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法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法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关键词:非公经济;金融支持;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9)-0074-03

近年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快拓展小微企业多元融资渠道,开展直接融资专家行活动,积极引导和督促全省金融机构通过优化信贷流程、创新信贷产品,全力支持以小微企业为主的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4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2806.9亿元,同比增长12.5%,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全省非公济实现增加值2079.8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非公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

一、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非公经济发展。2015年,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灵活设定差别化的宏观经济热度参数和稳健性参数,调整优化“合意贷款”规模,认真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定向降准及差别准备金政策,2015年以来先后六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据统计,陕西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释放可贷资金约302亿元,其中定向降准累计释放资金约99.6亿元。此外,对辖内金融机构通过名录制将初创型科技企业、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对名录内企业贴现且利率低于当地平均贴现利率水平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

二是强化全方位金融服务力度,巩固金融支持非公企业长效机制。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立足陕西省非公企业多为小微企业的实际,加快拓展小微企业多元融资渠道,巩固金融支持非公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小微企业多方位金融支持。在系统总结民生金融主办银行、民生金融督导点等民生金融机制的基础上,2015年推出了信贷政策重点联系行制度,在辖内选择部分金融机构作为信贷政策重点联系行,结合各联系行自身特点,确定工行银行陕西省分行、北京银行西安分行、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西安银行等十家金融机构为支持小微企业重点联系行,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各行在支持小微企业和非公经济中的新做法、新成果以及困难与问题。将发挥财政、信贷政策合力作为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在上年与陕西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考评办法的基础上,2015年与财政部门联合对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对12家成绩突出的机构进行了表彰奖励。通过贷款增量奖励,陕西省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责任感不断强化,积极性显著提升。

三是积极开展直接融资专家行活动,推动融资渠道多元发展。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三稳两优”决策部署,推动直接融资比重提升,有效解决陕西“追赶超越”阶段的资金供需矛盾,2015年7月开始,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与陕西省金融办共同推动,在全省十一个地市组织组织开展“直接融资金融专家陕西行”活动,邀请省内外专家就直接融资产品、新三板上市等内容进行宣讲,全省累计有1000多家企业得到培训。积极动员辖内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募集信贷资金,推动长安银行获准发行金融债券30亿元,首期发行10亿元。对金融机构进行重点辅导,推动西部证券发行陕西省首笔金融机构短期融资券。截至2015年11月末,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为4321.23亿元,同比多增110.97亿元,增长2.64%,高于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速11.35个百分点,其中直接融资新增675.53亿元,企业债券融资580.99亿元,社会融资结构更趋优化。

四是全力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近年来,为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多次与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银企洽谈会、座谈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建立了“陕西中小企业融资信息服务平台・融资超市”。利用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债券融资的认识,增强非公企业直接融资的积极性,加快直接融资步伐。全面推动民生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增加对小微企业、涉农等民生领域信贷投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五是加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有效降低非公企业融资成本。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通过平台搭建、产品推介、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对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特色服务进行推广应用,全省金融行业涌现出一批专门针对非公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如建设银行陕西省分行推出“文保通”、“促业贷”、“果贸通”三项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创业促就业企业及大宗农产品销售企业的信贷产品;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推出了“银元宝”与全面发展、“银通宝”择优发展、“银链宝”培育发展的“吉祥三宝”批量服务模式。通过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了社会融资规模,降低了非公企业融资成本。据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对陕西省内89家银行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陕西省贷款利率水平指数为33.71%,较上季度下降5.6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季度下降,其中大、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指数分别较上季度下降6.69、7.95、8.53和7.71个百分点。

六是全面推进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陕西省是人民银行总行在全国确定的17个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一,从2006年开始,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就制定了《陕西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试点实施意见》,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制度。2015年以来,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进一步建立了试验区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确定延安市洛川县、渭南市蒲城县、咸阳市旬邑县、安康市宁陕县、杨凌示范区为西安分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通过信用评级授信,有效解决了农村经济金融衔接互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好地促进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发展,对农村地区信贷投放的增加,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积极实施开展小微企业信用增值计划,培育小微企业信用文化,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通过建立培育池,引导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对筛选的1244户小微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育,并确定信用培植的重点联系行,将筛选培育企业进行定向推荐,其中589户小微企业获得了30.2亿元信贷支持。

二、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是非公经济整体“大而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占全省GDP比重由2010年末的49.5%提升到2015年末的53.4%,提高3.9个百分点,撑起陕西经济的半壁江山。但全省非公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的特征未得到改变,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管理水平差,而且大多数非公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同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进入和退出的频率相对较高,抗风险能力差,直接导致我省非公企业贷款风险显著大于公有制企业。

二是服务于非公经济的金融体系仍需完善。总体来看,全省符合非公企业融资特点的专营性和专业性金融机构仍旧偏少,放贷能力不强。具体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信贷产品的开发集中于总行,基层行信贷产品主要照搬上级行,难以适应非公经济经营较榱榛畹姆⒄固氐恪E┬派纭⒋逭蛞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自主性较强,但受制于各种因素,金融创新仍处于较低层次。此外,金融机构对小微型非公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低,导致基层金融机构的压力大,缺乏开拓市场的积极性。

三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且担保能力较弱。小微型非公企业经济实力有限,获取信用担保贷款较为困难,同时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偏少,担保能力有限,风险准备金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非公企业日益增长的担保融资需求。全省目前仅有陕西省信用再担保公司一家再担保企业,区域性再担保能力薄弱,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难以有效分散和化解,制约了信用担保业务和非公企业担保贷款的快速增长。

三、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企业的信贷支持,不断优化信贷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将非公企业发展培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针对目前非公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积极探索采取联保、贷款保险、股权、非专利技术和无形资产担保等多种担保形式,加大与省内现有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合作,缓解非公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积极推广应用具有融资功能的支付结算工具,推动非公企业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

二是深入推进“双推双增”工程,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丰富全省直接融资企业后备资源库,加强后备企业培训,提升金融机构承销能力,推动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非金融企业项目收益票据进行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支持非公企业发展。

三是帮扶非公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为银企对接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发挥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合力,通过对融资知识的宣传和金融产品的推介,培养更多合格的非公企业融资主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非公企业的专营力度,同时不断开发适合非公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针对非公企业发展实际,实施专项培植计划,主动向非公企业宣传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立新.促进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州学刊, 2010,(6):72-74。

[2]郭胜.优化金融服务环境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J].北方经济,2013,(11):75-77。

[3]刘泉红.清除繁荣背后的隐忧――当前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及下一步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24):40-41

[4]徐尧.浅论当前制约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乌蒙论坛,2007,(1):52-56。

[5]左顺娇.新形势下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建议[J].工商行政管理,2012,(24):63-64。

Practic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Financial

Support to the Non-public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FENG Wei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篇2

依法行政“第一课”:旁听行政诉讼案件

2011年12月16日上午,黄浦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黄浦区区长周伟和50多位来自区委办局、街道负责人坐在了旁听席上。一个区的行政官员如此大规模集体旁听“民告官”案件,这在沪上还是第一例。对此,区长周伟表示,黄浦、卢湾两区“撤二建一”以后,新黄浦更要成为依法行政的模范区,这次旁听就是为依法行政上的“第一课”。

对旁听席上的不少政府官员而言,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行政诉讼案件庭审,现场的气氛让他们感受到了庭审的庄严,同时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区法制办有关负责人事后感言,今天行政领导们来做“旁听生”,就是要看看行政诉讼案件到底怎么审理,想想自己是否做到了依法行政,是否能够适应和胜任应审应诉。

据了解,黄浦区政府安排这次旁听的目的有四个:一是让区政府组成人员直接感受法律的尊严和法庭的庄严;二是借法庭的庭审开展一次深刻的普法教育;三是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和各部门行政首长的法治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四是进一步推动黄浦区的政府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

突破难点就是“亮点”: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

行政首长、行政领导出庭应诉、旁听庭审体现了行政机关对于司法的一种尊重,对整个社会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的提高更是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此项工作,黄浦区在今年2月制订并印发了《黄浦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对本年度第一起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对本单位行政执法活动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法院认为确有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等三类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该《办法》的出台对全区各行政机关提出了“硬要求”,并从制度上遏制了“告官不见官”的现象,同时,这也对政府部门负责人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法制办负责人坦言,这项工作是个难点,但是难点做好了就是亮点。为了更好地落实此项制度,区法制办还专门派人到涉案行政部门,就如何积极应诉等内容进行面对面辅导,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使行政机关负责人在应诉时努力做到态度不卑不亢、答辩有理有据,展现行政机关积极应诉、平等应诉的良好形象。

《办法》正式施行之后,黄浦区房管局、规土局、绿化市容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已分别对3起案件进行了应诉,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对原告而言,行政领导亲自出庭,在心理上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矛盾纠纷调解起来也更为顺利;对应诉的负责人而言,与原告平等对话,可以让他们更切实、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在的部门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对政府而言,将行政部门负责人“逼”上法庭,是对法律和人民的尊重,也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具体体现;对社会而言,这一做法直接加强了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也从侧面进行了法治宣传,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将法律意识转化为“切实行动”

新的黄浦区成立不久,区政府就出台了名为《黄浦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的7号文件,及早为推进全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依据。此次,区政府将健全行政决策机制作为实施意见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明确规定区政府及其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在作出和实施直接涉及群众具体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时,都要将听取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定、决策评估作为必经程序,如出现问题还应进行责任追究。

其中,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是亮点之一。根据《意见》规定,区政府及其部门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应当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法律意见书。法制机构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决策内容,提出支持性意见;对不符合的内容,根据需要提出调整建议;对法律、法规、规章未作规定,但符合法律原则、国家政策精神、改革发展方向的决策内容,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此外,区司法局还在区政府法制办的配合下组建了法律顾问咨询团,对区政府作出的涉及重大、疑难、专业和影响全局工作的重大行政决策提出咨询意见。通过将制度和咨询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区政府所做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合法、合规、合理。

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另一个亮点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制度。制度明确要将“先评估”与“后评估”相结合,以此来科学判断重大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先评估重点是对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在综合了部门论证、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之后,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重大行政决策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并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重要决策依据。后评估则主要是在决策实施一段时间后,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研等方式进行评估。目前,黄浦区已先行试点,对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年度实事项目的立项、实施、管理等环节进行事后评估,对涉及政府民生工程和政府性投资的社会效益实行评估,以监督政府性资金的规范、安全、有效使用。

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提高行政的“公信力”

篇3

在2006年的普法工作中,尝试了一些新颖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采用律师讲坛、法律咨询、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的进行法制宣传,各社区成立法律读书角和法律服务咨询站为辖区百姓提供法律服务。可以说2006年普法宣传是"有声、有色、有味道"。同时,我们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我们坚持对适龄应征青年进行普法宣传,讲授“宪法”、“国防法”、“刑法”等内容,2006年普法工作的开展不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对指导今后普法工作开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满足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工作的不断需求,营造良好的街道社区法治环境。某街道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以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主线,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突出法律服务的便民、利民特色,实现了法律服务与辖区居民“零距离”的接触。

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对“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高度重视,把全面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深化基层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4个社区法律工作者联系卡,与弱势群体结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模式,为辖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社区根据各自实际开展不同内容的法制讲座,采取以“辖区居民需要什么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您对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有何建议”?的法律需求问卷调查。同时,利用社区法制宣传画廊,普及宣传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其次,建立社区法律服务咨询接待站,开展“一事一法”法律服务活动。如: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劳动争议纠纷案、家庭矛盾引发的房屋纠纷案、房屋动回迁引发的纠纷案、经济合同引发的债务纠纷案等,针对不同案例,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修竹社区法律服务咨询站的马平原范东升律师坚持做社区的义务法律顾问,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他们对群众提出的各类法律咨询认真解答;对家庭、邻里间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耐心调解,使广大居民群众提高了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程度,增强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常识。辖区居民宋玉凤和老伴是一对再婚16年的夫妻,前不久,因老伴患脑血栓住院治疗期间,宋玉凤身体不好,没能及时到医院探望,加之宋在经济上不够大方,引起老伴及子女的不满。从此,不允许宋探望老伴,家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庭矛盾就此开始,并日趋加剧。宋玉凤准备离婚,律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细致工作,平息了老人的冲动。最后,宋玉凤同意律师的建议,放弃了离婚念头,待老伴病情好转后,再进行调解。家住隆盛巷18号的低保户刘冬英,农转非,无工作,丈夫张军多年患精神病,且病情逐年加重。刘冬英已无法忍受张军的不正常行为,向张家提出离婚要求,由于涉及房屋问题,张家不同意离婚。刘冬英找到范律师,寻求法律解决,律师通过向张家人宣传法、讲解法,使张家人同意其离婚请求,并将房屋及孩子的扶养权给一并给了刘冬英。

某街道建立(4个)社区法律服务咨询站都配备了两至三名的律师,各类相关法律服务宣传、咨询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目前,各社区共举办法制讲座(4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36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起),各类诉讼案件(2件)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做出了努力。举办大型活动(2次)司法所联合街道工会在中山广场开展大型法律服务活动,各社区以不同形式的主题开展法律服务宣传活动。进社区的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志愿者(13人)。

群众对法律服务进社区的意见和反映:

年初司法所开展您需要什么形式的法律服务问卷调查结果比较满意,希望法律服务进社区经常性的开展下去,以形式多样、便民、贴近百姓的形式开展下去。

篇4

关键词 法律宣传;创新;普法教育

近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我国现行公布、生效的法律法规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立法、司法、执法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公众对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视和有效监督,在无形中推进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的建设,同时对法治的最终实现起着助推的作用。

法制的推进、完善过程中,地方政府是法治实施的第一线,与群众直接面对面的接触,也是矛盾的交锋之处。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在法制普及、法治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作为法制宣传工作的最前线,一方面其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是组织者、倡导者,另一方面也是改革的对象,法制的推广、法治的实现,必须依靠县级政府的力量才能够实现。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考察基层政府法制宣传工作的具体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综合其他地区的做法和意见,提出些许意见。

普法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立法方面,程序法和实体法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全民的法律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根据笔者在L县的调研,L县政府部门根据上级指示,专门成立了普法办公室,由主要领导牵头,相关人员和部门分工合作实施普法工作,并且把普法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办法。对于政府机关主要负责人以及一定级别的领导同志也制定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任务。

法制宣传工作是司法行政单位主要业务内容之一,L县司法局根据“五五普法”“六五普法”工作的要求,结合L县的具体情况,专门开展了“江淮普法行”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并且编制了《成长路上,与法同行》、《维权路上,与法同行》等系列普法读本。“五五普法”期间,L县编印普法读物30余种近15万册,举办法制培训、考试1000多场次,散发宣传资料100多万份。

在学校方面,各个学校也专门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并在校园内不定期地会同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举办主题普法教育活动。例如汤池镇,在法律进学校活动中,各校制定了年度普法计划,并作了课时安排,宣讲的重点内容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及交通管理法规,青少年如何自我保护常识等。2012年10月下旬.,由镇综治委牵头,在全镇中小学举办“法律宣传周”活动。冶父山镇镇政府组织由教育、公安、司法共同参与的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中小学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检查。镇综治办、派出所、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开展“法律进校园”、“珍爱生命、远离”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采用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讲座、组织法制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L县万山镇充分利用司法所普法短信平台每月对各村(社区)群众发送普法短信,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矾山镇镇政府投入十余万元,在“和谐大道”路段设计制作了一条长达百米的法制宣传长廊,石头镇在紫明街建成一条100多个灯箱组成的“法制一条街”,以一种新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

矾山镇除了进行法制宣讲外,还广泛开展“明理守法户”评选表彰活动。自2010年连续开展了两届百户“明理守法户”和“十佳”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表彰活动,在宣传法律知识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融法律宣讲于日常生活中。

各村也先后开设了法制图书室、法治广场、法制宣传栏供村民检索、查阅相关的法律规定。矾山镇新中村就是市法制宣传示范村,2012年6月,H市人大工作研究会调研组就实地考察了该村的法制宣传长廊。

《法治广角》是L县首个电视法制栏目,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进行法制专题报道,“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达到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该栏目自2005年开办以来,共播出110期专题,收录了公安机关侦查、法院审判、司法调解等多个环节的活动,收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赏。2008年《法治广角》栏目被省广播电视台评委“优秀栏目”。

笔者认为就网络宣传方面,庐江并没有树立比较鲜明的宣传品牌,而是基于传统的模式,例如编写、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文艺演出等。传统宣传手段的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以政府为主导,采用灌输的模式进行。受众者多是被动地接受法律材料、法律知识。加之,政府的宣传内容不能满足所有的受众者的需求,而且已经采取的措施取得何种效果难以确定,往往造成了一种盲目的局面,使得法制宣传工作成为一种机械式的工作内容。

现行法制宣传对教育本身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明确什么是法治,是否有统一的标准衡量法治的水平等问题上,学术界并没有给出一致的答案。但在实践上,我们不能因此而搁置法律宣传活动。相反,我们应继续推行普法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现行做法的不足,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在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推动法治的前行。

篇5

月日、日,地区司法局检查组在副局长××同志的带领下,对我县司法行政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检查。通过检查,地区检查组在对我局司法行政一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许多的不足之处。为改进工作,提高我县司法行政工作水平,现结合地区检查组的反馈意见,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一、普法工作力求创新。结合地区*副局长和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同志的指导意见,我们决定从观念创新入手,树立以下五种工作理念:

要树立“大普法”的理念。“大普法”的工作理念包含四层意思:一是一种全民普法的理念。即,普法的主体是全民,而不仅仅是我局普法职能部门和专职普法工作者的事情。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明白人和普法者的主要途径。各级组织、各机关和社会团伙、企事业单位能够严格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则是最好的普法。普法的对象也不仅仅是公众的某一部分人群,而是全体公众。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加强学习,提高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文化素质,是每个公民必须认真面对并努力适应的现实。二是一种互动的普法理念。即,普法不仅仅是普法工作者的事情,不是传者主动,受者被动,而是传者和受者互动,以至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过程。三是一种全面的普法理念。即,普法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在普法内容和方式上,不仅要普及法律知识,也要弘扬法律精神,倡导法律方法;对待不同年龄段的普法对象上是终生进行的普法。四是一种多元化的普法理念。即,普法要满足不同普法对象人群的需要,特别需要体现人性化,体现普法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普法对象人群的多层次,最终达到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

要树立普法传播的理念。随着法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公民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对普法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静态”的普法形式越来越难以赢得公众;而把普法有机地融入公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动态”普法形式,则越来越受到公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既往群众运动式、灌输式、指令计划式、居高临下式的普法等,这种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普法模式,公众总是处在一个被动、压抑状态之中,很难体会到普法的乐趣,很难理解法治的真谛,所以也就很难达到普法的真正目的。因此,应该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即普法应是参与的、互动的、立体的、全民的普法,普法不应该是灌输,不是由一群人灌输给另一群人;应是受众面对主体和过程的一种体会和理解,是一种交流和感染;应根据受众的需要和心理特点开展普法,在形式上注重趣味性,善于开发新奇的形式和做法。惟其如此,普法才能赢得广大公众的主动参与,使“要我学法”逐步转变为“我要学法”,把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公众才会在接纳法律知识的过程中理解传授者、理解法治活动、理解法治的对象、理解法律与自身及与未来的关系,受到法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感染,逐渐地拥有法治精神,逐渐地使法治精神融入到我们的主流文化之中,改善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

要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普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普法对象众多,内容广泛,要承认和重视普法对象人群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要一切以适于公众掌握、满足公众需要为标准。实践证明,普法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始终坚持“三贴近”的要求,在内容上要符合公众的需求,在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易于公众理解和参与。由于普法对象层次不一、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普法除了普及一些适用于所有公众的普遍的法律知识、法治思想和法治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对象的层次、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等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要树立法律文化的普法理念。这在我国这个缺乏法律文化传统的国度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法律文化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树立法律文化和普法理念有着明确的、特定的目标,那就是要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倡导法治思想和观念、传授法治方法、宣传法治实践中的精英人物、推介当前法学、尤其是前沿法治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等,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法治的目的和本质特征,指导人们怎样学好用好法律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人们对法律的兴趣,启迪法律思念,激发对法律现象进行研究、探索的冲动,回答人们在探索、创新法治的道路上遇到的难题。树立法律文化的普法观念,首先是要突出普法作为文化形态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反映了法律的本质特征,促进公众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增强法治意识。其次要突出普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当代法律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用法律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文化素质,将法律文化带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迅速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当务之急。其三是将普法工作纳入社会文化工作范畴,把普法当作文化产业,寓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等,融入社会生活、娱乐、休闲、旅游等,不刻意为了普法而普法,把枯燥的普法办成快乐普法,将赢得广大民众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都来参与法律文化的建设,都来关心普法工作的发展,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普法能力。

要树立整合社会资源办普法的理念。当前的普法工作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大环境下进行的,普法工作的公益性、群众性、社会化、经常性特点,决定了我们既要切实贯彻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加大普法的财政投入,解决普法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又要调动整个社会的普法资源来开展活动。在普法工作中,应该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普法事业,社会力量兴办普法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政府,特别是承担普法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在普法工作实践中必须树立整合社会资源办普法的理念,科学调动和优化配置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进我县普法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律师事务所的办公条件、待遇问题。在总结会上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戴风强同志表示将亲自过问,给予解决,我局将积极与政府办公室协调,争取这一问题尽快解决。

三、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不扎实的问题,我局决定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领会文件精神做到“深”。组织公证员再次认真学习此次活动的有关会议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深刻体会并高度重视此次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对于公证队伍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促进公证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深入查摆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决不敷衍对付。二是征求意见面做到“广”。除本处、公证员自身要客观查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充分发挥其他人员的监督作用,做到内有动力、外有监督,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对公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供自我查摆的监督力量和改进的方向和视角。查摆范围广,全面清查,不留死角。三是查摆突出问题做到“准”。紧紧围绕“三项教育”、“四个规范”、“五条禁令”,重点解决队伍素质、服务秩序、执业活动、管理行为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目标明确,加强了查纠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整改措施明确到位。四是联系实践,边学边改做到“实”。及时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措施到位,讲求实效,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及时制定多项改正措施,不摆花架子,不作表面文章。

关于剖析材料不深刻,我们决定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公证员结合新认识进行修改。

篇6

局领导高度重视法制宣传和依法行政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年初,确立了局长杨光同志为我局法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分管理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股室负责人具体抓好法治工作,并由局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我局法制宣传和依法行政治理工作。做到了机构、制度、经费、任务的“四落实”,不断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协调、督促和指导,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动和积极引导全体民政干部职工自觉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民主和法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落实各项制度,为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完善法治工作相关制度。我局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法制宣传教育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执法过错的责任追究制》、《普法依法治理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六五”普法培训工作制度》、《依法行政工作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了工作职责。

(二)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制度。为使“六五”普法和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各职能科室、各工作岗位的绩效工作考核。坚持平时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民政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与评先树优工作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为进一步规范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主要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召开党风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发放政务公开测评表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对群众较为敏感的民政问题进行自查,如殡葬管理、收养登记、民办非企业登记年检、婚姻登记等,确保了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

三、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全面法治意识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有效。为全面落实“六五”普法规划,我局法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了领导责任制,落实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项经费。今年以来,我局利用重大节假日、全国法制宣传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现代法治理念以及婚姻法、选举法、低保条例、殡葬管理条例、社会救助及社会收养条例等法律法规,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公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我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是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今年,我局组织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法治宣传队伍,以法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大力做好送法进社区,送法农村活动,对婚姻法、收养法、殡葬改革政策、低保政策等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普及,散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

三是大力开展法律知识学习教育活动。今年,共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法制教育培训会3次,主要就民政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培训。坚持每周开展法制学习活动,重点学习了《宪法》、《公务员法》、《婚姻法》、《兵役法》等法律知识。进一步加强民政执法人员培训和文明执法监管,使其更好地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推进民政工作规范化

(一)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

按照市政务中心要求,我局有15项行政审批项目需录入电子政务标准化系统。截至7月底,15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办理依据、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已全部按要求规范录入系统,有力推进了我局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同时,我局把民政工作主要内容、办事程序及监督措施通过市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截至目前,我局政府信息公开330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

(二)各项业务工作依法顺利开展

1、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工作量大,但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思想,在登记过程中,严格把好证件关。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共办理婚姻登记47138对,其中结婚登记36406对,离婚登记10732对;另出具无婚姻记录13487件。无一例违法,婚姻登记合格率100%。

2、殡葬工作。殡葬管理工作是关系到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大事,实现节约土地、净化环境、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是殡葬工作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继续加大《殡葬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救助制度,拟制了《市惠民殡葬保障制度实施暂行办法》,涉及市区内户籍居民基本殡葬服务免费项7项,费用860元。截至目前,全市火化尸体17480具,销售墓穴数2157个。

3、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要求办理登记。依法受理筹备成立社团57家,变更登记47家,注销登记14家;批准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32家,变更登记14家。对应列入年检范围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实施2013年度检查,按照不少于10%比例对登记的社会组织以进行抽检,全市社会组织年检参检率与合格率均达到96%,全市803家应纳入专项治理的社会团体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篇7

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策划书一

2016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三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尊崇宪法,信仰法治,增强人民法院工作透明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悉权和参与权,加强人民法院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使全社会更加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开门纳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将法院工作自觉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使法院工作更加贴近社情民意,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法院。根据省高院《关于12月4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集中开展宣传活动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决定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暨国家宪法日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活动领导小组由院长赵勇担任组长,副院长杨子祥、副院长倪李、纪检组组长段瑾梅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张虹、立案庭庭长吕丹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丁相恒、杨舒圆、纪德香组成。负责开放日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活动安排

1、第一阶段:11月20日至12月3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1)前往临沧南方电网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2)前往临翔区圈内乡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同时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会。

(3)前往临翔区乡镇开展阳光司法、巡回审判活动。

(4)通过我院微博、微信双微平台对宪法相关知识进行宣传。

2、第二阶段:12月4日,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

08:20,全院干警举行升国旗仪式;

08:30,全院干警开展对宪法宣誓活动;

09:00,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学生等参观我院;

10:30,赠书活动。

11:00,人大新任命法官及人民陪审员对宪法宣誓活动。

(同日进行法制宣传活动)

三、公众参观内容

参观:1、诉讼服务中心;2、速调速裁室;3、数字化法庭;4、荣誉室及档案室;5、执行指挥中心;6、团支部数字化活动室。

四、公众参与办法

1、邀请部分大代表10人,政协委员10人,高校学生20人,武警官兵20人,人民陪审员15人,廉政监督员8人,人民调解员9人,社会各界代表5人,共97人。

2、有意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其他个人持有效证件到临翔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登记或者电话预约。

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策划书二

一、 活动目的

为了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在青少年中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八宝山司法所以北京市同文中学家校同行普法园地为平台,开展宪法在我心中征文活动。

二、 活动对象

北京市同文中学在校学生

三、 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石景山区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景山区司法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同文中学

八宝山司法所

四、 活动计划

1、作品征集阶段:

(1)时 间:2016年7月1日-2016年8月31日

(2)征文要求:原创作品,体裁不限。请在征文末尾注明作者详细信息(姓名、性别、所在班级、联系方式)

(3)参加办法:网上投稿投稿邮箱

直接送稿送稿地址 各班班主任处

(4)奖项设置:一等奖 3名

二等奖 6名

三等奖 10名

优秀奖 若干名

2、作品评审阶段

(1)时间:2016年9月-10月

(2)评审人员由同文中学校长、法制副校长、老师组成

3、总结表彰阶段

篇8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各股、室、队、站、所要充分认识加强法治建设对优化国土资源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树立法制工作统领全系统各项工作的意识,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内依法行政工作的计划、指导和实施,将依法行政工作作为关系国土资源改革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大事来抓好抓实。

(二)强化考核措施。我局今年将把依法行政和执法评议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目标综合考评和法制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各股室、队、站、所要按年终目标责任状内容严格落实。

(三)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提升系统法律风险防范能力。聘请执业律师等法律专业人才担任法律顾问,努力实现国土系统法律顾问全覆盖。同时,我局将对法律顾问工作进行备案,加强对法律顾问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和管理。

二、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制度建设

(一)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重点落实《会审制度》,坚持依法决策,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规范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听证会审、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二)建立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涉及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国土资源管理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措施、重大资金分配使用、重大政策文件出台和其他重大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报局党组研究。

(三)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建立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的制度。对规范性文件要及时进行清理,同时,完善规范性文件评估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度设计、实施效果、实施质量、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评估,科学推进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

(四)加大行政审批权公开透明运行。按照“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以“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前置条件、减少审批层级”为核心内容,规范审批方式和内容、规范、创新集中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前置改革。结合市、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对国土资源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梳理,力争国土资源全系统审批事项再减少,审批时限再提速,国土资源审批事项规范化、标准化、格式化率有新提高。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切实提高国土资源行政执法水平

(一)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程序意识,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健全执法立案、调查取证、集体决定、告知听证、送达执行、装订归档等规则,做到职责分明、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期限明确、程序公正。

(二)规范行政执法标准。深入推进规范行政裁量权工作,做到“同案同罚,同事同罚”。行政执法裁量结果公开公示,自觉接受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监督。

(三)规范案卷评查标准。建立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案卷评查制度,对案卷内容的完整性、证据的充分性、法律适用的正确性、裁量的合理性、程序的正当性、案卷的整洁性、文书的规范性进行全面评查。

(四)规范行政执法资格。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制度,探索建立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禁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上岗执法。

(五)强化过错责任追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体系。对因行政执法、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违法等原因,引起或者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以及领导班子成员因违法违纪受到查处的,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四、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

重点关注土地征用、矿产资源开发、土地权属争议、农村宅基地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纠纷,切实做到新老问题“底数清、情况明”;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严格按照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稳控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要求,确保问题解决到位,思想教育到位,依法处理到位,帮扶救济到位,逐件处理,逐案落实、逐项解决。

五、认真组织开展普法学习和法制培训

继续开展法制培训和普法学习,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3次以上领导干部集中学法和全局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培训班。创新宣传机制,充分利用电视台、互联网、报纸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同时,继续做好“4.22地球日”、“6.25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篇9

关键词: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必要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逐步走向了健全的法制国家。法制化对社会造成的挑战较大。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式下,国内大量出现了针对复杂财务问题的经济案件。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经过专业化的法务会计,可以准确申诉法庭做出的判断,这样就使得会计行业实际工作中法务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大。因此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应该加强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必要性

在我国范围内,法务会计属于新兴事物,需要懂法律和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在明确目标和拓宽渠道的基础上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必要性。

(一)基于服务对象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必要性

市场经济中的会计事项就是法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需要考虑三个阶段的问题。主要包括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管理、经济行为的事后确认等。法务会计需要参与事前预测。只有利用财务会计的技术和法务会计的理论才能更好的预测会计事项,可以防止出现非经济行为。每个经济主体的财务人员都应该充当法务会计人的角色,并掌握法务会计人的知识。但是在初始阶段不能对财务人员的法务会计知识有太高的要求。对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实现等能力较强的教育机构完成。经济事项的控制管理是会计事项的重要阶段。法务会计人员主要通过法律标准进行会计事项的控制和管理。非正常经济行为的出F需要法务会计人员的调查参与和取证等,通过独立发表意见影响权力机关的处理意见。这一阶段需要高素质的法务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并具有法务会计师资格。确认和处理经济行为隶属于权力机关的职责。但是法务会计人才的专业意见会影响权力机关的处理意见。因此在会计事项的全过程可以体现法务会计的作用。

(二)基于服务领域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必要性

法务会计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领域,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和法律机关,审计、纪检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要求企事业单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控制,会计领域更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在法治领域中才能实现事业单位的利益最大化,用法律武器发挥作用。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等资质中介部门是重要的领域。法务会计人员在这一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各种规范对经济行为作出法律效力较强的报告。法律机关,审计和纪检等部门是法务会计工作的重要服务对象,这一领域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对于非正常经济事项可以利用法务会计手段进行处理,这一领域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法务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三)基于法务会计工作内容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必要性

法务会计人员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会计技术提供法律服务,包括的工作环节是对会计事项的预测,控制和确认,没有权利处理会计事项。如果发生非正常经济行为,需要法务会计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对单位自身和客户的正当权利加以保护。因此专业法务会计人员在独立机构的存在是必要的。

二、法务会计专业建设的建议

首先,加强法务会计专业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需要参考西方相关领域的理论成果。我国可以根据国情,建立科学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这样就有理论作为法务会计发展的依据。其次,法治建设的强化。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需要建立一套统一的法务会计法律,这样法务会计的发展可以遵循一定的章法。再次,各部门、各机构需要加强合作。政府部门可以出面组织会计,司法和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开展法务工作,促使法务会计工作获得顺利发展。最后,对法务会计资格认证加强规范力度。法务会计的资格认证需要由专业机构组织实施。专业资格主要包括法务会计从业资格和法务会计师,二者都可以通过专业考试获得。企业为了对相关人员加强鼓励,还需要在专业资格年检和后续教育中延续。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常会出现经济舞弊现象。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法务会计行业也逐渐活跃起来。由于现阶段法务人才的数量供不应求,高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法务会计人才。文章首先分析我国法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再探析我国法务会计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谷雪梅,郭蔚.谈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J].辽宁高职学报,2008,01:12-13.

[2]牛建平,王艳丽.我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可能性出路刍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5:146-149.

篇10

对于县来说,年。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新的县委县政府班子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系列决策安排,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掌握稳定这个第一责任不动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努力克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扎实苦干,拼搏进取,全县呈现经济较快增长、民生不时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县法院在县委的领导下,一年来。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县人大的监督和县政府、县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瞄准“全市创一流、全省争上游”工作目标,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以审执工作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围绕全县中心工作,狠抓“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法院全年受理各类案件4853件,审(执)结4771件,审结率98.31%审(执)结标的额1.6亿元。清理执行积案1686件,多项指标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一举取得“全省首届优秀政法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清理执行积案先进集体”和“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六项省级先进称号,其他多项工作指标稳居全市首位,基本实现“全市创一流,全省争上游”目标,效果令人瞩目,执法效果卓著。尤其难能可贵的法院克服人少案多的难题,服从服务大局,积极能动司法,创新工作方法,抽调人力物力,积极参与全县中心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被誉为“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政法单位,值得肯定和表扬。

也应该正视法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肯定成果的同时。比方,人少案多的矛盾仍较突出,钱少事多的问题依然存在少数案件质量不佳、效率不高的情况时有发生,极个别干警就案办案的思想还未根除等等。这些都需要法院班子和全体干警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果,克服缺乏,再接再励,戒骄戒躁,把各项工作抓得更紧更实,更富有成效。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也是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平安目标要求,以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作做到更好。其中,县法院的工作举足轻重,新的一年里,法院要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强化职能,全力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法院工作,下面。谈几点想法,供同志们工作参考。

一、围绕发展大局。掌握司法的时代特征,关注司法的社会需求,实现司法的职能目的要牢固树立法院工作为全县中心工作服务的观念,围绕县委、县人大提出的工作总体要求,全方位、多角度提供法律服务。

措施向企业倾斜,一要加大企业维护力度。服务企业要做到三个倾斜”即力量向企业倾斜。政策向企业倾斜。此基础上,对骨干企业,要重点服务;对困难企业,要支持扶助。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引导其合法经营,维护平等主体合法权益,认真处置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良好的法治环境。二要妥善处置涉农案件。依法审理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生的农副产品买卖合同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土地征用弥补分配纠纷等案件,既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兼顾农民久远利益,促进新农村建设。三要积极参与、支持、配合全县中心工作,及时调整审判力量,调处纠纷,化解矛盾。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效果到位。

二、发挥审判职能。人民法院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责。所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人民法院要发挥好职能,必需提高“四个能力”即提高打击刑事犯罪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提高调节经济关系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执法能力,促进依法治国;提高执行到位能力,保证社会和谐。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犯罪等;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奖励情节的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努力构建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二要加大民商事审判力度,及时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对各类民商事纠纷既严格依法及时作出判决,又要着力做好善后工作,尽可能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定纷止争;加大诉讼调解工作力度,依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积极推动庭前调解、庭内调解、庭外调解、人民调解等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和谐有序的生活环境。三要加强行政审判,实现“官民和谐”既要通过行政审判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又要注意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加大协调和调解力度,努力构建全社会知法、守法的法治环境。四要加强执行工作。既要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完善执行措施,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要加强管理,科学界定执行界限,规范执行行为,切实做到依法执行,文明执行,和谐执行,努力构建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落实司法为民。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诉讼问题。人民法院通过案件审理,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纠纷化解在萌芽。

建立“一条龙”式执法机制,一要在制度建设上为民。完善诉讼引导、首问负责制。引导人民群众诉讼;推行预约上门立案、双休日立案、巡回立案等,方便人民群众诉讼。二要在硬件建设上为民。加强立案工作,加快立案大厅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加强“两个中心”建设和基层法庭以及巡回审判点建设,送法到基层,送法到村头,面对面服务。三要在经济利益上为民。充分关注困难群众的司法需求,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交诉讼费。努力掌握事关民生案件的审理,对就业、就医、就学、赡养、抚养、抚育费等案件,妥善审理,案结事了防止反弹,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最快、最好的维护。四要在司法判决上为民。处置每一起案件都要着眼于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维护人,对伤残、孤寡、下岗职工、低保人员等的案件,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以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加强自身建设。自身建设是根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法院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要按照中央、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要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院队伍,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保证。

积极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一要加强班子建设。要在班子中大力建议勤奋好学、真抓实干、顾全大局、廉洁司法的良好风气;要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增强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要提高班子成员的决策能力和驾驭能力,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二要加强队伍建设。依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结合法院实际,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院上下都要从“一”抓起,抓好每一位法官,抓好法官的每一天,抓好法院的每一项工作,使干警政治素质得到提高,自律意识得到加强,营造一种风正气顺、干事守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加强廉政建设。三要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严格执行最高院“五条禁令”和市委“五个禁止、十个不准”规定,严肃审判纪律,建立健全干部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以切实转变作风,确保廉洁司法。四要加强基础建设。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审判法庭、人民法庭的建设工作,增加硬件投入,逐步改善法院办公环境,提高办公的科技含量,提供强大的物质装备保证,使法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深化法院改革。要根据最高法院“二五改革纲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就法院内部改革制定实施意见。法院改革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分步实施,务求实效。

审监分立,一要建立权力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制度,切实推行统一立案体系,使立、审、执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二要增强办案效率意识。继续推行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刑事案件普通顺序简化审,简易案件即收即审等做法,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顺序,快立、快审、快执,提高办案效率。三要拓宽司法调解范围。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行政诉讼特点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尝试调解解决刑事自诉案件和其他轻微刑事案件的新模式,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力度,强化执行和解工作等,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加强法院内部管理。四要科学制定绩效考核制度,要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依照质量、效率偏重的要求,分解权限、细节管理、奖惩兑现,使法院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

六、坚持党的领导。离不开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为法院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新的一年里,法院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接受和依靠党的领导的观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