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文体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歌的文体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诗歌的文体特点

篇1

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以书籍出版为工作中心、档案资料繁杂、档案使用频率高等特点。由于大多数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管理,工作中心明确,其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图书的出版发行而展开的,所以出版社的档案涵盖范围非常广,包含了编务、书稿、样书、质量、发行、印务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工作阶段都有详尽的档案资料,它们充分反映了出版社的工作内容和流程。

二、出版社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

目前,许多出版社在人员配置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按照相关规定,出版社的各工作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档案管理人员,但是一些出版社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各部门间也缺乏合作交流。

2.出版社档案资料数量大幅增加

书稿是出版社中常见的一种资料档案,它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多样,仅这一项,就加大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但是,除了书稿之外,出版社的资料档案还包括人事档案、质量抽检材料、库房资料等材料。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日益增多,而且增长速度极快,甚至有的出版社达到了每年新增四十多万卷的程度。

3.管理工作不到位

根据规定,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其领导机关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地新闻出版局是每个地区出版社的领导机关,理应对当地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采取相应措施。然而,大多数新闻出版局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对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关注度不足,监管不到位。

三、出版社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1.健全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首先,出版社应开展招聘工作,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按照规定配给各部门相应的人员数量,保证每个部门都具备三名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次,出版社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在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中选出代表进行部门间的交接与合作。由于出版社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按照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管理、移交的顺序进行,所以需要依靠编辑室、主编室以及档案室共同合作完成。出版社只有重视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才能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运用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出版社应尽可能地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以便开展管理工作。此前,受信息化水平的限制,出版社通常采用纸质稿件和资料,来完成图书的出版工作,所以存有大量的纸质的档案。这些纸质档案不易保存,容易缺失,且查阅难度大。然而,电子档案比纸质资料更加便捷,不管是在保存方面,还是在查找方面。鉴于此,出版社可以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转变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形式。

在建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制度后,出版社要在各个环节上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如在存储时,出版社可以派专人负责档案的存储和整合,以避免资料存储的重复或缺失。

3.加强出版社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首先,各地新闻出版局要注重落实国家的相关规定,积极并严格地履行工作职责,正确认识到出版社的档案管理事务并非只是出版社的内部事务,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各地新闻出版局要按照规定办事,监督、检查以及指导当地的出版社。出版社也可向上级反映情况,提高当地新闻出版局对出版社事务的重视程度。两者的相互督促有利于加快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步伐。

篇2

关键词:文体学 飞鸟集

Ⅰ引言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因情形而异的语言用法特点的学科。文学文体学有三个特点,即:(1)运用语言学的方法来讨论文本;(2)用客观的标准,而不是凭主观价值观和印象,来讨论文体;(3)强调语言的美学的特性。文学文体学旨在通过分析文体,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获得更大的文学效果和美学感受。

泰戈尔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他追求爱、真理等人生态度。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评价:泰戈尔创作的诗“是社会高度文明的产物,就像在沃土中茁壮成长的灯芯草”。《飞鸟集》是他的一本散文诗集。本文选了郑振铎和陆晋德的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文体学角度,从词汇、句子和修辞几个方面来对比研究原诗与两个译本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Ⅱ 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1.词汇对比分析

词汇是语言组成的基本结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词汇的选择应该要符合原文本的文体风格。也就是说,在译诗歌或散文时,译者选的词应符合原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达到原文本所产生的美学效果。通过分析,译者发现郑译本选择的词汇比较朴实,而陆译本选择的词汇更具诗歌的特点。

(1)原文:My day is done, and I am like a boat drawn on the beach,listening to the dance-music of the tide in the evening.(第55首)

郑译:日间的工作完了,于是我像一只拖在海滩上的小船,静静地听着晚潮跳舞的乐声。

陆译:我的一日已尽 像一条拉上沙滩的小船 聆听夜晚的浪涛 摇出拍岸的舞曲。

根据这句诗的语境,可得知"my day"指的是白天的工作,郑译成“我的一日”比较符合诗中所要表意义,陆译成“我的一日”感觉别扭。"drawn"这个词表现出工作一天后,身体疲惫的感觉。郑译成“拖”很好地传达累的感觉,陆译成“拉”就未能完全表现出这种感觉。中文里,人们习惯使用两个字组成的词组来表达意思,这样,陆将"dance-music"译成“舞曲”就比郑译的“跳舞的乐声”要好。同样,郑将"the tide in the evening"译成“晚潮”要比陆译的“夜晚的浪涛”要好。终上,这一节诗是否可以译成:

日间的工作完了,我像一只拖在海滩上的小船,聆听晚潮的舞曲。

(2)原文:In my solitude of heart I feel the sigh of this widowed evening veiled with mist and rain.(第72首)

郑译:这寡独的黄昏,幕着雾与雨,我在我心的孤寂里,感觉到它的叹息了。

陆译:在雨雾如纱的黄昏 在我心灵的一个角隅 我好似听到 一位寡居者的叹息。

"this widowed evening"中"widowed"用作形容词来修饰"evening .” "widowed"是"widow"的形容词形式,原意指的是“失去了丈夫了的,寡妇的”。用在这里修饰"evening"则说明夜的孤寂。郑将其译成“寡独的黄昏”能表达其意思,而陆将其译成“一个寡居者”,明显就出现理解错误了。"solitude"是一个抽象名词,意为“独处,独居”。郑将"my solitude of heart"直译成“我心的孤寂里”,难以理解;而陆意译成“我心灵的一个角隅”,比较适合散文诗用词的特点,也易于理解。通过分析,这句诗,可以译成:

雾雨迷蒙的黄昏 孤寂 在我心灵的一个角隅 我感到它的叹息了

经过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在总共325首小诗里,其中约有58首诗两个译本的意思理解相差悬殊。译者在从事诗歌散文翻译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原文本的意思,然后在选词上遵守其文本的文体风格。

2.句子对比分析

相对于词汇来说,句子是更高级、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在表意上,它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1)原文:Life is given to us; we earn it by giving it.(第56首)

郑译: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陆译:我们被赐与生命 我们赚得的 就是我们付出的

这句诗里含有一个被动语态"is given",郑将被动语态译成了主动语态为“天赋的”,而陆保留了被动语态“被赐与”。中文里的被动语态有不情愿、消极之感,英文则无此感。原文并没有传达消极的感觉,相比较而言,郑译本要更符合汉语的习惯,更符合诗歌的句式特点。

(2)原文:God grows weary of great kingdoms, but never of little flowers. (第67首)

郑译:上帝对于大帝国会生厌,却决不会厌恶那小小花朵。

陆译:上帝对大帝国会厌倦 对小花 从来不会

原文体是一个省略句,郑在翻译时补回了省略的“厌恶”,陆在翻译时,保留了原文的省略句式,这也符合原文风格,所以陆译本要比郑译本好。

3.修辞对比分析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运用非常频繁。修辞是表现文体风格的一种重要手段。泰戈尔在《飞鸟集》中除了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外,还运用了平行、对照、通感等修辞手法。

(1)原文:Some unseen fingers, like an idle breeze, are playing upon my heart the music of the ripples.(第11首)

郑译:有些看不见的手指,如懒懒的微似的,正在我的心上,奏着潺缓的乐声。

陆译:慵懒的微风 像看不见的手指 撩拨着我心弦 奏出一波一波的乐音。

两个译本都保留了其中的比喻修辞,但两个译本的本喻体却不一样。原文体中本体是"Some unseen fingers",喻体是"an idle breeze"。但是,在陆的翻译中,本体与喻体弄反了。所以,这句诗中,郑的译本更符合原文本。

(2)原文:God 's hand is gentle, but terrible is his left hand.(第211首)

郑译:上帝的右手是慈爱的,但是他的左手却可怕。

陆译:上帝用右手轻轻地赐福 用左手重重地降祸。

这句诗中,原文本用了对照的修辞格。两位译者都保留了其修辞格。其中,郑译本采用了直译的翻译策略,而陆译本采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相比较而言,陆译本更容易懂。

(3)原文:The song feels the infinite in the air, the picture in the earth, the poem in the air and the earth…

郑译:歌声在空中感得无限,图画在地上感得无限,诗呢,无论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

陆译:歌声 可在空中无限舒展 绘画 可在大地无限渲染 诗歌 两者都可

原诗运用了平行的修辞,用来增强气势和加强节奏感。两个译本也都运用了平行结构。

总的说来,在修辞层面上,两个译本差别不大,都保留了原文本的修辞格,都达到与原文本相同的文学效果与美学感受。

Ⅲ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文学文体论对文学翻译起到重要作用。两位译者的翻译在词汇选择、句式运用上各有特色,尤其是在对一部分诗的理解上相差很大,但是两位译者对修辞的处理方法很一致,基本上都保留了原文本的修辞格。经过对比,可以看出,郑译本在用词和句子运用上更加朴素,力求达到最大程度的忠实。而陆译本,更加注重诗歌的文体风格,遣词更华丽,富有诗意,句式运用上更加灵活,但其对原文本的忠实度不如郑译本,甚至出入比较大。

参考文献:

[1] 申丹. 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J]. 中国翻译 2002(1):11-15.

[2] 泰戈尔.飞鸟集 [M].郑振铎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 泰戈尔.飞鸟集 [M].陆晋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偏离;连贯;诗歌

【Abstract】English poetr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genres in its tex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iational features in English poetry, and shows the combination of deviation in form and coherence in theme.

【Key words】Coherence; Deviation; Poetry

连贯是关于语义的概念,是语篇意义或内容的体现;语言形式和语篇内容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他们之间是统一的。换言之,语言形式上的偏离和语篇意义上的连贯是一致的。偏离的语言形式正是为了突出主题,是为了实现意义上的连贯。

俄国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Jan Mukatovsky在他的《标准语言与诗化语言》中指出,诗歌语言就是“对标准语言常规有意识的违背”(Jan Mukatovsky,1964)。他这里说的“标准语言常规”指的是人们平常所使用的语言,所谓对常规的“违背”,就是语篇中的“变异”(deviation,或叫“偏离”),所谓“有意识”,指的就是诗人创作时的意图和动机(motivation)。诗歌往往打破常规,打破表面形式上的连贯,以获得非常的效果。这就使得读者不得不打破常规思维,借助语境因素来发现诗歌深层意义上的连贯。实际上,偏离是形式上的,是语篇推陈出新的一种手段,而连贯是意义上的,是语篇的目的;偏离的形式只有存在意义上的连贯,语篇才可以被接受;偏离和连贯在语言上是编码和解码的问题,体现了作者的创意和读者的解读的关系。这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点。

诗歌形式上的偏离可以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等方面。

1 语音偏离

诗歌是音乐性的,讲究的是音韵和格律。诗人有时为了达到格律上的合拍,会故意改变词汇的发音,以使整首诗合乎节奏。英语诗歌中存在一些省略和变音的现象,但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识别这些词汇而不会影响对诗歌连贯的解读。如:

I wander thro’ each charter’d street,

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

And 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

The mind-fog’d manackes I hear.

How the chimney-sweeper’s cry,

Every black’ning church appals,

And the hapless soldier’s sigh,

Runs in blood down palace walls.

But most thro’ midnight streets I hear,

How the youthful harlot’s curse,

Blasts the new-born infant’s tear,

And blights with plagues the marriage hearse.

(“London”from William Blake)

诗中有五处用到省略形式。第一行中的thro’和chart’d,分别为through和chartered;第二行中的charter’d也是chartered;第八行中的mind-fog’d为mind-fogged;第十行中的black’ning为blackening,还有第十三行中的thro’为through。这些发音形式的变异完全是为了诗歌的音韵效果。当然,语音上的偏离还表现在很多词发音上的改变,如为了押韵,有时会把名词wind[wind]读作[waind]。语音变异始终是诗人们诗歌创作的焦点。但语音的偏离有时恰恰是为了表达一种连贯的意义。

2 词汇偏离

生造词、错误搭配是诗歌中词汇偏离的常见形式。为了获取非常的效果,诗人总是能在词汇方面创新。如:

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

More thinner than recall

More seldom than a wave is wet

More frequent than to fail

It is most mad and moonly

And less it shall unbe

Than all the sea which only

Is deeper than the sea

Love is less always than to win

Less never than alive

Less bigger than the least begin

Less littler than forgive

It is most sane and sunly

And more it cannot die

Than all the sky which only

Is higher than the sky

E. E. Cummings的“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一诗中,第二小节第一行It is most mad and moonly中的moonly和第四小节第一行It is most sane and sunly中的sunly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通过加词缀而生造的词。此外,为了突出,诗中还用了转化词性的方法,如Love

is less always than to win,Less never than alive诗句中的always和never都已被从副词转化为形容词。所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揣摩诗人的用意,从而实现诗人在意义上的连贯。

3 语法偏离

所谓语法偏离就是指违反英语的结构规律,打破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恒定联系,导致其在句式、时态、语序等方面偏离既定规则,迫使读者采用特殊的视角和方式来体验诗歌中负载的审美信息。在英语诗歌中,语法偏离较多地表现为指称的含糊、语序的混乱、句子结构的残缺等,但带给读者的却往往是意外之喜。如Dylan Thomas诗歌A grief Ago这一题目就属于语法偏离。首先,不定冠词a 后面修饰的应该是可数名词,而grief属于不可数的抽象名词;其次,ago是副词,它虽然可以作为后置修饰语用来修饰表示时间的名词如 a moment ago, a month ago但是grief是表达情感的名词,是不能用ago来修饰的。因此,诗人通过使用语法偏离手段,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猜测诗人的真正意图,以达到特殊的效果。这种表面上看脱离常规的用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表达诗歌主题,实现诗歌连贯的一种手段;是诗人引导读者正确解读诗歌的一种方式。

以上简单地说明了诗歌形式上的偏离和内容上的连贯的统一。其实,诗歌形式上的偏离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与诗歌的文体特点是分不开的。诗歌要有意境,就必须不断创新,形式上的创新往往是诗人选择的项目。因此,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要从诗歌变异的形式中寻找意义上的连贯。

偏离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显著特点。正是诗歌的这一特殊性,成就了它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使诗歌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审美素质的必然选择。诗歌形式上的偏离和内容上的连贯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李冰梅.肯明斯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J].国外文学,2006(2).

[2]于建华.语言偏离的诱惑[J].外语研究,2006(2).

[3]董桂荣.诗歌中偏离的艺术效果[J].长沙大学学报,2010(6).

[4]张锦峰.英语诗歌中的隐喻与语篇连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篇4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非诗化;传统诗歌;倾向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4-01

诗歌的诗化是指在内容上、思想上、情感表达上的传统模式,而现当代诗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将通过介绍诗歌的定义、现当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比较、现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表现及弊端等,对我国现当代诗歌的特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丰富情感、反应社会现实,且具备一定韵律和节奏感的文学体裁。诗歌独特的韵律增强了其可读性,从最初孔子及其弟子编撰的《诗经》到《楚辞》、汉乐诗、唐诗、宋词、元曲,最终成为近代诗、现代诗。经过一代代的发展,很多优秀的诗歌被流传下来供人们诵读。诗歌在推进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出现现当代诗歌的非诗化倾向的原因

(一)现代人对诗歌的要求逐渐增多。现代社会正处速发展状态中,单一的表达方式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因此,当代诗人便在作品中使用了各种创新技巧,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要。

(二)时代不同,反应的社会现实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诗歌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不断发展中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不同时代背景,人们思考的问题也不相同。现代诗歌反映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三)人们思想上的转变。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人们在思想上多了许多包容性,传统的含蓄内敛的性格逐步改变,由保守的性格慢慢增添了开放性与创新性。这些特性被直接表现在了现当代诗歌的创作中。

(四)学习西方现代诗歌学派的结果。西方现代诗歌学派起步比我国早,发展较为成熟。在我国早期的现代诗创作者中,很多都借鉴了西方诗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技巧。因此,纵观目前的现代诗,多数具有西方诗歌的特色。

三、现当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比较以及现当代诗歌的非诗化倾向表现

(一)由文言文逐步向白话文过渡。现代诗在语言上与传统诗歌有很大区别。古代诗歌大多使用文言文的形式,而现代诗歌多使用现代人通俗易懂的语言。因为在抒发作者情感的同时还要便于读者理解,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语言形式上的差别是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最显著的区别。

(二)文体格式不再统一。传统诗歌绝大多数要分段、分行,一般采用四言、七言等较为统一的文体格式。而现代诗歌的形式比较随意,不拘泥于格式的要求,没有严格规定,作者可以自由发挥。

(三)诗歌内容由含蓄转变为开放。由于社会背景、思想观念的不同,传统诗歌注重含蓄的表达方式,常常通过具体的事物、情景来抒发感情。而当代诗歌在内容上比较自由随意,开放性强,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到“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不直接写内心的愁苦,而是通过“黄花”的凋零来抒发自己悲伤的情感。曾经繁盛的花朵美得令人驻足观赏,如今却如此破败,无人理会。前后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传统诗歌会给读者留下很大的遐想空间,以物抒情,以景抒情,情感含蓄,诗歌的衔接韵律感强,句式紧凑,使人回味无穷。这些特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诗化。

现代诗歌的感情表达较传统诗歌更为直接,比如宫辉的《清明雨》中写到“一个青年酗酒后喊着要喝水,一个伤兵正用舌头舔着岩山的青苔”。通过生活安逸的青年和征战沙场的伤兵进行对比,体现出作者对不懂得珍惜生活的人们的哀叹。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是现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的主观原因。

四、现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的弊端

现当代诗歌虽然在内容、语言、表达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但是也存在着不足。现代人创作出了许多新新题材,只是丰富了形式,在内容上却欠缺不少。把白话文稍加改动就变成了所谓的诗歌,这是现代人急躁的表现。只求结果不注重内涵,只会造成诗歌繁荣的假象。当下有关部门应当针对这些现象做出整改方案,不能让“假作品”滥竽充数,要提高现当代诗歌的档次,使现当代诗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

五、结语

现当代诗歌的非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文体格式、表达方式上,这与社会发展、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思想的改变有很大关系。非诗化倾向淡化了传统诗歌的特点,使现代诗歌出现了较为混乱的局面,需要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1]高燕.当代诗歌非诗化倾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4.

[2]胡艳琳.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D].北京大学,2012.

[3]赵彬,崔煜杨.论当代女性诗歌艺术变革的叙事化倾向[J].华夏文化论坛,2013,(1):247-254.

篇5

关键词:文体;迁移;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和前言里反复指出:语言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文本语言中所表出来的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强调披文入情、批文入境、缘文悟道等,却忽视了文本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素材的安排,缺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范式,缺少得当的迁移运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笔者以为要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关键还是要立足课堂,着眼于语用能力培养,心无旁骛,多举并措,夯实语用根基。

王崧舟老师认为,完整的阅读教学不能满足于感受,止步于分析,也不能囿于知识或积累的屏障,更重要的是迁移,引导学生将感悟到的文本转化为一种可以运用的语言能力。简言之,就是从“语文知识”走向“语言实践”。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更加突出了教学中对不同文体阅读策略的要求,文本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作为形式因素,不同文体都有它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语言的技巧等方面,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文体的课文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不同的价值取向。笔者通过梳理发现,以新、实、简、美为个性特征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现代的延伸,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理念。无论是诗歌、形文,抑或是记叙文、说理文,都是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基石,可谓篇篇都是学生实践语言、提升素养的好范文。限于能力和篇幅,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下面就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文体,简要谈谈基于不同文本体式的课堂,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提升素养的训练策略。

一、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不能不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最富建设性的大胆创举,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诗歌的格律,不强调一定要押韵对仗,也不一定要朗朗上口,但更注重意象的表现,是一种意象之美。现代诗歌语言优美凝练、结构巧妙完整、感情充沛强烈,作为教者,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更要引导他们在积累中建构语言框架,提升语文素养。教者在《一株紫丁香》这一教学片段中给孩子们充分想象、说话的空间,将词语具体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为学生建构语言框架,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学习中来,主动建构知识,获取信息,习得表情达意的方法,在吸收与积累的过程中学以致用,生成自己的个性表达。

二、说理文

教学说理文时,我们要从文体特点入手,依体而教,顺文而导。如果仅仅让学生知晓和理解文本讲了什么道理,那只是“知其然”的过程。我们更要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对文章进一步进行阅读,“知其所以然”,领悟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说理的。

要引导学生领会选材的典型性,既是理解课文内容,也是学习表达方法。往往我们在教学说理性文章时,紧紧围绕课文内容大谈道理,把语文课异化成“思品课”。我们教者既要关注“说什么理”,更要关注“如何说理”,思考“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带领学生从中揣摩说理方法和表达规律,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谈得上真正得到提升。

三、记叙文(写人类)

叙事性文章以其鲜活的生活故事和难忘的生命经历阐述哲理、刻画人物,情节生动,形象丰满,语言精妙。记叙文占据小学语文教材的大半壁江山,根据记叙文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记叙文进一步细分为写人类、记事类、写景类以及状物类。通常,我们把文本内容围绕人物形象深入理解展开叙述,并突出人物的特点为主要内容的课文,称之为写人类记叙文。人物的外貌描写是这类文章经常采用的写作方法,我们教者在教学此类文本时要考虑如何找准读写结合点,实现读写迁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这一学习板块中,教者让学生仿照课文外貌描写的独特手法,在新的语境中让学生描写“撑排人”的外貌,从而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外貌描写的表现手法,通过练习和运用,迁移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真切的语言表达技能,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四、散文

“若乃云锦散文於沙纳之际,绫罗被光於螺蚌之节。”散文的语言富有清新之雅,活泼之韵,音乐之美。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习习春风,温柔可感。散文类文本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绘本,更是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的大戏。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止步于对语言的鉴赏、玩味,抑或是对情感抒发的揣摩上,那我们的教学注定是高耗低效的。弗西斯・格瑞莱在《培养阅读技巧》中说道:“阅读是读者积极活动的过程。读者带入这一过程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所找到的东西还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进行一些围绕文本或超文本的拓展创造,意义就会更大。

教W中教师可将原文稍作改动,鼓励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改写文本内容,虽然一开始多数是对原文稍加改变,但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方式乐此不疲,慢慢就找到了诗意,找到了语感。这是建立在对文本语言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学生对阅读、表达的渴望被唤醒了,运用文字的能力提升了。这不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语文素养吗?

当然,苏教版教材文体形式还有很多,实践语言文字的方式很多,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也很多,这里笔者只是将自己在平时的阅读、学习和教学中认为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几种文体作简要罗列,商榷之处有待指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刚进入新课改时,无论学校还是教师,都小心翼翼,就怕三年后的高考考砸了。于是,针对高考,贴近高考,就成了自然的选择。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中,一直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至于其他的,老师能顾及当然好,若顾及不上也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现状使得现代新诗在中学课本中的地位极其尴尬。

除了高考对新诗的“排斥”态度,新诗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位置和选文范围也极为有限。在被广泛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新诗仅占一个单元,并被安排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其单元课文包括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其中,的《沁园春·长沙》虽然产生于1925年,但属于现代范畴。三年前我们怎么教呢?我们从个人经验出发,从政治导向出发,从考试出发,将的《沁园春·长沙》做了重点解读,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翔”做练字训练,将词的上片写什么景,下片抒什么情做高考题似的设计与提问,比如“这首词的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由于有着多年的教学积累和大量的应试教学经验,大多数教师对旧体诗的理解与教学相对成熟,因此,当我们碰到不太熟悉的现代新诗时,便习惯性地用分析古诗的办法来分析新诗,分析诗歌的主旨、情感或某些字词。新诗的教学便只是走走过场:读一读新诗,背一背新诗,介绍介绍作者,讲一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对新诗产生基本的认识,更别谈让学生燃起写作新诗的兴趣。

于是就有个感觉,现代诗歌的教学过于冷清,可有可无,成为鸡肋,现代诗歌教学走向边缘,走向了无趣,而无趣的事做起来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于是,反思就成了自然的事。

现代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简练的结构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简短的篇幅中又蕴含了一定丰富深刻的内容。与古典诗歌相比较起来,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少了一些束缚,在内容之中显得更为深厚宽广,其表现手法也没有那么约束且多样化,这样也就能让更多人接受并模仿创作。一些自由诗歌,曾经在八十年代的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读诗写诗的青少年却很少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地位也处于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迷茫。

那么,如何走出迷茫,面对又一次现代诗歌单元的教学,我们的设想是:回到现代诗歌的本质,回到现代诗歌的原点。

现代诗歌的本质和原点在何处?作为教师,不必在概念上纠缠,基于王荣生等人的研究,我们定位于现代诗歌的文体和几个核心要素,讲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诗的抒情性,二是现代诗的外形(形式),三是诗的音乐性,四是诗的意象和意境,五是诗的比喻、反复和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据此,的《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定位于与新诗进行比照,据此,我们确定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能背诵这首词,能知道词的概念,能体会这首词的情感,能比较词与新诗的不同。也就是说,向高一学生讲清楚什么是词,词有什么规定性,语言有什么特点。教学中,学生只要了解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体会其情感即可。侧重点是选择一首名为《鹰》的现代诗与之比较,并将的这首词用现代口语加以改写,让学生进行比较,目的是区分古体格律诗和现代新诗。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比较,大体能感受古体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的积极性,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有必要简单介绍中国现代新诗的历史,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的历史意义——那可是参与了中国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的诗歌啊!这样,在讲戴望舒的《雨巷》时,我们将学习目标确定为:能背诵这首诗,能知道现代诗的概念,能体会这首诗的情感,能感受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我们将侧重点放在情感和形式上。情感上,戴望舒不仅有着当时的时代烙印,也有着个人的心境。形式上,教师可介绍象征派诗歌对戴望舒的影响,在诗歌句式来理解叶圣陶所说“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的含义,并将其与的《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作比较,这样,学生能比较容易地感受到两首诗在语言、句式上的不同。同时,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明了《雨巷》的意象和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以便理解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的承续关系。

而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简单介绍徐志摩和闻一多提出的“新格律诗”主张,同时将这首诗的诗行排列与《雨巷》比较,让学生理解现代新诗的外形,也即诗行排列的创新与变化。同时,体会新诗的一个重要手法是比喻和反复。

当然,对这首诗的语言感受和品味也必不可少。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诗句,完全是现代的词语,现代的句式。如果和古诗句比较,比如和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相比较,何为古诗句,何为现代诗的句子,结果能立刻显现。

要强调的是,上述两首诗歌还特别适合朗诵。教师应教会学生找出诗歌的韵脚和诗句的节奏,把握轻重音,教会学生朗诵。教师还可利用名家朗诵材料,让学生学习朗诵,爱上朗诵,进而喜欢诗歌,喜欢一种诗意生活的方式。

在学习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我们将学习重点定位于,比较这首诗与《雨巷》和《再别康桥》的语言与诗行排列,学习这首诗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判断这首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以让学生建立文体意识。同时,还可比较这几首诗抒情方式的异同。

篇7

关键词:错误;文本分析;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72-01

一、引言

一直以来,郑愁予的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身为现代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在其众多的诗篇之中,《错误》是其广为流传的名篇之一。本文尝试从文体学的角度剖析其魅力所在。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学科。文体分析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达到鉴赏的目的。里奇和肖特列出了可供分析的四大层次:词汇层、语法层、修辞层以及衔接和语境层。本文将从词汇层面对郑愁予的《错误》进行文体分析。

二、具体分析

(一)整体特点

1.本诗用词考究,较正式,但也不乏口语的活泼色彩。

以“跫”为例,字典里解释为脚踏地的声音,即脚步声,本诗却没有用“脚步声”而使用“跫音”,足见其用词的正式和考究。但是一组很口语的词 “哒哒的马蹄声”给整首诗增添了动感和活力。

2.以描述性词语为主。

例如,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等都是描述性的表达,描述性表达是指客观、实在的记录,把评论的权利交给读者,其产生的效果是读者有更多的自己的想法、能以自己的经历出发、从不同角度理解、把握整首诗。

3.选词介于大众型和专门化之间。

全诗中没有生僻、复杂的词,也没有特定的专有名词。但是,若想彻底的理解把握作者写这首诗想抒发的感情,还得很好的理解莲花、东风、柳絮、春帷等词在中国古典文化里的特殊意义。因为作者的古典文化功课做得很好,诗中也有很多文化意象,要想彻底读“懂”,还是得达到古典文化的“专”。

4.通过应用词语的内在含义和关联含义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在本诗中俯拾皆是。

例如,江南、等在季节里的容颜、莲花的开落、东风、柳絮、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小小的窗扉紧掩、美丽的错误、归人、过客等词从文化层面讲都不是“单一”。

(二)名词

全诗19个名词共出现了21次。结合上下文,这19个名词均是具体名词。江南、季节、容颜、莲花、开落、东风、三月、柳絮、心、城、青石、街道、跫音、春帷、窗扉、马蹄、归人和过客等18个名词较好理解。这里重点分析一下“错误”一词,通常而言,“错误”可算为用于指代事件的抽象名词。但在本诗 “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中,错误具体指代了“哒哒的马蹄声”,属抽象转具体,故应理解为具体名词。

(三)形容词

全诗8组形容词共出现了10次。由名词构成的有“季节里的”、“莲花的”、“三月的”、“青石的”共四组,由形容词构成的有“小小的”、“寂寞的”、“美丽的”共三组,由拟声词构成的有“哒哒的”一组。“青石的”形容街道的色彩,“季节里的”、“三月的”限定了“容颜”、“柳絮”和“春帷”范围,“莲花的”则表明“开落”的主体,以“小小的窗扉”和“小小的寂寞的城”来形容女子的“心”,显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坚定守望的信念。大有“小小的故事,小小的女人寂寞的心,小小的世界我遇见了你,小小的世界我丢了你”之韵味。

(四)动词

全诗共9个动词。都表达了重要的意思。既有动态动词也有静态动词。“走过”、“开落”、“不来”、“不飞”、“不响”、“不揭”等6个是动态动词,指行动,“等”、“向晚”和“紧掩”等3个是静态动词,指一种状态。除“等在”是及物动词外,其余的都是不及物动词。

(五)副词

全诗共2处使用状语。“打”相当于“从”,表明 “走过”的方向,但此处不用“从”而用“打”,就发音而言,“从”音为cong,“打”音为da,“打”更有节奏感,显出别样的轻盈、别样的美来。“在季节里的”表明的是“容颜”所处的位置,说明这位女子处在深闺,年年月月的等待心上人的归来,饱受思念的折磨。

三、结论

本文从词汇层面探讨了《错误》的文体特色。从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选词的过程中诗人匠心独运,秉持诗歌语言的经济原则,挑选极富丰赡意蕴的经典意象词语,全诗没有赘词冗句,可谓字字珠玑,从而达到言尽意余、立象尽意的艺术效果。诗人借古典语言创设了一个穿越时空具有古典美的现代诗歌情境,为我们解读诗歌提供了广袤无垠的思维空间。

篇8

关键词:意象选择;文体承载力;智性化诗风

中图分类号:1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011-01

“一个意象是在瞬间表现智慧与情感的复合体。”

――庞德(Ezra Pound)在《回顾》(1918)

一、意象选择

卞之琳30年代中后期的一批诗歌,虽然规格不大,聚焦于独立的意象和个人片断的感受,但一种包容广阔时空的努力愈发强烈,最为极端的例子就是《距离的组织》,短短数行,却利用相对的关照,以及用典,注释,实现了不同时代,空间经验最大程度的交织。《距离的组织》中选择意象短小精干,诗体小巧,如爱伦・坡的判断:“诗是唱出强烈刹那间的感情”所以长的不自然,短的才自然。”或用周作人的话来讲,“以抒情为本,以象征为精义的诗歌方式,成为了新诗理想的范本。”

从“小”也就是意象的选择的倾向性问题,为现代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诗艺策略,区别于同一时期浪漫的,粗暴的诗歌,为新诗创造了新鲜的感性,因而在30年代具有特定的文学史意义。此种意象的选择,在其跳荡和空间的延展中,某种向超越性敞开能,其实包含在对此意象倾向性选择的关注之中了。而这种选择的倾向性不只是卞诗诗艺上的特征,也似乎可以看作是“诗”在现代历史中基本的文体形象。

二、文体承载力

《距离的组织》其内在的宣泄方式,突破了线状的逻辑事理,把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时序生活和价值生活巧妙的贯通,根据情绪心理节奏变化的需要,思路动荡,想落天外,龙跳虎卧,未易追摹。它以甚少的诗行包含较大的生活容量,以简洁含蓄的审美意蕴直接调动读者的情感功能,以意象的撞击和转换呈现天机自到的流动的心理波纹。它并未仅仅服膺于思维与形象保持同一性的基本的但又不是唯一的原理(即亚里士多德的“A=A的原理),从而避免了使诗人自己感受事物的活动与符号活动在同一智力水平线上进行机械的替代,仅仅把作品视为所思所感的印象复制和事态物貌的描摹传移。

从另一方面来看,卞诗关于“诗”的文体想象,带来了可贵的自主性,使得诗歌成为历史普遍话语之外的一个保有丰富人性的特殊领域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约束了“诗”的历史可能性,尤其在处理现代繁杂,异质的经验方面,无法支配历史,人情,心智的广阔。

在坚持诗歌特殊性的同时,建立一种更为力的,更具有包容性的历史处理能力,就成为新诗面对的一重现代性焦虑。由卞之琳诗歌看来,虽然其竭力借助小说化,戏剧化,有了一种“小大由之”的扩张力,但从根本上斌没有化解整体的焦虑。

袁可嘉在1947年分析《距离的组织》时提出了“同质而不同量感觉单位”构成的说法,发人深省。某种“同质的”“特定形态的情绪”是诗人表现的“效果的目标”,但诗人表现的方式是“间接性,暗示性,迂回性,避免情绪的过度泛滥”的。也就是说,诗人采用的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渗透的“技术”,正是这种技术使这首诗的艺术表现躲开了伤感。

三、智性化诗风

哲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使得诗人对实体与表象,存在与意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感受,新的认识。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就是有意识的利用因科学,哲学,人文科学的发展而改变的诗人的思维与感受,来结构一首诗的意境。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物象的嵌合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牵涉到诗与哲学的联姻。智慧的节奏对于抒情诗人来说,自然同样不易捕捉,稍不留神就流于干燥无味的训诫,笨拙的物化也将导致智性的诗素为之泯灭。然而,诗的最高层面往往是哲理意味。就诗的最高层面问题,在此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柯可(金克木)曾将当时出现的“以智慧为主脑的诗”称之为“新的智慧诗”,认为这种诗歌“以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沉思为特点”,“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聚”。

篇9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讨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人们在选择语码进行交际时会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用原则。但是有时为了产生不同的文体效果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人们常常有意识地违背这些语言常规,形成语言变异,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语言变异产生文体效果,继而形成作者自己或某一作品的风格。

一、引言

严格的讲,文学翻译应该是原著思想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再现.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此.文学翻译中出现了多种变异现象.究其原因,多种多样。同时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这些非常规的语言形式就被称为语言变异。当这些变异现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时常会令人们难以揣摩,无从把握。

二、文学翻译及其变异现象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学翻译的难度。

三、文学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文体学和文学紧密相关,一直被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它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必修课,翻译工作者具有文体学知识将有助于发现原文的特色,从而忠实地翻译原文。

文体学理论认为,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号,一个词,一个句法,一种修辞手段或是某个叙事角度,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是突出主题,或是增强美学效果。因此,译者一定要对每个对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韵味,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体类中的不同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一)小说的翻译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变异

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这是作家借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马克•吐温的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小说的叙述部分即采用了经过锤炼的美国当代口语,书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语言的照录,请看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对话:

"Hello,Jim,haveIbeenasleep?Whydidn''''tyoustirmeup?""Goodnessgracious,isdatyou,Huck?Enyouain''''dead-youain''''drownded-you''''sbackagin?It''''stoogoodfortrue,honey,itistoogoodfortrue.Lemmelookatyou,chile,lemmefeel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充斥着讹读、省音、不合语法、用词不妥,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透过它们读者可以推测到有关这一人物更多的情况。

(2)叙述时空的混乱化变异

这一特点主要存在于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传统小说的叙述总是时空脉络清晰,要么依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要么采用倒叙,即使多有场景变化,但时间和空间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对心理现实刻画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创作观念及手法的缘故,如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时空变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维、语言混乱无序,过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纷乱一团,语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逻辑关连,变得毫无条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给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此时我们要引入一个文体学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它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

(二)诗歌的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Styleisdeviationofthenorm)反过来讲,语言常规的变异就是语体风格的意义。变异是超常规,超常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体现语体风格。变异是手段,通过变异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为“不落俗套”、富有新义,新义构成语体风格之意。“突出”通过语言变异来实现。如果把变异的语言现象看作“突出”,语言常规就是构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美貌。将此观点应用到诗歌的翻译当中将会使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如美国现代诗人mings曾写了这样的诗句“youpaysyourmoneyandyoudoesn’ttakeyourchoice”(1950)。他勇敢地冲破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在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后的谓语动词和助动词词尾加了-s和-es,给语体风格以新义

(三)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剧本与小说、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对话写成的。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小说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读(当然也可以朗读),而剧本却是最终要诉诸声形的(当然也可以拿来默读),由此它构成了与其他文体绝然不同的变异。剧本中的对话(对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当然,上述三种只是大致分类,在每一种类型中,语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语特点又会因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话语单调乏味,有的人则出语机智幽默,有的人言语矫柔造作,有的人则语言朴实自然……总之,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语言。

翻译舞台剧剧本和影视脚本,要充分考虑其上述特点,译好人物语言,充分体现原剧整体语言特色和具体的每个人的语言特色,使语言连同人物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就舞台剧剧本的翻译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该剧在另一个国度用另一种语言演出服务,二是译出来供人阅读。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译者都应考虑原文作为剧本的特点。如朱生豪在译莎士比亚剧本时,常常要让自己扮作剧中人物,拿译出的句子读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视翻译与普通小说翻译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时间。屏幕上演员说话时间如只有五秒钟,那译文的字数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员已经闭嘴,而配音却仍在说话,这对于译者是一个考验。同时,译文还必须照顾到演员说话过程中的停顿。如Memoriesarewonderful…andthegoodones…sticktoyoulikeglue.(回忆是美好的…好的回忆……将伴你终身。)如要将sticktoyoulikeglue译为"将象胶一样始终粘着你",那就太长了。配音要想逼真,还要考虑选词的口形与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来说,嘴巴张得较大,译时应选择开口呼的汉字,反之则选用闭口呼的汉字。此外,译者必须关注屏幕人物的动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粗俗高雅。

(四)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Addison)和斯梯尔(Richard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实自然语言。翻译英语散文时,对上述语言风格的变异不能不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语言变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体及其他效果。由于产生这些变异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表现特征也会很难把握,这就要求译者和读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些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促使文学翻译工作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SusanBassnettandAndre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M](London:Cassell,1990).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篇10

[关键词]广告学;现当代文学作品;美育;创新能力

现当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课,而作品选读则是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原著来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的课时是192学时,相对比较宽松,可以考虑到史论与选读结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和现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96学时,课程学习同样需要把作品与史论结合起来,不同的是后者要求知识面广,但无需深入。相比之下,广告学专业开设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只有48课时,时间紧,任务重,性质不同,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特点

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学科,文学大类,所发学士学位为文学学士。依其人才能力体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人文素养,支撑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美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前两门课程属文学作品选读,是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体系中人文素养支撑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带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陶冶审美情操,打开对美的事物的发现、鉴赏和创新的艺术道路。孙绍振说:“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广告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将此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语言,或文字,或口语。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程教学,人才能力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即将审美鉴赏能力内化于心的同时,不仅要外化于语言,还要将其外化于形象,以形象来反映情感与主题。因此,广告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时,更要注重如何将审美情感形象化。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论结合的讲授法,在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势必有所革新。

二、教材内容的甄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跨度大,从(1917)至当代,其中现代文学30年,当代文学近70年。如果仅以48课时来学习跨度大、内容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首要改革即是教材内容的甄选,不能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有选择性地甄选一部分文学作品加以重点教学。但目前广泛使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教材都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服务对象,所选教学内容并非完全适合广告学专业。所以,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广告文案写作等相关课程,突出美育特色。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内容甄选在文体上倾向于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而在具体内容上侧重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之所以选取侧重文学审美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需求,回归文学本身。“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2]对广告学专业来说,文学史、文学理论并不是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美以及培养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不能求全而应求精,不一定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或思想深刻的作品,而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审美性、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如文学大师鲁迅的《野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解读的作品,但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想过于深刻,缺乏文学史的背景难以很好地理解。所以,这些作品可以课后阅读,不构成教学重点。相反,文学史上被忽略的那些有着美感和意境的作品则入选为讲解篇目。整体上看,诗歌方面的可选择性较大,比方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谢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闻捷的《吐鲁番情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思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回答》等优秀作品适合于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重点揣摩。在散文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如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钦文的《鉴湖风景如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香山红叶》《雪浪花》、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等散文脍炙人口,可塑性强,不仅有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还能给人更多的画面感,利于启发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文字、意象、画面三者之间把握情感。到于小说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长篇,比如《伤逝》《边城》《百合花》《红豆》《骆驼祥子》等。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打破现当代文学的选择惯性,建构凸显美学特色、广告学专业特点的选文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授内容以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相结合,故其教学方法常以讲授法为主,对于重要作家作品时则采用文本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法为主,重传授知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同的是,广告学专业该课程如上所述,教学内容的甄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广告学专业学科性质和学生能力需求的独特性,该课程教学方法也势必做出相应调整,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诗歌教学,诵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理论深度和文学史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忽略诵读,也就没有安排太多时间让学生去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造成学生对现当代诗歌误读的现象。在浩若星辰的诗词作品中,现当代诗歌的成就虽然比不上古典诗词,也不乏优秀之作。诵读有助于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诵读诗歌,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同时,从意象入手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往往在广告中被运用得最多的是诗词中的一些意象,那么意象的捕捉与分析也就成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情感,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比较、分析其内涵,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最后再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其中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学会在诵读中锻炼自己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课后会有意识地去关注或搜集相关广告素材。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长篇小说,相对而言不适宜放置于课堂教授,比较适合课外阅读。正如袁志成博士指出:“过去一味的讲授式教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中没有作用,再加之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只开两个学期,共计九十六学时,只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半,面对如此浩瀚的古典文学知识,小说文体教学更是需要挤占时间。”[3]袁博士此处所言虽然涉及的是广告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小说文体教学,同样也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中的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可以采用课外学习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搜集广告语的意识去阅读相关小说,形成广告语言的语料库,与古代小说文体的学习相配合,形成古典、现代广告语言语料库,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广告语和广告文案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一堂课的教学仅用一种方法过于单一,它可以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穿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经历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之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意和写作中。广告学专业比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注重实践性,文学课不能培养某种技能的形成,却可以培养感知力和提升创造力。也就是说,审美创造才是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美育的最后一环。与此相应,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广告作品,可以是文案、影视等形式。总之,广告学专业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改变它在其他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传统面貌,契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它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配合,发挥其学科作用。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从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需求,在重视德育、智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