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01 10:4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牧业发展现状

篇1

一、现状分析

(一)农牧业增加值适度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十五”期间年平均增长6.6%,比其“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加快了0.2个百分点。内蒙古2006年农牧业增加值641.7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2007年农牧业增加值784.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8%2008年农牧业增加值906.9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7.5%;2009年一季度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4%,2009年上半年农牧业增加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3.5%。可以看出,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较适中。

但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相比,农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小,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2007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5.8%,而第二产业增长25.3%、第三增长15.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6%,第一产业无论增长速度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比第二、三产业低得多。2008年,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一年增长7.5%,而第二产业增长20.5%、第三产业增长15.5%,第一产业增长速度比第二、三产业小得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而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4%,而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97亿元、同比增长19.2%: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而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46.1亿元、同比增长18.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19.9亿元、同比增长14.2%。

(二)农牧业结构趋向合理,农畜产品的质量有所提高

“十五”期间,在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的比重由56.8%下降到48.3%,畜牧业的比重由37.8%上升到45.4%,林业和渔业的比重也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种植业内部粮、经、草结构协调,集约化、优质化水平逐渐提高;草原畜牧业特色化、绿色化的优势明显,农区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有所拓展:林业特别是生态林草业加速发展,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渔业的养殖规模扩大、捕养技术提高、产品品质优化。

2008年,内蒙古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的比重达到61%,比上年增加5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推广地膜覆盖面积1531万亩,比上年增加143万亩;坐水点种971万亩,比上年增加346万亩:间套复种面积1155万亩,比上年增加110万亩:推广配方施肥面积4251万亩,比上年增加1064万亩。2008年,畜牧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5.9%,农区牲畜存栏占全区牲畜总存栏的70%牲畜良种及改良种比率达到93.3%,畜种、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大牲畜总量增加,肉牛、乳牛均保持增长势头,羊存栏总量小幅下降,优势畜产品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2009年,内蒙古继续优化农牧业布局,加快东部玉米、中部马铃薯、西部农区肉羊和东部草原肉羊、肉牛以及城郊奶牛产业带建设:科学合理布局粮食生产,集中建设东部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和西部黄河流域两大粮食核心产区;在全区54个旗县(场)落实100万亩粮油高产作物示范田,同时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全区设施马铃薯面积新增40万亩、达到10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新增26万亩、达到100万亩,大力实施百万肉牛、百万奶牛和千万只肉羊高产创建工程。畜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牲畜的良种化、改良化水准提高,截至2009年6月内蒙古家畜改良比重达到95%,目前全区家畜改良配种总规模达3000万头只,其中牛改良配种270万头、冷配220万头,绵羊改良配种2000万头只、人工授精1035万只,山羊改良配种720万只、人工授精2213万只,马、驴、驼改良配种10万匹(峰)。推广良种猪660万口,推广良种家禽3800万只。

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新的提升。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产品达到851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1787.74万吨,产值达到80.89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571个,产品实物总量达到488.3万吨,产值达到76.7亿元,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00多万亩:有机农畜产品达到226个,产品实物总量达到20.1万吨,年销售额3.68亿元。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三)粮食总产量增加,但小麦、稻谷的产量减少

2008年,内蒙古农作物播种面积686.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9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5.4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5.27万公顷。2008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首次达到2130.23万吨(420多亿斤),比上年增产319.16万吨,增长17.6%,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其中,玉米、大豆和薯类产量分别增长21.5%、23.8%和26.4%。全年油料产量117.54万吨,甜菜产量170.04万吨:蔬菜产量1360.84万吨,增长6.5%;水果产量238.16万吨,增长15.4%。需要特别关注的是,2008年内蒙古小麦的产量为154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稻谷的产量为70.5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3.4%,小麦和稻谷产量下降的幅度都很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粗粮”增多了,而“细粮”反而减少了;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我区小麦和大米的购入量要相应地增加。

内蒙古的粮食内部结构不合理,在2007年1750万吨的粮食总产量中,“粗粮”占85.8%、特别是玉米占64.1%,小麦、水稻仅占14.2%;这就使玉米、粗杂粮等严重过剩,小麦、水稻等的缺口增大。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春耕所需要的农用生产资料即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种子等货源充足,价格回落幅度较大,从而降低了种植业生产成本,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较多。2009年上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8137万亩,比上年增加255万亩。内蒙古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

增加了4%左右,连续9年稳步增加。

(四)大部分畜产品的产量增幅较大,但牛奶等的产量下降

2008年,内蒙古牲畜存栏10677.2万头(只),比上年下降1.6%;其中,大牲畜存栏达到1063.8万头,比上年增长3.0%,而羊的存栏为8442.9万只,比上年下降了3.8%。全区肉类总产量219.37万吨,比上年增长6.3%:牛肉产量43.1万吨,增长6.1%;羊肉产量84.8万吨,增长4.9%;山羊绒产量6890吨,增长3%:牛奶产量912.2万吨。2008年内蒙古部分畜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的幅度较大,如牛奶等;特别是小畜羊下降的幅度较大,需要引起注意。

2009年上半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10852.6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74.8万头只,连续7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牛羊生产持续增长,出栏肉牛93.7万头,肉羊1614.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2.2%;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到17.1万吨、25.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1.6%;全区奶牛存栏313.8万头,同比减少1.3%;牛奶产量324.5万吨。同比下降14%。可以看出,牛奶等畜产品的产量及奶牛存栏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说明“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区奶牛养殖业、乳制品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五)农田、草场基本建设加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等增长

2007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209.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6%;机耕地面积518.61万公顷,增长6.6%:机电井数量38.51万眼,增长0.3%: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73万公顷,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2.47万公顷: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4.10亿千瓦时,增长6.7%;化肥施用量(折纯)140.29万吨。增长10.5%。2007年,内蒙古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1%,进入全国中级机械化水平省区行列:内蒙古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43.16%。

2008年,内蒙古农牧业机械总动力2779.4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5.8%:机耕地面积523.33万公顷,增长0.9%:机电井数量39.31万眼。增长2.1%:年内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6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54万公顷: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36.50亿千瓦时,增长7%;化肥施用量(折纯)154.10万吨,增长10.1%。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5%,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41%。

内蒙古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开始于1989年,到2008年,全区农业综合开发累计投入资金124.52亿元。20年来,开发范围不断扩大,项目和投资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范围已由最初东四盟市的12个旗县,发展到12个盟市的81个旗县、6个国有农牧场管理局。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028.35万亩,开发利用盐碱及沙荒地154万亩,营造防护林293.31万亩,草场建设1407.42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7亿公斤。

内蒙古河套灌区由于水利设施老化,有灌无排或排水不畅,灌区内土壤盐碱化严重,现有787万亩引黄灌溉农田中,中低产田面积占65%。1992年,内蒙古河套灌区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15年来,共投资13亿元,累计完成土地治理项目263.9万亩,占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的28%。2008年1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再次立项,从2008年起至2017年止,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每年安排实施50万亩。

(六)集约化、技术化水平有待提高,现代农牧业的发展速度需要加快

尽管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水利化等的水准有所提高,但是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较低,集约化、技术化水平不高,农牧业水利、电力、防护及机械等的设施、设备的建设、更新、维护滞后,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在内蒙古的农牧业机械设备中,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占拖拉机总数的76%,且40%多的拖拉机超期服役,玉米的机收面积只有5%左右:全区74%的农田没有灌溉条件,灌溉饲草料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0.4%,设施农业面积占种植业面积的不到1%;一些作物品种已经推广使用了20多年,变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没有有效地提纯复壮和更新。

内蒙古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又增加到“十五”期末41%左右,2007年为43.16%,2008年达到45.41%;然而,我国“十五”期末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以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升到了60%―80%的水平,相比之下,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研发机制、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及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视农牧民、农牧业与农牧业技术、农牧业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内蒙古农牧民文化素质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据内蒙古第二次农牧业普查资料。到2006年底,内蒙古农牧民家庭劳动力中文盲的比例高达7.4%,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不足1%,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明显高于发达省区。

(七)农牧业生产资料价格回落,粮食价格变幅不大,畜产品价格下跌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8%;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9%,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7%。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要比城市居民消费价格的降幅低0.2个百分点。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全面下降的态势。如。呼和浩特市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总体下降了12.57%,其中复合肥下降26.1%,尿素下降8.51%,农用薄膜下降14.19%,农药下降13.96%。种子下降13.39%。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回落,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加之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2009年全自治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民出售粮食的综合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2%,其中稻谷平均每公斤1.71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玉米每公斤1.1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2009年第二季度,内蒙古粮食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第一季度略降,第二季度微涨。主要粮食的价格变幅不大、比较平稳。

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了6.1%;其中,活猪的价格

为每公斤11.8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1%,去骨猪肉每公斤17.21元、比上年同期价格下降6.8%:牛肉每公斤21.81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0.5%,羊肉每公斤23.67元、比上年同期上涨了0.3%:山羊绒的价格为每公斤186.15元、比上年同期价格下降15.0%,绵羊毛每公斤6.3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内蒙古畜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较大,特别是山羊绒、活猪的价格下降超过两位数,绵羊毛价格的下跌也接近10个百分点,这会使草原畜牧业及农区养猪业的收益锐减、甚至出现亏损,农牧民特别是牧民的收入增长更加艰难。

(八)农牧民生活改善,但城乡差距继续扩大,牧民收入低于农民收入

1.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渐增长,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说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990年为647元、1995年为1300元、2000年为2038元、2006年是3342元、2007年是3953元、2008年是4656元。2008年比2007年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6年为2772元、比上年增长13.3%,2007年为3256元、比上年增长17.5%。2008年为3618元、比上年增长11.1%:改革开放30年来即从1978―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31元增加到4656元、后者是前者的35倍多,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38元增加到3618元、后者是前者的26倍多。农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59.7%、2005年为45.1%、2006年为41.0%,2006比1995年下降18.7个百分点:牧民恩格尔系数,1995年为48.1%、2005年为34.3%、2006年为30.8%,2006比1995年下降17.3个百分点:农牧民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9.3%、2008年为41%。

2009年第一季度,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672.4元,同比增加242.8元,增长17%,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支出1461.3元,同比增加237元,同比增长19.4%,增幅比2008年第一季度提高10.7个百分点。2009年上半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362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达2476元、同比增长8.1%;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617元,同比增长12.3%。

2.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均呈扩大的趋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出现了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的现象。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纯收入的比,1990年为2.2:1,2000年为2.52:1,2005年为3.06:1,2008年3.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受的一些福利待遇等,实际上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牧民收入的5倍甚至5倍以上。

1985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325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95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比为1.83:1;2006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为2771.9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666.61元,前者比后者少4894.64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281.5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56元,前者是后者的2.85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827.04元,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618元,前者是后者的2.99倍。2008年,内蒙古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41.0%,前者比后者低8.2百分点。说明农牧民消费水平、生活水平与城镇居民的差距还较大。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1990年,全区为647元、全国为686元,全区比全国低39元;2000年,全区为2038元、全国为2253元,全区比全国低215元;2005年,全区为2989元、全国为3255元,全区比全国低266元:2006年。全区为3342元、全国为3587元,全区比全国低245元2007年,全区为3953元、全国为4140元,全区比全国低187元2008年,全区为4656元、全国为4761元,全区比全国还低105元。

据内蒙古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牧民的人均收入一般要低于农民的人均收入。2001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61.6元,2002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9.3元,2003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97.2元,2004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5.7元,2006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98.4元,2007年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124.6元。原因主要是:草原严重退化。产草量减少、载畜量下降,牧户牲畜牧养量的增加受到了限制;围封、舍饲,禁牧、休牧等实施后,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而近年来畜产品的销售价格稳中有降,特别是山羊绒等的价格下跌的幅度较大,这样草原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不良,牧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减少:由于受专业技能、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影响,牧民输出劳务的困难更大一些,这样牧民的工资性收入也不会多;农民种粮已享受到了一系列相关的补贴,牧民养畜几乎没有补贴,当前牧民享受的政府补贴仅相当于农民的大约1/66;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扩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牧民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九)不合理开矿、办厂,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农牧业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

不适当地开矿、建厂、修路以及城镇建设等对农村牧区特别是草原及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污染。截至2007年,内蒙古全区矿山开发占用破坏土地75801.27公顷,其中占用破坏草地占44%,林地占3%,耕地占9%。其它地类44%:内蒙古东胜矿区面积3481平方公里,其中沙漠化面积占57%,且沙漠化土地还以每年0.5%的速度扩展。内蒙古的霍林河煤田、神府煤田、准格尔煤田等开发过程中,造成了较大面积的绿色植被的破坏,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沙漠化:如,准格尔煤田建设区的沙化面积以每年大约4%的速度增长。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部分旗近年来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开矿、建厂愈来愈多,但所引起的草原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如。二连油田开发区。开发前草地生产力为21105公斤/公顷,开发后变为1095公斤/公顷左右,盖度由原来

的45%―55%降为28%――38%。

二、发展展望

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的空前高涨,对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如2009年上半年涉及农、林、水的财政支出资金达54亿元、同比增长75.2%。高出地方财政支出速度32.4个百分点,所以,虽然受旱灾、病虫害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9年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内蒙古农牧业(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预计为5%左右,增加值达到950亿元左右。2009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2008年增长6%左右,达到4900元左右。2009年全区牲畜总头数达10852.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约1.6%。尽管200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542.4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4%左右:但是由于全区局部遇到了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特别是全区大部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旱灾,截至2009年8月10日全区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727万亩,其中重旱2050万亩,因旱造成189万人以及427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自8月17日10时起全区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所以,2009年内蒙古的粮食总产量要比2008年有所下降,预计保持在360亿斤左右。

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2010年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形势估计要好于2009年,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发展的质量也要有所提高。2010年,内蒙古农牧业(第一产业)的增加值预计比上年增长6%左右,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7%左右:全区牲畜总头数预计比上年增长1%左右,达到1.09亿头只左右:全区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增长5%左右,达到380亿斤左右。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牧区实际的农牧业补贴制度和保护制度

当前正在实行的对生产销售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农民的直接补贴,还增加了购买农机补贴、购买良种补贴等,这是很好的办法。其实,既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牧业的保护价制度,也应该制定实行对农民与牧民的直接补贴制度;除了粮食的直接补贴等,还可以尝试根据农户与牧户承包经营的耕地、草场的面积,按亩制定标准定额,由政府给予农民家庭与牧民家庭直接的现金补贴。

要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比照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制度,根据牧户承包经营的草场面积和饲养牲畜的情况,由政府财政每年给予直接的补贴,从而建立牧民养畜的直接补贴制度。

要建立生态草业发展制度。牧区应发展一批生态草业户。以维护、培养所承包的草场为主业,政府或基金会根据维护草场的面积、草的生长情况等给予草原生态效益补偿费,从而使保护草原、恢复植被成为牧民的自觉行动。

要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草原畜牧业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先河,绿色大草原是在广大牧民世世代代的维护下才保留到了今天。要根据牧民为有效保护、永续利用草原资源,为恢复、维持、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能做出的贡献,进行长期的生态补偿;可按照户(牧户)、人(牧民)、承包草原的面积与等级等。每年进行一定金额的补偿。

要建立牧区大宗畜产品的政府储备制度。牧区的羊肉、牛肉、山羊绒、绵羊毛等大宗畜产品,要建立国家或省级政府的储备制度:通过政府的购入或发售,调节这些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其维持在比较合理的水平,从而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收益水准,保护牧民的利益。

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制度。既要按照牧户禁牧草场的面积,分年度连续性给予足够的粮食与现金补偿,根据牧户休牧的时间与规模给予充足的饲草料补偿:也要对于禁牧、休牧的模范户给予奖励:还要适当延长对禁牧、休牧的补偿时间,下一步可考虑延长3-5年。

(二)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继续增加对农牧业基本建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政投资,且随着GDP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用于农牧业与农村牧区的财政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要以一个科学合理的速度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建设。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牧区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牧区电网,逐步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加速推进农村牧区信用社的改革完善,增强其生机活力,特别是对“三农”、“三牧”的信贷支持能力。规范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_农牧业与农村牧区服务的职能,开拓农村牧区、农牧业、农牧民的保险业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商业性与政策性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从而大幅度增加农牧业与农村牧区金融资金、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农牧业与农村牧区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有所改观。吸引社会各界对农村牧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的投人,鼓励其到农村牧区发展第二、三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第一产业。引导、激励农牧户自身增加生产性的投入,提高其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三)发展绿色、安全的农牧业,继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等

绿色农牧业的核心是在确保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以标准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提高农牧业综合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内蒙古绿色环境优势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和认证。当前最受消费者青睐、最有市场竞争力的农畜产品主要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非转基因食品等。内蒙古农牧业资源环境受污染的程度不大,符合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基本条件的地域很多,只要生产过程与加工、运输、包装、储藏等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产品。

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要注意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小麦、水稻等精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随着粮食播种面积的扩大,小麦与水稻播种面积也应该相应地拓展,从而使全区的粮食结构趋于合理,减轻购入细粮的压力和出售粗粮的难度等。

(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选择新型工业化和科学城市化的发展路径

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提高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努力在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村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下功夫,在提高城镇化水平上下功夫,逐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争取到2020年,内蒙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呼包鄂”地区2015年基本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篇2

关键词:农业;电视节目;现状;对策;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成功实践。当前电视媒介是我国拥有广大受众的大众传媒,是我国农民接触最多、且对农民影响最大的媒介。因此,作为强势媒介,电视传播应该通过农业电视传播的大力发展,沟通上下内外,协调城乡,服务三农,从而在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电视传播应该以服务三农、沟通城乡,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农村观众、农民为服务主体,同时满足其他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城市观众的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城乡一体、共同解决三农问题的环境氛围。同时,要建立农业电视传播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农业电视传播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其发展应给予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应从服务三农出发,重新建构农业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农业电视传播应实施人才战略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积极开展自身内容产品的新媒体搭载工作。农民的影像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已有充分显示,农业电视传播应积极主动地吸收农民的影像实践,整合农村传播资源,让农民能够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问题,充分发挥主体性。

一、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

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

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对策研究

第一,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了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为本行政辖区农民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使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摆脱后顾之忧,还能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

第二,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农民都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它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在覆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第三,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的特色,做对象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使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合乎农村受众的收视习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农村、农民。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农业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梅.中国农业电视传播发展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2.郑树柏等.农业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界,2009(4).

3.赵洪明,张学玲.农业节目发展理念探究[J].电视研究,2008(11).

篇3

关键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草地农牧业;有效策略

河北省草地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和植被类型众多,草原总面积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各类草原总面积为5.01×106hm2,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26.7%,非常适合发展草地农牧业和畜牧业。但是在长期过度开发过程中,自然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大风、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草地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加强河北省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1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河北等地草原退化,很难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北省作为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效减少京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京津地区水源的充足与安全。同时,保证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可以减少草原鼠虫、火灾等灾害发生频率,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为当地草地农牧业的良好、稳定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且,还可以对草原的开发力度加以控制,加强草原管理,在充分发挥草原利用价值的同时,保证草原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草原的和平共处,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1]。

2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大量自然草原经长期过度开发之后,物种类型及数量锐减,导致草原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降低,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省退化、碱化、沙化草原面积高达2.17×106hm2,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42%左右。另外,生物物种和数量的大量减少,破坏了草原物种生物链和生物网中的平衡关系,加剧了草原鼠虫病害现象,据统计,近些年河北省受鼠虫病害威胁的草原面积大约有9.93×106hm2[2]。这些都是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当前河北省草地生态农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保障,农民和牧民的的生态意识薄弱,人工草地植被品种以及家畜品种有待改良,草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畜群数量超出草原承载能力比较常见,河北草地农牧业发展水平落后。

3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策略

为了改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草原管理,保证草原开发的合理性,实现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的协同性。

3.1 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是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了解草原生态稳定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应该加大对河北省草原资源的调查力度,了解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类型及草原分布特点,树立起发挥草原多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观,推行休牧还草的生态保育工程[3]。

3.2 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

在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时候,应该控制好开发力度,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现象,结合当地草原资源情况及农牧业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限制放牧数量和放牧频率,在维护牧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同时,应该加强对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针对退化现象严重的草原采取封育管理,丰富草原物种类型,提高草原自我恢复能力,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同时,还可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草原资源更新信息的动态监控。

3.3 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

要想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草原生态健康与安全,就需要对传统草地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首先,应该改良人工草地牧草品种以及家畜品种,建设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利用当地龙头企业和农牧大户,带动农牧业良好发展。其次,应实现牧区与农牧交错区优势互补,实行系统耦合,构建集约化、产业化的新型农牧业生产体系。

4 结束语

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针对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等策略加以改善,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原与草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4,(1):7-16.

[2]张彦虎.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篇4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会议明确指出,当前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更好得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是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结构合理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就乌兰察布市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乌兰察布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乌兰察布市农畜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蔬菜、肉羊、奶牛、生猪、肉鸡等绿色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建立了冷凉蔬菜和饲料科学院士工作站。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马铃薯之都”,被评为“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全国十大牛奶生产强市”。

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基本呈稳定发展态势。

笔者于2016年9月初,对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的乡镇苏木领导干部通过问卷的形式,就我市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主要问题集中于以下几点:

1.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我市经济水平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我市有86%的乡镇农业发展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但是农业生产率低,且农产品的供给品种、数量上与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加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2.市场矛盾突出

从调查中发现,当前制约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还存在两个因素,首先是缺乏优质的明星、品牌产品。虽然,我市生产的部分农产品已经获得国家“三品一标”认证,但是由于种植的规模化程度不高,品类较为单一,因此在市场中仍然缺乏竞争力。

其次,就是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于城镇化建设,导致物流成本高,价格优势不明显,同时农产品季节性强,在不恒定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变质,尤其是标准化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难以做到产品的优质优价。

与低廉的价格相比,农产品的成本却在不断地攀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市农业生产中土地分散、种植户分散的现象较为严重,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再加上农业生产中所必需的化肥、农药等消耗品的价格也在增长,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农产品成本的居高不下。

3.农村短板效应

从当前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缺乏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引进,同时也缺少具备较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牧业的发展当中。从数据上显示,当前我市虽然有76%的农牧业生产开始了机械化作业。然而使用率较高的仅占32%,还有半成农牧业的机械化作业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与此同时,先进农业技术的来源仅有28%是来源于社会企业,超过半成的先进技术来源是农业部门。 虽然从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愿意或者正在进行有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经营的转变,但是从实际的推进过程来看,由于土地流转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市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流转难度大,最大的问题是农牧民不理解、不支持土地流转工作,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我市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进程。同时,由于当前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技术支持,也为我市农牧业现代化推进工作造成了更大的阻碍。

二、关于当前我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市农牧业发展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发展的高成本与低效益的矛盾。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土地流转

要想解决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就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尽早实施我市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推进以及规范土地流转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落实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当然,落实经营权权属工作一定要基于不改变二轮承包时期权属关系与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之上进行,可以说,该项工作是对于二轮承包工作的补充。土地流转主要是以出租和承包为主,再次就是转让和互换,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农户土地集中起来招商引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壮大土地流转受让方,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生态保护项目,吸引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扩大经营?模,建立采摘园、观光旅游等。这样既促进了当地土地流转,又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收入,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也可以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当然,在进行土地流转时,一定确保农牧民的利益,这样一来农牧民才更愿意进行土地的流转。

篇5

一、 我市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我市养殖业目前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畜禽养殖场绝大多数未进行干湿分离,畜禽养殖业大多以粪便、污水形式排放。畜禽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影响社会和谐。

我市生态农牧业处于起步阶段,畜牧局计划今年创建2~3家种养结合示范场,探索猪-沼-果(林、菜)发展模式。面对紧迫而艰巨的治污任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掌握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关键因素,避免进入发展误区,少走弯路进而实现农牧业经济的洼地崛起、弯道超车。

二、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原因

(一)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认知不足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必须符合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范围内。由于这类产品生产过程中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因此无公害农产品相比较传统农产品有更可靠的安全性。然而,“与普通农产品比较没啥两样,价钱却贵不少”是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直观认识。因此在挑选过程中,公众更愿意选择价格较低的普通农产品,这无疑导致了该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

(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不透明

公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这就不断要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透明化。由于生产过程不透明,导致了公众对其认证缺乏了解。许多人认为是普通农产品为了卖高价格,贴了“标签”,增加宣传的噱头而已,对其是否是真正的无公害农产品持怀疑态度。

(三)政府对企业生产环节监管不足

无公害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添加剂等有严格的限制,而在实际生产中,政府缺乏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管。这就导致企业的生产行为不受约束,滥用农药、抗生素等现象分严重,许多无公害产品在认证前都是“临阵磨枪”,最后“压线通过”,这无疑使无公害农产品“水分过高”。

(四)无公害农产品价格偏高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企业的前期投入很大,生产成本较高,这就导致无公害农产品价格偏高,缩小了消费群体范围,市场狭窄。

三、 生态农牧业经济发展迟缓的对策

(一)增强公众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识

政府可通过举办公益讲座、培训班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亦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新媒体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知识推广。

(二)生产过程透明化

将“互联网+”工程应用于畜禽养殖,实现产品链条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认证条形码、动物标识等手段来监控农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

(三)政府加强企业生产行为监管

篇6

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特色农牧业

宇宙地镇政府镇长 姜振校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指导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我果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势下,要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统筹全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宇宙地镇而言,特色农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和舍饲畜牧业、搞生猪养殖,是宇宙地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关键,只有促进特色农牧业,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宇宙地镇工作,现就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宇宙地镇国土总面积103万亩,农业人口15076人,耕地面积10.8万亩,其中保灌面积4.5万亩,可利用草牧场面积54.3万亩,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好。几年来,宇宙地镇党委、政府一直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点,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设施农业,并已取得实效。20__年,全镇蔬菜种植不超过7000亩,到20__年蔬菜种植已达到33400亩,并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辣椒、土豆、芹菜等6种蔬菜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与山东寿光、辽宁沈阳、北京西城、河北秦皇岛等地及韩国、日本等国的企业签订供货合同,并成为天津鼎新集团、山东绿馨蔬菜进出口公司等企业蔬菜供应的后方基地,20__年全镇蔬菜预计7.8万吨,仅蔬菜一项总产值就在6300万元以上。在牧业发展上,我们一直坚持草畜平衡,走舍饲圈养之路,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等特色养殖。几年来,我们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大搞棚圈和青贮窖建设,每年人工种草面积都在25000亩以上,到目前为止全镇累计建设棚圈535处、建青贮窖247处。但这些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去年,旗委政府提出要建设畜牧业强旗,我镇是赤峰市的全年舍饲地区,要想真正做强畜牧业,就必须发展效益型、生态型优质畜牧业。

宇宙地镇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宇宙地镇水利建设年代较早,一些水利设施已到服务期限甚至是超期服役,新的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又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水位下降,致使前些年打的深井变成了“浅井”,镇域内木石匣河和热水河也由于连年干旱出现干涸或断流,保灌面积不多,尽管近年来,水利主管部门为宇宙地镇的水利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仍显不足,仍然制约着农业发展。二是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连续几年的干旱,使草原生态面临恶化的威胁,人工种草不足、棚圈建设和饲草青贮窖建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影响了生态建设和保护。四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尚不健全,缺乏农畜产品深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中介组织、农民经济协会作用发挥不够。五是科技支撑不足,农牧业仍沿袭传统的种养管理模式、机械化水平低。六是农牧业均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表现为一家一户的个人行为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体系,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缺乏市场导向。

宇宙地镇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告诉我们,要使宇宙地镇农牧业持续、快速、有序、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的推进生态农牧业发展。

一、坚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特色农牧业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首先,依据实际,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尤其是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强 “国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努力打造蔬菜这一强镇富民的产业。今冬明春,我们将在刘营子村实施19975亩田、水、林、路一体化的土地整理项目,在新地村实施7000亩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新增土地3000亩左右,地力增加10%以上,借助实施两个农业项目这个机会,依托现有的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优势,在扩大蔬菜规模上做文章,力争三至五年内,蔬菜面积超过40000亩,在效益上做文章,有组织的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单位面积收入,加大资金投入,在蔬菜品质选优、规模合理、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上多下功夫,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并将这个产业培育成富民兴镇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努力实施“粮经饲”三合复合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其次,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大力发展效益型畜牧业,推进畜牧业产业进程,下大力量引进优良基础母畜,改进畜群结构,强制性淘汰劣质畜。并借旗委、政府建设“牧业强旗”的大势,积极申请建设资金,加强畜牧改良力度,提高良种畜和改良畜在畜群中的比重,使我镇畜牧业逐渐走上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加大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生 猪、家禽等特色养殖,大力发展和建设育肥牛、育肥羊、育肥猪养殖小区,形成规模,带动并辐射周边地区搞规模化经营。

再次,继续抓好农牧结合,引导农民走生态养畜的路子,走生态农牧业和效益农牧业的路子。因地制宜的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在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上做文章,推广农牧建设一体化模式,切实解决农牧业资源内耗、再生能力弱的问题,推动农牧业由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经营向保护生态的集约经营转变,做到农牧业生产、农民生活与环境并重,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请记住我站域名/提高生产效益为重点,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种植业加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土地含金量;畜牧业要积极探索发展舍饲畜牧业的新途径。下大力气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在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生态建设,促进特色农牧业发展进程

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作,大力实施以“清山绿山”为重点的生态治理、退耕还林、封育禁牧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鼓励和支持人工造林和“五荒”治理,大力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洁净能源建设。继续深入开展草畜平衡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大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区、草牧场围封区、水土流失区的建设和保护力度,推进舍饲圈养和封育禁牧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引草入田,扩大人工种草面积,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

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着力抓好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积雨工程、水源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把有限的水资源利用起来,做好木石匣河及附属的东升万亩灌溉的保护和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努力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益,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搞好草牧场保护和建设,加强小流域治理,继续搞好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的农业综合开发,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最可靠、最基本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宇宙地镇的根本,进一步落实“生态立镇”的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的原则,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草定畜,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为牧而农、为养而种”。加强牲畜棚圈和青贮窖池建设,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加大饲草料的氨化和精深加工。在推行草畜平衡、舍饲圈养、稳定优质畜群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生猪、家禽养殖业。

篇7

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1.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随着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内蒙古畜牧业已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率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畜牧业“三个比重”不断提高.牲畜养殖实现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和规模养殖转变,牧畜出栏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2.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

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4.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已达7112.57万亩,预计饲料总产量可达165万吨,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可达50亿元。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二、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

全区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已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每年还以1200万亩的速度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剧便成为制约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不少农村牧区存在人和牲畜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和电价太贵而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农村牧区道路交通条件差,畜牧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3.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全区草地、草原的沙化、碱化、退化日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4.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在传统畜牧业经营思想的束缚下,畜群、畜种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目前从总的方面看,母畜、大畜、良种畜比重仍然偏少。这种畜种结构,既不利于畜牧业自身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

5.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目前,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建立一个动物防疫体系,现有的防疫体系如何改革,如何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等问题,都需要深入与仔细地研究。

6.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畜牧业经营者的收入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而农牧业保险的支持力不够,农牧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大部分农牧民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所以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害。

三、解决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认识畜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畜牧业是内蒙古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把畜牧业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内蒙古是全国的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尽快把畜牧业搞上去,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需要,对于进一步调整自治区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增强民族团结,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各种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今后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加快牛羊肉、禽肉生产,突出奶类和优质细毛羊生产为重点。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增强产品加工能力,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国家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提高质量,争创名牌。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对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加工业的科技水平。

3.加快科技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

畜牧业的振兴,最终有赖于新一代农牧民的兴起,要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加强社会培训,努力培养初中级畜牧科技人才。畜牧(农牧)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扩大从农村牧区的招生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要为农牧民自费上大中专学校敞开大门。要开办职业中学,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转复军人、家庭牧场、专业大户人员进行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水平。要搞好科技普及工作,大力推广畜牧业增产技术和增产措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4.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畜产品市场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档、无残留和拥有著名品牌的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改进加工和包装技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尽快创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畜产品。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重点抓好法制建设,坚决禁止毁草开荒和其他人为破坏草地的行为,大力推进草地封育、围栏划区轮牧、草地治虫灭鼠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天然草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补播、施肥、浅翻和灌溉等草地改良措施,加快发展飞播种草、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等草地建设工程。

篇8

关键词:特色畜牧业;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升,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方式渐成主流,人们对具有绿色品质的特色畜禽产品的需求种类和数量也逐年增长,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所占的优势地位也逐渐凸显出来。特色畜牧业是指具有独特的畜种资源条件,鲜明的区域性特点,特殊的产品品质的特色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天祝县特色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1.天祝县的生态及自然地理状况。天祝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部南北麓,是黄土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地之一,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县土地面积71.5万平方千米,境内海拔2040米-4874米,境内森林覆盖率33.59%。目前全县居住着藏、土、汉等16个民族,以代乾山及乌鞘岭为界,是内陆河和外流河的分水岭。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属大陆性高原气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素有“高原金盆”之称。

2.天祝县特色畜牧业发展现状。天祝县是甘肃省九大重点牧区之一,历来以畜牧业发展为主。1950年起制定了“畜牧为首,农业次之,副业第三”的经营方针,将畜牧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的支撑型产业。近些年,天祝县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深对畜牧业生产的帮扶力度,加之农畜产品市场行情较为乐观,价格合理回升,生产效益较好,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的热情,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同时,天祝县注重突出产业优势,努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思路雪域高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四大品牌,集中精力发展白牦牛、特种养殖、特色种植、旅游业、藏药藏酒五大特色品牌产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一体化生产模式,培育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617家,形成县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2014年全县第一产业产值增长4.81亿,与去年相比上涨了4.12个百分点。

二、天祝县地方特色禽畜品种资源

1.白牦牛。白牦牛原产于天祝县,是一种稀贵的半野生地方类特有种群。适合生存于高寒缺氧、气压低环境中,较其他家畜而言,能更好的利用的环境恶劣的高山草甸。其肉质蛋白量高、脂肪低,细嫩味美,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2.高山细毛羊。高山细毛是一种毛肉兼用细毛羊,原产于肃南、天祝两县。此畜种合群性较好、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较高。

3.獭兔养殖业。獭兔原产于法国。因其毛皮酷似珍贵毛皮兽水獭而得名,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2014年初,天祝县将獭兔养殖划定为重点发展的农畜产业之一。

三、天祝藏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够重视畜牧业发展的地位,未形成长远的经营战略规划。由于县财政经费的短缺,历史欠账多,没有对畜牧业发展地位引起足够重视,因而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同时,特色草畜业受气候因素的的影响较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安全。还远未形成产业化经营规划体系,对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甚微,畜牧业发展和生产仍然带有很大的脆弱性。

2.生产水平低,技术管理滞后。该县大批群众畜养仍沿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饲养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特养效益不高。同时,现在的许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并没有专门从事该科研的专业人员,在养殖过程中遇到难题只能自己摸索,生产的过程中必将造成一定的损失。

3.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健全。天祝县的特色畜牧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但缺乏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无法延伸。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专业化的畜产品交易市场,专业化生产水平低,尽管该县特色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但经营效益不够明显。从全县畜牧产销形式而言,真正发挥作用的合作组织很少,缺乏营销组织机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4.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全县仅有10家初具规模的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且资金、技术,精深加工能力弱,且自身发育水平低,不能有力的带动特色畜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尚未突显出特色畜产品的品牌效应。全县饲料加工水平不高,加工草饲产品的相关企业尚未形成。天祝白牦牛的品牌效应作用发挥不明显,高山肉羊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致使当地特养户获取收益的渠道狭小,仅限于周边区县,与真正意义上现代化的产业差距仍较悬殊。

四、加快天祝县特色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积极转变生产方式,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要不断提升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进行规模养放牧,建设养殖小区,倡导和推广健康养殖以增加农牧民收人。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提质增量、绿色和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同时要推广优质畜产品的肉毛配套生产技术,推广疫病综合防治技术。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转变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提高畜养经济效益。

2.正确引导,广泛宣传。特色畜牧养殖业起初投入大,后期回报也较为可观,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发展特色畜牧业一定要增强宣传力度,引导农牧民具备相关的风险意识,并根据本地的地理、人文、气候条件和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技术水平等,在蓄养规模上,要量力而行。同时,政府可加大对特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用于对当地农牧民养殖户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推广,为农牧民答疑解惑,以有效促进畜牧业生产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畜养风险,增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3.着力培育畜牧业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实现畜禽产品的一体化经营。可科学的利用当地资源、环境、地理位置等优势条件进行规划,同毗邻的县、区、市开展产业合作,积极培育特色畜产品龙头企业,并与当地养殖户通过立定契约等相关方式结成畜养---加工---运销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形成初具规模的一体化生产体系。以此为依托,农牧民可专心致力于特种畜禽产品的养殖,以向企业提供更多绿色、安全、高质量的畜禽产源。

4.要提高生态畜牧业产业的科技含量,从根本上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畜种上继续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引进新技术,培育新良种,加强专向技术培训体系,提高产业化生产技能,为特色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增加对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经费与技术投入,从根本上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斌、冯兆林天祝县养殖业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102年82卷第11期.

[2]孙勇、周炜.中国农牧业特色产业报告[R].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 农牧民 专业合作社 产业

一、引言

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曲水县加大了国家强农惠社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主动提供办社指导,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走上合作社的发展道路,从而推动农牧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2012~2014年,曲水县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引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并不断探索合作社发展新模式。特别是在2011年,曲水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24个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以后,曲水县按照“封闭运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2013年9月,按照“规范、效益、带动、潜力”的示范合作社创建标准,召开了曲水县示范合作社创建现场会,对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予以总结、归纳、提炼。一些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逐步向全县合作社延伸。

二、发展现状分析

曲水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经营范围从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逐步拓展到加工、旅游服务、手工艺制品、建筑采砂等多个领域,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底,曲水县已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有40家(含一家联合社),注册资金达到3752.8万元,入社成员农牧民1435名,年产值达到2817万元。其中,种植类9家,养殖类11家,农产品加工包装类4家,农机服务类2家,民族手工艺类1家,旅游类1家,运输类1家,建筑类10家,采砂类1家。

2013年,曲水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在合作联社备案的合作社有61家,入社农牧民1746户,涵盖种植、养殖、旅游、加工、运输、建筑、采砂、制砖等农牧区多个产业领域。

2014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在农牧部门备案的合作社有61家(含1家联社),注册资金总额4693.29万元,涉及农户1945户,入社率26.8%,合作社涉及种植类15家,养殖类13家,综合服务类1家,农产品加工包装类4家,农机服务类2家,民族手工类2家,旅游服务类1家,运输类1家,建筑与采砂类22家。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合作社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起步晚、产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覆盖面窄、运行能力差、品牌意识淡薄、信息渠道窄、专业人才缺乏、抗风险能力弱、竞争优势不强等等。因此,该县抽取了多家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考核,对考核合格的予以奖励扶持,对不合格的合作社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若仍不合格,该县将会协同县工商局对其予以摘牌注销。

三、存在的困难及不足

近年来,曲水县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逐渐由小到大、由松散型向集聚型转变。经营范围从最初的种植业、养殖业,拓展到加工、旅游服务、手工艺制作、建筑采砂等多个领域。服务形式也由单纯的技术信息服务,逐步延伸到储运、加工、销售等环节。

虽然曲水县合作社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合作社步入了数量大幅增长与质量明显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但离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其发展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不足。

(一)资金不足且部分费用较高

扩大生产规模、农产品深加工及开拓市场均需一定启动资金,但由于合作社是弱势农牧民群众的联合组织,经济实力较弱,缺乏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而生产许可、质量检验、“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等手续繁杂,办理困难,费用偏高,合作社难以承受。

(二)经营规模小,产品层次低,人员素质较低,创新意识薄弱,缺乏专业性人才

曲水县合作社生产经营规模普遍偏小,没有持续生产能力,仅能季节性产出产品,满足不了大客户订单需求,经济效益不明显;且合作社成员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产品层次处于较低水平,达不到市场要求,加之缺乏品牌管理意识,因此,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多种需求。

(三)合作社规章制度不规范,民主管理、监督机制欠缺

大多数合作社章程、三会(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财务等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没有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建章建制,而规章制度也没有发挥应有的制约作用;合作社社务公开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不完善,且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和管理体制。

(四)农牧民市场信息滞后,抗风险能力弱、竞争优势不强

农牧民接收信息的渠道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又因合作社起步较晚,及特殊的文化、历史环境,故曲水县合作社整体上基础薄弱,抗压能力差,竞争优势不强。

四、解决对策、建议

(一)政策扶持方面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合作社加工包装、储藏保鲜、品牌培育、销售流通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引导合作社向二产加工业、三产服务业发展延伸,促进合作社“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加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办社入社,尤其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围绕净土健康产业办社入社,发挥合作社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曲水县自身方面

1.制定示范合作社的规范标准,并进行规范的培训指导。曲水县要重视对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的培训指导,并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经常性的走访乡村,协调乡镇共同组织宣传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相关内容,指导帮助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这样做能大大增强农牧民的自信心,充分激发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对达到规范要求的合作社予以资金扶持等奖励,对未达到要求的给予惩罚,甚至摘牌注销。

2.安全经营的同时要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及种类。构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开展品牌化经营,开展农超、农校对接等。积极探索创办经营实体,延伸产业链,丰富农特产品种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3.在探索中创新。创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是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要求,曲水县可以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上,继续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农牧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经营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有效形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在国家强农惠社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曲水县积极引导、主动服务、大力扶持发展合作社,而合作社凭借其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得以快速发展,且发展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在稳定和完善农牧区经营体制、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为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归桑旺姆.谋优势产业特色促农牧经济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上),2014(3).

[2] 马振宽.关于木垒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的调研报告[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6).

篇10

一、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太仆寺旗自2007年第一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正式登记注册以来,合作社建设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6月,全旗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587家,入社农牧户9700户、农牧民33900人,覆盖全旗全部6个苏木乡镇、140个嘎查村,约占太旗行政村总数的80%。

从从事行业上来看,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以种、养为主要经营范围,其中种植合作社178家,占合作社总数30.3%,养殖合作社229家,占合作社总数39%,;农机服务合作社89家,占合作社总数15.2%,;其他类型合作社91家,占合作社总数15.5%。

太仆寺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村牧区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牧业机械化进程,推动订单式销售模式,提高太旗农产品市场销售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目前,太仆寺旗专业合作社已开发水浇地2.7万余亩,建设现代化马铃薯种植园区11个、7300亩,时针式喷灌圈19个,标准化奶牛养殖牧场2个,现代化肉牛繁育、育肥基地7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个。流转整理土地达2.81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较传统经营方式实现亩均增产610公斤,亩均增收415元。共有15家合作社实现了订单式销售模式,2011年订单合同达630余万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动力拖拉机34辆,联合收割机41辆,各类配套农机具380台(套),2011年完成作业面积102.4万亩,实现作业收入121.2万元。

2012年已经营、且已盈利的合作社共有195家,实现利润3700余万元,平均每家合作社实现净利润18.9万余元,入社农牧户依靠合作社实现收入户均10115元,人均收入2981元,合作社在农村牧区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二、太仆寺旗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呈现出的一些特点

(一)合作社发展程度与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太仆寺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乡镇,合作社建设发展也较好。东部骆驼山镇、千斤沟镇以及宝昌镇三个经济较发达乡镇在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无论是数量、效益、规范程度以及带动能力等方面都在全旗处于领先水平;而西部红旗镇、幸福乡在合作社建设上就相对滞后一些。在推进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要搞指令计划,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的选择。

(二)种植业合作社带动作用目前强于养殖业合作社。太仆寺旗目前以园区形式组建的种植业专业合作社已达34家,由于这类合作社社员基本上是以土地入社,因此社员与合作社联系较为紧密,带动作用较强;而绝大部分养殖业合作社由于合作社发展规模、程度等多方面原因所限,带动作用较为有限。今后,如何通过增强养殖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发展太仆寺旗养殖业,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农区合作社发展速度快于牧区合作社。太仆寺旗农区专业合作社由于经营方式多样、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目前发展速度较快;而牧区由于经营方式较为单一,受牧民们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目前合作社发展速度、数量、规范程度等暂时落后于农区。今后应当借鉴其他牧区旗县的发展经验,加快牧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四)合作社组建形式逐步改变,日趋多元化。太仆寺旗合作社组建形式从2008年的主要由村干部牵头组建,逐步变成农民自发组建、返乡青年带动组建。很多其他行业人员看好农牧业发展潜力,投资到马铃薯种植园区、肉牛育肥基地、奶站,兴办农牧业合作社。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合作社这一组织形式为有志于发展农牧业经营的人员提供了一个可靠、成本低廉的法人主体地位,为他们进入市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五)合作社建设从单一的传统种养为主,向加工、贮藏、销售以及特色种养殖多元化发展。从2008年太仆寺旗专业合作社发展之初,绝大部分合作社都围绕着太仆寺旗“薯、蔬、乳、肉”四大主导产业开展种养经营,进入2009年,特别是2010年以来,太仆寺旗加工、贮藏、销售以及特色种养殖合作社日益增多,各个合作社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为今后太仆寺旗合作社打开各类市场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经营层次低,效益不高。一是合作社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从事种植、养殖的合作社占有较大比重,约占69.3%,而加工、仓储、农机等合作社发展较为滞后,仅占30.7%,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合作社目前尚没建立,行业间发展很不平衡。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将严重影响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种养业离不开技术服务、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的支持,多行业协调发展,才能使合作社做大做强。

二是合作社规模小,经营广度不深。大部分合作社经济实力不强,生产技术服务层次偏低,大多只停留在初级产品生产、销售层面上,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合作社没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的合作社不多。

三是产业化水平不高,效益不显著。专业合作社的主导产品虽在当地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经济实力弱,深加工滞后,品牌效应不足,导致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农牧产品结构性、阶段性过剩,价格的低向性和不稳定性现象时有出现,市场经营风险仍然很大,合作社的经营效益还不显著。

(二)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低。目前,合作社普遍缺乏财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经营管理者文化基础、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相对较弱,难以跟上新时期现代农牧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之技术、信息层面低,很难捕捉当今国内外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容易导致经营决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条件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参与到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中来,人才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业务技术不高、信息不灵、市场竞争力不强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三)运行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少数合作社重创造,轻管理,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够规范。

一是运作不规范。不少合作社有章程、有制度,但只写在纸上,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不按章程办事。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虽设立了“三会”制度,但重大问题还是少数人说了算,社员主体地位尚未体现。

二是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从合作社发展现状看,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受到重视,财务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观念比较落后,会计人员素质低,财务知识比较欠缺。有的甚至不懂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没有接受过会计专业培训。

三是没有形成利益分配机制。有部分合作社没有建立契约约束机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成员之间没有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产供销合同、利润返还合同等,社员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重权利、轻义务、重得益、轻诚信。市场行情好抵制合作,行情差依赖合作。

(四)入社动机不纯,合作意识不强。入社成员动机不纯,抱着“搭便车”,想得到政府资金、贷款扶持或从中套取相关政策赚钱的心态参加合作社,缺乏合作意识和长远打算。

(五)审批不严格,监管不到位。有关部门及苏木乡镇政府对合作社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牧民组建专业合作社过问不多,只管审批建立,不管发展,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形式,不求效果。统计上来的专业合作社数量越来越多,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有的少部分虽已挂牌,但并没有运行起来,成立的合作社是空招牌,缺乏实质内容。

四、采取的政策措施

(一)重视人才培训,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导、帮助选好合作社带头人,造就一批有合作思想、懂经营、善管理的合作组织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挖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潜力,促进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二是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技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任职或做兼职社员,增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后劲。

三是制定科学培训制度。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建立培训制度。在合作理念、发展思路、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大政策业务培训力度,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营销大户进行经营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合作社的理论和相关政策,提高正确指导和发展合作社的工作水平,减少经营决策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更好地引导广大农牧民参加并办好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四是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农牧民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增强其市场知识,培养其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强化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

(二)改善和规范合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一是合作社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合作社要严格遵守《章程》规定,认真履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确保合作组织成员的主人翁地位和经济利益。实行成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明确职责和权力,完善内部决策机制,保证合作组织内部运作的公开、公平。积极探索在理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及现代先进管理经验的应用,使合作社真正实现企业化、市场化经营。

二是要健全财务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合作社必须严格遵守财务制度,聘任会计、出纳,实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布财务收支帐目。并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契约约束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成员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产供销合同、利润返还合同等,以此固定双方的责权利,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做到联办、联心、联利,既保护农牧民利益,又能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让合作组织成员真正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三是规范监督机制。主要是发挥监事会和社员的监督作用,采取社务公开、帐务公开等方式,监督合作组织干部及各工作人员的行为。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合作社创办

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坚持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的原则,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尊重农牧民的首创精神,广泛推进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逐步实现合作社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升。现阶段,农牧民的思想认识水平不一,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应当坚持因地制宜,鼓励多形式、多模式发展。

一是在实践中大胆创新,要充分尊重农牧民的首创精神,坚持以农牧民为主体,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允许农牧民以“合作社有限公司”及其他产权清晰、合法有效的形式组建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

二是从太仆寺旗优势比较突出的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入手,支持农村牧区各类生产大户、营销大户、经纪人和农牧业技术人员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技术的优势组建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

三是要围绕支柱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以点带面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四是加强部门配合,沟通行业信息。各级职能部门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确保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积极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信息、技术和项目等方面服务,搞好国家产业政策研究和宣传。

(四)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与项目倾斜。发改局、财政部门要在立项、投资方面按照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待,整合各类涉农涉牧项目资金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关部门要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技术、信息和项目服务,对已有一定基础、发展较好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必要的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