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篇1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心理发展 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界定

对于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有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1964)划分为接受(温暖)―拒绝(敌视)和允许―限制两个维度。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又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

(三)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进行了研究。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他对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国,13至16岁的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身心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初中生这个时期叫做心理断乳期,即中学生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认识能力虽然尖锐但是片面,随着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独立意识表现明显,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自我认识还不深刻。

国内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当高。广州市(1995)1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时建朴(1998)调查表明,28.4%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焦虑。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作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别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攻击与父母的严厉惩罚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强迫行为、过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是相关的。以上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对子女采取过渡保护、干涉、惩罚、严厉或是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

三、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应引起所有有关人士的关注,呼吁积极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

[3]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梁家国,朱玉英.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学杂志,1995,9.

[5]阳德华.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教育导刊,2000,6.

[6]刘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篇2

关键词:人格特征;中学生

1.综述

对于上网行为的研究我国已越来越重视,其中有天津师范大学对中学生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对于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及自我控制力的相关研究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对于中学生上网行为与态度和人格特征的研究,这些都说明了中学生上网甚至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

研究意义:如何有针对性地发扬网络优点为教育服务、祛除网络缺点还校园一片晴空,已经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常论常新的话题。中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应该不断的开辟和创新。应建设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一体的校园主网站,在建立红色网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网上班级主页、博客的形式实现网上师生交流,用正确、健康的思想占领网络阵地;通过与老师网上聊天和在线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以及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法规,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入目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本质,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

2.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重庆地区6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的被试。

3.研究工具

中学生上网行为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

4.结论

本研究中,总共收回问卷394份,其中网络过度使用者236人,比例为59.9%。使用正常者158人,比例为40.1%。

表1表明网络过度使用者与正常使用者两组被试的差异不显著,过度使用者每周的上网时间不显著多余正常使用者。

表2表明网络使用频度在L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网络的正常使用与过度使用在效度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过度使用者的诚实信用度显著低于网络的正常使用者。

从表3中可以看出P量表对网络使用频度产生了负性预测作用

5.讨论

5.1 对中学生人格特征与上网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的讨论,对于调查的394名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者与正常使用者两组被试的差异不显著,过度使用者每周的上网时间不显著多余正常使用者。

5.2 人格特征对上网行为的预测作用讨论,P量表对网络使用频度产生了负性预测作用。

5.3本研究中没有很好地控制被试的质量问题,男生上网的人数应该比较多的,但是被试中男生的数量很少,导致了部分结果显著性不够。了解了人格特征对中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就可以分析出哪类人数容易网络着迷甚至是网络成瘾,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使中学生健康上网。

参考文献

[1]林绚日军,阎巩固.中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崔丽娟,刘琳.互联网对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心理科学

篇3

关键词:排舞运动;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作用

排舞属于一种健身性的舞蹈,它的内容丰富、时尚流行,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排舞将音乐和舞蹈完美的融合,它既可以独自运动,也可以集体运动,不仅具有休闲娱乐、健美的作用,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对于丰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和谐校园、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排舞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作用的原因

当今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涉及方方面面,不只体现在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方面,也体现在心理素质方面。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中学生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中学生的心理波动大。造成中学生心理压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升学的压力,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常常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比如,中学生自身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造成的压力,现在的中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都存在着偏执、心理不平衡、焦虑等心理问题。排舞既是一项休闲运动,也是一项健身运动,它的内容非常丰富,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支排舞曲目,音乐涵盖面广,它的舞步多样,不仅包含华尔兹、牛仔、伦巴等舞蹈的基本舞步,也包含很多民间的舞步,对于中学生来说,选择多样。中学生往往对新鲜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排舞变化多样,但凡有好的音乐都能够被人们编成排舞,排舞运动的生命力相当强,对于这种流行、时尚的事物,中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认同感。

二、分析排舞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提高人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能力,改善人的情绪,协调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理上的障碍远远少于不爱锻炼的人,排舞运动可以增强舞者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心肺功能,而且还能够舒缓压力、放松身心,兼具健身性与娱乐性,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具体来说,排舞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排舞运动有助于中学生增强心理满足感

中学生在参加排舞运动时,会跟随欢快的音乐舞动,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健强身体的过程,中学生的运动量增加,心理上的满足感也随之提高,精神上紧张焦虑的情况会得到缓解,心情变得舒缓,进而心理愈发平和,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加沉着冷静。

中学生融入排舞运动中,注意力得到转移,能够暂时忘记让他们不安的事情,释放压力,从而产生轻松愉悦的情感,中学生在运动中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神经活动,自控能力得到提升。

(二)排舞运动有助于中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现阶段有很多中学生兄弟姐妹少,家长从小对他们百般呵护、溺爱,使得他们的独立性差,对家长有很强的依赖性,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排舞运动适合一个班的学生共同参与,不同的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而且一个班级要想跳好舞,需要每一名学生尽心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会增强,会体会到与他人共同合作、相互帮助的乐趣,进而获得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帮助中学生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三)排舞运动有助于增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排舞把音乐、艺术、文化、娱乐等融合到一起,排舞运动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轻快的舞步等都会带给中学生美好的享受,中学生在排舞运动中会感受到体育的美、运动的美、音乐的美,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拥有高水平审美能力的人,当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压力时,内心会更加平和,情绪会更加稳定。

(四)排舞运动有助于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今,我国的中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日常的学习生活比较单调,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书本、试题打交道,接触其他新鲜事物的机会比较少,而排舞运动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学生在跳舞的同时,能够了解更多的优秀文化。

总之,排舞运动最早是在美国发展流行起来的,后来传到我国,它的舞步多样、音乐内涵丰富,容易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在我国流行起来。很多中学生的精神压力大,排舞运动可以帮助中学生释放压力,在舞蹈中放松心情,值得在我国的中学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浅论高中体育课堂推广排舞的可行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07).

[2]陈凤珍,石俭,谭碧.排舞运动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健身效应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

篇4

关键词:中学生;攻击性;根源;矫治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23-01

一、前言

具有较强攻击性的个体不仅会伤害到他人的利益,而且会危害整个社会的秩序,甚至会对自己的整个身心发展过程都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中学生进入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完善,体力和精力都很充沛,因此其攻击性更具有破坏性,此外,由于其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认知发展水平不高,思想容易偏激,因此更难于控制自己的攻击性。鉴于此,中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攻击性倾向更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否则有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攻击性不仅仅包括看得见的行为,而且包括不易被察觉的认知和情绪。中学生与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相比,其外显的攻击明显减少,但认知和情绪上的攻击性却有所增强。因此,考察中学生的攻击性不能仅从行为一个方面入手,本研究从攻击性三个维度的视角出发,探析中学生攻击性的真正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矫治策略。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选取长春市、乌海市及呼伦贝尔市的初高中学生做被试,共发放问卷800份,获得有效问卷601份。其中高中生344人,初中生257人,男生285人,女生336人。以班级为单位对被试进行集体施测,施测问卷为《青少年攻击性问卷》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施测中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由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监督指导测验的全部过程。全部测量结果由记事本录入管理,在SPSS11.5中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1.中学生攻击性总体特点

如表2所示,中学生对负性情绪的忽视调节与攻击性情绪各维度均负相关显著,重视和宣泄调节与攻击性情绪各维度正相关显著。

四、讨论与分析

1.中学生攻击性的根源

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攻击性情绪平均分要明显高于其总体攻击性平均分,而攻击和攻击性认知的得分则低于其总体攻击性,也就是说,中学生的攻击性情绪与行为和认知相比表现更为突出。因为中学生的情绪体验过于迅速,其情绪反应很快就能达到激烈的程度,但其认知发展水平却还不是很高,因此在面对足以引起自己攻击性的事件时,也许还来不及过多思考,却早巳产生了攻击性情绪,即使是一个非常微弱的外界不良刺激,也有可能导致其强烈的攻击性情绪反应。同时,中学生的情绪又极宫变化。如果在其愤怒之时给予适当引导和调控的话,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其怒火平息,不至于导致其攻击的发生,但如果对这种强烈的攻击性情绪不采取适当手段加以引导和控制的话,则有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多数情况下,中学生由于受到舆论压力、教育榜样、师长权威、社会惩戒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引起自己攻击性的负性情绪是能够控制的,因而只是在情绪上体现了攻击性,而没有表现在外显行为上。也就是说,中学生产生了攻击性情绪,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压抑自己的情绪不表现出来。由此看来,中学生攻击性的根源在于情绪。

2.对中学生攻击性根源进行的矫治策略

从本研究结果2来看,中学生越多采用重视(增强情绪体验)和宣泄(发泄不满情绪)调节,其攻击性就越强,而越多采用忽视调节,其攻击性就越弱。忽视调节,指虽然外界出现了容易引起个体产生某种情绪的刺激性事件。但个体改变思考的角度和方式,客观中性地来评价该刺激性事件。根据Gross和黄敏儿。的理论,忽视调节是从认知上真正改变不良情绪。因此,我们赞同通过对负性情绪的忽视调节从源头上避免攻击性情绪的产生。也就是说,个体如果能够改变认知方式和角度,对引起自己负性情绪的事件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有可能减少其攻击性。因此,虽然中学生的攻击性以情绪为主,但说到底,还是由于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了负性情绪的产生,所以我们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想改善中学生的攻击性,可以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来培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合理认知,使他们不能总是怨天尤人、愤愤不平,而应宽以待人、遇事豁达。

五、结论

1.冲学生攻击性的根源在于攻击性情绪。

2.矫治中学生攻击性,可以通过重构认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潘绮敏,青少年攻击性的维度、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2]赵建华小学生攻击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3]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

[4]简福平.小学儿童攻击发展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5]潘绮敏.张卫.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

[6]郑全全.陈秋燕,初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测量[J].心理科学,2002.25.

[7]王振宏等,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D03.(11).

篇5

关键词:中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96-02

应对是个体在和环境持续互动中,当外在或内在的要求超出个人能力或个人资源所负担时,个人持续的认知评估和行为努力的动态过程。已有研究表明,应对是应激与健康身心的中介变量,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应对方式,心理损害程度远远超过普通人群。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和社会文化等应激源,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中学生缓解成长学习的压力,帮助中学生更好的度过这个关键时期,保护心理健康。如果应对方式不当,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应对教育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分类

近几年,研究者对我国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的分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黄希庭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确定出中学生应对方式的6个因子,分别为问题解决、忍耐、退避、求助、发泄、幻想。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男生比女生多采用幻想应对,女生比男生多采用忍耐和发泄应对;重点中学学生比普通中学学生较少采用幻想和退避应对,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应对。赵前章参考Bumett的应对方式问卷和姜乾金的应对分类和身心健康编制的中学生对学业压力的应对方式调查表,同学因素分析发现学业压力下中学生采用12种应对方式,分别是寻求帮助、正视现实、幽默、回避、问题解决、合理化、升华、自我控制、宣泄、积极比较、折中。赵前章的研究发现,高中生较初中生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女生比男生更多采用折中和宣泄,初三是积极应对方式的关键期。张乾宁子根据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对“90后”中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测验,他的研究表明“90后”中学生遇事首选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其次是采用幻想处理,最不常用的是求助。“90后”中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采用幻想特点使得他们更易出现问题。

二、中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赵乾宁子的研究证明“90后”中学生更富于幻想、更加追求独立解决问题、不求助、不依赖。这种独立解决问题和更易幻想的特点使他们更容易出现问题。总结“90后”的特点就是超爱幻想、过度自信和不愿服输求助他们。应对方式的错误是当前“90后”中学生群体中出现问题少年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度自信,没有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不愿意服输,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扭曲的心态,使得家长老师对处于青春期的“90后”中学生的教育很茫然。

三、中学生应对教育的思考

中学生应对教育的目的是丰富中学生的应对资源,提高其对应资源的知觉评价能力,形成适应性、自动化的应对技能的教育活动。应对教育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的应对知识、应对技能和应对策略,形成适应性和自动化的技能,缓解或解除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困惑,从而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应对教育的对象

首先应对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对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干预训练已经成为学校心理辅导的新趋向。中学生应对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丰富学生的应对资源,培养中学生的应对能力。中学生的应对训练首先要针对特殊群体,包括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面临较高心理压力的毕业班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其次中学生的一般群体,因为他们在应对日常生活学习时也有压力,也需要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其次学校老师也是应对教育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老师良好的应对方式也能给学生做一个表率,中学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而是面向学校里的每一个成员。

(二)应对教育的形式

首先,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开展应对教育讲座,丰富中学生应对知识。开设有关应对教育的课程,让学生系统的了解有关应对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应对方式的正确态度,让学生理解应对教育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其次,情景演示。在教育情境中体会应对方式,提高实际应对的能力。教育若是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必然会陷入课程化的模式,只有在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切身体会,才能把应对知识转化为应对能力。例如可以通过情景演示,让学生模拟关于应对的场景,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出什么样的方式是正确的应对方式。还可以就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积极的参与中,改善自己原有的应对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应对方式。

再次,健全学校心理辅导机构。成立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社会实践、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等,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学会应对压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应对教育的内容

首先,培养中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应对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生活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做出认知评价以及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措施。研究表明认知是个体评价压力的重要中介变量,不合理的应对是由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引起的,适应压力的根源在于个体对压力源的评价和解释。

其次,培养中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概念。健康的自我概念能够帮助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自尊结构,即稳定、真诚、一致的安全高自尊,从而使中学生成长为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人。

再次,培养中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应对教育训练可以通过讲座、课程形式帮助中学生获得人际交往的知识技能;通过开展个体咨询,解决学生的特殊问题,开展团体咨询,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从而改善其人际交往的态度,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

另外,教育要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家长健康的养育方式对中学生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对孩子的尊重理解、鼓励支持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应对方式。作为家长要注重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与子女建立有效、长期的亲子关系。老师与家长保持交流,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一起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从而使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薇.高职生自尊与应对方式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5).

[2]张乾宁子.“90后”中学生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价值观的相关研究[J].兴民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3]何晓燕.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0.

[4]黄希庭.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

[5]刘朝莹.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篇6

【关键词】 态度;精神卫生;统计学;问卷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8-0948-02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Attitud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ZHOU Jing. School of Teacher Education,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408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mental health attitude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instrument for the measurement. MethodsBased on theory analysis, open investigatio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factor analysis, the Mental Health Attitude Scale of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as compiled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mental health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as composed of cognitive bias, emotional support, knowledge requirement and seeking help and it had a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ConclusionMental Healthy Attitude Sca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 evaluation tool of mental health attitud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Attitude;Mental health;Statistics;Questionnaires;Students

近几年,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健康观才能更加吻合社会的进步,更加符合国人的身心特点,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问题[1]。心理健康观是心理健康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但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3种成分,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环境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性质,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倾向。全面了解中学生对心理健康概念、内涵,一般心理的行为表现、影响心理健康因素以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指导,对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信、效度较高的专门测量工具,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1 研究方法和程序

1.1 被试取样 被试为渝东南地区在校中学生。被试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是开放式问卷调查的被试,共100人,其中男生55人,女生45人。第2部分为初始问卷调查的被试,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80份,其中男生246人,女生234人;初二年级236人,高二年级244人。第3部分为正式问卷调查的被试,发放问卷720份,有效问卷708份,其中男生366人,女生342人;初二年级340人,高二年级368人。

1.2 开放式问卷 开放式问卷调查了5个问题:(1)你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最典型特征有哪些表现?(2)你认为“一个心理不健康或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最典型特征有哪些表现?(3)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促进心理健康?(4)你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5)你在当前学校教育中获得了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吗?笔者根据回收资料进行了内容分析。

1.3 问卷维度的理论构想 根据以往研究的资料,在开放式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理论构想。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态度的主要维度包括以下3个方面:(1)心理健康的认识;(2)心理健康的情感;(3)心理健康的行为倾向。

1.4 问卷项目的选择 根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理论构想,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编制了共32个题项(其中含2对4道测谎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初测问卷。项目采用的记分方法是自评式5点记分方法,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5分。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剔除标准差低于0.90、与总分相关低于0.20、因素负荷值小于0.40、共同度小于0.20以及不合乎因素构想的题目13个。最后剩余19个题目组成正式问卷。

1.5 程序 在理论构想的基础上编制开放式问卷。根据开放式问卷的回收资料和访谈资料编拟初始问卷题目。正式问卷的确定分2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初始问卷进行团体施测。对初始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因素结构,并根据相关指标剔除问卷项目,形成正式问卷。第2阶段对正式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用正式问卷对被试进行团体施测, 半个月后,抽取被试中的一部分,用正式问卷进行重测。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分析被试反应的特点。

1.6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问卷的因素分析的实切性。检验结果表明,KMO的检验值为0.777,说明样本大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系数为903.300(P

表1 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题项共同度因素负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认知偏差(特征值2.29,贡献率14.31%)

14.孤僻的人心理不健康0.6150.766

7.不善交往的人心理不健康0.5670.745

11.害羞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0.5830.743

17.愚蠢的人心理不健康0.5730.652

情感支持(特征值1.98,贡献率12.41%)

29.扩大人际交往,有助于心理健康0.5630.743

23.有烦恼向朋友倾诉,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0.4860.670

3.自我压抑不利于心理健康0.4000.589

28.如果朋友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行为,我会更关心他0.3990.483

知识需求(特征值1.96,贡献率12.22%)

16.我希望校园里经常有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0.6680.815

19.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0.6550.795

13.我想知道有哪些方法能保持心理健康0.4320.553

寻求帮助(特征值1.94,贡献率12.12%)

10.有心理困扰去找老师求询是件难为情的事0.5420.715

21.当我遇到心理问题时,我会及时求助0.5520.683

4.父母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不够关心0.3650.597

6.如果我有心理问题,我会尽量不让别人察觉出来0.4030.585

18.如果我有心理问题,我会远离老师和同学0.3660.507

注:4,6,7,10,11,14,17,18为逆向题。

4个因子共解释总方差的51.06%,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题项的最高负荷值为0.815,最低负荷值为0.483。因素的命名遵循2条原则:一是参照理论模型的构想维度命名。看该因素的题项主要来自根据理论构想模型编制的初测问卷的哪个维度,哪个维度贡献的题项多就以哪个构想维度命名;二是参照因素题项的负荷值命名。一般根据负荷值较高的题项所隐含的意义来命名。在原来的理论构想的基础上,把正式问卷的4个维度,分别命名为认知偏差、情感支持、知识需求、寻求帮助。观察实际的因素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比较吻合。

经过初测问卷题项的筛选,共删除13个题项,得到包含19个题项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正式问卷,其中包括2对测谎题,题号分别为3与22,8与31。问卷题项采用5级评定法计分。

2.2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2.2.1 信度检验 采用Cronbach alpha系数(同质性信度,又称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各维度及问卷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均较好。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作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表2 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量表的信度分析

因素Cronbach α系数分半信度

认知偏差0.7340.727

情感支持0.5980.562

知识需求0.6460.499

寻求帮助0.6060.521

总体问卷0.7410.601

2.2.2 效度检验 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工作思路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作出判断[2]。Maio等[3]认为,判断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高低有2个标准:一是确定好内容范围;二是对于已经确定的内容范围,测验的题项是否具备代表性。该问卷的维度构想和题项编拟是基于理论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几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在问卷初测前后多次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审查和修订,基本保证了问卷的维度和题项能够涵盖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各方面的特征,并具有代表性,因而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问卷的构想效度检验运用相关分析法。根据心理测量理论,问卷的各个维度之间应该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如果相关太高说明维度之间有重合,有些维度可能并非必要;如果维度之间相关太低,说明有的维度测的是与问卷总体拟测量的完全不相关的内容。一般认为,一个良好的问卷结构要求维度与总测验的相关在0.30~0.80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10~0.60之间,在这些相关全距之内的项目为测验提供满意的信度和效度[4]。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各维度之间及维度与问卷总体之间相关情况见表3。各维度与问卷总分相关在0.576~0.716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在0.172~0.388之间,相关适中。说明各维度间有一定的独立性且又能反映总问卷所要测查的内容。因此,问卷结构是合理的。

表3 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问卷各维度之间以及维度与总体的相关系数

因素认知偏差情感支持知识需求寻求帮助

认知偏差1.000

情感支持0.2671.000

知识需求0.1720.3881.000

寻求帮助0.2120.2430.1931.000

总体0.6480.6670.5760.716

3 讨论

本研究首先在渝东南中学生中做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征求了教师和专家的意见。从信、效度的结果看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各项信度指标多在0.6以上;通过对因素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理论构想和实际研究的结果稍有出入,但这只是对其中一些题项的合并、筛选和重新组合,这更体现了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中,对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的4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可以认为,自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问卷为探索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具体特点和规律提供了测评的工具和解释的参考,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作为测评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工具。

为了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叶一舵教授提出了“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发适合具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就显得日益重要。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的特点,考察中学生心理健康态度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可以更好地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类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提供依据,更好地构建学生和谐的人格。

4 参考文献

[1] 金勇,郭力平.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心理科学,1998(3):465-466.

[2] 戴海崎,张峰,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93-95.

[3] MAIO GR, OLSON JM. Relations between valu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itude function. J Exper Soc Psychol, 1995,31(2):266-285.

[4] 戴忠恒.心理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82-414.

[5] 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篇7

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种类、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本文的实验就个体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该领域这方面的对比研究还较缺乏。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上海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共352人,其中小学生149人(男生77人,女生72人),中学生203人,(男生93人,女生110人)。

2.2 实验过程和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一所小学五年级中的4个班级(149人)和一所中学初二年级中的4个班级(203人),随机把4个班级中的3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小学生114人,中学生154人),另一班级作为对照组(小学生35人,中学生49人)。对实验组分别用跑的大、中、小强度锻炼策略干预6~8周,受试者每周锻炼3次,每次锻炼时间为20 min。对照组则以上理论课或自习课为主。实验组的强度用心率指标进行控制。实验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小学f(3,145)=0.179,p=0.911>0.05;中学f(3,199)=0.727,0.537>0.05,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仍用mht测试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用efi测量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的心理感觉和运动愉。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同年级、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年级的中小学受试者与大、中、小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f(2,111)=21.636、37.062、22.387,p均小于 0.001;中学f(2,151)=19.146、8.380、7.582,p均小于0.001〕,而安静感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f(2,111)=1.07,中学f(2,151)=1.559,p均大于0.05〕。具体表现为: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7.62、6.24)明显高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4.09),中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精神振作感的得分(ma=8.22)明显高于大强度、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a=5.94、5.19);小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疲劳感的得分(mc=3.68、2.97)明显低于大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7.61),中学大强度和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疲劳感的得分(mc=3.73、3.92)明显低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c=5.67);小学中等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81)明显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4.18、5.54),而中学大、中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积极参与感的得分(md=7.15、7.41)明显高于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的得分(md=5.24)(表1)。

表 1 实验组受试者参与不同强度锻炼后efi的均数、标准差一览表

小学实验组(n=114) 中学实验组(n=154) 大强度 n=35 中强度 n=39 小强度 n=40 大强度 n=52 中强度 n=50 小强度 n=52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精神振作感(a) 4.09 2.65 7.62 2.46 6.24 1.55 5.94 2.55 8.22 2.30 5.19 2.60 安静感(b) 4.03 1.70 4.76 2.55 4.63 2.21 4.75 2.02 5.47 2.01 4.96 2.11 疲劳感(c) 7.61 1.87 3.68 2.79 2.97 2.52 3.73 2.68 3.92 2.19 5.67 2.97 积极参与感(d) 4.18 2.67 7.81 1.97 5.54 2.30 7.15 2.91 7.41 5.24 2.57 2.57

现有的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本实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efi是直接反应锻炼参与者锻炼后心理感觉的工具,并从侧面反应其运动愉的工具。以上结果表明,对于小学生而言,参与中、小强度锻炼比参与大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对于中学生而言,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比参与小强度锻炼更能够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换言之,为了取得较好的锻炼效应和获得较大的运动愉,小学生应选择的锻炼强度是中、小锻炼强度,而中学生则是大、中锻炼强度。

3.2 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小学和中学的中等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小学和中学的小强度实验组受试者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疲劳感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2)。研究结果说明,中学生比小学生更适合参与大强度锻炼,而小学生参与小强度锻炼所取得的锻炼心理效应较中学生好,中等强度锻炼是中、小学生皆适宜的锻炼强度。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就大众健身锻炼而言,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适宜锻炼强度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表 2 不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

大强度组 t 中强度组 t 小强度组

t 小学

n=35 中学

n=52 小学

n=39 中学

n=50 小学

n=40 中学

n=52 精神振作感(a)

m 4.09 5.94 -3.08**

7.62 8.22 -1.15 6.24 5.19 2.42**

sd 2.65 2.56 2.47 2.30   1.55 2.60

安静感(b)

m 4.03 4.75 -1.76

4.76 5.47 -1.41 4.63 4.96 -0.72

sd 1.70 2.02 2.55 2.10   2.21 2.11

疲劳感(c)

m 7.67 3.73 7.98***

3.68 3.92 -0.45 2.97 5.67 -4.68***

sd 1.87 2.68 2.79 2.19   2.52 2.97

积极参与感(d)

m 4.18 7.15 -5.24***

7.81 7.41 0.85 5.54 5.24 0.56

sd 2.67 2.90 1.98 2.44   2.30 2.56

注:* p<0.05; ** p<0.01; *** p<0.001。

3.3 同年级、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不同性别受试者锻炼感觉的比较

t检验结果表明,小学生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相同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除大强度实验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大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和积极参与感存在差异外,其它组别的不同性别受试者参与相同强度锻炼后的精神振作感、安静感、疲劳感、积极参与感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3)。精神振作感与积极参与感是体现运动愉的两个最主要方面,中学大强度实验组男、女受试者参与大强度锻炼后efi的t检验结果说明,参与大强度锻炼的男中学生比女中学生更能够获得运动愉,并从中取得更大的锻炼心理效应。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不同性别的人群应选择不同的锻炼强度才能够取得较好的锻炼心理效应。

表 3 中学不同性别、相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efi的t检验结果一览表

大强度组 t 中强度组 t 小强度组

n=24 男

n=28 女

n=23 男

n=27 女

n=23 男

n=29 t 精神振作感(a)

m 4.46 7.21 -4.60*** 7.91 8.46 -0.85 6.08 4.47 2.43*

sd 2.06 2.25   2.28 2.33   2.17 2.73

安静感(b)

m 4.37 5.07 -1.27 5.87 5.14 1.27 5.29 4.70 1.05

sd 1.74 2.21   2.18 1.84   1.83 2.31

疲劳感(c)

m 4.50 3.93 0.57 4.35 3.57 1.28 5.88 5.50 0.46

sd 2.60 2.78   2.04 2.28   3.01 2.98

积极参与感(d)

m 4.96 7.18 -2.91** 8.04 6.89 1.71 5.67 4.90 1.11

sd 2.91 2.53   2.38 2.41   2.33 2.73

*p<0.05; **p<0.01; ***p<0.001。

3.4 实验组、对照受试者实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t检验结果显示,中、小学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除小学生大强度实验组外)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而对照组受试者则没有显著性变化(表4),这一结果不仅支持了前人的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而且与本实验研究efi的测量结果相一致。小学生大强度锻炼实验组实验前后的t=-1.91,p=0.054,表明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是不适合的,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能有负面效应。

表 4 不同锻炼强度实验组受试者实验前、后mht的t检验结果一鉴表

实验组别 实验前

实验后

t p m sd m sd

小学实验组(n=114) 大强度组(n=35) 37.77 16.87 38.77 17.33 -1.91 0.054 中强度组(n=39) 40.03 16.84 36.61 14.21 5.78 0.000*** 小强度组(n=40) 38.10 14.65 35.35 13.76 3.42 0.000*** 小学对照组(n=35)   37.69 15.83 35.94 14.35 1.29 0.207 中学实验组(n=154) 大强度组(n=52) 41.31 17.43 38.76 16.58 3.15 0.000*** 中强度组(n=50) 44.46 15.20 38.28 11.17 4.96 0.000*** 小强度组(n=52) 41.63 16.01 37.13 12.51 4.12 0.000*** 中学对照组(n=49)   43.16 16.45 41.42 16.10* 1.03 0.186 ***p<0.00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参与身体锻炼有助于中、小学生调节身心矛盾,增进心理健康。中学生参与大、中强度锻炼更能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大的运动愉。小学生适宜参与中、小强度锻炼,大强度锻炼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益处。

2.小学生参与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感觉没有性别差异,但中学男生比女生更喜爱参与大强度锻炼。

3.锻炼感觉量表(efi)是研究身体锻炼心理效应和运动愉的一种有效工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测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

4.2 建议

1.适当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与激发中、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对大众健身锻炼而言,为了取得较大的锻炼心理效应和获得更强的运动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应合理安排和选择运动强度。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中学生可选择中等至大强度的锻炼,小学生适宜安排中、小强度锻炼。

作者简介:李林,男,1968年出生,硕士,讲师;季浏,男,1961年出生,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

作者单位:李 林 (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 226007)

季 浏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参考文献

1 季浏,等.当代运动心理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李林,等.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综述.湖北体育科技,1998(2)

3 martinsen e.w..therapeutic implication of exercise for clinically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j.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1993(24):185~199

4 rostad f.g.& long b.c..exercise as coping strategy for stress:a review.int.j.sport psychol.,1996(27):197~222

5 李林,等.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体育与科学,1998(2)

6 王步标,等.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82~87

7 冼汉昭,等.运动医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82~387

8 gauvine l.& rejeski w.j..the exercise-induced feeling inventory: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j.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1993(15):403~423

9 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上海:华东师大心理学系,1993

10 long b.c..conditioning(jogging)and stress inoculation interven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ping.int.j.sport psychol,1994(24):94~109

11 stepoe a.et al.exercise and respensivity to mentel stress: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subjective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aerobic training.int.j.sport psychol.,1993(24):110~129

12 蒋碧艳,等.上海市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心理科学,1997(3)

13 黄志剑,等.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1997(5)

14 kleine d..sports activity as a means of reducing school stress.int.j.sport psychol.,1994(22):366~380

15 biddle s..children,exercise and mentel health.int.j.sport psychol.,1993(24):200~216

16 bosscher r.j..runing and mixed physical exercise with depressed psychiatric patients.int.j.sport psychol.,1993(24):170~184

篇8

>> 提高西南贫困山区小学生学业成绩的研究 提高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策略研究 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几点认识 高职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的数学模型 高三学生学业情绪 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综述 中学生自我概念、学业归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注意力训练对改善学业不良学生学业成绩的实证研究 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关系的探究 通过词块教学,提高潜能生学业成绩 对提高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绩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业成绩提高的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成绩的策略研究 初中生学业自我概念、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医药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业成绩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技工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的初探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析 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怎样通过情绪智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怎样通过情绪智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教育学业成绩是评定学生在某一阶段成就的一个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讲,学业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有这种体会,高智商的人在学业上特别是工作上不一定成功,有很多智商水平高的人,其成就一般。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通过本人多年的从教经验,我认为除了认知智力,还有不为很多教师所知的情绪智力在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工作能力。情绪智力高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学习水平,情绪智力低的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水平也较低,情绪智力水平是中学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情绪智力比平时所讲的智力即认知智力更倾向于预测人们成功的概率。

情绪智力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等,关系到学生终生的发展。而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增进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情绪智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自创了一些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多数学生能自觉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积极的情绪,控制不良情绪,使学生获得一种更加宽容、合理的思维方式,建立老师、同学、父母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现將我自创的方法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回避法。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是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不妨到同学家走走,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可算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以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心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二、升华法。困境和挫折,绝非人们所祈求的,因为它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却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为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清除了心理压抑和焦虑,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文豪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把破灭的感情当作素材,从爱情焚毁的灰烬中得到灵感,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三、另辟蹊径法。通向罗马的道路从来就不只是一条,变换一种思维方式看待人生及其挫折,很可能呈现于眼前的会是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天地。面对自身的某些弱点或缺憾,无需只是徒叹奈何,只会品味苦涩,积极的对策是另寻一条路,以真正走出心理困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对这条自救之路的最好诠释。如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原是专攻钢琴的,他在手指摔伤十指的灵敏度受到影响后,一度十分苦恼,后来他毫不犹豫改学指挥而一举成名,从而摆脱了心理困境。

四、排除内疚法。愤怒不能适当发泄,就会掉转过来进攻你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怒时,他就发生内疚而把每一件不顺遂的事都归咎自己。例如他可能以为自己未臻理想而使人失望。即使他觉得自己太无能而不敢替自己申辩,他还是可能会私下认为别人对自己期望太高而愤恨他自己。你怎么对付内疚?只要记住大多数内疚来自压抑的愤怒。而愤怒又是因心灵受伤害而产生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查出心灵所受的伤害,并找出造成伤害的原因,再把愤怒引回原来它应该发泄的地方。

五、建立个人“支撑点”法。选择一项乐于为之献身的事业,或培养一种全心投入的兴趣、爱好,都是应付沧桑世事的支撑力量,是以不变应万变之策,未来学者托夫勒将“个人的支撑点”视为对“未来冲击力”的缓解剂。

六、动作法。身体的放松会导致精神的放松;脚步轻快,心胸亦会随之开朗,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的平衡。根据这一原理,我们改变一下动作方式,就可调节情绪。例如极度焦躁不安或愤怒时,可使劲地摇晃身体,或到室外疯跑一会;或打套长拳,这样,内心的焦躁和愤怒就会转化为身体能量排出体外,心境就会平稳。内心忧郁、愁苦时,到野外散散步,并试着把步伐放轻松些,或边走边跳。胸中的愁闷就会散失。心慌意乱时,试着抱紧胳膊,或紧握双拳,就可稳住情绪。

七、法。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得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篇9

关键词: 运动干预 灾区学生 心理健康

国内对运动干预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5·12汶川地震”之后开始的。在诸多的相关研究中,理论研究占绝大多数,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在以上这些研究中,理论方面的研究以综述类研究居多,文中提出的多是相对笼统的意见或建议。实验类研究呈现给读者的往往是实验的设计及结果,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问题的。纵观这些研究,唯独缺少的是相对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文章。鉴于此,笔者试图从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及运动处方三个方面对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阐述,以期为灾区的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份从运动干预的角度促进灾区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字材料。

1.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5·12汶川地震”之后,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的杨艳杰等九位同志对安置在成都温江树人学校的汶川、都江堰、江油等地震灾区的137名中小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恐惧、焦虑与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与对照组学生的相应指标,且与对照组指标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的结论为:地震发生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症状主要表现为恐怖、焦虑、精神病症状。灾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灾区学生,对他们应开展心理救助与照顾[1]。

无独有偶,第二军医大学军事航海医学教研室、第二军医大学心理救援队、第二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及第二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的8名心理健康工作者曾在地震后到茂县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救援工作,结果显示:在干预的40名儿童及青少年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健康因子为恐怖、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2]。

成都理工大学的张晓林对2628名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他关注的侧重点在于研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地震之后一个月,汶川震区的中学生的抑郁、躯体化、恐怖焦虑、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等5个因子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常模”比较,得分均高于“常模”,且差异呈显著性[3]。

以上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研究的时间都集中在汶川地震之后,研究的对象均为汶川地震灾区的儿童及青少年。这样的研究更具有可比性,研究的结果具有更大的借鉴意义。三项研究成果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恐惧、躯体化、人际关系紧张、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方面,集中在焦虑和恐怖因子上面。

2.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回顾

2.1缓解焦虑效应方面

到2001年为止,国际上至少已有6项关于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的元分析研究。这些元分析中,最多的涉及159项原创研究,最少仅11项。6项元分析均指出,所有用于元分析的原创研究都认为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显著相关[4]。

国内的徐波、季浏等运用体育锻炼的方法对研究生的焦虑因子进行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研究生经过3个月的体育锻炼,其焦虑程度显著降低[5]。笔者曾在汶川地震后对汶川中学的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运动干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在缓解灾区中学生焦虑与抑郁方面具有积极效应[6]。

2.2缓解抑郁效应

国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自20世纪初期以来,国外发表的有关体育锻炼与抑郁方面的研究文章有一千多篇。在诸多研究中,有关元分析的研究至少有5项,相关研究中5项元分析得到的结果比较一致,即无论是长期体育锻炼还是短期的身体锻炼都与抑郁的显著降低不无关系。

North等人(1990)[7]检验了所有被试类型,发现身体锻炼比放松训练或从事快乐活动降低抑郁的效果更好。Craft & Landers的研究显示,身体锻炼配合个体心理疗法或药物治疗能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8]。

国内的季浏从生化基础、认知效应及社会交往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了体育锻炼缓解抑郁的效应。首先,从生化基础方面讲:体育锻炼可使体内的物质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比如由于运动而引起的血流速度加快可提高机体对氧的利用率,进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人在运动后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同时,体育锻炼能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量增加,提高下丘脑和脑垂体分泌多巴胺的水平,两者都具有缓解抑郁症状的作用[9]。

2.3提高身体自尊方面

国外目前有4项关于身体自尊或身体自我观念的元分析研究。这些元分析中包括的原创研究从10项到51项不等[10],所有的分析结果趋于一致,那就是身体锻炼可以增强身体自我观念,提高身体自尊分数,提高的范围为小到中等。

国内张立敏[11]的研究显示,被试通过身体锻炼,身体价值感或身体自尊有了显著提高,但整体自尊和生活满意感却没有显著改变。这说明,3个月左右的身体锻炼可能只对身体自我观念有特异性影响。

2.4缓解恐怖、人际关系紧张和强迫方面

在《重大灾害后青少年心理康复的体育干预策略及实证研究》一文中,欧阳新辉、雷慧对寄读在雅礼中学、明德中学和湖南师大附中的100名汶川中学生进行了运动干预,结果显示:被试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2个因子上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

曾芃等运用运动处方的形式对广州市两所中学的300多名中学生进行了运动干预实验,结果显示,运动处方的实施能够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干预的因子主要为“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抑郁”、“偏执”等方面[13]。

3.针对灾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运动处方

3.1项目

项目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1)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愿意接受的项目;(2)非对抗性的项目。因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或者愿意接受的项目更容易让锻炼者坚持下来。而非对抗性项目不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笔者推荐几种活动项目供选择:慢跑、健美操、瑜伽、民族舞等。

3.2时间

参加者刚开始锻炼很难持续较长的时间,所以对其锻炼的时间不能做具体的要求,应以参与者锻炼后不感觉特别累,第二天早上醒来后没有疲劳感为宜。当参与者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每次锻炼的时间要逐渐延长,控制在20~40分钟的时间较为合适。

3.3强度

参与者从小强度开始,循序渐进地把强度加到中等强度,并控制在中等强度的范围之内。如果以心率来控制,就以最大心率的30%~60%为依据。

3.4频率

在当前的体育锻炼研究领域里,关于锻炼的频率存在一些争议,特别是围绕2~4次/周和3~5次/周的争议较多。其实,对于锻炼者而言,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在每周2至5次的频率之内,个体根据自身的锻炼感觉确定适合自己的锻炼频率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杨艳杰,乔正学,邱晓惠,等.地震灾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512-1513.

[2]沈兴华,叶小飞,彭云丽,等.地震灾区茂县儿童、中学生震后急性应激心理反应及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81-483.

[3]张晓林.地震灾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体育干预作用机制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5):198-202.

[4]毛志雄,高亚娟.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一)[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0):32-37.

[5]徐波,季浏,等.体育锻炼缓解研究生抑郁和焦虑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42-43.

[6]李延武.体育锻炼缓解灾区中学生焦虑与抑郁的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41-43.

[7]Yao,T.,Andersson,S.,& Thoren,P.Long-lasting cardiovascular depression induced by acupuncture-like stimula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 in unanaesthetized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Brain research,1982,240:77-85.

[8]Craft,L.L.,& Landers,D.M.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clinical[J].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1926(6):320-333.

[9]靖华,季浏.体育锻炼对儿童抑郁的缓解作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4):555-5-56.

[10]Spence,J.C.,Poon,P.,& Dyck,P.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on sel-f concept:A meta-analysis[Abstract].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1997,19:109.

[11]张立敏.不同锻炼方式对特殊人群自我观念和生活满意感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3.

[12]欧阳新辉,雷慧.重大灾害后青少年心理康复的体育干预策略及实证研究——以汶川地震部分寄读学生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9(6):91-96.

篇10

【关键词】时政;创办沙龙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49-01

1.创办时政沙龙的必要性。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热心涉猎各种新鲜事件,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创办时政沙龙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选择。

1.1创办时政沙龙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需要。

时政沙龙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多样的活动模式,突破了相对固化的中学教材内容和传统的课堂教育习惯,这必然拉近政治教育与学生情感、兴趣的距离,从而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宣传等多方面的素质。我们不能把这种活动仅仅看成是信息交流和成果分享,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探究问题时所碰撞出的创造性思维及其思想交流的火花,以及由此产生的思维的发展。

1.2创办时政沙龙有利于适应高考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序言中写道:“时事政治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学的补充。”近年来,政治科高考把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时事的重点热点统一起来,为中学政治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高中阶段创办时政沙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时政问题的能力,迎接祖国的挑选。

1.3创办时政沙龙是突破课堂教育课时限制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序言中明确规定:高中阶段每年时事政治课不得少于17课时,至少有1-2次社会调查活动。但实际上由于政治科教材和课时的双重压力,这17课时很难得到保证,在高中阶段追加思想政治课的总课时几乎不可能。基于此,有选择地集中部分学生因材施教地开设时政沙龙,则可以突破课时的限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

1.4创办时政沙龙是消除中学生时政认识偏差的需要。

在中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逆反心理和盲从心理相伴相生,他们勇于思考但无奈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觉悟有限;在思想政治课学习中,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盲从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在时政沙龙的活动中必然会暴露出学生的认识偏差,指导教师能够有着比课堂教育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时间来纠正这些偏差,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更能够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群体素质在时政认识上的提高。

2.时政沙龙的实施策略。

2.1学生成员:每个时政沙龙小组以20个左右的学生成员为宜。

选择学生成员要注意两个标准:第一是针对性,要求沙龙成员确实有关注与研究时政的兴趣,我们不能完全以学生成绩或现有的时事理解能力为标准;第二是广泛性,要使学生成员成为“酵母”,对全校学生的时政理解有尽可能大的辐射作用,故成员不要局限在一两个班上。

2.2指导教师:每个时政沙龙配备1-2个指导教师,加强对沙龙的管理和引导。

指导教师本人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正确的世界观,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具备一定的时政理论和分析能力,知识面较广,善于把握时代节拍并能作较深度分析;三是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善于应用多种途径不但扩充自己的时政信息,分析时政能有一定的新意,能创造性地开展和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3活动形式:

时政沙龙应从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学生为本,采取更加活泼多样的活动形式,如新闻综述、民主讨论、时事简报、社会调查、相声小品、网络查询等等。活动场地可以在学校,也可以有目的的选择校外,尽量拉近学生与时事的心理距离。在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能力培养。

2.4活动内容:

沙龙要保持其生命力和维持学生的浓厚兴趣,必须不回避时政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要紧扣时代脉膊,时政的内容可覆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可以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汇成生动的知识宝库。在时政沙龙活动中,可以把时事政治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交互,从而丰富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