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或者仅限于高等教育领域。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2007年毕业生人数为495万,待业人数为144万;2008年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待业人数为160万左右。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而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610万,加之历年累积,2009年加入就业大军的高校毕业生将会超过700万人。由于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长期人力资本投资,大学生人力资源的赋闲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积聚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极为不利。大学生就业难,而且一年比一年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类学者从不同角度分别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有限等。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仅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步阶段,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
不可否认,高校扩招与就业难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绝不能因此把高校扩招错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试想,如果今天毕业的大学生当年不去上大学,是不是就不存在就业的问题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校作为生产大学生的“工厂”,从根本上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学生在大学就读,是在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而不是在制造就业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5%左右。这些统计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社会发展的合理需要,并不是造成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这样,在看似“过剩”的假象下,大学生为何就业难?社会和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主要牵涉到社会、高校和学生三个方面。
(一)客观原因
1、国际分工和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由于我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使得我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在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剪刀差。又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明显增加。虚拟经济的危机逐步涌向实体经济,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资金紧张、利润减少、亏损增加等困难,有的甚至因此而破产。“不景气行业名单”、“中小企业倒闭潮”、“裁员企业名单”等问题相继出现在我们眼前。用人单位数、提供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数等都有明显下降,让近几年本就趋紧的大学生就业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据上海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仅有45.12%的外企计划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且招聘人数有限。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的繁荣程度不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同。无疑,大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就业,而西部或农村地区几乎无人问津。这导致了在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非常大,所谓的就业难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想就业的地方不能就业,能就业的地方又不想就业,从而造成了人才闲置与人才短缺并存的局面。
3、高校扩招的影响。面对连续几年大学生就业难,虽然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扩招对就业的影响依然存在。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5年为380万,4年内增加了265万。而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95万,比2006年的413万增加了82万,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559万,2009年该数字为610万,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浙江省来看,2009年有高校毕业生23.26万人,比上年增加1.77万人。广东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首次突破20万人,加上来广东“淘金”的外省院校毕业生,预计在省内求职谋业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30万人。再来看全国大学生的待业人数:2001年34万大学生待业,2002年37万,2003年52万,2004年69万,2005年达到79万,2008年则高达150万,新老毕业生叠加对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主观原因
1、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才结构也要随之调整。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长期不变,与现实需要结合比较差。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快,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2、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迅速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悄然转变为买方市场。然而,对于这一变化,大学生并没有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一方面是就业期望依旧,大多选择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不予考虑;另一方面要求离家近、薪水高、工作轻松。过分看重工作地域和薪资,而忽略了自身和职业生涯规范与发展。在这样一种追求完善与一步到位的就业理念驱使下,对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准备。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延长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服务外包,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岗位17个;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就业岗位85个。但是,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仅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7.7%。实践表明,第三产业越发达,就业岗位就越多;反之,就业岗位就少,就没有发达的经济。我国的第三产业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此增加就业岗位,使就业人员的就业权得以平等实现,促进我国经济的腾飞与发展。2010年国内人才市场将进一步升温,我国目前实行的扩大内需政策,加大了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拉动内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可以给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市场
1、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社会在迅速地变化和发展,对专业人数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这样高校应该时刻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根据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合理地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就业者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2、强化就业指导,充实就业信息。高校应根据就业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的就业指导。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并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等等。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择业时能一步到位,避免四处碰壁。
(三)密切高校与企业联系,减少中间环节,开发岗位资源,优化供求通道。高校要主动敞开校门,走向社会、深入企业,建立起比较稳定的人才关系。企事业则应积极与高校密切合作,开辟企业在高校中的生存发展空间,从产品设计规划到培养使用实现高校与企事业的紧密结合,强化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四)学生既要理论水平高又要实践能力强。以上讨论了提升就业率的基本条件,实际上都是外因性基本条件。这些外因条件还等待和依靠内因条件才能起作用。这个内因条件就是学生自身。现在普通高校的学生学风问题不容忽视,不少学生畏难、浮躁、厌学、逃课、甚至贪图享受,其结果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不能达标。所以,一定要教育学生刻苦努力学习,克服一切困难,既要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又要参与实践,学以致用。
(五)进一步扩大和实现灵活就业。灵活就业的发展,需要择业人员的思路更加灵活,尤其是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要及时转变。灵活就业方式,既有利于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避用人风险,也有利于择业人员积累实践经验、增加职业技能和知识才干,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与发展。同时,要完善灵活就业的配套措施,特别是要完善劳动就业的保障法律制度,加强就业指导,促进灵活就业发展,使灵活就业更加灵活,以此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权。在目前就业大学生中,多数人认为只有到机关或国有企业才算正式就业,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才属于真正就业,要求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大学生对就业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薪酬、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的期望。在现实就业压力下,毕业生对就业概念的理解应当更加宽容,只要有就业岗位和劳动收入就可以选择就业。
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顺利实现劳动就业,应结合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扩大和实现灵活就业。一是选择到基层去就业。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村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城市里的社区实现就业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里蕴藏着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二是选择到西部去就业。我国目前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到西部去就业,可以顺利实现就业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就业。非公有制企业雇佣的应届大学生人数多,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实现就业会比较顺利;四是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达到实现就业的目标。创业既可以实现自己就业,还可以带动其他人实现就业,我国对此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大学毕业生也要学会抓住机遇,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惠丽雅.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经济师,2009.8.
[2]王江.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J].北方经济,2009.7.
[3]林细莲.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分析及应对措施[J].社会纵横,2009.5.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155-02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学生利益和学校发展的切身大事,也是检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的,帮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选择最能符合自己职业兴趣和最能发挥自己能力特长的职业,并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断创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前的思考与准备
1.高职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前应正确认识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订长远的职业规划,思考实现职业目标的策略,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第一,学生要明确人生的职业目标,这个目标是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它要求是可实行、可量化、可操作的,然后积极思考实现职业目标的策略;第二,学生要准确评价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这些兴趣和特长对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有什么帮助,然后认真评估职业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距;第三,学生要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明确最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思考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工作才是最有价值的工作;第四,学生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需要将终极目标按时间分解成几个递进式的子目标,然后分阶段有步骤地按计划进行推进;第五,学生要善于发现新的职业机遇,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不断增强核心职业竞争力,突破并塑造不可替代的自我。
2.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前的思考
第一,过好思想觉悟关。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过程中,非常有必要适当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这样有利于预防与增强学生克服焦虑、自卑、自负、依赖、挫折等心理问题的能力,顺利实现就业。第二,过好自我认识关。(1)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征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2)学生要明确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职业工作需要的技能,达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3)学生要明确是否已经具备了融入社会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与行为要求;(4)学生要明确自己还需要重点积累哪些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胜任相关岗位。第三,过好能力转化关。(1)学生要准确定位探求知识的能力,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2)学生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拓展技能的能力,提升实践动手能力;(3)学生要强化缜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4)学生要锻炼和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5)学生要培养和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积累未来发明创造的基础。
3.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
第一,研究岗位要求。学生要认真研究职业领域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明确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了解任职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学历资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合作精神、职业素质等基本要求,注重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职业领域相关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第二,钻研业务知识。学生要刻苦钻研岗位技能,加快业务知识更新,优化业务知识结构,丰富业务知识储备,掌握过硬本领,提升工作能力,适应行业改革的发展需要,跟上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步伐。第三,掌握岗位技能。学生要努力学好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积极参加校内校外专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努力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岗位所要求的各种基本技能。第四,吸收各方资源。学生要广泛接纳、吸收各类社会资源,联手同学、老师、家长、亲戚等各方力量,进一步增强
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岗位核心技能,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开阔职业发展空间。第五,坚定职业信心。学生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看到自己的能力特长,看到国家的扶持政策,看到行业的就业机会,看到学校的帮助措施,看到老师的精心指导,坚定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信心。第六,保持积极进取。学生要始终保持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业务恐慌的危机感,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一种需求、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和自身进步的阶梯,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心态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求知劲头,克服应付心态、自满心态和浮躁心态,珍惜每一分钟、每一个场合、每一点时间、每一个机会。
二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时的选择与把握
1.理性就业,扎根基层,拓展上升通道
第一,学生要克服焦躁情绪,力戒急功近利,立足基层发展;第二,学生要注重能力锻炼,积极拓展上升通道,比如操作维护系列的上升通道:一般操作维护主要操作维护高级操作维护;技术业务系列的上升通道:操作员管理员助理管理师管理师高级管理师;管理系列的上升通道:作业长车间主任部门经理公司总监公司总经理;等等。
2.瞄准需求,自信就业,降低机会成本
学生要准确了解准备应聘公司的规模与招聘要求、公司的人际环境、公司能提供的学习条件、公司能提供的福利待遇,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基本的胜任力,降低机会成本。
3.创造市场,自主创业,展现人生才华
学生要进行广泛而精细的市场调研,寻找创业的切入点,准确定位市场细分,占领行业制高点,抢占市场先机,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进自有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以发明专利开拓未来。
三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后的努力与坚持
1.珍惜机会,重视文化,守好岗位
学生要有在这个企业至少干五年、我要为企业做贡献和创造经济效益的想法,要珍惜进入企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要在第一时间领悟企业文化和地方文化,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守岗位纪律,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2.勤恳敬业,踏实忠诚,谦虚谨慎
学生要认识到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会影响职业发展的空间。第一,学生要认识到给予组织和单位忠诚,你才能得到对组织和单位忠诚的回报;第二,学生要认识到个人价值需要通过学习和工作成果来证明和体现;第三,学生要认识到忠诚赋予你学习和工作的激情,忠诚的人感觉学习和工作是享受,不忠诚的人感觉学习和工作是苦役;第四,学生要认识到只有忠诚的人,才能够找到归宿感,组织是你工作的归宿。
3.融入团队,学会取舍,展现魅力
第一,学生要认识到只有借助组织和单位平台,个人才能有各种发展和实现目标的可能;第二,学生要积极融入团队,认识到组织发展最终靠的是全体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团队才有个人;第三,学生要学会取舍,懂得舍得是精神、是智慧,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懂得舍得,人生的运气就不会太差。
4.精益求精,提高技能,追求卓越
学生要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在坚持不懈学习和创新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技术人才,不断攀登技能的高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养成终身学习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深思熟虑地处理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每一件事。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形成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全方位开展就业工作、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重点从学生就业前、就业时与就业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高职院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迫切需要,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成业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甫忠.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
[2]周昱英.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11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态;调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02-02
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就打破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身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与社会需求并没有明显增长之间形成了巨大矛盾,激烈的竞争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就业心态,这种不良的心态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格完善和顺利就业。如何以良好的就业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获得成功就业需要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共同的努力。
一、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现状
1.极度自负或自卑心理。大学生群体被认为是高学历、高智商的社会人群,但在就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尤其是优秀的大学生常常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优点,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是最优秀的,从而不能客观真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一味地挑剔用人单位的薪资要求和工作环境,一心只想去国有大中型企业或知名外企,在地域上也非沿海发达地区不去,非大城市不去。过分看重眼前利益,极其自负和自满的就业心态往往让毕业生与许多优秀的用人单位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还有部分大学生,尤其是学历层次稍低的毕业生,平日在学校表现一般,自认为几年的大学生活碌碌无为,各项能力远不如人,不善交际,在就业途中常常羞于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在机会面前展现自我,过于谦卑,不能正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更无法正确地审视和评价自己。一旦就业失败就会产生巨大的挫败感,由此畏首畏尾,自暴自弃。
2.焦虑和浮躁心理。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不景气,就业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上,所以尽快找到一个好工作成为他们的愿望。但是在寻求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心急如焚,过于浮躁。在求职过程中又缺乏对自身求职的冷静思考与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顾此失彼,不能全面认真地分析自己在就业途中的真正所需,匆匆与用人单位签约。一旦发现实际情况与自己的理想有偏差或遇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时便会匆匆毁约,给用人单位和自己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3.消极等待和抑郁心理。部分毕业生在求职途中屡屡受挫就会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消极心态,等着优秀的单位会主动找上门来,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明明已经有单位接收却端着架子希望更好的单位出现,一直拖着不肯签约。最终只能一次次地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便心灰意冷,对未来失去信心,表现出意志消沉的问题,听天由命,破罐子破摔,失去斗志,不肯再做出积极的就业努力。更为严重的是对外界的人和事都漠然置之,失去进步的动力并进而导致抑郁症。
二、对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开始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80万,到2013年增加到700万之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一经推出,大学生就告别了天之骄子的时代,逐年增加的大学生毕业生全部涌入了就业市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正处于深度的改革时期,又赶上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裁员,政府机构缩编,部队减员等因素,这就使得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岗位有限,从而形成了大学生市场供给较大,而市场的吸纳力不足,两者之间失去了有效的平衡,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
2.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与现实脱节。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与现实的社会需求脱节已经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的毕业生大多对自己的职业定位较高,大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眼光总是盯着国有大中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对中小企业怀着不闻不问的态度。但目前的形势已然是这些发达地区的大企业,好单位已经出现人才饱和的局面,对人才的需求量和承受能力远不及中小企业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二是除了职业定位较高以外,如今的毕业生对薪资要求更是有自己的标准,而对于一些薪资低、待遇差的单位存在一种瞧不起的傲慢态度,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最终失去很多就业良机。
3.缺乏独立意识,依赖心理较强。随着2009级和2010级的新生入校,我国的高校普遍已经迎来了1990年左右出生的大学生,按照目前社会各界的说法,这批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被称之为“90后”大学生,相对于较早年代的人群而言,这类人群有其自身的很多特质,如独立意识弱,观念淡薄,个体中心主义明显,消费观念超前等等。90后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容易受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他们多为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精心呵护下成长的一代,很少经历大的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经历就业失败就会自乱阵脚,产生消极心理,把希望寄托于父母、老师、朋友的推荐或等待用人单位的主动邀请。
4.理想与信念淡化,诚信意识降低。在充斥着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思潮的现代社会,如今的大学生相对于中国七八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已经全然淡化了理想与信念对他们的重要意义。他们对理想与信念的理解早已不再是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取而代之的是到东部沿海,到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实现个人价值,就业时也基本不考虑社会需要,以个人需要为中心,以追求经济利益和舒适的工作条件为准则。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已令人堪忧,许多用人单位发现如今的大学生缺乏的不是能力、智力和知识储备,而是基本的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不少毕业生应聘时在求职材料中弄虚作假,一旦用人单位细问就会暴露出来。另外,频繁的毁约也使得大学生的诚信度大打折扣,此种信用危机的存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试策略
1.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理性定位。求职就业是每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过程,而能拥有一份完美的工作又是每个大学生的愿望。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过高或过低地评估自己,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过分看重一纸文凭和成绩的重要性都不利于就业。在就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矛盾、挫折、失败。毕业生应学会全面而理性地分析问题,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客观地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根据社会的需求理性地定位职业方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客观正确地认知自己,合理有效的职业定位不仅是克服不良就业心理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砝码。
2.理性面对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高等教育的普及已经宣告大学毕业生统包统分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市场经济主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在这种就业形势发生根本改变的大环境下,劳动力市场已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大学生就业应充分了解当前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一次就业终身就业的传统观念,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社会需求,合理把握就业期望值的“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观念,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地域发达,条件优越,薪资丰厚的工作岗位上,更多的应该考虑用人单位是否能给予个人潜质充分发挥的空间。要以理想和信念作为个人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
3.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就业生存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在求职途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正常的,在就业中出现许多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困难都不足以影响最终的成功就业,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处理和看待这些所谓的困难。大学毕业生可以将其视作自己走向社会的必修课和磨练自身意志、增强自我能力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高校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加强自身修养,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个人志向之间的关系,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的同时,以健康的心态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提高综合竞争力,才能顺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虽然现行的就业渠道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但必定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得到有效的改善。毕业生更应排除心理障碍,以积极良好的就业心态面对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提升自己,才能更加坚定地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制度已逐步由国家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转型,不少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才市场感到无所适从,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对就业产生了诸多困惑,毕业生供求关系失衡,使大学生对就业感到压力重重。
从学生的角度看,今年的就业可用一个“难”字来概括。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长春举行的2002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三个不利条件:一是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严峻形势使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样不容乐观;二是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而社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增幅有限;三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念还存在偏差,其就业期望较高。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看紧的情形之下,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面临衰退的迹象,使得国际贸易发展受到阻碍;另一方面,近几年高校纷纷扩招,毕业人数增加较快。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这样一种状况,即一边是大学生苦叹就业难,一边是就业单位苦于难寻高层次的人才。
(二)学生缺乏竞争意识,传统观念仍影响大学生就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学生及家长习惯于国家学校包办式就业的传统做法,在大学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时,仍然存在着依赖思想。
(三)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高期望值与需求方由于供大于求而进行的压价形成了矛盾。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毕业生认为,在毕业后月收入应在两、三千元以上。另一方面,由于大现学在实行缴费上学,因此学生家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使得学生及家长期望毕业后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样就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中存在就业期望值高的情况。
(四)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较强。当前形势下,不仅国家公务员的招收、国有企业的录用比较青睐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外,很多外资、合资企业也较看重学生党员、学生干部。
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指导表现出的基本特征
(一)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开发比较重视。据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很大”和“比较大”。并且年级越高,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越大。女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要明显高于男生。或许正是越加严重的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们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有着强烈的需求。
(二)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模糊,知识来源有限。在严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们将能够就业放在首位,科学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学生比较少,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表示满意。八成以上的大学生岁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不太满意”或“没有考虑”。同时,大学生对职业前景普遍缺乏清晰的理解,只有少部分学生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
(三)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寄予希望,但满意度一般
98%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有关职业生涯指导的课程,但在遇到职业选择的困惑时,大学生会依次选择“自己”、“父母”、“老师”、“同学”、“专业机构”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来解决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们对学校目前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不是十分满意。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的思考
(一)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职业生涯指导的目的是通过相关活动帮助大学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们将能够就业放在首位,科学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比较少。同时,大学生对职业前景普遍缺乏清晰的理解。为此,要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真正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准确自我定位,提升学习动力,发挥潜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职业选择的成功率和满意度。从学校来看,要克服一切为了“就业率”的观念。大学生就业不能单纯地是“找工作”,它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职业选择和有责任的职业理想规划与实施,要将学生实现就业与实现职业目标相结合。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遵循全程性、动态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尤其需要分层次设计。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重点通过职业个性、心理、气质、能力倾向等相关测评,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质。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成功人士、杰出校友、高年级优秀学生的讲座、报告、经验交流,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环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围绕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咨询辅导等各类锻炼和强化专业技能、发挥自身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与核心竞争力的活动。对毕业班学生,重点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开展与求职择业相关的毕业见习、模拟招聘、技能培养等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和就业满意度。
(三)建立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应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并且职业化。高校领导应尽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以保持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针对缺乏科学的指导,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着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从众性,当务之急是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确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性质和功能定位,明确服务对象和主要内容,尽快形成符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学科特有的范畴、体系和模式。
(五)注重职业生涯指导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职业生涯的实现肯定是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应该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应该鼓励大学生利用假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开展职业实践活动。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向不够清晰,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缺乏职业方向性,只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质的要求。学校要注意将社会实践与职业生涯指导相结合,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选择确定职业目标的过程,甚至是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体系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健全科学管理体系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要努力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等等,使得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德育;就业竞争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02-01
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8年我国大学生失业率为9.1%,2010年为12%,2011年为17.5%。大学生失业率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如就业政策、制度滞后、就业环境不理想等,也有主观因素,如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人生价值观、自身素质等,这些因素有时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发挥高校德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德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1]它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是指参与就业竞争的专业技能,“软实力”是指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诚信意识等品德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当前,用人单位更为看重以学生的“软实力”。
(一)加强德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大学生要想健康、全面成长,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为,必然要有一种促其不断努力奋进的动力。德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科学的自我定位,促使其不断努力奋进,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二)加强德育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诚实守信的品德、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2]加强德育,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思想品德是用人单位选录人才的重要参考。思想品德在企业选人中占据越来越重的份量,上海《青年报》指出“越来越多的单位注重道德考核,道德标准已成为能力认证后的第二大用人考核标准。”[3]微软研究院曾表示“除扎实的专业知识、足够的创造力、团队精神外,尤其看重人才的职业道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德育缺失现象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职业奉献意识弱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追求物质利益,将就业目标定位于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区域上倾向于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就业方向上倾向于党政机关、教学科研单位和大中型国营企业,导致了人才分配不公,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表象。
(二)诚信意识缺失,敬业精神缺乏。部分毕业生篡改学习成绩、编造任职情况、伪造荣誉证书等以充实自己的求职材料。某单位在一次招聘中收到的84份就业自荐表中,有5人同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4]有学生找工作时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找到更好的单位便不辞而别,而且设法规避违约责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中的违约问题的调查显示16.3%的毕业生有过违约行为。[5]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成功就业后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频繁跳槽,没有一点敬业精神。
(三)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不足。东北林业大学宋妍的调查显示78%以上的毕业生有就业挫折情况发生。[6]当前毕业生以“80后”“90后”据多,他们自小从没有或很少有独自面对挫折与失败的经历。一旦面对挫折与失败,就会长时间处在自责中无法自拔,甚至产生否定自己的想法,逃避就业,拒绝参与竞争。
三、加强德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一)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多渠道就业。一方面引导学生改变传统高地位、高工资的就业价值观,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长远发展的就业价值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渠道就业,通过创业、中小企业就业、西部艰苦地区就业等就业方式,实现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移。
(二)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的“软实力”。在教育内容上联系学生的日常表现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突出诚信教育的生活化和多样性,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切身实践让学生学会做诚信人、办诚信事。
(三)构建道德评价体系,加大失德惩戒力度。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借鉴经济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探索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在学生评优、入党、深造推荐时,对不诚信学生一票否决,对诚实守信的典型优先照顾;在学业结束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品德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并提供给用人单位作参考,使其认识到优良品德的重要性,从而退守诚信做人的底线。
(四)加强抗挫折教育,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新生入校开始,高校要结合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使其提早认识社会和了解自我,调整就业期望值。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辅导员要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讨论挫折与失败问题,使其认识到挫折和失败广泛存在,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对自身条件优越、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要有意识的为其创造失败机会,同时加强其心理疏导教育,通过失败实践不断提高其挫折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赵飞.十五年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3]沈蔚.企业招聘考孝心 道德标准成招聘重要指标[N].青年报,2006.02.15.
[4]邱奉春.用诚信书写你的履历[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2,(7).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部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而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将使独立学院的学生面临更为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
尽管独立学院大多依靠母体资源办学,并正逐渐成为高校“扩招”的重要力量,但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其自身发展仍不同程度地存有局限,如办学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不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无疑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对此,从实际出发,理性分析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困境,有效破解就业难题成为关乎独立学院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公办的普通高校及其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与大学内部学院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民办性与独立性,独立学院的招生是通过学院办学所在的省市,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性质上的“公私”之分,加之此类学生高考成绩普遍偏低,这使得大多数独立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面较小,且社会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认同度也相对偏低。用人单位容易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们的素质不如“一本”和“二本”的毕业生,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拒绝选择独立学校学生。就学生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与普通高校是存在差异的,因为独立学院为第三批招生,学生入学时的录取分数普遍偏低;另一方面因学院的民办性质,其办学经费不是由国家拨款而是由学院的举办方通过各种方式筹集,所以相对偏高的收费进而影响到独立学院的学生构成。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家庭条件普遍富裕。学习方面,他们绝大多数缺乏自我约束的锻炼,以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入学前,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入学后,部分学生仍缺乏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目标性与计划性。长此以往,临到就业之时,由于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缺失,这部分毕业生必将处于竞争力不足的劣势。
当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绝非在一朝一夕之间。教学作为学校的主体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参与配合。对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师资力量无疑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独立学院应坚持共享与自建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老中青、校内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而对于学习主体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加强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从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到大四毕业生的离校教育,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应始终被强调。具体而言,大一与大二期间,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是学院教学的重点;大三与大四期间,尤其是临近毕业,学院应逐渐加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习与实践的力度。
独立学院的学生虽然高考成绩普遍偏低,但因大多生活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自小有条件接受多种特长培训,因而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较为突出。根据这一特点,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应有的放矢,一些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应以实际够用为原则,而实践教学部分则须格外受到重视,如大部分专业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的比例建议至少达到1∶1。通过改变课程教学比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环节的训练。同时,独立学院应立足于本省、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专业学科的调整,必要时以就业排行榜来引导专业设置。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办学,尽力帮助学生搭建实习平台,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造实习机会。因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实践机会才能有效地锻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尽可能快地实现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工作的角色转换。
诚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对于应聘者来说不可或缺,但这绝不是影响就业者的唯一因素。据有关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整体就业环境不佳,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与自我期望仍过于理想。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吃苦,应聘面试时一开口就谈薪酬与福利,还有的学生更是宁愿待业也不愿“屈就”。而这种情况在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中也是大量存在,甚至因为家庭条件的关系,他们的表现或许更为突出。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一部分由于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遇到困难、挫折容易退缩。在激励的就业竞争中,这类学生的表现尤其不积极,往往出现“等、靠、要”的心理。另外,也有少数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贫困,每年不算少的学费成为他们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为了尽早减轻家里的负担,这类学生在择业时只以经济效益为唯一衡量指标,拼命向城市、机关与国企靠拢,结果僧多粥少的事实让他们屡屡碰壁,自信心不免受到重创。因而,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学校应加强与之相关的就业指导,并从一开始就将这种指导贯穿始终,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进入独立学院后,学校应以入学教育为契机,教育学生做到大一树立学习为就业的思想意识,大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找准就业定位,大三具备基本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到了大四,学校就业指导的重点应放在一些具体的就业工作之上,比如简历制作的讲授与求职技巧的介绍。此外,临近毕业之时,学校还应注重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让他们在择业时既不盲目自信又不过于恐慌,通过对客观环境的真切认知,不断调整自身预设期望值,有效实现对个人的合理定位。同时,还应加大力度宣传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国家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倡导毕业生到基层、欠发达地区,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报效祖国。
为了扎实推进就业工作的开展,独立学院除了应针对学生特点进行适宜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外,更应加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首先,独立学院应保证毕业生就业经费的正常支出,并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经费的投入机制。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厅局的规定,学校应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教育事业费中核拨一定比例款项作为毕业生就业所需经费。如辽宁省教育厅毕业办早在2006年就曾发文强调,各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核拨就业经费不得低于学生学费的1%。在对就业经费予以重点保证和落实的前提下,学院应对经费实行统一规划管理,除了为学生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应对相关教职人员进行素质培训,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有条件的独立学院,应建立就业创业培训教研室,配备专职教师进行课程研究,从而有效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同时,学院应结合自身特点,尽快建立稳定、有效的就业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继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
其次,独立学院应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开辟多样化、多层次的就业渠道。在专项经费的支持下,部分独立学院相继推出了落实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的相关计划,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日前就设立了专项资金,以此激励全校教职工和毕业生团队拓宽就业渠道。由于独立学院开设的专业一般属于社会热门专业,因而学院应充分利用此优势,主动参与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并与相关组织机构达成长期合作意向,由对方不间断地提供对口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信息,与联合专业人才服务机构共同组织各专业的校园招聘会。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手段逐步实现网上招聘,依托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立完善自身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网上信息交流与服务。
再次,独立学院应加强舆论宣传,通过品牌力量推进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民办独立学院发展的第三步,就是具有自主品牌的优质大学,具有自己的专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使品牌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品牌建设和宣传有助于提升学院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独立学院优质品牌的打造有赖于特色办学理念的强化,有赖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凸现,更依赖于校友们自身行为与能力的证明。学生、校友们是学院品牌建设最生动、最具体的体现,他们总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学院品牌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除了重视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外,还应重视校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通过成功人士有效阐释母校的品牌信息,激励在校学生的昂扬斗志。同时,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还可拓展学校的就业信息来源渠道,有效地实现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为此,学院应健全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核查机制,掌握历届校友的就业状况及现状,同时有针对性地向部分校友寄发应届毕业生信息,鼓励校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实现应聘者与招聘者的“双赢”。
总之,既要解决眼前就业的这个紧迫问题,同时也要看到问题的根本。这就要求一方面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办好适合独立学院的特色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使之成为特色毕业生,为独立学院在即将到来的深层次的高校竞争中永葆青春。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骆春玲,吴谦峰.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5.
篇7
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指导课的授课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但当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还沿用传统模式。第一,课程性质,当前就业指导课在高校属于必修课程。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通知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建议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并建议就业指导课程学时不少于38个学时。第二,上课方式,就业指导课程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即教师在台上讲,或用讲义,或借助PPT等多媒体,学生在座位上听的模式。教学环节暂时没有设置见习课或实践课,除非授课老师根据学生专业或个人经验自行设计。第三,考核方式,当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考核还是以理论考试和日常的考查结果相结合而成的,理论考试采取闭卷式或开卷式,日常考查则结合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或学生自行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等作业。百分制的量化考核仍然是该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第四,使用教材比较灵活,可根据各校实际需要选定,有的高校选用自己老师编撰的课本。当前很多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投入也逐渐加大,更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组织本校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的就业指导者,根据本地的政策、法规,本校学生专业的实际需要,编撰《大学生就业指导》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材。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高校都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该课程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给予相应的学分,但在具体实践中,该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课时间不统一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位一体进行,但从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时间来看,参差不齐。大一大二正是进入职业初选期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应着重培养学生认识自己的需求与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发展方向。部分高校学生一入学就被要求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大学一年级还有一次选专业、转专业的机会,选定所学专业后,就业指导课贯穿大学三年或四年。但有些高校大学生直到毕业那年,才开始上就业指导课,学生只能粗略学习求职简历的制作,职场的面试技巧,一般的就业政策法规等。
(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在对南方某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组成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就业指导课教师主要有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们,就教师队伍组成的专业背景来看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辅导员三到五年更新一批,即使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培训,由于这支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能保证,部分授课教师自己都无法切实理解就业指导课的意义与精髓。缺乏专业队伍建设,也是如今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之一。
(三)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大部分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仅阻碍了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学生为完成学分而勉强接受,而且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易使学生陷入就业择业误区。有些学生宁可自己掏钱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书,或上网搜索案例,也不愿多听老师的课。
(四)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比较薄弱
贫困生大学期间,老师们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物质和心理上的需要,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的帮助相对匮乏。在对某高校大三年级家庭经济特困和贫困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被访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优异,但80%的学生内向腼腆,不善言辞,比较自卑。当问其就业意向时,40%的学生说要就业,但就业方向不明确;20%的学生说可能考研,但也不明确继续学习的费用来源。还有40%的学生则认为还有一年左右,到时再看。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革
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环,关乎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择业意向和成功就业,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解决。
(一)开课时间规范化,授课教师专业化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应本着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原则,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解决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成员复杂、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首先是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选择,要有计划地选拔一些专业的指导人员,在工作中加强培训,有计划地定期选派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内部的培训或者外出学习,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次,也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一定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升自己能力素养的动力,不断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二)授课形式多元化
就业指导课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形式,课程氛围沉闷,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鉴于就业指导课实际性、实用性的特点,可以将授课形式多元化。
(三)考试形式多样化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课程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考试基本都是采取闭卷的方式进行理论性的考核,而在新的教育过程中,要改变这种考核的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而不只是在书本教材中死记硬背地学习。改变传统闭卷考试的模式,可以在每学期或者学年结束的时候,通过一些社会实践项目的锻炼,让学生分析项目中的问题、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等,也可以实行导师提问的形式进行开放性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型的学习。同时新型的教学模式较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主动性,从实际能力出发也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实用技能与知识。
(四)贫困生就业指导科学化
篇8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26-01
1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女大学毕业生与男毕业生相比,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较低。由于大多数女大学生不肯吃苦,追求安逸生活,缺乏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较高,而自己实际的能力却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就业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女毕业生在就业出现成本高、期望值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的现状。
(2)女大学毕业生不愿面对现实寻找多种出路。由于传统观念的约束,父母及女大学生本人都存在着“不用养家糊口,找个条件好的人家就万事大吉”的思想,所以不愿意从事一些经常出差、科研创造、生产一线等方面的工作,毕业时采用升学、考公务员、家里安排、出国留学等方式回避现实,不敢走进社会。
(3)用人单位考虑成本和效率,优先考虑男毕业生。当今社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效率,尽量避免录用女性。认为女性缺乏独立性、创造性、挑战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女性作为女儿、妻子、母亲承担着家庭的重担,负担较重,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所以,很多企业在录用人员时优先考虑男性,而女性失去了很多机会。
(4)女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较低,适应性差。很多女大学生只愿意学习语言类知识,并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而疏忽学习计算机、实践操作、科学分析、逻辑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导致女性社会实践能力较差,又由于女性自身的体质,在很多工作中很难胜任。一些毕业生在求职时十分盲目,对当前的形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自身的素质没有进行正确的分析,对就业准备不够充分。这就导致毕业生们在求职中眼高手低,缺乏实践与动手能力,面对求职的竞争,不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而是盲目地通过美容、服装等来包装自己,必然使自己在求职中处于劣势。
2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观念陈旧,不适应就业形势
就业观念是一个人对待职业的观点和态度,是个人理想追求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一部分女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在:面对机遇与挑战时,不敢主动出手,参与竞争,而是持观望的态度,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出手,使之失去很多机会;求职时,多半考虑是否能够留在父母身边,便于照顾父母或者被父母照顾;不愿吃苦,喜欢舒适安逸的生活,就业时喜欢寻找办公室文职,不愿去做经常出差、吃住在外的工作,或者到基层、生产一线去;不愿自己去创业,承担风险,开拓创新,事业心较差。这些观念上的误区使她们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
2.2心理消极,不利于就业
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各种心理困扰,比较消极。主要体现在:性别差异,认为女性不管是体力还是精力都不如男性,男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而女性还要穿着打扮、相夫教子、打理家庭事务等,投入工作中的精力有限;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而自身的能力又不能完全胜任,一旦实现不了,心里有落差,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女性的心理依赖性较强,认为只要最终能够嫁得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或者收入较高的男性,自己职业发展如何就不重要了,甚至愿意做全职太太,衣食无忧。这些消极心理严重的导致女性就业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性和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不能够积极进取,创造新的业绩。
2.3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文化知识、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而获得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职业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处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身的优点和特长等。一些女大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缺乏对实践能力的提高,甚至对实践环节不感兴趣,这使得女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能力,就业能力不如男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低。
3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3.1帮助女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对于毕业生来说,只有端正就业观、价值观,正确的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认真剖析自身优劣势,结合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进展顺利,事业有成。尤其是女大学生,一定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抛开杂念,减轻自己的负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因此,对毕业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定位,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对就业难的现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3.2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改进就业形势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在就业时避免心理障碍,战胜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女大学生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掌握各种自我调适的规律和方法。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认真的自我分析,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只有坚强起来,遇事不冲动不慌张,才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所以,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抗挫能力的教育,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对他们进行细致的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使她们在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苛求的用人单位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时,采取有效方法去处理,有针对性地引导毕业生正确对待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时作好自我调适,调整好自己择业期望,以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重新选择既适合自己又为社会所需要工作岗位。
3.3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她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帮助女大学生挖掘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语言能力较强、心思细腻,人际交往能力、亲和力较强,忍耐力较强,能在较单调枯燥的工作环境中,长时间坚持下去;教育女大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学会融会贯通,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女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始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带领女大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企业中去参观、学习、实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就业时的能力和信心。
3.4加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女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将来就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增强女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自己要依法行事,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5加强对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教育
通过就业指导对女大学生进行适应社会的教育,能真正为她们顺利走向社会,尽快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引导毕业生树立协作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学校、教育者及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文能力帮助那些迷茫的女大学生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参考文献
[1]邹超,李佳,柳军晓,刘一曼,宋学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科教纵横,2008,(11).
[2]刘春来.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控措施[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6):21-2.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月10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这就需要学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构建系统的、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使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能切实发挥其作用。
一、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全程化教学考核体系
高校在就业指导的全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安排不同课程模块,逐步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考核。第一步,未入校前,在发通知书的同时发一份就业期望调查问卷,让学生接到通知书的瞬间就去考虑将来就业的问题,由此可以让学生未进校就已开始有针对性地选专业、规划自己的人生;第二步,一年级开展职业教育调查与职业预测、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使学生进校就开始树立职业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业计划,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以及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第三步,对二年级学生着重开展就业能力和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重点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客观自我定位,通过社会实践、创业大赛、学术竞赛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增强就业的自主性以及对将来职业生涯做出决策的能力;第四步,对毕业班学生着重开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指导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求职简历制作和模拟面试等,做好充分的求职准备。
二、推动就业工作信息化,多渠道提供就业选择
加强网络平台的信息建设,引导同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涉及到择业观、价值观、成才观问题,还要涉及对自我、对职业的科学认识,涉及求职的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的载体作用,不断完善和充实就业信息网上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再者,加大就业信息的搜集力度,努力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科研、工程和项目上的优势,积极动员职能部门、校友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微博、QQ、飞信、同学会等各种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收集有效的招聘信息,及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一体化系统、飞信群等方式给毕业生。
三、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培养高标准的就业指导团队
高校要改进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和实效,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培养高标准的就业指导团队。
1、建立良好的就业工作机制。应当构建学校与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体系。在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全校就业指导工作,各院系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毕业生代表和相关专业教师为成员的就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院系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形成“学校统筹、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学校院系班级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2、培养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可以遵循专职和兼职相辅的思路。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聘任、选拔和培训。各高校应加大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如期、足额到位,根据毕业生的人数按不低于1∶500的比例来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对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再者,培育兼职指导教师力量,邀请专家、学者组建和扩充学校就业指导的兼职队伍。聘请相关领域的理论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共同来组成并担任机构的就业指导老师,切实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
四、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毕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改变不恰当的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调整就业心态。加强宣传国家有关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三支一扶”、“到农村从教”、“服务西部计划”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到基层和艰苦行业去就业、创业,使就业形成合理的分流,创造更多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锻炼机会。
五、坚持“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就业工作小组要面向学生开展职业咨询,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对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引导信息和意见;针对不同的岗位提供技能信息的咨询;高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要对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市场人才供求状况,结合大学生个人的专业、性格及兴趣特点,积极有效地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职业倾向;就业工作人员在对毕业生个体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要以生为本,突出个性化,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习惯、择业方式、对所选择工作的适应状况及满意程度,加强对一些特殊群体(如女大学生、贫困生、性格内向学生、冷门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学生等)的指导,适当地对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构建完善的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是缓解就业压力、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基础工程,也是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环节。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加强探索研究,在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方面实践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配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篇10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一个既有市场经济的某些特征又不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其供需关系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波动。要解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就必须从市场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出发谋求解决策略。
如果将大学毕业生所能提供的专业技能服务看作是类似于商品使用价值可供消费的服务,那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则可以看作是该服务的供应方,用人的企事业单位则是市场中对这种服务的需求方,三方在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供求不断变化的市场。但由于高校一般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与其他市场中的商品供应者相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的地位,这就决定它们在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情况下,因为不能随意变动其供应量而时常处于被动的境地。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波动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从以往的供小于求到现在直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供大于求,其始终难以处于一个理想的均衡状态,究其原因,除经济大气候、就业市场机制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外,更多地是受种种微观因素的影响。
1.成本因素。学校培养成本。在供小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学校的成本收回能得到保障。但在扩招后,由于持续的供大于求的市场只给予大学毕业生们比较低廉的平均价格,与看涨的学费相比,家长们开始抱怨和质疑学校收费过高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影响着学校培养成本的收回,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刺激市场需求,扩充市场容量,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培养成本和学生接受教育成本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主要为受教育的)成本。调查显示,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对月薪的平均预期在1200元左右,百分之二十在1000元左右。我们以一年为期限考察损益平衡下单个毕业生在校所费的全部成本,其中:单位固定成本用在校本科生一年学费的大致区间3500-6500元表示,目标利润期望值区间1000-1500元,单位变动成本用估计的生活费、书本费、其他杂费之和的区间5000-1000()元来表示,那么计算出来的单位“商品”价格区间在9800-18300元。在这个基础上乘以四,得到一个大学毕业生就读四年后就业的成本区间为39200-73200元。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衡损益的最低成本也难以在毕业生找到工作之后的两至三年或更长的时间里通过他们的薪酬得以回偿。
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用人单位的取才成本指的是用人单位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中获得所需人才所支出的一系列费用,其中包括获取相关人才信息的成本、招聘筛选成本、培训成本、机会成本、人才短缺成本及对方违约风险成本。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各用人单位都能从市场中各取所需,不存在人才短缺成本和违约风险成本,其他成本的支付也相对较少。在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似乎处于完全主动的地位,其人才短缺成本和对方违约风险成本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仔细估量,用人单位要在参差不齐的大学毕业生中寻找到对口的人才,其获取人才信息的成本和招聘筛选的成本其实也并不低廉。
2.价格因素。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整体平均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波动而变动的,虽然其价格受到市场因素的作用,但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市场最终还是会给毕业生一个量身而估的价格的,这不仅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显著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类似于商品价格的毕业生的身价(薪酬)并不能完全通过政府的干预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还受到专业(行业)、具体单位、个人不同预期的影响,毕业生的市场平均薪酬不能灵敏地波动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状态,价格作为商品服务市场一个最明显的因素在该市场中受到约束。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状态决定了毕业生一跌再跌的身价。这是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的一个极端体现。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活的”具有永久增值潜力的商品,也不肯完全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
3.价值因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作为商品的大学生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二是职业素养与道德品质;三是再发展的潜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直接为用人单位所用,是其用人的首要标准,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大学生的成绩、证书、学历与相关测试等对此加以衡量,而单个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以及再发展的潜力一时无法用面试或其他简单形式度量。排除造假的可能性之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企业难以全面测定每一个应聘对象的真实价值,或者说做这种测定不具有经济性。然而大学毕业生群体的整体价值却可以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确定的平均价格得以反映。理想的市场状态中,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一份工作体现其人生价值,用人单位也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商品价值属性,市场给出的是一个与其整体价值相称的平均价格水平;在供小于求的态势下,市场会提供一个较高的平均价格,这个价格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整体价值。就目前而言,大学就业市场的平均价格是远低于其整体价值的。
二、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主要策略
我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供需均衡问题时要从市场的国家和市场各相关主体两个层面来加以思考。
1.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必要的制度安排。鉴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当前态势,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来促进市场按其规律有效运转,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和服务者,应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相应的保障与服务,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创建平等的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交易机会与就业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各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自由流通,使大学生这种商品能够按照自身的价值和价格顺利交易,形成一个良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就要求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取;适度扩大国家公务员的录用比例;给予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更多的用人自主权,使企业敢于用人、公平用人;改革户籍、社会保障制度,为大学生毕业生解除跨区跨省就业的后顾之忧。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治建设,维护就业公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法律手段是政府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手段。要通过法律法规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各个相关者的市场行为,确保市场的秩序与效率。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从立法的高度来保障他们公平就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