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建筑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古建筑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保护古建筑建议

篇1

早在1939年的时候,当时的意大利政府为了保护罗马古城,就建造了一个罗马新城让其承担现代城市功能,而且意大利的古建筑保护是写在宪法精神里的,宪法中规定百年以上的古建筑,只要未经政府批准一律不得拆毁与改建,装修内部也须经文物部门的鉴定才行,意大利的古城区基本上都限制车辆进入,老咖啡店也不能擅自改变维持了数百年的面貌。

同时,意大利政府认为最好的保护是继续使用,所以直到今天仍有不少意大利古建筑都在正常使用,比如总统府和总理府都始建于16世纪,还有很多老街上的古建筑,都保持着数千年前的面貌,不过内部都已经翻新加固。事实上翻新老楼比造一幢新楼要麻烦得多,也要费钱很多,甚至有很多细节上都不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但哪怕如此也不能更改,原因是“当年就这样”!比如有些台阶在古代是供骑马的官员出入的,所以台阶是按照马匹的步伐来设计的,人在上面行走很不舒服,但哪怕如此也不能改动。

意大利最有趣的一招就是给古建筑找“领养人”,针对一些古建筑启动“领养人模式”,通过招标把古建筑的使用权租给私人,同时让他们承担维护与管理或营业工作,不过虽然如此,国家仍然掌握着古建筑的所有权,如果领养企业有不妥当的管理方案,政府在审理你的方案的同时,就会给予否定甚至收回“领养权”。

篇2

民国时期铅笔字迹的形成分析

铅笔从清朝末年开始输入我国,以德国产的铅笔最早进入,其后日本、美国的铅笔亦相继进入我国市场,尤其是德国的施德楼铅笔更是风行于全国各地。根据《海关中外贸易统计年刊》的有关资料,1925年我国铅笔进口额43万余元,到1930年即达到96万余元。旧中国的关税不能完全自主,外商进口大多采用走私、偷税、漏税等手法瞒天过海,因此海关的进口记录并不能反映当时铅笔进口的全貌,真正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的铅笔数量应该远远超过这个数值。1932年,中国第一家铅笔厂———大华铅笔厂在香港九龙建立,其后北平中国铅笔公司和上海华文铅笔厂相继建成,两处均为半成品加工厂。

1934年,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在上海建立,开始自制铅芯和着手研究采用国产原料制造铅笔。该建筑的这些铅笔字迹都形成于1934年之后,可见此时社会上铅笔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而且洋货和国货同时并存于济南的铅笔销售市场中。铅笔原料主要有铅笔杆用料、石墨铅芯原料、颜色铅芯原料和外观装饰用料等。这些民国时期铅笔字迹都是黑色字迹,因此这些字迹的保存耐久性与石墨铅芯原料的成分组成密切相关。石墨铅芯原料和辅助材料原料有石墨和粘土。石墨为着色剂,其中的碳原子为层状排列,同层之间的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力较强,而层与层之间的碳原子间的结合力量很弱,由此形成石墨整体宏观表现出来的滑腻性和可塑性。石墨制成铅芯能划出黑色痕迹,牢固粘附在纸面上,并能用橡皮擦掉,因此一般都选用含碳量高、颗粒细腻的石墨。粘土作为粘结剂,利用其可塑性和粘结性,将石墨颗粒粘结起来,以增加笔芯的一定硬度,作为铅芯原料的粘土要求可塑性好、含铁量低、烧结范围宽。辅助材料包括成型材料和铅芯改性材料。铅芯成型材料用于提高可塑性和粘结力,改善铅芯成型性能,常用的有饴糖、黄耆树胶等。铅芯改性材料用于铅芯烧结后油浸处理,借以改善铅芯的物理性能,如磨耗、浓度、芯尖受力、光滑度、硬度等,常用的有石蜡、牛羊油、凡士林等,通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搭配混合使用。铅芯颜色原料有色料、体质原料、胶粘剂、油脂和蜡。色料(包括颜料和染料)起着色作用,要求着色力好、遮盖力高、质软、细度高、耐热性好、无毒等,常用色料有钛白粉、炭黑、酞青蓝等。

石墨是碳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天然的矿物性颜料,化学性质极其稳定,非常耐水、耐光、耐热、耐酸碱、耐腐蚀。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间化学键的结合力大,而面层与面层之间的距离较大,仅仅以范德华力结合,因此片层之间容易滑动。使用石墨铅笔在墙壁上书写字迹时,石墨铅芯材料结晶颗粒在均匀地脱落的同时通过压力作用粘附在墙壁的微细孔隙中,从而在墙壁上留下黑色的字迹。从铅笔字迹材料的稳定性来看,性质极其稳定的石墨材料决定着铅笔字迹不容易被侵蚀,但是铅笔字迹与墙壁之间的结合力极其微弱,仅仅依靠粘附作用形成黑色字迹,因此该建筑墙壁上的铅笔字迹仍然是很不耐久的字迹。

民国时期铅笔字迹的危害因素

民国时期的铅笔字迹被重新发现后,就暴露于空气中,与各种外界因素相互作用,遭受着老化变质的危害,主要包括灰尘和有害生物的机械磨损、有害气体的腐蚀、水分长期持久的侵蚀、所依附墙体材料的老化变质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

1灰尘和生物的机械磨损

灰尘的来源主要是大气中的飘尘、焚香烧纸形成的烟尘以及建筑上部坠落的尘土。生物来源于霉菌类、昆虫类、鸟类、鼠类、爬行动物类以及其他类别的生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周边自然环境植被中。灰尘固体材料被粉碎成粉末后,形状各不相同,多带有棱角,表面积显著增大,因此加大了与周围介质的接触面积,加之其粒子运动的奇特性,并不是按气流方向运动,因此灰尘落在墙壁表面后,在长期蠕动作用的过程中,对铅笔字迹会产生机械摩擦。生物的机械磨损主要表现为生物在活动过程中碰撞铅笔字迹,使石墨铅芯材料脱离墙体。同时生物的分泌物也会遮盖字迹,使字迹的清晰度降低。

2有害气体的腐蚀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酸性物质、强氧化物质以及强还原性物质,它们能够与铅芯材料中的粘土、成型材料、改性材料等不耐久材料发生分解、氧化、还原等老化反应。这些材料在老化降解过程中,在铅笔字迹的材料中形成数量众多的孔隙,字迹材料的结合强度就缓慢降低。当结合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石墨材料也就随之从字迹上脱落下来,导致字迹颜色变浅,模糊不清。

3水分长期持久的侵蚀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测绘,发现造成墙壁大部分病害的直接原因是水分的侵害。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加之周围地理环境影响,建筑四周水路疏导不畅,墙体常处于潮湿吸水状态,时间一长便造成墙壁地仗病害,进而引起墙体表面病害,危及到壁画的长期存续以及铅笔字迹的长期保存。该建筑地势较低,受到雨水和地下水危害尤为严重,排水不畅,使墙角浸水严重,此处墙壁内的支撑柱已经开始糟朽,墙面严重空鼓,壁画颜料与铅笔字迹开始由下向上逐渐脱落。根据试验,黑色铅笔字迹在水中长时间浸泡时,颜色稍变浅,这是由于有少量的石墨及其粘结物———粘土、成型材料以及改性材料脱落所致,由此可见,铅笔字迹材料长期处于严重潮湿的环境中或遭水浸也会影响其耐久性。墙壁材料长期处于潮湿的情况下,不仅有机物会分解变质,同时潮湿还将促使许多化学反应发生和容易滋生霉菌,产生进一步的化学性、生物性损害。墙壁中的水分威胁同样会传递到铅笔字迹上面,也使得铅笔字迹发生褪色模糊。

4依附墙体的老化变质

墙壁制成材料中的水分一方面溶解了材料中的可溶盐,改变了墙壁原本相对稳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墙体材料中某些矿物质随着吸水与失水而产生“湿涨干缩”效应及各种机械压力,墙壁的稳定性逐渐遭到破坏,墙面地仗材料开始变得疏松,附在上面的铅笔字迹的结合强度也随之降低。因为水分长期侵蚀墙体,进而通过毛细作用迁移蔓延到表面地仗材料中,粘土成分被水分溶蚀而逐渐丧失机械结合力,直至地仗的粘合力不能承受墙壁地仗自身的重量时,墙壁地仗就从墙体上面脱落。靠近地面部分的地仗首先老化变质,壁画主体部分最底部已经模糊不清,而该区域的部分铅笔字迹已随着壁画墙壁地仗材料的老化变质也有完全消失的威胁。3.5人为因素的破坏铅笔字迹一旦重新显现于世人面前,就与壁画一起作为历史记录整体共同进入了陈列展览的范围。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就面临着人为损坏的风险。由于民国时候的铅笔字迹在建筑中发现较少,而且是具有详细日期的记录,因此游客的好奇心理可能会促使其做出试探性的触摸举动,在这一过程中粘附于墙壁上的字迹就可能被磨损。另外在建筑清洁卫生过程中,清洁工具可能会触碰到字迹的粉末,因此铅笔字迹有可能被不恰当的保护手段所伤害。

民国时期铅笔字迹的保护修复

为了抵御各种外部因素对字迹的危害、延长字迹的存续寿命,必须对危及铅笔字迹的墙壁地仗材料以及铅笔字迹做出必要的保护修复措施。结合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对铅笔字迹分别实施了字迹的表面清洁、墙体材料的水分阻隔、字迹材料的加固封护以及字迹的物理性隔离等保护措施。

1铅笔字迹的表面清洁

在清理了表面白灰层之后,壁画及铅笔字迹所在的墙壁上仍然留存有一层微薄的白灰,这层疏松的白灰与墙壁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微弱,因此可以使用毛刷和毛笔对这些白灰层施行机械性清洁的方式,然后用吸尘设备吸取清除粘附在墙壁上的灰尘,而对于局部顽固性粘附在墙壁上的白灰,则以软化试剂敷在上面,等到白灰软化后就能继续使用机械方式来清除。软化性的试剂一般使用蒸馏水、无水乙醇和丙酮以及它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物。在清理过程中,由于铅笔字迹是通过压力与摩擦力粘附于墙壁上,两者之间的结合力大于白灰层与墙壁之间的机械结合力,所以机械性清洁方式基本上不会破坏铅笔字迹的显色材料。

2墙壁材料的水分阻隔

隔绝水患是保护墙壁的地仗层,进而保护依附于其上的壁画与铅笔字迹的根本措施。首先对严重吸潮、水活动频繁的建筑外墙的墙基、墙根做防潮防渗处理,以隔断土壤中地下水的毛细作用,其次对严重吸附毛细水的墙体进行避潮层的施工处理,防止地下水通过墙体缝隙继续上升,最后对外墙受雨水侵蚀部分做墙面防水憎水处理,以隔绝大气降水与空气中的水分侵蚀进入墙体。经过水分阻隔处理,整个建筑墙体已经能够完全隔绝土壤中地下水与盐类、大气降水、空气中水分对建筑墙体、地仗层以及铅笔字迹从下部和背部对铅笔字迹以及壁画长期持久的侵蚀。

3铅笔字迹的加固封护

由于铅笔字迹与墙壁地仗层之间的结合力相对较弱,铅芯原料与墙壁之间的结合仅是粘附作用,并没有其他字迹或壁画颜料与墙壁之间的渗透、吸收、结膜作用。为了增加铅芯原料与墙壁之间的结合力,并且隔绝铅芯原料以及所依附墙壁与大气之间的接触,进而阻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铅芯原料的侵蚀,必须对铅笔字迹及其附近区域做加固封护处理。墙壁的壁画地仗层有一定吸附能力,因此可以使用渗透性较强的溶液对铅笔字迹以及墙体做喷涂渗透处理。根据壁画保护的需求以及铅笔字迹的保存状况与保护需要,使用丙烯酸树脂ParaloidB72的丙酮溶液对铅笔字迹实施喷涂加固保护。由于铅笔字迹遍布于图像周围的整个空白区域,与壁画分隔保护封护很难区分开,所以铅笔字迹的封护保护与壁画同时进行。取ParaloidB72固体溶于丙酮中,分别配制浓度为1%、2%、3%的加固溶液。首先使用1%加固溶液进行喷雾操作,低浓度溶液易被墙壁地仗层、壁画颜料以及铅笔字迹吸收,待完整喷雾一遍后就任之在自然状态下干燥,干燥一段时间后再重复操作。两遍低浓度的加固溶液喷涂后,铅笔字迹与墙壁之间就有了初步成膜结合。然后再依次分别使用两遍2%、3%加固溶液进行喷雾。铅芯颗粒被加固溶液的固化成膜而包裹起来,同时墙壁也通过吸收加固溶液也提高了自身的机械强度,因此铅笔字迹与墙壁之间就通过Par-aloidB72的成膜拉力而增加了抗拉强度。等到完全干燥后,铅笔字迹即使稍微加重摩擦也不会有任何粉末脱落,此时即已经达到加固封护的目的。

篇3

古建筑文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的责任。火灾给历史文化遗产造成许多重大的损失,作为文物管理工作者,本人对迪庆古建筑文物的防火现状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以便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和对策,在预防火灾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迪庆州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防火对策

对文物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置疑是其重中之重的一环。2013年发生在达摩祖师洞和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的火灾和2014年发生在独克宗古城的火灾,给我州文化遗产造成了许多的损失。为了汲取经验教训,现结合迪庆州实际,本人对迪庆古建筑文物的防火现状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以便对采取有效措施和积极防预方面提供参考。

一、迪庆文物古建筑的分布情况

迪庆藏区文物工作起步于1984年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截止2013年5月,全州已有5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建筑有3个(即中心镇公堂、茨中教、寿国寺)。1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目前古建筑有8个(即归化寺、叶枝土司衙署、东竹林寺、飞来寺、奔子栏佛塔殿壁画、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迪庆州人民政府旧址、建塘阿布老屋)。20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目前古建筑有9个(即雪达贡木林、扎塘活佛静室、巴卡活佛私邸、念阿帕达老宅、羊拉佛堂壁画、金龙街古建筑群、托洛底傈僳族民居建筑群、小维西教堂、拖顶大村傈僳族民居建筑群)。37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建筑有6个(即上桥头桥、金江特区人民政府旧址、大坝心观音庙遗址、岩瓦牛氏老、高泉风雨、云登寺)。全州26个古建筑文物均为全木结构、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它们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县域内,有的在高山之巅,有的在丛林深处,有的是老百姓的私家住宅,有的则是信教群众朝拜的圣地,它们是迪庆各级文保单位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二、迪庆古建筑文物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历史(客观)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1.木质结构,耐火等级较低迪庆州古建筑文物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如中心镇公堂、寿国寺、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等)。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耐火等级低,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就会起火。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覆盖严实紧密,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更容易引起充分燃烧。2.平面布局,易成连片火灾由于历史原因,古建筑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建筑布局方式,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庭院相连(如叶枝土司衙署、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金龙街古建筑群、托洛底傈僳族民居建筑群等),它们很少考虑建筑的防火问题以及建筑的垂直和水平防火分隔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扑救,极易造成火灾的连片。3.远离城镇,难以及时扑救迪庆古建筑文物分布比较广,且大多数建于远离城镇,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如寿国寺、雪达贡木林等)。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员,也没有完备的消防设施设备。同时周围的道路大多狭窄,有的还设有台阶,消防车很难及时到达和通行。一旦发生火灾,火势极易蔓延,燃烧猛烈。

(二)人为(主观)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1.管理人员不固定全州的建筑文物点多面广,大多数位于县城以外较偏僻的地区,许多古建筑要么没人看护而直接断电、断水,要么只有一两个人轮流看护,而且多为附近村庄的老年人(如奔子栏佛塔殿壁画),要么由乡镇文化干事或村民小组组长负责看管(如叶枝土司衙署、飞来寺等),而这些人的更换也十分的频繁,很难做到尽职尽责。2.消防设施不健全消防设施不健全是全州各级古建筑文物点普遍存在的问题,除了中心镇公堂、归化寺、东竹林寺和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有相关的消防设施设备外,其余的21个各级文保单位基本没有消防设施设备,有的单位虽有极少数灭火器但已过期(如小维西天主教堂)或是已损坏(如寿国寺)。3.燃香点灯不规范迪庆州内的古建筑大多都是宗教活动场所,所以室内大多数都有明火,酥油灯的放置不规范,多数直接置于殿内木质的点香台上,无任何防火措施(如奔子栏佛塔殿壁画和扎塘活佛静室等)。4.用电接线不规范迪庆州内的大多数古建筑文物点都存在部分线路在外,而且在接线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有的使用医用胶布包裹电线,有的经书还按压着电线,线路开关随意乱设,存在殿内用电炉炼酥油等现象。属于私家住宅的古建筑文物点基本未穿防火阻燃管,部分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烟囱和火炉基本没有隔热处理。5.任意放置易燃物迪庆州内的古建筑文物点基本都是宗教活动场所和私家住宅,在这些点上,有的在殿外的转经道上放置有木板,且离主体建筑较近(如奔子栏佛塔殿画),有的在房屋中堂、天井部分放置有木质杂物,基本没有远离易燃物品的意识。(如同乐傈僳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周围堆放有柴草,叶枝土司衙署衙署和扎塘活佛静室建筑内部堆放有废弃的木质杂物。)6.消防主体责任不明古建筑文物点的管理出现多部门多头管理,由于多头管理,没有明确责任主体,无法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而文物古建筑的使用部门也因此容易忽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如中心镇公堂:宗教人士、独克宗古城管理委员会、老年协会、中心镇公堂文管所等多部门的多头管理,致使对其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很难顺畅地进行。)7.消防意识待加强在历次的消防安全大检查中,古建筑文物点使用者的消防安全意识都比较薄弱。发现谈到消防安全,建筑文物点的负责人或是使用者自然想到消防队,而且等待消防队来配备消防器材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谈到文物,无论是寺庙还是民宅,建筑文物点的负责人或是使用者就想到文物管理部门,而且等待着文物部门来出钱无偿消除消防安全隐患。这种等、靠、要的思想是否能保全州内建筑文物点的消防安全?也值得我们深思。

三、预防古建筑文物火灾的对策

尽管迪庆州内的古建筑文物存在有消防安全隐患。但古建筑火灾安全不是以扑灭火灾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古建筑、减少文物损失为首要目的。因此,必须从火灾防治的各个关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安全对策,从管理体制和消防技术层面上探索解决的方法,才能降低古建筑文物点上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从管理体制层面讲1.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建议政府组织相关单位举办一至两期文物古建筑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班,特别是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预防火灾的方法、发现火情的处理及灭火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对做好古建筑文物消防工作的认识,增强预防火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同时,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令可遵。2.建立组织,明确责任《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建议尽可能地建立专职消防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灭火能力。同时组织临近单位、村民和各基层组织层层落实防火岗位责任制,实行联防协作,群防群治。建议政府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消防责任人,同时古建筑文物管理单位对内逐级建立火灾安全领导小组或委员会,确定防火负责人与专职防火人员,落实责任。3.联合检查,排查整治文物、消防、宗教、旅游、规化等职能、管理部门应联合起来,紧盯工作重点,消除工作盲区,大力开展古建筑文物点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古建筑范围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严禁存储易燃易爆物品,切实加强火源、电源管理。对查出的隐患要采取当场整改、逐步整改、限期整改的办法。古建筑文物管理单位内部也要不定期地开展自检排查行动,防火人员要进行经常性的防火检查,力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4.落实经费,完善设备迪庆的古建筑文物点除了极少数配备有消防设施设备外,其余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没有配备消防专项资金,在建筑文物点的保护及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建议州、县政府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同级财政配备一定资金,完善消防设施设备,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消防安全。5.加大宣传,增强意识建筑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单靠文物部门或单靠消防部门都是难以确保安全的,建议各级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广播、标语、专栏等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单位工作人员、村民、僧尼、游客等进行消防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消防意识,从而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形成无坚不摧的防火墙。

(二)从消防技术层面讲1.火灾风险评估古建筑火灾安全的第一个步骤是调查、评估其火灾危险性。这包括识别火灾隐患,火灾发生危害以及疏散出路被堵塞所造成的有害后果等因素。通过现场调查古建筑的建筑结构、可燃物的分布、人员结构与数目、文物的价值与分布,起火可能性、消防设施的类型与分布、消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危险等级分析方法,分析古建筑内不同区域的危险度等级并给予标识,对危险较大区域进行重点防护。2.严防电气隐患电气设备的不规范安装使用存在有较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建议古建筑物群内的电线穿管敷设。有关照明设施应远离可燃、易燃物质。凡用电照明的,严禁使用日光灯、水银灯照明,且应在室外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电断。严禁私拉乱接。加强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管理,严格审批手续。安装工程结束后,须经供电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3.使用阻燃材料在进行建筑文物保护的维修、维护时,建议适当使用阻燃材料。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材料的使用应符合文物保护材料要求并通过报批),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降低木材表面的燃烧性能,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有些木柱、楼板、楼梯等构件在尊重民族风俗、不损害建筑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可置相应的防火保护层,提高耐火等级。4.演练应急预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消防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各专业队伍展联合演练,提高协同配合及应急处置能力。5.及时拨报火警及时发现火灾是有效扑救初起火灾的前提。古建筑单位应建立防火巡查制度,对重点部位、用火区域、人员集中地方等实施夜间巡查,以便及时发现火情、拨报火警,而从减少损失。

四、结尾

篇4

关键字:古建筑 保护 旅游 可出续发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古建筑具有艺术价值、科研价值、历史价值等,是人类重要的物质财富和历史遗产。20世纪下半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古建筑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古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各国都在探索古建筑的保护方法。然而古建筑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科技的支持,制度的保障等。结合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很多国家以及国际性古建筑保护组织倡导对古建筑实施利用式保护,即提倡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后工业时代,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增强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需求的加强,伴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古建筑的旅游利用模式迅速发展,很多古建筑开始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业的同时对古建筑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利用古建筑与游客的规律研究古建筑旅游对古建筑保护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古建筑的保护历程,分析了古建筑旅游发展历程,最终得出正确协调好古建筑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方法。其次,说明古建筑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关键在于可持续,即可持续旅游发展观是最适合古建筑旅游开发的理论。最后,围绕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利用这一核心话题,解决古建筑旅游开发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古建筑、政府机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动态管理模式的研究中寻找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使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利用走上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为古建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相应的参考,并丰富我国古建筑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以我国为例,我国历史悠久,古建筑风格多样,遗存量较大。保护古建筑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向外界展示我国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目前,传统的文化旅游地以及新型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古建筑旅游业迅猛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强了政府及当地居民对古建筑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意识。而过度的旅游开发与利用、保护意识的淡薄等都成为威胁古建筑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因素。

一、古建筑的价值认知、古建筑资源

古建筑的保护方式多种多样,如教育利用、文化利用、旅游利用、科研利用等。其中,旅游利用被认为是解决古建筑保护问题的优选方式。[1]将古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并不是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古建筑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古建筑遗产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古建筑旅游业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古建筑地区不断被旅游者访问时,古建筑实际上已成为当地旅游资源。

(二)古建筑旅游利用方式研究

1、按古建筑位置划分

按古建筑保护的位置[2],如果不发生移动的保护为原地保护,否则为异地保护。原地保护方式程序较为简单,发展较为成熟,集中保护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近些年才逐渐兴起,这是发展古建筑旅游业中较为成熟的两种方式。密集度高、体积巨大以及价值量高的古建筑较适合原地保护,目前已发展成熟;集中保护,则适合于小面积点状遗存,将其集中到统一的地点进行管理,便于保护。虽然集中保护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这种保护方式在保护古建筑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按合作形态划分

根据古建筑旅游开发者的合作形态进行划分,古建筑旅游利用又分为政府经营、政企合资及企业经营三种方式。

政府经营是指当地政府对当地古建筑旅游开发的经营规划和日常管理负责。政府在管理当地古建筑的旅游开发中会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政府在经营古建筑旅游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发展,紧密联系社区,关注当地经济收益,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及收入。但是,这种模式主要依靠政府力量,经营思路狭窄,很容易使旅游业发展规模受到制约。政企合资通常指古建筑旅游业的管理由政府和企业双方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古建筑的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政企合作联合了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力量。企业经营指由企业对古建筑注资、规划和开发。企业经营模式启动效果较为明显,并且在景点的开发和经营管理上紧跟市场,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企业经营容易忽略当地居民的受益。

二、当前古建筑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保护意识淡薄

管理部门对古建筑的保护与持续发展意识淡薄,如何协调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旅游业关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另外,受功利主义的驱动,许多古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牺牲品”。1999年,湖北襄樊将宋代时期仅存的古城墙强行拆毁;2000 年,福州的历史街区“三坊七巷”被改造为商业街;浙江舟山将定海古城的历史街区和古老住宅以“旧城改造”为名拆毁。

(二)立法滞后,管理混乱

在古建筑保护立法方面,中国至今尚没有出台专门的有关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缺少了法令的严明保护,产生政出多门、相互干扰的局面,我国古建筑的管理部门权责不明、职能不清现象比较突出。[3]

(三)旅游业的恶性循环规律

古建筑承载的信息越多,人们的期望值越大,在发挥旅游功能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副作用,使古建筑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旅游超载、庸俗化和过度商业化。在市场经济下,若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将旅游功能注入古建筑将双双收益;但旅游经营者若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古建筑的保护,这无疑是杀鸡取卵,形成恶性循环。

(四)人才和资金匮乏

古建筑保护对保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严格要求。而我国古建筑保护人才稀缺,另外,修复古建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也是目前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日益得到认可,并于20世纪九十年代得到广泛关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可持续旅游发展》[4],强调在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要注重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此后,世界旅游组织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政府要加强对旅游部门的管理,制止遗产和文化资源的衰败;1997年,亚太旅游和环境部长会议要求“所有新的旅游开发都必须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在传达着一个思想,旅游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包括可持续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5],它要求在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旅游发展难免会给旅游地的环境和社会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又与环境保护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因此,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主要是协调好旅游发展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

四、建议与对策

(一)坚持“照原修复”的原则

古建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所承载的完整性的历史信息。“照旧修复”,是指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目的在于保护历史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二)积极培养人才

我国古建筑保护的资金有限,古建筑保护困难,因此需要动员社会资金和力量,使古建筑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应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使保护资金能有效地全部用于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保证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事业良性运行。

(三)健全管理机制

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古建筑重获新生,但职权不清的局面使古建筑管理陷入多部门管理的混乱局面,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制定专人负责管理。

(四)加快立法进程

法律法规能够强制性规范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行为,减少对古建筑的破坏。我国至今未出台专门的古建筑保护法规,以至于惩罚毁坏古建筑的行为无法可依。至此,我国古建筑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快旅游立法进程,使有损古建筑的行为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2]范凌云,郑皓.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J].规划师,2003,(6):26-28 .

[3] 刘敏,李先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辨[J].城市规划,2003,(12):52-54.

篇5

关键词:农村古建筑;意义;保护;开发;方案

农村古建筑是一个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农村古建筑不单是建筑物,还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集中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是当地区域乡村风貌、人文习俗的真实反映,农耕文明、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第三批全国文物普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新发现古建筑263885处,占新发现文物登记总量的34.42%,其数量位居各类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之首,农村古建筑在其中占很大比重,可见农村古建筑在全国文物中的地位之重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活质量获得了极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农村社区化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对千百年来保存下来的农村古建筑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使古建筑生存空间存有很大隐患。与此同时,许多居民仍然生活在古建筑中,闲置、失修、无力维护、翻新改造、农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等使古建筑不同程度的受到损坏和毁灭。因此,农村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在目前就显得非常重要,也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命题。

笔者通过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农村古建筑的状况有了切身体验,认为农村古建筑在保护和管理、利用上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第一,保护意识不强,大量的农村古建筑被拆除,尤其是农村中的宗教建筑面临重大挑战。首先、很多人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片面,使反映农村宗教文化寺庙等古建筑受到了较大冲击。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树立了新的价值理念,不再信仰上天的恩赐,更加注重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散落在农村的宗教建筑备受冷落,年久失修导致了建筑的破损,甚至坍塌。其次、产权多样化也是导致农村古建筑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有的古建筑属个人所有,有的属集体所有,有的属国家所有,所有权的多样化使得古建筑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一道难题。所有权人对农村古建筑价值认识不同,保护意识缺乏,造成了保护措施的缺失,从而导致了大量历史古建筑的消失。

第二,专业修复知识缺乏,农村古建筑很多沦为“古今结合”的建筑物。此类情况主要是经多年雨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屋面瓦片碎裂,进而漏雨开始侵蚀屋面结构,所有者不忍任其倒塌,于是用现代的修葺方法进行了修缮,原有的灰色板瓦被替换为红色普通板瓦,虽然保护了古建筑的主体结构,但是却改变了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古建筑原有的古朴韵味减色不少。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个人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保护新发现的农村古建筑:

第一、加强认识,充分领悟保护古建筑的重大意义。古建筑是一中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物的价值主要是精神价值,其中古建筑的价值显然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物质上的价值也非常重要,精神层面的价值正是通过其独特的物质结构方式和展现风格向世人传达着它所独有的精神价值和时代特色,是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比如:袁氏避暑山庄,有的书中将其称为袁紫兰避暑山庄,从该山庄的物质层面看,其功能就是为了方便袁氏家族避暑所建的别墅;但是其依山而建、层层递进、回廊相接的独特建造方式,反映出当时袁氏家族的财势和地位,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建筑工人的巧妙构思和高超建造水平。并且由此建筑可以同焦桥袁氏文化体系联系在一起,认识袁氏家族的兴衰史,加深了对邹平历史人物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

第二、政府主导,把农村古建筑保护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是社会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可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社会行政资源对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进行加强和支持,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中都离不开规划和资金的问题,也就是人力和财力,而政府可以通过协调,为农村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争取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通过新农村呈现规划为农村古建筑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保证古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如浙江省建德市通过出台《建筑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实施办法》,其中规定:“国土部门对需要建新房的历史建筑产权户,另行安排建房宅基地,原有的历史建筑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从政策上鼓励历史建筑的产权户建新不拆旧,解决历史建筑产权户的新区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健全农村房屋产权交易制度,适当放松产权交易,允许有经济能力的集体或国家购买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等条款,为妥善解决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中较棘手的产权问题、土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第三、科学统筹,吸引民间资本的加盟。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很多专家都认为“旅游开发”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农村古建筑的科学统筹就是要统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加强、完善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这里的统筹主要是针对文化资源的统筹,比如袁氏避暑山庄,其主人袁紫兰曾有“山西康百万、山东袁紫兰、河南沈万三”的传说(民国初《文明杂字》),这本身就是一个品牌,如同袁氏家族的故居、发家史、官宦史以及家族墓葬等各类文化资源统筹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袁氏文化旅游系列。就可以提高游客的到访率,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淄博市的周村大街(因电视剧《大染坊》而出名)、山西乔家大院(因电影《红高粱》而使游客暴增)都是很好的例子。另外,现目前大部分农村古建筑的所有权大部分属于个人,所以可以通过协商,让所有人将古建筑所有权以入股等形式加入到农村古建筑的开发利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古建筑开发利用中的阻力,而且能够充分调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为古建筑保护开发的成功实施献计献策,临沂市竹泉村的开发就很有说服力。

农村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精神价值是无形的,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地区的文明进程和文化积淀。它们就像散落在城市周边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每一颗都闪烁着不同的美丽和风采,留住了它,就等于留住了这个区域的文脉和灵魂。总之,只有将农村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利用好,让他们以其原有面貌长久的保存下去是我们文博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更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义务!

篇6

来到庙后安村村口,一字排开的三座高大门楼十分壮观。门楼上保存完整的砖雕:镂空的麒麟、飞舞的凤凰腾云驾雾,惟妙惟肖,各种吉祥花饰、福寿字刻,工艺精美。门楼上的木雕,图案以花卉为主,保存完整,工艺也可圈可点。门楼后有四座对称分布、具有浓郁中原民居风格的老宅。在靠东门楼后的配房一层内,放置着黑漆圆木条几、太师椅、衣架、衣柜等老家具。染着铜绿的老式铜锁、斑驳的旧式着漆工艺,默默诉说着它们历经的久远岁月。

一位古建筑专家到庙后安村查看,发现安氏大院3座门楼与后4座配房相辅相成,留存完整,工艺考究,具备相当高的建筑研究价值。他认为,安家大院的装饰艺术,集中体现在砖雕、木雕、石雕上,它们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照壁、帘架、柱基石、门枕石等多个方面,刀法娴熟,技艺精湛,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安家大院里精美绝伦的“三雕”精品随处可见,可谓“片瓦有致,寸石生情”。

在安氏大宅的配房二楼顶梁下方的拱木上,记载着修造时间――清光绪贰拾叁年岁宕丁酉桃月仲浣建造,即农历1897年3月下旬,距今已116年。而据该座配房的房主、庙后安村安氏后人安翠峰说,这片古建筑,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最早的门楼,修造年份可能在清嘉庆年间。

在庙后安村的另一处老宅院里,还有一株树冠庞大的皂角树,该树已有320年树龄。门楼以北的配房后,还有一株树龄300年的皂角树,树冠稍小。前几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勘察时,工作人员专门避开了古皂角树、古宅和古墓园。

在2011年公布的“三普”名录中,庙后安村的安宝山门楼、安氏墓地(清)、安氏墓群(汉)等6处古建筑、古墓葬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但新郑市文物局称,庙后安村的古宅不属于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无法纳入国家直接保护管理范围,文物局只能建议保留。

据文保人士称,如今新郑市包含众多古建筑文物的乡镇大多都在本次拆迁范围内。这些文物中,上有新旧石器时代古遗址、汉唐宋古墓葬,下有数量众多的明清民国的古建筑,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如果它被一拆了之,会非常可惜。

为此有人建议,如果这些建筑不能被保留,可以选择一些精品易地重建,集中起来建一处“中原古民居博物馆”,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折中方案。古民居博物馆虽然不如原址保护更妥帖,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建筑文化和地域文化,建一处古民居主题公园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安村古建筑被限期拆迁引发多方关切。随后,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拿出了处置意见:组织专家进行保护论证,在论证结果出具前,针对该村古建筑的征迁工作暂缓进行。

安氏古宅尴尬遭遇,也暴露出文物保护法的滞后缺陷。文保人士说,随着时展,古建筑正逐渐减少,文物部门应该增加评审频次,尽早将它们纳入保护范围。而国家文物保护法虽规定,只要是文物就受国家保护。但是国家和省市相关方面出台的细节条款,主要都是针对文保单位的约束性规定,对一般的不可移动文物,却几乎没有涉及,让文物部门在具体执行保护措施时,往往无法可依。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相比,文物保护法规已明显滞后,需要自上而下改进,文物部立法如果能及时调整,文物保护工作可能就会顺畅很多。

篇7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这份祖业历经千百年来天灾人祸岁月磨难, 满身疮痍坚挺到如今, 甚为不易。感慨之余尚有几分庆幸, 庆幸之际又不免生发无限担忧。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肃的问题, 一个向祖先交账向后人承诺的问题, 就是古建筑能否在我们当代人手中安然无恙地传下去。这是任何一个当代公民尤其是掌权当政者都无法回避要正视面对的严峻问题.

一、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一定意义上,它们是某个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和“城市文化发展的链条”,因为,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一旦破坏,就再难以恢复和接续。一座古代的建筑无论如何破旧,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千年的历史痕迹是无法被替代的。反之,一座当代的仿古建筑无论在外形上做的多么神似,但如果其内在的历史遗迹几乎为零,其文化内涵肯定无法达到与古迹相同的高度。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就是古建筑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便是今天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再去欣赏古建筑时不应只关注其外在的美学特征,更应透过古建筑的砖墙看到其内在的文化魅力。

2、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民对文化的需要将更为迫切。古建筑在新的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古建筑,那么该古建筑会在目的地形象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建筑资源本身拥有的巨大品牌效应,可提高远距离游客的到访率。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些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纷纷前来参观游览,为促进城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路交通和服务行业等相关部门的迅速发展。由此可见,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各市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3、古建筑是新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

中国的古建筑在艺术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丰富而辉煌的成就,在建筑布局、材料、施工、艺术装饰、传统风格等方面,是几千年来无数工匠们在长期建筑实践中多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古代技术成就,对现有的有关专业人员,有着极大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构建原理和它独特的防震方法,对现代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1、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成立专门的古建筑保护团体,宣传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

2、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

古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建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古建筑保护范围,在城市大规模改建过程中加强对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应该与古建筑的风格保持协调。

3、屋面渗漏及瓦件残损的保护措施

屋面已经出现大面积下陷甚至局部坍塌。遇这种情况应先考虑是否可以局部或全部重新揭墁,再进一步考虑挑顶问题。如果发现大木结构损坏严重,应先考虑局部加固或构件的更换,否则再考虑必要的打牮拨正等。一般情况不得轻易落架,有些情况是可以通过“偷梁换柱”解决的。除非遇基础出现严重问题或大木已无法加固,以及大木更换量过大等特殊情况。补漏主要是指大木及屋面结构没有大的问题,因屋面瓦件破碎,树草丛生造成的险情。在修缮中一般只做局部揭瓦处理,如面积较大也可考虑重新揭瓦,灰背较好的可局部修补青灰背。这类情况轻者勾抹瓦脸更换瓦件,重则局部挑顶。但现在情况并非都是如此,全部揭瓦或挑顶在各类修缮中十分普遍,有些并非经过了仔细分析论证,不必要扩大翻修范围,使得文物原件保存数量比例大大降低,使文物价值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 风化及残损的保护措施

目前古建筑中砖、石风化现象较为普遍,在汉白玉、砂岩类石件中较为突出。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加大,许多单位的科技部门和专业设计单位都在加强化学保护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化学保护在文物保护的措施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当前石件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施工方案,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不同石件、不同部位其不同的残损程度,做法和使用材料配比都会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不同部位制定详细做法说明及材料配比,必要时应随时校对调整,以防止产生由施工单位看着办的失控现象。总之,无论是砖还是石的保护,关键是要对造成病害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先找出病因,再寻找解决的办法,既要慎重,又要本着一种积极负责的精神。

4、 大木结构糟朽变形的保护措施

大木结构为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维修工程的性质。抢险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应急的安全措施; 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的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如屋面除草、零星的小修小补、室内油饰、粉刷以及零星的补配等; 维修工程,又可分为一般性维修和重点维修工程。一般性维修包括: 少量的大木修补和墩接、屋面局部揭瓦、墙体修补、局部择砌、地面修补局部挖补、油饰彩画以及化学保护等; 重点修缮工程包括挑顶打牮拨正,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目前,大木维修主要是柱子墩接、加附加梁、柱或其它附加支撑等。在保护措施的选择上应该十分慎重,特别是在大木更换等问题上,应严格遵守木结构加固规范的要求,通过修缮不仅要保证文物建筑的结构安全,也要保证其加固后外观与建筑的协调,同时要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物原结构的完整性和文物建筑原有的结构、工艺和做法。做到这一点,对现状损坏程度分析判断的准确性来说至关重要。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建筑类专业,但是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等,对于古建筑保护的研究涉及很少。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

总之,古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任务, 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和解决􀀁为此, 我们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城镇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中, 对古建筑(民居) 的保护能引起高度重视, 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实施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力求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 使古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城镇乡村建设规划的保护之中。

参考文献:

[1] 曹荣生. 关于古建筑修缮的几点体会[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8)

[2] 任啸,刘思敏. 对传统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原则的反思[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0(00)

篇8

【关键词】火灾;古建筑;预防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我国的古建筑为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我国的古建筑消防安全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古建筑的安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1.当前古建筑消防管理现状

(1)产权不清, 责任不明,责任制难以落实

按照1984年文化部、公安部颁布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规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由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一般而言,各地的文物局、文管所是文物古建筑的管理单位,但使用单位却是五花八门,涉及了各种行业,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解放初期,各地各级人民政府文物保护的观念尚不十分浓厚,文物古建筑纷纷被作为办公、仓库等用房分配给各有关单位,并办理了产权手续,这就在实际上造成了文物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的脱节: 一方面,文物局、文管所作为文物保护的专业管理部门从自身职责出发,对文物保护有着强烈愿望,而事实上却被文物古建筑的日常管理占用而难以插手;另一方面,文物古建筑占用单位保护意识十分淡薄,仅仅将文物古建筑作为一般建筑使用管理,使得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由管理和使用单位共同负责成为空谈。消防部门作为监督机构,只能在两家单位之间调停,事实上的消防安全责任难以具体落实。 我们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政府协调,清晰产权,明确责任, 把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头上,但是由于牵扯面广,操作复杂等等原因,政府也往往无能为力,这就造成了文物古建筑在消防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使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职责始终处于飘摇不定之中。

(2)隐患较多,整改困难,资金投入不到位

一方面,整改火灾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在自身没有收入,仅靠上级拨款的文物古建筑单位根本无法实现,只有在开发旅游项目,有充足收入的文物古建筑单位勉强能够实现;另一方面,即使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也还面临着许多技术性的难题。例如,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建筑应设自动喷水灭火设备,这在自动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中存在着许多技术性的困难,一是消防用水与文物古建筑普遍缺乏水源的矛盾; 二是消防供水管网与文物古建筑古、旧的建筑风格存在互不相容的冲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消防供水管网的设置处于两难的境地:按照规范设计,暴露出来的喷淋头破坏了古建筑的整体风格,而照顾了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往往又存在喷淋系统不能发挥或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状况。

(3)组织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失控漏管严重

文物古建筑特别是没有形成群落、规模的文物古建筑,大多地处荒郊野外,远离城镇、农村。由于缺乏明确的管理、使用单位, 或者由于没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连最起码的保管人员也难以落实到位,基本处于失控漏管状态。文物古建筑作为特殊建筑,严加看管尚难保证其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更无须赘言。武当山玉真宫、临汾尧庙两起古建筑火灾皆因人为纵火引起,派设专人看管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除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外,多数古建筑无组织机构或防火组织不健全,单位领导没有真正成为防火安全责任人, 没有专(兼) 职防火员和消防队(站),使防火和灭火工作没有保证。尽管国家已颁布了《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少部分单位也制订了管理制度,但不能切实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使用性质变更,火灾隐患增多,管理难度加大

一些单位对古建筑缺乏足够的认识,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使其有的用作商店、招待所, 增加建筑物的火灾荷载;有的用作加工生产场所,违章安装使用电器设备,动力线路老化;有的室内违章动火,如火炉、火炕等, 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古建筑的消防安全。

2.建议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强化防火安全意识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单位火警不断, 屡屡发生火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防安全意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其一,领导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有些领导对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平时极少检查落实,上级消防部门来检查工作时应付了事,结果火险隐患没有及时整改,发生火灾也在所难免。其二,职工群众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至今有些人仍然没有被众多的大火烧醒,不断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直接危害了消防安全。 其三,管理干部的防火意识没有到位。事务多,任务重,消防工作思路不清,不能很有效地指导本单位的消防工作。鉴于此,我们应加强消防教育,千方百计使全员消防意识到位。各级领导在教育职工的同时,自己更要加强学习,尽快使自己的消防意识到位。其次,拓宽、搞活消防宣传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更多的职工和群众受教育,早日使消防意识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2)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落实消防巡查措施

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管道。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古建筑内点蜡烛应尽量改用小功率灯泡代替,烧香、焚纸应在室外避风处进行,并设置专门的香炉。古建筑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得安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古建筑内或是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得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 宜进行防火阻燃处理。 除此之外,古建筑还应加强24 小时值班和防火巡查, 条件允许的可以安装闭路监控设备,发现情况, 及时处置。

(3)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由于大多数古建筑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发生火灾后,不能完全依靠消防队赶来扑救,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自身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设施,以使火灾在初起阶段就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①在古建筑范围内应设计、布置消防供水系统。充分利用人工水井和天然水源或市政水源逐步解决消防给水;在有消防管道的地区,参照有关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或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修建消防水池,设置消防水缸。消防给水可采取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给水系统。城市间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设置室外消火栓。偏远的古建筑还应设置地下消防水池或挖水井,消防水池的最小容量应满足扑救一次火灾,保证不小于2小时的用水量。

②应按国家《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足够的移动式灭火器。为了及时有效地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标准配备移动式灭火器。

③设置火灾报警、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不影响原有古建筑结构的完整性和古建筑艺术风格的前提下,在重点古建筑内及收藏、陈列贵重文物的重点部位有条件可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重要的砖木结构或木结构的古建筑内,应安装闭式自动或简易喷水灭火系统,容易蔓延火灾的场所应安装水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装设电话或配备移动电话以备报警时专用,在不破坏原布局的情况下还要尽量开辟环形消防通道。

④建筑构件可燃性的处理。对已建的柱、梁、枋、檀、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 阻滞火灾迅速蔓延。有些木柱、楼板、楼梯等构件在尊重民族风俗的基础上,可制作相应的防火保护层,以提高耐火等级。对扩建、改建、维修的建筑,尽量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材料,非使用不可的木材应浸泡在磷酸铵、硼酸、氯化镁等阻燃溶剂里进行阻燃处理。

(4)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技术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具体实用的消防安全措施和方法,是做好防火工作的重要手段。技术防范措施,即采用先进的消防安全技术完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安全。还以尧庙博物馆为例:该单位通过多方论证,在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有效性和经济性相统一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在重建过程中,博物馆将消防安全纳入了整体规划,在广运殿中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有人形容,防火报警系统是“忠诚的卫士”、“不眠的哨兵”。广运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安装投入使用以来,一直在日夜不停地巡检着该建筑内的上上下下、边边角角,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防范的突出作用。

(5)发动社会力量,密切协调配合

古建筑的保护应由政府牵头,消防、文物、文化、宗教、旅游、城建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并落实到人,以便积极有效做好防火工作,才能有利于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古建筑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结晶, 要求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的精神,通过努力,着力构筑古建筑消防管理新机制,让古老神奇的神州古建筑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李海辰,刘凤飞.古建筑防火安全对策[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4).

[2]宋泽春.古建筑消防特性及防火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01).

[3]何云锋.浅谈古建筑的防火特点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6(15).

篇9

【关键词】文庙;古建筑群;白蚁防治;探讨

中图分类号:R97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白蚁是人类世界性的重大经济害虫,危害房屋建筑、工程设施、电讯设备、园林树木以及江河堤岸,水库堤坝等等,全国每年因蚁害造成的财产损失约15至20亿元。霍邱县地上文物遗存匮乏,古建筑更少,其中仅有的几处木结构古建筑普遍遭受白蚁危害,做好文物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已是保障文物古建筑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文物古建筑的蚁害治理工作,全面了解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状况,科学制定蚁害治理方案,开展对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状况的全面调查和防治探讨,已显得十分必要。霍邱文庙古建筑群位于城关镇文化街,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皖西地区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二千二百多平方米。多年以来,文庙内每年的4至6月份发现有大量的白蚁有翅繁殖蚁分飞,经检查发现白蚁的危害程度较重。

1.白蚁危害状况的全面勘查

1.1蚁害勘查

对霍邱文庙遭受白蚁危害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发现,文庙东、西庑生活用房有白蚁活动痕迹,房屋内有多个木柱及地梁遭受白蚁不同程度的危害,在现场调查到有翅繁殖蚁、工蚁和兵蚁。从有翅繁殖蚁大量分飞来看,文物古建筑已遭受蚁害多年,白蚁种群庞大,且成虫传播危害性极大,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否侧向周围扩散蔓延、危害周边房屋安全。

1.2危害蚁种

对采集到的有翅繁殖蚁及兵蚁进行鉴定,确定危害种类为褐缘散白蚁和黑胸散白蚁,属鼻白蚁科散白蚁属。

1.3危害状况

调查发现,散白蚁危害主要在东、西庑及最后一幢尊经阁房屋的木柱、木梁、门窗等木构件上,其中墙木柱、木门窗上还筑有很多分飞孔,危害较集中且严重。

2.防治方法

2.1防治技术要求

霍邱文庙属砖木结构类型的古建筑,房屋内部多为实木构件,为白蚁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广泛的食物来源。文庙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价值,是宝贵的文物资源,不容有任何破坏和损失。因此,防治工作要以“保护文物古建筑”为宗旨。鉴于白蚁活动具有危害性大、危害范围广、扩散性强、活动隐蔽等特点,技术上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及时、快速、有效,尽最大努力第一时间做到阻止白蚁对古建筑的进一步侵蚀;另一方面防治施工必须对古建筑本身无任何破坏或将破坏性减小到最低程度。此外,文庙内不断有游客还有住户,加上内部办公人员,是一个人群活动频繁的地方,因此防治工作在技术上必须做到对环境无污染。

通过综合分析,霍邱文庙古建筑白蚁防治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灭治效果及时、能有效控制;

②防治效果持久,能长期监测;

③施工操作破坏性最小,对古建筑无损害;

④确保对环境无污染,不影响文庙的日常活动。

2.2防治方法

传统防治文物古建筑白蚁的方法是:(1)冬天挖巢灭蚁(只限于台湾乳白蚁,对散白蚁无效),(2)木构件钻孔灌化学药剂灭治白蚁(破坏木构件并污染环境),(3)埋设引诱木块引诱白蚁,用化学药剂处理(有污染并轻度损坏绿化)。而白蚁防治“饵剂系统”技术避免了上述三种传统防治方法的缺陷,达到了以上四项技术要求,是适宜于霍邱文庙古建筑白蚁危害治理的最佳方法。

“饵剂系统”的治理对策和防治策略:从房屋建筑发生白蚁危害的根源上采取防治措施,为城区公共环境采取诱杀的方法使用环保低毒的诱杀药剂,将发生危害的白蚁给予消灭并控制环境中的蚁害,使环境中几乎不发生蚁害,避免房屋建筑遭受白蚁危害,达到既持久有效的预防白蚁,又不污染环境的治理目的。

“饵剂系统”防治白蚁,实行综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的防治策略,核心技术所采取的诱杀方法,不仅有有效的诱杀药剂,而且将诱杀方法进一步广泛实施进行监控检测,通过埋设诱杀的器具,引诱白蚁,探测白蚁,检测蚁情,并通过定期检测的方法在检测中发现白蚁,使用诱杀饵剂消灭蚁群,未见蚁情则继续监测。预防白蚁危害采取持续管理,有则灭之,无则防之,防治相结合,达到持久控制蚁害的一个完整的白蚁防治体系。

2.3防治范围与施工操作

白蚁危害防治范围为整个文庙古建筑,其中以东、西庑生活用房作为治理的重点范围,在该范围内适当增加盒装饵料装置安装的密度。盒装饵料装置以10盒为1组,组间距为2米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对饵料盒进行编号,并现场做好档案记录,绘制安装平面图。以后每隔1个月,对每个饵料盒进行检查,打开后发现饵料被白蚁取食完的,要迅速回补新饵料,并详细的记录档案。

3.防治效果

在霍邱文庙古建筑安装白蚁饵料系统――“心居康”地上型盒装饵料装置30天后,对安装的装置进行检查,发现15套装置有白蚁取食痕迹,对其中8套取食完的装置及时进行了补给饵料。60天后,再对所有装置进行检查,仅有6套有白蚁少量取食。90天后,进行列行检查,无明显新增白蚁取食痕迹。在以后的持续1年多的跟踪观察,检测到文庙古建筑木构件再无任何白蚁活动明显痕迹,白蚁“饵料系统”防治效果显著。

4.小结与探讨

霍邱文庙古建筑群遭受白蚁危害经过“饵料系统”技术的综合治理,现已得到了控制,安装的地上型盒装饵料装置还能对古建筑内新入侵的白蚁群体进行长久监控。可见,白蚁“饵料系统”技术是十分适合文物古建筑白蚁预防的一种最新型的白蚁防治技术,其优点是生态环保,无损害文物古建筑原貌,把白蚁引诱到饵料装置,通过取食让白蚁把药粉带回巢内,传播药剂使整个群体中毒杀灭。

霍邱文庙古建筑群白蚁危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有翅繁殖蚁从空中分飞入侵,修缮中人为夹带有白蚁侵蚀的木料,从邻近的房屋地下扩散进入。防治白蚁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文保部门应将白蚁防治列入到日常工作中,力求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将蚁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对古建筑修缮过程中所采用的木材的检查,最好能用药物进行处理,以防白蚁和蛀虫夹带传播。

5.结束语

只有发挥“饵料系统”的长期监测功能,做好全面检查和维护工作,才能掌握和控制整个古建筑内的蚁情发展趋势,从而确保文物古建筑遗产免遭损害,以发挥它应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全国白蚁防治中心.中国白蚁防治专业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刘智源,江涌,苏祥云,中国白蚁生物及防治[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3]黄复生,李桂祥等.《中国白蚁分类及生物学》.天则出版社,1998.

篇10

龙道村坐东北朝西南,背山面田,村前有鱼塘环绕。由于受地形限制,村庄布局呈现依山就势、灵活自由的特点,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其村落选址布局与周围山脉形成“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天然风水格局,所蕴含的人居环境营造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是南粤门户上典型的村落布局聚居(主要是家族聚居)环境建设的典范。龙道村古民居有隋唐建筑遗风,其造型古朴、结构坚固,重视防御功能,族系分明、贫富有别,是一座典型的氏族文化与等级划分的古村落。村里保存着完善的陶氏家族从元朝演变至今的家族式发展脉络,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家族从起步、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社会变迁,是研究中国社会的鲜活史料。龙道村的古民居一般依地势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前进,前进前为走廊,后两旁用于饲养牲口、堆放柴火等;中间为天井,天井旁是上二层的石梯;二层为后进,用于生活起居,分别为主厅、两个侧房及厨房。一般前进走廊与主屋两个房间或厨房都与外相通相连,整个建筑格局围绕天井而建,因此,古建筑中采光、蓄水、排水得以完美地解决。这样的格局既有南粤土著民族的杆栏式建筑特点,也有中原汉民族的建筑特征,为变异杆栏式建筑,具有独到的科学性与适用性。龙道村古民居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座与座之间或横向相连或纵向相连,封闭而密集。且家家户户均设有正门、侧门和后门,处处是闸门与门楼,从村前到村后,足不出户即可通达,有利于互相联系和照应,有很强的防御特点。这也是为了适应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同样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各家各户的石库门上或刻有对联,或刻有花草,或刻有八卦图。题材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实地考察中,可将龙道村的建筑风格分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及现代建筑三种。历史建筑指古建筑群外的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特点为青砖青瓦、歇山顶或硬山顶和砖木结构,如书院、炮楼、部分古民居等建筑,整体质量保存较差。传统风貌建筑以土砖结构为主,少量采用现代的红砖为建筑材料,建筑年代较近,但整体风格与历史建筑风格相似。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的冲击,原村民的陆续迁出及保护意识相对落后,村域环境与建筑开始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正在渐渐消失。由于该村落特色有着不可修复性的特征,亟待进行拯救性保护措施!

2.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1)整体风貌的破坏

村内古民居大多为明清建筑,建筑密度大,基本都是土木或砖木结构,整体风貌保存较好。但由于年久失修,保护资金匮乏,维护和修缮工作没能全面开展。目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不少画栋雕梁都已自然腐化,部分建筑单体成了危房,村内有的文物,如古刻木制品、石磨等乱丢乱放甚至受到严重破坏。

(2)建筑群体的衰败

部分村民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存在质量不一,布局缺乏规划,并有乱搭乱建的现象,对保持建筑原始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状况值得高度关注。同时,现状村庄居住环境还有待改善,特别是人畜混居的现象致使个村落的卫生条件十分不理想,从而影响古村的整体保护延续。

(3)人居环境条件差

交通条件、卫生条件、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情况相对较差,村落的人居环境条件差,这也是部分居民极力想建设全新但是毫无特色且不协调的新居住建筑的原因之一。

3.村落古建筑的保护与建议

3.1整体保护措施

(1)自然环境

对周边现有山体、山林进行保护,保留现有山林地、河流和鱼塘水体,对鱼塘进行清淤处理并定期维护以保持水体洁净。

(2)传统格局

在保持原有的建筑基础上,以晚清建筑为中心,重点以贯穿全村的两大巷道为主要骨架,根据当地村民的回忆重建已消失的村落入口,并充分利用炮楼对村内的分区性作用,进行整体格局的修复与改造。

3.2建筑风貌

在总体保护方面,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以外的历史建筑,要保护其外观,要在建筑屋顶形式、建筑立面、建筑色彩等方面延续历史风貌,对于其中不协调的建筑立面加以整治,对保存状况较差的围墙、门楼等进行修复,但其内部可进行新的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3历史建筑

根据档案显示与实地调查核实,龙道村现有须重点保护的古民居50处,炮楼5处,门楼7处,书院1处,祖庙1处,其中包含了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青砖青瓦、歇山顶或硬山顶,砖木结构的基本特征等,大多分布于龙道村古民居的东南侧和西北侧,部分夹杂在一些风貌协调建筑和现代建筑之中,数量不多。具体保护建议如下:

(1)对保存状况较好的历史建筑(部分古民居、龙门庙、门楼等),应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修缮,改善设施,修复过程中应多采集当地老者的记忆并进行历史还原性修复。

(2)具有文物保护价值以外的历史建筑,要保护其外观,其内部可进行新的改造,做到与周围环境自然地融合,创造适合当代居民的生活环境。

(3)对现有有文物价值的历史建筑的结构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应尽可能做还原修缮,做到安全与原真性共存。

(4)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应做到先实地考察,做好当地村民的社会访谈,并根据得到的资料尽可能还原建筑的最初原貌。

3.4其他建筑

(1)相关单位须做好对龙道村的相应规划,对古村落中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现代建筑等)应进行改造或拆除整治。

(2)据档案与实地调查显示,龙道村现保留古樟树4处,古井2处,地坪1处,拱门1处。这些地方也要做相应的保护改造措施,并与当地居民建立相应的管养责任制度,使得整个村域的生态环境在村民的共同维护下得以越来越好。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