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计划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的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的计划

篇1

面对市场经济令人振奋的优胜劣汰,面对三本学生强烈的自强不息,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探索市场经济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强化专业知识在市场中的应用,以此提高自身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能力,提升个人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经研究决定,全院学生利用寒假进行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具体安排如下:

一.形式及时间

09级单独进行或自发组队完成实践过程;时间自行安排。

07级和08级以组队的形式(每队至少3人),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完成实践过程;时间为2011年2月25日—3月6日;班主任电话检查。

二.主题

09级:追忆祖国发展历程,探索成功人生,规划大学征程;

08级:深入生产一线,加强专业训练,强化应用能力;

07级:突出专业能力,增强综合训练,实战就业过程。

三.要求

3.1 09级

3.1.1 回顾建国60年祖国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入学习改革开放全面进步的伟大成就;

3.1.2 访谈5至10位成功人士,了解成功历程中的努力、艰辛和收获,从中领悟社会在知识结构、道德修养、社交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对自身的要求,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进而规划自己大学征程。

3.2 07级和08级

3.2.1 专业实践共同要求如下:

⑴实践单位的性质、历史、现状、文化;

⑵实践单位的机构设置,岗位责任制,主要的规章制度,办事规则;

⑶实践单位的经济状况、固定资产状况;

⑷实践单位的主要产品或主要业务;

⑸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规程或业务流程,市场状况。

3.2.2 08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会计模块专业知识,深入到企业、商业、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实地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登记账薄、成本核算、结账,到编辑会计报表整个会计作业流程以及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过程;

⑵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工厂生产车间,实地完成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计算机控制与应用的实践过程;

⑶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服装专业相关知识,深入到与服装生产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实地完成从服装的制板、剪裁、样衣、面料的选择、制作、熨烫到打包等服装的整个工艺流程的实践过程,绘制出工厂的厂房规划图;

(4)英语专业:结合三学期所学英语专业知识,对外资公司、中资公司涉外工作流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学习和实践,以提高适应未来全方位竞争的需要。

3.2.3 07级

⑴经管类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了解企业物流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流程;掌握流通领域供应链管理全过程,熟悉某一节点企业的业务流程操作,并对相应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熟悉流通包装的设计原则及流程,分析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为所在企业设计最优运输方案;熟悉仓储管理的作业流程;灵活掌握企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物流环节。回顾会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等专业知识,全面了解企业“人、财、物”现状,结合行业特点,分析其综合竞争力;

(2)信工类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深入到工厂生产车间,熟悉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并进行调试,同时画出相关流程图;熟悉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原理与工作方式;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工作,能够利用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前两学期学习的专业知识,回顾配电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逻辑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服装专业:结合本学期学习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学、服装纸样设计等专业课,熟悉市场中各种畅销的面料,以自身号型制作一套衣服(包含上装和下装),并按1:1比例制作版样;

(4) 07级全体:每人制作求职简历一份,择机参加2场以上招聘会,切身体会求职的困难,了解市场对自己所学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此项可单独择机进行。

四.任务

4.1 实践日志、原始记录及考核登记表

在实践过程中,应进行现场笔记记录、声像记录,每天实践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当天实践的内容,分析调查的结果,采用手写方式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实践日志。并完成进入个人档案的《实践考核登记表》(在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中下载),入学第一天上交。

4.2实践报告

依据实践过程的记录、体会,完成以实践主题为中心的实践报告一份,并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要求报告不少于6000字、中英文摘要各300字,开学后进行交流。

五.考核评定内容

5.1社会实践的态度与综合表现;

5.2实践日志的即时性、真实性;

5.3实践报告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5.4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字数、自主撰写的程度;

5.5声像记录的真实性;

5.6报告的框架结构、文字表述以及格式;

5.7幻灯制作与报告在汇报中的结合程度。

六.社会实践学分设定及检查评比

社会实践按百分制评分,记录学分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每位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

6.1 学分设定:3学分

6.2 检查评比:

6.2.1 资格性检查:

(1) 07级和08级

在社会实践开始前,未和班主任联系,或班主任检查过程中,联系不到本人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2) 09级

经初步检查,认为未参加实践者,取消社会实践评比资格。

6.2.2 实践考核评比:

(1) 07级和08级

1)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电话检查,给出检查成绩(满分50分);

2)开学后第一天,学院首先对每一位同学的声像资料、日志和报告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合格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给出交流成绩(满分50分);

3)前两项成绩汇总后,得出原始成绩(满分100分),班内再按照2︰3︰3︰2的比例评出班社会实践最终成绩,原始成绩分别改计为90分,80分,70分和50分;

4)50分的同学参加学院比赛,排前75%的同学社会实践成绩改计为60分,后25%为本次社会实践不及格,计为50分。

(2) 09级

开学后第一天,学院首先对每一位同学的社会实践开展情况、声像资料、日志和报告进行综合检查,检查合格的同学在班内进行交流,给出原始成绩(满分80分)。

6.3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评定

各班按班级人数3%,7%,10%的比例,根据原始成绩从高到低评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一、二、三等奖。

6.4班级排名

6.4.1 07级和08级:根据班内学生在学院比赛成绩后25%的比例决定班级排名;

寒假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6.4.2 09级:班级之间进行对决,每前进一轮,班级每位同学成绩增加5分,同时排出系部最后名次。

七.体例和写法

7.1 实践日志要求:实践日志自实践之日起记录至实践结束,全部采用手写体。每篇日志字数不少于1000字,在日志篇头注明记录时间、地点,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完成。

7.2 “报告”体例和写法

7.2.1 封面:

社会实践报告名称、实践者姓名、班级、实践者所在城市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实践者姓名、中英文实践者班级名、中英文实践者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报告》;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论天生我才必有用》。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7.2.2 摘要: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单独放在正文之前。报告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调查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不少于3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称谓。

7.2.3 前言:写出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实践的主题、时间、地点、实践单位历史沿革和现状。

7.2.4 正文:根据学校要求和自己所要报告的内容,包括:实践内容,调查资料,调查结果,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重点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注意层次清楚。

①正文篇幅在6000字以上,包括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以外,其余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

②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7.2.5 结语:可以写出实践者对此次实践的意见或建议。

7.3 报告格式

7.3.1 文章的结构层次用下列符号表示:

1(一级标题,黑体、小4号)

1.1(二级标题,黑体或宋体、小4号或5号)

1.1.1(三级标题,宋体、5号)

三级标题以下可以用(1)、①、a等标出

7.3.2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作者名.题名.期刊名.年月.页次.文章。引用不得超过整篇文章的20%。

7.3.3 装帧要求

a.主标题三号字黑体,粗体,居中;副标题小4号黑体,居中;论文内各标题小4号黑体;正文5号宋体;参考文献小5号宋体;

b.排版顺序

封面、目录、内容提要(英文)、内容提要(中文)、正文及参考文献。

7.3.4. powerpoint制作要求

(1)内容应简明扼要,重点明确;

(2)色调鲜明醒目,能使人加深记忆;

篇2

关键词:物流体系框架实施步骤

现代物流业是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是作为继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第三利润”而被高度重视的。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物流业发展条件的成熟,我国社会化物流体系的建立将迫在眉睫。社会化物流体系的建立将实现大流通、大物流、大市场的格局,从而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快速响应,打破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形成全国物流一盘棋,同时与国际接轨,以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社会化物流体系构建条件分析

据资料分析,20世纪8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带动货物周转量增长0.995个百分点,到90年代这个弹性系数平均为0.981,这表明在工业化完成之前,物流的需求伴随经济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我国的GDP逐年增加,目前已列世界第四,由此可见,物流业在我国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跨国企业的进入带动物流业的发展

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有80%已经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基本确定。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理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将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经营的服务保障。跨国公司的基本做法通常都是采用物流业务外包和物流一体化的做法,这就

给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我国物流市场的利润巨大

随着竞争的加剧,在劳动力、劳动资料成本压缩趋于饱和后,对成本的控制将转向“第三利润”物流领域。据世界银行计算,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6.9%,而欧美国家物流成本仅占GDP的10%左右。由此可以看到,我国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欧美先进国家的物流成本,以2005年的GDP(182321亿元)为基础,如果将物流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我国将获得纯利润1823亿元人民币,这说明我国物流成本降低的空间比较大,物流利润的潜力大。巨大的物流利润空间促使我国必须建立以高效、适用的社会化物流体系。

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全面开展

在2001年3月,国家六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相关部委又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法规,如《关于促进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若干意见》、《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管理条例》、《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企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中国民用航空国际运输规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2005年,国家有关9个部委联合发表了《关于促进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这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条件。

各项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的支持,使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

交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到2005年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90万公里,高速公路将接近4万公里。“十五”期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二,新增高速公路2.4万公里。我国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公路快速运输网基本形成。全国民用机场共141个,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1.6亿吨公里,定期航班航线条数达1176条。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0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3个国家和66个城市。空运能力明显加强。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深水泊位822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27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超过1亿吨的港口有7个。

从以上分析可见,构建我国社会化物流体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货畅其流、方便及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物流体系。

社会化物流体系的框架构建

由于现代物流的效益根植于整合之中,而物流的整合又依赖于市场需求,特别是制造业和商贸企业本身的产业整合进程,这个整合的进程一方面表现为横向的连锁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纵向供应链关系的形成。

物流工商企业是主体

首先工商企业作为现代物流的服务的需求者,必须增强现代物流的意识,认识到物流与现代企业整体工作紧密相关,搞好企业物流,优化供应链,对企业不仅不会多花钱,增加支出,反而会节省经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现代物流从概念的引进到今天物流行业的运作已经20余年,各项基础设施、法律法规已初见成效,实际运作经验也积累了若干年,因此可以说,工商企业对通过物流业务外包,从而提高企业效率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同时工商企业对物流所能创造的价值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能与全球经济接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工商企业有必要使用专业的物流服务。

个性化物流服务促成物流体系形成

工商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有的企业采用零库存生产,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提供及时配送,快速物流;有的企业采用的直销模式,这就需要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紧密配合,采用供应链物流;作为商业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配送物流。总之企业的需求不同,物流服务上所提供的服务也应该不同。因此在物流体系中,物流企业应该各具特色,各司其主,可以从事专营单项物流,也可以从事综合物流服务;可以只从事物流环节的某一个环节的工作,如运输、仓储,也可以从事一体化物流,整合物流业务的所有功能,为工商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

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专业物流等企业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现代物流服务。物流服务的方式、范围、品种、对象可以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不能强求一个模式。企业之间应该既是一种竞争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关系,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现代物流的结果。

行政部门创立良好发展环境

从政府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由于物流业的发展将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政策,包括制定产业政策来鼓励;制定本地区的物流规划,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立项,促进物流企业稳步、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比如,海关电子通关的建设将加快物流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税务部门相关税法的制定,对物流业的发展与扶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社会化物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体系中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应该协调运作,做好服务,努力降低整个社会系统的运作成本。

社会化物流体系构建的实施步骤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依据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体系创建了大量的仓库,建立了初始的物流体系。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原有的物流网点布局已不尽合理,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将分散在千家万户的物流合理化布局为社会物流网点集中组织,形成产业,实现物流的规模效应,减轻和分担企业的供应压力,实现企业零库存生产,建立起全国性的物流体系。

整合社会资源,推进社会化物流发展

专业化、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是社会化物流体系形成的基础,在现有条件下,各部门、各行业应该尽量整合社会资源,重组、兼并,优化配置物流资源,由原来单一业务型向多功能转变,形成专业化经营;从而构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社会化物流网络体系,展开物流的社会化、产业化、优质高效、功能齐全的服务。

建设支持工商企业发展的物流体系

以现有物流网络体系为基础,为工商企业提供高效物流服务。作为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第一、与厂商共建物流配送中心。成为厂商的物流商、运输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厂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第二、与零售商共建物流配送中心。成为零售商的物流、配送及零售商自有物流基地的支持;第三、为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及其它机构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现代物流要求配送企业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内(包括国际)的物流任务,同时其物流成本还应合理,没有这种能力,商品供应、补货及配送的及时性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完成这种任务,必须建立全程全网的物流配送网络。整合物流企业,构建集约型物流配送体系。

政府部门创造有利条件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改进管理、搞好服务,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比如为从事现代物流服务的企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用发展的观点和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重点制止行业保护、地区封锁和有碍公平竟争的垄断行为,维护供需双方特别是用户一方的正当权益;对物流企业的技术改造、查验通关、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以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搞好协调服务。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党的十六大规定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地表达了我国先进文化应有的性质、内容与风格,是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科学概括。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也需要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力量。先进文化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附属物,而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该构建先进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为解决我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迎接域外文化的挑战、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精华、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防止和消除消极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在知识经济到来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已不再适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后方面,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意识。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必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既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看:第一,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当前,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随的各种文化样式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丧失了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文化自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我国目前文化的发展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

从内部动因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加快发展先进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文化总体看来,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按惯例可大体分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两大环节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文化产品就其大多数而言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相比,其特殊性表现至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二是承担的任务特殊,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看到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在现实实践中的确存在差异性。其一,文化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精神方面的内容,有着多重内涵,其发展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其二,市场并不能自动识别文化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要运用市场机制,又要加强管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催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势必引发一些人思想的波动,出现价值观的倾斜。总之,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产品与服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文化建设既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文化建设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当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又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第二,要提高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将长期并存,先进文化如果以其独尊的地位而不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思想阵地。先进文化建设也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遵循和适应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篇4

关键词:问题设计 实践 体会

问题化教学是按照教学目标要求,以组织单元(或章节)为单位,把教学内容设计为由若干个单问题组成的教学问题集来实施教学,旨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质量的教学问题设计决定着高效的教学实施,它可使教学朝着预定目标进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深度的目的。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觉得使用“五何”分类法设计问题比较有效。

“五何”即“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是何:通常指以What、Who、When、Where为引导,指向一些表示事实性内容的问题。为何:通常指以Why为引导,指向一些表示目的、理由、原理、法则、定律和逻辑推理的问题。如何:通常指以How为引导,指向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若何:通常是以what…if…为引导的,指向一些表示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产生新结果的问题。由何:通常指以From…引导的问题,它可以作为情境与事物对象相关的各种情境的依附对象,强调要素的追溯与呈现。

一、单个问题设计要贴近真实情境

实践证明,贴近真实情境的问题能激发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思考,在实施教学过程生成各种问题,课堂气氛热烈。在问题设计时,把情境与问题进行融合设计,使设计问题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实际、真实岗位工作情境,或设置趣味性等来强化学生的体验感,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使其积极地参与到对教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以及沉浸于以问题为焦点的浓烈教学情境之中。例如正常情况下,人每天都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如虾、鱼、蛋等,它们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呢?此问题是问题生活情景化设计,相比较问题“蛋白质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吗?”要贴近生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即时问题,如食物蛋白质摄入体内是如何消化、吸收的呢?这种带有情境性的问题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产生以问促问的课堂效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问题集的整体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

问题化教学是把教学目标分解在问题集之中,教学目标设定应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基本参照和依据,但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中职学生大多数为初中毕业,文化基础差已成不争的事实。如有专家曾对全国中职学校新生数学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数学,有59.69%学生没达到初二水平,46.60%学生没达到小学毕业水平。因此,问题设计既要考虑提高问题集的整体设计水平,即问题丰富多样、分布有序,助力学生思维向螺旋式(高级思维)发展;也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正确评估,从而确定问题集中单个问题的类型分布。否则,问题设计深了,会使学生知难而退;问题设计浅了,会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应用祝智庭教授设计的偏向理工科课程的教学问题设计模版预设问题(如下表)。

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均要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规律。在纵向,教学问题要从老问题一新问题一疑难问题发生迁移,分布数量应由少多少;在横向,教学问题要从是何如何为何若何发生迁移,数量分布应呈现“金字塔”型。这样使教学问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展开,让学生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喜悦,从而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三、问题集的密度分布要突出组织单元的重点难点内容

篇5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农委的职责和几年来我省开展一事一议的实践,就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讲四点意见,请*省长和与会同志指正。

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

200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其中,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改革是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的方向是: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解决,筹资实行上限控制。这一改革开全国之先河。当时“一事一议”筹资的标准是参照税费改革前1999年的基数计算的。1999年,全省“三提五统”32.71亿元,其中“三提”为16.7亿元,“三提”中的公积金是6.25亿元,公益金3.5亿元,两项合计9.75亿元。本着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则,将“一事一议”总额确定为7.5亿元,人均15元的标准;原先强行让农民承担的30个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也要求在三年时间内逐步降低,即2000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的两工不超过20个,2001年不超过15个,2002年不超过10个,从2003年起,村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劳务,也实行“一事一议”,由村民民主讨论,按多数人意见作出决定,上限为每个劳动力每年承担劳务的数量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

“一事一议”政策的实行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创新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方式。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8年,我省农民通过“一事一议”共筹资26.24亿元,平均每年2.9亿元;筹劳8.5亿个标准工日,平均每年0.94亿个。使用重点主要集中在兴建村级道路,约占筹资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农田水利建设,占25%以上,用于造林、改水改厕、路灯安装、市场改造等较少。实践表明,通过一事一议,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广大村民的直接参与,促进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原则的落实,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为防止“一事一议”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新口子,我省从一开始就注重对“一事一议”的监管。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如《××省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和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省农村未承包土地并从事工商等其他产业经营活动的农民交纳村集体公益事业费管理暂行办法》、《××省村级兴办公益事业筹资办法》。2002年11月,省人大还通过了《××省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条例》,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二、切实提高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发展格局造成了广大农民应当享有的公共服务没有得到保障,城乡间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差距较大。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加大政府对村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道路、饮水、环境卫生等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引导农民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的洒向农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成果。

二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改善村容村貌。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广大农民对此反映强烈。建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和聚集民力,形成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机制。在这一机制推动下,广大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政府的支持下,重点建设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有利于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确立农民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有利于加强农村民主管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改进方法,由原来的行政命令和说教式动员方式转向注重引导、民主协商。这种转变,不仅可以密切干群关系,维护农民权益,而且有利于营造健康良好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氛围,将给农村的全面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要充分正视试点工作的复杂性

我省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已有九年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认清存在的问题,加以防范,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健康发展。

1、“一事一议”在实施中不够规范。一些地方在操作过程中改变决策程序,调整使用方向,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七种:一是不按规定议事,用村组干部会、党员会代替村民大会或代表会;二是把“一事一议”的议事筹资当作固定筹资项目;三是筹资按承包土地面积计征,或人地不同比例计征;四是所筹资金没有用于所议项目,挪作它用;五是强行以资代劳;六是筹资筹劳不公开或公开的不充分,缺乏监督;七是一些地方政府强行筹资筹劳作为项目配套。如某市为完成“村村通工程”,要求三年完成九年的一事一议筹资;某县部分乡镇道路集资人均达120元,群众反对,为上门筹款,发生干部殴打群众事件;北方某乡镇提出,对一周内完不成“村村通”筹资任务的村干部要收回工资卡等等。

2、“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模减少,相应村级负债增加。“一事一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矛盾,比如,多数人受益与少数人受益如何兼顾;多数人赞同与少数人反对如何协调;项目建设的先后顺序如何确定;同一项目在不同地区的成本差异如何调节等。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一些地方有事不议或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据统计,2000年,全省约有37%的村开展了“一事一议”筹资,筹资2.76亿元,以后逐年减少,到2008年,全省开展“一事一议”的村下降到17%,筹资额减少到1.3亿元。筹劳也由2005年的4629项下降到2008年的1303项。

此外,“一事一议”工作开展的地区也不平衡。总体来看,沿江和江南地区普遍开展较少,一般不到10%,江淮地区在25—30%,淮北地区在35%以上。在同一地区差异也较大,如六安市舒城县开展“一事一议”的村达到70%以上,而裕安区每年“一事一议”的村只占10%。由于不少地方“一事一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当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完全依赖政府,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为上项目,便举债投入。据统计,仅2005年一年,我省因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新增的村级债务有4亿多元。今年5月,我委对三市六村的调查,因公益事业投入造成的负债占村级新增债务的22%。

3、一些乡村干部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民主决策的方法。据我委调查,一般村级领导班子力量较强、决策较为民主、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搞得较好、所筹的资金和劳务能真正用于办实事的地方,“一事一议”开展较为容易;反之则难以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全面推开对基层干部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我们一些基层干部,还习惯于家长制、一言堂,民主议事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强,还有县乡干部更希望通过集中使用农民的各项补贴资金开展农村基础建设。所以,我们应针对

“一事一议”奖补试点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加强乡村干部的群众观念教育,不断提高其民主管理水平。

四、明确职责,主动配合,积极推进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为广大农民造福的民生工程。各级农业部门作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的指导和监管部门,要把握村级组织特点,在认识上,要明确这项工作的主体和受益者是广大农民,学会做过细的工作,学会同农民打交道,善于发现和总结广大农民的创造。要按照会议的要求和赵省长的讲话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引导农民积极开展“一事一议”,切实加强规范管理,把好事办好。

1、严格审核“一事一议”筹资范围。审核议事项目是“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重要环节,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适用范围、筹资筹劳对象、限额标准的审查。要审核议事程序是否民主,对超出议事适用范围、违反民主议事程序、超过限额标准的议事项目,不得审批。在审核项目内容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对脱离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项目,要予以劝退,防止新增村级债务。

2、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的财务管理。为保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集资金与补助资金的使用安全,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一事一议”筹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管理。指导村级组织将筹集资金单独设账、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加强所筹资金的财务公开,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内容、筹资筹劳数量、奖补金额、项目预决算以及资金使用进度等要及时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篇6

今天,集团公司召开经济适用房建设推进会议,主要是对照年度计划安排,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加快推进经房项目建设,真正把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刚才,蔡局长就今年集团公司经房建设、小区改造等有关工作作了详细安排,讲得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会议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共同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加快经房建设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紧紧依靠职工、努力使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切身利益,是和谐矿区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集团公司党政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要加快经房项目建设,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让“居者有屋”、“安居乐业”。如果职工长时间没有相对稳定、舒适的居住条件,基本的生活和休息无法得到保障,容易产生厌倦、懈怠、烦躁、压抑等思想情绪,轻则会使个体对工作缺乏热情、对未来丧失信心,重则会产生矛盾激化,引发各类影响矿区稳定的问题,不利于和谐矿区建设。近几年,集团公司利用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的时机,千方百计挤出资金,弥补职工生活历史欠账。特别是在改善职工住房条件上,坚持多措并举,着力提高职工购房能力,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构建职工住房保障体系。应该看到,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工作的推进速度和结果与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去年,集团公司排出房补计划6000万元,全年仅实施了3000多万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少数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还不细。根据调查统计来看,目前,全集团现有在岗无房职工3034人,危旧房64万平方米,近90%的职工住房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供水、供电、旱改水及小区环境治理、矿区道路建设等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改造项目因细节问题未处理好,给职工生活带到诸多不便,职工群众意见很大,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加快推进“两个转移”,加快经房项目建设实施进度,着力改善职工住房条件,让居者有其屋、住好屋是集团公司推进和谐矿区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各单位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从建设和谐矿区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依靠谁、为了谁”这个核心,树立大局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摒弃片面和小团体利益思想,切实把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从职工最关心、最急需、最渴望的要求入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真心实意把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经房建设等各个事情办好、办实、办出成效。通过实施经房建设,尽快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亲和力,努力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发展新环境。

二、统筹抓好规划和组织,加快推进经房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经房建设是今年集团公司继续改善职工住房条件的重点工作,也是集团公司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单位多、项目多,工程量和工作量都很大,任何环节的失误和闪失,都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实施进度。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半年时间已过,列入计划的5个单位的经房建设项目进展不快,责任不明确,计划不落实,给全年计划任务的完成增加了较大压力。能否圆满完成经房建设任务,关系职工住房条件改善、关系矿区和谐稳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单位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尽快统一思想,统筹规划,抓紧时间,抓住重点,落实责任,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绝不能失信于职工。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经房项目及与之配套的中心小区、危旧房改造等项目规划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美化亮化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规划,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组织实施。要根据项目工程量,科学编制项目预算,做到资金投放与项目规模相匹配,保证经房项目建设健康有序实施。经房项目建设等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工作是集团公司一项长期的任务,政策性强、要求标准高,能否做到让广大职工满意,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是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的体现,也是执行力和诚信度的充分展示。要进一步明确主体责任,全面推行项目负责制。这里重申,经房建设项目工程的责任主体是各基层单位,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是第一责任者,务必要消除“改善职工住房条件是集团公司的事、是机关部门的事”等模糊认识,从大局着想、从细节着手,切实把项目申报、招标设计、资金安排、组织实施等责任落到实处。今年经房建设工程量为历年来最大的一年,点多面广,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人。职能部门和责任主体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稳步推进。对于项目前期规划、审批、拆迁、临时安置等工作,要统筹考虑,同步推进,既要保证搬迁职工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又要努力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对于已开工建设的项目,集团公司机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协调、督促、指导和考核职责,加快工作进度,配合基层单位共同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尚未开工的项目,相关责任主体和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完备相关手续,争取尽快开工建设。要抓住经房建设有利时机,积极探索住宅小区与乡镇建设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企地联动发展。要把危旧房改造与经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决走出治标不治本、年年修缮年年修的误区,消除循环反复的根源,从源头上杜绝重复投资、重复劳动、重复建设的现象。东部大黄山、贾汪地区经房建设涉及拆迁问题,相关部门要超前做好政策宣传和发动工作,加强与职工、地方政府、周边农村的协调,防止干扰的事件发生。

三、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高质量完成排定的各项任务

一要加强经房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要在科学做好项目预算基础上,实行经房建设项目费用总额包干制,把责任落实到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落实项目人员工资和经费,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无特殊原因不得增补或调整计划,确保总费用不超标。节约超支与项目单位奖罚挂钩,确保质量,降低成本。严格执行经房建设资金审批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确保投放到位。集团公司规划部、财务部、房管处等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的审查,规范审批程序,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行为,真正把服务职工、有利于职工的事情办好。经房项目不是效益工程,各单位一定要顾全大局,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二要全面推进问责制。加强工作进度、工程质量的检查考核,定期通报各单位经房建设工程进展情况,对主体责任不明、工作态度敷衍、工作质量低劣、工程进展缓慢等损害职工利益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刚才,会上还宣读了集团公司关于加强经房建设管理办法,对相关工作目标、要求和责任、奖罚都作了明确规定,希望各单位认真遵照执行,同时按照所签订的责任状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落实,确保建设进度。项目单位要尽快组织人员,建立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集团公司将按月考核,完成好的单位,对领导班子给予奖励。

三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住房市场化运作。新建经房原则上按成本价格,全部面向集团公司内部符合条件的职工****,凡是购买经房的职工,符合规定的可享受集团

公司一次性货币化补贴。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租住或其它方式解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全面推进小区物业社会化管理。新建经房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对于已投入大量资金实施改造的旱厕、供水、供电及汽、暖等工程,要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落实责任,规范管理,高效运作,保证投有所用、投有所益,真正把好事办好,服务职工群众,实现预期目标。对于已具备移交条件的小区供水、供电及物业管理,要超前考虑,制定方案,尽快移交社会,实现生活小区物业管理社会化。

篇7

[关键词]档案;资源管理;建设模式;对策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是各级档案部门在经济社会条件下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直接关系到档案部门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关系到各级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参与支配程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既可以有效地推动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功能的合理实现,又可以全面地促进整个社会公共管理、尤其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建设模式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有助于逐步培育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自主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缩减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运行成本,可以更好地为档案馆实现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流通”、“覆盖”范围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共建共享模式――即通过某种形式或机制将社会急需的、分散保存在不同领域、行业、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集约化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供社会各方面共同享用,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2、委托模式――即有条件、有选择地将部分难以通过正常“流通”渠道进入各级各类档案馆进行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委托给社会化的专业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与开发,并形成制度、使之接受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达到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辐射面,使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效能实现最大化的目的;

3、自主管理模式――即由公民个人或公民自治组织接受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建立具有某种形式的社会“自治”机构,接受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形成“藏档于民”、“自我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达到有效减轻社会、政府投入负担、提高社会公众生活的质量、丰富社会档案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目的。

大量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仍然采取单纯依靠政府“统包统管”的方法,继续实行将数量浩大、内容丰富、类型复杂、载体多样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概纳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管理体系之中,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还将成为桎梏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枷锁”。可见,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是有效改变上述现象、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选择。

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对策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是档案馆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必须加强研究探讨,确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对策:

1、努力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体系

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迫使档案馆必须从转变工作理念入手,坚持走社会化管理的发展道路,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加以变革。充分考虑社会化进程中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属性、作用及功能定位,结合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需要,重视相关制度的制订工作,形成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制度体系,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化的内容确定、对象选择、手段更新以及利用效果反馈渠道建立、获取经费投入方式采用以及赢得社会支持的方法举措等方面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以制度体系的完善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能够始终沿着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健康发展,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有效实施。

2、强化完善职能、调整业务方向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核心,是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档案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打造“公共服务型”档案馆,必须首先强化档案信息服务功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有利于采取“互动”的方式,起到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档案利用者的“眼球”、激发其参与互动的强烈“欲望”、搭建互动“对话”平台的基本目的: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档案利用者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献计献策、资助支持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使档案馆能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特点、重点与领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另一方面则可以使档案馆本着强化社会化管理与拓展社会服务领域的需要,苦练内功、强化能力提高,重视特色服务,以追求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为档案工作社会价值评价的基本标准,研究社会公众的需求趋向、增进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满足社会公众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以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赢得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档案利用者的支持与参与。形成一种内外联动、左右衔接、上下兼顾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发展格局。

3、加强调查研究、更新管理理念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内容。必然要求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影响、限制因素进行必要变革,也必然在客观上对传统的档案馆管理方法、模式、理念造成冲击。因此,档案馆要主动争取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工作;结合档案馆的具体业务工作实际、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政策体系,解决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发展方向的实际问题;如档案信息产业模式的确立、赢得社会资助途径的选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应用等等。以政策规定作为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基本导向,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长效性,力求使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作用功效得到持久地发挥。

篇8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基于有效需求特征的地方高校参与老年教育发展路径研究”(编号:ZMZC201446)。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教育也因此进入需求迸发与供给增长的转折期,传统的老年大学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老年教育社会化,意在强调养老教育的社会参与性和多元主体的互相配合、联动发展。政府应首当其冲成为老年教育主要的供给主体,推动老年教育法制化;高校应发挥其在老年教育中的高水平示范作用,促进老年教育向专业化发展;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旨在促进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老年教育向社区发展旨在实现普及化,最大程度满足老年群体教育需求。

关键词 : 现实需求 老年教育社会化 实践方式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人,我国迎来了人口转型的拐点。老年人口的巨大规模和快速增长必将带来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老年教育也因此进入需求迸发与供给增长的转折期,传统的老年大学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社会实践及研究各界积极呼吁当前加强老年教育之紧迫性。本文在研究老年教育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分析老年教育的社会化实践方式,以期为增加老年教育的有效供给提供一种思路借鉴。

一、老年教育的现实需求特征——基于宁波老年大学的实地调查

1.研究框架

在强调个体发展教育学领域,代表性的观点都把需求看作为一种差距,是目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学习需求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和生活态度紧密相关,老年人群的学习需求也会因年龄、身心状态的不同,呈现出独特的学习目标、偏好和学习型态。基于以上认识,调研主要围绕老年教育需求及其差异而展开, 需求内容的划分主要依据教育老人学之父霍华德·麦克拉斯基的理论观点,他主张为老年人群提供的教育活动应满足应付需求、表现需求、贡献需求、影响需求以及超越需求等五类需求,并指出这五类学习需求最适合于利用教育方法来满足,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需求差异主要涉及老年人群的性别、年龄、经济背景、职业背景以及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

宁波自1987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2013年末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8.7万,占户籍人口总数20.5%,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据宁波民政部门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4。目前宁波有12所老年大学,其中市区占7所。本研究以宁波城区1所市属和3所区属的老年大学实施调研,共发放问卷320份,由于受语言、视力、文化水平等固有特征影响,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率77%。

2.分析结论

(1)需求意愿强烈但“一座难求”。宁波目前就读老年大学的学员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初、高中学历合计达80%;老年学员基本都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71.5%的学员月收入2000元以上,且参与老年大学学习都得到了家人认可与支持,他们对各种课程的学习意愿整体比较强烈,“需要”和“非常需要”的比例都超过60%,最高达90%。但目前各老年大学学员的课程学习数量整体不多,约80%的学员选择就读的课程数为1-2门,就读5门以上课程的人数不足4%。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政策的包容性不够, 各老年大学采取提高入学门槛的方式,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弱势老年群体”较难获得学习机会,“一座难求”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宁波属老年大学招生对象以市级机关和市级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工作人员为主,且限于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户籍,必须凭退休证报名,处级、正高级职称人员和部队师级以上干部具有优先报名及录取资格。

(2)需求层次整体不高,相对偏好应付需求与表现需求的课程。当前老年学员需求最强烈的是应付需求的课程,表现需求和贡献需求的课程次之,对这三种需求的课程,需要和非常需要的比例合计都达到70%以上,对影响需要和超越需要等较深层次需求的课程需要程度相对较低,也有部分成员对贡献需求、影响需求和超越需求的课程表示出“不需要”的态度,反映了老年教育需求主体的接受意愿不足,这可能跟该市区学员整体教育背景有关,高中文化程度的学员占到了学员总数的近80%。

(3)学习目标超越了功利主义,具有持续的学习兴趣。目前老年教育需求的目标已超越了功利的实用价值,更多是为了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使人生在最后阶段更积极、充实和有意义。学习动机调查显示,老年学员的学习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学习新事物和结交新朋友,合计占比72%;对获取文凭持“不希望”以及“无所谓”态度的学员数占总数的92%,调研还有62%左右的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就读的年限超过3年,说明老年学员具有持续的学习兴趣。

(4)不同背景的学员课程需求差异化明显。70岁以上的老年学员对贡献需求的课程学习需要高于70岁以下的老年学员;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学员对表现需求的课程学习需要高于高中以上的学员,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学员对目前学习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经济收入越高者对整体各项学习需求越大,收入在4000元及以上收入的老年学员在表现需求、影响需求以及超越需求上要显著高于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学员;市属老年大学学员比区属的老年大学学员具有更深层次的需求,体现在市属老年大学的学员对应付需求和表现需求的课程学习需求显著低于区属老年大学的学员,但对超越需求的课程学习需求反之。

二、老年教育社会化的提出

众多实践表明,过去的“全能政府”显然已经不能充分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随着老龄化理论的发展,世界范围的老龄观及应对老龄化的模式也正从危机、问题、压力等负面认知转向建设性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积极向度,健康老龄化、产出性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等都代表性的主动乐观地迎接老龄化,凸显老年人发展需求的重要性和社会参与这一精髓,从新的高度诠释了老年群体的价值,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在实践界,为增加老年教育有效供给,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的资源组织模式,政府、高校和民间力量都在普遍参与、共同促进老年教育,走社会化办学道路已成为老年教育的必由之路,老年教育也因此呈现出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政策法制化、办学对象细分化、课程教学多样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当前,世界各国养老模式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从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转变,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本研究提出“老年教育社会化”,意在强调养老教育的社会参与性,包括政府、高校、非营利性组织、社区等在内的多元主体互相配合、联动发展。从需求角度,体现养老教育发展的以人为本与需求导向;从供给角度,指养老教育打破了传统由政府作为单一主体供给的现状,促进养老教育供给的多元化发展及协作发展。本研究认为,老年教育社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对传统老年教育缺失的补充,这种补充体现在:一是整合各种资源,满足老年群体的受教育权,促进他们适应社会变迁,参与社会发展,实现继续社会化;二是着眼于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基于群体性差异对需求做进一步细分,在教育内容、方式、提供主体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差异化制度设计;三是重点强调传统办学体制下相对忽视的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作用,通过教育机构多元化、运作机制社会化、教育资源全社会筹集,实现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四是为老年人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服务,致力于对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不仅让老年人保持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且要作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资源融入社会,与外部环境形成良性互动。

三、需求导向下的老年教育社会化关系网络及实践方式

推动老年教育的社会化实践,整个社会也必然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当前,与老年教育发展发生联系的主要关系人除老年大学外,还主要包括政府、高校、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社区等,对关系网络的分析旨在分析不同关系人所拥有的资源类别、丰富程度与支持意愿,其实践方式的分析旨在研究如何发挥各主体优势和最大效益,以满足老年教育需求。

1.政府:推动老年教育法制化

老年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应首当其冲成为主要的供给主体,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上具有绝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在管理体制、发展取向、教育规划与管理制度制订上具有领导规划责任,在权责界定、方略谋划和区域联系等方面发挥统筹管理职能。我国当前的老年教育基本是在政府财政或企业的支持下运转的,但政府对老年教育经费投入尚未列入财政预算,供给主体的制度支持普遍不足,尤其是政策法规缺位缺失,阻碍了老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和长效机制形成。

进一步发挥政府在老年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目前关键在于推动老年教育法制化。当前老年教育相对发达的国家,都通过老年教育政策法制化、建立支持性的制度政策环境等措施,来提升老年教育的功能定位、开拓老年教育的渠道、完善老年教育的管理体制和保障老年人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比如,当代民主代议制度发源地之一的英国,以《盎格鲁-法兰西声明》、《老年人教育权利论坛宣言》、《老年教育》和《老年人教育工作手册》等形式,呈现了老年教育政策的基本方向,美国制定了《老年人法》、《成人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内志愿服务法》等重要法案,使老年教育相关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合法性基础。政府应从刺激老年群体有效需求和保障老年群体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出发,把老年教育纳入法制管理轨道,通过减税、补贴、公共财政预算等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供应机制;应发挥政策引领与组织协调作用,探索实施社会参与式管理;应建立综合评估与监督机制,确保老年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2.高校:推动老年教育专业化

近年来,高校作为开展老年教育的一支特殊办学主体逐渐受到重视,高校在老年教育中的广泛参与及所提供的老年教育活动已成为各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并在各国老年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学免试招收老年学员、举办暑期大学,兴建“退休村”推行寄宿教育,瑞典老年教育与正规教育融为一体,所有大学都对老年人开放,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实行公开讲座制度、科目选修制度和函授教育制度,都较好地契合了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满足了老年群体的教育需求。高校参与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视野下高等教育功能观的提升和飞跃,是教育本性的复归和本体功能的凸显,是高校发挥大学功能的良好体现,也是老龄化背景下服务社会的直接途径,更是高校多样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科研、教学资源、教育管理技术和手段、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具备参与老年教育发展的天然优势,也为高校开发社会学习资源、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开展老年教育与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向老年人群开放,将在规模上和层次上迅速推动老年教育发展。高校应担当起老年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角色,发挥其在老年教育中的高水平示范作用,加强老年教育的内涵建设,促进老年教育向专业化发展。首先,基于目前老年群体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差异而存在较大异质性,求学动机也因此不同,高校应在注重老年人学习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第二,基于目前老年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群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的现状,高校要结合老年教育特性和区域文化特征,主动分析正规教育、公开讲座、旁听、选修、暑期大学等教育形式的可行性和适应群体,研究弹性化、多样化的招生条件与学制设置,探索多样化的课程类型设置和课程层次定位,研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应用,探索不同教育类型的差异化管理模式,适量兼顾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三是基于目前以休闲教育、实用教育为主的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老年学员及未来“准老年人”学习需求的现状,应根据时展需求和老年人身心特点,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设置,促进并引领老年教育需求。

3.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推动老年教育多元化

以企事业组织为主的社会力量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组织和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政府以外的社会组织。它们也是老年教育办学资源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基于当前老年教育供给总量不足,老年教育机构覆盖面比较狭窄的现状,以及随着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方向的嬗变,新旧观念及制度的转换便会给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展带来一定的弹性空间。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老年教育也可能面临如何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通过适度的产业化,鼓励老年教育供给主体的广泛参与,满足老年教育更大范围、更多层次的发展需要。甚至有研究指出,非营利企业、民间自组织机构也可以成为公共资源组织的核心主体。

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发展旨在促进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全民参与养老教育体系。鉴于目前老年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建议首先应从制度供给与市场培育两方面,主动分析社会资源配置主体需求,从机构设立、教育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通过体制机制、法律政策等制度性供给,制订社会力量进入老年教育领域的平台性规范,探索形成社会化特点的引导鼓励制度和规范政策机制,协调整合各种异质资源供给的工作制度,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展的内驱力,满足多元化的参与需求。特别要重视社会力量进入老年教育服务领域后的运作效率,以及优化教育部门职能范围以外的整体性配套环境。第二,可借助市场机制,通过董事会或理事会方式吸纳企业直接参与办学,也可立足于实体化,通过投资建设、无偿捐赠或共享的方式引导其投入教学建设;还可以立足于市场化,创新运作机制,引导其运作部分老年教育活动,实现了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双赢。第三,应将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规划,根据老年大学阶段性办学战略的需要,从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出发,将各种渠道资源进行功能性整合、规划与配置,构建不同功能与渠道资源交叉整合的外部关系网络,形成对社会资源的战略性运用,比如搭建立交桥,发挥各种老年教育协会、组织和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在老年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4.社区:推动老年教育普及化

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方式的必然选择,该种养老方式以社区为依托,是最适合老年人的属地化学习形式, 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入学率。社区也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老年教育向社区发展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体现。社区可作为老年教育基层办学地点,社区也拥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电大教育,其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面向大众服务的教育,其优势在于便捷、灵活、开放,这些都非常符合老年教育的需求特点。老年教育社区化有利于系统化的老年教育网络构建,是实现老年教育普及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年教育应立足于基层,与社区教育、社会教育活动相融合,可在发展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正规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协会民间组织等非正规老年教育;社区要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一批地方高校甚至可以社会服务为其主要功能,向社区转型发展;还可以借鉴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发展模式,以社团服务、义工服务或自办分享等形式,发挥老年人群的主体性,鼓励老年人在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实施老年教育活动,探索实施民主管理、自主自助型管理模式,促进组织管理的社会参与性,实现教育供给的多样化,最大程度满足老年群体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娄峥嵘.国外老年教育政策的分析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01-103

[2]黄燕东,姚先国.老年教育典型范式的国际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2):79-83

篇9

关键词:詹姆逊;文化;经济化

一、詹姆逊对文化“经济化”的批判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杰出的后现代理论家。他对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探索其背后隐含的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并针对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弊端进行了准确的批判。

文化的“经济化”,也有人称为“商业化”、“商品化”实际意义是指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以经济结果为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放弃作为文化自身本应具有的追求真、善、美等目标的过程①。经历了“经济化”的文化失去了追求高雅境界和净化人类心灵的原始追求,变得世俗化和功利化。“商品化”后的文化更加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因而逐步沦为经济的附庸,丧失了批判现实的能力。

二、“文化商品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要求全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我们要清楚认识到,文化“经济化”是大众文化的一种主要特征,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所在,对当前社会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时刻警惕“文化商品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文化“经济化”使文化变为了商品,并由此产生了符合商品逻辑的文化产业。商品本身具有追求价值利益的属性,这就给低俗文化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这些文化能够满足受众追求愉悦的心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却对社会发展、道德培养、人格塑造毫无益处,有些甚至触动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更为恶劣的对仍没有形成独立人格的青少年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影响。相对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并非这些文化存在某些缺陷,而是这些文化往往文本枯燥、概念晦涩,弱趣味性,不容易被大众广泛接受,因此丧失了竞争力。

其次,文化“经济化”颠覆了人们以往的价值标准,模糊了价值观念。由于文化“经济化”打破了雅、俗文化之间的壁垒,经济效益成为了追求的目标,而追求利益的文化本身也必然或明或暗的体现出对利益的膜拜,对功名的追求。就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淘金热”,“下海热”,“经商热”一时占领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高地,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十分恶劣。同时,文化“经济化”使得文化界开始重功利而轻研究,抄袭风,造假风泛滥一时,社会上一时充斥着各类粗制滥造的文化作品。而最为严重的是,在追求效益的赛场上,我们也会看到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身影。学科的专业化倾向分散了从前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统一兴趣,学生的道德素养被忽视,专业学习和科研成果被当作是真正的奖励标准,从事专业研究的教授也很少向学生灌输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责任意识②。

第三,文化“经济化”加速了西方社会的文化侵略。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的下文化市场,同时也为西方文化商品的进入大开方便之门,西方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文化产品生产线、发展理念和输出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极大的先天优势,导致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伴随着西方文化产品的进入,西方意识形态也逐渐流入我国并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西方威胁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破坏中国快速发展的理论武器。

三、应对文化“经济化”弊端的几点措施

虽然,文化“经济化”存在诸多弊端,但我们仍需清醒的认识到这是文化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因此,我们不能遏制文化“经济化”的发展,也不能用倒退的方式去规避它的风险,可行的方法就是正确的监督和管理,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把它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首先,要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和法律监管措施。对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应该在保证市场公平有序、开放竞争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对优质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鼓励和发扬。同时,要重视法律监督和管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对混低俗、媚俗、庸俗文化进行甄别检查,切断传播渠道,从根源处彻底铲掉这些文化“毒瘤”,对涉及制作、传播低俗文化商品的集团和个人要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

其次,要加强公民的道德自律意识,提升文化修养。在他律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公众的自律意识,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宣传手段,尤其要重视对青少年教育,使公民自觉抵制和反对低俗文化;通过提升公民整体文化修养,使一些深奥高雅的文化容易被社会大众接受,容易获得更大的市场。把低俗文化消灭在源头,让高雅文化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最后,建立完备的文化价值评判方法。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大潮中,想要正确评判一种文化的优劣,发现一种文化的真正价值就必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文化价值评判方法。这种方法要体现国家、社会及个体对文化的真正诉求,要体现优秀文化的真正价值,具体说就是要满足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要能够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要能够调和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矛盾和差异,这种的文化才能算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一种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尽快建立能被社会大众所认同的文化价值评判方法和标准,更好地推动优秀文化繁荣发展

文化“经济化”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能否去除弊端,抓住机遇,是每一位共和国事的建设者都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充分的研究,积极地借鉴,大胆的改革和管理,使得我国文化事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郑祥福.文化批判与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李世涛.文化转向中的批评实践[J].甘肃社会科学,2006,3:188.

[3]刘琼.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策略[J].沧桑,2009,1:131.

[4]田利虹.詹姆逊的后现论轮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20.

[5]杨艳妮.国内外詹姆逊文化批判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5):89.

注 释:

篇10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义;问题;强化对策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行业工作者在处理会计事务时能够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经济利益的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会计人员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我们通常认为会计的职业道德就是会计在职业品德方面的行为标准,其实这是狭义的会计职业道德,广义的会计职业道德还包括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包括熟悉会计法规,依法办事;宏观公正原则;爱岗敬业;保守秘密等,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就必须做到对数字的求实和对工作的务实,不但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还要认真对待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无误,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会计职业本身就有较强的技术性,会计职业道德也应该体现这种技术性,因此,会计职业道德需要会计技能和会计道德相结合,共同构成会计职业道德,在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建设时,也要加强技能的培训。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使会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时刻约束自己,自觉反省,对工作保持热情高昂的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不安于现状的思想,能够使会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自觉学习,努力奋斗,更新知识体系,有了会计职业道德的约束,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从而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

2.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之间竞争的激烈,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受到社会的考验,要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学习,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还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通过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人员能够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养成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自身竞争力自然也得到加强。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类企业都想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不会被市场所淘汰。会计的职业道德代表着企业的诚信度,一个企业一旦有了较高的诚信度,就等于有了良好的经济资源,其他企业都想和有信誉的企业合作,这是企业的一个软实力。会计的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使会计信息准确、真实、可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

经济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们的观念不再保守,面临巨大的物质、权势诱惑时,很多人手足无措,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拜金主义的社会风气日益流行,不良的社会风气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会计人员在面临诱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权利所动,和国家反腐倡廉的政策相符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1.缺乏职业道德观念

在以前,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账务统计和账务管理,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并不高,使会计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养成了慵懒、马虎、应付的心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对账务进行统计和管理,还要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全新的职业理念,重视职业道德,但很多会计人员都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职业道德观念。

2.过于追求物质利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远远超过对精神的追求,拜金主义的社会风气形成并发展起来,人们在面对物质诱惑时往往难以坚持自己的原则,沦为金钱的奴隶。会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临的物质诱惑比一般人要大的多,这就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会计人员往往为了一己之私,利用工作之便,做出一些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比如对会计信息作假,影响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等。

3.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社会的进步要求人才需要具备更高的素质,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员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长时间过着安逸的生活,会计人员在工作上不求上进,更没有创新精神,导致知识储备陈旧,业务水平欠佳,不能符合行业的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很多资格较老的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不甚了解,更不能熟练运用,影响了整体素质。

4.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

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会计的行为,但是对会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会计人员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即使违背的相关法律法规,处罚也不会太重,对会计人员没有约束能力。同时,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没有明确会计人员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有的会计人员迫于领导的压力进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企业没有对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

1.内部原因

会计人员存在职业道德问题的自身原因主要有利益的驱动和权力的压迫。所谓利益的驱动就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物质诱惑时,没有坚持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切向钱看,哪怕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也还是利用职务之便获得物质利益,导致会计舞弊、造假现象严重。所谓权力的压迫是指,一些企业为了偷税漏税、骗取银行贷款等,让会计人员造假账,谋取私利,会计人员一方面是迫于领导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是由于会计人员缺乏坚强的意志,对企业盲目服从,没有自己的立场,只看到自己的眼前利益,没有为整个社会着想,缺乏全局观念。

2.外部原因

造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出现问题的外部原因分为社会原因和企业内部原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于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利益格局也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利益的冲突,不良社会风气腐蚀着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一旦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会计人员往往都会选择个人利益,放弃集体利益,这种行为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为害集体利益就变的顺理成章了。另一部分就是企业带给会计人员的不利影响,很多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就要求会计人员把为企业谋取最大经济利益当成最高的职业目标,哪怕企业做出违法行为,会计人员也要为企业打掩护,如果没有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工作,那么会计人员就面临被解雇的危险,迫于压力,会计人员往往向领导屈服。

四、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策与思考

1.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影响和渗透,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教育加入到会计人员培训中去,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大力宣传,让会计人员有职业道德的意识。企业应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政治培训,让他们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加强会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己遵守道德规范,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工作认真负责,培养会计人员强烈的敬业精神。

2.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会计人员抵抗诱惑的能力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丧失并不全是个人因素所致,由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丧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说明社会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环境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拜金思想会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有所误导,腐蚀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因此,净化社会环境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净化社会环境不仅需要会计行业内部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大家共同把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提高自我约束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无论是哪一行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都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人员胜任会计岗位的基础。首先,会计人员自身应该有创新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让自己掌握更多的技能,了解行业内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其次,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

4.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国家应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建设,并加大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惩罚力度,有了法律作为武器,会计人员也能够从容面对领导对自身工作的干涉,必要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企业内部要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会计人员的自身监督和和社会监督,监督机制要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制定来制定,明确会计人员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国家财政、税务、监察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监察相结合,督促会计人员正确履行职责。

五、结束语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流失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不仅有会计人员自身的因素,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应该理性的对待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流失现象,分析问题的存在和存在的原因,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对会计人员做好培训和教育,还应该加强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内部控制和外部管理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目的,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刘丽琴:关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14):12-15.

[2]冯金娣:浅谈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