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划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规划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社区门诊就诊的8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5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9)岁,病程在2.4年~4.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9±1.1)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47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7.8)岁,病程在2.6年~3.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7±1.3)年。纳入标准:符合WHO对糖尿病的定义患者,同时不存在其他伴随的并发症等,在治疗期间不离开社区且精神状况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在治疗期间可能外出的患者或离家的患者,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的患者以及存在其他伴随疾病,在半年内进行化疗等治疗的患者。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前均确诊为患有糖尿病,并且确保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其方法为:定期对患者进行集体性的糖尿病知识等健康教育,向患者讲授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防治手段以及怎样合理用药和调整药量等相关知识,并督促患者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情绪;社区的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安排,限定患者每天的进食量和进餐的次数,以及钠盐、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患者若存在吸烟酗酒等现象需予以督促,指导其戒烟戒酒;及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量;对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其配合治疗等。根据社区规范化管理内容要求需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定期地进行检测观察,在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定期随访,共随访次数为4次,了解患者血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
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管理后的血糖等指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6±1.6)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9.7±2.4)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8±0.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9.6±2.5)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11.4±4.3)mmol/L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8.9±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附表1。两组患者不同方法管理后的满意程度情况两组患者经管理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的满意程度(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3讨论
篇2
关键词:城市;社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社区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目前,社区建设工作在各个城市中大力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社区建设中存在一些诸如缺少必要的场地、配套设施、活动空间等的问题,有些严重影响到了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区建设的进程,本文从改善社区规划角度,研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城市社区规划就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规划,又称社区计划或社区设计,它是运用系统分析技术,决定最佳行动方案,以达到预定目标,解决社区共同问题,引导社区变迁的理性决策方法。社区规划可分为两个层面:①全社区的总规划。是将整个社区的经济、教育、卫生、福利、交通等方面综合起来拟订的发展计划。②各部门的规划,即社区各业务机构按社区总规划的分工拟订的具体工作方案。前一方式为集中式,后一方式为协调式。社区规划的总目标或长期目标是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发展,实现国家整体建设;分目标或短期目标是,根据社区当前需要,解决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逐步改善社区的生活条件。
1 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居住条件,这就决定了城市的规划要把社区规划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我们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区规划的研究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社区规划大致分为: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新区开发和对原有社区进行旧区改造。
1.1 新区开发过程中的社区规划
新区开发过程中的新建居住空间是当前我国社区设计的主要对象,它的建设模式主要是以市场主导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为主。多年以来,我国的社区规划一直沿用传统的“物质形体决定论”的社区规划理论。主要表现在
1.1.1 社区规划随意性。社区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然而,在社区建设中,社区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
1.1.2 社区规划缺乏前瞻性。目前小区的车位紧张几乎成为每个社区的通病,这除了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社区规划中缺乏前瞻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社区内的车位已经不能满足车主的停车要求致使公众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一切都与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有关。
1.2 旧城改造中的社区规划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旧城改造成为了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重点。我国现在对于旧城的改造大多数是对其进行综合再开发模式,其规划主要是:
1.2.1 维护型社区规划。这种规划主要用于具有使用价值较高的社区,在维护住宅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改善社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和公共设施来增加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1.2.2 整建型社区规划。对于旧区的住宅我们视其现状对其进行改建、扩建、部分拆除以及对公共设施进行升级完善或者对其住宅内部进行现代化的更新,来改善旧社区的居住环境,这样有利于保留原有社区的风貌特点,提高社区的特色价值。
1.2.3 重建型社区规划。重建型就是对已经没有保留价值的旧社区进行拆除清理后,重新规划设计,提高住宅的容积率、质量标准和居住舒适度并且完善社区的公共设施,使社区的生活功能得到提高。
2 我国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注重外观的美观性,强调对城市的科学与理性控制,力求城市物质效益最大化。因此社区规划便被提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城市社区规划的发展对于克服现代的城市空间规划的局限、回归城市的人文价值有着重要的作用。
2.1 社区规划的指导原则
2.1.1 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2.1.2 公平与共享原则。公平与共享原则是对社区主体之间存在与发展的界定。社区是一个整体,社区的功能是对于这个整体来说的,社区内的所有居民有权利享有社区的公共设施,而且公平的享有社区的空间环境资源,无论他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他都有权利公平合理的享有社区的一切公共资源。
2.1.3 适居性原则。适居性是强调社区的整体环境对居民的生活与生产的适应与支持。社区是居民的居住场所,这就要求社区具有“可居住性”的品质,满足社区主体的多层次需求。同时由于社区居民的不固定性,这就要求社区具有相对固定与恒久的空间结构来适应居民的变化从而达到居民的居住。
2.2 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社区规划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2.2.1 生态社区规划模式。生态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辅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环境和人四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社区。
2.2.2 复合社区规划模式。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中城市规划为确保居住的环境要求,往往会将工厂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域相互隔离,以此保证居住区的空气质量,但这一过程却耗费了太多时间和大量资源。因此规划一种复合式的社区模式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复合式的社区模式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就是规划为先进制造、研发和生产服务业的综合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型的居住小区错落分布,包括了工作、居住、娱乐等复合形态,人们在复合式的社区生活除了工作之余还能满足各类的精神需求。
2.2.3 健康社区的规划模式。创造支持性的健康空间与环境,是规划设计的关键。规划设计应推动支持性健康环境的相关方案,并制定系统的架构,在此基础上落实社区健康环境与空间建构的措施。在我们这个越来越注重居住条件的社会,我们也要建设新郊区主义的、强调“人性互动”、邻里人情味的空间低密度社区,达到自然、休憩、简洁的居住环境氛围的高品质社区、以实现舒适健康的居住生活。健康社区的规划模式强调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的结合,注重交往场所的营造,通过交往空间设置和交往活动组织,为居民提供交流、对话、共处的机会和场所,营造亲切和谐的人文氛围。
3 结束语
社区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强调建设“宜居城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规划,使社区建设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发挥最大的社区功能。
参考文献:
[1] 郭永龙,武强.绿色社区的理念及其创建[J].环境保护,2011,(9).
[2] 丛澜,徐威.创建省级绿色社区的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环境,2010,(5).
[3] 任远.转型期就业: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社会政策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 王颖,杨贵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LEED-ND;绿色社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96-03
1.引言
面对环境与气候、能源与资源、人口增长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文明转型,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最新的表达方式。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提供了加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平台。绿色社区是实践绿色城市以及绿色发展模式的基本物质载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作为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规划方法,统筹布置社区内外的物质空间环境,实现最高效、最少量、最低影响地使用资源和能源,营造出一种集约、低碳、健康、舒适、和谐人性化的聚居环境。绿色社区具有低的环境;中击性、资源和能源消耗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亲和性、人居环境的舒适性、经济的高效性以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
美国、德国、挪威、瑞典等国外绿色社区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而我国绿色社区建设起步较晚,且多以环保为主要内容,从政府、开发商、公众到专业人员、技术等都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概念理解的片面性、参与对象的单一性、操作运营的逐利性等。就规划设计而言,多数方案力求通过配备绿色硬件跃然而出,实则管中窥豹。究其缘由,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社区规划指导系统,导致绿色社区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试图通过吸取当下研究较为成熟,国际认可度较高的LEED评价系统下的LEED-ND来提出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LEED-ND引导下的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初探
3.1LEED-ND理论简介
LEED-ND(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诞生于美国因长达百年的城市蔓延而导致的土地浪费、生态破坏、能源消耗、人际关系解体以及近年来气候变化等问题。LEED-ND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国新城市主义协会以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三大团体共同开发的面向社区层面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集合了精明增长理论(Smart 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New Urbanism)及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理论(Green Building&Infrastructure)等三大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及发展原则。
LEED-ND评价体系由五大类指标构成,分别是精明选址与社区联通性(Smart Location and Linkage)、社区规划与布局(Neighborhood Pattern and Design)、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s)、创新设计以及地区特色(1nnovation and Design Process,Regional Priority Credit)(图1)。美国越来越多的开发项目借以LEED-ND的指导,以求提高开发项目的整体品质,使得新的理论思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逐渐深入,同时自下而上动态地完善理论的发展。
然而,中美两国在城市建设机制以及基本国情上都存在巨大差异,LEED-ND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但是从理论系统更新、规划技术完善、实施手段创新等方面给予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相关的借鉴经验。笔者从最为直接的规划设计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1选址——绿色社区场地甄别选择
优先开发建设的场地归纳为三种类型:先前开发型场地(Previously Developed Site)、城市空置型场地(1nfill Site)、临近建成区型场地(Adjacent Site)(图2)。这些类型的场地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及城市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减少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也更易于融入原有的城市肌理。
3.2.2构架——绿色社区用地功能布局
绿色社区作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子系统,应融合到城市空间结构从分散布局向集中公交走廊式布局的转型中,形成各城市片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由公共交通网络连接起来的城市网络嵌套结构(图3)。通过空间整合与鼓励社区内外部各种产业多样化发展,打破僵化的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在控制性规划层级中,除必须单独设置的用地外,提倡其他用地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混合及立体化的空间利用,缩短工作、学习、休闲、服务和居住地间的路程,实现以短路径出行为主,从而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塑造了城市生活的魅力。
3.2.3控形——绿色社区空间形态控制
为鼓励公众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交通模式,街区尺度应满足人性化要求,避免形成以机动车出行为基本尺度的大街区,并与城市道路网布局结合考虑。根据国内研究,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规模一般以200m×200m左右为宜,对于步行速度(4-5km/h)较为合适。但仅以道路密度作为衡量地块大小的标准不太完善,还需考略公共交通使用的便利度。建立基于步行和自行车尺度的公交导向街区(TOD),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适当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进行紧凑式的开发建设,能够节约土地,并有效地控制街区规模和形态。
3.2.4择径——绿色社区交通系统构架
从某种程度上,交通系统的布局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土地开发模式,只有绿色的交通系统作为基础才能构建绿色城市及社区。鉴于我国小汽车使用的增长速度,我国交通出行模式急需转变,具体为:POD>BOD>TOD>XOD>COD,即步行交通优先于自行车交通,再来倡导公共交通发展,其次再考虑结合步行、自行车的公共交通发展和小汽车交通发展。在社区规划设计人性化的交通服务设施(智能化的自行车存放点等),鼓励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枢纽的服务方式,扩大公交枢纽的服务半径,从而节约高等级公共交通设施的建造,以较经济的公交设施服务更广大的区域(图4)。
3.2.5配器——绿色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要求人们机械地按照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进行使用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划的地方设施不可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绿色社区规划中突破传统“干人指标”对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充分分析社区性质、居民构成、社区规模,考虑市场规律、兼顾社会公平和就地平衡等原则“量体裁衣”式地配置服务设施。为了实现服务设施的有效利用,需要在绿色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创建良好便捷的联系路径。因此,基于如步行、自行车交通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基础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尤为重要。在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时,应考虑到居民与不同服务设施的心理出行距离及联系的可能性(图5),以已形成的、认同度高的、相对集中的服务设施区域为基础,延展布置各种等级规模的绿色社区及其他服务设施。
3.2.6增绿——绿色社区开敞绿地空间设计
绿色社区开敞绿地规划注重社区的自然生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在社区规划设计中与其他子项目处于同等地位,甚至优先于其他建设工程。构建多样性的景观,对社区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构筑绿色邻里模式,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留与利用场地内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创建生态协调区,保留、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自然演进过程。采用“立体绿化”,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设施上,通过人工改造和生态要素的添加与优化,改善绿色社区内的小气候。
3.2.7筑体——绿色建筑与街道界面
推行绿色建筑及技术,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减少土方量,考虑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注重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通过这些最基本设计手法,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能源消耗。此外,可采取一些积极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如太阳能集热装置、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装置、绿色屋顶,采用保温隔热、隔音、防辐射等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低能耗Low-E玻璃等。通过对街道空间的高宽比、沿街建筑立面、界面连续度、窗墙尺度等的设计可以创造宜人的街道空间,丰富街道的内容,提升街道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采用步行的方式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的排放,同时通过步行起到锻炼居民身体的作用。
3.2.8节源——资源及能源管理规划
绿色社区要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其中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可通过控制水量需求、雨水收集、废水处理再利用等方式实现。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逐渐采用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推广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绿色可持续能源,并通过技术和设备改进,提高能源的效率。
篇4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博爱县
Abstract: Taking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the paper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lanning,discussed the planning prinple, planning conception, planning layout,road system, public service system, landscape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in other areas.
Key words: new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Boai city
中图分类号: TU9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对推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起到积极作用。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强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全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三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五级”城镇体系,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在此背景下,博爱县根据省定政策,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在县域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试点规划编制及建设工作。 本文主要从规划技术方面,对新型农村试点之一的七方社区规划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随后全面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七方社区位于月山镇南部,博爱县城北部,北临文化路,东接团结路,西、南均临县城支路,交通方便,区位条件优越。临团结路现状用地为空地,西部大部分为两层民居,土地利用不经济,规划范围地势平坦,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自然坡度在0.3%左右,社区西部有运粮河南北向穿过。需要在七方社区安置的村庄有七方村、司中道村和苏寨村,其中七方村现状人口55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ha,司中道村现状人口为1054人,建设用地24ha,苏寨村现状人口1250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18.66ha。根据新型农村社区人口规模的预测,确定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人口为7000人。现状安置的村庄总建设用地82.66ha,七方社区规划用地11.33ha,规划后可节约用地71.33ha。
2 规划原则
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③集约用地、节约资源的原则;④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⑤分期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3 规划立意和布局结构
社区规划结构形似一个“领结”。17世纪中叶,法国上流社会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到19世纪末期,领结的末端变得越来越长,渐渐演变成领带,领结则逐渐变得不再流行,只有建筑师的社群继续佩带,因它是建筑师制服的一个重要部分。七方社区“领结”状的规划结构立意,预示该社区居民的高品质生活以及拥有的锦绣前程。
图1 规划立意与布局结构
社区在总体上形成“两心、一轴、两片、一环”的空间布局结构。两心:其中一心是指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组成的中心;另一心是指水域绿化景观中心。一轴:是连接两心的景观轴线。两片:围绕两心形成东、西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居住片区。西片区是围绕社区服务中心、广场、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片区;东片区是围绕水域绿化景观中心的居住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由一条景观轴(一轴)有机联系在一起,丰富了整个社区的视觉效果。一环:围绕两心的领结形状的社区级道路。
4 道路系统规划
社区道路系统分为社区级路、宅前路和静态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等)。根据人流方向及县城道路情况,规划采用自由式路网结构,由中部“领结”型的社区级道路,联系各个功能区和院落,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连接到县城道路上,形成通而不畅的道路结构,团结路开口为步行道,保障社区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宅前路尽量设置成环状,接到社区级道路上,尽端式道路利用地面停车场做回车场。
社区道路分为二级:(1)社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为6米,建筑红线不少于14米;(2)宅前级:路面宽3米。
考虑到社区私家车数量会越来越多,本次规划停车分为为地面停车和地下停车,每栋楼前都设置有停车位,车辆可直接到达单元门前,同时,考虑防灾的要求,规划利用社区的高层建筑基础规划地下停车场,战时防空,平时作为地下车库,东、西两边各规划一处,社区共规划1240个停车位,停车率为57%。社区服务中心前设置休闲集会广场,供社区居民使用。
5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社区配套管理用房结合中部的社区服务中心设置,内设收取奶站、物业管理、卫生所、图书室等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586m2。公共厕所均匀分布于社区中,左、中、右各设一处,社区服务中心北侧设置一处垃圾中转站(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合设型),环卫设施共计200m2。结合社区中心设置幼儿园一处,建筑面积2096m2,其它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14m2。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从而逐渐完善社区功能,并形成社区发展中心。
6 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社区景观设计将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相结合、局部景观与整体布局相结合,形成丰富而有特色的居住社区景观。 社区重点强化“两轴一带”,“两轴”即从东入口一直西延至运粮河,和西侧南北出入口之间的南北向景观轴,“一带”即沿运粮河景观滨水带。
景观轴上设置有广场、景观建筑、公共建筑等设施,使景观轴得以强化,两条景观轴交叉为视觉中心,即社区服务中心。沿团结和文化路以及运粮河为向北部层层升高的居住建筑,建筑体量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点联结合,创造出高低错落,错落有致和丰富的沿街天际线,沿文化路和团结路建筑底下2-4层为商业,商业氛围浓厚;社区内运粮河是社区内的一个自然生态绿化带,是社区居民可以休闲娱乐的滨河绿地。
社区环境小品规划集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于一体。各院落中的小品、雕塑既表现出院落的特征,又美化了居住环境,增强了院落的可识别性。社区硬地的铺砌方式,从色彩和质感上来限制空间,以达到丰富的景观效果。
7 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合我国农村发展实际的一种创新实践模式,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和解决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笔者以博爱七方社区为例,针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的原则、布局结构、道路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景观绿化系统中的要点进行了阐述和讨论,旨在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科学性,寻找一条有时代特色的农村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许洁,秦海田.“城市村庄”—城乡空间协同发展模式[J].重庆建筑. 2010(10): 10-13.
刘峘,何邕健,夏青.合作化思想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模式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7,28(2): 63-67.
孙杨,代晓芳.新农村“迁村并点”村庄规划探究—以平地、香云庄新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2):15749-15750,15780.
张研.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初探—以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黑山村规划设计为例[J].门窗. 2012,(5): 130.
文灵亚,蒋祖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思考[J].中外建筑. 2009,(2): 82-83.
方利原,傅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设计实践-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挖角乡为例[J].四川建筑. 2012,32(4): 31-33.
Study on planning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Take Qifang Community in Boai City for an Example
ZHAO Fang-fang WANG Shao-hui
Jiaozuo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Jiaozuo 454000, China
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资源配置;土地;新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of concern in this stag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ocial planning, not only conduciv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described as significant. This paper planning building new rural community in Henan Province,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mmunitie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nd Xinxiang City,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initial results obtained.
Keywords: new rural communities; planning; resource allocation; land; Xinxiang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河南省一直是走在全国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的前列,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意义
(一)优化村镇空间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
从河南省各地行政村构成和布局上看,普遍存在村多、型小、分散的问题,都缺少科学的规划,就村建村,自然形成。如果不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就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合理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稳妥推进撤村并村,将农村的路、水、田、林、村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可以集约利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尽快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变农村生产生活面貌。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要通过农业和农村经济加速发展,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不断缩小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尽快缩短与城市之间的差距。特别是近年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也为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带来了有利的契机,促进了土地的进一步流转,也为农村人口的重新整合布局奠定了新的基础。
(三)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在城乡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不断减少,受人口等变化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出现相应的缺位或难以形成规模,也给农村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农民难以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够形成相对集中的新的农民生产生活聚集区,公共资源可以实现整体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为更有效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目前农村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芝麻盐”,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建议
(一)提高规划意识
规划就是超前的谋划、计划,把理想的未来、美好的憧憬描述在蓝图上,通过努力逐步实现。一个人若没有规划,那么他的人生将是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一座城镇若没有规划,那么这座城镇的建设发展将是杂乱无章、裹足不前的。因此,要切实树立规划是城乡建设的龙头意识,坚持“富规划”,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精力做规划。建议政府对各乡镇新型农村社区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金,委托具有相当资质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按照各乡镇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编制社区规划,做到一处一景、一村一品。
(二)以集约利用土地为宗旨从区域角度来分析新村社区的土地价值,提高整个社区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在新村社区的规划中,要本着不同地段土地赋予不同使用功能的原则,使土地价值最大化;农宅占地的分配则应根据农户从业及兼业情况,综合考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有效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利用功能的调整,做到地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的价值。通过迁村并点,提高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对于节约的土地,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建设集中的工业园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进行商业开发,建设商业街,提高农村的区域地位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于新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注重挖掘不同地段的经济价值。
(三)注意对乡土文化的保护
新村规划应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既要与新村周围的自然山水环境有机融合,保护好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要注重延续地域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及乡村旧有的空间格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随着城市风貌的趋同,乡村担负着传承我国地域、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用,在新村规划中,应将对其地域、乡土文化仔细研究,反复推敲,并逐项落实到新村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活动场所设计以及建筑风格和功能设计之中。使新村既成为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出延续地域乡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
新村规划应尊重生态自然环境,与自然界和谐共生,包括合理的社区规划选址,适当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及日照间距系数等规划技术指标,科学的社区建筑规划布局,以及社区规划建设中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的步伐。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在这里“节约”并不意味着仅仅是节省,而应该是强调建设的效率,资源使用的合理性。要体现农村社区的发展效率,最大限度地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五)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1、加强服务设施建设
办公和报务用房是农村社区开展各种服务的基础,通过新建、改建、开发商提供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农村社区都有一处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包括“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民政和社会保障室、计生指导室、社区警务室、图书室、村民学校等基本服务设施和室外健身活动场所。同时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到农村社区兴建幼儿园、敬老院、卫生所、便民超市、餐饮店等社会设施,为发展社区服务搭好平台。
发展社区服务
建立健全政府“一站式”公共服务网络,整合政府各部门在农村的资源,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民政、劳动、计生、卫生、体育、科技、农业、金融、物业管理等部门全部进入社区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投入农村社区服务业,大力开展面向全体村民和驻社区单位的便民超市、农资农技、信息中介、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养老托幼、餐饮、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物资配送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以河南新乡为例看新村规划的初步成效
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农村新社区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表现为:
(一)增加了土地资源
新乡市农民户均宅基地为1亩左右,新社区户均0.6亩,建新拆旧户均节约用地0.4亩。旧村改造的土地首先用于复耕实现占补平衡,剩余土地的10%仍用于复耕,确保耕地不减并有所增加。2009年耕地面积达605万亩,比2004年增加25.6万亩。启动建设的36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近30万亩,节约率达40%以上。目前已累计拆旧宅基地1.17万亩,复耕1571亩。长垣县常村镇同悦社区由7个村整合而成,原来的村庄占地1604.55亩,新社区规划用地450亩,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154.55亩。
(二)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新乡市农村新社区住宅全部按照高标准设计,寿命至少达到50年,变过去的“一代人盖三次房”为“一代人盖房三代人居住”,既节约了资源,也节约了投资。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新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垣县的38个新社区共修建道路92公里,自来水系统14个,学校25所,标准卫生室22所,服务中心8所,文化大院11个,配套电力设施全部完成。在新型社区居住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变,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与城市趋同。
(三)提升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程度
通过村庄整合,打破了原有村组界限,实现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化,雨水经下水道及时排放,改变了农村以往“有新房无新村”和延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群众之间因建房高低不同、雨水流向等而引发的矛盾,也从根本上得到化解。
结语
综上,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关系民生和民心的大问题,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关于存进农村发展的伟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举措。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延信,闫辉,李伟毅.建设农村新社区――河南省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调研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10.15.
[2]李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30.
篇6
关键词:小谷围艺术村拆迁;公民权利;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师制度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广州小谷围艺术村拆迁事件
公民权利中的很多权利都体现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体现在城市规划的各个细微环节。同时,也正是因为很多规划工作者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忽视甚至无视公民权利,导致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以及管理中出现了侵害公民权利甚至是剥夺公民权利的事件发生。2004年轰动全国的“广州小谷围艺术村拆迁”事件就是其中的代表。艺术村的位置跟《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相冲突,最终将艺术村内已有20余栋别墅强行拆除。面对这种政府决定,艺术村的业主采取联名的方式,委托律师向广州市政府提出反对,但最终政府不顾业主的反对和拆迁造成的文化艺术损失,维持原有拆迁决定,强行拆迁。
二、城市规划造成的公民权利损失
城市规划造成的拆迁矛盾。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状况已经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有时候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些拆迁矛盾。城市规划是对空间资源的配置,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土地、房屋等物权关系。如何减少因规划的不确定所造成的公民和开发商在拆迁中的困扰,是我们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应该重点把握的问题。
城市规划对物权的忽视。城市规划编制实质上起着重新调整物权的作用。但是目前城市规划编制却存在很多忽视公民权利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在规划的编制阶段我们主要以用地功能布局和设施配套为中心,而对规划地块的原住居民利益很少考虑,对大片居民点拆迁的必要性,被拆迁地块如何进行安置等问题很少考虑;另外,我们一般只重视规划建设项目本身,而对因规划建设项目产生的外部效应很少考虑。
规划师的职责。在小谷围艺术村拆迁案例中,对于艺术村的定位和对艺术村原有建筑的历史价值及其城市社会经济意义的重视不足。在这个过程中规划决策者缺乏与艺术村业主的沟通,认为艺术村建筑有充分的拆迁论证。
三、公民对自我权利的维护
3.1目前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上面叙述我们知道城市规划处处影响着公众的利益,对于公民来说积极地投身到公众参与中是维护自身权利的需要;对于规划师来说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更好的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的需要。因此,公民和规划师都有责任在未来的时间内,让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性的需要
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处处影响着公众的利益,只有城市规划具有科学合理性,才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因为这样城市规划不能只由少数规划师精英决策,而是应采取扩展理性的方式,引入公众参与,集思广益,并将各物权权利主体的合理意见反映到规划制定中,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尊重物权的需要
因为城市规划编制涉及到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及空间发展等多方面政策的制定,牵涉到地产权、房产权、相邻关系等物权的变动,因此,在现状规划调研中,应了解规划对象的法律权属状况,并应听取原物权权利主体关于其所有或所使用房屋的情况介绍,如房屋的历史、对其生活的意义,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做出评价。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应向物权权利主体讲解规划背后的构思,让物权权利主体在城市规划未实施之前,就了解要制定的规划,为什么要制定规划,此规划主要调整哪些方面物权,自己受什么影响等,确保物权权利主体的知情权、申辩权。
(3)公共利益与公民权益博弈的需要
广州小谷围艺术村事件所涉及的广州大学城规划,正是因为没能正确运用公众参与程序,待规划制度后又不能够及时聆听公众的诉求,致使规划对地块现状出现严重失察。政府有关部门对艺术村实施拆迁的依据是经过200余位城市规划专家论证的大学城规划,如果论证会邀请业主代表参与,这个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
3.2台北市“社区规划师制度”
台北市自1995年起开始推动《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目的是由市政府提供补的规划设计经费,鼓励市民团体主动参与改造城市公共生活环境的计划。1999年台北市创设“社区规划师制度”,鼓励奉献热诚、熟知地区环境状况的空间规划专业者担当起社区空间营造经理人的角色。
社区规划师制度
角色定位 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自主性、专业价值观、对其服务地区环境具有相当深度的了解或地域情感的因素
工作范畴 (1)提供居民在地专业咨询服务;
(2)地区环境改造、都市更新课题咨询、发掘、汇整,与协助编写规划设计构想;
(3)协助社区编写《地区发展计划》;
(4)负责规划师专属网页的经营、维护管理工作;
(5)出席相关会议,担任市政府相关计画咨询顾问,参与都市发展课题研讨;
(6)观察有相当了解的工作项目。
对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而言,民众参与空间的改造工作,对于社区共识的凝聚、社区情感的激发、社区互助合作的培养等都有很大的益处。另外,可以起到民众对规划的监督和审核的作用。
四、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对城市规划和公众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目的在于提出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参与规划,对城市和社区的发展,环境的改善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对于城市规划来说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更好的体现公民的意愿,让城市更宜居,更人性化。
(1)培训专门的规划人员担任类似于“社区规划师”的工作,让公众参与落到实处。
(2)设立专门的公众参与工作室,安排专业人员提供详细、专业的公众参与咨询服务;对公众的宣传和调查等活动需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3)以社区为单位,提供与规划相关的论文、讲义、图纸等规划资料。
(4)对于规划进度和规划成果提供多渠道的咨询与展示,让公众了解规划,从而参与规划。
(5)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充分意识到参与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空泛或者失效的公众参与。
当城市环境、社区生活是公众共同努力所创造的,不再单纯是政府或规划师的责任的时候,公众就会自动的去珍惜和爱护城市,主动认养城市、照顾城市。如此一来,每个公众都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政府和规划师也可以减轻城市管理的重任。这样,规划就会更贴近于生活,服务于大众,城市就会更宜居,城市的明天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陈锦富,刘佳宁. 城市规划行政事前救济探讨[J].“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论文集,P385.
[2] 林莉红. 论行政救济的原则[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04,P27.
[3] 谢鹏程. 《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P65.
[4] 张松. 《城市规划法》修改的理论问题初探[J]. 城市规划,2000.03,P38.
[5] 仇保兴. 城市经营、管治和城市规划的变革[J]. 城市规划,2003.02,P14.
[6] 陈锦富. 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制度[J]. 城市规划,2000,07,P24.
[7] 陈斯喜. 论我国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J]. 行政法学研究,1995,01.
[8] 戚冬瑾,周剑云. 透视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从两个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案例谈起[J]. 城市规划,2005.07,P52.
篇7
生态社区是构筑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石,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创建城市和谐社区的设计模式,对城市生态社区的基本规划设计理念,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1. 城市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生态社区是综合社会、经济与自然的符合生态系统的,通过维持原有的社区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社区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社区。
1.1 内涵
实现生态社区建设,需要建立起更符合人性的社区规划全新理念,其基本性能包括: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条件,维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低资源消耗,充分利用再生资源;采用新型的自然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和生物能等,以及各种节能措施,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并利用生态技术实现“三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再生利用。
1.2 主要内容
生态住区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类型,规划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运用生态学原理规划使得住区的规划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协调,适应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优良并有完善的处理污染措施;采取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采取清洁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重复循环率;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有利于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2.1 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
住区规划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形特点,采取多种空间布局形式。采用“点.线.面”空间组合方式, 即由“居住区.组团一庭院”构成室外空间规划结构形式,形成多栋住宅组成点状组团围合空间结构,由公共活动场所组成面状空间,由道路联系线状空间。
2.2 空间环境的专项设计
住区空间环境专项规划包括:绿地、水系、道路、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要素。其中绿地规划包括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绿化平面布置形式。因地制宜结合坡地、洼地作为绿化用地,根据建筑布局、环境特点、居民生活要求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系统;将绿化、景观和居住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垂直绿化、屋面、阳台、地面多层次绿化方式;住区绿化提供社区居民交流休憩的共享空间;运用对景、框景造园手法,将装饰性绿地与休憩性、娱乐性绿地相结合,创造多种公共、半公共与私密空间环境。
2.3 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住区要求节约建筑能耗,采用绿色能源同时,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技术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住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住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生态住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生态住区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综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2.4 采用节约能源的设计方案
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合,减少空调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锅饭现象。在建筑施工期间,选择较少污染和较少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在建材选择方面,减少使用热带硬木,用塑料、再生铝材作代用品:注意材料的耐久性,如用花岗石铺地、水磨石地砖,减少材料的维护与更新:选择可再生型材料,重复利用资源:选择当地材料,减少运输能耗。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接收装置。太阳能、风能是绿色能源,充分利用这些能源也是绿色环保的内容:户型设计采用节能的户型,讲求自然通风与采光,自然通风良好的户型在夏季可取代空调的作用;采光设计也涉及节能,如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就能节约照明用电,采用绿色照明的节能灯;充分利用太阳能,有条件可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每户设计的热水装置与大楼太阳能热水系统相连接。全面的节水设计,如使用低容量抽水马桶,全面推行节水龙头;家庭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采用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的方式。
3. 结语
在我国,建设生态社区是一件顺民心,得民意的大事,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发展潮流的伟大壮举,我们要建立与推广应用与环境协调的技术支撑体系,在生态社区持续演变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永龙,武强.绿色社区的理念及其创建[J].环境保护,2002(9).
篇8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24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特征和类型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在理论和实践中仍有不同观点。《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将新型农村社区定位为从事第一产业农户的聚居点。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为农民提供的一个生活空间复合单元。一般认为,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指以分布于镇域范围的农村村庄居民点为空间载体,通过城乡规划指导,相关政策的控制、引导和激励,使得分布零散的村庄居民点向地域位置较中心、基础条件较优越的地方集并,最终形成具有规模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征
新型农村社区,应该是农村农民广泛的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公共设施及齐全、村民生活水平较高、居住外部环境优美、与城市协调同步发展的新型社区。由于其居住的主体是广大的农民,因此,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一般的城市小区。首先,新型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主要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应当体现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社区。其次,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村庄和村落的重要区别在于新型社区中配备了完善的公共设施,能够给社区的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再次,农村新型社区的农民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稳定的收入和精神追求。再次,农村新型社区存在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良好宜居、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最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应是同步推进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的进步,新型农村社区必须是与城市协调动态发展的新型社区。
二、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的内涵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传统的乡村村落改建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村社区,绝不是拆几间屋建几栋楼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完备的政策保障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着重从社区建设规划、农民权益保障、基层组织运作、多元资金投入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还是农民权益的保障。社区的建设绝不应仅仅停留在建楼盖房上,而是应从衣食住行诸方面的转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让他们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让农民过上像城里人一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内涵的生活。其次,必须重视社区规划设施建设。农民生活在社区中,不仅仅是一间屋子一张床,而且应有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完善的便民服务、金融服务、计生服务、环境卫生管理服务等,让社区居民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最后,最重要的,也是农村社区得以持续发展的,必须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社区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机制,农民才能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的维系,必须以有力的资金支持为后盾,因此构建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社区资金投入保障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分析与理性探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号召,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随着十后我国掀起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巨大风潮,广大农村地区新型社区建设的进度也得以不断推进,但是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缺乏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一个牵涉诸多领域、影响地域广泛、建设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政府政策支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长期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而目前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偏重于房屋建设,大拆大建,对短期内提升村庄形象的面子工程着重笔墨,而对于事关新型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却甚少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合理政府政策规划指导的资金投入将会陷入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性循环。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与现实需求脱节
目前,新型农村社区整体规划方向与现实实际需求脱节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于政府机关和领导政绩考虑,一些地方盲目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项目、盲目提高建设标准,甚至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争取上级政府资金投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手段,扭曲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意图。有的地方社区建设布局凌乱、不同功能用地混杂、生产生活相互干扰,农业养殖区与居民点混杂,影响社区村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低,建设滞后
我国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小型自然村为主,其特征即是分布零散,加上部分地区主要是山区丘陵地区地理地貌条件的约束,限制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教育、医疗、环卫等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水平。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山区因交通条件限制,城乡一体化尚未形成,即使部分通过政府强推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但是无法接受上级行政区域的辐射,教育、医疗、卫生等情况完全无法与新型农村社区相匹配。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的缺失
我国的农村乡土文化历来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社区规划设计者对村庄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知之甚少,盲目模仿或简单照搬城市小区的建设模式,不考虑农村的实际,导致原本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被磨灭逐步丧失,从功能上割裂了农村生态系统内部特有的联系。
四、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建设对策与思路
新常态背景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应坚持“新型农民主体角色定位――公共政策机制构建――社会保障、建设资金保障措施”为路径的建设思路,着重从长期公共政策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基层组织运作、地域特色发展等方面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一)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期公共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人口、土地、财政和社会保障政策是新农村建设及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与大拆大建不同,长期的公共政策是实现农民身份和地位真正转变的根本保障。注重发展农村社区的基础教育、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社会认知和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建设,为农民安居乐业提供综合性的政策保障,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规划政策,调整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量人文、社会、环境因素和地理条件。尤其是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早已形成了格局各异的地域特点。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当地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区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优先选择交通方便、位置适中、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的区域。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活休闲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建设为整合城乡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三)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政策,扩大投入,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是农村社区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途径。但是如何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唯一途径即使扩大投入,迅速促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主体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政策,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文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独具风土人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必须要考虑当地的人文风情,结合相关村落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文化,将社区经济、文化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衔接,形成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将传统的农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特色和亮点予以保留。条件适宜的地区,还可以结合自身旅游资源,发展地区特色旅游,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旅游业建设,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五、结语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能否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政策,并引导基层政府正确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系统化的新型农村社区政策保障机制,在协调各方利益的同时,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注释:
吴业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12.
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
篇9
关键词:保障房容积率 绿地率 配套设施 混居模式 日照停车位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国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住有所居”的目标,2011年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使保障性住房覆盖面积达到20%左右。保障房的选址及规划是保证中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的主导因素,保障房不能仅仅是小套型的房子,更重要的是一套生活解决方案——这才是“保障”之要义。本文就保障房社区规划中容积率、绿地率、配套设施、混居模式、日照、停车位等问题进行浅议。
一.混居配建还是集中建设
无论从吸引社会力量参建保障房方面考虑,还是从城市公共资源有效分配方面考虑,商品房配建保障房已成为许多城市积极探索的模式。然而在建筑设计界看来,配建这一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带来不同收入人群的混居生活方式,从城市规划学方面考虑,应该提倡“混居型”的居住模式,一是创造和谐社会氛围,避免让低收入家庭被再度边缘化;二是公平有效地分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三是高低收入家庭混居在一起,可以形成新的社区格局,提高社会效能。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保障房不宜集中规模建造,提倡“大混合,小分割”的概念,保障房不适合大量集中建设,可以在一个社区规划几栋相对独立的保障房。坚决反对做成小混合,即一栋商品房中有部分是保障房,这太不符合人们的居住习惯。建议可以在100户至300户之间为一个单位,并优先考虑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成熟的地段,这既能实现相对独立,也能与城市共融生存。
二.配套设施不应该成为短板
如果保障房仅仅解决了居所的问题,却因为位置偏远造成了交通、购物、教育、医疗等生活方面的不便,则反而给低收入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以上这几点便关系到保障房的配套设施问题,保障房由于其居住人口更为密集,加上居住者收入相对较低,决定了需要更为完善的社区及城市公共配套服务。目前许多保障房项目的社区配套本身就不够齐全,不足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甚至给生活造成负担,这无疑丧失了其保障的根本含义,光给一个孤立的住宅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降低被保障家庭的生活成本必须要配套足够的公共交通、购物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议按照千人指标计算配套设施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配套设施的齐备和完善。
三.日照标准的控制
能否在保障房设计当中,为保证功能性和集约性,适当牺牲日照标准,是广大设计师的困惑。有些设计人员认为不销售产权的租赁保障房从使用属性而言相当于旅馆建筑,居住者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可以分地域,分保障房类型适当放宽日照标准,以满足住宅的功能性和集约性设计要求。但作者认为虽然租赁型保障房的住户流动性大,但保障家庭中也有老人和儿童,住户是动态变化的,不能因某些一些人群的特殊情况而牺牲另一批人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商品房还是保障房,所居住的都是人,必须享受同等的住房品质,不能违背人的基本需要。
四.容积率过高并不划算
出于对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考虑,以高容积率换取更多的房源,成为各地建设保障房的普遍做法,一些地方,保障房小区的容积率甚至达到5以上,这只为满足硬性指标,它将带来居住质量下降、运营成本增加、安全风险加大三大隐患。许多保障房项目将建筑做成高层,但为了避免达到超高层标准,将高度恰恰控制在100米。把高层做到极致,实际上对居住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过高的人口密度居住者的舒适度很难保证,如果不能与商品房统一标准,很容易产生市政、交通等更多的社会问题;对于后期运营费用太高,包括电梯运行、自来水输送、供配电等市政配套;安全隐患过大,特别是对于高层消防方面,我国缺乏成熟的经验。那怎样的容积率才是合理范围?在建筑设计当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需要在建造运营成本和居住品质上达到一个平衡。应该根据每个城市的土地资源、气候环境、居住习惯、经济实力等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保障房项目的容积率不要超过3.5比较合适。
五.绿地率应该更高些。
绿地率是保证居住环境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家现行住宅建设规范,绿地率的底线为30%,目前并不是所有保障房项目都能够在绿地率数据上达标。与忽视绿地率、甚至人为降低绿地率相反,作者认为保障房恰恰应该更加重视绿地率的问题,甚至要比商品房提出更高的标准。因为保障房套型相对较小,即便是同样的容积率,其小区人口总量也要大大超过一般的商品房小区,因此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反而更高。同时建议保障房应该尽量选址在城市绿化带或者城市花园旁边,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弥补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六.停车位布置问题
在当前的保障房安居工程当中,包括产权可销售的限价房及经济适用房,一方面由于针对人群覆盖了城市中等收入人群,另一方面被保障家庭的收入存在动态增长的可能,因此提前设计停车位便成为规划设计当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地下停车位的建造成本过高,一些保障房项目在楼与楼之间塞满了停车位,挤占了居民的活动空间、绿地面积,这样的设计非常的不合理。但是地下停车位的开发,可以节省地上空间,让容积率本来就偏高的保障房社区获得更高质量的社区环境。
篇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创新局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注重城市文化建设的理念初步确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历史文化地区抢救性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然而,我国的城市规划仍然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发展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现有的城市规划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新发展。第一,经济和文化,一手硬、一手软。在城市发展中,过度强调经济发展,不惜毁坏历史文化资源。因而,城市规划往往是服务于经济,而不是为居民提供便利。第二,建筑设计日渐西方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城市设计全盘照抄或者模仿西方设计风格,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使得城市特色日渐丧失,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在城市规划中,轻视地域特征、自然特征、文化底蕴,促使城市形象同质化,个性化明显缺失,降低了城市的内涵。
(2)民族特色缺失。
进入新世纪,西方社会凭借其科技、经济优势,给我国城市规划带来巨大冲击,加剧了本土文化的消解,使得城市规划中文化发展的话语权逐渐丧失。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城市规划中商业化、娱乐化、庸俗化的趋势日渐凸显,把城市地域特色抛之脑后;过度强调娱乐休闲,以致各种形象建筑拔地而起,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不重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为了商业开发,肆意破坏文化资源,使得城市本土特色日渐势微;各地的城市规划纷纷要打造东方巴黎、东方迪拜、东风纽约等。在此理念指导下,各地城市建筑多为欧美、澳洲、罗马风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属于中华民族的特色正在消失殆尽。
(3)历史遗迹保护乏力。
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迹,是城市规划的应有之义。但是,出于经济因素考虑,很多城市往往热衷于新建文化项目,发展文化旅游,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对于一些没有明显经济收益的历史文化遗迹,置之不理,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将其现代化改造、拆除。如张家界装电梯、南京梧桐树事件、武当山“太子养生堂”改造为宾馆等。不少城市兴建大型文化娱乐设施,而在老城市改造和维护上不愿进行投资,或者进行一刀切的拆除,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建筑不复存在,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总起来说,一边是历史文化地区被夷为平地、居民被迫背井离乡,一边是商业娱乐地区大面积扩展,这种鲜明的对比破坏了城市固有的文脉,导致了城市功能的单一化。
2文化发展策略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强化文化发展策略,对于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品味、加快推进人文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以城市设计、城市、社区等层面为切入点,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城市文化规划的有效路径。
(1)城市设计方面。
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赋予了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发展策略具有深刻的艺术性,将其与城市设计结合,能够增加城市的魅力,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活水平。同时,把文化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中,能够塑造优美景观,打造多功能的公共空间,符合城市规划中环境美的要求。因而,把文化发展策略融入城市规划,是倡导人文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回归城市美学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把服务于整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城市中心区域发展相结合,采取集中发展的策略促进文化区域的形成,促进其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如北京的商务中心区域,集商业、文化、公共休闲、绿化系统等于一体,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竞争力。另一方面,在社区的文化资源,采取分散发展的策略促进广覆盖文化区域的形成,满足居民步行范围内的文化需求,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凝聚力。总之,文化资源的布局,必须依据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推进网络化布局的形成,不断完善文化空间网络,以文化特色助推城市经济发展。
(2)城市方面。
文化发展策略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就是城市,涉及基础设施的标准、规范。因而,把文化发展策略融入城市层次,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人文城市新理念,更加注重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区、产业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活动,着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城市软环境质量;二要制定科学的文化发展政策,以文化旅游、城市公园、公共艺术等的发展,提升城市品味;三要科学合理分布文化设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推进城市设计完善与创新,把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当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要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构筑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激发公民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3)社区方面。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发展策略融入社区层次,是“自下而上”城市规划的重要体现。一要深入实际搞调研,了解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培育社区大局意识。在社区规则中,注重公共文化设施,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二要强化文化组织与社区的交流、合作,整合文化资源,积极举办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升社区生活品味,增强社区的生机活力,打造特色文化社区;三要积极举办社区文艺活动,如社区歌唱比赛、体育比赛、读书会、晚会等,多举行历史文物资料展览,深入开展社区评优评先活动,促进文体发展与社区规划相融相通;四要打造社区生活性商业街,改造提升社区对外形象,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规划设计,赋予社区更多地实用特征、人文特征。
3结语
- 上一篇:工程施工节点
- 下一篇: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