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2: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杜甫诗歌的主要特征

篇1

关键词:沉郁 顿挫 忧国忧民

杜甫是唐代律诗的集大成者,他采用以古入律的写作手法,将比兴与声律结合,并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加以提炼,最重要的是,他在诗歌当中融入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最终铸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总体的艺术风格,也是他自己提出来并被历代所公认的诗风。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在这里,我们分别叙述沉郁顿挫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具体的律诗进行说明。

首先,之所以形成“沉郁”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杜甫生世艰辛,才有机会一步步的走向人民,从而将残酷的社会现实折射在他的诗歌当中,使之具有深刻性和厚重感。二是因为杜甫的个性,子美常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在当时安史之乱的特定背景下,又不免多忧愤、凄苦之情。同时,他又将此种心绪借助比兴手法化的广远而深曲,所以不免使得诗歌悲壮苍凉而又深沉内敛。可见,杜甫沉郁的风格正是源于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如名作《新安吏》有云:“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有母送”描述出母子生死别离之恨,“独伶俜”又是茫茫然的无堪告语。青山脚下,白水东流,水流呜咽,和人们的哭声搅成一片。再用一个“暮”字烘托出悲戚的背景。《垂老别》有云:“数值十四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分明是“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却仍要知寒问暖,从而更深入的写出了老夫妻间的相怜相惜,更加说明天下百姓的无辜。另外一首名作《春望》,乃是杜甫身陷长安时所作:“国破山河在,……浑欲不胜簪。”诗人是在怎样一种心情下写出的“国破”呢,山河虽在,却物是人非。城春草木本是春意盎然的描写,此时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之感的景物了。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凉,面对乱世离别之景,花落泪,鸟惊心,花鸟本是春光里娱人之物,此时却变成了撩人情绪的种子,由此,诗意变得更加深沉。

其次,之所以形成“顿挫”的特点,原因有二:一是杜甫独到的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为对诗歌语言的精心锤炼。如名诗《蜀相》有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概括了隆中对,“两朝”概括了出师表,“老臣心”一面表达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思想,也表现了杜甫千回百转的心情。二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读书仕宦之家,从小接受儒家用世的教育观影响,把贵德行、重名节、循礼法视为人生的基本准则,在同情民众的同时,却又必须“忠君”,而这双方的矛盾注定使杜甫在矛盾中挣扎。反映到诗歌创作中则表现为常常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极有力度却又戛然而止的涌动。如《新安吏》有云:“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在这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人们极深切的同情,同时,他也指出:民众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是否还有义务为朝廷做出牺牲。但就在此时,诗人却陡转方向,写出“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诗句,足可见其心中的矛盾。他“忧国”却不能因此而逃避事实,“忧民”却又不能背弃王朝的利益,这种矛盾而痛苦的感情在诗中就形成了欲罢而不能的脉流。

杜甫在诗歌领域的巨大成就,不仅源于他对文学技巧的不断探索与追求,更重要的是他心怀天下,眼见国家破败,百姓流离,自己却已日近西山,力不从心。如此巨大的矛盾与落差融入在诗歌当中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可以说历史成就了杜甫,而杜甫也成就了经典。

参考文献:

[1]傅庚生,傅光.杜甫论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34页.

[2]王抒凡.论“兴寄说”与杜甫“沉郁顿挫”诗风[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4―35.

篇2

[关键词]杜甫诗;女性题材;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73-02

中国古典诗歌从最早的《易》爻辞中妇女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屯》上六)的悲叹和《诗经》中有关“弄璋”、“弄瓦”(《小雅・斯干》)的男女判别起,几千年男女不平等的历史演化,谱成一曲曲女性命运的悲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诗中多面展示了女性的命运,虽然男权的阴影并没有消失殆尽,但他所表现出的具有积极价值的女性观念,无疑显示出诗圣的过人之处。

一、痛怜怨妇哀情,关注人生权利

征妇历来是苦难妇女的代表,杜甫诗中的征妇概念突破了原有的内涵:一是征人之妇,即传统意义上的征妇。《新婚别》中塑造的虽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然而,新婚之夜的肺腑之言中,我们感到的是她对夫君前往“死地”的绝望,是“嫁女与征夫,不如弃旁路”的凄惨。仇兆鳌注云:“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军往,别之速也。随君,意之伤也。与君永望,志之贞且坚也。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q?生离死别,令人怆然泣下。二是征男之母。母爱相比夫妇之爱更为博大、无私,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儿子诀别赴征,而且他们还是弱冠的“中男”。《新安吏》中,杜甫描写了这样凄惨的一幕:“中男绝短小,何为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送呢?“县小更无丁”,有父还用抓孩子吗?“有母”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真所谓“天地终无情”。再看《垂老别》:“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明知老伴一去不回,还在哑声叮咛,自我保重,努力加餐。字字血泪,读之让人肝肠寸断。家庭的支柱被抓走,希望不复存在,走了的、留下的,生命是否还能延续?留给妇人的只有恐惧、悲怆、愤恨、绝望。三是妇为征人。一首《石壕吏》道出史上鲜见的悲惨一幕――老妪赴征。当她哆哆嗦嗦地诉说:“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的那“一何苦”时,内心潜藏着多少老来失子的悲惨,可现实又何至于此呢?被逼无奈的她只能“请从吏夜归”。仇兆鳌注云:“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子孙、姑媳残至如此,民不聊生极矣。”?r?诗人的视角,不再关注她们作为女性的需求与缺憾,而更关注的是她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脆弱生命如何生存的问题,诗中就黑暗社会对人性、人格、人的生存权摧残的控诉可谓入木三分,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脆弱的女性身上。

由于大部分男子在战争中死亡,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 “丈夫死百役”(《遣遇》)、“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的畸形社会现实。“千家今有百家存”,但见“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连寡妇都被剥削得精光,岂不可哀,秋天收获的季节尚且恸哭,则冬春可知。《又呈吴郎》中,诗人描写了一位被残酷的剥削压榨逼向了啼饥号寒之境的老妇,为了生存,他迫不得已扑枣于邻。诗人禁不住为之恻隐,为之落泪。诗人不仅同情她,还劝告别人善待她。这种思想感情浇注在诗歌中,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感染力。“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爱,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一个主要特征。

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苦难是广泛而深远的,除征妇和寡妇之外,还有众多的女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负薪行》中,诗人为“一生抱恨常咨嗟”的老处女抱打不平,提出了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四十五十无夫家”的畸形社会到底是何原因?难道是“巫山女粗丑”吗?不是,这里也曾出现过王昭君那样的美女。从诗人对“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的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批判中折射出了男女平等的一线曙光。今人张锡厚评此诗云:“《负薪行》是一首值得注意的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诗篇……这里反映出来的妇女观带有民主色彩,他的认识已经靠近妇女解放问题的边缘,这是他比同时代诗人高明的地方。”?s?此诗也表现出作者对传统落后思想的摒弃。

二、礼赞巾帼风采,反思历史现实

现实生活中女性有悲苦而令人同情的一面,但更有其欢乐而值得礼赞的一面,在她们身上,不乏积极健康、值得称颂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杜甫在讴歌这些光辉女性形象的同时,总会发出感伤时事、慨叹古今的慷概之气。诗人将浪漫情怀渗透于对沉痛的历史现实的反思之中,他的感慨和心思,总是在一咏三叹中流露出来。《琴台》诗中,诗人从“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凌空写起,短短两句,如仇兆鳌言:“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t?暗点他们琴心相结的爱情美好,并对卓文君蔑视世俗礼法的气概给予由衷赞叹。她那“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的光彩照人形象,既浪漫而已飘然逝去,诗人凭吊琴台,流露出对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无以为继的悲伤。《佳人》中,杜甫刻画了一位冰清玉洁的佳人,也抒发了一介书生在风云际变中坚持节操的人生感喟。《听杨氏歌》中,诗从“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的赞美写起,以“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雨”的愁绪结束,道出世无知音之感慨。仇兆鳌云:“前以佳人起,后以杰士收,感慨无限。”?u?诗人把对女性的赞美渐渐化为“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女性意象渐次淡化。在诗《〈剑行器〉并序》中,诗人由李十二娘的舞剑勾起对昔日公孙氏的回忆,想当年公孙氏是何等的英姿飒爽,并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由此可知,杜甫对擅长舞蹈和音乐的妇女的态度是同情和歌颂的。”?v?诚如王嗣云:“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孙氏,咏公孙,却思先帝,全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w?

三、劝惩狎妓世风,寄托规讽意旨

唐代社会世风开放,士子狎妓冶游成为风尚。宴会上,歌伎奏乐歌舞,劝客饮酒,赋诗助兴。士子异地为官,远离亲人,身边往往有陪伴以填补心灵的空虚。然而,唐朝还远没有开放到社会各阶级平等的地步,歌伎、仍然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处于最下层,生活在如此背景中的杜甫,自然也与她们有接触,且留下了有关携妓的动人诗篇。在他为数不多的有关携妓的诗中,诗人有艳羡情绪的表达:“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玉袖凌风并,金壶隐浪偏。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其一)然而,杜甫的诗言在此而意在彼,诗的结韵曰:“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这里表现的是诗人惯用的艺术手法――欲擒故纵,先敷衍词章,再下点睛讽喻劝惩之笔。同样,《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云:“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依浦起龙说:“所谓‘发兴寄’也。”?x?表达出的是“楼高欲愁思”的意旨。从《陪贵公子携妓丈八沟纳凉遇雨二首》之二“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等诗句看来,“诗人已发现了受侮辱、受损害妇女精神上的痛苦”。?y?《陪王侍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中虽也写到“复携美人登彩舟”,但诗人亦不忘“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露沾人衣”的规劝,仇兆鳌说:“从乐极生悲,结出规讽之意。”???无疑显示出杜甫出淤泥而不染、卓尔不群的高贵之处,也是他老老实实做人的一贯作风。

四、爱怜糟糠之妻,谱写人间真情

杜诗中有30余次咏及其糟糠之妻,这在一个诗人的创作生涯中,是具足够份量的。日本学者笕久美子认为,在关于夫妻情思的诗登上公众之堂的过程中,李白、杜甫无疑是属于开时代之先河的人物。???

读这些诗,其糟糠之妻的形象便浮现于眼前。如:“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G,幼子饿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去年潼关破,妻子久隔绝,今夏草木长,脱衣得走西。”(《述怀》)“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百忧集行》)“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北征》)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于杜甫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与自己在凄风苦雨中相依为命的人生伴侣式的妻子形象。他笔下的妻子衣着朴素,质朴自然。她独撑门户,任劳任怨,在诗句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是一个普通男人的真情,爱怜、愧疚、欣慰、感激……此外,其诗中也抒写了妻子雅致闲适的一面:“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昼引老妻乘小艇,睛看稚子浴清江。”(《进艇》)自然流露出对妻子的欣赏与赞美,使妻子的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可见,杜甫与妻子的关系是与支配关系无缘的,他们有着真切而牢固的感情基础,他对妻子的知疼、知爱与他诚实做人、正直做事的一生相连,也是杜甫今天信受崇敬的原因之一。

总之,杜甫真诚地为女性唱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他那怀物博爱之心,不但为生活在那个血腥苦难的社会中的人们所需要,而且永远是我们不朽的民族精神,属于任何时代。然而,他那“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北征》)的“女祸”论调,作为其时代与阶级局限的反映,无须讳言,必须摒弃。

[注 释]

?q??r??t??u??w????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33页、第530页、第808页、第1481页、第1818页、第1948页。

?s?张锡厚:《关于杜甫世界观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v??y?马锡鉴:《杜甫的妇女观》,《温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篇3

可以说,选修课的开设为高中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界,也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它从教育理念到课程文化,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理想并不等同于现实,必须看到,选修课的实施实践并不那么美好。选修课的实施,正处在摸索阶段,一切皆有可能又无从下手,使得一线教师往往感到迷茫。

选修课的核心在于课程的选择性,选课是选修课的第一个层面,这是毋庸置疑的。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的五个系列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福建省大多地市选用人教版选修教材,根据这一要求,总共编选了16本教材。教材如此丰富,课时如此有限,如何选课就显得至关重要。选课由谁来选?选课的标准是什么?选择怎样的内容?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说,只有掌握好选修课的“选法”,才有可能实现选修课的目标。

一、兼顾教师与学生的选课意愿

选修课由谁来选?答案似乎很明确:由学生来选。可是,从选修课的实施现状来看,似乎并非如此。首先,选修课所用教材均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参与到这个选择的过程;其次,选修课设计中提到的在课程自由选择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这种师生均非常感兴趣的形式,由于学校考核制度与硬件条件的制约,在大多数学校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书面字眼;再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选课有绝对的话语权,老师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非常便于操作,也非常自然。这样,选修课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的特征就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那么,是否应该把选课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似乎符合选修课改革的精神,但是不现实。在走班制受到种种制约无法在中学普及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目前最佳的选择。班级授课制是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和喜好的。在采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放手让学生选课可能会彻底搅乱学校的教学秩序。

因此,选课必须兼顾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集中统一,既要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和个人兴趣爱好,又要考虑整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教学进度的推进。在高二上必修五的课程即将结束时,将选修课程向学生公布,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的选择。在选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从两轮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小说类的选修内容比较感兴趣,选择小说欣赏的学生相对较多,此外选择《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的学生比较多。其次,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的问题进行选择。比如《语言文字应用》学生选得比较少,但实际上学生在语法学习方面比较匮乏,语言运用方面的短板是制约学生语言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学生最好能进行一定的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所以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些比较有价值有趣味的内容。再次,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选择。比如《先秦诸子选读》、《中外传记选读》和《新闻阅读与实践》。在学生选择的基础上,教师要进行一个选择。比如学生选择了《中国小说欣赏》,这本教材总共九个单元,选编了古往今来十八部小说,其中大多是长篇小说。倘若整本教材都学习的话,其他选修课程就不用学习了。因此,教师要进行选择,择其精要而教授。

二、兼顾课内整合与课外延伸

语文科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开放性,语文学习的课内与课外似乎是很难界定的。语言学习无处不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有道理。美国中学就没有所谓的“语文课”,他们认为在任何学科都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与机会。因此,在选课时,可以有效利用教材,精心选择,大胆取舍,做好课内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拓宽视野,纵深挖掘,将选修课延伸至课外。

课内的整合在于通过,将知识归类、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可以将所选诗歌进行归类整合。比如按照题材、诗体、诗人、时代、内容等。按题材编排,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记游诗、励志诗等。重新归类后,学生可以循着不同题材的诗歌,进一步明确其各自的特点及风格,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学习散文部分的第一单元时,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按照这一主题,可以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同题材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在塑造形象方面,诗歌散文是各有特点的。

课内整合是对教材横向的处理,而如果要纵向挖掘,就必须进行课外的延伸。课外的延伸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比如,《中国小说欣赏》选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片段《情真意切释猜嫌》,凭这么一个片段不可能真正了解《红楼梦》,因此必须适当地进行课外延伸。

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不仅是知识内容的延伸,更应该是能力的延伸。比如:通过知识的延伸,温故知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整理、概括、归纳、分析的能力。比如《文化论著研读》不仅要“整体了解论著内容”、“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且要“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由此,选修课走出课堂,拓宽学习的渠道,尝试各种有利于学习的方式方法,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兼顾个性发展与高考备考

选修课关注的是学生个人兴趣与个性化发展,着眼于处理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志向和职业潜能的关系,因此选修课教材的编选是审美与实用并重,共性与个性并存。与此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行的人教版选修课的16本教材,都与高考的考试要求息息相关,只是有些关系直接,有些关系间接。因此,选课时应该兼顾个性的追求与高考备考。

高三的复习内容庞杂,任务艰巨,如果能够在高二选修时就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将考点有序地“化整为零”地进行渗透,高三复习就会轻松许多,从容许多。而且,从福建省高考的考试要求来说,有许多考点的复习是不能留待高三才进行的,比如“文化经典”的复习,绝非高三几个星期就可以完成的。选修课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将高考复习“化整为零”的平台。

在现行人教版选修课教材中,《先秦诸子选读》对应的是“文化论著”考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对应的是“诗歌赏析”与“文言文阅读”考点,小说类欣赏与散文类欣赏对应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新闻、传记等选修课程对应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语言文字运用》对应的是“语言运用”考点,《文章写作与修改》对应的是“作文”考点。这些对应关系十分密切,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关于“诗歌之部”,三个单元分别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正好与诗歌赏析的三个考点相对应:赏析古代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赏析古代诗词的形象、意象、意境,赏析古代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相关的考点,但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莫大帮助。因此,在选修课的选课与教学过程中兼顾个性的发展与高考的备考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篇4

庐山山水文化的客观性

大自然赋予了庐山奇异的风光及自然风貌,只有通过人的感知,通过人的认识才能产生美感,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许多文化的积累,也是客观存在的。庐山山水文化的客观性就体现在庐山的文化遗存和遗迹之中,其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庐山的田园诗、山水诗、山水画。它们所体现的精神美感和情结,就是庐山山水文化的载体。因为它们虽然是庐山自然美的体现,也是庐山山水的文化表现形式。它的客观性体现在多种以山水、田园及山水画的题材的艺术美当中,并且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它的客观性离不开这些客观形式。

据统计,留存于今的古代诗词,以表现庐山题材的多达四千余首,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田园诗、山水诗,自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唐代的李白、白居易、王维、杜甫,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坡、朱熹,明代的李梦阳、唐寅,清代的康有为等诸多名家,以及近现代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郭沫若等都有不同题材的诗词表现庐山。这些诗词无疑是庐山山水诗和田园诗的载体,是千古文化的见证。

而山水画的留存也不计其数,代表性的有东晋顾恺之的《雪霁望五老峰》、五代荆浩的《匡庐图》、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明代唐寅的《三峡桥》、清代石涛的《庐山观瀑图》和清末张大千的《庐山图》等。现代的画家表现庐山的作品更是难以计数,著名的有傅抱石、刘海粟、吴湖帆、应野平、陆俨少、钱松岩、白雪石、黄秋园等众多大家。

这些名家、名人、名诗、名作当中从多方位对庐山美进行了描述,表达了作者的丰富感情,从多角度体现出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富性、精彩性和它们的影响力。很多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很广是庐山山水文化的保存形式,体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艺术美。

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表现庐山美的艺术形式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传统的古典田园诗、山水诗被新的自由诗体,以及其他文学形式所代替,山水画亦出现了代表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其他的绘画形式为油画、水粉、水彩、版画等多种形式,也有众多的表现庐山风光和庐山情怀的作品。除此以外,庐山的风光摄影也是一种十分丰富而美感很强的艺术形式。近年来,出版的大量庐山风光题材的摄影作品,对于传播庐山山水文化起的积极作用,成为当代庐山山水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些摄影作品无疑也同庐山的诗歌、绘画的形式一样,代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庐山的美感,应当说是新时代庐山山水文化的重要形式。

庐山山水文化的传承精神

在中国美术史上出现过多种的传承性,以山水画为例。中国山水画发展出现了多次的文化闪光点,成为沿袭和传承中国山水文化的推动力,形成了多样的艺术流派。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清代浙江的“娄东派”“虞山派”以及“新安派”,现代中国亦出现多种画派,如“岭南派”“海派”“黄土画派”“京派”等。这些多种画派在不同时期的出现,代表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状态,体现出中国山水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山水文化的传承精神。就庐山范畴而论,未曾出现过何种画派,但不等于庐山的山水文化不够丰富和深厚;相反,庐山山水文化中的传承中依然出现诸多“亮点”,成为庐山山水文化的一条鲜明的文化脉络。众多的古代、现代和当代名家,大家都钟情于庐山,为庐山留下惊世之作,可以说是庐山山水文化的“镇山”之宝,代表了庐山山水文化的传承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厚性、唯美性和抒情性。

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厚性,体现在庐山文化的开放性上。历代的文化在庐山都留下痕迹,如庐山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在庐山不同时期,先后占据了不同地位。而殖民地时期的西方文化侵入又带来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文化。同时,不同时期庐山的山水文化也有不同的表现,并遗留下深刻的时代文化痕迹,从而也体现出庐山山水文化的丰厚性。

庐山山水文化的唯美性,可以说是庐山山水文化的又一主要特征。庐山山水本身的秀美雄奇,为庐山的山水艺术铺垫了唯美的特征,许多画家是有感而作,他们被庐山的山水秀美所征服,被留存于世的经典诗句所折服。所以创作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具有较高的唯美特征。可以说他们的艺术美来自于自然美的感化,艺术的感染力来自于自然美的冲击,反映出庐山山水文化中的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美的境界。

庐山山水文化体现了抒情性。从古典的山水诗、田园诗中,庐山的山水画受到极大影响。诗中的情怀,诗中的意境,往往用山水画来表现更为直接、更为痛快。可以说山水画和山水诗、田园诗是孪生的姊妹,它们彼此吸纳互为传播、互相影响,因为它们都是真情的流露,都是真切的感受所倾泻。庐山的自然之美,不能不唤起诗人画家的情怀,不能不叫诗人画家所动心,所以“诗情画意”是庐山山水文化的一个特征。

可以说,在庐山山水文化中,其丰厚性、唯美性和抒情性构成了庐山山水文化的“文脉”。

庐山山水文化的形成因素

研究庐山山水文化的客观性、传承性,对于我们了解庐山山水文化的形成因素和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庐山的山水文化的客观性体现在古今中外的有关庐山题材的山水文化作品的内涵之中,庐山山水文化的形成因素和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庐山山水的自然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的“本”,庐山自然山水具有区位优势、气候优势、美学优势。

由于庐山地处长江中下游,周围是广袤的平原及众多湖泊,又北依长江,东临鄱阳湖。这里经济发达,文化深厚,历史悠久,佛、道、儒三家文化较早传播于此,形成了庐山交通方便、文化丰富的有利发展基础。而庐山美丽的自然风光足以吸引人们,成为人的向往,在此繁衍生息的因素。宜人的气候更是成为令人神往的动力。因此,庐山较早地吸引了中华历代的众多精英,他们钟情庐山,纷纷登临庐山,同时也为庐山留下许多的文化遗产,其中诗、书、画成为传承文化的最好方式。

(二)历代名人名作中显现出来的庐山山水“奇境”所表现的美学内涵,推动了庐山山水文化“内美”的发展。

如果说自然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之本,那么庐山历代名家名作所体现出来的艺术之美是庐山自然之美以外的另一“美学范畴”,可将其称为庐山山水艺术文化的“内美”。这种美是对自然之外的一种“美”的体现,体现了作者的情怀和情感,是自然之美的补充,是艺术美的体现。这种“美”的表现形式,在庐山历代文化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如晋代的陶渊明,以田园诗表现对庐山的眷念,呈现出田园之美。“结庐在人境,而无东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而唐代大诗人李白,则以山水诗的情怀,表现庐山的雄奇壮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宋代大文豪坡则以豪放之情,将庐山的雄阔和神奇加以描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诗歌无不充满了作者的情感,又无不从中描绘出了一个庐山山水美妙幻境。通过这些美妙幻境,又将庐山披上了神奇亮丽的面纱,让人从中体味出庐山山水的文化魅力。

诗人以诗描绘庐山,而画家亦情有所依,从历代名家表现庐山山水之作中,我们不仅可以体味到其中的诗情,而且可体验到画家心中的庐山之魂。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将庐山山水表现得雄伟壮丽。山的雄阔、水的峻秀、云雾的迷茫、人家的静寂,无不得以体现。明代的沈周以细致手法描绘的佳作《庐山高》,不仅描绘出庐山的雄险,而且将奇松怪石、泉流飞瀑苍山峻峰,无不融入画中,将庐山表现得高大雄险,飞瀑直下,让人产生不尽遐思。清末张大千终生未曾登临庐山,竟在八十高龄,奋笔创作了巨幅山水画《庐山图》,以其雄强浑朴、气势磅礴的画境,表现出神奇无比的庐山图景,了却了他一生向往庐山的夙愿。当代名家傅抱石、张仃、黄秋园、陆俨少、钱松岩等也都采用不同的笔墨技法,打造心中的庐山形象,把一个庐山山水文化的“精魂”描绘得让人魂牵梦绕。

由此可见,自然的庐山山水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之“形”。而诗人画家表现出来的庐山山水之美是庐山山水文化之“魂”。庐山山水文化的“形与魂”是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完美结合之产物。如果庐山仅有自然之美,而无艺术之美又怎么谈得上庐山山水的文化!只有“形”和“魂”相结合的庐山,才可称得上“名山”,才可体现庐山“山水文化”的魅力,才能体现文化的“精神”。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指这座山具有内在精神和文化内涵。否则它只是一座普通的山而已。可见庐山作为一座名山,如果它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多彩的文化背景,没有山水文化的精神,它就决不可能成为一座名山。打造庐山的山水文化无非也是要挖掘庐山的千年遗存的山水文化精神,这也是庐山的山体之“魂”,是传承庐山山水文化之美的“文脉”。

篇5

一、认知“感悟”以静求索的突发性,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我国佛学禅宗主张“顿悟”,其言之“悟”,实质有二,一为“静思求悟”,二为“渐修求悟”。禅宗的这一理论符合人们的一般认识规律。

禅宗主张静思求悟,此处之“静”,不强调环境的静寂,侧重在内心的清净。唐代诗僧寒山诗云:“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信奉禅宗的苏轼也云:“门前歌舞斗分明,一室清风冷欲冰。”说的都是心田清净,意无杂念的重要性。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静思冥想状态时,大脑接受外界的信息通道变少,潜意识活跃,往往在无逻辑程序必要中介的参预下,如天风激跃,似江河翻滚,若万马奔腾,能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它表现为思维过程中的整体性、直接性、突发性和瞬间性。文学作品阅读也存在静思感悟的现象。陆机《文斌》云:“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可见清净无尘的心境对感悟的重要性。

禅宗又认为“悟”是顿悟,是静中思想、长期求索后的突发性的结果。“犹如伐木,片片渐砍,一时顿倒;又如远赴都城,步步渐行,一日顿到”(《禅宗的人生哲学》,陈文新著,敦煌文艺出版社)。阅读文学作品也有与禅宗修习类似的长期积累探索,一朝融会贯通的心理现象。文学作品阅读中的“顿悟”境界,实际上是由量到质的飞跃,其突发性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形象地概括了治学中由长期求索到突然感悟的“三种境界”。经过“望尽天涯路”的凝神专注,到“终不悔”“千百度”的苦心探求,再到“蓦然回首”的豁然顿悟,正所谓“思如风发,言若泉涌”(陆机《文赋》)。

由此可知,课堂上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若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点拨学生保持清净宁思的心态,长期积累,不懈求索。切忌心田蒙尘,浮躁不实。

二、辨析“感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感悟的个性差异与感悟主体的认识水平、生活体验、身份阅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诸因素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辨析“感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1.丰富学生的读写实践,提高学生“悟性”

禅宗五祖弘忍传嗣法弟子,命寺僧各作一偈,以辨其悟性深浅。首座神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行者慧能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阅后附偈云:“有性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认为慧能悟性较神秀高出一筹,便密授以法衣(《禅宗祖师慧能》,吴平著,江西人民出版社)。由于感悟主体的个性差异,文学作品阅读中也存在“悟性”高低问题。尽管“悟性”高低受一定的先天因素制约,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后天的实践。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思而慎取”,“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读写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感悟主体的“悟性”便会随之提高。陶渊明云:“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其“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即整体感悟领会,与他的“好读书”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丰富学生读写实践是提高其“悟性”的必要手段。

2.丰富学生生活阅历,提高学生“悟性”

生活阅历不同,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感悟能力也有所不同。黑格尔说:“正像一句格言,在完全理解了它的年轻人口中,总没有阅历很深的成年人的精神中那样的意义和范围。要在成年人那里,这句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的全部力量才会表达出来。”囿于学生的年龄,他们的生活体验往往比较肤浅,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悟性的提高。为此,应千方百计丰富其生活阅历,从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在教学《背影》一文时,由于缺乏类似的生活体验,学生们对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感悟不透。当时,我并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只是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他们此后注意发生在家庭里的一些生活细节。过了一段时间,安排一节课,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和父母之间的感情。那节课上,有位同学说得很感人。他说父亲下岗后,靠帮别人送液化气罐维持家庭生计。开始,他一直以其父为辱,学习了《背影》后,一天放中学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父亲拉着一辆装满液化气罐的板车,在正午的烈日下,背弯得像一张弓样吃力的向前挪动着脚步,眼泪突然夺眶而出。他说他流着泪在父亲后面跟了很久,一直没有惊动父亲。“父亲当时拉车的背影,那艰难的一举一动一辈子都会印在我脑海里。”该生说到这里,又噙满了泪水。全班同学鸦雀无声,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经过了这番生活体验后,那位学生当然会从内心深处怜惜、敬重生活重轭下的父亲,也无需再分析,同学们便能感悟到蕴含在“背影”中的父子深情。

3.丰富学生审美情趣、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悟性”

“情趣”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社会熏陶、风俗习惯、文化模式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心理能力,对人的“感悟”影响很大。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云:“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心。”情趣不同感悟有异。

文化素养的高低对理解感悟更为重要。学习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一般同学都能领会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欣喜之情,但所领略的程度随素养的高低有别。有些同学在了解了诗人的背景资料后,深深地感悟到诗人所喜春夜之雨,为自己,更是为别人。整个锦官城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了花的海洋。那么,山上的树木呢?田里的禾苗呢?一切的一切呢?生发出如此联想的学生,其文化素养自然比别的学生要高。

三、体悟文学作品的语言,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能力

1.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语言的情韵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对一些字、词、句艺术审美地细“嚼”慢“咬”,能创设联想情景,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语言的情韵,培养学生感知语言、品读文章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时,要让学生注意关键词句,注意有特殊语序的句子,注意重复出现的词句等特殊语言现象,特别是注意与普通表达不一样的语词,如“他的眼光压得我抬不起头来”一句中,“压”是理解句子表达效果的关键语词,就是因为它与普通的表达不一样。

2.结合文学作品的语境,揣摩语言的弦外之音

语言的内涵是深邃而厚重的,就语言的运用而言,在范围上、方法上、内容上和形式上,语境都有制约功能,这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因素。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的体会是:只有指导学生结合语境阅读,即把某些句子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思考,才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根据上下文意或情境意义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词句含义,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能精析出文章的弦外之音,获得句子的隐含信息。

3.比较替换,揣摩语言的精练和巧妙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阅读教学中适当的比较揣摩,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又能在比较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使学生由此及彼地揣摩语义,从而培养联想、综合、归纳能力。同时可以打开思维大门,并有所领悟,有所发现,促进学生辨析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的体会是: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具体的经验储备,多角度,多侧面地比较理解语言意蕴,发出不同的声音,对文本进行合乎情理的个性化阐释。

四、倡导涵咏、吟诵、品味、揣摩,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推其义”(韩愈《进学解》)。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辞句章法,风格情调,意蕴理趣,才能让学生真正从语言入手去对文本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在具体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的体会是:诵读可以充分调动读者诸多感官接受信息,能使读者充分进入文本所描述的境界,沉醉其中,以最纤细最灵敏最小心翼翼的心灵来完成与文本世界的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文学作品特有的人文性质,要求在阅读中直觉感悟思维的积极参与,对文本的涵咏、吟诵、品味、揣摩则是直觉感悟思维的外化,体现了该思维的主要特色。

在涵咏、吟诵的基础上品味、揣摩则可直接提高学生的“悟性”。我在布置学生欣赏柳宗元《江雪》一诗时,学生们初读,觉得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风雪垂钓图”,形似一幅淡墨山水画。这种感觉是正确的,但还不够深刻。接着,他们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有关诗歌“意境”的知识,反复吟诵、品味、揣摩,不少学生“悟性”又深入了一层:“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永州,“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正是严酷的政治气候下,诗人身处冷峻逆境的写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异峰突起,隐现着诗人的孤傲身影,寄寓着作者的倔强性格。经过此番品味、揣摩,学生们的悟性得以激发。随着对作品感悟的深入,学生们普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审美感染。在这里,涵咏,吟诵,品味,揣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宾 主编.《禅文化丛书》,江西人民出版社.

[2] 张焕庭 主编.《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3] 郭绍虞 校注.《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4] 王正 著.《悟与灵感》,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