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理念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理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发展理念

篇1

【Abstract】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demand for energy in China is increasing. In this situation, it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reduce the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oal production, make full use of low-carbon concept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so as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关键词】低碳理念;指导;煤化工产业

【Keywords】low -carbon concept; guidance; coal chemic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TQ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71-02

1 当下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状况

在当下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攀升的新时代下,煤化工产业唯有不断的拓宽自身的发展规模,方能迎合人类不断递增的物质要求。根据当下的情况而言,我国大约70%的 火力发电(电厂)都是依靠煤燃烧来进行发电的,所以,我国火力发电(电厂)中最重要的发电原材料就是煤炭。而煤炭属于构造极其繁杂的一种键链结构,唯有采取热裂解的方式方能对其实施彻底的拆分。同时,煤炭也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种化工原料,其产物还能被当作工业燃气或化工原料。煤化工产业是一种以煤炭为主的产业,其更是我国人们赖以生存的能源产业。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正在日益加速,其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拓宽,有些煤化工项目的规模甚至多达数百万吨。除此之外,每年我各地区上报的正在拟建的以及正处于建设中各种煤化工项目都在快速的增多。与此同时,随着煤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空气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差,出现的雾霾天气也越来越多,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2 低碳理念指导下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

2.1 对煤化工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全面调整

产业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模式等统称为产业的内部结构。从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一直在不断地拓宽,从生产项目来看,其也在逐渐向外延伸发展,不但开发了甲醇和焦炭等项目,目前还在积极地促使煤化工项目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譬如煤制油灯以及二甲醚等等。然而,针对传统的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模式而言,虽然煤化工产业的产能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可是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浪费的资源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新时代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必须从改变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式入手,再借助新方法与新技术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以此减少工程的成本投入,从而推进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

2.2 多产业融合发展

在发展煤化工产业期间,诞生了一种非焦炭法熔池炼铁工艺。通过使用此种工艺可以有效地强化煤粉和铁矿粉等物质之间的反应。同时,煤炭也可被用作还原剂来还原氧化铁。在制作生铁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一氧化碳气体,而把产生的这些一氧化碳气体输送至发电站,则可用来生产电力等产品。众所周知,购置一套气化装置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所以,把其他产业与煤化工产业融合起来,除了可以有效地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之外,还可以使能源与资源的损耗实现有效地降低,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其它产业和煤化工产业融合起来发展,可以使煤实现高效与充分的利用,从而促进煤化工产业的长期发展。除此之外,有关单位还应该通过改革技术来推动减排市场的发展,从而促使煤化工单位增强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节能降耗技术、可再生能源以及核动力技术等的开发与利用,提高煤的循环利用率,提倡仰面消费方式,构建企业低碳生产环境,为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3 通过拓展产业链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单位GDP中的排放

在未来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选取低碳排放的产品。实践经验证明,煤炭制油的办法并不能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所以,鉴于对长远发展的考虑,我们应当对煤化工产业的产业链进行全面的拓展。新疆、内蒙古、山西以及陕西等地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最多的地方,其几乎占据了我国70%的煤炭资源[2]。而我国沿海地区需要较多的煤炭,且通常都是通过铁路输送的方式来运输煤炭,所以,在输送煤炭时就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因此,出于经济性的考虑,不适宜在煤炭资源稀缺的区域发展煤化工产业,而生产甲烷工艺可以达到低碳的目的,所以,针对煤炭资源稀缺的区域可利用甲烷工艺来进行工业生产,从而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实现有效的提升。在利用煤气化制造天然气时,只会产生极少量的二氧化碳,而且与煤炭的输送不同,那些通过煤气所生产的天然气只需通过管道进行运输即可,沿海一带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办法来获取能源,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铁路的运输压力。另外,乙炔工艺也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尽管其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可是利用煤炭来制造烯烃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开发的项目。

2.4 重视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把握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

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应当对本区域水环境与水资源的承受能力加以全方位的考虑,根据水资源的整体规划来对本区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确立,应当将水资源的保护放在第一位,充分借助地表水来发展煤化工产业。针对未通过评估认证的扩建、改建或新建的煤化工项目,不可允许其开工建设,不可允许其取水,更不可为其制定用水计划。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本区域环境的承载能力加以全面的考虑,应当遵循经济循环发展的原则,保证煤化工产业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实现最小化。

2.5 强化循环经济的贯彻与执行

循环经济是在新形势下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3]。因为此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受到了有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与赞同。因此,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也应该对此种经济发展模式加以充分的应用,以达到降低成本和节能减排的目的,继而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循环经济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在发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应该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贯彻与执行进行强化,以促进煤化工产业的低碳化发展,进而保障煤化工产业的长远发展。

3 结语

总之,在发展煤化工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对低碳理念加以充分的贯彻与实行,对煤化工产业内部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实现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循环经济的贯彻与执行,重视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把握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拓展产业链来减少二氧化碳在单位GDP中的排放,以此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涌,颜彬航,储博钊,等.高效、清洁、高附加值原则指导下适度、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J].煤化工,2012(05):1-6.

篇2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是指高等职业教育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持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高等职业教育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并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造条件,关键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要把握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强化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推进产教结合,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唯一选择。但是,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在社会上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究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以技术应用为中心,凝练区域、学校、专业特色的办学理念

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当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主体,对打通和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发展通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此,必须确立以技术应用为中心,凝练区域、学校、专业特色的理念。一方面要求我们聚焦内涵发展,调整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坚持“学有所得,得有所专,专有所用,用有所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体,不断凝练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有利条件,办出有地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持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本院具有办学特色的专业,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多年来,我院以技术应用为中心,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发展能力、培育特色、发挥优势,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层次多样、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

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云南的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地貌波状起伏,山高谷深,河川纵横,多坝子和湖泊,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道路桥梁建设、养护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需要多种技能、工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员。学院根据云南所处的特殊区位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于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趋势,形成特色鲜明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适应了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人才需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发展特色,是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形成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辐射工程监理(公路工程方向)、工程造价(公路工程方向)、建筑工程管理(公路工程管理)、建筑材料工程技术(材料检测)四个相关高职专业建成了一个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

二 以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产业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工学结合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校企共建利益共同体、大力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等途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云南是一个山地占94%的边疆省份,93%的客货运输靠公路,汽车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例,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必须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本,以培养学生“德、技、力”三位一体的核心能力和促进学生就业为落脚点,紧密依托学院云南交通汽车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汽车实训中心以及校外合作企业,加强校企联动,形成以培养区域汽车后市场所需的双高人才为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与建设,加强工学结合的特色教材建设;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为抓手,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扩展校内实验实训接纳能力,扩充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企业接纳、参与和安排的校企共建、共管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在汽车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以适应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需要,提高校办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职业氛围。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区域内具有领军作用、在GMS国家内有一定影响、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起到示范作用。

三 以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为目标,主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理念

21世纪高职的发展,应该按照“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定位,以“应用开发与技术集成”的基点,按照“聚集资源、聚合力量、聚焦产业、聚成品牌”的路径,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走向深度耦合,主动服务区域产业的发展。为此,专业群的建设应确立以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为目标,主动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理念。

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为例,在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群建设中,以具有现代工程机械的机电液维修与诊断,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具有工程机械操作、维修、管理等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学院本着突出“三化”特色,强化教育与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逐步提高实践教学比例,不断提升学生的技术运用和服务能力,着力搭建和充实学院的“三化”人才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阶段:国际通用基本技能实训。主要项目内容包括金工实训、工程机械柴油机拆装实训、工程机械底盘拆装实训和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拆装实训及工程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和检测设备的使用。

第二阶段:智能化专业核心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是学生在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上的专业技能提高,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发动机、底盘、液压、电气、电控检修实训,以及工程机械的操作、施工及维护技术。通过基本的实训操作和工程机械故障分析的学习,能够对发动机、底盘、电气、液压等系统进行熟练的拆装、维修。

第三阶段:现代化专业综合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是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按照教学计划在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完成工程机械的检修、故障排除和操作等工作,让学生对行业和工作岗位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对工作的责任心。使学生获得实际生产实践知识,巩固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理论,学习企业组织管理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其中贯穿整个专业群建设的红线是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学院将美国康明斯公司、中国柳工股份公司等企业先进的培训理念、培训资料、培训模式、教学方式引入工学单元教学中,贯穿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创新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教学体系,制定了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工学结合教学方案。以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和推土机等设备故障现象或要完成的工程任务为载体,以设备操作流程、故障诊断、修理过程、工程任务等工作过程为主线,结合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设计各工学单元的学习情境。

四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的理念

篇3

1 构建生态文明,增强生态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运用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欣慰的是,环保公益与共建生态文明已经在路上――就像歌词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人自觉参与、积极作为、共建生态文明的格局远未形成。“手电筒思维”令人忧虑。“20世纪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饮用灌溉;80年代开始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这首民谣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上个世纪不同发展时期我国一些地区水质的变化。近年来,大江大河的治理和节能减排的推进,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收缩,而面广量大,涉及寻常百姓的生活污染源却汹涌而来,势不可挡。可人们“前门吃喝拉撒,后门排污下河”,一遇到污染,习惯于投诉和指控工业企业而忽略了生活污染源,每个人都先入为主的排除自己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将“手电筒”照向别人。共建生态文明,缺的不是榜样和警示,而是每一位公民的自省、承诺与行动。

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非常苛刻而严厉地要求人类放弃工业与商业文明带来的急功近利的享乐主义,摒弃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到火烧眉毛无动于衷的自私心态,必须以自我觉醒与自发的积极行动,毫不迟疑,从当下开始,彻底改变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局面。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淘汰落后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构筑农业循环经济链网,全面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壮大绿色经济为目标,按照“横抓园区,区域推进;纵抓龙头,产业延伸”的要求,实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创立若干真正有节能减排特色的园区,申请国家和自治区在土地、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努力把我旗建设成为自治区绿色经济的主要基地。

从自然的绿色,到经济的绿色,到社会的绿色,再到人心的绿色,四者的总和成为推动我旗生态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考。

3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对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率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同时也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特别是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永续生存,实现与环境和谐发展。实践表明,我国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不仅提高了农业产业效益,而且增强了国际竟争力。

绿色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两个方面。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是广义的“大农业”,包括绿色动植物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设施农业、园艺农业、观光农业、环保农业、信息农业等。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

4 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加大治污减排力度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科学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水保生态建设投入,全面实施“三年植绿大行动”,不断改善全旗生态环境。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绿化责任,扎实推进“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工程,加大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恢复治理。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强化环境执法监督,加大治污减排力度,净化城乡环境,力争把我旗建成自治区级环保模范城市。

一是,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治理力度,通过源头控制、改造提升、扶优汰劣等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所有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新建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推广清洁生产。二是,加大环保综合整治。突出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河流断面、工业污染源和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力度。落实“两减三保”计划,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开发投入,采用高新的绿色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篇4

绿色化工指的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目前,绿色化工已被全球列为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是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保证国家与民众安全的核心基础科学与技术。绿色化工和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将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化学与材料、生命、信息、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结合将开辟新的发展方向,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环境改善提供多种途径。采用无毒、无害原料和溶剂,高选择性化学反应,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绿色化学过程将得到普遍关注。

未来几年,我国资源、能源消耗将呈持续增长趋势,面临的环保压力也将越来越大,完成节能减排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因此要积极引进、推动绿色化工的建设,通过环保、绿色化学工艺过程的开发,使化工行业生产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过程实现绿色化。如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代替剧毒的光气和氢氰酸等制备中间体,以无毒无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等。

据了解,在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后,常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环保专项治理活动。对全区范围内排水工业企业,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量及去向以及企业立项。建设、三同时等执行情况按照方案进行全面调查。对进入化工园区的企业,严格执行区域环评要求,同时鼓励经济效益和产业发展前景好、管理规范、污染轻的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化工园区的产业层次,较好地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绿色化工不仅使化工行业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还通过绿色化学品以及绿色化学工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推动其他行业实现绿色生产。因此说,绿色化工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助推器。

篇5

关键字:包容式旅游;文化旅游 ;和谐

中图分类号:G124; 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中国目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得益于国际国内两种环境的宏观背景,旅游业的诸多优势以及对于中国社会及经济的总体影响已经自不待言,无须赘述。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更是旅游业的灵魂,也可以说具备更多的附加价值可以进行创造和利用。而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全国通盘的战略考量,可以说是推进并确保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领先地位的必要的谋划。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显然不能再利用过去那种规模化,集约化的并且以项目的数量和利润的多少为唯一考核标的。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选择并且坚持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应该和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及社会发展总的价值趋近,并且可以引导出正确得发展模式。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更具备体系化和人文关怀性质的“包容式”发展理念自然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国内学界对其进行工具性研究的成果不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结合党的十提出的各项战略,关注此问题的成果较为丰硕。主要有以下:王超、郑向敏(2012)指出了包容式旅游发展同其他的旅游种类的关系;王超(2013)在借鉴印度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建立五位一体的ITD旅游发展模式;王京传和李天元(2011)分别对旅游的内部增长和外部增长在包容式发展的理念下给出了一些政策的建议等等。纵览这些已有的成果,不难发现,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此种发展理念对应到的某种具体旅游形式的发展模式上面,这并不难理解,过去的旅游发展中经济属性远超社会属性的现实会为此做出很好的注脚。而将我国旅游业中的最具人为操作性的文化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用该理念进行观照的研究可谓付诸阙如。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此为题,关注在更为凸显价值与情感的“后旅游”时代下具备体系化和人文关怀性的包容式发展理念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多维度意义群,以为旅游实践决策谋定好方略与路线。

二、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的内涵

2003 年12 月,世界银行出版的《全球化增长与贫困( 建设一个包容性的世界经济) 》政策报告提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包容性问题( 蔡荣鑫, 2010) 。2004 年5 月,亚洲开发银行的《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持续性减少贫困的包容性增长: 基础设施发展的强化角色》报告初步界定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提出要通过提高穷人的市场进入程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手段来引导穷人参与经济增长进程( Ifzal,Xianbin Yao, 2004)。 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先后提出并强化的“包容式增长”理念, 由于从词源和实践来看,其核心词“增长”只具有数字意义, 故国内大多数已有研究是把此种“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覆盖并移植到了发展的领域,而从实际内涵来看,也的确如此。就其本身概念来说,Ravi( 2010) 提出并阐释的。根据其观点,包容性增长是指参与机会平等的增长,既注重创造发展机会,又注重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得到这些机会。首先,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实现的基础,但经济增长不能仅仅是单一GDP模式的增长。其次,包容性是包容性增长的目标,要让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并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就其经济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要求收入分配的公平,重视就业机会的公平,尤其要求经济增长要给穷人等弱势群体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就其社会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要求重视社会安全,支持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人类健康并加大政府扶贫力度。就其制度和政治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追求社会包容和增权。(Ganesh,Ravi, 2010)

可以说,旅游业中所谈论到的包容式发展就是建基于包容式增长的理念,再附加考虑了旅游业的特点而形成的一个子观念。包容式旅游是在产业应用背景下的具体展现,核心举措是将赋予旅游业的众多参与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以平等的权利,使其能够全面深入地共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以此促进社会的进一步的和谐发展,乃至创造和谐世界。

三、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当下的中国,适逢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已历三十多年,大众旅游已经全面占据市场,同时也孕育着未来旅游甚至未来社会发展的些许可能性。旅游产业因此也亟待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及助力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纯粹经济化到社会事业化性质的增加也见证了这个时代性的社会发展变迁。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和遗产旅游和休闲旅游有重合,也有其特点和个性。只要是以文化吸引物为旅游核心物,在其旅游地具有比较丰富和独特的文化氛围,都可以算作文化旅游。因此,今天的历史街区打造的休闲旅游地带,环城旅游游憩,文化遗产旅游,以及今天的创意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旅游产业的业界范畴。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以下的特点:一,可选用的吸引物数量众多,门类丰富。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遗产,以及节庆事件。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化旅游本身的地方/ 场所感的维持和营造就不是那么容易,容易造成多城一面,多地一面的刻板印象记忆,不利于旅游的整体提高。二,在我国的旅游产业中占据的比例很高,在实际的效益上以及对于社会就业上都贡献良多。三,文化旅游相对于较为纯粹的非文化旅游而言,更加依赖于游客与东道主的交流,这就必然要求更好的旅游服务,另外,对于东道主文化的保护也更多地在文化旅游中提出了要求。

四、包容式理念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群

推行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以为着在发展旅游中药切实贯彻平等,多元,和谐等有益社会的核心要素。对于文化旅游的基石,文化产业来说,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具有如下的几点重要意义,并且其互相着力,搭建成一体系,构建成一个意义群组。

第一,包容式旅游发展强调参与者的平对,共同协商,这为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最稳定的政策基础。尤其是在社区旅游以及乡村旅游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经济利益的协调只能以平等协商来完成,过去的开发公司和村社干部的分包利益显然是对农村及城市社区基层人民利益的漠视,同时也为社会不稳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第二,国家加强扶贫力度,乃是包容式旅游发展的又一属性。中国的较为偏远的民族地区及山区,社会发展程度低,自然条件差,发展第一,二产业具有不可跨越的障碍,而其本身的由于文化闭塞所保存的自身传统文化,可以被旅游市场所接受。那么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比如“红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就是在这个政策下受益的。

第三,在中国现阶段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当口,要坚持城乡的各自特色,不是一味的农村模仿城市,就其本源而言,是要让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留在乡村。这就势必要减少或者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的经济差异。通过包容式旅游发展的推进,使得乡村的现代化得以在旅游为引导下进一步得实施。这样不光减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城乡双元能够以更为良性的方式在新时代中得以发展。

五、结论

包容式旅游发展是我国目前从外引进的一种发展理念,但由于它着眼深邃,心怀广大,并不是一味地关注经济发展的数字,而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广泛助力。因此,该种理念与我国传统的“自利利他,入世经济”的观念不谋而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包容式旅游发展,也许不是一个经常被用到的词汇,但是其包含的意味和深意,将注定其实质上会被旅游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业界所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超、郑向敏,我国包容性旅游的发展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09期 34页

[2]王超、王志章,我国包容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印度旅游扶贫的启示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5期 54页

[3]王京传、李天元,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内涵、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J] 旅游科学 2011年11期刊 11页

[4]蔡荣鑫,包容性增长探源[N].第一财经日报, 2010-10-13.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模式

目前,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耕地面积被大量占用,使得人们对农业高水平建设依赖性增加。为切实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需借助技术密集与资金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明显优化单位农业土地资源产品商品率、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1创新发展理念,增添农机化发展新动能

促使我国农业不断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是科学发展理念的源动力。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发展理念主要表现为:加大精准型政策创设力度,优化顶层设计,健全财政、金融、保险、投资、用地等多种政策工具协调组合的农机化扶持政策体系[1]。大力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推动制定实施农机装备制造发展行动方案,同时,结合农业经营相关体系的创新与农业的信息化、“互联网+”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各类农机发展主体活力。

2改进机械化基本形式,引领农机化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且农机使用率低、农业机械服务范围有限,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应做好完善覆盖整个地区的集信息、机械调度、视频会议为一体的农机指挥调度和信息服务平台[2]。主动与金融机构联系,积极推动农机抵押贷款业务,为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生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提供便利。进一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生产技术路线和作业规范,建立农机农艺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合式作业机械,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发展畜牧、渔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机械,淘汰老旧、高耗能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配合对外合作战略实施,支持引导产品、农机企业走出去,增强制造技术与国外先进农机的研发引,提升我国现代农业设备有效供给能力[3]。

3绿色发展,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支撑有力、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提高推广能力。加快普及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和主要农作物种植重点环节,促进技术成熟、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服务到位农机装备广泛应用。加快灌排设备及更新改造进度,实现高效、安全、节能运行,以满足农田灌排需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土地深松、化肥深施和高效植保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提高装备配套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技术集成,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加快节水灌溉、秸秆收集、定位施肥、粪便处理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挖掘绿色发展潜力[4]。普及秸秆还田与深松整地等绿色耕作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4提升政府机构扶持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在高质量执行农机购买补贴政策基础上,依据各个地区实际情况,不断加大扶持农机发展力度,构建出完善农机发展的激励方案,积极建立稳定且长期有效的农机购置扶持制度。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做好指导服务工作,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要精准扶贫,坚持把农业机械化合作共用作为农机社会服务的有效模式,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户以农业机械等作为入股方式参与组建专业合作社,在支持富民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要着眼主攻方向,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加强农业农艺融合,探索高产创建模式,形成农机农艺相适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在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上实现新突破。在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从业者素质上实现新突破。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按照“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的要求,实施好购机补贴政策;做好任务落实、质量监管、项目验收、资金兑付工作。支持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综上所述,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离不开发展模式创新,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而,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积极创立农业机械化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为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卢秉福,韩卫平,朱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6):46-49.

[2]卢秉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互动性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03):268-271.

[3]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01):1-11.

篇7

关键词:贸易理论 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6.汪戎.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风景式茶园;设计理念;应用探讨

从茶园的经营内涵及经营业态上看,其实际上是整个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传承载体,而茶园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和时代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大价值。

1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实施背景分析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产业经营元素,成熟的产业经营思维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成熟度与完善度。而在当前农业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经营思维,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最大效能。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行业,而随着当前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好整个农业产业要素,发挥农业产业的最大化价值,能够实现农业经营效果的改革提升。不仅如此,现阶段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产业业态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产业体系的完善度。对于当前整个农业产业发展来说,科学化、市场化、生态化、产业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想要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价值,就需要从市场元素的丰富诠释入手。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经营发展国家,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上,其更关注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农业经营体系中,想要实现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理想目标,就需要从创新产业经营机制,融入市场化元素入手,尤其是要将当前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内容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对于农业发展来说,茶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而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不仅是茶叶产品生产、加工、制作,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茶文化体系,融入茶叶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结合整个茶叶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其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整个茶叶产业经营过程中,其备受市场关注,当然从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具体实际看,其实际上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整个茶园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需要将社会关注点融入其中。当前,人们对茶园的关注点,不仅是茶叶这一健康、生态、绿色要素,同时也是茶文化理念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而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完善设计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活动的最大效能。

2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认知

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实际上是一项整体性活动,无论是整个茶园中所具有价值元素,都需要传承与创新。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其前提在于寻找到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定位,恰当准确的定位是实现最佳设计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茶园设计理念优化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与普通、大众茶园所完全不同的是,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将生态、休闲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茶园的经营层级,还是整个茶园的经营要求,其需要结合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要求,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对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活动开展来说,其通过创新产业机制,完善产业元素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对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来说,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从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要求看,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维不仅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发展层级的必然选择。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优化设计理念,将时展所需要的元素内容融入其中的重要要求,风景茶园在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将风景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通过创新茶园经营理念,完善茶园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业态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大价值和效用。在开展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创作设计理念,尤其是从动态化视角来认知整个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形式。

3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及风景式茶园内涵

现代农业产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相比,有着重要差别,无论是整个农业产业的经营理念,还是其具体的经营思维,实际上都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体系化状况看,完善的产业理念不仅关系到整个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价值化的推动和实施,对于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风景式茶园无疑是整个产业体系中,极具特殊性的元素理念内涵。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实施过程中,其指的是整个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从整体视角出发实施产业整合。在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创新与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产业发展思维。实际上,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来说,产业化、链条化、生态化、内涵化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随着现代农业经营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完善融入时展的具体元素,通过丰富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茶园作为重要的载体,建设风景式茶园,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与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完善、生态化的心态、理念来开展茶园运营活动。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更要注重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其作为整个农业产业传承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整个茶园的经营内涵,还是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实际上都值得我们全面探究。现代农业体系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该产业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时代元素,都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创新完善,从而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最佳效果。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是发展层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发展内涵的优化,结合整个时展背景来看,创新产业体系,不仅关系到产业理念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效果。对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来说,实现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最大化价值,从而满足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效果。

4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背景下的风景式茶园设计思路

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该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物质元素是基础,精神理念则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创新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等多样元素内容相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内涵的价值元素。对于风景式茶园来说,也是如此,其整个茶园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时展的多层次需要,尤其是其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相吻合,适应这一时代的体系化要求,更能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市场需求是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导向,其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专业化生产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形式就是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从而解决当前整个农业体系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探究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在促进和提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经营效果。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规划设计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不仅仅是茶园自身经营理念的诠释和发挥,更重要的是在充分利用茶园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融入市场发展的具体需要,以及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效果的最佳呈现。风景式茶园在经营时,要注重内涵上的完善,尤其是要注重选择合适的风景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要从茶园所在地基本状况出发,不能盲目照抄。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更要注重完善价值元素,特别是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风景式茶园在进行设计优化时,要注重从时代特点出发,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风景式茶园经营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融入风景元素,更重要的是融入文化元素和内涵,特别是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理念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茶园的经营要素和发展层级,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为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寻找到新的基础。

5结语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这一发展背景,可以看到传统的茶园经营设计理念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最大价值的利用,就需要从根本上对茶园的时代价值和消费者自身的消费理念形成全面认知,其必然能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优化效果。农业产业转型,不仅为茶园经营设计提供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其为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奠定了相应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庆来.大地艺术与当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体验中心景观区域的概念设计[J].福建茶叶,2014(9):207-208.

[2]崔丽娜.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19-121.

[3]李云歌.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旅游的应用研究———以古蔺县马嘶乡建新茶园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3):32-33.

[4]孙红霞.把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成现代农业转型升级[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12):216-219.

篇9

1.1内涵产业文化特指产业门类所具有的“核心文化”。产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人类所传承的各种知识、精神、行为、制度、物质及各种生产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现象。马铃薯产业文化是在长期的马铃薯生产历史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人文精神和物质体现,是属于马铃薯产业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和文化理念。作为马铃薯产业的“人文化”,马铃薯产业文化是历史文化、决策文化、组织文化、生态文化、品牌文化、创新文化、科技文化、田园文化、饮食文化、群众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综合,其内涵主要包括马铃薯产业形象、马铃薯产业理念、马铃薯产业精神和马铃薯产业价值观。核心内涵是:生态(ecological)、品牌(brand)、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和创新(innovation),即“EBSI”文化。

1.2结构马铃薯产业文化的结构由其文化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时空顺序和结合方式等构成。从马铃薯产业文化的内涵出发,基于价值取向的马铃薯产业文化结构模型见图1。作为农业文化和产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马铃薯产业文化具有规律性、自然性、生物性、历史性、交互性、田园性、产业性等特征。

1.3功能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实力是马铃薯产业文化品牌提升的基础支撑,马铃薯产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为马铃薯文化建设提供了内涵素材,没有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就不可能有马铃薯文化的昌盛。马铃薯文化又是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后产业化之路的核心所在,马铃薯文化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产业的价值和品味,增强马铃薯产业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提升马铃薯产业生命力具有重大作用。只有实现马铃薯产业“硬实力”与马铃薯产业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产业文化在马铃薯为业发展中在6个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推动功能。(1)引领功能。马铃薯产业文化成分中所蕴含的产业形象、产业精神、产业理念、价值观念一旦被接受和认同,人们就会做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行为选择,具有引领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的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整合作用。因此,培植和打造先进的与时俱进的马铃薯产业文化,不断丰富其内涵,就能引领马铃薯产业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传承功能。马铃薯自古有之,支撑人类生存数千载。马铃薯产业文化是长期马铃薯生产活动的淀积,是农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将马铃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联系,将原始农业、古代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和后产业化农业相贯穿的传承功能。马铃薯产业所形成的物质形式随着岁月流逝可能灭迹,而马铃薯产业文化可以将各种类型、各个时期的马铃薯生产活动记载下来,传承下去。例如,刀耕火种作为实物虽已灭迹,但作为文化仍然存在。(3)凝聚功能。在马铃薯适种区,如甘肃定西、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马铃薯产业已发展成为区域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马铃薯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铃薯产业文化作为一种产业精神、产业价值的体现,具有无可替代的凝聚力,能够把马铃薯产业链上各个主体、关联产业及当地科技、教育、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人才、技术和品牌凝聚到马铃薯产业文化的旗帜下,应用其知识,推广其技术,发挥其职能,升华其理念,体现其价值。整合区域资源,集成先进技术,形成特色优势,推进产业发展。(4)调适功能。马铃薯产业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和成分赋予马铃薯产业文化以调适功能,使产业氛围和社会环境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一是调适自然资源开发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使马铃薯产业实现绿色化生产,循环化发展,体现生态文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实现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调适产业内部各个主体、各个层次的关系,使各自的利益都能在有利于马铃薯产业发展这一共同利益,取得规模效益的前提下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马铃薯产业良性发展;三是调适马铃薯产业与关联产业的关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实现马铃薯产业协调发展;四是调适马铃薯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马铃薯产业与教育、文化、科技、经济等社会其他系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5)塑造功能。产业文化对于塑造产品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马铃薯产品中浸润了产业文化时,其生命力将会是其他产品不能相提并论的。马铃薯品牌的塑造依托于品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马铃薯品牌文化的塑造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消费者更多高层次的满足,赢得稳定的市场,增强马铃薯产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6)服务功能。马铃薯产业文化源于马铃薯产业,是马铃薯生产活动的淀积和升华,同时又能反作用于马铃薯产业,把经过淀积、升华形成的科学、理性、抽象的隐性文化,再转化成技术、个性、具体的显性文化,服务和指导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升马铃薯产业形象。马铃薯产业文化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不仅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而且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手段传播和扩散,辐射于社会,通过形象塑造、整合传播、产品销售等各种途径影响消费群体和社会风尚,丰富社会文化,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2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现象及其模型构建

定西地处甘肃中部,是全国三大马铃薯集中产区之一。耕地资源充裕,富含钾素,雨热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既有利于马铃薯增产,更有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同时还有利于马铃薯病害抑制和品质提升,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生产。由于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定西所产马铃薯块大质优、色白体圆、薯皮光滑、薯型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耐贮运、适合加工,鲜薯及薯制品走俏海内外,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小土豆到大产业,从产品经济到产业文化的发展历程。其中,浓缩了定西人民立足当地培育致富产业的创新精神,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

2.1内涵发展:生态文化(ecologicalculture)建设生态文化是马铃薯产业内涵发展的基础,也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要求。定西市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大力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马铃薯产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推行种植加工生态化、产业发展循环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等生态发展模式,倡导生态文明(ecologicalcivilization),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定西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循环式发展、绿色食品的发展理念和品牌形象,以及具有科学生态思维理论的马铃薯生态文化。(1)种植加工生态化。定西市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标准,分层次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无污染加工基地,成立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推荐认证委员会”,制定审颁了5项无公害马铃薯甘肃地方标准,5个马铃薯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大江”牌马铃薯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4个县区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生产管理标准化。在种植环节,推广良种应用、种子处理、测土配方、小整薯播种及芽栽、机械化耕作、黑色地膜双垄沟全覆盖、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8项标准化栽培技术;在加工环节,组建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以节能降耗减排为重点的设备改造和更新,研究培育附加值高的新产品。(3)产业发展循环化。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走“种薯繁育—种植—加工—废物利用”发展之路,促进各类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产业链循环发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建设了集生产、商贸、物流、加工、研发为一体的产学研结合马铃薯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精深加工、种薯繁育、物流集散等产业,扩大产业群,延长产业链。建成了马铃薯淀粉渣、废水循环综合利用项目,采用生物技术对薯渣、废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制成高效有机肥以改变土壤结构;生产水基性农药解决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引进丹麦先进的沼气技术,开发车用燃气,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沼气生产项目。充分解决了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马铃薯产业链得到一个闭合循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很强的生态示范效应。

2.2产业形象:品牌文化(brandculture)定西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美称。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不断完善马铃薯产业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品种品质结构的优化,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的地域品牌,并对区域品牌的使用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和使用。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37个,5个产品已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5个产品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3个商标获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市级龙头企业25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4个市场被农业部定点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2个县(区)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连续12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国家级盛会,定西市连续两届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薯业博览会,并被农业部贸易促进中心展会组委会授予最佳组织奖。通过中国定西马铃薯信息网站,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定西马铃薯品牌和文化。形成了以文化内涵打造产业核心优势的深度发展格局,成功塑造了定西马铃薯良好的产业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有效提升了定西马铃薯产业的文化品位。

2.3智力支撑:科技文化(technoculture)科技文化是在科技发展历程中积淀而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得益于科技文化的支撑。成立了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马铃薯淀粉工程技术中心、马铃薯变性淀粉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产学研对接,强化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及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关键性技术的先进性与国内外最新技术同步,已成为国家级国外智力引进成果示范基地。在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了马铃薯生产加工专业,是全国第二个设置马铃薯专业的高校。先后完成了《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生产及产业化》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等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发出变性淀粉新产品50多个,其中25种产品企业标准确定为甘肃省地方质量标准,部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将品种引进筛选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病毒检测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及设施农业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多项单项技术组装配套成综合高新技术体系。从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引进10多个专用型品种,自主培育出“新大坪”系列、“陇薯”系列、“定薯”系列、“腾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出不同季节脱毒苗生产培养基,改进了不同生育期微型薯生产的营养液配方,基本解决了无基质栽培法生产微型薯的烂薯等问题。微型薯无土栽培高效快繁技术与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建立了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微型薯的产业化模式。建成了集茎尖脱毒、脱毒苗快繁、病毒检测、微型薯和原种生产的一整套技术体系,研究、提出完善了脱毒苗和原原种生产的技术规程。实行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重点推广黑色地膜双垄沟全覆盖、小整薯坑种、芽栽、测土配方、稀土旱地宝拌种等抗旱技术;推广机械深松、机播机收等旱农综合组装配套技术,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示范点5万hm2,示范基地10万hm2。

2.4核心理念:创新文化(innovationculture)创新文化已经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定西市以思维创新为指导,机制创新为保障,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快自主创新进程,形成了定西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创新文化体系,给马铃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定西马铃薯产业创新文化体系见图2。(1)思维创新。地方政府在1996年提出实施“洋芋工程”,进入新世纪,由“洋芋工程”提升为“产业开发”,并在“中国马铃薯之乡”基础上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思维和谋划,确定马铃薯产业为全市第一大特色优势产业、产业集群的标志性产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定西市建成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的目标和支持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发展定位和相关特殊扶持政策给定西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带来了重大机遇。(2)科技创新。定西市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改善马铃薯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马铃薯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智力支持,对定西马铃薯产业产生了强大的支撑和驱动作用。(3)机制创新。定西市不断创新机制以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有:“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产业运行机制;“政府—铁路—协会”路地联运机制;“政府—银行—协会”银地联贷机制;“政府主导、多元经营、主体参与、市场运作”良种快繁推广机制;产学研对接以及人才培养引进的智力输入机制。基于区域视角的研究以及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现象的分析,提出定西马铃薯产业文化结构模型见图3。这一模型充分体现了马铃薯产业的价值取向。按此模型运行,定西马铃薯产业已经建立的成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文化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结语

篇10

找准新理念新模式 踩上发展加速器

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新引擎。以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支撑的新经济产业,成为“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对此,郭安认为,理念和模式,将是新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点。政府对模式的认知高度,决定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谁理解并适应了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新理念,这个地区发展就会快人一拍、先行一步;谁找到一个成功的模式,地区就踩到了飞跃发展的加速器。

5月29日,在南昌博看新经济产业发展基金设立暨首批示范项目签约仪式上,燕南科技指静脉生物识别、博瑞智能终端、莱特兄弟飞行模拟器等项目让人领略到新经济的魅力。这只是南昌近年促进新经济产业发展的缩影,作为中国中部欠发达省份城市,南昌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相对艰难。 “虽然南昌市现在整体经济总量上落后,但是我们决不甘于这种现状”,“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中高端的产业发展之路,靠创业创新来实现动能转换”,郭安如是说。

补齐“整合短板”打造融合发展平台

“十三五”期间是南昌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郭安认为,政府急需补齐“资源整合”的短板。一方面,政府自身拥有很多资源,但各类资源分系统、分条块,导致资源力量分散,优质要素不能有效整合;另一方面,市场拥有大量活跃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需通过最好的模式进行整合,这也是亟待解决的“短板”。

郭安告诉笔者,南昌在资源整合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博看科技是一个以国际化、技术化、资本化为内涵,集“人才链、资本链、技术链”三链融合的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生态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为进入江西发展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协调制定符合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使得股权投资管理机构、被投资企业、地方政府成为真正的价值共同体。郭安说:“无论南昌地区,还是国内其他地区,都呼唤这样的融合发展平台,让新的产业集聚爆发强大的生命力”。

营造宽松容错环境助力创新发展

2015年,南昌入选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南昌各级政府甘做园丁和配角,努力营造创业创新、宽松容错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