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地域认同度;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159-03

引言

众多科研实例表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较为重视地域认同度重视对某类群体发展的影响;因为地域认同度重视对个人和群体作用的表现,目前,这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决定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备受关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地域认同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切合现今关注的热点问题,其目的是将大学生交往和地域认同度关系的问题放大到普遍的社会问题中来,并相应地提出解决方案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的人际交往,并以此为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中的identity。在西方,其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地域认同度是指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的形象,文化等各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知以及归属感,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理念认知、赞成,信任的程度,是地域所能提供的尊重和价值带给社会人对本地域的认同度。地域认同度体现了某一地域对个人的吸引能力[1]。

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transaction)亦简称交往。它包括个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品的交换。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2]。

分析地域认同度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有两个方面:

第一,不同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地域重视度的差异,如同乡会的出现和对此的态度差异、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之间、不同的年级之间(以师大为例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男生与女生之间。

第二,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上(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人际交往的观念、人际交往的行为、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等)的差异,如南方与北方、农村与城市。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地域认同度之间的关系,能够了解大学生交往的现状。我们对陕西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289人中,南方77人,北方212人,农村148人,城市141人;其中具体细化为:北方城市108人,南方城市33人,北方农村104人,南方农村44人。

在293人中,男生56人,女生237人,免费师范生100人,非免费师范生193人,大一年级93人,大二年级42人,大三年级42人,大四年级30人,研究生45人。

此次问卷调查在问卷上采用自编式问卷。第一部分调查大学生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地域重视度的差异,第二部分调查不同地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调查方法:调查共有两个阶段,采取跟进式,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对同一群体针对两部分问题发放两次,共发放600份,卷一回收298份,回收率99.3%,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96.7%;卷二回收298份,回收率99.3%,有效293份,有效率97.7%。

调查结果着重展示能反映本质问题的数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的结论:

1.大多数同学都较重视人际交往,但北方同学较南方同学更看重人际交往。

2.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上差异不大;北方城市与农村的同学在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度上差异不大。

3.南方农村比城市的学生更重视人际交往。

(二)大学生认为自身交往能力的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基本都认为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但是更多的农村学生对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感到焦虑。

2.南方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评价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农村的学生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自信。

(三)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的了解程度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北方较南方的学生交往知识缺乏但总体都不高。

2.城市学生较农村学生交往知识较精通。

3.大多数学生对人际交往知识略了解,很少有很精通或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知识缺乏主动了解、自我提升的意识。

(四)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和长久所处环境的联系

在这个问题上根据我们的数据得出结论:

1.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与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这在南北方、城市农村方面差异较小。

2.南方城市的学生较农村的学生更倾向于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关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纵向地域差距较小,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较大,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与城市的学生交往观念存在差异。

(五)大学生在择偶时对地域的认知(见表1)

结论:

1.在择偶方面,大学女生更倾向于找与自己同一地域的对象,以便沟通交流;而男生在择偶时,很少考虑地域因素。

2.非免费师范生比较免费师范生而言,更加看重地域的同一性。

3.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来对比,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成熟,学生在择偶时对地域的限制逐渐减少。

4.由大四学生与研究生的对比情况可知,大四的学生由于面对找工作的问题对待择偶对象的地域有更大的要求,而与毕业生相反,研究生则由于继续学业对待择偶对象地域并无过多的限制;总体来说,年龄越大的学生受地域的限制因素越小,情感态度也越成熟。

(六)如果考虑到返乡就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象选择上是否会倾向于同乡(见表2)

结论:

1.如果考虑到返乡就业,女生对朋友交往方面倾向于同乡的概率要远远大于男性;非免费师范生在朋友交往方面倾向于同乡的可能性较免费师范生的概率稍高。

2.由年级的对比可知,低年级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对地域的依赖性过大,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对就业问题有较明确的规划反而在就业上对地域的依赖性较小。

四、问题探讨与总结

(一)生活环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表现的差异

由于现今社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被看作是其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所以大多数大学生都较为重视人际交往。但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有所差异。对比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农村的学生由于人际信任度和对他人的容纳度较强,更容易结交朋友却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1];城市的学生对他人有较低的信任度和容纳度,不会轻易结交朋友,但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

城乡大学生在居住环境方面存在不同,使得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水平上高于城市大学生;而城市学生,在复杂的交往环境中,更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因而在容纳他人自我感受方面又具有显著的优势[2]。

阳剑兰的研究表明相对封锁的人际交往可以导致交往缺陷[4]。农村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本人有强烈的交往欲望但总是不够自信,缺乏历练与经验;相反,城市的大学生有较为宽广的交往圈子。另外,农村大学生比较喜欢把自己的社交圈子局限于同乡中,组织所谓的同乡会,老乡会,排斥与其他人的交往,变成一种小团体交往[3]。

此外,南北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表现上也有所差异;受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北方的大学生更为看中人际交往,因为人际交往是情感联络的桥梁,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儒家思想开始源远流长;南方学生生活在沿海,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定性,人们对人际交往较为淡漠;再者,经济发展的迅速使人际交往更趋于个体化。

(二)传统文化导致带有地缘色彩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都较为重视地域,这主要体现在对地域的认同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由于从传统农业社会里构建出的对土地的高度依赖性,人们普遍具有安土重迁的思想,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农民对自己熟悉的家庭,家族乃至宗族格外重视,血缘,地缘成为他们所有关系的纽带。

迄今为止,人们这种血缘,地缘性的人际交往,并且是带有持续的特点,究其根本,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累积下的“关系认同”和“情感认同”[5]。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在人际交往上更倾向于地缘化的人际交往模式。

大学生要实现人际交往是要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归属感。人有合群的需要无论处于哪一集体都需要一种归属感[6]。这种归属感同地域的人似乎更易满足,这也就是大学生不管在对朋友的选择还是对象的选择上都较为重视地域的另一因素。

(三)网络是打破地缘类人际交往的手段

网络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网络中,年龄,血缘,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制约交往的传统因素已被虚拟的角色,隐蔽的实体所掩盖,这使双方都处于相对独立的,较少冲突的对等位置[7]。

但是就网络的影响来看,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打破了原有的交往方式,同时又会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邵建平,张晓媛,邵千芸.地域认同度对核心人才流失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甘肃的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12(5):154-157.

[2]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95.

[3]赵颖.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成因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5):132-137.

[4]阳剑兰.大学生人际交往偏差及其对策[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1):36-37.

[5]周建国.关系强度、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关于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种解释[J].社会科学研究,2010(1):97-102.

[6]吕培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矛盾心理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48-50.

[7]张俊杰,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90-94.

Regional Identity and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YANG Jing,WANG Jun-shuan,WANG Li-jun,WANG Xiao-yu,LI Qian-qi,LI Xi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political economy,Xian 710061,China)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以相互交往为手段,以自我暴露为标志,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距离的远近。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指大学生与之有关的一切人际联系,狭义的人际关系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关系。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

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里矛盾,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当今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缺乏和他人充分交往的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胆小、害羞、内向、孤僻、不善于与人交往、怀疑他人等。常见的表现有以下5种。

1.自我中心

一部分大学生总希望周围的人围着自己转,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能从别人的角度认识事物,对待事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对于自我的过度关注造成了大学生一系列的交往问题。因此,大学生要纠正自我认知的偏差。不仅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客观认识他人。通过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凭借各种正确的参考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2.自卑

自卑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这种大学生缺乏自信,做事胆怯,优柔寡断。也有部分学生以自己的盛气凌人的架势掩饰心中的脆弱。大学生自卑产生的原因很多。如家庭背景、学习等,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努力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正确认知自己,还要认识到人无完人,学会积极与人交往,增强自信。

3.嫉妒

嫉妒是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交织的复合情绪。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超过别人,但是一些大学生对于超过自己的人不服气,自己能力确实又赶不上,无能为力,只能报复别人,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但是这种心理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厌恶,使交往变得困难。这些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修养,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用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消减这一心理。

4.猜疑

猜疑就是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对别人总是不信任,不肯讲真话。抱着怀疑的态度与人交往,势必导致多疑的心理障碍。多疑心理可以表现为自我暗示、缺乏自信等。要克服这种心理,大学生要加强锻炼、做到心胸开阔,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格、消除对他人的偏见等。

5.孤僻

一些大学生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自我封闭,这些大学生总是不愿意和别人交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出现寡言少语的现象。如果大学生想改表这种情况,就要努力让自己融入集体中,其次还要克服自负、自尊或自傲的心态,积极与他人交往。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1.树立正确的交往观

积极、主动、良好的交往观是大学生健康交往的基础,大学生应培养主动交往的勇气,坦诚自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平等交往,达到团结同学、自我发展的目标。

2.遵循交往原则

2.1诚实守信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积极储备各种交往品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诚实是做人之本,诚实就是要说真话,办实事。守信就是讲信用。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际关系好的人,一般都是诚实守信的人,如果你要和别人交往,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使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2.2宽容

宽容是一个人乐观、自信、胸怀宽广的表现。由于个性差异,大学生交往时,彼此难免产生矛盾,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保持胸怀宽广,不要斤斤计较。另外,还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3平等

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交往者的良好心态能够确保交往的顺利进行。交往过程中,交往者要有一颗平常心,把对方放在平等的位置,当自己受到挫折时,能够克服挫折,冷静对待,并信任对方。

2.4求同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爱好、个性等都有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要看到彼此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切忌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对方,去衡量别人。

3.提高交往技能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应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3.1主动交往

很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有的性格内向,不乐于与人攀谈,这样很难在短时间内赢得朋友,建立朋友关系。有的人不愿意与别人交往,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话题,大学生可以寻找双方共同的话题来讨论,避免冷场。如社会新闻、体育赛事等,又有可能从彼此的谈话中找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更进一步地了解对方。

3.2学会倾听

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对于交谈的双方,积极倾听会向对方说明你是一个值得谈话的人,无形中提高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增加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

3.3善于赞美和表扬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真诚地赞美对方,但是不要夸大,要真诚,让对方感觉你是出自真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大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跳板,步入社会后,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为尽快适应,就不免频繁地与陌生人接触,怎样与陌生人交往是大学生必须学会的。社会中的人形形,你对他又一无所知,要尽快的认清他的品质,如何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应在学校和社会中不断实践,从而获得经验。

参考文献:

篇3

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 健康

当前大学生大多处于20岁左右,虽然大学生在生理方面已经成熟,但是他们在心理方面还没有达到成熟,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的高发人群。并且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发生由于心理方面的问题引发的犯罪,如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事件、云南大学马加爵残酷杀害同学案件等轰动全国的事件,以及许多大学出现的自杀现象都折射出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面对大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人际交往问题

良好的人际交往将促进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也是保证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保证。大学生阶段的人际交往较中小学阶段显得复杂。大学生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性格特点等将带来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复杂性。许多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寝室关系、同学关系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交往障碍。如当前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增加,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细心照顾,容易养成自私、万事都从自我利益出发,不管对方感受如何,不喜欢关心他人,也不愿意去了解别人的性格,很难与同学友好相处,容易受到孤立;有的大学生性格有些孤僻,不自信,比较敏感,他们不愿与或者是不敢与同学交往,如果在人际交往中被人误会或错怪、受人歧视冷遇、与人发生纠纷,对于这些同学来说都是重大的打击,会因此焦虑,总是怀疑自己不与别人合群,很容易与其他同学产生隔膜,无法与其他同学正常交往,产生惧怕心理。

2.学业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感到已经考入大学“如释重负”,往往会表现出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毅力不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自己的学业期望不足,会产生学习惰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能集中,旷课,考试作弊,考试前焦虑等等现象的出现。

3.恋爱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20多岁的年龄阶段,但是许多大学生还不能成熟的理解恋爱的意义以及对人生的影响,并且大学生由于性格,就业,家庭,诱惑等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的恋爱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大学生存在恋爱动机不纯,有的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与孤独。有的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性草率,有的同学在恋爱不久就发生性关系,在外同居。不能正确的面对恋爱挫折,失恋后表现出悲伤、颓废、逃避现实、攻击等消极情绪,感觉到一无所有,可能会引发身心疾病,严重的会产生轻生的意识与行为。

4.择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往往达不到期望值。随着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对的困境,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表现为:(1)焦虑的心理,大四的学生面临毕业,毕业时是否能够找到工作,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在寻找工作中不断的碰壁,但是工作还没有着落,就会显得焦虑不安,变得消极不自信。(2)工作不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值。许多大学生一心想端铁饭碗,进大城市,到沿海发达城市,效益良好的大企业。但是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学生进入这些理想单位的难度逐渐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择业很难满足达到预期,会出现失落,沮丧的心理。

二、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辅导员在处理学校的日常事务的同时,也应该多找机会与同学沟通,与大学生交朋友,了解大学生的性格、家庭,了解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与思想动态。帮助大学生解决困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应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内在人格魅力;其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真诚,真诚的对待同学,才会获得真诚的回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平等待人,不歧视。不盛气凌人,不高人一等。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人际交往是一门学问,对于交往能力差的大学生,辅导员要加强对这类人群的辅导,提高大学生的整体交往能力,从而使大学生在高校四年生活中快乐的学习与生活。

2.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的择业竞争能力

辅导员在大学生入学时就要向大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需要充实那些知识,同时,也可建议大学生多看一些其他专业的书籍,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规划,并根据从事的职业丰富自身的知识。从而为大学生将来的择业做好心理与知识的储备。在择业过程中,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建立信心,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不要一味追求热门职位,要及时的调整就业目标,降低择业的期望值,开拓就业的思路与市场。以平常心面对择业中遇到的挫折。

3.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的处理恋爱挫折

辅导员应加强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对大学生明确,大学生学业仍然是第一,学业是事业的保证,同时也是爱情的基础。理性的思考爱情,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与责任。不能为了解决空虚与无聊而盲目恋爱,爱情要对的恋爱对象承担责任。帮助大学生建立独立的人格,防止人格未完全独立的大学生在激情恋爱中难以自拔,如果出现恋爱失败,将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丧失自信,甚至是生的希望。

4.帮助大学建立正确的学习观

帮助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并在大一帮助大学生科学的规划学业目标与计划,要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克服自身惰性,积极面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平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学习监管,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对于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的学生要进行多交流与沟通,帮助学生找原因,走上学习的正确轨道。加强班级的学风建设与考风建设。

各高校应聘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如大学生存在的人际交往、恋爱、学业、就业等问题以及贫困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等所面对的困难。开设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恋爱心理方面的课程等。帮助大学生充实可能引起心理健康问题的知识储备,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心理咨询的渠道。同时班主任与辅导员要多与大学生交流,及时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心理上所面对的困难。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4-010-2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将无法生存。只要走上社会,就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自我认识的不足,产生的认知障碍;(2)仅凭情感的好恶,来决定人际交往方向,产生不良后果,进而形成的情感障碍;(3)因人格的差异,在交往中带来误解、矛盾与冲突,产生的人格障碍。其中情感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卑心理。自卑是人际交往的大敌。自卑的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敢与人交往,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性格内向,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这类人主要是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过多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像有的学生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身低微、学习差等等。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

其二,孤独心理。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者往往表现出萎靡不振,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

其三,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特点是: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竞争的勇气,往往采取挖苦、讥讽、打击甚至采取不合法的行动给他人造成危害。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

其四,报复心理。所谓报复,是在人际交往中,以攻击方法发泄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的人的一种不满的、怨恨的方式。它极富有攻击性和情绪性。报复心理和报复行为常发生在心胸狭窄、个性品质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时候。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报复心理的产生不仅同个性特点有关,而且与挫折的归因和环境有关,报复常常以隐蔽的形式进行。因为报复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开的反击能力,所以只有采取隐蔽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心理给报复者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莫大的阻力和压力。当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有社交恐惧、猜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面对上述这么多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们如何克服,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注重人际交往中平等、相容、互利的原则。首先,要坚持平等,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其次,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是与对他人的包含、容纳和忍让,所不可分里离的。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再次,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第二,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第三,有技巧的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若想在人际交往中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等等。

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自己要有所改变,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并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身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 烨子.清华人生规划.新华出版社,2002,第一版.

2 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篇5

摘要:“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就本人所带班级调查发现,本班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人数高达百分之八十,还有部分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下面我就结合本班实际,联系学生的心理特征,谈谈高职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压力释放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压力释放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1.1 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常常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老师的“威逼利诱”,面对新环境,学习内容又与高中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学生突然觉得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缺乏兴趣等等。同时,大学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力求全面发展。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味埋头学习课本知识,两耳不问窗外事,或者只顾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荒废了本专业的的学习。这对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将来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渐渐跟不上大学的学习,以致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滋生自卑情绪,自我否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1 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也常常给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老师的“威逼利诱”,面对新环境,学习内容又与高中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学生突然觉得不太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缺乏兴趣等等。同时,大学阶段,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力求全面发展。有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一味埋头学习课本知识,两耳不问窗外事,或者只顾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荒废了本专业的的学习。这对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将来进入社会,也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渐渐跟不上大学的学习,以致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滋生自卑情绪,自我否定。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2 缺乏职业规划的盲目问题 职业学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和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掌握一门能够安身立命的技术。但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来的天之骄子现在变得非常普遍,尤其是职业学校。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成长迅速,这也间接导致学生择业难度加大。我在我们学校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自身优势发现不足,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择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和自身专业认识模糊,惧怕职业选择,惧怕就业。还有部分学生依靠父母关系,听从父母安排,得过且过等等。这些心理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身成长。

1.2 缺乏职业规划的盲目问题 职业学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和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掌握一门能够安身立命的技术。但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也随之扩大。原来的天之骄子现在变得非常普遍,尤其是职业学校。由于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如雨后春笋成长迅速,这也间接导致学生择业难度加大。我在我们学校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自身优势发现不足,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择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对学校和自身专业认识模糊,惧怕职业选择,惧怕就业。还有部分学生依靠父母关系,听从父母安排,得过且过等等。这些心理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身成长。

1.3 人际交往的焦虑心理 处于青年期的高职学生,思想活跃,经历充沛,人际交往的需求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他们在交往中又会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从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交往障碍。这不仅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进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高职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过分害羞,妨碍交际。害羞的主要类型有气质性害羞(生来内向)、认知性害羞(过分关注自我)、创伤性害羞(经历挫折,变得小心)[3];二是内心自卑,害怕交往。自卑产生于自身的不足(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挫折。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生理残疾,身材过于矮小,加之家长对子女就读高职院校心存不满,羞于向外人讲起,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另外,据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70%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多半比较贫困,很多同学是分数上了三本却读不起三本而来到高职院校的,贫困让自尊心很强的高职学生害怕人际交往;三是缺乏交往技能,遭遇交往障碍。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美好的交往愿望,也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但是往往不能赢得他人的肯定,人际交往屡屡碰壁,这部分同学往往不能把握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1.3 人际交往的焦虑心理 处于青年期的高职学生,思想活跃,经历充沛,人际交往的需求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他们在交往中又会因为性格等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从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交往障碍。这不仅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进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高职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过分害羞,妨碍交际。害羞的主要类型有气质性害羞(生来内向)、认知性害羞(过分关注自我)、创伤性害羞(经历挫折,变得小心)[3];二是内心自卑,害怕交往。自卑产生于自身的不足(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挫折。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生理残疾,身材过于矮小,加之家长对子女就读高职院校心存不满,羞于向外人讲起,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另外,据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70%来自农村,这部分学生的家庭多半比较贫困,很多同学是分数上了三本却读不起三本而来到高职院校的,贫困让自尊心很强的高职学生害怕人际交往;三是缺乏交往技能,遭遇交往障碍。有部分高职学生存在美好的交往愿望,也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但是往往不能赢得他人的肯定,人际交往屡屡碰壁,这部分同学往往不能把握交往的技巧,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2 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2 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2.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兴趣特点的差异,我们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给每个学生填写了一份心理档案表。学校首先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还能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有效的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学生家长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到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通过心理档案,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如,全班学校成绩前5名与后5名心理测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哪些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档案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的指导工作,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入学适应性指导、考前减压、专业选择咨询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教师通过心理档案的科研模块,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1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与学生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针对每个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兴趣特点的差异,我们学校在学生入学之初,给每个学生填写了一份心理档案表。学校首先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还能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有效的做到预防、预警和干预;学生家长也能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看到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同时,对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难提高的。通过心理档案,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分析,如,全班学校成绩前5名与后5名心理测试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哪些指标的显著差异,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心理档案系统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和关键点的指导工作,如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入学适应性指导、考前减压、专业选择咨询和升学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能力特点,以利学生做出合适的选择。教师通过心理档案的科研模块,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为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质,学院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给学生介绍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梳理情绪。同时,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2 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为关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深入推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优良品质,学院举办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给学生介绍基本的心理学常识,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析自己,梳理情绪。同时,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为处于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帮助其顺利度过难关。

2.3 不断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2.3 不断完善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要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设为载体。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对有精神病倾向的要及时转诊就医,对有神经症可能的要约请他们面谈,了解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确定危机预警的范围和对象;建设以学生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和学生党员为骨干力量的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预警对象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汇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成立危机干预机构,如邀请心理专家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中心,确保危机干预的专业化;设立信息化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让大学生在身处危机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和疏导,必定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为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只要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和疏导,必定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为社会建设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释放.高明.

[1]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其释放.高明.

[2]高雁晋.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应对.产经纵横,2004,7:40-41.

[2]高雁晋.高职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应对.产经纵横,2004,7:40-41.

[3]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探析.王维英.

篇6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本文以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通过对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的分析,提出可以通过增强人文精神、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等四种途径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力。

关键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98-02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众化教育的基本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由于其本身的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无形中就造成了她们在就业上的劣势,这就使得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来说,从事的工作要求其逻辑思维能力强、实验动手能力强,心理耐受力强,并且能够吃苦耐劳,但往往在这些方面女性所具有的能力比男性低,这就更使得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时更是难上加难,进而成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这就使得很多理工科女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以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2013年就业情况统计为例:全院的就业率为(除考研外)66.9%,其中男生人数占57.9%,女生人数占42.1%,女生的就业率比男生低10.5个百分点。而全院考研率为27.3%,其中男生人数占42.3%,女生人数占57.7%,女生的考研率比男生高4.3个百分点。如何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提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其顺利就业,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现状分析

理工科女大学生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通过几年从事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工作的思考和调查,发现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表现为以下差异。

(一)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多数理工科女生性格偏内向,缺少活泼性和灵活性,很少参加校园活动,人际交往范围狭小、能力较差。大多数女学生性格比较孤僻,没有知心朋友,往往与宿舍同学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因为一些小事有极端的想法,有的出现极端过激的行为。有些女大学生家境贫困,自卑感强烈,自感囊中羞涩,装束寒碜,所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隐藏自己真实状况,即便在必要的交往中,也可能表现出紧张、焦虑、敏感和偏执。这种源自于人际交往中的自卑,很容易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由此产生心理的阴影,使得学生否定自我,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综合素质差,竞争力弱,自感前途茫然,久而久之出现厌学,封闭自我,自暴自弃的现象。此外,由于学习任务重,平时只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很少学习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加之缺乏人际交流经验,在与人交流时往往无话可说。

(二)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

理工科女生大多数较朴实,做事踏实、稳重,学习态度端正,一般比男生刻苦,理论知识掌握较好,成绩往往高于男生,生命科学学院每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中至少有70%为女生。理工科的学生和文科学生相比,除了要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做实验和实物模型,因此,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但不少女生对实习操作不感兴趣,实验动手能力较差。

(三)思维固化,创新意识弱

受专业教育的影响以及思维的惯性多数学生往往习惯于抽象思维,易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大多数理工科女生不善于动脑筋,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理工科男生的学习往往是依靠兴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的,善于动手操作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因此,理工科女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创新能力较低。以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近几年,参与第二课堂、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的多为男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成果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奖的也均为男生。

二、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对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力的分析,她们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对于人际交往,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不足的方面应给予重点的培养。

(一)注重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理工科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目标、信仰缺失,人生观、价值观不够科学,整个人在心态上较浮躁,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不会换位思考,顾及他人的感受,导致了人际交往的障碍。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可以引导理工科学生对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以人为核心,从人性、人文理念出发,培养其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和自信、人格独立,公平竞争等的精神,这些正是理工科学生所欠缺的。据美国一家很有名研究机构对188家公司测试的结果显示,对于领导者来说,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经众多实证研究也证实,情商对个人的成长、人生的成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情商往往可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来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人为精神的培养相结合,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教育时,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应把传授专业知识与了解科技与社会运用相结合,通过思考科技给自然、社会及人类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校园的氛围,使理工科女大学生受到人文熏陶,产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提高理工科女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增强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充分利用好实验课、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机会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做兼职如家教、促销员,参加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等,进行社会实践,尽早地接触社会,通过与社会的联系,可以亲身体会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为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除此之外还要尽可能参加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的技能培训、认证等,进而提高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开放实验室,建立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让女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开阔视野,锻炼实践能力。

(三)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因此,可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各类知识竞赛等科技竞赛,并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研讲座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而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黑龙江大学作为全国九所创业教育重点示范学校之一,非常重视学生科研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作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院系,近几年,生命科学学院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除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外,结合学院自身专业特点,每年积极举办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知识讲座、创业启蒙运动、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素质大赛、“生命杯”生物知识竞赛等比赛,这些活动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又能促进学院的学风建设;开展的竞赛活动在内容方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拔高,提高竞赛难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多角度开展就业指导,提升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理工科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意识。让理工科女大学生认清形势,降低期望,树立正确择业观。在大学期间,让学生树立科学的、合理的职业理想,正确地认识自己,把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个性特征与国家的就业相关政策、用人单位的标准等外在因素紧密结合,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确立正确的目标,并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路径。黑龙江大学自2009年开始,在大一学年和大四学年分别开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人际交往、情感以及实习实践等方面的困惑,促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其次,针对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对其进行专门的女性教育,为她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和引导。如开设女性课程的选修课、举办相关讲座、为学生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开展专门的培训,以增加就业砝码,提高就业竞争力。

最后,加强理工科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力。理工科女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存在着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的特点,常常会出现“犹豫不决”、“从众”等现象,进而导致怯懦、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自杀行为。因此,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和存在的不良心态,应定期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让女大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个人品质。此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训练和团体训练等活动,让女大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创建和谐人际关系,使她们拥有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郭正红,赵改萍,赵春平等.山西省女大学生就业力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4).

[2]刘俊彦.用人单位看重什么——百家知名企业选人标准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4,(10).

[3]刘带,陈尚生.心理资本视域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J].韶关学院学报,2011,(5).

[4]李凤伟,常桦.就业力——赢在起跑线的七种能力[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

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生;人格素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96-02

21世纪是一个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和转变的世纪。努力培养出适应 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这对知识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对人格及人格培养的理解

所谓人格,在伦理学上,它是指社会成员中的个体在一定的经济、道德、文化关系中所显现的道德品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学上,则是指人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法律上,主要是指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如果我们从社会人才培养的角度去看,则以上几种含义都兼而有之,可以说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人格素养是指将来要在社会发展中勇挑重担、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大学生们所应具有的共同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既体现有个体在未来职业中所特有的人格上的道德规定性,又体现有未来职业的社会要求在其个性品质上的内化,并集中体现为个体先天在气质、性格等方面所具有的以及后天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力、品德和情操的统一。

由此可见,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他们成长的里程碑。在大学阶段,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亦即构建完美的人格,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去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重视思想感情的培植;既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又重视职业规范的引导;既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又重视人文素养的熏陶;既重视显性教育作用的影响,又重视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通过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有机地实现大学生人格素养的塑造和合成。

二、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构建

要想实现大学生人格素养的有机构建,就必须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内容进行深刻的反思,树立现代人才培养理念,最大限度地完善当代高等教育的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为他们未来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教育策略,培养创新品格

在知识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培养敢于竞争、勇于挑战、不断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应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划时代战略性任务,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而创新品格是创新型人才的人格核心特征,因而,转变传统高等教育的观念和片面做法,把高等教育单纯从注重知识的传承向注重学生创新品格培养方向上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首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重要前提。在教育教学中,发扬教育民主,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恰当的引导、鼓励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策略。教师应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和答案应给予赞扬,对错误的、不当的地方给予正确引导和分析,而不是讽刺挖苦或置之不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

其次,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重点所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多向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非常规思维等思维能力。多让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全方位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这是培养创新人格的重要的体现。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主要体现在积极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性格等方面。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和对自己高度负责的积极道德感,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奋、上进、自信、谦虚等健康性格,这是学生创造与成功的有力保证。

(二)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大学生诸多人格因素的构建都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至于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包括有广泛的内容,如哲学、艺术、文学、历史,等等。这些学科在很多方面都有人类思想和行为最有价值的记录和评述,它可以告诉人们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轨迹,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和文化发展长河中最光辉、最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人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就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而言,并不仅仅局限于人文知识的传授和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向学生提供如何在社会历史中加强对自身及人类生活的认识,如何理解人、理解人性和认识个人价值、发展审美情趣、接受文化传统、增强思想底蕴。在这里,其教育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并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其在构建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完善自我意识,同时也学会尊重、学会理解、学会宽容,获得一种正确的人性意识以及与他人共处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人文精神就是培养正确认识人性的观念和能力,提高人的生存竞争力,使其成为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人。

(三)重视人际关系引导,塑造健康人格

人际关系引导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人际情感方面的教育引导和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的教育。它主要是指导大学生能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形成科学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体系,产生合理、肯定的自我概念,成为自尊自信的人,以有效地摆脱自我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惑和障碍,促进自我的顺利发展。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具有正确的他人意识,亦即能正确地认识他人、评价他人,并在此基础上,能友好地与他人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作出友善的反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教育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方式,给大学生提供一些人际交往的机会,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促进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集体讨论、角色表演、研究性学习等方式锻炼他们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本领;在课余时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学会在各种环境和场合中与人相处的能力,如在学校里尽量给多数学生一定的职务,让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同时,学会与形形的人打交道;多组织一些集体性活动,给每个学生都创造和大家交往与共处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进行一些考察、调查、见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开阔他们的眼界、锻炼他们的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逐渐掌握人际交往的本领。

可以说,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以及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传统的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在态度、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系统性地训练,致使一些大学生虽知识渊博,却不会与人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因此,作为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要有知识、技能和能力教育,更要有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交往训练的教育。只有全面而系统化的教育,才可以造就出具有完美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导行教育 适应能力 主题教育

[作者简介]祝胜男(1976-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宋惠东(1963-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教育;王敏(1979-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77-02

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通过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而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平衡的一种本领和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首先具备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并最终实现人生理想。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在中等教育阶段形成的思维范式对大学教育构成了强大冲击,大学生适应性差,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适应能力问题突出。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已成为高校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东北林业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校大学生中开展主题推进式教育,而“大学导行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主题,从2009级学生入学开始启动实施。

一、大学导行教育的内涵

大学导行教育是对“教育引导刚入学的新生尽快了解学校,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换,开始崭新生活”的一个高度概括。大学导行教育是东北林业大学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下专门针对大一学生进行的系统的、综合的适应性教育,是由宣讲导行、体验导行和实践导行三种导行模式与生活导行、人际交往导行、学习导行和环境导行这四种导行目标交叉结合的立体网状的适应性教育,内容包括大学导行教育主题报告、专题讲座、主题体验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这种大学导行教育比以往开展的适应性教育更全面、更系统、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它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人人有目标、规划有指导、过程有监督”。

二、大学导行教育前后大学生适应能力变化调查研究

研究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大学导行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相关的适应性理论,认为人际交往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4个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适应性情况和适应能力,并以此为基本理论构想编制了5等分的李克特量表《大学生生活调查问卷》。同时,研究者做出以下假设:通过一学年大学导行教育的开展,接受过大学导行教育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四个方面表现得比没有接受大学导行教育的学生更好。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纵向调查研究,研究者随机选取400名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在一年时间内分两次进行,每次进行的时间均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参加第一次调查的200名学生(参照组被试)均未接受过大学导行教育(现为大学三年级学生);参加第二次调查的200名学生(测试组被试)均接受过大学导行教育(现为大学二年级学生)。

2.研究过程。本研究为集体测验,每组25~40人,在安静的教室中进行,所有被试均独立完成研究者自行编制的《大学生生活调查问卷》,问卷共有45道题目,包括人际交往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环境适应四个维度。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9份,其中有效问卷386份。研究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3.研究结果。对人际交往适应指标、生活适应指标、学习适应指标和环境适应指标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人际(1,384)=5.316,p

由此可见,大学导行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未接受过大学导行教育的学生在这四方面的适应能力随着入学时间的增加,以及对新的学习方式及生活环境的被动接受等原因,也相应有所提高,但接受过大学导行教育的学生显然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好。

三、大学生适应能力变化分析及教育干预结果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大学导行教育中的特殊经历和经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二年级学生在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环境适应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人际关系适应。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产物,是其大学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较,测试组的学生更加赞同“大家在一起工作效率高,不愿意一个人做事”的观点,t=2.14,p

2.生活适应。入学期是培养大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明确的规范与制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大学导行教育的理念就是使学生从进入大学时就主动设计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做好大学生活的提前规划。通过主题报告和专题讲座引导大学生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合理有效安排课余时间等;通过“我的大学我规划”“为自己找一位成长导师”等主题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大学生活开端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面对未来。当问及“我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或者哪些人对我来讲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我能独立处理学校中的日常事务”这些问题时,参照组的学生只有少数人选择了肯定答案,而测试组的学生则更为赞同上述说法。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在学校广泛开展大学导行教育后,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本质和自己的责任等认识程度均有所提高。

3.学习适应。大学和中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巨大区别势必要求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研究,迅速摸索出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开展适应性主题教育,通过主题报告和讲座,强化学生对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及实践动手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再通过“专业指导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主题体验和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发挥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科学规划大学生涯,为迎接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充分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在自学能力方面,多数参照组的学生赞同“我并不擅长自学”“如果学校不强制,我自己很少能主动去上自习”的说法,而测试组的学生自学能力、主动学习意识更强,t=2.37,p

4.环境适应。根据性质,大学生环境适应可分为管理环境的适应和文化环境的适应。大学对学生的管理目标较高,侧重通过指导、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大学导行教育主要针对以上开展“制度教育”,把学习生活中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学生认知学校管理的底线,以此减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和不适应。调查问卷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较,多数测试组的学生对“对于学校的管理,我感到很适应”和“我认同学校的管理环境”等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t=2.65,p

四、大学导行教育的实践价值

1.大学导行教育使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东北林业大学专门针对大一学生进行的大学导行教育,内容包括主题报告、专题讲座和“1+N”主题体验和实践活动,其中“1”具体指在全校层面开展“我的大学我规划”活动。“N”指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开展的主题体验和实践活动,如“为自己找一位成长导师”“与兄弟院校同学进行一次交流”“我的寝室我的家”等多种多样的主活动,组织成立“心理辅导小组”并开展适应大学生活的团体辅导训练等。实践表明,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开展大学导行教育的宣传与推动,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自觉有意识的锻炼,并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2.大学导行教育为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提供借鉴。大学导行教育活动,对改变当前部分学生,特别是新生初入大学的迷茫、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导行教育不是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及人际关系适应的简单相加,它是一个复杂的交互作用的体系,更是一个大学生在原有“自我”基础上的合理“重构”,因此,大学导行教育模式正是符合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适应性教育长效机制。大学导行教育寓教于乐,具有成本小、易组织、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廖红菊.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刍议[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4).

[2]麦熙舜.大学新生价值观调查与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12).

篇9

一、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中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最主要的是焦虑、恐惧、孤独、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现象,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大学生从激烈的竞争中过来,从高中升入大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学更多的要求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学生则容易出现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在大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旦当“理想自我”的目标受挫,就会产生失望自卑、气馁心理而对自我丧失信心。

2 对大学学习的不适应,有些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等,精神经常处于迷茫或紧张状态,导致厌学、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3 对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现代大学生一方面渴望友情,渴望理解与同情,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却不能正确认识交往,缺乏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陷入交往的误区。

4 对就业的焦虑。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

5 经济的压力,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较为突出。

6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人格缺失。

二、如何自我减压

1 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真诚接纳自我,给自己以良好的人生定位,扬长避短。面对种种心理压力,大学生应学会感恩,勇敢面对,自信自强,泰然处之,不断提高抗干扰能力。在评价自我时,既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全盘否定自己,更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得意忘形,要注意做到与他人评价和学校综合测评手段相结合,要学会爱自己,支持自己,不要自己吓自己,对自己的负面行为要学会忍耐,并且要慢慢拥有一种信念:“爱与宽恕能遮掩一切的过错,只要自己肯努力,将来迟早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社会以及他人的期望值不能太高,凡事量力而行,立足现实,在求学期间,大学生要及早进行人生规划,毕业之后,你将会考研还是马上就业,还是要单独创业,要做一个认真思索,以不断适应新的环境。

2 学会学习。大学教学体制、学习方法都与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合理的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列好学习计划,提高注意力,强化时间观念,循序渐进,充分利用图书馆,这些努力将为自己赢得良好成绩奠定基础。

3 积极参加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通过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人际交往、社会协作精神,大学生可以获得自信心,增加自身人格、道德、成才与发展的心理教育经验。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摄影运动等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互协调,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认知与交往模式,使他们体验到美与进步。

4 上网有度。正确对待情感问题,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大学生应对自己上网的目的、时间有个适当的计划。

5 良好的自我暗示及自我激励,在紧张与压力面前,要学会放松,给自己一个良好的自我暗示,例如在遭遇人际关系压力时,你可以想“我为人是正直的,想法是真诚的,是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我的耐挫能力又得到了提升,这也是我的进步等等。诸如此类的暗示将给心理一个良好的缓冲,减轻心理压力。

篇10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养成教育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扎实”三理念

(一)理论基础要扎实

1.理论基础突出人格特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应重点突出人格特质。人格完善不仅关涉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心理要素,是一种具有动力一致性、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围绕着人格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突出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照,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和价值观念,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高课堂教学,增进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理论基础突出个性差异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其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及个性迥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基础需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大学生的个性突出表现在独立意识、学习热情、人际交往、获得尊重和理解、选择职业和专业、爱慕异性或想得到异性的尊重等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多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才能找出解决对策。3.理论基础突出情感需求理论基础的运用应该重视大学生自身情感的需求。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沟通,产生情感共鸣,在对待问题的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到被尊重、被重视、被认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和促进个性发展,主动与大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尽量从积极方面去考量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进行科学引导,使每位大学生能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理论内容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来源于大学生对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需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人文潜能,才能体现其内容的扎实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的人文潜能都十分丰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要集中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上,进行人文潜能的挖掘教育。1.挖掘情感上的人文潜能针对大学生情感十分丰富的特性,适时地通过组织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等方面开展教育,自觉养成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主要取决于在教学活动中对情感的挖掘。人与人的交往充分体现了双方之间的交往行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思想都受到了熏陶。2.挖掘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及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就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体现,它促使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目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欲望,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来组织教学内容,适时挖掘大学生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对大学生进行价值理论、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充分突出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念的理想信念教育。3.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还不成熟,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容易产生感情冲动、自卑、消极厌世等不理智行为和极端心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上应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教育,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教育大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克服悲观和盲目情绪,引导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心理定式;在求知的同时,教育学生有自知之明,适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挫折观,加强正义感,紧跟形势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大力提倡积极、有为、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大学生正视社会、直面人生。

(三)教学互动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能力培养。1.构建师生互动的新理念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不是追求表面的效果,而是通过设计的问题与大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整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适时恰当的教学互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师生互动首先需要教师的导引,先抛出问题,然后引导大学生围绕该问题来找寻解决的方法。正所谓“引入—导出—分析—解决”四步曲,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互动状态。2.拓展教学意识新渠道教学意识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任务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要善于树立教学问题意识、教学主体意识和扩展教学内容意识。在教学问题意识上,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听取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大学生视作教学主体,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适当留出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根据整个大背景和当前的形势进行适时扩展,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背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践行”的三要素

(一)大学生践行优良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可以通过道德行动和习惯等途径来提高。1.树立理想信念意识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是对未来目标的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是理想信念,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大学生能正确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辨析各种社会思潮[3],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必将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2.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学生要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既要具备适应能力,更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地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提高整体素质水平。3.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教育,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传统的博爱精神为主的仁爱教育,都是大学生践行优良道德品质的途径与方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它使大学生还未涉足社会时,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二)大学生践行和谐的人际关系

1.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水平,在大量的宣传与鼓励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人际交往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相关数据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获得工作和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好的工作基本都比较稳定,因此,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具备相关的人际交往理念,有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意识和理念尚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教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在互相帮助、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谐相处,具备人际交往能力。3.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为人要热情,富有修养,在此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教会大学生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端正与人交往态度。教会大学生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度,坦诚相待,亲密有度,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适度与人交往。

(三)大学生践行正确的人生态度

成功者始终能做到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值得大学生借鉴与学习。首先,塑造拼搏进取精神。生命的真谛在于拼搏,拼搏是一种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为达到预定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今社会竞争力相当大,只有提高拼搏进取精神才有动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其次,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向预定目标进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干扰,这就要看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生理因素和遭受挫折的经验等都影响其对挫折的耐受力。因此,在成长过程中,要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积累和锻炼。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坚决履行行为准则

理论知识指导着人的实际行动,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理论知识是实践行为的基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就是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深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践行行为,学习到没有学过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认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深化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深刻认识当前形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当今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使大学生清醒地看到当前形势的严峻复杂,在思想上要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对一系列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及时行动起来,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牢牢把握主动权[4]。

(三)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

观念改变行动,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大学生养成教育为目标,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在践行过程中要有胆识和勇气,要有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快、实、细,即在思维上彻底变革、行为上努力践行、工作上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建义.思政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刘淼静,叶航.教学意识形态性的研究[J].文化教育,2011,(7).

[3]吴毅安.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