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态农业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生态农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生态农业

篇1

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得依赖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这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地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具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只有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因此,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避免过度,并注重环境保护。

2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农产品销路不畅,那么现代高效农业的生产经济效益将难以实现。因此,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时候,应该掌握市场的需求信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确定产业的门类、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标准等,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使农产品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

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利用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的竞争优势。改革农业科研立项和评估体系,提高农业科研的效率,改进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和研发效率,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强科研成果的运用,使其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推动高效农业农业的发展。

b增加政府对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保证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资金的管理,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运用现代农业技术。

5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例如,改变秸秆、杂草等直接燃烧的情况,用作饲料,改善土壤肥力等;对农业产品进行多层次的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如推行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为广大农民致富开拓新途径。总之,发展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护农业资源,并能够防止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推动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

6发展特色农业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某一特色产品为起点,适当延长食物链或者加工链,进而开发出一系列的农产品和食品,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生物能资源、废弃物等等,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商品为目的,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7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充分发挥专业经济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培养农民经纪人队伍,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生产基地、企业、农民之间的联系,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核心,发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帮助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坚持特色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将优势主导产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注重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建成高水平、有特色、规模化的产业体系,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

8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一,创新推广方式。立足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遴选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组装成集成配套技术,做好技术培训工作。还有必要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对新技术、新品种进行展示,并积极利用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推广工作的实效。第二,健全考评机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业绩作为考评指标,将农村居民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考核,落实推广人员的职责,根据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确定他们的薪酬。第三,细化推广队伍。根据实际情况,推动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调动农民、社团组织等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细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逐渐形成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以上种种方式,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更好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篇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这就为发展现代农业指出了方向。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要求不仅优质化、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是生态、安全问题,并作为市场的首选目标。同时,国际贸易已把食品安全及其生态环境作为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的根本条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农业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吸收传统的农业经验,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现代管理手段,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使其具有生态合理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农业体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特点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进入现代化建设阶段产生的生产转型模式,目的是推进和维护农业生产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因此,要求在结构上,体现多层次、多产业复合;在效益上,体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重,在资源利用上,体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要求,充分发挥资源自然生产潜力,充分利用和保护资源。

(二)生态农业是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农业既吸收了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又吸取了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生态技术和新方法,如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和废弃物的再循环率等,通过现代管理协调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及其保护关系,以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生态农业是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农业从源头开始,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环节,都是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根据国内、国际实际情况,制定各类标准,包括土地、水、投入品、技术、设备、基础设施、产品及其包装等,都有明确的标准,并从田间、基地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建立了全面质量监控体系,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检测检验、层层把关。

(四)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农业把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方式为手段,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实现种养加、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挥生态农业多样性、层次性、区域性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国务院领导多次指出:“要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与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践证明,粗放型、掠夺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需求、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

农业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还在以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沙漠和沙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15%,1/3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全国平均每年旱涝灾害造成1000万吨粮食损失和3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工业“三废”对农业环境污染正向整体蔓延。我国因固体废弃物堆弃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8000万亩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染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10年前增加了1.6倍。由于大量工业污水排放入海、入江,每年造成渔业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

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目前我国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全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120万吨以上,农药的50%左右进入土壤、水体,污染农田面积已达1.36亿亩。地膜、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污染也呈加剧趋势,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态恶化对农产品的污染加剧。据农业部对工矿企业区、污灌区 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典型调查表明,其污染超标率达18.5%。许多城市郊区和公路沿线的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造成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每年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退货的达500多起。

农业生态恶化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草地退化、沙化、碱化面积每年以200万顷的速度增加。由于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频繁,由上世纪50年代每年1000万至20xx万公顷发展到90年代的每年3000万至5000万公顷。90年代中期以来,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的频率越来越高。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温饱阶段,人们追求的是“吃得饱”,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只追求农产品产量;二是总体小康阶段,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表现在饮食结构上,肉、蛋、奶消费比例明显增加;三是全面建设小康阶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不仅要求“吃得饱”、“吃得好”,更加追求“吃得科学”,特别关注食物对人健康、营养、安全和生态的要求,关注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特别是对农产品生态、安全问题需求,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迫在眉睫。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四)实施生态农业是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需要。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可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和农户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常规小麦、绿色小麦、有机小麦亩均净收益比为1∶1.29∶3.38,玉米为1∶1.14∶1.39,茶叶为1∶1.5∶4.3。实践证明,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而且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必然选择。

(五)发展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国内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产品买方市场特征更加明显,世界性绿色食品消费浪潮和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同时兴起,使出口的农产品质量门槛越来越高,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趋势表明:以绿色食品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走生态农业发展路子,是世界各国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共同选择。

发展生态农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及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伴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全过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可以归纳为“四个制约”。

(一)发展阶段制约。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生态农业观念淡薄,要彻底转变农民千百年来重产出、轻生态生产行为的惯性,必将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从农田到餐桌要经过多个环节,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各地实践看,一些地方发展生态农业仅局限于小规模试点,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还较少。

(二)潜在风险制约。在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面对工业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多种污染物的危害,有的源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的源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有的人为非法添加,消除风险隐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三)技术支撑制约。一是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不够。广大农村缺乏农业污染防治、病虫害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二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够。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农药有600多种,列入国家药典的兽药有1500多种,每种都有严格的使用技术规范。有关调查显示,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得不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掌握程度更为有限。三是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检验检测设备。当前,我国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

(四)管理保障制约。农业生态环境工作基础薄弱,行政监管力量、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普遍存在缺人员、缺手段、缺经费等问题。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基础差,工作水平低,尤其是基层检测机构表现更为突出,常常出现“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情况屡见不鲜,缺乏市场动力机制。生态农业建设初期,普遍缺乏资金投入。

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有效发展机制,使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一)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实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阶段,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200美元,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标准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态安全已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应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理念,使消费者更加青睐生态农产品,使农业生产者更加自觉地发展生态农业。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梯次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根据各地实际,研究制定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一要着眼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二要着眼于优化农产品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三要着眼于消除潜在危害因素。东部发达地区,要重点防治城市和工业污染,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面源污染,防止农业环境恶化和农产品污染。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主要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用综合措施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

篇3

一、多模式建设,努力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新途径

滨州市在培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中,围绕高效生态,争取“吃干榨净”,初步形成了富有滨州特色,具有良好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产业模式。

一是农作物秸秆-食用菌-休闲农业-菌渣-生物菌肥-盐碱地改造循环模式。这个模式的工艺流程是,将农作物秸秆经过处理加工,制成食用菌培养基。食用菌采摘后,再将培养基加工成生物菌肥。经测算,每吨秸秆可生产食用菌1000斤,产生生物菌肥1700斤,可实现产值4500多元,实现利润1880元。目前,这种模式在滨州呈普及态势,惠民、邹平、滨城、沾化四县区培育了20个食用菌种植乡镇,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家,年消化秸秆26.3万吨,蘑菇年产量达到23.67万吨,品种涉及香菇、平菇、金针菇、双孢菇、黑木耳等近二十个品种,“魁星阁”、“淄翠”、“菇仙”等食用菌产品先后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品牌农产品,全市食用菌产业年收入近20亿元,并能解决5万多人就业。

二是农作物秸秆-青贮-养殖-沼气-农户集中供气-沼液、沼渣-有机肥-果蔬种植-生态农业观光循环模式。该模式把畜牧养殖与秸秆综合利用融为一个产业,形成“农作物秸秆-青贮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沼气-农户集中供气-沼渣沼液-有机肥-农作物生产-生态农业观光”的循环式产业链条。推行该模式,1亩玉米秸秆可生产青贮饲料1.5吨,生产125斤牛肉,可实现产值2100元,实现利润650元。这个模式启动较早,目前全市六县一区全部为国家级秸杆养畜示范县。截止2011年底,永久青贮池总数达7615个,总容积达到150万立方,可容纳秸杆青贮93万吨,解决近10万劳动力就业。

三是农作物秸秆-沼气-沼渣沼液-有机肥循环模式。滨州市把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村新能源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方式,大力推广秸秆制造沼气模式,每年都建设沼气池5000个以上。在推广方式上,因地制宜,因产业制宜。在蔬菜区重点推广“四位一体”模式,种养结合形成了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的生态链条。在果树(苹果、梨、桃、枣)种植区重点推广了“猪-沼-果”生态模式,以果园为依托,为果品生产提供优质无公害肥料。实践证明,一个沼气池可保障农户70%的燃气用量,可省电220度,可生产沼渣、沼液15吨,满足3亩瓜、菜、果的用肥需求,年可为农户增收节支1500元。

四是农作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有机肥循环模式。近两年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成为滨州秸秆还田新的亮点。这种技术是以玉米等作物秸秆和微生物为基料,在一定设施条件下发生链锁式反应,产生巨大的生物能和生物能效应,进而极大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1亩生物反应堆可有效转化秸秆10吨左右,可使农民增收节支2000元。目前全市有生物反应堆5万亩,年可有效转化利用秸秆50万吨。

二、多措并举,努力开创循环型农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引导、科技创新驱动、典型示范引领、龙头企业带动等措施,全市循环型农业开始破题上路,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初具规模。

一是党委政府积极推动。任何一件新生事物的发展。党委政府的重视是关键。近几年,滨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滨州市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的意见》、《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任务目标、发展路径、扶持政策、工作考核等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为协调推动面上工作,滨州市建立了各农口部门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发展循环型农业联席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分工,形成了协调的推进机制。

二是完善政策扶持引导。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滨州市各级政府“舍得投入”,出台了一些含金量颇高的政策措施,建立了政府扶持、金融贷款、企业投资和社会投入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体制。首先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将秸秆利用的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近年来市、县财政预算安排2300多万元,用于大型拖拉机、打捆机、大型秸杆还田机等秸秆综合利用机具购置;安排4200多万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市、县两级财政共补助支出1665万元,建立专项资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新品种研发、关键技术给予补助;对永久性青贮氨化池按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每年补贴;对购置铡草机的养牛大户按每台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其次是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争取力度。2008年以来,全市共争取沼气建设资金1.3亿元,沼气服务网点补助资金1005万元,秸秆利用资金600万元;争取农机补贴1.95亿元,其中秸秆综合利用机具补贴1.2亿元;争取秸秆养畜资金2920万元、食用菌产业发展资金4300万元。再次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支持,落实各项扶持中小企业金融政策,2011年争取亚行贷款5620万元支持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进入秸秆综合利用领域。

篇4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河川乡上黄村高效农业生态建设试验,始于1983年,目的在于探索高效农业生态建设的途径和技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1上黄村试验前的自然经济概况及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

1.1自然经济概况

试验区位于黄土丘陵区西部半干旱区的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县河川乡上黄村。地势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属温凉半干旱区,年均气温7℃,≥10℃的积温2573℃,年均降雨量424mm,干燥度1.55。植被为森林草原向干旱草原过渡的灌丛草原类型,是典型的农牧结合区。试验区总面积1517.3hm2,可利用面积1381.1hm2(人均1.9hm2),其中沟坡地占77.2%,沟谷地占6.3%,台地占7.5%,非生产地占9%。农业耕地458.9hm2,人均0.63hm2。试验前(1982年)人口724人,土地光秃,林草面积率仅3.1%,粮食产量仅532.5kg/hm2。人均粮230kg,80%的群众未解决温饱;人均收入仅47.5元,大大低于当时全国农户人均收入270元的水平。

1.2存在的农业生态问题

1.2.1干旱频繁植被稀疏本区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干旱是本区危害最重、影响最广、发生最频繁的农业气象灾害,可谓众灾之首。据1959~1980年的统计资料[1],干旱年份发生频率为64%,即平均3年两旱;大旱年为36%,即平均3年一遇;特别是4~7月的春夏干旱,发生最频繁,且常常是春夏连旱,3年两遇。试验区植被稀疏,总土地中除33%为农地外,人工林草地仅占3.1%,其余60%的天然草地几乎全是退化裸地,牧草覆盖度仅30%。

1.2.2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植被稀疏,土壤缺少覆盖保护,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000t/km2,年侵蚀厚度4mm,流失有机质210kg/(hm2?a),氮、磷、钾6.6kg/(hm2?a)。无钱买肥,广种薄收,土地越种越薄,主要耕种土壤黄绵土有机质含量仅5.0~7.0g/kg,全氮含量仅0.5~1.7g/kg,速效氮含量仅5mg/kg左右[2]。

1.2.3土地资源配置失调农业经济结构单一,试验前农地占33%,林地占2.1%,人工草地占1%,牧荒坡占64%,牧草覆盖度仅30%。光能利用率也只有0.04%,大大低于当的全国平均光能利用率1%的水平。由于单一粮食经营,导致林业收入仅占1%,牧业收入仅占9.1%,资源配置严重失调。

2上黄村高效农业生态建设试验的实践

2.1建设目标合理利用土地,有效保持水土;提高旱作单产,实现粮食自给;大力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油、薯、果、牧,提高经济收入;注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保持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2.2建设步骤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5~6年时间(1982~1986年),草灌先行,种树种草,恢复植被,建立良性生态基础环境,使人工林草面积率达40%,水土流失减少50%。第二步:用5~8年时间(1987~1995年),提高粮食单产,发展小麦、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稳产作物和油、豆、果、草等经济作物与饲料作物,实现人均粮和人均收入双过千。第三步:再用5年时间(1996~2000年),基本治理水土流失,发展高效持续农业,较大幅度增加群众收入,使其彻底摆脱贫困,奔向富裕。

2.3建设措施

采用“三改三变”战略措施,实施农林牧综合治理。如表1。

2.4实施技术

2.4.1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特点及各类土地的适宜性,上黄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是峁草、坡灌(木)沟乔(木),平缓土地用作农[3],即草帽子、灌脖子、农身子、乔靴子。农林牧优化用地结构为3¨2¨5。

2.4.2侧重增加绿色植被,提高草地载畜量(1983~1985年),实施“草灌先行”[4]的技术路线。

2.4.3侧重化肥投入,提高粮食单产(1986~1990年),实施“出路在肥”[5]的技术路线。

2.4.4侧重雨水拦蓄利用,发展高产稳产农业(1991~1995年),实施“关键在水”的技术路线。

2.4.5侧重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推进高效持续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1996~2000年),实施“模式栽培”技术。

3上黄村高效农业生态建设试验的效益

3.1土地资源配置变化如表2。试验前(1982年)农地占33.2%,林地占2.1%,人工与改良草地占1%,退化草地与牧荒坡占64.5%。调整后(1985~1995年)农地占26.1%,减少7.1%;林地占19.0%,增加16.9%;人工改良草地占29.0%,增加28%;退化草地与牧荒坡占25.8%,减少38.7%。

3.2农业经济结构变化如表3。经过13年的调整,平均农业总产值增长15.5倍,种植业产值增长13.1倍,畜牧业产值增长46.6倍,林果业产值增长19.9倍。基本改变了单一农业经营的局面,农林牧业,尤其是农牧业已取得了显著效益,以农牧结合为主体的优化结构模式已展现出美好前景。

3.3综合治理效益变化如表4。经综合治理,上黄村粮食单产增长1.6倍,油料单产增长4.0倍,人均粮增长1.4倍,人均油增长12.3倍,人均收入增长23.6倍。

4上黄村高效农业生态建设试验的启示

4.1抓基本农田建设

基本农田建设是宁南干旱半干旱区高效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要常抓不懈。上黄村从1982年建点开始,到1995年底,年年进行。通过工人和机修,基本农田已累计达144.8hm2,较1982年的40hm2增长了2.6倍,人均达0.3hm2。不仅有效地栏蓄了迳流,保持了水土,而且给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调查和试验,梯田较坡地显著增产,小麦可增产20%~27%,油料可增产26%,马铃薯可增产30%~50%,碗扁豆可增产11%。宁南山区70%左右的耕地都是山地,因此,抓好基本农田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

4.2抓集水工程建设和节水补灌技术

干旱缺水是宁南山区发展高效农业和建设生态农业的首要限制因素,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甚大。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宁南山区的经济发展、农业高效和生态环境改观就难以发生重大变化,更谈不上什么可持续发展。10多年来,上黄村加固水库一座,建设抽水站一处,新修水浇地26.0hm2,挖水窖150眼。试验推广节水补灌技术于各类旱地作物,仅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5月下旬~6月中旬),节水补灌20~30m3水,冬小麦可增产35%~40%,油料可增产27%~45%,玉米可增产30%以上,马铃薯可增产25%~52%。据资料统计,宁南山区已挖窖近50000眼,如能每户两眼水窖,节灌0.27hm2田,起码温饱问题可以基本解决。

4.3推广覆膜穴播新技术

覆膜穴播种植,是近几年来我国北方雨养农田。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区推广的一项效益十分显著的新的种植技术。农作物通过覆膜穴播,不仅可以增温保墒,而且能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作物产量。经过科技人员的试验示范,上黄村覆膜穴播小麦示范田单产达6000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30%~60%;覆膜穴播胡麻试验田单产达3060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21.5%~37.8%;覆膜玉米大田单产9000kg/hm2,高者达11700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33%~56%,覆膜早熟马铃薯单产22500kg/hm2,较露地种植增产23%~27%。如能覆膜穴播与节水补灌相结合,则各种作物的单产将会成倍增长。由此可见,如能在宁南山区主要农作物上大面积推广覆膜穴播技术和节水补灌技术,将会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4.4发展饲草业和畜牧业

牧业潜势的挖掘,首先在于饲草的发展。上黄村长期坚持种树种草,最多时,人工种草达433.3hm2,平均每hm2产干草5025kg,较退化天然草地高出7.6倍。“八.五”期间,面对4年干旱,采取“正弹琵琶,以农馈牧”的技术路线,通过提高作物单产,增加秸秆,加上“六.五”、“七.五”期间种植的120hm2柠条林,畜牧业仍稳中有升,持续发展,人均达4个羊单位;畜牧业总收入也由1982年的0.28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14万元,增长43倍。畜牧业专业户王东学,1994年仅出售羊只皮毛一项,人均收入达500元,占全家人均总收入的40%。现在上黄村价值万元以上的畜牧业大户,已占上黄村总户数的20%以上。

篇5

关键词 毒理学;综合实验;实验教学;水生态毒物

中图分类号 G642;R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25-02

高等农业院校中的许多专业开设有不同的毒理学课程,如《食品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环境毒理学》,这些课程都是毒理学的不同分支,是毒理学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及实验技术方法。此外,毒理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程,高等农业院校某些专业学生,如水产、食品及农学等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内容包括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及毒理学科研,这就需要这些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毒理学实验技能及综合应用能力。目前,大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开设了毒理学实验课程,但教学效果不佳,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许多毒理学教师就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1-2]。笔者也尝试对毒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毒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毒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陈旧,与实际应用脱节

目前毒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一些经典的实验项目,如Ames试验、微核试验、动物实验基本技能等。这些实验教学内容既是毒理学实验技能的基础,也是进行毒理学评价必须掌握的技能。但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实验项目在方法、材料、步骤等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但高等农业院校毒理学实验教学项目还是多年前的方法,内容陈旧。此外,高等农业院校的毒理学实验未根据自身特点,围绕“农”的特色筛选符合自身的毒理学实验项目,而是参考医学、药学等专业的毒理学实验教学项目。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毒理学教学效果不佳,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1.2 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毒理学和其他学科密切联系,是一门交叉学科,学习毒理学需要具备一些基础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特别是动物实验技能[3]。大部分学生在上毒理学实验前未接触过任何实验动物,缺乏做动物实验的基础和动手能力。此外,现代毒理学实验发展迅速,需要具备一定的人体解剖及计算机分析能力,而这些都是高等农业院校水产专业学生所缺乏的。有的高等农业院校一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甚至没有安排毒理学实验课,学生除了枯燥的理论知识外,没有掌握任何毒理学操作技能。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水产专业的毒理实验教学不仅设置不合理,而且基础薄弱。

2 毒理学综合实验设计

对毒理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是为了缩短毒理学理论及分项式教学的课时,在理论及分项实验教学之后,以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或科研为目的,设置独立的综合实验环节,考虑到课时限制,将部分理论及实验教学整合到综合实验教学中。

2.1 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毒理学技能培训

把综合实验安排在毒理学理论及实验技能教学结束后,由于课时的限制,在开展综合实验之前,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动员,利用4个课时,以课堂讲授、演示、视频等多种手段强化及补充相关理论知识,重点围绕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采用4个课时,以示范及实践的方式,强化培训学生掌握基本毒理学实验方法及技能,主要培训项目有:动物操作基本技能,包括抓取、固定、编号、随机分组、灌胃、注射、取血、处死等操作;Ames试验;骨髓微核实验;血清SOD等氧化指标检测;LD50计算;统计分析软件SPSS功能介绍及操作演示。

2.2 目标化学物的确定

毒理学综合实验以具体的化学物为对象进行毒理学评价实验。在选择具体的受试化学毒物时,应该考虑农业院校中可能开设毒理学实验的专业特点,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各专业交叉领域的化学物。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水产专业的水生态中某些毒物也可能出现在食品中,是食品毒理学的目标化学物,水生态同样也是环境毒理学的内容,是农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之一,因此,让学生在水生态领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化学毒物,如重金属、农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4~6人,指定小组长1名,每个实验小组完成各自的毒理学实验。各小组要选择合适的目标化学物,需要学生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并分组进行讨论后确定受试化学物。通过确定目标化学物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强化专业领域中的化学危害因素理论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查阅文献及科研选题的能力。在实验之初,学生就已经对所选的化学物有较深的了解,有利于下一步实验的开展,与以往教师指令式的选题比较,这种选题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 实验项目及实施方案的确定

目前,我国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是按照规定的评价程序进行的,对于各实验小组所确定的目标化学物,需要根据相应的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因此在确定具体的实验项目之前,必须查阅相关的毒理学评价法规,并根据毒理学评价程序确定各阶段的实验项目。通过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毒理学评价程序。目前,我国关于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分4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安排有不同的毒性检测项目,学生不可能实施所有的实验项目,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1个试验项目进行试验。不同的实验小组实施不同的毒理学实验。选定毒理实验项目后,各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试验试剂耗材、实验动物、分组、剂量、试验方法及步骤、数据分析方法等环节。各实验小组尽量根据毒理学评价程序的要求准备试验。

2.4 综合实验的实施

根据各实验小组制定的实施方案开展实验,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合理的安排实验项目实施时间。对于急性毒性实验、致突变实验等实施时间较短的实验应该集中安排时间。而亚急性及亚慢性实验,每天实验1 h对动物进行基本操作,但要持续14~30 d,因此,设计此类实验的小组,应在教师的帮助下合理安排实验,可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操作。小组内部也应该进行分工。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予以指导,规范操作,维持实验秩序。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采用SPSS软件、EXCEL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作图,实验小组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实验过程,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实验报告。

2.5 实验成绩考核

传统的毒理学实验教学考核是依靠单项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进行的,不利于学生对毒理学实验的综合应用及科研思维的培养。为此,要改进毒理学实验考核模式,以综合实验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考核。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考核时,不能只简单根据最后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情况评定成绩,而要根据整个实验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从试验之初的培训,到最后的实施完成,将综合实验拆分为以下几个考核环节:理论及技能培训、文献检索及实验设计书、实验实施、数据整理与分析、小组讨论及撰写实验报告等,并根据培养目的和要求规定各环节占总成绩的权重,如数据整理分析环节定为30%,撰写实验报告定为20%。此外,除了实验部分,还须对学生完成实验的态度进行考核,可规定此部分权重占总成绩的5%。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全面评价学生毒理学实验教学效果,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参加科研的兴趣和爱好。

3 高等农业院校开设毒理学综合实验探讨

3.1 整合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对试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以开展毒理学评价或科研为目的,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及应用,通过综合实验的开展,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毒理学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本次设计的毒理学综合实验最大特点就是围绕毒理学评价的目的设计实验,整合相关的实验项目和理论内容。在开展综合实验之前,以讲授及演示的方式进行培训,集中学习、补充及强化毒理学评价相关的各基础理论知识,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实验技能培训。这种实验前的强化培训,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既增强了学生实验和动手的兴趣,又起到了较好的实验前动员效果。

3.2 以综合实验强化分项实验的教学效果

毒理学实验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往往是理论部分结束就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但由于学时分散,单个实验教学内容独立,学生往往难以将多个独立实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降低了学生综合应用毒理学单项实验的能力,而现实工作中,毒理学评价及科研都是多项毒理学技能和实验项目的综合应用。因此设计了以目标化学物的毒理学评价或科研为目标的综合性毒理实验,在实验室中模拟毒理学评价或科研环境,要求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程序和标准开展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核心毒理学实验技能的掌握。

3.3 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培养,教学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毒理学与多学科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加强学习基础学科,如人体生理、解剖、药理、生物化学等。此外,要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毒理学实验,还需要教师具备熟练的实验技巧,特别是动物实验技能,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较好的应用多种科研软件。通过综合毒理学大实验,指导教师能在实验过程中与学生广泛的交流与沟通,在实验中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兴趣,强化基础知识,与枯燥的课堂讲授及单一的实验课教学,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更强,教学效果更佳。

4 结语

毒理学实验是毒理学课程的基础,是毒理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高等农业院校毒理实验教学应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农业院校的优势和专业特色[4],有选择和针对性的设计实验内容和项目,建立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新型毒理学实践教学体系。

5 参考文献

[1] 张海晖,段玉清,张红印,等.食品毒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探索[J].陕西教育,2010(1):147.

[2] 高晓平,黄现青,魏战勇.食品毒理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72-74.

篇6

1.1生产基地发展迅速,生态农产品开发快速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地资源和土壤质量良好,地表遭受污染少,其中93%以上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18.83万hm2。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有19个。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开发生态农产品,而且大力宣传生态农产品品牌,探索品牌经营之路。近5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优质粮、棉、油、茶、鱼等产量快速增长,形成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2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涌现出许多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以浮梁县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6%。同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近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

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承担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努力建立合理的施肥体系,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在保证生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的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以稻鸭共育、病虫机械化防治等为主的绿色大米技术,实现了粮牧渔、种加养的结合,建立了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余干县在河虾、湖蟹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种植芦苇稻,不仅促进了虾蟹的生长,反过来虾蟹也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采用鱼稻共生新型养种模式,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2.1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农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公众整体生态环保素质不高,部分农民仍会忽略环境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4]。另外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一时间难以接受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这些都不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是否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5]。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财力普遍有限,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额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许多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难以进行,从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3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紧迫。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农机装备水平也需提高,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如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保障能力下降、抗灾能力弱、效益不断下降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6]。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撑,但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保护耕地土壤技术等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发展很快,但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时间不足、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民仍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生产[7-8]。2.5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慢,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部分县(市)对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热情,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另外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但由于银行要求一定的经济担保或财产抵押条件,这加大了龙头企业贷款的难度。此外,从生产方式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如果能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然会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生态农业便可得到真正推广和应用。建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培训、开展生态农业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吸引农民参加培训,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公众心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9]。大力营造和渲染生态农业发展的氛围,树立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感,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3.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吸纳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建议省、市、县、乡4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5]。鼓励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生态农业专项担保基金,改革农村体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股票等融资形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此外要倡导富裕农民对生态农业投资,将富余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投入。

3.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硬件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并且管理好生态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加强田间灌排、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建设,提高生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同时要加强道路勘察设计和农田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好农田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落实通村公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

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研发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在生物应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指导,使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10]。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我国目前存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状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能使分散、小规模经营集聚成规模化效益,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议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

4总结

篇7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重庆丰都

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而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新兴产业。

1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是一种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

生态农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当前国外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省。1994年国家7部委(局)联合启动的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顺利实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

3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旅游发展多局限在“农家乐”项目上,多数规模不大,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娱乐的方式也单一。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态农业旅游园,该园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发展面积250hm2。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2 100万元,其中观光旅游收入800万元,园区实现税利300万元,安置就业人口120人。

随着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园区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技农业发展要求已投入1 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但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特别是观光旅游道路、水、电、气、绿化、排污管网等建设已不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要。二是接待设施已不适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需要。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因资金制约,无法满足接待需要和达到景区规划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园区的资金。四是县里未将生态旅游园纳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园区涉及多个业主发展、多个部门指导、多个单位协调,导致管理力度不大,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4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的出路

4.1各级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我县的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有国家级牌子,区位较好、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打造为全县重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市著名农业旅游景区条件适宜,应考虑将其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

4.2搞好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具备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一些功能;但与全国其他农业旅游示范点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进一步规划、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环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移民文化,丰富深化农业旅游内涵,带动我县其他“农家乐”的上档升级,真正起到全国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的作用,促进我县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发展等基金倾斜园区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改善。

4.4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规划打造

由全县旅游发展基金解决一部分经费、业主筹集一部分经费,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主要旅游景点定位重新规划建设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

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制约因素;对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更新和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环境保护备受关注,面对粮食危机重重,全球都在重审农业发展模式。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面对、高效解决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要将“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效率,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努力打造低碳环保、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作为农业发展的指导标准。

1生态农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1.1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生态学以及环境学等理论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和生态农业有关联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因素,构建一个包括社会、经济、自然三大系统的复合系统,这一系统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获取更高的物质产出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2发展意义

1.2.1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优点、经验于一身,同时依靠最前沿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有限资源的使用率,并且还有助于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提升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出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1.2.2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积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最难处理的是伴随农业生产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滥用农药、化肥等现象屡见不鲜,土壤、空气、水资源被污染,直接导致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损坏严重[1]。生态农业重视的是有限农业资源的高效、可持续使用,严禁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透支,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为农业的发展营造舒适的环境。

1.2.3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步伐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重视“三农”问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切实提升农民收入,而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

2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思想意识落后,对生态农业的认识不够科学全面

部分农民在选择农业生产技术时,倾向于那些见效快、成本低的技术,对于有助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技术视而不见,在这些农民心中,依然保留着固执老旧的农业生产观念。此外,某些基层地方政府只关注政绩,只在乎农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对于一些新农业技术的推广缺少的热情,更有部分人认为那是环保部门的责任,和他们没有关系。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任务,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长期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农业产业链不健全,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

不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时,仍然采取分散经营模式,不能有效预测市场需求,因而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频频发生,对农户生产积极性有着很大影响,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也难以实现,使得农产品的质量高低不一,难以拥有自身品牌,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另外,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伴随较多的流通环节,产业链有待健全,如此必然会损害农户利益,更有部分农户以量取胜,却难以提供优质的产品质量,如此自然难以达到生态农业的相关标准。

2.3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不少生态农业建设项目刚刚起步,因而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但各级政府能够补贴的力度有限,使得不少项目难以全面开展,有些刚上马的项目也因资金短缺难以顺利进行。同时,生态农业有着投入周期长、收效慢的特征,因而存有借贷倾向,但部分小额农贷落实并不到位,使得农户难以获取贷款而致使生产伴随困难。而就金融部门而言,针对农业贷款的发放量也十分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生态农业发展需求。部分贷款抵押有着过高的要求和过短的还款期限,难以满足具有较长周期的生态农业实际[2]。一些农业龙头为了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不得不求助于民间融资渠道而担负高利息负担。

2.4生态农业技术不够先进,制约农业经济效益

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会使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当前,一些地方的科研费用利用率很低,盲目、重复投资的现象十分常见。在农产品防腐、包装、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技术不够先进,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在技术结构方面,过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不重视生物技术,这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状况。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没做好,很多科学高效的农业技术,没能够在第一时间转化成实际的农业生产成果,农业的产量上不去,经济效益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策略

3.1做好生态农业发展的宣传工作,鼓励农民参与

借助电视台、广播等媒体,为农民介绍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提升农民的观念,让更多的农民愿意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为农民讲一些生态经济学的常识,让他们意识到滥用化肥农药,不仅仅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和自己的收入,更关系到环境保护等问题。同时,借助网络、培训、函授等形式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事迹,用真实的事迹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此外,将生态农业发展的概念用墙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让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并且,综合评估农民的实际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农业的投入。

3.2加大资金投入和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政府方面,需在财政预算中列出发展生态农业的专项资金。类似龙头企业等政府扶持的相关项目也要逐渐倾斜向生态农业。各级财政部门需要拨出专项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同时结合政府贴息等措施,引入社会资金,形成政府作为引导者,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力量、信贷投入为补充力量的资金投入新机制。在金融部门方面,需要和财政局等联合起来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协调机构,简化贷款程序并给予相应的优惠贷款利率。推行小额贷款时,银行可以和政府资源联合起来,创新抵押方式,解决企业+农户的联保问题。重点扶持生态农业企业龙头,制定灵活的借还贷机制,帮助农业龙头做大做强,进而推进当地生态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3做好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用科技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产品批量规模化生产,所以,一定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整合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等资源,成立相关的实验室或是科研基地,另外,还要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在这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方面,更是要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技术创新平台,为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畜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创新和科研的条件。同时,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积极创办一些农业技术企业,放宽对生态农业技术的认定标准,另外,以发展特色农业为导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促进生态农业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

3.4重视生态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养精蓄锐

生态农业是高科技农业,要切实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文化素质,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可持续性。具体的讲,就是要深化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大农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对于高等涉农院校而言,要重点扶持农业特色院校建设,有计划地开设一些与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课程,为生态农业发展输送各类人才;对于中等教育而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专业过硬基础扎实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开办农业培训学校,开设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讲座,提升农民的技术水平,让农业技术教育落到实处,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还伴随不少制约因素,应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合理策略,从而更好的推进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卉.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5(14):11-12.

篇9

Abstract: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new form of agriculture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connotations of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develop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the area of Dahuofang River,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developing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five projects.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流域;生态问题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develope;river;ecological problem

中图分类号: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45-02

0引言

绿色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东部重要水源地,库区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着生态破坏、农业污染、资源不足等系列问题,通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促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必然选择。

1绿色生态农业概念

绿色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资源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大伙房水库流域概况及农业生态问题

2.1 流域概况大伙房水库建立在辽宁抚顺浑河上,库区流域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东经123039'42"-125028'58",北纬41041'10"-42038'32"之间(图1),流域面积为5437km2,多年评价流量为52.3m3/s,总库容为21.81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为8.6万平方米,是辽宁省东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基地。流域内主要地貌类型是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0%(图2左),海拔大多在1000m以下,坡度相对平缓;平原主要是浑河谷地以西的冲击平原,与辽河平原相连,其余为山间盆地与山间谷地(图2右)。年平均气温为4-7℃,年降水量为550-1100mm。

2.2 流域农业发展概况流域地形复杂,土壤停留在原始发育阶段,以各种类型棕壤性土质为主。流域总耕地面积约39475 ha,其中高产农田约20053.3ha,占耕地总面积50.8%,中产农田约9835.4ha, 占耕地总面积26.7%。流域农作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粟、小杂粮和蔬菜等,其中水稻、玉米、大豆为大宗作物,油料作物以大豆、花生为主;家畜品种有猪、牛、羊、马等60多种;果树资源丰富,除大量栽培品种外,有仁果类、核果类等20多个野生品种;野生药材以人参、紫草、龙胆草、黄芪等为主,食用菌类则以香菇、滑子菇、平菇等为主。

2.3 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3.1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大伙房水库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及构成(表1)变化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7年,大伙房水库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速度较快,建设用地及耕地的大幅度增加表明区域内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剧烈,而林地和草地的减少则表明人类的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很大,未利用地的大幅度增长说明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与干扰造成了流域内自然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较大破坏。

2.3.2 农业污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大伙房流域农田生态系统化肥施用量呈上升趋势。流域内主要使用的化肥氢氨、硫氨、尿素等用量逐年增加,而氮肥作物吸收率不足40%、磷肥吸收率不足30%,其余的化肥经挥发、淋溶、反硝化作用和地面、地下径流等进入环境。以渗漏和地表径流形式进入地表水的氮肥约占施用量的35.4%、磷肥约占4%。农药多属不易分解的化学物质,大量进入水体必然造成水质的恶化。目前水库上游地区饲养牛17.7万头,生猪30.6万头,羊20.3万只,鸡、鸭家禽等797.5万只。禽畜粪、尿总体流失率在10%左右,汇入大伙房水库量约占总排放量的一半,加之废水处理设施落后,加剧了流域水质恶化。

2.3.3 可用水资源紧张。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相对量不足,径流变幅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550m3,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5%[1]。一方面流域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另一方面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且现有灌溉用水量超过作物合理灌溉用水量0.5-1.5倍以上。水污染治理工作滞后,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已成为农业水源可持续利用的二大障碍。

2.3.4 耕地资源不足。由于流域发展缺乏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建房占用土地多为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较肥沃的地区。建设用地也在逐年增加,一些项目盲目上马、缺乏切实可行的项目论证,在计划、资金、原材料、市场需求等没有落实的情况下,急于占地建厂,造成土地使用率过低。由于乱砍滥伐、超坡度开荒种地及坡耨地种植形式不合理,虽然每年都治理了相当数量的水土流失面积,但是水土流失现象仍有发生。现有耕地土壤条件差,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低产田占有相当比例,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非农业用地的不断扩大亟待解决。

3流域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探索

绿色生态农业的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以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

绿色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协调性,它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讲求综合效益和优化农业结构的农业新模式;二是持续性,它突出的永续性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即除了确保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外,还须保证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具有全面的、长期发展的战略能力。

3.1 大伙房水库流域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培育和发展库区绿色生态农业,一是要按照“库区高效生态农业走廊”战略,加强库区生态农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调整,制定具有库区特点的科学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二要从库区的实际出发,建设“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农业龙头企业[3],形成生态产业链及产业群,拓宽生态产业范围;三是要坚持“高产、高效、优质”的原则,根据库区农业资源实际和条件,把发展生态农业与调整和优化库区农村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库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四是要完善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民间投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五是要根据库区不同生态类型,建设高产、多熟、优质、高效的集约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总结和推广集约型生态农业技术,开发适宜当地环境的生态农业体系。

3.2 实施五个发展工程

3.2.1 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在保护基本农田和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围绕壮大畜牧业、保护地、药材、杂粮、林果业五大产业,整合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4]。一是建立适应消费与市场对接的畜禽商品生产基地,通过培育一批优良育种大户、一批养殖大户、一批加工大户和一批流通大户,推进畜牧业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建设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周围沿线乡镇为纽带的保护地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建设与合理规划流域内药材生产基地。按照扩大规模与调整种植结构并举的要求,积极推广高效栽培模式,建设果蔬、农牧、冷暖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建立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打造知名品牌,提高生产效益;四是建设流域上游的杂粮生产基地;五是建设覆盖全流域的林产品生产基地。

3.2.2 发展农产品加工工程。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构建公司与新型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合作格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着力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做大做强一批,将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强做大,形成较强的拉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外引内联一批。搞好项目包装,积极吸引域外客商到流域投资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推介药材、脱水菜、畜产品、果品、林副产品等优质农产品加工项目。同时,加强联合与合作,进一步增强产业链条的紧密度。三是培育发展一批蛋类、乳制品和干鲜果等深加工项目,使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取得新突破,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

3.2.3 建设观光农业工程。利用大伙房水库流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市场,把流域特色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成“农家乐”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通过保护并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旅游区优势,运用高科技在更高层次上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围绕建设旅游生态经济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的现代生态农业观光项目。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一批无公害、无污染的高效生态果园、特色养殖园。同时,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以人文、生态景观为主体的特色观光休闲农业,形成大伙房水库流域生态旅游农业经济格局。

3.2.4 发展生态林业工程。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尽快制定、出台《大伙房水库流域林地保护管理办法》,使得流域林地保护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一是设立林地界桩(标),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点保护林地和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地实行重点保护,设立保护标志;对天然林实行特殊保护、严禁破坏林地植被和地貌。二是禁止毁林开垦,25°以上的坡耕地应逐步退耕还林;林地经营单位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防止林地地力衰退和水土流失;在5°以上的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集材作业等,应当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三是流域内各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本着“用一还一”原则恢复植被,确保林地不减少。四是禁止毁林采砂,对毁林采砂严重地区产行重点监控,综合治理;禁止采挖风景石。

3.2.5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一是实行畜禽的规模化饲养,对规模化畜禽场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严格控制工业“三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业和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三是实施沃土计划,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推广生物农药,用生物制剂代替化学农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夯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双发,李树滢,等.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J].水利渔业,2004,24(3):46-47.

[2]廖允勇.西部地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篇10

1 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1)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3)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 具体操作

3.1 总体思路

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3.2 区域布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

3.3 主导产业

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关键措施。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

3.4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和运行体制,建立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建立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5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