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办事处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规划局关于做好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工作的意见》(渝国土房管函﹝2011﹞751号)的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做好全区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工作,要在确保居住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科学选择安全区域进行房屋建设,切实维护采煤沉陷区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二)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和“谁致害、谁补偿”的原则,煤矿企业是采煤沉陷区治理的责任主体,承担其采煤破坏地质环境导致农村居民房屋损毁而需迁建的相关费用。
(三)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要开展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要避开已划定的煤炭开采影响区域,要选择不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区域。
(四)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要在确保居住安全、符合城乡规划前提下,充分尊重迁建居民的意愿,全面考虑迁建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就近选择地势平坦、方便耕种、交通便捷的区域进行迁建。迁建选址原则上应限于与原址相同的村社,如果本村社没有符合迁建选址条件的区域,相关煤矿企业应适当增加补偿金额。
(五)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集中居住,提高宅基地使用效率,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切实改善迁建居民的居住条件。迁建选址应当切实保护耕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尽量占用非农用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迁建后的宅基地面积不得突破规定的标准。迁建后原来的宅基地应当退出,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复垦。复垦和迁建后增加的耕地应形成地票,在市农村土地交易所公开交易,地票收益用于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工作。
三、工作程序
(一)采煤沉陷区内的房屋受损农户需另选址新建房屋的,应通过所在村社向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选址申请,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村社共同组织开展迁建选址具体工作,相关煤矿企业应无条件予以配合。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生产生活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提出迁建选址初步方案,并在拟迁建的村社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拟迁建居民的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同时选择2至3处地质安全的区域,作为迁建备选场址。经征求拟迁建居民意见后的迁建选址初步方案,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确认所选场址适宜建设后,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向区规划局和区国土房管局申请审核。所选场址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工作费用由相关煤矿企业承担。
(二)区规划局和区国土房管局在受理采煤沉陷区居民迁建初步选址方案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共同组织煤矿企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社及居民代表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后,出具是否同意初步选址方案的书面意见。
(三)区国土房管局在同意选址方案后的30日内,应会同区煤管局将选址方案确定的迁建场址划定为煤炭资源禁采区,并分别报市国土房管局和市煤监局进行备案。相关煤矿企业应配合办理相关手续。
(四)迁建选址方案确定后,由相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实施和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房屋迁建选址,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事关采煤沉陷区的长治久安,各镇人民政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要站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切实做好迁建选址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好迁建选址问题,既要维护好采煤沉陷区群众的利益,又要确保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
(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协调作用,认真开展解释和疏导工作,引导采煤沉陷区农村居民和煤矿企业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解决采煤引起房屋损害补偿纠纷,切实做好维稳工作。
(三)区国土房管局主要负责煤矿可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的划定和用地审批工作。区规划局和区城乡建委按照职权分工,依据城乡规划对采煤沉陷区居民迁建工程办理相关规划许可手续,并对迁建选址进行监督和指导。区城乡建委负责迁建房屋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服务,研究和推广适宜建设的住房结构和材料,增强房屋抗震、抗变形能力。区公安局负责办理迁建居民的户籍变更手续,区交通局、区水务局、区经信委分别负责道路、供水、供电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
xx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聊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规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杜一同志任主任的爱卫会,定期组织检查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制定了爱国卫生工作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创建卫生镇实施方案。
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办事处成立了组织,制定了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九亿农民健康行动”制订了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农村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0%、卫生知识知晓率80%,卫生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高度重视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开课率达100%办事处广播站定时播放卫生知识。主要街道、卫生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公共场所设置禁止吸烟标识。
三、办事处驻地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卫生基地设施纳入了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远近期具体规划。主要街道硬化率达到100%,街巷道路铺装率达到70%,排水设施配套齐全,设立固定垃圾处理场2处。主要街道建有无害化公厕1处,专人管理,清洁卫生。设有垃圾箱5个,果皮箱30个,垃圾及进清运。办事处成立了4人的专人保洁队伍,并制定了卫生制度,清扫保洁覆盖率达100%,沿街各单位实行了“门前三包”;小城镇建筑物外形完好、整洁;户外广告栏、标语牌、门头装璜美观整洁;主要街道畅通,无乱倒垃圾、乱排污水、违章建筑、乱设滩点等现象;集贸市场划行归市,经营场地整洁卫生;主要街道行道树整齐美观,绿化覆盖率达24%。
四、农村卫生改水、改厕工作效果明显
办事处驻地自来水普及率达95%,水质符合饮用水主要卫生指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0%。村庄环境、家庭卫生整洁,草堆、土堆、粪堆等按规定堆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卫生村庄达30%以上。
五、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得到明显改观
食品卫生经营单位,公共场所环境得到彻底整治。环境整洁,卫生设施齐全,室内外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度健全,管理严格,各类饮食店餐具消毒率达90%以上,连续三年无集体食物中毒。
六、除害防病工作扎实有效
篇3
一、任务目标
整治办事处驻地环境,整治村(居)环境,整治国道、省道、县乡公路两侧的环境。通过整治,达到全区环境面貌的整洁、卫生、美化、亮化、绿化的目的。
二、整治的范围
傅庄、册山、高都、罗西、汤庄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
三、整治的重点任务与要求
(一)傅庄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老206国道、江付路两侧。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路面进行改造建设;
(2)道路两侧铺装人行道板,排水沟进行配套建设;
(3)道路两侧沿街破旧楼房按规划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4)道路两侧绿化,路两侧安装较高标准的路灯;
(5)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影响市容的破旧房屋、残墙断壁。
(6)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物品及各类垃圾。
(7)规范道路两侧的各类广告。
(二)册山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江福路,河册路,南大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江福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驻地区域道路两侧铺装彩板人行道,两侧敷设排水管沟;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房按规划进行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③道路两侧绿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⑤清理整顿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时清除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2)河册路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对所辖区域坏损的路面进行修建;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按规划逐步进行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③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河时建筑;
④驻地区域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⑤规范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3)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筑物、构筑物;
②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三)高都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程沈路,河册路,南大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程沈路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驻地区域铺设彩板人行道,路两侧敷设排水管沟;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按规划进行改造建设或粉刷;
③道路两侧按规划设计进行绿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河时建筑;
⑤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堆积物品及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⑧清理整顿各类车辆的乱停乱放。
(2)河册路两侧的整治任务及要求:
①道路两侧绿化;
②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③清理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堆积物品及各类垃圾;
④清理整顿各类车辆的乱停乱放。
(3)南大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河时建筑;
②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四)罗西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湖北路,俄黄路,化武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湖北路的整治任务:
①对所辖区域的坏损路面改造修建;
②驻地区域道路两侧铺设彩色人行道板,敷设排水管道;
③道路两侧绿化、驻地区域亮化;
④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⑤清理驻地区域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⑥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
⑦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2)俄黄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对所辖区域所有坏损路面改造修建;
②道路两侧绿化;
③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④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3)化武路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改造修建现有路面;
②拆除道路两侧的违章违规建筑物、构筑物;
③清理道路两侧各类垃圾。
(五)汤庄街道办事处
1、整治的重点:老206国道两侧、樱花路。
2、整治的任务要求:
(1)驻地区域老206国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道路两侧沿街旧楼房按规划逐步改造建设或全部粉刷;
②道路两侧绿化、驻地区域设置路灯亮化;
③拆除所辖区域道路两侧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
④清理驻地道路两侧占道经营及各类垃圾;
⑤规范道路两侧各类广告标牌,清除各类不规范广告。
(2)樱花路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要求
①道路两侧的绿化完善提升;
②清理道路两侧“三堆”;
③道路两侧合理设置垃圾箱(池)。
四、驻地规划及村居规划
(一)傅庄街道办事处、册山街道办事处、高都街道办事处、罗西街道办事处、汤庄街道办事处五个街道办事处,要求在2005年完成驻地控制性详规的修编或编制。
(二)2005年全区各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规划修编率达到30%;2007年各办事处的行政村居的规划全部修编完成。
五、村(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与要求
(一)村(居)的环境整治
1、村内大街小巷都整洁卫生,无“三堆”,排水管沟畅通。
2、主要街道绿化、亮化;
3、村内卫生有专人管理,垃圾及时清理。
(二)旧村居改造建设的任务与要求
1、2005年全区每个街道办事处至少有一个村(居)进行村庄改造建设。
2、村(居)改造建设要符合建设程序,要在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工程建设文件、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后进行建设。
3、单体设计要由有资质的设计部门设计,并经法定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
篇4
一、指导思想
紧紧抓住国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一重要机遇,坚持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全市小麦单产突破千斤大关的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产量,着力改善品质,全面提升我市优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小麦产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小麦生产的核心区地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完成40万亩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任务,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落实补贴面积、百分之百完成供种数量、百分之百兑现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实施,各示范区优质小麦主导品种的良种覆盖率、统一供种率要达到100%;关键技术推广到位率达到100%,小麦单产比非项目区提高5%以上,亩增收50元以上。同时要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抓好订单生产,促进产销衔接,力争使小麦商品率达到50%以上。
三、实施区域和步骤
(一)实施区域。
示范区域坚持集中连片的原则,在我市14个乡(镇)、办事处实施(任务分解见附件2),以行政村为单位整建制推广良种补贴。
(二)实施步骤。
⒈选好项目区。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按照目标任务选好项目示范区。
⒉抓好宣传发动。从8月份开始,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做好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宣传,让国家的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深入民心。
⒊优选供种企业。8月下旬,按照《*省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供种企业招标和供种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组织专家论证,通过招投标选好供种企业。
⒋建好供种清册。各有关乡(镇)、办事处要做好供种清册的建立、良种差价款的收缴和供种凭证的开具工作。
⒌及时足量供种。从9月中旬开始,供种企业要把种子足量送到有关乡(镇)、办事处,农民凭供种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种子。
⒍做好生产服务。从播种开始至明年麦收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抓好项目区的产中技术服务。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切实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调整了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领导组(名单见附件1)。同时,抽调农技、种子、植保、土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项目规划、实施方案、技术意见或规程的制定,以及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各示范乡(镇)、办事处也要建立相应组织,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各项落实措施到位。同时,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成立督导组,分片包干,实行全程全责巡回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确定主导品种,保证种子质量。
选好选准品种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所在,项目区小麦品种的选用一定要坚持“高产、稳产、优质、安全、高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所选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品质优势,达到小麦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根据*省、*市良种补贴实施方案推荐的种植主导品种名录(*省推荐53个品种、*市推荐21个品种),以及我市近两年来的生产实际和品种考察结果,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和农民意愿,我市选择周麦18等11个品种作为今年良种补贴种植品种(品种名录见附件3)。市良种补贴领导组办公室根据各乡(镇)、办事处的种植情况,分别为该乡(镇)、办事处确定6个以下种植品种。
市农业局要加强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工作,为全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供后备品种。
(三)坚持公开透明,选好供种企业。
按照《*省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供种企业招标和供种管理暂行办法》,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市农业局要分别与招标确定的供种企业签订供种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合同要明确补贴品种、数量、质量、中标价格、供种时间、供种方式、供种地点、技术服务及违约责任等内容,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市种子管理机构要认真做好项目区种子质量的抽查检验工作。
(四)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落实到户。
市里已将项目任务分解到各示范乡(镇)、办事处,项目乡(镇)、办事处要及时做好示范区规划,分品种落实种植面积,分解落实到村、到户,并认真组织填写供种清册。项目示范区面积分解不能平均分摊,要以行政村为单位推广,努力做到一村一品。要将受补贴农户名单、补贴面积、补贴标准和金额、补贴品种、供种价格等以村民组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各项目乡(镇)、办事处要在市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供种清册的编制工作。一是要以行政村为单位统一造册,按农户实际种麦面积登记;二是要采取边登记造册落实品种和面积、边收缴种子差价款、边向农户开具三联供种凭证的办法,严防补贴良种出现倒买倒卖现象,确保圆满完成良种补贴工作。
(五)科学合理调度,按时供种到户。
供种企业要按照与市农业局签订的供种合同按时供种。在具体供种工作中,项目乡(镇)、办事处要积极配合供种企业工作,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及时把种子和拌种剂供应到村到户。
(六)搞好技术培训,良种良法配套。
小麦生长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制约大,农业部门和各项目乡(镇)、办事处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小麦生产的科技含量。为了确保良种良法相配套,市农业局要组织农技人员制定优质小麦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并印成明白卡发放到户;同时要通过采取举办电视讲座等形式,把技术宣传到户。通过广泛扎实有效的技术培训与宣传,真正把优质小麦保优节本规范化生产技术落实到千家万户。
根据我市近几年小麦地下害虫、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危害逐年加重的实际,要大力推行甲基乙硫磷、立克秀拌种,有效预防和控制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
(七)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种植效益。
各有关乡(镇)、办事处要及时指导示范区农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实行“订单”种植与龙头企业带动相结合,增强自身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消化能力,实现优质小麦的产业化运作。项目乡(镇)要完成1万亩小麦订单生产任务,以确保项目区优质小麦的商品率达到50%以上。在确定“订单”收购优质小麦的价格时,要充分考虑到小麦最低市场收购价的政策效应,做到优质优价,以增加示范户的种植效益。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做美城市、服务城市、完善城市功能为着眼点,以加强城市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为抓手,按照“优质、高效、便捷”的原则,通过合理划分和明确区、街城市管理职责范围和权责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功能作用,加快形成“统一指挥、综合执法,区街联动、全面覆盖”的城市管理新体系、“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和“街道主导、市场运作、管干分离”的城市管理新机制,不断提高我区城市管理水平,为实现“三城同创”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二、具体目标
以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和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体制,全面促进城市面貌新变化、城市环境新改观、城市管理新改进、市民素质新提高;通过政府组织、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高效服务,全面理顺各项管理职能,积极做好市政府管理各项职能下放的对接工作,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手段,坚持把加强城市管理同城市建设、市场建设、城中村改造、环境治理,“三城同创”有机结合,实现一流的城市管理水平、一流的城市生活环境、一流的城市发展环境,为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省食品安全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为全面对接市里相关城市管理各项职能下放,进一步明确区城乡建设管理局、水城管执法分局、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和管理处等城市管理职能部门和单位的职能,建立责权结合、管理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
(一)区城乡建设管理局职责
区城乡建设局作为全区城乡建设的主管单位,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机构设置、职能调整、管理功能等方面做好全面的对接;调整相应机构,充实人员,全面对接市里下放的各项城市管理职能,按照编字〔〕27号文件精神,对区城乡建设局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明确如下:一是保留区城乡建设局相应的城乡管理职能;二是成立水区城乡规划办公室,升格为副科级,以加强我区城乡规划工作;三是成立水区城乡市政环卫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科级,以加强城乡管理工作;四是保留区房管局。
在职能调整上:
一是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工作。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协助四个办事处、工业基地和城中村改造、各类专业市场建设项目,各乡镇集镇规划在满足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完善控制性规划的编制、修改、审批的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3.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4.城乡规划办公室履行区委、区政府赋予相应的工作职责。
二是进一步强化城乡管理工作。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市政建设、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区市政建设、市政管理的政策以及相关的改革方案,并负责实施;2.负责城区市政府下放给我区的主干道和所有背街小巷的市政工程、道路、桥函、下水道的建设维护方案制定、指导和管理工作;3.做好市政府下放给我区城区环境卫生保洁任务的监管、督查和实施工作;4.对接和指导城中村改造工作;5.对接和指导城区市场建设工作;6.对接和指导城乡建设、小城镇建设工作;7.对口协调城管执法工作;8.履行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城乡建设和管理职责。
三是进一步调整区房管局的工作职能。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城市房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全区城市房屋管理的政策以及相关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改革方案,并指导实施;2.成立水区拆迁办,组成专门的拆迁机构,负责我区项目拆迁和协助市政府重点工程的拆迁工作,赋予拆迁相应的行政许可职能,组织拆迁队伍,指导全区拆迁安置工作,履行区委、区政府赋予拆迁安置相应的工作职责;3.组建物业管理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全区的物业管理工作;负责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的初审权、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管理,依法查处物业管理违法行为;负责对物业管理监督检查和指导,参与对辖区内新建住宅项目的规划建设和联审联验工作,指导、监督、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指导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工作;4.完成市政府交办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相应的建设管理任务;5.履行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其他工作职责。
(二)水城管执法分局职责
区城市管理执法分局要提高对我区城市管理执法水平,履行城市管理执法相应的职责,切实担负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责任。1.负责全区“门前三包”工作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考核和管理工作,组织“门前三包”专门的工作、领导机构,落实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2.负责全区管辖范围内广告、渣土等相应的城市行政管理职能;3.负责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市政府下放我区城市主干道市容市貌的整治、城市管理职责和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摆摊设点,打击乱摆摊设点、乱停乱放,治理户外广告,整治“牛皮癣”,负责违章建筑拆除等执法工作;4.履行区委、区政府赋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责。
(三)街道办事处职责
各街道办事处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担负起行政区域管理责任,强化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履行职责,转变观念,切实提高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水平,在组织机构上强化力量,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在城市管理上强化措施,在城市经济上做好文章。1.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按照府办发〔〕15号文件精神,落实三级组织行政区域负责制,各办事处要按照区域划分,全面承担城市管理职责,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履行以整治违章建筑为重点的行政执法属地管理职责;2.做好城市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完成市、区重点工程建设拆迁安置任务;3.加快城中村改造,力争在3-5年内全面完成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任务,按照在建设中改造,在改造中受益,整合资源,做到区、办、处、村四级责任共担,利益共享;4.发展城市经济,切实抓好物流市场、农贸市场、总部经济、商业市场等城市经济工作,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四)社区居委会、管理处职责
社区居委会作为四级网络组织机构的延伸,要切实担负起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转变工作职能,更新服务理念。今后,对城市管理重心更多的要向社区延伸,对城市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要作为对社区居委会考核、考评的重要标准:1.要调整社区规模,力争在3年内完成社区网点调整工作;2.社区居委会要切实担负起对小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专门市场等市容市貌的综合整治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全面履行各项城市管理责任,强化精细管理,创新管理方法;3.积极做好与城管环卫、城中村改造、市场建设管理、物业管理等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执法工作的对接,履行社区建设管理职责;4.创造特色,做大做强精品社区、和谐社区、服务性社区,使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未进行改造的城中村由管理处履行社区相应职能,已改造的城中村实行社区管理。
四、完善工作保障机制
(一)设立城市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经费
从年起,每年列支专门的财政预算,按照“权由事定、费随事转”的原则,用于城市管理环境卫生专项工作经费,保障相关工作的开展。
1.用于弥补清扫保洁等相关经费的不足。①清扫保洁缺口经费;②添置果皮果箱、垃圾池;③新增清扫面积保洁费。
2.市政设施的维护工作。
3.小街小巷的改造工作。
4.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专项经费。
5.组建小街小巷、旧城区物业管理启动经费。
6.城市管理相关工作开展活动经费。
(二)完善区、街道办事处投入的机制
1.关于8条主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按照市环卫处20条主干道清扫保洁标准提高至2—2.2元/m2·年标准执行,清扫保洁任务、面积按府办字〔〕15号文件执行,提标后在市核定标准1.394元/m2·年的基础上,增加费用区、办事处各承担50%。
2.关于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工作。各办事处清扫面积及标准按府办字〔〕15号文件执行。由各办事处组织招标后,缺口经费从各办事处组织收取的卫生服务费中解决。
3.关于清扫保洁新增面积。按市财政核定面积及标准执行,市财政补贴不足部分从各办事处组织收取卫生服务费中解决。
4.市政设施的添置。各主干道和背街小巷需增设的垃圾坑、垃圾桶以及部分清扫工具,由各办事处上报需要添置的数量,经区政府主管单位核定后,统一标准,由所在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所需经费由区、办事处、管理处分级承担。
5.市政设施的维护工作。目前,全区8条主干道的路面维护暂由水城管执法分局组织实施,待区城乡建设局市政环卫管理办成立后移交至建设局管理,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含市财政下拨的市政府维护费);其他所有的背街小巷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路面维护,由所在办事处向区主管部门申报、审核同意后,由所在办事处组织实施,所需经费由区主管部门验收后,由区、办事处、管理处分级承担。
6.关于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工作。2008年全市小街小巷和城中村进出口道路改造已向市政府行文,待市财政经费到位后按实下拨;从年起每年改造城南、城北15—20条小街小巷,除市级配套资金外,改造资金缺口部分由区、办事处、管理处分级承担。
(三)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1.按照政府对公益性岗位的补助政策弥补部分环卫工作经费。由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各办事处配合,对符合条件的“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退伍军人等对象列入统计补助范围。
2.认真搞好临街店面卫生费的收取。按照“谁服务、谁收费”的原则,由所在办事处组织人员收取。各办事处要组织人员对所管辖的作业范围内的临街店面个体业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卫生服务费进行统一收取,用于弥补清扫保洁、袋装垃圾收运作业经费的不足。城南办、城北办要按照核定范围、任务认真开展工作。
3.关于水城管执法局工作经费。除市财政拨付经费外,工作经费不足部分从执法罚没收入中解决,区财政应全额返还执法罚没款,不足部分年终测算后,再提出解决方案。
4.关于拆除违章建筑专项工作经费。按照实际工作发生量,经区主管部门会同水城管执法分局审核后,由区、办事处各承担50%。
5.进一步探索促进农贸市场有效管理的方式方法。鼓励公民、法人、其他社会组织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形式投资新建、改建和扩建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管理实行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各办事处为具体责任单位,依法收取各种规费,负责各市场的管理、维护、保洁、建设等事项。
6.对流动摊点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在管辖范围的次干道或背街小巷划定一定区域,安排部分弱势群体和流动摊贩在场内进行经营,由专业公司实行场内精细化管理,经营区域、种类、时段由水城管执法分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设定,并对专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行为和场内业主的经营行为进行考核和监管。
7.全面启动旧城区物业管理工作。对小街小巷旧城区的改造,要通过2—3年的努力,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分片、分块组建物业管理公司,区主管部门要强化旧城区改造和管理,对符合条件在旧城区、小街小巷组建物业公司,使该片区环境卫生、城市管理起到明显变化的。
五、措施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单位和社会的多个方面,工作任务重,内容纷繁复杂,需要各单位齐抓共管,密切配合,持之以恒抓好落实。各办事处和各有关单位要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本地、本单位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城市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分工要求,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篇6
一、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从根本上解决管区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布局不合理、设置过多过滥、档次不高等视觉污染问题,营造特色突出、形象鲜明、格调高雅的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展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良好形象。
(二)基本原则
本次集中整治坚持“统一组织、科室联动、属地为主、疏堵结合、依法处置”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成立以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峡街道办事处“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指导和推进此次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城区管理科。
三、整治范围
本次“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的整治范围为峡管区内的所有户外广告、门头牌匾。其中:
户外广告是指利用户外场地独立设置,或依附于建筑物、构筑物或设施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主要包括:高炮广告、龙门广告、桥体广告、围挡广告、墙体广告、幕墙贴纸、楼顶广告、独立板式广告、电子显示屏、灯杆挂旗、候车亭广告、灯箱广告、亭体广告、车体广告,以及利用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电力设施设置的各类广告等。
门头牌匾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在办公地点或经营场所建筑物大门上方或两侧,仅用于标识名称的牌匾、字号、标识牌、指示牌、灯箱、霓虹灯等。
四、任务分工
本次“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主要包括四项工作任务:
(一)编制峡城市视觉环境整治相关专项规划
根据区户外广告、门头牌匾设置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峡控制性整治详细规划及重要路段、区域(节点)的设置规划。
牵头科室:城管科
责任科室:各社区、城管科
(二)做好相关城市视觉环境规章的落实工作
根据区修改完善后的城市视觉环境相关的规章、规范,制定峡落实相关规章、规范的具体流程和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
牵头科室:城管科
责任科室:各社区、城管科
(三)清理整治户外广告设施
自2011年12月15日起,对管区已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对未经联审许可或超期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一律坚决清理拆除;督促管区及驻管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设置的影响视觉环境的公益性过期广告进行自行拆除;对联审许可、仍在使用期限内,但不符合设置规划或技术规范的户外广告,进行分类甄别、依法妥善处置。在区总体规划和控制详规未经批准前,一律不得审批设置新的户外广告,对已超过批准期限的不得办理延续许可手续。
牵头科室:城管科
责任科室:各社区、城管科、党群科、综治办
(四)规范治理沿街门头牌匾
根据批准后的市门头牌匾设置规划和技术规范,和市城管办《关于印发市深入开展城区道路两侧门头牌匾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对辖区范围内的临街门头牌匾进一步整治规范。
牵头科室:城管科
责任科室:各社区、城管科、经法办
五、工作步骤
(一)筹备阶段(2011年12月25日至2012年1月20日)
各社区和专项任务牵头科室会同相关责任科室,要按照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分工和完成时限。各牵头科室和责任科室于2012年1月20日前,将具体实施方案报办事处“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1月21日至1月25日)
以办事处名义召开会议,统一动员部署“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实施方案;整治通告,告知广大户外广告、门头牌匾所有人,配合整治工作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等。相关责任科室围绕本科室工作重点,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取得广大市民对“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1月26日至2012年10月15日)
1.2012年4月30日前,编制完成峡“视觉污染”集中整治规划及重要路段、区域(节点)的控制性详规,报区整治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建立户外广告公开招标、拍卖制度、户外广告企业诚信经营评价体系和户外广告安全检测机制。
2.2012年5月15日前,完成对管区范围内已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进行全面普查,建立管理台账和电子档案。
3.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对未经联审许可设置或超期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全部依法实施清理拆除。
4.2012年10月30日前,完成管区临街门头牌匾的统一整治规范。
5.2012年10月30日前,依据批准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技术规范,完成对经联审许可设置、尚未到期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逐处核查、分类甄别,确定处置方案,依法妥善处置。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0月16日至12月15日)
由办事处“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有关科室和单位对此次“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以办事处名义召开总结工作会议,通报整治工作情况,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配合。建立“视觉污染”整治集中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研究、解决整治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各社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承担相关职责,负责本管区整治工作的开展。相关责任科室要按照职责和任务分工,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开展。各社区和相关责任科室要加强工作联动和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强财力保障。此次集中行动所需资金,由区财政予以保障,主要包括编制分区规划及重要路段、区域(节点)的控制性详规的资金,户外广告拆除、补偿以及门头牌匾规范治理所需以奖代补的资金等。
篇7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区旧村(居)改造工作,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旧村改造的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导,梯次推进。依据我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农村住房建设规划,城中村(居)实施整村改造,近郊村、远郊村按规划实施合村并点或单独改造。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编制本辖区旧村(居)改造项目的改造建设规划。需合村并点的,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首先编制好中心居住区控制性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合并各村稳妥有序地改造与合并。旧村(居)改造工作首先在综合条件较好、村(居)班子坚强有力的村(居)进行,依各村(居)实际情况梯次推进,稳步实施。
(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旧村(居)改造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旧村(居)改造方案、拆迁安置办法、拆迁补偿标准等涉及到旧村(居)改造每一个环节的政策都要向村民公示,使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改造方案经村民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
(三)优化方式,保证效果。为保证改造标准和改造效果,并有效解决村(居)改造资金不足、改造经验缺乏等问题,对改造项目特别是城中村、近郊村改造项目,除自筹资金外,可采用开发代建或开发联建改造方式,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先行垫资或部分出资,也可向区融资平台申请贷款实施拆迁和建设村民安置房,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垫付资金及区融资平台所拨付贷款资金从村(居)后期腾空土地收益资金中偿付。安置房建设中的建设标准、建设资金、建材供应等相关问题由村(居)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同商讨确定,共同监督实施。
(四)拆旧建新,集约用地。各村(居)可以根据本村实际,采取先拆后建、边拆边建、先建后拆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严格按拆迁安置政策实施改造,通过改造使村(居)现有旧址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五)科学建设,综合配套。旧村(居)改造工作要充分体现现代民居的理念,完善水、电、气、暖、绿化、休闲、健身、社区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建设经济、宜居、安全、美观的村民住宅,并实行规范有序的物业管理。
二、安置办法
(一)村民住宅安置方式
1、货币安置。由合法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依法对村民住宅进行评估,确定拆迁补偿额,按评估价予以全额货币补偿。
2、实物安置。严格实施宅基地换房。还迁安置面积按宅基地面积(具有合法手续的)乘系数的方式确定,原则上城中村(居)安置系数≤0.8,城郊村安置系数≤0.7。每块宅基地置换的安置房面积最多不得超过160平方米,超出160平方米的应安置面积部分,按还建新房成本价给予货币补偿安置,不得实施实物安置。
还迁安置住宅找补办法根据各村(居)条件确定,可以按旧房合法房屋产权面积实行拆一还一,也可以实施差价找补。实行拆一还一的,按旧房合法产权面积置换相同面积安置房;实行差价找补的,旧房按合法评估机构评估价进行补偿,还建新房的应安置面积内部分按成本价购买,交房时由村(居)委会与村民一并结算,多退少补。不足应安置面积的部分,由村(居)委会按还建价格给予村民货币补偿,不再另行安置。
村(居)民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一种安置方式。
(二)旧村(居)改造的拆迁安置和分房办法需经村民会议通过后方可确定。
(三)村(居)在旧房拆除前,应将拆迁涉及的每户宅基地面积、旧房面积及结构、旧房评估价、置换安置房面积、安置房房款等向村民公示,公示期为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方可实施。
(四)村(居)改造过程中,被拆迁人自行解决搬迁用房。各村(居)制定具体的拆迁奖励和搬迁补助政策,在村民搬迁时先行支付补助费用。
(五)按照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除地质、飞行带等特殊情况外,村民还迁安置住宅项目的容积率不低于1.2。村(居)改造项目应充分考虑建设标准及改造成本等,根据规划合理建设多层、小高层或高层等不同类型住宅。
(六)村民还建住宅户型原则上控制在70至120平方米以内,各村(居)具体建设的还建住宅户型和数量需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后确定。
(七)村民还迁安置住宅只能安置本村村民,不得对外销售。违反规定对外销售的,取消扶持政策并严格依法查处。
(八)村民安置住宅的房屋产权手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对土地为集体性质的还迁安置住宅办理集体土地性质的房产手续。
(九)对生产性、营业性用房实行货币补偿安置,具体拆迁补偿额由合法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依法评估确定。生产和营业用房需具有房屋所有权证或合法的批准建设手续,生产或经营单位需具有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有纳税记录),并且与登记注明的经营时间、地点相一致,方可认定。
(十)本文件下发前已经建设部分村民住宅楼的村(居),其已建村民住宅楼的用地面积从该村(居)还建住宅总用地面积中扣除。
(十一)村民安置楼被批准占用耕地的,首先从本村复垦指标中解决。本村解决不了的,由区政府从全区指标中调剂,村(居)从宅基地面积中等额置换。
(十二)旧村(居)旧址土地除村民还建住宅用地外,区政府按还建住宅用地面积的20%预留居住用地给所在村(居),用于安置村(居)大龄青年;按人均10平方米预留生活保障用地供村集体使用,用于村民的就业安置、生活保障和公共设施建设。对于大龄青年居住用地和村民生活保障用地,村(居)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确定建设时间,可与安置房同期建设,也可实施后期建设。其余剩余土地由区政府收储为建设用地或复垦后收购用地指标。
(十三)对于腾空出让土地或腾空复垦土地面积小、收益少的村居,安置用地中的大龄青年预留地及生活保障用地部分,征求村民同意后也可不预留土地指标。
(十四)旧村(居)改造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要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到位。要充分考虑村(居)长期发展中村民不断增加的生活需求,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合理规划地下或半地下车库、村(居)办公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幼儿园、学校、老年公寓、医疗诊所、文体活动中心等,切实为村民生活提供方便。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施工、监理等要公开招标,择优选定。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确保还建安置住宅的建设质量和安全。
(十五)按规划进行合村并点的,公共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建设资金,由相关村(居)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按照公共设施建筑面积与居住建筑面积所占比例进行分摊。
(十六)合村并点实施中,村与村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利益补偿,由村与村相互协商,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协调。
(十七)旧村(居)改造中建设的村民安置住房,必须确保居民全部回迁安置,建设的商业设施要作为集体财产,用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不得对外销售。若违反规定擅自对外销售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相关产权手续,停止该村(居)的一切旧村改造优惠政策,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十八)旧村(居)改造后建设的商业设施和新组建的经济实体,应优先安排本村劳动力就业,有条件的村(居)应积极完善村民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机制,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
三、审批程序
(一)对拟实施旧村(居)改造的村(居)实行预审制。计划实施改造的村(居)应先征求国土和规划部门意见,制定旧村(居)改造的拆迁安置和分房方案,由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查后,报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预审。
(二)合村并点的项目,应将中心居住区作为一个整体改造项目申请预审。
(三)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村(居)改造申请资料后入村实地考查,认真核实,并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改造村居的旧址土地数据测算村(居)实施改造的实际可行性,研究确定预审意见,上报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
(四)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经研究后,下达批复文件。经领导小组批复同意的村(居),正式开始实施改造。未经领导小组批准,任何村(居)不得擅自实施改造。如有违反,将依法严肃处理。
(五)改造村(居)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中心居住区、棚户区、城中村、城郊村等改造项目的规划方案编制工作。严格按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批复的安置用地规模,合理规划安置区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方案,报规划部门审批。
(六)规划方案审批通过后,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做好辖区改造村(居)的拆迁、立项、土地、规划、建设等手续的办理工作,确保改造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七)改造项目在改造建设中,要严格按批准的规划实施和落实。安置房竣工入住前,村民旧房必须拆除,腾空土地纳入政府储备或复垦后由区政府收购用地指标。
(八)各村(居)申报的村民户数、人口数量,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公安部门要严格把关,确保上报名单真实准确。对报送虚假材料的村(居),取消其旧村改造扶持政策,并对村(居)负责人严肃处理。
(九)旧村(居)改造的拆迁安置及分房方案、总拆迁户数、人口、每户安置面积、拆迁补偿标准、改造政策、改造资金筹集、改造资金使用与管理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内容,要向村民公开,经村民会议通过后方可上报。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严格监督村(居)改造工作的规范实施,因不按规定实施改造而引发的群众投诉、上访等事件由改造村(居)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处理。
四、扶持政策
(一)村民还迁安置住房在办理项目审批时,免收城市绿化及环卫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园林绿化费等区级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村民还迁安置住房项目建筑营业税、契税的区级留成部分,经区发改部门会同建设、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审查确认后,报经区政府批准,给予村集体等额财政资金扶持。
(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控制区内用于村(居)民安置的先期周转用地,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应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土地出让金全部足额上缴后,由区财政将区级留成部分等额扶持村(居)用于旧村(居)改造。规划控制区范围以外的周转用地,不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可办理集体土地使用手续。
(四)村民住宅旧址安置村民后剩余部分土地,经依法出让后所得收益,在扣除先期周转用地同等面积区级应得土地收益后,土地出让金区级留成部分按拆迁进度分期全额给予村(居)财政资金扶持,主要用于村民的居住安置补助和村民生活保障。
(五)村(居)住宅旧址之外腾出的存量土地(含先期周转用地同等面积土地)全部由区政府先行储备,经依法出让后,土地出让金区级留成部分按40%的比例给予村(居)财政资金扶持。
(六)处于城区主要地段且旧房密集、亟待改造的部分城中村(居)、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宅基地换房后,每户还迁安置面积在不超过120平方米的前提下,若腾空地块出让收益不足安置费用的,区政府可对腾空地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费用采取一事一议政策,给予一定优惠。
(七)返还给各村(居)的土地出让金和其他旧村(居)改造扶持资金由村居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代管,专项用于旧村(居)改造的拆迁补偿、还建安置和村(居)民生活保障。
(八)旧址腾出的出让土地上所开发项目,上缴城市绿化及环卫配套费的5%给予村(居)所在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财政资金扶持,用于辖区旧村(居)改造工作的办公经费;上缴城市绿化及环卫配套费的5%给予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资金扶持,用于全区旧村(居)改造组织、管理、服务等工作经费。
五、组织领导
(一)全区旧村(居)改造工作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区旧村(居)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区旧村(居)改造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调度旧村(居)改造情况,研究解决旧村(居)改造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全区旧村(居)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旧村(居)改造工作纳入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区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
(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密切协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按照职责分工,严格审核把关,对违反规定开发建设的,有关部门要依法严肃查处,保障旧村(居)改造工作按规定程序和政策实施。
(三)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履行好职责,认真做好本辖区旧村(居)改造的组织领导工作,搞好旧村(居)改造规划编制、方案审查、利益协调、资金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辖区内各村(居)改造工作有序进行。经区旧村(居)改造领导小组批准的旧村(居)改造项目,无故不能按时完成年度旧村(居)改造目标任务的,停止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六、本《意见》涉及到相关具体配套联动的实施细则,由区相关部门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另行研究制定。
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遵循便民利民、合理布局、疏堵结合、规范管理的原则,全面加强全区便民市场建设管理,加快构建设施配套、管理高效、文明规范的便民市场服务体系,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方便、有序的社区消费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市容环境质量。
二、目标任务
参照《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市城乡结合部农贸(大棚式)市场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按照市创卫总指挥部《关于提升临时便民市场管理水平规范市容秩序专项整治方案》的有关要求,通过新建一批、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彻底整治影响百姓生活、有碍交通和市容观瞻的违规设置摊点群、马路市场等城市管理顽疾,逐步以规范化的便民市场取代摊点群和马路市场,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便民惠民、安全放心的便民市场服务体系,构建基本满足居民群众生活需求的便民市场建设和管理机制。
三、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便民市场作为公益性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各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要履行建设管理的主要职责。要充分发挥社区单位和专业化龙头企业在便民市场建设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设管理机制。
(二)属地管理、分类指导。合理划分部门、街道的管理职责,标准化、封闭式便民市场的建设管理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街道办事处协调配合;临时便民市场的规范提升和日常管理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相关部门给予业务指导。
(三)合理布局、便民利民。按照社区人口和服务半径,综合考虑现有便民摊点群、马路市场现状,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临时便民市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四)标准规范、安全卫生。制定完善便民市场设立和管理规范,明确审批程序、设置条件、经营范围、经营时间、管理办法,做到管理规范、经营有序、交易公平、环境整洁、标识统一。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标准化便民市场建设。根据商务部有关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新建居住小区应当配套建设便民市场,规划、商务、工商、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开发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规划配建便民市场,并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二)改造提升现有便民市场。参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指南》,对现有设施简陋落后或未达到标准但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便民市场,按照基础设施标准化、经营主体组织化、经营服务规范化的要求,在基础设施、经营环境、管理服务上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达到标准化便民市场有关规定。
(三)规范设置临时便民市场。由各街道办事处牵头,按照合理布局、疏堵结合、方便市民、整洁有序、规范管理的原则,在广泛征求居民及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本辖区临时便民市场的规范提升方案,经工商、商务、食药监等部门分别审核、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报市有关部门审批。临时便民市场的设置区域、经营范围、设置标准、营业时间、卫生保洁、规费收取等管理措施,参照市创卫总指挥部《临时便民市场标准》执行。因市政道路建设、片区拆迁改造,临时便民市场需要拆除的,街道办事处(市场管理单位)及入驻业户必须无偿执行。
五、扶持政策
(一)标准化便民市场扶持政策。参照市政府《关于实施社区便民放心菜工程的意见》,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对符合标准的新建和改造提升便民市场,给予一次性扶持。具体标准: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按不高于30万元的标准给予扶持;1200—2000平方米(含1200平方米)按不高于20万元的标准给予扶持;500—12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按不高于10万元给予扶持。上述扶持资金由区财政承担,区商务部门负责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二)临时便民市场扶持政策。对经批准设置且严格按照《临时便民市场标准》规范提升的便民市场,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5—10万元的资金补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便民市场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分管区长任组长,工商、商务、发改、国土、城乡建设、规划、城管、农业、卫生、质监、食药监、交警、消防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便民市场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协调解决便民市场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制定便民市场管理规范标准,组织相关部门审核具体改造提升方案,组织开展督导督查和考核验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工商局,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本辖区便民市场建设管理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篇9
一、成立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市规划局:负责相关工作总协调,资料汇总及本方案的解释。
市公安局(市交警支队):负责指派交警协助调查日的出入口机动车出行起讫点(OD)调查;指派民警协助流动人口出行起讫点(OD)调查。
市广电局:负责通过电视、广播宣传综合交通调查的意义和重要性,动员居民积极配合居民出行调查。
红花岗区、汇川区、县政府及新蒲新区管委会:负责安排辖区内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居民出行起讫点(OD)调查。此项工作是本次综合调查的核心,要求各区(县)、街道办事处(乡镇)要明确调查负责人,高度重视调查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安排公交公司配合公交车随车调查。
市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组织城市出入口机动车(OD)调查、查核线断面交通量调查和公交车随车调查所需要的调查人员,每项调查都要安排带队教师,负责学生教育和安全管理。
此外,希望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提供本次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所需的资料,资料清单内容及提交时间,提交给市规划设计院办公室。
三、调查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成立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领导小组,规划编制单位进行调查方案制定。
第二阶段,召开市政府组织的部门动员会,开展宣传动员,细化工作职责。
第三阶段,召开调查员培训会,落实调查工作,发放调查表格。
第四阶段,开展市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调查,完成计划的调查任务,包括:城市居民、流动人口出行(OD)调查,出入口机动车出行(OD)调查,查核线断面交通量调查和公交车随车调查。
第五阶段,进行综合交通调查的数据录入和资料整理工作。
四、调查工作内容
本次交通调查计划展开,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及流动人口出行起讫点(OD)调查、出入城机动车出行起讫点(OD)调查、查核线断面交通量调查及公交车随车调查。具体安排如下:
(一)城市居民出行起讫点(OD)调查;流动人口出行起讫点(OD)(由公安局所属有关派出所)。
城市居民出行(OD)调查对象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两部分,采用向各个社区发放调查表格的形式,由各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调查人员上门问询填表的方式进行。按照抽样率要求,本次计划共调查城市居民25000人,本次居民出行调查需要调查人员260人,其中红花岗区110人、汇川区60人、新蒲新区20人、县70人,人员由各区(县)、街道办事处(镇)负责落实,且抽调人员数量视社区规模大小、社区居民户数予以合理安排,由社区居民委抽调,要求调查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并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本次计划共调查城市流动人口3000人,需要抽调民警30人作为调查人员,负责将调查表通过宾馆安排旅客填写后并回收,民警由市公安局组织落实。规划编制单位负责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地点:市政府4号会议室。培训会议上发放所有调查表,要求各区(县)、街道办事处(镇)必须由调查负责人带队、所有调查人员全部参加。
调查人员负责入户向被调查家庭发放调查表格,并负责回收,各街道办事处(镇)负责汇总,要求将各街道办事处(镇)的调查表格统一送至市规划设计院办公室,由专职验收人员验收,并履行验收手续。
(二)出入城机动车出行起讫点(OD)调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职业技术学院)
该项调查包括机动车交通量和机动车(OD)调查两部分,调查对象是中心城区主要对外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拦车问询。共调查6个城市出入口,每个出入口均设置机动车交通量和出行(OD)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需调查员采取两班倒的方式,人员由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组织落实,规划编制单位负责培训;每个调查点需交警6人(两班倒)负责拦车,由市公安局安排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如附表1所示。
(三)查核线断面交通量调查(职业技术学院)
本项调查的对象是选定的7条道路的断面交通量。该项调查需要42位调查人员,分成上午和下午两个班次,每班21人,人员由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组织落实,由规划编制单位负责培训。具体实施方案如附表2所示。
(四)公交车随车调查(职业技术学院、市交通局)
本项调查的对象是中心城区的常规公交线路,调查时间为早7:30至晚18:30,要求每名调查员对所调查线路上午、下午各进行两个往返调查(郊区线路上午、下午各进行一个往返调查)。为落实公交优先策略,将对中心城区及郊区全部35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查,每条线路1人,人员由职业技术学院负责组织落实,规划编制单位负责培训。具体实施方案如附表3所示。
以上(二)、(三)、(四)项调查工作调查人员由规划编制单位负责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地点:市官井财校。培训会议上发放调查表格,要求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调查负责人带队、所有调查人员全部参加。
此外,请各县、区(市)、街道办事处(镇)将调查人员详细名单提供给市规划设计院办公室,以便对调查做出具体安排。
五、调查工作要求
篇10
工作总结一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精准扶贫“四法”暨建档立卡会议精神,我办事处立即召开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对我办事处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会议要求严格按照“5个时节点”和“9个步骤”的程序和方法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推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六个到村到户”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切实做到“五个结合”、“四个具体”,形成“1+7”工作格局。即: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和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有机结合,和工业化、城镇化主战略、“三化”兴“三农”有机结合,和提升农村人口素质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机结合,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两个硬化”工程、通村水泥路(油路)建设有机结合;做到目标具体、措施具体、进度具体、责任具体;形成一个总体方案加六个子方案和一个具体任务分解方案的“1+7”工作格局,创新扶贫方式,改进工作方法。
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我办事处20xx年1XXX人贫困人口,已经脱贫XXX人。
1、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我办事处及时组织召开会议,安排办事处、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对贫困户进行摸底排查,通过民主评议并预以公示,审核确定出我办事处贫困人口1XXX人,XXX户。结合县扶贫办分解到我办事处20**年减贫人口任务。我办事处结对帮扶的人员有:副县级干部1名,正科级干部8人,副科级干部9人,一般干部XXX人,这些人分别是县人大、城管局、房管局、农发行、红旗办事处的干部。这批人分别按“54321”分配到石关村、路塘村、庆云村、蔬菜村对贫困农户进行结对帮扶。到扶贫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并填写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信息采集表,在帮贫困农户规划,在生产上作技术指导。实现我办事处“一户一帮扶责任人”,做到“干部到户、责任到人”。帮扶对子结成后,工作队和责任人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贫困原因,逐村逐户理清思路、制定规划、细化措施,重点为帮扶对象找准产业发展路子,改善基础设施。建立精准扶贫帮扶部门和干部考核办法,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产业扶持到户
针对我办事处贫困户实际,着眼市场可持续发展,注重以“特”制胜,路塘村建设XXX万的天麻种繁基地、石关村马铃薯种植500亩;石关村辣椒育苗种植500亩,都已经落到实处,种植完成,农户得实惠,曾收入。
3、教育培训到村到户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加大对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入学,办事处、村干部加大对贫困农户适学儿童排查加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人,推进“雨露计划.雨露直通车行动”(到深圳学习的3人,各种职业学校补助已上报的7人,上二本线领取补助的1人);目前正在进行“圆梦行动”摸底,资助贫困家庭“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以适用技术、产业化技能、劳务输出和就业创业等主要内容,现场操作实训,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每户贫困户至少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
4、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
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美化环境。根据县生态办安排,我办事处按计划完成农村危房改造XXX户,改造资金XX.X万元,已经改造结束。
5、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主要针对搬迁进来XXX户移民进行后期扶持,扶持资金3.4XXX万元和生产技术上的指导。
6、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根据精准扶贫项目实施情况,我办事处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基础设施:两个硬化5.504公里4万元,一事一议通村水泥路3公里XXX万元。背街小巷硬化道路12500平方米,总投资XX.X万元。
由于该项工作的特殊性,我办事处成立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办事处直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督促落实到村到户情况,做到责任到人,确保帮扶工作落实到位。我办事处参照市、县级层面,统一按照“四个具体”和形成“1+7”工作格局分别制定和细化方案,根据减贫任务分配计划组织开展入户,以现有贫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失地等致贫因素,公平合理识别出我办事处贫困户XXX户1XXX人的扶贫对象并进行办事处、村两级公示。
强化管理,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对象基本资料、增收情况建立台帐进行管理,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有信息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扶贫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方法。组建“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督查检查组,定期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查。
工作总结二
今年以来,xxxx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县委“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县委xxxx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XXX户、XXX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XXX户,贫困面覆盖率XX%,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XXX名,其中劳务输出XXX人。
xx家村位于xx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是属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XXX户、XXX人,筛选出贫困户xx户,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人均占有2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XXX名,其中劳务输出XXX人。经济以养殖、劳务输出为主,
二、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xxx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xx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xxx村、xxx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XXX户、1XXX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三是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认真落实促农增收“七个一”工程,以产业培育、富民增收为核心,全面完成了xx亩旱作农业推广种植任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xx期、xx多人次,发放良种羊xx只,修建暖棚xx个,扩大了养殖效益。组织引导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xx多人次,继续加大在外枸杞种植面积,今年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xx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XXX万元的xx乡xxx、xxx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精确识别、精细管理、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工作总结三
xx4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工作小组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县**局、县**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努力为***镇***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驻村联户包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局与***将包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周密筹划,扎实推进。成立了****村驻村联户扶贫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
副组长:***
****
成
员:***
****
***
****
****村驻村联户扶贫包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全局包村联户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县
办公室,负责处理小组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认真细致,做好包村工作
(一)加强调度,做好包村工作。
建立健全包村联户工作调度机制,领导小组领导定期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召开调度会议、听取部门汇报、深入基层走访等形式,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二)深入基层,做好联户工作。
坚持把包村联户工作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本着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结合我工作小组工作特点,主动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三)驻村蹲点,做好帮扶工作。
为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我小组共安排两名技术骨干到****村驻村蹲点,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帮实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按照精准帮扶工作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我工作小组的实际情况,从***局、**共抽调*
名帮扶人员,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四)真抓实干,为包扶村做实事。
xx年以来,我工作组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村*户*人和建档立卡工作。
今年以来****局已向****村发放村委会维修改造费用**元;添臵价值*元办公桌椅*套;过节期间,前往****村慰问贫困户并发放慰问品。现已将****村*组、****村*组
、****村*
、****村*组
纳入
规划当中,日后将结合
具体情况逐步实施。
机关工委今年已向****村发放干杂果建设费用**元;村容村貌政治费用**元;为****村发放科技读物、报刊**余份;慰问该村困难户并发放慰问品;在村内开展党务工作培训3次。
三、xx年工作打算
xx年,我局将立足本职,加大投入,真抓实干地开展好包村联户包扶扶贫工作,让所包扶村和所联系贫困户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一)要加大投入力度,搞好技术服务。
我局将坚持促农增收、富民优先,进一步加大包村联户的投入力度,强化先进技术扶持,跟踪帮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以实际行动做好包村联户工作,深入推进包村联户工作有序开展。
-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 下一篇:农村道路工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