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文学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文学读书笔记

篇1

关键词:全民阅读;读书笔记;经典;大众化;出版路径

2022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这是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九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全民阅读已达成社会共识。然而,我们又处在快节奏、高消耗的现代社会,很难拥有充裕的时间慢慢地消化经典。一方面是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是碎片化的时间对现代人阅读造成种种客观限制。这种矛盾促使读书笔记类图书兴起。所谓读书笔记类图书,一般指作者将经典作品拆解,并从自己的角度重新解读的图书。众所周知的有“文学讲稿三种”“世界名人书话”“大家谈大家”系列等。读书笔记类作品,能够在经典名著与全民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为篇幅简洁、论述生动,让读者在品味阅读乐趣的同时又能获取知识。”[1]于是,读书笔记类图书逐渐在图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大众阅读中不可忽略的亮点。笔者即以读书笔记类作品为例,探析经典大众化的出版路径。那么,在策划、编辑读书笔记类图书时,有哪些具体思路呢?

一、切中当下,回应经典

策划优秀的读书笔记类图书,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比较关键。

(一)掌握大众心理,找准选题切入点

策划面向大众的读书笔记类作品,既要准确感知社会发展的脉搏,又要捕捉人性中永恒的课题。这样就能在经典作品中挖掘出“常”与“变”的因素,编辑既要鼓励作者以当代人的眼光洞察经典作品中曾经被忽略的细节与伏线,又要在作者的解读中提炼出与读者共情的市场卖点。在“不隔”的阅读体验中,读者才存在被启发的可能。如果麦文化出品的押沙龙新书《读水浒——人性的十三种刻度》,上市不久便好评如潮,当月在豆瓣读书平台跃升至“文学图书热门榜”前十位;3个月内,当当网累计有13447条好评。关于《水浒传》的读书笔记层出不穷,这本书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得到易中天的推荐以及收入陈洪绶《水浒叶子》中经典人物版画之外,也源于编辑对这本书亮点的精准提炼,宣传文案写道:“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抽丝剥茧地深入林冲、武松、宋江、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普通人,变成了普通中产阶级、小公务员,变成了我们身边的人。”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观照几百年前的小说人物。作者从不变的人性出发,打通了今古之隔。这一类的读书笔记,自然能唤起读者广泛的共鸣。

(二)寻找助力,建立智囊团

编辑作为杂家,需要对各个学科都有所了解,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局限,编辑往往不能像某个领域的专家那样深耕某个学科多年,充分了解学科概况和学术前沿情况。尤其是策划一套读书笔记类丛书时,编辑更需要整合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组建智囊团,哪些权威的作者值得争取,哪些经典的作品值得挖掘,哪些前沿的方向值得探索?智囊团常常会给编辑提出理性而中肯的意见。这样选题策划至少在大方向上不会有太大偏差,也推动着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由著名学者丁帆、王尧先生担任总主编的“大家读大家”丛书,便是广义的读书笔记。这套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译林出版社出版,邀请当今人文大家深入浅出解读中外名家名作,让普通读者也能在删繁就简的阅读引导下走进文学的殿堂。这些重量级作者均涉及不同领域,如毕飞宇属于小说创作领域、李欧梵主攻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田晓菲来自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等。编辑难以对每个领域都了如指掌,在这种情况下,丛书主编便在某种程度上担任智囊团的角色,他们所具有的创造力、教学经验与学科视野,对于选题策划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深入浅出,依托经典

读书笔记类图书须以经典作品为依托。其中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一)经典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读书笔记建立在对经典的解读中。它绝不局限于将“经典”重新说一遍,而是要融入作者自身的知识积淀与人生见解,为读者拓宽认知经典作品的维度,让经典作品重新焕发生命力。一部读书笔记是否具备上述能力也是编辑判断其优秀与否的关键标准。王安忆在《谈话录》中谈到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她认为,19世纪的作家好像银行,比如托尔斯泰,精神内涵是取之不尽、可以再生的。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强调的是经典不断被认知的过程。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更是强调:“聪明的读者在欣赏一部天才之作时,为了充分领略其中的艺术魅力,不只是用心灵,也不全是脑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读的。”[2]《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历年来对这几部作品的读书笔记层出不穷。而优秀的作者,总能站在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学术视野上另开新见,如格非的《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田晓菲的《秋水堂论<金瓶梅>》,即使前人的解读已经备矣,他们依然能让经典焕发生命力,成为大众读者敲开“红学”“金学”等的入门之书。

(二)读书笔记是经典导览图

精彩的读书笔记,就像一幅导览图,带领读者进入经典的幽秘空间。最典型的莫过于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纳博科夫担任着世界文学的导游。对于读者来说,经典的诠释者与经典本身同样重要,生搬硬套的文学原理不足以被列入经典的行列,需要诠释者融入自己的感性与理性,甚至自己的创作经验,这样才能达到与经典对话与沟通的效果,才能如导游一般,带领更多读者领略经典的奥妙。上海译文出版社在编辑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时,点明了读书笔记的理想标准:作家解读作家,天才剖析天才,经典成就经典。近年来,国内比较典型的有“大家读大家”书系,作为多年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至今已经出版了四辑,陆续收入毕飞宇的《小说课》、田晓菲的《七发》等。“大家读大家”丛书包含两层含义:请当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深入浅出解读中外大家的名作;让大家(指普通的阅读者)共同分享大家(在某个领域内的专家)的阅读经验。让前一个“大家”放下身段为后一个“大家”做普及与解惑的工作。换言之,也类似于导游的工作。这种互动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让两个“大家”合力推动全民阅读,使其朝着一个既生动有趣,又能轻松获得人文核心素养的轨道前行。在“读大家”的过程中,作者从另一个维度和视角带领读者游览中外文学经典这一座座知识的花园。

三、庄谐结合,重塑经典

读书笔记类作品的庄谐结合,主要体现在学术性与大众性的统一。它是轻学术图书领域的重要分支,以学术为根基,但不似纯粹学术图书般引经据典,正襟危坐,而是轻松简洁,娓娓道来,在不经意间把一些道理和知识注入读者心中。这也是读书笔记类图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为实现两个效益的统一,编辑需要在内容和装帧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内容

1.编辑需要学会挑选作者。一方面,编辑选择的作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既能够吃透经典文本,又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讲故事的才能,融合科技、经济、社会、历史等知识点,纵横捭阖,有血有肉,才能增加图书的可读性。对于学术专著,学者往往喜欢探幽发微,只关注一片树叶;对于读书笔记,则需要以小见大,关注一整片森林。因此,“绝非专业视角上的简单整理,而是一次跨学科的融会贯通,需要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突破”[3]。另一方面,编辑需要建议作者,读书笔记的有趣好读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术素养基础之上。如果没有轻松好读的阅读体验,就起不到沟通经典的作用;如果没有以扎实的学术素养作为基础,那么读书笔记就流于空泛与油滑。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文献就极为关键。读书笔记通常可以作为某部经典的入门指导,文后的参考文献则给需要进一步延伸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搜索线索。2.编辑需要对书稿进行再加工。读书笔记类图书,内在结构极其关键。这就要求编辑对书稿中相互独立的篇目进行整理,梳理内在的框架、贯穿始终的主题和逻辑线索。以笔者所编的《以读攻读》和《始于一次分神》为例,这两本书都是读书笔记,《以读攻读》作者但汉松,深耕现当代美国文学及批评理论多年,有极为深厚的学术素养。书名的字面“以读攻读”便是贯穿全书的主题,点明作者对经典如同攻城鏖战的耐心。此外,《以读攻读》篇目大部分聚焦在对西方经典的解读,编辑建议作者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篇目整理出清晰的结构框架,于是,这二十几个篇目最终分为四辑,每一辑设立了一个辑名,分别是重量、影色、书人、短读,让原本分散的篇目形成结构严谨的阵型。《始于一次分神》是学者胡桑读书笔记的结集,该书涉及辛波斯卡、昆德拉、略萨等著名作家。作者解读的经典,散落在不同的时空。但全书依然有贯穿的主线,即作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分析始终秉承“文本细读”方法;此外,还有一条暗线贯穿全书,即作者在自序中谈到,创作这些作品时的灵感都出现在日常“分神”的状态。于是,编辑与作者商定,将书名拟为《始于一次分神》,让这本读书笔记关联起日常生活某个灵光一闪的瞬间。

(二)装帧

与内容相比,装帧同样重要。读书笔记的装帧设计应有较高的市场识别度。一般来说,读书笔记较宜在学术类图书简洁大气的风格上添加趣味性的点缀。比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文学讲稿》三部曲,即以作家的手写稿与插图铺满封面,这是一种贴近读者的设计,还原了这套书系的故事场景与时代氛围;再如《始于一次分神》,编辑特意邀请插画师绘制了一个脑洞大开的小女孩,暗合书名“分神”二字,使这本读书笔记变得生动有趣,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如《以读攻读》,封面虽然没有插画元素作为点缀,但是设计师巧妙地运用了书名文字的编排,将书名和辑名各自拟了一个英文标题,布局在封面各处。让这本引经据典的硬核读书笔记显得颇为洋气与雅致。

四、多元营销,分享经典

策划编辑读书笔记类图书的过程就像一场需要打满90分钟的足球赛,新书摆上货架并不意味着编辑使命的结束,而是代表比赛下半场开始了。如果期待这本书被更多读者翻阅,必然需要继续跟进营销。关于读书笔记,编辑也采取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方式,多管齐下,更加灵活,适应于当下的融媒体时代。简言之,营销方式可以分为线上营销、线下营销以及与作者联动。

(一)线上营销

线上营销拥有见效快、传播快、流量大等优点。随着读书笔记推向市场,渐渐形成口碑,引发书评人和读者在豆瓣、当当、凤凰网、亚马逊等相关社区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网络传播,建立起一个更高效的图书传播渠道,实现以点带面的营销效果。反过来说,读者通过网络反馈的建议和想法也可促进编辑产生新的策划思路。

(二)线下营销

与网络营销相比,线下营销探讨的主题更为集中,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考。比如思南经典诵读会,是很适合读书笔记线下营销的场地之一。首先,因为在场的听众多为年轻人,他们对人生的困惑、对未来的思考更敏感,在新书的诵读与理解中,作者、听众和读书笔记之间形成相互解惑的场域。其次,现场诵读、提问、答疑的方式,让经典以及经典的解读呈现丰富意蕴,也让一本读书笔记的内涵实现更多元的延伸。

(三)与作者联动

编辑在策划选题时,最好能让作者尤其是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作者参与选题策划,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与读者建立立体化的营销传播组织架构。作者吸引读者成为粉丝,粉丝在参与主题策划的同时,也实现了图书的后期营销[4]。此外,读书笔记的作者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网络流量。在豆瓣、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均积累了数量可观的读者粉丝,并且与相关的阅读公众号有合作。与作者联动,读者定位比较准确,易于实现精准营销。比如《始于一次分神》,营销始终围绕作者活跃的几大平台,策划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在有赞平台推出了作者限量签名本,200本签名本在一夜之间售罄。

五、结语

随着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读书笔记能够在经典与大众之间起到关键的领读与沟通作用。同时,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大众阅读选择面更广,对阅读对象更加精挑细选。因此,越来越多的读者信任经历过时间淘洗的“源头”作品,即经典。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笔记成为叩开经典的不二之选。它不仅成为近年来图书市场上的一个新兴品种,而且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依然存在丰富的可开拓、可挖掘的空间。它依托经典,又重塑经典。它在对经典的诠释中,自身也会成为经典。

参考文献:

[1]罗秋香.开放智性资源,促进大众阅读:关于“轻学术”类图书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J].编辑学刊,2019(2):74-77.

[2]纳博科夫.文学讲稿[M].申慧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5.

[3]钱方针.从文津图书奖看学术图书如何走近大众[DB/OL].上观新闻-视界·视点.

篇2

一、总体实施方案

师范生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展开改革。要点如下: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1)为使教学回归文学本体,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审美素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阅读”的原则,突破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模式,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打破教材章节割断和时间限制,将分散的知识纵深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教学。(2)与新时代语境、师范生特定培养目标协调,在现有教材内容陈旧的情况下,自创性适当增加新的专题板块。(3)为增加教学的生动感和及时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形成教、学良性互动,在自主编写出较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学科网站、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和灵活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1)为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其师范专业素养,帮助学生组建课程学习团队。各队每学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教师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予以综合打分,作为该组每位成员的统一成绩,按平时成绩的50%计算。(2)为提高学生作品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借鉴王晓初教授2011年提出的现代文学课改思路——要求全学期学生写作读书笔记共15篇。其中2篇以电子文稿形式随时发送给教师,教师给出精要点评和修改意见。其余13篇读书笔记期末一并检查,并给予成绩,两次成绩各占50%,计算为平时成绩的50%。(3)学生课程成绩按期末60%,平时成绩40%计算。

二、具体实施方案

遵循上述整体改革思路,具体应从教学目标重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1.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素养,对其就业产生一定的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推行以教学内容和作业形式专题化、课程学习团队化为标志的专题化教学。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①将授课内容整体分为几大板块——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重要文体发展演变及代表作家作品;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与师范生专业实际存在密切关联的“儿童书写”等。各板块再细分为若干专题性内容。②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及时有效性,形成教、学良性互动。(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演和读书笔记形式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全班各学习团队每学期完成专题讲座一次,作为与任一专题性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延伸阐释:各组成员集体协商确定专题内容和基本思路后,每人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进行文字润色,最后由一位或几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成讲解,组内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作品朗诵等辅工作,教师和其他组成员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考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2.为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作品阅读、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主要进行如下工作:(1)提供50部审美价值、时代特质兼具的作品阅读书目(含必读、选读两部分)。(2)利用课堂教学,示范性地解读各范式经典作品,解读中适当融入文学理论视野,尤其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教师推荐国内外相关经典论著(李健吾著作、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等),以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提高解读能力。(3)借助各种形式展开师生、生生之间有关作品细读的对话,促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理解。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电子读书笔记进行深入点评,对有关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定期针对学生电子读后感情况予以全班范围内的及时辅导;各学习团队内部进行读书笔记互相批改工作;全班每学期举行两次有关必读作品的读书笔记现场交流、讨论活动。(4)以考促学,通过考评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深入阅读积极性。专题化、对话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遭遇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师生齐心合力予以克服,通过实践不断对原有思路和具体内容予以反复调整,从而将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李红霞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篇3

“什么是幸福呢?就是知足,别的没有什么。”这是作家高尔基所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其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后是一位幸福之人。总而言之,快乐求知修德幸福也。下面结合读书来谈谈我与师生的幸福成长。

一、在自身提高中,注重读书常态

苏霍姆林斯基反复强调,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那么校长教育思想的领导来自哪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校长教育思想的源泉就是读书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工作二十多年来,我始终追求“让读书成为我的生活常态”,坚持每日做到“五个一”:读万字文,写500言,思一金点,诵一美篇,背一经典,目前我分别拜读了孔子、莎士比亚、陶行知等中外名人书籍近600本,背诵了《论语》《琵琶行》《诗词》等经典篇章200多篇,读书笔记达200万字。惜时如金,取法乎上,在高雅的境界里读书学习,感觉是快乐的、欣慰的。

二、在反思提升中,注重博文撰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在读书的同时,还借助于博客进行反思。自2006年建立博客我撰写的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花絮达一百多万字,2007年还被评为国家博客之星。并且2008年3月还出版了22万字的个人专著《幸福的教育守望者》一书,得到了领导、同仁的一致好评,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

三、在教师发展中,注重读书引领

作为校长不但要注重自身读书提高,还要引领教师在读书中提高素养。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十多年来,我给教师推荐了《论语》《爱弥儿》《教师的建议》等近300本经典著作,还带领教师开展了“我与书同行”“生命因读书而精彩”“浸润书香幸福成长”等系列读书论坛活动,班子、教师会前开展1分钟美文诵读欣赏,在博客上为教师提供佳作,真正把读书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师高山仰止,见贤思齐,感受到名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四、在学生成长中,注重读书渗透

1.品读经典,让孩子争做博学少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宋词唐诗、诗词等经典名篇,使学生不但学习子贡的“闻一知二”,更要学习颜回的“闻一知十”。加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还在学校开展了多次“走进经典,润泽心灵”诗歌展示会。尤其是在2013年庆元旦的“品经典之韵唱幸福之歌”联欢会上,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领导、学生家长、老师们赞不绝口。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经典文化的博爱思想、励志意念、感恩情怀渐渐滋润孩子们的心灵,使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随时积累,为孩子习作打下基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们注重让孩子随时阅读经典佳作,加强积累好词佳句的能力,除了从书本、报刊获取以外,还让他们从生活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源。比如;课上孩子说出的不经意的一个词语,不留心的一个佳句,都要积累下来,学生在与家长谈话、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不同场景的言语与思考,都及时写下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样日久天长孩子在习作的过程中就有了丰富的语言,他们自然就会呈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在千均任翕张”的激扬状态。

3.借助笔记,为孩子开启灵动才思。“松声竹韵”“书海遨游”“沧海一粟”“学海无涯”“小贝壳”等这些琳琅满目的读书笔记题目,都代表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彰显着孩子们不可估量的潜力。如:“松声竹韵”,这是虞邦幸同学,在看明朝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所受的启发,孩子们饶有兴致的讲述名字的由来,潜心思考着笔记名字的新意,把读书笔记的名字作为快乐习作的延伸点。

4.演绎“三名”,让孩子触发感恩情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让孩子从小多阅读名家名作,多欣赏名家演讲,多聆听名家名曲,孩子在这样高雅温馨,境界极高的环境中成长是健康的、高效的。为此我校开展了“三名活动”的探索。即:学生每学期阅读两本名著,每月让孩子欣赏一个专家演讲,每天聆听一段名家名曲。还要结合教学演绎好“三名工程”,也就是要做到阅读名著写读感,欣赏演讲抒情怀,聆听名曲练书法。就这样,孩子们在“三名活动”的构建过程中熏陶着、快乐着、成长着。

篇4

一个杰出的教师,一个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是也首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阅读意味着接近一些将会存在的东西。”教师需要用专业的学术著作武装自己。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教师而言,读专业性经典好书,就是最重要的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上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想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专著,就应当在你所教的学科领域游刃有余。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并不热爱读书,一谈到大部头学术著作就大呼头疼。这里涉及如何理解和界定“阅读”两字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阅读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或者说四种层次:一是功利阅读,这往往是一种为了生存需要的阅读,如读教材教参,读考研考级的书,读炒股投资指南一类的书;二是休闲阅读,或曰“泡沫阅读”,如武打言情小说、钓鱼下棋、养花种草等书籍;三是低度阅读,即读报刊文摘以及知识汇编、奇闻轶事一类的书籍;四是经典阅读。政治、哲学、宗教、科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传世经典,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而被后人接受,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发展强大的推动力量,也是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最有效的媒介和营养。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尤其要重视能够提升职业素养、影响心灵和精神世界的经典阅读。经典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经常进行经典阅读的人,才可以称为“读书人”。这里讲的有利于备好课、上好课的专业性学术著作,也属于经典之列。台湾学者高希均说:“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我觉得教师应该重点读好三类书:熟读教材,精读经典,泛读文史。

首先要熟读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能先抛开教参,抛开课堂,抛开学生,先做课文虔诚的读者,把课文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读上几遍,和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谈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也让学生谈体会,写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师生之间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教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定深受学生欢迎。师生一起用心去感悟课文,阅读后一起为课文写点读书笔记,少一些对课文的条分缕析,少一些对课文的肢解讲解,多一些咀嚼品味,多一些互相交流。如果能做到这样,学生就不会讨厌读课文了,学生的视野就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就能够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是大有裨益的,而良好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定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其次要精读经典。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这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只有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较好地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有生命力的课堂,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薛瑞萍老师仅仅两年时间,读过的教育理论书籍接近20种,有《给教师的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韵》等,读书笔记则积累了20多万字,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见证了其吸纳教育理论智慧、确认并完善自身教育实践的完整过程。薛瑞萍说:读进教育理论,需要心平气和;目前的我,读进教育理论了,才算平心静气。这种平静,是植物扎根沃野——贪婪地汲取地泉、吸收阳光、沐浴雨露、享受清风时候的大喜悦。真正的成长需要宁静,静悄悄地成长的快乐。

再次要泛读文史。要读社会、历史、人文等通识性书籍。教师需要渊博的知识,阅读这些书,既有涵养人文素质的价值,能够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使教学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篇5

 

小学生朗读比赛计划1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主诵:《三字经》,优秀古诗文10首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游子吟》

 

三、四年级主诵:《弟子规》,优秀古诗文20首。

 

《游园不值》、《村居》、《春日》、《咏柳》、《回乡偶书》、《小池》、《山行》、《梅花》、《江雪》、《古朗月行》、《绝句—迟日江山丽》、《江南春》、《悯农——春种一粒粟》、《忆江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寻隐者不遇》、《早发白帝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竹石》

 

五、六年级主诵:《论语》,优秀古诗文30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七步诗》、《滁州西涧》、《浪淘沙》、《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长歌行》、《望天门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渔歌子》、《寒食》、《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元日》

 

三、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晨读课的30分钟时间,以及每周一节的班队课时间,组织学生诵读,语文老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与。

 

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天早晨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班队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之星”。学期结束,由各班级选出本班的“经典诵读之星”,学校的橱窗内集中展示各班的“经典诵读之星”。

 

5、各班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雷人”、“诵读能手”,在班级内上公告栏。以此激发学生们诵读热情。

 

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7、学校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8、学生用一本笔记本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重激励,忌强迫,不让学生觉得是负担。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阅读书目

 

向全校学生和教师推荐阅读书目。推荐的书目中包括文学经典、思想修养、文学艺术、教师技能、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推荐的书籍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六、学习形式

 

开展读书活动可采取自由结合或个人自学的形式,学生可按班级、年级组织学习,教师也可按年级组、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

 

七、具体实施办法

 

书香校园建设,要服务于师生高质量的阅读需求,要将校园建设成对每一位师生开放的图书室:充分发挥图书室、图书角的阵地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师生读书活动的指导,继续将“阅读活动”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开设阅读课,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一)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诗词。

 

一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20首;

 

二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3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40首;

 

并为学期末的经典诵读比赛做好准备。(以新课标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篇古诗文为主)

 

2.必读书目——根据学校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

 

坚持写读书笔记,学期末举行读书笔记评比。

 

(二)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1.凭借我校各班已有的图书角,每月作好一期新书介绍工作,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班主任要积极做好每日的图书管理工作,以确保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

 

2.认真上好每周一节阅读课(一年级除外)。

 

3.每周一、周五中午早读时间为学生读书时间,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学生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低年级可以老师读故事给孩子听,听后并请学生交流故事及感想,或者指导学生书写“小小读书迷”;中高年级可以老师指导学生书写“采蜜集”,并交流,也可以上阅读指导课。(见附件)

 

4. 每月完成三次“采蜜集”或“小小读书迷”。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摘录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一两句写写感受;中、高年级的孩子则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读书笔记,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精美的小插图。每月进行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5.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100册,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6.与大队部结合,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的作用,开展“好书介绍”、“读书笔记活动”、“读书小博士”“中华经典朗诵”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学校教科室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的读好每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8.学校将对各班的阅读之星,不仅给以必要的表彰,而且还组织这些孩子到书店去,为学校购置书籍。这样做一是让孩子们可以购回他们自己想看爱看的书目,更是在学校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与书籍走得更近,更易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场”。

 

9.精心布置班级黑板报“读书版面”,并及时更新,学校德育处每月将进行评比,并纳入每月班主任考核中。

 

10、校园文化长廊定期出刊,每月进行评比。

 

(三)教师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

 

1.鼓励教师多读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到教师阅览室学习4次,并做好相关的摘录。

 

2.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4-5本教育论著。

 

小学生朗读比赛计划2

 

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三)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四)各学校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六)各学校要定期更换篇目,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和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等。

 

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等篇章。

 

四、活动安排

 

(一)编写校本教材。学校要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鼓励教师本着“扬弃”的原则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古诗文诵读教材。

 

(二)纳入课程计划。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节课的时间和晨读进行诵读、赏析、评点。

 

(三)教学师资。语文教师要自觉担当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和校本课时引导学生诵读;音乐教师可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指导等。

 

(四)诵读方式。学校除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外,还通过晨读、课间操、活动课、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学习沙龙、专题经典讲座、评比诵读等形式开展诵读活动。

 

五、组织开展全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羊头镇中小学校教师和中小学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进行。各学校要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初赛,确定决赛参加对象(见各校师生名额分配表),并于11月30日前把决赛报名表上交到中心学校办公室黎立林处。

 

2.决赛

 

决赛由羊头镇中心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教师组12月16日;学生组12月17日,决赛地点:羊头镇中学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六、奖项设置

 

比赛奖项设置分教师组和学生组。

 

教师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学生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1.参赛教师和学生奖:①荣誉证书 ②奖品

 

2.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

 

七、组织领导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广大教育干部、教师要怀抱历史使命感,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组织,真抓实干,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羊头镇中心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 员:xx

篇6

1. 研发校本教材。为把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有序、有效,学校确定了诵读的主要内容,并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校本教材《书香盈路》、《天津路小学经典诵读读本》,部分教师开发了班级特色教材,为学校经典诵读工程增光添彩。

2. 设置校本课程。为保证经典诵读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育人的主渠道,将经典诵读纳入校本课程,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

3. 融入常规教学。我校的经典诵读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语文教学同步,与学生生活联系的。语文学科主要通过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适时链接、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营建孩子们与经典对话的环境,随时随处感受经典的魅力。同时,还把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评价来激励孩子们领悟祖国文化的精髓,提升孩子们的文化素养。

二、活动推进,强化成果

1. 诵读表演:在中华厚重的民族文化中,传统节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以这些节日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大型纪念文艺演出等活动,如“端午情”、“中华颂”等。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提高了能力,增长了见闻,厚重了底蕴,淬炼了思想。

2. 竞赛评比: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比赛,以竞赛促进、推动工作更深、更广的进行。如,经典阅读节、古诗词诵读小明星评选、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既检测了学生诵读效果,又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3. 创作展示: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三、环境建设,经典相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我们突出一个主题:即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华优秀文化气息。在校园布局中我们在精、雅两个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美化方面的作用。

在走廊文化环境建设中,我们以“诗意中华”为核心主题,以每层楼为单元,开发设计了“楼层主题文化馆”,其中包括:祖国大好河山主题、历史人物大观园、传统节日面面观、历史事件天天看、中国文学史等主题。经典名句、书法篆刻与墙体文化紧密结合,诗词歌赋充溢眼帘,让学生在休闲娱乐、举手投足之间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1. 课堂因经典而精彩。有人说:语文教育其实十分简单,十分素朴,无非就是“吟诵吟诵,再讨究讨究;讨究讨究,再吟诵吟诵”,如此必有大效。自诵读经典以来课堂有限的40分钟便有了如水的包容,像流水一样从容的是老师娓娓的解说,如溪流一样清脆的是孩子们投入的诵读;课堂短暂的40分钟有了如水的追求,爱国情、智慧美、山水乐,老师矢志不渝地带领着孩子们去追寻人生的至情至理;课堂宽容的40分钟更有了如水的自由,无论何种观点,无论是好动还是喜静,一切都开始顺乎天性,上善若水。

篇7

   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以“世界阅读日”为契机,开展为期一周的“读书节”活动,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快乐,鼓励孩子多读书,从中体会读书的乐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二、活动主题

   快乐阅读 快乐成长

   三、活动内容

   1.分发读书节倡议书(4月22日上午8:40—8:50)

   各班发放亲子阅读记录表,各班主任以多种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

   2.语言组制作“阅读周”宣传海报(4月22日)

   语言组制作宣传海报,形式语言组自定。

   3.“我爱阅读、我爱我家”(4月22日—4月25日)

   各班设计“我爱阅读、我爱我家”亲子照片征集栏,请家长将亲子阅读的照片带来交给班主任并附说明,进行环境创设。

   4.“绘本漂流进我家”活动(4月23日——4月27日)

   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平行班间的绘本漂流,并在书后附上“漂流登记卡”,漂流五天要求家长一起亲子共读并留下“阅读痕迹”。

   平行班漂流方式:(周二?1→2→3→4→5→1依次类推。

   5.“故事大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4月24日—4月28日晨间谈话)

   大班各班选2名幼儿利用晨谈时间到各小中班进行故事或成语情景剧巡演。

   6.绘本教学走进课堂

   老师们在阅读周中统筹安排绘本阅读2个教学活动,并能体现在周计划表中,将活动教案的电子稿发送给年段组长,然后再统一发给竺霜霜老师。

   7.读书节闭幕式(4月28日8:40—8:50)

   为读书节活动中故事大王颁发奖状。

   四、活动摄影:杨xx

   五、活动信息报道:周xx

   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

   读读书,抛弃浅薄知识多,幸福生活多;多学习,找到快乐朋友多,路宽事业多;世界读书日,愿你多读书,幸福安康,事业大展,笑容甜蜜,今天读书哟。下面是关于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方案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活动主题: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考伴随人生

   二、活动简介: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也为提高大学生对读书的重视,让更多的人漫步于书廊下,畅游于书海中,从而学得更多获得更多,世纪星小学部特举办此次活动,以“齐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千余名师生读书签名”等形式的活动向大家展示读书的魅力!

   三、活动目的`:

   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读书日”并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加强读书学习的交流

   四、活动主办方:

   世纪星实验校园小学部

   五、活动时间:

   20xx-4-27(因读书日恰逢调假)

   六、活动地点:

   小学部内操坪(二年级教室前)

   七、学生集合

   各班学生活动范围划分:xx

   八、学生调度、纪律维持:

   班主任(每班用班费统一购买十支粗线签名笔)

   九、主席台带领学生齐诵教师安排:

   班级领诵教师:班主任、语文教师

   十、负责师生读书签名活动:

   低年级:xx

   中年级:xx

   高年级:xx

   照相、电视台摄像:谢xx

   给家长发活动邀请信息:肖xx

   十一、活动总负责人:

   肖xx

   十二、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辞,宣布仪式开始:xx

   2、xx主任讲话

   3、齐诵《少年中国说》

   4、xx校长讲话

   5、唱诵《弟子规》同时师生进行签名

   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实施方案3

   一、活动目的:

   启动“书香学校”工程,用阅读引领成长,让师生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对话,与博览同行,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在学校掀起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满学校。

   二、活动目标:

   1、经过活动,在学校内构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经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经过活动,使学生汲取中外名著精华,丰厚语文素养。

   4、经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本事的提高。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崔进超副组长:赵振花胡尚德组员:全体班主任、语文教师

   四、营造浓浓的书香学校氛围:

   1、在每隔三周升旗仪式上读经过多种形式,(如校长讲话、教师讲话、学生演讲等宣传读书的好处。)倡议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

   2、打造“书香班级”,设计班级读书标语,让教室的散发出文化气息。各班充分利用好墙报,适当布置些有关读书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读书的气氛。在板报上设置些“新书介绍”、“教你一招”、“阅读快递”、“优秀读后感”、“读书之星”、“班级读书大王”“小书迷”、“小书虫”等板块。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捐赠图书,设立图书管理员,制定借阅制度。

   3、班主任、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好书(参考书目:中外经典名著、名家名篇、优秀文学杂志、科普读物、中外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童谣、成语等)。

   五、主要读书活动:

   (一)教师读书活动

   1、“漫步书海,品味人生”。每位教师精读苏霍姆利斯基的《给教师的提议》,做好读书笔记的记录。

   2、“畅游书海,享受阅读”。教师和学生同阅读一本书,共享读书乐趣。

   3、“我为孩子诵经典”。低年级语文教师利用阅读课时间为学生朗读经典作品。

   (二)学生读书活动

   1、“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利用每一天课前10分钟诵读古诗。

   2、“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语文教师每周利用“阅读课”作为学生团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欢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可开展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读写结合课等活动。

   3、“智慧芳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要求每人认真阅读一本好书或美文,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要求用简短的语句点评自我看过的一本书或美文的精髓,字数为300字—500字左右;体裁不限(诗歌、随感等)均可,形式多样,能够用文章式、卡片式或小报式,自由创意。(范围:五六年级学生)

   4、“智慧碰撞,亲子读书”活动。提议每位学生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父母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读书信息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部分。

   六、读书活动的落实措施:

   1、时间落实。我校各年级每周开设1节阅读指导课,并列入课表,专时专用;每一天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30分钟。

   2、保证阅读数量。要求一、二年级采取听读和自读结合的做法,每期要保证学生读1本书;三、四年级学生每期至少读2本书;五、六年级学生每期读3本书。

   3、各班建立组织。各班建立班级读书会的组织机构,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书友队,设队长一人,要为书友队取个别致的名字,想一句读书口号。

篇8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强化对学生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水平,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达到“小学六年级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的要求。

2.激发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3.扩展学生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学生的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养成写摘记和读书心得等良好阅读习惯。

5.增强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活动主题

品读经典,做书香少年。

四、实施办法

(一)精心选择课外积累与阅读内容。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内容主要包括经典诗词、国学经典、经典名句、经典名著等,同时要注重成语的积累。各校要认真落实《市小学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推荐内容(试行)》的阅读要求,成语的积累由各校自行选取。除此之外,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论证,根据学生的阅读个性和阅读水平,自选健康向上、质量较高、适合学生阅读背诵的内容。

(二)保证课外积累与阅读时间。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统筹规划,精心安排学生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时间,以确保活动的有序实施。一是有效利用每天晨读、午读、下午放学前第七节课、校本课、语文机动课等,保证每周在校课外积累与阅读时间总量不少于40分钟;二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增大阅读量,扩大阅读面;三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后零星时间分散阅读;四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时间,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引领学生自主阅读;五是利用学校图书室开放时间,教师带领学生集中读书。

(三)加强课外积累与阅读指导。各校要注重对学生课外积累与阅读指导,注重教授阅读方法,切实提高课外积累与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一是各班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读书计划和学生读书计划;二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好词佳句,或写读书心得(一年级因书写受限,可以写一句话或填词句,以阅读与指导为主);三是每两周至少上1节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指导课(指导教师要有简要指导教案),时间可灵活掌握,但每节课应不少于15分钟;四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授方法,指导自读,利用好语文教材中的“课后阅读链接”和“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四)开展多种活动推进课外积累与阅读。各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一是学校要积极开展读书专题活动,如读书节、读书月、读书周、读书竞赛等活动;二是为学生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开展读书沙龙、读书征文、读书演讲、读书报告会、课本剧表演、办手抄报、交流读后感、撰写读书笔记、诵读优秀美文、好书推荐、好书漂流等活动;三是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读书笔记展评等评选活动,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适当表彰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效果明显的教师。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外积累与阅读活动的组织领导。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学校都要把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坚决克服畏难情绪,真正把课外阅读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同时各校要根据本方案精神,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校语文课外积累与阅读活动实施方案,完善各相关的读书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

篇9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方法 指导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没有时间读书

有80%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地点是在自己的家中。然而,繁重的课业负担往往让学生没有读书的时间。好不容易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布置的练习题让他们没有喘气的机会。如果再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儿童节目,那么读书的时间就可以被忽略了,他们只有望“书”兴叹了。

2.没有书可读

以我自己为例,班上有近五十名学生,让他们在早自习时将自己的课外书放在桌上,结果却令人堪忧。在学生们一阵苦苦搜索之后,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好不容易拿出了只能勉强称之为课外书的书。充满他们并不算小的课桌洞的,是一本又一本的习题集、试题荟萃、名师解题。由此可见,学生们的课外读书是非常有限的,被大量的与应试有关的教辅书所代替,呈现一种无书可读的现象。

3.选择书籍的盲目性和娱乐化倾向

留心观察学生平时阅读的书,我们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忧虑。他们手中常常捧着《乌龙院》等不适合他们阅读的图画书,这些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不健康的,有的甚至是低级趣味。可我们有的学生却手捧口袋书,津津乐道。由此体现了他们选择书籍的盲目性。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还表现为娱乐化倾向。他们经常阅读一些过于注重个人感受,流于孤芳自赏、无病的书,忽略了经典名著对自己思想和情感的熏陶。这样,不但使情感得不到丰富,而且往往会陷入狭隘的境地。

4.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方法往往无力指导,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是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中兜圈子。在充满着功利色彩的阅读中,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如不知道怎样精读、略读、默读,不知道怎样积累、内化。所以学生们往往书是读过了,却如过眼云烟,什么也没有留下,课外阅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

1.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积极阅读健康课外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视野开阔,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而那些不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窄小,往往个性孤僻忧郁,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因为阅读可以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领略除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精彩的世界。阅读优秀读物,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与人交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形成健康的人格。

2.拓展阅读教学的领域

阅读教学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这个广袤的土地使阅读教学得以无限地延伸和拓展。它不但使课外阅读和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还使阅读教学得以实践。单一的机械练习被课外阅读所代替,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语文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逐步实现的。

3.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大量的课外阅读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练习表达,以读促思,以读促写。我们会发现,爱阅读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灵气。

三、加强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读书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赞成孩子阅读课外书,89%的家长认为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如何使孩子有书可读,并能及时加以指导?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在阅读中心甘情愿地投入身心;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使阅读成为一种智慧的活动。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徜徉于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领略书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怎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得做书迷,言传身教。工作之余,多读点好书,读各种各样的中外名著,读大大小小的社科期刊。一杯清茶,一份心爱的书刊,静静地读,是非常甜蜜和惬意的事情。把读过的书籍报刊再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搜寻,去阅读。渐渐地,他们就会和老师一样,迷上读书,学得像老师一样,每每在新书刊到来的那些日子里,翘首以待,引颈张望,等待那心仪的书籍、享受那有书可读的时刻。在上网阅读中,每每遇到美文,或者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者一首极富有哲理的小诗……将其摘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听,在文章的感召下,学生们会心弦拨动,为之动容。师生共同经历一次次的心灵洗礼,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是万分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浸润中逐渐唤醒起来,会在这种心灵的撞击中有力地爆发起来。渐渐地,当课外阅读成为了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们就会感觉到自己受益匪浅了。

其次,教师得适当引导,教学生学会选择。书海茫茫,辽阔无边,其中不乏低级和庸俗之作。怎样让学生得到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使得课外阅读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除了社会因素,如书店加强宣传和导读之外,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教学生学会选择。笔者认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大体可分为这样四大类:童话故事(包括寓言、成语、神话故事等)、经典名著、科普读物(包括侦探、冒险故事)、儿童文学。一般来说,低年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适合阅读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童话故事,这些书籍有助于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中年段学生适宜阅读一些少儿文学,因为这些作品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高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适宜阅读优秀的中外名著,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领略到文学的精彩纷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给他们阅读,以免学生走弯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这样,既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底蕴,又发展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自我。

此外,由课本内容向外延伸,推荐课外读物,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学习了《老师,您好!》一文,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赞美教师的诗歌来读;学了《三借芭蕉扇》,可以让学生找《西游记》原著来读;学了《七颗钻石》,可以让学生寻找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一些作品来读……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内学习的内容,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再次,让学生不要过多地受到作文书的束缚,不要过于依赖作文书,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世界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作文书看得多了,如果用心的话,肯定会对作文有帮助,但文学能给予我们的东西肯定不止这些。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就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她认为作文辅导书仅仅是工具书,它教给孩子的只相当于“切”蛋糕。而阅读文学作品就像“做”蛋糕,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知道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狭隘,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这些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底蕴就是在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中逐步形成的,否则他的精神世界将是苍白的。因为阅读给人们经验,又促进人们去思考,这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因此,老师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切忌急功近利。

2.营造氛围,让学生想读。

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凭兴趣来阅读,不一定会持久,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阅读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应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拥有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想读书的愿望,这样,他们将从中受益颇丰。

首先,我们要在班级里树立读书的典型,评出读书小状元,介绍他(她)读书的事迹和读书的收获,号召全班学生向读书小状元学习,成为爱读书的孩子。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榜样的力量对他们的影响和震撼将是巨大的。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阅读动力会逐步增强,从书中所获取的营养会越来越丰厚。

其次,在班上建立一个“一周读书情况龙虎榜”,记录孩子们一周读书的情况:如一周之中看了几本书,分别叫什么名字等,看看一周之中,谁阅读的书籍最多,谁的收获最大等等。并把这个表格放在班上醒目的位置上,让学生能够时刻了解到伙伴的读书情况,将“一周读书情况龙虎榜”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有效动力。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课外活动,如让学生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读书汇报活动,大声朗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等等。这样,既推动了学生读书的进程,又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读书,多读书。

第四,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图书带到班级里,和同学之间进行图书交换,实现学生与学生间书本的资源共享。

3.培养习惯,让学生会读。

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终身受益。同样,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将在学生以后的阅读生活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1)学会速读

新课标对于阅读方法、阅读速度有具体的规定。其中,1―2年级阶段阅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阅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5―6年级学生要学会默读,同时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有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指读的习惯。这些不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阅读速度。据统计,读书速度快的学生中成绩优良者占53%左右,读书速度慢的学生中,成绩优良者仅占4%左右。由此可见,阅读速度是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比的,所以老师在辅导学生阅读时,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速读是从文学当中吸收有用信息的读书方法,它不只要求快速浏览,而且是注重质量的一种创造性的了解过程。一般常用的速读方法有:第一,有选择地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入手,一斑窥全豹,判断文章的阅读价值,选择精读或略读。一般一些短小精辟的随笔和杂文,可以让学生以精读为主。对于容量较大的阅读作品,可以让学生先浏览作品内容提要,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与略读。第二,限时阅读法。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阅读质量不高,对作品不求甚解。这时,老师可用时间限制学生阅读,迫使学生专注于作品,阅读完毕后,还可适当地测查。第三,程序阅读法。阅读之前,应向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留意作品的一些重要内容,阅读可按一定指标进行。阅读完毕后,要让学生说出材料的标题、作者、基本内容、文章涉及的重要事实以及文中的新思索和读后启示,这是改变阅读定式,建立速读新模式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第四,垂直阅读法与面试阅读法。垂直阅读法即视线从读物中央由上而下读,适合读“板缝”式文章。面式阅读即双目识页,即左右眼分别注意左右两侧,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速读方法,教师可训练学生做闪视记忆练习,速读短小“诗歌”,持之以恒,效果明显。

(2)学会熟读成诵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曾说过“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古代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新课标也将朗读和背诵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朗读与背诵,就是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直接具体的感情,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加速对读物的理解。朱自清曾说过,课文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朗读和背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书面语变为口头语,而且也是一种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丰富而正确的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老师要多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获得量上的积累,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怎样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呢?首先,让学生努力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往往会容易得多。其次,要让学生选择作品中文学色彩比较浓郁的段落,或者是发人深省处进行背诵。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学的熏陶,又可以受到深刻的启迪。第三,要让学生在作品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多读几遍,渐渐地熟读成诵。

(3)学会积累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语言生动地说明阅读时进行摘录的重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想法理解文字内涵,发现有感染力的词句,将其摘录下来,整个过程不仅充分体现出了小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而且长此以往,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摘录习惯。从调查发现,目前仅19.01%的小学生能经常做摘录,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没有阅读摘录习惯。所以,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应倡导学生经常做阅读摘录。但是千万不可强加于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教师可以对阅读摘录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宣传和表扬,将做得好的摘录笔记进行全班传阅和展览等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全体学生的摘录意识,使摘录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4)学会写读书笔记

好的书籍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美的享受和体验,更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和情感的陶冶。学生光读书不积极思考,是无法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中的,更是无法享受到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这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教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篇10

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大大小小的各种书展是他们翘首期盼的节日。然而,“文青”们的活跃,掩盖不了国人整体阅读率低下的现实。此前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有心人更会发现,在城市的地铁、公交上,年轻人手中把玩的多是手机、iPad,看书者寥寥无几。

在西方国家,年轻人阅读依旧蔚然成风。美国的许多大学,都在本科的第一年规定了超大量的经典著作阅读,要通读,要讨论,还要考核。

与美国相比,中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太多,而阅读量太少,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但是通识教育,贵在一个“通”字;经典阅读,也不在读得多,而贵在读而通,或者说要获其精髓。要达到这一境界,那就不但要阅读,更加要思索,有些章节要反复地读,要朝思暮想。阅读量绝不是越大越好,布置超大的阅读量,大到学生连睡觉的时间也搭上,学生不得不马不停蹄地读,容不得深入思考,不见得是好的阅读方式。

如果你读了一百本经典,而我只读了十本,能不能断言你的学问一定比我好呢?显然不能。因为如果读十本书而能获其精髓,就不能说这位学生一定比读了一百本书而缺少感悟的学生来得差。当然,读书也不能太少,因为多读书是获得感悟的一个条件。但是多读书并不能自然地走向感悟,特别是如果海量的阅读挤压了思考的时间,它可能反而成为感悟的障碍。规定的阅读量太大,就无法期望拥有优质的阅读。

如果说一个学生在大学里读了近百本鸿篇巨制,但是他终其一生的阅读水平也仅限于这近百本书(且不说遗忘其大半的可能性),那么这个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通识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应该是,在学校里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部分的经典著作,在课外乃至走向社会以后,他还能继续这个阅读进程,阅读数倍于此的经典著作。应该追求读并且有感悟、有收获,如果是囫囵吞枣,应被视为失败的阅读。求精而不求多,这是任何教育都应该遵循的准则。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高屋建瓴的能力需要提升,所以大量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必要的训练,但阅读量过大,特别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反而会是一种束缚。经典阅读是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但是很大一部分经典阅读必须下沉到中学去进行。大学生入学还没有读过《水浒传》,不能不看作是基础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的中学教材正不断地删减鲁迅的作品,另一方面高校又在呼吁通识教育和经典阅读。有人解释说鲁迅作品太难读,那么古典作品岂不更加难读?试问“经典阅读”又从何谈起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正因其难读且有重要性,才更需要教。

怎样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让阅读成为习惯,对于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考不无裨益,不过在这个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时代要把握好浅阅读和深阅读的平衡才不至于被阅读淹没。

无论在哪里的人们都在追求着:减肥,做事决不拖延,坠入爱河,读更多的书……

是的,确实如此,一本好书能让你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她能教会你如何超越自己,她会使你如此真切地感觉到书中那些人物,仿佛他们一个个活生生就在你的身边。

如果你确想养成读书的习惯,就会有成千上万种方法帮你养成它。

首先,读一本好书,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但如果这是一本劣质的书,或是生涩难懂的,你最好还是先跳过它,因为这实在是令人讨厌的工作。定期淘汰那些令人生厌的面孔吧,仅仅把你喜欢的留下来。

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更需要的是贵在坚持,习惯成自然。

小编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找时间读书

无论多忙,其实你每天都可以找出小段的时间来读书的,哪怕只是5?10分钟。每天我们都有很多这样的机会,例如:在早餐和中餐的时候,甚至你一个人晚餐的时候也可以。

每一次你无聊的时候,每一次入睡前,每次只要10分钟。这样以来,每天哪怕只有四次,加起来就有40分钟了,多好的开端呀!然而对你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习惯。你要做的,是坚持下来。

上哪去都带本书

无论你去哪里,都别忘记带上一本书。

当你准备出门的时候,除了别忘记带上你的钥匙、钱包之外,带上你的书。你和你的书要一块呆在车上,一起去教室,一起去咖啡厅,你上哪书就去哪,除非你确认你真的不想看书了。打发等人和排队的无聊,利用这些时间看看书就是最棒的方法了。

做一个读书的清单

做一个列表,上面是你想读的书的清单。你每天在任何角落都要能看到这份清单:你的日志,你的记事簿,你的个人主页等等。而且,这份清单是动态的,当你从别人那里或者网上看到了一本好书,马上加进去;那本书你已经读过了,就划掉。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读书

在自己家里找个地方,要有一把舒服的椅子(别躺在里面,除非你想睡觉)。在这里你可以成为一只书虫,没有任何打扰。椅子周围要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娱乐设备,没有音乐,没有家人,没有室友,完全只有你自己。没有条件的话,就创造条件。

减少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

如果你真想看书,还是别看电视和上网了。虽然对大多数人而言,这真的很难。但是其实,每一分钟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你都可以用来看书的,浪费了多可惜。

做读书笔记

和读书列表清单一样,读书笔记不仅仅记录书名和作者,你读这本书开始和读完的时间。更进一步,是你读书时,所思所想的记录。几个月之后,你再回头翻翻读书笔记的时候,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逛逛二手书店

二手书店是很多文艺青年都喜欢的地方,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处理掉自己的一大堆旧书,同时还可以拿到想要的二手书。同样的钱,这里可以买到两倍甚至等多的书,虽然买了很多很多书,但并没有花多少钱。同时,挑选别人捐赠的新书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定期地逛二手书店会变成你的习惯的。

没事多逛逛图书馆

比二手书店更划算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当然,你要先做一个每周逛图书馆的计划。

读些有意思的书

找那些真正吸引你的书,会使你一直保持读书的动力。即使这些书不是文学名著,你也同样想读,这是你的目标所在。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之后,你当然可以读更难更有挑战的书。但是现在,还是读读那些更有意思的更吸引你的书吧。

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

看书的时候,泡一杯香浓的咖啡或一杯香茗,在你的椅子上放上舒适的坐垫,在晨曦或是落日时间,让读书成为你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光。

在博客里谈谈你的读书

在博客里谈谈你的读书,写一些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尝试自己去写些东西,如果你没有,马上建一个。让你的家人和朋友在博客的留言里给你建议和意见,会促使你达到这个目标。

设立你的读书目标

设立一个自己一年要读多少本书的计划,然后试着完成这个目标。当然,前提是:你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件强制的又不得不做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