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哲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的哲学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人认为中医学因为未能全方位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缓慢,所以至今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主张它应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还应该结合一切现代科学为我所用。初期看来,中医尤其是中药是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从实际情况看到,中医研究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很多学科都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来研究中医中药,结果呢,一味中药越提越纯,临床应用一看,结果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事实上,中医现代化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从SARS的爆发和控制过程可以看出,西药所治疗的病人死亡率明显高于中药,而且,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些成果在SARS面前仍然束手无策,而我们控制SARS所使用的正是被认为不符合时展需要的中药汤剂。
裘沛然教授指出:“中医现代化,首先要知道几千年来无数的大医和先哲们呕心沥血的成果是什么,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到中医的现代化。”而我们从事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有几个真正懂得中医、了解中医?所以中医现代化只能是一种假的现代化,是“伪现代化”。“现在的政策导向是强调用现代科研方法研究中医,其实就是用西医替代中医,美其名曰中医现代化,实际上就是消灭中医”(焦树德教授语)。在这样一种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谈中医的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必须牢记的是:只有返本才能创新。事物需要发展,但是如果摒弃原来的基础,只能算是一种新兴事物罢了。中医学只有在自身的准绳内发展,保持自身的特色,中医现代化才能有真正有价值的成果。
中医需要创新,它的现代化应该是继承了五千年传统的现代化,中医一系列独特的理论体系、医学方法,并不是束缚中医发展的绊羁,而是体现中医特色的关键和根本,科学需要突破束缚,但是如果要打破中医这些特征的话,那么现代化的中医也就面目全非了。而中医在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求创新、求发展的,从来就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历代中医各家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中医学的丰富和发展,重大创新历代层出不穷。
不相信中医独立的学术地位,盲目崇拜西医学方法,对中医自身传统的冷漠,导致中医学术界目前的现状,即: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中医的发展本身是在一个非常成熟的、完善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框架之内的,这种发展可以是无限的,如果任意想突破这个框架,必然容易导致违背客观规律。现在的大多数现代化研究只不过是对中医药的量化、标准化、客观化的研究,进行微观的分析,而这种研究成果实际上只不过是对中医药进行一次逻辑语言、数学语言的解释而已,对中医的实际内容没有任何触动,中医药的思维方式仍然没有变化,只是某些形式和外在的东西有所变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动可能对中医的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是通过“黑箱理论”来认识的,控制论认为:认识客观,“黑箱理论”有两种方法,即打开和不打开黑箱。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我们完全可以不通过打开黑箱的办法研究中医药,而且取得相当大的发展(高国宇语)。中医的很多理论是无法通过现代研究来证实的,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现代研究无法证实它的存在,然而它在实际应用中却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中医理论是一种“哲理式”的思辩,实践是一种“经验式”的积累(王磊、常存库语)。认识中医必须先从中医的哲学思维入手,中医与西医是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如果一味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医的本质、中医疾病的本质及转归的机制,是行不通的。而且,现代研究也不过是一种思维方式,过分追求中医药的客观化、标准化、量化只能把中医引入死路。尤其是当代的“实验阳性”理论根本改变了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试图用临床--动物实验--临床实验--临床的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是对中医根本理论方式的漠视。归根结底,中医现代化应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应先理解中医、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才能谈发展。中医几千年来不断的发展、壮大,以至今天获得独立的社会地位,都证明了一个哲学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篇2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has changed people's mindset, behavior and impact on Marxist philosophy.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information, mutual mapping,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inkages property and enrich the concept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material to enrich the Marxist theory of knowledge, the dialectical argument blueprint of the world, but also led to think of modern social philosophy.
关键词:信息网络 社会哲学 哲学
Key words:Information Network social philosophyMarxist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吴雪莹,天津师范大学学院哲学专业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哲学基本原理。
第二作者:吕奕炜,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助理管理员。
马克思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应该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命运、把握时代脉搏、展望未来前景,是哲学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信息网络建设时间并不长,但发展迅速,对信息网络的哲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实践意义上而言,对网络空间的哲学探讨有利于人际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理性对话和秩序化重构。信息网络就是信息的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是存在于一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中的关系的实质,体现了开放、多元、自由、共享的精神价值。
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科技现象出现,要求哲学尤其是社会哲学进行理论概括和反思,信息网络以其重要影响成为现时代最显著的标志性技术物,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实在、中介以及交往等的看法,况且这种改变还在进行中尚无终结痕迹。完整的信息网络是人机以及人际互动的衍生物,纯粹的技术哲学审视并不能真正掌握信息网络的本质,必须在科技与人文、工具和价值结合的理论视点上寻找信息网络的本质内容。
对信息网络的哲学研究可以促进利益论研究的深入。网络作为技术形态以及数字平台出现的根本动力无疑是和人们的利益关切分不开的,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和利益关系密切相关,任何有关技术哲学和伦理问题的思考都无法离开利益考量,网络的出现使网络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满足方式多样化、利益冲突超限化、利益结构虚拟化,这一切现象的呈现使利益论的研究出现新的特点和新的理论生发点。
对网络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可以促进应用伦理学的建构和发展。由于电子信息网络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使得它成为从具有技术创新意义的事物扩展到具有全面社会意义的事物。网络伦理作为对网络空间面临的各种网络伦理问题的价值回应,既有着理论研究的现实紧迫性和内在动力,也有着理论架构的广阔空间。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更是一个负载伦理价值的技术问题。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技术涂层掩盖下的伦理道德问题,网络需要自己特有的伦理道德,网络伦理的建构能使网络由无序走向有序,深刻地体现出人类德性进步的程度。
促进哲学主题的转换和研究范式的变革,使哲学在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吸取理论和实践营养,以使自己站在时代精神的高度作出前瞻性、指导性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由以前的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中都慢一拍到现在和欧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进入网络时代,显然是一个明显的时代进步,这种进步要求我们迫切拿出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巩固自身的技术成就,尤其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的现实也更加剧了哲学主题和研究范式转换的紧迫性。
网络哲学是对当代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全面变革进行理论概括和哲学反思的新兴哲学学科。研究网络哲学的主要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对网络实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概括和反思,以期为网络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照和价值规范;第二,促进哲学主题的转换与形态的变革,使哲学在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永葆青春;第三,在与其他学科特别是技术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的交流互动中丰富和深化哲学的新领域、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第四,为我国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
信息网络与哲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在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对当代网络实践进行哲学反思,又要在深入思考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对的一些观点、原理、规律进行发展和改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网络实践中许多最新的现象、概念、规律、理论是对哲学的极大丰富和发展。
网络和网络化为人类社会诸多关系的改变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条件,未来发展将使历史真正走向世界历史,使人真正回归人自身。目前的关键是处理好网络与人的关系。网络不是金矿,也不是泡沫,网络时代的人不会变成神,也不会堕落为物。未来会怎样,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变革本身,而取决于我们昨天的梦想与今天的创造。“如果互联网发生了问题,将不是因为我们缺乏技术、缺乏远见或者缺乏动力,而是因为我们未能把握方向共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林力.网络时代的十大天然法则[J].管理新说,2002(12)
[3]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篇3
1.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及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中国自古人文与自然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智慧相互交融。中医学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入。
1.1.1“人才”应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健全的人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责任感、正直、合作等良好品格,才能担当起科学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品性教育属于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培养具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应避免模式化教育尽管现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学术研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流,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现今中医学要实现现代化,对其理论的攻坚仍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现今对中医学的教育,经验传承早已走在了理论深入研讨的前面。回顾中医学发展史,至明清时期,中医学经验总结早已形成了一部部的全书、类书、丛书,但中医学理论提升却遇到了瓶颈,难以升华,难以与近代自然科学接轨,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近代中医学出现了生存危机。故而,中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现今仍然应有别于模式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如浙江省“两会”上代表建议的“鼓励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2]。对此,文史哲等传统思想文化底蕴的倡导,当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举足轻重。
1.1.3自然和社科科学各领域均需哲学精神的普照现今,社会、文化、哲学领域学术研究处于倍受冷落、令人尴尬的地位,殊不知,历史上许多大师级的自然科学家,其辉煌成就的取得或提出有价值的预言与其哲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如爱因斯坦曾表示他得益于哲学思索不少于他得益于自然科学训练[3]。诚然,许多具体科学如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及以理论物理学、数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各领域,其流光溢彩均得益于哲学精神的普照。中医学是最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因传承,且能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一门学科。虽然京剧、书画、武术、中医为四大国粹,但只有中医学融儒、释、道、兵、武、艺、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科学于一炉。由此,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学教育均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蕴的铺垫和源头活水的注入。
1.2古代汉语等传统文化功底为中医学子成才之基础现今中医教育界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即:现今中医学科班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何还比不上民国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家,如恽铁樵。其原因现已达成共识,如潘毅教授所云:中国近代在引入西方科学时,对中国优秀本土文化采取了“浮云”化态度[1]。中医学子既缺乏文化积淀,又欠缺中医人应有的思维方式。现今虽有《医古文》课程的开设,但对于高中阶段古典文化底蕴只有幼稚园水平的中医本科学子,仅靠几十节课堂教育是打不通已接近淤阻湮塞的中医学思想文化经脉的。现今的中医学子,即使是本科生,其文化储备中对“《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1]也鲜有涉及,从而对“原味中医”看不懂,故潘毅教授著书立说,着眼于中医学子现今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向中医人渗透、剖析原味中医学理,而这一些在民国时期本是“秀才学医,如菜作齑”,小菜一碟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子虽然对阴阳五行等学理已初通,但还谈不上游刃有余,研究学术亦经常会碰壁,写作论文说理也难透彻,只好以西医学认识作为论据。当然,西医学研究成果未尝不可作为一种“微观象”来丰富中医学术,但一般硕士生其论文并未使其真正融入中医学乃至系统科学学理中去,拼凑的学术并不是透彻的学术,“半中半西”,并不是“和而不同”的中西医之融通。总而言之,中医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皆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与积淀,其深浅厚薄决定了中医学子将来是否可成为大才。
1.3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可使中医学研究更具“景深”历史是一面镜子,与人以借鉴;历史亦是时空之长河,予人以时空的坐标。任何人或事物只有被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才能变得立体起来。中医学的历史是厚重的,任何中医学术研究均不能脱离开历史而投机取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临床研究的第一步则是临床文献研究,如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即是典型的例证。而以临床文献为起始纳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证据体”的构建过程,则属逻辑研究方法。形式逻辑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尽管原味中医学其础理论最常用的是象思维方法,但作为临床实证研究,遵循逻辑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如同潘毅教授所言:中医是道理合一的医学[1]。
1.4中国古典哲学成就了中医学术及教育的智慧高度潘毅教授认为,中医学不纯粹是一门知识之学,它更接近智慧之学,它的底气、根源或谓“深海下的海床”即是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和”即是中医科学与文化之灵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之演示是基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彻领悟。中国古代先贤立“道”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医学法之即是“推天道以明医事”。中医学的学理和技术只有在道统领下才有生机与活力。
2结语
篇4
关键词:教育乱象;异化;教育本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27-03
一、问题的提出
今天中国的教育出现了许多乱象。首先是大学毕业生不知何去何从:根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就业蓝皮书》报告(大洋网2010),有38%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预测未来两年内社会将增加500万“跳早族”。大学四年,消极懒散,网游、网聊、谈恋爱、跷课、考试作弊,是重点和普通高校的普遍现象;没有了班主任和家长监督的大学生们不知道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四年和未来的生活。当然,这些学生在高中时都曾苦读,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几乎都在学习、做作业,就是节假日也不休息;而稍显轻松些的小学阶段,受到中考高考的压力,根本无法执行素质教育,重视考试、重视排名还是一种主流,至于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这几年中并没有丝毫的改观。
针对这些教育乱象,全社会都在思考和支招。有的将矛头指向大学教育,认为中国大学教育缺乏创新、与实际生活脱轨、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案不切合社会实际等等弊端造成毕业生无所适从。有的将矛头指向了中学教育压力太大,老师、学校、家长管得太多,学生没有得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锻炼,以至于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生活不能自理,更不用说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造成学习成绩的急剧下滑。而有的则指向高考制度,认为正是这一高考制度害得中学生这么可怜和辛苦;而在试行两年的校长推荐制和高校自主招生制中,不公平和矛盾的问题不断出现。也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难以实施,是政府、学校和家庭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
这些指责和批评也许在某一角度而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些答案是导致我们今天普遍教育乱象的根源吗?我们抽丝剥茧:中小学为什么要以文化课考试教育为主,大学里为什么强调实践课程以及与社会的结合,都是因为希望能先上个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后能找个好工作,找个好工作可以赚更多的钱,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受人尊重。归根结底,读书为了什么?为了赚钱和受人尊重!当教育沦为赚钱的工具和手段,被教育的学生就不再被视为“人”而是赚钱和劳动的机器。并且这些被全社会接受认同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已经异化了教育的目的和本质,从而也异化了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而正是这些异化,才是造成当今一系列教育问题的根源。
二、教育的异化现象
(一)马克思的异化观
异化观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并利用这一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和劳动者进行了分析,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带来人性的异化,即违背人性。
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尽管它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但其本质的意义应该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乐趣,并通过劳动成果体现个人成就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被严重异化了,从而最终带来人性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马克思,2000:52)
马克思的这段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全部为资本家所有,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越多,资本家拥有劳动成果越多,资本家越具有统治地位,劳动者就越贫穷,因此劳动反而成为奴役和统治劳动者的异己力量。换言之,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者的服务和劳动产品归资本家那个异己的存在物享受。因此,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指出,“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归根结底,劳动对于工人而言是外在的东西,在劳动过程中,工人感到不幸,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如生存)的一种手段。
当我们采用马克思的异化观点来看待中国教育问题时,所有的问题都豁然开朗。在今天的教育中,知识是强加在学生身上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也就已经成为一种外在的东西了吗?就像我们在前面分析的,学习已经成为是一种赚钱工具和获取成功的手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在自愿学习,而是痛苦地接受。
(二)教育的目的和方式的异化现象
在今天大多数人甚至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观点中,教育和被教育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将来可以找份好工作,或将来可以赚更多的钱,或将来可以出人头地等等,诸如此类。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要求大学的课程设置一定要与企业接轨,要让学生可以一出校门就能工作能赚钱;更有一些学校,明确要求学生必须赚多少钱,月收入达到多少才可以毕业。所有不能直接指导创业或教会如何赚钱的课程和学科在大学里都靠边站;哲学、道德修养等课程更成为一种形式。同时,为了激励中学生苦读,家长不断在耳边提醒:“考上名牌学校,将来就能找个更好的工作,能出国,能赚更多的钱……”小学生们被带着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不是因为学生兴趣所在,而是因为能获得各种加分,能与别人不同,从而可以在将来脱颖而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因为对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方式也被异化。《中庸》里面开宗明义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就是说,人与生俱来就有许多特质,这就是人的本性,循性而行就叫道,修治此道谓之教(樊华强,2010)。可见教育需要循性而行。但看中国今天学校中的教育,无论小学中学或者大学,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台下听。填鸭式教育被批评了多少年,但还是盛行。教师想尽一切办法要做的是怎样将那些所谓的知识(当然考试所用为主),灌入同学们的大脑中,也有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根本目的还是一样。教育成为一种类似工业化生产的行为,学生是原料,经过现在的模式教育成为大同小异的“商品”。
为了实现异化的教育目的而采用的异化的教育方式,给予学生的是知识的简单灌输,是“白纸黑字的书本”,是“现成的结论和答案”(玛丽亚·蒙台梭利,2002)。它忽略了思考的过程,丢弃了对知识的渴望。这样的教育方式,实际上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在对学校日常教学与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中,我们会发现,对结论和知识日复一日的灌输,使学生逐渐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失去了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自由。学习已经成为枯燥、刻板、强硬的技术训练,学习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相割裂,根本无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探索的兴趣,厌学成为主流。
因此,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异化,使得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外在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不幸,不是自愿的学习,而是满足学习需要以外的(如生存需要,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手段。因此,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源,是如何解决这一异化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把握教育的本质,并从而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三、解决对策
(一)把握教育的本质
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为什么而教育,也就是说把握住教育的到底是什么,才有可能解决教育目的被异化的问题。古今中外其实已经有很多人思考过这一问题,而且也给出了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答案。
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是对学生人格心灵的“唤醒”。只有能够唤醒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这种“唤醒”可让人在灵魂震动的瞬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内在敞亮(傅丽霞2005)。《论语·公冶长》有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颜渊各言己志后,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各言尔志,就是让学生们敞开思想来与老师对话,展现人格化的真实的自我。鲁迅先生也主张教育应该是“立人”,长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鲁迅,2005) 。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提到,“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而“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雅斯贝尔斯,1991)。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教育的目标就在于认识生命的本质,提高生命的品质,追求生命的价值。而生命智慧则是生命体的最高形式,这本身也是生命意义和生命快乐的根本源泉之一。
从古今中外这几位教育学家的观点,我们不难去把握教育的本质,通俗而言,教育是一种人性的提高,是追求真理和认识生命的过程,是学会做“人”的重要途径。
(二)正确的教育方式
当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和学会做人”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满堂灌的方式是在教育中是多么的荒谬。要实现“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和学会做人”,就必须是在平等的环境下,采用对话和启发的方式,激励自我的学习和思考才可能实现的,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辅导的作用。
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是孔子教育中重要特点。让学生各言尔志,就是让学生们敞开思想来与老师对话。《论语》中孔子和学生们的对话,充满了智者的善良与幽默,他给学生探索的自由,而不是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他常常问:“尔何如?”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种对话,已经不是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一种民主的精神交流,一种精神的激励。苏格拉底也善用“论辩”的方式教育弟子。他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常常使用“善意的争辩”,一步一步,循循善诱,使学生获得“道”,也就是真理。苏格拉底式的教育使“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在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论辩中,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是对真理不懈探求的动力。通过无拘无束对话和交流,可以唤醒人的历史性精神,唤醒象征着的生命意识(李峻,2007)。
自我思考是实现人认识自我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孔子认为学习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孔子重视学习,更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孔子主张学是思的前提基础,学离不开思,思离不开学,同时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梁漱溟在《孔子学说的重光》一文中写道:“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照我所体会,他的学问就是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对自己有办法。”梁漱溟认为孔子的学问就是“反躬向内理会自家生命和生活”,从而使“自己生命和生活向上进步提高”,最终达成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申宣成,2010)。
既然学习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不是教师就没有必要了呢?事实正好相反,在对话中在反思中,教师不是什么都不教,教师的作用反而更不可忽视。在对话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是师生共存、共生、共同建构过程中居于“首席”地位的人。中国唐宋家的柳宗元就深知教师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柳宗元年轻时喜爱音乐和书法,勤学苦练数十年,原以为技艺精通,殊不知操于众人之座,遭到内行人的耻笑。他总结教训时说:“是二者皆极工而反弃者,何哉?无所师而徒抉其文也,其所不,可传者卒不能得,故虽穷日夜,弊岁纪,愈远而不近也。”(王元湖,1983)即青年一辈要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应该有好老师的指导,否则虽日夜勤苦,由于学不得法,枉费时日,学不到真才实学。
(三)文凭和学历的歧视应该视为非法
在今天节奏飞快的社会中,要彻底认识教育的本质并改变教育方式,并不容易实现。节奏飞快的社会,企业和政府希望能用最高效、最省钱的方式来选择人才,那就是看文凭。所以,当全社会所有岗位的招聘,都注明文化程度这一栏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责怪我们的学校和老师放弃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最佳方式,而选择最快的最有效的方式去帮助学生获得一张文凭,获得一块踏入社会的敲门砖。而且在人们心中,已经被普遍灌输了一种观念,就是需要大学文凭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体面地工作,反之就是下贱的工作。深入思考下其实不难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文凭的高低与一个人是否拥有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许多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与大学所学并非是匹配的,我们不能将这怪罪于我们的大学没有去培养学生这些能力,事实上,这些能力大部分应该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当然可能经过一些思维训练的大学生可以更快地通过锻炼掌握这种能力,但是这不代表说其他人都没有快速掌握的能力,也不等于说大学的文凭是获得这些岗位的必要条件。
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呢?当然有,那就是规定企业和政府不能在招聘过程中将文凭作为一个基本条件,凡是将其作为基本条件的招聘应视为一种歧视性招聘,就如同将性别、民族、宗教等作为招聘的限制条件一样是非法的。其实这一提议早在1972年就被美国一位社会科学教授Blanche Blank在她的研究报告中提出(Blanche1972),她认为,应该立法将文凭条件视为招聘中的歧视条件,只有这样,大学才能找回他们的自尊,学生才能真正为了追求科学和哲学的真理而去学习和探索。当然,这一提议在中国,即使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也是难以快速实现的,因为我们今天甚至还不能做到对在招聘中的性别歧视的不平等加以立法和限制。但难以快速实现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立法的改变,不等于我们要屈服于错误观念,媒体和政府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各自最大的努力坚持正确的和符合人性发展的教育观念才是。
四、结论
篇5
摘要:避免新理念带来的概念模糊是当前课程改革亟需注意的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打破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主的观念,但也反映了人们心中传统学科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对一些概念之间关系的模糊理解,同时还反映了对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清。没有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有效教学行动的实施只能是空中楼阁,一定要开阔思路,摒弃传统学科观念的束缚,以宽容、真实的态度面对新课程,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回答新课程。
关键词:学科观念;综合性学习
由于人们心中受学科观念影响甚深,在学习新理念的过程中,对于“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和歧义。有许多学者将综合性学习严格限定为首先姓“语”,另造“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将其解释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它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3]人们将眼光单纯局限于学科层面,以学科视野去理解跨学科领域,简单地将作为课程形态出现的“综合性学习”与作为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学习”划上了等号。这种浅层次的认识和简单化的理解,使“综合性学习”“综合学习时间”与“综合性学习课程”等概念的混淆成为偶然中的必然,由此引起了目前教学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性学习”等概念的交叉理解。概念的混淆不清必然使“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受到严重的影响。
篇6
一、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体现高校育人以及进行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可将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依托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之成为学生早期接触社会的重要窗口,发挥社会育人的作用。高校对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是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社会,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各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根据其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努力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笔者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随机抽取的550名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了医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与思考。在对回收的53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希望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学生成长成才、提高自身素养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模式。
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类型的调查中,有29.7%的同学参与过社区类的志愿服务,有48.3%的同学参与过医院类志愿服务,有87.5%的同学参与过校园内的志愿活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74.8%在志愿服务中曾经运用过所学的医学卫生知识。
由于医学生相对于其他高校大学生来说,有着医学知识上的优势,能更好地服务社会,这也对志愿者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越来越凸显。医学院有其自身的优势,各志愿服务组织能提供大量医院类志愿工作,一方面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便今后和患者更好地沟通。此外,志愿服务精神与医护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也是相契合的,有利于医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和更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医学事业中去。
在本次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被问及对志愿者活动组织管理的满意度时,有39%同学认为尚有待完善。
三、当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缺少系统培训
仅26.4%的同学称在正式开展服务活动前接受过培训。很大一部分临时招的募志愿者,缺乏前期培训,而他们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效果也不理想,他们仅仅是简单地接受并相对完成任务,对组织的服务宗旨、服务内容、预期目标或活动的来由没有清晰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志愿服务质量的下降,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很难在服务后使志愿者获得成就感,对服务的长效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志愿服务活动后缺乏反馈与评价
在被问及是否在志愿活动后会收到相关组织方的评价反馈时,有29.1%同学称从未收到过反馈。在学生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社会、学校、社团的联动可以建立起依托服务评价与反馈总结的激励机制, 可以双向地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真实状态。在奖励的同时,也能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真实地反映出来,促进志愿者更好地继续服务社会。因此,志愿者的个人意志与个人价值需要通过社会的认证与反馈。
四、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对策
(一)加强正面引导, 激发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
建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志愿者精神,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融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八字理念;通过树立“身边的榜样”,使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在服务帮助他人的前提下,接受教育,丰富志愿服务的人文性,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人文氛围。此外,志愿服务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显著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人生的价值,有利于其成人成才。以本校为例,每学期开展“医路先锋”的评选活动,通过答辩人自述志愿服务的经历与收获,选出本年度身边的志愿者榜样。这种宣传方式对于个人志愿积极性的塑造和鼓励学生群体参与志愿服务是非常有利的。
(二)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并重,注重个人价值实现
志愿服务活动中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起到促进作用。大学生志愿者所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大多属于公益服务,需要志愿者付出大量的耐心、恒心和细心,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否则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大多数都能认真对待志愿服务,能遵守相关志愿者制度和守则。但会有少部分的志愿者行为散漫,无视规则,对待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所以,可以通过对服务对象反馈和抽查的方法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监督,促使大学生养成对服务对象负责任、对社会有担当的良好习惯。
(三)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为主、兼顾多元化的发展策略
医学生志愿服务者群体在医学专业性上的优势明显,一方面能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传播与普及志愿服务的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医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的医学知识向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护理方面的帮助,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慰藉。在志愿活动中,从健康和心理层面上提供帮助,绝大多数人对于医学生这个特定身份有着极大的信任且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依赖,使志愿者能更有效地服务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的所需。将医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志愿服务中能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其自身沟通能力、职业奉献精神的培养有所裨益。此外,医学生在注重专业化服务的同时,也应兼顾志愿活动的多元化,拓宽视野,更好地走入社会。医学生更是社会上的一个群体,在志愿活动中还需要运用到医学以外的知识。这就要求组织方对于志愿者前期培训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志愿者对于活动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能有效避免志愿服务流于形式。
(四)提升志愿者自我认同感,推动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来实现自身价值。自我认同感是志愿服务过程中对自己身为志愿者这一身份的认同。只有积极的自我认同才能提升大学生对志愿活动的激情与热情, 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热情、健康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从而进一步保证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性与长效性。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能从志愿活动中感受并收获快乐, 这是同学们积极主动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因此,志愿组织方可以通过一些途径使志愿者收获快乐,增强自我认同感。例如,建立长期的志愿者服务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长宁区华阳敬老院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基地”,树立“天使在行动”等品牌志愿者服务队,还可在志愿服务中营造仪式感,定制活动志愿服务文化衫、徽章的设计发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认同感,从而推动志愿服务的长效化。
篇7
关键字:行乞者;弱势群体;公平;无知之幕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电子版的形式发放并收回问卷101份。调查时间是2012年12月。调查内容为武汉大学生对待城市中的行乞者的态度问题等6个闭合式问题和一个开放式问题。
通过综合分析问卷调查结果获知,武汉在校大学生大都有帮助行乞者的经历,而且帮助金额集中在10元以下的小金额,他们大都认为作为学生帮助行乞者给随身携带的零用钱即可,要依个人能力而定,而政府应负解决此问题的主要责任,慈善组织和整个社会也都负有责任。大学生普遍认为他们该去劳动而不是行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更愿意帮助身有残疾和年迈的老者,因为对于其他有劳动能力的行乞者,大学生有认为他们是职业行乞者的倾向,是在骗取学生的同情心,所以不愿意帮助他们。
从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对行乞者的态度是朴素的同情心,比如他们更倾向于帮助年迈的老者和身有残疾者,因为这些人是真正需要帮助的。而对可能是职业行乞者的一类,大学生则更希望他们去劳动而不是行乞,不劳而获。大学生也普遍认为整个社会应该一起为行乞者负责,而不是仅仅靠个人施舍,从而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欧洲发达国家在叩响现代化大门,推进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过程中,也曾发生过包括失业,贫富分化严重,贫困人口急剧增加等系列极为严重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问题,而寻求正确的解决之道才是整个社会该有的心态。不应该像一些媒体和专家一样一再渲染所谓个案化的“富翁乞丐”的生活。抱有这种看法的人是在戴着既得利益者的有色眼镜看待像行乞者这样的弱势群体,是不公平的。
但是没有人能用纯洁而无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人们所看到的是一个受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和思想方式剪辑过的世界。甚至在哲学领域的探索中,人们也无法超越这些定型的框框。在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 意思是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这样的好处是大家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给出不公正的意见,即可以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的情况。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位置,因此这一过程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护,当然,它也不会得到过多的利益,因为在定规则的时候幕布下的人们会认同那是不必要的。
在这种无知之幕状态下制定出的法律法规才能够避免已成社会习俗对既得利益者和决策者的影响,才是真正的公平。那么在这一无知之幕下,该怎样对待像行乞者这样的弱势群体呢?在无知之幕下的个
(下转第75页)
(上接第91页)
体由于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所有人都会想“万一我落入了最低收入阶层该怎么办?”因此假若在无知之幕下,你被投入到行乞者的行列,你希望那些有产阶级给予自己怎样的对待?是鄙视和漠视么?肯定不是。如果有更好的职业选择,谁会愿意放弃自尊去风餐露宿呢?因此“职业乞讨”本身就是一个丧失社会良心的概念。而大学生尚未踏入社会,不可以算作利益既得者,他们怀着朴素的公平之心,愿意尽自己的个人能力来帮助行乞者,那么社会的既得利益群体,又如何能以“职业乞讨”为由,拒绝帮助那些弱势群体?
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的,那么人们自愿交出自由意志,目的就是获得更大的公意,所以契约的执行者――政府,应该维护所有人的平等权利。而非迫于既得利益者的压力漠视弱势群体的权利。 所以政府应结合本国国情,确立解决问题的指导理念,通过制定现代性社会政策逐渐构建成现代化意义上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网,社会支持和社会关怀体系等。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富人通过慈善基金等方式,加上我们所有普通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所有人。社会公正平等地对待行走在城市中的每一个穷人和弱者,是一座城市最美好、最人性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居永.国外应对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的现代实践与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
篇8
1.从事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授课教师的现状
在授课教师方面,教授哲学课程的教师几乎都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人文专业,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与医学联系起来。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普遍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是哲学知识。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庞大而复杂,许多专业课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有限的学时内,主要通过教师单方授课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然而,医学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紧密,如果没有哲学思维的引导,学生就不能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精髓,易学而又易忘,将已学内容无法深刻理解并记忆,新内容学习起来也很吃力,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医学教学也经常会出现专业课教师“反复温故”的情况。此外,授课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基础与临床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忽略了哲学思辨能力在教学及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
2.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现状
在当前医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突出问题。首先,学生受既有理论的束缚,不敢对书本、教师说不,满足于接受与背诵现成的结论;思考问题的思路单一,缺少思维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思辨能力的欠缺极大地限制着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比其他专业学生更为繁重,没有时间去进行哲学思维的拓展,当然也无法将各门类专业课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交融,更不能将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此外,相对于感性直观、有现实实效性的医学理论,哲学思维则更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去重视它,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去探究。以上3点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矛盾尤其明显。学生既要学所有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同时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的内容。由于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的巨大差异,如果没有哲学思维、思辨的引导,让学生将两种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会提到一些很尖锐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两种不同医学模式要结合在一起?”、“学中西医结合就是西不西,中不中。”调查统计表明安徽中医药大学10-12届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毕业生中,对于“经过五年的本科学习,你认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问题的回答中,有56%的学生回答就是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去解释中医;有49%的学生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很难真正结合在一起;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很难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也很难将中西医结合发扬光大。这种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以上3个方面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生在哲学思辨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地提高。思辨能力是医疗能力的核心,是临床医生科学素养的集中体现。而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缺乏相关的内容和指引,使得学生不会思考,不愿思考,极度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发展潜能。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很难自发自主地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融合于自身。没有二者的有机结合,他们就不能创新地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因此,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探索,对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世纪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中加强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及意义
1.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学整体内容的把握
现代医学的各门基础课程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加强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哲学观去学习相应的课程,进而才有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穿针引线”,运用跨学科的综合问题组织教学,运用辩证哲学思维打破学生的思维框架,训练学生从普遍联系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前后学习的内容中架起桥梁,对学习内容进行思维加工,上升为真正意义上的医学知识。比如将现代医学中具有普遍联系的概念—“平衡”(如生物化学中代谢的协调调节与代谢平衡、免疫学中的免疫自稳及生理学所强调的稳态)与传统医学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相互类比并建立哲学上的关联;又比如介绍被誉为21世纪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的3P(Prevention,Prediction,Personalization)医学。其强调的“Prevention(预防)”就完美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治疗)”更是体现了中医中辩证论治的思想。通过相关内容的讲解,将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这两种表面上的矛盾对立体通过哲学思维中的事物普遍联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热情。此外,作者所在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就是从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医学理论。在实验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之间的整合,增强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开设了一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让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要求学生利用辩证思维及综合思考的能力,将微生物学实验中的细菌的培养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中质粒的提取与转化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
2.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为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供不竭动力
哲学是科学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是提高医学类大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学生具有了哲学思辨能力,才能跳出和超越本学科的局限,对事物的理解才能趋于深刻。例如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讲授基因敲除技术时,强调虽然该技术是现代医学研究中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的最重要最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手段,但是这种方式过分强调了单一基因的作用,对理解复杂的基因网络帮助不大。事实上,很多耗费巨大的基因敲除实验未观察到任何阳性结果,或出现意料之外的结果。这是因为任何特定的基因产物仅是复杂调控网络的一小部分。另外,背离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基因冗余和基因多效性也使敲除实验的效果大打折扣。正如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所说“当我对生命中各个分子都了解清楚时,我对生物的整体图像反而模糊了。”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分析,既让学生明确现代医学的优势,同时也了解其不足之处,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为增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者所在院校在讲授课程中采用了将相关知识与创新思维实例有机整合的方法。比如在降解蛋白质变性的时候,引入肿瘤治疗的热疗法,将学生在医用化学课程中即学到的碱金属遇水产生的放热反应与肿瘤治疗联系起来,介绍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在肿瘤热疗法方面的相关进展,通过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引导学生什么是创新。在讲解PCR技术产生的背景时,强调生物体内的有关DNA合成的理论都已掌握,为什么不能把它拿到体外的试管中进行呢?而穆利斯想到了,并做到了,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通过以上内容的引申,让学生在领略到医学大家创新成就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医学教育也应如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所倡导的那样,让新思想的产生不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的,而是受教育者自己得出的结论。因此,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启迪与导向作用。
3.加强哲学思辩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本质及方向的把握和信心
篇9
关键词:医学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的科学精神和技术作用被无限放大,其人文精神渐有式微之势,其后果是医学的纯技术化和机械化,人文关怀缺失,医患矛盾频现。为此我们呼吁医学人文精神复兴,关注医德医风的清正廉明,医者人文精神培养,以及“便民、惠民、利民”等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举措。
1.释义:医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1.1医学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性至上、生命至重、人格至尊。医学不只是对人体器官组织的疾病治疗,更是追求真善美的整体过程。医学人文是一种姿态:关注人,注重、思考人的价值;一种立场:基于一份学术与良知的平衡;一种理性与情感的张力:通过历史宗教的反思,文学艺术的滋润,实现医学目的不断廓清,医学价值的永恒追问。医学人文是医学技术中凝结的对人类生命关爱与尊重的精神,是以行善为目的医疗服务宗旨,是医学的灵魂。概括地说,医学的人文精神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医学人文关怀,体现在医学实践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诊治和康复,还要提供精神、文化和情感上的服务。二是在整个医学领域倡导的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且关注人和人性的普世价值,包括医院的人文管理、医学教育的人文情怀和从业者的人文素养。
1.2医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实证精神、理性精神、逻辑精神,其本质就是符合逻辑和规律,具有可控制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极端存在方式,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人文与科学具有某种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相互补充,是因为它们各有长短、各有不同,它们任何一方都不是万能的;相互制约,是因为它们各自朝不同的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发展,艺术天生具有反科学倾向,而科学也具有反艺术倾向。
2.流变:科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的博弈
2.1医学滥觞于人文
古代的医学充溢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人们认为医学目的就是解除病人痛苦,医疗活动以疾病为中心,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受损伤的机器。早在荷马时期就有关于语言有益于病人的应用,如祈祷上帝干预病痛;以魔咒驱赶恶魔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我国传统医学也以人文精神为主导,提出“望闻问切”的方法,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悬壶济世。古代医学经典《灵枢・师传》对语言的治疗作用有精辟的论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远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2.2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
现代医学科技在征服疾病的同时,更关注人体组织或器官复原的思维局限以及医疗的市场与效益,现代化医院装备了各种仪器设备,如X射线、心电图、内窥镜、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等,能准确、动态、自动地诊断、分析疾病原因和机体的功能变化。肾透析机、心肺机、人工脏器等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学药物、器官移植、生殖技术、介入性治疗等提供了多种治疗手段。不断涌现的现代化诊断、治疗技术将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吸引到寻找致病原因、分析偏离正常值的数据、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新技术对医生的行为和医患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很少有精力和觉悟来关注患者首先作为“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
3.医医:现代医学呼唤人文精神
所谓医医,是指医治医学发展中非人性化的诟病,医治从医者有违医德医道的不良行径。
3.1人文精神的回归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医学发展到今天已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意味着对病人个体的关照,而且还蕴含着对群体的关照。在技术社会中,人们强调科学的定量资料,回避模糊性和多元化,对生命的价值和疾病的意义等哲学问题感到窘迫。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医学伦理问题,开始担心稀有卫生资源分配的公正问题,开始关注试管婴儿、脑死亡标准产生的负面效应,开始对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不良后果出现恐惧,对医疗保健非人格化倾向表达不满,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生物机械论的局限性和人的整体的有机联系。医学界涌动着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强调医学目的是以人为本,医学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cure),而且更是对病人的关怀和照料(care)。
3.2人文精神的重塑是当代医者的共同责任
作为医生,首先应该是人道主义者,是具有悲悯情怀的善良人,还应该是具有深厚人文索养对人与生命有着丰富哲学思考的哲学家,这才是从医的最高境界。当代医务工作者要把重建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己任,更好地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现代医学教育必须促进人文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索养;医院管理者应具有人文情怀,尊重关怀员工,倡导并营造充满人文氛围的医院管理环境,努力培育和规范廉洁行医、勤政为民的人文思想,以高质量的技术服务和高水平的人文服务为患者解除生理、心理病痛,引领医患关系走向理性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大庆.论医学的人文精神[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6( 4): 20―24.
2.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2003.24(12): 14―17.
3.韩启德.医学必须回归人文[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4.林海.医院的人文管理与医者的人文情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10(2)106―109.
作者简介:
篇10
耻感文化;职业价值观;哲学思考
呵护生命是医学的最高宗旨。医即卫生之意,防卫其生,生所以常存。古言医者仁人,应使众生无恙,上下和合,德泽遍生,子孙安然,传有后世。随着现代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护理工作的难度、风险逐渐增高,导致护士的离职率增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率,最终影响护理学科的发展[1]。优质护理服务的推广不能单纯依靠技术的改革,护士的软实力及对护理事业的忠诚是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的根本动力。美国高等护理协会认为利他主义、自主性、人类尊严、正直和社会公正是护士应具有的职业价值观[2]。我国颁布的《护士条例》中也明确提出护士应当尊重、关爱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臧爽[3]对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结果表明,本科护生择业受到社会尊重、工作责任安全、个人发展等社会大背景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培养护士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中国传统伦理耻感文化是深植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正确的荣辱观。本文在中国耻感文化背景下对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进行思考。
1耻感文化的内涵
耻感是指在一定的道德伦理标准下对他人和自身行为评价反省而产生的羞愧感受。形成于先秦,倡导于儒家,表于仁智义信。通过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内省、正己,注重慎独;行己有耻,以人为本,以善为源,将道德规范落实在生活工作中,知耻而后勇,为实现人生理想积极进取;崇尚操守,褒扬气节,躬行实践,以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敢作敢为,一个民族才能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价值观。耻感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知耻则能改过,耻感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建筑中稳固的文化基石和文化价值的支撑。
2耻感文化与护士伦理道德培养的哲学思考
《道德经》中有“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万物尊道贵德”。道德是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形态,也是伦理的精神基础。孙思邈明确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是中国医者最早的医学誓词,推崇秉持公平正义、勿害为善。护士绝大时间独立完成护理服务,特别是夜班时,护士的每个举动言行,甚至表情、微笑变化都会影响病人的心理变化。夜班护士娴熟准确的技能操作、和蔼可亲的语言、轻盈的步态和饱满的精神都能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并提高病人的安全感[4]。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苏格拉底的“秉持公义”都指向了一个共同普世的护士伦理道德价值观。
3耻感文化与护士情感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医学的神圣和艰巨注定医学的职业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我国护士人才需求较大,始终使护士处于高技术、高风险、高责任、高负荷、高压力、高奉献、高付出的状态。贺琪等[5]对80后“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表明,护士希望公正性、尊重感、工作被认可、人际合作性能得到公正的评价,这些也影响着护士的离职意愿。在呼吁职业精神与医学诚信的同时,以古代名医大师为镜,《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医务人员的价值应当表现在对社会人民的价值,即社会价值;表现在人的内在价值,包括德才学识和特有的人格价值;表现在医务人员的价值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回报[6]。
4耻感文化与护士认知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认知价值观是对职业性质和发展成就的肯定,从职业兴趣、职业责任、职业成就等方面展示了护士职业需求高层次的内容。McNeese-Smith等[7]通过对412名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的调查表明,职业价值观受到年龄、工作年限、教育学历、工作满意度、工作效率和组织承诺的影响,组织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率呈正比,在关系、创造性、美学及管理的价值观上分值也很高,对工作满意度低的护士只在经济回报的价值观上分值很高。医乃仁术,护士的价值观影响着医学的社会价值,影响着护理研究的动机与目的,影响着对科学事实的筛选、加工和整理。《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医之为术,贵在拯人之急,非徒专己之利”,我国的传统社会朴素的耻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护士的人生价值在与死神博弈的战场上得以实现。
5耻感文化与护士物质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物质价值观是个体对有效和实惠的追求,包括工作环境、福利薪资等内容。程金莲等[8]对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30岁以下的护士物质价值观分值高于40岁以上的护士;职称低的护士物质价值观分值高于中高级职称护士。按照商品经济法则,作为高风险、高压力、高技术性的护理工作性质,理应受到社会和病人的尊重和理解,并获得合理的薪酬,十二五《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将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但现实中提供护理服务的价值与价格不符,与超负荷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形成反差,挫伤了部分护士的积极性,并在年轻人中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只有在自身的正当利益得到保障、付出的劳动得到充分肯定后,才能正确引导护士追求职业精神。增强组织承诺,将孔子的“仁”“义”融入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培育中,在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现代化医院发挥好技术,创造好效益,最终体现在对病人的高质量服务上。人类以群居的方式繁衍生息,各种行为均受到内心价值判断的制约,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耻感文化能柔性内化道德荣辱,知辱明耻,将耻感意识和职业价值追求结合,迸发出强烈的坚韧精神,得以实现个人理想。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和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深刻认识和弘扬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积极因素,重塑正确职业价值观,对于共建护理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春玲 单位: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杨美玲,王冉冉,侯淑肖,等.护士离职意愿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18):1667-1669.
[2]覃凤琼,韦驱.国内外护理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5):507-509.
[3]臧爽.本科实习护生工作价值观的调查[J].现代医学,2010,38(4):355-357.
[4]刘燕.夜班护士的护理伦理道德[EB/OL].2008-12-27.[2013-10-02].
[5]贺琪,王慧珍,邓署芳,等.80后护士的工作价值观对离职意愿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34-135.
- 上一篇: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 下一篇:农村荒山荒地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