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文学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汉语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汉语文学

篇1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汉语课程的性质:“汉语是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的第二语言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是汉语课程的基本特点。汉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汉语基本素养是学生继续深造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重视实践,多读多练,是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有效经验。”“运用汉语文进行的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是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和扩展。它对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给民族学生创造汉语文环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汉语是少数民族学生的第二语言课程,学生从小到大基本上在民族语言环境中长大,汉语基础差,水平低,汉语语言运用面窄,对汉语的重要性没有切身体会。面对这种处境,很多语文老师做过不少努力,提出了很多教学对策。比如提高语文教师个人教学能力论;在课堂教学生灵活运用多媒体的技能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兴趣论等。但这些教学策略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对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理念定位不准确,把精力拘囿于教材和教参,拘囿于教师课堂讲授,封闭在一个狭小天地的“小语文教学”里了;课堂教学条件是死的,四十五分钟是有限的,几十个学生的班机是“硬性”的,对于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过于狭隘,我区汉语文教学没有得到各方面的重新审视。

因此,我们主张要构建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学语文、用语文,形成开放型格局的语文教学。教育家叶澜说过,语文教学应有个新概念:不是局限在课本上,也不是局限在课堂上;要把生活渗透到教学中来,语文课不是一个“小语文”,而是一个“大语文”,社会和课堂息息相通。特级教师于漪说过,现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陈旧的东西,一定得改。比如,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传授,轻自学指导;重记叙描写,轻说明议论;重课内校内,轻课外校外等许多方面,不破除这些旧观念,语文教学就不能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

大语文教育强调的就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关联,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实践。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区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按照大纲编写的教材只是师生教学活动的范例和载体。大语文教育要求教师不只是“教教材”,而是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挖掘和拓展的优势,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让教学走出教材,实现对教材本身的超越,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活用教材,探索形式多样,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二、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

“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大语文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影视媒体、报告会、演讲会、图书馆、布告栏、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将各种校园场所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与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其中语文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用武之地。

三、改革传统语文学习方式

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的语文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等。在大语文教育观下,将学生终身发展视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需要改变原有被动的、单向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变革,构建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多元化学习方式。因此,在大语文教学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藏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四、开展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实践性、操作性很强。语文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思等才华的平台,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精神文化氛围。反观我区的语文教学,我们更多时候是对课文分析得太过细致,课本之外关注得太少。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比分析更容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例如:举办辩论会,创办刊物和文学社团,举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这样可以实现手脑并用,边学边做的目的;在活动中多赏识、多引导,让参与活动的学生们在点滴的成功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妙处和尊重;活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既提高学生的思辩及写作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事事学语文”,将课内校内向课外校外延伸,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内外融合,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打破课堂教材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引导学生进入与大语文学科相适应的“大课堂”。

五、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要尽可能地从大局出发,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为学生构建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营造“开放、互动、诗意”的语文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在语文教学的构建上应考虑将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和场所建设与校园文化同步构建,使之成为帮助营建良好的校园学习风气的突破口。通过校园环境的特色性建设与语文课程教学结合,使师生生活在特色文化的熏陶之中,无形中规范着师生的行为,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和准则的认同感,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还能对学生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语文活动的长期滚动开展,就会有积淀,逐渐形成校本传统,校本特色,甚至形成校本“品牌”。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水平,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作支撑;增强写作能力,需要多彩的文化载体做保证;学会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更需要特定的文化情境浸润与哺育。

六、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用大语文的观念来改革教学模式,从校园整体大氛围的角度着手,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建设各种学语文用语文的平台,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良好校园学风,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为此,需要配套的激励制度,调动他们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进一步营造语文的学习氛围。例如,将学生的语文活动成果与学分制、奖学金制挂钩;对学生的语文成果进行开发和展示,定期出版刊物,宣传校园明星,征文集册,播放校园广播电台等,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增添一股股的外推力。

七、鼓励集体研究

民族地区学生情况复杂,加上语文学科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包容性,使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在学识修养、教学技能等方面都仍要不停地探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面对这样一个大语文视野下的教学活动,单个语文教师的力量是不足够的。我们应该以语文教研组为核心力量,面向全市(地)甚至全区,充分发挥语文教师集体智慧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和研讨等交流形式,同时寻找相关的教学理论,一起学习,不断修改完善大语文教学以及提高大家的理性认识。这样才可以唤醒老师们的问题意识,发现错误的价值,催发思想的碰撞;在合作探究中,补短取长,激发语文老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完善大家的大语文认知结构。而缺少语文教研的合作,语文学科的改革势必会在片面的、低效的胡同里徘徊。

八、改革语文评价模式

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及时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信息,有效地改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坚持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在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进行评价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增长了什么知识,具备了什么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进步等等。

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广大语文老师要在大语文教育观的视野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的特点,汇集各个语文教研组集体的智慧,从建设校园文化的高度,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和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等途径,引导学生自觉将语文课扩展延伸,把教室、课外活动、校园联成一个整体,为着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育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首先,表现在不爱学习,交朋友搞人际交往。有些蒙语汉授大学生不但专业课不学,其他课程也不想学。在他们看来,学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甚至是在浪费时间。他们中有的倾向于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人际交往,因为他们认为交朋友比学习更重要,将来步入社会后,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实惠要比知识大得多。有的则热衷于做点小生意,在实践中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这类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各项工作”当主业,而把学习当副业。学生社会性的锻炼固然重要,但是知识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基本的知识和必要的文化素养对于一个人的社会性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蒙生的这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体现在课上做笔记和出勤率上,蒙生中表示自己经常逃课的人占45%,有一半以上的蒙生没有课上做笔记的习惯,有的会课下看其他同学的,有的压根就不会做,也不会去补笔记。访谈中发现,蒙生课上不做笔记原因之一是跟不上教师的节奏。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依赖心理,认为自己不做定会有其他人做,考试前抄一下就可以了。总之,不管是何种情况的厌学,它带来的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学生个人来说,专业功底的不扎实,实际上就等于没有完成大学的培养任务,属于不合格“产品”。同学们专业知识肤浅、职业素质欠缺,毕业后自然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同学们长期的厌学情绪甚至会带来孤独、焦虑、忧心忡忡、情绪反应激烈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及不良的人格特征。其次,从学校来讲,由学生厌学而引发的学风不正,必然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滑坡,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影响到学校下一步的招生工作及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们的厌学情绪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们的教学情绪,从而对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消极影响。再次,从社会来看,将不合格“产品”输入市场,且不说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单是将这样一种不良的精神面貌和一种颓废情绪带入工作单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损于学校的形象,更会给工作单位带来不利影响。

二、教育学专业蒙古族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学校教育因素分析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同学们在经历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习,通过对某大学教育学专业部分在校大学生厌学情况的访谈调查所搜集的信息分析,对于造成教育学专业大学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学院忽视对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和激发

绝大部分的高考考生往往把希望寄托在第一志愿上,一旦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或者不了解的领域,特别是冷门专业,心理便承受上了一定的挫折感。教育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当属冷门,而教育学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被调剂过来的,再加上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学生们对于教育学专业也始终持怀疑态度。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后,学校教育的重心又往往放在对学生学习目标、计划的制定以及对学生的鞭策上,却忽视了在此之前应首先对新生高考挫折感的排解,以至于有相当多新生在较长时间内仍在想着“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要不要转专业”的问题,迟迟未能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最后导致蒙语汉授大学生的厌学状态,轻则在学习上盲目、被动,重则不爱学习专业课,甚至根本不学习。

(二)学校、学院划一型的培养模式,不适合教育学专业的学习

首先,在我国,每一所含有教育学专业的高校,在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上都大同小异,整齐划一。学校没有特色,专业没有特色,导致教育学的毕业生们也没有特色,你能做的事他也能做,你不能做的他也不能做。然而社会需要的是多种多样的人才,但我国高校培养的教育学人才却是一个模式,这样的划一性教育难免使同学们感到厌倦。其次,从学院管理制度方面来说,对于那些逃课缺勤同学的督查和管理力度不够,加上任课老师也不闻不问,使得部分同学有缝可钻,助长了同学们逃课的侥幸心理。由于放松管理,缺少自我管理的大学生越来越放松自己,日久天长越来越对学习不感兴起,逐渐厌学。总之,学校、学院的培养模式过于死板守旧,几十年来都是用同一种模式,缺乏新颖,作为民族地区的师范类院校没能具有自己的民族和地区特色,很难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文化背景,使得部分蒙语汉授生对于学习探究缺乏激情。

(三)教育学专业本身的局限,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教育学科地位不高,教育学专业甚至没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称谓,并不时地遭受着社会各界鄙视与怀疑的目光。使得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也备受排挤,对教育学专业有厌学情绪,也是无可厚非的。其次,教育学课程的内容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和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条条框框,倾向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同学们自然对这种枯燥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再次,在课程设置上,教育学专业过度重视理论课而忽视技能课和实践课,使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在教学中很容易脱离实际。这样的结果一定程度上为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怀疑、厌倦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再次,教育学专业在办学上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没有很好地解决教育学专业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教育学专业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教育学专业更加难以维持。教育学自身的危机尚存,同学们对其的不满和厌倦自然不可避免。

(四)部分教师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的缺乏,很难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气氛,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拥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素养且有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往往倍受同学们的欢迎,而一味照本宣科的教师是同学们难以接受的。在针对身边出现的“专业选逃课”现象的访谈中了解到,同学们有这样一种观点“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课本来就很难使人产生兴趣,有些老师却只是照本宣科,那与其去听倒不如自己看书呢!”足见同学们对于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的麻木与厌恶,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敷衍态度很容易引起学生们在学习上的敷衍行为。鉴于教师的素质、授课的态度与学生们学习的氛围、兴趣的培养息息相关,故教师素质如不加以全面提升,将会引起教与学的矛盾,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信心。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授课方法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学教育学专业教师教学多采用汉语讲授,部分语言又过于学术化,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许多蒙语汉授生来讲不但乏味更是难于理解,因而失去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排斥教师,对教师产生反感。教师在课堂上顾虑蒙语汉授生的基础差、理解的慢,因而很少叫蒙生起来回答问题,对蒙生的态度只是能够老老实实听课就好,不要求蒙生积极回答问题,所以课堂上出现了回答问题的总回答,不回答的永远都不会主动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的往往又都是汉生。同时任课教师的检查和要求不严也容易导致蒙语汉授生懒散学习态度的形成。蒙语汉授生本身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加之教师的放任就更加助长了学生懒散学习态度的形成。

(五)学校、学院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科研平台,学生的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对于教育学专业的特点来看,走科研之路是该专业领域的一种倾向。因此笔者对于同学们是否有参与科研的愿望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学生们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们是有参加科研欲望的,也希望通过一番努力能够有所作为。但是由于参与科研的道路不畅,同学们得不到良好的指导,而自己独立研究的能力又非常有限,加之学校、学院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很好的科研平台,致使学生们参与科研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不能通过适当的途径来发掘自己的潜力,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无所事事的大军中,形成了不良校园风气。总之,产生这一现象和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教育的管理制度、教师及专业本身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解决教育学专业蒙语汉授大学生厌学的学校教育改革思考

厌学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厌学问题和原因做如下对策性思考。

(一)明确学校、学院的办学宗旨,为学生打造专业学习的平台

作为高校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一切工作都为这一宗旨服务。第一,学校、学院要重视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走有自己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摆脱划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打造专属于自己的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减少教育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阻力是同学们一直期待的。第二,学校、学院在新生入学时要加大对部分学生高考挫败感的疏导力度,降低并逐渐消除高考给同学们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使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中。针对学生们对于即将涉猎的专业不甚了解的状况,要指导学生们明确所学专业的背景及前景,让学生在对本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不至于使同学们在怀疑和模糊中盲目学习,最终造成更加迷茫而难以自拔。第三,学校、学院创造条件让学生适当参与科研活动。学校有必要拓宽科研渠道,打通学生们参与科研的道路。学校要努力为同学们提供很好的科研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科研,挖掘同学们的内在潜力,提升同学们的研究能力,以免同学们在日后继续深造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科研锻炼而丧失学习的欲望。

(二)提升教育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因材施教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专业学习

蒙语汉授生的厌学,通过以上分析,其中与教师的,特别是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密切相关。蒙语汉授生与汉生不同,他们通常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严重不足,而且教师又因为蒙语汉授生的基础差、语言沟通困难,不想难为他们,怕他们站起来答出丑,而忽视这部分群体在课堂上的存在。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面面俱到,应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第一,教师应该给予蒙语汉授生适当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他们在回答问题时缺乏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点名回答的方式。点名回答问题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有些同学不回答问题并不是因为不会,而是认为自己不应该在大家面前急于表现。此外,点名回答问题还可以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讨论当中来,而不是感觉课上讨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第二,如果蒙语汉授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出现困难,教师不能急于让他们坐下,而是要给予适当的启发诱导,教会同学答题的方法和思路,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而不是一再地依赖于老师和其他同学。第三,教师可以向蒙语汉授生提一些难度适当的,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即蒙语汉授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可以树立他们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和勇气。为此,学校应根据当前的专业需求,在重视学历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对教师们进行经常的师资培训,鼓励教师们外出学习和自我提高,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三)对教育学专业进行必要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

拯救教育学的命运,无疑要以重塑教育学学科形象为前提。教育学专业必须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沟通、交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学科地位。第一,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学专业理论课程与科研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在课程体系中切实加强科研实践环节,做到理论课程与科研实践的结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学之所以遭受歧视,主要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乏力。其实,教育学有很深厚的实践渊源,比任何学科更能指向并服务于实践。教育学欲走出困境,则需要聚焦教育实践、关注教育实践、参与教育实践。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第二,协调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的关系。依据社会需要确立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设置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对于教育学专业来说,其改革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依据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培养目标与招生规模。做到专业办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不至于因教育学专业毕业生的周期性过剩而陷于“发展-调整”的循环中不能自拔。第三,处理好课程内容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育学专业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教育学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员,其教授内容应该是先进、灵活的,故教育学的教材需要定期更新,从而不断地为学生们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动态。教育学的教学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也应是教育学学习和研究的背景材料,所以教育学专业有必要增加一定的跨学科课程。

(四)拓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态度

篇3

[关键词]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微课;教学

开放大学是以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为依托开展的远程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分离,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听课,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微课教学异军突起,成为远程教育中一股新兴力量,开放大学应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

一、开放大学与微课

(一)开放大学的概念

开放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远程教育的教育部直属部门。它以新型的教育媒介为基础,有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针对有学历的,一种是针对没有学历背景的。在这些年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对高校教师教学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破了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限制少,教学门槛低,给一些没有学历背景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二)微课教学的概念

微课教学是指按照新课标和教学的要求,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讲解,同时还兼有有关课题的教学设计、课程总结以及课后练习等。微课教学内容更加凝练,重点突出。微课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强烈的冲击,开放大学之于微课教学,开放大学的教学资源中,一些课程知识陈旧、教学观念落后,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育形式在很多地方都落后于微课教学。开放大学应与时俱进,及时做出调整和改革,重视并引入微课教学。

二、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开展微课教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

从古至今,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传授了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显现出来,学生没有自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思维发散的能力得不到训练,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众多专家学者中的讨论越来越烈。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自己探索为主,教师起辅作用,给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去感悟、学习并且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视教学方法

开放大学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对汉语言文学的设置要有与之相符的高度和深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优化文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可以以作品所在的时代背景或者是作者的背景为切入点,然后从作品的主题、故事构架、风格以及对人物的塑造等多方面展开。最终教师在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使整个教学过程不死板,降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网络视频是微课的核心传播方式,要求教师做的网络教学视频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以提问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在整个教学结束后,学生自主在视频下留言,对这节课的评价,指出其优、缺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对优点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不足之处,要虚心改进。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设计,让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更能为学生服务好。

三、开放大学开放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开放大学开设汉语言文学的意义要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方面是对教师,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差异之处在于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评价,指出其中不足或者需要改进之处,这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加入对学习的探讨中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关于开放大学汉语言专业发展微课教学的设计,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微课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让微课教学的传播更加广泛,降低了进入门槛,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2]吴晓辉.探析微课程在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应用的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作者:白芳芳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宁河分校

阅读次数:人次

汉语言文学论文比较文学论文古代文学论文儿童文学论文现代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当代文学论文文化理论论文人文历史论文文学毕业论文

美术艺术论文审美艺术论文传统文学论文戏曲文学论文文学素养论文

篇4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重视基础教学,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为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文人才。

本专业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就业情况良好。学生除大量直升或考取研究生外,基本到中高等学校、新闻媒体或政府机关任职。

主要专业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读、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外国文学作品精读、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进程、文学概论、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化通论、经典导读系列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今天的中学生,就是将来各项事业的就业者”。①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学生“把话说得清楚、流畅、得体;把文章写得准确、达意、传神”②的重任。要顺利完成上述重任,就得打破中学生语文修辞教学以辞格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走出误区,走上修辞教学之路。

一、语文与语文教学的职责

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中学开设的语文课,是一门特殊的工具课。语文教学的职责应该是: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能力。要使中学生具有以上的现代语文能力,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十分重视修辞方面的内容。但遗憾得很,不管大陆抑或香港,从其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所反映的情况来看,都没有把修辞教学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都是以修辞格的辨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样,其实都是把修辞当作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点缀,从而把修辞教学引向了误区。

二、大陆语文修辞教学的现状

第一,修辞教学大纲——空白

建国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曾两次制定汉语语法教学大纲(1955年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81年的《中国教学语法体系提要》),却从未拟定过有关修辞的教学大纲。致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对修辞教学应如何教,应达到什么目标,均感到茫然。

第二,修辞教学的重点——不明

由于没有修辞教学大纲,许多中学教师对语文修辞教学的重点不明,普遍误认为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后附的《修辞复习提纲》中12种常见的辞格,就是中学修辞教学的重点。教完了十二种辞格,就算是抓住了重点,就算是完成中学修辞教学的任务了。

第三,修辞格教学往往依赖——“教参”

由于上述第一、二的原因,所以许多中学语文老师都依赖“教参”(即教师教学参考书)作拐棍来讲修辞,缺乏对中学语文课文中的修辞实例作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原因有多方面,如缺乏适合中学修辞的教和学的参考资料;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行钻研;怕按自己的讲法去讲,出了错不好办等等。这样就势必出现“教参”怎么说,教师就跟着怎么说,“教参”说对了的,自己照着讲当然也就对了,如果“教参”说错了,那自然也就跟着讲错了。

三、香港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现状③

香港现行的语文(汉语,下同)教材共十册,收课文128篇。一至六册收入课文102篇,为初中教学用;七至十册收课文26篇,为高中教学用。笔者作比较用的教材是根据香港教育署课程纲要及中学中国语文科课本编纂指引编写的,所收录的课文,也是全部依照课程的纲要提供的教材篇目选择的。从教材所反映的全部内容来看,香港语文修辞教学的现状是:

第一,没有提出修辞要达到的总目标。只提出了本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读、写、说、听、思维等语文能力,提高学习本科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启发思想,培养良好品德,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④

转贴于 第二,没有提出修辞教学的重点。只是在有的课文前面设置的“教学重点”中提出要学习的某些修辞手法。例如:“认识对偶和比喻”;⑤或在课后的“应用练习中讲点修辞知识,并让学生试用某种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例如:“对偶是指两句句子的词性相当,意思相对,试在下面的空格填上适当的字,使成为对偶句:

(1)天高——地( )

(2)户外——峰秀——窗前( );⑥

或在每册课本后面“教学重点分布表”的“语文基本知识”中,设“常见修辞”栏,并在这一栏里,把本册中凡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即修辞格)的都扼要地填写上去。比如第1册第四页《鸟的天堂》中用了排比修辞手法,就在这一栏里标出:“1、学习排比”又如,第十四《傅雷家书》中用了借喻,示现修辞手法,就在这一栏里标出:“认识借喻、示观”。⑦统观全套(十册)教材,均无讲到修辞教学的重点是甚么的问题。

第三,修辞教学也往往依靠课文前后及教师手册中有关修辞的提法来讲授。课文或教师手册没提示到的修辞理论及修辞手法就很少给学生介绍。据统计,目前香港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国语文》提出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全部修辞内容,也只有18个修辞格而已。现按教材册数序号,依辞格出现的先后(重出的均不计入)秩序摘出转述如下:⑧

第一册:比喻,对偶、叠字、排比、拟人、对比、借代、典故、示现。

第二册:夸张、设问、反复、反问。

第三册:顶真、层递、映衬。

第四册:相关

篇6

除夕的7点刚过我们一家吃完热腾腾的饭菜,我和爸爸就去放鞭炮。

我先拿出了一个“飞毛腿”点燃了导火线,过了一会儿“砰”的一下,我看到天上什么都没有,我往回头一看,啊!不好,我把鞭炮弄反了。往家里射了进来,我马上转了过来,可是家里已经弄的烟雾满天。应此我被爸爸骂了一顿。我吸取了教训放了第二个的时候我把有导火线的一边朝外点燃,这下没有射进家里来、。我又拿出了一个叫“泰坦尼克号”的大船,我方在远处,点燃导火线,过了几秒钟,忽然“兹兹”的放出了耀眼的火花,等第一个没放完,第二个解放了出来,而前第二个比第一个更绚丽,更漂亮。就这样我把所有的烟花爆竹都放光了。

我回到家里和妈妈一起看春节晚会,精彩的节目给我们带来了欢乐的气氛,尤其是赵本山的小品逗得我哈哈大笑,就连平常不爱笑的爸爸也笑得合不拢嘴,在不知不觉中,0点的钟声敲响了,窗外的烟花声,鞭炮声逐渐变向了,这真是“爆竹声声辞旧岁,家家户户迎新春。”当然在新的一年里祝愿自己更上一层楼,也祝愿爸爸妈妈在新的一年了生意红红火火。

篇7

0 引言

由于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汉英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制约了教学的实效性。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作为教学重点,而忽略了实际生活中汉英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文化与语言教学严重脱节,使得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水平较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渗透文化差异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1 汉英文化差异在具体表现

1.1 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语言与文化沟通的桥梁,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征,关系到语言的生成和发展。虽然人类的思维规律有一定的共性部分,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围的影响,思维方式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英语的表达以西方文化为依托,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学生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英语或者表达英语,容易造成文化的误解,导致英语学习失去实际应用价值。例如,西方人在写作中陈述个人观点时,习惯直接使用“我”的第一人称来进行表达;而中国文化一贯弘扬集体主义,尽量避免凸显个人,因此中国学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也习惯用“我们”来陈述个人观点,而较少采用“我”,以至于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出现较大差异。

1.2 价值观上的差异

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美丑、善恶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持久信念,也是人们处世的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价值观体系中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其文化差异的显著性:比如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谦虚和礼义十分推崇,以和为贵;而在西方,人们则推崇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争强好胜,对个人利益据理力争,个人价值只为自己服务。

1.3 语言交际上的差异

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交际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直接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出现了很多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例如,当听到别人夸奖“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时,因为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中国学生常常会回答“No, it's just so so”,但是他们不了解西方人听到别人的赏识和认可表示喜欢时,对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应回答“thank you”。又如,汉语习惯以个人职务、头衔或职业加上姓氏来称呼一个人如“李主任”、“王老师”、“陈经理”等,而英语中除professor、doctor、captain等少数词可以这样用以外,通常在姓氏前使用Mr.、Mrs.、Miss等,所以常常会听到中国学生很多中式的表达方法,“Teacher Wang”、“Headmaster Li”均为中国式英语,是错误的。

2 面对文化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以上的比较仅是汉英文化差异的部分表现,汉英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渗透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重视跨文化教育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等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英语文化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认清文化差异,只是机械地搬用汉语套路来表达英语,产生了诸多“中式英语”,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明显低下。对此,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指导者,英语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问题,提高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不断丰富跨文化交际知识,认真学习和研究汉英文化差异,同时与外教加强沟通交流,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2.2 优化语言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语境和文化熏陶氛围。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每个单元的对话,设置专门的课堂英语对话环节,让学生积极发言;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加强合作,将英语课文改编成短剧,学生自己决定扮演角色,在英语故事的情境中感受独特的文化气息;教师还可以建立英语角等异国文化和英语交际原地,让学生自由沟通交流,大胆参与实践,从而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对汉英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西方的圣诞节时,可以和我国的春节相比较,让学生认识到两种节日在起源、饮食、庆祝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此外,教师应该设计情景让学生去实践和感受,比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上饭店等,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3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汉英文化的差异,英语篇章和词汇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可以认真挖掘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不断渗透文化因素,对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含义进行详细解读以及延伸,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饮食、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化背景,从而充分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加深对汉英文化差异的认识。

2.4 开设文化课程及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些有关英美文化方面的课程,或者鼓励学生对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进行选修,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文化鉴赏力的提高。

篇8

关键词: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144-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中,“道”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范畴,也是当代大学生不断探寻和追问的重要概念,毫不疑问理应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体系研究的基本内容。因此,从根本上厘清“道”的基本内涵,这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是重要的,在教育实践上也是有益的。

一、何为“道”

“道”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是老子哲学的核心。“道”的最初含义为具体的道路。《易经》中“道”字,先后出现四次。《尚书》《诗经》《左传》中,“道”亦是常用词。《易·履卦九二》说:“履道坦坦”,意为行走的大路平平坦坦。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道”字都是“行”中夹一“首”,指人行走于道中,这是“道”的最初含义。《说文解字》中也讲:“道,所行道也”。老子哲学充分吸取了《易经》中把天体运行的轨道称为天道,把人行事所遵循的法则称为人道的思想,首次将“道”置于哲学的最高范畴,把作为规律、法则意义的道提升为作为万物本原、始基之道,把具有控制、支配功能的道生发为具有化生功能和本体性质的道。可以说,老子的整个哲学体系皆围绕其所创设的“道”而展开,这对“道”无疑是个重要突破。

《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认为以往所说之“道”皆为可道之道,不是“常道”,而“常道”才是他自己所要言说之“道”。按照《老子》的观点,我们既无法闻其声,亦无法观其形(寂兮廖兮),所以这种言说是极不容易的。“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无法感知。“道”没有具象,以潜藏方式存在,只能意领,不可言说,一旦说出,便失却其本真,勉强用“道”字称呼,也只为方便起见。“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超越了我们的感觉知觉,但它并非空无所有。“道”是物,是浑然一体之物,是真实的存在,“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道”是一实有的存在体,但又不同于某一具体的存在物,它不是某物,而是一种潜在的存在,人们无法凭借感官而感知,因而“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既是精细微小的,又是广大精深的。它没有具体物象,但它的确是物。它广大无边,无法用一种形体去界限,所以“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总之,“道”是最广大、最精微、最普遍的存在,这个在宇宙间唯一的、绝对的实有的存在体,它本身是永久常存的,其“先天地”而存在,亦即无始而存在。天地不能久,唯道能久。“天乃道,道乃久。”(《十六章》)它“独立而不改”(《二十五章》),不因外物变化而变化。它亦非固定不变,其“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始终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道”是一个变体、一个动体,世间万物皆因“道”而持续在“变”、在“动”。“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因它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道”时间上可以无始无终,空间上可以无所不在。“道”作为宇宙的本体即作为天地万物普遍的永恒的内在根据,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可能性和创造性,“道”不是某种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纯粹的逻辑思维形式,而是形而上的永恒存在的非物质实体。

二、“道”统“有”“无”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这个实存体,不仅在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地万物皆由它所创生。“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二十五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道”是一切存在的始基,是“万物之宗”,生,是“道”的功能,它生成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之母。“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生发者,具有无穷的内驱力和创生力,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皆为“道”之内驱力与创生力不断生发的一种显现。

老子在第一章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在第四十章中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和“有”都是指称“道”的。这里的“无”“有”是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有”“无”这一对概念是仅次于“道”的,而且是处于连接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万物”的关键性位置。

“无”在帛书及通行本中,其繁体字为“無”。“無”字,在上古时期与人们试图和不可感知的神灵相交通的乐舞密切相关,因而这个“無”,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不可感知,“無”是“有而似无”。老子哲学中的“无”,并不是对宇宙万物本体的否定,它是宇宙最初的本源,是“道”作为虚名之神时的命名。“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十六章》)在老子看来,万物纷纷纭纭,但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始基,而始基之处,呈现虚静的状态。可见,这个始基即是“无”,故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体现“道”作为始物之小。由此看出,“无”为万物最初的始基,它是“虚”状的东西,有静、“小”的特点。老子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二十五章》)这一先于天地而存在的混沌的东西,为天地之母,它就是“有”。

“有”是“道”作为生养之神时的命名,可直接产生天地万物。“有”不再如“无”般虚旷,它是“纯有”,是对“万有”的抽象和超越,是“道”在形而上的显现和展开。“有”,“周行而不殆”,有动、“大”的特点,故老子说:“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可以体现万物之归终,展现万物之边界,显示道体之大,是道所生发的“一”“二”“三”之总和。

“无”和“有”似对立又相连续。“无”蕴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包含着无限之“有”;“有”是潜在于“无”中之“有”,是“无”中之“有”。“无”不是世间万物中的客观实体,它总与人相关,是生命本真存在的境界。“无”是“道”本体性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道”。“无”自始至终都渗透着老子对本体存在的深切体悟,它是一种自明性的存在,任何指称不但对它毫无意义,而且只能是对它的破坏。“无”是对“道”的一种无言的呼唤,是一种否定的积极力量,它是以保护“有”之真为最终归宿。“虚”和“静”都是“无”的特征,虚之动的出发点是“真”,静之归的落脚点也是“真”。虚是以“无”为出发点向“有”的着陆,静是以“有”为出发点向“无”的复归。虚极而动,动极则静,没有“无”,“有”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有”,“无”变为无本之木。从“无”现万物之始,从“有”现万物之回归。“无”非空“无”,由“无”而“有”,“有”非空“有”,“有”终归“无”,不可持“有”而忘“无”,亦不可持“无”而弃“有”。“无”与“有”相反相成、相互转化,集中体现了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赋予了事物以完整的意义,老子本体之“道”就是通过“无”与“有”的相互生成、相互转化进而获得了一种生生不息、欣欣向荣的无穷无尽生命力。“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和“无”统一于“道”之本体当中,“有”是万物之母,“无”是“有”的根源。“无”与“有”的统一即为“道”之本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体系研究》(GBC12111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中华书局,1984

2.朱哲.先秦道家哲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4.马德邻.“无”在——论老子“道”形上思维的核心概念[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5.牛方玉.释老子“有”、“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

6.余爱妩.试释《老子》的“道”、“无”、“有”、“一”[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05)

7.张敏.论老子之道——人的内在生命呼唤[J].运城学院学报.2003(06)

8.张新水.论老子之“道”非“有”非“无”亦非二者之统一[J].兰州学刊.2005(03)

9.王晖.论老子哲学的“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01)

篇9

关键词:汉语桥;辅导

中图分类号:CAO-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157-03

每年八月桂花飘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师生就都把目光聚焦到“汉语桥”比赛。十年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吸引了70多个国家的10多万名大学生踊跃参赛。各国学习汉语的学生都以能够代表所在国到中国参加比赛为荣。一年一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影响和辐射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仅第十届“汉语桥”比赛就有2.5万多人参加了预赛。2008年,又设立了“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比赛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人群进一步扩展,影响力不断加强。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通过电视媒体的录、直播,收视人次已经达到2亿多;海外预赛参赛国家从48个增加到65个;海外参赛人数从4万人到现在的10万余人。“汉语桥”比赛,已经成为各国汉语教学的最重要一环,成为当地孔子学院语言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和文化盛事,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孔子学院每年都把辅导“汉语桥”选手作为重中之重。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为全球汉语学习者搭起了交流经验、促进友谊的桥梁,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创造了崭新的平台。然而,关于“汉语桥”选手的选拔和培养的研究却很少,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也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孔院的做法是学生自愿报名,自愿选择教师,一个教师辅导一个选手。执教两年里,第一年,笔者辅导的选手获得了远东与滨海赛区第三名,2010年,辅导的选手保尔(米沙)荣获第一名,获得赴中国的机会。保尔在中国长沙经过几轮比赛,荣获第九届“汉语桥”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汉语桥”比赛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汉语基本功、稳重自然、幽默、思想深刻、选手的形象气质、舞台表现力强等。考验的是选手的综合素质,包括他们的知识面、思辨能力、语言技巧、沟通能力、应对大赛压力的能力等。结合自己培训选手的体会和心得,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字正腔圆的朗读

严丝合缝的答题及选手由于受母语的影响,说出来的汉语总有些洋腔洋调,在平时的交流时这些问题不成问题,一旦上台表演,由于紧张和发挥失常等,走音走调等特别明显,严重影响到选手的分数。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那些汉语学得较好的学生更要注意纠音,在比赛前请发音标准的中国教师录制演讲稿,让选手回家跟读。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对于朗读朗诵接触较少,对于汉语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把握不好,因此要有意识找一些朗读文章给学生,让他体会汉语的文章之美。在舞台上,还需要选手的肢体语言,要配合演讲设计具有表现力的手势。要求学生回家以后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手势,做到眼到手到。演讲尽量用生动形象地口语,这样会形成风趣幽默的风格。过于抒情的演讲,有的时候观众并不买账。

每年都有不同的竞赛试题,我们结合试题的配图来强化记忆,在全面掌握试题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难懂难记的试题进行重点突破。对于这些试题,给学生详细讲解,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不论这些题怎样考,都难不倒学生。还进行现场模拟答题测验,让选手身临其境体验考试的紧张,保持头脑的冷静淡定。通过大量的文化答题,能够让选手充分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二、感人至深的演讲

“汉语桥”的演讲,不仅仅是讲,更重要的是演,一定要声情并茂,还要注意肢体语言,要自然。演讲不单是嘴巴在动,头部、脸部、手,包括整个身体都要积极参与。大的动作不需要多,有几个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做到位,还要非常自然。在赛区决赛时,演讲的时间是三分钟。大约二百个字一分钟,六百字三分钟。有许多选手演讲不太好,主要的原因是演讲稿没写好,学生只是把它背下来,到比赛时一紧张就卡壳了,就不知所云了。因此演讲稿一定要生动、有细节、逻辑性强,能感动人,自己被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电才能从内心深处记住演讲稿。能够在三分钟感动人最好,或者优美地抒情廿王行,幽默感染人效果也很好。

演讲最好从自己身边事情说起,以小见大,这样能够使自己和演讲融为一体。笔者让学生萨莎先自己写一个演讲稿,一周以后交给笔者。她写的是她小时候去过中国,看别人吃玉米特别奇怪,当这个热心人送给她玉米她摇摇手不要,因为当时不会说汉语。文章的由头最好由学生自己写,然后教师帮助艺术加工,这样能够保留原创的根基。经过探讨,原来她是对玉米过敏。她对玉米想躲避,中国妇女又热心地递给她玉米,于是不懂汉语的交际困境就出现了,也就促使她下决心学好汉语,对善良的中国人说出心中的谢意。在闲谈中得知她和男朋友经常较真,于是笔者又写了另一个版本,即他们用汉语吵架,最后“和为贵”言归于好。第四稿我又进行了修改,开头的惜懂少年改成了“花骨朵儿”,一下子就会迎来会心的笑声。第二段开头,她自己已经出落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窈窕淑女”,汉语水平的提高到用汉语吵架也毫不费力的程度,而且吵得特别时尚、特有水平、特有内涵。

在正式比赛中,萨莎的演讲因为有吵架这个环节加上一左一右扮演两个人动作,赢得了满堂彩,舞蹈是跳得最好的,答题是满分,终于她获得二等奖,排名第三。这个演讲稿后来被汉办看中,拟发表在中英文版的孔子学院院刊上。

第二年,笔者指导学生讲的是汉语传奇。有一回我们上口语课时,索尼娅讲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于是笔者把这个故事结合保尔的情况进行了改造和生发,第一段是感动人的,第二段是节奏鲜明、幽默风趣的贯口,两个演讲都深深打动了听众,获得了圆满成功。

选手们的才艺五花八门,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由于是舞台表演,所以就有一个和现场观众互动的问题。一般来说,唱歌和跳舞是最具舞台表现力的选项,其次是武术功夫,再次是相声小品以及书法画画等。有的选手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艺,就需要专家的专门指导。2009年,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的武术教练刘正国就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分别指导两名选手练习长棍和双截棍,二人进步神速,参加比赛一招一式尽显武术的风采,并分别获得第二名和第四名。

最好是选手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中国元素融会贯通。第一年,笔者指导的选手萨莎学了几年的肚皮舞,决定跳的是新疆舞,多年的舞蹈积累,得了全场舞蹈最高分;第二年,笔者指导的选手米沙唱的《改变自己》,还加入了舞蹈,边歌边舞,成为俄罗斯版的“王力宏”。

三、形神兼备的包装和真情实意的互动

选手在赛区里脱颖而出,进军中国长沙。面临着一个选手包装设计问题,如何让选手在全世界一百多名选手引人瞩目,扩大知名度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连续数日研究选手米沙的神情,他身材偏瘦,目光略带忧郁,让笔者一下子想到了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俄方古里洛娃院长沟通以后,她非常赞赏这个创意,因为可以省去置装费,联系校艺术团借来了保尔的服装,这样,新时代的“汉语桥”选手保尔就闪亮登场了。米沙一开始还觉得这个苏联的名字有点怪怪的,到了中国,才认识到笔者对中国人心理把握得太到位了,观众在众多俊男靓女中一下子就记住了他,加上他出众的演唱,为他无可争议地获得最佳人气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语桥”有一个专门的网页刊登选手自己简介和照片,这里第一印象很重要,出奇制胜打出童真牌也是一个妙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艺谋就征集了全世界儿童的笑脸,激起了不同皮肤的人共同的舔犊之情。大连大学第二名选手王小妮就把自己的儿童照率先在网页刊发出来,人们都好奇这个女孩初长成是什么样子,于是人气骤升,引起大家的注目,并继而被推举成为选手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成为知名度、曝光度最高的选手之一。当保尔到中国跟笔者联系以后,笔者登陆网页发现保尔的照片并不突出。而且保尔的电脑坏了,不能及时上传照片,网友也不能及时了解选手情况。一个偶然又必然的机会被我们抓住了,那就是保尔在预赛时演唱获得现场女孩子们大力支持,汉办还为此专门发了照片,笔者指导保尔到网吧把汉办的女粉丝照片刊发在自己的网页上并写上自己的谢意,于是这些女粉丝成为保尔的铁杆支持者。

做好内功,自己本领过硬才能走得更远,也才能与网上的“外功”互动,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深受网友喜爱的保尔因为才艺俱佳,对网友诚心诚意,终于脱颖而出,力拔头筹,坐稳了人气榜第一名。

四、自信是关键

在比赛中,最充满运气成分的是抽签抽取自己上场次序,一般来讲,第一个上场的人很少能得到高分,靠后上场的稍好一些。但重要的是强者相遇勇者胜,在滨海边区比赛中我们有一个很有希望的选手结果落选了,是因为在他前面的一名选手发挥得更出色。还有,最好不要临阵换枪,原来有个选手排名第二,但是他特别想取得好名次,在自己的弹吉他之前又加上一段话来说明和“汉语桥”的联系,但是这些台词是临时准备的,上台以后没记住,结果打乱了自己的表演节奏,表演也不理想。保尔在滨海边区的比赛中抽到的是第三十五名出场,在四十名选手中靠后。抽签之后是彩排,保尔对笔者说他想第一个上去彩排,然后好赶紧去打工。笔者同意他的想法,让他直接找负责人协商,别的选手都在按部就班地等待着,负责人让他跟音响师商量,音响师同意以后保尔第一个上去彩排。笔者这样做,是想让他敢想敢做,这样比赛的时候就不会怯场。比赛的时候,由于在他之前的几个选手表现一般,评委和观众都有些疲劳,等到保尔一上场,清晰悦耳的发音,幽默风趣的演讲让现场出现了,他的演讲得分最高。

五、如影随形的跟踪指导与及时有效的心理引导

第九届比赛安排选手分组至长沙组(湖南省长沙市)、湘西组(湖南省凤凰县、张家界市)等地家庭开展“居家体验”活动,保尔被组委会随机分配至湘西组,并在复赛中与该组选手进行角逐。保尔告诉我他们去参观了当地陶瓷,笔者马上反应过来,他们将要表演卖瓷器的节目,于是将马未都关于瓷器鉴赏的资料发给了他。

复赛评委根据选手表现打分,每场复赛共产生15名选手晋级决赛,这样107名选手就淘汰了77名选手,只剩下30名选手晋级。30名选手到世博会游览参观,比赛到了关键时刻。笔者也从大连赶到世博会,和保尔见了面,他们到世博会要找一双最美的手,但是保尔觉得他们的创意不太适合他,笔者于是帮助他打了个草稿《寻找最美的手》,让他练习。

外国选手常常很自信,对指导教师将信将疑。笔者在辅导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时候,如果告诉学生有些地方是不足和缺陷,他不一定相信。那就让学生自己尝试,但要随时掌握他的表演动态,等到他撞到南墙,他自然就会回头相信教师了。

六、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

我们经常讨论孔子学院的各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常常忽略汉语教师的问题,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保持孔子学院的长盛不衰。除了我们汉语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我们汉语教师还需要具备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精神。保尔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我国使馆专门奖励他一台电脑。保尔在台上发表获奖感言时特别感谢了笔者,那一刻笔者觉得虽然我没拿一分钱,但作为汉语教师我们就是应该这样奉献的。

篇10

关键词:国外著名大学;校训;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49-02

纵观全球,著名的大学比比皆是。对于各大高校进行网络搜索,都有详细的师资情况、硬件配套情况的介绍。可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处于过渡时期的阶段,几乎没有人去认真阅读各大高校宣传上的文字。所以,就好比可以通过姓名进行区分一个人一样,各大高校的校名也代表着不同群体,而学校的校训就好比姓名一般,具有很强的个性魅力。所以,想了解一所高校,就应当从它的校训出发。

一、校训的语言魅力

1.词汇的魅力。放眼整个世界的著名大学校训,不难看出,各大高校的校训在选词上均为通俗易懂的词汇。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会使用古英语,其他时候都不会应用到这些生僻的词汇。两个人能在一起必定是有共同语言,高校也是因为这样才会在词汇上选择一些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诠释。不要认为高校的校训运用了大众化语言,就失去了其阐明理念的准确度。例如:为了阐明“自由意义”的校训,杜尔大学采用了Drew University Freely have you received;freely give的校训;为了阐明“真理”的观点,华盛顿大学采用了Strength through Truth作为校训。这些普罗大众的词语并没有影响高校所想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就是这些普通的词汇,让人们更深层次地理解了各大高校想要表述的精神理念。

2.句子结构的魅力。体现校训的四种句型包括名词+虚词/(,)+名词的方式,这种形式主要强调两个名词,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Mind and Hand,让大众的脑海里可以直接调出对此的印象;通过“From”或者“In”这类介词来开头的方式,比如瓦尔帕莱索大学的In Thy Light We See Light,突出了高校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是大众在看到校训的同时就可以立即想到这所学校;用“Let”开头,主要强调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大家可以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自愿地接纳并传播的观念,比如哈佛大学的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e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运用“名词is/(,)名词”的方式,这样的校训结构,从格式上凸显了其简洁明了的特征,比如范德比尔特大学的Education,a debt due from present to future generations。

3.校训里的修辞手法。通过选词和句子的机构方面,各大高校都展现了各自的语言魅力,认真分析后,很容易发现在校训当中的修辞手法也为语言增添了不少魅力。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是英语修辞手法的两大分类,对于一些没有固定格式消极的修辞手法我们不给予评论,因为这类的修辞手法是为了避免造成重复词语而选择其他词语的方式。但大多数学校的校训还是采取积极的修辞手法来进行相对固定的修辞方式进行创作。这些积极的修辞手法包括:隐喻、明喻、借代、拟人、重复及辅韵等几种方式进行表达。比如斯坦福大学的Let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属于隐喻手法;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属于拟人手法;加州大学的Let there be light属于头韵手法。

二、校训表达的文化内涵

1.探讨校训传达的学校理念。理念的意义在于将形式和看直接相连,所以同事物的外貌和形态相连接。并渐渐地向抽象方向延伸,出现了观念、类型、形式、本质等一些内涵,将这些内涵引入英语当中就出现了再次的延伸,出现了精神、信仰、梦想、目的、意识、观念等寄义。大学理念应当是发展的前景和目的的指导原则,也是大学的最高领导的原则,这是对大学的精神、信仰、责任、意义、价值观等发展的基本思想囊括其中的概述。国外的语境当中,大学的理念都显得比较明确化,它包含了大学的职责、方向等等。不论哪所大学都会因其本身的历史背景及所处的环境,而对理念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比如说美国天主教大学的God Is My Light是侧重于希望上;爱荷华州立大学的Science with Practice侧重在理论方面;西北大学的Whatsoever Things Are True则侧重在真理方面。由社会学的方向来看,所有学校的校训都在传递出学术知识、真理、实践、自由、宗教、道德、艺术、公正、民族的大学理念。

2.校训传达的大学理念的渊源。首先,由社会政治经济学方面来看,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及生产工具的改进成为了生产力三大要素中的两种后,越来越受到推崇。由于科学的昌盛,追寻真理成为了很多科学家的座右铭,当然,也成为了培养这些人才任务的名言警句。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Mind and Hand。其次,政治因素。以华盛顿大学举例。华盛顿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著名大学,创建于1861年,主要培养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公共关系、社会工作和海洋科学方面的政府官员的人才,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学在逐渐将其政治色彩进行褪色,但还有一部分大学在校训中体现了自身的政治背景,例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In the Nation’s Service and in the Service of All Nations。再次,思想文化因素。西方很多国家都受到了两次思想解放浪潮的影响。一次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次是法国启蒙运动。它是开启人们反封建思想的钥匙,例如耶鲁大学的Truth and Light,让仍旧处于黑暗当中的人类意识到了光明和希望所在。最后,宗教因素。当今的社会中,对于宗教和科学间的相互矛盾的观点众说纷纭,先不论宗教同科学到底有何关系,最起码我们要了解宗教已经对学校这个关于科学的孕育场所有所影响。在很多大学的校训中,知识其实就相当于上帝,受到人们的推崇知识,就好比基督教徒对上帝的信仰一般。例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God our light,从某个方面来讲,这样的大学校训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也更具备呼吁能力和陶染能力。

当今的社会正在迅猛发展当中,各大学校应当积极地向世人推荐自己的学校,让学校可以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矗立不倒,大学校训就如同一个商品的商标,具有其特点和代表性意义,让学校通过校训充分地表达学校的个性及意义,让世人都可以通过校训来了解学校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