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企业不仅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同时也在地方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至2013年,全江苏省共有中小企业164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6%,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同时中小企业是解决区域就业的中坚力量,2013年共吸纳了80%的从业人员,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江苏省中小企业在拉动GDP,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全省的中小型企业以每年9.7%的比例递增,足以看出中小企业成为了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管理机制、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员工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必须不断适应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需要。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技术工人结构比例不合理,技术应用性高级人才缺乏,高级技术工人断层断档等,由于中小型企业资源的有限性,无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这正好为高职院校的技术能量提供了一个释放空间,推动高职院校跟企业合作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的合理发展明确了方向,加强了高职院校的生存保障。
基于此,笔者对全省部分的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近年来中小企业吸纳的高职人才的数量、专业素养、专业等作了相应的数据统计,对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对一线人才要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高职专业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对企业相关要素的数据调查分析
在此次调查中,共发放调研表600份,参与调研的中小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南京、无锡、苏州、徐州、盐城五个城市,回收样本数据有578份。参与调研的企业行业主要以创新和专业型加工制造型企业为主,相关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此次的调研主要集中在各城市的工业园区,企业规模主要以30~50人左右的公司为主,一般操作工不在此调研范围,被调研主要对象是企业的一般工作人员,包括一些企业的中层。调查结果显示,基本高职学历的需求在公司被占到一半以上,主要以文员和销售居多。
由于地区优势,南京地区高一等学历的较多,而苏州、无锡及盐城地区的高职学生在企业占的比例较多,在调查中企业对这些学生的满意度也较高(见下页图1)。
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其中满意达到60%以上,不满意的为0。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与同事交流融洽,但是在团队合作、个人心理素质方面还有所欠缺。
而在专业要求方面,除了会计岗位的要求严格、专业一些外,其他基本无太严格的要求。笔者调查了这些企业高职毕业生的毕业专业,各类专业的毕业生几乎都有,具体比例较大的(如表2所示)。
在调查中,几乎各类专业都有,可以看出企业用人的用心良苦,虽然在大部分企业,营销人员的专业营销策划依旧所占比例最大,但却非100%,该队伍目前涉及的专业也是相当广泛,广告设计、计算机专业以及物流管理的毕业生从事市场营销的也越来越多,可以看出企业对营销队伍整体素质的关注越来越全面了。
但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现在待就业大学生数量增多,且就业压力较大,企业现在对毕业生学历要求有所提高,虽然企业均表示会注重能力第一,但是进企业的门槛让人觉得还是对高职学生不利。
三、一些建议
从调研的整体情况来看,高职毕业的学生目前的就业情况以及工作状态从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并且企业对其的总体评价也比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改进,具体如下:
1.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教育。在企业对高职学生满意度调研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其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肯定,唯独提到了团队合作以及心里素质方面有所欠缺,而这两点的提及度还很高,因此这就要求在我们的课程设置里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培训。目前有些院校,如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团队合作的课程建设中,除了进行一系列实训课程游戏设置以外,还定期进行拓展训练,不停加强学生在团队和心里素质方面的培养,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由于无学历优势,我们的学生主要强在实践能力。据了解,高职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时边学边做,参与社会实践的比例大于30%,这就凸显了高职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及对事件处理的综合反映能力更胜一筹。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样的比例是不够的,所以在专业培养中,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要求,使得这样的优势体现在更多的学生身上。
篇2
关键词:新时期 中小企业 发展方向 选择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经济体的构成内容之一,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等特点,适应了市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在新时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国家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通过中小企业来平衡经济发展的差异,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分析
战略目标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市场和社会定位,这些定位既是各个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就我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来讲,一方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相互统一。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需要同世界经济形势相符合。本研究就新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做研究,以期更好的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运动状态支持目标分析
运动状态支持目标我们从中小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在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前进。所以,中小企业的运行状态支持目标,就成为企业战略目标中最为主要的目标之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支持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成为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因为中小企业较多的存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难以与大型企业相竞争,这就需要政府从企业发展环境、资金、政策等角度予以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动因。其次是社会服务要到位。因为中小企业其自我生存能力与大企业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有利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社会资源等。
(二)中小企业运行结果目标的分析
运行结果目标作为中小企业内部机制,对其战略定位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运动支持目标能够为其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从根本上帮助中小企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企业自身需要构建科学的内部机制。首先要增加数量,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要体现在数量上面。其次,要不断的提升中小企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再次,要解决中小企业运行体系中的结构矛盾,帮助中小企业构建科学的产业结构。
(三)中小企业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分析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下竞争的主体,其利润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但是因为中小企业盈利目标同企业的社会效益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每个中小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不一定能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因此,需要我们强调在中小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企业利润的实现,又要体现社会效益的科学化程度。随着我国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更多的人们开始重视通过投资来开办中小企业,更多的中小企业在社会上涌现,这对社会效益的产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与实践分析
(一)要全面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程度的不断激烈,具备了产品特色的中小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加强对特色中小企业的培养,是提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各个地区的中小企业要根据市场、资源配置、劳动力等条件,全面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小企业,为更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社会作用。
(二)做好配套型中小企业的创建于发展
在我们国家,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为国内一些大型企业服务的,通过中小企业的配套生产,来更好的促进资源的分配和劳动力的分工,为中小企业所在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生产群,为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和人力支持。中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那些科学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低水平产业,产品生产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因而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三)加大国有、集体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型、集体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要更好的实现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改革力度,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来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国家既要制定相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又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提高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作为较为特殊的企业类型,其公益性更为明显。要想促进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政府的支持,即政府提供的扶持性资金,第二个途径是社区内成员的集资。这两个途径的合理使用,能够帮助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快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有效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员。新的时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方向的研究,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实现中小企业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新建.实现就业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跃[J].中国劳动保障.2009(05)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对于中小企业来将,战略目标就是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定位,使企业朝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方向发展,这种战略目标需要成为中小企业的追求目标,并起到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本文就对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方向的选择进行探究。
一、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其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实现运动状态支持目标。这一目标主要是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层面考虑的。运动状态支持目标,是在企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通过对企业周围环境系统目标的分析,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进而推进自身的运行,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资金匮乏、核心技术缺乏、人才综合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很难实现良性发展,所以说国家政策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讲,国家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要充分的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运用科学的调控措施和相关的法律制度措施引导企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并且对其实现间接管理,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经营环境。
(二)要实现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很多企业都将自身陷入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恶性循环当中,这样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确实应该将经济效益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但是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不能够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还需要兼顾自身的社会效益,确保企业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双向发展。
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社会创造财富,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中小企业发展中创造的这些社会效益也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推动其发展进步,因此说,实现运行的社会效益目标也是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三)要实现运行的结果目标。这一目标是从中小企业内部发展状态来分析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内部需要有适合企业经营发展的机制和相关体系,这样能够更好进行战略发展定位,并和外部环境作用力相互配合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企业的运行结果目标,必须要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数量,这样能够更为充分的发挥其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结构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经营模式,并强化对专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中小企业发展方向选择问题
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具有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外部市场的环境特征选择最佳的发展方向。
(一)中小企业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实现创新发展。我国拥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面临的发展现状相同,企业的发展途径也基本一致,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普通的企业就缺乏竞争力,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要想使自身的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必须要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和创新的发展思维能力,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够实现突破。具体来讲,企业可以以市场、资源和劳动力为优势,以区域环境为依托,大力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群体型企业,并通过创新手段形成区域化的产业群链条,更好的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要重点突出企业的品牌质量。品牌质量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大多数顾客都是冲着产品的品牌质量来的,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打造核心品牌质量。具体来讲,企业需要提升自身品牌的感知价值,这样会给顾客一种美好的品牌联想,成为一种好的产品和服务的承诺,是顾客愿意支付金钱购买企业的产品或者是服务,进而培养符合对于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要谋求和顾客的良性互动。和顾客之间交朋友,实现良性互动,也是确保企业产品能够销售的关键方法,这就需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并且要深入了解顾客的需求,以此为基础设计和改善企业的服务系统,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便于参与的有利条件,进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核心竞争力是其发展的有力推动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等,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要想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要从整体上考虑企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各个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正确判断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而从经济水平、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技术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找寻突破口,不断壮大自己,这是且要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凸显服务。就业难是我国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而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批劳动力资源,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解决我国的就业难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以服务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发展社区服务型企业,是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既能够更多的获取政府的扶植和帮助,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又能够获得社会效益,为企业增加知名度,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适量较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目标,并选择科学的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寻
一、寻求突破,力助中小企业排解融资难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银行营销战略的因应调整
中小企业的兴衰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情况息息相关。因其经济规模达不到股市要求,很难上市,也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的能力,中国目前又没有创业板,风险投资也不够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却较难得到银行的认同和较大规模的贷款扶持,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普遍较强与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不平衡的矛盾难以调和。所以,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主要还是融资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阻障多还存在。
首先,有中小企业本身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担保问题,现在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抵押不符合有关条件,有的刚创办的企业甚至没有财产抵押。二是信用风险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三是信息不对称,一些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虚假的报表,隐瞒信息,增加了银行的工作时间和管理难度。
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问题。目前,银行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企业、上市公司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另外,在社会环境配套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因为社会配套不完善,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信用评估体系也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复杂的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为适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银行应适时地转变营销战略.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提高贷款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的一个重点和新的效益增长点。确立自己的优势,抢占先机,夺取市场份额。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长既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同时又可以扩大银行的客户群体,增加银行效益,可谓是一件借贷双方同发展、共成长的好事。当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也比较大,在操作中必须坚持审慎原则,稳健发展,重点落实风险保障措施,如采取抵押或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方法,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二)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引导,支持解决融资难
目前全国各地已出台不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法规政策。人民银行也正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一些银行陆续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重新界定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标准;实行区域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在一些二级分行实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授权、授信、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制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信贷掌握标准、建立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式和担保方式;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推广整贷零偿的还款方式;扩大循环贷款的范围,对资金需求频繁又能够提供足值、有效最高额抵押的中小企业,可在抵押额度内发放循环贷款;在中小企业选择担保贷款时,可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对一些出租车市场管理规范、出租车营运证价位高、保值和变现能力强的地区,可以用出租车营运证质押对出租车公司发放贷款;对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固定的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无争议的应收账款,还可办理保理业务,即由银行买断企业的应收货款后,及时拨付资金给企业,免除了企业经营中资金难以为续的困境。
笔者以为,上述举措很好,但似应有进一步解决融资难的更好方法。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针对香港企业中小企业占98%的现实,曾推出50亿元信贷保证计划,让小型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渡过经济难关。而美国等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中小企业银行,以及由中小企业自筹资金组建银行,扶持小型企业发展。这些具体措施亦可资我国加以借鉴和利用。
二、着力扶持,加紧地方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一)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
各地虽然制定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但众多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尚未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来对其指导。这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力度极其有限。地方应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因为中小企业问题涉及经贸、财政、外经贸、工商、科技、信息、技术监督、劳动、税务、人事、教育、国土等多个部门,单靠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制定、推行并协调多个领域的扶持政策。这个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包括成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议事机构,负责全市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下设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成立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中小企业民间联合组织,反映中小企业的意愿和需求,维护和体现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及咨询服务。改变原来的多头分散管理,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权威的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部门,并完善相关的执行和监督机制。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监管。
(二)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及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和健全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使中小企业在法制范围内拓展生产经营活动,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保护合法经营、合法收入、合法权益;也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促使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或推行政策时,主动、积极地考虑有关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三)大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通过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一步发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通过适度增加注资提高其担保能力;发展各类民问信用担保公司和社区金融互助合作组织,面向市场扩大担保业务;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来扩大问接融资的覆盖面。
目前也可以由各级商会牵头,由中小企业筹资组建一批信用社,在国家金融机关调控下,专门为其服务,采取自我供血、自我供氧、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办法,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也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改制改组、技术进步以及中介机构的扶助。建立市、区、街道办(镇)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一方面通过抓紧培育新型资本市场,为初创期的科技小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另一方面完善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体系,明确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机构的功能和投资范围,建立配套管理办法。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鉴于当前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资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应大力扶持提供审汁验资、评估、管理咨询、记账、人才培训等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信息中心、检验中心、试验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建立专业园区和开发区等,发挥集聚效应;建立共享的信息资讯服务平台。
篇5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把它作为促进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今年来,我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重塑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外部环境的体制和机制。现就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三方面的情况。
一、1-6月份我县中小企业运行基本情况
1、中小企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
1-6月份,全县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占全县工业的97%,产值可比增长21.5%。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月度产值规模稳步提升,8个主要行业生产全部实现可比增长;产销衔接保持较高水平,1-6月份,全县中小企业产销率为98.18%,比去年同期提高0.27个百分点。
2、中小企业工业利润较快增长,资产利润率保持较高水平
1-6月份,全县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利润13465万元,占全县工业利润的97.6%,同比增长52.88%,增幅比全县工业高2.2个百分点。8个主要行业全部实现盈利;中型企业利润增长好于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利润增速比小型企业快18.59个百分点。1-6月份,全县中小企业工业资产利润率达到8.5%,高出全县中小企业资产利润率1.89个百分点。
3、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平稳增长
6月末,本县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稳中有升,同比去年增长7.82%;单户授信小于500万的小型企业贷款余额2.48亿元。贷款投向的前五大行业为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
二、本县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
从政府服务企业的角度看,首先抓住能发挥龙头和引领作用的政策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即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因此,我们坚持“以综合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为龙头,以行业服务机构建设为核心,以引导各类专业机构建设为重点,以形成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目标”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如陶瓷协会改组的陶瓷服务中心、石膏协会改组的石膏研究所、中小企业园、烟花爆竹技术服务中心、为企业服务的福泰物流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诚信担保有限公司等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
其次,在推进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坚持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各类服务机构按服务功能分,主要有综合性、专业性两类,其中综合性的主要包括政府层面设立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如:***县中小企业园,以服务安福工业园、太平工业园的中小企业为主;相关行业协会,如石膏协会、陶瓷协会、装饰协会、墙改协会等;专业性的主要包括创业、融资、信息、技术、市场开拓、管理、培训等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如***诚信担保有限公司、***福泰物流有限公司等。综合机构注重政策和公益,专业机构多采取市场化的服务方式。
在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1、完善机制,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为加强对本县中小企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县政府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26个县直部门领导组成的“***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具体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建立了领导小组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沟通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成立了***县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定期对全县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基本形成了各成员单位协同推进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局面,为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部门联动,建立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协调体系
按照“联手部门,形成合力;依托县域,发展产业;扶持中介,服务企业”的要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功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服务网络平台,联手共同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的“中小企业工作双月例会制度”,为沟通交流中小企业发展和工作情况提供了平台;今年基本建立起本县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及时反映中小企业运行中的问题;联合工信局、发改局、科技局、商务局、金融办等部门,积极推进改制上市等融资服务工作;开展专项问题研究,围绕全年重点工作,编撰《***中小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
3、聚焦政策,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专项扶持力度,对服务机构围绕中小企业开展的公益活动给予专项资金资助。依托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技术创新、设计研发、检验检测、信息查询、融资、信用建设、信息化、管理咨询、品牌培育、法律、市场拓展等。平台在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畅通信息渠道,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下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设想
近年来,本县虽然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离对快速发展、服务企业的要求,差距仍然较大:一是综合机构引领作用还不够突出;二是综合机构组织及功能还不够健全;三是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还不够规范。针对以上差距,下一阶段,我们有以下三方面的设想:
1、构建和完善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一是抓住立法机遇,确立服务体系框架。《***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作为省人大的正式立法项目,其中专门一章是“公共服务”,专门一条是关于“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强调“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机构,在市中小企业工作机构的指导下,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传递等公共服务,并协调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因此,要抓住机遇,构建和逐步完善具有全覆盖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二是明确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原则和主要职责。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建的基本原则是:整合服务资源、理顺各方关系、体现综合服务、完善网络体系。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责为:落实政策、反映诉求、综合枢纽、公共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辖区内中小企业服务事项的创新与推进,服务产品的推广与对接,服务需求的发现与传导,乡镇街道、经济园区等服务网络的构建以及与中小企业的日常联系和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黄清宇书记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县建立全覆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重点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情况反馈、政策建议、权益保障等服务工作。目前,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和协会力量,组成的专业服务机构如***县烟花爆竹技术服务中心、***县石膏研究所、福泰物流服务中心、***县陶瓷技术服务中心相继投入运行,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正在筹划之中。
2、完善公共政策信息的共享联动机制
一是成立政策与事务咨询小组。目前,按照县政府工作部署,我们组成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汇集县直各部门涉及企业的各类政策措施,编撰《***中小企业政策汇编》和《***中小企业政策操作指引》。通过这项基础工作的推进,为全县中小企业工作机构提供一份工作手册,为服务机构提供一本服务指南,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一个实用的政策搜索引擎。
二是加大宣传贯彻力度。联合全县县直各部门共同推进各类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并以 “中国***网”为主渠道,联合相关媒体,依托各个服务中心、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解决中小企业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不畅通、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3、加大对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把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向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除了抓好综合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功能提升外,还要抓好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发挥全社会各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国家工信部等七部委《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县工信局、发改局、科技局、财政局、人保局、环保局、质监局七个部门要共同推进以解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为目标中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建设标准高、功能全、覆盖广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计划在今年底全县建立、充实和完善10家专业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培育烟花、陶瓷等2家专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帮助其规范运作,使其成为支撑力强、服务面广、业绩突出、信誉良好、公信度高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二是促进各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对接。近阶段,我们计划对全县各类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进行摸排、梳理和筛选,争取逐步宣传推出一批运作规范、服务优质高效、管理先进、信誉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更为贴身、更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2011年是“中小企业服务年”,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年,我们将加大力度,整合聚焦各类政策,加快推动我县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中小企业健康、快速成长。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寻
一、寻求突破,力助中小企业排解融资难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及银行营销战略的因应调整
中小企业的兴衰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情况息息相关。因其经济规模达不到股市要求,很难上市,也不具备向公众发行债券的能力,中国目前又没有创业板,风险投资也不够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却较难得到银行的认同和较大规模的贷款扶持,中小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普遍较强与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不平衡的矛盾难以调和。所以,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主要还是融资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阻障多还存在。
首先,有中小企业本身的问题要解决。一是担保问题,现在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抵押不符合有关条件,有的刚创办的企业甚至没有财产抵押。二是信用风险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三是信息不对称,一些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虚假的报表,隐瞒信息,增加了银行的工作时间和管理难度。
金融机构本身也存在问题。目前,银行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企业、上市公司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
另外,在社会环境配套方面也存在问题。目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因为社会配套不完善,直接融资的渠道不多。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和信用评估体系也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复杂的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为适应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银行应适时地转变营销战略.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提高贷款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的一个重点和新的效益增长点。确立自己的优势,抢占先机,夺取市场份额。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成长既有着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同时又可以扩大银行的客户群体,增加银行效益,可谓是一件借贷双方同发展、共成长的好事。当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也比较大,在操作中必须坚持审慎原则,稳健发展,重点落实风险保障措施,如采取抵押或与担保公司合作的方法,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二)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引导,支持解决融资难
目前全国各地已出台不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法规政策。人民银行也正引导金融机构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一些银行陆续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重新界定给中小企业放贷的标准;实行区域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在一些二级分行实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授权、授信、产品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制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和信贷掌握标准、建立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绿色通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发放方式和担保方式;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推广整贷零偿的还款方式;扩大循环贷款的范围,对资金需求频繁又能够提供足值、有效最高额抵押的中小企业,可在抵押额度内发放循环贷款;在中小企业选择担保贷款时,可接受自然人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对一些出租车市场管理规范、出租车营运证价位高、保值和变现能力强的地区,可以用出租车营运证质押对出租车公司发放贷款;对为大型优质企业提供固定的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无争议的应收账款,还可办理保理业务,即由银行买断企业的应收货款后,及时拨付资金给企业,免除了企业经营中资金难以为续的困境。
笔者以为,上述举措很好,但似应有进一步解决融资难的更好方法。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针对香港企业中小企业占98%的现实,曾推出50亿元信贷保证计划,让小型企业较易获得银行贷款,渡过经济难关。而美国等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中小企业银行,以及由中小企业自筹资金组建银行,扶持小型企业发展。这些具体措施亦可资我国加以借鉴和利用。
二、着力扶持,加紧地方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一)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
各地虽然制定了一些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但众多不同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尚未有相应的政府机构来对其指导。这样,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力度极其有限。地方应构建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因为中小企业问题涉及经贸、财政、外经贸、工商、科技、信息、技术监督、劳动、税务、人事、教育、国土等多个部门,单靠一个职能部门难以制定、推行并协调多个领域的扶持政策。这个中小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包括成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推进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议事机构,负责全市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协调,下设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成立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作为中小企业民间联合组织.,反映中小企业的意愿和需求,维护和体现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功能强大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及咨询服务。改变原来的多头分散管理,建立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权威的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和综合协调部门,并完善相关的执行和监督机制。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监管。
(二)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及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和健全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使中小企业在法制范围内拓展生产经营活动,规范企业行为,同时保护合法经营、合法收入、合法权益;也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促使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制定或推行政策时,主动、积极地考虑有关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三)大力完善融资服务体系
通过成立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议制度,使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进一步发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通过适度增加注资提高其担保能力;发展各类民问信用担保公司和社区金融互助合作组织,面向市场扩大担保业务;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配套政策,鼓励金融机构进行中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等方式来扩大问接融资的覆盖面。
目前也可以由各级商会牵头,由中小企业筹资组建一批信用社,在国家金融机关调控下,专门为其服务,采取自我供血、自我供氧、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办法,缓解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也可以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改制改组、技术进步以及中介机构的扶助。建立市、区、街道办(镇)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在直接融资方面,一方面通过抓紧培育新型资本市场,为初创期的科技小企业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另一方面完善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体系,明确受政府资助的创业投资机构的功能和投资范围,建立配套管理办法。
(四)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鉴于当前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资讯等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应大力扶持提供审汁验资、评估、管理咨询、记账、人才培训等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发展;逐步建立信息中心、检验中心、试验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开展调研;建立专业园区和开发区等,发挥集聚效应;建立共享的信息资讯服务平台。
篇7
Abstract: in the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policy, Jilin provinc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obtained rapidd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analysis that restricts Jilin to sav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actors, in-depth study to promot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Jilin provinc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吉林省中小企业 制约因素 对策
Key words: Restrictive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Jilin Province
作者简介:宫春艳(1971.12--)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方向;
穆丽(1980.3--)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方向。
吉林省中小企业虽起步较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其数量在各类企业中位居榜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为全省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吉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我们要分析制约吉林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快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建设,促进吉林省中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制约吉林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企业自身因素
1创业意识弱。影响吉林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创业意识较弱。这首先是因为东北地区是建国后的重要工业基地,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信赖心理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一些人没有转变思想观念,缺乏创业意识。其次吉林省属于农业大省,农民的土地情结浓厚,在创业时缺乏冒险精神,安于现状。
2创新意识不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中存在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现象,技术创新投入低,使得高技术产品无法生产,产品质量低,带来的经济效益有限。
3企业员工素质整体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在用人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企业内部缺乏民主制度,实行家族管理,导致中小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低下,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竞争力弱。
4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吉林省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来自不同的阶层,很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创业培训,使得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较低。同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只重视技术层面,忽视管理层面;重视短期效益,忽视长远规划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快速发展。
(二) 外部因素
1未重视中小企业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也治理了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环境,但在具体的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的优化。这主要表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在思想观念上未认识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只注重少数大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同,一些优惠政策享受不到。
2中小企业融资难。由于中小企业资信低,贷款风险高,融资时面临许多困难,其融资渠道主要来自银行,中小企业的担保体系不健全,发生拒贷的比例高达一半以上。在其发展中,金融资金主要依赖民营投资,银行贷款占有量较低。
3服务措施不完善。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软环境落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配套服务工作力度不足,在具体的工作中还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二、推动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企业自身奋斗
1创业者要树立创新意识和战略管理意识。这主要立足于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政策的支持进行创业,敢于尝试、开拓新的市场。同时中小企业的创业者还要具备明确的战略管理意识。
2走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道路。中小企业可以将自己的资金集中到一个方面,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以小搞活、以专补缺、以精取信等获取发展,这样可以避免与大企业的直接竞争,又能满足消费者的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取消费者的青睐。
3提高员工素质,开拓市场。中小企业要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有效地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素质,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利用东北地区经济合作的机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借助吉林省的地理优势,开拓周边国家如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等市场。
(二)政府及社会的扶持
1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法律政策体系。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关于鼓励创办中小企业的政策意见》等法律政策,具体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推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2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吉林省政府要完善各类担保机构,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股份制融资方式,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加快融资机构的引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信息咨询、培训等;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制度;给予创业者适当的资金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借助吉林省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发高新技术项目,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高科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落实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的使用,加大力度建设创业辅导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较好的服务。发挥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作用,服务中小企业的信息咨询,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审计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从无到有,实践探索领域不断扩大,理论研究趋于系统,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因为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本身缺乏系统性、文化对绩效评价弱兼容性、评价体系自身复杂性以及评价研究的相对滞后性等原因,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需要引起理论界和决策者警惕。一是评价缺乏系统性。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往往集中于某一方面,未能就扶持主体、扶持手段、扶持内容、扶持客体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匹配性和扶持总体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二是评价缺乏科学性。对于评价的基础研究不够深入,评价指标选择、指标权重确定等带有随机性,评价信息采集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评价结果运用带有片面性。三是评价缺乏民主性。评价前、评价中以及评价后社会参与度不够,评价相关利益者对于评价目的和功能、评价步骤、评价结果运用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二、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框架及其在评价中的运用
“人们无法处理根本不了解的事情”,评价的第一步是了解评价的对象。对于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进行评价,首先要深刻理解其本质内涵和框架。
(一)中小企业扶持体系内涵和框架
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是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所形成的系统。按照系统基本原理,系统具有层次性特征,即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一级要素本身是由下一级更小要素组成的子系统构成。根据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概念内涵和系统设计原理,按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可扩展性等体系设计要求,基于政府失灵理论、契约失灵理论、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小企业竞争力理论和波特竞争力模型等理论和工具,借鉴国外中小企业扶持成功经验,我们构建了包括两大层面、四个维度和十七个指标的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框架。该框架可以反映中小企业扶持机理,评价诊断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效果,用于寻求中小企业扶持最优解。根据该框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中小企业扶持体系具有主体竞合、多维交互、层层递进等特点。二是该系统呈现动态演进特征。“制度一经确立,不会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现象的日益复杂化,制度的边际效率呈现出递减的规律,当制度能够带来的收益低于维持制度的成本,制度变迁成为可能。”三是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扶持偏好,应注意分类扶持、区别对待。四是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要求供应层面与需求层面在扶持方式、扶持内容、扶持时机、扶持程度等方面匹配拟合。五是中小企业扶持效果不仅取决于扶持主体、扶持手段、扶持内容等变量,还取决于这些变量之间交互关系、拟合程度和传导路径。
(二)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框架在评价中的运用
根据中小企业扶持体系框架,既可以对框架中某个维度进行评价,例如对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扶持主体进行评价,也可对整个体系进行评价。可以借鉴平衡计分卡兼顾过程结果、注重因果关联、强调层级推进、坚持系统原则等评价体系设计思想,设计凸显诊断评价、政策引导、策略改进等功能,体现定性定量、共性个性、结果过程三个结合,具有三级结构的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模型。第一级指标为标志指标,包括“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和扶持体系拟合度”等四个维度。其中“中小企业发展能力”为扶持体系的结果;“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别代表扶持手段和扶持内容,属于扶持过程范畴;“扶持体系拟合度”则表示扶持体系供应层面与需求层面的拟合,扶持主体与扶持方式的拟合,扶持内容与扶持企业类型的拟合等。第二级指标为功能性指标,“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二级指标分别对应图1中的扶持手段和扶持内容,可设立诸如“法律政策完整性”、“社会化服务程度”等指标。第三级指标为要素性指标,属于操作和测量层面指标。
三、改善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统计和信息收集工作
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中涉及种类庞杂的数据信息,牵涉部门广,涉及环节多。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既有静态信息也有动态信息。从评价需求的角度来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重信息的可得性。诸如中小企业数量、增加值、就业人数、行业分布情况、地区分布情况等基础信息,应由统计部门统一提供。建立统计机制,相关部门也应注重信息公开。应向社会公开的数据及时,整合现有统计资源,可通过建立公共数据库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由统计部门牵头,规范各部门的统计口径,让统计数据做到大体能反映非公经济的全貌。二是注重信息的及时性。需要根据评价需要及时掌握动态信息,要增加统计频次,保证统计时效性。三是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包括信息对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四是提高统计深度,分行业、分领域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统计。五是重点信息采集。根据中小企业发展态势、地方经济发展和评价工作需要,对一些重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运用。
(二)建立评价专门部门和研究机构
中小企业扶持需要发挥多部门出政策的合力,但更需要避免政出多门导致的资源浪费、力度不强、政策效应相互抵消等弊端。当前,中小企业行政管理具有行政资源分散、管理职能交叉等弊病,需要适应大部门制改革需要,组合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部门,将原来分散在政府各部门面向中小企业的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无法集中归口的,也要建立起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关心支持中小企业的合力作用,有效避免政出多门的负面影响。对于评价工作同样需要整合行政资源,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建立专门评价机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扶持体系评价系统性强、科学性要求高,既需要对体系、指标、权重等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又需要对评价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出前瞻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因此需要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评价机构的同时,联合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发挥其研究基地和智库作用,建立专门研究机构。
(三)兼顾考评的奖惩目的和信息目的
篇9
一、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尽管中小企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但由于外在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经济复苏进程波折起伏,外部需求持续萎靡,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提高,转型压力空前加大,再加上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包括: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停产破产企业数量增加,中小企业面临重新洗牌;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专业人才短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难以及时消化经营成本上涨因素,难以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业务较为单一,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通常实行严密的家族控制,偏重人际关系协调,忽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不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不健全,抵押担保困难,对外筹资能力较弱,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财务信息不公开,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缺乏,中小企业较难通过金融机构贷款和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不可能长期从事市场的扩张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总体偏紧,金融系统贷款规模比较紧张,中小企业融资艰难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仍依赖于传统融资方式,没有采取更为灵活的间接融资方式,这使得中小企业长期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畅,过分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金融危机爆发后,资金回笼慢,资金链条吃紧,企业应收账款拖欠严重,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整个企业现金流陷入了危机,随时会导致企业现金链的崩溃,使本就资金相对不充裕的中小企业陷入入不敷出的状况。与此同时,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减少了信用贷款额度,收紧公司类贷款审批权限,要求利率上浮或收取融资费用,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了40—50%。
二是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大。资金严重不足和融资难度加大是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中小企业实际融资约1.2万亿元,与全省中小企业2万多亿元的潜在资金需求相比,存在1万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三是融资渠道单一。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当中小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70%的企业选择了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解决资金问题,而通过向租赁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创司融资,或者通过发行债券、公开发行上市、获得政府专项基金的无偿贷款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仅占2—8%。这说明中小企业对间接融资过度依赖,直接融资占比偏低,直接融资渠道和方式严重不足。
四是融资门槛高。中小企业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需求问题,而抵押贷款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抵押物不足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成功率较低。调查表明,近3年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中小企业,其成功率不到40%,而且几乎全部是通过抵押获得贷款,银行极少对中小企业发放纯粹的信用贷款。
五是长期融资更为困难。调查表明,近年来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多方面努力,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主要体现在短期信贷融资方面,而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融资却严重不足,特别是大量高科技创业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融资。
六是小型企业融资难度比中型企业大。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资金缺乏程度差别不大,但从融资能力看,中型企业相对具有优势。调查显示,在提出贷款需求的企业中,成功获得100%足额贷款的中型企业为78.9%,小型企业为36.4%,相比之下小企业获得贷款难度更大。
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上述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体制机制问题。一方面由于银行系统之外的金融服务渠道和方式结构性欠缺、资本市场缺乏层次、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等问题,中小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研究表明,由于行业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对融资渠道和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和适应性,但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场外融资渠道缺失,使中小企业始终存在着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目前尽管建立了中小板、创业板,但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上市要求。另一方面现有商业银行体系的主体架构都是为大型企业服务而设计的,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并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而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银行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障碍,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所以,仅仅依靠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二、以开发性金融探索创新北京市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服务 供求偏差 修正途径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服务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中小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单个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因此对于社会化服务有着广泛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也是有边界的,服务不足或供给过度,以致于越俎代庖,都不利于它的健康发展。而从全世界来看,各国政府正日益认识到中小企业对于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认识到了公共政策在这个过程中的潜在价值。在我国,针对中小企业部门的出现,政府制定了相应政策,并为政府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但整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体系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慢、服务水平低等,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发展服务市场。
二、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供给模式和供求偏差表现
(一)企业发展服务的内涵
无论是根据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还是人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现代生产过程中,企业为了整合资源、发挥专长、提高效率,越来越多地出现“服务外包”行为,即将传统上由企业内部在产前、产中或产后所进行的一些生产、经营甚至管理服务活动(如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销售、员工招聘、信息管理等等)外包,由其他企业来替其完成。这种趋势随着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而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生产业主要是指为满足上述企业服务外包需求而形成的产业,其服务对象是一个经济中作为生产者的企业而不是作为消费者的个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生产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发展模式、增强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在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中,除了每个企业都“小而精”,相互依存度非常高,不仅仅存在环环相扣的供应链关系外,还有一些中间组织为整个产业提供服务,如研究开发、管理咨询等,这些服务使中小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和创意。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资源散落、之所以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受到掣肘,就是因为产业环境中缺少土壤养分,而养分恰是生产业的最大魅力所在。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了商务服务业的概念。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SIC)把服务业分为四类:专业服务业(商业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流通型服务业(又叫分销或分配服务,包括零售业、批发、交通运输业、通信业等)、消费者服务(又叫个人服务,包括旅馆、餐饮业、旅游业、文化娱乐业等)和社会服务业(政府部门,医疗、健康、教育、国防)。这种分类方法得到了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的支持,本文的研究主要在第一类,即通常所指的企业发展服务。
企业发展服务是国家政策成本比较大的项目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企业发展服务的主体包括了政府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一类是全额拨款的事业性单位,一类是财政资助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各种社会团体、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体现出面向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提供主体是社会化的,是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其中,社会团体主要包括各种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协会、工商联合会等公益机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商业机构。
(二)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供给模式
中小企业是企业发展服务的主要需求主体,根据企业发展服务供给主体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将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提供模式划分为三种:政府主导模式、协会商会主导模式、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主导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的服务供给模式系由政府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建立的中小企业综合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模式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比较普遍,因为这些地区的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往往不成熟、数量少、规模小,无法在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发挥支撑作用。这一模式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政策咨询、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外事促进和市场开拓等。其优点是在短期内可以迅速建立起各种政府服务机构,缺点是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了解不足,且容易产生低效率。
2、协会商会主导模式
协会商会主导的服务供给模式系由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商会、企业联合会等业界互助组织,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协会商会组织健全的地区比较普遍(如温州),这一模式下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往往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法律维权、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支持、企业间贷款互助等。其优点是可以集聚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提供自助式服务,不足是由于力量有限,服务功能往往不健全。
3、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主导模式
对于政府不能或不方便直接管理和服务的方面,而协会商会力量不足时,就应该由社会各方面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直接的市场化服务。这一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普遍,因为这些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较高,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成熟,服务市场比较健全,与此同时,这些地区中小企业的规模大、数量多,企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一方面服务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中介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也比较强,容易形成中介机构主导的服务提供模式。并且在这一模式下,提供服务的内容往往也是最全面的,几乎涉及中小企业需要的各个服务领域。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比较准确的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市场化服务,不足是在服务市场尚不健全或存在垄断时,会导致服务资源投入错位、收费与服务不成比例等问题。
(三)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供求偏差的主要表现
作为一种商品,影响中小企业发展服务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服务易获得性、企业偏好等,影响服务供给的因素则主要包括资金、人才、技术、价格、成本一收益率,其中,前三项决定了服务供给的能力,后两项决定了服务供给的意愿。
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供给――需求之间往往会有偏差,其中,供小于求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服务供给不足。服务供给不足主要是由于服务机构少、服务产品少、服务质量差、服务手段单一、服务功能不健全等。政府主导的服务提供模式,由于不能很好的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服务需求、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落后等原因,容易导致服务供给不足;协会商会主导的服务提供模式,由于业界互助力量比较薄弱,提供服务的范围比较窄、运转资金匮乏等原因,也容易造成服务供给不足。相对而言,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主导的服务提供模式,由于能够根据服务市场状况,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服务产品,调节自身供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
供大于求的情况则往往出现在某一细分服务领域,并且一般该服务领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如在我国广东、浙江等沿海城市,为中小企业提供出口报关服务的服务提供商数量比较多,而服务需求市场规模有限,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供大于求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小企业的服务需求不足。导致服务供给相对过剩。而导致中小企业服务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既有企业对服务产品缺乏了解、对服务价值认识不够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服务性价比低、服务的可获得性差、服务产品不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等服务供应商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服务产品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不一致是导致服务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如根据一份英国国际发展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成都的调查报告。该地在法律知识培训及创业辅导方面,客户明示的需求要低于服务提供商为提供这些服务所投入的资源。与此相反,客户对于专业技能培训、信息化培训以及质量标准评估培训的欢迎程度要高于服务提供商的关注。
三、提高服务供给能力的途径:概念模型与现实思考
(一)概念模型
服务供小于求是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供求失衡的主要表现,由于服务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协会商会和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因此,需要从这三个层面人手,提高服务供给能力。根据三种服务提供模式的优缺点,建立提高服务供给能力的概念模型,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供求偏差的表现及修正途径
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市场上,不论是东部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都普遍存在供小于求的不平衡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为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的服务提供主体仍然是政府’,协会商会的力量比较薄弱,而市场专业中介服务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服务供给数量少,服务市场化水平低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服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修正这种偏差,需要政府、协会商会和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供给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1、政府层面
(1)整合资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服务机构的主管部门涉及广,统一协调难度大,需要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联合行动、整合资源。对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应按照政府统筹规划,由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协同发展改革、财政、科技、人事、民政、劳动保障、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商务、税务、统计、金融等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和完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基本行业规范,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减少不必要环节,简化办事程序,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服务规模化、品牌化。同时,有条件的地方需要推进综合部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市场化,发达地区的服务中心应该设立为企业性质。对于仍然属于事业单位性质的服务中心,则要提高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态度,优化服务功能。
(2)设计“基于事实”的服务支持项目。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综合机构可通过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供求对接会,了解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需求。设计“基于事实”的服务支持项目,包括服务补贴支持项目、金融支持项目、创业支持项目、研发与创新支持项目、培训支持项目、信息支持项目、市场开拓支持项目、与大企业对接支持项目、环境项目、节能项目、可再生资源项目、风险资本项目等,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细化,避免项目的重叠。通过组建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服务支持项目的信息采集、连续跟踪、有效性评估,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中小企业服务支持项目的提供部门使得支持项目能够更好的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
(3)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协会商会发展。我国协会商会的生成模式主要有四种:体制外途径生成、体制内途径生成、体制内外结合以及法律授权产生。这些协会商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也包括政府顺应市场形式而进行的适当引导。在转型期,政府对协会商会总体上趋于扶持,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具体表现在控制市场准入、控制资源投人、制约职能发挥等,导致协会商会的管理、服务、协调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当前发挥协会商会功能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一是坚持政会分开,保证协会商会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的独立性;二是实现职能转移,将协会商会能够履行的职能从政府转移到协会商会,鼓励它们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三是放松市场准入,取消审批许可登记制度,取消业务主管部门,允许条件成熟的行业内企业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利益权衡从而自主成立行业协会:四是为行业协会收入多元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提高协会商会会费收取标准,扩大服务性收费的份额;五是完善政府购买机制,政府要按照市场化规则发展协会商会,根据协会商会提供服务的工作数量、质量、复杂性等可量化指标支付相应费用。此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协会商会会参政议政的权力和积极性,发挥其在中小企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4)采取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模式。现阶段,对于大多数地区而言,仍然要继续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但要逐渐实现从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和政府指导的层次过渡,走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道路,最终形成中介机构主导的服务提供模式。其中,政府对市场中介组织的扶持是多方面的,如统一规划、制定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培训人才,实行优惠信贷和减免税、承担和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此外,还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自愿的原则,推进中介机构积极实行行业内的联合与重组,淘汰一批规模小、执业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的中介机构,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执业水平较高、具有国际信誉的中介机构,逐步缩小与国际中介机构的差距,提高中介机构的竞争力。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方面主要是要出台一系列支持服务中小企业的政
策,包括:财政政策,主要是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的设立;税收政策,主要是对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服务机构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如对公益提供税收减免,对商业提供补贴等;创业政策,包括对首次创业的企业或个人给予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工商注册费用减免,对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进行奖励等。约束机制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我国从2000年就出台了《关于培育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更进一步要求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要求该资金中一部分要用于服务体系的建设,鼓励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目前仍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对中介服务组织的监管,需要完善法规,将中介服务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依法对中介服务组织登记,坚决取缔无照经营,加强综合管理和社会监督。此外,还要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的自律机制,要用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本身的制度、章程和运行规则进行管理,在中介服务组织中成立协会,把分散的中介服务组织联合起来,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三是加强对服务资格的监管,在鼓励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在一些特殊服务领域推行行业准入制度。四是提高《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并定期组织执法大检查,督促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运用法律手段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协会商会层面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自身建设。我国协会商会往往具有官办民营的性质,制度建设滞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制度异化,与行业协会的本质特征相背离,治理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协会商会作用的发挥。只有加强行业协会的内部建设,提高行业协会的质量,行业协会才能承担起政府转移给它的职能。协会商会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则,不断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协会的制度和章程。章程要明确本协会的各项具体职能,把行业协会的工作纳入规范化的轨道。以协商、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内部事务,制定行业内部争议处理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加快自身改革,增强自我约束,完善内部管理。
(2)提高协调能力,发挥服务、发展、代表功能。协调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协会商会开展有效服务的重要因素,协会商会提高协调能力的关键在于:一是协调会员单位之间从无序竞争到有序合作,共同发展,建立价格协商、利益共享、行业自律等机制,维护行业竞争秩序;二是协调政府指导,通过开展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信息统计体系,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和行业呼声,为政府制定财政税收和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三是积极帮助会员单位开拓市场,特别是在解决贸易纠纷与争端等方面发挥切实作用。
3、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层面
(1)提高内部规则的约束力。我国社会专业中介服务机构是在经济社会转型之后产生的,经历了政府强力干预向引导、服务的角色转变后,中介机构也逐步走向依赖内部规则的治理。内部规则往往是在组织内部成员在商定的基础上达成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制度和程序,是自我履行的契约。这种内部规则的约束力主要依靠契约、信任、相互监督等机制,能够给内部成员一个稳定的预期。我国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内部规则中的契约治理往往表现为精英治理,导致管理不善、缺乏民主,因此,需要依靠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来实现内部规则的有效性和约束力。
(2)开展服务需求调研,以需求定供给。我国目前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服务需求的调研主要由政府开展,容易导致调研信息失真,社会中介机构作为服务提供商则具有获取真实信息的有利条件,因此,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开展调研,在了解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前提下,打造服务供求对接平台。如中小企业需要管理咨询,包括远景规划、战略管理、现场管理等,中介服务机构通过调查了解这些需求,就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果中小企业需要市场信息,中介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市场预测等来满足其需求。
四、实证分析
笔者围绕湖北省主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展开为期三个月的问卷调查和小组访谈,评估湖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供需情况。
(一)样本基本情况
调研选择两类样本,一是中小企业样本,主要从农林牧渔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现代服务业(信息、咨询、法律、广告、设计等)、交通仓储电信服务业、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11个行业中,选择中小企业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06份,其中,有效问卷共104份,有效率为98%。二是服务机构样本,从金融、技术、培训服务体系中选择服务机构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68份,其中,有效问卷共60份,有效率为88%。
1、样本中小企业基本情况
就行业分布而言,样本企业中制造业占75%、建筑业占5.8%、农林占1.9%、现代服务业占1.9%、其他行业占15.4%;就企业所有制形式分布而言,样本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私人控股)占34.6%、私营企业占32.7%、外资(合资)企业占23.1%,国内股份制企业占5.8%、集体企业占3.8%;就企业要素类型分布而言,样本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53.8%、资本密集型企业占5.8%、技术密集型企业25%。
2、样本服务机构基本情况
服务机构样本中,企业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占大多数,其中,企业占样本总数的60%,同时,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和商会)也占有一定比例。
(二)调研分析方法
1、调研方法
(1)问卷调研。分别针对武汉、咸宁、襄樊、随州、孝感等10个市、县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展开调查,发放中小企业调查问卷和服务机构调查问卷。中小企业问卷在调研城市的典型行业中的典型企业下发,了解中小企业对当地可利用的企业发展服务和政策支撑的认知程度。各地服务机构的调查遵循重点体系涵盖(主要是金融、技术和培训)、大机构送达的原则评估代表城市服务体系的发展能力和现状,将供给和需求结合寻求企业发展服务中存在的差距,更好地理解在不同细分市场上中小企业的需求。
(2)现场调研。现场调研采用小组讨论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参加小组讨论的成员包括:各被调研市县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主管领导,2--3名中小企业代表,2--3名服务机构代表;同时,在各县市选择1--5家企业、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调查访谈。
2、分析方法
调查数据经EXCEL整理后,运用饼状图、柱状图等进行比较说明,部分数据输入SPSS12.0进行分析处理。
(三)调研基本情况
1、中小企业发展及服务需求情况
(1)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对企
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原料、政府服务、市场容量、本地的优惠政策、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融资难易程度、信息的可获得性、劳动力成本;交通条件、社会文化、生产水平、生活环境的适宜度、地理位置等因素也较为重要。
(2)各种服务项目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大多数样本企业认为对企业发展很重要的是技术支持、市场开拓、融资以及信用担保等服务,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帮助与大企业配套、教育培训等服务也比较重要。
2、服务机构发展及服务供给情况
(1)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判断。绝大部分服务机构认为可充分注重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也有个别服务机构认为处于疲于应付状态。
(2)提供服务的主要种类。样本服务机构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信息咨询、市场开拓、融资筹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经营管理、国际合作等,在这些服务中,又以提供信息咨询、贷款担保和人才培训为主,这三种服务占全部服务种类的53.9%。
(四)供求偏差分析
1、服务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获得过中介服务的企业中,只有11.1%的企业对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表示满意,58.3%的企业表示比较满意,30.6%的企业则表示不满意。另外,企业对各种服务项目的评价普遍不高,就具体的服务项目而言,对评估和认证、市场开拓、经营管理、教育培训比较满意的分别占53.15%、44.7%、44.7%和42.6%,企业最不满意会展、信用担保、税收中介、财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企业对服务不满意的原因则主要是服务收费太高、服务缺乏针对性、服务缺乏深度等问题,分别占28%、24%和19%。
2、服务产品和服务提供模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以技术服务为例,在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中,有57.7%的企业认为是缺乏资金,但在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主要服务中,没有协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贷款。另以培训服务为例,就培训方式而言,78.8%的中小企业希望采用短期就近培训的模式,17.3%的企业希望进行长期就近培训,13.5%的企业愿意采用网络进行远程培训,只有11%的企业愿意使用短期外地培训。但现有的培训机构更多是以传统方式开展培训服务,不能满足部分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远程培训的需要,利用网络新兴媒体进行远程培训等新的培训模式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发展。
3、服务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了服务市场的发育
样本服务机构以提供非营利为主,但企业更愿意付费接受高质量的市场化服务。根据问卷及小组访谈,目前,大部分服务是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或综合机构提供的公共或公益,企业可选择的高质量的收费服务项目不多,但实际上,企业愿意为大部分的中介服务付费,被调查企业针对各项服务愿意付费的比例远高于不愿意付费的比例。
(五)修正偏差的主要途径
1、提高服务供给水平
从企业角度看,就针对“本地中小企业服务的供求情况”的判断,55.9%的企业认为本地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供给是小于需求的,只不到有9%的企业认为服务供给是大于需求的,其余36%的企业认为二者基本持平。多达85%的企业认为未来对服务的需求将增加,只有6%的企业认为需求将减少。从服务机构看,77%的服务机构认为本地目前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供给是小于需求的,只有3%的服务机构认为服务供给是大于需求的。就中介服务水平而言,有73.3%的服务机构认为目前本地的中介服务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供给水平。
2、充分发挥政府应有作用
政府应该在服务中小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要明确提供服务的项目和类型,这是本次调研的普遍共识。97.9%的企业认为政府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扮演的着重要的角色,只有2.1%的企业认为政府的作用不是很重要。参与访谈和小组讨论的代表认为,虽然政府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要明确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边界,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能够提供的服务应尽可能地由它们提供,不能越俎代庖。
就服务项目和类型而言,企业最需要政府提供的前四项服务中,融资、信用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的选择比例最高,会展服务、评估和认证、税收中介、经营管理的选择比例较低。企业最需要中介组织提供的前四项服务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教育培训选择比例最高,进出口服务、会展服务、税收中介、财务服务的选择比例较低。
3、积极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随着服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中介服务机构必将在为服务中小企业中发挥核心作用。然而,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需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扶持。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影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自身因素主要有综合性高级人才缺乏、获取服务对象信息困难、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困难以及缺乏运营资金等。其中,综合性高级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服务机构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外部环境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影响也很大,政策体系的不完善、技术来源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政府介入过多,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税收优惠政策是制约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在这诸多影响因素中,政策支持的缺乏、服务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是影响服务机构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政府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一般,普遍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就具体的支持措施而言,大多数服务机构都希望政府能够提供税收方面的优惠、建立中介服务平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加强中介人员技能和管理培训。
4、加快服务市场化进程
接受过服务机构服务的样本企业,列举最多的机构类型为行业协会、商会,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大学等,而企业组织的出现次数较少。由此可见,需要进一步发挥社会商业性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提高服务的市场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