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木兰围场是中国古代最传奇的皇帝――乾隆皇帝钦定的休闲胜地,乾隆皇帝占据了古代皇帝的十个之最:“福分最高、年纪最长、在位最久、足迹最远、花钱最多、身体最健康、知识最广泛、著作最丰富、本业最在行、身世最离奇”。总结乾隆的养生经验,从中汲取他养生中的有益和科学的经验,通过木兰围场的自然生态环境,弘扬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继承优良传统,应对时尚发展,做到享受生活、享受养生、享受健康、享受生命,从而使旅游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关注人类的健康长寿,生活美好而惬意。而这些现在又都是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进行徒步穿越、攀登、户外运动、拓展训练等等,由于山地特殊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没有污染,气候凉爽,植被丰富,森林就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对人体具较多的益处,是人们特别是中老年朋友休身养性的理想场所。所以可以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满足当前大众的康体保健的诉求。
康体保健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尚属新兴旅游产品, 它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部分, 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旅游文化娱乐市场适应市场经济客观发展规律的产物。虽然我国的康体保健旅游市场还不成熟, 但其已具备了发展的生机和潜在的优势。现代生活使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 除了保证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良好和优质以外,也非常注重康体保健等活动的开展,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旅游康体保健活动。与此同时,对一些孕妇、幼儿、老年人或残疾人家庭来说,康体保健理念的出现,康体保健旅游已成为人们出游主要考虑的一类旅游产品。康体保健旅游活动的出现必将在2l 世纪初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而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结合自身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自然环境可以很好地开展康体保健旅游活动。是广大旅游者特别是中老年朋友休身养性理想场所。所以可以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塞罕坝森林公园发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生态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当前大众康体保健的诉求。
就世界范围而言, 观光旅游是旅游最基本的类型, 在旅游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就我国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观光为主旅游模式一直没有改变。近年来, 休闲度假逐渐被业界推崇,但是观光旅游仍然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主题,所以,潜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发展过程中,仍然不能放松观光旅游发展。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发展层次以及完美层次四个方面。旅游者可以纵观自然资源与历史完美结合, 身临其境地与生态旅游从时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特色旅游产品的研究。这样既能够增加旅游景观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同时又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旅游产品从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发展层次、完美层次四个层次之间的不断演进, 是旅游市场日益发生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旅游业的良性、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统观光型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与深化, 在整个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林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着天然的重合性,林业中的森林资源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所以在二者的融合发展过程中,顺应这种天然的重叠创造更多的以观光为主的景观,促进观光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 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保健疗养旅游项目
首先,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可以开展的保健活动主要有滑雪、滑草、垂钓、骑马、漂流野营、狩猎、林木研习、采集(草药类、野果类、山野菜类)等。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海拔在1000―1900米之间,一年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这些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距北京460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很好的地缘优势。可以打造为京城的后花园,为京、津地区的旅游者提供休憩、休闲、保健的后花园。夏天垂钓、漂流、滑草,秋天狩猎、采集、骑马,冬天滑雪等一年四季都有活动项目的旅游目的地。
其次,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可以开展疗养项目。早在1988年墨西哥专家Ceballos lascuain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而国内学者李永波也提出了生态旅游追求的目标是保健,实质是让人类有一个健康的地球。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为目的。主要是通过旅游活动,缓解压力、调节心理,获得身心平衡的一种健康的旅游活动。同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京津周围最好的后花园,不管是交通距离还是旅游资源的情况(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汇地带,地形结构和植被复杂。山地高原交相呼应;丘陵曼甸连绵起伏;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森林草原交错相连。尤其是浩瀚的林海与大面积天然草原浑然一体,优美壮观。与京津浓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良性互补,也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补)。由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环境良好成都,可以充分开展疗养活动。
综上所述,利用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优势资源――森林资源开展保健疗养旅游项目。在利用并保护了林业的森林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丰富了旅游业旅游活动项目,实现了林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拓展了林业与旅游业的产业链,进而促进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煌庚. 旅游产业整合问题的思考[J]. 求索, 2003年第6期.
篇2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基于此,从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提出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新常态下,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的增长点。国发〔2014〕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2017年1月1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积极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迈向我国旅游发展新目标——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上明确说明,“515战略”实施以来,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积极推广‘旅游+’等模式,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林业等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仅依靠产业规模的扩建、配套设施的完善等方式进行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明显呈现出原创力不足,其衍生产品的价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理、路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理论与对策。以“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词频在CNKI中文知网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找到20条相关结果,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有6篇,关于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有4篇,关于乡村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有7篇,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和产业链发展的有3篇。其中,李霞对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进行了策略研究;张曼婕研究分析了贵州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张硕等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途径;李霞提出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各节点上的融合建议;赵华等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当前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没有统一界定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后所产生的新业态的名称和概念,难以准确把握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果。第二,集中于初步描述和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现象,倾向于对这两大产业融合的宏观策略进行探讨,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型研究较少。第三,没有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路径与模式,还需进一步做理论和实证的重点探索。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旅游+”时代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逐渐由原本依靠要素或投资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旅游需要全域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衍生出新的旅游业态创造了天然的基础。为适应当前大众旅游消费升级的特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应依托乡村生态,融入文化灵魂,突出农耕生产,体验乡村生活,打造乡村旅游的升级版。要立足地区实际,挖掘特有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实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便是一条有力的发展路径,文化创意产业可将原有的乡村文化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出农业的多元化功能。另外,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资源、场景创意等进行商品化、市场化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产业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增值,开辟一种乡村文化资源产业型发展的新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在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中实现效益最大化,改变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扩展其附加价值,完善和延长其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带来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手段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中指出“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2014年1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等七部门共同启动乡村旅游富民工程。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旅发〔2016〕121号)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新常态下,乡村旅游目前普遍的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模式,在食品卫生、服务水平、安全甚至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以发展乡村旅游来实现精准扶贫,就是要把各种旅游资源整合起来,重塑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延长乡村经济产业链。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解决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城市化、产品单一雷同、环境污染、缺乏科学规划等问题,将新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紧密结合,打造出能够实现旅游精准扶贫目标的特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精品,加快文化创意型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的结构,加快休闲农场、房车营地、乡村民宿、艺术村落、乡村庄园、乡村博物馆和市民农园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类型的发展,扩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面。再通过吃、住、行、游、购和娱等旅游基本要素的本地供给,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参与开发建设、旅游服务、经营管理、发展决策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机会,实现当地村民收益的最大化,扩大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造血”功能。
三、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乡村旅游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素材,提供更具特色的创意环境,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乡村文化多渠道、多层面的表达,倍增产业效益,实现产业集聚和区域优势。但是,当前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不少的瓶颈。
(一)缺乏整体规划,联动发展不足
文化创意是一种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将乡村沉淀已久的民俗文化加以创新,以不同的文化创意物质表现体现乡村文化内涵,使乡村旅游开发,联系创意生活,让原有的村落以现代形式彰显。只有依托乡村文化底蕴而发展,才是文化创意的重要展现,才能带动相关区域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村落的发展模式都较为单一,造成村庄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于当地村民,真正融入乡村的艺术家和扎根乡村的文化创意产品较少,真正受益的村民不多,区域联动发展不足。要想让艺术家与原住民共生共融,文化创意产品独具特色,还需要村落的整体规划,甚至区域的整体规划,在尊重原生态、原风貌的基础上,促进艺术家与原住民的共生共融,让村民更多受益,让艺术家更接地气。
(二)产业链不完整,发展后劲不足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农业生产创意、乡村生活创意、乡村景观创意、乡村功能创意、农产品科技创意和乡村旅游品牌创意,助推乡村旅游方式从“旅游”到“生活”的转变。然而,当前我国引入文化创意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大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链过短,没有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只有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全面打造集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农事生产销售、主题酒店、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点发展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农业公园,构建统一的乡村创意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用文化创意发掘乡村文化、表现乡村文化、营销乡村文化。
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路径
用文化创意推进乡村旅游产品研发和产业融合,可形成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何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融观赏、考察、度假、学习、参与、娱乐和购物于一体,提升乡村文化创意旅游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是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走一条基于资源特色的差异化融合发展路径,不同资源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其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路径与发展重点均应有所不同。不同地区都应找准自己最独特的资源优势,培育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格局。如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创意农业旅游,一方面提高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集约生产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产品,完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验型创意农业旅游产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出创意农业旅游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历史建筑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关注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彰显自身特色,在规划中坚持对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保护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生态旅游的开发;节庆资源优势突出的地区,应重点发展特色文博和主题文化旅游节,大力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休闲、体验和示范功能,开展各类乡村体验特色活动。
(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要通过文化元素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从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渠道建设和个性化等多方面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优美产业,推动生态建设、创意农业、观光体验同步发展。
1.分圈层差异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应按照城市、近郊、远郊3个圈层来差异化发展。城市圈层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氛围为主,在适宜区域发展景观创意农业。近郊圈层以休闲农场、乡村庄园、市民农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重点,发展社会生活功能型创意农业;远郊圈层以设施农业、精细农业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农产品,兼顾创意生活功能。近郊和远郊在发展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时,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有所不同,如近郊首先要解决交通和停车问题,而远郊则更关注资源的核心竞争力差异。但不管哪个圈层,都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突出体验性、娱乐性,做到精致化、生态化。
2.分区域功能化发展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时必须进行区域功能划分,哪些是当地原住民的保留区域,如核心生活区域,游客不得前往,也没有前往的兴趣;哪些是游客的专有区域,主要进行乡村文化体验、娱乐;哪些是原住民和游客的共有区域(分享区域),既能为游客提供各项旅游服务体验,又能为原住民所用,甚至参与文化创意旅游的开发。只有增强原住民的认同感,原住民的参与也才会有持久的动力,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才可能有持续的力量。
3.规划先行,过程管理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要先进行整体规划,将一切可能出现的原住民与游客之间的文化和利益冲突问题事先解决,尤其是大量游客到来之后不能给原住民带来生产和生活上的不便,在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实施过程中还要做到管理上的平衡,使游客和原住民的幸福感都得到保障。然后,将原有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及传统民族习俗等资源进行再挖掘,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主题产品,将创意设计、广告营销、零售流通、管理培训等前瞻性地融入乡村旅游价值链产生的每一个环节。
4.注重新媒体营销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必须注重渠道建设,包括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等。乡村文化创意旅游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乡村的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景观创意、功能创意、科技创意、产业创意和品牌创意都要通过官方渠道、民间交流渠道和网络渠道向外传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将成为乡村文化创意旅游营销宣传的新阵地,通过社交媒体将乡村优美的意境和养心养美的场景传递给游客,是一种情感营销。总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走一条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发展之路,发动民众的创新力量,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张曼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0-3433.
[3]张硕,吴上上,陈跃雪.北京乡村旅游与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3):83-86.
[4]李霞.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2014(2):220,240.
[5]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6]王璇璇.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28-29.
[7]于莉.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156-157.
[8]金虹.文化创意产业参与乡村旅游的建设模式及运作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2016(8):32-34.
[9]康杰,杨欣.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J].农学学报,2015(5):136-140.
[10]罗光华.“互联网+”背景下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升级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11):231-236.
篇3
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综述
一、引言
国内外学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是在产业融合的视域下展开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经济、信息、技术等领域,对旅游产业融合这一术语并未作明确界定。国外关于产业融合思想的研究最早源于Rosenberg (1963)[1]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日本植草益(1988)[2]认为,产业融合是为了减少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的行业壁垒,进行技术革新并放宽行业之间的限制,同时加强各行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使得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的驱使下具有相互替代关系,并产生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Greenstein等(1997)[3]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边界逐渐收缩或消失以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经济现象。Lind(2005)[4]将产业融合的概念由信息通讯业产业延伸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认为融合无处不在,是产业进入壁垒的消除,汇合了分离的市场。Hacklin等(2009)[5]指出,技术之间的融合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视为新兴趋势。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其转型升级,因此出现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诸多新兴业态。可以说,旅游产业融合是在中国旅游快速发展中创造的词汇,有一定的中国特色。
二、国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
(一)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定义研究
颜林柯(2006)[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形式,对原有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业态的过程。杨颖(2008)[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的跨界融合,融合完成之后的产业功能更多,与原有的旅游产业是一种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徐虹(2008)[8]从系统论的方向出发,指出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是开放的,系统中各类要素与其他产业要素间便于竞争与合作,从而产生一个新型产业的过程。陆晓清(2009) [9]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是由于技术融合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现象或过程。
(二)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机制研究
庄清娥(2008)[10]认为会展业与旅游业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促使了会展旅游这一新型产业形态的出现。董桂玲(2009)[11]从产业融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动漫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张海燕、王忠云(2010)[12]界定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边界,并构建了两大产业的互动融合机制。李文秀等(2012)[13]在深入分析了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过程的基础上,认为两大产业的融合存在旅游产业艺术化、文化艺术产业旅游化和文化艺术节会式的发展模式。杨永超(2013)[14]指出文化消费成为其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作用机制主要来源于市场基础、文化经济和产业经济这三个方面。方旭(2013)[15]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罗政军(2014)[16]归纳并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四种模式,即以文化驱动旅游融合模式、产业园区融合模式、旅游演艺文化融合模式和节庆会展融合模式。张满林,朱新杰(2013)[17]以辽宁乡村旅游和体育旅游的融合为例,提出通过重组融合、嵌入式融合和互动融合等模式的发展,将形成多种乡村体育旅游业态。周霄(2015)[18]基于全价值链角度,探讨了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模式,即价值依附型、价值集成型和价值联接型,并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个体案例研究
朱华(2010)[19]运用产业融合理论分析了成都市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成都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杨艳华(2012)[20]指出河南省只有充分挖掘、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才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王振如(2009)[21]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融合模式为例,提出北京市可以依据资源基础开发多景区、多区域、多类型的融合产业。孙杰(2012)[22]分析了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农业旅游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提出了赤峰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杨春光(2012)[23]在分析宁夏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其与文化产业融合是该地区两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张白平等(2013)[24]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对景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思路进行的研究。陈太政等(2013)[25]促进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从放松产业管制、借力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推进大型文旅集团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四)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
李太光、张文建(2009)[26]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化发展主要有3种路径,泛休闲化、广服务化和准模块化。麻学峰(2010)[27]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徐占品等(2013)[28]提出了河北影视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路径,主要包括机构融合、剧本融合、拍摄融合、广告融合和衍生品融合。沈莹(2015)[29]提出山西省旅游业要通过产业间资源整合、与信息技术融合、拓展旅游功能以及旅游产业内融合发展的路径。
(五)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作用效果研究
刘志勇(2009)等[30]从创意产业发展背景需要和旅游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出发,提出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区域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徐文雄(2011)[31]认为在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旅游业表现出了资源的创新化、价值的复合化、业态的提升化、产品的多元化。肖建勇等(2012)[32]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将形成新业态、新行业和具有新产业属性的产业网络,而且还会引起旅游产业边界的扩大、垄断范式的确立、企业生存法则的改变和无边界企业的形成。李世兰(2013)[33]提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于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都存在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旅游研究领域,也是近年来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路径、模式、效应或是基于某一地域的个体案例进行分析。对其内涵及外延的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将会不断增加,其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Nathan Rosenberg.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C1910 [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4(23):414-443.
[2]植草益等.产业组织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36.
[3]Greenstein S, Khanna T. What does industry convergence mean? [A]. In: Yoffie D.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C]. Boston: Perseus Distribution Services,1997:201-226.
[4]Lind J. Ubiquitous Convergence: Market Redefinitions Generated by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Industry Life Cycle[R]. Paper for the DRUID Academy, Winter 2005 Conference,2005.
[5]Hacklin F, Marxt C, Fahrni F. Coevolutionary cycles of convergence: An extrapolation from the ICT industr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09,76(6):723-736.
[6]张辉,秦宇.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年度报告2005:走向开放与联合的中国旅游业[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4-234.
[7]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22(4):6-10.
[8]徐虹,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4):1-5.
[9]陆晓清.论网络游戏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42-45.
[10]庄清娥.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会展旅游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8,(2):55-56.
[11]董桂玲.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40-41.
[12]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13]李文秀,李美云,黄斌.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模式和效应[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4:73-78.
[14]杨永超.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消费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13(8):72-76.
[15]方旭.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咸宁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3(3):91-93.
[16]罗政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2:75.
[17]张满林,朱新杰.辽宁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07:86-88.
[18]周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全价值链的视角[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5,04:86-91.
[19]朱华,游佳,张炬,张黎.成都会展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10,1:89-92.
[20]杨艳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探讨――以河南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2,(36):102-103.
[21]王振如,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8):14-17.
[22]孙杰.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2(36):164-165.
[23]杨春光.着力促进宁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J].求是,2012(1):56-58.
[24]张白平等.自然旅游区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贵州黄果树景区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3(7):203-205.
[25]陈太政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86-290.
[26]李太光、张文建.新时期上海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究),2009,(3):44-49.
[27]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04:678-681.
[28]徐占品等.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前沿,2013(8):90-91.
[29]沈莹.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山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45-48.
[30]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09,08:127-130.
[31]徐文雄.旅游发展与产业融合“四化”[J].旅游学刊,2011,04:11-12.
篇4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产业在某些地区业也成为支柱产业。两大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献综述
(一)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技术视角展开的,美国学者Rosenberg在对美国机器工具产业演化的研究中发现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国内学者周振华对产业融合的现象和本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产业融合这一概念的界定上,他认为产业融合就是以数字融合为基础,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马健将产业融合的定义概括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在经过不同产业或行业之间的业务组织管理和市场的资源整合后,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导致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刘艳兰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为例,通过对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实证分析,认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要努力发掘文化产业,凸显文化创意。王振如以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为例,说明三者互为一体、互相提升、互相渗透的结构优势。董桂玲以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模式为例,认为通过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产品体系。刘志勇以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为例,分析了创意产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两者在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营销3个方面找到融合的切入点,并对两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强劲,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自2002年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的增长保持着每年超过一百个亿元的水准,在2004年56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86.09亿元,2012年四川旅游总收入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目前,四川省大力发展旅游业,《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突出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突出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实现"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形成"1级、3带、5区、5环"的发展格局。
四川省虽然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文化资源大省并不等于旅游强省。就目前情况来看,四川省丰富而立体的旅游资源体系,还没有完全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四川省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文化张力还远远没有在现有的旅游产品中得到体现。因此,有待通过产业融合来整合旅游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延伸。
(二)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指出,在我国15个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中,成都与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城市实力相当,位居第二集团,仅次于排名最前的北京市和上海市。
近年来通过文化行业的大规模资源整合和产业再造,四川省成都市形成了"项目承载龙头引领规模经营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文化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大集团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截止至2005年,四川省共组建文化集团,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并鼓励集团之间在资本、网络、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相互合作,完善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通过骨干企业的支撑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促进了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娱乐、演艺、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数字内容等九大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与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
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品牌挖掘力度不够,缺乏深度的品牌塑造,文化张力还远远没有在文化创意产品中体现;第二:缺乏战略性规划,没有充分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竞争优势;第三:行业集聚度低,急需形成完整、合理、高效的产业链以及加强相关、互补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
三、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策略分析
四川省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搭建了丰富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一)产业链融合,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
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旅游业"无边界产业"性质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产业链融合打下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产业链融合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表现在横向上,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促使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互融,提高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旅游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表现在纵向上,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服务者和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者加快内容形式创新和手段方式创新,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二)找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切入点
找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能否融入旅游业,是否能与旅游业更好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可以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营销等几个角度切入,开发产业融合的精品项目。使文化创意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更为旅游业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下表1)
表1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切入点
(三)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人才
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支既懂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两产业的融合程度。培育和引进"旅游+ 创意"综合性人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尽快制订有利于"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另一方面,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组织相关培训,着力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宽视野、有创新的文化旅游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四)加强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推动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构建高效的、以政府服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服务体系。然后,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完善文化旅游扶持政策支持,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其次,加强文化旅游的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丰富和完善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四、结语
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两个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产业,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论是对于旅游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能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联动。最终推动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yry: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23(2):414-446.
[2]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6):12-14.
[3]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Liu Yanlan. Virtual academy: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culture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Taking"Impression Liu San Jie"Guilin,Yangshuo as an example[J].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 & Trade,2009(8):105-111.
[5]Zhenru,Qian Jing. Study on combinative pattern of urban griculture,eco-tourism and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J]. Issues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9(8):14-17.
[6]Dong Guiling.Research on the industry syncretic power mechanism of the cartoon and tour[J].Econnomic Research 2009(32):40-68.
[7] Liu Zhiyong, Wang Weinian.Study on the combinative 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ourism industry [J ].Enterprise Economy, 2009(8):127-130.
[8]侯水平,张立伟,向宝云,四川省文化产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
篇5
关键词 航天固体动力 军民融合 发展模式
纵观世界各国国防工业发展历史,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不仅是潮流和趋势,也是国防军工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航天固体动力作为国家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支撑,是国防军工核心能力的重要单元,也是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如何构建以航天固体动力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是当前亟须深入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国外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较成功的航天固体动力企业主要有美国ATK公司、法国斯奈克马固体推进公司和火炸药公司,德国拜仁化工公司。其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具有较强管控能力,建立了适应自身技术创新研发体系、资源配置方式及业务拓展模式,军民融合发展较为成熟。此外,美国私营航天企业SpaceX公司作为后起之秀,凭借高性价比的航天运载系统产品,打破了长期由政府主导的航天活动局面,取得了美国航天发射市场重要份额,创造出新的航天发展模式。综上得到以下启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有效支撑,要立足于核心技术,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及产业链延伸能力;当前国内固体动力单位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侧重于单个产品技术转移应用的开发,总体竞争力不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推行军民基础资源开放、共享的配置模式,发挥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在开放融合的文化体系下,高效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二、国内航天固体动力单位军民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航天固体动力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呈阶段性特征。1981年~1990年期间,四面出击起步阶段,由于短缺经济、竞争程度不强,民品种类多,涉及领域广,呈现“散、乱”特征,部分产品生产由“作坊式”向批量化转变。1991年~1999年期间,军民分线成长阶段,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竞争增强,由单一军工型向军品、民品共同发展转变,民品发展较弱、规模小,尚未形成支柱。2000年~至今,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发展阶段,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民品成为经济收入重要支撑,逐步退出规模小、盈利弱的产业,集中发展壮大核心产业;围绕主导产品成立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行,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二)发展特征
国内从事航天固体动力研发生产有十几家单位,与航空、船舶等军工企业实现军民产业深度融合不同,由于航天固体动力专业性强,除少数产品外(如增雨防雹火箭),没有直接产品可向民用领域转化。固体动力涉及技术领域广,通过核心技术延伸拓展,克服航天特种技术向民用通用技术转化、航天小批量生产向民用规模化生产转化的障碍,形成了极具航天技术应用特点的民用产业。因此,技术是航天固体动力的军民融合点。此外,航天固体技术融入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是军民融合的有效途径,市场化的体制机制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发展中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航天固体动力军民融合还在民层次上,高新技术转化步伐还不快、带动民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能力还不强、更谈不上通过民用产业发展支持军品产业发展。主要在于:
(1)现行体制机制仍偏重于行政事业条块管理,弱化了公司法人治理;上级部门按业务归口齐抓共管,业务管理较为具体导致基层能动性不足且管理成本高。集团内部相同板块业务隶属于多个法人单位,资源优化配置不畅,战略推进上难协同。
(2)航天固体动力的军品产业是在军方对武器装备需求的指导下形成,在有限竞争环境下产品研制生产具有系统性强、保密性高、研制技术难度大、小批量生产等特点。因此,市场化、产业化及规模化发展水平不高,经验少。民用产品产业化过程一般历经民技术开发、二次开发转移、成果应用产业化等阶段,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产业化规模和效益有待提升。
(3)投资经营主要依靠自主投入方式,未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缺乏转型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的风险管控体系,尚未形成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融资环境。
三、航天固体动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研究
以国内某技术实力雄厚、配套完整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为例,进一步阐述航天固体动力军民融合发展框架在体制建设、机制运行、产业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操作。
(一)体制建设
顶层统筹军民资源。结合国家关于指导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方针政策,从院级层面设立专职军民融合协调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以“有限相关多元”为原则,系统策划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思路,完善发展规划,合理设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做好产业发展分工布局等工作。
实行军民差异化管理。军品任务承担主体一般以厂所等保军单位为主,管控注重于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方法的完善、技术创新和完成航天重大工程任务的能力提升。民品运营主体以专业公司为主,通过股权调整,将各专业公司股权向院级实体公司集中,形成以产权为纽带集团化管理,有效划分与界定与下属公司间的权责,使公司法人治理得到较大限度发挥;管控实质由行政级别管理转向出资管理,发挥董事会作用,缩短管理决策链条,提高面向市场快速反应的投资决策、市场营销、资本经营能力水平。
搭建军民技术二次转化应用平台。以专业工程应用中心为载体,重点建立技术输送和利益共享两个渠道,搭建军民技术二次转化应用平台,使总体单位和军民结合专业研究所的研发中心的固体动力核心技术能够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公司有效结合,达到技术的二次转化和利益共享。
(二)机制运行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并完善决策效率高、执行力强、监督有效、责权利明确的,以资产为纽带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母子企业集团是军民融合体制创新的目标。核心是以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为手段的战略管控,强化集团在目标考核导向、重大事项控制、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项目决策孵化阶段,军民结合厂所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专业公司的领导层共同承担技术在资源转移和资金投入的决策风险,以“谁决策、谁负责、谁受益”为原则,通过责任令或承诺书等目标约束,实行荣誉激励、虚拟股权激励;技术转化成果应用阶段,隶属于军民结合厂所的工程应用中心承担着技术转化应用的风险,以技术研发进度为约束,通过技术人员教育培训机会、学术荣誉和项目奖金、技术团队植入、成果约定未来的受益比例回报等方式激励。产业化阶段,专业公司承担市场经营风险,以成果的市场价值实现为约束,对生产和销售人员,按劳动分配与业绩挂钩的原则,实行薪酬奖金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奖励。
四、政策建议
篇6
关键词:工学;经济学;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701
作为专业化的知识系统,每个学科都蕴含着各自领域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动力,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知识领域当中,包括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交叉学科发展中,每种学科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学科之间的矛盾点,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决定是否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3年,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8%和8.31%,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13%和6.44%,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很多学科之间已经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尚未全面彰显出来。
2 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单学科的发展,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1 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 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已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应对庞大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各种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将工学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以真正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篇7
关键词: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新业态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69-03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正在与科技的融合下形成飞速发展态势,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力量。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文化产业迅速推向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进程,使兼具高科技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的数字出版、虚拟社交、网络文学等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目前,发达国家凭借其前沿的科技水平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构建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显现。我国“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之后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也将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等内容作为新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印刷、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于2012年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但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还相对滞后。目前,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已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力求依托省内现有的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以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型,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阻碍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自觉融合的问题。
一、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辽宁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注重将科技元素和创新要素引向文化发展的各环节,健全文化科技创新系统,提升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型文化创意业态,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生产力能级跃迁,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寻求新生力量。
1.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创造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机。近年来,辽宁省强化文化领域与高新生产力技术的融合能力锻造,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新兴创意业态的发展贡献显著。第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融合了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越了以往水平。2012年底,辽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1%。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40多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实现30%的增长。第二,动漫产业、网络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创意业态迅速成长。2011年,以沈阳、大连动漫产业基地为主导的辽宁动漫产业产值增长19%,动漫产业从业人员1.68万人,比上年增长24.4%,且有两家动漫企业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2011年,全省网络文化服务业产值达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6%。第三,以移动终端服务为主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辽宁完成了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合并,实行资源整合。辽宁在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后,又积极推进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同时,全省还大力推进城市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整转。2013年,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23.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6.2万户。
2.文化发展融合科技手段,驱动文化产业能级改造。辽宁省顺应文化创新发展趋势,引导文化企业加强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成和表现环节中高科技手段的植入能力,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能级改造。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高科技不断被运用到影视出版、动漫游戏、新闻广播以及演艺娱乐等的生产环节,提升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的科技含量。目前,辽宁有线电视的双向数字化改造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型创意产品,开辟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新道路。辽宁正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科技型企业,并日益发展壮大,这些文化科技企业注重通过引入科技力量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注入新的生命力,不断开发出优质、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新产品。如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高铁侠”,沈阳天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淘”,大连卡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武侠列传”,以及大连乾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云朵宝贝”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设日程推进,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从政策层面看,辽宁省相继了《辽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辽宁省文化厅“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3)》等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的全省党代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从文化科技创新平台看,辽宁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搭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平台。截至2012年底,辽宁已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市场宣传方面看,辽宁近年来积极举办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会展活动,对宣传新型文化产品和文化科技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如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阜新玛瑙博览会、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本溪)剪纸节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环境建设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开发以及创新成果孵化与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驱动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虽然已初具雏形,且取得一定成果,但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1.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政府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制定者,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指引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会成为引导文化与科技这两大产业实现全面融合的重要指南。辽宁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重工业聚集地,长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比较欠缺。虽然辽宁在构建“文化强省”蓝图中制定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但相比于国内部分发达省市,辽宁省差距仍十分明显。2012年,安徽省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制定的《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深圳市颁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辽宁省现有的一些政策规划大多停留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层面上,结合科技落实到具体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无论是从体制层面还是政策层面,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尚未呈现,全省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融合科技的驱动机制,对省文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政策资源整合也显不足。
2.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不足。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辽宁省近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如沈阳故宫与北陵的文化修复;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方特欢乐世界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目前正在建设的盘锦志高动漫产业园项目将是未来辽宁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但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辽宁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深度仍然不够,文化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欠缺,很多高新科技无法找到合适途径顺利植入文化当中。首先,从业人员的观念认识不足。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始于观念的创新性融合,但某些创新主体甚至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态认识不清晰,直接影响了实践中二者的融合。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科技植入能力不强。在辽宁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现代数字传媒、数字广告、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缓慢。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一些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项目同质化比较严重,未能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价值。
3.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供给不足。创新型人才是一切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急需一批兼具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辽宁文化科技企业普遍缺乏既熟悉文化,又掌握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人才,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全省传统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优质文化产出。突出表现为,辽宁省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受重工业轻其他产业的思想限制,优势人才资源未能向文化科技创新主体自觉流动。目前,受传统观念制约,相当一部分辽宁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仍十分倾向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对稳定的国营企业,民营的文化科技企业并非其首选,从而不能保证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科技型人才向企业流动。
4.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下的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在构成全省文化系统的九大行业中,网络文化服务增速最高,达47.7%,但总量规模相差甚远。全年新闻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用品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0.38%、1.03%和4.16%。尽管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其增加值总量在全部增值中比重接近13,达到30.6%。这种发展势头反映了相对固化、稳定的工业发展模式仍是全省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文化科技企业主要靠引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或者以高成本进口国外先进设备来完善文化展现形式和提升文化展示水平。整体而言,辽宁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三、促进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技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是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领域的砥柱作用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辽宁在推进建设“文化强省”、“文化辽宁”的进程中,应树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步伐,着力将科技因素深刻融合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1.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政策扶持是发展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化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在整个产业联动发展体系中,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新兴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急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辽宁省应紧紧围绕“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目标,抓紧制定以辽宁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的系列政策,明确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各相关主体的优惠政策。同时,组建以省文化厅和省科技厅为主导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完善文化科技资源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文化科技的跨部门资源整合工作体系。
2.加速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培育。文化新兴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创意产物,其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应致力于将科技因素植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力丰富高科技手段下的优质文化产品。一方面,着力建设具有附加值高、内容新颖的三网融合项目、数字影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网络增值服务、数字艺术服务、高科技文化、高科技文化设备与会展、文化旅游等极具特色优势的核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进虚拟集成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培育和发展类似在线体验、线上会展、虚拟图书馆等富有前性的新业态。另外,应建设文化信息交流地图,促进文化核心层与层的交流与融合,优化传统文化产业的潜在传播形式。
3.加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应着重加强对文化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和文化科技设备设施的自主性研发能力,以满足各类创新文化产品的技术支撑和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技术需求,提升辽宁文化创新发展中的核心技术与先进设备自给率。以省内文化科技研发基地为主导,引导各文化科技企业和高校,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对当前文化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同时,文化科技企业应大力发扬文化科技创新精神,既要保持自身的原始创新特色,又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形成文化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合力。
4.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具有特色优势的本土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要围绕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文化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文化科技企业与人才的集聚中心和文化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结合辽宁文化产业资源特征,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实力强的核心城市进行突破,然后对其他周边地区形成辐射。例如,在沈阳棋盘山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集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传媒、会展于一体的创意产业群项目。在大连动漫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大连阿凡提国际动画有限公司、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优秀文化科技企业的带动作用。
5.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普遍成为当前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辽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瓶颈。创新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形成合理的文化科技人才产出体系是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紧要任务。首先,构建产学研人才产出机制。依托省内各大高校、文化工作基地、文化科技企业建立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开展关于文化科技创新及创新成果转移的课题研究,设立文化科技创新相关专业与课程,积极开发在校学生科技创新思维,鼓励文化科技企业与高校的深入合作,结合文化市场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培育文化科技人才市场。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文化产业资源流向,发挥市场对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文化科技人才信息库,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储备和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第三,探索制定文化科技人才评定标准。尝试开展文化新兴业态领域的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给予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创意的顶尖人才以激励性特殊政策,以便通过人才引进带动优势资源或高端技术流向文化领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示范”(项目编号:2012BAH13F05);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KTLLJJ-04)。]
参考文献:
[1] 蔡灵,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2012
[2] 董丽丽,毕娟.北京文化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创新策略[M].中国市场,2013(11)
[3]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1)
[4] 孙柏楠.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思考[M].理论界,2013(9)
[5] 吴兴河,龙岩.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M].当代经济,2013(13)
[6] 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1)
[7] 何慧芳,胡品平.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M].科技管理研究,2013(3)
[8] 陈建祥.进一步推进宁波文化与科技发展[M].三江论坛,2013
[9] 李萍.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研究[M].开发研究,2012(5)
篇8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三门峡;发展研究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概述
2016年01月04日,我国国务院正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当前农村产业经济链新道路,促进广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对原有产业、产品运营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与融合。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表现。具体的是农业提供资源,以旅游服务为表现,通过农业产业链中的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模块相契约的部分以新的商业价值向市场全方面的渗透,而旅游产业因农业价值的融入,大大增加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使得新的产业链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简单的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休闲农业更具有市场价值,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三门峡市所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位于我国内陆区。平均气温高,日照充足,很适合种植业和林果业等的发展。而且三门峡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开展体验性的观光项目。再加上三门峡市的人口众多,为当地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0年7月5日,我国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政策。政策主旨从三方面出发:一是进一步完善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尽快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三是以重要活动为载体,形成全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并召开2010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目前,三门峡市全市已建成数家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果汁、果酒、果奶、果番等系列100多个品种。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全市形成了“果一菌一肥一果”和“果一加一畜一肥一果”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本市的产业经济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综合效益。
3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3.1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成就
沿黄带观光农业创收。沿黄河农业带由本身的传统农业带转变为现在的观光旅游带,借助天鹅湖湿地公园,黄河公园,天鹅岛,天鹅湾等自然景观和坡沟,发展特色小镇,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部分游客入境消费。可以促进销售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旅游业中的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街,风情表演等等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特色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镇,投入了科技含量,培养了一批人才,如花卉,有机蔬菜水果领域,建设了特色农业产区,打造了特色休闲农业后,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区促增效。将农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园区提高了科技含量,对缺水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带,建设了生态农业带,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3.2三门峡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2.1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三门峡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27万平千米,只占耕地面积的32%。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现象日趋严重,三门峡市中低产田占地面积约为80%。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当地节水灌溉等面积较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56,当地旱地水分利用率为55%。3.2.2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瓶颈三门峡市果品业在全省有较高领先地位,然而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度较低,规模和质量效益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异。当地畜牧业面临着用地、环保条件制约,以及当地烟叶受政策影响较大,发展空间均被压缩。渔业、食用菌、蔬菜、药材等体量小、产品粗放、名优产品少,优质高端产品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开发。3.2.3产业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休闲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对产业链的延伸没有进行深度研究,产业链条没有得到充分完善,而且当地产业化发展缺少引领其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仅有的两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当地省级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3.4%。3.2.4管理体制不完善休闲农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更作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具备开放性、综合性的多元化旅游主体,因而对管理层次的要求要远高于简单的农业及休闲业。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目前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员工相关知识较为缺乏,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服务人员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3.2.5缺乏宣传力度由于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和各个经营主体零散、分布不集中,各个经营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经营圈,宣传力度比较小。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经营者投入的资金较少,公益性的产地宣传、地理标志品牌宣传缺失。
4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4.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经营者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建立蓄水池实现涵养水源,减少干旱带来的深度影响。在道路方面,加大力度改进开展休闲农业村庄的道路,还可以建设乡村观光旅游专用道路,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在供水、停车场、网络设施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对于游客的接待,要做到一条龙服务,时刻为游客准备时间和精力。
4.2创办三门峡市特色休闲农业
当地休闲农业没有突出的特色优势,因此可以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聚集村,当地经营者可以通过农村的各种资源加强特色农业的创建,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特色村镇景区。三门峡市果品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加大力度发展观光果园,创办具有特色的果品采摘园。吸引游客体验当地农业活动,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发展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活动,但是得大力监管食品安全,确保游客的健康安全状况。其次加强景区的安全防护,为游客打造一个舒适满意的旅游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当地服务质量,可以使游客充分享受乡土田园的乐趣。
4.3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通过把农业产业链的价值融入服务业里面,增加了休闲农业的价值,也可以休闲农业为依托,把地产、创意等相关产业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服务功能。农业不再局限于在生产以及产业经营,还可以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4.4合理规划布局
作为农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加强规划引导,将农业资源和人文艺术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要按照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并且学会借鉴其他城市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发展布局。作为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使三门峡休闲农业走上合理规划的发展道路,防止在经济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5加强宣传、铸造口碑
由于半数以上的休闲农业游客是在亲戚朋友口中获得信息的,所以这说明休闲农业园区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做得不好,行业缺乏系统性的营销策略。在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如农村宣传片,向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还可以举办影响力大的农事节庆活动,吸引各地的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
5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
目前休闲农业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并对我国近年来关于社会生态环境的维护及产业经济的优化及提高都有良好的帮助。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更为当地的农村经济效益带来了巨额提高,并对现有的资源实行了进一步利用。
5.1对当地资源的进一步利用
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中,因地制宜发展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这次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争取能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带动当地的产业经济链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三门峡市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改变为多类产业共同发展,产生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循环经济,建立了新兴产业园,以工带农,以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当地经济产业链。确切培训与发展“互联网+产品”行动,大力运行新型营销模式,促进发展果品电子商务对于销售主体的吸引力,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的覆盖面。如建立产品的特色馆,通过特色农产品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2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通过旅游产品整合,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近年来在我国政策引导下,农业经营模式有着不断的创新与开展。农业旅游的模式更突出了乡村旅游也将会更好走向广大群众,传扬我国本土文化。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开展更是在当地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5.3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长农民经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当地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丰富的产业链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葛小平,林雪涤,王玲.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
[2]孙洁.农业三产融合来了,解读《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6,(03).
[3]王兴国,史晓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02).
[4]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
[5]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
[6]舒绍茂.南京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6,(05).
[7]潘利兵,李增杰,刘晓军,梁漪,孙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5,(35).
篇9
一、商业模式创新的兴起及其重要性
商业模式一词最早出现在贝尔曼等人1957年写作的关于商业博弈的构建一文中,经过了半个世纪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尽管对商业模式创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核心内容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一般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创造,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或者说企业运用新的经营方式和运营体系实现价值创造的巨大突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深入发展,一些依托信息技术诞生的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速并成为了全球最具竞争力、标志性和影响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采取了明显不同于同类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就被总结为新型商业模式或商业模式创新。到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使得许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企业虽然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却由于缺乏好的商业模式而倒闭。另一些尽管最初没有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却因为选择或创造了一种好的商业模式而维持持续发展。例如,亚马逊改变了传统的实体店面的书店现场购书方式,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新型图书销售,为读者提供了读者评论、分类浏览清单、多维搜索能力、参照以前搜索、电子邮件通知、推荐引擎等多种服务,开启了网上书店的历史。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及商业环境变化更加不确定的时代,商业模式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对我国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一是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为企业开辟一片“蓝海”,有利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对发展比较充分、竞争压力较大的传统经营模式的革新,可以为企业开辟新的细分市场和“蓝海”,从而为企业在“红海”中实现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例如,亚马逊开创了网上书店、美国西南航空开创了廉价航空等,均在传统的市场中采取了新的经营模式,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许多领域,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盈利空间不断缩小,探索新型商业模式是我国企业经营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内容。二是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有益补充,是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甚至形成了技术锁定的格局。当前,打破传统的产业分工格局,需要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往往是“成三败七”、“九死一生”,对于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仍然是一项十分艰难的活动,而商业模式则提供了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商业模式创新往往能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从而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产业融合中商业模式创新的现状
(一)商业模式创新孕育了一批大企业、大品牌,并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也涌现了许多依托商业模式创新发展起来的大企业、大品牌,如阿里巴巴、百度、如家等,并由此带动全行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在电子商务领域,2012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万亿。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在节能环保领域,2011年底,我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将近3900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2010年的782家增加了88.23%,节能服务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达到1250.26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在2010年的287亿元的基础上增长到412.43亿元,增加了43.45%。
(二)商业模式创新同技术创新一样,多为引进、模仿和学习,首先开放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极少
总体上看,我国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仍然主要依靠引进、学习和模仿,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当前,我国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的产业创新能力弱,首先开发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还比较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在产业融合中,特别是发展融合后的新行业和新业态,往往走在发达国家后面,发展受制于人,无法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引领全球产业发展。例如,合同能源管理、小额信贷、廉价航空等商业模式创新都是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中率先兴起发展的。
(三)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兴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商业模式创新本身就是产业发展中的新兴事物,市场需求和经营过程存在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2000年3月宣告破产的美国铱星公司,最初想通过全球的卫星通信系统,实现电视与电话的融合。但是技术的先进性并没有带来商业上的必然成功,其技术融合与业务和市场并没有实现有机统一。此外,企业在走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时,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一些制造企业在增强服务投入、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的界限,没有把有限的要素资源投入到提升制造价值的服务环节中,采取了盲目多元化战略,导致了企业转型发展的失败。我国不论是服务企业还是制造企业普遍规模小,现代化经营理念不深入,经历市场经济考验不够,抵御风险挑战能力不强,对新事物和新趋势把握不准,直接影响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推广应用。
三、在产业融合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仍然突出。为此,要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引导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上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企业、服务企业通过服务增强战略或品牌授权等方式,通过兼并重组、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资源要素、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有效整合。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坚持企业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地位,政府通过完善政策环境来促进和引导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第一,进一步提高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识。建议中央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将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组织相关部门系统研究和总结国内外成熟的新型商业模式,深入分析行业内商业模式创新的趋势,强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方向和措施的研究。加强宣传力度,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并结合企业和产业实际进行推广。
第二,鼓励商业模式的创新试点、应用和推广。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新兴产业发展趋势,选择容易突破的产业和环节进行探索创新试点。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中设立支持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项资金,加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商业经营模式,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服务等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支持企业积极探索适应产业融合趋势和特点的经营管理、渠道管理、价值链收益方式等,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并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形成竞争优势。
篇10
关键词:产业融合 体育产业 奥运后 发展
一、引言
体育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新形式,将同旅游业、影视业和网络业一起,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据统计,目前全球体育产值已达5000亿美元,且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成为了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相比之下,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体育产业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国家提出了要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更是提升了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那么,体育产业融合如何进行,其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何影响,我国奥运后体育产业融合有何新的发展及特点,国外奥运后的体育产业融合对我国有何启示,本文将依次对此展开探讨。
二、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新发展与新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
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拉动举办国消费、投资、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方面;同时,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也会产生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极大地带动了一系列相关行业发展。
(一)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新发展
1.体育用品业的新发展
奥运会为国内体育用品企业提供了成为奥运会组委会赞助商和奥运会体育类产品供应商的机会,而获得这样的机会则有助于促进有实力的体育用品企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同时,“科技奥运”的理念也对体育用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热潮涌现,体育产业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比重随之增加,这无疑为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带来了强大的需求。李宁、安踏、特步、康威、361°等品牌,成为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佼佼者。
2.体育休闲业的新发展
概括地说,体育休闲业是在体育旅游、体育娱乐、体育健身等休闲体育基础上形成并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形产业形态;体育休闲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竞技运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关联效应。早在奥运会申办成功后,我国就把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据调查,体育健身娱乐的消费需求增长率高于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中心成为北京市新地标和旅游热点,已经举办了多次大型活动,奥运后对我国体育旅游的拉动效应至少会持续5至10年。
3.其他体育服务业的新发展
奥运会带动体育传播、体育保险、体育培训、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体育核心产业的良性运行。奥运会促进了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还吸引了众多国际一流体育中介公司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体育经纪公司前来设置分支机构,给国内中介公司带来了体育赛事推广方面的经验,同时国内也加紧培养了一批具有体育运动专业知识且熟悉广告策划、广告媒体、公共关系方面知识的经纪人。奥运会也促进了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初步形成了体育证券、体育基金、体育保险、银行贷款、资金信托、体育赞助以及体育彩票等诸多融资渠道。
(二)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的新特点
1.科学化
北京奥运会后,我国致力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体育产业的发展,努力把体育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绿色产业、科技产业、人文产业”,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3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和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等六大任务,这是我国首份在国家层面上对体育产业进行规划梳理并提出目标任务的政策性指导意见。
2.市场化
在当今全球体育商务活动中,奥运会是规模和影响最大、开放度最高、运作最为规范的市场开发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促使其从政府参与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对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运作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京津冀三地签署体育合作协议,利用北京在高端赛事、相关传媒及创意策划上的优势,天津在国际体育商务与会展产业、滨海运动休闲产业的优势,以及河北在生态运动休闲和旅游产业的优势,联手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以北京为中心、天津为副中心、河北为腹地的“京津冀体育产业圈”。这个我国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体育产业圈的诞生,正是体育产业市场化运行、优势互补的结果。
3.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必然要被一步步地卷入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的市场化运作已成就了一个全球化的体育产业,从申办到实现,承办的政府、组织、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与商业谈判,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市场运作模式。承办2008年奥运会,国内的体育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国际市场,更多的外国体育企业参与奥运大市场的开发。竞争不仅提高了国内体育企业的素质,而且扩大了中国体育市场的开放度,使我国体育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北京已明确提出把建设国际体育中心城市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4.特色化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一批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这其中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支持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如前不久在山东莒南进行的“天马岛杯”中国(临沂•莒南)首届红色运动会,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筹集到全部经费,举办了如男子100米挑担竞速、女子100米抢收南瓜竞速、红嫂纳鞋底等这些看上去并不正规的比赛,不仅吸引包括数十家中央、地方媒体,还吸引了国外媒体前来报道。体育赛事在与其相关的产业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
(三)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领域的融合现象还远没有进入市场融合的阶段,体育产业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及关联效应较低。其次,体育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属于政府参与模式,体育经费的来源是行政拨款型。再次,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高尔夫球、航海航空、冰雪等许多运动项目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缺乏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三、国外奥运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
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金融企业家尤伯罗斯领导下进行大胆改革,与企业集团签订资助协议,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等,将商业运作模式引入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重新恢复了活力,从此它对举办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力也越来越大。在此,选择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几个典型来分析他们的经验。
(一)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的融合发展
随着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的成功,日本作为体育大国尤其是经济强国的地位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奥运后,他们把体育的重点开始放在提高国民总体素质上,在1964年12月18日发表《关于增进国民健康、体育对策》,提供了国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器材、场馆、指导员等保障,完成了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工作重点的转移。目前日本国民的体质和身高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人均健康寿命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位。可以看出,东京奥运会后,群众对体育的关注、参与体育的兴趣都很高,政府正好利用了这样一个大众体育的契机,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
(二)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体育的融合发展
汉城奥运后,韩国政府提出了竞技体育商业化的策略。由于策略的调整,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也大大减少,但韩国俱乐部职业化发展起来,足球等职业化水平发展较高。同时,韩国政府顺应了奥运会后大众体育兴起的热潮,全面扶植大众体育的发展。从1993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提升国民体育的5年总体计划”的体育政策,全面健身政策和全面健身的基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可以看出,汉城奥运会后韩国也进行了体育公共政策调整,重点向大众体育倾斜,并实行商业化运作模式,努力实行政府宏观管理和社会自我发展相协调的管理体制。
(三)悉尼奥运会后澳大利亚体育的融合发展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澳大利亚借举办奥运会之机协调了各级政府和社团之间的关系,启动了《支持澳大利亚运动能力――更加活跃的澳大利亚》,实现了支持优秀运动员和促进大众体育参与的重要目标,保证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奥运后也兼顾到了大众体育的长远发展,同时完善了“政府主导、社会自治”的体育机制。目前,澳大利亚是政府主导和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综合型体育管理模式,政府负责制定体育公共政策,提出目标和任务,然后由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运作完成。
四、奥运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之建议
结合前文对几个奥运举办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分析,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体育产业相关部门应因势利导,在产业融合趋势下为体育产业在新形势下的融合发展采取新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产业融合意识
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强化融合意识和创新思维,认识到体育产业不应仅仅局限于体育产品或体育竞技,而是一个关联多个相关行业的产业。相关部门应注重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建设氛围,保护国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促进多学科、多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体育产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加快市场化进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微观推动者向宏观管理者转变,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在大力发展体育本体产业的基础上,注重产业融合后自身特色的体育品牌的培养,积极推动体育创意产业发展,提升体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体育产业集团,做大做强体育民间组织和协会,提高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商业化、规范化运作水平。
(三)加强金融支持
进一步拓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开办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新产品和新业务,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和支持体育产业投资公司上市融资。政府应制定适当的体育扶持政策和安排补助资金,进一步吸引社会对体育产业的重视和投入,为体育产业发展开拓多元化资金来源。
(四)提升智力保障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集中在体育赛事运作、体育中介服务和体育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缺少一大批以产业化运作方式为主、既懂体育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进一步开放体育人才市场,引进国外经营、运作、管理等各类体育人才,另一方面把我国优秀的体育人才留在国内,着力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经纪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而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
五、结语
截至2009年底,国内体育产业占GDP比重仅为0.7%,而美国体育产业则约11%,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重均已超过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体育产业不仅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著。相信在技术创新、企业跨产业并购及战略联盟的共同作用下,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现象将愈加广泛和明显。因此,我们应进一步顺应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体育本体产业发展,并以其为核心来推动整个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2]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产业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