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

篇1

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各种问题和矛盾,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的成长时期,任何的心理不良反应都将造成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归纳起来,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心理困扰原因

(1)适应不良。新的环境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自主要处理的各类大小问题,对一切都感到无所适从,大学生的生活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2)学习压力大,缺乏动力。从灌输学习到自主学习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大学区别于初高中的学习,必须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知识的渴求增加,想学的知识太多,但却又无从下手,学习上缺乏应有的动力,整天只疲于应付。

(3)人际不协调。我国特殊的“独生子女”现象是造成当今大学生个性独立的主要因素之一。又处于大学生青春期固有的封闭、羞怯、敏感和冲动的时期,直接影响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

(4)恋爱与性的关系。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异性的好感是非常正常的,但由于不能把交友和恋爱放在正确的心理层面,所以对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产生怀疑、迷茫,也有个别学生认为恋爱与性密不可分,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对性问题的偏见。

(5)择业与求职的压力。由于教育的片面性,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自身的兴趣爱好,在择业问题上呈现出无所适从、处于被动的局面。一方面专业自己不是特别喜欢,另一方面自己又不清楚自身的择业方向,矛盾的心理直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面对未来的求职更觉得缺乏应有的自信,造成择业与求职困扰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自我的了解和认识,缺少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

(6)经济难以独立。传统的生活理念,经济上受家庭条件的制约,使大学生极少有靠自己完成学业的。由于受当前社会风气、家庭环境、个人的世界观的影响,大学生的经济需求是一天天的增长,而来源又非常局限。面对社会的各项诱惑,经济上始终处于矛盾、资金不足的冲突中。学习需要、交友需要、恋爱需要等是导致大学生经济上失衡的主要原因,也是困扰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心理困扰的表现

(1)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体验,往往是由于某种不良事件引起,持续地紧张、恐惧,常常感到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对过去事情思绪万千,对未来感受不到希望。惶恐不安,如果总是不能消除,长此以往会形成焦虑性格,造成焦虑性神经症。

(2)自卑,表现自我否定,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对自我丧失信心,缺乏对自我的发现,离群以摆脱别人的视线。长期造成孤单心理,产生情绪持续低落,丧失意志,学习成绩下降,社会属性降低等。

(3)抑郁,抑郁是由多种情绪(低落、失望、悲观、无助)产生的负情绪。表现为失落、忧伤、愁苦的心理,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食欲低下或贪食、失眠。常伴有自责、自卑、自我否定等。

(4)孤独,并非是出于自己的愿望,由于自身的原因(经济、相貌、能力等)使自己与他人、社会呈孤立自我状态。这其中既有人际受挫,又有关注于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原因,产生封闭、防御的状态,长期会形成孤独心理。

(5)利他取向,不少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凡事追随他人意志,把他人的意志当成自己的首要需求,一味地看他人要求行事,认为这是人际交往得到认可的必需,如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就呈现无意义感,这属于自身价值取向的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强迫心理问题。

二、心理调适分析

为了使大学生认识心理问题的危害,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和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我们总结心理学专家、医学家和学者对心理障碍的论述,简要介绍其种类,增强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预见性,并能积极预防和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1.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主要指认识能力、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的不协调,使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个体一贯的生活习惯、处事风格和行为标准出现异常现象,造成其社会功能不能行使、职业不能完成、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个体虽无智能障碍,但却为此感到痛苦。人格障碍多产生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如长期得不到行为矫正,多的会长期持续发展,一般有以下类型:

(1)依赖型人格障碍。缺乏日常的生活自理能力,总是求助他人,依赖性强,并表现幼稚顺从,很少表现积极一面。

(2)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自卑、退缩、不能面对挑战,对问题感到无能为力,缺乏自信感,面对批评,常认为自尊心受到伤害,害怕一切社会活动。

(3)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自我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无视社会规范、条例和规定,对任何事情不负责任,易责备他人,易激怒。

(4)偏执型(妄想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接受批评,行为固执易冲动,有攻击性,情感不稳。

(5)分裂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与社会隔绝、情感疏远、行为古怪和多疑等特征。缺乏情感体验,对人冷漠,存在特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

(6)强迫性人格障碍。表现为对任何事情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拘泥细节,对自己要求严格,无安全感,缺少友谊往来。

(7)情感型人格障碍。交替性的情绪兴奋与低落。兴奋时,自我评价过高,有夸大认知倾向,性格急躁;低落时,由于低沉,对任何事缺乏兴趣,遇困难悲观无望,遇难而退。

(8)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妄自尊大,幻想自己是世界上独有的。认为自己应享有特权,他人都应该为自己服务。渴望持久的被关注和赞美,缺乏必要的同情心,有很强的嫉妒心。

(9)疾病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戏剧型人格障碍。多见于女性,通过戏剧,引人注意,高度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性,情绪波动大,易激怒。

(10)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爆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是青少年中常见的。表现为情绪非常不稳定,面对微小的刺激就能爆发强烈的愤怒情绪,且自己不能控制。

2.神经质症的常见症状

神经质症状的特点:症状的形成原因是非器质性的,无论是心理症状还是生理症状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症状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本人要求治疗的愿望强烈,并努力克服症状。常见的神经质症状有:

(1)恐怖症状。患者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景会产生很强烈的恐惧感,而这些事物或情景对健康人来说是不会产生恐惧感的。患者本人也知道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控制不住。

(2)强迫症状。患者自己感到有某种不可抗拒的和不由自主的观念和行为存在。所谓强迫观念就是不由自主出现的某种想法,本人也认为这种想法是不该有的、没有用的,但又没有能力摆脱它们,因而很苦恼。

(3)焦虑症状。患者有强烈的不安感,并伴有脉搏加快、心悸,有濒死感、肩部酸痛、手脚发冷、颤抖等。

(4)失眠症状。患者害怕失眠,一上床就处在失眠恐怖之中,为了摆脱失眠的烦恼,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增进睡眠。患者认定如果睡不好,第二天就会疲劳、精神不振、难以工作,结果因为害怕失眠而失眠了。

(5)肠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胃部不适和胃疼、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等现象。这种神经质症患者对自己的胃肠系统十分关注,对饮食问题高度敏感,患者越注意、越害怕,胃肠功能就越容易发生紊乱。

3.神经质症的形成

神经质的症状纯粹属于主观问题,而不是客观的产物。神经质的症状是疑病素质和由它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

(1)疑病素质。所谓疑病素质就是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过于内向,内省力强,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状态和异常表现非常敏感,往往被自我内省所束缚,由于太过于关注自我,结果总是过分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神经质症患者在性格上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内省、理智、追求完美的特点;具有感情抑制性,很少感情用事;具有敏锐的感受性;好强、上进、不安于现状,容易产生内心冲突;执着、固执,具有坚持性。神经质症状的最大特点是主观性。神经质症患者往往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患者被劣等感所支配,再加上不安的情绪,往往做出明显失误的判断。

(2)精神交互作用。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这种精神活动过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的过程。神经质症患者因有疑病素质,容易把面临诸如考试引起的紧张不安或偶尔出现的心跳加剧,当作异常现象而给予特别关注,从而引起了对这种感觉的恐怖和预期不安,进而逐渐形成症状。此时精神活动逐步指向内心,这就更容易产生预期的不安与恐惧,更使其注意固着在症状上不能自拔。因此,可以说精神交互作用对神经质症的症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理论治疗方法

1.顺应自然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神经质症产生于心理精神交互作用,要想摆脱神经质症,顺应自然是打破心理精神交互作用的好策略。神经质症的症状形成的原因是心理精神交互作用,但其根源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神经质症患者由于疑病素质,把正常的感觉当成是异常的,并企图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在此固着,结果注意和感觉被相互加强,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种恶性循环是症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接受症状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由于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这样,心理精神交互作用就会被打破,症状就会减轻甚至消除。

通过总结,认为心理情感活动有五条基本规律:

① 要顺应心理情感的自然发生,听任感情的自然发展。心理情感过程一般构成山形曲线,一升一降最后终于消失。② 如果心理感情冲动得到满足,挫折感可迅速平静、消。③ 心理情感随着对同一感觉的惯性,逐渐变得迟钝,直到无所感受。④心理情感在某种刺激继续存在以及对它集中注意时,就会逐渐强化。⑤ 心理情感是通过新的经验,经过多次反复,在逐步加深对它的体验中渐渐培养的。

从这五条规律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消除不安等令人不愉快的心理情感,就应顺应其规律,先接受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心理情感。

2.正视现实

心理疾病患者要想摆脱症状所带来的痛苦,就应该正视现实,敢于接受现实的挑战,能够忍受痛苦,积极投身属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自信,从而走出症状的阴影。与人相关的事物可分为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两类。要人们不去控制不可控制的事(顺应自然),如人的情感;但要控制那些可以控制的事(为所当为),例如人的行动,也就是在顺其自然的态度下为所当为。另一方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3.为所当为

篇2

2.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目前对未来取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年龄和性别。对年龄段为10~30岁样本的研究发现,16岁以上的个体比年少的个体有更强的未来取向,且其未来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继续发展。性别方面,男性的未来取向一般更关注工作领域,而女性往往更关注婚姻家庭领域。

(2)人格。低自我认同感、高拖延个性的人,未来取向程度往往较低。

(3)情绪。死亡焦虑与未来取向呈负相关;孤独的青少年的未来取向得分相对较低。

(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青少年学生的未来教育取向,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未来有更强烈、更坚定的教育渴求。

(5)同伴因素。同伴关系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积极方面,同伴在其中可起榜样、辅助、建议的作用;消极方面,不良的同伴关系往往会导致物质滥用、反社会行为、逃学和低学业成就等问题,从而使青少年未来取向程度降低。

(6)家庭因素。消极的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对未来更悲观,更少有职业规划。与值得信赖的、关心人的、有能力的成年人的交往,父母的积极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积极未来取向的发展。某些环境 (如充满暴力的、贫穷的环境)可能会限制青少年对未来的思考能力,从而抑制 对未来的希望的发展,导致失望感的产生。有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 (如与孩子讨论资金问题)和取向 (责任感、未来取向)会影响孩子经济行为的未来取向。

(7)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如个体生活环境下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和其他规范及期待,会影响个体未来憧憬的内容;个体的未来取向往往也反映了个体所处文化对其的定位和塑造。此外,社区因素、邻居因素、父母工作环境、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 (经济地位)、所遭遇的生活事件、 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等也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

二、如何在未来取向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恰当开展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最基本的理想;职业理想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期盼;道德理想是对完善人格的设想和追求;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预见、向往和追求。理想作为奋斗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引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故应恰当开展理想教育。鼓励学生要有理想,在树立、追求理想过程中,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胸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理想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注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结合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避免过于抽象的、空洞的理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中通过多感官信息输入渠道接受理想教育,从而在深刻体验中更有效地树立起积极的理想信念。此外,理想教育可灵活、充分借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2.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了解并引导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大学生未来取向如何,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职业规划状况,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需要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保持较高的未来取向水平,建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涯始终,而不能仅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或仅在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时进行。同时笔者认为,大一阶段是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规划,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生涯规划,如该重点学习哪方面内容,该选修什么课,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等。此外,可通过个体心理咨询途径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交流,观察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心理测验 (如职业倾向测验)等途径了解其未来取向,引导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未来取向。对于低未来取向的学生,教师应多与其交流,并加以引导,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未来的目标,但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未来目标以后,最好不要轻易改变,摇摆不定的状态往往会使学生内心充满矛盾,难以安心学习。要充分发挥未来取向的积极作用,需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乐观地看待未来;重视学生务实精神的培育,使学生能脚踏实地把握现在。

3.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预防或干预大学生的拖延个性具有积极自我认同的大学生不仅有积极的未来取向,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支持和帮助。增强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除了需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外,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尊重、关爱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如感恩)、自信、移情能力和交往能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鼓励学生尝试应对挑战,使其在尝试中不断认识自我。大学生积极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此外,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学生寻找恰当的榜样供学习借鉴与自我激励;适当表扬和奖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人处世之道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由于高拖延个性的人往往有较低的未来取向水平,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可以拖延个性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拖延个性的预防或干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及时考虑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问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预防或干预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使其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适当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4.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从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可知,影响个体未来取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外因往往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除了尽量减少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外,还可从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着手,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性,减少其依赖性、脆弱性和受暗示性,使其能真正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大学生自立人格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开设自立人格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5.重视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意义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有研究显示, 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取向程度及其未来取向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如生存知识、危机应对方法、逃生的本领等;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如 人的生命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何在;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接纳他人,欣赏他人,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讲座;举办生命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看守所、医院、殡仪馆等及相关知识展览;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生命教育。

6.注意同伴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学生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意识,建议学生多和积极向上、职业规划较明确的人交往,减少或不要和社会上那些 不良青年交往,从而使自己能着眼未来,积极向上;建议学生营造积极的寝室氛围和班级氛围,为自身心理成长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构建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得到重视并持之以恒。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构成。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于身处学生中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更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对同伴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 (尤其是实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 (含恋爱关系)、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不同年级的培训内容应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可适当安排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跟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实践学习,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能力。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邀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能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其学以致用、提升素质。

7.重视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取向等会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挫伤,对未来可能悲观、迷茫。女性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往往也使女生自我控制感缺失,降低其未来取向。因此,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未来取向的无形影响,充分发挥积极文化的作用,减少消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着力预防消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因此,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学校辅导员可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其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树立起积极的榜样,父母对于未来是悲观失望还是积极向上,往往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的态度是忧虑还是乐观;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未来,应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等。

8.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学生,应鼓励其树立梦想,积极期待未来,努力把握现在;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遇到困惑时,学会求助他人。对于有行为问题 (如欺负行为、网瘾、酗酒等)的学生,应引导其多思考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灵活运用内观疗法,让其就内观疗法的三大主题 他人为我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进行反复思考并记下所思所想,使其产生积极的内疚感,实现积极的改变。对于特困生,要让其克服自卑、自弃、自我封闭心理,树立起奋发图强的决心。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对未来高枕无忧的乐观偏差,打消其 啃老想法,挖掘其潜能,培养其自强自立。对于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可通过提高其未来取向水平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三、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1.高校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支持,着力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学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和经费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 (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有效开展。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和场地;为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之一,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度还不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愿较低。要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有必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借助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 (尤其是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的未来取向。而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咨询常识,需要心理咨询师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需要为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创设条件,如优化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置 (含场地设置和设备、人员配备)等。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幽默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不仅能使教师自身保持乐观,促进自身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减少职业倦怠,也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温馨愉悦的心理咨询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能为大学生幽默感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途径有:多看幽默影视;博览群书;丰富阅历;和幽默的人交往;多发现和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素材;了解并尝试运用幽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在行为示范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至少应在两方面起榜样作用:一是积极心态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育自己的积极心态,举手投足间体现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二是人生规划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明晰的人生规划,以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辅导。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明显成效,需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需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大学生的灵活沟通,对大学生加以积极引导。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辅导员来开展,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和有机互动,也要注意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校园活动等创设条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创设多样情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4.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在校园网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包括刊登心理文章、介绍或在线播放心理影视、设置留言版块进行互动),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大学生将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期计划和心理咨询热线、面询安排,从而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网络 (如电子邮箱)定期内部发行电子心理刊物等。网络不仅能有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能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渠道,也能为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总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5.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师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这些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方向背景的其他院系教师及辅导员。某种程度上,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多优势,如可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遇到工作困惑 (如难处理的心理咨询个案)时也可和心理学系教师进行交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之一。

6.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化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如何,与大学生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品质及其所处环境有关。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 (如自立、自信、乐观、感恩、希望感、心理韧性),为大学生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等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 积极色彩。

篇3

【关键词】 人格;适应,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37-03

在“应激-健康”的理论模型中,人格特点与应对方式作为2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国内的许多学者以不同群体为被试开展了大量研究[1-5]。梁宝勇等[6]指出,在制约一个人应对方式的3种主要因素中,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本研究借助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其人格特点对不同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不同影响机制,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体取样法,选取聊城大学252名本科大学生为测试样本,其中男生85名(33.7%),女生167名(66.3%);一年级学生127名(50.4%),三年级学生125名(49.6%)。测试时间为2006年3月6日至11日。采用集体测试方式,由研究者采用统一指导语完成。

1.2 工具

1.2.1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 由钱铭怡等[7]修订,共48个项目,包括情绪稳定性(Neurocicism,N)、外向性(Extraversion,E)、倔强性(Psychoticism)和社会掩饰性(Lie)4个分量表。本研究采用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2个分量表,其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6和0.77。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由解亚宁[8]编制,共20个项目,记分方式为0~3分,分别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计算总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68。

1.2.3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由李虹等[9]根据Goldberg的一般健康问卷修订而成,该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GHQ-20问卷共包括自我肯定、忧郁、焦虑3个维度,采用0~1记分法。本研究中,GHQ-20问卷3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62,0.61,0.69。根据Diener的观点和本研究的目的,把自我肯定维度的总分作为被试积极心理的指标,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心理越健康;将忧郁和焦虑2个维度的总分之和作为被试消极心理的指标,分数越高,说明被试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和AMOS 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为相关分析和路经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 由表1可见,情绪稳定与积极应对、积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消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积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心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

2.2.1 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的路径 根据对已有文献[10]和本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以外向和情绪稳定性为原因变量,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中介变量,以积极心理(自我肯定)为结果变量,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最终得到的最佳模型见图1。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 χ2=1.760,df=3,P=0.624,TLI=1.00,CFI=1.000,RMSEA=0.000。

由图1可见,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是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积极心理的有效预测因素(自我肯定被解释的方差百分率为30.6%)。外向对积极应对和积极心理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情绪稳定性在直接影响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同时,对积极心理产生的直接影响作用明显高于外向。说明外向的人格特点使大学生可能采取积极方式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有助于提高其自我肯定程度。情绪越稳定,大学生在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时越可能较多采用积极应对,而较少采用消极应对,因此其体验到的自我肯定程度也越高。

2.2.2 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消极心理的路径 建立人格特点影响应对方式与消极心理(忧郁与焦虑)的结构模型,并进行数据拟合。最终得到的最佳模型见图2。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χ2=4.678,df=3,P=0.197,TLI=0.967,CFI=0.990,RMSEA=0.047。

由图2可见,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是大学生应对方式与消极心理的有效预测因素(消极心理被解释的方差百分率为28.8%)。其中,外向对大学生消极心理的产生不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主要是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消极心理(间接贡献量为3.5%)。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消极心理均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还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间接地作用于消极心理(间接贡献量为3.1%)。说明外向的人格特点使大学生可能较多地采取积极方式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并进一步导致消极心理体验(如忧郁和焦虑)越少。情绪越不稳定的大学生可能较多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其消极心理体验如忧郁和焦虑也就越多,并且不稳定的情绪还会消弱其采取积极方式应对压力的能力,并进一步加剧其消极心理体验。

3 讨论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既有共同点,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外向只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而对消极应对的直接作用不显著;情绪稳定性既对积极应对有直接作用,又对消极应对有直接作用。说明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受其外向和情绪稳定性2种人格特点的共同影响,而其消极应对方式则只受情绪稳定性单一人格特点的影响。国内有研究者基于临床观察和其他研究者的发现指出[7],应激源、环境条件和人格是制约一个人应对方式的3种主要因素,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的决定因素。人格特征决定了一个人偏爱什么样的应对方式,这些偏爱的应对方式的组合,便构成了独特的应对风格。应对风格可以看成是人格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对其心理健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是共同点与差异点并存。外向对积极心理只有直接作用,其借助积极应对为中介的间接作用并不显著;外向对消极心理没有直接作用,而只有借助积极应对为中介的较小的间接作用(间接贡献量为3.5%)。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均有极强的直接作用,其路径系数在2个模型中都是最大的。情绪稳定性借助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为中介对积极心理的间接作用均不显著,对消极心理存在同外向特点相同的较小的间接作用(间接贡献量为3.1%)。从路径系数来看,外向和情绪稳定性借助积极应对为中介对消极心理产生的间接影响相当接近,而情绪稳定性对积极心理的直接影响明显高于外向,说明稳定的情绪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肯定程度,减少忧郁和焦虑等消极心理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4 参考文献

[1] 赵然,方晓义.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607-610.

[2] 胡赤怡,崔占君,戴晓阳,等.警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9):641-643.

[3] 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等.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4):282.

[4] 王渭玲,汪勇.276名医科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18-119.

[5] 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等.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75-76.

[6] 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Ⅲ: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7-9.

[7]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2-124.

[9] 李虹,梅锦荣.测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GHQ-20的结构及其信度和效度.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75-79.

篇4

【关键词】校园心理情景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24-02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在不断地提升。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强化心理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将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成为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一、心理情景剧简介

心理剧是由精神分析学派发展而来的一种治疗方式。20世纪30年代心理剧由精神科医生创立并发展起来。1980年,心理剧传入我国,我国心理咨询与教育心理学领域逐渐了解到这种心理治疗方式。心理剧通过成员角色扮演,模拟某种情景,在固定情境中体验情绪的变化,提高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并完善人格特质。

心理剧的情节、主题是围绕着角色人物进行的表演。人的内心矛盾冲突是可以通过心理剧的角色人物来展现的。主要的人物有角色扮演者、观众和心理咨询师。角色扮演者通过展现角色的内心冲突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观众通过体验角色的感受对问题产生共鸣。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剧的导演者和策划者。

二、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面对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校园心理情景剧的主要素材。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者主要是学生,他们熟悉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大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环境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心理情景剧取材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旁观的学生,都多少可以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者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从而因为共同的问题产生共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出,当人们意识到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后,内心的负面情绪就会有所缓解。心理情景剧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帮助学生表达心理冲突,宣泄情绪,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课堂设计的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学生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心理技能应用于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途径。把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使教学增添趣味性,符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心理情景剧类似于表演话剧的形式。这种形式让学生自己导、自己演,集知识、趣味体验于一体。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导演一部心理情景剧将会面临很多问题,心理情景剧的导演者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因此,教师作为心理情景剧的导演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会影响未来求职工作能力。但是,大学新生往往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因人际冲突引发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校园心理剧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人际互动平台。从心理情景剧的创作、舞台设计、角色分配、排练、场地的安排,所有环节都需要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在心理情景剧的设计、表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冲突,这样就给成员提供了解决人际冲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心理情景剧的排练表演过程中,会遭遇很多挫折和失败,这就要求团队成员彼此理解宽容,相互鼓励支持。同时,从心理情景剧取材来看,其多数涉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观众可以客观地观察其他人的人际交往问题,从而重新界定自己的行为,成员通过换位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心理情景剧中更多的是传递积极的情感,要求学生从正面去表达美好和爱的感受,用行动去传递积极的感情。

(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心理情景剧存在AB剧的表演形式,通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展示不同表现形式下的不同反应。将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消极的心理品质对比分析。正反面的表演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重新诠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提供积极的个性借鉴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处世方式,完善学生的人格特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校园心理情景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有资料表明,心理情景剧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校的课外活动。2010年以来,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把心理情景剧作为每年“5.25心理活动月”的活动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将心理情景剧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还是相对较少的。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4年开始尝试将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实践教学的方式,π睦砬榫熬缭诳翁媒萄е惺导进行了探索。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心理情景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

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模块教学,如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恋爱心理、学习管理、职业规划等。根据模块教学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第二,按照班级人数进行小组划分。一般每10人一个小组。按照小组成员想法自由选择“AB剧”表演。A剧表演小组进行正面积极取向表演,B剧表演小组进行负面取向表演。当其中一个小组表演时,其余学生作为观众观看。表演结束时所有成员进行总结、评价。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情景剧创作表演。为了避免流于形式的表演,教师要注意在情景剧表演结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总结,深刻领会情景剧表演所蕴含的心理技术和将此技术迁移到生活的方法等。

四、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学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情景故事成分多而心理层面成分少,过分夸张了情节的曲折跌宕而忽视了对内心活动的描述。学生创作过程中容易忽视心理活动的刻画而重视情节是否有吸引力,这就导致了舍本逐末,达不到心理情景剧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作心理情景剧时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情节展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前后变化,使观众通过多角度的观察理解不同视角下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处境。

(二)心理情景剧创作环节创新性不够。目前现有的心理情景剧剧本取材不够新颖,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创作心理情景剧剧本是心理情景剧表演的重要环节。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足,不能够选取身边新颖的题材,很难创作出既有丰富情节又符合心理学教学目标的情景剧剧本。为此,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着重介绍每个心理情景剧的主题和所要完成的目标,密切注意情景剧的情节设计符合模块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征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用化名的方式介绍身边的趣事,将选取的素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三)心理情景剧表演结束后的分享环节讨论不够深刻。心理情景剧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分享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心理情景剧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直接传授。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直接将结论公布给学生。在采用心理情景剧教学之后,教师把学生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通过观看心理情景剧,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最后形成结论,教师将结论间接地传授给学生。分享阶段是促使学生总结思考的重要阶段,学生最后完成思想意识的升华。目前很多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流于形式,学生热闹的表演背后却毫无思想体会,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虽然把分享环节放在最后,但是要对分享环节足够的重视。教师需要留给分享环节充足的时间,使心理情景剧切实达到学生掌握心理技术的目的。

(四)家长的协助参与会增强心理情景剧的实践效果。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因素。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背后都有着家庭教育的影子。学生通过心理情景剧掌握的心理技巧需要在生活中运用,这需要家庭环境的配合。因此,校园心理情景剧的设计、表演可以积极邀请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情景剧的设计可以取材于家庭生活,反映学生家庭生活状况。同时,教师将心理情景剧的分享内容反馈给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学生完成所学的心理技巧在生活中的迁移过程。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心理情景剧的表演中,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表演效果。

总之,将心理情景剧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教学效果。今后,教师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心理情景剧的设计和表演,努力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从生活中捕捉更多有价值的情景剧题材。同时,专业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指导和管理心理情景剧表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玉敏.心理剧在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应用[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15

[2]邓旭阳.桑正芹.心理剧于心理情景剧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

[4]周圆.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2012JGZ191);“情景式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2014JGB435)

篇5

关键词:“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046-02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年轻有活力的一族,也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随着“95后”迈入大学校门,大学生群体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国内社会的急剧转型及迅猛变革使得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而文化的多元冲击和物质生活的丰盈优越在给这一独特群体增添了更多活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且比例逐年增加。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因此,针对“95后”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问题的剖析及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一、“95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类型

1.环境适应问题。这类问题常出现在大一新生中,主要表现为“新生群体”对自然环境、校园环境、人文环境及自理自立能力上的障碍和适应性缺陷。当今“95后”大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在步入大学校门前只有极少部分学生经历过离开父母的集体生活,其独立生活能力及技巧极度匮乏。加之大学就读地距离自己的生长地近则几百公里、远则上千公里,气候、饮食、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地域性差异对其身体和心理的适应力无疑都是考验。尤其,入学之初正值军训期,放松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后,在面对较大强度的军事课程和体能训练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除了出现水土不服等生理状况外,心理畏难情绪逐日积累,进而对大学环境产生抵触甚至排斥,个别严重者会出现狂躁或抑郁的症状。

2.人际交往问题。渡过难捱的“新生期”后,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陆续涌现。高校辅导员们往往在经历了“接新期”的混乱和忙碌之后,又要投入到琐碎的人际矛盾调节事务中。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宿舍矛盾、授―学理念不同产生的师生沟通障碍、成长背景及处世观念不同萌生的两性关系及恋爱困惑、父母感情不和或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家庭关系僵化……百般千样、各不相同。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促使“95后”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加强,他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喜欢展现和表达自身的想法和看法,与此同时他们也渴望友情、期盼爱情。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往往因为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判别标准底线,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换位思考、不懂恋爱相处,无法得到真正的友谊和爱情,缺失了倾诉对象,从而产生苦闷、烦躁、自卑的情绪,进而演变成自闭、偏执等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而近年来,由于父母关系恶化或者教育方式的不当所引发的双亲与孩子间的沟通障碍问题尤为突出和明显,由家庭问题而衍生出的缺乏安全感、自卑、自闭、抑郁等大学生心理问题愈发不容忽视。

3.学习就业问题。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差别较大,没有班主任的时刻监督、少了家长亲人的耳提面命,自觉性、主动性占据学习的主导地位,学习环境宽松、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加之中学时期“到了大学你们就可以放心玩、随意学”的理念根深蒂固,许多学生在入学初期便出现学习主动性差、态度懒散、逃课等现象,甚至导致后续的挂科、留级、退学。如此“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使得“95后”大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同时,随着我国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将目光专注于毕业去向、保研难易、出国几率等,且取舍多受家人及朋友的影响,对自身的专业认知非常薄弱,兴趣也并不高,更加加剧了厌学情绪的滋生和发展。此外,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金融风暴的不期而至,学生在面临“就业”二字时不自觉的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自我定位不准、市场了解不足,岗位供需的现实情况与理想差距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落差,挫败感、悲观感由此而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压力型心理功能障碍”。

二、“95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95后”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其变革包含了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经济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碰撞和冲击。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稳定、不成熟阶段,心理脆弱、社会经验匮乏。在这种经济第一、效率优先的大环境下,高频、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特点致使他们极易产生各类心理困惑和功利主义强植观念,那么产生心理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平媒、网媒、掌媒等越来越多的渠道及平台为“95后”们的追新猎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网络的快速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并丰富了“95后”大学生接收新信息、新观点、新思想的速度及内容,他们不再需要走向人群、扎进人堆里去获取各种资源信息,而是可以便捷地通过QQ、人人网、微博、朋友圈等网络手段表达观点、交流意见、讨论时政、品析娱乐。他们的交友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同学、家庭聚会,而是借助短信、微信、网聊等即时沟通平台“聊天、谈心”,人际交往模式越发广泛、多元。然而正是这种“便捷”造成了当代大学生虚拟沟通能力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形成网络中的虚拟人格。一旦离开了网络、电脑、手机,他们极度匮乏的沟通能力和技巧便暴露无遗,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舍友矛盾、同学不和等问题接踵而至。

2.家庭环境因素。绝大部分“95后”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人员构成基本为“6+1”模式,即四位老人和爸爸、妈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养成模式。这类家庭往往对孩子过分呵护,家长们习惯于事事包办、件件亲为,致使孩子依赖心理重、独立生活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弱、自我中心意识强、团队合作理念淡薄。因此进入大学后,在面对集体生活中难免出现的摩擦和差异时,他们第一时间去追究对方的不足和过错,不会自审、自省、换位思考,更遑论相互理解和互相体谅。同时,家长的个性特征、处事方法对于孩子有着潜移默化、不可小觑的影响。专家指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家庭。如果孩子在一个充满暴力、教育方式粗鲁蛮横的家庭长大,那么他(她)的性格多为易怒、暴躁、多疑。

3.校园环境因素。高校是大学生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过程的场所及平台。高校的校园环境及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大学生的“三观”定位、习惯养成以及发展方向。在研究实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霸”的产生往往是以宿舍甚至班级为单位的,而逃课、泡网吧、沉迷游戏和小说等自我放逐行为也通常不以个例出现。可见,在“95后”大学生中,“群体影响力”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树立阳光正能量的榜样典范,在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环节上至关重要。

三、“95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对策建议

1.科学普查防患未然。新生入学后,面对全体同学开展心理普查工作。根据“DISC性格测评”、“UPI调查表”等科学、客观、量化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预判学生的心理问题及严重程度,进而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防范及治疗。对于已进行过咨询及谈话的学生进行情况跟踪、观察反馈,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患未然。

2.知识普及加强教育。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咨询、组织并安排心理健康活动及竞赛等课上、课下丰富多样的形式方法,在校园范围内营造助人自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内外兼修,从根源上引导学生形成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用知识和集体的力量影响并感染“95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自我提升的过程,帮助他们完善人格。

3.重视师资强化队伍。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方面资匮乏、人员短缺的情况。教师们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及处事方法往往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上,重视师资力量,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教育方法巧的师资队伍尤为关键。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学队伍的专业化、完备化,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格及训练要求,严格规范并设定相关教师的从业标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管理人员,如高校辅导员等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定期开展规范、系统的心理学辅导及培训,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宽学工一线工作者对于各类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方法技巧,全面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玮.浅论“9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J].教育论丛,2010,(22):161.

[2]刘辉.浅议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措施[J].职校论坛,2008,(14):253.

Discussion about "95"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LEI Rong-zhen

(School of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00,China)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30-02

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才愿望强烈。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1)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现实与教育理念的冲突,认知与实践的不协调,目标与理想的缺失,自我与社会认知能力的欠缺等问题,在社会适应、处理人际关系、应付压力和挫折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

(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性教育,它具有导向、激励、评价、凝聚、调节与转换等多方面的功能。它能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将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融入学习过程中,内化为大学生们的精神内核,塑造他们的理想,健全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提高他们的人生哲学境界。

(3)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完整人格的塑造与社会伦理的互动为主要方向,又要有体现民族特质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培养他们的伦理情操,完善道德建设,关注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会。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自我认知失调

大学生面对的是新的起点、新的生活方式。到大学里才发现人才济济,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从优越感、自豪感、自傲到自卑、自信心下降,意志消沉、压抑、焦虑、精神压力大,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的现象。这样的同学,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正确的思想引导,到了工作岗位也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优秀,嫉贤妒能,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发现,缺乏应有的理智,形成不健全的心理。

2.2 情绪不稳定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现不少大学生情绪不稳定,经常莫名其妙地焦虑、烦恼、浮躁不安。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沟通不良,形成性格缺陷,人际关系障碍,对一些小的得失耿耿于怀。

2.3 意志力脆弱

意志力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它体现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是成才者必备的优秀心理品质。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成长顺利,很少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在意志坚韧性上表现较差,无法承担较大的挫折和考验。

2.4 心理上自我调适能力差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一方面带来较多的择业机遇和较大的自由,另一方面也加重了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一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适应能力弱,缺乏自我调适能力。面对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打破了心理平衡,对前途无望,认为生存没有意义。这些同学,有很严重的依赖性和惰性,遇到问题和困难不能妥善解决,心理上陷入苦闷、不安、焦虑、紧张状态。人生难免苦与痛,人生在世,会遇到学习、成才、择业、交友、恋爱、疾病、死亡等种种挫折与打击,只有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才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

3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心理界、教育界长期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正确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对象是人,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学科研究对象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区别的,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往往是交叉存在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诸如恋爱、学习、交友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某些偏差和困扰,有些看似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其实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若能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去做工作,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密切相连的,在分析和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时,要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3.2 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高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具有比较独立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学生从小就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为塑造健康心理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入,还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因为许多产生心理障碍的深层原因往往涉及品德修养、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等。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心理指导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1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大学生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分析和集体咨询,把理论与学生实际问题相联系,以实例支持理论,以理论分析实例,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是硬性的理论灌输,而是真正满足学生知识的渴求。要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4.2 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在我国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有些看似是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其实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用坚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关心国家大事,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敏锐的洞察力,还要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接受系统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与技术的专业培训。

4.3 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咨询门诊外,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较多,在现实中,如果大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的萌芽出现,最先发现的常常是辅导员。而且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知识背景相似、经历接近,在大学生心目中,辅导员既是老师也是朋友,容易与学生沟通。同时,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其心理特点不同,问题不一。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及他们随年级高低发生的心理变化都应予以掌握,便于及时调动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4.4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给每一个新生发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手册,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采用大学生健康调查表对新生进行心理调查,建立新生心理档案等工作。可利用各种量表,通过测量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坚持追踪调查。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从一入学起就树立注重心理健康的意识,又可以了解学生过去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起到一定的防范和干预作用。

4.5 网络在线咨询

传统的心理咨询方法是用信箱和电话咨询,可以解除有的同学不愿当面咨询的顾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引进了网络咨询的新方式。现在许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都开设了自己的主页,一方面在网上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则设有在线心理咨询。在网上在线心理咨询具有匿名性,同时跨越了时空的限制,可以自在清楚地表达心中的烦闷和抑郁。

4.6 创设积极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载体,它用无声的话语传递大量的信息,对提升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对那些不愿去找心理咨询机构而又有需求的同学可以为他们多开展一些科普性的讲座等措施外,还要扩大校园宣传力度,比如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日等系列活动。或通过学校的校报、校广播站、校电台、校心理卫生协会、校园广告等校园媒介营造气氛,形成人人重视心理健康、人人追求心理健康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马向真.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3(2):176-178.

[2]叶湘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病理学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3(1):89-90.

篇7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示,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日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

篇8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途径

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学习、交流以及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众多的网络群体中,大学生群体可以称作网络的主力军,向来对新鲜事物敏感又易于接受的大学生对其钟爱有加,一旦“触网”、便迅速与之融为一体。[1]他们长期泡在QQ、微信、微博之中,广泛活跃于各大网站、论坛、贴吧和QQ群等虚拟空间。可以说,网络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信息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迷恋网络而退学、沉迷网络游戏而花费大量金钱的大学生不乏其数,甚至产生了长期上网猝死等惨痛悲剧。

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学生思想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因此,我们要针对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把握学生的思想和身心特点,尤其是掌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网络心理状态和网络健康状况,同时借助互联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对价值观念的引导,通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辅导,开拓网络思想教育平台等新方式,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合理使用互联网,实现趋利避害的目的,并且实现探索高校思想教育新方法,开辟高校思想教育的新阵地的要求。

1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因素

正如前文所言,网络是双刃剑,分析和掌握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提出解决办法的前提条件。

1.1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网络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相互交汇,社会经历较少的大学生中很难进行价值评判,很容易进行效仿。现如今诸如“宁可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主义、炫富主义等思想充斥网络,对尚未成型的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因此我们要重视加强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大学生良好的思想价值观念。

1.2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虚拟身份进行社会活动,让自己隐蔽起来,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可以促进害羞或者不善于交际的学生顺利开展沟通和交流,但是也造成了网络主题的不确定性和监督的困难,对大学生生活和交流带来不利影响。比如,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性让大学生认为不需要进行传统渠道的交流,压缩人与人之间交流见面的次数,沉迷网络天地,逐步固步自封,回到现实社会就会产生交流障碍。这种障碍的延续就会对大学生个性产生影响,导致孤僻、抑郁等问题。因此,在面对网络便捷性的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及时消除心理障碍也是加强网络时代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3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本身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已难满足网络时代的要求。网络的出现,对思想教育方式也产生了挑战,大学生对说教式的教育产生了厌倦,传统灌输教育不仅很难被学生轻易接受,甚至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2]现代教育更讲求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平等性,思想教育尤为如此,大学生思想教育要通过网络实现平等交流和沟通,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队伍也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强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学习,以便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络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水平。

2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途径能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要在高校思政工作队伍的带动引领下,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和自觉性,不断加强大学生的观念教育、心理辅导和自控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省思,自主认识到在网络时代里如何辨析优劣、如何将网络资源最大化地为已服务。

2.1提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网络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知识。这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果网络技能水平不如学生,便不能很好地对网络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在网络中受到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因此,培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网络技能水平,建立既有较高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力,又能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教育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要对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能进行考察,甚至纳入职称的评比,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促进他们学习网络、了解网络、合理利用网络,促进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适应网络发展趋势,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2.2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这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单一的,有因交际障碍产生的孤独症、抑郁症,也有自我控制力差导致的沉迷和人格的分裂,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首先是从理论上,结合中国大学生现状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进行区域网络心理状况研究,尤其是加强独生子女网络心理健康分析,挖掘与国情、省情、校情符合的因素,这样才能从大学生心理实际出发,研究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然后是从对象上,要注意对不同心理问题的研究,对不同状态下的原因进行分析,由共性到个性才能深入发掘出具体特点和原因,为思想教育提供具体的指导。最后是要从方式方法上,要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提高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网络化水平,可以实行网络调查、网上对话等,既符合网络特点又能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手段,提高研究数据和实例的可靠性。

2.3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活动,打造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平台。这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平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结合的有效手段。“解铃还须系铃人”,网络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思想健康产生影响,必须要积极应对,开展网络思想教育活动,打造成为教育的主战场、主阵地。一是要建立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站,这个网站可以不以思想教育为名,但要适应大学生需要,吸引大学生眼球,通过开展推广活动,让他们感兴趣,才能收到实效。二是要开展网络思想教育活动,比如就网络心理健康开辟交流论坛,开展网络心理讲座等活动,宣传正确的网络观念,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和交流时间。三是要注重网络和现实的结合,要及时通过网络发现学生问题,及时通过线上的交流及时进行师生互动,严重的要通过线下一对一的交流开展心理疏导活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苗头,及时发现并进行解决。要重视网络讲座和现实思想教育的结合,在日常教育中也要让大学生了解沉迷网络会产生的影响和危害,提高学生思想意识,增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2.4提升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努力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这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和努力方向。思想教育的目标就是实现大学生思想、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教育的目标也是通过外在作用进行辅助,实现自我管控、自我防范、自我提升。因此,要把教师疏导和大学生自我管控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水平。大学生进行自我网络心理健康调适是其主动的行为,也是防范的动力来源。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模式的工作理念,变说教、灌输为引导、疏导,通过对网络利害关系的阐述,调动他们自我控制的积极性,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调适中来,潜移默化地改变思想观念。思想教育工作者还要通过各种心理调适活动和发动学校心理健康社团力量,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变教师约束为主的思想教育模式为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

2.5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充分发挥道德的教育和引导力量。这是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思想与道德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没有健康的思想观念会影响道德观念的形成,同样没有良好的人格素养,势必会影响平时遇事时的思考。因此,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是加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强化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文明发帖、文明交流,不要动不动就在网络上进行漫骂;要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要对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予以抵制;要引导大学生合理上网、健康上网,不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内容,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3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

篇9

[关键词] 大学生;大一学生;融入大学生活

每年九月,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带着实现自己理想的录取通知书,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个过渡阶段,都会有不少大学新生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一系列的情绪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关注和恰当处理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同学们的大学生活。

1、案例简介及分析

案例一:失眠的小张——很努力适应却总做不好。小张自从开学就经常失眠,到现在快三个月了——他不但经常睡不着,即使睡着了还总做梦,以至于第二天醒来就觉得自己没睡过一样没精打采。不仅如此,白天他也总是焦躁不安,总觉得会不会还有什么没做好?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长久失眠搞得本人非常烦恼。

大学生适应不良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焦虑情绪,表现心神不宁,焦躁不安,失眠,无端担心自己做得好不好,甚至对自己没做好的事的负面影响扩大化,更是自己吓唬自己。

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原来小张是个性非常要强的男生,从小一直品学兼优。他的父母为了能让他静下心来学习,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起居。大学一开学,他就发现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很多他想都没想到过的困难,但他并不服输,一心要把这些事情都做得更好,于是他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甚至连自己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也开始怀疑。白天思虑过重,晚上自然也就睡不踏实。

针对这种情况,我给小张的建议有三点:首先是学会接受现实,明确他和其他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同学相比是有些不足,这是现实,着急会起反作用,倒不如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其次是虚心学习,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我们必须把它当做自己的必修课来学习;第三是不可急于求成,既然是学习,那么就需要一个过程,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正所谓欲速不达,越是着急想要做得和其他同学一样好,焦虑情绪自然越严重。

案例二:忧愁的悦悦——梦想破灭看什么都烦。人如其名,悦悦本来在高中时是个非常开朗的女孩,但自从进入大学后,她就变得郁郁寡欢,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几乎不和同学们说话。有时,同学们还能在熄灯后听见她在被窝里偷偷哭泣的声音。同学们都怀疑她患了抑郁症……

大学生适应性差的第二种常见表现是忧郁情绪,自卑、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不爱和同学们交往,自我封闭。也可能会出现失眠的表现,以及吃饭不香,或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恶心、腹泻等。乍一看像是抑郁症,但其严重程度要轻一些。

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原来悦悦在高中时代学习成绩非常好,立志要考名牌大学。然而,她却在高考时发挥失常,无奈来到了西京学院。当她听说现今民办大学生就业不是很理想的信息后,自信心一度受挫。于是,在大学一开学,就发现自己对于理工专业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兴趣,开始后悔自己的高考失利,更无法在内心中接受现在的这所大学,整天沉浸在后悔与自责的心境中,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状态越来越不好。

其实,每个同学都可以说是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走进大学的,一旦他们看到的现实与脑海中固有的梦想之间产生落差时,都会引起他们对新生活的抵触情绪,落差越大,这种情绪就越强。以至于有的学生会丧失了自我调整的信心,忧郁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了。

但是,既然已经落实了学校专业,我建议她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放弃自己不现实的梦想,而用心去感受现在这所大学的快乐生活。另外,通过学科导论课程、专业老师答疑、学生社团等各种活动,帮助她建立了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并教育她好好学习,争取为四年后的考研打下基础,以便尽可能在其他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圆自己高中时期未完的梦想。

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她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开朗,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所以“梦想有时也会阻碍现实的眼睛。”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更无可预知将来会发生什么,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感受今天的快乐和成功!

2、案例启示

这两则案例只是大一新生中的典型事件。实际上,每年大学新生入学之后都会出现心理不适、情绪失落和心理落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不适应问题。因此,就要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帮助和引导大学新生积极调整心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

首先,建立大学生心理调适的长效机制,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具有隐秘性和不可预见性。所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也注定是需要长期关注和随时干预与疏导的。最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让学生客观看待所遭受的挫折、落差,把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看成是一种不可避免和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次,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保护学生隐私。大部分新生对心理问题经常是避而不谈的,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要注意维护学生尊严,保护学生隐私。每一个年轻人都有一颗易感的心灵,学生能找辅导员沟通和汇报情况是基于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在工作中一定注意工作方式,如果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学生,不仅问题不能解决,对学生和他周围的同学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最后,辅导员要注重能力积累,提升工作综合素质。 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只是辅导员要做的工作的一部分,在众多的工作中可以发现很多工作需要综合多种知识和能力才能够完成,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政治理论素养,还需要懂得一定的法律、心理常识等,这样才能够提升工作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辅导员要肩负起学生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指导者、行为的监督者、纪律的管理者等多种角色。在众多的工作角色中,千千万万的辅导员用自己的方式关怀着学生的成长,这个过程中,有欢喜有泪水,有成功有失误,可是辅导员们对学生那颗关爱的心是始终不渝的。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可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事情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命运。

我想学生们需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支撑,而辅导员对学生的爱的倾注,对一个个绽放生命的宽容、理解和爱护,尽管不胜言语,却抚慰激励着每一颗善于感知的心灵;这些无法言明却又厚重无比的爱汇成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为此,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张玉堂.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新生如何快速融入大学生活教程——安全逃课[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

 

兼具“民、独、优”特点,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独立学院,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贫困生相比,独立学院贫困生因学校体制、就业压力、家庭条件等因素呈现一定的独特性。正确分析并掌握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特点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贫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在学费昂贵、有“贵族学校”之称的独立学院,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更为突出。贫困生大多来自城镇下岗失业家庭、农村和偏远地区,与同班级、同宿舍内家境富裕、出手阔绰的同学相比形成巨大反差,对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的差距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刺激。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8%的贫困生因家庭贫困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或“难堪”,36%的贫困生不愿意与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交往,46%的贫困生在与同学相处中“怕被同学歧视”。

2、过度的自尊心理

独立学院贫困生家境贫寒,但困难的环境磨练出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的性格,渴望成功,希望自立自强、自食其力,非常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更加不愿意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家庭状况,生活困难羞于启齿,抗拒学校师生、社会善意的同情和帮助,更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而是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这种过度的自尊心理,使得学校和一些党团组织想伸手帮助他们,却不得其法。

3、持久的焦虑心理

某些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经常面临生活危机,每花一元钱甚至几角钱都要精打细算,每年勉强交上学费后,又要为下一年的学费大伤脑筋;有的贫困生在求学的同时担负了家庭对自己过多的期望,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

4、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贫困生往往缺乏坦然面对和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公开自己的贫困身份,也不希望被别的同学察觉自己的贫困处境。由于经济压力无力支付与同学一起游玩、聚餐、过生日等活动的费用,只好在各种活动中悄然隐退,不敢与同学有更加深入地交流。

二、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客观环境因素

1.1经济压力

独立学院是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国家不直接投入办学经费,学生的学费均按照办学成本收取。调查显示,东部地区独立学院学费均在1.5万元以上,中部地区独立学院学费也在一万元左右,即使在学费较低的西部地区,也要万元左右,这就使得独立学院贫困生与其他家庭条件优越同学之间的“贫富差距”相对于普通高校大得多。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2就业压力

首先,独立学院仍是新生事物,其毕业生还没有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其次,很多用人单位仍把有无奖学金视为毕业生是否优秀的衡量指标,而独立学院贫困生在校期间为解决生活问题忙于兼职打工,学业往往不够优秀,许多奖学金也因此与他们无缘。再次,当前就业市场游戏规则仍极不完善,任人唯亲、关系效应等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

1.3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要求和期望是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自立自强,但社会自身存在的消极因素也给贫困生造成了严重困扰,如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冲击着积极的主流意识与价值观,使贫困生的心灵受到摧残和侵蚀,造成贫困生对社会寄予他们的积极意愿产生了怀疑和误解,易产生叛逆情绪,甚至出现了道德的滑坡,如恶意欠贷、考试作弊等。

2、自身因素

2.1性格特点

长期经济困难很容易造成某些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也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对外界事物不关心或缺乏兴趣,表现为孤独、冷漠等,自然会影响到与他人的交往。他们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敏感、孤傲、猜疑,久而久之必然在自身与他人之间造成心理隔阂。

2.2自信与自卑的矛盾

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所有大学生一样,充满了理想,敢想敢为,但因为没有考入理想的一本、二本大学,认为独立学院档次低,感到失落、自卑,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而优则仕”、“学习改变命运”的传统思想以及周围人通过考入重点高校而取得成功的实例再次抨击着他们尚不成熟的心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有不甘却又不可奈何的矛盾,极易对他们形成困扰。

3、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心理健康。高昂的学费、沉重的生活压力,迫使父母终日劳作,极少与子女深入交流,更无暇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论文参考,心理健康。这些贫困生无法为自己的苦闷和迷茫找到好的宣泄对象,终日淤积在胸,久而久之,极易形成自卑、冷漠等性格。

综上所述,要帮助独立学院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健康的人格,可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课程,加强贫困生自身修养;(2)完善教学建设,树立良好学风;(3)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自下而上”的贫困生档案,确保经济、心理救助落到实处;(4)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就业压力。(5)与贫困生家庭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援助,扩大心理辅导范围。

参考文献:

【1】柴敏.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前沿,2003(10):121-123.

【2】侯占伟.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与对策[A] .西北医学教育,2008:83-85.

【3】黄希庭.人格心理学[H].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4】兆吉.高等学校教育心理学[H].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黄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成才之路200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