考察。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世界贸易体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由初级农矿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交换。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并没改善,而是继续呈恶化趋势。汉斯和沙卡等人的研究为该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们通过对2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5-1985年期间出口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这29个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指数年均下降0.65%。

最后,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考察。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指出,1980至199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NBTT)和收入贸易条件(ITT)都呈下降趋势:如果以1987年为100,那么这两项指标分别从121和105下降为91和89。这意味着,即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还会延续。这种延续将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与发达国家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初级知识产品与发达国家的成熟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综合上述,我们可知,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发展中国家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不是单方面削减贸易壁垒的形式走向自由化的经济理性,主要是基于贸易条件方面的考虑。

参考资料:

1.波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国际经济秩序

一、引言

探讨国际经济秩序的目的是通过一个合理、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使世界各国都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交流,缩小各国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但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背景下,这一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国际贸易是影响国际经济秩序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国际贸易的视角来审视当今国际经济秩序及其未来的发展。贸易条件是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各国贸易利益及世界贸易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从贸易条件视角看国际经济秩序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和分析现今的国际经济秩序。

“贸易条件的概念可理解为一揽子商品和另一揽子商品之间的价值交换比率。”多年来,贸易条件的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其最常用和最基本的含义包括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是贸易条件的最基本概念,是指出口平均价格指数与进口平均价格指数的比值;收入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数量指数;要素贸易条件可分为单要素贸易条件和双要素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本国出口部门的生产率指数,双要素贸易条件等于价格贸易条件乘以本国出口部门生产率指数和本国进口产品在贸易对象国的生产率指数的比值。贸易条件的基本经济含义在于衡量一国在出口基础上的进口能力。价格贸易条件衡量的是平均每单位出口商品所能取得的进口能力,收入贸易条件衡量的是总出口意义上的进口能力,而要素贸易条件衡量的是一国的长期进口能力。贸易条件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指数,影响一国的短期和长期利益,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最重要特征则在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的位置如何变动。因此,贸易条件通过贸易利益和经济增长影响着一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位置。

二、贸易条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贸易条件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对抗性

贸易条件不仅反映了一国的进口能力,更反映了不同国家在贸易利益分割上的份额问题。无论是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原理出发,还是从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出发,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各国总是能获得贸易利益,但从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份额却不一定相等。在两国开展贸易的条件下,一国的出口正好等于另一国的进口,一国出口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另一国进口价格指数的提高,在该国进口价格和另一国出口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该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另一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一个国家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使其在贸易利益分割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另一国所占的份额必然减少。要素贸易条件同样能反映出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对抗性。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利益分配也验证了以上规律。以价格贸易条件为例,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表明,发展中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从长期看是不断恶化的,发达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是不断改善的。《国际贸易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表明,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其价格贸易条件处于总体恶化的趋势。《世界统计年鉴》最新的数据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趋势的延续(见表1)。这说明,两大集团在贸易条件和贸易利益上的对抗性非常突出。

实际上,不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这种对抗性,任意的两个贸易国之间都存在这种贸易利益的对抗性。因为在总体贸易利益既定的条件下,无论多少国家参与国际贸易,一国的贸易利益份额增加,必然意味着其他国家贸易利益份额的减少。当总体贸易利益变动时,这种份额分割问题仍在。徐建斌和尹翔硕的理论模型也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存在着“合成谬误”效应,即当个别发展中国家利用传统比较优势发挥专业分工优势时,可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但当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其中时,各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来越少,进而使其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作用受到限制。 转贴于

(二)贸易条件影响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当世界贸易的规模有限时,贸易条件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此时的贸易条件变动所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反映到GDP中只是很小的份额: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进展,各国的贸易额都在迅速增加,对国际贸易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贸易条件变动引起的贸易利益变动在GDP中的比重也随之增加,贸易条件开始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也必然影响着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由表2和表3可清楚地看到,由于贸易条件变动而引发的贸易利益变动占GDP的比例已相当高,特别是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三国,2005年由于贸易条件恶化(相比于2000年),损失的贸易利益分别达到38.5%、55.7%和60.7%。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损失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短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从国际总贸易利益中获取的份额越来越少,从而影响着其长期的经济利益。

从世界经济格局的角度看,由于贸易条件的作用,现今的贸易条件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变,世界各国的经济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从而加速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处于世界经济格局中位置越高的国家,其贸易条件和贸易份额越容易处于有利位置,进而通过国际贸易推动其经济发展;处于世界经济格局中位置越低的国家,贸易条件越难改善,其获得的贸易利益份额越变越小。

篇3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外资企业 转移定价 FDI

Effects of Foreign-owned Investment in China on Chinese Trade Terms

Guo Lei

Abstract The changes of the terms of trade indicates the change of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per bY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tries to explain the effects of foreign-owned investment in china on Chinese trade terms,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analYses the waY how the foreign-owned investment influences Chinese trade terms,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trade term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Trade terms;Foreign investment companies;Transfer price;FDI

引言

贸易条件与一国的贸易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通常从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的角度出发,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即随着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它是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空间大小的重要指标。贸易条件改善表明一国可用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更多的商品进口。显然,贸易条件越改善本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多。[1]

一、中国贸易条件的现状及发展问题

(一)中国贸易条件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成为带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转换升级,工业制成品已经占到出口的绝对比重。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在2004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但是贸易额的突飞猛进并不代表贸易条件也相应得到改善。商务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进出口价格指数,编制了中国贸易条件指数,报告认为,从1993年至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造成的负面收入效应在2000到2005年相当于当年GDP的1%到1.2%。统计数据还显示从1998到2003年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了2%。由于制成品占出口比重的不断增大,2003年该比重约达到出口总值的92%,因此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必将导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随之恶化。虽然1999年后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逐渐开始好转,但由于初级产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贸易条件改善的程度有限,因此未能带来整体贸易条件的好转。由此可见,我国的贸易条件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得到改善。[2]

(二)外商在华投资与我国贸易条件的关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投资者及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广阔的市场,纷纷开始或者继续扩大他们在中国的投资。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累计吸引外资已高达6000 多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大量跨国企业的进入也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3]

随着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日益融合,外商在华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FDI 的大量流入一方面能够推动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还改变着我国的资本存量,影响着我国的资源禀赋状况,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的变化将影响一国的贸易模式,进而进一步影响贸易条件。虽然我国的比较优势仍然体现在丰裕的劳动力要素上,但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密集型行业较过去也有着较大程度的发展,贸易条件理论上来说相对于以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说应该有所改善,但是我国贸易条件却出现了长期恶化的趋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外资企业与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关系。尤其是当前外资企业的进口、出口总额均占据了我国进口、出口总额的50%以上,因此我们检验外资企业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二、实证分析

(一)样本及变量的设置

本文截取1994-2005年共12年的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样本容量为12,包括两个变量,其中Y为被解释变量,代表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自然对数;X为解释变量,代表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的自然对数;μ代表误差项。具体数据见表1,表2。

(二)模型的确定及参数估计

本文采用如下模型进行拟合,可以利用Excel或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Yt=α0+α1Xt+μt

以自然对数的形式作为变量的原因在于,本文重点在于研究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关系,以及当解释变量发生变化时,被解释变量会相应的发生如何的变化。另外,利用软件进行曲线拟合时,对数形式的函数形式也是众多的曲线拟合得比较好的一个函数形式。采用对数形式还有一个很大的功用就是直接可以以弹性的形式反应两者的关系。

我们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其中置信度取95%,α=0.05)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Y=8.087-0.981X(R2=0.813)

(0.577) (0.149)标准误差

(14.001)(-6.586) t stat

其中Significance F值为0.00006<0.001,表明在显著性水平α为0.05下,该回归方程是极高度显著的,线性拟合图见图1,我们可以看到拟合的状况非常好。

(三)对回归方程的分析

通过此回归方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贸易条件随着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比重的增大而不断恶化。由于我们选取的原始变量的自然对数形式作为为模型的变量,得到模型的系数,也就相应地是因变量对自变量求偏导数的结果。在经济学意义上就应该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弹性,即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也就是当自变量(这里是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总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动时,因变量(这里指贸易条件指数)会发生0.981倍的反向变动。因此通过此模型我们可以对贸易条件与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够根据此模型对今后我国贸易条件走势进行预测。[5]

三、综合分析

(一)外商在华投资对贸易条件的主要影响方式

1.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

所谓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进行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采用的内部价格,它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只服从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跨国公司全球利益最大化目标。外资企业的转移定价主要通过企业内贸易来实现,主要表现在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的跨国贸易行为。现实中,跨国企业进行企业内贸易主要是为了利用转移价格获得高额利润。在我国跨国公司往往通过高价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策略,通过转移价格从而达到调节利润、逃避税收、享受优惠等多重目的。由于目前我国针对跨国企业转移价格方面的法律、法令尚不健全,转移定价现象在跨国公司较为普遍存在,这不仅对我国国际收支有着不良影响,这种做法还直接导致了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6]

2.FDI流向部门

流入我国的FDI从产业投向上来看,多集中在具有一定出口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较小仅占20%左右。虽然外资企业在机电产品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流入机电行业的外资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为加工装配型企业,这就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部分机电产品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高新技术产品(主要是计算机、通讯设备和电子类产品) 出口额中加工贸易产品比例甚至超过了80%。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国FDI主要流向劳动密集型的出口部门,这导致出口的扩张,形成出口的超额供给;另一方面,我国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却随着出口的增长以更大的比例增长,形成超额需求。这也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重要原因。[7]

(二)针对外商在华投资造成贸易条件恶化的应对措施

1.针对跨国公司转移价格

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处理转让定价问题,应首先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加大对跨国公司及其关联企业的监管力度。其次,要完善我国转移定价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现行的跨国公司价格转移实施的立法准则散见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没有形成系统、完整、详细的法律文件,因此完善现有转移定价税制,增强可操作性,刻不容缓。此外,还要加强与国外相关机构的税收协作,建立境外审计制度,加强海关对外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监督,我国迄今尚未与有关国家在反国际价格转移上达成协议,致使我国的税务机关对关联企业的境外业务审计一筹莫展,无的放矢,从而限制了我国对外商转移定价的税收管理。[8]

2.针对FDI流向部门

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的目的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大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FDI大量流入劳动密集型出口部门,虽然有利于增加我国的贸易量,但会使贸易条件恶化。我国贸易条件总体趋于恶化,其中外资的不合理的流向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应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外资投向。在当前与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按照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鼓励外商投资于第一产业;大力吸引外资企业外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此外应有步骤的放宽外资在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的经营范围,逐步减少外资流向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的比重,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使我国在当今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9]

参考文献

[1]谢飞.贸易条件、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选择[J].财贸研究,2003(6):1-6.

[2]刘舜佳.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J].国际经贸,2004(2):78-81.

[3]崔津渡,李诚邦.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2006(4):27-29.

[4]吕春成.国际贸易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章江益,张二震.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贸易利益分配问题新探[J].世界经济研究,2003(9):48-51.

[6]孟凡伟.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同济大学,2006.

[7]牛宏莉.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贸易条件趋势分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14-17.

[8]吴青,沙景华.防范跨国公司内部价格转移的对策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2):49-53.

篇4

内容摘要: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条件却出现了恶化趋势,本文系统阐释了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是反映其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实力或竞争地位的指标,经济学含义是每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贸易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贸易条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我国是贸易大国,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显著的。虽然我国目前还不完全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但也绝对不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应该会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我国进口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都比较高,主要侧重于关键设备、短缺能源以及原材料等。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在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推动下,对进口商品的总需求将会不断减少,未来的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

产业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从根本上说,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层次的高低。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具有随着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逐渐升级的趋势,这必然会使一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同样的变化趋势。我国已经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从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但贸易条件却没有得到改善,这与我国出口商品加工程度低、粗加工比重大、附加值低、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较低价位水平是分不开的。这说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

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汇率是一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交换的比价,而贸易条件是用本币或外币衡量的进出口商品的比价,因此本外币比价之间的变动必然直接导致以本币或外币衡量的进出口商品比价的变动。理论认为,本币升值有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但从我国数据来看,人民币升值以来贸易条件仍然延续了恶化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元贬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了人民币升值效应,美元贬值推高了国际价格基准,加之供需紧张和期货市场投机等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导致我国进口价格大幅上涨,部分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价格的降低效应。

从总体上说,剔除生产成本上升后的出口价格仍显著上升,说明人民币升值确实提高了我国出口价格并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而且,人民币升值以来,剔除国际价格上涨因素后的进口价格涨幅则有所下降,同时优化了我国出口结构,高附加值和定价能力较强的行业出口占比明显增加,从而也改善贸易条件。人民币汇率的适度升值将改善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从长远观点来看,我国为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及利益,特别是为提高外贸效益,必须在长期内逐步改革目前的汇率政策,应该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将行政力量作为一定的辅助手段。

非关税壁垒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由于关税壁垒受到国际贸易组织的约束和限制,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已经较少采用,而非关税壁垒由于其多样性和隐蔽性,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却屡屡得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愈演愈烈,对我国的出口产品造成了巨大影响,恶化了我国的贸易条件。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环保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制定更高的环保、技术、商品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新贸易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的竞争优势。

FDI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FDI)多采用加工贸易的方式,目前,我国的加工贸易还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从而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难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内部采购行为使得加工贸易原料的进口价格居高不下。从总体上来看,由于FDI对我国的熟练劳动及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而对非技术人才数量增加的作用偏小,因而它加大了我国收入的不平等,拉大了技工与非技工的工资差异,城乡就业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使得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若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应该适当引导FDI进入我国的第一产业,使之发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作用,并且要引入到资本、技术密集型部门,促进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使我国逐步完成从低档次、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最终提高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

参考文献:

1.曹晓蕾.世界贸易条件新变化与中国的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5)

篇5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人类文明诞生后的第一种经济形式是农业经济,其主要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和畜牧业在经济中的压倒性优势地位,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世界各国彼此分隔。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起,人类社会开始更多地摆脱对大自然的依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本身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入和拓展,各种发明和创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层出不穷,从而大大地推动了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和成熟。应该说,到目前为止的人类社会仍然还处在工业经济时代,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仍然以获得工业部门的增长和发展为目标。

然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人类社会又开始悄然步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1996年,经合组织发表了一份题为《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系统地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和相关的指标。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更是以《知识与发展》为题,认为“知识对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依赖于知识。……今天,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确实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它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有50%以上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

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它主要由知识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组成。在这种经济中,知识取代了农业经济中的土地和工业经济中的传统资本而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知识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经济资源的可再生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作为经济资源,具有非消耗性、共享性、非稀缺性和易操作性,因而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它很少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可低成本复制,且易于传播处理。

2.经济增长的良性化。一方面,经济周期的弱化即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减弱;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有的学者认为,美国“新经济”的“一增两低”(即经济持续增长伴随着低失业和低通胀的独特现象)便体现了知识经济的特点。

3.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上述两个特征紧密联系,发展的观念因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更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效益、可持续性和生活质量,更加强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工业经济时代后期开始加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作为知识经济重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系统大大地改变了世界市场的存在方式,加速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跨国界的生产要素流动。

笔者认为,只有美国等发达国家才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其中就连走在最前面的美国“新经济”也只是21世纪全球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前奏而已。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至今仍被排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门之外。不过,21世纪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贸易条件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阻挡不住的历史必然。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去积极了解知识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法则,不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它们将永远无法摆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原因很简单,发达国家不断使知识的前沿迅速向前推进和知识本身的乘数效应,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追赶“一个移动的目标”。

自“普雷维什—辛格命题”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提出以来,围绕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然而,正如保罗·斯特里顿所说的那样,“当许多人对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的理论的批判愈演愈烈的时候,这个理论的内核很可能在这场猛烈的攻击中得以保存下来。这个内核就是:在世界经济当中,存在着导致从对外贸易和广泛的经济进步过程中产生的收益分配不平衡地发生作用的各种力量,以至于最好最大的份额归于强国,弱国则在分配过程中自相侵吞。”①结果,贸易条件恶化论不仅没有被,反而获得了进一步发展。贸易条件恶化论可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于中心国家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而言,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D.沙普斯福德指出,在1900~1982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29%②。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4年的一份报告中同样证明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它指出1968~1987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52%③。

2.国家的初级产品相对于中心国家的初级产品来说,其贸易条件同样也在恶化。汉斯·辛格指出,1954~1972年间,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单位价格每年平均下降0.73%,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则年均下降了1.82%④。联合国在2000年1月的统计材料中指出,1980~199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25%和58%⑤。

3.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与中心国家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也在下降。汉斯和沙卡等人通过对2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5~1985年期间出口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这29个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指数年均下降0.65%⑥。

4.相对而言,国家的贸易条件存在着长期恶化的趋势。1980~199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都呈下降趋势:如果以1987年为100,那么这两项指标分别从121和105下降为91和89⑦。

以上内容可以说是贸易条件恶论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几种表现,它们是工业经济时代国际分工的产物。到知识经济时代以后,同样由于不对称的中心—体系,同样由于技术进步在中心和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和扩散,同时还由于知识产品与物质产品在需求收入弹性上的差别,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趋势并不会从本质上得到扭转,贸易条件恶化论的“核心”内容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只不过中心—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由“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组合转变成了“知识产品—物质产品”的组合,因此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除上述4个层次的内容继续有效以外,它还极有可能增加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

5.国家工业制成品与中心国家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6.国家的初级产品与中心国家的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篇6

张先锋(1968-),湖北兴山人,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摘要:文章运用1981―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货物及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实际资本存量的迅速增加和国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Gmnger原因。文章据此认为,宏观经济内部失衡,投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迫使企业低价出口,是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贸易条件;内外部均衡;对外贸易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4-0020-06 收稿日期:2008-12-29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Prebisch和Singer提出“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以来,大量的文献就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进行研究。Findlay(1980)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或投资的增长不仅没有引起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改善,反而引起了贸易条件恶化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下降。Singer(1999)等认为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替代出口初级产品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其结果只能是转换了贸易条件恶化的内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价格贸易条件却在不断恶化。Sarkar(2005)的研究表明,韩国制成品的出口结构迅速高度化,其贸易条件却呈下降的趋势,制成品出口结构的改善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贸易条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张建华等(2004)将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归结为:进出口商品的需求状况、进出口商品的市场组织状况、汇率和进出口商品的构成状况。曾铮、胡小环(2005)认为,我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位于产品内分工的低价值链部位,是造成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贸易条件恶化并存的原因。韩青(2006)认为,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王平、钱学锋(2007)认为我国长期采取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韩青(2007)认为,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长期都在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认为,贸易条件恶化是我国对外贸易失衡的一部分,而我国外部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的内部失衡,因此,应把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纳入内外部均衡的框架内加以探讨。

二、内外部均衡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理论分析

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必然等于投资,投资是储蓄转化的惟一方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储蓄=国内投资+经常账户余额,储蓄一投资缺口直接表现为经常账户余额。因此。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不断扩大正是国内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进而储蓄率高于国内投资率的结果。我国储蓄率偏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福利与社会保障被取消,另一方面,转型时期,我国的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及教育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由此导致预防性动机储蓄增加;第二,由于税收制度原因,宏观收入分配格局中,收入分配过度向政府部门和企业倾斜,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而住房、教育等价格的快速上升对一般消费品产生较强的挤出效应,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第三,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也成为制约消费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我国投资率偏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国内过高的储蓄率压低了我国金融市场上的贷款利率水平,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成本,推动了投资率的上升。第二,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出于经济增长、税收和就业的考虑,政府采取鼓励民间投资、激励外商投资、放宽金融政策及土地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激励投资率的上升。第三,国企投资体制改革不彻底,预算软约束没有根本消除。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不很充分,企业的所有者没有拿到应有的红利,这使得企业掌握的营业盈余比较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拥有巨大的土地出让收益,为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提供了资金基础。与此同时,政府投资低效率,为了保持既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迫使投资率必须处于高位。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在短期内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就业率的提高,但是从长期来讲,过高的投资率会不断形成新生产能力,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第四,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较多。在消费需求不足、投资率偏高的情况下,大量过剩产品在国内难以找到销路,势必会低价涌向国际市场寻求出路,使我国出口剧增,在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伴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与此同时,由于人民币币值低估、出口退税、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土地供给优惠政策、劳工标准偏低、资源环境的成本没有被企业充分内化等,一方面,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降低成本,低价出口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导致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是以国内经济失衡为基础。以国内要素市场的扭曲和社会成本增加为代价,并伴随贸易条件的恶化和贸易磨擦增加,而贸易条件恶化,造成企业出口利润低下,工资增长缓慢,而工资增长缓慢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国内需求不足和内外部经济的进一步失衡。

根据以往的文献及上述分析,本文把影响我国货物及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因素归纳为技术进步、资本积累、贸易结构变动、汇率变动、加工贸易在货物贸易中所占的比例、国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六个方面。

三、内外部均衡与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本文中,货物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分别用NBTT、INBTT来表示,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货物出口额(IPR)以及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供业制成品出口额(CPR)来衡量贸易结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用SITC5+S1TC7表示:用加工贸易总额/货物贸易总额的比例(IT/GT)来检验加工贸易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用货物出口贸易总额/GDP的比例(DFF)来表示国内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用TFP来测度技术进步,用实际资本存量代表资本积累,用REER代表实际有效汇率。

本文所考察的时间区间为1981~2006年,这一时期是我国货物及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本文的1981-2004年货物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的数据来自黄满盈(2006)的博士论文《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2005~2006年数据按黄满盈的方法算出,并以2000

年为基期调整而来。在估算实际资本存量(k)时,本文引用了汤向俊(2006)核算的1978-2003年我国物质资本存量,2004-2006年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由本文测算。具体方法如下:以1978年为基年,折旧率参考大多数学者的做法选择5%,本年K(1978年不变价)=上年K(1978年不变价)×(1一折旧率)+本年固定资本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本文以2000年为基期对实际资本存量数据进行了统一调整。对于用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标,本文运用C-D函数,假设中性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使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测算,通过回归计算得出ak=0.68885,al=0.3115,并进一步测算出我国历年TFP数值。本文REER的数据来自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国际金融统计,其它数据均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二)货物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首先需要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只有具有相同单整阶数的变量才可以讨论它们是否协整。本文对NBTT、IPR、CPR、TFP、RC、IT/GT、REER、DFr的对数值和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l。从表l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对数值都是非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后,除InCPR在5%显著性水平上外,其它各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单位根假设,可见各变量的对数值均为I(1)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 协整检验

虽然时间序列InNBTT、InIPR、InTFP、InRC、InREER、InDFT的ADF单位根检验是非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但它们可能存在某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协整检验对滞后阶数比较敏感,滞后阶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虚协整”。本文使用AIC、SC信息准则和LR统计量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根据以上准则,可以确定出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滞后阶数为2的VAR模型各方程拟合优度很好,回归残差序列均满足正态性,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由于协整检验实际上是对无约束VAR模型进行协整约束以后得到的VAR模型。因此,该VAR模型的滞后期应该等于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减1。即协整检验的最优滞后期确定为1。本文采用Johansen系统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多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迹统计量接受了r≤5的零假设。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接受了r≤4的零假设。综合起来看以上六个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即在95%的概率下,技术进步、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实际资本存量、实际有效汇率、加工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出口货物贸易总额/GDP与贸易条件的变化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估计出的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式为:

InNBTT=1.553251LNTFP-0.186008LNRC+

(0.06979) (0.01170)

+0.356630LNREER-0.015025LNIT/GT+

(0.01643)(0.00905)

+0.273068LNIPR-――0.2029071nDFr

(0.00605) (0.01611) (1)

(1)式中括号内为标准差。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在同向变动关系中,TFP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远大于IPR对贸易条件的影响,TFP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贸易条件变动1.55325个百分点;其次是实际有效汇率,REER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我国贸易条件变动0.356630个百分点:第三是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出口的比例,IPR每变动一个百分点,NBTT变动0.273068个百分点。在反向关系中,首先是出口贸易依存度,DFT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我国贸易条件变动0.202907个百分点,其次是资本积累的影响,最后是加工贸易的影响。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InNBTT、InIPR、InTFP、InRC、InREER、LNIT/GT、InDPTX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对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根据VAR模型,利用AIC和SC准则对不同滞后期的VAR系统进行评价,得出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实际资本存量变化、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GDP变化与贸易条件的变动存在因果关系。加工贸易进出HI货物贸易进出总额、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不是贸易条件变动的Granger原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技术进步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在所有变量中,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大;第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降低是贸易条件恶化的最主要原因。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采取的人民币汇率低估政策在促进出口增加的同时,也导致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第三,货物贸易出口总额/GDP、资本积累对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具有重要的负面影响。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积累的快速增长,商品贸易条件趋于恶化。第四,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对货物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贸易结构的高度化并没有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

(三)工业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计量结果与分析

1 协整检验

时间序列LNINBTTJnCPRJnTFP、InRC、InMER、LNIT/GT、lnDFF的平稳性检验见表1,JJ检验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InINBTT、InlPR、InTFP、InRC、InMER、InDFT六个变量之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估计出的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式为:

LNINBTT=0.462426LNTFP-0.119049LNRC

(0.25592) (0.12193),

+0.300990LNREER+0.433951LNIT/GT

(0.04188)(0.05451)

+0.613176LNCPR-1.0586461nDFT

(0.18020)(0.06810) (2)

(2)式中括号内为标准差。由协整方程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加工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贸易条件呈同向变动的关系,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GDP、实际资本存量的变动与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呈反向变动的关系。

进一步对InINBTY,InCPR,InTFP,InRC,InREER、

LNIT/GT、InDFF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根据VAR模型,利用AIC和SC准则对不同滞后期的VAR系统进行评价,得出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5所示。从表5看出,技术进步、实际资本存量、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加工贸易进出H/货物贸易进出总额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GDP与贸易条件的变动存在因果关系。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与贸易条件的变动不存在因果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技术进步有利于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加工贸易进出口占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与加工贸易密切联系的FDI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伴随着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贸易条件有改善趋势;第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GDP的变化率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具有重要影响。在所有变量影响中,该变量前面的系数最大,货物贸易出口总额/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恶化1.058646个百分点。同时,实际资本存量的增加也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第三,实际有效汇率的降低是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第四,资本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与贸易条件的变动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并没有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

四、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1981-2006年,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币汇率的低估,二是实际资本存量的迅速增加,三是生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加。从理论上来讲,实际资本存量增加,改变了资本劳动的组合比例,有利于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应该伴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但由于我国相对需求不足,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投资和出口受到激励,投资与出口快速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造成了我国企业生产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迫使企业低价出口,引致贸易条件恶化。

篇7

影响外贸收支平衡因素,除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外,还有汇率、对外贸易条件、利率水平、工资水平以及加入WTO和金融危机影响等。为此,本文设定的结构受限向量自回归(StructuralConfinedVectorAutoRegression,SCVAR)包含如下的变量:

(一)内生变量1.实际汇率波动。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经两国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我国对外经济交易中主要使用美元进行结算,美元兑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上升导致我国外贸收支顺差,反之,美元兑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下降将导致我国外贸收支逆差。由于实际汇率为一阶单整序列,本文采用H-P滤波法消除实际汇率序列中的随机趋势成分,并用周期项QF来代表实际汇率的波动值。2.贸易条件波动。贸易条件为一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价。一国的贸易条件小于1意味着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了,贸易收支顺差扩大的同时将导致该国福利水平下降。反之,一国的贸易条件大于1,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虽然有可能导致该国贸易收支逆差,但却会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由于贸易条件序列为带有时间趋势的平稳序列,本文采用ARCH(1)模型来消除贸易条件序列的时间趋势,并用其条件预测月度标准差来代表贸易条件的月度波动情况,记为TTF。3.工资水平波动。工资水平上升一方面通过价格效应提高了可出口品的生产成本,减少出口收入,另一方面通过收入效应增加进口需求,从而引起本国外贸收支逆差。因工资水平无月度数据,本文将2001年1季度至2012年4季度我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数据运用频率转换得到工资水平的月度数据,运用CensusX11法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并运用H-P滤波法去除工资序列中的随机趋势成分,得到工资收入的月度波动序列,记作wf。4.外贸收支失衡。外贸收支失衡反映了一国在某段时期内出口收入对进口支出的偏离程度。本文用外贸收支差额对外贸收支总额的比值(TB)来表示外贸收支失衡的程度。TB>0表示贸易收支顺差,TB<0表示贸易收支逆差,顺差值和逆差值的绝对值越大,代表外贸收支失衡的程度越严重。

(二)外生变量1.原油价格波动。国际原油价格上升一方面通过价格效应减少原油进口国的出口收入水平、提高其进口支出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收入效应间接的降低原油进口国的进口支出,进而引起原油进口国的外贸收支逆差。本文中,国际原油价格采用的是欧洲Brent原油现货离岸价和美国WTI原油现货离岸价的算术平均数,并运用实际汇率消除汇率因素的影响,运用Cen-susX11法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后得到实际原油价格Poil。由于Poil序列具有时间趋势,且服从GARCH(1,1)过程,本文用GARCH(1,1)模型中Poil的条件预测月度标准差来反应国际原油价格的月度波动情况,记为PoilF。2.世界利率波动。世界利率水平上升意味着现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得更贵了,现在商品的生产及出口增加,从而引起一国的外贸收支顺差。本文采用6个月的伦敦同业拆放利率(libor)代表世界名义利率水平,在使用CensusX11法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后,运用H-P滤波法去除利率序列中的趋势成分,得到世界利率水平的月度波动序列。3.入世因素。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之后,由于外贸开放度的提高,我国外贸收支顺差快速上升,且其增长趋势和我国加工贸易差额的增长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用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的发展速度与虚拟变量dummy1的乘积来代表入世对我国外贸收支平衡的影响。由于进出口合同从签订到执行需要一段时间,入世对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本文将入世后一年(2002年第11月份)设定为断点。4.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9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使得世界市场需求一直萎靡不振,其对我国外贸收支逆差的影响至今仍未消失。为此,本文引入虚拟变量dummy2来表示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收支差额的影响,时滞时间根据数据特征设定为4个月。以上变量原始数据时间跨度均为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并均经过CensusX11季节平滑处理以消除季节因素。原油价格数据来源于美国能源总署网站,美国的物价指数来源于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名义汇率、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和进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及海关总署网站,中国物价指数、工资水平和GDP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模型的设定、检验与识别

(一)模型的设定由于本文是以QF、TTF、wf、TB四个内生变量和OPF、rf、入世、金融危机四个限制性外生变量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采用SCVAR模型,实证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外贸收支平衡的影响。因此,本文所设定滞后期为k的SCVAR如式(3)所示。 运用简化式(4)对参数B进行识别,进而估计出原油价格波动对各内生变量的直接影响Γ1及间接影响C1。

(二)模型的检验为了确保通过模型所进行的实证分析具有收敛性,为此,本文首先采用ADF检验方法,分别对模型中的四个内生变量QF、TTf、wf和TB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各内生变量皆为平稳序列。通过多准则联合确定法判断本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应构建滞后阶数为1和2的SCVAR模型。由于该模型的所有单位根均落于单位圆内,表明所设定的模型是稳定的,QF、TTF、wf和TB四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三)模型的识别为了使设定的SCVAR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需要对SCVAR模型的参数施加约束条件,使得SCVAR模型中待估参数的个数等于CVAR模型中待估参数的个数。本文根据经济理论,对矩阵B实施如下6个约束条件:①当期的汇率波动对当期的贸易收支差额、工资波动和贸易条件冲击均无反应,即b12=b13=b14=0;②当期的贸易条件波动对当期的贸易收支差额和工资波动冲击无反应,即b23=b24=0;③当期的工资水平波动对当期的贸易收支差额冲击无反应,即b34=0。通过上述约束条件,则式B-1μt=εt可以写成(5)式的形式。

三、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外贸收支差额的间接及直接影响分析

在简化式(7)中,国际原油价格一单位的正向波动将引起汇率0.0003个单位的正向波动,意味着国际原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是由于国际原油是以美元计价的,当原油价格上涨时,在短期内世界各国对原油的需求是刚性的,原油购买的美元支出增加,在美元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增加,导致美元升值[11]。另外,从式(10)可以看出,国际油价上涨将引起我国外贸收支逆差,我国应付美元债务大于应收美元债权,美元供不应求,从而引起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从式(8)还可看出,国际油价上涨将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这意味着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美元价格相对下降,人民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人民币实际贬值,美元实际升值。在简化式(8)中,国际原油价格一单位的正向波动将引起贸易条件0.0002个单位的负向波动,意味着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将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为一国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的交换比价。出口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我国出口产品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国际市场有无我国出口产品的相应替代品。2001年以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平均达到54%,最高时更是高达71%,是发达国家4-5倍,说明我国出口产品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而且由于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上有大量的替代产品,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后,厂商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来消除成本上升的影响,那么,国外的消费者将会从东南亚等国进口其替代产品。为维持出口份额,厂商不得不被动的消化成本冲击,降低利润率,维持或降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不变。进口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国外出口商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国内市场上有无我国进口产品的相应替代品。由于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原油作为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主要原材料,其对外依存度在2012年已接近59%,另外,我国进口产品主要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国内市场上缺少替代产品,国外出口商完全可以通过提高其出口产品价格的方式把油价上涨对其带来的成本冲击转嫁给我国国内的消费者,这样油价上升将使得我国进口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价格的全面上升,从而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

在简化式(9)中,国际原油价格一单位的正向波动将引起我国平均工资水平0.013个单位的正向波动,由于本研究中使用的是名义工资水平,这意味着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将提高我国的名义工资水平。由对结构式(8)的分析可知,油价上升会提高贸易品的价格水平,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工人因此会要求提高其工资水平,劳动力逐渐从非贸易生产品部门转向贸易品生产部门,非贸易品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增加,工资水平随之上升,当两部门工资水平相等时,劳动力不再跨部门流动。可见,国际油价上升是导致我国整体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简化式(10)中,国际原油价格一单位的正向波动将我国外贸收支差额9.18•10-6个单位的负向波动,意味着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将导致我国外贸收支逆差。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解释:首先,在我国原油生产和进口垄断的格局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国家石油供应安全及成本最小化相矛盾,国内原油价格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反应滞后,从而为进口企业利用国内外价差进行无风险套利提供了土壤,形成“越贵越买”的怪象。加之,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对原油及国外以原油作为原材料的半制成品及制成品具有刚性需求,国际油价上涨将加大我国的进口支出。其次,由式(8)可知,油价冲击初期会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这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出口收入减少。最后,油价上升会导致外国的实际收入下降,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减少,从而降低我国的出口收入。由于CVAR模型将各个内生变量的即时的结构性关系转移或者说隐藏到了随机扰动向量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中,因此,CVAR模型中各变量的系数也包含着内生变量即时性结构关系,为分离出内生变量的这种即时性结构关系,单纯的反映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实际汇率波动、贸易条件波动、工资水平波动和外贸收支差额产生的直接影响,需在估计得到(6)式的基础上,在式(4)两侧同时乘以B矩阵,将CVAR模型转化为SCVAR模型。由于汇率的外生性最强,贸易条件波动、工资水平波动和外贸收支差额的当期冲击都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汇率波动的简化式方程(7)和结构式方程(11)是完全一样的,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汇率波动产生的影响也完全相同。与贸易条件波动的简化式方程(8)不同,其结构式方程(12)中,1单位的正向汇率波动当期就会对贸易条件产生0.08个单位的正向影响,这使得式(8)中汇率波动对贸易条件波动的负向冲击效应比式(12)累计减少了0.018个单位,1单位原油价格的正向波动对贸易条件波动的负向冲击效应也因此从-2•10-4增加到-2.2•10-4。这是因为:在简化式模型中,我们假设可出口品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在消费者的一生当中是不变的,而实际上,美元升值当期,可出口品的人民币价格保持不变,但由于进口品的人民币价格上升,可出口品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随之增加,贸易条件当期便会改善。因此,在贸易条件波动的结构式方程中,考虑到汇率波动当期影响后,原油价格波动对贸易条件波动的负向影响才全部得以体现。

在工资水平波动的结构式方程(13)中,考虑到汇率波动和贸易条件波动的当期影响后,与其相应的简化式方程(9)相比,1单位的正向汇率波动对工资水平波动的累计冲击效应从-31.22微弱上升到-31.23,1单位的正向贸易条件波动对工资水平波动的累计冲击效应从426.6略微提升至426.75。由于工资水平具有粘性,因此,即使将汇率波动和贸易条件波动对工资水平波动的当期影响从其简化式方程中分离出来,其他变量(包括原油价格波动)对工资水平波动所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外贸收支差额的结构式方程(14)中,考虑到汇率波动、贸易条件波动和工资水平波动对贸易收支差额的当期影响后,与其相应的简化式方程(10)相比:首先,1单位的正向汇率波动对外贸收支差额的累计冲击效应从-0.05转变为1.22,而这恰与美元升值将导致我国外贸收支顺差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一致的。其次,1单位的正向贸易条件波动对外贸收支差额的累计冲击效应从0.65转变变为-18.69。由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设不存在跨期消费问题,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各国当期产出通过交换与分配全部用于当期消费,因此,一国贸易条件改善将会导致该国外贸收支顺差,反之,一国贸易条件恶化将导致该国外贸收支逆差。若以2001年1月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基期指数,我国的贸易条件从2001年1月的1开始持续下降,到2012年12月贸易条件已恶化至0.77,贸易条件恶化理应引起我国外贸收支的逆差。但是,按照跨期消费理论,在当前产出给定和未来各期产出可预期的前提下,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各国将按照终生福利最大化的原则来确定分工与消费的格局。由于内需一直萎靡不振,我国长期实行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即使贸易条件恶化的再严重,我国也会源源不断的将产品输出国外,却只换取少量的未来进口消费,进而导致我国外贸收支顺差额不断膨胀。因此,汇率波动的正向冲击会对外贸收支差额产生同向的影响[12]。再者,1单位的正向工资水平波动对外贸收支差额的累计冲击效应从-2.2•10-5转变为0.02。工资水平提高会在降低我国的出口规模同时,提高我国的进口需求,进而引起外贸收支逆差。但由于论文中使用的数据是我国的绝对工资水平,而非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之比,若国外工资水平的增长速度高于我国,虽然我国的工资水平逐年提高,仍然可能会导致我国的外贸收支顺差。在将汇率波动、贸易条件波动和工资水平波动的当期影响从简化式模型分离出来以后,结构式模型(14)中,1单位原油价格的正向波动对外贸收支差额的影响从-9.18•10-6转变到-4.9•10-4,影响程度扩大了52.38倍。

四、结论

篇8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 贸易利益

一、引言

贸易条件这一概念很早就在经济学经典理论文献中出现了,但由于受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一定是正博弈过程的影响,贸易条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和研究。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50)和辛格(Hans Singer,1950)提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观点之后,关于贸易条件的研究才持续不断进行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的大幅提高,贸易结构也有较大的改善,那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使中国贸易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变化?

贸易条件是反映一国贸易利益和贸易地位变动的基本概念。根据马歇尔的提供曲线,贸易条件说明了国际贸易为两国带来的利益范围及各国在利益分配中各占的比例。但是由于利用马歇尔提供曲线的假设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因此根据提供曲线研究贸易条件只适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同样不能具体地定量地得到一国一定时期贸易条件变化情况。在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中,采用进出口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编制不同指数形式对贸易条件变化进行评价。在贸易条件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中出现了不同侧面反映贸易条件变化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条件指数,最主要的有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双要素贸易条件等四种形式。本文主要考察价中国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Net Barter Terms of Trade,NBTT,也经常被称为净贸易条件、净易货贸易条件或净实物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反映的是一国出口单位价值商品能获得单位价值进口商品的变化,体现的是贸易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收入贸易条件(Income Terms of Trade,ITT)是通过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商品数量指数而得到的,反映的是一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的变动情况,即出口收入变动所能获得进口商品的变化,体现的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效率的问题。

二、中国贸易条件评价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on line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中国1980年至2006年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评价。中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对比,出口价格指数在大幅度波动中降低,而进口价格指数则是在小幅度波动中提高,并且进口价格指数提高的程度大于出口指数降低的程度。正是在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大幅度波动下降、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小幅度波动提高和进口价格指数提高的程度大于出口指数下降的程度的共同作用下,1980年至2006年这27年问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总体趋势是有较大波动的下降,与1980年相比,中国贸易条件除1981年都处于恶化之中。这说明中国出口单位价值商品所能获得的单位进口商品是减少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利益的公平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但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波动的幅度看,这种波动具有一定的收敛性,用每5年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做一次移动标准差分析,所得到的标准差变动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程度是在减轻的。

中国出口增长指数快速持续提高,由1980年的100,提高到了2006年的4430.14,也就是说2006年中国出口商品数量是1980年的44倍之多,年平均提高指数达到了115.70。虽然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在1980年至2006年间有所下降,但幅度仅为17.57%,远不足以能抵消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幅度。因此,在出口商品数量增长的强大推动下,中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变化是持续上升的,即中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持续改善。这说明中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在不断提高,中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了更高的效率。由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程度在减轻,特别进入21世纪之后恶化程度明显下降,使得中国收入贸易条件近几年的改善幅度相当大。

三、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分析

根据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价格指数上升,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全部依赖于出口的增长。从中国出口和进口价格指数可看出中国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程度大于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的影响,并且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程度有下降的趋势,相反,中国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影响程度有上升的趋势。影响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价格指数上升的因素有很多,比较突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工贸易增长迅速

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由1981年的13.31亿美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5,103.55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重由5.14%提高到了52.67%;以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由15.04亿美元增长到了3,214.72亿美元,占总进口的比重6.83%提高到了40.62%。加工贸易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原料和中间投入品主要靠进口,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其价格往往缺乏弹性,且易受出口国垄断,会使中国进口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加工贸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存在制约,首先,迅速增加了中国制成品的出口量,造成出口商之间恶性竞争,使出口价格上涨受到抑制;其次,在目前这种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中,由于中国处于生产的下游或终端,多为简单的加工和组装发展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只是跨国公司的“装配车间”。增值率不高导致出口价格难以上涨。相反,随着加工贸易进口需求绝对值迅速增加,导致国内加工企业对国际燃料、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和成套设备的需求大幅度上升,鉴于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在最近20年中基本上处于上升趋势,进而使进口初级产品的价格指数趋于上扬。

(二)国际市场比较集中

中国的进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基本上都高于中国。2006年出口最多的前10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总额占中国总出口的68.73%,前3个国家或地区占46.48%,仅向美

国和日本的出口就超过了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2006年进口最多的前10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总额占中国总进口的63.60%,前5个国家或地区就占将近一半,达到49.22%。中国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以至于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受到较大的影响。如美国经济时好时坏,日本经济则长期表现不佳,美国和日本都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的发展状况对中国出口影响很大。一方面,美国和日本经济不景气引起的需求下降,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出口市场的经济低迷容易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贸易摩擦,使中国出口受阻。

(三)FDI大量流入

中国FDI吸收量由1984年的26.51亿美元增长到了2,001.74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吸引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FDI企业进出口比重由原来比较低的水平提高到了2006年的58.87%。根据国际收入转移的贸易条件效应一般原理,收入转出国的贸易条件将趋于恶化,收入转入国的贸易条件将趋于改善,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应该趋于改善。但FDI的净流入并没有带来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吸收FDI主要流入劳动密集型行业,易造成出口企业的恶性价格竞争。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结构在国际贸易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低素质劳动力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导向不能维持国际竞争优势,从而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并造成了中国对经济发达国家的依赖。二是FDI形成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执行“转移价格”,影响了中国进出口价格。目前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为了达到减轻所得税负、转移资金和利润、逃避管制等目的,往往采取高价进口中间产品、原材料、机器设备,而低价出口制成品的经营策略。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中国进口产品的高价位;同时,即使不考虑国家出口退税等支持措施,而把劳动生产率差异、技术水平差距等因素考虑在内,外企的出口价格水平也明显偏低。跨国公司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进口价格却降低了出口价格,在FDI企业进出口比重接近60%的情况下,直接导致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

(四)关税下降使进口需求扩大

加入WTO后,由于关税大幅度下降,进口商品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由于进口需求强劲,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实际进口商品的价格没有明显下降,这一点通过计算进口价格指数能得到很好的验证。一个贸易大国征收关税,能使出口品的相对价格降低,生产者就会生产更多的进口品,而消费者会消费更多的出口品,这样,出口品的相对供给减少,相对需求增加,从而出口品的世界相对价格会上升,贸易条件得以改善。而在关税下降时这一情况正好相反。中国加入WTO后,关税一直下降,而中国又是一个贸易大国,因此,贸易条件的恶化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四、改善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对策

从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看,中国近30年参与国际贸易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损失一定的公平获得了更高的效率。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虽然发展成为了贸易大国但并没有成为贸易强国。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能否即提高公平程度又能获得效率呢?针对上述原因,通过以下的努力可有效防止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降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公平损失程度,保持收入贸易条件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效率获得水平。

(一)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产品差异化程度

中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制成品。通过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差异化程度。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建立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孵化器,加快知识向高新技术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的研究开发给予财税支持、资助和信息服务,提高研究高新技术方向的市场性;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的科研合作,使高等院校的高新技术成果能较快投入到产业中去,拉近技术主体与市场主体的距离。

(二)鼓励加工贸易向纵深拓展

鼓励加工贸易向上游产业延伸。通过加工贸易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结合起来,消除加工贸易向上游产业延伸的体制约束和政策障碍,引导加工贸易向关联度大的产业和经济的纵深环节拓展。发挥内资企业现有的生产基础和技术基础,积极促进内资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调整加工贸易税收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原材料和零部件,促使加工贸易通过贸易和投资行为从下游装配业到中间产品需求再向上游原材料工业的逐步延伸,提高原材料工业水平,延长国内产业链,推动中国上游产业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促使加工贸易向纵深拓展。促进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各种财政金融措施,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范畴,实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评估制度,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鼓励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三)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积极扩大海外市场,避免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如东欧、南美洲、非洲、中亚等)及周边国家(如俄罗斯、韩国、东盟、南亚国家等)的贸易往来,使中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从而减缓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状况及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偏好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需求相似说,发展与他们的贸易关系,不仅出口商品价格不容易下降,还有利于扩大中国商品的出口。根据引力模型,周边国家具有地缘优势,双边贸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且中国相对而具有较高的发展程度,价格贸易条件改善比较容易。

(四)有选择地继续鼓励引进FDI

大跨国公司和效率寻求型的FDI能带来的溢出效应更显著,能迅速扩大中间贸易品的出口,使中国比较容易地更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生产体系之中,使中国的贸易政策倾向更稳定。建立包括FDI来源、目的和溢出效果等内容的FDI引进项目评估体系。通过对FDI投资主体的整体评估,说明FDI投资主体是否具有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体系;通过对FDI引进项目性质的评估,说明FDI投资主体来华投资是为了巨大的市场还是为比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通过项目预期结果的评估,说明FDI对出口贸易、技术、管理和劳动力等溢出效果如何。制定专门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通过与目录相适应的进出口政策和生产税收政策,引导FDI投向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部门,投向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加工工序环节,提升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层次。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借鉴浙江一些行业协会在协调同类商品出口方面的经验,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做好出口产品规划,防止国内出口厂商的恶性竞争。由于国内厂商问的恶性竞争,附加值原本就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被压得极低,由此带来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国内福利水平的降低,并加剧了贸易摩擦。国内厂商的单打独斗不但表现在产品的出口上,也表现在对原料的进口上。在国际原料价格大幅提高、际能源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国内厂商应该联合起来面对国际原料供应商,增加自身的谈判砝码。

篇9

关键词:贸易条件 大国效应 国际贸易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下滑的现象。我国的国际贸易在出口额和出口数量大量增加的同时,出口商品的实际价格迅速下降。许多出口生产企业的出口业务已无利润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这些企业带来致命的经营“灾难”。造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众多,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而进出口商往往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但是,在现实中,当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量或进口量在世界进出口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大时,它往往对国际市场价格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大国效应”。“大国效应”的存在使国际市场对这种商品不再是完全竞争市场。具有“大国效应”的国家所面对的商品的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下倾斜的。

“大国效应”反映的是一国对某种商品的国际市场影响力,也就是该国对这种商品的某种程度的垄断能力。根据国家进口还是出口这种商品,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可分为进口的和出口的“大国效应”两种不同的形式。进口的“大国效应”来自于买方垄断能力(MONOSONY POWER),而出口的“大国效应”来自于卖方垄断能力(MONOPOLY POWER)。进口大国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该商品的买方垄断力。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对某种商品做到真正垄断国际市场,但由于进口大国的购买量大的原因,其行动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在事实上出现进口大国的需求与国际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出口大国的特点是某类物品的生产和出口量很大。这一特点导致出口大国的出口量与国际市场对该类物品的价格具有负相关关系。出口大国的政策对国际市场会有较显著的影响。

就对贸易大国的自身利益的影响而言,“大国效应”具有正、反两重性。有益的一面是可以利用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通过政策调控本国的供需,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最大限度地赢得贸易利益。在进口方面,可以通过控制和调节对所进口的物品的国内需求,以及利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获得最好的价格。当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进口关税的调节,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增加本国的福利。在出口方面,贸易大国同样可以控制出口来改善贸易条件,例如,增收出口税。“大国效应”对贸易大国的不利的一面是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会造成贸易条件下降,本国福利受损。在进口时,庞大的进口量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在出口时,量大则会导致价格下降,甚至遭遇国外的反倾销等各种贸易壁垒和摩擦,终使本国福利受损。

“大国效应”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了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投资的扩张,我国对某些原材料的进口需求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我国进口物品的国际价格。实际上,中国新增的铁矿石进口量占2003年全球新增产量的51%,新增原油消费占全球新增量的35.3%。我国原油在过去的2年中的年增长率都在10%,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平均3%的增长速度。中国已步入贸易大国的行列。

作为贸易大国,中国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贸易的“大国效应”。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单从国际贸易量来讲,中国已是国际贸易大国,但从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及对国际市场的调控能力等方面而言,还不是国际贸易强国。目前,贸易的“大国效应”对我国的贸易条件的影响基本是负面的,是不利于我国的贸易利益的。

在进口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这就导致采购时价格上升。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涨幅大大高于制成品价格。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投资的迅速扩张增加了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推动了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升,造成我国工业,加工业的原材料成本上升。由于加工贸易已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5%,加工能力的扩大所引起的“大国效应”自然会导致半成品的国际价格上升。

在出口方面,我国的优势在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近年来,许多我国有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制成品的国际价格在下降,导致出口的比较优势降低。出口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出口市场集中,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缺乏品牌,国内企业过度竞争,低价竞销等原因造成我国出口产品出口数量大,替代性强的特点,从而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下降,造成我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并引起外国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和贸易保护。在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下,出口扩大意味着国民财富外溢的增加,使我国的出口贸易有陷入到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

如上所述,不管是从进口还是从出口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贸易“大国效应”是不利于我国贸易条件的,有损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利益的。

发挥“大国效应”的正面影响

了解和认识贸易经营中的“大国效应”是为了减少“大国效应”的负面影响,加强其正面的作用,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增加贸易利益。国际贸易与国内的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改善贸易条件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并非易事。但是,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已经摆脱了内向型初级产品出口的小国的角色,完全有能力通过实施有效的进出口贸易政策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发挥我国的贸易大国的优势,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增加福利。

应该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在许多商品方面具有影响国际市场的“大国效应”。在进口方面,如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初级产品;在出口方面,如纺织品,玩具,鞋类,家具和家用电器等加工制成品,我国的“大国效应”都已或多或少地形成,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地利用好“大国效应”为本国争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针对不同产品和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不同的进出口政策和措施。在进口方面,对石油,铁矿石,粮食等重要的初级产品,尽可能以平稳的方式进行采购,不要以集中的计划来确定采购量,防止国际市场提前提高价格;并可建立必要的调节储备,以平滑国际采购价格波动。而对某些国际市场竞争性供应(生产厂商众多,供应量充足)的半成品,可采取集中采购的方法以获得最优惠的价格。从理论上讲,还可通过对不同产品区别征收最佳关税来改善贸易条件。在出口方面,对国际市场价格低,供应量大的无利润的出口商品可采取征收出口税的方法调节出口数量。这一方面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另一方面也可减少国外反倾销等贸易摩擦。总之,要相机抉择进出口的鼓励和调节政策。

根据不同的国内外市场结构状况,有选择地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因为忽视市场结构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会丧失合理保护和与发达国家讨价还价的机会,所以在引进外资和发展经济时要有所选择。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时,在加强对低能耗和无污染的高新技术的优惠的同时,应取消那些出口价格很低、我国已有自行生产能力的行业的加工项目的各种优惠。在对外投资方面,要将重点放在能源,铁矿石,粮食等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基地的建设上,以确保供应和本国的贸易利益。

产品加工和制造业要努力开发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适时改变出口产品的结构,创建自有品牌,发展自主的国际销售渠道和跨国商业网络,加长企业的价值链,摆脱跨国公司垂直分工的束缚。从出口数量增加向出口价值提升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钟,张小蒂.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10)

篇10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贸易条件;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参与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是认识已不再局限于参与经济一体化是否能够增加本国贸易效益,而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如何在区域成员国之间以及在区域内外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目前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已经加入了自由贸易区,在自由贸易区内部,若各成员国的贸易条件不均衡,不断出现恶化的现象,会使成员国在自由贸易区内谋求利益的可能性降低,将直接冲击着自由贸易区的稳定与可持续。自由贸易区内的各国参与贸易的条件是准确反映各国利益分配情况的标尺,故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区内贸易条件的影响和如何更好的维持自由贸易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 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1. 动态效应

①规模经济效应:在自由贸易区成立以后,成员国成为一个整体,在贸易区内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的贸易市场,不断扩大的市场为不能达到最适度规模经济的企业提供了把自身的生产和经营的规模调整到最适度规模经济机会。规模效应使得贸易区成员国拥有区域内或者是世界市场上生产某种产品的最高效率。

②竞争效应: 在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的市场是互相开放的,各国同领域同行业的企业就面临着来自成员国企业争夺区域市场的竞争,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促使区域内各企业不断的改善企业管理, 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 静态效应

①贸易创造效应: 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各成员国之间的市场相互开放,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和其他的贸易障碍消除了,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就能够从国内高成本的企业生产转往低成本的国家生产,从而产生贸易创造效应;成员国从生产消费本国的高成本、高定价产品,转向进口低成本、低定价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

②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在生产方面的表现是因为关税的取消,让区域内成员国由生产率最好,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商品转向从区域内部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成员国,从而出现贸易转移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在生产方面表现为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发了全世界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降低。消费方面,自由贸易区在一定程度上组织从区域外低成本进口,高成本的供给来源被低成本的供给来源替代,使消费者从购买区域外国家的低价产品转向购买区域内的高价产品,从而增加了开支。

二、 自由贸易区影响区内贸易条件的主要方式

1.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

导致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为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贸易创造效应角度分析,贸易创造效应使区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该国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贸易转移效应角度分析,在区内成员国的商品进口转向高成本的成员国,会增加商品进口的价格,进口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会恶化。而区域内生产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该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又会改善生产国的价格贸易条件。

2.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对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

收入贸易条件是在价格贸易条件的基础上考虑了出口数量。在贸易规模效应角度分析,区域成员国的出口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了,竞争效应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效应使得区域内成员国生产率提高了,进而扩大出口的生产和供给;随着产品供给的增加,产品出口数量也会同时增加。在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小于出口数量增加的程度时,收入贸易条件会有所改善,反之,就会不断的恶化。

三、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影响我国贸易条件为例的研究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概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得益于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贸易区成立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占到了全世界贸易的13%,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且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

①动态效应:此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使得东盟各国和中国市场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成员国企业冲破了市场规模的限制,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市场;且扩大了贸易市场,增加了出口份额,降低了国内的生产成本,取得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如:从2008年来,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出口都在以27.8%的速度前进,而东盟各国对中国的出口以25.4%的增速进行,这都是贸易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的经济效应。此外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我国各类工业制成品逐渐替代了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东盟的一些工业制成品也成为了继传统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密集产品之外独具竞争优势的出口产品。

②静态效应:此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贸易双方取消或降低了关税,获得了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但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上,中国和东盟各国都不具有显著优势,双方为了发展各自的经济,在对区内贸易的同时,也会从具有显著优势的非区域内的国家进口产品。可见此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区内贸易转移效应并不突出。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①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而增加的,这也表明中国对东盟进口商品需求的增加。如:2011年中国出口东盟的农产品比2009年下降了17%。2011年我国对印度尼西亚在化纤布和棉布的出口单价同期增长了16%和40%。在进口方面,2011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燕窝,进口数量和价格同比整张了33%和42%。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后,区内贸易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影响了进出口价格,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是不断恶化的。

②对中国收入贸易条件的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国只有出口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才能有效的改善收入贸易条件。贸易规模经济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是建立此自由贸易区所获取的最大的经济效应。中国对东盟的贸易出口额在2012年已经增长到近3000亿美元。2004年中国和东盟双边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058亿美元。2012年,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率降到了0.1%,双边贸易总额达到了30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7.5%,其中中国的出口138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1%。由此可见,中国和东盟在贸易和出口数显了稳步,持续的增长。

四、 结论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通过动静两方面效应影响区域内成员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并通过贸易生产率和贸易总量进一步影响着收入贸易条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在不同方面影响着我国的贸易条件。但近年来,此自由贸易区成立的经济效应使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显著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