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治疗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的预防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继发性; 高血压; 病因;预防;治疗Discussion on secondary cause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stract】Hypertens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ints two, secondary hypertension is secondary to other diseases or causes of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pressure is only 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diseases. Secondary hypertens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current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are similar.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condary hypertension caus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us enabling the patients to early identify the cause, through specific therapy,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even achieve radical goals.
【Keywords】Secondary; hypertension; etiology; preven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33-01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其本质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1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分析
1.1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负责供应肾脏血液的动脉——肾动脉狭窄时,会导致肾脏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高血压。引起高血的常见肾实质性病变包括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核、全身性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等。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病人除了在临床上有高血压之外,常在检查尿液时,可发现有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1.2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1.3妊娠性高血压。 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1.4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性高血压是由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1.5药物性高血压。 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除上所述病因,其他尚可见于库兴综合症、先天性血管畸形、妊娠高血压、多囊肾、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等。对高血压病因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血管病变三个大的方面考虑,再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快查明病因。这样既可在治疗中带来捷径,又可更好的给病人解除病痛。
2继发性高血压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血压波动大、不易控制,较原发性高血压对人体损伤更重。一些人误以为高血压只要长期服降压药就可,没注意弄清病因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碰到血压升高时,不能把它当作原发性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了事,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阻止病情进展。
目前,相当部分高血压患者未到医院正规检查,造成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漏诊误诊。如能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就可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3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
3.1忌烟酒、少摄入食盐是最起码的,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食盐摄入量成正比关系。
3.2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因肥肉和动物内脏多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食会加重高血压。
3.3科学的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有劳有逸,饮食有节,低盐少脂,戒烟限酒。
3.4保持良好心境: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心境。
3.5忌排大便用力,避开易使人大悲大喜的激动场面。
4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4.1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单用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
4.1.1嗜铬细胞瘤: 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可作手术切除,效果好。约10%嗜铬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切除后可有多处转移灶,用131I-MIBG可有一定疗效。
4.1.2肾脏病变: 肾动脉狭窄治疗包括手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血流重建术、肾移植术、肾切除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简便、疗效好,为首选治疗。
不适宜上述治疗者只能用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ACE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除降低血压外,还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ACE抑制剂有降压效果,但可能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使肾功能恶化,尤其对双侧肾动脉狭窄不宜应用。
4.1.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对增生病例,可作肾上腺大部分切除术,但效果差,一般需用药物治疗。螺内酯是醛固酮节抗剂。
4.2预后的巩固与提高: 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除掉病因,使血压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痊愈。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脑血管病;高血压;治疗;策略;预防
高血压病患者患上脑血管疾病几率非常高,是正常人的3~4倍。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当中指出,高血压疾病是引发脑卒中和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1]。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与体内血压的升高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若患者的收缩压每升高1.33kpa,即10mmHg时,患者患上脑卒中的几率就会上升45%~47%,从而大大增加了患病的危险;若患者的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即0.665kpa,患上脑卒中的几率则会上升46%左右。总的来说,若患者的收缩压从115mmHg开始上升,每升高20mmHg左右,患者患上脑卒中的危险性则会增加1倍。也就是说,在正常血压范围内,患上脑卒中的几率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上升的。此外,大部分个体,其血压是有节律进行变化的,其中清晨起床后血压会有明显的波动,在深夜时分,血压的水平值却较低。而相应的是,一些急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疾病患者,其发病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的高峰期在清晨时分,与血压升降的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使用血压检测仪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做好预防工作。
1 抗高血压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的意义
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不断降压,让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得到保护,因此,治疗高血压实际上是治疗患者的心、脑血管以及肾靶器官。抗高血压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并预防脑卒中,其疗效比较明显。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当中指出[2]:当患者的血压水平≤140/90mmHg,即血压水平为正常值时,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200000例测试中,测试的数据显示,抗高血压治疗能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即≤140/90mmHg,并大大降低了脑卒中的危险性。其中男性可以降低35%左右,女性则可以降低4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的实践当中,常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ABBs(钙通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都可以作为降压使用。然而,同一类别不同的药物,其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同。此外,患者由于其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药物产生的治疗效果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也较大。医生必须要针对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2 血管紧张素的抑制对治疗心脑血管的影响
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着人体内正常心血管系统发育、系统电解质、液体平衡,并对患者血压调节、心血管系统结构的重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血压疾病中,心血管系统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血管紧张素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逐步分解成AngⅡ(血管紧张素Ⅱ),然后通过AT1发挥氧化应激、肾脏钠重吸收、交感神经激活等作用。AT2受体介导的功能可能与AT1受体介导功能导向相反,并起到调节组织、扩张机体血管等作用。因此,要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而实现。
根据临床的研究证明,ARBS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患者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患者脑微血管的增值,对脑部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3 ARBS防治脑血管疾病的依据
3.1 ARBS的一级防治作用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越大,其脑卒中危险性就越小,抗高血压治疗的药物都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治疗风险。因此,在脑血管病的预防中,进行抗高血压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不同的降血压药物,对靶器官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治疗期间必须多加注意。
3.2 ARBS的二级防护作用 上文已经表明,高血压无论在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方面,其数值的增高都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经过调查显示,亚洲人比西方人更容易患上脑血管疾病。临床的研究中发现,在抗高血压治疗中添加缬沙坦,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缬沙坦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以及心绞痛发病率的降低。
4 CCBS和ARBS联合使用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有学者研究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并得出CCBs具有延缓颈动脉病变,且比ARBS更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强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我国医学界也对CCBS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发现其在预防脑卒中方面极具优势,将CCBS和ARBS进行联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抗动脉粥样硬化,还能有效预防脑卒中。两者的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要预防脑血管疾病,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在高血压患者中,小幅度的血压增高有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反,对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小幅度的降血压也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的风险.因此,抗高血压治疗是最重要的。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要根据患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单独使用ARBS,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脑血管;单独使用CCBS能有效防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将两种药物结合使用,能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保护患者脑血管方面入手,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治疗;生活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39-0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预防问题已经成为了当今医护工作者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当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在年年递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酗酒、不规律的作息、饮食不合理等都会引发高血压[1]。本文通过对2011年8月31日-2012年8月31日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此同时,我们将这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进行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预,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填写好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11年8月31日-2012年8月31日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0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在52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61岁。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53人。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诊断标准:高血压疾病诊断主要依据我国高血压防治组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3临床治疗方法: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的六类降压药物,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诊治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情况,舒张压下降在20mmHg以上,或10mmHg以上并已降至正常者视为显效;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或在10 mm Hg以下但已恢复正常,或患者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 Hg,视为有效;患者未达有效标准,即为无效。
1.5生活干预研究方法:对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不进行生活干预。对干预组除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外,还要对其作息时间、饮食情况、心理健康程度有所了解,根据其血压、身体机能、营养膳食等情况制定干预措施,并对干预组的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步骤和康复计划。同时,对干预组通过知识宣传、饮食指导和心理教育等措施进行生活干预。对两组所有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好问卷调查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1.5.1知识宣传:向患者讲述高血压的危害,通过集中授课和上门宣讲等方式让患者对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办法和预防有清楚的认识。让患者了解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饮食和运动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教授患者正确的服药时间和方法,指导用药,增强患者的保健意识[2]。对那些有吸烟、酗酒、暴食暴饮、缺乏运动的患者,要通过上门宣传,发放宣传小册子和在社区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等方法,督促他们戒烟戒酒、加强运动、健康科学饮食等,改善他们的不良习惯。
1.5.2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减缓高血压症状和和预防其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3]。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等诸多疾病。对于每一位患者,要按照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因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膳食营养搭配。根据患者的身高计算出标准体重,按照向标准体重接近的原则制定每天的饮食计划。优化饮食结构,盐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和固醇类的摄取量要符合科学标准。尽量减少盐分的摄取,糖类、蛋白质、脂肪和固醇类的摄取量不宜过高,尽量保证每天的饮食中对纤维素的摄取。每天的饮食时间也要规律,避免时间不一,最好一日三餐的时间固定。
1.5.3心理健康: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常出现沉郁、暴躁、易怒、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种情绪的长期存在,会使病情更加恶化。病情不但得不到好转,还会雪上加霜,更加恶化。久而久之,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会承受更大的负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组织患者定期开展交流会,使患者可以通过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等方法排除心理障碍。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邀请著名心理专家和在疾病斗争中的成功患者来进行座谈会,帮助患者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思想和信心。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依据《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见表1。临床治疗后,这106例老年高血压病例中, 49例为显效,占46.2%;46例为有效,占43.4%;11例为无效,占10.4%。
2.2干预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经过一年的跟踪调查访问,并将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干预前后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见表2。
篇4
据国内外调查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的糖尿患者群约有30%~50%合并高血压,我国糖尿患者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5.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心血管病的相对死亡率增加2.5~7.2倍。由于高血压可以在糖尿病发病之前、之时或之后出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发病基础及相似的发病机制。因此,积极干预和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关于病因病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消渴”范畴,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心烦易怒、耳鸣耳聋、失眠多梦等。《杂病源流犀浊· 三消源流》已认识到消渴病“有眼涩而昏者”,引发眩晕诸病证。一般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理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本在肾。近年来,随着对消渴病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了消渴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①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②病程迁延,气阴两伤,脉络瘀阻;③病变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的病机演化、病理趋势是由轻渐重,阴损及阳,变证百出。消渴病合并高血压即是在这种病理过程中形成的。
1.1 阴虚阳亢
消渴病变早期,阴津亏耗,燥热偏盛。燥热损伤阴津,肾为人体之元阴,阴津亏耗,首先损及肾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终致肝肾阴虚,阴不潜阳,阴虚于下而阳亢于上,脑本为清净之府,风阳上扰于脑则头痛、眩晕。因此,肝肾阴虚既是消渴的本质,也是高血压的前提。此外,肾主骨,主生髓,脑为髓之海,肝肾阴虚则髓海不足,而发为眩晕,如《灵枢·海论》谓:“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
1.2 气阴两伤,脉络瘀阻
随着病程迁延,燥热伤阴耗气而致气阴两虚;同时,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气虚无力行血,气血运行受阻,痰浊瘀血内生,全身脉络瘀阻,相应的脏腑器官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发生诸多并发症。气虚清阳不升,清阳不能上布,清窍失养,则致头晕目眩,即《灵枢·口问》谓:“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1.3 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人之阴阳互根,互相依存。消渴病之本在于阴虚,若病程迁延日久,阴损及阳,或因治疗失当,过用苦寒伤阳之品,终致阴阳俱虚。由于阳不化气,寒湿内盛,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眩晕的病情随之加重。
总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以阴虚为主,兼气虚、阳虚,标实则为风阳上亢,痰瘀内阻,与肝、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
2 治疗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仅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还可调节人体内环境,保护胰岛β细胞,并减少西药的用量,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因此,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研究本病,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将糖尿病的基本病理与高血压的主要病机融合为一体进行辨证论治,可以发挥中医中药的相对优势,提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补充西医学治疗的不足。对于本病的治疗,大多数医家均强调针对本病辨证论治,以及尽早治疗防止传变。鲁氏[1]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总的治则为养阴,即立足于解决消渴基本病理来解决高血压的治疗,基础方为生地黄、玄参、西洋参、枸杞子。阴虚阳亢型选加钩藤、天麻、夏枯草、川牛膝、决明子、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等。气阴两虚型选加黄精、山药、苍术、天花粉、天冬、黄芪、罗布麻等;气阴虚血虚型选加党参、当归、川芎、丹参、益母草、白术:在阴阳虚痰湿血瘀型选加巴戟天、杜仲、羊藿、补骨脂、泽泻、车前子、葶苈子、姜竹茹等。李氏[2]认为,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可分别用育阴潜阳法、运脾泄浊法、济阴助阳法、补虚活血法4种方法辨证论治。育阴潜阳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体失濡,肝阳偏盛,虚阳上亢者,方选杞菊地黄汤合加减复脉汤化裁;运脾泄浊法用于脾虚运迟、痰浊中阻证,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加减;济阴助阳法适用于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证,方选自拟济阴助阳镇逆汤加减;补虚活血法用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方选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加减。倪氏[3]认为,临床辨证论治需辨别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心肝阴虚、心火偏亢;肝肾阴虚、相火偏亢;阴损及阳、阴阳两虚之不同,应灵活选方辨证用药。
参考文献
[1] 鲁万强.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
5-6.
[2] 张长顺.李则藩辨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四法[J].吉林中医药,2000,(5):546.
篇5
【关键词】 单片复方制剂 老年人 高血压 达标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老年人(≥65岁)高血压患者患病率逐年上升,但血压的控制率却仍然很低,由此产生一系列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损害[1]。针对这一特殊人群,合理、优化和简化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我国大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能降压达标。本试验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单片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高血压,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老年高血压患者且血压≥160/100mmHg以上148例,其中男80例,女68例,年龄65岁~80岁138例,>80岁10例。病史均≥10年,合并糖尿病68例,冠心病80例,心力衰竭20例,脑卒中后45例,肥胖18例,房颤48例,轻度肾功能不全(血肌酐
1.2治疗方法 入选患者均在试验前3d停服其他降压药物,并每天测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为基线血压。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及心电图检查。安搏诺及安搏维均于每早起床后服用,每日一次,每次一片。用药期间每天08:00-09:00测一次血压,取其平均值为治疗后血压。共观察8周。
1.3疗效判定标准 以平均每两周每人所测血压较基线血压变化进行比较,观察其平均降压水平。分别以收缩压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 经过临床治疗8周,复方制剂组较基线血压平均下降26.8/14.5mmHg,达标率96%。单药组较基线血压平均下降20.5/10.1mmHg,达标率78%,两药降压幅度相差平均6.3/4.4mmHg。见下表
表1 2组血压下降水平比较
组别 例数 2W 4W 6W 8W 平均下降水平
合剂组 74 14.1±1.2/6.5±0.8 20.4±1.7/10.1±1.2 24.6±2.1/11.0±1.4 26.8±2.4/12.6±2.8 26.8/14.5
单药组 74 11.5±1.2/6.0±0.4 15.2±1.4/7.8±1.4 18.2±1.8/9.2±2.1 20.4±1.8/9.8±2.4 20.5/10.1
表2 2组血压达标情况
组别 收缩压
合剂组 73 68 96
单药组 60 52 78
两组血压下降水平及达标率均采用X2检验,P均
合剂组:有4例发生恶心、眩晕,2例发生轻度低血钾,1例发生全身酸困不适。2例发现血肌酐稍升高。单药组:5例发生恶心、眩晕,2例血钾偏高,2例血肌酐升高,两组均有2例发生一过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4.8%,统计学无差异。
3讨论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随年龄化进程其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国随高血压研究进展和宣教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知晓率、控制率、达标率虽有所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仍较低,由此造成的致残率致死率仍居高不下。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有效地降低血压,能最大限度减少靶器官损害,预防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2]。把血压降致达标水平是保证降压获益的根本。老年高血压人群有与一般人群不一的特殊性,有其特别的病理生理特点[3]。基于这一机制《中国专家共识》提出老年高血压适宜的降压策略应该立足于改善患者外周血管顺应性,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肾靶器官,改善全身及局部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尤其是抑制心肾血管局部RAS激活,改善肾脏对水盐平衡和容量调节的作用,降低外周阻力,关注血压的稳定性。针对老年患者而言,组方制剂减少了用药数量和次数,简化了治疗方式,有助于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的老年患者减少药物漏服或遗忘的现象,药物组分和剂量配伍合理的复方制剂针对老年人高血压治疗具有其明显的优势,即增强降压效果,提高血压达标率,改善治疗依丛性和安全性。
厄贝沙坦是一种长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断RAS系统,从而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减少动脉壁胶原纤维生成和沉积,从而抑制血管重构,其作用机制契合老年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它的降压疗效与氨氯地平相当,显著优于贝那普利和缬沙坦[4.5]。其心肾保护作用优势独具[6]。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低剂量并无明显利尿效应,长期使用的降压效应主要是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钠消耗,钠钙交换减少,从而使细胞内游离钙减少,而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氢氯噻嗪这一作用机制特点决定了其对收缩压的降压作用更为明显,这契合了老年高血压发生机制的特点,另外,我国人群普遍钠盐摄入过多,而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为盐敏感者,合理的利尿剂治疗方案对我国老年高血压人群尤为合适。正是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符合老年人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特点,二者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干预神经内分泌和容量两种血压调节机制,产生协同降压作用并减少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中的降压效果和临床获益明显。
篇6
【关键词】 苯磺酸氨氯地平;复方卡托普利;高血压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amlodipine benzenesulfonate (Am) and compound captopril (Co) on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Methods: 48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Am group to take Am 5 mg daily and Co group to take a piece of Co daily. Increasd the dose to 10 mg and two pieces from the fifth week in Am group and Co group respectively if patients could not achieve effective standard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8 weeks. Compar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fore and 4,8 week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changes of DBP, SBP after 2~8 weeks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Adverse effects had been observed. 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to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wo groups after 4,8 weeks treatment(P>0.05); DBP and SBP were obviously dropped after two weeks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Am has definite effect on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nd light adverse effects.Am is an optimal means of treatment on hypertension.
[KEY WORDS] Amlodipine benzenesulfonate; Compound captopril; Hypertension
苯磺酸氨氯地平(amlodipine benzenesulfonate,Am)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1],复方卡托普利(compound captopril, Co)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本文分析并比较了Am和Co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本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48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坐位舒张压(DBP)95~112 mmHg(1 mmHg=0.133 kPa),收缩压(SB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入选前停用降压药2周以上,停药期间每日8时服用安慰剂2片,血压仍达到入选标准,即进入本试验。Am组每日8时服用Am (北京赛科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4002)5 mg, Co组每日8时服用Co(常州制药厂,批号:09021613) 1片。若4周后仍未达到有效标准者,则两组剂量从第5周起分别增加至10 mg和2片,疗程8周。分别于服安慰剂的第1、2周及治疗开始的第1、2、3、4、6、8周上午9~11时,用台式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坐位右上臂血压3次,DBP以消失音为准。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查患者身高、体重、血尿常规、血小板、空腹血糖、血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心电图,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1. 3 疗效判断标准
按卫生部的“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显效:DBP下降≥10 mmHg 并降到正常,或DBP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 mmHg ;有效:DBP下降未达10 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
1. 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Ridit法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Am组和Co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1.3%、79.5% ,治疗8周总有效率分别为84.9%、81.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检查以及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治疗前Am组和Co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DBP及S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2.3 不良反应
Am组2例轻度头痛,1例轻度下肢水肿,但未影响继续用药。Co组4例出现干咳,1例出现轻度恶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的现象。
3 讨论
Am为钙离子拮抗剂,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用药后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小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从而可使血压降低。本观察显示在降压幅度上Am治疗后2周舒张压降低的差值和4周收缩压降低的差值均明显大于Co, 提示Am降压作用比Co强,且具有有效血药浓度持续时间长,降压作用平稳起效和缓的特点[2,3],可减少因血压波动对重要脏器的损害。因此,Am应该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高血压药物。
参考文献
1 邬占慧,李伟辰,冯毅.马来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58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12(3):67.
篇7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面向群体:通过内部刊物、板报、医学讲座等形式,让大家都知道高血压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罪魁祸首”;知道吃盐过多、常吃动物内脏和低钾的食品、酗酒、缺乏体力活动、性情急躁等,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知道体重超重、肥胖、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吸烟、年龄增大等是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知道戒烟、限制饮酒、减少高热量摄入,防止和纠正肥胖,经常参加体力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面向患者:经常为高血压患者和家人讲解什么是高血压病及其危害。让他们知道,发现高血压应定期复查、经常监测,克服不良嗜好、平衡膳食、加强运动、正确认识各种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坚持治疗和定期复查。走出高血压防治的种种误区,如总认为新药、贵药就是“好药”,血压下降就自行停药等。
面向医护人员: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坚持首诊测血压制度,以便发现早期无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将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纳入慢性病管理范畴,跟踪管理。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掌握心脑血管病防治的新知识、新方法,例如掌握高血压病诊断的新标准,测量血压的方法要统一。
高血压病人的检出
高血压病人检出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基层医院门诊病人登记,医院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二是社区建立健康档案时筛查,主要对社区35岁以上人员进行血压筛查;三是职工体检时对血压进行测量、登记。通过这些方式检出高血压病人,要使他们得到恰当有效的治疗并详细做好随访记录。
高血压病的防治
高血压病的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又称为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结构:①多吃蔬菜水果(每日不低于500g)和菌类。②吃奶类(每日喝500g牛奶为宜)和豆类制品。③每日食用高蛋白食品3份,每份相当于瘦肉50g、鱼虾100g、鸡蛋1~2个、鸡鸭肉100g、豆腐100g。④摄入主食
(每日250g左右)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⑤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红葡萄酒、燕麦片、黑木耳,吃清淡少盐(每日3~5g)的食物。⑥戒烟、限酒,每日酒精量20g,相当于白酒40ml、红葡萄酒100~150ml、啤酒300ml,做到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不甜不咸,每日三四顿饭,七八分饱。
二级预防――运动治疗。鼓励并督促身体超重或肥胖者进行运动治疗。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等等。这些项目简单、方便,有利于长期坚持。运动时每次要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要达一定强度,简易计算法是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
三级预防――药物治疗。目前降压药很多,常用的有:利尿降压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 受体阻滞剂等,医务人员依据患者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等个体特点,选择不同的降压药。单独用药可选用长效钙拮抗药、利尿降压、ACEI、受体阻滞剂其中一种。老年性高血压或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不可随意更换。
监测并发症:对高血压患者经常监测血压、酌情调整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定期检验血脂、血糖水平,检查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及早发现损害及时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每年最少1次按下列项目进行全面随访。
篇8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造成冠状动脉,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低、服药率低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对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防治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高血压的患病年轻化也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我国高血压防治尚处在较低水平,存在高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普遍存在着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有资料表明,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脑卒中病死率下降50%,心肌梗死病死率下降58%。因此,在社区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高血压防治水平,提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一项非常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须引起社区医师的高度重视。
1高血压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病因一般有如下几种:治疗不当、药物治疗不能耐受,以及继发性的高血压、精神心理因素、大量吸烟酗酒、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相互作用等都可引起高血压病。吕国良报道2005年2月~2008年12月观察6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病因中,治疗不当占30%,药物不能耐受占11%,继发性高血压占30%~40%,精神心理因素占10%~20%,大量吸烟、酗酒占3%~5%,同时服用影响降压效果药物的占3%。其中,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约3%可明确诊断:(1)肾实质性高血压:这是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即肾素分泌瘤,使血压异常顽固不易控制;(2)肾血管性高血压:1/3呈难治性高血压,对600例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观察,肾动脉狭窄发生率约20%,老年患者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患者主要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但青壮年肾动脉粥样斑块引起的肾动脉狭窄并不罕见;(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达30%以上;(4)嗜铬细胞瘤:是由于嗜铬细胞肿瘤或增生并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所引起的血压升高的一种疾病,病变大部分位于肾上腺髓质,少部分病变位于肾上腺以外的其他交感神经组织;(5)其他: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腺瘤、垂体微腺瘤、主动脉缩窄、精神心理因素等。
2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控制策略
合理的饮食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问题。饮食疗法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高血压病本身和并发症。
2.1 减少饮食中的动物脂肪
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会增加人体体内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容易引起高血压。
2.2限制饮食中的总体热量
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体质量指数≥28kg/m2者,应限制总热量,主食应吃更多的粗粮,杂粮,少制大米,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节制饮食,控制体质量,努力使体质量接近标准体质量。
2.3适当补充必要的维生素
新鲜水果如橘子、柚子等,以及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能抗动脉硬化。维生素P在橙、柠檬、杏、樱桃、玫瑰果实中及荞麦粉中含量较高。它除了降低血胆固醇外,还可增强血管壁的抵抗力,常用于预防脑溢血。
2.4控制盐的摄入量
专家认为,盐的摄入量长期偏高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人通过饮食摄取的最佳盐量,每人每日不应超过6g。高血压病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少食用咸菜、咸鱼、咸肉等;要减少烹调时用的盐及其他含盐高的调料;含食盐多的加工食品,如方便面、加工腌熏肉制品、豆制品等应限制食用。
3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社区开展高血压病的预防教育很有必要。有资料表明,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下降55%,使脑卒中下降75%。说明高血压非药物防治以预防为主的意义重大。预防宣传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5个方面。
3.1高血压的认知
高血压病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要通过健康教育,努力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并充分了解降压药的作用、用法、用量,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使患者懂得高血压病的危害性,懂得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做到科学预防,科学治疗,坚持服药。
3.2减轻体质量
几乎所有超重高血压患者均可通过减轻体质量获益。成人正常体质量指数应保持在19~24kg/m2,减少体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运行方式如散行、慢跑、骑车等。以运动之后神清气爽、感觉良好为宜。
3.3戒烟限酒
经常吸烟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动脉硬化,并易发生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及周围血管并发症。长期饮酒后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内分泌激素升高,是促使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3.4保持健康心态
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3.5血压的监测
为了方便居民,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每日免费测量血压服务;开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建立高血压病档案,随时回访。
4社区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4.1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常用的6类降压药物中,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选用2种或2种以上方可将血压值降到目标血压,尤其是中危及以上患者,应采取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不良反应的减少和控制,则是社区医务人员要着重考虑的环节。药物选择要个体化处理:高血压级别或严重程度;伴随危险因素及数量;靶器官损害的有无及其程度;合并症的临床情况;并存的其他情况以及所用药物有无相互拮抗作用。早晚服药或每日一次的长效药物选择,对增加治疗的依从性则尤为重要和适用。
4.2降压的目的与目标
降压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的总危险,防止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肾病的发生、发展。降压目标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来说,应是140/90mmHg以下,而对于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肾病等高危患者,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4.3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终身治疗原则;②长效缓(控)释制剂,平稳控制血压原则;③小剂量联合用药原则;④个体化治疗原则;⑤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⑥改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治疗原则;⑦维护依从性原则;⑧早晚最佳时间治疗原则。治疗的前提是要建立居民的动态健康和治疗档案,其中包括联系方式、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
5讨论
本研究以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为基础,开展高血压病综合防治,其目的在于提高社区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开展以健康教育、膳食平衡及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后,制定和实施各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式行动,来提高患者、高危人群、普通人群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服药率,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所服务的20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于102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抗高血压药物而不进行其它任何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102例干预组患者积极采用防治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如饮食、吸烟、不良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健康教育等,比较上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高血压新况以及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结果:经过积极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血压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社区为中心,积极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中心的,高血压疾病的综合治疗干预,是进行疾病治疗、控制、预防的有效措施,干预效果明显,对于疾病的控制预防,提升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中心 全科医生 高血压患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84-01
与先天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相比较,心脑血管病因比较透彻[1,2]。现阶段,高血压已经成为了我国心脑血管类疾病常见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积极的进行针对性的干预防治能够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这区全科医生可以最广泛、最早、最多的接触到高血压疾病患者。相关研究资料证实,社区医生积极开展的围绕危险因素控制为中心的综合性干预防治措施,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有着积极促进作用[3]。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全科医生团队对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效果。笔者选择本社区医院所服务的20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本社区医院所服务的社区居住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且建立相关的居民健康档案。总计1017人口,204例高血压患者,约占19.7%。其中,132例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102例干预组患者,年龄在30.5-91岁之间,平均年龄(49.6±5.2岁);10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0.2-90岁之间,平均年龄(49.2±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脂水平、体重以及血压水平等相关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102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抗高血压药物而不进行其它任何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102例干预组患者积极采用防治高血压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上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高血压新况以及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高血压情况比较。干预前,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经过积极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2.2 两组患者新发生高血压情况分析。2年内102例干预组患者知晓率100%,治疗率98%,控制率78%,无新发高血压并发症患者出现,80例原发高血压病人其血压逐渐控制到正常水平。102例对照组患者知晓率31%,治疗率25%,控制率15%,共有4例患者新发高血压,只有26例原发高血压病人其血压逐渐控制到正常水平。干预组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逐年年轻化。这种疾病的致残率比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开展疾病的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社区为中心,积极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中心的干预队伍,高血压疾病的综合治疗干预,是进行疾病治疗、控制、预防的有效措施。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社区居民发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措施。①宣传教育,社区全科医生积极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比如说,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疾病广播宣传栏目以及画报、宣传报,板报画廊等形式张贴、更新高血压疾病的宣传教育材料。②定期访视,也就是指社区医生利用自己的优势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访视,及时检测患者的高血压水平,掌握患者健康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咨询。教育患者以及家属合理摄入食盐、糖分,戒除不良嗜好等等。
以家庭为中心的保健培训: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选择在家中进行长期治疗。但是,因为患者很难控制不良生活习惯,自身的自律意识比较差,导致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比较差,进一步引发疾病的加重、扩展或出现新的并发症。那么,就可以积极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保健培训。社区全科医生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统一的技能指导和专业培训,全体家庭成员树立统一的认识与思想,共同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患者的积极治疗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社区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下,达到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目的,全面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在对社区居民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建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以及高危人群的基本情况与健康档案。其中,包括患者的发病时间,疾病类型,治疗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对现阶段的疾病治疗进行积极的了解、跟踪,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另外,还需要对建立健康档案的患者进行及时、全面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将新知识、新概念、新治疗方式积极的向患者普及。
加强“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时的心理治疗[4],树立患者战胜病魔的决心与勇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念。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处方。保证所有患者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疾病预防知识。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状况,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加强医风医德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培训,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医务工作者需要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教育宣传与随访工作,并提供咨询服务与个别指导。全面掌握、控制患者病情,积极促进综合干预工作的开展。
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推荐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原发性单纯高血压,建议进行小剂量、长效降压药物[5],比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等,并指导用药剂量。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血糖控制,在这基础上进行血压控制。对于高危患者来说,大都存在脂类异常代谢,比如说,总胆固醇偏高等等,需要针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控制与干预。
综上所述,通过社区为中心,积极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中心的高血压疾病的综合治疗干预队伍,是进行疾病治疗、控制、预防的有效措施,干预效果明显,对于疾病的控制预防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晓勤,吴丽萍,尹俊.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三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2,5(13):255-256
[2] 张晓婧.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踝血管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12):502-503
[3] 成静.不同季节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09):266-267
篇10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液;高血压,原发性;二级预防
【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25-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原发性高血压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除了西医常规的降压治疗外,笔者2009-2012年采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现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二级预防中,血塞通注射液在改善症状、减少远期并发症等方面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共384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就诊时无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84例。观察过程中有5例在入组两年内死亡,有44例失去联系。完成观察的患者治疗组190例,对照组160例。治疗组年龄40-90岁,其中40-50岁25例,51-60岁者82例,61-70岁者64例,》70岁者19例。对照组年龄37-90岁,其中《37岁者5例,40-50岁20例,51-60岁者40例,61-70岁者75例,》70岁者20例。两组合并糖尿病者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基础治疗,西医降压等常规治疗,有合并症者酌情用药,用药方案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治疗组加用血塞通注射液0.5+生理盐水250ml静滴7-15天一疗程,一年用2-4个疗程,最好一个季度用一疗程,至少观察两年。
1.3 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情况,如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急症,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塞、高血压肾病等的发生率及预后转归,患者治疗后转归,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脑卒中致残率)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远近期并发症[4],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死亡患者7例及流失患者36已不在观察之列。脑卒中致残率是指出现的肌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脑梗死后患者出现的肌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脑梗死后痴呆症、抑郁症的发生率。判断界限为能否完成生活自理。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发病例数种中部分患者为重复发病,而且部分转归为脑卒中、统计作为单独例数计算。脑卒中患者中部分患者为梗死后出血,均以初发疾病列入统计数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论其转归均独立计算。治疗组中有3例患者同时合并心脑肾并发症,予以分类单独计算,具体见表2。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高居全球各病种发病率之首,占用大量的医疗资源,其罪魁祸首就是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重点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2-3】血压达标是基础,而且很多患者虽然血压控制理想,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正在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作为西医治疗的有效补充,祖国传统医学有者广阔的发展空间。
血塞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活络,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脑及心肌缺血的作用,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有降血脂作用,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长期用药对增加血管弹性,提高肌体抗突发事件能力有一定帮助。
高血压所致各种并发症在中医理论上多属风症、痰症、瘀症,治疗上以活血化瘀,熄风通络为主,与西医治疗的抗凝、改善微循环一脉相通。在笔者的观察研究中,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大大改善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许多重症患者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恢复部分劳动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信心,两组患者致残率的差别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与现代医学提倡的人性化治疗相吻合。
中医理论倾向症状医学,血塞通注射液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头晕、目眩、胸闷、乏力等症状,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有利于长期治疗和管理,尤其在文化层次低的人群中,其能迅速解除患者症状,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赖,成为治疗的关键。在笔者的观察研究中,治疗组入组患者完成观察率为95%,而对照组为86.96%,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血塞通注射液在原发性高血压的二级预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社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娇,欧爱华. 我国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7):1354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 上一篇:廉政建设述职
- 下一篇: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