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质灾害 监测治理 遥感技术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066-01
我国是一个人口巨多、地大物博的国家,同时也是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尤其以引起地震、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自然地质因素非常多。地质灾害存在分布性广、种类多、发生频度高、强度大、破坏性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危害性最大、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矿产资源需求总量也在日益增大,华北、华南、西北等多省市已逐步向深部开采阶段发展。矿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断层、岩脉纵横交错等复杂情况,加之矿山日常生产中的频繁爆破振动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矿山生产的正常有序进行,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1]。
1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人居活动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增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直接威胁到区域城镇农村居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高效稳定发展,急需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信息数据资料更全、系统功能更翔实的区域地质资料。2003年11月国务院通过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并于2004年3月1日起具体施行;2004年4月29日,《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年至2020年)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将开展第三轮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将完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并全面掌握我国陆地和近海区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程度;将围绕居民生命、财产、以及生存环境等进行地质灾害资料调查收集工作,重点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1∶50000),以期为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相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度和实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提供重要基础数据信息依据[2]。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遥感监测技术
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技术较多,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已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全面推广的实践适用阶段,其在山区大型工程建设,以及江河湖库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大区域地质防灾减灾工作中,获得非常优良的应用效果。在地质灾害实际监测过程中,充分利用航天遥感、差分干涉雷达、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等进行区域地质灾害的监测治理,是未来遥感对地观测技术一体化系统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工程中研发应用的必然趋势。通过对区域地质信息的实时遥感监测,不仅可以达到对监测区地质灾害的动态监控、预测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地质灾害治理前后的遥感影像资料对比分析,实现对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和治理效果动态评估功能,为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修正提供详细的参考信息,便于制定完善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方案体系。航空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应用的进一步成熟,为区域地质灾害调查与实时监测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信息收集功能,并结合遥感动态监测技术,可以对待调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详细系统的调查、信息收集、以及地质灾害种类和危害性的预测评估,进而获取待调查区域详细系统的各项综合信息资料,便于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为区域地质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决策、综合防治、抢险救灾等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料。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对策
采取有力的技术措施,对区域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综合防治,是一项关系到城镇农村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工矿企业可持续高效生产发展的复杂系统工作。
3.1 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人为地质灾害发生
从大量地质灾害原因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对于矿山采区地质灾害而言,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不顾采区地质特点进行工程建设和资源开采,尤其是群集而上的掠夺式、无序式开采模式,导致采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破坏程度增强。因此,只有提高地质灾害多发区居民和开发商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企业运营经济效益等,与建立完善系统环境保护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制止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预防为主,增加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
无论是地质灾害监测、预防、治理,还是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均需要专项资金作为强有力的支持。从大量研究表明,灾后治理费用往往是前期防治投资费用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在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中,要重视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工作,增加区域地质灾害监测治理专项资金投入,努力做好地质灾害前期防范工作,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
3.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后治理措施
在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段,应及时彻底清除堆积物,并将清理出的碎屑物统一堆放在固定场所,避免松散堆积物在外界力作用下再次滑坡或促使泥石流的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形成的危崖、陡壁等地段,应该采取挡、减、固、排等加固修复综合治理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灾害区发生二次地质灾害。根据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沟道特性和规模,应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对于西北黄土高原常见的泥石流灾害,可以通过以下多种工程措施进行灾害治理。(1)拦沙工程,如修建谷坊、拦渣坝、拦渣堰、格栅拦沙坝等,通过拦截蓄积泥沙,从而减少泥沙下泄量,降低泥石流的破坏程度;(2)修建淤地坝,可以用来拦泥淤地,从而达到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效果。自然淤积平整形成的坝地又可以作为土壤肥沃的高产农田。(3)疏导分洪工程,通过修建排洪沟,导流堤等工程,将泥石流进行人工分流,疏导到荒山沟等区域,从而达到减小泥石流规模,降低灾害破坏程度,达到对泥石流综合治理的目的。
3.4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技术措施、以及综合整治制度体系的研究
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是一个亟待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内容,要从区域生态环境破坏、新增水土流失量、人为地质灾害发生机理与规律等方面,加深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机理、规律、程度、频率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评估和预报工作,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提供重要科学参考依据。
4 结语
为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调查、监测预防、预警评估、以及综合治理工作必不可少。只有在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实践工作中,重视区域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才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一、概念
所谓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关于地质灾害概念的界定, 在学术界和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学术界的几种通行说法主要有:1、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 2、地质灾害是指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 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 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 3、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 现象) ; 4、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 5、地质灾害是因地质活动引起对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的破坏或者损失的现象。
二、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
列内容:
( 一) 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 二)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 三) 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 四)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 五)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由于我国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 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 防治工作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发挥综合治理效益; 坚持依法保护地质环境和治理地质灾害,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 使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 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科学化; 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教育工作, 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水平, 建立群专结合的防灾体系等内容。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是指为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预期目标而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加强科普教育宣传工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坚持群专结合及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等。
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重点, 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 应该把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列入规划,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是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和避免这个问题, 首先在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以及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项目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好城
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 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城市规划区内地质情况尚不清晰的, 必须加强和补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建设时, 必须充分考虑建设用地条件; 凡没有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了处理好城市
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 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 应当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
篇3
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2]20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武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武乡县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武政办发[2012]47号),为提前做好我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自职责,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职责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做好本辖区内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切实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引导、鼓励各村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产煤乡镇同时做好煤矿采空区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接到地质灾害险情或地质灾害事故时及时报告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
(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及时提供和交换地质灾害等信息。
(三)财政部门负责灾害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加大对基础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投入,将基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项用于公益性、基础性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并做好经费和专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四)公安部门负责灾害事件发生时的社会动态,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各类治安事件,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秩序,做好交通疏导,保障地灾应急处理人员、车辆迅速抵达灾害地区。
(五)建设部门负责建筑物及相关设施的防御地质灾害检查,并组织受灾人员、物资的转移和疏散;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工程建设工作。
(六)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预报、警报的制作和统一,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同时强调防治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警示性语句。
(七)水利部门负责做好河道两侧地质灾害点排查,对堆积物及时清理,排除危险。对主要水库坝体加强监控。
(八)安监部门负责矿山生产技术条件监管,对较复杂地质条件矿井要监管到位,特别是地面裂缝与井底有沟通的矿井,要求及时停止,排除治理,避免重大灾害发生。
(九)交通部门负责县、乡、村公路两侧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危岩体等地质灾害的治理,并在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
(十)公路部门负责南沁线、榆黄线、208国道武乡段两侧切坡造成的崩塌、滑坡、危岩体等地质灾害治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安全,并在重要隐患点设立警示标志。
(十一)旅游部门负责旅游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发现险情及时排除。
(十二)教育部门负责全县中小学校舍、教学楼等公共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加强监测,发现险情即时组织师生安全撤离并及时上报。
其它有关部门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中要积极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及抢险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遭或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有关要求
各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大型矿山企业要提高认识,切实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真正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和单位的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主要负责人对本区域、本部门、本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逐级落到实处。
篇4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地灾防治办报告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总结,二是分析,三是安排:
全市去年地灾防治工作特点,概况起来四句话:
一是损失较大。尽管全市上下在地灾防治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的地灾损失较大,教训深刻。全市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50起,同比增加28.2%,其中崩塌31起、滑坡17起、泥石流1起、塌陷1起。直接经济损失151.2万元,同比增长285%。特别是死亡2人、受伤2人,均系切坡建房造成,完全可以防范和避免,发生这样事故令人痛心!
二是部署较早。年初,市国土局按照市政府要求,会同相关部门,遵循“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编制了《__市2012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责任,落实了任务;修改完善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应急预案,重新制作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等。
三是体系较全。一是我们网络体系较为完善。更新了各级防灾人员信息,建立了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库,完善了“市、县、乡、村、点”五级群测群防网络,防灾信息得到有效传递,措施得到有力落实。二是预警体系科学有效。国土和气象完善了信息共享、联合会商机制,预警信息程序得到了规范。全年共四级橙色预警7次,三级黄色预警16次,预报成功率85%以上。三是制度体系保障有力。排查、巡查、督查等制度执行较好,特别是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执行严格,做到了信息畅通、报告迅速、处置及时。全年共接报地质灾害灾情险情50起,出动应急处置小组35次,应急处置50起,成功预报4起,组织地质灾害专项督查3次。
四是措施较力。一是宣传“力”。培训群测群防员和基层党员干部__2人。发放宣传材料1.1余万份。回答群众咨询1200多人次。二是演练“力”。岳西、太湖、怀宁、__和宜秀分别组织了应急演练,参演人数达892人。三是排查“力”。开展全市切坡建房安全隐患拉网排查,41212处村民、180处单位切坡建房安全隐患得到监管,发放切坡建房宣传年画4万余份进村入户。四是预案“力”。启动地灾三级应急响应2次,二级应急响应1次。积极应对第9、10、11号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501户、5564人。五是创建“力”。 __、宿松、宜秀高分通过“十有县”创建验收。六是防治“力”。全市申报小型地灾隐患点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项目80个,解除了317户和1所小学共计1277人的安全威胁。与此同时,市财政也安排了50万元资金,启动了市辖区地灾隐患点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已完成工程治理6处、避让搬迁1处,解除了11户41人的安全威胁。德宽路中段滑坡地灾隐患点治理也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下,于近期取得了重大进展,得到了省督查组充分肯定。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市“四山两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这种特殊的土地构成,造成地灾隐患点点多面广,全市高达__5处,其大型2处、中型16处;居民切坡建房高达41212处,地灾发生概率较高,防范压力巨大。二是地灾防治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地灾隐患点不能得到及时治理和避让搬迁,时刻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地灾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的特点,防范难度大,有时突如其来,猝不及防,防不胜防,老点看住了,新点又出现了。四是有些地方还存在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必须立即纠正,以临渊履冰的心态,将地灾防治摆上位置、拎在手中、全力抓好。
4月28日,魏晓明市长在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市上下要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要深入排查隐患,特别是岳西、太湖、__等大别山区,要认真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提前落实人员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要细化防御预案,应对泥石流唯一有效措施就是做好预案提前预报预警,及时撤退转移危险区群众,坚决杜绝群死伤亡事故发生。要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活动载体,广泛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和逃生演练,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本领。
围绕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我们要按照“防大灾、保民生、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实行“三个推进”。我认为,地灾防治成败关键看三点:一是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无伤人亡人事故发生;二是隐患点工程是否全面得到治理;三是新增灾害隐患点是否纳入了监控监测范畴。除此之外,要做到“五到位、五及时”,即巡查检查要到位、责任落实要到位、预测监测要到位、工程治理要到位、资金投入要到位,应急处理要及时、情况报告要及时、信息报送要及时、搬迁避让要及时、防范告知要及时。关于“三个推进”,即:
第一,要推进三项管理。一是推进组织管理。实行依法防灾,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__市地灾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类负责”和“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层签责任书,做到有人负责。二是推进制度管理。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监测预报预警、地灾巡查、灾情险情速报、灾害应急调查,地灾月报等六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三是推进隐患点管理。无论是老点,还是新点,都要按照市、县、乡进行分级管理,及时掌握隐患点现状,及时更新监测人和县、乡、村责任人通讯方式,及时发放“两卡”,做到有人管理。特别是对重点隐患点必须做到“一点一预案”。
第二,要推进三个坚持。一要坚持排查巡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点、点不漏人。重点加大对城镇、学校、医院、村民聚居区、交通干线、工程施工场地、矿山作业点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地质灾害隐患摸排。特别是对地灾隐患点,要排查再排查、巡查再巡查、检查再检查,确保万无一失。二要坚持预警预报。国土、气象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动会商,高质预报预警,及时对外。三要坚持群测群防。在群测群防上,要牢记“雨前排查、
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做到“十个有、五到位、五条线”,即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确保居民建房地灾隐患评估到位、地灾隐患点群测群防员联系到位、地灾隐患点组织巡查到位、地灾防治宣传材料发送到位、发生地灾灾情险情人员到位,真正建强行政管理一条线、建实事业支撑一条线、建立应急处置一条线、建成专家咨询一条线、建设中介服务一条线。第三,要推进四个重点。一要推进地质灾害1:5万调查项目。岳西1:5万地质灾害调查项目要落实,桐城、__、宿松1:5万地灾调查工作要启动。要将重要矿区、重点库区、丘陵山区和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纳入调查范围,要对人类活动区范围内已发生和潜在的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灾隐患进行详查,以调查成果服务防灾减灾工作。二要推进山地丘陵区切坡建房规范化管理。要在去年拉网排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山地丘陵区切坡建房管理意见,指导地方政府加强对山区切坡建房的监管。三要推进地灾避让搬迁与工程治理。要加快推进大观区德宽路滑坡治理;要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 启动中型隐患点治理工作,消除3-5处中型隐患点;各县(市)、区要结合省、市地灾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以奖代补”项目,有计划、有步骤、有侧重地消除一批小型隐患点。四要继续推进群测群防“十有县”创建工作。巩固既有创建成果,启动望江、大观“十有县”创建工作,以创建推动全市地灾防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创建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防灾体制体系,以创建提升全市地灾综合防治能力。
篇5
关键词: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建设的要求,交通规划之一的公路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一条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单元,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地质问题,现就公路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
一般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通常有:
一、滑坡:主要在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这种地质灾害在公路工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一)地形所致:在修筑公路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边坡,导致边坡岩体结构受到破坏,岩体,加速岩石风化,岩石力学强度体降低,加上坡体临空,支挡、护坡措施失当,边坡失稳。
(二)降雨所致: 根据调查统计,滑坡大多在丰水期时发生,降雨量大5~8月滑坡比较常发生,其中7~8月的发生的频率最高,而降雨量少的其他月份,滑坡较少发生。
二、路面塌陷:在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路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影响着路面塌陷形成具有必要的条件和多种外界动力因素的作用:
(一)必要条件
1、岩溶: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赖以产生的基础,它为塌陷产生提供了物质运移空间。质纯灰岩岩组易被溶蚀,在浅层部位可形成连通性好的洞隙网络系统;在不纯灰岩和白云岩岩组的局部地段,由于构造影响和地下水迳流条件较好,岩体洞隙也能发育形成塌陷。
2、松散履盖土层:第四系土层具有厚度小、松散、欠固结、孔隙度大、强度低、含砂量大、易崩解的特点,因此其抗潜蚀、抗崩解、抗塌能力弱。
3、 地下水活动: 地下水活动是形成岩溶路面塌陷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又十分活跃的因素,能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效应:改变土的容重,增加土层的有效重量,改变土的塑性状态和力学强度;水位急降引起洞隙中负压力产生吸蚀作用,带走洞隙充填物,加速土洞垌壁土体的剥蚀和崩解,同时加强渗流潜蚀,作用在土洞顶板,成为附加致塌力。
(二)动力因素
1、降雨:其效应为使土层增重和降低土体强度。
2、抽汲地下水:其效应主要是产生渗流潜蚀,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频繁波动,造成地下溶洞中的充填物被淘空,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对岩溶空腔上的土层产生反吸作用,诱发路面塌陷。
3、荷载与振动:荷载与振动使地面变形,土洞顶板变形下陷诱发路面塌陷。
三、泥石流:在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一)地形条件: 泥石流形成区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个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地形上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堆积区的地形较平坦开阔,利于碎屑物质的堆积。
(二)地质条件
1、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石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
2、地层岩性:区内地层岩组表层风化强烈,上部第四系残坡积层松散,遇水极易崩解,产生滑坡、崩塌,为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三)水文气象条件: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同时降水入渗软化岩土体,引发岩土体的滑坡、崩塌。
公路的地质灾害带来的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严重的还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此,针对以上几种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范防治措施:
一、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做法有: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水平钻孔疏干;垂直孔排水;竖井抽水;隧洞疏干;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有: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二、路面塌陷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一)控水措施
1、地表水防水措施:清理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减少渗漏;对漏水的河、库、塘铺底防漏或人工改道;严重漏水的洞穴用粘土、水泥灌注填实。
2、地下水控水措施:根据水资源条件,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开采强度、开采时间,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动态监测。危险地段对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
(二)工程加固措施
1、清除填堵法:用于相对较浅的塌坑、土洞。
2、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3、强夯法:用于消除土体厚度小,地形平坦的土洞;
4、钻孔充气法:设置通风调压装置,破坏岩溶封闭条件,减小冲爆塌陷发生的机会。
5、灌注填充法:用于埋深较深的溶洞。
6、深基础法:用于深度较大,不易跨越的土洞,常用桩基工程。
7、旋喷加固法: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其上再设筏板基础。
(三)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1、开展岩溶路面塌陷的风险评价。
2、开展岩溶路面塌陷的试验研究,找出临界条件。
3、增强防灾意识,建立防灾体系。
三、泥石流防治措施:根据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工程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相关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篇6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北流市地质灾害现状
北流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经济损失较大。如西埌镇西冲村大竹根泥石流(BL-049),造成死亡14人,毁房40间,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塘岸镇金城村红日岩崩塌(BL-348),造成4人死亡;新圩镇覃冲村旺庙脚滑坡(BL-035)造成5人死亡;大里镇冠塘村佛子冲滑坡(BL-029)造成4人死亡,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大里镇林垌村斗田肚滑坡(BL-026)造成3人死亡,毁房15间,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民乐镇石垌村文魁田滑坡(BL-062)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民乐镇萝村村黄岭山滑坡(BL-055)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毁田30亩,迫迁6户,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六麻镇六美村根竹滑坡(BL-209)造成3人死亡,毁房8间,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2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据调查统计结果,北流市地质灾害主要以人为引发地质灾害为主,灾害种类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2.1滑坡
2.1.1滑坡影响因素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建房削坡:北流市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市,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因此广大农村农民建房多于坡脚挖坡修建,一般形成高5~20m,坡度将近直立的边坡,使边坡上土体处于临空状,在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前述滑坡多与该活动有关。b修筑公路:在修筑公路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边坡,导致边坡岩体结构受到破坏,岩体,加速岩石风化,岩石力学强度体降低,加上坡体临空,支挡、护坡措施失当,边坡失稳。如北流市至容县一级公路滑坡。
可见,人为工程活动强度与滑坡形成关系密切,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②降雨:北流市降水充沛,降雨量集中在5~8月份,根据调查统计,滑坡大多在丰水期时发生,其中7~8月滑坡发生的频率最高,发生滑坡159处,占滑坡总数的91.9%。而降雨量少的1、2、3、4、9、10、11、12月份,滑坡极少发生,有的月份甚至没有发生。滑坡数量与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时间关系见图1-1。
2.1.2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a水平钻孔疏干;b垂直孔排水;c竖井抽水;d隧洞疏干;e支撑盲沟。
②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a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b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2.2泥石流
2.2.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①地形条件泥石流形成区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个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地形上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堆积区的地形较平坦开阔,利于碎屑物质的堆积。
②地质条件a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石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b地层岩性:地层是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物源。区内花岗岩表层风化强烈,上部第四系残坡积层松散,遇水极易崩解,产生滑坡、崩塌,为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如大竹根泥石流。
③水文气象条件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同时降水入渗软化岩土体,引发岩土体的滑坡、崩塌。2.2.2泥石流防治措施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2.3岩溶地面塌陷
2.3.1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岩溶洞隙的存在,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和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必要条件。多种外界动力因素的作用,影响着土洞的产生、发育和塌坑的形成。
①必要条件
a岩溶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赖以产生的基础,它为塌陷产生提供了物质运移空间。质纯灰岩岩组易被溶蚀,在浅层部位可形成连通性好的洞隙网络系统。在不纯灰岩和白云岩岩组的局部地段,由于构造影响和地下水迳流条件较好,岩体洞隙也很发育,亦可形成塌陷。
b松散履盖土层调查区的第四系土层具有一个特点:厚度小、松散、欠固结、孔隙度大、强度低、含砂量大、易崩解,因此其抗潜蚀、抗崩解、抗塌能力弱。
c地下水活动地下水活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又十分活跃的因素,能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效应:
A改变土的容重,增加土层的有效重量,改变土的塑性状态和力学强度。
B水位下降可发生渗流潜蚀作用。
C水位急降引起洞隙中负压力产生吸蚀作用,带走洞隙充填物,加速土洞垌壁土体的剥蚀和崩解,同时加强渗流潜蚀,作用在土洞顶板,成为附加致塌力。
②动力因素
a降雨其效应为使土层增重和降低土体强度。
b抽汲地下水其效应主要是产生渗流潜蚀,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频繁波动,造成地下溶洞中的充填物被淘空,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对岩溶空腔上的土层产生反吸作用,诱发地面塌陷。
③荷载与振动荷载与振动使地面变形,土洞顶板变形下陷诱发地面塌陷。
2.3.2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措施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①控水措施
a地表水防水措施:防地表水进入塌陷区,可以:清理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减少渗漏;对漏水的河、库、塘铺底防漏或人工改道;严重漏水的洞穴用粘土、水泥灌注填实。
b地下水控水措施根据水资源条件,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开采强度、开采时间,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动态监测。危险地段对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
②工程加固措施
a清除填堵法:用于相对较浅的塌坑、土洞。
b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c强夯法:用于消除土体厚度小,地形平坦的土洞;
d钻孔充气法:设置通风调压装置,破坏岩溶封闭条件,减小冲爆塌陷发生的机会。
e灌注填充法:用于埋深较深的溶洞。
f深基础法:用于深度较大,不易跨越的土洞,常用桩基工程。
g旋喷加固法: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厚10~20m即可),其上再设筏板基础。
③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a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评价。
b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试验研究,找出临界条件。
c增强防灾意识,建立防灾体系。
篇7
关键词 煤矿;煤炭资源;地质环境;对策和建议;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D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31-0209-01
我国是以煤炭资源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的消耗量相当大,因此,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也相当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煤矿的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而煤矿的地质环境不仅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环境保护还对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规范煤矿生产活动,保护煤矿地质环境成为我国当务之急。
1 煤矿生产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地质环境是指岩石圈内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地质因素的总称。而煤矿地质环境是指矿山建设和开采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并由此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等问题的总称。煤矿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煤矿生产活动的不合理规划等导致的煤矿地质环境问题比较多,其中主要有3大类。
1)环境的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井下开掘岩巷,半煤岩巷排出的矸石,露天矿剥离物以及原煤洗选过程中的煤矸石等,还有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瓦斯造成的周围空气、水质、土壤等地质环境的污染。
2)资源的破坏。煤矿开采时形成的废石、弃土堆积在采矿区附近压占土地和植被,使原有的生态资源受到破坏,且容易导致水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开采过程中还有矿井抽排水的活动会改变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储存和循环状态,给水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3)矿山地质灾害。包括由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引起的泥石流和采矿岩移诱发的山体滑坡、塌崩等地表地质灾害。以及在外力诱发下引起的矿井突水、瓦斯爆炸等矿井地质灾害。这些问题都会使采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这些由煤矿开采所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给矿区职工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制约了煤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 我国煤矿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
由于煤矿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煤矿的地质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据统计,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面积1 159 km2,国有煤矿矸石山 1 500多座,历年堆积量达30×108 t,占地达5 000 km2以上。煤炭行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5.7%,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每年73.13×104 t/a,其中主要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硫气体,其产生的酸雨对土地的破坏性最大,已经达到国土面积的34%以上。
虽然我国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初步建立了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加强了矿山环境保护的管理,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力度,但煤矿地质环境的恶化没得到有效遏制,大的地质灾难时有发生。2011年10月29日:18时10分,湖南衡山县长江镇霞流冲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致29人遇难。11月3日:19时45分许,河南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发生矿难,致8人遇难,67人获救。11月10日:6时25分左右,云南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4人死亡,9人失踪。通过分析各种类型的煤矿地质环境恶化情况,总结出煤矿地质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开发秩序混乱,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作坊式的黑煤矿依然存在,它们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对煤矿资源大肆开采,从而造成地质环境严重破坏。
2)开发规模小而零散,由于开发规模的制约,直接限制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不但严重的制约了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导致矿产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剧了地质环境的恶化程度。
3)开采工艺的落后,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部分煤矿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工艺比较落后,不仅浪费了矿产资源,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遗留了很多地质环境问题。
4)过度的开发,一些矿业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取煤炭开发的最大利益,大肆剥离土层,破坏植被,严重破坏了煤矿的地质环境。
3 煤矿地质环境的应对策略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地地质环境问题,给煤炭业的发展和矿区人们的生存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要全面的认识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在政策和技术上对煤矿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加大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避免煤矿地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1)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要想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要对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和危害进行充分的了解。做好煤矿地质环境的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建立一支技术高,设备精良,素质好的地质灾害监测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煤矿的地质环境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全面系统地调查矿区内的地质灾害情况,对地质灾害的调查是发现地质环境因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对由开采煤炭资源时的煤矸石、弃土的堆放所引起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问题的调查,研究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条件以及造成的危害等,并进行针对性的连续监测,对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和防治;②对矿区瓦斯的调查,主要调查煤矿中瓦斯储存量、来源及其分布情况,评价矿井中瓦斯含量,随时掌握矿井中瓦斯涌出特征,避免瓦斯危害造成严重的后果;③对矿区内水文地质的调查,主要是查清矿井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通道,确定污染水体的扩散途径。对矿区的水质和岩土进行分析,查明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煤炭生产中有害化学成分迁移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水土资源流失为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依据;④建立矿区的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充分利用“3S”技术(3S技术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现矿区环境的动态监测,开展矿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在开展加强各类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同时,研究运用新型煤矿开采技术,做好煤炭开采规划,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制定相关的政策管理措施。在煤矿地质环境的综合防治过程中,制定相关的治理原则,出台相应的防御措施,建立一个地方性的群众监测网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还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原则。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首先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各地区财政投入支付力度,积极施行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另外还应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的规定,由企业负担治理资金,通过政府示范引导,本着“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举,以环境保护为重的原则。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点,落实地质环境保护应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和坚持谁利用谁保护、谁受益谁出资、谁破坏谁治理的基本原则。对于矿山堆放的废石、弃土等可能会导致滑坡、泥石流以及植被破坏等灾害的地方,应尽快进行治理。
3)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采用先进的采矿、筛选工艺,并开发低废物、无污染的煤矿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开发煤矿“三废”高效处理与资源化的技术体系和工艺设备,建设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
4)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目前,我国的矿山环境管理制度还极不完善,环境调查、政策管理制度、防治手段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都比较落后,煤矿开发工艺的技术也没有发达国家的先进。因此,只有加大科学的投入力度和资金的投入量,提高地质环境保护的技术标准,才能改目前地质环境的被动局面,才能保证矿区周围的地质环境不会进一步恶化和矿业的可持续的发展。
4 总结
随着我国重工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总量也大大的提高了,能源的巨大消耗带来了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与此同时也给煤矿的地质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灾害。从目前频繁发生的煤矿事故来看,煤矿地质灾害已严重威胁着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矿区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对煤矿地质环境的治理已迫在眉睫。必须提高采矿工艺水平,加强政策管理,做到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才能有效促进区内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杰.我国矿山环境破坏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7:394-396.
[2]邱燕,甄洪.煤矿地质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3]李静云,肖玮.煤矿区环境污染与清洁开采的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04.
[4]李侠.陕北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
[5]丁永涛.浅谈煤炭地质环境保护问题[J].2011.
篇8
关键词: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佛洞河
1 前言
山区小流域常发生各种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山区小流域发生的主要灾害,阐述了治理的综合指导思想,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论证了山区小流域治理的必要性,为类似流域的治理提供了参考。
2 山区小流域发生的主要灾害及综合治理思想
2.1 山区小流域发生的主要灾害
(1)山洪灾害。是指丘陵山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导致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生产生活设施的破坏。
(2)地质灾害。一般主要指滑坡、泥石流灾害。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和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3)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4)崩岗。是指山坡土体或岩石体风化壳在重力与水力作用下分解、崩塌和堆积的侵蚀现象。
2.2山区小流域治理的指导思想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通过防治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建设,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3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
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主要由综合分析、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效益五个部分组成。
3.1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对治理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要素做深入的调查与分析,要着重分析生态系统中水、土、气、生(动植物区系)等要素的现状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时空分布。社会经济系统要着重调查分析人口(数量、质量)、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金、科技水平等。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人口承载力。
3.2 综合规划
综合规划是指以小流域土地资源为重点的再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规划。规划是小流域治理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上,它使农、林、牧各业生产用地比例和产业结构有一个科学而合理的优化方案,使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微观上。具体安排各种治理措施于适宜的地方,制定详细的治理实施计划,指导小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缺少准确的、落实到地块的小流域土地资源信息,就不可能编制出合理的规划方案,也不可能对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经营。
3.3 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是指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在各个地块上配置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并通过防洪工程措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农业技术措施,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I)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可以使小流域的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在小流域中,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流域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根本措施。在小流域中建立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一方面可以发挥林木特有的生态屏障功能,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林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治与开发的基础,能为林草措施及农业生产创造条件,是防止水上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经济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治理措施。
(3)防洪工程措施。山区小流域坡陡流急,一旦发生强降雨,极容易暴发洪涝灾害。所以应根据小流域河道的防洪标准确定洪水水面线,划定防洪保护范围。以影响小流域居民生命财产、农田、基础设施安全等的范围为防洪安全防护范围。通过河道整治、堤防建设、山塘水库建设和病险水库加固,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防洪安全,提高河道排泄洪水能力。
3.4 综合开发利用
综合开发利用是指在全面分析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及市场经济特点,确定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产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速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3.5 综合效益
凡采用了以上所述综合措施,治理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的小流域,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提高了小流域的可持续经营程度。
4 佛河洞小流域工程综合治理实例分析
4.1 流域经济概况
高村镇是粤西典型山区镇, 位于云安县西北部,高村镇下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350多条自然村,总人口32844人,全镇总面积188.8km2,山地面积21万亩;水田面积1.2万亩;旱地0.8万亩。据统计,2011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9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9亿元,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286元;
4.2 流域近年来受灾情况
佛洞河小流域内主要自然灾害为洪涝灾害和小范围的地质灾害。例如2008年6月26日,受热带风暴“风神”的影响, 高村镇遭受强降雨过程,造成特大洪水,损失严重。据初步统计,全镇受灾人口 8200多人,全镇共有20户民房全倒塌,大量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遭受毁灭性破坏,通黄沙村约15公里的水泥路段上发生路基多处崩塌掏空,损毁十分严重,桥梁被冲毁6座,手机通讯被中断近70小时,全镇损失约6515万元。
4.3 治理措施
佛洞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主要项目有:防洪工程建设(包含堤防工程及穿堤建筑物工程)、水库山塘加固工程、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组成。
(1)防洪工程建设。佛洞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堤防工程位于高村镇佛洞村委所在河段,干流起止断从佛洞电站引水陂起至下游覃村止,治理河段全长2.9km,其中左岸右岸部分采用埋石砼挡土墙,其余采用均为均质土堤。黄沙支流治理河段长0.5km,谭翁支流治理河段长0.5km。穿堤建筑物工程包括3座排水涵洞。
(2)水库山塘加固工程。包含一个小(二)型水库狗仔坑水库、五个山塘分别是大围坑山塘、民爱坑山塘、六北山塘、坑山塘、下东冲山塘。
(3)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植物措施包括植树造林1.86平方公里,封育林22平方公里,工程措施包括格栅坝10座,拦砂坝8座,M7.5浆砌石排水沟5.56公里,环山生态土渠6.8公里,修建石谷坊85座。
4.4 工程效益
工程建成后,直接效益主要是保持水土防止流失、绿化环境、灌溉农田、预防预警各类山泥倾泻地质灾害等综合经济效益。将主要保护佛洞村委等头、岗头、岗顶、大屋、茶凹、红洞、营下、官桥、覃村等自然村,保护人口2962人,保护耕地2000亩,保护工农业总产值3500多万元。河道两岸的耕地和村镇将得以保护,土地生产率提高,村民安居乐业。
5 结语
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综合分析、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效益的治理模式,实现土地利用与资源开发相结合,达到保持水土,提高土地生产力,保障防洪安全,防治地质灾害,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目的,对于我国小流域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干线公路;水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公路水毁是因公路所处地区,由于多发暴雨、洪水造成公路毁坏,主要是对路面、路基以及路桥涵的损毁,严重破坏公路路基、路面等路况影响公路的交通正常运,每年的汛期都对公路造成严重的破坏力,大大地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故此加强对干线公路水毁研究,并针对如何治理预防公路水毁提出措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水毁灾害特征
水毁灾害是干线公路灾害的明显特征.每年因水毁所造成的干线公路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水毁灾害与地质灾害一般是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其中水作为一种主要诱发因素,对公路工程的破坏性愈加严重,特别在路基工程和边坡防护工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明显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变化,如路基工程和边坡防护工程材料的膨胀与软化,由此导致工程失稳破坏,特别是不良工程地质路段表现的尤为突出.近些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建设投资规模不断加大 ,新改建了许多干线公路,不仅对生态植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干线公路养护投入相对减少,干线公路系统整体抗水毁灾害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每年干线公路水毁灾害损失,特别是新改建了的干线公路灾害损失在不断增加,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水毁主要原因
1.在降雨量比较集时期,我国主要地区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月—9月之间,所以在该期间内大雨、暴雨时常发生,造成大范围的公路水毁;
2..我国山区、丘陵面积总面积较多分布广泛,沟壑纵横、植被较差,局部冲刷严重;
3.有些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差、建设标准低。有由于后期养护资金比较紧缺,有许多公路,特别是山区沿河公路,建设时许多排水、防护设施就没有设置,缺桥少涵现象也比较严重,有的虽然设置,但因标准低质量差,抵挡不住洪水冲刷;
4.植被稀少
我国有些地区其独特的地形特点,公路主要分布在冲积扇或越山岭区沿沟(溪)穿行。由于扇区和山区自然坡度大,地表植被稀少,地面组织多为风化的疏松物质,砂砾石,水份保持能力差,故洪水汇流度快。
5.抢修恢复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水毁恢复费用投入较少, 水毁路段得不到及时修复近年来,公路水毁欠帐太多,不少地段都是便道便桥维持通车,削弱了公路的通行能力,而部分公路、桥(涵)的调治构造物的破坏往往就是从未能及时修复的破损处开始的。
6.公路工程质量不高
前些年由于相应的法制、法规不健全,导致个别工程项目在交工投入使用后出现大面积破损主要由于设计单位对其路线布设、沿线地质调查不够详细、认真;二是施工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建造的低质工程经不起暴雨洪流冲刷。
7.公路技术等级低
我国许多地区干线公路中除新改建的外,相当部分达不到现行技术标准。其一是过去修建时受资金限制使设计标准降低;其二是路面“黑色化”时,路基及路基病害未得到改建与根治,抗灾能力差;其三是施工留下的病害和缺陷,
四.公路水毁灾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1.系统分析原则
水毁灾害防治必须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用系统性的思考方法抓住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使用对象。
2.综合防治原则
灾害的防治工程是综合性的,即应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充分注意环境导向性,而不是
单纯采取工程措施,否则将形成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3.整体最优原则
整体最优原则是要求公路水毁灾害防治诸措施组合作用的整体效益最优,而并不追求每项局部措施水平达到最优状态。
4.针对性原则
公路水毁防治应该建立在充分可靠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基础之上,以成灾条件为依据,以自然地
形地貌、地质结构特征、公路工程条件为控制条件,突出动态机理过程分析。
5适时性原则
公路水毁的防治应该是即时的,在公路水毁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对策,此即为公路水毁灾害防治的适时性原则。
五.省干线公路水毁预防治理措施
公路养护部门应在养护、管理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公路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
1.做好洪水预测、预报工作公路部门应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收集有关信息,做好洪水的预测、预报工作,从而做好洪水预防工作,这样可减轻或减少水毁的危害。
2.加强公路的全面养护,提高公路特别是干线公路标准化程度和整体抗灾能力。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养护单位应结合每年公路水毁发生情况,有划、有组织地开展所辖路段水毁现状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搞清公路水毁的规律和特点,在洪水期之前对桥、涵进行彻底的清理、疏导,对调治构造物进行修补,不留隐患。对防洪物资,各单位应突出重点,对一些水毁常发地段及早准备,易受洪水破坏的大、中型桥梁要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方案,必要的还要做适当的加固防护。同时,各单位应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防洪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建立健全防洪抢险机构,主要领导应亲自挂帅,以便出现险情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好抗洪抢险,保障公路畅通。
4.严格养护管理
应严格遵循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施工组织管理,强化公路养护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有关规定,保证养护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御洪抗灾标准。
5加强排水及调治构造物的设计、施工新改建公路工程项目应满足相应技术标准要求的设计洪水频率,公路勘测、设计、施工等阶段都应根据公路沿线的气象、水文、地质等具体情况,满足排水要求,并与沿线桥涵配合,以形成良好的纵横排水和防护体系。
6.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各单位可考虑在计划内留出一定资金作为桥梁养护维修专项资金,并可根据实际成立桥涵专业维修队,负责桥涵检查、养护和维修工作,各级养护机构均应有领导和专职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建立桥梁基本情况卡片,并逐步建立三级桥梁管理体系,对桥梁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性检查和特殊检查,建立并完善桥梁养护技术档案。
7.大力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提高机械化程度,并建立数支机械化抢修队以利于随时调用。
8.分期治理
各养护单位应通过公路路况调查,对现有公路进行公路抗洪能力的综合评定,找出薄弱环节,研究公路抗洪能力与水毁预防和根治的关系,制定分年度治理实施计划,推广成功的水毁治理工作经验,抓好水毁工程修复质量,做到修复一处,治理一处,合格一段,逐年减少重复水毁现象发生,充分发挥有限的水毁经费的作用。
9.加强水毁防治的科研工作
为预防和减少洪水对公路的危害,应对历年抗灾抢险期间发生的水毁进行专业技术性的总结,认真分析研究并进行一些必要的科学实验,摸清情况和规律,找出发生水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不同路段的水毁发生时间、气象、流量、水毁规模和损失,对交通的影响以及抢修恢复的投入等,分门别类汇集建立台帐和数据库,就水毁防治课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六.结束语
公路水毁不给公路通带来中断,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给公路交通建设带来极大损失。本文针对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公路技术等级、养护管理以及极端天气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公路水毁的特征及原因,针对各种各样的水毁原因,提出科学的治理原则,依据治理原则提出预防治理省干线公路水毁灾害措施,旨在降低和减少公路水毁损失,促进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重庆市《1:50万系列地质图》.重庆:2002.
[2] 蒋焕章.《关于根治我国水毁的一些构想》.公路,ms
[3] 文桂《.公路坍塌病害的防治.西南公路》2004,6(2)
[4]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重庆:2002.
篇10
关键词:煤矿事故 顶板事故 瓦斯事故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中国的能源工业在传统的模式下运行,粗放型开发,无序性开采,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在经济利益的凶猛驱动下,严重的违规组织生产,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煤炭是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行业,不断发生的煤矿事故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损失,找到适合行业生存发展的生产模式,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是煤炭企业必须努力实现的目标。
1事故在一年内的分布
从图中可以看出,事故分布主要分布在3-4月份以及第四季度,这是因为,在南方春夏是雨季的多发期,容易发生水灾事故特别是已开采10年左右的煤矿,近年煤矿水害频发,有自然灾害严重这一因素,也有煤矿重视不够,存在侥幸麻痹心理的因素。
2 事故的地理位置分布
可以看出,事故多集中在煤炭生产大省,在这些省份煤矿生产比较分散,煤矿生产企业多,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近几年的行业发展需要,新增矿井的管理水平不能满足现有生产的需要;人员结构复杂是事故频发的根结所在。同时华北以及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金投入,管理能力也明显不济造成了事故的频繁发生。
3 事故原因综合分析
井下环境复杂多变,温度、湿度、噪音、照明等环境因素都影响到煤矿工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不仅极大地影响劳动生产率,同时也增大了事故的发生率。机械设备的设计不合理或机械与人的配合性差,特别是机械自身的质量问题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1煤矿自然条件恶劣,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
温 度:在高温环境中作业,操作者的自觉速度和准确度及反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体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易激动造成工作效率低,事故发生频率高。
噪 音:噪声引起的掩蔽效应会对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产生障碍,导致人的行为出现差错。
照明度:井下环境黑暗,照明度低,分辨物件较困难。设备多为灰黑色,在黑暗的环境中不醒目,影响工人操作的准确性,引发事故。
3.2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结构复杂,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岗位培训不够,劳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矿业工作相对危险、工作环境艰苦,很多人不愿从事这项工作。受教育较低的农民工为其主要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不强,往往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导致事故的频发。
3.3 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管理存在漏洞
市场经济下,每个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非煤产业(电解铝、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投资过热,使得煤炭供应特别紧张,在煤炭行业市场花的情况下,煤炭价格急剧上涨,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少生产者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减少成本的投入的手段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频发。
4综合防治煤矿事故措施
1、正确处理影响人、物和环境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2、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强化人的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行为上自察自觉。
3、加强设备、设施的安全完善设备的检修制度消除不安全因素,杜绝盲目追求效益。
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重点环节及特殊环境的照明度。
5、强化责任事故的提前预防,加强超强管理。
6、确保地质灾害规划、调查、评估、防治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