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优化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5501
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进,教育界对于“减负”做出了很多的决策,学校和各科教师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在减负中增效。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对于减负增效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学的作业设计能够实现减负增效这一重要目标。
一、设计合作型作业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布置让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很少去布置合作型作业。其实,细心的教师可以发现,当前初中政治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因此在课本上每个单元和框架中都设计了相应的作业,这些作业中有很多是需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来完成的。合作型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中发现、探索、补充、完善。为此,教师应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比如,在八年级下册的《身边的诱惑》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了一项合作型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收集生活中出现的诱惑,共同讨论这些诱惑出现的原因与目的,并且探究应对方法,写下心得体会。这项作业需要学生小组共同配合与交流合作,一方面能够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案例,进行观点的交锋,产生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二、设计层次型作业
每个班级都会有几十名学生,这些学生由于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不同,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情况。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是千人一面的,那么便难以实现初中政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导致作业无法最大化地发挥作用,使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打击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信心。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层次型作业,给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的空间,促使他们通过作业来实现最大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这样,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得消。比如,一单元新课内容教授结束后,笔者一般会选择基础巩固题、拓展延伸题两大类题型,基础巩固题是学生必须做的,而后一类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原本担心做拓展延伸题的学生会很少,但实际却比预想的结果要好得多,学生在这种体现平等和尊重的氛围感染下,更乐意完成作业、表现自己。
三、设计生活化作业
初中政治与生活的联系可谓十分紧密,初中政治反映了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而在生活中又可以充分应用政治课上所学的知识。但是目前的很多作业都忽略了政治与生活的关系,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政治课上所学知识的价值。一位教育专家曾指出,传统教育最大的浪费是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地、自由地运用他们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这恰恰就是当前我们初中政治作业布置所遇到的问题。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到政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所布置的作业必须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政治,在政治学习中反思生活,使他们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锻炼他们的智力与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篇2
【关键词】 初中英语;作业;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实践性
优化设计初中英语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内化成为自己技能。初中英语教师通过优化的课堂作业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语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优化设计初中英语作业。
一、讲究英语作业的趣味性
有趣的英语作业可以让学生做作业像看电视和打游戏一样感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充满激情和热情地去完成它。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设计趣味性比较强的英语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完成作业。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5 Shopping的Reading部分时,先是让学生利用自己现在的英语知识对教材进行预习,并布置了如下作业:①要求学生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通过工具书找出一些与日常购物有关的单词以及句子。例如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Here you are.等。②完成“互动问答”作业。首先要求学生制作用于购物的“纸币”(此“纸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其次组织学生相互手持“纸币”进行问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究英语作业的开放性
优化设计初中英语作业要讲究作业的开放性,通过开放性的作业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开放性作业中更好地学会学习。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3 Halloween的Reading部分之前,就要求学生在初步预习教材之后,通过internet搜索一下西方人在Halloween中,会开展哪些活动;笔者教学完Halloween之后,又设计如下作业给学生:①要求学生用英语向自己的同桌介绍一下Halloween;②要求学生分组制作Halloween所用的各种道具。例如奇装异服、糖果、南瓜灯等等。③鼓励学生利用道具在课后自行组织参与Halloween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Halloween实际情况,通过上述开放性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而且又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三、讲究英语作业的层次性
教师在优化设计初中英语作业的过程中,要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而并非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按照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这也是创造性落实新课程标准的最佳着力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必须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所设计的课堂作业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让“后进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又可以满足优秀学生能够学有所长,真正让学生有选择课堂作业的权利。例如笔者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2 Travelling Integrated skills之后,就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上Speak up:holiday plan中Amy and Simon’s conversation,编写一个关于自己准备在假期中外出旅行的计划。这项课堂作业对于班上的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均可以在动了一下脑筋后圆满地完成。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困生”,笔者则要求他们可以根据自我意愿,模仿教材上的句子进行抄写,并熟练背诵。通过上述的“课堂作业套餐”,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难易程度课堂作业的需求,又可以及时反馈笔者的教学效果。
四、讲究英语作业的实践性
篇3
传统的语文作业局限于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文字技巧训练,严重僵化了学生的头脑,禁锢了学生的心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与语文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语文作业,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让它焕发出活力,已迫在眉睫。随着课改的深入,我对语文作业作了重新的审度,教师作业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思维培养为目的,以灵活的方式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展示学生个性,重学生能力的作业。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循序热烈地进行着,而作业改革的力度却远远不够。以往繁多、重复、机械的作业形式应该有所改进,适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主题。笔者认为,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重双基训练,轻课外所得;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的作业设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1 关注现代语文素质,着眼启发智慧
按照社会对现代语文素质的需求,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解放学生的精神和心灵,尽情释放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让学生在灵活多样的作业(积累性作业、想象性作业、质疑性作业、应用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创作性作业、交流性作业、专题性作业、实践性作业)中提高素质,启迪心灵和智慧。
1.1 读。语文教学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早成定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课改对课外阅读量作了大幅度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业做细做实,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如学了课文《孔乙己》,可以推荐《呐喊》;学了《范进中举》,可以推荐《儒林外史》;……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1.2 问。“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引导学生养成多问的习惯,再组织每周最佳问题、质疑能手等的评选,让学生永远充满“?”。
1.3 评。学完课文后,让学生针对热点和其他问题进行相应的评论和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思考。
2 融入生活之河,强调动手实践
2.1 画.再现情境。
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应常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凭自己的经验,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在教学古诗《山居秋暝》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景学生是能体会得到的。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思维活动始终处于兴奋、活跃之中。
2.2 做.激发探索。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学习完语文实践活动——动手做一份校报校刊一课后,我们就可以布置学生每一个人亲自动手做一份关于语文知识的手抄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3 养.体会特征。
初中语文中有许多状物课文,在作业布置中可以要求学生回家开展养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知识信息,获得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如我们结合一些课文,养小动物、花草、观察种子发芽等,学生兴致勃勃,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3 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促进学生发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的教学应力求课上得有趣,作业布置得有趣,评价方式有趣。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从而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4 作业设计应有度
自新课改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在作业设计上远离了过度训练,重视拓展练习,开放作业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把握好尺度,抛弃了传统教学精华,片面强调新理念新方法,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尺度,训练有度,拓展有度,创新有度,渗透有度。
篇4
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策划每一节课,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概念教学,化学计算重在激发兴趣,“常识课”先学后教、作业当堂完成等。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务实,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
关键词:
优化设计;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关键。对于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来讲,一本书一教就是几十年,教材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只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寻找突破,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务实,才能找到自己渐渐地失去的激情。
一、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无论上什么形式的课,都要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我认为,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和343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所谓“三转”,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所谓“五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可怕的课堂便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最乏味的课堂便是方法单一的课堂。343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精讲少讲、主动学习、当堂检测”。努力实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将有限的课堂40分钟时间花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体验、感悟、实践、交流、活动。上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概念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有三多:概念多、符号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课本中有许多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符号、化学式、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再加上学生的个性,包括智力、兴趣取向、能力水平、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上课时,任凭老师怎样把概念陈述得多么准确无误,表达得多么清晰,课堂上却总显得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到云山雾罩。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即可将呆板的知识变得活起来,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主观印象。通过图片的展映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概念的基本涵义,能够用它们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印象就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还会为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溶液、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化学计算重在激发兴趣
化学计算类型多,计算量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计算。计算课也是学生最感乏味的课。所以要上好计算课关键在于如何“激趣”,学生只有对所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讲授“化学式的计算”时先设置一个情景,判断化肥广告的真假;在讲授“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老师先让学生观看神舟九号火箭升空的视频,在学生心情激动、热血沸腾时,教师趁机提出:假如神舟九号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的话,有50千克的液态氢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千克的液态氧助燃才不至于燃料浪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老师即可帮助指导学生解决疑惑,讲明注意事项并进行训练。最后还要反复检测,在学生掌握了计算内容以后,经常还会出现许多问题,要么是方程式没配平,要么是书写格式不对,要么是粗心大意计算出现错误等。只有经过反复测试,反复练习,这些问题才能纠正。所以只有经过反复检测,才能达到强化巩固知识目标的目的。
四、“常识课”先学后教、作业当堂完成
初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常识型”课程,如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第三章第三节“燃烧与灭火”、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第八章第五节“化学肥料”、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等,这些内容尽管在大纲中的要求通常是“常识性介绍”,但这部分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及与高中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难度不大,要求不高,通俗易懂,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学,所以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采用自学、检测、当堂完成作业的“一学一教”的方法。
第一步出示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出学习目标或学习提纲,作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指导自学的方法,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可要求学生当堂识记。第二步自学。学生在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书上自己寻找答案,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自学能力。教师要检查学生在课本重要知识点下面有没有画上记号,适时表扬自学得既认真又速度快的学生。第三步检测。采取口答或讨论的方法,教师予以点拨、归纳、补充、更正,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深化。
篇5
一、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无论上什么形式的课,都要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我认为,河北衡水中学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和343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借鉴。所谓“三转”,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知能并重。所谓“五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可怕的课堂便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最乏味的课堂便是方法单一的课堂。343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是“精讲少讲、主动学习、当堂检测”。努力实现三讲三不讲(三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将有限的课堂40分钟时间花在重点、难点、关键点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体验、感悟、实践、交流、活动。上课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概念教学
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有三多:概念多、符号多、需要记忆的知识多,课本中有许多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符号、化学式、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等,概念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再加上学生的个性,包括智力、兴趣取向、能力水平、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上课时,任凭老师怎样把概念陈述得多么准确无误,表达得多么清晰,课堂上却总显得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到云山雾罩。长期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概念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即可将呆板的知识变得活起来,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主观印象。通过图片的展映给学生留下一个清晰的印象,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概念的基本涵义,能够用它们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并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印象就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还会为今后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溶液、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化学计算重在激发兴趣
化学计算类型多,计算量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计算。计算课也是学生最感乏味的课。所以要上好计算课关键在于如何“激趣”,学生只有对所学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讲授“化学式的计算”时先设置一个情景,判断化肥广告的真假;在讲授“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老师先让学生观看神舟九号火箭升空的视频,在学生心情激动、热血沸腾时,教师趁机提出:假如神舟九号所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的话,有50千克的液态氢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千克的液态氧助燃才不至于燃料浪费?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后,老师即可帮助指导学生解决疑惑,讲明注意事项并进行训练。最后还要反复检测,在学生掌握了计算内容以后,经常还会出现许多问题,要么是方程式没配平,要么是书写格式不对,要么是粗心大意计算出现错误等。只有经过反复测试,反复练习,这些问题才能纠正。所以只有经过反复检测,才能达到强化巩固知识目标的目的。
四、“常识课”先学后教、作业当堂完成
初中化学课程中有许多“常识型”课程,如第二章第一节“空气”、第三章第三节“燃烧与灭火”、第四章第一节“我们的水资源”、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第八章第五节“化学肥料”、第九章“现代生活与化学”等,这些内容尽管在大纲中的要求通常是“常识性介绍”,但这部分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及与高中化学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难度不大,要求不高,通俗易懂,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便于学生自学,所以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采用自学、检测、当堂完成作业的“一学一教”的方法。
篇6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效果。作为规定教学活动中方向的重要指标体系,他对教学活动发挥着导向、激励、检测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具体、明确,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用最精炼的语言,用最恰当的行为动词来恰当地描述教学目标,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拟定了下面几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②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③能利用大气压强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这三个目标紧密相连,后一个目标是前一个目标的深入,前一个目标是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前提;实践证明,这三个目标是精炼地,学生完成了这三个目标,也就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
2 课堂导入策略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针对物理课的特点,常见的导入课堂的方法有演示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设置情景法和故事导入法等,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依据教材特点,依据教学目标,并且演示的内容和设置的情景要能够激起学生的思维,如笔者在讲授《压强的基本概念》和《大气压强》时分别使用了演示法和设置情境法,在讲授《压强的基本概念时》,笔者让学生用两个手指夹住铅笔的两端,逐渐用力,体会两手指的感觉,然后提出,在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两手指的感觉不一样。这种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为顺利地学好本节知识打下了基础。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是从理论上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到大气压强,笔者先让学生估算了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400kg,笔者又告诉学生整个大气层的质量大约是5.2×10的13次方kg,首先学生对大气层的质量如此之大感到惊讶,但他们是确信的,因为,他们事先计算了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然后笔者开始引导:大气层的质量如此之大,它们受到的重力也是很大的,那么它们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进而对物体表面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强,于是,本节课的课题浮出水面,通过这种方法的引入,不仅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也初步理解了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在讲授《电磁波》一节时我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和问题导入法——我首先介绍了古代有一种传递信息的方法——飞鸽传书,人们把书信绑在飞鸽的腿上,放飞,飞鸽飞到目的的,人们再把书信拆下来——完成了一次信息的传递。接着我让学生分析讨论了飞鸽传书有哪些缺陷,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传播距离不是很远、传播速度不是很快、传播的信息量不是很大,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飞鸽传书保密性不高,半路有可能被截获,针对这些缺陷,我适时地提出了问题:用什么办法能把一个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世界上任意一个角落?这个办法就是电磁波。通过故事导入,学生可以在轻松当中渐入佳境。
3 提炼课堂教学内容的策略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同时,教学内容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要进行科学有效地教学内容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很多,其中,既有教育学的要求,如科学性、思想性、基本性、时代性、开放性等,也有心理学的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遵循适切性。即所选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学心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提炼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原则。首先,教学内容应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凡是与教学目标不相干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都要放弃和删除。这是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保证教学内容精干、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省时、高效的基本条件,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在某次特定的学习活动中,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标准决定的,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笔者果断地舍弃了课本上的“冷水浇铁皮罐”实验,这个实验不便于操作,实验效果也不好,笔者代之的是“冷水浇塑料瓶”实验,实验器材易得,实验效果明显。
其次,教学内容的难度应适当,既要有可接受性,又要有发展性。可接受性是指教学内容要与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要难易适中,发展性是指教学内容必须蕴含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成份与价值,要保持适当的难度。也就是说教学内容不是着眼于学习者实际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是要凭借他的现有发展水平,创造出新的心智发展的基础。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作业;功能;类型;要求;评价
目前在作业布置的各种类型中,对于初中物理作业,绝大多数是书面练习作业,偶尔也有阅读型作业、实验型作业,但无探究型作业,更没有小组合作型的作业,各类作业比例严重失调,单调乏味,在学生心目中作业只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这种重书面作业轻阅读和实验型作业;重知识型作业轻能力型、开发型作业;重数量轻质量;重布置轻检查的作业布置,要求统一,难以顾及学生差异,缺乏个性化,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是不相符的。
为改变目前作业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初中物理科特点,我认为必须对作业的功能、类型、要求、评价等进行更为科学的优化设计。
一、作业的功能
传统的作业是“教的强化”、“教的补充”,把作业的功效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强调机械的重复训练,忽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和习题中的思维价值。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强调学生的“独立完成”,注重独立思考,却忽视合作与交流,只围绕书本的文章,缺乏实际生活内容的融入,缺乏师生的情感真实互动,作业评价生硬单一。遏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挥自我。
而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物理作业的设计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方式和措施,通过作业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作业的类型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布置应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要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性作业,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让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作业成为学习的“助推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向课外延伸,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掌握学习方法型作业
学好物理方法很重要,当学生领悟一些学习方法后,可根据不同单元知识的特点,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在班级或小组内交流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会学生学,使学生终身受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阅读型作业
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有关科普知识或科技著作,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从中感悟科学家们探索知识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情感意志。如学习电流知识后建议学生阅读人类对电的认识史及应用史。再如,结合我国“神州八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南极科考、珠峰测量等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因势利导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史料,在班级作交流发言,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3、想象型作业
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丰富想象力又是最重要的部分。为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如学习“重力”后,布置“假如重力消失”为题的小论文。
4、实验型作业
实验能提高学生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作为课外实验型作业或课本上的一些作业改为实验型作业。如学习光学时,可让学生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磨制冰透镜;学习力学的时,让学生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潜水艇、密度计;学习电学时,让学生制作指南针、电铃等。
5、观察型作业
观察是认识事物,获得知识的源泉。通过观察型作业,可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养成认真仔细观察的品质,提高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如学习“摩擦力”后,观察一辆自行车或缝纫机,说出哪些部分是增大摩擦,哪些部分是减少摩擦。
6、探究型作业
探究型作业以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教育学生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资料,学会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等。如学了“浮力”后引出:“死海不死”、“曹冲称象”、“孔明灯”、“探测气球升空”、“饺子熟了会上浮”等探究性思考题。
7、竞赛型作业
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教师可布置并组织一些趣味竞赛活动。如物理学史常识竞赛,车模、航模、船模等展示比赛。
三、作业的要求
1、因人而异,分层布置。
为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现象,可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措施,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对作业不做统一要求,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较高要求的作业。
2、加强合作,共同进步。
有些类型的作业,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可建议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以独立思考为前提,及时交流,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形成思维的“火花”,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3、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作业的设计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作业的评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每位同学都拥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教师应促使其优势领域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让其弱势领域得到发展。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改变“只见分数不见人”以及“非对即错”式的“机械”评判标准。由单向的作业批改转变为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与交流,使作业批改成为一种人文活动,成为师生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长的人格协调发展过程。用带着真诚,激励性的作业评价点燃学生自尊自信的热情,点亮指引前进的航标,让激励性的作业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课堂提问、积极思维、优化设计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动力,占有充足而必要的具体材料,这仅是为了开展思维活动的条件,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立即反思,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1、课堂教学中要善问
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需要有效地运用提问。
比如,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节中先提容易的问题:坐在教室里,我们所看见的有哪些生物?(人、树、小鸟、蜜蜂等)哪些是非生物?(桌子、黑板、讲台、空气等),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提问: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对于珊瑚相对没有那么熟悉,有些学生很容易将珊瑚和珊瑚虫混淆,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让学生观察大量的植物、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教师,就好象对待撞钟一样,如果学生问的是小问题就从小处回答,如果学生问的大问题就从大处回答。让学生从容领会,透彻理解,才算结束。比如,在《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探究实验中,学生问什么是鼠妇?教师只要出示抓到的鼠妇,解释鼠妇是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又叫潮虫就可以了。因为这一实验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实验,学生会问怎样才算是探究实验?那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作好探究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最后归纳出探究实验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这六步。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掌握提问的技巧,在教学中能够"善问"和"善待问",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2、对设计提问的思考
提问本身并没有一套必须遵循的、严格的和固定的规则,但在提问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问题的设计要适当
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即提出的问题最好是介于"已知、已学"和"未知、未学"之间,并且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已知"和"未知"之间、"已学"和"未学"之间的连接,产生"已知"和"未知"、"已学"和"未学"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质量高的问题应该即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问题的难易程度正好介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使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努力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效应。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所提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事实的问题,另一种是思考的问题。事实的问题强调的是对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的回忆,只需要用"是"或"否"来回答,比如,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草履虫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吗?等等。而思考的问题往往包括想象、判断、评价、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等,比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一般陆生植物的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绿?为什么要将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处理得薄而透明?请你用教师提供的词语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吧?花的结构中哪部分最重要?为什么?等等问题都需要学生或判断、或归纳、或比较、或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针对有关具体事实或知识细节的问题和仅仅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发问,关注的是让学生回忆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是谁等等书本上有明确答案的具体信息,而很少提出鼓励学生思考、推断的问题,很少提出书本上没有明确答案、需要对许多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联系、概括才能回答的问题。据研究统计,前一类问题一般要占到2/3。这一类问题不能够形成知识间的组织和知识的结构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养成主动动脑的习惯。教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深入思考、直接从书本上找答案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习惯于对细枝末节的东西感兴趣,而较少把注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概括和结构化上,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不愿主动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整体的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这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必须注意避免的行为和后果。
(2)问题的设计需结合学生的实际
每一个不同的问题,选择哪些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一样,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另外,教师还需要考虑提问时问题的辐射面和提问对象的辐射面,不能总是提问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的几个学生,对于那些胆小羞怯、反应不是很积极的学生,尤其需要注意引导。
(3)让问题的设计具有可持续性
有价值的问题应该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问使问题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问成为学生继续讨论和不断追问的原动力。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否则,如果问题本身不具备连续性和一定的深度,就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使思维一方面陷入在紊乱无序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不能深入。例如,在《茎的输导功能》一节中,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这一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观察了红墨水使枝条的叶脉变红的实验后提问: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促使学生要了解茎的结构,对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持续下去。
(4)对学生应答问题之后作必要的反馈
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心情比较紧张,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一定要注意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3、教学中提问方式的设计与运用
(1)就知识本身展开提问
就知识本身进行提问的方式,具有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的特点,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一步到位,适合于比较简单,学生有基础的知识。例如,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许多不同的花的开放了,哪怎样才是开花呢?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花的绽放过程,学生的思维也就结合所观察的直接思考,描述花的开放。
(2)使用反问展开提问
使用反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比如,在引入《神奇的微生物----病毒和细菌》一课时,学生接受的课文知识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最简单的都具有一个细胞,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反问学生:有没有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呢?在《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中,学生在探究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之后,知道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教师提出:具备这些外界条件,种子就能萌发了吗?通过反问,使学生的思维有反思的过程:按理说具备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应该萌发,可是为什么有时后种子会不萌发呢?引起更进一步的思考或探究:种子萌发还需要内在的条件。
(3)结合实际展开提问
探究性学习往往贯穿于新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的,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入大自然?”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定,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是不同的,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所以这个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要被简化,比如,提出问题这个环节,在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或由教材提出问题,教师就要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问题作好导向,从而使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篇9
关键词:教学设计;优化;初中化学;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初中化学的教学被赋予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其中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被放到了首要的位置,而在提高教学质量之中,优化教学设计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学设计的优化不仅可以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最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同时它也是实现教学策略和教学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手段。
当前,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讲做笔记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性不高,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对初中化学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历,查阅相关文献,就如何做到优化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质量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拙见,仅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1初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1教育目标的调整
教育的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一门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对于其进行优化显得格外的必要。一方面,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俗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要总认为考得好,才是学得好。只有教学学生怎么学,怎样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初中化学的质量才能够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反对那种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立足于实际,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恰如其分的进行教学工作,把学生全部培养成科学家,化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显然是行不通的,提出的方法过高,过虚,都会导致教学实效性的下降。
1.2教学模式的换位
教师在讲授初中化学的过程中,要始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够简单的认为只要板书写清楚了,老师自身心理觉得自己讲清楚了就完事的错误想法。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和学生之间年龄,资历方面的差距将会使得同一句话在两者心中得到完全不一样的解释。老师只有通过与同学们之间的换位思考,才能够获得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共鸣,而这其中教与学的换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在教与学的换位中,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老师可以不定期的请学生上来进行教学试讲,通过学生的讲述,从而发现学生年龄段学习上思维的特点以及接受的程度,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的调整教学的路线,朝着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路线迈进。在设计问题时也是如此,一个好的习题的设计,往往是对于学生所不懂的,学生经常犯错的地方的考察。
1.3教育方法的多样
人们常说,有教无类。目前教育界有关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种类繁多,如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单元结构教学法等。我们不能够总是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满足学生最为基本的教学要求上实行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比如,可以打破常规,布置一道以探究石蜡加热后所生成气体的性质的研究型的作业,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中组员分工合作,提出不同的方案,共同完成老师所布置的探索任务,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上台以PowerPoint的形式将任务的完成情况展示给大家。在这其中学生查阅资料,团队协作,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另外,也要充分的运用化学这门实验学科的特点,跳出课本实验的束缚,多开展一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实验活动,要坚持初中化学中实验再怎么多也不过分的思想,使得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没有现成的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完成实验任务。
1.4教学氛围的创建
课堂的教学气氛是否活跃,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的是否融洽,直接关系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个好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往往能够受到周围学习气氛的感染,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传授的知识上来。时刻保持着思维的活跃性,随时准备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打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来创造教学的氛围。
1.5课堂板书的设计
课堂板书是教师教学思维文字表达形式,不但可以补充语言的表达的不足之处,又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以及转化过程。对于一份好的化学课堂板书,它应该具备科学性、直观性以及艺术性。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走进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课堂传统的板书正逐渐被教学用的PowerPoint所取代。它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其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由于科技的进步,投影屏幕上的板书笔记常常写的满满的,虽然包含的非常全面,但没有能够能揭示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精髓。鉴于软件显示的功能有限,一些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输入常常不够规范,容易使得学生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2结语
初中化学的优化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分析,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立足学生,努力在优化教学设计方面下功夫,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进而使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伯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优化教学设计[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6):2.
[2]李艳.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化学教学质量[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3):60-61.
[3]卢素平.试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学周刊B版2010(4):23-24.
[4]贾艳梅.浅谈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2):51-52.
篇10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 优化设计
英语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和课内作业的延续,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作为个体参与和体验知识、探究知识,并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活动。但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英语“题海战”方式,优化英语作业设计,就好比给学生一份休闲点心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英语作业“高耗低效”现象。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怎样设计英语课外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是笔者对课外作业布置优化的几点体会。
一、英语课外作业布置的原则
英语新课标提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质疑,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习惯,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都有着重要意义。这是优化课外作业设计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应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英语课外作业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并以《指导纲要》、教材教学要求为依据,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
2.教学最优化原则。
心理学表明,人的精力集中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超过这一限度,注意力易分散。工作效率低下。教师应控制多种制约因素,注意技巧性,增加趣味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确保师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3.教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的时间原则
这里的时间指的是教师布置作业的时间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用很少的时间来告诉学生完成所布置的英语课外作业需要用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为什么要布置这些课外作业。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外作业的意义和目的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给予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在方法上进行必要的指导,所以布置的时间应在5~10分钟比较适宜。那么课外作业的量应控制在多少?让学生每天花多少时间来完成这门功课的作业呢?《新课程》对课外作业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初中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1.5个小时,那么学生学习的课程多,要完成英语这门功课的作业时间也只能控制在10~20分钟了。这种情况下,教师布置作业时需要对作业进行精心的优化设计,要求作业“少而精”,每一道练习题都得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的针对性原则
教师除了在课堂内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还借助课外作业来巩固,提升学生课内所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和巩固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布置的时候要根据所学的语言功能来设计出相关的作业,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效地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教师不能单纯布置一些与今天课堂无关的课外作业,这样达不到巩固的效果。比如我们在教学了“招聘”的话题后,正逢学校元旦汇演,那么我就让学生设计一个元旦演出招聘演员的海报,这与课文知识很好地衔接起来,达到加强巩固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的目的。
5.教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的层次性原则
“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学生个体层次,知识层次),结构合理,题量适中的同步作业。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层次的作业。如在学习了“喜欢什么”与“不喜欢什么”的话题后,我让高层次的同学去调查班里同学或家人、朋友后,做好实录,并以文章的形式写出来。中等层次的同学调查后交调查时的问题和答语即可,低一点层次的同学就拿着我的设计表格去调查,填好表格写几个单词即可,这样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不同层次的作业。布置时使他们都能力所能及地、自觉地、积极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他们的作业,这样既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6.教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的实践性原则
课外英语作业是课内的延伸和继续,那么英语课外作业应该逐步走向生活化,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来运用、操练语言知识,达到交际的功能。
比如在学习了“购物”、“就餐”的话题后,我就让学生两个或几个一组去超市或餐馆用英语购物,订餐并不是要求学生服务员对话,而是让他们同学之间尽量用英语来完成买东西、就餐等活动。这些生活化的家庭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使他们会感到成功感,他们会感到在这些公共场合自己能用英语在进行着交流是多么荣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语言的交际能力。平时也可以要求学生注意自己身边的英语应用,他们在家也可以收集一些英语标签与说明书,出去旅游时摘抄一些标牌,并且把这些标签、说明书、标签说给父母,交给父母。这种与家庭联系的课外作业也会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在父母的鼓励表扬下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表现得高。
二、英语课外作业的形式优化策略
传统的英语课外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局限,往往都是抄单词,背课本,并完成相应的作业本。这样的作业偶尔一次也行,久而久之的重复会使学生们失去做作业的兴趣,往往作业的完成也只是简单地机械操作。新课标下的课外作业应该旨在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策略,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将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会体验幸福与快乐,不断品尝创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因此,作业的设计形式多样化,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作业不仅要顾及到语言的作用与功能,更要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1.手工制作,体验成功
为使学生们在“学中动,做中学”的有机结合。教师即可适当设计些手工制作的一些内容。学生边做边学,使原本枯燥无味,形式呆板的课外作业,变得乐趣无穷。
(1)制作卡片和英语小报。每当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同学们生日等重大节日来临时我都会叫学生把亲手制作的配有图案,祝语的精美小卡片送出。让学生通过任务体验快乐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增强中西文化意识,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社会和集体中和谐发展个性。在刚开学不久,我便叫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新颖而又富有个性的英文名片,画上自己的画像,作自我介绍,一个同学这样写道:Hi! How do you do? I'm Liu Mei. My English name is Alice. I'm 12. I'm your friend. We are in the same class. Glad to meet you.然后我叫同学们把自己的名片贴在课桌角上。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到了这种成就。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及班级凝聚力。再如学了Don't eat in the class后,我要求学生以rules为主题编报,进生发散创造。许多学生增加了Family rules;Library rules;Class rules;School rules等。小报也可增加由从外面报刊上摘抄的小诗,名人介绍,格言警句等,并配上精美的版面设计。这样既可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也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锻炼了综合运用的能力。每次小报编完后我都会对作品给予即时肯定的评价,这样带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和促进。但这样的编报应以小组为单位,一般以每月一次为宜。
(2)制作学习档案袋
我在课外作业布置中,鼓励学生建立成果型的档案袋,注意收集完成学习任务的优秀作品与学习成果有关的有关资料,把学生在课外作业中制作的贺卡放入学习档案袋,英语小报装订成册。学生从中看到别人的优点,也看到了自己成长进步的中迹。确保了学生的课外作业这份休闲点心既可口又营养。档案袋更大价值在于它成为了老师,家长,学生们一起分享和交流真实成果的机会。
2.收集信息,资源共享
(1)巧用电脑,搜索资料
在学习了Festival这个词后我就要求学生能上网查找收集中国和西方主要节日。学生们把收集到的节日信息在班级里进行介绍展示。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节日和习俗,以及中比西文化的差异,树立起了尊重他人风俗习惯的意识。
(2)小组合作,收集信息
老师也可给学生布置一些调查型的任务,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一定乐于完成。比如学了日期后,让学生去调查家里人,班级里的同学的生日,学了有关交通工具,让他们去调查全校同学是如何到校的。也可叫学生调查家庭成员年龄,职业。饮食爱好,体育运动等,并写好调查报告。
3.利用电脑,发电子游件
每隔两周我会要求同学用英语给我发Email,Email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教学内容确定主题。如介绍自己的家,介绍学校,身边发生的事,说说自己的心里语等。Email不但能加强人际交往还能辅助写作教学。
三、英语课外作业优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难度自选,弹性作业
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为了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就有的放矢设计ABC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要做哪个层次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我的作业我做主”!这样一来,既可让学生永远保持对作业的兴趣,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为其提供展示自我个性和能力的平台。
2.跟踪指导,注重评价
英语基础好且自制力强的学生或许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独立完成课外作业,但对多数学生来说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全过程指导才能很好完成所有课外作业。针对学生作业老师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帮助学生肯定自我,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后进生,及时到位的激励性评价,更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
3.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孩子天生不反感写作业,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之所以后来变得不爱写作业,是因为在上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写作业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坏了。被罚写作业,就是弄坏胃口最有效的一招。正如“满汉全席”人人爱吃,但如果我们这样对待一个人,让他天天吃满汉全席,而且规定他必须顿顿吃够多少,少吃一口就罚多吃一百口——这样做上一段时间试试看,这个人以后再见到吃的不吐才怪。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教师应把英语作业由机械单调的形式变得灵活多样。我们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情绪、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英语程度等,结合科学的理论,设计出形式多样的作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英语作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只有不断探索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份丰富多彩而又新鲜可口的“休闲点心。”才能使学生能过做有质的作业,让知识在作业中升华,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为他们终生学习定坚实的基础。在设计的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学生为主体,相信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信任学生的潜力能力,还给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多样、新颖的课外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了兴趣学生会想出更多样、更新颖的作业,课外作业的质量提高了,整个课堂教育的质量也提高了。
【参考文献】
[1] 张敏、刘鹏. 新课程布置什么样的英语作业,《小学教学设计》,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