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标准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标准规划设计

篇1

受灾地区的重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地质、水文、气象诸多自然角度,考虑建筑的标准、厂房选址、住宅宜居性,还要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人口密度和发展潜力,考虑区域的主体功能、产业定位以及城乡一体化布局;不仅要有高标准的设计规划,还要有合理可行的投融资方案。因此,重建工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体现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笔者就目前初步想到的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适当调整工业企业布局,借重建契机促产业升级

据四川省提供的资料,这次地震造成2万多家工业企业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过去按照“山、散、洞”原则布局的三线企业受损最重。对于这类企业的重建一般不宜原址恢复,也不宜异地复制。尽可能使这些企业搬进工业园区,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循环经济原理,进行优化配置;对那些损毁严重或已严重落后的技术装备,适时进行更新换代,使重建企业有一个新的高起点;而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企业,要借此时机坚决淘汰关闭。此外,对某些拟建项目尤其是重化工项目(如彭州的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应重新论证选址的可行性。

篇2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质量;丘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158-04

1 引言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2年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13年颁布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由此可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是我国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田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了耕地保护,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建设标准模糊,各部门尚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不够,建设资金分散,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管理机制落后,专业人才缺失,前期工作滞后,规划设计方案缺乏实用性,后期管护力度欠缺,综合效益低等。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成败,在现有文献中,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质量的探讨尚不多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是保证后期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但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容乐观。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形地貌复杂,高标准农田建设难度相对较大,本文以重庆市丘陵山区开展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探析,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2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重庆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开发程度高,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问题突出。因此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促进耕地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是四川盆地向盆周山地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和要求也相对较高。自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重庆市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重庆市主要结合粮油基地、蔬菜基地、优势农业产业基地、城乡统筹示范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02~2011年,重庆市入库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2709个,实施规模974.77万亩,总投资128.52亿元。2009~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南川、大足、合川、涪陵、梁平等5各区县实施高标准农田23.31万亩,总投资3.06亿元。目前,重庆市基本完成“3、8、110”工程,即长寿、丰都、荣昌三个国家级和万州、开县、梁平、铜梁、石柱、酉阳、永川、合川8个市级,共7.33万hm2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程总投资34.98亿元。到2020年,规划新建24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将农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物能出、土肥沃、高产出”的适宜现代化农业的标准农田。

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工程质量问题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以及其他工程。依据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投资结构(表1),田间道路工程通常在总的工程施工费中投资占比最大,其次为灌溉与排水工程,土地平整工程投资占比较少,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在各个项目中投资都是最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各项工程之间应合理规划、协调配合,工程布局和建设模式应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3.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指为满足农田耕作、灌溉的需要,以及一定的肥力条件而进行的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工程。田块归并可以使地块平整规则,满足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降坡和梯田化建设能够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但土地平整工程有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面蚀和风蚀。重庆市坡耕地比重较大,分布在6°以上的坡地基本农田占总量的84.71%,因此土地平整工程是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

但重庆市土地平整工程难度大,工程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已建设的农田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首先,在田块归并中,普遍存在田块平整程度差,田面相对高差较大,导致农田灌水不均、排水不畅,进而影响作物长势,粮食产量反而下降。大型机械的使用造成土壤板结,表土剥离、回填过程中不合理的工程措施,导致土壤耕作层、犁底层的破坏,土壤厚度达不到耕作要求,新一轮耕作时甚至出现漏水漏肥的现象。在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乡镇,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田块归并意义不大。因此,田块归并一是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二要充分尊重当地农民意愿。其次,在水土流失并不强烈的区域实施旱坡改梯、修筑条石坎,不但浪费投资,且对增产增收的意义不大,因此在坡体较大且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修筑石坎,坡体较小的浅丘坡耕地区域少进行坡改梯,实施降坡平整。另外,土地平整之后,提高农作物效益的根本问题(如土层厚度、土壤肥力等)仍没有解决,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明显改善。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指为防治农田旱、涝、渍等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直接关系着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灌溉与排水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配套水利设施,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灌排体系。水利设施的建设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微地形、建材特色以及土地利用方向等确定,以利于节约成本,改善基本农田示范区的自然人文景观。

重庆市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多。部分项目水源工程的建设较少,蓄水池无蓄水,池壁、池底出现渗漏。提灌站不合理的设计使得使用寿命变短。排水沟无水排,但排水沟附近旱地被水冲刷;排水沟出水口设计在堡坎上,对耕地造成大面积冲刷。灌溉渠出水口的设计不合理,导致灌溉渠的利用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此外,由于沉沙凼、拦山堰及沟渠的管护严重不到位,有部分项目区的水利工程已被淤泥和杂物堵塞,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农田水利设施普遍存在有人使用、无人管理、损坏严重的现象,工程效益大打折扣。过度硬化的沟渠孤立和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阻碍了农田物种的扩散,从而导致整理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工程设计与实施中应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建议,切实造福农民。

3.3 田间道路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作物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田间道路的布设应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在田、水、路、林、村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块连片单元的大小和走向等统筹兼顾,本着投资省、占地少、利用率高、路线合理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重庆市大部分属丘陵山区,土地整治前田间道路普遍较差,耕作和出行十分不便,田间道路也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工程。

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部分田间道路的规划设计不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生产路无人行走,断头路较多。田间道路的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地方田间道路通达度过小,农产品运输仍然不太方便;有的地方通达度达到要求,但道路宽度不够,只适合小型农业机械。1.2m的生产路过窄,在平坝区或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增加道路的宽度。部分地区田间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但由于重庆市降雨量较多,泥结碎石路面的实用性不强,常被冲刷,损坏严重。有些项目区混凝土路面的硬度和厚度达不到要求,承受荷载大于设计荷载,路面损毁严重,且缺乏维护和修复。田间道路全部采用硬化路面也会加剧斑块破碎度,破坏生物的生境条件,影响生物的迁移,生态效应降低,所以田间道路的路面应注重生态化设计,增加生态涵洞和生态廊道的设计。

4 主要原因分析

4.1 规划设计注重理论,实用性欠缺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规划设计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思路不明确,综合性和科学性欠缺。首先,基础工作不扎实,实地踏勘不够细致,对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条件分析不详细,设计以书本理论为基础,或一味追求图件美观,单纯为了实现“田成方、树成行、路成网、渠相连”,导致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情况,急需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其次,规划设计图纸达不到施工要求,地形图测绘的比例尺限定了测量精度,对工程设计造成阻碍,工程量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工程预算投资。部分项目规划设计图件生搬硬套,制作不规范,制图尺寸不切实际,部分参数未能提供,不能有效指导施工。

4.2 建设标准缺失,施工技术落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农业生产活动,相应的建设要求也不同。在技术规范方面,重庆市仅出台了《重庆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和《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对实践工作的指导远远不够。随着城乡统筹和现代农业的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随之提高,整村推进、蔬菜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等都缺乏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前期测绘、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等环节缺乏具体标准规范进行指导,影响了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在施工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流程,技术基础薄弱,使得工程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项目施工单位未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欠缺,一些项目的工程建设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此外,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环节,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景观破碎等问题,不利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4.3 项目监管不严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成立专门机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才能达到效益最优。但目前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限,部分管理人员追求政绩,质量意识薄弱,对工程质量特别是隐蔽工程管理不到位,一味追求建设速度,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监管力度不够,难以保证工程质量。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中监理费用较少,且监理市场不规范,对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不够严格。监理人员配置较少,且技术结构单一,专业知识欠缺,部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监管不到位,导致工程监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4.4 工程后期管护缺乏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除了“事前规划设计”、“事中实施和监督外”、还有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事后评价和管理”。后期管护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长久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只建设不维护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类型多,后期管护尤为重要,但目前重庆市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工程损坏严重,部分设施缺乏有效利用甚至丢失等。首先,丘陵山区后期管护资金需求相对较大,但项目预算中没有对后期管护列出专项资金,致使缺少工程管护资金保障,使得管护工作难以落实。其次,管护责任难以落实。项目竣工后移交村委会管护,但村委会不是真正的实施主体,也没有指定专门的单位或部门开展管护工作,导致管护主体虚化、权责不明,缺少可以执行的管护方案。忽视后期管护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效益大打折扣。

4.5 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

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建设好高标准基本农田,达到强农惠农的目标。但现阶段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整个过程都表现为政府行为、政府意志,公众参与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机制可操作差。一方面,管理部门和设计人员对公众参与重视度不够,公众参与的方式主要为咨询、走访等,或是“走过场”式地与乡镇、村干部交流,公众参与的渠道单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听取农民的意见与建议、反映农民的利益诉求,导致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降低。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对参与过程及概念认识不够,且长期以来公众参与仅限于个人参与,没有形成组织机构,使得公众参与力量薄弱,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导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篇3

XX始建于1996年,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城市功能完善和改革的试验区。总人口人,总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豫南、鄂北、皖西三省交界处,南距武汉220公里,北距郑州330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信正公路和312国道、西宁铁路、叶信高速纵横全境,国家通信干线京广光缆和西合光缆交汇于辖区,交通便捷,区位优势,通信发达。建区以来,管理区党委、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围绕区委提出的“再创新优势、融入大开发、实现新跨越、争当排头兵”的发展定位,实施大开放带动战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开发房地产市场为突破口,走“以地兴区、以地建区”之路,工贸结合,内外联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使城市经济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城市建设亮点频现。一是平西路、龙江路“的开发建设。管理区抓住XX城市中心东移的难得机遇,把两路”及沿线的开发建设作为管理区城市建设的重头戏,专门聘请了上海同济大学专家教授,按照“三高三大”原则(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大气魄、大手笔、大力度)对“两路”及沿线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使之成为管理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两路沿线共布局116个项目,总投资15.6亿元。已建成7个项目,正在建的有5个项目,预备开建的有29个项目,拟建的有75个项目。项目建成后,“两路”周边将成为XX市乃至毗邻地区标准最高、效果最好的集行政办公、商贸、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景观区。二是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区围绕城市建设科学化、系统化、特色化、人性化和有序化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才、资金、信息、管理、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布局、拓空间、塑个性、树形象、创精品、展亮点,建设了一批城市重点工程项目,使城市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精心打造了泰安小区房产项目,刷新了XX人的生活品质,使城市形象更加生动优美;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倾力开发了世纪广场娱乐项目,彻底改变了XX没有大型休闲娱乐广场的历史,使城市功能更加优化齐全;还有阳光花园、龙山小区、世纪花园、馨澳花园等一大批高质量、高标准工程项目的上马,美化了城区面貌,丰富了开发经验,使小区城市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完成了“两路”文明墙体砌筑及人行道整形工程、阳光花园支路建设工程、“两路”亮化及供水工程,对“两路”两侧环境进行了整治和绿化,对中心大道北段、光明路北段进行了整改,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活力。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目前管理区共引进外资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00万元。二、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选拔了一名业务骨干到外地招商锻炼,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达到了效益与宣传双丰收。

随着市、区经济步入了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期,管理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振奋精神,务实进取,就一定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篇4

关键词:野三坡,旅游资源,新民居建设

 

涞水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省市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这一有利时机,把农村新民居建设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科学决策,涞水的新民居建设须和野三坡旅游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景区农民开发旅游改造老房子的强烈愿望。

调查中发现,随着野三坡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的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业,通过开办农家院,让旅客住农家旅馆,吃农家饭,当地的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近几年涌现出了刘家河、苟各庄、上庄、大龙门、下庄等20多个农家游专业村。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目前农民居住现状、卫生设施、厨房设施、通讯条件等相对落后,老房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村干部反映当初农民盖房没有规划,不临街的房子大多是70年代以前建的旧房,同时路窄进不去车。广大农民更是强烈要求拆旧建新,彻底改善农家院的接待条件。三坡镇刘家河村依山傍水,距离百里峡这一王牌景点仅一公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为这个只有152户的山村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旅游相关的营生,经营家庭旅馆开办农家院的村民占到三成以上,群众反映就是因为房子旧条件差,游客不愿住,影响了收入。农村新民居建设为破解困扰群众的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

二、总体规划,统一标准,体现特色。

示范村确定以后,首要任务是制订规划,县委政府主要领导特别强调,新民居建设规划不但要符合省委提出的“三新六有”建设标准,还要符合野三坡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紧密结合村情,高标准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设计施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城乡规划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测绘、勘查、制图、汇总等几个小组,深入乡村逐村作业,广泛征求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充分借鉴河北省燕赵新民居建设方案的户型、风格和外观等设计方案,县里还从保定聘请有资质的多维规划设计院专家协助指导。规划别注重野三坡风景与当地民俗相结合,与开办农家院相结合。为了给风景区添新风景、新亮点,每个村集中建设,统一标准,县新民居建设办公室按规划设计和“三新六有”标准统一验收,使新民居建设和野三坡旅游风景区相得益彰,互为衬托。

三、因村制宜,分类创建。

在2009年的4个省级示范村新民居建设中,我县根据不同村的情况实行因村制宜,分类实施。三坡镇刘家河、松树口两个村,地处通往百里峡景区的旅游公路两侧,该村村民要求建别墅式小楼的愿望强烈,所以县里在旅游路旁集中规划120多亩新址用于村民集中建设新居,统一三层标准,三档一排,分户施工。施工前由村委会出资统一办电,铺设上下水管道、修建入户道路、规划出绿化用地,为了达到旅游景区污水排放的要求,两个村还联合投资建污水处理厂一座,村委会的优质服务,给各农户新民居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施工过程中县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等单位严格按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给予质量监督。建成后按照“三新六有”标准县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免费论文参考网。

苟各庄村地处百里峡景区之内,由于该村农户参与旅游服务时间长,在2009年之前村内就陆续盖起了212栋2—3层小楼。该村被定为示范村后,村委会经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要让这些设施条件差、服务功能不全、接待旅客质量低下的旧楼改变面貌。一是整体刷新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部重新装修。二是健全功能、完善上下水通道安装太阳能洗浴设施,宽带入户。现在这个村的旧楼全部焕然一新,家家是冲水卫生间,厨房换上了新厨具,家庭旅馆换上席梦思,有的还使用上了沼气。另外,苟各庄村委会还为没有盖上楼房的30多户在村对面山角下规划一块35亩新址,让这些有能力建新居的农户统一标准在此建设新居。

通过新民居建设不仅提升农家游服务档次和水平,还为野三坡景区增添亮点和新的风景。免费论文参考网。

四、展望未来前景广阔。

通过2009年一年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实验证明,涞水县委县政府把农村新民居建设与野三坡旅游紧密结合的做法完全符合县情实际,顺应了广大农民的心愿。现在景区各村干部群众对建设新民居的热情非常高涨。2010年我们将继续把新民居建设做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按上级要求狠抓不放。免费论文参考网。2010年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已经确定,还是把重点放在野三坡景区之内,放在为旅游提供服务多、贡献大的村。通过新民居建设真正使更多的农家院提高档次和质量,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通过改善居住条件、优质服务游客,达到生活舒适、增加收入的目的。

篇5

一、会议基本情况

会议分主题发言和学术报告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由北京城雕建管办副主任王希希通报了《北京“十二五”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城市雕塑)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和2012年度工作要点;随后,东城区规划分局局长宋志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董书兵、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陈曦等三位同志进行了城市雕塑和公共环境艺术规划建设经验交流的大会发言。第二阶段由北京城雕建管办主任于化云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李涛两位专家围绕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规划和设计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二、黄艳主任对北京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工作提出要求。

黄艳主任对近几年北京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工作以及本次会议的组织形式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和城市雕塑工作,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

1 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结合奥运契机,首都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发展无论在雕塑数量、行业队伍、平台建设方面,还是对工作本身的认识范围、高度和深度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走在了全国前列。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要求进一步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冷静、适度,用科学的态度找准定位,充分认识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以过去城市雕塑的单一模式为基础,向更为综合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拓展,多方位、成系统的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进行管理。

2 切实推进《规划纲要》实施。

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和管理,需要通过规划、管理、政策法规等手段,进行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从精细化管理着手,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推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科学发展。

各规划分局要依据《规划纲要》,根据区县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类型公共空间的艺术品规划设计和建设;结合各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探索新公共空间的营造方式和方法。

功能区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城市地区,相关功能区管委会要依据《规划纲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建设的重视,建立统一规划、统筹考虑、同步实施的理念,推进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和高品质建设。

3 关注实效,以实事为抓手,全面推动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工作。

①搭建规划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对应,对重点功能区、重要公共场所等城市公共空间,分区、分类、分项指导,确保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空间布局相结合,有序、高品质、各具特色的规划建设。

②加强重要题材的研究和建设。与年度重点工作相结合,加大力量深入研究,运用城市雕塑等艺术手段深刻解读和践行“北京精神”,组织高水平、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新建一批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高品质的公共环境艺术精品。

③组织讨论,营造氛围。组织开展专题研讨,讨论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人文北京,什么是北京精神,在争论、驳斥和共享的过程中推进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发展。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气智能化;智能开闭站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住宅小区电气智能化的概念

住宅智能化使家庭中的家电、安保防灾和各种通信(语音、数据、图像)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和管理。其中,家庭总线技术是住宅智能化技术的核心。

中国智能住宅小区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是借助于智能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发展并借鉴国外家庭总线技术。1999年底,建设部信息产业中心颁布了《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稿),导则规定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的目标和原则,并拟从2000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实施全国智能化住宅小区系统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和促进我国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和工程示范,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适应21世纪现代居住生活的需要。这项导则的颁布有力地推进了智能化住宅小区在我国的普及和建设。这一举措使得我国的家庭网络技术研究得到了空前发展,为智能化小区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技术保障。

二、住宅电气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住宅小区建设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越来越趋于智能化的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楼宇智能化的核心内容。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地方安置人体感应控制,做到无人关灯,还可以安装电动窗帘,挡烈日的同时控制公共通道大厅,一些公共场合,定时控制灯光开关,当自然光变暗时,光感自动泛光照明,在出现消防报警时,可以自动发出强光启动紧急照明控制,进而实现了楼宇智能化设备管理的自动化,也起到分散控制、自动管理、节约能源的作用。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融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小区的安全防范、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和综合服务水平,使用户得到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居住环境。世界的高速前进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更趋完美,而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首先要提高住宅质量,丰富住宅功能,改善居住环境,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的传播也越来越重要。住宅和住宅小区是我国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的最终用户,所以住宅小区智能化是提高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功能,推动住宅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智能住宅小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取决于小区的规模、功能、投资、市场的变化需求,技术的成熟程度与市场的接受等因素。在目前的住宅小区建设中,结合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把握市场需求,保持技术进步的实施的可靠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智能住宅使人们享受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信息服务,有利于知识的传播,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智能化小区可提供高度的安全环境,良好的信息环境,完善的社区服务,是现代化高档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展和高标准满足使用者全面长期的需求,又能为投资者和使用者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研究小区的智能化技术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社会的需要。

智能开闭站总体设计的主要功能除具备传统的“三遥一视”功能外,还应具备数据集成、分布式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接入、开闭站环境监测、配电智能自愈技术等四项功能。配电网智能自愈技术是指利用配电自动化主站自动诊断配电网当前所处的运行状态,运用智能方法进行控制策略决策,实现对开闭站内继电保护、开关、安全自动装置和自动调节装置的自动控制,在期望时间内促使配电网转向更好的运行状态,赋予配电网自愈能力。这种设计充分实现了整个开闭站的信息共享,实现智能开闭站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互动化。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三、小区智能化技术实际应用思考

(一)以人为本,注重实际。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应以人为本。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应如此。智能化系统是高科技的系统,我们不能因此而使以人为本的目标有所减弱,即必须明确技术为人服务这一准则。也唯如此,技术才有市场。小区内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各人的职业特点、教育程度、业余爱好、生活习惯均不相同,他们对于智能化系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内容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小区智能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者应首先对小区内住户做必要的统计分析和归类,再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具体功能和相应系统的设计实施的利益回报。

(二)标准规范、统一管理。目前,国际、国内种种关于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纷繁复杂,各行其道,有些甚至互不兼容。这种状况已经成为智能化小区规划建设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化小区标准规范的制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智能化小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可行的标准规范,才能使智能化小区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三)人才培养,专业服务。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要保证智能化小区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以及建成后的可靠、有效运行,必须要有熟练掌握智能化技术理论与使用维护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且也需要大量懂管理、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支撑起智能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

篇7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XX年我区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又取得较大进展,总播种面积***.**亩,其中,粮食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减少**亩,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增加**.**亩,增加*.*%,其中棉花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为***.*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年增加***亩,增加**.*%;受土壤重茬的制约,西瓜面积减少到**.*亩,比去年减少***亩,减少了**.*%;粮经占地比由**年的*:**调整到*:**,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目前来看,棉花丰收在望,预产基本与去年持平。

   

(二).果品业布局优化。

   

不断对老果园进行嫁接改造,以水晶富士、水晶梨、美国红地球葡萄等优良品种替代老品种,增加科技含量。优质果品形成规模,嘉禾果业集团已注册“嘉木”红提葡萄商标,“嘉木”牌红提葡萄被认定为**年第七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名优产品,产品已打入北京及南方市场。

   

(三).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截止到**月份,全区共存栏奶牛**头,比去年同期增加**头,增加**%;生猪出栏***头,比去年同期增加**头,增加**.*%,养猪积极性空前高涨,养猪效益好于往年,规模化养猪呈现良好势头,现存栏**头以上的养殖场(户)**个比上年增加*个。我区**村养殖小区正在加紧建设中,另外还有两个村正在谋划建设养殖小区。预计全年生猪生产将比去年有较大发展。由于禽流感的影响,鸡的存栏量相应减少现存栏鸡*.**万只(其中蛋鸡*.**万只,比去年同期减少*.**万只),今后鸡的养殖要向规模化发展,根据日前的养殖现状,预计全年鸡蛋产量及鸡出栏将低于去年。羊存栏**头,比去年同期增加**头,增加*.*%;全区奶牛养殖场(户)每天向加工企业提供优质鲜奶达**吨,建成奶牛养殖小区*个,国有奶牛场一个,六个机械化挤奶厅。

   

(四)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继续增加

   

自**年我区引进南美白对虾试养成功以来,管区领导十分重视,通过电视台录制节目广为宣传,聘请技术人员对养殖员工进行培训,加强技术服务,积极帮助养殖户购买优质虾苗,解决供水、供电等一系列措施,群众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亩,比**年增加**亩,增加**%。养殖成功率比去年提高**%左右,预计总体效益好于去年。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近年来,我区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现已初步形成以强势特色农业为基础、以骨干工商企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产业结构新格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加强,形成了以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为主体、多种种养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化经营率达到**.**%;

   

1.大力发展奶牛业,实现乳品产业化。

   

近年来,我场遵循“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培育龙头、强化带动”的思路,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围绕乳业立场,充分发挥三鹿乳业高效龙头的拉动效应,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龙型经济,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龙头企业**公司自从与**集团联营以来,充分发挥集团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企业现有职工**多人,拥有固定资产**万元,是生产奶粉和保鲜奶的中型国有企业,加工设备有两条奶粉生产线,四条由芬兰依莱克斯德公司引进的超高温灭菌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吨。**年共收购鲜奶***吨,加工奶粉**吨,日处理鲜奶**吨。大力发展奶牛业已成为管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大会把“调整优化农业,做大做强乳业”列入管区总体发展方针,并制定了发展措施,一是加快奶源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在场地、资金、技术服务等反面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鼓励集体、个体、场内、场外各类主体投资,大力发展饲养奶牛,到目前共吸引外地养殖户到管区养牛**户,饲养奶牛**头。

   

二是加快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积极引导养殖户增加投资,推进奶牛饲养的规模化、规范化、机械化。进一步扩大、完善现有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存栏奶牛近**头,每天提供优质鲜奶*.*吨;**奶牛养殖小区自**年机械化挤奶设备投入使用后,吸引许多养殖户前来投资养牛搞建设,到目前存栏奶牛近**头;去年开工建设的**奶牛生态养殖园,先后投资**多万元,现存栏奶牛**多头,预计年底存栏可达到**头。三是抓好区外奶源基地建设,在区外周边县区共建设收(挤)奶站**多个,其中今年新建*个,实现了挤奶全部机械化,日收购鲜奶**吨,覆盖饲养奶牛***头,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2.做强做大棉花产业。

   

棉花是我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年棉花种植面积为***.*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年增加***亩,增加**.*%;以区**棉花加工厂等*家棉花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棉花生产的规模化,以抗虫棉良种的产业化带动棉花布局的区域化,推广DP**B、SGK**、冀**等优良抗虫棉品种,改变目前棉花品种多乱杂,质量品质不统一的现状,推广标准化生产规程,走棉花高效化生产之路,实现品牌化经营,满足企业加工销售的需要,实现棉花的规模化种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依托,实现棉花产业化发展。共2页,当前第1页1

   

3.南美白对虾养殖形成规模,逐渐形成产业化。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有了快速的发展,**年的**亩迅速发展到**年的积**亩,比**年增加增加**亩,增加**%,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养殖亩效益达到**元。**年已打入北京市场,现正在申报无公害生产基地,南美白对虾已作为增加农民(农工)收入的重要渠道,逐步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质量,大幅提高养殖收益。准备与大型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南美白对虾育苗及饲料加工项目,实现繁育、养殖、销售一体化,并向精深、精细养殖方向发展。

   

4.发展优质果品,实现产业化经营

   

我区现有葡萄种植**亩,嘉禾果业集团拥有高标准红提葡萄园**亩,从**年建园开始就坚持高标准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高标准栽植,高标准管理。实行果品套袋、分级、加工、包装、保鲜,开发产品潜力,提高果品档次。建立大型果品保鲜库一座,保鲜能力达到**吨以上,实现错季销售,并已注册“嘉木”红提葡萄商标,“嘉木”牌红提葡萄被认定为**年第七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名优产品,产品已打入北京及南方市场。

   

三、当前

存在问题

   

1.**年农民(农工)增收显著,但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属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我国无论在单产、总产、品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化水平低,市场风险大。不能实现产业化经营。

   

2.国有农业人均土地较多,职工习惯于承包土地,而发展畜牧养殖业方面缺少引导和政策支持;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难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

   

4.农业科技水平低、标准化生产率低,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进展缓慢。

   

5.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建设和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盲目性大,与市场的关联度低。

   

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之又少,我区仅有乳业公司一家,不能起到较为广泛的带动作用。

   

7.产业化经营滞后,农产品加工水平低,大部农产品是作为原料或初级产品出售,不能适应我国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篇8

关键词:农田水利;质量;监督;材料

1严把环境勘测关

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节,防汛抗旱,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在工程建设之初,立项规划时一定要做好环境勘察,因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位置相对特殊,都是处在野外,一方面要确保工程不被环境所影响,另一方面要注意施工建设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影响程度,所以环境勘测工程十分重要,规划设计时要充分对当地的地质、气候、工程周边的植被等都要进行考虑。农田水利建设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工程的环保性,避免因工程的建设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2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把好材料关

材料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水平,所以要严格把好材料关,确保工程所用材料都符合规划设计标准,保证高标准完成工程建设。一是要对送检的样品质量进行检测,根据工程建设标准,确定材料样品是否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二是对于材料进场前的检验,一定要按标准进行严格把关,对于不合标准的材料禁止入场,保证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三是进场后的材料也要进行检验,避免因特殊原因造成一些个别材料有瑕疵而混入工程,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2.2把好工程施工设备质量关

工程施工设备对于施工质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合理选择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设备。一是面要保证工程施工设备适合工程施工的需要,要科学合理,既能满足施工,保证质量,而且还要力求在成本投入上做到节约;二是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及功能,避免因设备问题而影响到工程质量;三是在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检验和调试,使工程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消除农田水利工程设备安全隐患,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3把好混凝土浇筑质量关

混凝土是农田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项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质量,特别是对于一些工程细节的控制,例如模板的支设、钢筋的铺设、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振捣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浇筑质量。另外在劳动力数量投入、技术实力、施工的方案制定等细节上,也要进行严格把控,这些都是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和混凝土原材料、运输和浇筑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3设定管理质量控制重点

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可以说每个环节都十分重要,都必须要加强管控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在重要之中还有更重要的,这就是工程质量的重点管控部分,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设定重点,例如对于施工中的一些环节及关键部分,要求专业性较强,对工程的质量影响意义重大,这就要进行重点设定,进行强行管理。一是在施工方案制定上,要结合对施工过程的分析,综合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把质量管理点的关键进行确认;二是要确定目标参考指,按照参考值进行质量管理制定实施方案;三是对技术人员的确定,人员是项目实施的主体,技术水平也是质量的决定因素,所以需要确定有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具体施工,以实现质量的目标控制。

4组建控制工程质量队伍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能保质保量完成,必须要设立专业的质检部门,建立专业的质检人员队伍。具有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质检工作人员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细节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对于不符合质量的原材料及施工设备,质检人员要及时制止,在施工过程对于不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的施工行为,质检人员要及时向主管领导进行汇报,暂时停工,重新整顿,符合标准后再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项目经理每个月都要向监理提供工程质量表,以便对施工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

5把控施工操作质量

工程的施工操作在整个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施工操作者也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方,工程的质量除了设计方外,主要是由施工操作方决定,其技术水平、专业能力、队伍素质、施工管理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对于施工操作者的要求必须要十分严格。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及工程的重点部分,必须要由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及水平的人员来完成,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进行施工控制,操作者要自己检查、互相检查,在交接工作中也要检查。交接中,前一道工序检查要合格,合格后再交接,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对每个工序的施工操作者实行挂牌制,明确责任质量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操作者自我检查、自我监督的施工质量意识,也可以做到施工质量责任明确。

6结语

篇9

一、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生态特色,科学谋划园林县城发展

绥棱是典型的半山区农业县份,地貌大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具有建设园林城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人文地理环境。为此,他们于2007年,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城的宏伟目标,并把规划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依托半山区农业县的山水风情,突出生态特色,坚持规划、规模、规范并重,功能、环境、造型统一,生态、景观、格局协调,先后聘请哈工大城市规划设计院、省城市规划设计院、黑龙江省龙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大连绿波集团公司和哈市园林发展有限公司等名家、名院,对绥棱县园林县城建设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同时,他们还到深圳、张家港、大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丰富规划内容。在规划中,他们主要是突出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园区规划,提升生态园林县城品位。园区景观是生态园林县城的灵魂,需要精雕细琢、独具匠心的精品,这样才有品位、够档次,才能体现生态园林县城的特色。在公园设计上,他们以“自然、休闲、生态”为主题,高瞻远瞩,立足长远打算,放弃目前经济利益,毅然拆除了坐落在商业黄金地段的原县医院旧址,作为东北湖公园的用地,使公园广场相接,移树造景,形成了山、水、树、花、绿地相互衬托、整体粗犷、大气恢弘,局部精细、惟妙惟肖的景观格局。把36.28公顷的植物园设计成一个自然树和风景树相互衬托,百草园和百花园交相辉映,集休闲娱乐、苗木繁育为一体的县级森林植物园。他们还将投入3000多万元改造县休闲运动广场,突出打造集健身、休闲、娱乐、集会、比赛为一体的现代休闲运动广场。二是完善道路绿化规划,构建生态园林县城发展框架。发展生态园林县城,道路绿化是骨架。为此,他们突出道路绿化规划,主干道规划乔灌草相结合,次干道规划树草相结合,巷道规划以绿篱为主、花卉为辅、藤本植物相间。现已形成了一路一树、一街一品、一巷一景,各具风格的绿化效果。三是加强庭院绿化规划,夯实生态园林县城发展基础。庭院绿化是城镇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针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的行业特征,制定了不同的绿化规划。如为县医院设计了“古代医圣”雕塑组群,配以花、树、绿篱和草地;为第一中学设计了“学子攻读”雕塑组群,配以桃李树木,等等。同时,狠抓规划执行,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立即纠正,严肃处理,确保规划的实施高标准。

二、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部位,全面实施园林绿化工程

近年来,他们以自然生态和人工景观为依托,以县城道路绿化为纽带,以“三个结合”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一流生态园林县城。一是把绿化与棚户区改造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以绿为美,突出做好小区绿化。在棚户区改造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建筑面积、道路面积、绿化面积各占三分之一的原则,实施建设工程与绿化工程同步,由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设计,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建设小型雕塑、小型亭台,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互协调的小区绿化规划风格,营造了处处见绿、处处有景、处处花香的宜居环境。目前,新建和改建的31个小区平均绿地率为41.8%,有14个单位庭院和小区获得了省级花园式单位和花园式居住区称号。二是把绿化与道路改造结合起来。实行道路与绿化同步延伸,实现“修一路、绿一线、成一景”,做到有路就有树,有路就有花。为此,他们专门聘请专家编制了《绥棱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哪条街道栽什么树,栽什么花,栽多少棵,如何造型,都进行了具体规划。几年来累计投资6000万元,完成了城市道路主骨架的绿化工程,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绿化达标率为83.7%。在绿化风格上坚持乔灌结合、适地适树,以乡土乔木为主,乔、灌、藤、草适当搭配,以常绿树为主,常绿树与落叶树互为呼应,讲究层次、空间、季相、景观,达到多彩舒适的视觉效果。繁华大街是贯通城镇东西的主干道,是连接外界的交通枢纽,2007年进行改造时,设计“底花中篱高树”的绿化方式,使花、篱、树有机结合,高中低错落有致,形成了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多层次、多景观、多变化的立体绿化效果。目前,该条道路绿地率为31%,道路绿化覆盖率达43.5%。三是把绿化与景点建设相结合。在突出景点功能的同时,重点配置植物景观,讲究植物色彩、层次的搭配组合,突出自然景观,体现地方风格。几年来,他们不断加大对公园广场和城市节点的建设和改造力度。2009年,他们投入2500万元建设了一处集休闲、娱乐、集会、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的群众广场,在建设时,充分考虑绿化需求,四角留足绿地7000平方米,栽植乔灌木20个品种3600多棵(丛),栽植花卉10余种3.6万株,春夏秋三季还摆放盆花3000盆,实现了花叶枝果相映成趣、一季一景。他们还将加强城市出口和主要节点的建设,增加文化气息,提升城市品位。此外,为调动起人们对园林县城建设的热情,唤起社会对绿化管护的责任,倡导文明新风,他们在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鼓励、动员干部群众、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义务参与园林县城建设。几年来,全县群众共义务植树造林245万株,建成党员林、公仆林、共青林、新婚林、巾帼林、红领巾林等具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林地12块,县植物园和县东北湖公园的树木,都是全县机关干部义务栽植的。

三、坚持严格管理,突出机制建设,确保园林县城建设效果

城市建设建三分,管七分。园林县城建设如果没有过硬的管理手段,就不会巩固成果,见到成效。为此,他们一手抓绿化,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工作效果。一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政府文件形式相继制定下发了《绥棱县城市绿化管理细则》和《绥棱县关于全面加强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意见》,规范绿化工作。健全了“四同步”制度,即建设计划与绿化设计同时审批、土建投资与绿化经费同时落实、土建施工与绿化施工统一安排、土建竣工与绿化工程统一验收,从根本上保证了绿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建立健全了社会监督机制,实行有奖举报占绿毁绿制度,激励群众参与到爱绿护绿工作中。二是完善日常管护机制。成立了园林城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养护规范、养护标准和考核细则,落实了苗木三年包活责任制。针对绿化面广线长的实际,他们分区域交由城建处、绥棱镇等单位分片管理,各企事业单位、小区栽植(摆放)的花草树木由栽植(摆放)者负责管护,都要设有专人管护,管护人员与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与绿化小组逐级签订责任状,发现问题,如实追究。同时,主次干道两侧门前有花草树木的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业户、居民和执法大队签定门前四包责任状。三是完善技术管护机制。组织成立城市园林绿化专家指导组,从林业局、林管局等相关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做好树木防疫、管理等工作,全面提高绿化成活率。四是完善日常巡查机制。组织行政执法大队、公安局以及辖区派出所,积极参与到绿化管理中,加强日常巡查,搞好树木看护,严厉打击破绿违法行为。对破坏花草树木的,不但让其恢复原貌,加倍复植,而且还电视曝光,予以重罚。同时,通过集中开展“靓丽星期五”、净城周、“我是城市小主人”等活动,搭建全民参与平台,调动全民参与热情,形成了方方面面支持、参与园林城管理的浓厚氛围,实现了社会化管理。

四、继续加大投入,努力突出特色,实现高品位立体推进

篇10

关键词:东港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 规划建设与管理

日照市东港区是我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2012―2014三年建设项目涉及东港区三庄镇、陈疃镇、西湖镇、南湖镇和后村镇5个镇,共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6片7.62万亩。2012年度和2013年度东港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已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获得优秀等次。目前,2014年度东港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已基本竣工,现就东港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做法浅述如下几点:

1 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前期工作

为确保小农水重点县项目成为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的工程,东港区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前期工作。

(1)规划前期,我区组织人员到项目所在镇、村进行广泛动员,宣传上级支持水利发展的有关政策,介绍项目规划、建设目标及项目实施后对增产增收发挥的作用。项目村召开村民大会,围绕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听取群众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的按照群众意愿规划工程,让群众参与到工程中来,把我们的规划思路、建设内容告诉他们,听取他们的建议,既起到了宣传作用,又把群众好的建议采纳到项目中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项目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工程,改变了过去群众对项目建设的不闻不问、建后利用率低的问题。

(2)在项目前期规划工作中,我区精密策划、精心布局,高标准规划设计。由于项目大部分投资在田间工程,为使管网整体布局最优化,技术人员驻扎工程现场,和项目镇水利站技术人员、村水管员一起,对每个灌溉片、每条管道、每个出水口都反复论证,确保工程布局合理。在制定灌溉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作物需求,积极探索随机灌溉制度,保障水资源效益最大化。

(3)在搞好前期规划的基础上,对工程进行精确定位测量、放线。不但对拦河坝、塘坝、蓄水池、大口井、泵站等单体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对复杂的灌溉管网也进行了定位测量、放线。对工程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时,我区技术人员、测量人员、镇水利站技术人员、村水管员一起,对规划的工程再次进行核实,个别规划不合理的在定位测量、放线时适当进行了微调,确保了工程布局合理化,为工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强化组织领导

我区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列入"区级大项目"之一,并纳入各项目镇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东港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以区长任指挥、分管副区长任副指挥、各项目区所在镇镇政府及有关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东港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指挥部”,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全力保障项目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区所在镇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指挥部,建立了有效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市区领导经常到工程现场巡查,检查工程质量、调度工程进度、检查监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检查项目五大员到位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并多次召开工程建设管理会议,规范、严格工程的建设标准。

3 严抓工程质量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我区按照有关规范和施工标准严格加强施工监管。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监督、高水平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在具体执行中,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指挥部积极开展工作,指挥部人员天天靠在工地上,每周召开一次会议,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条款,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 ,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成项目实施单位限期整改,保证了工程的按时保质完成。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控,项目区收益村分别设立农民质量监督员,农民质量监督员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掌握辖区内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全程做好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农村水管员的质量监督,既对工程建设实现了双重监理,又熟悉了工程状况,既确保了工程的建设质量,又方便了日后工程的运行管理。同时,为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第三方检测制,全方位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将工程质量管理贯穿于表象工程、隐蔽工程,贯穿于工程源头、田间地头,力争打造出优质高效的品牌工程。

4 抓创新,提升项目建设的科技水平

我区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中,后村镇皂户沟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工程采用先进的风光互补电源技术,将太阳能、风能2种清洁能源有机地组成一个发电系统,利用"零存整取"的方式,将塘坝内的水源提到高位蓄水池, 满足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同时,利用高位蓄水池的水位差,通过管网将水送到田间,采用微喷、喷水带等灌溉形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为方便管理,提高管理和用水效率,通过在管道进水口安装测水量水和监控设施,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含量,提高工程管护自动化水平。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利用风能、光能,节约运行费用,设计研究应用风光互补系统并入电网这一创新理念,其特点是当发出的电功率超过负荷需要时,多余的电力向电网供电,即向电力公司卖出电力,不足的电力由电网向用户补给,即买电。其关键技术是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电能并入电网,可以把分散不用的风光互补电能并入到电网,解决了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灌溉工程中风能、光能只在提水浇灌和提水至蓄水池备用时发挥作用,大部分时间闲置,浪费清洁能源的问题;解决了蓄电池维修更换费用过高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5 资金管理

我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农业财政专项资金实施县级报账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执行,市区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资金拨付实行区级报账提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6 运行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区建立了以项目区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为辅的工程管护机制。在项目区成立了农田灌溉专业合作社,项目村水管员是合作社主要成员,参与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合作社将项目按照片区明细到水管员,划定了责任区,落实管护责任,将水管员的工程管护、灌溉服务、水费收缴等工作纳入水管员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切实将工程建后管护落到了实处。同时,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水费按方计量收费,收取的费用用于工程的管理维护、水管员的工资补贴、用水合作社日常开支,费用专款专用,确保了工程的健康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