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文献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文献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政务文献综述

篇1

原文

1.1问题提出

电子政务正在成为当前的全球经济和技术的热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系统的互联互通、业务流程重组、信用与安全、电子政务的实施环境等,这些问题正在阻碍电子政务的实践。其中“互联互通”问题尤为突出和紧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主任吴敬琏教授就呼吁人们高度关注和解决目前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并担心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信息办副主任也多次强调要解决互联互通和“纵强横弱”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中,存在相当多的信息孤岛和“互联不互通”的情况。如果没有互联互通,那就无法发挥网络技术带来的优势,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府(Electronicgovernment)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网络政府(Networkgovernment)的问题。只有实现互联互通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只有解决好互联互通问题,才能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发挥更大的效益。

1.2选题意义

由于缺乏必要的互联互通,当前政府网站普遍存在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等问题,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阻碍了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911事件使美国政府认识到政府部门(美国情报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带来的重大危害。但我国政府的部门分割和信息孤岛现象也很严重,Sars事件部门之间信息相互不沟通,统计数据不准确,给了我国深刻的教训。离开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只是把权力分割的部门搬到网上,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没有得到更大的便利,难以真正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目标。因此研究互联互通的问题,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1.3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本文以电子政务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关文献和案例,对电子政务中的互联互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第一章:说明论文所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政府电子政务的基本研究现状和基本理论进行综述;对论文的基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章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互联互通问题的相关表现

第五章互联互通的成功案例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资料

【1】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发展现状.电子政务网

【3】互联互通——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新浪财经,2003-09-01

【4】国务院信息办:互联网存在六大“弊病”.

【5】朱步楼.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思考.人民网,2003-05-13

【6】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电子政务研究网,2005-03-23

篇2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外研究综述

绩效评估能够全面、系统、真实的反映某个国家、地区、组织、项目甚至个人的工作(行为)表现,可以有效推动政府行政水平的发展,提高治理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因此一经提出即受到西方各国政府的青睐。时至今日,世界上推行绩效评估起步较早的国家均已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并取长补短加以借鉴,对于指导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运用,对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系统的研究开发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与电子政务平台集成的绩效评估网络系统可以简化工作流程、精简管理机构、降低评估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使传统绩效评估中难以做到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公开透明得以实现,同时有利于政府部门间的双向交互甚至多元化功能群创建。目前许多国家尝试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改革与电子评估系统研发同时进行,根据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体不同,国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一般分为两类:政府主导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和政府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如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普遍遵循“长远规划、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的建设原则,着力与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改善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服务,起步较早并经过立法和实践的逐步完善,发展程度上达到了相对成熟的水平。第三方评估由于其独立性和客观性而更受重视和欢迎,发展得也较为成熟,如:埃森哲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等。世界各国对于电子政务评估体系的开发研究对于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二、国内研究综述

当今中国正处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探索构建科学可行的绩效管理评估体系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实施和推广,有利于政府管理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但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总结仍处于初期阶段,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指出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缺陷和问题。例如冯建涛在《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一文中提到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存在扭曲现象,展开绩效评估工作动机不纯,由此产生目标偏离。邓向青在《试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制的创新》一文中从评估体制方面指出了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基础薄弱,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作保障。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实行绩效评估往往是为了赶时髦的政绩冲动,导致“为评估而评估”的形式主义日益泛滥,反而使得绩效评估开始制约社会平衡发展。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和专家普遍认识到了需要着手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如何在传统的绩效评估体系上创新,在研究思想领域、制度领域等层面的同时,开始有人将研究方向转向网络信息化的新模式,将政府绩效评估与初具规模的电子政务体系结合起来,开辟新的全球化视野成为了绩效评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展开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研究成为了新一轮的改革焦点,以电子政务为视角,分析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建设也为政府向服务型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色平台与技术支持,另外其具备的高效性、公众参与性、公正透明性等特点促使服务型政府转变成为必然。就目前而言,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并未达到理想水平,对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和电子政务关系的研究中心仍停留在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效率提升上面,很少有人关注到政府绩效评估的效率提升势必对现有的绩效评估体系造成冲击,旧体制势必难以适应新模式的发展要求,如何使评估原理和评估手段共同发展,是目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创新研究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如今关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创新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上,利用先进的电子政务体系对政府绩效评估的手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传统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的理念和途径只是尝试性的实践,仍需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侯卫真,于丽娟.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何振.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 绩效评估 评估体系

一、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背景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被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视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核心工程,成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必选方案。然而,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研究表明,电子政务项目的失败率极高,存在高度的风险[1]。根据The Standish Group的调查,美国2000年的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IT项目,仅有28%成功,另外23%被取消,其余的49%部分合格[2]。联合国在2003年对全球电子政务的调研也表明,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概率高达60%~80%[3]。鉴于电子政务的高失败率和高风险性,国内外大量研究机构都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开展了研究。从国内外的实践和研究来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一方面作为项目管理的手段,能够指引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政务产出质量,获取公民支持和信任。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粗放型的发展。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正在从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以行政监督为核心的阶段进入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新阶段。然而随着政府信息化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发展误区和空白不断涌现,这些发展误区与电子政务的全局性和创新性特征是相悖的。在政府的责任和绩效日趋公开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建设成功与否,不仅关系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益,还会影响公民对政务的信任度和支持率。加上公民知情权高涨因素,结合“不可测量,则无法管理”的公共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已是刻不容缓的事实。只有通过科学、全面、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才能正确指引今后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确保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走上可持续化、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道路。

《2006-201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随着《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以及第六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会议的落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按照专门的规范、程序,遵循统一的标准和特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产出和效益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其主要要素包括评估目标、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从理论上讲,电子政府的建立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政府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在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效率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政务的公开透明以及政府开支的节约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表现为:首先,电子政务的应用、实施,将从服务、管理、消费3个方面使政府的职能发生重要转变。其次,电子政务的实施和发展,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再次,电子政务的实施和发展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载体,有利于政府的勤政、廉政建设。最后,电子政务为政府开支的节约提供了新的途径。可见,电子政务的实施为政府的改革提供了基础,使其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公民、企业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也能大大提升政府的绩效水平。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提高政府绩效是其始终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基于电子政务在政府改革及提升政府绩效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种种优势,电子政务日益成为现代政府运作的主要方式,成为政府更好地实现其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而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后,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已成为各国、各级政府必须关注的问题。可以说,电子政务自身的绩效已成为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已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已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最直接手段。为此,要想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评估政府绩效,就必须正确评估电子政务的绩效。可见,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进行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实践操作上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指电子政务一切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评估。这种过程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既包括电子政务“硬件”建设,又包括电子政务“软件”发展的过程。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以政府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信息技术、投资均衡理论和资产评估、网络评估等为基础的。完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内容可规范为4个大的方面:一是电子政务业绩。它主要表现为电子政务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在数量上,该业绩表现为尽可能满足社会对政府管理服务规模的需要;在质量上,该业绩表现为尽量提供优质服务,具有高效率的办事能力。二是电子政务效率。它反映的是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从事的电子所取得的劳动成果、社会经济效益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比例关系。它属于对政府机关和公务员从事电子政务工作的数量和质量的评价。三是电子政务效能。它是指政府通过实施电子政务所生产的“产品”和向公众提供的服务的水平。四是电子政务的成本,即实施电子政务所占用和耗费的资源及其程度。

三、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回顾

在国际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环节和关键内容。各国政府和机构都很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⒈联合国:综合性的国家电子政务评估体系

联合国从2002年开始每年以其成员国为评测对象的全球电子政务测评报告,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政府网站状况、基础设施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联合国按照该评估指标体系对其成员国的电子政务进行测评,并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各国的“电子政务指数”。从2003年开始,其测评最终结果体现为两个指数:电子政务完备性指数(E-government Readiness Index)和电子政务参与指数(E-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Index)。

⒉欧盟:基于“eEurope”战略的评估体系

欧盟2000年制定了“eEurope2002”计划,2002年又制定了“eEurope 2005”计划,旨在建设信息社会。欧盟配合eEurope计划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测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的多种指标涵盖了社会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最主要的就是SIBIS(Statistical Indicators Benchmark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SIBIS主要针对在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来对应设计,最终用于评估政策的结果、有效性以及评估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但欧盟并没有针对这些指标设定标准的量化及评估方法,因此有各种各样的量化和测评方法。

欧盟的测评数据除了来自于政府网站之外,还有许多是来自于对个人、企业等不同群体的主客观调研。

另外,欧盟委托了第三方公司凯捷(Cap Gemini Ernst & Young,简称Capgemini)进行常年测评。

⒊美国:基于“绩效参考模型(PRM)”的评估体系

美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也是由法律催生,这些法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施打下了制度基础。

2002年,美国政府推出了联邦事业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包括了与相关的五大类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Performance Reference Model,PRM)、业务参考模型、服务组件模型、数据参考模型以及技术参考模型。

绩效参考模型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政务评估体系,是美国政府各部门阐明电子政务系统绩效目标的基本参考标准,也是预算管理部门评价项目绩效的基本依据;绩效参考模型处于整个FEA体系的最顶层,是整个联邦事业架构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个模型。它由输入、输出、结果3个部分组成,由评估领域域、评估类别、评估组别和评估指标4个层次构成。输入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其他固定资产,输出包括一系列业务流程及活动,结果包括任务和业务结果以及客户结果。

因此,美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由6大评估领域(Measurement Areas)构成:

①对任务和业务结果(Mission and Business Results)的评估;

②对用户结果(Customer Results)的评估;

③对业务流程及活动(Process and Activities)的评估;

④对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评估;

⑤对技术(Technology)的评估;

⑥对其他固定资本(Other Fixed Capital)的评估。

2007年4月,美国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推出了新的绩效评估体系。新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3个指标:参与度、使用度和用户满意度。评估方法是OMB采集数据用以建立绩效基准标杆,并向公众、政府部门等公布,经客观评估得出绩效评估结果。

⒋加拿大:基于“结果”的评估体系

埃森哲(Accenture)连续3年将加拿大电子政务建设评为全球第一,并认为加拿大是惟一借助电子政务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国家。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面,加拿大主要着眼于用户的满意度和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两方面;并认为该绩效评估不仅要评测网站服务的可用性,还应同时评估效益的提升和对公民传递的价值。加拿大财政部于2002年与埃森哲合作,共同制定出一个“基于结果(results-based)”的评估体系,该体系由便利性、可访问性、可信程度、服务成熟度、用户接受度、服务转型、用户满意度、安全性、个人隐私保护、效益/回报、创新11个指标构成。

加拿大政府所建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亦受到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在联合国2003推出的全球电子政务评估报告《公共部门报告: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中,被列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典范。

⒌印度:基于“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AF)”的评估体系

印度制订了“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Governance Assessment Framework,EAF)”,该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项目分别提供了包括总评、细评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说明。EAF的核心思想是将电子政务系统按照一定属性划分为4类,通过非常详细的指标体系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打分和计算,得出评价总分,并根据评分确定预算的拨付。该模型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办法。

⒍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五种主流模式

在当前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的国际机构中,还有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IBM、世界市场研究中心、布朗大学、埃森哲、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TNS公司、Gartner公司等机构的研究和实践最具代表性。这些国际机构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和指标体系。

基于目前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具体做法,引用上述机构的研究思路和实践成果,根据其指标体系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5种绩效评估模式,它们分别为:模式一,聚焦政府网站的绩效,如美国布朗大学、埃森哲;模式二,基础设施的技术指标,如IBM公司;模式三,软硬件综合的指标体系,如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模式四,关注全社会的网络绩效,如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模式五,提出基本的评估准则,如OECD[4]。

四、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回顾

⒈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特点,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战略研究、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战略研究方面,互联网实验室(省略)2002年了《中国电子政务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详尽地推出了其电子政务评测战略,详细描述了如何对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战略目标、可用的资源和能力、面临的外部环境、达到目标的手段进行量化评测,可以帮助政府制定科学的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发表了王长胜主编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No.1》,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回顾,研究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战略和管理问题,对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电子政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做了阶段性的总结。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腾红等人[5]从服务和应用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和职能,建立内部与外部两大指标体系、6个子系统。同济大学的杨云飞、白庆华[6]建立了一套包括“电子集中、电子安全、电子管理、电子服务、电子决策”五项测评的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原信息产业部的彭细正[7]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要素包括5个方面:评估指标体系、指标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综合评分方法、数据采集方法。华中科技大学的马连杰等人[8]基于“公众满意度”、“政务为民”的理念,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设计了一套电子政务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国人民大学的张成福、唐钧[9]提出,把电子政务的绩效划分为3个层次:产出、结果和影响。万道濮提出包括完备性、参与性、成熟度、产出、结果和影响在内的集成评估模式[10]。

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腾红等人根据其所建立的电子政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采用理想解法评价电子政务系统,采用专家评审法、网上调查法、用户调查法作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数据采集方法[5]。武汉理工大学的陈冬林根据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构建了以信息化成熟度、政务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为主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群体AHP模型[11]。西南交通大学的何代欣等人结合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以组织价值为核心构建了电子政务平衡计分卡体系,提出了基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平衡计分卡实施框架[12]。湘潭大学的颜佳华等人从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衡量的基本模式出发,从系统成本、系统效益和系统质量3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并根据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非线性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尝试对电子政务进行评价[13]。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胡大平和武汉理工大学的陶飞建立了一套两层结构的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构建了量化电子政务系统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14]。华中科技大学的马连杰等人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设计了一套电子政务项目评估的指标,提出用非线形变换的方法对成本收益的结果进行预处理,即属性值的规范化,然后比较其成本和收益,以此来评估电子政务项目的状况[8]。北京理工大学的李倩、颜志军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该从电子政务建设产出、应用效果和投资绩效3个方面进行,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15]。华中科技大学的孙彬提出综合评估模型,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加权平均法和欧式距离法作为评估指标的汇总计算方法[16]。

⒉国内相关评估实践综述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以最能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并逐步深入到其他应用系统等领域。其主要衡量内容是公共服务。随着电子政务绩效制度的逐步完善,衡量内容将逐步扩展到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领域,并最终实现在经济调节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活动从评估主体来划分,主要有以政府为主体的绩效评估、以第三方机构为主体的绩效评估和以社会公众为主体的绩效评估3类.。我国大多采用的是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相结合的评估工作模式,其评估的层次又可分为国家和省市两个层级。

在国家层面,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以政府门户网站的绩效评估为主,评估方式主要是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其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受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连续多年针对中央部委、省、地市、县级政府网站开展全国性绩效评估。其主要指标有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分别针对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评估,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网站内容服务和建设质量、网站功能服务、网上办公、公众反馈、网上监督、特色功能等。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计世资讯2006年底联合了《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报告(2006)》,完成了对我国289家地级市、32家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以及31家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测评。

在省市层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吉林、青岛、宁波等省市均已开展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其中,北京市政府从2005年起开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并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与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有机结合,提高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激励约束效应。2005年,北京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以专家评估为主;2006年,引入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评估,完善了评估工作方法;2007年,以咨询机构深度咨询和电子政务管理服务系统作为重要支撑,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避免了重复收集数据;2008年,了《北京市电子政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京信息办[2008]1号),有力地推动了今后北京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吉林省自2004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办法,制定了规范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此后评估指标逐年修改完善,评估范围逐渐扩大到包括省政府、市(州)、县(市)的政府系统。青岛市从2004年开始对电子政务绩效开展评估工作,其指标构成除了政府网站的政务公开和对外公共服务以外,还包括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应用、内网资源建设等。安徽省淮南市政府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一套党政一体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评估内容包括执行力、公信力、回应力和发展力4个方面,并从2005年开始对全市的电子政务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广州市信息化办公室于2007年11月15日印发了《广州市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绩效、资源整合绩效、管理与安全绩效等方面,采取各部门和各区(县)级市内部自评与协调工作组组织的外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日常工作、年中检查、年底各项任务目标实现情况和各项评估结果,全面评价整体水平。此外,上海、深圳、宁夏等地也都开始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中央一些部委也正积极着手开展这项工作。

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很不成熟,尚处于较低层次。因此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①立法滞后,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②评估主体单一,测评机制落后;③评估标准各异,评估结果有待改进等。

五、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意义

⒈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基础,也需要公众基础,更需要政府基础。政府必须加大管理流程再造、组织优化重组、职能重新确定和行政体制变革的力度,这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从发展方向上看,电子政务更多的是指实体政府借助信息和技术为其对象构建的、旨在为其提供实质性政府服务的“虚拟政府”。这一改变并不是简单的政府信息化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一种崭新的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变。电子政务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服务的有效提供。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政府实现其职能转变的重要方式,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全新方向;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则为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实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⒉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电子政务的全面实施,政府与社会公众能够进行有效、及时、直接的沟通,同时社会公众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决策。电子政务的实施使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政府能够提供可靠的、稳定的、高质量的服务。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必然要求增强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而开展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则是引导和完善电子政务的实施、提升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⒊提升政府信誉和形象的重要举措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向公众展示电子政务建设效果的机会。展示电子政务建设成果,能赢得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展示电子政务绩效状况,能推动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政府部门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垄断性,公众是无法选择的;而绩效评估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活动,其特点是评估过程的透明和信息的公开,把政府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做出全面、科学的描述并公布于众,这有助于广大群众了解、监督和参与政府的工作。同时,政府绩效评估并不只是展示成功,它也会暴露电子政务建设的不足和失败,但这并不一定损害政府的信誉。相反,政府向公众公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示其为提高绩效所作的努力和结果,这有利于克服公众对政府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⒋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有效保障

互联网自身的技术特征使政府在保证电子政务的秩序与信息安全方面都面临以往技术条件下未曾有过的困难。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在政府工作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大量的政府部门将完全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那么这会直接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从这一点看,对电子政务的安全性和应变能力进行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适时通过对电子政务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电子政务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制约网上行为,调整网上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维护网上秩序和安全,把互联网自由控制在政府的许可之下。同时,对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也为完善电子政务法治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这对于把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民主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将产生积极影响。

⒌提高电子政务绩效的必要手段

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提高政府绩效。要改进绩效,就必须首先了解目前的绩效水平。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能及时发现和有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政务运作过程中的效率、成本、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正确地评价和肯定电子政务建设与电子政务运作过程中所取得的绩效,为促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提高电子政务绩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渐进策略[J].电子政务,2005(24):66-71

[2]OECD. The Hidden Threatto E-Government-Avoiding Large Government IT Failures(R/OL). [2006-03-10]. 省略

[3]UN. E-Government at the Crossroads(R/OL). [2006-03-10].省略

[4]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研究与中国战略[J].探索,2004(2):36-40

[5]刘腾红,刘荣辉,赵鹏.电子政务系统评价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3):61-63

[6]杨云飞,白庆华.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8):61-65

[7]彭细正.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绩效评估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05(10):10-11

[8]马连杰,胡新丽,张晓莲,等.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05(11):38-40

[9]张成福,唐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式研究[J].电子政务,2005(24):38-44

[10]万道濮.电子政务绩效集成评估模式研究[J].电子政务,2007(9):35-43

[11]陈冬林.电子政务的群体AHP评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3):128-129

[12]何代欣,罗为,王谦.基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方法的构建与实施[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57-59

[13]颜佳华,宁国良,盛明科.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6):125-130

[14]胡大平,陶飞.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41-43

[15]李倩,颜志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J].科技和产业,2005(11):32-33

[16]孙彬.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7]Cresswell A M, Burke G B, Pardo T A.Advancing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 for Government IT:A Public Value Framework[R/OL]. Albany: Center for Technology

[18]Peters R M, Janssen M, van Engers T M. Measuring e-Government Impact: Existing practices and shortcomings[C/OL]//Janssen M, Sol H G, Wagenaar R W.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 Vol.60: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4.[2007-06-25]. 省略/docs/peters/peters_janssen_vanengers_egov_measurement_2004.pdf

[19]The Federal Peters R M, Janssen M, van Engers T M. Measuring e-Government Impact: Existing practices and shortcomings[C/OL]//Janssen M, Sol H G, Wagenaar R W.

[20]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 Vol.60: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

[21]tronic commerce 2004.[2007-06-25]. 省略/docs/peters/

[22]peters_janssen_vanengers_egov_measurement_2004.pdf

Architecture Program Management Office. The Performance

[23]Reference Model Version 1.0:A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IT Performance[M].2003

[24]雷战波,姜晓芳.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综述[J].情报

[25]杂志,2006(12):13-17

李晓燕,孙晓娟.国内外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评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06(09):99-101

简介:

黄波,男,生于1977年,长城战略咨询知识管理部经理,主要从事知识管理、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咨询,对知识管理技术、业务流程管理、ERP实施、软件产业、IT治理等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10余篇。

万道濮,男,生于1985年3月,长城战略咨询知识管理部咨询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政务信息管理方向,2篇。

篇4

【关键词】电子政务 绩效评估 比较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受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引 言

因电子政务的高风险和高失败率,西方大量研究机构如Accenture、Gartner、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等都开展了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一方面能够引导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向,改善政府治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将提高政务质量,提高公民的支持度和信任度。

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保证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实施的每个阶段都有必要引入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①规划阶段:可以为电子政务建设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框架,做到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从而提高成功率;②实施阶段:为电子政务项目设定基本的建设方向,保持持续的改进,提高效率;③完成阶段:可以正确评估现状并为电子政务建设制定下一轮规划奠定基础[1]。

国内典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

1.中国互联网实验室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ChLabs)的《中国电子政务效果评测研究报告》中针对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一整套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了四个维度,其中每个维度又各包含五个要素。该评价体系涵盖面全、便于量化描述和操作,在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表1 中国互联网实验室的电子政务效果测评体系[2]

2.电子政府思想库

电子政府思想库(1stEG)指出,目前国际上电子政府网站的发展方向包括两种类型:管理性政府网站和服务性政府网站,而服务性政府网站分为面向政府职能以及面向客户需求的两种类型。根据对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分析,电子政府思想库面向政府职能提出了服务性政府电子政务评价体系。上述体系首先认为建立政府网站是实现电子政务的前提,因此政府网站建设的成果直接决定了电子政务的成败。基于这一思想,该评价体系主要建立在网站评价指标上,如内容服务指标、客户关系指标和网站质量指标等。其中每个指标下又设置了不同权重的若干子指标,如根据服务的广度、深度及速度来设置内容服务指标中的子指标,客户关系指标中设置交互对象、交互手段等多个子指标,网站质量指标中设置设计和内容等子指标。

3.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曾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对于地级市电子政务情况的研究报告[3],报告中有10个观测指标,各指标的详细构成情况见下表。

表2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效果测评体系

国外典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

1.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局的评估方法

联合国有174个成员国拥有政府网站,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局对这些成员国电子政务运用的一系列综合指标进行测评,测评方法和指标主要集中在电子政务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通过考查各成员国的准备指数和参与指数来评估其电子政务的绩效情况。

表3 联合国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局电子政务评价指标[4]

(1)电子政务准备指数。包括政府网站建设现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力资源素质三方面指标,三个指标的权数相同。

政府网站建设现状:通过对288项服务和设备的评估,对各成员国政府网站的建设现状进行评估,使用起步阶段、提高阶段、交互阶段、在线事务处理阶段以及无缝链接阶段的五阶段划分方法来量化各成员国的政府网站建设现状。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6个主要指标,即每千人主机拥有量、网民的数量、电话线数量、在线网民人数、拥有移动电话数量及拥有电视机数量。

人力资源素质: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指数、信息提供指数、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等指标。

(2)电子政务参与指数。按照电子政务提供服务层面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分为信息服务指数、咨询服务指数和决策服务指数三个层面。参与指数通过对政策、教育、金融、医疗健康、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的21项参与指标在以上三个层面进行评估,根据电子政务所提供的咨询和决策水平来评估其信息和服务的质量。

2.Accenture咨询公司的评估方法[5]

Accenture的评估体系着重于测量被调查者的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因为Accenture公司认为信息公开与通信发达程度是一种公共服务水平的体现,一个国家的信息公开化程度越高,通信发展水平越发达,则表明其公共服务成熟度越高。因此该公司提出的评估电子政务的标准,将被调查者的电子政务总体成熟度分为公共服务成熟度和客户关系管理两个指标。在2002年的研究报告中,上述两个指标分别被给予了0.7和0.3的权重,通过这两个基本指标综合考查政府电子政务实施战略和国民利用电子政务的具体状况。Accenture公司的调查结果将被调查的国家和地区按照电子政务服务的总成熟程度分为四种类型。“创新领导者”居于最领先的地位,总体成熟度超过50%;“有发展前景的竞争者”次之,总体成熟度介于40%-50%;三是“持续的完成者”,总体成熟度处于30%-40%;最后是“平台的构建者”,其总体成熟度均低于30%。

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式的对比分析及建议

国内外评估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评估的层次不同:国内侧重于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而国外如Accenture、Gartner公司不仅注重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也注重电子政务影响的评估。

2.评估的方法不同:国内以定性评估为主,关于定量的经济性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而国外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评估方式对比总的来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还不完善,与其有关的法制还不健全,较注重形式,公民参与度低等。

对于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根据国情,可以结合电子政务应具有的几个特点加以考虑:安全性、易用性、经济性、先进性、标准化、民主化。IT治理研究专家认为,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工作,应从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系统绩效、综合绩效、发展水平等四个主要组成模块进行。

综上所述,对于电子政务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是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认真分析我国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结合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在实践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体制。从国际环境和发展经验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研究机构必须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电子政务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能够正确评价和估测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绩效,帮助政府为进一步拓展电子政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徐晓林,杨锐.电子政务[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

[2]互联网实验室.中国电子政务效果评测研究报告[R].2007.

[3]张维迎,.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综述[Z].http://.cn,2008,12.

篇5

关键词: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1.引言

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就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概念的提出是与电子商务相对应的,它起源于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的自动化办公。电子政务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政府机关内部通过网络与电子技术设备实现政务信息的收集、处理、传播、共享、储存,从而达到高效行政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指通过电子政务缩短与社会群众的距离,为人民的政治参与拓宽平台与渠道。

2.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2.1发展迅速,覆盖面广。在电子政务应用的十多年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强化其构建力度。据北京大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建设和发展电子政务时间在五年以上的地方政府占51.4%,建设和发展电子政务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地方政府占84.92%,而仅有8.38%的地方政府尚未开通电子政务。从开展电子政务资金投入方面分析,在接受访问的地方政府中,有30.86%的地方政府在该项建设上投入的费用超过一千万,超过75%的地方政府所投入的费用在五十万元以上,只有24.57%的受访政府所投入开展电子政务的资金不足五十万。

2.2东西部地区发展程度不同。由于受到历史、地理、国情等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总体上要滞后于东部地区。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东部地区高达63%的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的时间超过五年,中、西部地区开展电子政务的时间超过五年的比例分别为57%和37%。在资金投入方面,有46%的东部地区政府所投入的经费高达一千万以上,而这一数据在中、西部分别是27%和19%。

3.存在于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3.1电子政务效益偏失

3.1.1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是政府,社会获益少。上文提到,电子政务的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政府内部办公电子化,二是指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平台。这两方面不仅是电子政务的内涵,更是推进电子政务的宗旨。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公共部门政绩的有效性。然而,电子政务开设的更大意义在于缩短政府与社会公民的行政距离,在这一方面国内电子政务的进展远没达到理想的效果。虽然绝大部分省份政府都开设了门户网站,但是这些门户网站大部分只是摆设,网站内容陈旧,更新慢,部分网页难以打开,对于网民在网站的留言、请求回应迟钝,甚至置之不理。

3.1.2政府公信力不升反降。开设电子政务的最大目的就是拉近公共部门与群众的距离,促进干群的交流与沟通,更好的使政府及官员位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构造廉洁高效、让群众安心的政府。事实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至今不但没有有效的树立政府亲民的形象,反而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双方矛盾,政府公信力一降再降。原因在于:(1)政务信息透明度低。群众参与政治活动需要政府制定和执行决策的透明化与民主化,需要信息的公开与共享。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层政府部门习惯了发号施令,习惯了“关起门来制定政策”,一些人在维护人民利益的旗帜下却维护着某部分人的私利,而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1](2)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机构与制度的缺失,导致政府处于无牵制状态,缺乏内在驱动力迫使政府规范其网络行为,未能及时对网民要求做出回应。

3.2法律构建的滞后

法律是规范政府及公民言行的客观准则,是一切事物运行的基石。但是法律的制定具有一定滞后性,尤其是在中国。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整体情况看,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立法也相对滞后,虽然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但仍旧不完善,部分领域存在法律“真空”。

3.3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无论是在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中,信息的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并且也是最棘手的。电子政务的运营与推广意味着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来处理政务信息,虽然高效,但也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根据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与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提供的《2007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07年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为91.4%,为历年来最高;多次感染病毒的比率为54%,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2]

3.4政务信息与资源难以整合

纵观前20年的实践经验,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并非一帆风顺。资源本身的复杂性、政府管理体制的滞后、监督机制的缺位以及公众对于信息公开的恐慌都是制约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因素。[3]

4.对策与建议

4.1以“公共服务”为行为向导,优化电子政府建设。

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依托政府网站作为其载体。政府网站打破了行政距离,宣传政务信息,听取网络民意,实然成为一座联结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公共部门始终应以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组织目标及行为导向。在传统的行政组织中,中间管理层是信息技术落后的产物,它的存在既延长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更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与失真。通过电子政务应当便利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之间的直接沟通,逐步缩减信心传递的时间与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管理幅度,促使上下层之间能够在节约时间与精力的情况下及时获悉彼此的动态。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我国电子政务 “专网”、“内网”和“外网”三网并立模式,到目前为止,国家级电子政务网络结构一直沿用此模式,而很多地方政府也主要以此模式为参照模型推动电子政务进程。本文建议“三网模式”可以在副省级以上的政府部门中保留,而地级市以下的政府部门由于其“信息”量很少,服务职能比重很大,可以鼓励他们直接在互联网上建“办公业务资源网”,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公共服务项目,以节约社会成本。

4.2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

法治环境的构建与维护对于任何一个领域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开展与强化电子政务领域的法制建设既要保证政务电子化符合实体法,也要符合程序法;既要遵守有形的法律,也要受到道德的制约。法治部门应当推进电子政务立法的进程,严谨法律条文,明确立法规划,确立有效的立法评价及监督机制,减少法律缺陷与漏洞。

此外,要对国家政务网络的界定、政务信息公开的范围、政府电子文件的存档管理、政府电子文件的法律效率力、政府信息主管的角色定位、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目录体系等问题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固化。

4.3扩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硬件”投入。

上述论述指出东中西部地区在电子政务领域存在差距,为了防范电子政务出现地区间的“信息鸿沟”。国家应扩展和提升电子政务在中西部地区的普及度和适用性。东部地区需要及时持续的向中西部地区的输送电子政务领域的技术与人才,而中西部地区则要利用信息化的“后发优势”,借鉴效仿东部发展经验,并且因地制宜,开辟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4培养与提升行政职员信息技术能力

技术的实施与落实是需要依靠每个岗位中的工作职员的行动力。行政人员自身能力的优劣决定了电子信息技术是否能发挥最大功效。构建电子政府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公职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通过培训电子政府运行中的实际操作,改善公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优化公务员的知识结构,从而使得电子政务的绩效能够在长时间范围内保持稳定并初步提升,也适应了我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需要。[4](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旭.我国网络问政中政府公信力不足问题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13(5):88-91.

[2] 何振,曹丹.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学报,2009,33(3):10-15.

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评估体系;电子信息技术;绩效评估;服务成熟度;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076-02

一、引言

近年来,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其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善政府的公共管理。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对公共服务进行电子化的管理。电子政务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其实质是对现有的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政府形态进行改造,及利用信息技术来构造更适应时代要求的政府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方式。它不仅涉及行政体制的改革,还要在更深层次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对其建设水平的评价,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当前学术界已对电子政务需要绩效评估达成了共识,并从不同视角阐释了建立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和方法。

目前在国际上,主要有以下二种模式研究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对政府网站的研究:第一种是对政府网站各项指标进行分类测评。第二种是重点测评网站及大类指标的方法,以Accenture为代表。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Accenture设计的指标包括服务成熟度和客户关系管理两项指标。还有对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设定灵活、可升级和可靠性三个指标的模式,以及兼顾软硬的指标体系模式和以全社会的网络绩效为主的模式。

从国内来看,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理论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一方面将现有的一些公共管理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或管理学理论引入电子政务评估的实践中,形成电子政务评估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利用经济学的方法,结合电子政务的特点,提出基于用户的电子政务价值评估模型和方法。在实践方面,我国已经多次举行了对于中国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估活动。服务、公众需求、参与度是国外评估的侧重点,而国内评估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信息的公开”“公共服务”和“公众的参与”三个方面。

三、研究的问题

要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先明确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么评价的问题。同时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原则,即指导思想,它是计划思想的延伸,更是整个指标体系的灵魂。

(一)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对于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其本质无非是绩效评估,因此绩效评估相关理论中的原则对此也是适用的。再结合电子政务本身的发展特点,提出如下原则:

1. 科学性。电子政务绩效指标的设定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每个指标的概念定义要有科学明确地界定,阐释清楚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计算范围,不能含糊其辞。另外,在不同的情况下,指标体系要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各自的特点。

2. 系统优化性。评估是一个广泛综合的系统性问题,必须衡量若干指标,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估电子政务的全貌,各个指标之间必须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能统筹各种关系,如政府的投入与效益关系,政治利益与社会利益,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等。

3. 目标导向性。对电子政务的评估,不仅仅是要评出优劣和名次,而是要引导和鼓励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指标体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正确的目标导向作用。

4. 灵活特色性。指标不能过于死板,要能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色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必须考虑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人文基础、经济基础等。

(二)评价客体和主体

1. 评价的客体――评价什么。本文立足于政府网站的电子化公共服务这一功能的评价,因此评价内容即是公共服务功能的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的重点从政治统治职能变为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提供服务。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又强烈要求政府提供电子化的公共服务。电子化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本质,其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1)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一项基本功能,信息公开功能的实现,不仅实现和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对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推行依法行政、推进民主化进程有重要意义。信息公开要求其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具体内容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两部分。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不再局限于静态的政府政务方面的相关信息,对涉及民生领域的基本信息需求强烈,开始呈现明显的实用性需求。很多网站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在会议、通知、公告、领导的活动及一些地区的介绍上,这种信息的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和用户的需求还是有差距。因此,信息公开的重点内容应是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的使用程度应该是信息公开质量的重要标准。(2)在线办事。在线办事就是将公民或企业需要通过政府进行认证和处理的各项事务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提供,以提高企业、公众办事效率,其对于政府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依据信息交换与处理的复杂程度,可以划分政府在线办事能力的深度,例如在网站刊登各种办事指南,申请表格的下载,简单审批手续的办理,处理在线政务咨询等,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政府部门的界限,利于各种资源与系统的整合,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3)公众参与。政府与公众之间实现实时互动是公众参与服务最显著的特点,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和参与权。政府应该健全公众的参与渠道,丰富网上互动形式,及时快捷地反馈与处理公众意见、诉求和建议,以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使整个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此外,对于电子化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除了从其自身功能的要求进行评价,还要考虑成本及后续发展问题。

2. 评价主体――谁来评价。政府网站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政府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对电子化公共服务进行评价即是评价政府,而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公众服务,因此用户就是直接的社会效益评价主体。公众以电子政务需求方的身份给予评价。需求方给予的评价一般更接近真实情况,更能反映出其功能建设及实现的程度。另外,从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政府网站的建设都是通过外包形式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已是一个重要的利益诉求者,有必要作为评价主体对其建设水平进行测评。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过程,不仅需要从内容上对其实现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同时需要从技术上进行评估,以界定其建设水平,引导技术水平的提升。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和专家有必要成为评价主体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评估主体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有公众、专家和政府自身。在这三种主体中,公众应作为主体。

3.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权重――怎么评价。基于上述分析,对于电子化公共服务的评价指标将从两大方向进行设定:一是从形式上,总结前人成果,确定为人文性、美观性、便捷性、持续改善性和安全性;二是从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内容要求角度,根据三大内容的不同要求具体设定分指标。在信息公开层面,应设置网站信息的关注度、实用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制度化等指标。在线办事层面,应设置服务事项的广泛度、整合度、时效性、反馈满意度等指标。在公众参与层面,应设置参与渠道多样性、互动及时性、互动有效性等指标。最后要设置一个总体的用户满意度指标。因为无论政府提供何种服务,公众都是直接和最终的需求者,因此用户的满意度才是最根本的指标。

关于各个指标的具体权重,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而定。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采纳;用户体验;技术采纳行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2.004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2-0025-06

随着政府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目标,而如何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成为中央到各级政府不断努力的方向。为了衡量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从服务质量评价模型、顾客满意度等角度构建了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质量评价的一系列层级指标体系[1-2],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对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给予了借鉴。虽然我国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缺乏与公众的交流和互动,因此给公众造成服务水平低、易用性差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公共服务水平。本研究将从提高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研究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公众的采纳行为,以帮助政府部门坚定“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把公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使网站的内容和功能在分析和设计方面更加人性化,从而提升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公众满意度。

1理论分析

1.1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UE)是指用户在访问网站的过程中,对网站界面、功能、操作方便性、交互性等方面建立起来的纯主观的心理感受,在用户访问网站的过程中,用户体验是用户本能、心理以及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交互过程中用户内在状态、系统特征与特定情景相互作用的产物[3]。国内外的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于用户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JamesGarrett认为用户体验是指产品在现实世界的表现和使用方式[4]。而Hassenzahl意识到用户体验中存在非技术特征,并将其区分为娱乐、享受和美学3类[5]。根据信息系统帮助用户达成目标的有效程度,王晓艳和胡昌平将用户体验划分为功能体验、技术体验和美学体验3个层次[6]。根据心理学家莫瑞的社会心理需求理论,杨艾祥将用户体验划分为感官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浏览体验和信任体验等5类基础体验[7]。根据用户心理感知的层次性以及信息体验中用户行为、认知及心理感知对信息效用价值的影响,刘冰等人构建了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技术功能体验、美学情感体验和效用价值体验3个层次[8]。这些研究大多是围绕用户体验的要素和服务模式来展开,而对于如何影响采纳行为的动态研究尚未涉及。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平台,既要有美观大方的界面设计,还要具备用户易懂易操作的功能。因此,在网站建设中用户体验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设计出“人性化”的网站,就是在保证产品美观的同时,又能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既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又能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

1.2技术采纳行为相关理论

在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技术采纳行为理论为信息技术实施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近二十来年的研究,形成众多的初始采纳行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有:Fishbein和Ajzen的理理论(TRA),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PB)、Davis的技术采纳模型(TAM),以及Venkatesh等提出的技术接受和利用统一模型(UTAUT),Venkatesh和Bala的TAM3[9]等。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逐步引入技术采纳的理念,如赵昆[10],孙建军[11],张楠[12],潘晓月[13]等学者对其基础理论作了较详细的比较和论述。由于模型的结构简单以及各种实证研究的价值得以认可,使得技术采纳行为模型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针对电子政务采纳行为的实证研究也不断增多。国外学者对电子政务的实证研究对象涵盖G2C、G2B、G2E多类服务,从综合的政务门户网站扩展到在线投票[14]、在线税务[15]以及在线办公[16]等领域。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开始关注从公众视角来研究电子政务的采纳行为[17-18]。

2模型的构建与研究假设

2.1用户体验的影响

良好的用户体验,对于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而言,代表着网站是公众与政府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信任体验、浏览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4个维度的用户体验设计,提高用户的心理认知,增强用户对网站的满意度[19]。公众在使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过程中,首先是浏览体验,这主要是网站的外观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包括布局美观性,界面友好性、分类合理性,导航清晰性等,这些因素都会正向影响网站的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因此,根据上述理论推导,我们提出下述研究假设:假设H1:浏览体验与公众的有用认知正相关;假设H2:浏览体验与公众的易用认知正相关。功能体验和交互体验这两个维度主要强调公众在使用网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总体感觉。功能体验包括信息真实性、信息完整性、功能有用性、易学易用性等,而交互体验则包括个性化程度、交流反馈及时、互动友好行等方面,这些都是公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功能,决定公众是否使用以及是否方便的,因此,对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会产生正向作用。基于上述的理论,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设:假设H3:功能体验与公众的有用认知正相关;假设H4:功能体验与公众的易用认知正相关;假设H5:交互体验与公众的有用认知正相关;假设H6:交互体验与公众的易用认知正相关。信任体验则属于公众在使用网站后的心理感受,包括网站的权威性、网站的信誉性以及网站的专业性等因素。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公众的信任体验包括对政府的信任和对互联网的信任两个方面[20-21]。在Colesca和Dobrica的研究中,通过实证检验了公众的信任直接影响其对电子政务的使用意向[22]。针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H7:信任体验与公众的态度正相关;假设H8:信任体验与公众的采纳行为正相关。

2.2基于TAM的假设

Davis的TAM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领域的基本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两个变量共同决定技术的采纳行为。有用认知指的是用户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主观上认为技术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的程度。而易用认知指的是用户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主观上认为技术是否容易使用的程度。当用户的有用认知越高,则技术采纳的态度也越积极,同样,当用户的易用认知越高,则采纳技术的态度也越高。当易用认知的程度越高,则有用认知的程度也会越高。有用认知是用户使用网站时对于外部因素的首先反应,只有当确认网站有用,才会同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产生交互,使用相关的功能。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网站操作的难易程度会进一步影响用户的易用认知。相当多学者的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同时研究表明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两个变量会对用户采纳行为存在显著影响,并且易用认知对有用认知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3]。因此,根据上述理论推导,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H9:易用认知与有用认知正相关;假设H10:有用认知与态度正相关;假设H11:易用认知与态度正相关;假设H12:有用认知与采纳行为正相关;假设H13:态度与采纳行为正相关。

2.3主观规范对采纳行为的影响

Fishbein和Ajzen在1975年提出的理理论(TRA)是预测和解释人类决策行为的重要理论基础。TRA理论认为用户的态度和主观规范会决定采纳行为。主观规范是指用户在技术使用的行为过程中,其周围比较重要的人(如朋友、亲戚、同事等)对其技术使用行为的态度以及影响。Alawadhi和Lau等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24-25],同事以及亲友行为都会对公众的电子政务采纳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4:主观规范与公众的采纳行为正相关。

2.4行为控制认知对采纳行为的影响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PB)指出,当行为控制认知越高,则行为意图越高;反之,当行为控制认知越低,则行为意图越低。然而,在用户自己想执行某项行为,由于资源、机会等其它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执行该目标行为的情况下,行为控制认知还能直接影响用户的实际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假设H15:行为控制认知与公众的采纳行为正相关。

3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1样本收集

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开发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研究量表,并结合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采纳行为特征进行修改。然后,在咨询相关专家后,课题组成员反复讨论,并结合预调查的方式,确保调查问卷题项设置的合理性,形成正式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题项采用likert五级测量标准。共计发放调查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样本有效率为77%。所有的调查对象对于电子政务门户网站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所有样本中,男性233人,占66%,女性121人,占34%;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8~45岁,占总样本的83%;教育程度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占样本总数的76%;职业主要为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企业员工,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5%、29%和21%。

3.2信度及效度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spss19.0来检验结构变量的Cronbach'sα,以检验问卷设计的信度。通常,Cronbach'sα系数大于0.7,即表明因子具有较好的信度。从表1可以看出,本研究中10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说明本研究中变量的各项目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内部一致性;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所有测量指标的因子负荷大于0.5,10个变量的组合信度大于0.7,平均变异萃取量大于0.5,因此测量模型满足Fornell和Larcker对于收敛效度的条件[26]。

4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

4.1假设及模型检验

本研究运用Lisrel8.70软件来检验研究模型中的各条路径假设,得出的各个路径的估计值,从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所提出的15个假设中,除了H1、H5、H12和H154个假设被拒绝,其他的11个研究假设均得到证实。根据上述检验结论,对模型进行修正,依次删除不显著路径,再进行结构方程研究,最后发现删除了不成立假设的模型路径系数对应的T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并且相对于原有模型更加简约,自由度更大,输出的完全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4.2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模型的实证检验,证明了用户体验的各个维度对公众采纳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修正模型中,公众采纳行为被解释变异量高达79%,说明本文的研究模型具备较强的解释能力。作为技术采纳模型中的两个重要变量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在本模型中仍然能准确地解释公众采纳行为,实证证明公众的功能体验与有用认知正相关,而浏览体验、功能体验和交互体验与易用认知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了用户体验对于公众认知的重要性。从修正模型各路径关系及路径系数可以看出,功能体验对有用认知的路径系数为0.776,这说明公众在使用政务网站中会更加关心网站的功能,因此网站的功能不再仅限于政务信息公开和办事服务信息的提供,而是对公众互动参与、网上办公等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易用认知的影响方面,浏览体验的路径系数为0.516,而交互体验的路径系数为0.295,说明公众对于网站页面版面布局,美观程度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这些设计可以使用户更易于操作所使用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在实证模型中,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可以计算出各个研究变量之间的总效应,反映出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大小。表4所示是所有外生潜在变量对于内生潜在变量采纳行为(BI)产生的效应,从中可以看出,信任体验对于采纳行为的总效应是0.855,是所有变量中影响最大的。其后依次是功能体验、主观规范、浏览体验和交互体验。这说明公众对于电子政务的采纳行为很大程度决定于公众的信任体验。

5对策建议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作为服务型的政府,必须深入挖掘公众的需求,而用户体验必将成为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未来健全和完善的重要指标。而为公众提供优良的用户体验,需要各级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站的优化,以公众为中心进行组织设计和提高服务,从技术选择和信息内容组织方面更多考虑公众的需求和服务。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5.1提高公众的信任体验

从总效应分析中,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首要任务是尽力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从而提高公众的信任体验。政府机构要加强完善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政府机构内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来保障公众的安全隐私和利益保护,从而增强公众对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信任。

5.2完善网站的功能体验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要立足于满足公众基本的需求,让公众体会到政务门户网站信息的有用认知。根据公众的实际需求,在平台上增设在线服务项目,以提高政务信息的覆盖广度和深度,更好地支持公众的在线办事任务。

5.3改善公众的浏览体验

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浏览体验要注重页面的设计。网站的页面布局和栏目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公众的使用习惯和实际需求,在享受在线服务时,能够快速定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提升用户的易用认知。

5.4增强公众的交互体验

交互体验注重公众的参与程度,而现有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往往只是信息的简单,这属于政务的低层次应用。因此,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可以开设交互功能,如很多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仅限于信息等低层次的应用,公众的参与程度不高,因此要增强网站的交互体验,以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提升公众的政务参与度,从而可以提升用户参与网站互动的积极性,促使公众采纳政务门户网站的行为。

5.5发挥主观规范的作用

各级政务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的宣传,使公众深入了解门户网站的功能,让更多的公众愿意采纳门户网站。通过网络的信息传递以及群体效应,从而带动身边的其他公众来使用。本研究将用户体验、技术采纳模型等理论应用于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公众采纳行为过程中,希望通过用户体验维度的设计,来进一步影响公众认知,并进而促进公众的采纳行为。这为提高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使用率,完善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建设提供了实施参照,通过分析影响公众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提升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服务水平,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在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服务环境下,本研究成果对电子政务建设和推进建立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渊,魏芳芳,邓.用户使用视角的政府门户网站效用及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23(4):133-138.

[2]刘燕,陈英武.电子政务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6,24(5):50-56.

[3]胡昌平,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资源整合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2):231-235.

[4]GarrettJJ.TheElementsofUserExperience:User-CenteredDesignfortheWeb[M].Berkeley:NewRiderspublishing,2003:13-20.

[5]HassenzahlM.Thequalityofinteractiveproducts:hedonicneeds,emotionsandexperience[C]∥Ghaoui(Ed.).EncyclopediaofHuman-ComputerInteraction.PA:IdeaGroup,2005:652-660.

[6]王晓艳,胡昌平.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构建[J].情报科学,2006,24(8):1235-1238.

[7]杨艾祥.下一站:用户体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1-30.

[8]刘冰,卢爽.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2):56-59.

[9]VenkateshHB.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3andaResearchAgendaonInterventions[J].DecisionSciences,2008,39(2):273-315.

[10]赵昆.技术接受模型研究的范式解析[J].信息系统学报,2011,(2):46-54.

[11]孙建军.基于TAM与TTF模型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35.

[12]张楠,郭迅华,陈国青.行为建模角度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综述[J].科学管理研究,2009,27(4):13-19.

[13]潘晓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模式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2,(14):6-12.

[14]CarterL,BelangeF.CitizenAdoptionofElectronicGovernmentInitiatives[C].Proceedingsofthe37thAnnual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Hawaii,2004:2056-2064.

[15]HungSY.DeterminantsofUserAcceptanceoftheE-Govern-mentServices:ThecaseofOnlineTaxFilingandPaymentSystem[J].GovernmentInformationQuarterly,2006,23(1):97-122.

[16]AilsaK,LizLK.G2CE-Government:ModernizationorTransformation[J].ElectronicGovernment,2007,4(1):68-75.

[17]蒋骁,季绍波,仲秋雁.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及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129-136.

[18]邓朝华.移动服务用户采纳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9]曹庆娟.基于用户体验的政府网站用户满意度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0):1470-1474.

[20]CarterL.BelangeF.TheUtilizationofE-GovernmentServicesCitizenTrust,InnovationandAcceptanceFactors[J].Informa-tionSystemJournal,2005,15(1):5-25.

[21]PavlouP.ConsumerAcceptanceofElectronicCommerce:Inte-grationTrustandRiskwithTlle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2003,7(3):69-103.

[22]ColescaSE,DobricaL.Adoptionanduseofe-governmentservices:thecaseofRomania[J].JournalofAppliedResearchandTechnology,2008,6(3):204-217.

[23]孙建军,裴雷,刘虹.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的视频网站持续使用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知识,2013,(5).

[24]AlawadhiS,MorrisA.TheuseoftheUTAUTmodelintheadop-tionofe-governmentservicesinKuwait[C].Proceedingsofthe41st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Hawai,USA:IEEEComputerSociety,2008:219-230.

[25]LauA.StrategiestoencouragetheadoptionofG2Ce-govern-mentservicesinHongKong[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Government,2004,1(3):273-292.

篇8

〔关键词〕移动政务;用户接受模型;技术接受模型;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信任模型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01

〔中图分类号〕D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003-04

Study on Users Adoption Model of the Mobile Government ServiceShao Kunhuan Yang Lanr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users adoption model of the mobile government services,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he extend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trustworthiness and the features of mobile government,analyzed the exogenous variable and endogenous variable factors,and finally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government in China.

〔Key words〕mobile government;TAM;TAM2;UTAUT;IDT;trustworthiness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3G技术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更多的选择。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1 179万户,创历年净增用户新高,累计达到85 900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3 473万户,累计达到4 705万户。此外,手机网民数达到3.0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6.2%[1]。

巨大的用户群体和移动通信平台的产生,让政府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为公众提供政务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把公共服务部门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升内部办公效率、改善办公流程,并通过移动终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新型政府服务方式称为移动政务(Mobile Government)。

移动政务作为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新型模式,其继承了电子政务以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效率、为企业与市民提供高效的服务、提高政府透明度、预防腐败和提高公民意识、创新沟通网络和提高政府政策的执行效率的诸多优点,但移动政务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电子政务项目公众接受度不高的残酷现实。

本文将在分析总结目前最为科学的接受模型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移动政务的特性,提出一个移动政务接受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探讨影响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因素,以期为我国移动政务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1 相关综述

1.1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以理理论为基础,探讨认知情感与科技使用的关系提出的[2]。TAM被许多学者应用在信息系统和组织的研究中用来测量IT的接受度,TAM是一个可以区分使用者不同层次接受度的有效模型。

图1 技术接受模型

TAM根植于Fishbein和Ajzen的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同时也从期望理论模型、自我效能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理论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3]。如图1所示,TAM模型提出了2个主要决定因素:有用认知(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易用认知(perceived ease of use,PEOU)[4]。行为意图(Behavior Intention,BI)是测量个体倾向于实施一个特点行为意图的途径。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不仅影响人们对信息系统的态度,也影响了是否决定使用。Davis等研究者发现“TAM可以为追踪外生变量如何影响诸如内生信念、态度和意图提供一个途径”。

1.2 修正的技术接受模型

由于TAM模型对外部变量的阐述不够清晰,无法从TAM模型中找出稳固的外部变量。Davis等在研究中发现:态度(attitude)只是使用者情绪上所反映出来的对信息技术的喜好,不能完整的传递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对行为意图的影响。基于此,将原始模型中对系统的态度进行了舍弃[3]。

在2000年,Venkatesh & Davis[5]对TAM模型做了大规模的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模型命名为TAM2,在TAM2中有用认知作为核心因素的决定地位得到加强;同时引入了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映象(image)、工作相关性(job relevance)、产出质量(output quality)、结果展示性(result demonstrability)5个因素以及自愿性(voluntariness)和经验(experience)2个调节变量,如图2所示:

TAM2引入了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以及认知工具性过程(cognitive instrumental process),并将其作为有用认知的决定变量,从而改变了先前模型中有用认知仅仅决定于外部变量和易用认知的格局。社会影响包括主观规范和映象;认知工具性过程包括工作相关性、产出质量和结果展示性。此外,自愿性和经验在这里作为调节变量。

3 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

UTAUT是Venkatesh & Davis(2003)在整合之前各种研究成果的模型的基础得出的,这些模型包括技术采纳模型(TAM)、理理论(TRA)、动机模型(Motivational Mode)、规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复合的TAM与TPB模型(Combined TAM and TPB)、PC利用模型(Model of PC Utilization)、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以及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

在这个模型中,行为意图(BI)直接受绩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努力期望(effort expectancy)和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3个因素影响。促成因素(facilitating conditions)对使用行为(use behavior)有影响作用。4个调节变量包括了性别、年龄、经验和自愿性。实证的研究结果显示,UTAUT对使用行为的解释力高达70%,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模型对使用行为的解释力都更加有说服力[6]。

1.4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IDT)是Rogers于1983年提出的,用于描述技术创新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和过程。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IT创新技术被组织或社会采纳的过程。Rogers认为,对使用者而言,创新是一种新观念、一项新产品或一个新程序,而创新的扩散过程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成员通过相应渠道相互沟通传递创新的成果的过程。Rogers把采纳率(Rate of Adoption)定义为创新被社会接受的相对速度。

1.相对优越性(Relative Advantage)

2.兼容性(Compatibility)

3.复杂性(Complexity)

4.可验证性(Trialability)

5.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采纳率

(Rate of Adoption)图4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的扩散速度受5个因素所影响,包括:(1)相对优越性(Relative Advantage),指的是采用创新之后相对于采用创新之前使用者感觉到的相对优越程度。(2)兼容性(Compatibility),指的是创新与社会体系的价值观、消费者过去的经历和潜在使用者需求的符合程度。(3)复杂性(Complexity),指的是创新被认识和使用的难易程度。(4)可验证性(Trialability),指的是在有限的基础上,创新能被实验验证的程度。(5)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指的是创新被采纳以后的效果可被识别察觉和向外传达的程度。

1.5 信任模型

在靳洪俊的研究中,把影响公众对移动政务使用意向的用户初始信任因素概况为信任政府(Trust of the government)和信任技术(Trust of the technology)2个维度[7]。如图5所示:

信任技术一般归纳为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信任,其涉及到个体对技术环境,以及伴随技术而来的相应规则的信任。信任政府则概括为公众对政府的清廉程度以及服务能力的认同。

2 移动政务接受模型

综合上述模型,本文结合移动政务特性,提出移动政务服务的用户接受模型,如图6所示:

2.1 外部变量分析

2.1.1 兼容性

移动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电子政务模式,主要是指无线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工作中应用,是通过手机、WiFi终端、蓝牙等无线技术为公众提供服务。作为影响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外部因素,决定兼容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技术与理念两个维度。一是技术,首先手机等其他移动终端要与传统政务互联网进行连接,需要解决接口协议问题;其次由于手机功能的限制,政务服务内容形式有限,如何解决解决服务形式与技术的瓶颈成为关键。二是理念,部分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在观念上仍然认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是一种非正式的行为,他们不习惯通过收集来完成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将移动政务的理念深入到公众和公务员理念之中,是目前解决移动政务兼容性问题的关键之一。

2.1.2 社会影响

Roger将社会影响划分为两种形式:一个是大众媒体影响,另一个是人际影响。大众媒体包括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网络等;人际影响则包括社会网络,如同事、朋友、上司等等。人们在公众环境下使用移动服务时,必定会先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并受到他人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媒体舆论引导和个人人际关系网中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影响。对于政府来说,要提高移动政务的接受度,从社会影响角度来看,需要做的工作是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口碑宣传。通过多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力争让公众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务信息和政务服务,当媒体舆论或者对用户较为重要的人对公众使用移动政务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则可以增强移动政务在公众中的社会影响感知,对公众使用移动政务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2.1.3 产出质量

产出质量是指个体认为系统能够使其获取优良工作业绩的程度。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经济动机前提是使用移动政务可以为个体提供收益,这个收益越大,接受的意向越强烈。政府部门作为移动政务服务的提供者,其提供的服务质量的高低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服务内容的载体质量,如果无线网络连接不稳定,速度慢,兼容性差,将影响最终产出质量;二是政府本身提供的服务质量,如对用户请求的回应速度慢,提供数据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服务态度差,则都可能影响用户的采纳行为。因此,设备越好,服务质量越高,用户越愿意接受和持续使用移动政务系统。

2.1.4 工作相关性

工作相关性是指个体认为目标系统能够应用于他工作中的程度,也就是说移动政务与公众之间的紧密程度。从实用主义出发,移动政务服务做得再完美,如果不与公众发生任何关系,当然不会被认为是有用的,自然也没人使用它。因此,这要求移动政务建设要从公众的需求出发,做好用户的需求分析,深入了解公众的各种需求,只有这样才有可以提高移动政务项目的接受度。

2.2 内部变量分析

2.2.1 信任技术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研究过关于系统在线行为的用户接受问题。移动政务基于无线通信技术,以提供虚拟化信息内容为主要服务。对于虚拟技术以及虚拟服务内容,用户在心理上的信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8]。为了加强公众对移动政务的信任,技术的障碍必须超越。当前的移动设备的设计不仅需要增强可用性,使公众接受移动政务服务时更加灵活和便利,而且需要在设计系统时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密、数字认证、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技术的发展需要及时满足公众对移动政务环境安全的需求。

2.2.2 信任政府

公众对移动政务的初始信任是建立在对政府的信誉以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指数基础的。政府的信誉度是公众基于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公开性、效率和廉洁度而评价得出的。公众对政府服务能力以及善意的信任对其接受移动政务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政府机关以及移动服务提供商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此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7]。

2.2.3 有用认知

对于公众来说,在其准备将移动政务引入到工作与生活时,其所能认识到该技术对其工作效率提升和生活质量丰富的程度越大,那么其对移动政务服务的感知有用性就越强,采纳移动服务的意向也就越强烈。因此,政府部门和移动政务服务提供商则需要对公众的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公众需求,丰富服务类型,提供更加准确、及时和有用的服务,以期增强移动政务服务的有用性,使得公众可以通过移动服务得到更多的服务。

2.2.4 易用认知

易用认知是指使用者个人感觉将新技术投入应用的难易程度。在公众接受移动政务之前,如果其认为该技术的应用将是相对容易的,也就是说其对移动政务使用技术的感知易用性越强,那么他采纳移动政务的意向也就越强烈。对于广大民众来说,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经验相对较少,电子政务的普及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先天的障碍,移动政务承载着缩小电子政务的“数字鸿沟”的重任,因而如何使普通民众能够更便于接受和使用移动政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公共服务部门一方面要打破各部门移动政务建设“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同移动服务供应商的联系,推行易于操作的政务套餐等特色服务。

3 总 结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健全政府职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已经确定为国家发展信息化产业的重要支柱。随着移动技术和服务的普及,用户数量的提高,我国移动电子政务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研究基于当下流行的技术接受模型和信任模型,结合移动政务的具体特性,提出一个具有综合性的模型,并针对假设模型探讨了公众接受移动政务的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移动政务的接受度,提出以下建议:

3.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一方面在互联网络和移动通讯领域均缺乏保护用户隐私和惩治网络侵权行为的专门法规;另一方面现有的相关法规存在过于零散、不成体系、缺乏执行力的问题。完善移动政务的法律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使用环境、服务主体和使用过程的信任感。

3.2 顺应移动技术发展,提高政务兼容性

随着我国移动技术全面进入3G时代,数字化无线通讯技术和微博技术,为公共部门向公众高速传递大量服务信息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基础和服务渠道。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无线互联技术平台,针对微博技术特性,丰富政务信息形式,提高服务形式与技术的兼容度。

3.3 转变服务意识,加强宣传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及时转变过去传统的管理者角色,从简单的管理者向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转变过来。用市场化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产出;以“顾客导向”为服务准则,为公众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公共产品;注重丰富公共服务产品的宣传手段与渠道,提高公共部门的公众形象与信誉度。

3.4 控制服务价格,降低运营成本

与发达国家低廉的移动通讯费用相比,我国通讯网络的服务价格和运营成本尚有待降低,这大大影响了公众对移动政务易用认知。若要有效推广移动政务,必须降低公众使用该项服务的价格和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EB].,2011-09-05.

[2]孙权,胡秋灵.移动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J].商业研究,2009,(6):55-59.

[3]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情报科学,2007,(8):1122-1127.

[4]邓朝华,鲁耀斌,张金隆.基于TAM和网络外部性的移动服务使用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007,(2):216-221.

[5]Venkatesh.V.and Davis.F.D.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5(2):186-204.

[6]程晓璐.基于UTAUT的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33-42.

[7]靳洪俊.用户接受移动政务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17-19.

[8]Yi-ShunWang,Hsin-Hui Lin & Pin Luarn.Predicting consumer intention to use mobile service[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6,16(2):157-179.

[9]J.M.Kolodinsky.The adoption of electronic banking technologies by US consumer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04,22(4):238-259.

[10]R.Horton,T.Buck,P.Waterson,and C.Clegg.Explaining Intranet use with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1,16:237-249.

[11]O.K.Lean,S.Zailani,T.Ramayah,and Y.Fernando.Factors influencing intention to use e-government services among citizens in Malays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29:458-475.

[12]B.Sumak,G.PolanCic,and M.Hericko.An empirical study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doption using UTAUT,in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Hybrid,and On-line Learning,2010:17-22.

篇9

一、文献分类及统计结果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加以回顾。陈伟等(2007)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GAATs)进行了总结性回顾,探讨了GAATs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分析了GAATs的两类技术,即面向系统的七种GAATs,和面向数据的五种GAATs,并对GAATs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计算机审计研究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其五个发展阶段,并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与制约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进行了回顾,认为目前计算机审计研究正处于一种平台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务的突破。刘国瑶(2011)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研究,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简短评述。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问题是研究所选取的文献范围比较狭窄,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文献”比较模糊,没有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这些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3年~2011年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1”,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计算机审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素,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分类合并,最终根据182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把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计算机审计发展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准则问题,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与方法,案例应用研究,风险问题探讨,发展问题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其他等十个方面。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须从计算机审计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统计显示,近10年来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张金城(1995)认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应由理论基础(哲学,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五大学科理论),基本理论(涵义,内容,意义等),实务理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组成。唐飞兵(2007)借鉴传统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计算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即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的本质和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并以审计假设为前提,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周剑(2001)从“审计学”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独特的审计职能、对象、方法、标准和证据等问题,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唐志豪(2007)借鉴蔡春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六要素模型(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和控制)。谢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并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王振武、张子瑾(2011)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认为该框架应由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并特别指出,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应是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

(二)准则、规范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准则为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对准则的研究也分为计算机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计算机审计准则,张德山等(1991)初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规范问题。张金城(1997)首先探讨了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监控性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刘中华(1998)根据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3条和第9条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讨论一般也是借鉴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展开讨论。陈婉玲等(2006)对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借鉴了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体系,内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一些建议。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准则体系中标准、指南和程序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及标准与指南之间的交叉关系。李汉文等(2010)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在介绍国内外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供给的非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整合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资源,以便推进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进程。刘杰等(2011)探讨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路径依赖的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现有路径依赖的途径。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 对全部182篇文献进行翻阅,手工收集整理论文所涉及的课题研究,发现共有20个课题,其中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课题13项(4项是国家级),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难度非同一般。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大致分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前者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要高。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杨小虎等(2000)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万建国等(2000)分析了计算机审计软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孙兴国等(2000)讨论了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张进等(2004)分析了数据清理在电子数据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阐述数据清理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电子数据采集中常见问题的数据清理方法,并指出了电子数据采集中数据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审计的多Agent系统体系架构,分析了该结构中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系统中移动审计Agent和移动Agent服务器设计实现。汪加才等(2006)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数据挖掘服务的计算机审计框架模型。何玉洁等(2006)讨论了SQL 查询和OLAP 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胜等(2006)分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流程,指出审计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后数据的清洗、集成、转换是与审计数据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在对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可实现的技术。黄永平(2006)探讨了孤立点分析方法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叶焕倬等(2010)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数据采集技术。关于模型构建方面,黄作明等(2000)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方向。来明敏等(2004)探讨了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即绕过,穿过,利用,在线实时(网络)计算机审计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综合分析现有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系统模型应该具有的特点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审计系统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调研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同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较深入阐述。陈大峰等(2009)根据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的特点,构建了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模型。唐志豪等(2010)从目标、内容和流程三个维度建立起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模型。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与方法 对于计算机审计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杜越强(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中的四大内容,即对信息系统输入的审计,对数据库的审计,对网络系统的审计,对信息系统输出的审计。张福蕊(2004)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硬件,控制事项,处理事项,数据,安全事项)。吴沁红(2008)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管理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构造了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与审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于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李光凤(2001)讨论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七种审计方法,包括检测数据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比较法,受控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追踪法。杨莉(2002)探讨了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方法(加强联网建设,改变审计方式,采用矩阵审计模式等)。罗莉、张亚连(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法下(应用软件外包法,资源外包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应用研究 对案例应用研究探讨的多数文献主要是审计署各特派办的人员所发。大量的文献集中在《中国审计》刊物上,这与我国1998年筹划,2002年10月底正式展开的金审工程有关,作为金审工程的主力推动者,审计署特派办人员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撰文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案例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业务两个方面。对具体公司进行计算机审计探讨的有,刘世新等(2002)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的相关问题。邝作等(2002)对银行业,刘欢(2002)对行政事业单位,蔡峰(2003)对海关等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欧洁等(2004)探讨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技术。张德勇(2006)利用业务跟踪法对某航空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并成功发现了该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结算系统中存在非法的销售暗扣处理模块。石勇等(2010)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关于业务方面,张蓉(2002)对金融,郭海鹏(2003)对再贴现业务,李向前等(2003)对税收,全宝(2003)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李娟(2004)对水利建设资金,谭继舜(2004)对商业银行电子系统,史达等(2005)对电子政务,袁章军(2005)对失业保险金发放 ,周廉东等(2011)对城市供水等进行了计算机审计案例分析。张鹏等(2006)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吕成戍等(2007)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

四、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审计的成因、防范与控制 马万民(1999)针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五种风险(系统风险,错误的连续性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蒋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几种风险(审计软件、人员操作、财务数据、管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内部控制审计等)。黄作明(2003)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并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冯淑霞(2006)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监管及信息系统审计视角,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二)风险量化问题 黄冰等(2007)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万军(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安全定量评分体系的审计决策模型,这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在审计时采取何种审计策略提供了参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CIA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并探讨了CIA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三)风险理论 胡晓明(2007)探讨了风险导向的信息系统审计,并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审计各项规则,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积极培养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等四点关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思路。刘国城、王会金(2011)在研究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风险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为视角,借鉴国外BS7799标准、COBIT模型、通用准则CC、ITIL标准,初步构建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计算机审计发展研究

(一)发展问题 张金城(2000)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发展为以通过计算机审计为主,由查账型软件向分析型和专家系统方向发展,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并存等21世纪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于向辉等(2004)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落后的法规建设滞后,软件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规建设,发展审计专业软件公司,培养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发展策略。胡晓明(2005)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空白,审计技术落后,制度不完备,审计人才奇缺等现状,探讨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改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评审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于准则,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五大发展战略。

(二)人才培养探讨 傅元略(1998)探讨了审计人员如何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议了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史振生(2002)介绍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需求情况,考试内容和应试对策。彭建平(2005)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进行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如何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等。赵辉(2006)探讨了审计部门的计算机人才状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若干建议。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应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实验室,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建议。

(三)其他方面 高浩玮(2002)针对审计过程各阶段质量质量控制的要点,指出了计算机审计下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张倩(2005)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师和审计构架等问题。陈峰(2006)对计算机审计方式下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档结构,要素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83年~2011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基础理论与制度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实务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发展问题、人才培养研究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着对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随着计算机审计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理论必须进一步加强。比如与哲学,行为科学理论、数学等相关的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将会掣肘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才会有力促进学科发展。目前,在案例应用研究的文献尽管比较多,但研究内容不深入,一般都是审计署特派办人员发表的经验总结,而理论工作者又缺少深入实地研究的条件,导致案例应用研究力量非常薄弱,今后在这方面仍需要大力加强。随着信息系统的复杂化,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其脆弱的一面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审计风险逐步加大,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之一。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审计信息化事业的成败关键,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会对计算机审计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篇10

关键词:数字档案 信息建设 传输协议 科学化

在电子政务信息库的完整性建设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电子信息材料的挖掘,利用业务流信息生成器大数据挖掘工具,实现电子政务信息库的深度建设。在政务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重视信息门户对应分类准确性建设,通过丰富信息资源共享库的方式,提高信息调度的整体效率。在数字档案管理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地做好储存设备的扩容与升级工作,在数字档案信息库的库存量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不断地完善档案信息的抓取链条,实现不同部门的资源类信息共享建设,通过与不同的部门进行资源交流,扩大数字档案信息的采集量。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数字档案的社会服务目标建设

强调事业单位数字n案建设服务于政府的工作目标追求性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开展工作,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广大的市民群众。在信息资料共享性建设活动中,应该保证数字档案建设工作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各类社会组织,为我国国计民生的科学事业服务。

在数字档案建设的集成应用层资料类型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交互服务系统通道建设工作。强化地方性政务办公凭条的数字档案版面建设,满足地区间网络访客信息浏览活动的需要。在公共服务类门户网站的打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档案资料信息版面整洁性建设,通过页面布局优化和链接科学设置的方式,提高档案类数字信息的可读性。在智能门户网站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信息资源平台的协调性建设工作,打造智慧型的可追溯性较强的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平台。在数字档案建设活动的综合应用体系功能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行业应用层功能开发工作。从电子政务管理界面优化的角度入手,提升各个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字信息处理效率。强调对于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材料的升级建设,实现各个部门业务系统的高效联网升级。在数字档案系统的资源类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地做好智慧信息收集工作,对基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为了保证基础类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深入到一线环境中,进行第一手数据信息的挖掘工作。采用专用的办公软件,进行大数据资源类信息的检索,实现数字档案材料的智慧整理。

二、信息时代构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高效处理系统的对策

(一)提高系统科学化建设,提高部门信息共享效率

强化数字化档案整理效率提高,技术人员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电子档案深度管理模式的探索。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推动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将日益繁重的信息录入和调取工作精简到最低水平,切实提高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在档案系统化建设中,应该认真落实践行电子档案的规范性建设,提高档案文件著录工作的行为规范,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电子档案文件级著录软件平台系统。促进数字档案系统的科学化建设,技术人员应该从实现数字档案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的角度出发,建立信息处理效率更高的资源共享平台。

在数字档案在线信息门户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可以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信息速递版面的扩大化建设,注意信息资料的更新,坚持对于数字档案版面进行每日实时更新,让更多的访客利用互联网工具,都能够及时地了解到最新的信息。在业务流程生成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认真进行数字资料的整理分类工作,对成果专利进行综合介绍。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信息筛选建设,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格式,满足不同资源渠道的信息请求。工作人员在日常数据处理活动中,应该较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建立高效率的数字档案信息渠道。建立标准化的数字档案信息管理规则,对于部分保密性要求比较高的文件,应该进行文字类信息的加密处理,从而保障数字方案建设的安全。及时地做好数字档案材料信息的备份工作,实现数字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建设。

(二)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数字档案建设

利用大数据信息档案处理的理念来规范数字档案建设,通过强化落实政策法规体系的方式,实现组织领导体系对于数字档案建设的有效领导。在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可以从集成应用层数据资料开发的角度出发,提高资源类信息交互服务的工作效率。

为了确保数字档案库的信息安全,可以采用安装秘钥保护的方式,对采集来的数据资源进行智慧保护。并且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地方进行智慧鉴定,强调信息之源库的智慧服务和智慧监督。数字档案建设项目负责人应该每周一次,对库存信息进行抽样检查,对于不准确的资料信息应该进行及时的剔除,并且要对随意采集信息却不加以验证和甄别的行为进行批评。

(三)变革数据处理方式,实现三网融合资源建设

强化电子档案的深度整理模式建设,利用三网融合等资源处理技术,显著提高文件著录的规范性,实现数据处理层级细分,便于用户查询和使用。在数字档案网络服务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地变革传统数据信息处理方式与当前工作环境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数字档案信息网络服务活动中,利用三网融合基础提高档案建设的工作效率。在数字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注意工作方法的发明与创新,及时地进行三网融合技术与档案处理工作的对接。使用三网融合技术,提高电子档案文件级著录工作效率。针对电子档案文件级著录工作进行在实际的档案数字化管理进行操作中,重点开展合理的工作规划化和标准实践工作。由于档案文件扫描需要使用两种类型的激光扫描仪器同时工作,才能够实现不同宽度的文件用纸信息的准确录入。由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档案数字化系统的推进过程中,扫描机器的一次反应时间比较慢,对于一整本卷宗资料,机器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扫描处理。并且,由于这些档案材料在纸质管理时期是已经装订完毕的,然后通过粗线装订的形式,将整本文件装订在一起,用硬纸盒套装,形成一个独立的时间编集的文件档案集合体。

在三网融合信息资源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基础设施共享网络建设工作,从而在更加宽广的信息通道中体现信息资源处理的效率。在基础服务层信息功能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数据应用技术服务的深度建设,从智能分析技术深层建设活动中,积极地运用虚拟模型技术,实现物联网与云计算信息处理方式的高效对接。

(四)建立标准采集规范,提高档案资源建设的可行性

提高档案资源建设的实用可行性,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字标准采集规范,从机制保障的角度出发,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

在主体性的资源信息库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强调阶段性的档案建设统筹规划,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提高信息采集的质量,满足档案材料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建设。在档案建设活动中,不仅要提高档案建设的特色性和安全性,还要提高档案材料的实用可行性。

坚持数字档案智能决定的信息处理方式,满足标准地域环境的资料信息处理的公共性和系统性建设。在数字档案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档案信息库的整体设计工作。从数据标准的规范使用来说,技术人员应该使用符号库存资源,进行档案信息的编辑,使用数据整理防范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数据源选择法,进行多种要素表示方法的档案建设。在数据资源的分层设计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档案信息的编码设计工作。强调数字档案的属性设计,下载最新的符号库资料,实现新数据生产型建设。提高数字档案建设的准确性,应强化数字资料的监理验收工作开展。在数据监理方案处理活动中,应该及时地根据材料验收情况出具数据检验报告。

三、信息时代开展数字档案建设的数据监理和纠错控制分析

在数据监理验收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档案属性合理性检查工作,从空间合理性检查建设的角度出发,实现接边资源信息的容错率控制,运用云数据检查的方法,对档案建设数字的质量跟踪核对。

在空间数据库的信息开发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数据动态实时更新与系统维护工作,强调数据入库整体归纳信息处理。重视档案利用效率提高,在组合查询窗口优化建设的活动中,强调档案利用效率的提高,优化档案管理的方式,体现查阅管理的便捷性。在查阅管理活动中,应该时刻关注民生类需求,从而体现民生档案数据库服务的价值。良好的档案数据库入口设计,能够方便快速的进入,并且查询人员能够方便地查询到需要的数据,数据库可以防止不一致的数据变化,进行自动纠错和系统漏洞补缺的相关操作。以前的传统设计系统,用户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想要查找自己需要的数据时,要么是很慢,要么是根本查不到想要的数据。因此,技术人员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冗余文件进行剔除,防止由于关键词搜索不一致导致的数据或者修改指令下达不够准确的问题产生。在删除数据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剔除错误地址的相关信息,从而保证系统资料库的纯粹性。应该对一些数据来源进行纠错,对于比较容易校正错误的数据,应该进行简单和大范围的更改。

四、结语

为了提高数字档案建设的效率,应该按照分工化、标准化和开放化的建设原则开展工作,实现数字档案建设的专业性。在数字档案信息库建设活动中,技术人员应该坚持满足需求牵引的需要,根据每个月资源信息采集的主题开展文件档案库的深度建设,实现各个部门的远程系统联网,从而有效地提高成本效益。在数据档案处理的活动中,坚持分层优先的原则,提高资源信息处理的科学系统性建设效率。在网络信息化和文件资料数字化的时代,档案管理部门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推进工作,用新式的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通过不断地革新和深入的发展数字化系统,推动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馨塘,马含曲,佟海青等.运动员身体机能数字档案建设初探[A].第三届全国体育院所实验室管理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

[2]陈义德.浅谈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档案,2012,(06).

[3]杨海兰.浅谈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技术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兰台世界,2013,(Z1).

[4]吴加琪.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档案建设原则、顶层设计及推进路径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5,(01).

[5]毕传龙.数字文化遗产和口传史诗数字档案建设――“第五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综述[J].民族文学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