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周国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智慧的沉淀,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回到人的原点,注重内在生活,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有很好的抚慰和指导作用。
当今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一方面科技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科技不断地给生活带来诸多眼花缭乱的新体验。另一方面科技和时代的巨大变革也带给人很深重的焦虑感。特别是中国社会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重大变革深刻重塑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此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产生疾风骤雨式的冲击。如何在此时代保持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就是当下人们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当代中国社会所存在的精神问题、心灵焦虑,不但对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向关注人类精神状况的人文学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著名的思想者,周国平在其新作《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中回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对当下社会的焦点问题和精神状况进行了深刻的解析,书中极具建设性的见解不啻是当下喧嚣社会的清醒剂。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哲学研究,一直在思考人类生活的精神问题,极为关注当下社会的不和谐之音和人们的心灵问题。在书中,作者不仅仅是作为精通中外哲学的专业学者,更是走出书斋、贴近当下社会现实、面向普通读者娓娓而谈人生真义的哲人,他几十年来汲取的古今中外思想大师们的成果都成为他面向时代、诊断时代问题的有效资源。作者从人文精神、教育与文化、哲学、人生、爱情、幸福、成功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人文精神的真义和人们现实生活的困境。看到当代社会处处弥漫的“戾气”,面对时下频频出现的孙志刚事件、李思怡事件、马加爵事件等漠视生命的极端案例,他重申了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强调了对人的生命的珍视,突出了对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尊重,这就从深层次上回应经济热、技术至上背后的精神匮乏问题。在他看来,人文精神才是通向健康人生的基石,中国社会之所以缺乏对个体精神的尊重,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缺乏人文精神这一伟大的精神资源,转型时代的中国人需要好好补上人文精神这一课。
当下人们极为关注的幸福和成功的话题也是周国平的思考范围,他超越了普通的对成功和幸福的流行解读,给幸福和成功加入了智慧,插上了人文精神之翼的智慧引领成功和幸福,通向生命的快乐和精神的充实。而现实中的许多人把对金钱的痴情当作成功和幸福的最大动力,不知疲倦地追逐金钱成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周国平在书中精彩地探讨了金钱对人生幸福的影响限度,当你与你的孩子沉浸在追问时间问题的氛围中时,你还会认为金钱足以构成人生最有价值的参照物吗?当你拥有极为丰富的内在心智生活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金钱在精神生活中的限度,相对于人类的心灵愉悦,金钱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书中对古往今来伟大哲人的精神观照,构成了一个远离纷繁尘世的心灵桃花源,当作者满怀深情地谈到苏格拉底、谈到康德、谈到尼采、谈到王国维……读者会被那种精神的深邃、澄澈所感染,会感慨不单纯是邂逅了一颗善良、丰富、高贵的灵魂,而是与一系列高远、伟大的灵魂相遇。
可以说,周国平的两本新书处处显示了一位人文学者对我们所置身的时代焦点问题的关注,他以人文学者的智慧为当下人们的心灵问题提供了切实的解决之道,这样的书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读罢此书,有心的读者必会激起心灵的层层涟漪,我深信:阅读此书是一次愉悦的精神之旅,与此书作者相逢,是一次幸运的心灵相逢,当置身时代熙攘的间隙,你将想到一位怀着满心的人文精神的思想者就在你的不远处。
(高思春/文)
培养人文精神的生态土壤
年轻人也许可以做点励志讲座,不过,只有智慧的老者才能给人讲精神。因为精神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周国平这本收集了1996年至2006年演讲的著作,就是一个已过知命之年的智者的精神结晶。
在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下,作者把此书分为“谈人文精神”“谈教育和文化”“谈人生”“谈哲学”“四讲”共五辑,结合医疗、教育、居住、人生、爱情、婚姻等关乎每个人生活的话题,为时代的精神状况勾画了一幅清晰的图像。
篇2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PBL教学 教育技术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4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对人的生命尊严、质量、价值以及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维护、追求与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之间和谐互动与持续发展的关注,也是对医疗从业者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①②医生是一个对道德性和专业性都要求极高的职业。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上对素质品德教育的要求中包括遵纪守法、人道主义、追求卓越、交流意识、医学伦理、文化信仰、实事求是、合作互助、依法行医、兼顾效益、科学批判和维护医德等十二条。英国的“明天的医生”培训规划提出“21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的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地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不迷信。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指出,欲为大医者,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诸子庄老。可见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得尽人之才情和个性而为伟大之医疗。
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医学分科的不断细化,科学课程的内容日益增加,人文科学内容被逐渐压缩,医学生的人文教育被专业教育所取代,更加注重实验室技能的训练,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医学技术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伦理、法律问题,因此医学教育中人文学科的价值再次得到强调。③④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我们国家顺应医学教育的发展需要,也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类课程,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之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针对性较差,医学伦理学课程内容侧重于医学史,而且采用大班课堂讲授法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欠丰富,因此教学效果亟待提高。⑤医生只有自己具备了人性的尊严,才会尊重病人的人性尊严;医生自己是人性丰满的人,才会把病人才能作为真正的人得到最恰当的救治。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从医生的大学教育起始阶段开始,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创新人文课程形式,丰富人文课堂教学内容,使医学生真正得到人文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真正成为“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精诚大医”。
因此,我们提出创新医学人文教育的教育理念,开发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课程,利用文学、艺术、影视、体验等多种教育形式,采用讨论会、体验活动、专题研讨、病区参观等学习载体,以阅读、沉思和理性的思辨作为学习形式,开发涵盖课堂课下的立体式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1 教学材料
在素质教育课程中,教学材料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一本教科书也无法向学生全面展示人文精神的光辉。我们拟在教学中运用多种与医学人文精神相关的材料,如文学作品类: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格医生》,索尔仁尼琴《癌症楼》,加缪《鼠疫》,苏珊・桑格塔《疾病的隐喻》,托马斯・曼《魔山》等;电视剧《白色巨塔》、《心术》、《柳叶刀》、《永不放弃》;电影《大夫》、《人到中年》、《护士日记》、《宛如天堂》、《卡桑德拉大桥》等。
2 课程形式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摒弃传统的大班授课制,采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小班教学法,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材料选定课程主题,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负责引导。使教学目标在学生的思考、讨论和总结中得到实现,将“人道、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帮助学生实现从认识思考到心向往之再到付诸实践的过程。
课下教学采用观看电影电视、参观病区、参观医学博物馆、角色体验和学生社团研讨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中完成医学人文精神的创新教学。
3 意义与讨论
医学人文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道:“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生命的质量、价值和尊严,让医学科学的发展始终沿着造福人类未来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方向。(2)平等:“天赋人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都是不容侵犯的,在医疗体制不完善,医患对疾病认知不平等的情况下,医生和医疗机构都不能凌驾与病患之上,代替或引导病患作出选择。因此,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道德的源泉。(3)自由:“自由主义”,医学学科、医疗体制、医生培养、医患关系,都是一门门科学,都有内在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靠行政指导、舆论引导或医生个人的无私奉献是无法在根本上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4)医生的个人发展。过去讲医学人文精神的“以人为本”、“天赋人权”和“自由主义”都是站在病患的一方,假定病患是弱势群体,假定医疗机构和行政体制无须作为,片面的强调医生的人文精神缺失。实际上,在讲人文主义的时候,也应该重视医生的“以人为本”、“天赋人权”和“自由主义”,即医生的专业发展,职业荣誉和个人成就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因此,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包括医生和病人两个方面,在医而言是职业荣誉,在患而言是生命尊重。
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已经不成为重要的难题,但是人文素质的缺失、医疗条件局限和医患矛盾的恶化已经凸显为当代医疗系统的重要问题。教育探索与实践表明,在医生培养的基本阶段开展的人文精神教育,既符合时代要求,促进医学发展,又解决医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对于缓和医患矛盾的现状,促进医生职业发展,推动医学事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⑥
注释
① 文秋林.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4):204-205.
② 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06(11):702-705.
③ 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0):66-68.
④ 莫碧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与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8):9-10.
篇3
关键词:自然科学;人文精神缺失;对策
科技产生的负效应已成为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不争事实,但以往我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对人类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科技对人文文化和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慢慢显现出来,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严重问题。与技术应用对社会物质层面产生的负效应不同,这种负面影响是隐性的、难以为人们所察觉的,但却能够直接危害到人类生存的精神状况,其严重程度远胜于前者,也更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以尊重人的尊严、维护人的权力、实现人的价值为内容和目的人文精神承载了人的本性需要,体征了人类对人的发展、对目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不断推进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原动力。广义而言,科技和科学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科技的发展不仅没有推进现代社会的人文文化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反而在人类文化系统和精神状态等不同层面上都诱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状况。
一、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人文科学的异化,让人们逐渐忽视了人类及其社会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成为“单向度的人”
人文科学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传播载体,它以人丰富的感性世界、心理活动、以及行为活动的价值追求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者发散的感性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研究方法。但近年来人文科学方法论对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治学理念的借鉴与改革,使得一种过于强调人的唯理性、忽视人文科学特殊性的研究倾向和思维方式在不断地滋生和蔓延。这种对人和社会的独特性与历史性等人类所独具的主体性向度的忽视,使得人文科学的研究偏离其初衷,也使得社会大众考虑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逐渐地从多元化转向单一化,以至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被剥夺任何历史含义的唯理系统,把现象所有可变的以外的非本质的性质一概抹杀掉。”人文科学的这种异化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文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导致了和人文精神的丧失,使得人文科学其解放人的力量逐渐被抹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奴役人的力量倾向。正如有的学者所说:“一旦这些古典科学简化论的、抽象化与数学性的方法运用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那么人类的幸福将变成为表面有利,骨子里却是大害的事。”
(二)人类生存的精神状态堪忧
科技的高度发达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使得当今社会的物质生活要比以前任何时期都优越。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在精神上出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世界卫生日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有4亿人患有精神或神经疾患,或与药物滥用等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的折磨。”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严重威胁。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常常会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感,找不到生活的真正意义,也不确定人生的目标和价值应该是什么,生活时常出于空虚和迷茫的状态。这些都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直接表现。
从以上科学对社会文化系统和人们精神层面产生的种种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发展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充分的自由和解放,反而造成了一种科学技术变迁与人性变迁二律背反的状况。
二、科学诱发的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科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对人文科学的不当介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大类别,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都有诸多区别。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人们也逐渐相信在人类社会和心理世界中,存在着与自然界一致的规律和机制,并开始了试图运用还原论和简单性的信念,假定—观察、归纳—演绎与验证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语言推动人文科学发展的历程。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写道:“人类与其周围的世界,一样服从相同的物理定律与过程,不能与世界分开来考虑,而观察、归纳、演绎与实验的科学方法,不但可应用于纯科学原来的题材,而且在人类思想与行动的各种不同领域里差不多都可应用。”的确,人文社会科学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现代科学对其研究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的改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但是,在这个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一种妄图以理性思维取代感性经验、用自然科学的逻辑和语言统一两种科学的“科学统一运动”也在兴起。这种运动缺乏对人文学科研究对象差异性和丰富性、治学原则特殊性的考虑,简单地主张人文学科也应该保持“价值中立”,将人学、宗教学、文学、艺术等这些无论在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都迥然不同的人文学科僵硬地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理念和方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文科学的低迷状态,一度本末倒置地成为自然科学的附庸品,造精神的缺失。
(二)科学对人类思想的钳制和由科技造就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
当然,科技并非诱发当今人类精神疾病肆虐的必然原因,但科学对人类思想自由的钳制、科学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却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对科学的顶礼膜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科学有着让人信赖的研究依据和现实成就,仅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和人类建制的她得到了超越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的过度膨胀,有一种几乎可以与真理划上等号的倾向。现代社会对科学成果这种缺乏怀疑精神的盲目崇拜,使之变相地成为了现代社会一种新的“宗教”。如果科学规则和某些经验发生争议,那么科学规则将被认为是优先的。敢说不相信自然规律和科学成果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这种对科技的绝对信赖和盲目崇拜,在很大程度上钳制了人类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思想自由,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十分不利于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分展开。其次,科学造就的人类的生存方式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苍白。现代社会的工作方式非常重视劳动者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这让现代教育也更加偏向于对数理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人文精神的教导。在新的社会物质产生条件下的生存条件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要求被弱化了,理想、自由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反而成为了生活主旋律的附属品,人文精神开始被忘却、人生的信仰开始模糊。作为个体的人缺少对人的现实“存在”的思考,难以领会到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生活目标,缺乏真正有力的信念来支撑人生的终极追求,这些都造成了人文精神的衰落,人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困惑和怀疑。科学无法借理性的手段提供个人和社会生存的意义,可以说,我们这个无神的社会不知道其生存的理由,亦不知道为何以这种样式生存。
三、应对“人文精神缺失”的措施
(一)正确对待和利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和语言,振兴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振兴是普及人文精神的最佳条件和重要途径。这要求人文科学必须摆脱科学主义对人文科学的种种纠缠,以正确的姿态和独立的地位对待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重新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自然科学使得人文领域的研究走上了“科学”之路。虽然人文现象及其本质具有内涵丰富性、功能复杂性、结构系统性、价值多样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多依赖于研究者的感性思维和主体经验,研究结果也不够确凿,但这都不足以否认人文现象的可认识性和人文科学工作的科学性。相反,自然科学在各方面的支持,是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的重要条件。但是,那种抛开人文科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而过分妄图统一所有学科的做法,却会阻碍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因此,人文科学的研究应避免过分崇尚和依赖自然科学的语言逻辑和定量研究方法,根据学科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情况来变更具体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理性思维与感性经验相结合、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接轨等多种研究手段,实现多层次、多方位地得出与对象相符度高的结论。明知人文现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却要按照自然规律的一般性和简单性来对待它,就会取消人文科学的科学性和可能性。只有正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恰到好处地利用自然科学的理念、方法和言语完善自身地研究体系,防止教条化应用、简单化对待的盲目做法,改善人文科学的现有地位,才能实现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复兴。
(二)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标志。以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思考为内核、实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文精神,能够在人们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追求与社会需要等人生的一系列基本思考时,提供一种理性的来源、合理的依据和坚强的后盾,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并以一种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个体以生命意义,帮助其发掘和确立理想的生存态度和人生目标,避免“在毫无价值的状态中生存”,从而实现人的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平衡。审视自然科学对人类文化层面、精神世界的诸多负面效应,无一不是因人文精神的缺失引发的。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唤醒人们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对生存状态的关注,引导人们发掘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真正的乐趣,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是预防和解决现代人精神困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单纯科学技术或单纯人文情怀,都不足以解决人类面对的社会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种种危机。只有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消解与融合,才有可能使人类现在面临的种种困境得到圆满地解决。两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有助于人文科学更充分、更全面地发现社会世界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和奥秘,更好地把握和创造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成果;而人文科学、人文精神,能够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符合人类的总体利益,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爱因斯坦告诫科技工作者的:“我们只懂得应用科技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而不至造成祸害。”唯有实现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相互渗透,以一种具有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指导科学的发展和文明的演进,才能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前景。总而言之,正确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和作用,在推崇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让科学重新回到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谋利的角色上,把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转化为对生存意义的反思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上去,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德]孙志文著,陈永禹译.现代人的焦虑与希望.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2、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3、陈明.论科学主义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0).
4、贺萍,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长白学刊,2007(2).
5、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中专院校 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教育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005
人文精神丰富多彩,它将“人”放在第一位,从人的角度想问题,使人性得到解放。语文课程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中专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好相应的渗透工作,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用人性引导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真”“善”“美”,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
一、中专语文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一)理性哲学精神
一般人都认为中专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其思想境界也较低,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做好中专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需要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日常语文教学来渗透人文精神,帮助学生感悟理性哲学,用更加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事物,最终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时,教师就可以从理性角度分析,让学生学会去正确选择学习道路,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我有一个梦想》一文则能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让他们树立自己的梦想,通过梦想来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为之奋斗、拼搏。《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更是体现了一种内省的精神,提醒学生要努力进取、约束自我,为以后的成长提供帮助。
(二)思想道德精神
中专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需要增强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社会的人才需求,从而找到称心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都涉及人的思想品格,它们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品德的重要性。比如,在曹操的《短歌行》中就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但是又体现了一代枭雄对人才的渴望。学生在学习这篇诗歌时能够认识到既使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他人的帮助来完成事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相互帮助,最终提升学习水平。又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它向我们描述了一位残疾人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的勇气,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精神上的鼓励,转变其原有思想,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积极进取精神
人生需要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充实自我。中专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人才,他们要树立积极进取的理念,勇于克服面前的困难,用更加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除此之外,在该精神的指导下,中专生也能够端正其人生态度,向社会展现中专生的素质,转变人们对他们的传统看法。语文诗词中,有许多诗人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比如,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述了他登高望远后对历史的感概,但是又折射出他乐观向上的精神;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不仅表达了作者豁达的胸怀,也向我们展现了他积极进取、勇于坚守的品质。
二、中专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教育策略
(一)增强教师人文精神素养
中专语文教师在开展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时,首先,需要增强自身的人文精神素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去感受不同人文精神的特点,端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态度,最终达到语文课堂人文精神渗透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才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和学习语文知识,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用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感悟生活的美好。其次,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人文精神渗透教育课堂上,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只有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文精神。最后,教师要具备真诚待人的人文态度。面对中专学生,语文教师要更有耐心、更加真诚,帮助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魅力,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人文知识,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中专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社会发展状况,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做好相应的渗透教育工作,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与工作中严格要求自我,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敢于向困难发出挑战,从而展现出现代中专学生的风貌。做好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就要让他们学会陶冶自己的情操,用心去审视和品味生活,感受不同事物的美好。除此之外,学生也要不断丰富自身思想,相互交融,在思想的碰撞中使得人文精神水平得到提升。比如,在《祝福》中,各个人物性格能够为学生展现出不同的人性,让学生更深入思考人性的重要性,使他们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的。
(三)充实课堂人文精神内容
语文教师在为中专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时,还要不断充实课堂的人文精神内容,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趣味性,让他们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并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水平。比如,教师在讲解《琵琶行》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展现了诗人白居易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学生只有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再联想自己遇到的相似情景,帮助学生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综上所述,中专语文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教育时,应该要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提升他们的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逐渐发现“真”“善”“美”,体验学习与生活的乐趣,用更加乐观、理性的态度面对生活、感悟生活,从而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此外,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为学生作出教学榜样,激发他们学习人文精神的热情,学会运用人文精神更好地认识和学习事物。
参考文献:
[1]李倩.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283-284.
[2]罗慧玲.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J].赤子,2015(14):298.
[3]赵惠娟.彰显人文关怀 促进认知成长――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渗透[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3):181-183.
篇5
关键字: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速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国家和社会发展遇到了良好契机,但是社会群体,人类个体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在金钱至上、速食文化等肤浅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日益实用、功利,道德感的下降导致很多人丧失了精神和信仰,国民整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迫切需要得到改善。人文精神是影响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等重要因素。从概念上看,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个体的价值、尊严等的认可、关怀和维护,对人类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类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在上世纪末期九十年代,国内的很多学者就发起过对价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失衡等社会现象的思考和研究,提出重建人文精神高地,推动国家获得更为长久和持续的精神发展动力。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开展知识文化教学中,还要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致力于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精神,促进国家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一、人文精神相关概念综述
人文精神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的翻译语言,最初翻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精神”等。人文精神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上两种。从狭义范畴上看,人文精神代表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思想,即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过去以神为中心的概念,倡导发扬不同人个体的个性,鼓励人人都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从广义上看,人文精神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来源于古希腊的哲学研究,是体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如人性、理性、超越性等。其中人性倡导的是人道主义精神,突出了对不同个人的尊重和关怀。理性倡导的是科学研究精神,鼓励人类以思考来探索、寻求真理。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宗教层面上,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其的概念比较一致,认为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类自我的、普遍性的关怀,是对个体的价值、尊严等的认可、关怀和维护,对人类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对人类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中,一定要明白人文精神体现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类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很深的时代精神烙印。不同的时代下的人文精神内容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也有着共性特点,那就是主要体现着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不仅仅只在意外界的物质。中国当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国家社会精神层面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形成国民正确的价值观指出了方向。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代表区域内个人人文修养的标尺。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是功利社会导致实用主义、物质主义抬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物质至上、实用主义、功利意识等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特别是随着大学扩招之后,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中,成为一种产业。很多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从学校的生存需要出发,为吸引生源而开设一些社会上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如管理学、财会学、计算机等应用型专业,而文学、数学等基础类、人文类学科慢慢处于边缘化,不再受到重视和欢迎。急功近利思想下,大学生更关注于是否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等资格证书,而不再重视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当现代文学也不再有热情。甚至有的学生只关注学分,并不在意学习的课程内容,只要能帮助获得毕业证书就可。这种以实用为导向的价值观念,造成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二是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对人文精神的不重视。我国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采用的都是应试型教育,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没有好成绩,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在就业时就进不来好单位。这种价值导向下,导致大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弱化。加上大学生群体主要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是温室中的花朵,在大学之前,基本从来没有体会过社会的冷暖和现实。进入大学后,对独立生活和学习准备不足,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没有强烈的公平意识、是非观念,也没有对信仰和精神的敬畏。这些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批评精神和质疑精神,沦为社会化的功利者。三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给国家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繁荣进步的后备军。如果大学生群体迷失在商业社会中,丧失了人文精神,带来不仅仅是个人信仰的缺失,最终将导致中华民族的价值失范,带来全体国民的信仰危机,让整个社会体系变得更为庸俗化、利益化。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知识水平、技能水准的人才,更要培养具有良好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的人才。但是现有大学教学模式并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环境。很多大学的教学方法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单向式,机械化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政治说教意味过重,对人文精神内涵的挖掘不足。经常出现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们一头雾水、毫无兴趣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根本没有听课的现象。人文精神的教学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识功底,更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自我体验感受。这样才能带来大学生进入到人文精神的精神课堂。人文学科的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进入到精神世界的殿堂,是老师们日常教学中的短板。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人文学科在人文精神教育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学科优势。中国当现代文学,虽然不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积累,也没有外国文学的哲学功底,但是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人在20世纪发展中的生活和情感,反映的是作者对当现代生活的阐述、反思和解构,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情感等精神世界的审美和态度。中国当现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现了“立人”思想,如鲁迅在五四时期的作品里,就强烈而深刻地反思了对国民性的改造问题,提出了“立人”思想。二是体现了对个人的关注和重视。其中的代表作有周作人作品中对人的文学的关注;冰心对自然、母爱和童心、爱的关注;朱自清在很多作品中体现的对人格健全的教育思想等。三是体现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林语堂的系列散文、莫言的众多文学作品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表达了对不同时代下市井小人物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的赞美。利用当现代文学作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们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虽然学生们没有经历过这些时代,但是身边的家人、长辈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出中国当现代文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和作品在精神层面进行深入交流、共鸣。让大学生在作品中感受不同人生体验,激发精神升华,把作品主人公的优秀品格,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认同和追求。
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训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一)何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所谓精神,就是指一种观念和思想,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而科学劲射是指一种科学的观念,我们不仅有这一种观念,更有坚持这种观念的勇气,所以它表现一个人的心理、性格和气质,拥有科学精神的人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的角度解决问题。科学精神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它一方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保证。而所谓的人文精神是指人类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对命运的维护和追求,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人文精神的高度关怀和重视。从某个方面来说,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自己的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保障。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辩证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二者具有相对统一性。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环境,科学家的本质也是人,他们也有理想、境界和信念等等在内的人文动力,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也需要各种人文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科学世界本身也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精神并不是单独开的一种精神,也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深刻的理解科学以及科学精神的人文性,才能够深刻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一)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在公众体育提炼过程中,要注重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交流与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而高中体育训练一般在室外,受外界干扰较大,活动范围也较广,因此不可抗因素也较多,如果没有良好的组织规范和纪律约束,体育活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集体主义劲射,就应当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唯有这样,才能共同完成目标。而人文精神的另一方面是敬业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要想在社会中立足敬业精神尤为重要。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教练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等都会对学生的训练以及精神面貌产生影响,而教练只有通过以身作则,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才能在学生的心里形成敬业精神的意识。同样的,在体育训练中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合理的竞争,锻炼学生坚强的意识品质和心理素质。
(二)科学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体现
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要注重科学精神,就要在锻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使基础体温上身,体内血液循环加快,肌肉的应激性也能提高,减少锻炼前的紧张感和压力,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能够使体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在锻炼后也要做好充分的放松活动,范松活动是指在体育锻炼后通过放松的方法使体温、心率及呼吸等回复到正常水平,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的放松,能够有效缓解激烈运动后产生的副作用。在高中体育训练中还要注意自我保护,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时作出调整。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对易损部位的训练,如预防踝关节损伤,平时就要加强对裸关节的肌肉训练,增强裸关节的力量和肌肉对关节的支持力。在运动中容易大量出汗,这时要补充大量的电解质以弥补在出汗时造成的电解质的损失,这样能避免肌肉抽筋的情况的发生,避免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的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只有均衡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在高中体育中需呀将科学劲射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体育的作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不同特色的爱念,但是他们却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基,科学精神是人类创造的源泉。离开了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不可能真正发展,离开了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不能存在。因此,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才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在高中的体育训练中,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同步并进,一方面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调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将科学精神内涵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能够更加的清晰与准确,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在高中体育训练中,科学给予人力量,人文给予人方向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融合,才能使体育更好的发展。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就是要大力发展人类社会的真善美精神,强调内在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构件体育训练的和谐大局,更好体现体育精神。因此在当代教育背景下,我们要重视体育训练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将二者完美融合,真正发挥出体育的重要作用。
结语:体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其根源和目的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是体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实现体育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这一目的的前提。在现在高校的体育训练中,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方面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调过硬的技术和实力,要强调依靠实力的公平竞争,强调通过对自身体能的提升,去创造体育世界的佳话。另一方面要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调动人文精神的可用资源,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良好的的人文氛围,这样能够给学生以人文动力,使得训练效果更佳,良好的人文氛围,能够给运动员以人文动力,给运动员以人文关怀,激励运动员去实现人文价值,从而使体育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和运动员个人的价值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得到完美的统一,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成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发展之魂。
参考文献:
[1] 马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4
篇7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语)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存在,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这种精神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其人文精神。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演绎过程中形成的,”它体现了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它机构的气质特征。”[1]大学人文教育,亦即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和理想人格塑造的教育,其实质是涵养人文精神。
1.1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杨叔子院士曾说:“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才能培养出人的高素质,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2]。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包括知识、理性、情感、意志、思维等多个方面沉积而形成的品质,最终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以及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个体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人文素养的具体内涵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与人和谐相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1.2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瑰丽多彩的生命现象、奥妙无穷的人体、复杂多变的疾病,既是医学永远认知的对象,也是促使医学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晋代杨泉在《论医》中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固一等,皆如至亲”。“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精神,也是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出医生的唯一目的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历史表明,无论中外古今的医学,都是将“救死扶伤”、“仁爱救人”的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检查、治疗、护理等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存在于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临床实践中。
2、现实的困境:当代中国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美国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在1984年发表的《美国高等教育人文教学研讨报告》中指出:人文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值得忧虑的是,不少大学生对教育目标及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应有地位,设课越来越少;学生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获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没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这一现象虽是世界性的,但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甚。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仅体现于人文知识的匮乏,也在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思维方面有所表征。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程度越高,人的心理压力越大。转型期的社会特征为医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广阔空间,同时也凸显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择业等方面的困难和压力。在挫折和困境面前,他们往往一味地去抱怨,而不是去勇敢地正视现实;并容易产生一种对自我的否定性评价,出现自卑心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呢?
2.1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
由于医学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对人文社科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关注不足,存在重医学轻人文的倾向,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尤其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表现为过弱的人文功底,甚至写文章语句不通和滥用错别字。
2.2社会责任感缺乏。
作为一个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事业,尤其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献身精神。然而现在的医科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不愿参加学校各种社会活动,没有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对社会缺少责任,对生命缺乏关爱,对病人缺乏同情,甚至对生命和健康表现极端不负责任。
2.3心理素质欠佳。
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导致他们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少问题,许多人心理素质下降。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偏执等。一旦发生心理问题,医学生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表现出较差的抗压性,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甚至导致行凶或自杀的严重行为。
2.4人际交往障碍。
医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相处,有的出现心理孤僻,有的在人际交往过程出现表达障碍,对班集体漠不关心,与同学关系紧张,对老师“敬而远之”,害怕与同学、老师交往相处,甚至出现封闭自己、离群。
3、理性的选择: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建及其对等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在人文精神日趋衰落的今天,确立现代大学理念,追寻、召唤日渐逝去的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更多“关注天空的人”,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核心使命。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间接地以医学科学技术为中介来实现人们对身心健康需要的满足,而是直接地通过学习知识、追求真理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重塑就是在强调医学科学精神的同时,强调医学生的理性自觉、社会责任和道德修养与素质情操。
3.1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医疗活动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实行彻底的人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应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和古学思想倡导的“人文”,其内涵都体现了尊生、爱人、重义轻利等人文精神,值得医学教育工作者借鉴和继承。尊生,就是珍视人的生命,《黄帝内径素问》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可见生命之珍贵。爱人就是同情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医者,当有仁爱、同情之心,才可以担当治病救人重任。在科学精神盛行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培养的医学人才有基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和“先义后利”或“舍利取义”的理想人格。
3.2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在重塑医学生人文精神过程中,必须遵照大学生成人成才规律,满足人的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换句话说,培养医学生在健康的心理引导下尊重生活、热爱自我及自然环境,让个人的意识、才智及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个人特征。通过素质教育实现对医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培养。
3.3融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
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必须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和融入大学精神之中。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凝炼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医学人文精神应是大学精神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医学生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得以展现。因此,学校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也要开展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活,给医学生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展现个性魅力的机会和条件,让医学生从中锻炼坚强的意志,训练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3]。
3.4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途径之一。由于医学人文教育定位不够明确,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不尽一致。目前,教育部规定的医学人文课程仅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而有的学校还未全部开设或改为选修,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薄弱。笔者认为在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时,要分类指导,划分必修(核心)课程和选修(一般)课程两大类,学生在完成规定的人文课程外有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的余地。建议入核心课程的医学人文课程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卫生法学)、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医学与哲学等;列入一般课程的有:大学语文、哲学、美学、艺术、医学史、人际沟通等。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多、周学时多(尤其是专科教育),在安排医学人文课程时会增加学生负担。因此,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注重医学人文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把人文知识整合、渗透到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生对人类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等方面的理解。
3.5加强医学生人文实践活动。
引导医学生积极参加服务集体、服务社会、献身祖国的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了解社会;鼓励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农村卫生情况的考察和义诊活动等,让他们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加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对病人和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提升适应能力、交往技能和发展综合素质,将人文教育活动”内化”为人文精神[4]。
3.6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篇8
1 开发中医药旅游的意义
1.1 推动中医文化传播
通过中医药旅游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熟知中医文化,尤其让国外人士接触中医文化、喜欢中医文化、传播中医文化,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使中医走出去、传播出去,让世界各地都接收到中医文化的信号,实现中国元素国际化表达。
1.2 促进经济发展
各国争相开展医疗旅游,我国也适时推出中医药旅游,吸引国内外游客眼球,抢占医疗旅游市场,实现“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
1.3 扩大就业需求
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由于刚刚起步,需要大量人才充实到中医药旅游开发工作中,进而可以扩大就业需求,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
2 中医药旅游开发下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现象
2.1 政策法规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虽然一系列中医药服务发展的政策出台,提到了中医药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等医学人文精神,但没有突出其重要性,所占篇幅之小,也没有相应配套文件对其解读。
2.2 地方主管部门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有些地方在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开发中医药服务号召下,没有认真细致分析、挖掘、部署产业发展,匆忙应景式上项目,缺少营造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该项目的盲目化,导致该项目憧憬式开发。
2.3 具体经营单位不强化医学人文精神
部分单位由于过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医学人文精神培训培养工作松散化,或者初始阶段注重,但随时间推移,在监督管理中出现医学人文精神弘扬的懈怠化,弱化了医学人文精神功能,导致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不能日常化。
3 中医药旅游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几点思考
3.1 政策法规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导向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年4月24日)对中医药旅游作出明确规定:“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1]此规划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旅游概念,是我国第一个有关中医药旅游的国家级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2016年2月22日)在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惠民。以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保证人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医药服务。”[2]医学人文精神在此有所体现。
医学人文精神应从学科形态、知识形态渗透到制定中医药旅游政策法规之中,并成为中医药旅游领域合理发展的支撑点。中医药旅游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水平,医学人文精神之于中医药旅游渗透的程度,是衡量中医药旅游良性发展的根本标志。政策法规除了对医学人文精神作原则性的规定外,还应设专章或配套文件详细阐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及培育工作的规划与部署,为推行中医药旅游发展应制定一系列或一整套的政策、法规、计划等,应将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作为重要内容撰写其中,如中医药旅游签证服务工作、药物出入境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中医文化的人文情怀,使中外游客无时无刻不接受中医人文关怀的渗透,应引起政策法规制定者的重视,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导向工作。
3.2 地方主管部门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桥梁
地方主管部门应深刻理解政策法规精神,树立中医药旅游发展的大局观、整体观、持续观与长期观,为中医药服务发展做好政策法规的解读与传达工作,明确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在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与实施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深远意义,在开发体制方面层层抓落实,落实到位,不走形式。地方主管部门可以设立中医药旅游人文精神推进委员会,专门负责该项工作,使其制度化与社会化,顺应当前医学人文社会化发展的趋势。
3.3 具体经营单位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气场
具体经营单位应明确中医药旅游是弘扬中医文化的创意产业,主打品牌是中医文化,通过中医药旅游中的医疗、养生、观赏等形式体验中医文化的“以人为本”等价值观念、“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及“治未病”等神奇功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从“悬壶济世”“医者仁术”等医德原则到“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等诊疗方法,无不蕴含着人文精神,维护胜似亲人的医患关系,呵护人类社会的温度。因此,具体经营单位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经营过程等方面彰显中医文化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则应当是以中医药旅游为依托、为着眼点的人文,使人们在环境优美、高山流水、心情愉悦、富有诗意的人文氛围中参与中医药旅游活动,实现中医药旅游创意产业的人文增值效益。
3.4 高等教育院校做好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基地
高等教育院校尤其旅游和医学类院校应从院校管理层面予以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将人文精神培育纳入在校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面对国家开发中医药服务战略,积极主动将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通识教育内容中,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
对非旅游类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教师也应让学生知晓医学人文素养对将来就业、职业提升至关重要,进而促使学生在校愿意学习医学人文知识,有意培养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情感,明确医学人文教育不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是人文修养,而是用心去呵护每一生命,用心去守候每一生命,用心去浇灌每一生命,感受生命之美,维护每一个体作为主体事物的尊严。唤醒学生能为生活某一画面而情动于衷的感动,也就开启了学生主动提升人文修养的大门,高等教育院校的人文教育目标也就要开花结果了。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教育
在古代,我国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这在孔孟、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只不过在当时人文教育更倾向于道德教育。但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功利性的发展趋势,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却没有给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足够的重视。但是,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现代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越来越看到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不断地改革过程中,人文精神已经逐渐渗透进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更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使得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促使人文教育的快速回归。在高中语文开展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我国教育向着世界文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都将人文精神充分凸显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采用人文评价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人才的塑造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它作为学生灵魂的重要启迪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首先,应注重自身人格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性格、素养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思路的拓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指的是维护人文价值和尊严,关注他们的追求,注重人类的精神文化内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课堂的人文性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在高中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对人的描写和表现,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真实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体会人生,收获人生感悟。因此,我们说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促进个人成长的力量。比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课的时候,深入挖掘烛之武对国家的大义和担当精神,以此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教育,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明白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即便教材内容再丰富,学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人文体验。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生活,因此,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悟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语文中读和写的应用,无不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学生去领悟和体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俗,让学生从学习中靠近生活,进而关注人生,从而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四)采用人文评价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学习观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再把分数评判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首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要给予评价目标动态性和层次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师应努力实现量化评价方式向着质性评价方式转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再次,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最后,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对我国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精神不仅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国家,更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4)
[2]蒋传咏.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0(05)
篇10
【关键词】人文素养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人文精神即语文的人文性,是蕴含在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之后,阅读教学以其特有的教学功能,便于把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依靠,使文本的人文精神的内核与学生的情感寄托融为一体。这恰恰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渗透提供了契机。
一、人文素质渗透的含义
“人文素养是人类在追问人的合理性或对人的存在进行理性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出来的价值观念体系,以人为尺度和对象,注重人的存在和发展,强调人的权利和价值,关注人类的命运,它主要涉及人生存发展的目的、意义、价值等人自身的问题。这是人文精神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普遍性特点。”渗透原是物理学概念,被迁移到社会学科,意指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改变原有特点的情况下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既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传道授业”,又不同于政治思想和道德的灌输。是通过阅读文本过程中人文精神的提取达到人文素养提高的目的。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于创设条件,让读者用自己的情感思想去关照文本,用自己的感情去体悟渗透在文字中和文字背后的情感思想,使潜在的人文素养的思想转为现实的理解。阅读教学大多采用优秀的文本语言,有着丰富的人文素养价值,这就为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语文聚焦于‘怎么说’,而其他课程则是‘说什么”,“言为心声,‘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感情。因而在关注‘怎么说’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所以,借助于阅读教学,给学生搭建人文素质渗透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中学阅读教学人文精神渗透的意义
中学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完善学生人格的客观要求,概括来说,中学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精神包括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提高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说过:语文教学不能简单传授文字或字母,更在于教授的文本内涵。国语不是传承古训,而在于思想的传递。王尚文也指出::“教学民族语言就是在
灌输民族的精神,铸造民族的灵魂。”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存在大量的优秀文本材料,优秀文学作品具有情感上的震撼力和感召力。中学阅读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情况,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底蕴,逐渐提高民族认同和自信。
第二,有利于中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健全人格。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中学生的个性尚未完全形成,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和历史人物的对话,反思自身问题,引发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健全人格、塑造个性。
第三,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许多学生总是在说不理解阅读内容,那是因为在阅读过程没有能够把握阅读材料的人文精神的内涵。所以,“教育并不是在学生的心灵“白板”上刻上“痕迹”,而是以他已有的精神世界(包括经验)作为“先有”、“先见”和“先前理解”理解教育,在理解的过程中建构教育意义,并且进入这一意义关系中,从而在相互作用中能动地选择和接纳教育的引导,允许教育进入自己的精神活动中并且体验它经验它,同时扩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学生的精神把握了教育,并且在教育的引导下自我发展。”诚如此,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只有进行人文素养渗透才能懂得作者的所说所感,理解文章的精神,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表现。比如在鲁迅先生的文章《药》,如果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述,仅仅从文字表明去把握文章,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
三、人文精神渗透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人文精神的渗透离不开语文材料的载体,渗透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好的承担了载体作用,是人文精神渗透的最佳方式。概括的说,中学语言阅读教学渗透人文精神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情境,为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有效的师生沟通为人文思想的渗透创造了条件。长期以来,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阻碍了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事实上,“师生关系是学生完整的人格与教师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对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评价以及对道德价值的判断,不再普遍认同一个标准,不再盲目听从统一的价值评价,他们渴望尊重,呼唤理解。”所以,在人文渗透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平等的对话沟通的情境,为学生独立思路、精神发展提供条件。
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核。中学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材料大都渗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养料,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去阅读、体悟、激活文本中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叶圣陶曾经说过:鉴赏文艺,如果对语言文字的意义不理解,再高妙的语言都无济于事。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又要让学生深入文本,读懂文本以外的人文精神,在慢慢熏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
3.尊重学生个性,分层次引导学生阅读。人文精神的渗透要考虑到学生个体阅读的差异性和阅读习惯,要采取分层次的阅读指导方法,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和阅读乐趣,为人文素养的渗透创造条件。个体阅读的差异性造成对文本材料了解的不同,也使得阅读的趣味性增加,“文本意义的生成与转化,需要师生双方对文本进行积极的解读、共同构建和提升。教师对个性化阅读的尊重,正是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尊重与理解。而正是在个性化的解读中,学生构建提升了文本的意义,其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也因此得到了提高。”
总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人文素养的渗透提供了契机,教师要合理利用阅读教学,把人文素养的渗透贯穿始终,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蓝岚:论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D].浙江师范大学,2005,第1页
[2]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N].中国教育报,2004.7.8 t5)
[3]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73
[4]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73
[5]金生铉.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90
- 上一篇:致词与致辞的区别
- 下一篇:道路施工扬尘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