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56-03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唯教”为“唯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唯师”为“唯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唯”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实施学案导学,打造高效课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 通过“学案导学”这一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这个提示很重要,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那些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
(二)有以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三)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千万不可板着脸上课,这样的课没有人爱听的,这样的课效率是不高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 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四)实施小组化教学,形成优势互补
小组合作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被广大教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功,我校思品教研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因此,我们就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材料,小组交流,然后课堂上组织活动,这样课堂小组活动时就不会因无素材而空谈,就可以运用感性的材料体验理性的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互助意识
只有具备基本的团结协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得以推行。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要让学生通过对困难的克服,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发挥积极性,要人人争当主角。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个性倾向不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努力创设能够让学生产生合作需要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不合作就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合作才是出路”的道理。
3.注重问题设计,难易适当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跟问题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对于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把问题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4.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课程理念,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为学生送去“及时雨”、“智慧粮”。例如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出现困难、冷场的情况下,要帮助小组组长组织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出现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指导、点拨;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时要及时组织课堂;对少数小组能顺利完成任务要当场表扬,以示激励。
(五)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交,哪怕是交白卷,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每位同学每天至少举手发言一次。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每位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定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对缺课、不交作业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高效课堂的评价重在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高效课堂又叫反思教学。教师要根据课堂出现的问题,虚心接受并及时改进,教师的成长在课堂,因此上课就是进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师首先是学生、兵教兵、兵教官、兵强兵、兵强官,教学共进、师生相长。
三、结语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课程改革是一场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一场变革,它需要思考、需要创新、需要奋力执著的精神,让我们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武装头脑,努力去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吧。
参考文献:
[1]施光.纠错与接纳:中学课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鲁道夫・海德・尔曼.课堂形体语言的魅力[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刘民慧.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J].教育探索,2009,(2).
[5]代夏春.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探索性尝试 [J].教育科学,2009,(11).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y
XIAO Fei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Changzhou 213164,China)
篇2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愉悦课堂氛围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亲切的笑容、适度的幽默、鼓励性语言、师生平等互动以及小游戏等都有助于营造良好氛围。因此,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
第三、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当前课堂教学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惟美主义,华而不实的花架了,更有甚者出现一些课堂“作秀”,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
1、高效课堂应当是平实的。所谓平实,是指在教学中要讲求实在。实实在在地设计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炫耀教师水平而追求“奇”、“特”、“巧”等。我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文化史《诗歌与小说》,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已读过的一些唐诗、宋词,然后让学生欣赏戏剧《窦娥冤》,接下来放映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中的一些片断,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讲了3分钟左右的刘心武点评《红楼梦》。最后让学生自己看书。不到5分钟,下课铃声响了,教师只能草草收场。这节历史课好像上成了语文课,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很明然,这是纯粹的表演课,扭曲了高效课堂的实质。学生能学到一些什么呢?一节课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这就是华而不实带来的课堂教学的低效率。
2、高效课堂应当是真实的。所谓真实,指的是还课堂的本来面目。提倡自主创新、张扬个性与合作学习,这是正确的,但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在继承优良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不能丢掉传统盲目追赶潮流而使课堂教学失却本真。我听过一节高中地理公开课,那节课是讲工业布局的。教师提出很多脱离学生实际的高难度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得相当完整,就连学生回答完问题其它学生的鼓掌都是非常有节奏的。很明显,这堂课是事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课是不真实的,这种失去真实的课堂绝不会是高效课堂。
3、高效课堂应当是丰实。所谓丰实,指的是课堂有生成性,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有所升华。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这样的课才是课堂教学质的升华,这样的课才是丰实的,高效率的。
篇3
高三是人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每一个考试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可是即使进入高三生活,即使现在复习的内容在高一、高二都早已学过,也有很多的学生对于历史这一科目的学习仍然没有掌握精髓,客观地说大多数学生在主观上还是想学好历史这一科目的,从历史老师的角度来说,这就需要在教学策略上多下一些工夫,以便提高学生的得分,经过几年的教学,从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课堂有效提问、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几个角度对高三历史复习课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备考方向;导学提纲;重要考点;内容整合;有效提问;认识水平
一、明确备考方向
高考历史备考方向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教科书,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必须要对其进行仔细研读,对于里面要求的主要历史事实、主要观点、知识关联、逻辑联系都要弄个清清楚楚,也要给学生讲个清清楚楚,并且要求学生把每课的课程标准要求都写在教材相应的位置以便学生自主复习时再次研读。高三一轮复习主要侧重打基础,具体的步骤和安排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可以按照一、二、三、四、六、七、五、八单元的顺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唤起高一、高二学习历史记忆的同时,对教材做了小小的整合。历史二轮复习主要是将教材专题史的形式转而采用编年史的方法进行复习,将历史知识通过另外一条线索穿起来,从而有利于我们看到具体某一段时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我们构建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学(讲)思练”结合
“导学案教学”在课堂使用的流程包含以下基本环节:一导学,即教师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一些问题;二探究,学生围绕“导学案”进一步探讨问题;三检测,通过当堂达标测试,发现还存在哪些问题;四总结,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五拓展,布置与学习目标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与练习,并对完成作业与练习的数量、质量、时间,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高考中,对材料和解题思路的考查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对教材知识的考查。考纲可以告诉考生考试的内容,但不能告诉考生考的材料和思路。所以高三复习平时就要编写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注意培养学生“学(讲)思练”结合。
三、做好重要考点的内容整合,掌握重要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科目知识点庞杂,所以对历史知识的整合在第一轮复习期间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可以这样来整合:(1)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四、设计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教学环节
课堂提问是教师上课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进行历史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提问的有效性。每一节课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都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提问,而且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切忌平、淡、浅、直。提问类型要灵活多样。提问的类型,按认知水平可分为知识水平(考查是什么)、理解水平(考查为什么)、应用水平(考查怎么用)、分析水平(考查分析能力)、综合水平(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和评价水平(考查评价能力)六个由低到高不同层次水平的提问类型。按提问技巧可分为诱导式(设置诱导源)、疏导式(设置问题链)、阶梯式(设置阶梯状问题组)、对比式(考查比较辨析能力)四种类型。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运用何种技巧,都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习要求,精心设计。
五、融通基本史观,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高中历史要求学生掌握六大史观,即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并能分别从这些观点或角度去认识同一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观点能符合青少年学生阶段的特点;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古老的中国与现代的中国。相信各位教师如果在以上几个方面做得足够到位的话,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高三历史复习课,也定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提升学习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能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作者:常爽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德]特尔哈特.建构主义与教学(一).张桂春,译.外国教育资料,2000(03).
篇4
“边学边导、边练边清”的物理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环节是:目标揭示、学法指导;学生探究、教师巡导;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边练边清、总结提升. “高效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理念.
1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
1.1目标揭示、学法指导
操作要领:引入教学、明确目标、布置任务.
操作策略:教学引入要直观、简洁、形式多样;学习目标要详细、具体和简明,切合学生实际;布置任务应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前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案例:在教授《自由落体运动》时,老师将“抓尺”游戏引入新课后,及时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会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能通过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探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建立起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规律和特点.
展示知识目标之后,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自主学习、积极讨论交流,观察“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这一演示实验,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在揭示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内化本节课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2学生探究、教师巡导
操作要领:学生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操作策略:学生先独立自学,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进行个别答疑辅导.如有实验演示任务,教师可安排学习小组轮流上台探究;教师巡视时收集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做好精导准备.
教学案例:在学习《交变电流》时,教师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1)什么是交流电?什么是直流电?交变电流有什么特点?
(2)小组轮流到讲台进行演示实验,探究交流电的产生过程,观察小电珠的亮度变化情况.实验中线圈转动产生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3)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什么位置电流最大?此时小电珠的亮度怎样变化?
1.3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操作要领: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点拨、拓展、评价.
操作策略:多给学生展示机会,让他们通过做、观、演等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做好课堂调控,适时对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肯定、补充和纠正;教师点拨精讲要少而精,对共性问题要引导学生再讨论,明辨错因.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案例: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一节的展示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推ё酆闲越锨浚知识跨度较大,可设计成三个小问题分别让同一小组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分层展示:
(1)请展示卫星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
(2)请展示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3)请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公式.
学生在回答上面三个基础问题后,要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仍然还有困难,最后让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各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1.4边练边清、总结提升
操作要领:布置课堂作业并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批改部分学生作业.
操作策略:教师精选训练题,分为基础必作题、提高选作题和拓展思考题,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学生当堂训练时,勤于巡视,及时了解学情并进行辅导;教师可采取“兵带兵”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也可采取“兵考兵”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训练情况;教师评价各学习小组的学习达标情况,以求达到“堂堂清”和“日日清”.
2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思考
要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操作模式,但要真正用好这种教学模式,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高中物理知识综合性强,计算量大,模型抽象,学生易学难精.如果不将教材知识和课后习题进行有效整合,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的编写研讨过程就是一个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其编写质量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编制导学案时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功能开展校本教研,将课本知识点加工成可探究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和兴趣点,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和情景生活化.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本策略探索出的四个环节,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测勾勒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图.这样的互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理性化的物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2.2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率性的课堂,也必然是低效的课堂.要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打造高效物理课堂,课前的充分准备尤为重要.每天晚自习前,由物理学科代表根据第二天教学内容拟定预习计划,在黑板上向全班公布,学生根据预习计划分组上好晚自习,先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内容,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完成部分预测题,同时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以待交流讨论时解决.晚自习最后一节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探究讨论和小组内解答,提出共性问题,待第二天上课解决.
2.3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是促进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可以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机制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
通过建立6人学习小组机制以及6人捆绑考核制度,促进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提升.笔者将每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优、良、中层次等分为A1、A2、B1、B2、C1、C2人选,每组确定一名物理组长(原则由A1担任),将学生们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探究和展示都交由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对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表现及时评价,不断鼓励,让学生的学习时时处于兴奋状态.课后教师根据每个组的课堂综合表现,按比例评价出A、B、C三个等级的学习小组.并对不同等级赋以不同分值,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分值均由组长记录于《学生成长手册》,作为班级、年级组每周、每月进行学习之星评比的依据.
2.4教师的专业提升是实现教学高效的核心要素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精心指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钻研,课堂上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教师要能熟练驾驭新课程课堂,必须不断充电,加强业务学习.备课时要精心编制探究性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这样才可能捕捉到学生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有时即使准备很充分,在课堂上教师也可能被学生问住.因此,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和海量阅读,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3-0130-01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理论的主渠道。而高效课堂教师要求教师在有限的45分钟内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现就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谈点浅见。
一、爱岗敬业,注重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只有对工作倾注了热爱和真诚,才会产生来自内心的动力搞好教学;作为教师,每当走上讲台看到台下那充满对知识渴求的眼睛时,都会深深地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沉重,必须以一份真心、诚心、爱心去对待教育事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技能,不辜负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因此,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等相关科学知识。试想,课堂讲授时,若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必然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和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师德是指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师德高尚,才能端正教学思想,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无形中感染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感到可敬、可亲,形成制约力和榜样。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只有去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对你工作的热爱和尊重;我们只有善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一个愉快的交流。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他的课才会被学生接受,才能真正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三、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首先,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让学生敢于议论的、宽松的、和谐的、平等的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可适当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实,对学生开展一些思想情感上的交流,谈一谈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做人的道理。这样做既可以调整教学氛围,烘托课堂情趣,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心灵上的感应。其次,和谐的课堂气氛还与教师的讲课艺术有极大关系。课堂应该是教师进行艺术化教学的场所,是一个优秀教师充分展露自己教育智愚和教学经验的舞台。课堂教学,既是学术活动,又是艺术活动;三尺讲台既是学术论坛,又是艺术舞台;讲课既要言之有据,论之有理,句句推敲,前后呼应;又要言之含情,动之富美,句句扣人心弦,处处引人注目。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教师自然的形象气质、激情饱满的教学态度、丰富的面部表情、得体的言谈举止、精辟幽默的语言以及适当的教学手段等形式演绎出来,产生一种师生间的心灵激荡,感情共鸣,思想交流,文化互动。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提问启发教学法、趣味教学法、形象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它的不同特点和适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来灵活选择。
提问启发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提问,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例如,在讲植物的根的作用时,让学生思考“种下的种子根、茎和叶谁先长出来?”,“为什么先长出来?”,“根的作用是什么?”等等。这种不断地提问、引导,可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同学们往往也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趣味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传说,其中包含着深邃的科学方法和哲理。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趣闻,学生听后常兴趣大增,求知欲也随之增强。
形象教学法是指课程名词术语较多,采用一般的灌输法教学效果不佳时,采用描述语言将抽象概念转变成生动形象的直观语言,以此来把握概念提高效果。如地理知识、历史知识等,总结成口诀,形象、生动,易于掌握。
比较教学法是指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比较共同点及不同点,往往教学效果要好就易记不易忘。
五、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 课堂教学学策略
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一、精心备课,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1.把握教学内容、课型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类型;新授课中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有些知识学生有生活经验,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有些概念是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同一种教学方式,在低年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放在高年级就会使学生感到幼稚。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方式可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类,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探索学习和接受学习应各司其职、灵活运用。因此,针对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因此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适切性,使其体现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制定的数学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又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相适应。
首先,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是全面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内容应该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次,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目标,从行为指向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拓展了现代数学教学的内涵,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教师要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教学目标。
二、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对于初中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
三、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所谓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借助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和知识本身的可塑性,有目的地创设数学教学环境。第一,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从课程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设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好的情境。第二,情境要适度生活化,加强数学与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第三,新课的教学中,可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第四,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可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服务,而不是为了在公开课作秀而创设教学情境。
四、创设良好氛围,扩大学生参与面
“主体参与”应当是学生的一种积极自觉的自然行为,“强迫命令”是不能奏效的,应当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创设生机盎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种活动中去。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一种安全感,既不担心“张扬冒尖”,又不害怕“失败丢丑”,思维的真实状态便于教师及时采取对策,从学生智慧的闪光点中采集创造性思维的精华,从误入歧途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数学课堂应该是群言堂,学生的主体参与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教师必须发动学生群体展开对课题的研讨。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吃饱吃好,使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对所谓的“后进生”也绝不能放弃,而要量体裁衣,提出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让他们在解决之后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
总之,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宏旻 成继红 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有效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6,33。
篇7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做好问题情境创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是抽象而深奥的,如果课堂上只有抽象的理论,没有具体生动的实际,如何让学生喜欢呢?创设问题情境,使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显得格外重要。“问题”是学生探究的方向和动力,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源头所在;“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式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情境是把问题放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体会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要本着三个原则:贴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生活。例如,在学习劳动和就业的时候,我通过播放近几年大学生找工作的视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这一情境中,让学生在这个实际的情境下去感受,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了解了知识要点,使学生理解并牢记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重要性。
二、引好探究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过“: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在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学生们想去发现、想去探究,所以我们要做好引路人,把握好探究方向,让学生们顺着正确的方向去收获知识。这条路该如何引呢?新课改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改把灌的过程转变成探究的过程。我们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从两方面来引,首先,要引对探究的对象,探究的对象一定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其次,要引导学生们从哪里开始探究?举一个教学中的例子,这节课要探究的主题是“:怎样看待各种各样的消费现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消费,是跟风随大流、追求标新立异、盲目攀比,还是量入为出、追求实惠。而探究这一问题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社会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消费现象”,只有学生理解了这一点,才能遇到“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消费现象”。这样设计符合人们的普遍思维习惯,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进行探究。我们可以想象,在没有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情况下,直接研究“怎么办”的问题,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完全脱离了学生实际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明确了探究对象,理清了探究思路,探究才是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三、开发利用政治教材资源
政治教师要转变观念,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教材观,用开放的而非封闭的目光看待教材,创造性的开发利用教材。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及《生活与哲学》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政治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政治课教学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和人文关怀
新课标闪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浓郁温馨的人文关怀色彩的文字在新课标中比比皆是。例如,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新课标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本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更是史无前例的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样做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上述这些规定和要求,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一切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新课标对人的尊重与关注,因而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
五、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
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统筹教学内容,积极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这也是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例如,新课标在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举例来说,教师在讲“经济常识”价值规律时,由于价值规律比较抽象,教师不应直接讲述概念,而应列举以下的一些社会现象,如:下雪了,菜市场上的蔬菜价格一路上涨,天晴了价格又回落到正常的水平;禽流感期间,鸡的价格一跌再跌,甚至无人问津,大家谈“鸡”色变。然后提出问题:你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商品价格会无限制的上涨和下跌吗?学生讨论后就可以得出结论。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采用生活现象和事例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新鲜自然,较好地体现政治课中的生活主题。
综上所述,新课标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相比,其基本理念与具体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所以,要适应和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篇8
新课改要求提高教学效率,而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因循守旧,认为新课改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在教学工作中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忽视新课改要求的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对学习依然是处于被动状态,学习效率低。教师专注于自身的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接受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却对不注重自身的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使得教与学相互脱节,教师的教学质量止步不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与锻炼,单调的教学氛围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一、课前精心备课,充分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在于面面俱到,而是需要有的放矢;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我在设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节课时,正巧西安世园会已经开幕,学生们没有时间去游玩,可是我在导学案中就可以设计世园会的相关话题,并且到课的时候告诉学生,你只要学好了这节课,暑假你的父母带你们去有游世园会的时候,在你购买东西时可以先请教父母他们携带了多钱,那么你能很快的计算出你们要买东西的数量,你们就可以很合理的买很多东西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对这节课的研究会很认真,小组讨论会非常激烈。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很多数学教师的数学课都是这样开始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理数,同学们预习一下课本”,之后学生便无精打采的进入预习和课堂听讲阶段。这样的课堂虽然少了渲染,这种看似开门见山的授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前文提到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活泼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渲染,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变抗拒的学习心理为肯学。而别出心裁的课前导入,是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的重要保证。比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节中黄金分割点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课前导入“人们对美好的事物总是愿意驻足观看,现代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古埃及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的古希腊的帕特农神殿,我国标志建筑故宫,在电影和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巴黎圣母院等等,这些建筑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在导入时,学生会被具有传奇性表述的语言所吸引,会对这些建筑产生联想,会主动地思考这些建筑的共同点。接着教师再引出黄金分割比知识点,让学生知道黄金分割的基本知识,黄金三角形等的意义,并让学生了解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然后指导学生做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通过这种趣味性数学语言的导入,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眼球。
三、注重课堂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一个学习热情较高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会让他更加充满自信,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则会让他们充实信心,会让他们敢于去挑战自己。而这种激励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这是高效课堂实现的保证。因此,数学教师要看得见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要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认可中相信自己。其次,数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建立不同的数学档案,并定期将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反馈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进步,用这种阶段性激励的方式,激发学生更进一步的意识和信心。只有学生充分自信和学习的热情,他们才会肯学~才能乐学,才能学好, 才能实现高效学习。
四、加强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因此,老师经常要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这种探究学习中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案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在学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后,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
师:四人一组,请你们选用适当的学习用具,如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等,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度量、平移、旋转、折叠、拼图等方法,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此时各小组都在忙于找结论,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适当予以指导。
几分钟后老师说,请将你们的结论派一个代表上来给同学们汇报。各组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相互补充探究出的结论。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将探究的结论按照边、角、对角线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
本案例中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展示,从多方面完善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的本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以人为本,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
篇9
有效备课是达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之一,教师课前必须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即“教什么”和“怎么教”。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将围绕这两个要素进行。其中,“教什么”是首要的,不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怎样才算目标制定准确,我认为在目标把握上首先要做到站位要高,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对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梳理出本课要让学生达到的信息素养目标。其次立足点要低,切口要小,即具体教学目标制定时要符合学生实际,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情况做到准确把握。
课上四步教学推动高效学习
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我校根据实际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改模式――四步教学法。笔者归纳总结出实现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四步八环节教学方法,即第一步:自主学习,包含自主学习与完成学案;第二步:合作探究,包含出示目标与小组讨论;第三步:展示点评,包含分组展示与质疑追问;第四步:检测提升,包含反思总结与归纳提升。
第一步: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学生以导学案为学习路线,预习教材、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完成学案:完成导学案上的训练题目,检验自学效果,找疑难,找不足。
在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与交流”中,我采用先把导学案发下去,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的内容多为填空题。要求学生完成学案后,通过网络提交导学案,教师及时查看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第二步:合作探究
出示目标:即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目标要设计科学、表述清晰、准确。
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第二节“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中,及时出示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使用两种智能工具处理信息;②知道智能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过程;③尝试使用信息智能处理工具“手写板”输入文字;④使用翻译软件或在线网站进行英汉互译;⑤自主探究信息智能处理的应用价值。
小组讨论:①明确讨论内容:着重讨论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每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背后承载的能力及方法、规律和应注意的问题。②讨论方法: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组内集体讨论。③教师全面掌控,巡回指导。④问题反馈:小组讨论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
第三步:展示点评
分组展示: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鼓励每一位参与展示的学生,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在分组展示中遵循一个原则: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困难比较大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将是展示的重点。在展示过程中,由学生讲解,学生点评,学生反馈,展示完后,负责总结的学生一定要作出明确结论,以便通过展示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
质疑追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另一方面,质疑本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问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示范,通过质疑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问的能力。
第四步:检测提升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知识、方法,并评出优秀小组。
归纳提升:教师归纳方法、规律,总结、提升。
高效的前提是有效,每一位教师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每一节课的有效,只有持续的有效,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
教学组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动力
1.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动力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具有直观性和形象化。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思考,保持学习的动力。而进行任务设计时,教师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篇10
关键词: 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p明确教学目标,追求教学的目的性
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p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二p巧设新课导语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导入要紧紧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内容,有针对性地导入,集中学生注意力,尽快进入新课学习。切忌拐弯抹角、绕来绕去,半节课过去了,还没有进入新课学习中。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多种:以旧拓新承上启下式、谈话式、设疑提问式、图片式、幻灯式、声像式、谜语式。平时注意联系地理科学的新资料、新发现、新理论、新问题,运用到地理课堂导入中,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讲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就可以用谜语式:猜地理谜语(打一学习用具)非球也非蛋,手推它就转,别看个子小,载着山和川。这样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效果好。
三p培养学生兴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深切体会地理知识的作用,形成自觉学好地理的内驱动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在生活中发现、形成、提出地理问题,然后经过思考、讨论、探究,形成规律后,再运用到实践中。例如,观察人民币纸币背面中国人民银行的文字书写,用了哪几种文字?从而引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又如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当地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双层竹楼就是适应了当地全年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产生的。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四p巧设问题情境追求教学的高效性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生存能力。”[1]授课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例如教学《河流和湖泊》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授课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黄河、长江被严重污染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这些污染源有的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经意举动,让学生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长江洪灾、黄河泛滥、凌汛、断流等带来的危害,从而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并让地理知识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带来方便。
五p指导学生学法追求教学的高效性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要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2]。初中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地理的乐趣,挖掘地理的魅力。最终,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如教学《土地资源》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土地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2)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哪几类?(3)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多少?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六p师生和谐互动追求教学的高效性
高效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讲是双边活动,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营造的心理氛围[3]。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课堂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随机诱导、点拨、点化,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民主和谐、研讨提升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以自主、互动方式朝着目标前进和努力。如教学《青藏高原的湖泊》时教材里没有涉及青藏高原的湖泊以咸水湖为主的原因,我鼓励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有的说是因为当地气候问题,有的说是因为青藏高原有丰富的钾盐,所以湖水咸;有的认为是当地雨水少蒸发量大的缘故。学生可以争论,发表不同见解,我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这一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点燃教师工作的激情,师生内驱力和外显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样的课堂,教师与学生自信心普遍提高,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研究,形成师生相互合作的良好风气。
新课程地理教学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地理知识全面丰富。
参考文献:
[1]刘义龙.认知地图理论在初中地图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4,07:39-41.
- 上一篇: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综述
- 下一篇:项目环境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