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计算机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当今我国社会的日异月新,如果说一个企业没有建立具有先进及高效的管理体系,必然在社会激烈的良性竞争环境中处于劣势,如若再不思进取早晚会失去现在赚得的市场。所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从容得面对市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今我们正处在网络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处理信息的方式及其手段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给建筑施工的管理带来了方向和便利,如果一个建筑企业不能很好的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那么这个企业就没有优势可言。一个企业在制度上的建立以及信息化的管理程度可以作为一个的强大的后台供管理者去决策,因而它也能作为一个较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去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

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能否做到效率高及安全可靠的进行生产施工,这就需要有详细的计划表和合理的施工组织,因为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存在不足的特点,如果能够利用计算机管理机制到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去,就能提高施工的效益和安全性。为什么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呢?

(一)建筑工程生产空间不断变化

建筑施工工程常常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说产品的固定程度以及整体的难分等等特点,你会发现施工是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建筑工程的施工的空间也会随着施工环境的改变或者施工内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施工生产和施工管理是不可分开的,所以为了适应新的条件,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案和现有的施工生产条件相匹配[1]。

(二)建筑施工工期较长

建筑施工的工程中,任何一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工期几乎都比较长,最短的一项工程至少也要经过四个季节的时间之久,由于四季的更替导致气候的变化的特点,建筑工程的施工大多都是出于露天下施工,所以受四季气候交替的影响较大。这是,可以根据建筑工程庞大体系的这一特点,可以采取对工程进行平行流水方式作业或者进行多层次的交叉式作业从而达到缩短建筑施工的工期的特点。然而这种较为繁杂的施工方法就更加需要制定好详细的施工方案以及组织计划,这样子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工种以及施工方都能严格地根据拟定好的计划去执行,彼此之间还应该密切的进行配合。

(三)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复杂性

现在建筑的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及其复杂性程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成熟增大。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程度就需要项目处于施工过程中每个工种之间都要应用各自做到专业化并且做到相互之间的协调。为了达到建筑施工各种目标类似优质和快速以及节省等等目标,就必须应用并且掌握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在进行建筑管理过程中合理利用计算机管理的技术,把任何一项项目工程认作一个不分割的整体,按照拟好的计划有序的管理和组织,以此同时再利用计算机管理网络一种先进的反馈功能进行辅助管理,这样才能对施工管理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合理的调整[2]。

三、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多方面的应用

利用计算机对建筑施工进行管理涉及到生产作业的方方面面,所以探索怎样运用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提升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推动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进步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计算机的技术多应用在建筑的材料方面的质量检测中,如此能够真正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关以及环境的改善。现今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检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计算机强大的统计查询功能

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查询功能非常的快捷,混凝土的材料检测得到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管理,试验室内的管理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得到的数据迅速的计划的分析和评定建筑的材料质量的好坏,从而可以快速的帮助建筑的主管部门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测和调控。

其次,计算机可辅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经济性都直接的影响到建筑成果的质量以及成本的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的实验室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力求设计出一份具有合格率高且成本比较低的混凝土配方,这同时也是这些年来施工的领域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实验室操作人员可以结合自己多年来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的经验和参照以往的数据等等资料,将原料的信息和混凝土的多种配合比及其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在计算机上建立起一个数据健全的资料库,在今后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套用”该计算机上存储的配料库,就能方便今后能够设计出适合的配比[3]。

(二)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建设工程监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工程监理是安全施工的一个严格的控制和检查者。这几年,我国在建筑工程出现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在建设的监理事业方面的发展也随之加快,而且逐步和国际接轨。建设工程的监理事业的监理总控制的重要目标强调和要求了在进行监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但是传统以手工的方式来进行监理的方法已难以符合新的要求,所以应用到计算机的辅助建设来进行监理慢慢的将传统的方法替代。计算机的辅助建设监理可以较好将监理的工作效率及其监理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可以说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的监理手段。就比如在质量的控制方面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建立一个原材料及其设备的台账,利用该管理系统来对质量进行统计及分析,如果发现有问题就能很快的解决,真正做到严把原材料的质量关,在进行评定工程的质量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相关的管理信息的软件较为准确的自动输出得到的验评结果从而尽量避免人为所造成的误差,而且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建立一个健全的质量信息的数据库,方便今后进行查询及调控。

(三)计算机管理的信息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工程的项目审计

为将投资的利用率提高,如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审计工作,就必须要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且进行一定的完善。而要想提高工程的效率使审计工作实现现代化就是重要的举措。伴随着计算机各项技术迅猛的发展,计算机已经真正地广泛应用于到工程的设计和办公自动化和自动控制等方面上,而且实现的效果很好。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审计系统的设计。建筑工程上的审计系统主要是完成对待审计工程的一个投资决算及其和其它相关的工程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利用计算机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进行定额的管理和数据代码的管理,这其中也包括对工程的数据库和模型库进行管理。

四、结语

总之,建设工程在进行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成熟的掌握好计算机技术的辅助就能很好的解放手工计算和施工人员个人的管理方面上的强度,而且还能够避免因为认为的计算错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样子才能使每个环节和方方面面能够有序合理的进行施工作业,并且能够以最大限度使项目的价值得到显著的提高。计算机的管理主要是应用其本身的各种具有优势的功能在施工方进行检测和管理,辅助管理人员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宏观地调整并且进行大大小小的决策,这样子即大大的缩少了分析和决策的时间。准确性更高,使施工管理能够更加有效合理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富仲.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用[J].施工技术, 2003,(1):123-127.

篇2

关键词:工程信息模型;建筑施工;4D系统

4D信息模型能够将建筑施工的人力物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进度等要素进行可视化的模拟,这样就能够方便工程管理者全面的加强对建筑施工的过程的控制。

一、基于IFC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

(一)工程信息模型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获取建筑工程的各方面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因而建筑行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以发展必须充分的掌握工程信息。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就是在这个新的形势之下产生的,它的出现能够很好的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是将工程信息进行整理,并且根据IFC的具体要求,以建筑几何模型为前提,建立的一种工程信息模型。这种工程信息模型实际上是对工程信息的整合,并且在整合的时候与几何信息结合在了一起。这个模型的建立利用了Express数据定义,这种语言定义实际上是符合IFC标准的。工程信息模型模型涵盖了工程信息的多个方面内容,例如建筑所需材料和工艺,工程建筑构造、管理人员等。在信息整合的时候,应用了模板化的方法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这样一来所有的工程信息可以在信息模型上的得到归类和整理。由此可以看出工程信息模型对于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工程信息模型将工程信息制作成了成了一个数据结构,这样就能够提高计算机数据分析的效率。

(二)模型数据管理平台

模型数据管理平台在工程信息模型数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负责将建筑工程信息的读取出来,并且将原有的信息进行加工。换句话说模型数据管理平台实际上是对数据进行加工改造的平台,因此它对工程信息整个有着重要的意义。模型数据管理平台在读取完原始的工程信息之后,会对所得的信息进行提取然而进行分析。如果工程信息模型出现需要修改的地方,数据管理平台还负责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另外,它还能将几何图形完整的显示出来。平台在解析原始数据的时候,会运用到IFC文件将数据进行详细的语义解析。这种解析器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它可以将数据逐步的进行解析,这样就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解析完整之后会出现相应的结果,并且最后还能够将这些加工后的信息之间建立一种层次关系。模型数据管理平台在显示几何图形的时候,对于简单的图形能够直接生成对象,如果遇到较为复杂的图形,例如三维实体,则应该利用专业的工具对实体进行解析。除此之外,模型数据管理平台还能够保存工程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定期进行访问。

二、基于IFC标准的建筑施工4D管理系统

工程施工的过程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在获取建筑工程信息的时候如果利用3D模型则很难将工程信息完整的读取出来,特别是对不断发生变化的工程施工过程而言,由于其是动态的,所以以往的,模型不能够将其完整的模拟出来。所以为了能够将施工过程完全的进行模拟,需要转变技术,采用4DCAD技术。这个技术相比3D模型技术而言优势明显,因为它能够将工程现场的情况用模型表现出来,包括工程现场的建筑物和当地一些基本信息,另外,它还能够将建筑施工进度计划书与其结合在一起,专业施工单位可以对计划书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4DCAD技术的应用可以方便管理者了解工程的进度影响因素,因为它能够将施工进度和工程其他要素结合一起,例如工程所需的成本,建设中耗费的材料和设备,施工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等。管理者再掌握了工程进度变化信息之后,可以尽快的做好调整工作。

在对4D技术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建筑施工的4D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调整了三维模型以及工程信息数据结构,这样一来相比以往管理平台这种管理系统能够完全符合IFC的数据定义要求。如图所示,4D管理系统的架构。IFC-4D管理系统主要有管理信息模型和平台、施工4D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数据库构成。

(一)建立4D信息模型

4D信息模型的建立需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建立3D建筑模型。在创建3D模型的时候可以直接从3D建筑系统之中创建,也可以利用专业的建模工具建立模型,两种方式都能够创建出3D建筑模型。在系统中提供了基本的构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建立模型。第二是建立施工过程模型。工程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并且其实动态的一个过程,影虎在创建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过程分段,然后利用WBS编辑功能对其进行修改。第四是4D模型的建立。用户可以完全利用系统中的工具完整工程构件操作,因为系统有4D的信息模型自动生成的功能。

(二)施工信息集成和管理

建筑施工信息的集成和管理中数据管理库、信息管理平台以及数据交接口三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施工管理数据库主要的功能是对建筑模型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收集、保存以及管理。由于获取的工程信息数据结构并不简单,为了将数据结构简化、直观,系统加强了对工程信息的处理能力,全面加强对工程信息的管理和处理的能力。施工管理信息平台则是实现工程信息加工的地方,它能够将信息进行集成并且进行整理,确保数据之间的关系准确性,并且能够加强管理数据库的维护。数据交换接口主要作用是用于交换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数据。

(三)建筑施工4D管理系统300

建筑施工4D管理系统是一种模拟工程现场施工的工具,它实际上能够为用户提供实际工程4D模型管理功能,因此用户可以利用4D管理系统了解和掌握施工的具体情况,例如工程进度、施工现场信息等,由此可以看出4D管理系统实际上是方便用户通过模拟的方式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各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利用4D管理系统,能够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管理。通过了解模型施工进度,来调整方案。另外,它还能够将施工过程模拟出来,将施工现场的人力、物资、机械设备等要素集合在一起,利用模型模拟的方式在界面上反映出来,并且建筑施工4D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动态资源管理功能,并且能够通过4D系统加强对现场工地的管理。

结束语

总之,基于IFC标准以及信息模型之下的4D工程管理系统能够将工程施工的信息进行集合和整理,让用户了解到施工的进度、资源以及现场的布置,这对提高施工效率而言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云贵.基于国际标准IFC的工程建设信息共享[J],工程建筑,2005(2)

篇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施工

1、项目管理概念

项目管理是为使项目取得成功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具有项目的一次性、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及项目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性等特征。项目的一次性.要求项目管理的程序性、全面性及科学性。主要是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

2、施工项目管理阶段划分

2.1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以项目经理为主,与企业经营层、管理层和业主单位配合,对施工图纸进行最终修改,确认,作为今后施工,阶段验收的依据;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主要工作如下:

组建项目经理部;根据投标书和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设计,主要是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等;进行施工机具与材料的准备、技术资料的准备;进行施工现场准备。

2.2 前期施工阶段。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进行施工;完成所有桥架、保护管、穿管、放线、预埋的工作,所有线缆须作好文档,线缆两头须作好标识,且标识要牢固;所有预埋件,其尺寸、安装高度均须符合相关器材,设备及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3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依据各子系统设备安装图、接线图表以及相应的设备安装手册,同时对照线缆标识记录表进行接线和设备安装;子系统的测试及单体调式;系统联调或系统集成。

2.4 系统试运行阶段。各子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适当调整相关参数,使各子系统进一步达到最佳运行效果;修改、进一步完善各专业文档;实物交接,系统交接,竣工文件的编制,组织正式验收工作;移交竣工文件,进行财务结算。总结工作,编制竣工报告;办理工程交付手续;系统试运行一定时间后,及时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等级评估。

2.5 售后服务阶段。对业主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客户联系,技术咨询和服务,提出需进一步完善、增加之功能;按合同约定,及时回访,认真听取使用单位意见,总结经验教训,观察及分析使用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和保修。

3、施工项目管理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安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

3.1 建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采用竞争的方式选聘称职的施工项目经理;根据施工项目经理组织原则,组建施工项目管理机构,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制订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3.2 进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进行工程项目分解,形成施工对象分解体系,以便确定阶段性控制目标,从局部到整体地进行施工活动和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绘制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图和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信息流程图;编制施工管理规划,确定管理点,形成文件即施工组织设计。

3.3 进行施工项目的目标管理。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有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实现各项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所在,因此应当坚持以控制论原理和理论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即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施工现场的目标。

3.4 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是施工项目得以实现的保证,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和技术。主要内容如下:

分析各项生产要素的特点;按照一定原则、方法对施工项目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对配置状况进行评价;对施工项目的各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3.5 施工项目的文档管理。作好合同管理;以台帐管理各种文档、资料;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

4、施工项目管理组织

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应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项目经理一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第二层: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专业技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第三层:各专业技术工程师、质检员、安全员、采购员及材料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完成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5、施工项目管理的建议

①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在工程实施的前期和验收、交工与结算阶段。而任何一个施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有突发事件和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项目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统筹安排、灵活应变,确保能及时处理好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一个出色的项目经理不仅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应具备预计问题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驾驭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能力,项目经理应是技术型的管理人才。

②项目经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统筹安排、合理调度。随时制订、调整阶段目标,以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明确参与工程实施相关人员职责,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提高团队作战意识;坚持公司和员工利益一致原则,权利和责任统一原则,上级、下级承担连带责任原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考核人员,锻炼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公司整体实力。

篇4

暖通故障主要是由于业主进驻后对暖通系统的私自改装和暖通工程施工过程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因此,要解决暖通故障,就要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暖通工程的监理工作,从而能够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隐患,与此同时要对其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暖通工程质量,减少暖通故障,对于加强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暖通工程的施工信息库。通过对信息库的记录来加强暖通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能够更好的保障暖通工程的质量和提高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的最为先进的质量控制点是基于知识库的质量控制点设置,其一般设置流程首先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来确定工序衔接及并行工序,然后通过在以往工程施工数据知识库中检索出的,相同类型的工程质量控制点作为基础模板,以质量通病知识库、质量事故分析知识库、以及项目特定要求列表作为支持,按照其所设计的质量控制点判断选择规则,在所选模板的基础上,增加和删除控制点,完成新项目质量控制点的初步设置,再用国家规范、技术、以及质量标准来检验设置其结果是否达到要求。也就是说,在确定基础质量控制点后,可以按照以往工程质量控制点的监督管理办法,数据库的内容及新工程特点,来制定出新工程质量控制点监督管理办法,再将新工程完成后的各种数据进行入“库”登记,当新的工程在完成各种数据入库以后,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点就可以说是完成了,这样就能够使得在下次施工的时候按照此流程来进行。这样就能够按照以往的工程数据库的内容,再结合新工程的特点来制定质量控制点的监督管理办法,从而能够更加有力的保证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人们财产的安全,满足民众的供暖需求。

二、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要点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居住环境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供暖工程的要求也就随之不断的提升,虽然现今暖通工程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民众对住宅的装饰程度要求却在持续,这样就使得在地暖维护上显得比较的困难,因此供暖企业在专业技术上要进行全方面的培训,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下面就简单分析下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要点。

(一)施工要点

1施工材质要点。在进行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第一要点就是施工材料质量一定要过关,在进行支架的制作以及安装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吊杆、型钢是否符合规格,是否达到质量的标准,支架是否能够承受管道或者其他设备的承载力,还有就是关于各个设备与其他大型的管道吊架在安装上是否稳固,在防腐处理上是否达到标准,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竖向空调管道都有防滑支架。这样才能保障暖通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在进行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时,不但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规定来监督保证施工材料质量,还要保证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技术质量,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在现场的监控以及监理。

2施工技术要点。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技术质量能够严重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现阶段大多数的暖通工程在施工中采用的是风管组成的通风系统,这就要求安装的水管必须尽量平直,弯头处要求尽可能地减少空气停留,避免建筑的变形并且在材料上采用缝接软管。在安装风机盘管阀门以及过滤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装在积水盘以内,这样有利于检修时排水。

(二)要点分析

为了满足人们的供暖需求,降低经济消耗,现阶段我国很多的民用建筑采用的大多数是体温热水地板供热系统,对此系统,在施工中主要注意以下两点。1减少无效散热,增强供热质量。为了减少无效散热,增强供热质量,可以在选取建筑材料时选用高热阻的挤塑板,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地热向下层户以及外墙的散热,一定要注意的卫生间的管道铺设,切记将防水层作在地热层之上,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止防水层失效或者污染扩大。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管道放水,当体温热水地板在受到积压和冲洗后,一定要及时将盘管内的水全部吹出,以防冻坏管路,因为在冬季施工的时候,低温热水地板在受到试压后,盘管内所存的水就会积压在管道中,一旦水不能够泄掉,就很容易导致水结冰而破坏整个加热系统。

2增强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可以将盘管外穿波纹管使用在加热盘管与分水器的连接处,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加热管密集处的混凝土的膨胀裂缝和加热盘管的氧化。与此同时,还要对地面供暖的砂浆进行蓄热,这样才能够保持好水泥沙浆的强度,并且水泥、水以及沙子的调和比例,沙浆内的气泡以及水的比例,以及沙粒的规格都是能够影响蓄热强度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水的流出和气泡的排除能够影响建筑表面的强度,因此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调配,保证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施工合同 风险分析 对策措施

任何一项特定的经济活动都包含两个最基本的元素:风险与回报。风险是指在从事某项特定活动中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自然破坏或损伤的可能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现代工程体积大、结构复杂、技术和质量标准高、施工周期长、工程价值量大、合同价格高、合同条款涉及面广,受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和自然条件等的影响较大,工程施工过程中内外干扰事件多,使施工合同变更极为频繁。因此,对于从事建筑活动的承包商而言,在任何一份施工合同中,常常隐藏着许多风险,只要施工合同存在,就有风险,没有不承担风险的绝对完美的合同。目前在我国,由于建筑市场不规范,合同约束力不强,工程管理水平较低,合同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等原因。严重制约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对工程经济和工程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降低施工中的不利影响,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必须懂得风险防范的意义和本领。但是,风险防范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的复杂性来自施工合同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不能透彻地进行施工合同风险的分析,就不可能对风险有充分的准备,进而在合同实施中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作为充满风险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将如何防范风险作为一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重点加以对待。

一、建筑承包商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任务

风险管理是衡量承包商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以合同作为行为准则,加强合同风险管理,用合同指导工程实施和工作,可以减少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加强责任性,能更好地、准确地计划和安排工程施工,也可以很好地防范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同风险控制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合同签订前的全面分析预测。在合同签订前必须充分考虑合同一经签订和付诸实施会有什么后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合同条款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工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种类,风险发生的规律,风险的影响,承包商要承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各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施工过程中合同发生变更的可能性等等,作全面准确地分析和预测。

2.确定不同合同条件下的法律责任。应注意同一种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合同环境中可能有不同的风险。例如:合同计价方法、计量程序、进度款结算、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等之间内在的联系是否合理,有无缺陷和矛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合同实施中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情况发生应如何处理,本工程是否过于复杂或范围过大,超过自己能力,自己的资质等级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完不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对方如果完不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

3.对风险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预防。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风险有充分的准备,能最有效地控制导致风险的事件,考虑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保证合同顺利履行,若风险发生应采取什么措施予以防止,或降低它的不利影响,如何为风险作组织、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准备,如何进行有效的工程索赔等等。

4.合同实施时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在合同实施中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风险发生,即能进行有效的处理,能够通过风险责任发挥其工程控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如:采取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措施,防止或避免风险的发生;通过分包、联合承包、购买工程保险等方式有效地转移风险,争取让其他方面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降低风险的不利影响;在风险发生时进行有效的决策,对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等。

5.掌握承担合同风险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风险责任与权利相平衡,风险作为一项责任,它应与权利相平衡;风险责任与机会对等,风险承担者应能享有风险控制获得的收益和机会收益;风险承担者应具备承担风险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符合工程惯例,惯例一般比较公平合理,能较好反映双方的要求,同时,合同双方对惯例都很熟悉,工程更容易顺利实施。

二、建筑承包商防范施工合同风险的对策探讨

施工合同的标的是各类建筑产品,合同的内容约定、履行管理都很复杂,任何一份施工合同,总有风险存在,施工合同与效益、风险密切相关。对于现代建筑企业而言,没有不存在缺陷和不承担风险的合同。因此,对分析出来的施工合同风险必须进行认真的对策措施研究,这常常关系到一个工程的成败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任何承包商都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合同风险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采取有效的策略回避风险。在报价时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对风险采用一些相应的报价策略。首先,提高报价中的不可预见风险费用。对风险大的合同,承包商可以提高报价中的风险附加费,为风险作资金准备,以弥补风险发生所带来的部分损失,使合同价格与风险责任相平衡。其次,采取一些报价策略和技巧,降低、避免或转移风险。第三,在招标文件允许的条件下,在投标书中使用保留条款、附加或补充说明,这样可以给合同谈判和施工索赔留下伏笔。第四,对某些存在致命风险的工程拒绝投标。

2.通过合同谈判完善合同条款。合同双方都希望签订一个有利的、风险较少的合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实现双方责、权、利的平衡和合理,减少或避免合同风险,是施工合同谈判的重点。合同双方通过合同谈判,完善合同条文,选择合适的合同类型,使合同能体现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平衡和公平合理,这是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对策。

3.购买保险,分散和转移风险。购买“建筑工程一切险”、“施工设备险”、“第三方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是承包商转移风险的有效措施;通过与其他承包商建立联营体,联营承包,共同承担风险,将自己的风险分散;将一些风险大的分项工程分包出去,向分包商转嫁风险。

4.创造条件充分合理利用风险。风险与赢利机会并存,风险大,合同价格就高,赢利机会就大。因此,在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采取技术、经济、管理和组织的措施,提高施工合同风险的预测能力、应变能力和对风险的抵抗能力,消除和降低风险,获得超额利润。

5.进行良好的工程索赔管理。工程索赔是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根据法律法规、合同规定及惯例,合同一方对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是属于合同双方造成的,且实际发生的损失,向对方提出给予补偿或赔偿的要求。工程索赔是承包商保护自身权益、增加工程收益,补偿由风险造成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在合同的形成过程中,上述这些针对风险的措施,在选择上不仅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且有不同的优先级别。在选择时,一般应考虑如下的优先顺序:第一,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这是在合同签订前首先考虑的对待风险的措施。特别对合同明确规定的一些风险,例如报价的正确性、环境调查的正确性、实施方案的完备性、承包商的工作人员和分包商风险等。第二,转移和分散风险,购买工程保险。采用联合体或分包措施分散和转嫁风险;通过购买工程保险,部分地转移由保险合同限定的风险。第三,报价中提高不可预见的风险费用。第四,通过合同谈判,选择有利的合同类型,修改合同条件。第五,通过工程索赔弥补或降低风险损失。

篇6

[关键词]:施工合同作用 法律问题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发包方(建设单位)和承包方(施工人)为完成商定的施工工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主要作用是承包人据此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同时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工程建设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是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最直接依据。因此,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合同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施工合同在签订和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

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作用

1.1合同是工程施工的依据。施工单位要按合同的约定编制报送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计划、资金使用以及竣工结算等各类报表,同时要依据合同约定购买工程材料、设备等,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

1.2合同是工程索赔的依据。合同索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于业主违约引起,主要指业主未按合同约定完成应该完成的工作以及未能按时拨付预付款、工程款、拖延图纸审批以及未按时对承包方提出变更、索赔的答复等;二是由于工程本身变更引起,如工程量的变化、材料价格变化、现场签证等;三是由于施工条件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引起,不能进行施工作业。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务必明确上述三个方面的约定,防止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1.3合同能够有效转移企业风险。《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中有违约、索赔、争议、保险、担保等条款,如将这些内容纳入合同条款,就可将业主违约、工程变更以及自身在施工中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等方面的风险向业主或第三方转移,使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2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2.1合同内容的严谨性和合法性

2.1.1确保合同措辞的严谨性。目前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普遍采用建设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有的使用业主与承揽方协商起草的其它合同文件。如果使用由业主与承揽方协商起草的合同文本,应对关键词和关键语句含义要表达清楚,避免在理解合同条款时产生歧义。

2.2.2确保签订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主要条款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反映了当事人的诉求,工程合同价款中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关系到有关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各项条款,在订立合同时应考虑全面、细致,避免产生责任不清问题。

2.2审查发包人和分包人的资质和履约能力以及信用情况

施工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对发包人和分包人主体资格的审查是签约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订立合同时,应先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否取得相应的经营资格、是否有政府对项目的批准文件、招标计划是否得到批复、签约代表人是否得到授权等,同时还应了解发包方的履约能力和信用情况。同时,对分包方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分包单位不履行、没有能力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给施工总包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2.3施工合同主要条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3.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住所(注意住所地和注册地是否一致,如不一致的应注明)、法定代表人(人)、电话、传真、邮箱地址等联系方式应详细明确。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一定要用全称并保证准确。如授权人签订合同,应要求对方提供由合同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避免以后造成纠纷不认账的情形。

2.3.2对工期的约定。实践中关于工期的争议多因开工、竣工日期未明确界定而产生。开工日期有“破土之日”、“验线之日”或“合同签订之日”之说;竣工日期有“验收合格之日”、“交付使用之日”、“申请验收之日”之说。无论采用那种说法,均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约定,并按规定办理开工竣工手续。对中间交工的工程也应按上述方法作出约定。

2.3.3对工程质量的约定。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的规定,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因此,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参加验收的单位、人员、采用的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须签署的文件以及产生质量争议的处理办法等。

2.3.4对工程造价的约定。施工合同中,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和付款方式因采用不同的合同形式而有所区别,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结算,需双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于工程款(包括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竣工结算款、保修扣留金等)的拨付,需根据付款内容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如果是单价合同,应注明单价和总价,如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单价或总价发生变化的,必须明确变化的计算依据或计算方法。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明工程价款支付方式及支付时间,保证施工企业能以最快的方式回收资金,保障工程项目资金投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工程施工合同最常见的纠纷是对工程造价的争议。由于大部分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可能避免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材料差价等问题,所以难以做到“一次性包死,不作调整”。因此,合同中必须对价款调整的范围、程序、计算依据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价格的签发确认做出明确的约定,为竣工结算的顺利进行提供依据。

2.3.5违约责任。在合同内中应明确约定违约行为情形、如何计算违约金、怎么计算损失额以及违约达到怎样的情形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等。

2.3.6解决争议的方法。在洽谈合同时,双方当事人应约定解决纠纷的方式。首先,要明确约定是通过法院还是通过仲裁解决纠纷(只能二选一),其次,如果约定通过法院解决纠纷,应明确通过那方的法院解决,目前我国法律只允许选择合同当事人一方法院、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不允许选择级别管辖。

2.3.7当事人其他约定。除了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和法定义务外,双方还必须履行合同的附随义务,比如声明保密、声明真实等。

3施工合同管理措施

为加强合同管理,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强化合同意识,谨慎签订合同。应加强合同管理教育,建立全员合同管理培训机制。合同管理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国家法律及相关知识完善和发展的需要,通过教育,使企业各个层次人员都能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合同意识,营造良好的依法管理企业氛围。

3.2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必须在深入研究自身管理现状基础上,结合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起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要求的合同管理体系,理顺信息传递渠道,适应施工合同动态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的需要。

3.3设置合同管理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施工合同的管理必须注重专门化、协调化和信息化。要在施工企业内设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和保存合同,配备专门的专业人员具体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强化合同管理过程中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调与合作。

3.4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完善合同内部会审制度、审查批准制度、合同用印制度、检查和奖励制度、统计考核制度、合同管理评估制度、合同管理目标制度以及合同管理质量责任制度等。

3.5实施合同信息化管理。《合同法》对电子、传真、数据交换等新型合同订立确认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应当大力推行合同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文档编码及检索系统,建立文档的收集、处理制度以及行文、传达、确认等制度。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法律法规选编(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梁泠曦.谨慎签订合同避免企业风险[J].中国安防,2010,(5)。

[3]建设部 国家工商总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

篇7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一种崭新形式的建筑弱电系统,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管理科学、施工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的全面支持。同时,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首先是一项建设工程,必须科学地进行投资、效益、工期规划,并按建设总目标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新生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在系统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行业监管方式都与传统的建筑机电系统有所不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各子系统间、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其它机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土建和装饰都有一系列相关的配合与协调。因此,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将对系统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在工程技术、管理经验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跨越诸多专业技术领域,在工程实施中又有许多相关工程的配合协调要求,且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工程公司选择、施工安装、工程验收等环节上,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还不太完善,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保证体制。现在大多数系统集成公司从属于IT行业,而设备安装公司又属于建设行业,因己方利益的驱使和行业的局限性,设计院或系统承包商在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难免犯重技术、轻效益或重设计、轻实施的毛病。造成一方面系统功能盲目升级,增加业主投资,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往往是一流规划与投资、二流施工管理、最终落成三流的系统。施工、调试期间,因设计、施工、集成、设备供应等界面划分不清,造成设计、安装、集成、设备供应各方相互扯皮,业主忙于调解,不堪重负。类似情况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也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功效体现。因此利用社会力量对建筑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队伍选择、施工管理、调试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技术咨询与全程管理是确保工期、质量、减少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成功实施中已经被证明了。以下是笔者对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如何实施工程全程管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单位和机构,它们有业主(或建设单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设备供应商)、管线与设备安装单位(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工程公司或系统集成公司)、建设或设备全程管理机构,要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全程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的职责范围,同时处理好与其它单位和机构的关系。

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由谁来做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可以是工程监理机构、项目总承包商、或专职的项目管理机构,他们受业主委托承接全程管理任务的。经业主授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可代表业主对系统的规划设计、工程承包商的选择、设备选型等提供咨询服务,对系统的安装质量、系统性能、建设工期、投资进行全程管理。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与业主间关系是一种被委托与委托关系,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咨询和全程管理服务,该服务贯穿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服务内容在委托合同中体现。

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与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间关系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之所以能够担任工程全程管理职责是经业主授权,业主应向规划设计部门、设备供应商、安装公司、系统承包商及时通报委托与授权事项,明确那些机构和人员可以代表业主行使工程全程管理的职责,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不签任何合同,全程管理活动是以业主与这些单位签订的合同为依据,按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机构与这些单位间关系是全程管理与被全程管理关系。

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与建设管理间关系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中,既有项目建设管理及其分支机构,又有建筑智能化专业全程机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投资、质量、进度为控制目标。从管理的业务看,建设管理机构通常是对一项基本建设工程进行全过程管理,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部分的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管理则仅对其中的建筑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进行管理,两种管理的内容有所覆盖,却各有侧重。

四、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全程管理任务

规划设计阶段:帮助业主明确和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总目标;对系统的实现目标、投资规模、可行性作出综合评估分析。

系统承包商选择与设备选型阶段: 按业主要求,制订或审核项目招标书;协助业主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审核系统承包商资质、资历、工程业绩;作出系统方案。

施工阶段: 审核承包商施工计划、设备供应计划;协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与其它工程(如机电、安装、装饰)间进度与关系。

篇8

【关键词】Web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信息系统

在建筑工程的市场竞争状态下,工程信息管理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有着地域范围广大、项目种类庞杂等特点,需要运用基于Web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替代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在基于Web的管理系统中,可以有效地对工程项目各项信息进行便利快捷的查询。从而大幅度提升施工中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对全部质量信息的收集,更有利于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可行的数据参考,对建筑工程起到合理改进、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目的。

一、信息化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系统

面对建筑工程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起到了强大的保障作用。

1. 施工质量信息的特征

建筑工程规模浩大,过程复杂,在施工项目的整个进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文件。传统的实体纸张文字记录方式随着工程的发展已不适合进行记录工作。同时,各种信息的类型复杂,如图片、音频、文档等多媒体信息,以及信息来自多个单位和部门,都为信息的整合存储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施工质量相关的信息数据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特点,需要进行完备的分类和保存,更需要快速的搜索和应用。以上种种特征都需要网络Web信息化对施工质量信息进行管理。

2. 质量管理信息化意义

信息化即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信息数据用网络化的方式进行整合,提高质量信息的管理效率及形成条理清理的数据库资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对施工质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更具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为工程企业的施工进程或其他项目的决策活动提供辅助促进作用。信息化的质量管理改变了传统模式上存在的信息量庞大、搜索难度大、信息失真等问题,具有更高级别的管理方式,可以对质量管理的流程向更为优化高效的发展形成推进作用。

二、基于Web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案

基于Web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对施工进程阶段的质量管理为重点,运用信息整合的方式,通过信息网络化的具体途径,形成具有向导性、智能性的信息系统体系。开发进程中,需要针对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企业自身的运营机制、国家政策法规等具体因素,开发适于中国建筑工程项目运行发展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1. 数据库的设计开发

数据库作为质量管理信息的大环境,其本身的模式设计和系统应用设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起着基础性作用。完备严谨的数据库是在严密的设计下形成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会引导DBMS软件在最佳的状态下运行,就算在复杂的数据环境下,也可以进行正确高效的运行[1]。例如,一个数据在多次存放的情况下会产生多项数据冗余,这些不必要的冗余会引发数据异常错误等问题,优良的数据库设计开发会对数据冗余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避免数据异常错误的情况发生。

数据库中有六个基本表:用户信息表、检验批表、分项工程表、检验批表、分部工程表、施工文档管理表和质量缺陷及事故表。运用添加引用完整性约束的方式,数据可可以自动对各表中数据的完整性进行维护。在添加完整性约束的情况下,对某一项进行删除,那么数据库会自动删除该项目下的模块和通道,这样操作可以有效减少系统的运行消耗,提高系统效率。

2. 功能的设计开发

Web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下逐步得到普及认可的技术,对网络的使用提供的极大的便利。Web作为典型的一种分布式结构,在应用中可以根据访问和使用权限的不同分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种技术方向。其通过双方端口的信息数据传输实现对信息的处理。

Web客户端方面,通过用户调用的信息进行运行,使其在界面上显示以便其他使用者的浏览阅读。例如网页浏览器,其向主机传送指令,主机在接收指令后进行处理,而后再传送给指令发出者。Web服务器端方面,通过在CPU上植入相对应的程序,调用相关指令,进而完成用户的需求命令。服务器端与用户的指令实行信息的交换,从而达到信息互通的目的。

建筑施工中,施工质量需要管理系统的严格把关。质量管理需要进行控制和验收,对于质量缺陷部分进行及时的记入存档,依照数据库的管理方式,合并各项施工质量管理数据。依托数据库的特性,将信息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分类,形成合理有效的质量信息管理体系[2]。再通过Web将数据库形成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连接,让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Web对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访问和查询。在安全性保证的前提下,基于Web的施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基于Web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的整合速度和效率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后,令相关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3. 安全性的设计开发

安全性是处于网络信息时代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计算机网络化的现今,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Web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存在着遭受非法入侵破坏,信息数据大量丢失的问题[3]。采用多类别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措施,可以保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运行。

操作系统方面,在Windows系统下,采用用户身份权限识别机制,在系统登录截面必须输入口令,经系统确认核实完毕后方可登陆。Web方面的网络管理员也需要对方位用户的级别和访问权限加以限定,时刻根据不同情况对用户权限进行限定或增加。

网络方面,建筑企业对自己的局域网需要进行有效合理的防火墙设置,对于Web而言,恶意的网络攻击入侵、以及窃取信息等行为层出不穷,企业在网络上做好对自身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保护就是确保自身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保障。在局域网与互联网的连接中,利用防火墙设置可访问的互联网地址,从而有效确保防止恶意入侵的目的,切实保证自身网络上的质量管理信息安全。

数据库方面,数据库系统需要设立严格的权限,对数据库使用者进行严格的访问使用权限设置[4]。数据库面对每一用户都设立不同的用户名和进入口令,从而在用户访问时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增加对质量管理系统安全性的保障。

质量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对于Web下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作为新型的系统管理体系,其发展和革新都会具有一定的难关,数据库负责人员需要坚定的态度和决心,认真负责地进行基于Web的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革新工作。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对工程的稳定安全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质量管理不善引发的各种质量事故,对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威胁性。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在基于Web的情况下进行信息化的开发使用,有利于施工质量管理向着更加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在提升数据库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Web下的施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建筑工程企业项目的合理进行、综合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莹华.项目信息门户在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中册应用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07).

[2] 王育平,于丽杰,韩晓军.数据库技术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3).

篇9

关键词: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技术和设施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大型、舒适办公楼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民用建筑工程的重要分支――暖通工程逐渐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民用建筑工程通暖施工现场,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甚至是无法预知的问题出现,一方面一定程度地影响施工工程进度,另一方面还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就建筑写字楼、酒店、餐饮、商场和大型娱乐场所而言,最需要注重的建筑工程施工部分便是供暖和通风空调――暖通工程的施工。因为,通暖工程的安装和施工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楼房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暖通工程的安装和施工质量对于整栋建筑工程意义非同寻常。这就要求相关的建筑工程暖通技术人员必须在这一环节严格把关,牢牢控制民用建筑工程暖通工程各个施工阶段,保证建筑工程暖通施工的正常进行,保质保量完成民用建筑工程暖通施工的任务。

一、我国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重要性

我国的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主要分为供暖与通风空调两大部分,而建筑通风空调工程又分为送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防尘系统、空调系统、净化空气系统、制冷设备系统、空调水系统、厨房通风系统与卫浴通风系统等。在我国的北方,供暖是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重要或者说是必备的部分,每当进入一年中的11月份,北方地区必须陆续开始集中供暖,并且通常采用传统式供暖系统(即在室内安装暖气片进行供暖)和新式供暖系统(即地热供暖)两种方式。显然,供暖效果和供暖过程中日常维修的便利与否都是暖通工程施工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问题。而对于通风空调系统特别是厨房通风系统中油烟的处理效果以及卫浴通风系统中的安全问题控制,都和环境净化以及使用安全休戚相关。可以说,暖通工程已经是一个关乎民用建筑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办公、商场及住宅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日常基本需求,而是越来越趋于要求彰显个性化和人性化,尤其是随着现代民用建筑档次的逐渐提升,民用建筑中的暖通工程的重要性也就更加凸显出来。而人们在入住后喜欢对室内进行装修的做法,则进一步提高了暖通工程日后维修的难度,也对施工者保质保量施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设计师与施工者在暖通工程的质量和控制问题上必须秉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充分保证暖通工程在建造完毕之后的使用年限之中不出现问题、少出现问题,努力降低暖通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率和维修费用。

二、目前我国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现状

目前,将已经中标的建筑项目进行分割,并在高级民用建筑工程被分割之后,再将一个一个小部分的工程外包给其它的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做法在我国许多高级民用建筑单位十分盛行。这样做的原因当然主要是缘于民用建筑的暖通工程结构复杂,工程量大。为了能够在工程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施工,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选择将部分建筑工程项目外包出去。而大部分接受外包工程的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单位的规模比较小,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和技术能力不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往往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导致暖通工程在施工过程当中留下隐患,还有一些建筑工程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或将质量控制措施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暖通工程施工工艺达不到相应的标准,而且,大部分的分包单位在施工之前缺乏相互交流,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协调现象,一些可以一遍完成的工作,却总是分开干,既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又造成施工效率的严重下降。由于各分包单位的工种和技术的不同和对其它分包单位的工作不甚了解,这种分包完成的做法在建筑工程暖通工程施工中也极容易将其它单位完成的工作毁坏或者损伤,造成隐患的残留。

在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材料的购买时,有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采购一些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暖通材料,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是导致一些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又一原因。当然,施工时,个别施工人员忽视实地勘察的重要性,或者马虎大意,忽略了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地点的特殊情况,同样也会导致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三、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高级民用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在于暖通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包括地暖施工、通风空调施工、材料的使用和检验三个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1.地暖施工技术要点

地暖施工是高级民用建筑暖通施工要点之一,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控制是需要严格做好的一项工作。国内暖通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的施工技术是低温热水地板供热技术,该技术具有极好的应用优势,不仅采暖舒适、环保,同时在应用于民用建筑工程采暖施工中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我国北方得到广泛应用。

民用建筑地暖工程施工中需要重视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如在高级民用建筑工程中需进行特殊保温,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采用高热阻的挤塑板;(2)在高级民用建筑工程进行卫生间地热工程施工时,防水层设置在地热层以上,否则高级民用建筑工程防水层一旦被地热所破坏,就会造成民用建筑工程中卫生间的污水渗入地热层内,导致建筑工程防水层失效;(3)为减少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热量向下层用户和外墙的散失,在民用建筑工程进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工程施工中,应在地热管之下和外墙根铺垫隔热板和铝箔热反射膜,保证建筑工程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

2.通风空调施工技术要点

通风空调系统是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级民用建筑暖通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民用建筑工程通风空调施工时做好通风空调施工控制,以免发生施工质量问题是建筑暖通施工的又一个技术要点。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施工单位不仅要做好材料进场检验,还要对每一道施工工序进行控制,全面确保通风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实际施工时,保证两个平直(通风系统风管安装平直和空调系统中水管安装平直)、一个慎重是施工单位必须秉持的基本技术点,即(1)必须保证风管安装的平直性,在变形缝以及设备连接部位设置软连接,以免产生通风不顺畅问题;(2)必须保证通风空调系统中水管安装的平直性,其变形缝部位的处理仍然选用软连接;(3)阀门的安装要慎重,如设计图纸中有方向性要求,阀门方向要与设计方向保持一致。当然,为了充分保证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通风空调系统支架制作以及风管的安装工艺也必须得到严格控制,首先是支架的制作质量要满足要求,安装质量也必须达标,其次是风管的选材必须符合设计规范,所选管材的荷载力要高,抗腐蚀性能要强,这样才能为高级民用建筑工程通风空调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材料使用和检验技术要点

在高级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监理工作的特殊性,监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所以,监理人员需要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在建筑工程暖通施工现场监控时才能及时的发现隐患并解决。同时,建筑工程暖通工程施工所采用的原材料进场时必须接受专业质检人员的检验和验收,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制度,按照国家规范及当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对进场的材料进行复检。只有从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的质量管理两方面入手,才能共同保障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的质量。

四、民用建筑暖通施工的质量控制

简单来说,为了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而设立的重点控制对象、建筑工程关键部位及薄弱环节叫做高级民用建筑暖通质量控制点。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暖通工程的相关技术参数、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材料等。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点随工程施工地域和施工季节的变化,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进度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变化。在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点的合理的设置可以有力的保证整个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最为先进的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就是基于数据库的质量控制点设置,有效的控制高级民用建筑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人们的经济水平也逐渐提高,因此,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上,而建筑行业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支柱行业,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暖通工程发挥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暖通工程的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亟待人们解决,这就要求广大暖通工程专业的工作人员更加努力的工作,以期早日解决这些问题,或者创造出暖通工程新技术,更好地保证人们所居住房屋的质量安全,更好地造福人民,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住上舒心房、放心房。

参考文献:

[1]郭名城,王丽娟.对于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153.

[2]高永强.暖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189.

篇10

关键词:招标阶段;计价方式;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在逐步进行调整,以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下表依据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内容及计算依据,对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作了简要概括(见下图)。

工程建设阶段造价管理内容计算依据

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与编制设计任务书编制投资估算投资估算指标、以往类型工程造价资料、现行设备材料价格

项目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编制设计总概算初步设计图纸、有关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

技术设计编制修正概算技术设计

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由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预算定额及取费

招投标阶段招标编制标底确定合同价施工图预算

实施阶段合同实施控制造价进行结算依据施工图预算进行控制、依据合同规定的调整范围及调价方法对合同进行修正、进行结算

由上表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模式是层层相扣、密不可分的。在实践中则发现,招标阶段的计价方式与合同管理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则是最为明显的,它们直接关系着工程各个方面最终效益目标的完成与否。

二、招标阶段计价方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一)主要计价方式简介

我国全过程造价控制系统理论的正式建立则是在2003年7月1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式在全国实施,2008年新清单计价规范及2009年全过程造价控制操作规程版本正式出台以后。目前,我国建设工程招标阶段的计价方式主要有定额计价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1.定额计价法。定额计价法是指根据既定招标文件,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建设工程预算与费用定额及相关文件资料为依据而计算并确定工程造价的一种方式。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2.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指在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人或招标人所委托的具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及具体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工程的设计图纸与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出能够反映工程消耗的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文件同时提供给投标人,投标人据此填写、计算并最终确定工程造价,从而实现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方法。其具体操作流程参见下图:

3.两种计价方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定额计价法的标准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统一制定的,其代表的是一个平均的水平,不能切实考虑到企业的具体管理水平,且其是由投标人承担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及工程造价的风险的,这容易导致投标人恶意抬高报价,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为减少对工程造价的不利影响,采用这一计价方法时,应提前确定造价控制点,将施工过程中容易突破或降低造价的具体因素暴露出来。

相比之下,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数据清晰、操作简单,能够直白反映出各清单项目所需的造价,而且采用这一计价法时,其工程造价一旦经过确认便不再更改,这就避免了定额计价法下投标人恶意抬高报价的不利因素。但是,这一计价法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计算方法错误、投标人理解偏差等弊端,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利影响。

三、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合同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当中。

(一)施工前合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建设工程合同是指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为完成既定的工程任务,明确双方责任、义务的协议,因而合同的签订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合法等原则。工程施工前合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一般表现为合同的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为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合同又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合同适应于不同的工程,比如,按照计价方式进行分类,合同主要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几种。其中,总价合同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与可调值总价合同两类。一般来说,固定总价合同主要适用于工期限制在一年之内的、对项目要求比较明确的工程;而可调值总价合同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则比较适用于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工程。如果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合同选择过程中出现失误,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工程造价。

(二)施工过程中合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想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建设单位要努力避免因发生违约纠纷而造成索赔导致的工程造价的提高;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则希望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增加合同之外的收入,以增加自己的利益额。这一过程中,便容易出现工程所用材料及设备以次充好,或者相同规格的材料及设备价格高于市场价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工程造价成本提高,则需要依赖对合同的有效管理。如果合同中不涉及有关设备及材料等具体问题,或者对其表述不明确,在施工中发现以上问题时,因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管理、处罚条例,则容易导致工程造价的提高。

此外,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可控及不可控因素的存在,意外事故不可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后,有关责任的归属问题常引发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纠纷。这类问题发生时,一般需要依据合同规定进行处理。如果合同制定时未考虑到相关问题,则会给施工与建设单位带来一定的损失,无形中增加工程造价。

(三)竣工时合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竣工后,涉及对工程的验收以及工程在保质期内的有效运行。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合同的管理同样不可懈怠。一方面,要依据合同相关规定督促相关部门依据提前制定的验收图纸等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提交验收报告,为合同的最终履行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对于在验收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在工程运行的保质期内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依据合同规定,对工程进行积极维修,避免出现被业主投诉或者第三方维修,从而影响工程最终造价的情况。

另外,工程竣工后,对于工程资金的结算过程,也要依据合同,备齐相关资料、数据,进行详细的结算。这就要求工程合同在制定初期就考虑到这一方面的细节问题,否则,在结算过程中,因双方都致力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纠纷,拖延工程的最终完成时间,影响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