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风险与防范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业风险与防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业风险与防范

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 创业 风险 防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鼓励自主创业,使得中职学生对自主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以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除了具备一些创业者的应该有的能力和素质意外,还需要增强对创业中出现的风险和风险的防范的意识,从而减轻中职学生创业的风险。中职学生有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渴望财富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功,但由于缺少经验,能力不足,意识偏差等原因,导致创业成功率明显偏低。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5%的中职学生渴望自主创业,但最终真正的创业者占1.5%。[1]在我国,中职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3%,可见,中职学生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

一、中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

创业风险是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指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中职学生创业既存在着一般创业风险,同时中职学生作为创业的一个特殊群体,受社会环境与创业政策的影响,又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中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创业项目选择太盲目的风险。创业是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技术,借助相应的载体,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但是,中职学生往往在创业初期时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不结合自身已掌握的资源状况做出决定,只是凭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来决定投资方向,甚至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做决定,创业过程定将非常艰苦、甚至失败。

2. 缺乏创业技能的风险。中职学生创业者大多眼高手低,当创业计划转变为实际操作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市场瞬息万变,时刻都有风险,防范风险只能靠自己增强本领。一方面,中职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2]

3. 融资渠道单一的风险。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贫困家庭,他们的创业资金往往是全家多方筹措而来,没有广阔的融资渠道,所以创业计划只能是一纸空谈。

4. 社会资源贫乏的风险。创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不会因为创业者是学生就网开一面,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职学生,由于一直身处校园,中职学生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而企业创建、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在面对社会和市场时,中职学生在这方面会感到非常吃力,比有社会经验的人更容易迷失和迷茫。[2]中职学生创业的资源相对来说是不足的,中职学生创业很多起步于好的创意,但是大多数学生都缺乏创业必备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社会关系资源等。很多中职学生创业从事的是服务性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但竞争非常激烈,创业更加容易失败。

5. 管理过于随意的风险。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不熟悉经营“游戏规则”

一些中职学生创业者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不足。[2]中职学生有理想有抱负,但初涉商场,知识单一,又缺乏实践经验,往往出现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用人不当,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相关的经验与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创业就会遇到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很可能会使创业者犯一些低级错误,导致创业困难。

当然,不可否认,中职学生创业也有很多的优势。中职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中职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二、中职学生创业风险防范

既然创业风险是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风险并化解之,是创业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同时,风险也是一种机会,应该开拓、提高它积极的作用。唯有能力地正视风险,冷静地分析风险,创业才才会在痛苦的嬗变进程中成就一番事业。

1.谨慎选择创业项目。选择既有市场需求,又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中职学生创业者既要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创业条件,更要冷静地分析创业环境,正确选择合适的项目。中职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一般来说,中职学生创业者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比较适宜。例如,网络服务、家教中介、快餐、零售等连锁加盟店是中职学生青睐的创业项目。

2. 科学管理资金。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血脉,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获取资金前做好预算,首先得明白自己需要多少资金,如何获得资金,资金的来源渠道如何。在创业初期,中职学生要开拓思路,多渠道融资,除了银行贷款、自筹资金、民间借贷等传统途径外,还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等融资渠道。企业创办起来后,就必须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资金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同时,还必须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完整、正常周转和合理使用,减少和避免损失浪费。而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应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项风险,对业务流程重组,按照“职能分割,制约监督”的原则,建立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控制平台,完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控制体系。

3. 培养创新精神。创业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与创新的过程,没有创新,企业只会陷于激烈的竞争中,面临生存的考验。尤其是中职学生创业,经验缺乏、资源不足是硬伤,更要以创新来弥补,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

4. 丰富社会经验。良好的社交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加速器。中职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涉世不深,经验缺乏,资源不足。在当今提倡合作双赢的时代,过去那种单枪匹马的创业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需求。中职学生应平时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自己人际交往的范围,通过朋友掌握更多的信息、寻求更大的发展,日益成为成功创业的捷径。

5. 提升心理素质要。创业者开始创业,须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成功,能做好,否则就难以坚持下去。在残酷的市场中,只有比例很小的人能够将好点子成功地转换到企业的经营上,大多数人都得面对失败。只要创业者抱着一副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失败,及时总结和反省错误,并吸取教训,在失败目前不气馁,就能够找到成就事业的新起点。

6. 建全企业管理制度。中职学生创业者容易仅凭着一腔热情和一项技能而忽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能够正常运行,不仅要选定好的项目、良好的资金保证,还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管理者。这批管理者不能仅仅依靠书本上学过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投身企业管理的实践。企业管理分为:员工的招聘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导致企业跌入低谷甚至倒闭。一个企业要想持久地保持活力,除了要有不断的创新意识,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论合作伙伴是谁,在企业的管理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在出现问题时都应该严格按照制度处理。

7.了解政策和相关法律。近年来,为支持中职学生创业,国家各级下床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同时应该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工商注册登记、经济合同和税务等法律知识。这些是中职学生创业过程必备的知识。只有懂法、守法,并依据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确保中职学生们的创业行动稳健与长久。[3]

结束语:

总之,创业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如今创业市场商机无限,但对资金、能力、经验都有限的中职学生创业者来说,并非“遍地黄金”。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创业只有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落脚点”,从害怕风险不敢迈步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敢于去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劈风斩浪,又要在敢于经受商海的历练和锻打中,善于规避风险,化解风险,使自己在迎战风险的过程中站立起来,成熟起来,才能闯出一片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天地,成为商海的精英和栋梁。

参考文献

[1] 覃翠玲,大学生创业风险以及预防对策探微,法制与社会,2010(2)173-174。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防线防范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business innovation, next to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he necessity and risk position analysis, finally to how to establish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Business innovation; Defence against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大型银行重返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逐步建立,农村信用社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在此背景下,农村信用社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机遇,必将加快创新步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创新往往是与风险相伴而生,在获得较大收益的同时也可能因风险控制失灵遭受损失。因此,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是摆在信用社内部和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1. 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现状

创新的内容包含很广,涉及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四个方面。在此,我们主要探讨信用社的业务创新,即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与发展较完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创新环境较差,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创新意识缺乏足够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目前,农村信用社由于对自身的具体情况、市场定位以及发展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创新活动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并没有纳入整体的经营发展规划之中。也就是说当前农村信用社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为了发展而创新,创新活动与经营规划严重脱节,完全不具备前瞻性。农村信用社创新往往是为了实现阶段性的目标或为了解决阶段性问题而仓促上马,在不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下就匆忙推出,完全不具备科学性。1.2 产品创新缺乏准确定位和整体规划

受到多年来市场定位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目前产品缺乏特色,金融工具品种少、结构简单。同时产品创新严重缺乏自主定位,往往是跟随和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现已成型的金融产品,致力于与 其他金融机构争夺潜在客户群体,如大型企业、高收入阶层等,而恰恰忽略了对急需提供新型金融产品的存量客户的维护,如“三农”客户群、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这使得农村信用社一方面由于缺乏整体竞争力在客户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存量客户的服务投入导致客户的流失,一旦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农村信用社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1.3创新机制和体系对创新缺乏系统保障性

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是追求并占领其他机构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他们的每一项创新活动都要经过系统详细的策划、全面的市场调研、科学的研究分析,在充分考虑成本、收益、技术支持、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方能产生一种新的产品。而农村信用社的创新则多是为了在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或者根本就是为了争取短期效益,在尚未能把握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而直接将其他金融产品拿来使用,根本不能与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完全有效地融合,从而严重偏离了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并且由于对新的产品和业务的研究不足使得风险游离于控制能力之外,这必将带来较大的损失。1.4创新的环境对创新缺乏持续推动力

农村信用社创新必须要有两个方面的环境条件支持,分别是内部条件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条件因素则包括新型产品和服务开发、推广、后期评价等环节的人员支持,以及上级部门对此项工作在政策、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外部环境因素则包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完善的信用体系。但是,从我们的实际情况看,农村信用社创新的环境不够理想,整体人员素质偏低,部分政策的束缚力度较大,社会信用体系尤其是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水平较差,这些均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创新。

2. 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和风险状况分析

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的整体情况要求较高,这一点恰恰又与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情况相背离,那么农村信用社需不需要创新,而在开展创新中又面临哪些风险呢?2.1开展金融创新对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要性

主要从金融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需要两部分进行分析。

2.1.1 金融创新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创新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三农”经济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当前在大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还是支农服务的主力军,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阶段,规模化农业经济产业、农户经济产业的大面积兴起,农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均是金融新产品推出的肥沃土壤。同时,这是农村信用社的巨大压力,一旦其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那么客户将选择“用腿投票”,寻找能够满足要求的金融服务机构,最终造成客户的大量流失。

2.1.2 金融创新是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需要

二是金融创新是农村信用社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进驻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增多,严峻的现实必将迫使农村信用社加快自身建设的步伐,而金融创新恰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信用社应该把创新融入到基础战略中去,大力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从根本上强化自身的竞争力。2.2 在金融创新中蕴含的风险金融创新在一定层面会分散、转移、减少或降低传统金融产品和业务中的风险,然而,在农村信用社系统内随着创新活动的复杂化和不规范化,使得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息风险等传统成熟业务中不很明显的风险都将日益凸现。

2.2.1创新活动使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风险加大

篇3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显露出了阶段性风险,这些风险的出现意味着企业的效益开始下滑,各类高校面临着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在此时代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了万众创业的策略,以此来弥补社会岗位不足。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能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适应性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一代年轻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随着国家鼓励政策的不断提出,现如今,已经有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当中去,但是其成功率仍然十分低下,而法律风险就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原因之一,所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并让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有着重大意义。

一、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意义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扭转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以此来减缓当下社会的就业压力,所以,在新的环境下,对于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就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将选择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上,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高考决定命运的传统观念,学生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机会,有了选择专业、教师的权利,就会让他们自身的性格得到充分发挥,极大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一个没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当然也不会有创新的行为。把成才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不断的去探索,去发掘自己潜力,并让他们学会设定好自己的目标,学会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中选择,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素质。

2.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现代化教育把科学经济发展和教学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好就业的专业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去选择,然后这些专业就会让院方投入更多的设备和资源,让其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通过学生的选择来分配教学资源,不仅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適应型人才,还能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下的创业教育范围十分广阔,但是高等教育普遍化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张,让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的开展,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缺失”上面:

1.教学氛围缺失。教学是一项十分巨大的工程,教学效果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当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淡薄,而这正是制约创新教育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由于信息渠道不通畅等多方面原因,许多大学生对科技创新和白出创新存在一定的误区,甚至部分学生本能的对创新创业产生抗拒心理,这对于高校创业教学氛围的营造是十分不利。

2.教育路径缺失。受到教育体制以及教学氛围的影响,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当下大学生投入到科研竞赛活动的人数严重缺乏,在教师方面,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由于科研压力大以及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也不愿投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当中来,导致当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隋况就是高校师生参与率低下,严重限制了对学生创业的教育。

3.教育机制缺失。一个良好的教育运行机制是开展大学生创业的前提,但是当下各个高校的现状是,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体制化,有的高校甚至都没创新创业方面的文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机制的缺失。

4.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对于一些想在商界有所建树的人而言,当今时代对其法律意识的要求相当高。大学生在创业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然而对于相关的管理经验和社会经验十分匮乏,再加上高校缺乏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普及,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存在极大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在项目的选择当中一般不会注重对项日的合法性进行探究和审查,只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经营方向的选择。其次就是在合伙人的选择方面,学生选择合作伙伴通常是选择兴趣相同的志同道合之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公司方面章程和合作协议等文件的制定。最后,当学生的项目遭到侵害时,学生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导致其维权意识十分薄弱,在更多情况下更愿意私了,而不是通过法律进行权益的维护,以上种种,都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5.高校的创业教育根本不能适应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匮乏,当下的高校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都是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学生的创业思维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培养较为缺乏。当下即使有很多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基本上也是属于“半路出家”,这些教师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创业经验,甚至部分教师连企业训练都没有经历过,只是经过短时间培训就进行授课,这样导致的最终后果就是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三、经济法视阈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法律风险

1.不同组织形式当中的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一些类似于个体工商户的小规模经营类型由于设立门槛较低,并且设立程序简单快捷,导致很大部分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这部分创业类型当中去,按是由于单个学生需要承担较大的经营债务,导致学生更加倾向于合伙投资。合伙投资能分担一部分责任。而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其设立程序也十分便捷,且管理形式十分灵活,这些优越的前提条件导致其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组织形式。随着国家对于创业的大力支持,将原本的最低公司注册制度取消,投资人只需要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这种创业模式相当于零投资创业,虽然这种创业方式的风险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会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过于容易进入市场,导致其对于创业的风险防范意识大大降低,最终极大的提升其陷入法律风险的概率。此外,对于一些需要营业执照和经过营业形成许可的产业,如医药卫生和食品加工等,这些在得到工商机关的营业执照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认可。如果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现违法的情况,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

2.忽略法律文件带来的法律风险。首先是没有制定出法律文件和建立合伙企业,而合伙人之间需要签订相应的合伙协议,对于两个人上投资建立的公司,投资人应该要签订相关的协议和章程。然而很多大学生由于碍于同学之间的情面,认为签订协议过于利益化,且大家都是朋友,没必要签订相应的章程,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为今后发生纠纷埋下巨大的法律隐患。其次就是法律文件的内容有误,大学生在签订相应的协议过程中,其内容中含有一定的违反法律的规定,这些规定会直接导致该章程无效,最终无法成立企业。

四、经济法视阈下大学生创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提升大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高校首先要提升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法律培训力度,学生在组建创业组织的过程中,国家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并免费向这部分学生提供法律培训,这可以在学生创业指导课程中加以完善,也可以在创业组织当中进行统一的安排,其法律知识的普及内容应该包括知识产权法、企业生产经营法以及民商法等,让学生在创业之前就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培養起法律意识,让其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2.完善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该体系需要包含三个层面:首先国家要出台相关的大学生创业促进法,该法律是为大学生创业而准备的,并且它将起到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的作用。其次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展开相关规定和政策,这些政策是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加大监督力度,让学生能够早发现问题,并早解决,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阶段。最后就是大学生自身要对法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将其作为创业的准绳,自觉根据法律进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3.创建一个大学生创业法律保护制度。政府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大学生是当下创业的新生立良,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出台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加大担保公司和信用体系的构建,以此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4.完善相应的大学生法律公共服务平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风险,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律师协会和法律援助平台,加强大学生创业法律制度的建设,并建立出相关的法律援助平台,服务于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纠纷和诉讼问题。

5.完善大学生创业法律体系。国家可以先颁布“大学生创业促进条例”,然后再由人大制定“大学生创业促进法”,明确相关的保障政策,形成一套完整的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而其他地区的地方政府。也需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出台更加切实有力的制度来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只有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并加大法律体系的宣传力度,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防范法律风险。

篇4

关键词 企业 集成创新 知识产权 侵权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联合保护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一方,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主创新不仅是展现中国特色 fr 的 概念,还和传统意义的技术创新有很大的区别。相应地,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这三种不同的创新模式。可见,集成创新是自主创新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集成创新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占领一席之地,还能促进它的长远发展。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因此,作者在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些可行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集成创新的概述

所谓的集成创新,又被叫做第二代知识管理。它主要是指系统化地将那些已经有的公知技术、知识产权与一些创新技术融合在一起。并成为一个新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研究开发行为。作为自主创新的一种创新模式,集成创新能够有效地对企业内外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使应有的知识资源得以优化组织。在此基础上,创新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功能将会出现质的变化。最终,企业将会形成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与创新能力。换句话来说,这就是集成创新的心脏。相应地,在我国企业慢慢发展之路中,集成创新是它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的过渡。作为过渡的它,集成创新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集成创新具有整合性的特点。它主要是对组织内外不同层面的创新资源以最优的方式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并对这些融合在一起的整体资源进行最优的匹配与组合,来达到最优的创新效果。其次,集成创新具有其复杂性。集成创新不仅有很多个元素、子系统,还是资源的复杂网络体系。它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尺度。最后,具有放大性的特点。在集成创新中,它能够对不同种类创新资源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相互作用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使整个创新资源的结构大于整体功能所具有的跨越性。当然,集成创新还体现了动态性的特点。从整体上说,集成创新是一个具有持续动态优化的特点。在创新的过程中,这些创新资源都需要被不断地重新组织与匹配,来实现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总的来说,企业集成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利于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路。

二、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成因

由于集成创新的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造成企业不得不使用别人的知识产权。而对于知识产权,如果企业没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没有一定的知识产权竞争规则应用能力,企业将会很容易陷入到知识产权纠纷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进而,这就给竞争对手带来了可乘之机。它们会借助应用知识产权竞争规则之手,来影响和控制对应的集成创新企业。甚至,实施谋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的策略。这样,就会使企业集成创新中原有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变得更为严重。

从整体上说,在企业集成创新方面,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主要包括这两个方面:一是在集成创新方面,企业没有正确地对外部知识产权加以使用。二是竞争对手以知识产权为媒介,对相应的企业进行打压。致使企业遭受损失的概率和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具体的来说:第一,在企业集成创新中,关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激化因素。一是那些跨国企业以知识产权作为有利的武器去打击对手。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是企业最常用的策略之一。相应地,随着中国利用集成创新不断发展,跨国企业在感受到中国给自己带来的威胁之后,便会利用知识产权来干扰以及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这样不仅会阻碍我国某个企业海外市场的拓展,也会对同类其它企业造成影响。二是跨国企业以侵权诉讼为依托,来获得高额的赔偿。在标准和标准产业化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二者之间,知识产权更具有其商业利益。当下,发达国家企业掌握了很多国际标准。对于中国的集成创新来说,国际标准是它走向海外市场的必经之路。因此,跨国企业不仅可以披着知识产权的外衣进行垄断,还可以利用知识产权诉讼获得高额的赔偿。第二,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诱因。一是随着技术日渐复杂以及专业化,外部知识资源的使用已经成为企业要发展必然的要求。相应地,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知识更新的脚步不断加快,相关创新的成本不断增高,而它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状况,企业必须利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来获得竞争优势。但是,由于技术的复杂性不断增大,企业在利用集成创新获得长远发展的时候,需要运用到很多知识产权。这就致使企业不得不走上采用外部知识产权之路。二是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企业没有雄厚的基础,并受到技术后发劣势的制约。由于相应的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方面,跨国企业设置了很多专利障碍。而很多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行业标准。对于企业的集成创新来说,这已经成为无法跨越的鸿沟。相应地,企业在进行集成创新的时候,不得不使用外部知识资源,这就很容易对他人的知识产权造成侵犯。这种技术方面的后发劣势埋下了一定的隐患。第三,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直接原因。一是企业不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去,出现擅自使用他人知识产权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下,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法律建设还不够完善,不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至于对企业的侵权行为也没有引起重视。这就造成很多企业擅自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二是企业没有较强的知识产权竞争规则应用能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全面的认识,对国际上那些关于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竞争的游戏规则也不够了解,还有就是中国知识产权的服务无法和当下知识产权的竞争相应。 三、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防范措施

虽然在企业的发展中,集成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威胁,影响它优势的发挥。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便是阻碍之一。相应地,它不仅是新时代下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显而易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策略来避免知识产权侵权的风险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使企业集成创新处于更好地运行之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在企业集成创新中,关于风险直接原因的防范对策。第一,借助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结构的力量,来使其风险最小化。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来说,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企业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对知识产权进行应有的管理,这样才能减少投入过多的成本,节约大量的时间。比如,在面对知识产权诉讼方面,企业除了请律师以外,还需要依靠外部技术专家的力量,以此,来提高诉讼成功的机率。第二,需要建立相关的知识产权机构,对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在知识产权机构建立方面,需要对企业内部的技术成果进行应有的发现和保护。同时,在知识产权投入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知识产权所处的状态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监控。在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方面,企业需要转变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认识,它不单单是技术或者法律行为,而要把它作为战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对策来使知识产权的管理日趋规范化。

其次,在企业集成创新中,关于防线激化因素的防范对策。一是需要积极开展原始创新,并实行专利标准化措施,使知识产权竞争的话语权得以增强。在开展原始创新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需要加强原始创新,迅速过渡,进而,取得一些核心的知识产权。与此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知识产权谈判讨价还价的能力得以增强。在专利标准化对策方面,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把相关的技术标注纳入到标准技术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技术标准建立以及推广的力量,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对策。进而,增加知识产权竞争的话语权。二是需要通过使知识产权法律应用的能力得以提高方法,对知识产权纠纷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对于知识产权竞争来说,法律是最有力的武器。在面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时候,中国企业需要根据法律程序,并借助庭外和解的方法。除此之外,面对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诉讼,中国企业需要采取集体作战,形成联盟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和成本,还能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

篇5

[关键词]创业创业风险研究视角述评

一、概念界定

1.创业界定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也是解决一国就业问题的良好途径。当把创业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时,其是一个跨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多层面的动态复杂系统。由于创业学是一新兴学科,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学者们在其概念上的研究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得学者们难以在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限制了创业学科的发展。

有些学者从创新角度界定创业,认为创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机会被确认、被创造,最后被开发来产生新的财富创造的能力,任何人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创业精神(Peter?Drucker,1985)。创业精神的实质就在于开拓创新。创业既可指新组织的创建过程(Gartner,1985),即个人或团体依法登记设立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从事有偿经营的商业活动(朱炎,2000);又可指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NicholasSiropolis,1986),这扩大了“创业”的内涵。因此可将创业分为两个层次:“创建新的企业”和“企业内创业”,前者可以理解为狭义的创业,而后者则代表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次创业”。

从生产要素和创造财富的角度对创业概念进行定义的也比比皆是,认为创业是创业者以确定的价格购买生产要素,并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再以不确定的价格出卖其转换品(产品)的活动(RichardCantillon)。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协调者和领导者的角色,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JeanBaptisteSay)。组合生产要素的过程既是一条创业路径,又是一种创业方法,通过组合可以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形成新的组合力量,这对创业十分重要。RobertRonstadt从创造财富的角度出发,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财富的动态过程,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的《创业学教程》(2004)对创业的定义也反映了这种观点。

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界定创业概念的观点更为常见,HowardStevenson认为创业是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可由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和回报政策等六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郁义鸿等(2000)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该定义强调了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捕捉和利用能力以及所创造的新事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其价值不仅对创业家而言,也对开发的目标对象而言。创业的意义在于创新和创造,创业者是创业的主体、创业构思的孕育者,他们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开创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虽然他们可以借鉴、模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方法,但他们必须从头做起,将创业构思转化为实际行为,但这必然存在巨大风险,风险可能来源于技术、资金、管理、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创业者必须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来获取货币报酬和个人满足(AmarBhide,1992)。

2.创业风险界定

对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只针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或角度来界定,而并没有将其一般的概念提炼出来。Timmons和Devinney将创业风险视为创业决策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包括处理进入新企业或新市场的决策环境以及新产品的引入。赵光辉主要从创业人才角度界定创业风险,认为创业风险就是指人才在创业中存在的风险,即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创业活动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无独有偶,牟永红也从人员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了阐述,认为创业过程是需要不断地吸收风险投资的过程,而风险投资家们在对新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看重的就是创业的人员,而不是项目本身。人员风险具体表现在人员的能力、人员的流失和人员的道德三个方面。刘骅将创业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创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非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即与创业者、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有关的不确定因素引发的风险。

二、创业风险研究综述

目前,创业理论体系仍然是由国内外学者各自积累的学术碎片所组成,创业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仍处于“青春期”(Low,2001)。由于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真空地带,创业理论需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风险的研究问题。在有关研究中,创业风险的提及率很高,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创业投资公司的创业投资风险的研究层面,站在创业企业角度对创业风险的研究还较少。

在对创业者风险倾向的研究中,Brockhaus(1980)和Bird(1997)认为创业者比一般管理者在决策中接受更高的风险水平,但这并不表示创业者的风险倾向高于一般管理者。此外,还有许多国外学者都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试图证实创业者与一般管理者在风险倾向上的差异性,但都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目前所达成的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创业者在风险倾向上较一般管理者并无实质性差异(Low,2001),创业者只是中等程度的冒险者(McClelland,1961),[5]只是创业者抱着更为乐观的心态看待创业机会(Palich,1995)。在对创业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研究中,Gerosa、Nasini(2001)以太空产业为分析对象,对其创业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将创业风险管理视为太空产业管理中的一项新挑战;Barker、Harrell和Todd(2002)提出了基于模拟现金流量分析创业风险的方法,Puing和Zedtwitz提出了孵化器风险管理方法以及Allen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投资者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创业企业的风险治理理论。

国内学者对创业风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创业风险来源及构成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陈震红和董俊武(2003)认为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是创业风险的根本来源,创业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融资缺口、研究缺口、信息和信任缺口、资金缺口、管理缺口等,这些缺口导致了创业风险的产生;李志能、郁义鸿和罗伯特·希斯瑞克(2000)认为创业风险产生的形式依赖于创业的领域,通常的创业风险不外乎由财务风险、精神方面的风险和社会领域的风险等几个方面构成。对创业风险的识别、评估模型和控制进行研究,李洪彦(2007)从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特征出发,对高科技创业风险管理与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防范高科技创业风险的管理策略;赵观兵、万武(2006)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评判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高新技术创业风险进行评估;颜士梅、王重鸣(2007)以混合安排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并购式的创业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的理论框架,将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的控制策略分为基于规范、基于期望和基于契约的三大类控制策略,并通过深度访谈来获取数据和资料,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人力资源整合风险控制策略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赵光辉(2005)从人才创业风险的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原因分析,并对创业的经营风险、财务与会计风险、投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等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一些学者还对创业风险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如付玉秀、张洪石(2003)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创业风险中的创业企业家风险在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包括项目筛选机制、投资工具选择、契约限制与条款约束、动态评估和分阶段投资、控制权激励、风险报酬激励、风险跟踪管理、退出投资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创业企业家风险管理机制;陈晓健(2006)从创业企业成长风险入手,研究创业企业成长风险跟踪管理机制,认为创业投资家为了及时识别和控制创业风险,应参与创业公司的管理,并构建风险跟踪管理机制来加强对创业企业的风险监控,在确定风险跟踪管理的方式与参与程度时,创业投资家应考虑创业企业发展阶段、股权比例和投资行业等因素。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关于创业的概念,虽然学者们存在着不尽统一的定义,但他们均围绕着创建新组织,开创新业务,利用创新思想创造资源的新组合;发现、捕捉与利用商业机会;价值创造与财富增长;风险承担等视角进行阐述。国内学者对创业概念的界定大多是借鉴和总结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较集中于从创业机会和创业风险承担的角度开展,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捕捉和利用机会并获取收益的过程,这个过程创业者需要创新和承担相应的风险。创业机会是创业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因为一个理性的创业者不管他拥有多少资源、拥有多少新技术,如果没有机会,他是不会进行创业的。创业不一定要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也不一定要有新的技术,但它一定要有创业的机会,创业者也是因为看到了创业的商机,捕捉住商机才利用商机进行创业的。关于创业风险的界定,目前研究只是从某个角度展开,且只是将创业概念与风险概念“相加”进行界定,并没有将创业风险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进行专门定义。

在创业风险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的问题是一样的,但研究角度存在着差异。国外学者更多的是从创业风险的承担者——创业者出发,研究创业者的风险倾向,寻找创业者愿意冒险创业的原因;在创业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方面,国外学者更多的是关注创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方法以及创业风险治理理论的研究。而国内学者更多的是研究创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运用现有的方法对具体的创业风险进行评估以及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他们更多的是处于应用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对创业风险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Drucker,P.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M].NewYork:HarperRow,1985:16

[2]郁义鸿李志能罗伯特D·希斯瑞克: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9

[3]刘骅:民营高科技企业创业风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4]Low,M.B..TheAdolescenceofEntrepreneurshipResearch:SpecificationofPurpose[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1,25(4):17-25

篇6

关键词: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信贷

一、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及与其他机构合作的意义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和利润空间的市场,积极寻找和培育高品质的中小企业,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竞争力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战略。商业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有可能为银行打开一片新天地,实现银企双赢。如今,不仅是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潜在价值。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后,在争夺大客户的同时,眼光也开始瞄向我国的中小企业。然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更高,而中小企业是风险最高的企业群体;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现有的贷款金融工具使商业银行没办法分享中小企业高成长收益。

所以,如何控制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享中小企业高成长收益是问题的关键。商业银行与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不同、收益与风险偏好不同,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内生的合作需求与可能。

二、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

银行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合作,对于解决高风险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过高具有重要意义。风险投资机构专注于高科技行业,具有技术评估优势,能对贷款需求方的科技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银行与其合作,可更加科学地评估贷款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还本付息能力。通过合作,银行还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和监督成本,参与分享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收益,从而使风险与收益相称。对创业风险投资机构而言,银行贷款则可以增大所投资企业的财务杠杆,提高其股权投资收益率。

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组织形式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和风险投资基金VC两种。对于获得PE/VC投资的中小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因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并使其拥有更多的资产,从而降低了贷款的风险。外部资金的注入还向银行传递了关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信息。对于银行来说,由于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很难从其披露的信息中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PE/VC作为直接投资者,通过其向企业提供管理和加强监督,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就可以降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诚信调查成本和监督成本。对于PE/VC,通过发掘一些高成长、高收益的中小企业,并参与公司经营和监督,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管理,可为其向银行提供良好的资信证明,有利于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行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模式,常见的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横向合作指银行发放贷款给获得风险投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纵向合作就是银行直接贷款给创业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再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著名的硅谷银行模式就是商业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成功的典型。当前国内一些银行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浦东发展银行与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顾问+托管”;招商银行联手深圳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等机构的“财务顾问+多元化融资服务”;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惠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发展与中科智PE投资基金的一体化金融合作[1]。

三、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

篇7

[关键词]新创技术企业

成长期

技术风险管理

防范策略

众所周知,技术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高投入、高智力、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的活动。本文基于新老工业区基地企业自主创新的调研项目,选择了国家级开发区――株洲高新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中不同行业中较有影响力的成长中的31家新创技术型企业,以企业的核心创始人作为对象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发现技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在于利用自身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技术风险又成为新创技术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有效地规避技术风险是新创技术型企业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技术型企业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被访创业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此,技术风险及其对策研究的提出与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新创技术型企业成长期特征及技术风险分析

弗拉姆豪茨和兰伊尔在《企业成长之痛――创业型公司如何走向成熟》中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七个阶段,包括新创期、成长期、规范期、成熟期、多元化期、调整期、衰退或再创业期。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成长期。根据SLIVER提出的五大新创企业风险进行分析,新创期、成长期的企业风险主要是技术风险,规范期、成熟期风险表现为生产、市场和财务风险。新创技术型企业,主要是指依靠科技成果建立起新的科技型企业。新创技术型企业成长期中的一些共性特征:规模小、更新快、能够及时地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活动。在这个阶段企业经过多次的产品改良后已经能够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企业在市场上已经站稳了脚跟,积累了在大企业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的经验,善于开发大企业不能顾及的技术领域。在调研中发现,对成长期新创技术型企业的风险更多地表现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风险。

技术战略管理风险。一是技术失败风险。它是由技术成功的不确定性、配套技术的不确定性、对技术创新市场预测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在所调研的31家企业中就有2家由以上原因造成技术失败,给企业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二是市场开发风险。新创企业拥有较少的市场知名度,其营销者往往也就是创业者,并非营销专才,初期也没有专门的营销部门协助。因此,一些通行的营销法则和营销方案可能对于新创企业的适用性较弱,使得新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有被消费者拒绝或被竞争产品攻击的风险。三是“创新价值”目标短期性风险。新创企业往往没有市场基础,也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其长线经营,这需要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迅速打开市场,获得客户认同,摆脱企业生存困境,从而也就使得其对市场份额的追求变得最为紧迫。新创技术企业往往容易忽略技术的继续升级和研发活动的持续进行,而产生产品周期性风险。四是知识产权保护风险。初创企业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创业团队技术人员同时又是管理人员,对自己的技术创新成果不及时申请专利,没有很强的保护意识和有力的保护措施,造成研发成果被人剽窃,企业所有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的风险。五是技术开发队伍管理风险。当今的企业人才流动性很大,合理及适度的人员流入与流出,不仅可以使企业不断吐故纳新,保持创新精神,而且对企业内的人员也有激励约束作用。但是如果新创成长期的企业技术人员流失,不仅使企业伤筋动骨,而且可能泄露企业机密,同时壮大了流入企业的竞争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技术投资风险。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扩大企业规模和维持营销的正常运转,资金需求大量增加,投资风险成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一是投资决策风险。新创企业处于成长期阶段,企业战略布局受“做大、做强、做优”驱动,一般采取扩张型投资战略,表现为巩固现有市场地位,进行横向扩张,实现规模扩张,或者纵向扩张,实现企业价值链延长,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投资过程不规范、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低、企业经营不善等方面。二是投资资金风险。“现金为王”是在现代企业家中流传甚广的格言警句,然而在现实中因此翻船的企业却不在少数。所调查的企业就有一家由于对市场缺乏理性把持,过热投资造成自身骑虎难下的局面,最终不得不转卖产业。

新创技术型企业成长期技术风险防范策略

技术是一项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技术风险应对也是一项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新创技术型企业,采用适宜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技术系统的活力,尽可能降低技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战略风险防范。一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工程方法。新创企业首先应着眼于外部市场,而不是完全被自身内部所掌握的知识所驱动,也不应囿于当前的产品和服务。要根据企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和综合实力的高低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合理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减少技术开发与技术选择的盲目性。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应注重前期市场调研,从顾客认为重要性程度较高的产品特性人手进行设计,在关注消费者主要需求的同时,研究顾客的相关需求,彻底了解自己的产品,善于发现自己产品的缺陷,采取符种可能的措施克服这些弱点。二是组建技术研发联盟或采用模仿创新战略。可以采用模仿创新战略,借鉴其它企业获得成功的经验、成功的模式,总结成功的经验,摸索探讨出适合自己的战略模式进入新的细分市场;或者可以组建技术研发联合体,新创技术型企业可以从企业和科研机构以及大学之间的联合模式、项目合作模式、基地合作创新模式、研究公司合作模式等多种合作模式中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联合合作战略,从而为公司降低技术投入和化解技术风险。三是新创企业市场开发要以机会为导向,注重创新,精准定位。新创企业的营销者应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机会,积极地探索新方法来赢得客户,以创新性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外部资源。企业要认真研究市场机会,拓展产品和市场的边界,从广阔的行业市场中寻找最适合的消费者群体,创新市场需求,从满足需求的角度去认识产品,创新产品价值,寻求自身特色和优势。

技术管理风险的防范。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初创技术型创业企业普遍忽略知识产权管理。众所周知,科技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工程,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尤为不易。如果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研发成果极易被人剽窃,企业所有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这时初创技术型创业企业应在进行一项技术研发前,企业应该调查相关已有的专利成果,或者绕过他人的专利,避免侵权行为。同时还要加强本企业对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外泄等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来对企业“搭便车”行为进行规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建立以知识产权

篇8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政策资金和亲情融资以及天使基金和合伙融资、风险投资、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进行。作为创业者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面前的每一个融资渠道都具有较大的风险,加上其自身发展和人生阅历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在创业融资过程中增加。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融资发呢贡献也就能够通过分析和探索给以相应的界定,大学生创业企业在参与融资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融资环境的改变和创业项目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融资出现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便是融资风险。即大学生在新的创业项目得到施行的同时,因为融资渠道问题和项目发展前景而产生的风险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大学生创业融资需求的特点

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其对于社会关系的复杂程度不够了解,因此融资初期常常会出现数量较大的资金借贷。同时在拉拢企业等进行投资时,其所列条件并未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或者条件较高,在融资后创业利润明显偏低。因此大学生创业的融资需要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进行论证。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在需求中的几个主要特点,即融资需求的急功近利化;融资对象选择的盲目化;融资过程责任感缺乏;政府融资渠道覆盖面低等。与此同时,商业机构在融资中所能承担的风险较小、融资贷款手续复杂及大学生创业融资方面教育在各大高校缺乏相对高度的重视。而从创业过程对融资的需求与供给的作用提角度来讲,在企业进行创业融资的过程中,企业参与投资会加快创业的进程,使其发展更为迅速。同时,资金的增值作用也是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对其困扰主要原因中就包括资金,可见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重要性。

(二)目前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内外部环境影响

大学生群体在自主创业的同时,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融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进行把握。尽管各级政府对于自主创业存在着政策上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另一选择。但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兴趣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仍然存在着许多风险,主要是在项目的选择上趋于盲目化,创业技能较为缺乏,同时,在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的情况下,思想较为单位,因此融资渠道也较为单一,其次,自主创业过程中,大学生群体由于刚刚不如社会,因此其社会资源较为缺乏,管理也较为松散,在面临利益关系时,其往往不能运用法律意识对权利进行维护,或者在有意无意间侵害他人的既得利益。同时,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特点方面,大学生创业虽然有着相应的激情,但仍然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对于创业的未来走向不够明确。虽然有创业项目,但创业的资金不足,即便有创业机会的出现,也缺乏相应的创业能力。在面临创业风险的同时,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创业优势也无法得到真正应用。因此,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具体表现就在与机会型创业比例不足方面。因此,在大学生融资研究过程中,即从融资的需求和供给以及创业融资的渠道和融资对象的分析和创业融资风险、创业融资支持体系等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目前大学生创业融资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支持,对国家政策给予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进行综合的参考和分析,从而对大学生创业的整体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与此同时,大学生利用自身的学识优势,对创业思路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从而避免将融资渠道局限在亲友借款等微薄融资,而是将关注与支持的重点放在企业和银行或者担保公司上,利用社会机构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达到融资的目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融资前,必须做好对融资方案的设计,将各种融资方案的可能性和支持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选择较为合适的融资渠道。对于自主创业项目的可行性也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因为一旦融资得以解决,便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使得投资单位和投资个人能够收回资金,创业大学生也能够通过企业的发展,将技术和创业转变为盈利的方式和工具。

三、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的表现

新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带来的创业融资风险,逐渐成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主要由负债融资所带来的风险和股权融资所导致的风险创业融资所构成,主要的融资渠道也包括了金融机构的融资和社会基金机构的融资以及政府融资等。就创业的个体的特殊性予以分析和讨论。

(一)负债融资风险

初期自主创业群体在融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融资的风险问题。大学生缺乏较为实用的融资技能,对于经验和创业知识的缺乏也使得创业过程受到相应的限制,其创业项目规划不够合理,发展方向考虑不够周全,想法不够全面也是造成融资风险的重要方面。在创业融资的环境中,部分企业由于发展的需要,对于短期资金的使用较为急切,因此往往通过低价进行股权买卖和技术创意的兜售,从而造成毁约情况的出现,这就使得创业企业在发展初期就面临着诚信问题和责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品牌难以树立,市场开发也具有一定困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做法也使得融资渠道被截断。与此同时,融资的风险还在于大学生对于融资对象的判断出现误差,导致融资过程中风险意识的缺乏。这也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迈入社会,对于社会利益关系判断不清,导致融资对象出现错误,从而导致融资难度加大或者收益难以偿还融资情况的出现。

(二)股权融资风险

新创企业在内部的管理方面并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通常情况下,其管理模式只局限在发起人的工作热情带动上,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在企业内部,缺乏企业监管和财务制度等的建设,尽管在发展初期,问题无法得到显现,但随着企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具体体现在资金的收支程序不能按照一定的章法找寻,预计资金回收情况与业务的进展情况无法同步,因此便会直接导致企业融资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生产中对市场认识不够清楚,成本过高,资金难以收回,也是另一风险所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政策不健全。融资风险不仅仅是由于企业自身发展所具有的局限性导致,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其风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新创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时,往往由于信用问题,无法得到投资者的新人,使得融资活动收受影响。因此只有完善融资市场的融资政策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风险,实现企业利润的回收。

四、规避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的策略

(一)强化对融资风险的认识以提高防范意识

大学生新创企业的成败与其本身的综合素质修养紧密相关,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自身社会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融资风险防范意识,进而提升自身创业能力。此外,在创业途中,创业者更需要注重对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将团队的凝聚力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素质,使得在初期管理阶段,企业的存亡与企业成员休戚相关。企业凝聚力的高度发展也使得企业拥有较为强大的市场应对能力,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融资风险有着更为重要的抗衡能力。对于高校教育来说,需要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积极的提供帮助,开设风险防范培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关于创业风险的意识,增强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都是良好的方法。

(二)健全新创企业管理机制以合理规避风险

由于创业者对于管理知识的缺乏,其管理机制的建设并不完善,使得融资风险也有所增加。这就要求创业者在发展初期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股权结构,同时,对股权的结构管理进行完善,防止少数股东通过资金或者收购行为进行股权的控制。与此同时,在与融资对象或者服务群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创业群体拥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在大学生创业过程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必不可少,作为创业者,需要能够做到不逃避、不躲避,积极应对这些困难和障碍。融资风险是大学生创业过程必须面临的一种风险,因此大学生创业个体对融资风险要有正确的认识。在融资过程中面对融资需求,认真分析其各种融资渠道及每个融资渠道的成本和风险,选择融资危险最小渠道进行融资。

(三)利用相关地区政策的融资支持降低风险

由于自主创业对于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和社会经济的稳固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也开始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融资进行了相应的支持,针对相关融资风险,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在创业初期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创立创业投资基金扩大大学生群体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因此,熟悉创业地区的融资政策及政府相关法规,充分利用政策支持,扩大创业融资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是大学生创业个体必须掌握的知识。初期自我准备不足,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缺乏专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创业受到非常重要的限制。因此如果希望进一步提高就业机会,金融机构积极性有待提高,政府有必要对该群体的发展情况有所关注,并给予支持,现有政策需要规范和创新。另外,依照相应的措施和方法对融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应对,从而保证企业的融资计划的顺利进行成为政府和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

五、结语

篇9

【关键词】创业 风险 规避

一、技术风险

(一)对于我们公司而言,由于技术的条件的限制,无法把冼夫人文化完整地转换成相应的产品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再者加上时代久远,收集有关冼夫人原始材料相对困难,更是无法很好地利用现代技术去还原其本来的模样。还有目前我们工作室的设备不完善,不够科技化,技术的运用无法表达出预想的效果等,总而言之,其风险主要来自于硬件设备和软件两个方面。

(二)技术性人才缺失,团队组建不合理,只是凭着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获取实践经验来进行创业,对产品的相关制作技术不了解,对于产品的所能呈现的效果也只是“纸上谈兵”。

(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应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到创新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从而产生技术性风险。

对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打造核心技术团队,在各大高校网罗技术性的人才,着力于制作、开发与冼夫人文化有关的周边产品。同时,更要以技术带动技术,力图通过现代高科技,如全息影像投影技术,完整地呈现出古代冼夫人所在时期的社会环境,展示冼夫人的事迹,更好地为冼夫人文化的传播提供技术支持。在做好自身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与学校的科研机构寻求合作,利用好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同时要制定完整的产品制作方案,在对冼夫人文化进行透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产品的制作,推进公司的高效率运转,完善设备。

二、市场风险

大学生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有证券市场中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因此,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我们公司属于众筹类型,涉及市场因素较多,资金融汇风险较大。所以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公司推出来的商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追随时代潮流,符合当代人的口味,在产品进入前期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全面了解消费者情况,如消费者的承受力等确定当前发展方向,选定一个目标市场为突破口,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由此打开市场,然后再逐步推入整个市场领域,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才能长久。

我们面临的市场风险还有销售量不及预期的问题,冼夫人的文化信仰主要集中于广东粤西地区和海南省,在地方具有广泛的信仰基础,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但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冼夫人文化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从茂名市的旅游产业可以看出,在广东这样一个全国旅游最发达的省份,旅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根据广东省旅游局统计,2007年茂名市旅游收入在全省21个地级市排名中仅第16位,接待人数排名也相对滞后。茂名市在客源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互联网上的关注程度都相对较低,对开发冼夫人文化产品缺乏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在公司成立初期,我们要大力开展冼夫人品牌建设活动,运用平面和网络广告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在不断完善营销策略的基础上,我们还有加大宣传力度,要使广大的消费者从观念上接受我们的产品。

三、管理风险

应对公司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风险,我们有提出以下的措施:

(一)管理者方面:

在大学生自主创立的公司中,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者,实战经验相对欠缺,需要迫切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从而增强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和激励力,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管理者会利用在校资源,不断进修经管类知识和行政管理类知识,同时着力弥补其他方面如物质资源劣势、社会经济信息动向了解缺乏等方面的不足,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要扩展知识面,对技术创新涉及的知识方法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增强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沟通,从而对创新活动的组织更为科学;还要全面提升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学习提高领导艺术能力和技能,在管理人员中尤其要注重协作构通能力的提高,刻意培养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以超级课程表的CEO余佳文的创新的管理模式“员工的工资由员工自己开”、“鼓励员工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热议,最后他团队成功证明了那一套创新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正确性。

(二)组织结构方面

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应该利用校内已有资源在组织效率和灵活性上充分发挥自身先天优势,在组建团队时,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供应,学校领导组织的相关政策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并且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的建立地点就位于冼夫人文化的根源处,收集相关材料有先天的优势;积极利用多种渠道与社会组织加强内外信息沟通和交流,在创业过程中有多次参加社会上的创业比赛活动,如茂名市“五谷杯”比赛时受到举办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交流宝贵的社会创业经验;注重知识经验的有效识别和积累,加强公司的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储备库;

扩大公司开放程度,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密切关系,增强组织对创新方向的把握,与茂名市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和茂名市文化局都有由密切的联系。

(三)企业文化方面:

冼夫人文化微播有限公司作为一间文化传媒公司,我们把冼夫人文化作为我们公司创建和发展的根基,以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精神作为团结公司全员的凝聚力,构建团队精神。所以企业的良好发展要致力企业文化的培养,除了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和培养,尤其应该塑造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真正把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树立朝气蓬勃、齐心向上的企业精神,为一切创新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管理过程方面我们创业团队遵循管理阶级的科学性,减少管理人员的随意性。首先设立正确的创新目标,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我们团队在创业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执行计划,成员都有详细的分工细则,有利于任务和责任的分配。其中包括对风险的预测及建立相应的防范规避机制,随时都有plan B。领导过程现有目标为前提,加强对参与创新人员的适当激励,保持创新团队的士气,会以团员的工作绩效来分配获得的利润,遵循阶级化、合理化、公正化的原则,让团队永葆活力与激情;最后,控制环节除了一般的信息准确及时、控制关键环节、注意例外处理等方面,还突出关注控制的经济效益,关注采取行动的效率和效果。

四、财务风险

(一)财务信息的披露问题

作为众筹项目进入公众融资领域,实现财务信息的信息与公开,完成财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二)财务监管的成本问题

众筹项目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完整的财务监管带来的成本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我们会采取财务服务外包模式,加入到众筹监管中,通过财务外包解决财务的规范与成本,同时完成财务信息的一定范围内的公开与透明。

五、应对风险投资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加强风险投资机构对企业的参与和监管权利。遵守新的《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要求。新的《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的要求很明确,首先董事长应当履行职责,如果其不尽职,则副董事长、监事会可以履行,这样就有效避免不合理的情况发生。

(二)、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制定好章程和规范公司的行为正确理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者的关系,强化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义务和责任。新的《公司法》对于公司治理的规定更加明确、详细,使违反规定所面临的责任更加明晰、严格。从而达到防范管理风险的目的。

(三)股东权益保护。资源的有效配置,表现在股权结构中就是各方股东如风险投资企业自身、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股份如何分配。也即这些资源如何在企业当中行使权利,获取回报。从法律层面上说,首先应完善公司运行过程中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机制。新的《公司法》对股东权益的维护做了明确的规定,股东有知情权、股东会议召开的请求权、对股东大会的质询权。其次,在与管理层的雇佣合同中增加惩罚性条款,包括解雇、撤换管理层及回购管理者持有的股份。再次,给予管理层期权安排,允许管理层在实现未来管理目标时可按事先约定的较低价格或无偿增持股份。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业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张帆《时代经贸》2011年11月中旬刊

篇10

关键词:内部审计 企业 风险管理

一、引言

目前市场环境处于不断变化阶段,各种竞争无处不在,企业将会面临愈来愈多的风险,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极为重视的实际问题。在20世纪的50年代期间,因为一部分风险的有关因素无法受到当时高层管理的重视,一部分大型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状况。比如在1953年期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位于密执安州的一间汽车变速箱厂发生起火事故,导致公司损失了5000多万美元,这成为美国发展历史上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重大火灾事故之一;在1984年期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位于印度的一间农药厂出现毒气泄漏事故,为当地区域的居民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后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1986年期间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了一系列的核事故事件,为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伴随着这些危险事故问题的产生,公司高层管理者逐渐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所在,同时因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内部审计属于风险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分析出风险伴随的可能性,对于风险需要进行及时的监督与评价,同时对于企业管理层的活动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行严格的审查。企业的风险管理有助于企业能够辨别出对企业存着影响作用的各方面潜在事项,同时对这些事项实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价,可以和其它有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从而降低企业的实际经营风险。企业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两条相互不同的发展路线逐步发现交汇点。企业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相互结合突破了原有的内部审计主要是注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际状况,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基础上对企业需要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辨别与分析。

三、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方法

1.加强防范与控制风险,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企业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相应的风险,需要准确地分析这些风险并实现科学的管理目标,将风险有效地控制在危害较小的水平,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应当高度关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内部审计一般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防线,应当时刻关注各种风险,需要分别从全局与客观的角度综合考虑,对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达到严格控制的目的,帮助企业优化风险控制程序,降低企业风险损失的程度,有利于实现企业更进一步的经营目标。

2.落实全过程跟踪审计,严格控制管理风险

各种风险的产生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能够及时进行防范、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向全过程审计的执行方式转变,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被动转为主动,最大程度地预防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能够发挥出更大程度的作用。

3.分析企业业务的审计流程,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状况,合理分析存在的控制风险,充分结合企业当前的发展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开展业务经营流程的审计评估工作,在评估过程应当特别注意分析行程执行差异的具体原因,从业务经营流程的健全、控制责任的制定等方面提出优化处理,促使内部审计可以扩展到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在开展经营业务审计流程时应当关注各项业务管理流程能否满足内部控制体系的相应要求,重视关键风险点。从经营业务受理开始,检查审批、记录、保管、核对等各项工作职责能否落实,不相容的职务是否已经分离,会计核算是否准确,财务报表信息是否准确、完整等各项内容。企业审计部门所提交的审计报告需要得到企业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审计部门所的提出意见能否得到实现,企业各个部门能否用做到各尽其责,各司其职,都直接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目前企业所处在的经营环境已经充满各种风险因素,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就需要提升风险意识的重视度,同时通过增强内部审计的作用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有效目的,优化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提升内部审计的重要地位、培养优秀的内部审计人才、选择有效的内部审计方式与健全企业的监督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风险,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相应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单刚.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