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间文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幼儿园课程 价值取向 融入策略
民间文学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民间文学能培养幼儿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透彻的理解力,带给幼儿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因此,将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内在需求
我们经常看到幼儿欣赏某一文学作品时的种种表现,他们时而欣喜,时而悲伤,时而惊恐,时而愤怒。他们接受文学作品丰富内容及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场景与精神世界与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真的启迪过程,是善的陶冶过程,是美的享受过程,是心灵相互沟通、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是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内在需求的过程。民间文学以幼儿生活为来源,作品中的形象都是鲜明的,幼儿与作品进行相互作用,在体验与想象中,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嬉戏,是主体与课题生命运动“力”的契合。因此,民间文学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更为贴近,更多地呈现出教育的生态性,从而更多地体现出幼儿对民间文学的内在需求。
二、民间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
(一)民间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高度认识与评价。
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民间文学也不例外,它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领悟、认识与评价。与其他艺术相比,民间文学的感性认识中沉淀着丰富的理性成分,民间文学的内容应有尽有,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歌谣﹑长篇叙事诗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这些民间文学给幼儿传递各种文化知识、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知、理解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生活,增强对艺术语言的敏感性。如古诗《悯农》、《游子吟》等情感教育类作品,通过一幕幕的情景再现,孩子身临其境,逐渐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寓意。神话《西游记》中大智大勇、调皮可爱、刚正善良的美猴王形象,已深入小朋友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行为的榜样。这些源于生活的描绘对象,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与评价,然后提取生活中的精髓编到作品中,使作品有超越时空的大量的细节描述,使形象栩栩如生,使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使文学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都各具特色。
(二)民间文学是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
语言具有间接性和模糊性的特点。民间文学的真、善、美的形式隐含在语言中。幼儿必须对语言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产生具体的表象,这一特点,给幼儿无限的艺术想象空间。接受美学认为,文学的艺术想象是由作品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是否被作品感动,要看读者的想象力在多大程度上填补了作品留给读者的艺术空间。读者大脑中的形象越细腻,越丰满,越鲜活,就越激动人心。
从以上特点看,民间文学作品对儿童的教育有多元价值。首先是审美价值: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意境美;其次是多功能的其他认识价值:科学知识的、人际关系的、行为品质的;再次是娱乐价值:引起美感享受,愉悦身心;最后是促进想象力、创造力、情感体验等审美心理发展的价值。[1]
三、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民间文学的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作品,为儿童所喜爱。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民间文学作品时,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为幼儿所喜爱的作品。
1.选择形象鲜明生动的民间文学作品。
民间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都抓住了其外部鲜明的特征,表现出形象的鲜明的生动性。如作品童谣《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顽皮的形象描写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深受幼儿喜爱。
2.选择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比较简单并且多停留在表层,因此,教师在选择作品时应选择情节不过于复杂、人物数量少且关系简单的作品。另外,作品还应具有趣味性,如《三个和尚》,作品结构简单,情节单纯有趣。
3.选择语言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的语言理解水平还很低,不能准确理解抽象水平高的词汇,如果教师发现作品中有幼儿难以理解的词汇,就可以在不影响作品原意的情况下加以修改。如“尽收眼底”可以改为“把什么都看到”,“山路崎岖不平”可以改为“山路高低不平”。
4.选择题材生活化的民间文学作品。
幼儿认知经验的积累来源于生活,只有生活化的题材才能丰富幼儿的认知结构。如选择含有哲学启蒙知识的《小马过河》,使幼儿明白做事情不仅要善于分析,善于动脑,还要身体力行地亲自实践。再如《守株待兔》,使幼儿明白要热爱劳动,不偷懒。
(二)民间文学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渗透。
1.营造民间特色环境。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营造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2],“对幼儿园环境营造的过程就是把教育意图客体化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把教育目的内容具体化贯彻融入要营造的环境中”[3]。因此,我们可营造能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兴趣的环境氛围,使幼儿置身于一个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中,与环境形成良好互动,同时在互动中使环境和课程得到不断丰富。如教师可以在墙饰布置中安排民间故事、童谣的内容,在听觉背景中出现民间故事和童谣,使之不经意地深入幼儿的大脑,形成一定的记忆。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对较大的空间设立民间区域,如民间小舞台、民间表演区、民间美工区等,使幼儿在操作中内化形成文学表象。
2.有效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民间文学应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晨间播放一些幼儿喜欢的民间文学歌曲,让幼儿在闲暇之余欣赏,加深对民间文学的印象;平时教师也可组织幼儿欣赏一些相关的民间文学作品,使幼儿了解和喜欢我们的民族文学;午后老师可带幼儿到园所特有的表演区中,让孩子们尽情地演绎对民间文学的理解,以充分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竞赛类活动,这样更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学活动的兴趣。
(三)民间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有限,因此在开展文学教育活动时,经常要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形成系列活动,使儿童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如故事《小熊开商店》涉及数的概念及常识,如果不解决这些知识点,将会影响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要利用图片、幻灯片等形式进行科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全面、细致地理解作品内容的巧妙之处。
总之,民间文学融入幼儿园课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真正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关键词】民间文学;变异性;两重性
一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四大基本特征之一。民间文学是口头语言艺术,“由于口头语言的不稳定性,作品在流传过程和具体的讲唱中,常常因时间、地域、民族的不同,以及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等因素,而有所变异。”
孙正国先生《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中指出,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酷似一棵茁壮成长的多枝大树”。以梁祝传说为例,“梁祝传说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流传,人们按照自身的愿望将其发展成为具有理想色彩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祝传说在演变与发展过程中成为口传经典;各地的梁祝传说异彩纷呈;梁祝遗存地的梁祝传说成为人们情感的凝聚;梁祝传说在流传中变得生动细腻、枝繁叶茂,成为千古绝唱。
二
然而,并非所有的变异都对民间文学具有发展和扩延的作用。刘守华先生和陈建宪先生指出,“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两重性指的是:一方面民间文学的变异是一个不断发展、适应、变化、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民间文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这是变异性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传承过程中的误传、遗忘甚至是讹传,使得作品原有的精彩黯然失色。这将造成民间文学作品文本出现残缺、颠覆,甚至自相矛盾的结局。这是变异性的局限性。
三
我们认为,变异性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异是作品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人民反复琢磨、增删、锤炼,使得很多野蛮因素“合理化”;使得其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学精品;成为“人民文学的精华部分”;成为“优越的典型人物和故事”。比如,在“蛇郎”故事中,最初讲述是“通婚”的情节,随着文明的不断演进,人们自觉地将“通婚”改变为蛇本来就是人变的,施以魔法后,蛇又变成了人。这就是变异使得民间文学作品合情合理的例子。
第二,变异使得流传更为广泛。
万建中先生认为,“从根本上讲,变异本身就是变异的原因,变异是民间文学的存在,有变异才有传承。”这说明了变异对民间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变异使得作品贴近人民,贴近生活,人民在消费民间文学的过程中也在创作民间文学。我们拿民间小戏来说明问题,民间小戏的故事核都大致相同,同一个故事通过各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艺术改编,在城乡广为流传。如同长江的支流和干流的关系一样,不同版本的口传文学共同丰富了同一个故事或传说。
第三,变异导致了更高水平的再创造。
民间文学的发展是发散式的发展,有的完全矛盾,有的完全冲突,不论是怎样的变异都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变异涉及到新作品的产生。”同时,情节的程式化和时间地点的模糊化有利于作品的创造和再创造。那些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改编的反映人民某些意愿与时代风尚的新的故事、笑话、传说等,它们将不断涌现,永无枯竭之日。
第四,变异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价值。
变异使得民间文学呈现出多样性、地域性和历史性,这些都为研究民间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董永遇仙”传说的传播特征为例,我们看到了它的地域性特征――三条传播路径――从黄河下游向黄河中游传播――从黄河中游向长江中游南迁――从长江中游向长江下游汇总;其历史性特征――四种传播态势――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人物由少到多――情节从粗糙到生动细腻――从故事的文本到文化的文本。同时,地域性和历史性又使得文本呈现不同的特点――多样性。我们认为,变异为民间文学构建了一个“四维”空间,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五,变异激发了民族想象力。
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民间文学的听众不仅仅是被动的消费者,还是积极的生产者。变异鼓励创新,鼓励发散,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想象力。如“梁祝”传说的“化蝶”部分,使得整个故事“升华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1,可谓神来之笔,有画龙点睛之妙。变异的存在允许了一个民族永远处于“健康的儿童”时期,永远保持浪漫的情怀。
四
通过比较与总结,变异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我们认为,变异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异使得文本残缺不全。
民间文学的传承主要靠口耳相传。在传承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遗忘、误传、有意删减,使得文本形式出现很多异文。这些异文有可能使得文本残缺不全。另外,“在理解和传播中,为了增强可信度和吸引力,传播者常常主动加入时代和个人真实生活的内容,因此虽然沉淀下新的历史内容,却也常常丢失掉其原生阶段的历史内容。”
第二,变异使得文本自相矛盾。
文本自相矛盾的现象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文本自相矛盾是对原有作品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颠覆,有可能对作品原本的艺术特色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第三,变异对传统经典内容的解构。
在分析民间文学变异性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有人利用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把某些民间文学作品改成低级庸俗的东西”,一方面,这是由于民间文学具有世俗性;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传统经典内容的解构和损害。
第四,变异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
在近些年,中国民间文学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命运――“后现代”演绎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比如:某些经典民间文学作品在网络上被恶搞得面目全非;影视节目因为经济效益的需要而对传统价值观进行颠覆;民间文化为经济搭台的同时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们只重视如何争取民间文学的使用权,而不重视对它的保护。这些都使得民间文学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遭遇挑战。
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间文学早已经由口传文化发展为印刷文化,再发展为当今的电子文化。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文本再也不用面对残缺、自相矛盾等问题。然而,更为严重的是“当演说者依据固定文本演说,他们就成为复制者而非创作者,相应地,被演说的作品再也不会出现异文,因为文本已经固化和单一化了人们的记忆。”人们对民间文学的关注转向了无聊的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民间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也得不到社会的足够重视。
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首先,重视传统民间文学的价值,学者们应当加强对传统民间文学的整理和保护工作。
其次,面临全新的传播语境,我们要重新构建新的当代民间文学,让民间文学重回民间,重新承担起独特的价值和功能。
最后,引导民间艺术家拥有“民间身份”、“本土立场”、“世界视野”、“现代品格”。
民间文学变异现象的两重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看到变异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要看到变异性的局限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文学发挥出长久的艺术魅力和特殊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14.
[2]孙正国.文学的生活遭遇――民间文学本体批评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55.
[3]刘魁立.梁祝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
[4]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9:260.
[6]赵景深.民间文学丛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1982:1.
[7]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9.
[8]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8.
[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9:257.
[10]纪永贵.董永遇仙传说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14.
[11]向云驹.“梁祝”传说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民族文学研究,2003(4):94-97.
[12]翟墨.从满族神话《尼山萨满》的百年变迁看民间文学的流动变异性[J].东北史论,2011(6):64-67.
[13]黄桂兰.浅谈民间文学的变异性[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4(3):35-36.
[14]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3.
篇3
一、民间文学内容的选择
民间文学的体裁很多,包括民间童谣、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童话等,并且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民间文学内容也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特色。教师应选择那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体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与小学语文课程相整合,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1 内容的选择要有可接受性
民间文学作品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选择民间文学的内容时就以短小易记、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形象生动的童谣为主。如《假善人与石巴狗》《三兄弟除九头妖》《梅花鹿与大白狼》等,让学生们在生动的情境中感受童谣的乐趣。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理解、表达能力大大增强。选择的内容就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如《夜光杯的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酒泉·金泉》《嘉峪关的传说》《神奇的磨石》等,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更喜爱收集并阅读民间文学,更使教师的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2 内容的选择要有本土性
酒泉的文化渊源深厚,像“酒泉”的来历,泉边的左公柳的来历,嘉峪关、夜光杯等传说丰富了地方文化内容。在收集过程中发现酒泉的民间文学时间跨度极大,取材范围颇广,有的反映了人民勤奋好学、淑贤礼让的传统美德,有的记录了风云变幻、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有民间智者,还有巧匠神医……可以说,民间文学是一部历史书,是一个了解酒泉文明发展史的小窗口。可选择的民间文学作品有民间传说《夜光杯的传说》《药水泉里的金鸭子》《酒泉·金泉》《文殊山的传说》《嘉峪关关城的传说》等,民间故事在学生的心中扎下了地方文化的根。
3 内容的选择要有教育性
学生在接受民间文学作品时,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情感经验融入作品中,他们自身被作品所同化,在情感、行为上趋向于作品中的真、善、美的形象。如成语故事《愚公移山》、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中的主人公,为了拯救他人而甘于奉献,这种舍己为人的思想浸入学生的心田,从而懂得了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要学着去关心别人,给别人以温暖。《鲁班造锯》《司马光砸缸》等故事更是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积极动脑,才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夜光杯的传说》《酒泉的来历》《文殊山的传说》《嘉峪关关城的传说》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民俗文化。
二、民间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途径
民间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程,不是纯粹地在现有的课程中加入新的成分,而是把民间文学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融合和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使民间文学的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1 和语文单元主题活动相融合
新教材课程编排都以单元主题形式呈现,在语文课程编排中注重了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如,教六年级下册《老北京的春节》一课时,在结合课文的学习时,可以进行《酒泉的春节》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布置学生课下调查、走访、询问、搜集有关家乡酒泉春节习俗的资料,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结合五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教学进行《走进酒泉民俗文化》的课内外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学生搜集了有关酒泉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节日的民间故事传说、歌谣及实物荷包、对联、门神、粽子等,一一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在尽情地交流展示。结合“家乡的特产”这一单元主题,让学生课外搜集“酒泉夜光杯”传说故事,了解这些特产采用的材料,制作过程及其影响力,之后进行习作。这些民间文学教育活动和主题活动的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认识了家乡民俗文化的博大深远,增强了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的民俗文化。
2 和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从中年级开始每周都排有一节阅读课。教师可有目的有选择地将民间故事穿插其中,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作简要读书笔记,以便使民间文化得到延续。结合地方民间文化配合学生读的内容有《泉的传说》《夜光杯的传说》《文殊山的传说》《药水泉里的金鸭子》;《嘉峪关的传说》中《嘉峪关“左公柳”的传说》《嘉峪关关城的传说》《瓷窑口的传说》《高台的传说》等故事。
篇4
本文作者:席·哈斯巴特尔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民间文学课教学中注重音乐知识的必要性
重视音乐知识是蒙古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要求。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教材,才能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增加知识;重视蒙古民间文学教材音乐文化的挖掘,才能体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譬如,祝赞词艺人们运用的曲子多种,有的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了真实、准确反映祝赞词,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吸收祝赞词曲,以充实教材内容。蒙古语言文学和蒙汉双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民歌、说书、好来宝广为流传的内蒙古东部区。他们从小在左邻右舍的熏陶下,成为民间艺术的爱好者。因此,蒙古民间文学课教材建设有必要吸收、借鉴并增加音乐知识,这是推进教材改革的有效途径。重视音乐知识是“蒙古民间文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教育创新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思想等诸多方面。在课堂上,以蒙古民间文学知识为主,适当运用音乐知识,是充实教学内容的要求。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而教学内容是根据教材而讲授的内容,比教材内容更丰富、更灵活。民间文学作为文学专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应有其自身的独立教学空间,如过分强调其文学知识,不仅不能充分体现民间文学应有的特点,而只能是整个文学教育的知识补充。蒙古民间文学艺术价值部分主要有语言和情感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讲授中主动挖掘其民间音乐知识,可使其内容更加具体化、系统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活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对蒙古民间文学任课教师来说,掌握音乐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譬如,说书艺人演唱一个英雄凯旋归来时,英雄史诗和说书中运用的曲子根本不同,对于同一个故事情节的演唱,不同说书艺人所用曲子也不同。如果民间文学任课教师自己不懂音乐知识的话,就很难准确地解释民间艺人们所使用曲子的来龙去脉,更不能正确地讲述其深刻内涵。重视音乐知识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要求。蒙古民间文学课具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从体裁结构来看,有其他民族中很少或几乎不存在的“世俗三律”、好来宝等体裁。这种体裁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蒙古民间文学形式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蒙古民间文学所蕴含的音乐知识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中注重音乐知识,是保护、挖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人们记忆中的民间音乐知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能有效挖掘,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甚至消失。譬如,民歌《喂猪歌》在东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该歌曲子节奏较欢快,旋律优美,遗憾的是在有关民歌书里没记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其歌词和曲子进行讲授,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重视音乐知识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实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主要教育方针,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大方向。民族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的。从蒙古民间文学课内容来看,它不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教育,而且也涉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诸多领域。在教学中将其中丰富的音乐知识充分发掘,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蒙古民间文学中音乐知识的奥妙,这样有利于人文素质的提高。譬如,书写文本中科尔沁民歌《正月玛》有好几种版本,有《正月玛》、《图什业图正月玛》、《阿古拉正月玛》、《芒罕正月玛》等,其曲调框架、人物角色、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不同版本之间有互文性关系,我们只要掌握其中一首的曲子,就很容易了解其他异文的演唱。如果学生对叙事民歌的学习只欣赏故事情节的话,就无法深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对所学课程片面、单纯的学习,只会导致知识结构失调。
“蒙古民间文学”教学中音乐知识的运用策略
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是运用音乐知识的前提。教学工作是一种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成功的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的改进。在蒙古民间文学课教学中音乐知识未能充分得到运用的情况下,教师只有以敏锐的知觉、清晰的思路,不断探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蒙古民间文学课原有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民间文学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譬如,讲授库伦民歌《都来乌图干》时最起码把握三个层面。首先,对题材、情节、人物、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分析,弄清该叙事民歌的书写文本要素;其次,把握该歌曲子及其来源、演变等音乐要素;再次,对该歌信仰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在教学中,往往注重第一层面的内容,而忽略第二、第三层面的内容。这种讲授恰恰忽略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和信仰文化。研究表明,该民歌曲子由博们(萨满)迎接保护神时使用的曲子中演变而来,著名歌手琶拉吉演唱的《这种人》也沿用该曲子[2]。说书艺人却吉嘎娃演说《木华黎》的故事时也运用了这个曲子。民间文学教师只有懂音乐知识,才能发现《都来乌图干》曲子的来龙去脉,才能讲清歌曲的深刻含义。很显然,同一首歌曲,使民歌《都来乌图干》、新歌《这种人》及说书《木华黎》成为互文性关系。为什么萨满舞、民歌《都来乌图干》、说书《木华黎》、新歌《这种人》中频繁出现类似的曲子呢?这与其文化传统有关。可以说,萨满舞中运用该曲子是在长期民间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影响了民歌《都来乌图干》、说书《木华黎》及新歌《这种人》等。总之,只要我们对其深入分析,探索产生、演变轨迹,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充分认识民间文学的属性是运用音乐知识的重要条件。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是民间文学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音乐成分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对民歌、好来宝、英雄史诗、说书等体裁的教学,我们只从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着手,就很容易丢失音乐知识,造成知识结构的失调。这些体裁与曲子是分不开的口头韵文系统,如果把它与曲子分开讲授,很难体现其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不仅体现在书写文本中,而更重要的是在田野文本和音像文本中。如内蒙古库伦、奈曼一带传播的《朱宝山》之歌曲子,就广泛运用于好来宝、说书之中。我们只要掌握此曲子,就能分析其他相关领域的运用。民间艺人的精湛表演和老百姓聆听的互动,也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一名优秀的民间艺人,必须不断探索民众生活和民间艺术,起码掌握几十种曲子,才能完整地演说故事。他们演说时根据故事内容、听众爱好、场面的更换等,灵活调整各种曲子,达到最好的效果。民间文学教师如果对其准确掌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知识,否则很难有效地讲述其中的音乐文化内涵。另外,好来宝是一种具有表演性和动态性的艺术,而课本中的好来宝以静态的书写文本形式出现,未能充分体现文化属性和艺术属性。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动态化的教学效果,必须超出课本内容的约束,适当应用演奏、演唱技巧,也可采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说书艺人演唱的故事和英雄史诗录像,还可根据教学内容,邀请民间艺人演说。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挖掘完整田野文本是运用音乐知识的有效教学空间。众所周知,深入调查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学生应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譬如,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民间搜集民歌,在调查中运用摄像或录音设备,将搜集的资料带到学校。指导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详细指导,这样有利于田野调查的顺利进行。调查时,一是注意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完整的文本。所谓民间文学完整的文本为语言表述及其有关信息所构成的文本。如对民歌、好来宝、说书、英雄史诗等体裁作品的搜集,既要语言文本,又要曲子在内的非语言要素。一些民间文学教师不太识谱,直接影响田野调查的有效指导,加之多数学生不识谱,就很难完成民间文学曲子的采录。二是注意对民间艺人艺术生涯资料的搜集。以往的蒙古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主要侧重于语言文本方面,忽略了民间艺人艺术生涯、演奏技巧、运用曲子方面的资料。过去虽然留下不少有名的民间艺人的资料,但对民间艺人的表演技巧、使用曲子、服装等非语言要素的记载过于简单,不符合采录工作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科建设需求。任课教师和学生应根据采录工作的准则和要求,深入挖掘第一手资料和完整的文本。可根据民间艺人生活环境、性格、艺术才华、运用曲子等诸多方面,灵活全面进行采录,这样才能为教学提供有利信息。不断学习音乐知识是准确运用音乐知识的关键。民间文学教师有必要主动接触音乐人,提高自己的音乐知识水平,有利于民间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民间文学教师在音乐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掌握歌谱知识,并能把民间文学有关的曲子准确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获取文化信息。就蒙古民歌而言,很多民歌都有变异,而这种变异不仅表现在文学文本方面,更有意思的是在曲子方面。譬如,内蒙古东部区流传的民歌《白虎哥哥》与《香莲》的题材、情节、人物、表达方式、曲子等非常相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其中的一个,就很容易掌握另一个变异的演唱。另外,有些民歌题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相互有区别,但曲子基本相同。在内蒙古东部区流传的民歌《特木勒》、《阿希玛》、《念喜嘎》、《对姐昂嘎》等四首歌虽然题材、情节、人物等不同,但曲子基本相同,是一种曲子变异。民间文学教师将民歌与曲子联系起来讲授,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面和深刻领会传统音乐文化。
篇5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语言;民间性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32-02
赵树理十分重视向民间文学学习,这尤其体现在语言方面。因此,他的小说语言来自于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具有很强的民间性。总的来看,赵树理小说语言的民间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语化和可听性
二十世纪上半叶,现代汉语还正处在创建过程中,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一方面由于生硬模仿西式语言而表现出“欧化”特点,另一方面则由于与民众的生活实践结合不够,表现出“学院化”和“学生腔”的特点。这导致许多作家的作品难以真正走向民间。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则可谓将现代小说在语言上的上述毛病一扫而空,真正实现了小说语言的口语化。
人民群众喜爱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学的语言特点是分不开的。叶春生先生认为:“民间文学最初就是口头艺术,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它出色的语言。”①赵树理从民间文学中受到启发,深刻地认识到小说“要照着原话写,写出来把不必要的字、词、句尽量删去,不连贯的地方补起来。以说话为基础,把它修理得比说话更准确、鲜明、生动。”②由于采取这样的写法,赵树理的小说语言饱含着人民大众的口语,尤其是农民口语的原汁原味。在他的小说中,不仅人物对话具有浓重的农民口语的味道,就连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也都是口语化的。如:“李有才住的一孔土窑,说也好笑,三面看来有三变”,这其中,不仅用词是完全口语化的,如“好笑”,而且用词相当简洁,符合口语特点,如不说“说起来很有意思”,而说“说也好笑”,不说“看起来”,而说“看来”,另外,句中尽量不用连接词,不说“如果从三面看,就会有三变”,而说“三面看来有三变”。
正因为“照着原话写”,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吸取了许许多多的民间口头语言,因而表现出强烈的地方风味。如《传家宝》里李成娘所说的“不怕别人划她的脊梁筋”,就是山西方言,意思是不怕被别人指着脊梁笑话。再如《李家庄的变迁》中小喜说:“这你不用问!黄河岸上打平和,几时不是吃鳖啦?”“打平和”是大家摊钱吃饭的意思,这整句话连起来,则是一句歇后语,意思是窝囊废吃哑巴亏。还有如《登记》中燕燕赌气对妈妈和媒婆说:“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假眉三道”的意思是装腔作势。再如:“从表面看来,他们父子们好象不能共事,其实是一窝狐狸不嫌骚。”(《卖烟叶》)“一窝狐狸不嫌骚”是一丘之貉、臭味相投的意思。这些方言俗语点缀在小说中,不仅显示着地道的地方特色,让人有如亲临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又具有强烈的形象性、风趣性和讽刺意味。
正因为具有口头语言的特点,赵树理小说的语言就像民间文学语言一样,是能够讲唱的,具有显著的可听性。赵树理坚信:文学语言“应做到以下的两点:一是叫人听得懂,一是叫人愿意听。”③赵树理出身农村,他不仅对民间文学非常爱好,也十分精通。建国后,他担任了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第一届主席,并担任《说说唱唱》主编。他根据田间的长诗《赶车传》改编的《石不烂赶车》鼓词,充分证明了他的民间文学功底。因为受到民间文学影响,赵树理的小说语言通俗,少用书面语言,很适合讲述。不仅如此,他的小说中的许多段落,还因为文字简洁,韵律协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可以作为演唱材料。如《孟祥英翻身》中这样描述孟祥英婆婆的理想媳妇模样:“头上梳个笤帚把,下边两只粽子脚,沏茶做饭、碾米磨面、端汤捧水、扫地抹桌……从早起倒尿壶到晚上铺被子,时刻不离,唤着就到;见个生人,马上躲开,要自己不宣传,外人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媳妇。”这些文字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多用对称的句子,连用几个四字句,琅琅上口。《李有才板话》全文共出现13段快板,更是将讲唱性和可听性发挥到了极致。
二、生动化和形象性
与作家文学的语言相比,民间文学语言活泼,富于表现力。赵树理小说尽管属于作家文学,但在语言上具有非常类似于民间文学的特点。他所运用的不少词语在其他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难以见到,如《三里湾》中形容玉生与小俊不和,勉强维持婚姻关系时,用“一直糊补到现在”,“糊补”一词,非常生动。在描写三里湾的景色时说“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一个“钻”字,让人联想到蛇,不仅写出了河流蜿蜒的样子,而且让河流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这样的例子在赵树理的小说中还有很多。赵树理还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艺术,使小说语言更具形象性。如:“所以想找一点顶门杠子的话顶他一下。”(《灵泉洞》)《李家庄的变迁》对铁锁从牢中回来的邋遢形象的描写,最为传神:“头发像贴在头上的毡片子,脸像个黄梨,袖子破得像两把破蒲扇,满脸脏得像涂过了漆,两肘、两膝、肩膀、屁股都露着皮,大小虱子从衣服的窟窿里爬进去爬出来。”赵树理还善于描写不同人物的语言,许多人物的语言都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在回答区长问童养媳几岁时,说:“属猴的,十二岁了。”属相和年龄看似重复,但从以占卜、算命营生的二诸葛嘴里说出来,却非常自然。
三、简练化和条理性
民间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高度凝练”④。由于民间文学面对的读者或听众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层大众,因此语言上的简洁明快是必须具备的特点。由于赵树理明确以农村中粗通文墨和目不识丁的群众为拟想读者,同时也由于他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因此他的小说语言十分简练,几乎达到了惜墨如金的程度。《三里湾》这样描写王申:“王申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和万宝全差不多,不过他家是老中农,十五亩地种了两辈子,也没有买过也没有卖过,直到现在还是那十五亩地。”这段话只有三言两语,意思却十分明了,尤其“也没有买过也没有卖过”一句,两个“也”字连用,即将王申勤俭持家、谨小慎微的性格充分展现了出来。《李家庄的变迁》说到铁锁吃了官司后背负一身债,这样写道:“一月之后,蚕也老了,麦也熟了,铁锁包春喜的二百元钱也到期了,欠福顺昌的三十元也该还了,使六太爷的二百五十元铁锁也觉着后怕了。”作者用“蚕也老了,麦也熟了”点明了时间的流逝,然后接连列举几笔到期的重债,将忠厚、憨直的铁锁面临的巨大精神压力清楚地呈现出来。上述这两段话,如果换一个作者,大概不一定是这样的写法,很可能写得更复杂,却并不一定有赵树理写的这般清晰和有条理。
值得注意的是,赵树理小说语言的简省,与一般人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简单和粗陋并不一样,而是与他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设计结合起来的。因此,日本学者竹内好这样评述道:“粗略地翻阅一下赵树理的作品,似乎觉得有些粗糙。然而,如果仔细咀嚼,就会感到这的确是作家的艺术功力之所在。稍加夸张的话,可以说其结构的严谨甚至到了增一字嫌多,删一字嫌少的程度。”⑤可以说,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赵树理是不可多得的能将十分复杂的事情用极为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大师。
四、幽默化和风趣性
民间文学往往是风趣幽默的,很少刻板的说教。熟悉劳动人民和民间文学的赵树理从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和民间文学中汲取艺术养料,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在轻松的叙说和描写中,显露出强烈的讽刺意味。在他的小说中,幽默艺术通过用词、比喻、反话等各种方式体现出来。在用语方面,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给各种人物取外号,如“小腿疼”“翻得高”“二诸葛”等。将外号与人物性格结合起来,既幽默传神,又能体现主题思想。比喻方面,如形容三仙姑:“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了霜”,趣味盎然。《“锻炼锻炼”》中,“吃不饱”背着丈夫张信偷吃面条,时常漏下一两根没有捞尽的面条在糊糊粥里。这被爱说俏皮话的队长发现,就打趣张信道:“吃不饱大嫂在哪里学会这单做一根面条的本事哩?”这样的反话生动活泼,让人忍俊不禁。
赵树理不仅大量吸收借鉴民间语言,也在不妨害其民间韵味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和创新。赵树理小说的语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但又不是地域性的,不论北方还是南方的读者,都能听得懂。正如汪曾祺所言,是“山西味很醇的普通话”⑥。不能说赵树理小说中没有书面语,事实上,他的小说语言是书面语和民间口语的结合。他既照顾了知识分子的阅读需要,又照顾了底层群众的欣赏趣味。在运用书面语时,他力图使用底层群众熟悉和理解的书面语;在运用方言口语时,则避免过于生僻的词句,即使运用,也尽量使得读者能从上下文中猜测出它们的意思来。例如,《小二黑结婚》这样描述三仙姑:“三仙姑下神,足足有三十年了。那时三仙姑才十五岁,刚刚嫁给于福,是前后庄上第一个俊俏媳妇。于福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只会在地里死受。于福的娘早死了,只有个爹,父子两个一上了地,家里就只留下新媳妇一个人。村里的年轻人们觉着新媳妇太孤单,就慢慢自动地来跟新媳妇作伴,不几天就集合了一大群,每天嘻嘻哈哈,十分红火。”这里的“死受”“上地”“红火”都是口语化的词汇,但无论何种文化程度的读者,几乎都可以根据上下文轻易地理解词意。可以说,赵树理实现了书面语和口语、可读性和可听性的完美结合,并通过二者的结合产生出新的艺术效果。
注释:
①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②赵树理:《和工人习作者谈写作》,《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③赵树理:《语言小谈》,《赵树理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④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⑤[日]竹内好:《新颖的赵树理文学》,黄修己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91页。
⑥红药:《话说赵树理和沈从文――记汪曾祺先生一席谈》,载于《文学报》,1990年10月18日。
篇6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利益;分享
[作者简介]付霞,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法学系教师,硕士,湖北 武汉 430064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116―04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和特征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审议并通过了一个《保护民间创作表达形式免被滥用国内立法示范条款》(下称《示范条款》)。按照该示范条款的表述,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亦称《传统文化表达》(TICEs),是指由具有传统文化文艺特征的要素构成,并由(某一国家的)一个群体或者某些个人创作并维系,反映该群体传统文化艺术期望的全部文艺产品。本文所指民间文学艺术与此同义。该示范条款用的是“民间文学艺术表达”,而没有使用“作品”一词。我们知道作品是著作权的保护客体,法律对作品给予著作权保护的同时,对作品均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比如“独创性”的要求,而且,各国法律给予哪些作品保护,哪些作品排除在法律之外,又有明确的列举。可以说,只有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的严格的条件的智力产品,才能称得上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民间文学艺术的范畴要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宽,因为除了以作品形式呈现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民间故事等等以外,民间还有大量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工艺技术比如安顺蜡染、惠山泥人,代表当地居民和文化的特殊称谓,比如刀郎、东巴,这些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就不是著作权法力所能及的,还需要借助专利法、商标法、地理标志保护法等其他法律进行综合和系统的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创作的群体性。民间文学艺术一般在民间作坊、田间地头,在人们的口头语言中、生活习惯中广为流传,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并不是由某一个精英人士基于其知识背景、学习技巧而抒发的对生活、社会的深刻理解和经验总结,而是人们在集体劳作之时、休息之余,随兴所至,随感而发,集集体之智慧,聊以相互慰藉,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因此,它是由这个民族或是群体以自发的形式集体创作的。第二,创作的长期性和变异性。由于民间文学的创作具有随意性,在传唱或是流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有聪明灵慧人士往其中添砖加瓦,民间文学艺术本身会变得越来越完美,进而会被更多的当地居民所接受而进一步流传。因此,按此规律循环往复,各式各样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同样琳琅满目、精美绝伦的民间文学艺术逐渐明朗清晰呈现出来。这种“长期”性非一般作家创作作品耗费其终生生命意义上的“长期”,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可能要经过几代人,甚至上百年的流传,不断地经过修改、整理才形成的;同时,这种“形成”也是相对的,因为后人同样可以制作民间文学艺术的“个人版”,民间文学艺术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显现出其巨大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的。第三,民间文学艺术的传统性和传承性。虽然民间文学艺术总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其中包含的一些特定的因素是不会变的,因为特定的民间文学艺术总是和创作的民族或群体的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特质、紧密相连的,体现的是这个民族或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色,亦即这个民族的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这个传统不仅不会变,而且会被一直保存、保留下去。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益主体分析
(一)创造及保有该民间文学艺术的族群应是首要的利益主体
所谓族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区、承袭同一文化传统的一群人,即通常所说的当地人、民族、部落、原生地居民等等。多数民间文学艺术都具有某一民族显著的特点,反映了该民族的生产、生活、文化、信仰,可以说,该族群将自己的精神思想通过民间文学艺术抒发出来,是自己――族群的“人格”的一种体现。
按照洛克的劳动价值论,“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进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劳动在万物之母的自然所已完成的作业上面加些东西,这样它们就成为他的私有权利了”。无疑,民间文学艺术是该族群一代一代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的成果,民间文学艺术就成为该族群的私有财产,族群就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权利主体。同时,按照黑格尔的财产人格理论,“所有权所以合乎理性不在于满足需要,而在于扬弃人格的纯粹主观性”,根据这一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格就是财产的人格,或者说具象的财产就是抽象的人格”,“精神产品是人类智力劳动的创造物,与特定的主体的人格相联系”。因此,特定的族群在创造民间文学艺术这无形财产时,自身的“人格”便反映其中。人格就是人的资格,是人的个体实践自己意志的资格。民间文学艺术反映的人格就是该族群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的整体意志,即该民族、地区所一直承袭的文化信仰、精神追求。所以当我们看到优秀的民歌经改编、整理后被误认为是某音乐人士的原创时,当我们看到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假冒伪劣的民间文学艺术产品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该族群的人格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因为他们的创作主体身份没有得到尊重,他们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侵犯。不仅如此,那些将自己的财富建立在民间文学艺术基础上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是谁给了他财富?而当我们看到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大举挖掘各地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现代产业化的加工后推向市场时,我们不禁担忧,强势的西方文化会对我们传统的民间文化作出怎样的现代化的阐释?
(二)社会是民间文学艺术的第二利益主体
此利益即为社会公共利益。该“公共利益”非该族群、地区作为一个社会圈圈内意义上的“公共利益”。而是放眼整个社会而言的。
1.民间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必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在确认、保障智力创作者权益的同时,必须考虑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社会公众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无须征得创作者的同意而以有限的方式使用该智力创作成果。同样,法律制度在给予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时也必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而且民间文学艺术又不同于一般的智力创作成果,对此上文已有叙述。民间文学艺术流传到现在,正是因为有许多数不清不留名的演绎者不断地对它进行再创作,民间文学艺术才能从古走到今,成为文学艺术领域一朵朵珍贵的奇
葩。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本性在于通过代代相传而保存、发展,流变是民间作品的生命。因此,法律应该保障社会公众充分的使用民间文学艺术的空间和自由,剥夺了社会其他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用、改编、整理等等方式的使用,无疑是将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脚步从此凝固,民间文学艺术也许从此就失去了生命力。
2.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使得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和发展不仅事关该族群的利益,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每种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智慧和美丽,每种文化如同有强烈个性和特征的人,各种不同的人才在一起工作才有创造力。“一元化的结局必然是思想认识的僵化,其恶果将表现为思维保守和无创新,最后导致整个人类经济文化的衰退。”多样文化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的独特性总是让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们叹为观止,正是基于此,连文化产业发达的发达国家都向各国民间文学艺术寻求灵感和素材。郑成思教授在提到民间文学艺术时多次讲到,民间文学艺术乃现代文学艺术之“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必须保证民间文学艺术这个源头能够保持活力。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很多当地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文化,转而接受外面的现代的大众的文化从而寻求更好的经济生活,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已经只见于历史记载,还有很多正在面临后继无人而从世界消失的危险,这不仅仅是某个民族、地区的责任,更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三)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两者的冲突体现在:我们是将族群作为一个抽象的整体定性为私主体的,族群对民间文学艺术享有的是私有的利益,因此对其法律规制应遵循私法的一般规则,按照私法自治原则,、充分尊重权利人的意思自由;而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问题,则采用强行法的规则,不考虑相对人的意思,相对人只有服从的义务。两者的一致性体现在:民间文学艺术所承载的社会公共利益以族群利益为基础,如果族群利益得不到实现,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者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则其主体的自尊会受到极大伤害,从而影响到创造的积极性,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之源可能会干涸。因此,我们必须在两种利益中作出协调,从法律上使两种利益尽量都得到满足。
三、建立族群和社会分享利益的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机制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解决民间文学艺术法律问题的困难
知识产权是私权,世界贸易组织在TRIPS协议前言中明确了这一点。在传统观念上,像人身权、物权这类私权纯粹是为私人利益的,但是知识产权制度却有较强公共利益的属性。因此,知识产权制度必须在智力创作成果人的私益和公共利益之间进行适当平衡,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权利的穷竭便是法律作出的具体的制度安排。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到现在,设计之精巧、公平合理,对鼓励创新、提高文学和科技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当运用到民间文学艺术问题的解决时却遇到了困境。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强烈的公共利益属性,我们发现在用传统的知识产权理论去分析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客体及权利内容时很是困惑,学者们对此也是争议颇多。比如知识产权的原始主体主要是指基于其智力创造而获得法律上认可的成果之人,而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者本身就是模糊的、不能从法律上明确的人;如果对民间文学艺术给予传统的“权限加禁止权”模式保护,失之公允也难以操作,前面也提到了保护过于严格会阻碍民间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同时,民间文学艺术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处于公共领域,而文学艺术的公共领域是明确排除在知识产权制度之外的,在这一点上,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很难自圆其说。因此,我们必须对传统知识产权的理论和框架作出某种变革,使之适应新的环境对它的要求。当然,我们也可以寻求包括知识产权制度在内的其他方法,或称之为“超越知识产权”,不过这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二)民间文学艺术利益分享理论的构想
民间文学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客体最为相近,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试图解决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问题时,都选择了与知识产权制度类似的方法。有学者提出了“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的知识产权理论。笔者认为,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民间文学艺术利益上的冲突。民间文学艺术利益分享理论的基本思路就是:弱化族群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第一权利人的权利范围和强度,社会公众有权分享民间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利益。社会公众分享的这部分利益具体表现为:为非商业目的的使用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当然考虑到创造和保有人的精神利益要指出其来源;出于商业目的的任何使用,也无需征得同意,但是必须向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人交纳一定的使用费。
利益分享理论解决了民间文学艺术强烈的公共利益属性与作为一种私益进行法律保护的矛盾。在这一构想之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无论为何形式的利用(当然在涉及到民族尊严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时候法律可以作出除外规定),这样就延续了民间文学艺术长期以来处于广为流传的自然状态,维持了其自身规律,不至于出现有人因需取得权利人同意。在手续上过于麻烦而放弃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演绎,而最终导致民间文学艺术的枯竭的后果;权利人的权利则主要是一种财产收益权,权利人一般无权禁止他人的使用,但是在不尊重该民族或地区的精神权利和不履行交纳使用费的特殊情况下,可以向法院要求停止该产品的传播和使用。因此,一方面,民间文学艺术保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也可以防止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滥用和歪曲;另一方面,法律没有强制性地改变流传多年的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轨迹,只是稍稍地作了一些调整。当然,为了让大家能够适应从“免费的午餐”变成收费的,可以将这个收费的比例降低一些,也不至于让收费这个形式阻碍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和与其他文学艺术的交流,这样,公共利益也得到了体现。
1.与传统知识产权制度的衔接。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不可能作出大的变动的情况下,对民间文学艺术的这种特殊保护机制在涉及到民间文学艺术的演绎产品时,有一个与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如何衔接的问题。笔者认为,任何人基于其再创造而产生的民间文学艺术演绎产品,在尊重原权利人权利的前提下,享有传统知识产权制度所给予演绎产品的一切权利,在规定的期限届满以后,演绎人的权利消灭,进入到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范围。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在这一点上区别于普通的知识产品。因此,在降低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人作为原权利人的收费比例时,让其收费没有时间限制,任其细水长流,也不失为一种公平的安排。
2.确定一个法律上具体地行使民间文学艺术
权利的主体。因为族群是一个由多数人组成的抽象主体,并不符合法律上主体具体和确定的要求。在现今少数民族地区市场经济意识和氛围不很强烈的情况下,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建立各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的经营和管理组织。该组织应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在收取相关使用费后,扣除日常的必要的开支,应交给当地有关部门来提高和改善当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生活,造福于当地民间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和保有人。这样,既避免了以国家为权利主体而采用行政手段进行运作和管理的僵化,又使族群找到了一个能代表自己利益进行民间文学艺术市场化管理的机构,避免了长期习惯了朴素的生产生活的当地人,突然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时的手足无措。。
3.权利人收取费用的范围与传统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范围相同。这样在传统的知识产权观念下,大家也易于接受并自觉遵守。当然有些特殊的权利,比如发表权,权利人无法享有;对于这些特殊的权利范围,法律应该作出缜密的思考和决断。该族群内部的人们基于生活习惯和传统,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产品是否需要交费呢?笔者认为,如果是基于普通消费和生活的需要,是不需要交费的。如果以此赢利,则需要交费。因为法律是将整个族群抽象为一个整体,其中某个体的行为视同为族群外任何个体的行为;民间文学艺术的经营管理组织的收入使所有该族群的人受益而非某个个体。当然,如果族群中的某个个体在利用、生产、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上有特殊突出的贡献,政府或该民间文学艺术的管理组织可以对其进行奖励。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藏族当代文学;母语写作;多元文化
众所周知,在全球化日益冲击的今天,文学创作环境、文学创作要求和文学创作心态,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把许多少数民族文学投放到整个中国文学和文化全球性的语境中,就会发现不少民族传统书写的传承面临着“临界”的边缘化和弱化。但值得庆幸的是,藏族当代文学依然坚持了母语书写的传统。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与传统文学的创作相比,当代藏族母语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有许多重大变化和崭新拓展,开创了藏族当代文学史的一个新纪元。
一、历史回顾:当代藏族母语文学的多元性
(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亲密并肩
藏族文学,是藏族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代代相传的藏族民间文学珍品,又有问世之早、数量之多的作家文学。早在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时期,藏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这两股洪流,共同滋养和丰富着藏族文学。可以说,藏族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母体,是本民族文学发展的源泉。二者在相互依存中张显各自的魅力,体现藏族当代文学的文化生态丰富多样。
藏族民间文学是在民间以口头流传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起来的藏族原始文学形态。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本民族在生产、生活及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某些基于生存生活知识、道德规范、价值尺度,以及理想和情感等。卫藏地区以古老的宗教和风土人物传奇为主要的神山圣湖的传说,卫藏中心文化区域中的历代赞普传说、政权更迭下的历史演义呈现出民间文学的神圣性。康区以格萨尔王传、土司历史、民族交融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呈现出人文性。安多地区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各种传说、长歌、谚语,拟人化的动植物寓言故事,呈现出民间文学的自然性特点。
藏族作家文学直接起源于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及其佛教文学。其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以佛教教义为主体,宣传佛教教义及其道德文化等。自公元七世纪开始有了第一批书面文学以来,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在文学观念、创作形式、文学流派及其写作传统方面,形成了自己悠久的传统。五十年代,藏族母语作家文学主要以藏族民歌、寓言、谚语,佛教故事为基础,形成了新诗流派。思想内容新颖,艺术形式有继承与创新。八十年代,除诗歌以外,涌现了大量的如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报告等多种文学体裁,奠定了八十年代母语作家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
(二)母语写作与汉语写作齐头并进
藏族当代文学因为拥有使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家队伍而分为藏语创作和汉语创作两部分,犹如雄鹰的两只翅膀,共同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母语作家坚守着本民族深厚的语言文化传统,用汉语创作的藏族作家对本民族的文化满怀一腔热血,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和价值。自由穿行于传统与现代、藏文化与汉文化、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接边缘地带,汲取多种民族文化的养分,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描述和展示藏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内核。藏、汉双语创作并举,交叉并存,已是当今藏族文学创作的客观现实。虽然,汉语写作在当代文学中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但其发展的势头,一直呈现出强劲的态势。从五十年代老一辈优秀的诗人伊丹才让、丹真贡布到新一代作家扎西达哇、阿来以及次仁罗布,文学文本中呈现出作家理性的思维模式、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作家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不少优秀女作家脱颖而出,使藏族当代文坛出现了“刚柔并济,文质彬彬”的气质。
二、现状考察:当代藏族母语写作的持续性
(一)创作队伍强
新世纪纪以来,就创作队伍而言,一大批年轻的藏族母语作家已茁壮成长。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同时,坚持母语写作,坚持在民族根性上守护民族文化,成为藏族当代文坛的中流砥柱。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了主体意识与审美追求日趋成熟,为新世纪藏族母语写作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开拓出母语写作的新前景。
目前,仍然活跃在藏族文坛的母语作家主要有:德本加、扎巴、居・格桑、桑吉、克珠、热贡・多杰卡、恰嘎・多杰才让、恰嘎・旦正、多杰仁青、章戈・尼玛、南色、角巴东主、万玛才旦、拉先加、云才让、赤桑华、才让东智、拉加才让,柔旦嘉措、尖梅达、仲、格萨,那若等。尤其是德吉卓玛、华尔毛、才让央吉、拉扎加羊吉、其美、华拉、桑秀吉、尕桑拉毛、吾秀吉、卡卓加、唯色措、才让吉、才忠加等优秀母语女作家脱颖而出,使藏族当代母语文学的创作队伍更加强大。
(二)创作形式多
诗歌创作: 由于部分作家文化水平较低,文学造诣浅薄,就其表面看似繁华,实则多而不精。但值得一提的是,如居・格桑、尖梅达、仲、格萨,那若等母语作家,以高度责任感坚守母语诗歌家园,是藏族文坛母语诗歌有力的支撑者。
散文创作:随着杂文、随笔等文体空前兴盛,突破了传统叙事、抒情的单一格局,《章恰尔》、《达赛尔》等藏文期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本我丛书”,身份各异的作家群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目标,欲以理性之光、普世价值,唤醒本民族的自我人格,开拓了母语散文时代的文学疆土。
篇8
云龙湖风景区是徐州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与西湖等类似景区相比,最大的软肋在于景区文化底蕴的“缺失”,这也成为景区做大做强、做精做细最为迫切的问题。同国内有的省份相比,尤其是与姊妹湖“西湖”相比,云龙湖风景区对文学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还不足,对文学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提升还不够,随着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云龙湖风景区文学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也显得日益迫切。因此,在徐州构建淮海经济区文化中心城市的重要进程中,加快提升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的文化品位、挖掘云龙湖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对于弘扬徐州城市精神、提升徐州城市文化品位,推动云龙湖风景区打造成为徐州城市文化名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文化内涵挖掘:景区文学旅游资源整理与研究
徐州云龙湖风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文学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创作主体的不同,在此我们把云龙湖风景区的文学资源分成两类加以研究,一种是作家文学,一种是民间文学。第一类主要是以诗文形式存在,包括古代作家诗文和现当代作家诗文。第二类是民间文学作品,如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对云龙山风景区相关景点的描述或记载。
本次调查共搜集整理了关于云龙湖风景区共63篇古诗文,218篇现当代诗文,其中以诗为主;另外还搜集了多篇有关于云龙山、云龙湖、放鹤亭等景点的民间文学作品。总而言之,云龙湖风景区的文学作品十分丰富。
(一)古代诗文中的云龙湖风景区
古诗文历史渊源,意境深远,积淀着先人们的思想感情、智慧道德、审美追求,能够带我们领悟自然世界的恬适清真,获得人性的温馨抚慰,体会千年文明的肃穆,因而成为独具价值的古代文化精华。“古诗文是旅游文学的内容,旅游文学能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引发游客关注,作为旅游者精神享受的载体,增添景观的文化内涵”。
云龙山既有名山大川的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向世人昭示着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苏轼的一首《登云龙山》,全诗一韵到底,仅止七句,戛然而止。在艺术风格上不落俗套,耐人寻味;内容上既客观地描写了云龙山上怪石嶙峋,又写出了豪放不羁的情怀。云龙山也因此诗而闻名。
后人如李蟠、潘季驯、钱食芝等文人都登上了云龙山,并在此留下了绝唱。明水利学家潘季驯的《同江司徒小酌云龙山》:“帘前秀接千峰色,槛底声喧万里流”刻画出了云龙山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让人垂涎欲滴。清雍正十三年,任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写下了《登云龙山》,“云龙峰独秀,灵影接彭城。亭与人皆古,山因寺得名。”不仅描写了云龙山的秀丽,也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提到了云龙山上的古亭、古寺;“贤守饶风韵,苏堤自可成,”这里的“贤守”指的是当时的徐州知府李根云,诗中祝愿象苏轼治水一样为徐州人民做点好事。
古代文人眼中的放鹤亭也是一大盛景,放鹤亭是为“古彭三胜”之一。为彭城隐士张山人所建。歇山飞檐,古朴幽雅,山人养了两只仙鹤,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飞仙鹤,亭因此得名。
元丰元年秋,苏轼写了《放鹤亭记》,除描绘了云龙山变幻莫测的迷人景色外,还称赞了张山人的隐居生活,苏轼借张山人这一形象寄寓了自己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在他的笔下,山人是这样超凡脱俗,飘飘欲仙,有如白鹤闲云,这正是《放鹤亭记》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此文脍炙人口,后被选入《古文观止》,放鹤亭也因此闻名于世。后世的乾隆、阎贞、解元等在放鹤亭留下诗篇。解元的《秋夜登云龙山放鹤亭》首以问句“当年放鹤人何处”开头,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山草树木等意象明确指明了时间和季节,秋日的放鹤亭,“自古逢秋悲寂寥”,整体上便会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云龙湖风景区内的景点共有27个,虽然在搜集的作品中关于其他景点的作品数量偏少,但仍是云龙湖风景区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诗文为云龙湖风景区的多样性增添了许多色彩。
(二)现当代诗文中的云龙湖风景区
现代交通的发达不仅缩短了时间空间的距离,也为全国诗人们提供了广泛的耕耘田地。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量的现当代诗文,在高等院校现当代文学文学教材中,众多的现当代优秀文及其作品都不被提及,但这些并不能阻碍诗人们焕发生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徐州,诗人们成立了多个诗社,如徐州子房诗社、徐州市诗词协会等,举办过“诗咏徐州”的比赛,网络上还有多个徐州诗歌论坛。徐州的文人数量庞大,创作成就乐观,为徐州诗文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我们搜集的218篇关于云龙湖风景区的诗文作品中,几乎对景区内的景点都有描写,但仍以云龙山、云龙湖、放鹤亭、燕子楼、东坡石床等著名景点为主。
内容题材与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所历所感密切相关。有赞美景色,表达喜爱之情,比如王喜赋的《游放鹤亭》;有抒发所感所想,展现内心情感,比如赵立田的《七绝・游云龙湖感怀》。然而,这种内容题材的诗文在古代诗词家的作品中也普遍存在,不具有现当代诗文的时代特征,经深入研究发现,现代文人对景区的现代建设改造的态度在诗文中也有体现出来。比如张启曙的《七绝・云龙湖水净奎河》:“三里依山抱柳堤,满湖春水锦鳞肥。闸门一启奎河唱,两岸行人横笑眉。”云龙湖三里靠山,湖水清澈,锦鱼生长旺盛。在云龙湖与奎河之间的闸门一旦开始,奎河两岸的行人眉开眼笑。这里不但描写了云龙湖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展现了云龙湖在徐州的现代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七绝・云龙山抒怀》(林石霞)、《七律・云龙山遣兴》(林兰桂)等作品中都能感受出当代文人对云龙湖风景区建设的美好期望,希望景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好。
(三)民间文学中的云龙湖风景区
民间文学是用带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文学手法真实反映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的民间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的文学作品。云龙湖风景区内的民间文学是对土生土长徐州人喜怒哀乐的描绘,也是徐州人思想与风景区文学及艺术相结合的的表现形式,内容囊括了风物传说、民俗故事、名胜典故以及重大纪念性事件等。徐州云龙湖风景区的民间文学也用它机智、幽默、讽刺等多重表现手法突出徐州风景区深厚的文学意蕴与徐州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
在这些民间文学中的云龙山别有一番来历和景致。在《“云龙山”的传说》中向我们介绍了云龙山:“从北向南延伸,椭圆形山顶,高低悬隔,罗列连绵。山巅长有许多巍然的山石”,“从山谷窜出一股清潺潺的溪流”,溪流水面铺着一层水浮莲,翡翠色的小圆叶,叶中间盛开着金光灿灿的小黄花,仿佛是山里流淌出来的金子,因而当地的黎民百姓给这座山起名叫“金山”。传说中的云龙山似乎把我们带到了仙境,让我们沉浸在这美不胜收的画卷之中。在歌谣《云龙山酒之歌》则不仅描绘出云龙山上优美的景色,还表现出云龙山当地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人们所带来的幸福生活。
在众多的民间文学作品中,除了有关于云龙山、云龙湖的传说、歌谣与对联,还有关于其他景点的民间文学,比如《拔剑泉的传说》、《三让亭的传说》等传说;《燕子楼楹联》、《石床楹联》等楹联作品。
从民间文学中,我们不仅能读出云龙湖风景区内各个景点在徐州人心中的美丽景色,了解到它们名字的来历,相关的人物事迹等,还能读出徐州人民从中寄托着的浓厚的赞美品质、批判丑恶、反抗压迫等一系列思想情感。
二、文化内涵提升策略:文学旅游资源开发
在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时,我们一定要关注景区文化内涵的原生性增长,才能更好地彰显景区的特色,才能让广大游客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提高游览品质。景区的发展首先要有策划意识,然后才有宣传,景区应该充分提炼自己的特色,抓住时机,讲究策略,才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从文化宣传的角度加强云龙湖风景区旅游文化内涵提升
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传媒对景区文化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可以举办传统文艺活动加强文化的影响力。比如,我们可以将关盼盼的故事演绎成电视剧,从而可以提高燕子楼的知名度;也可以将与放鹤亭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演绎成纪录片的形式播放给大众观看等。我们还可以利用民间文学这个庞大的资源宝库,从中汲取营养,从传统的民间文学中挖掘现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元素,可以改编成戏剧、曲艺等搬上银幕,或者是在景区内搭建舞台与游客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让游客体验到景区景点特色文化。
(二)从品牌打造的角度加强云龙湖风景区旅游文化内涵提升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策略,对一个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所谓的景区的品牌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因而想要打造云龙湖风景区的品牌必须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旅游特色。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深切的感受到苏轼诗文对云龙湖风景区产生的重大影响。燕子楼、放鹤亭、云龙山都是在苏轼的笔下扬名天下。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苏轼的名人效应打造品牌。例如,我们可以将苏轼描写云龙湖风景区的诗文向游客进行介绍,讲述苏轼与云龙湖风景区内诸多景点的不解之缘,还可以出售一些与苏轼相关的纪念品等等。
(三)从情感塑造的角度加强云龙湖风景区旅游文化内涵提升
主要是调动游人参与的积极性,唤醒游人的内在驱动力。考虑到文化开发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我们提出的建议的出发点要为游客留有选择的自由性和多层次性。运用民间文学,就是将其运用某种表现形式展现在众人面前。诸如“地方曲艺、地方戏剧、地方舞蹈”等,它们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直活跃在旅游文化这个舞台上,但我们通过其深层次的表现,经过再创作过程后以这些特殊的更加生动的表演形式展现在游人面前,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可以还原历史上的一些情景,比如可以将苏轼举办的黄楼诗会改编成为情景剧,可以有专业的演员进行细致的表演,也可以让游客临时扮演角色,一方面让游客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满足了游客的新鲜感,过上一把穿古装的瘾,加深云龙湖风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印象,丰富了云龙湖风景区在游客心中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张霞.旅游文学及其与旅游市场营销的互动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8,10(10):11―14
[2]董治祥.徐州风物志[M].南京:江苏出版社,1984.
[3]古月志.名山与高士―游放鹤亭[J].江苏地方志,1996,(2):60.
[4]唐昭学.绚丽的当代中华旅游诗词[J].东北史地,2001,(12).
[5]翁银陶.略论当代诗词创作中的惯常思维与超常思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0):52―55.
篇9
关键词:广西;民族高等教育;内部研究
广西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国家法规政策,以民族团结为宗旨,聚集各民族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心尽力,56个民族都需要培养各行业优秀的青年人才,实现这个理想目标就要强调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所谓内涵式发展即教育行为落实在大学学习主体所修专业及特色课程上,也可以说注重内部要素的配置和协调,总结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改革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广西属于岭南地区是山清水秀的宜居之地,壮族人口1600万,实施民族教育政策有其示范作用。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调研非常有价值,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呢?一个是为何实行民族教育特殊政策,审视内部要素研究,主要考察特色专业发展取得成果,以及特色课程生发的效果。从历史上看,广西归于稻作文化的范畴,其生产方式和江南地区很接近,加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应该是让人心向往之的人间天堂,可惜这般先天优势没有成功进入人文精神认同系统,王朝统治时期一般作为中原地区不愿光顾之地,甚至有文化沙漠之称;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定位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实认真分析,东靠广东南邻大海,为何广东就是全国经济发展排头兵,名为广西就不行呢?当然涉及各种原因,但是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激活广西存在的各种潜能,特别是人的力量——通过教育达到具有敏感意识——时代和社会发展适应的视野、技能及自觉到习惯的行为举止,对于提升文化自觉后的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功能,利用秀丽山水、刘三姐传奇故事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就是壮族传统文化人文价值最好的应用,完全可以和世界优秀文艺媲美,还是生态意义的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资源合体。由此观之,教育应该成为激活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的一大利器,弘扬民族文化变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价值非常大。关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不但要关注高校有多少学生,更应该关注学习主体学什么、怎样学的实际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特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8个左右民族特色学科。”
二、特色专业:民族教育核心要素
笔者深入广西民族大学调研,这是八桂大地非常有代表性的民族高校,毫不夸张,广西民族高等教育成果很大部分依赖此校的资源优势,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自1983年招收本科生起已有32年历史了,其色专业即壮语言文学专业在1998年、2013年分别获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广西壮族所占人口比例设立的壮语专业伴随改革开放30余年已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代表性的特色专业。
(一)特色专业考察
2009年,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的财政扶持。该专业之所以成为特色,是因为满足了文化学习生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反复磨炼形成的技能,为今后生活、学习、工作起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内容要体现全球化发展下的时代特点,壮语专业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还要学习体现壮语特色的内容《现代壮语》《壮语阅读与写作》《壮族文学》和《壮语方言概论》等专业课程。壮汉双语教育作为教学方法也必须成为专业建设一部分,既能实现汉语普通话和规范文字的学习和交流,又要达到壮族自身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的目的,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已经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现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特别是现代社会学生手中智能手机网上互动直接与精品课程链接,既可以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又可以完成留下的作业,还能因为思考质疑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积极讨论,实现学习方式的网络师生积极互动,快捷高效满足学习的需要。
(二)民族文化传承
为了恰当评判壮语水平,2012年6月,广西以初、中、高三个等级确定了壮语文水平考试,广西民族大学教学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壮语达到中级以上,学习原汁原味的壮族语音、语言及其凝聚的各种文化形态,感受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领会创世神话、歌圩歌谣、神奇传说等民族文化精髓,因民族情感而产生民族文化的认同,以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一个而自豪,以学习应用本族文化而骄傲。2013年在政府财政支持下报读壮语班减免学费,达到条件获得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两个学位证书,学习壮语成为壮汉双语人才,回到壮乡更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壮语班的学生到武鸣县领悟三月三歌圩文化。武鸣县是壮族的聚居县,壮族人民历来爱好山歌,他们唱山歌、听山歌、赶歌圩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广大壮族人民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谈情说爱、农耕活动、天文地理、吉日庆典外,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都能成为武鸣壮族山歌的好材料。这种活泼新颖的歌谣形式带有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视为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激发现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中领悟到生动传神、文艺展演的文化魅力,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
(三)学习主体评价
研判学习效果一定要借助于学习主体的客观评价,高等教育学习主体——大学生头脑灵活、知识丰富、反应敏捷,他们非常清楚课程内容、课堂学习、师生互动满意与否,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针对特定对象和特定内容采取的特定教学活动,更要重视学习主体的掌握情况和满意程度。笔者调研发现壮语班教学效果非常好,本来学习主体来自壮族生源是非常正常的,壮族文化居然吸引来了一位汉族小姑娘,作为2013级学生AA立志学习壮语文,目的就是到壮乡当一名汉壮双语教师,为壮族文化教育做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贡献,祝福她早日实现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师梦。2012级学生HH明年就要毕业了,对于就业非常乐观,作为我国与东盟联系密切的广西可以发挥自身优势,而壮族文化就是广西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学会壮语就能让壮族文化走出去,成为联系东盟的重要文化纽带,壮语专业学生受到在广西开展活动的东盟各国欢迎,因此,不愁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2011级的学生CC作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感慨良多,高中时就非常喜欢壮语,到了工作岗位更是认为所学专业意义特别大。全球化现代文明发展更多集中优势主流文化,西方世界以英语语言为基础,中华文化以汉语言文化为基础,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作为分支,由于语言环境缺乏,壮语言甚至很多壮族学生都无法使用。因此,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免学费扶持特色专业能够保障文化传承持续,让古老灿烂的壮族文化发扬光大,民族教育受到重视才更有利于传承、保护壮族文化。
三、特色课程:民族教育内涵要素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确立《现代壮语》《民间文学》为特色课程,学习语言需要熟练掌握语法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为了让学习效果更大化,务必强化学习的语言环境。这里强化带有重视的意味,恰当说法就是树立语言环境意识,让学习主体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歌舞展演、文学叙事、祭祀仪式等活态的文艺样式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来源,同样民族教育《民间文学》不可或缺,原因就是这些传奇故事、动听歌谣、戏剧剧本等让学习主体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喜欢基础上渐渐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落实特色专业就要看课程设立,其内容是否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现代壮语》《民间文学》可以说承载了完成目标的学习内容,在谈到民族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可以把特色课程看作内涵要素,即通过学习相关课程助力特色专业完成本科教学方案,既能达到合格正常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又能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的预期。
(一)课程内容学习与语言文字提升
《现代壮语》以壮语语言组合规律和构成语法特点传授为内容,主要通过总结壮族语言变迁性质和具体应用基本知识,让学习主体在反复训练中熟悉掌握,并能应用在对话交流和文字写作中,能够声情并茂朗诵壮族经典著作,熟悉和偏远山寨村民自如对话,准确流畅写出壮语文章,只有这样才算达到了学业要求。“在世界上,只要有国家,就会有民间。只要有民间,几乎就都有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带有生机勃勃、原汁原味的民间乡野气息,以壮族传承的内容考察,有创世大神谱系神话、各类歌谣、传说故事等等,非常吸引学生阅读,就这两者关系来看,应该是在专业教师教授壮族语音、文字,学习《现代壮语》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后,再来学习《民间文学》,最好选择一些壮语文字的内容,即阅读来自专家整理的以壮语记录的原版文献,这样才是真正打造壮语专业学习的内涵式提升。
(二)课程内容学习与壮族文化创新
壮族文化与民间信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壮族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民间信仰的特性,壮族先民以特有的思维观念塑造了创世大神布罗陀,把先民记忆中的种种美好寄托于布罗陀神力基础上,千百年来内化为族群做人处事、行为习惯的道德伦理,民间文化精英完善了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布洛陀经诗》,《布洛陀经诗译注》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又是专家、学者呕心沥血完成的属于壮族文化新成果,承载民族精神体现内容广泛壮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教育不是只学习相关知识体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新。壮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财富特别多,壮语专业学习主体要抓住民族文化精髓,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现民族的辉煌和荣誉。关注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取得成就非常有意义,广西民族大学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壮语)专业是考察的重点,其特色课程是保障民族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托,对于弘扬壮乡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创新有莫大的价值,其成果完全可以应用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中。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团结视角下的广西扶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壮族民间歌谣与歌圩的起源与发展现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2]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相得益彰[A].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篇10
关键词:刘三姐 传说 传承性
刘三姐传说从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流传,至今已过了千百年。刘三姐的传说反映了壮族人民以歌代言、以歌述志、以歌娱人、以歌传媒的恋爱交友方式,显示了歌圩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喀斯特地势所形成的美丽景色,壮族妹子表达自己羞涩感情的绣球,壮族山歌中的特有的三字句等都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以刘三姐为主的壮族风情图。因此,刘三姐的传说以它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仍向人们展现这位歌仙的勇敢、正义、智慧和她的山歌。
刘三姐的传说经过历代壮族人民口头流传加工,逐渐形成了一个丰满的壮族歌仙的形象。但是民间文学的特点使刘三姐总是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本文就刘三姐的传说在内容上的流传变异中展现出的传承性的共性展现。
一.刘三姐流传版式和内容简介
1.文献版式
明代孙芳桂在《歌仙刘三妹传》中说刘三姐“甫七岁音律,才思敏捷,时呼为女神童。”[1]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盛赞刘三妹“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离内闻歌名而来者,或一日或二三日,卒不能酬和而去。”[2]清代张尔翮在《古今图书集成》里对刘三姐的描写“年十五,其父受聘于林氏,和歌者仍终日填门,无一较胜。至其貌羞花掩月,光彩动人,见之者无不神怡意荡,但授受之礼甚严,终不可犯。”[3]历代文人学士如清代王士祯、陆次云、闵叙等,均在其著作中,曾将民间口传的刘三姐的传说故事加以笔录和附会,撰成比较固定的文字流传。
广西的《浔州府志》、《宜山县志》、《苍梧县志》等,亦有不少关于刘三姐传说的记载。据广西罗城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个村子姓刘的族谱也有记载。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歌,在解放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
2.口承版式
广西贵县、拱城一带及扶绥等县都有刘三姐的民间口传传说,与宜山传说在情节上大同小异。桂西宜山地区传说大概内容为:“宜山下枧河边中枧村,有一姓刘女子,乳名善花,排行第三,因名刘三姐。三姐系黄莺投胎,聪明伶俐,喜唱山歌,远近与三姐对歌,无能胜者。涧村守米碾青年李示田,勤劳朴实,要求向三姐学歌。莫村财主莫怀仁,见三姐貌美善歌,欲纳为妾,觅来广东水客三人与三姐对歌,为三姐所败。此时李示田已学得几口好歌,常与三姐对唱。莫怀仁又污以有伤风化,处处刁难,最后砍断葡萄藤,使三姐坠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与李示田在柳州鲤鱼峰对歌,连唱三天三夜,飘然逸去。后又在桂林七星岩对歌,连唱七天七夜,变为一对黄莺飞去。”[4]
二.传承性共性展现
1.好人神化
刘三姐最后成仙而去,是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的一个共性展现。中国老百姓都有一习惯,把自己心目中的好人能人死亡后神化,而自己讨厌的人死亡后恶魔化。刘三姐是壮族老百姓心目中智慧的化身能人的化身,所以刘三姐如死亡都希望变成神,然后保护壮族的老百姓
刘三姐的传说大都以三姐成仙飘然而去,留下大量山歌让世人传唱为结局。有的传说刘三姐的歌声感动了天上的仙女,仙女便帮助三姐成仙,让她不受财主所害,留下山歌让世人传唱;有的传说三姐是歌仙投胎,所以生来会唱歌;有的传说刘三姐与李示田唱了七天七夜的歌之后化为一对黄莺飞去了;也有的传说刘三姐化为鲤鱼飞上天去了。
刘三姐传说的结局,各种说法都有。不难发现,不管人们如何传说刘三姐的故事,总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刘三姐这个人是个神。刘三姐本身具有的勤劳善良,勇敢正直便是神的理想和智慧。刘三姐是广西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女神,而在这些不同版本的传说中,刘三姐被人们赐予仙气,这位歌女最后也成了仙了。据说还有刘三姐的祀祠,如梧州的龙庙,桂平的刘三娘庙,富川各乡的刘三娘庙和淮南庙。如此看来,刘三姐的神性更是深入人心。
恭城县甚至有记载称三姐为某一条河的守护神。有传说刘三姐化为鲤鱼上天而去。三姐既是河的守护神,又是龙母,可见这与鱼图腾崇拜关系的古老神祗有关,使刘三姐在后来的民间传说中成了歌仙,成了一方水土的守护神。
2.与秀才对歌
在刘三姐的传说中,刘三姐作为村女,与满腹经纶的秀才对歌,是刘三姐传说传承性的另一个共性展现。
传说广东有四位秀才到广西搜集歌书手抄本,他们得了满满一船歌书,满以为这下子可以与刘三姐对歌输赢来了。他们撑船来到江边,恰好刘三姐就在江边洗衣服,她向四位秀才问明来意,又说自己是刘三姐的妹妹。四人分别姓李、陶、祝、石,说是来找刘三姐对歌的,刘三姐随口就唱道:“姓李不见李花白,姓陶不见桃花开,姓竹要来江边种,姓石要来路底埋。”四位秀才一听,顿时瞠目结舌,不知如何还歌……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等地的传说,都是刘三姐与三位秀才对歌。
与秀才对歌,是民间文化与学院文化摆在众人面前的一种公平的较量。中国人自古至今都有一种意识,认为读书人是学识最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是比较受尊重的人,而农民只是一介莽夫,没有学问,懂的不多,没法和读书人比。传说安排这一情节,而且最终秀才也对不过刘三姐,这一比较,也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心理,毕竟民间文化也能比学院文化优秀,摒弃了当时上层社会看不起农民的心理,两种文化的较量,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心理愿望。更有传说三位秀才的财主莫怀仁的门客,三姐出言讽刺了他们连狗都不如,真是大快人心,打击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世俗观念。而作为民间文学文化的刘三姐传说在这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作用。
3.在岩洞对歌
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又一个共性展现。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什么样的文学,环境对文学的影响不仅仅是涉及到书面文学同样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民间文学。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人受环境影响,发过来环境又影响了人。壮族生活环境是依山傍水,作为壮族比较有影响力的刘三姐传说更是离不开壮族赖以生活的环境。
刘三姐的传说中,总少不了在岩洞里对歌,少不了河流、码头。刘三姐与秀才对歌的情节也是在河边进行的。在这样山美水美的地方对歌是截然不同的境界。在山水天地间赋予山歌灵气,又是一个浪漫的对歌场面。另外,传说中刘三姐被财主莫怀仁陷害,砍断葡萄藤,使三姐掉入江中,后又没死,反而漂流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这也为三姐对歌喜欢安排在河边埋下了伏笔。河边人来人往,打鱼的,洗菜的,洗衣服的,出船的等等,在这样宽阔的地方,环山绕水的地方,人们一听到歌声,自然而然被吸引而来。
南方河流较多,如果在传说中,刘三姐所在的地方没有河流,也有安排她来到有河流的地方。如刘三姐在广西罗城仫佬族地区的传说中,刘三姐生在下里的蓝靛村,这个村子的人都姓刘,历史上因种蓝靛卖蓝靛而得名,可是下里这歌地方缺少河流。最后故事安排刘三姐被财主陷害,坠入河中,漂流到宜州的下枧埠头来了,真的是船载水运歌本来。
4.以山歌为线
以山歌为主线是刘三姐传说的传承性的又一个共同特点。在少数民族中表达自己情感的最好形式就是山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民间男男女女都必须学会唱歌,唱歌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所以,各地刘三姐都传说她是歌仙,刘三姐的传说都是以歌贯穿始终。
容县、岑溪一带传说,“刘三姐的哥哥为了不让刘三姐出门唱歌,把板凳架在门口守着,而刘三姐什么时候处到门外与同伴门唱歌他都不知道。刘三姐在门外唱到:‘我兄癫,我兄癫,我兄把凳把门前,你妹走跟凳底过,正如你妹是神仙。’刘三姐在宜山的传说中,是她二哥不让她晚上出去与李示田唱歌,把床铺在大门口,晚上睡在床上拦住刘三姐,刘三姐从窗口爬出去与李示田唱道:‘我哥癫,我哥铺床在门边,小妹三更溜出去,我哥睡梦不知天。’”[5]还另有一传说,刘三姐能言善辩,而且天生嫉恶如仇,处处如欺压百姓的地主作对。她哥哥为了不让她出去唱歌闯祸,把她反锁在屋内,但是刘三姐的歌声感动了天上的仙女,在仙女的帮助下,三姐逃出小屋,并且成了歌仙,她的歌也留给后人唱遍了天下。对于爱歌如命的刘三姐来说,什么人用什么办法也阻止不了她要唱歌。
三.小结
刘三姐的传说,在南方广大地区流传过程中,经过广大群众,特别是其中的乡间文艺天才及专业艺人的不断讲述、修改、润色,传至现在,已形成变异,传说的变异同时也适应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的要求。不管传说如何变异,沿着刘三姐在各地留下的足迹,我们也能发现,刘三姐传说始终离不开山歌、岩洞、河流,还有那段让人谈论不休的与秀才对歌的传说,刘三姐的神像更是让刘三姐成为了有口皆碑、家喻户晓的歌仙。因此也留下了“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说。
注 释
[1]覃桂清.探索歌仙之谜: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刘三姐”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刘三姐”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
[4]http:///wiki/%E5%88%98%E4%B8%89%E5%A7%90%E7%9A%84%E4%BC%A0%E8%AF%B4.
[5]龙殿宝.刘三姐的传说特点及其在仫佬族地区的影响[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85页.
[6]覃国生,梁庭望,韦星朗.壮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6,P66,P7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6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