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资源建设;Web2.0;微内容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1402

0引言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借助网络开发利用、用以呈现相关知识节点的有用信息的集合[1]。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网络教育资源正在削弱传统文献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霸主地位。

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投入很大,截至2003年底,已总计投入了1 000亿元[2]。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教育部门先后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96-750 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等网络教育项目,许多省市也投资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网站。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和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指导思想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国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外,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因此,对于整体建设目标不明确,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认识不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深入进行,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2)资金和建设主体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知识、劳动力,但是,我国现在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阶段。要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只要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克服他们重硬轻软的思想,就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政府就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开发更多更有效的网络教育产品。只有如此,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有快速和良性的发展。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是由美国教育部提出并主要出资建设的,GEM并不生产教育资源,也不拥有资源实体,它只是制定了一套有关资源管理的规范,采取了资源认证和管理机制,吸引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所有机构加入到GEM中,所以GEM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并不只是教育部门,而是包括许多不同领域热心于教育的组织或机构,在美国,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民间组织,各行各业都可以为教育资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使美国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只是依靠政府而是多元化,从而为美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今后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经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引进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建设教育资源的机制,使资源建设主体不是单一化而是更加多元化。

(3)标准和规范方面。现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内容无序、重复,缺乏关联,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兼容,由于缺乏合作和交流,没有统一规划,从而使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由于不同机构在自建数据库时,选择不同的技术平台、库结构、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专业用表、组织语言,所以建设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出现很多问题,如:用户使用困难,网址无法真正链接等,这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及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特别小组,用于统一管理某一区域的网络资源,改变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

(4)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方面。网络放大了资源的空间,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丰富的资源,但这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信息无序传递和混乱、知识信息污染等现象。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信息标准和严格的审查监督评价机制,这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资源的审核既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对资源进行审核, 也要增加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观评价和大众评价相结合,同时寻找更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和需求。

(5) 资源只注重数量、多而不精。目前教育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多达几十甚至几百G,但是数量优势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可用性不高。我们知道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资源量而是取决于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3]。所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有效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

(6)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发达地区,通过购买获得资源,或通过自主开发建设资源,并形成了共享区域。但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国家农远工程将相关的资源输送过去,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差异明显。

3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途径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依靠数字化转化、购买电子文献或下载网络教育资源等建设途径,应该加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因此,可从下面几个途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1) 引进网络版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结合。可以引进内容和技术上较成熟的全文数据库,如电子期刊方面有中国知网、人大期刊复印资料等; 电子图书方面有超星、书生之家等;数据库方面有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经专网等,通过购买其使用权,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服务,这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此外还可以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自建数据库。例如根据教学科研需求,下载质量高、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资源,并把它们进行筛选、分类、标引,然后通过网页的超级链接方式组织这些资源,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网络教育资源。

(2)资源建设中充分使用Web2.0技术。传统的网络资源建设在技术与组织用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的组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拥有资源的人与需要资源的人没有流畅的通道。Web2.0应用的一些特点恰恰能够弥补传统网络资源建设的不足。Web2.0的以下3个特点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①资源管理社会化。指的是由用户共同参与资源的建设, 资源的提供和管理并不由一个固定的机构来完成[4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该考虑社会化因素。社会化使资源管理加入用户互动, 能够使用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丰富了资源内容,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 基于Web2.0 的应用,把传统资源管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资源管理模式,使网络教育资源内容从以前的只由专家分类判断转而由参与者共同构建和管理;② Web2.0的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内容的开放、开放的API以及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Web2.0 应用的内容来源于用户创造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行为创造,无论哪种情况, 都需要用户参与其中。开放的API 产生了更多的应用。开放性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的, Web2.0的开放性有许多值得我们利用;③ 提供长尾化服务。长尾理论是指: 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和流通渠道,非热销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即众多非主流的小市场的汇聚可以具有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5]。长尾理论已经在网络经济领域成功应用。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以Web2.0的长尾理论作为运营模式的理论支点, 因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也存在着长尾。网络资源建设如果可以在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及开放性方面有所突破, 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建设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互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的,实现长尾服务就成为可能。

(3 ) 利用微内容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所谓微内容就是在互联网上任何用户所生成的任何数据。例如,在QQ空间中个人发表或转载的日志、上传的照片和音视频、个性签名、QQ心情、收藏的网址、每一则评论、每次鼠标点击的链接等[6]。这些网络信息虽然平民化,但却并不是充满低级品位的文化。如果用良性目标引导,这些微内容同样可以为网络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服务,同样可以作为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步力量。微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网络教育资源:① 在微内容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可便利地实现共享和互动;② 网络教育资源微内容化;③ 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实现优化评价。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它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微内容环境中,网络教育资源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可重用性、共享性、协作性,可以使学习者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资源的优化评价可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4)建立各个学科导航系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许多人会出现“网络迷航”现象。所以,为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信息,科研人员有必要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所谓学科导航系统,就是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将网络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组织起来,从而为学习者开辟一条顺畅的学习通道,可以利用博客技术优化导航系统。

4结语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把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经验和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建设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应该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应用、技术推进、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赵国栋.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228.

[3]高文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4]黄立新.网络教学资源的协同利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5).

篇2

论文关键词: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教育信息化;网络资源建设

论文摘要:目前,教学资源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论述了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进行教育资源建设保障措施。

引 言

利用网络教育是实现现代教育飞速发展的关键。目前,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高校还存在软件设施不足的情况,近年来,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加上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各高校迅速开展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校园整个硬件水平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有的还超过了目标,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增加了不少,而硬件设施建设也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学校在网络资源建设上面花费了巨资,但因为现实的一些原因,导致很多硬件设施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应用,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因此,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资源建设和使用,国家在2004年4月提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其中对校园网建设的应用明确提出的“信息化程度高,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进行学校网络资源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软件的建设,软件建设是关键,教学应用是核心;网络只是基础,资源建设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1、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资源检索的效率低

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数据存储的时候出现了问题,资源的属性标注不够准确和完整;同时,检索的方式过与单一,没有提供多种查询方式,如关键字查询、分类查询、组合查询、树形浏览、导航式搜索及全文检索等。

1.2 资源的审核与评价办法还十分的不完善

目前,各高校还缺乏一套整体有效的对网络资源建设利用的评价体系。尤其需要的重视的是,在很多资源的审核过程中,还在依靠资源管理员,即从事资源库管理工作的教育技术工作人员,而不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各科资源审核专家,因此,对资源的审核无法从资源属性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技术性及规范性几个角度出发。这种模式不但给开展审核工作的资源管理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有可能造成审核失误,对资源无法进行科学分析,影响了网络资源建设,同时,这些问题还会造成所建设的资源与各科老师的认同有较大的出入。

1.3 学校的自主性资源较少

网络资源中的大多数资源都是来自共享资源,因此,对于有针对性的本校资源含量就很少,这些自主性资源正是现在高校所缺乏的。有很多学校对这部分资源的开发和制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更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机制和应对措施,或者学校的管理人员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自主资源开发和建设。

2、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对策

要评价以个教育网络资源的好坏,其资源量的多少是关键,但更应以资源是否能服务于实际教育为标准,服务整个学校发展建设的资源就是优秀的资源,以这个目标出发,我们的网络资源建设,主要以学生教育和老师教学为主,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即老师的教育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师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建设一个既有本校特设,又能服务于实际教学的资源平台,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从功能服务来说,它绝不是只有搜索、查询这些最简单的数据检索功能。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能够在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知识生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分享意识等方面起到作用,在促进老师自身知识构建、知识生成、知识创新、教学革新等方面起到作用,在促进师生互动上起作用。根据对现代高校网络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虽然我国目前的高校网络资源建设较迅速,但建设质量令人担心,因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2.1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

资源的管理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建立有教学针对性的资源库,这也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教学资源库中涵盖了大量的教学信息,还提供了供师生进行信息查询的手段,学习者可以很快速的从网络中得到自己要的信息,因此,将会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建立和管理教学资源库也是构建自主学习环境的方式之一。“情境创设和信息资源的提供”是建设自主学习环境的特性。网络可以给我们提供更直接,更清晰的信息资源,它能声像并茂的给我们所要了解的信息。因此,有效建立管理网上教学资源库,将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强网络资源管理,还能实现最大范围的网络信息共享,让最多的用户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分享到更多的信息。 转贴于

2.2 明确组织管理,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教育资源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管理者的指挥下,统筹协调、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因地制宜、发挥学校各方面的优势,保证教育资源建设能稳定持续的进行。资源建设的目标和计划,是为了提供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建设执行管理,也是为了让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时性。在建设中,我们要以一线教师为依托,建立运行激励机制,让学校的老师都积极的参与到资源建设的工作上来。积极吸取外界的成熟经验,同时进行自行开发,迅速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扩大教学资源容量,并将各院校的优势都发挥出来,进行特色教育资源建设。我们要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实现科学管理和建设,建设有质量的教学网络资源。

2.3 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推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因此,老师在此因发挥积极的管理作用,以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以便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基本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老师的培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才能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通过培训,我们的教师就能更清楚的了解到现代高校的发展趋势,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看成是本职工作之一,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教学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通过培训,老师们基本可以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网页设计技术、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校园网络管理、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使用。

2.4 政策激励,调动教师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资源建设工作是不是能顺利完成,还要看老师这批人力资源是够积极进行施工,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指导老师开展资源建设,同时将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作为工作重点。把老师的教学责任和建设责任结合在一起,实现有效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学校在这方面的不断努力,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还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资源建设。

2.5 搭建教育资源平台

通过搭建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平台,让网络教育资源能在最大的范围内得到共用,建立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最好建立以个免费的咨询服务中心,以及网络在线学习和教师指导的资源。加强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实现更多资源的无线共享,让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学习,老师也能主动的参与教学,保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教育资源网上免费开设店铺,可以将一些资源设定为有偿使用,这些珍贵的资源也能变成一笔财富。

3、结束语

目前,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现代高校的发展来说,它提供了很大的能量和支持,但我们也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实际,不断地研究和分析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锂,关于网上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探讨[J],教育技术研究,2002(3)

[2]黄晓斌,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技术,2003(3-4)

[3]王竹立,叶美红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J],教育技术,2002(5)

[4]周玉霞,等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技术,2002(5)

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如今,网络的的普及与渗透已经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对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各个领域都开始了自身网络信息化的构建,高校也是一样。在高校的信息化构建个过程当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应当着重加强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

一、1 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当前,不少高校都已经开始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本文的基本思路是不断改进与完善网络教育资源建,所以在此仅谈一谈当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不足之处:第一,一味的追求数量,忽略了教育资源质量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第二,单单注重教育资源的建设,没有予以同比例的教育资源管理力度,造成了分类和组织方面的混乱;第三,在资源的建设上花了力气,但是却没有真正挖掘出教育资源的价值,使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成为了面子工程;第四,在共享与知识产权两者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2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框架和共享机制完善

(一)2.1 构建相应的管理协调结构

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校内院系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资源的建设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制定有关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并建立由学科、教学设计、网络资源开发和管理专家组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专家组,遵循共建、共享、互联、协作、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和校内各院系的资源共享、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以共享为目的的网络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就高校自身内部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来说,应当明确一个领头的部门,来对相关的院、系进行整合与协调。将眼界放宽,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取各院、系之所长,开发出自主的教育资源,通过统筹的任务分配,由各个专业块进行自身所长的教育资源收集、整理,提高资源的质量,防止教育资源重复或是空白。

(二)2.2 确定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模式

在建设资源过程中,可采用如下的建设开发管理模式:

第一,校际间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由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各高校的学科优势,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分配有关的高校资源的建设任务,并明确开发者知识产权,下达资源有偿征集的详细内容及办法和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资源质量要求,其他高校可以通过购买或交流的形式来使用相关资源。

第二,教育资源建设主管部门根据资源需求类型,确定每年度应开发的资源名称、类型和所需经费数量,形成资源开发立项指南。各高校组织学科教师进行立项,经过资源建设专家组审核、评定后,划拨经费给项目开发者,在项目开发过程和资源开发完成后,资源建设专家组要进行中期检查和资源建设完成后的评审验收,最后对成熟的教育资源分类入库管理,再出版发行。

第三,高校与软件开发公司及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商业化开发和运作模式,提高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教育资源建设的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间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在管理协调部门的调控、组织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积极引进等多种方法,形成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组织体系。

(三)2.3 建立各级资源中心和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分别建立城域资源中心系统、区县教育资源库系统、高等院校资源库系统,并将三者整合成为一个等级性的体系组织,由下一级上上一级提供教育资源信息或是请求相关服务,上一级负责整理下一级提供的资源信息,并根据实际的需求,开发相应的服务功能。其实这种网络资源建设模式在国外已经有了不少这样的尝试,所以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情来进行相关的建设,比如美国的Ohi-oLink、国家教育资源门户网以及英国的NGFL教育资源门户网,均可作为我们借鉴的对象。

(四)2.4 完善相关的共享保障机制

第一,通过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网络性的共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高校的教育成本,提高效益,但这一切的获益,都是以教育资源开发、制作者的付出为基础。在进行相关的开发与制作之前,需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一番培训,而培训所需的软硬条件都是需要投入的,而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的高校是一种独立的经济主体,在经济与物质开支的时候,必须要有市场意识,考虑到经济性与分配性,这是由市场经济规律而决定的。在通过网络对教育资源进行共享的时候,要能够使开发者与使用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受到均衡的控制,就需要利用者向开发者缴付相应的费用或是交换使用,有偿的进行共享,保护双方的利益。此时,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者,还应当不断的对教育资源进行完善,提高质量,对相关资源进行不定时的更新,并通知,让使用者能够了解到其所关注的教育资源的发展与变化动态。

第二,要遵循一个统一的网络教育资源构建规范,用一致的标准来约束各个高校的资源构建,提高资源信息的可移植性以及跨平台利用率,使资源的开发成本得到控制,进一步增强资源建设的共享性、流通性与通用性,这是实现网络教育资源质量提升的一大保障。当前,我国的教育部对这个问题已经提高了重视力度,并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指导比如《学习对象元数据》以及《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这些规范标准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起到规范与约束作用,所以高校应当在自身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当中,遵循这些规则。

第三,提高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这是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一个关键途径。比如,可以建立一个用户对资源的信息反馈平台,由用户对资源进行评价,这一方面能够增强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联系,使开发者更加了解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用户对开发者的行为进行监督,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第四,搞好对网络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质量与有效性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资源的开发者、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这样能够保证他们开发教育资源的积极性与安全感。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是通过软性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网络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力度,通过社会道德意识来进行保护;其次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进行保护;最后要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保护。

三、3 结束语

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是高校自身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优、缺并存,所以我们还应当进一步加大研究与实践力度,不断完善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措施,提高网络教育资源质量。

(本文为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

参考文献:

[1]韩庆兰,,杨洁辉..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关键要素研[J]..当代教育论坛,,2012,(02)::50-55..

[2]马明桓,,曹靖,,程超..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探讨[J]..网络安全,,2008,,(01)::43-44.

篇4

关键词:网络传播;高校;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多样性、系统性、以及教育性等特征。为了确保高校人才输出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相互吻合,就要求高校进行教育内容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资源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而网络传播作为新型资源管理形式,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发挥着重要性作用。

一、网络传播与高校学生管理之间的关系

网络传播,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网络信息沟通体系,它很好的利用了虚拟空间中转区域,打造一个丰富、多元的信息互动渠道[1]。高校学生管理,尤其是后勤工作环节的工作包括了日常学校事务安排、学生生活方面情况统筹、以及教育教学资源安排等方面,工作种类繁杂,工作内容多样,且各个方面的关联密切性较高。如果将网络传播方式巧妙的融合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后勤管理人员就可以采取集中性统筹规划法,将多重管理信息都承接起来,同时进行多重后勤服务工作的安排,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工作实践效率,这是新型高校管理工作实践的有效形式。反之,高校后勤管理环节的工作内容,就无法与网络信息传播时代的特征结合在一起,后勤管理工作就需要逐一进行安排,这种方式的工作效率不仅较低,而且无法保障后期管理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相互承接。也就是说,网络传播为高校学生管理(后勤工作为代表)提供了互动窗口,也保障了信息沟通的流畅性;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更是应从做好社会保障环节开始,平稳而有序的进行目标性规划,这是当前教育工作与网络传播协调对应的重要性保障。

二、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渠道

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一)做好网络传播趋向定位网络传播形态多样,信息种类多元,高校教师进行学生日常工作安排时,首先是要摆正网络传播在后勤工作中所占的位置,科学有序的利用这一资源进行工作实践。其一,网络传播作为一种辅手段,主要在工作实践期间起到资源优化规制的作用,它是高校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为此,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应该科学的进行信息整合,而不是鱼龙混杂的同时进行信息传导。其二,无论网络信息传播的渠道形式多么灵活、多元,依旧需要工作者结合具体情况,有序进行生产条件的统筹化安排[2]。比如,某高校后勤管理教师利用网络渠道进行信息传播时,就首先是从网络传播手段的趋向定位层面上进行分析:(1)结合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情况,相应进行后勤实践信息的集中化整理的传播沟通;(2)按照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实行社会信息资源的统筹性安排与多样化调整;(3)后勤管理教师进行各项工作安排时,除了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管理资源的分析,还结合个人工作经验,适当的进行生产因素的协调安排与最优化分配,进而将人文化理念之下的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做到最好。从高校教育工作安排的具体情况入手,合理有序的进行后勤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分析和客观性整理,可以将网络信息传播高效率、结构化的特征体现出来;同时,高校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引导中,有序做好各类工作要点的系统化分析,也可以帮助后勤管理教师形成一个清晰的实践思路,为后续工作的统筹性安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网络传播渠道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起到了整合调节性作用,它是社会资源结构科学化规制与协调性安排的重要条件,但若教师不能很好的将网络传播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就根本无法将其作用展示出来。为此,教师一方面需要充分结合网络虚拟环境下信息迅速化传播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在具体工作实践期间不断的进行创新,这两方面均是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的保障性条件[3]。比如,某高校后期管理教师利用网络传播进行工作实践安排时,就主要是从网络传播渠道视角上寻求资源运用的方式:(1)教师在办公室综合活动安排环节上,直接利用网络信息程序,实行生产因素的多为化整合,并通过系列性程序安排法,将琐碎、细小的办公室工作内容串联起来,以提高办公室综合活动任务实践效率;(2)日常采购环节中,教师通过中微信、QQ的终端交流体系,直接对各个部分的校园工作实践情况进行了系统化收集,然后统一化进行采购资源、采购种类、采购数量等方面信息的统计;(3)日常教学资源发放、以及学生入校前的准备工作开展时,按照学生入校的数量,实名制进行资源领取。日常教学资源发放时,也应做好日常应用情况的在线记录,定期对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反馈;(4)日常工作安排期间,采取人工安全管理和终端监控设备协调同步的控制法,在校园安全监管环节发挥作用,做好校园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安全控制。同时,针对校园工作安排中的问题,也对应给予问题应对准备,以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处理;(5)校园内部人事档案信息统计、计算机程序开发等部分,均采取“一站式”资源管理法,在具体工作安排期间进行协调规制,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序进行生产资源的统筹规制和协调性安排,避免校园后勤管理中网络传播渠道应用混乱。将网络传播资源巧妙的融合到高校后勤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中来,在于结合高校日常工作实践的基本情况,协调而多元化的进行网络传播窗口的因素规制,它不仅可以减少社会资源探索中的阻碍,还能够促进社会资源开发层面的灵活性,是高水平高效建设实践战落实的具体表现。

(三)完善网络传播应用制度网络传播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融合,是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协调有序规制和优化配置的体现,但由于网络传播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则进行实际工作安排时,也应创建与其相互对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实践性保障。一方面,网络传播资源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用,需明确何种网络传播方式可以起到信息传播助推性作用;另一方面,网络传播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融合,也需要逐步提升资源实践能力,这样方可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网络传播工作协调化安排的效果。比如,某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网络传播化管理时,实践传播体系就进行了系列性应用传播管理制度调节层面的因素把握。本次工作协调而有序安排时的系列性策略可归纳为:(1)具体进行网络传播工作统筹性分析时,规定所有校园中运用的网络传播渠道应用均坚持正面性应用。即,严格禁止利用校园后勤管理程序开展校园日常事务之外的信息统计,不得以权谋私;(2)网络传播渠道在社会中的融合,在于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有序进行生产要素的多维化调节,形成后勤数字化管理。在线监管、以及网络传输渠道信息规制性审核等策略,严防高校后勤管理资源应用期间存在的隐藏性问题;(3)在校园网络传播资源运用时,应逐步提升后勤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而创建更多维度的产业资源规制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探究,是高校教育资源最优化安排的直接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做好网络传播趋向定位、合理应用网络传播渠道、完善网络传播应用制度,分析网络传播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因此,文章研究结果,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天琛.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行为分析与引导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篇5

关键词:金融IT系统;金融安全;柔性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Talking about Flexible Defuse Financial IT System Risks

Ma Xiaoyu

(Vance Chuangxin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Shanghai200120,China)

Abstract:The flexible approach to the financial risks inherent in IT systems,and can quickly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or a means of dealing with risk measures.In this paper,the concept of flexible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methods from the start,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resolving the financial risk of the advantages of IT systems.

Keywords:Financial IT system;Financial security;Flexible

一、维护金融IT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金融IT系统稳的有效性、稳定性特别是安全性对金融机构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在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如果金融IT系统稳是去了有效性、稳定性,没有了安全性,则不仅影响金融机构及其客户的金融资产安全,还会威胁到整个国家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定。因此,维护金融IT系统稳定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金融IT系统失稳的破坏性极大。如上所述,如果金融IT系统失稳,则造成的破坏会非常大。例如,刘明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党委书记)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评价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分析最近国外发生的信息系统故障事件之后我们便会发现,假若银行信息系统因为故障、攻击或者其他原因而中断一个小时,那么该金融机构的基本支付业务则会受到严重影响;假如因此中断一天,则会严重损害该金融机构的声誉;如果因此中断三天或者更久仍然不能够恢复系统运转,则会威胁该金融机构甚至是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是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对于何种金融机构,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均是必然的趋势。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传统领域下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信用风险,更要将重视金融IT系统的操作风险。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金融机构逐渐实现信息化的今天,如何有效控制操作风险,进而维护金融IT系统稳定,已经成为了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提高IT管理水平的重要需求。在今天,所有的金融机构均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并深入了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识。因此,提高IT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金融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二、加强金融IT系统柔化的若干举措

(一)投产的柔性化。投产的柔性可以有效处理投产风险。通过引入柔性理念,系统实现了可分批投产各种类型的交易。比如通过对业务调度配置文件的修改,先投产柜台存取款的交易,其他的交易仍采用原来的方式处理。待修改的功能运行稳定后,再继续投产代收代付等其他交易。这样就可以循序渐进,平滑升级。即使新的处理程序、处理路由出现异常情况、无法正常工作,也仅仅影响新投产的这些交易,不会影响其他原有的交易。

(二)资源调配的柔性化。资源调配的柔性可以有效避免资源的耗尽风险。常规系统采用一体化模式,利用主机的交互式资源来处理日间的全部交易,而不是非交互式资源。但是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必然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则大量增加,而且主机也面临着服役时间过长的问题,主机的交互式资源会被大量消耗并造成资源枯竭;但是,主机的非交互式资源一般情况的使用率均比较低,只是在网点业务终止后的日终批次等业务空闲的状态下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因此,笔者建议在日间柜台营业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非交互式资源,不仅可以使其分担部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缓解交互式资源的压力。

依据以上思路,我们可以实行分段模式。即,将全部的柜台交易划分为前后两个部门,前一部分主机的交互式资源来处理交互式画面,后一部分使用主机的非交互式资源处理不需要和柜员(或客户)交互的部分。

(三)路由的柔性化。路由的柔性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交易超时风险。路由的柔性化是指系统能通过多种路由完成交易处理的能力。当处理路由甲达到处理能力饱和时,后来的交易自动转向处理路由乙来处理,直到路由甲空闲再自动切换回来。这样就实现了交易负载的平衡,使得系统在业务量剧增、交易排队等异常情况下,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化解了处理超时导致交易失败的风险。如果说原有的处理路由是华山一条路的话,那么现在就是海陆空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网络。即使“陆路”中断,仍可以通过“海路”、“空路”到达目的地。

(四)系统扩展的柔性化解业务暂停风险。系统扩展的柔性化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业务暂停的风险。根据柔性化的相关思想,我们可金融IT系统的处理流程重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交易调度层、业务调度层以及账务处理层。每一个层次均能够利用配置文件实施参数化调用。因而让金融IT系统具有了非常好的扩展柔性。

业务调度配置文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码实现与之对应的业务调度处理程序。因为不同的操作码对应着不同的操作程序,它们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均为可维护的。如此的划分,能够使各类交易仅依照它本身的交易特征进行特定的业务数据检查和账务模块的调度,并不要进行与之不相关的逻辑判断与业务检查,不仅程序处理流程简化,而且系统的可扩展性增强。

参考文献:

[1]林晓轩.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打造安全的金融IT平台[J].中国金融电脑,2009,1:156-157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促进银行业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J].中国金融电脑,2009,5:99-102

[3]黄星,朱劲草,王雪峰,黄永刚.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中指标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金融电脑,2009,3:56-58

[4]王龙,李辉富.从银行监管效力基础假设缺陷审视银行信息技术风险[J].商业研究,2004,10:123-124

[5]杨洁.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水平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访中国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安全管理处处长孙晓F[J].中国金融电脑,2008,8:105-106

(1)系统由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2个模块组成,其中登陆用户身份分为三种: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不同身份用户对系统授予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权限设置、分配,系统日志管理等功能。教师可以、管理、审核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检索和教学资源。资源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各类资源,其中包括媒体素材库的管理、题库管理、案例库的管理、课件库管理、文献库管理、常见问题解答库管理、资源目录索引库管理和网络课程的管理等。主要功能是让有权限的用户可以方便的根据资源分类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上传、维护、利用等管理。

(2)学科课程资源管理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学校应组织同一学科所有的专任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际教学需要,统一思想和工作方式,分成几个资源库建设小组,对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分割成几块,相应地落实到各个小组,然后借助小组的集体力量,去搜集相应的所有资源,来完成包括课件的制作、作业和试题的命题等任务,待所有组均完成任务后,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起来,提出修改意见和方案,待所有的教师对修改后的结果均无异议时,然后交给专业管理员,由他上传到相关的模块中去。

(3)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与传统的C/S方式相比,B/S结构的系统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它运行在客户端的浏览器之上,系统升级或维护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软件即可,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4)数据库服务器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可以使用oRACLE或SQL Sever进行数据的管理,包括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源库等的管理,还可以管理用户信息、访问记录等。

六、搞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议

(1)学科资源建设应以学科一线学科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难点为出发点,由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为建设依据,并由教师团队对以上工作的讨论分析、汇总整理结果为主干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网络中心的任务只是为教师提供合适的建设平台与技术服务,而不是代替教师去建设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只有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资源建设才能取得快速的进展。只有教师自己建设的资源才能保证质量,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能否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资源建设成败的关键。

(2)高校应制定相应奖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的资源建设热情,对教师自主创作的个人教学资源库与精品课程提供一定的经费给教师进行建设与维护,并能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联接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大型网上资源,进而逐步形成一个大家建、大家管、大家用、大家评的良好局面。

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树立服务于教学的建设理念。把资源库建设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问题,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搞好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用和服务,必将推动学校的整体改革,使学校的校园网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向继平.基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2

篇6

关键词:可视化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远程教育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0-4834-02

Analysis of the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of Distance Education

ZHANG Hao, HUA Dong-j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816,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education management, visual manage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en greatly favor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 depth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fusion, change the mod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visual distance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 visual distance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management; integr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得到高度重视,采用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而实现现代化教育管理,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是新型的管理模式,分析研究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使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1 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概述

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也称为现代远程教育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已逐步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开放化、大众化、一体化的远程教育管理系统,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针对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教育管理是规范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学生受教育的利益,以教育理念为基础,从而推动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是属于教育管理的范畴。对于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组成框架,其是实现现代化远程教育管理目标和保障远程教学正常运行的主要管理系统,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主要包括人员管理、教育管理、组织管理和环境管理,第一,人员管理包括教师及其教学行为管理和学生及其学习行为管理;第二,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第三,组织管理,主要包括学习中心管理、决策和评价管理等两种模式;第四,环境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规章制度系统,尤其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信息可视化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2 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2.1 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

1) 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是“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形式,翻转课堂注重学生课外学习和课堂知识的认知和总结,因此,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针对可视化远程教学管理,这就要求建立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如图1 所示,表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是翻转课堂学习环境创设的有利杠杆之一,其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支架服务,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应根据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学生自学的因素来构建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

2) 构建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核心模块,应包括网络教学视频资源整合、习题答案的过程性智能呈现、网络学习监控机制的可视化,第一,网络教学视频资源整合,首先应明确视频教学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视频资源,但是,这些教学视频资源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导致学生不能获取有效的教学信息,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视频信息,采用录屏软甲+PPT的方式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根据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计PPT内容,并且采用语音讲解的方式,从而实现动态的教学讲解,明确视频教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细化知识单元粒度,由于视频教学信息丰富多样,若不合理细化知识单元,不仅不能获取有效的信息,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要求,应合理设置教学前视频和课堂学习活动的内容,对于教学中的问题,可以采用微视频进行知识内容的讲解,并针对性对其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微视频的时长应控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第二,习题答案的过程性智能呈现,由于网络系统中大多数习题缺乏针对性,大多数习题答案都是静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网络系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习题的练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将系统答案的过程性智能呈现,即为每个小题设置一项重做功能,使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网络学习监控机制的可视化,通过监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干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记录信息转换成一个可视化的二维表。

3) 支持构建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块,其主要采用B/S三层架构的数据层、功能层、表示层,如图2所示,其中,功能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教师登录界面、学生登陆录面,而数据层主要是为教育教学提供各种教学资源的数据服务,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包括学生信息库、习题答案库、教学视频资源库和学习记录库。

2.2 MOOCs、Moodle课程管理系统

MOOCs、Moodle课程管理系统是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系统,也被称为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主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整合,。其具有共享的功能。对于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其是教师创建有效的在线社区,通过Moodle数据的预处理,并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通过交互式数字图像来分析大量的数据信息,以便于学习者可以有效理解数据。对于Moodle新课程的创建,以学习内容为基础,有效整合学习资料,从而实现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交互,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模块、教学资源信息模块等两大类,其可以创建文本、页面链接等静态课程资料和课外作业、日志、调查评论等交互式课程资料,并且也可以提供聊天、论坛等交互专题讨论活动,尤其是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中学生记录的活动日志,其主要以日志文件的方式存储在管理系统中,通过记录课程信息、课程日期、学习者和活动项目等,使教师可以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Moodle将日志保存在Oracle、Access等关系型数据库中,与文本文件相比,数据库更具灵活性、方便性,对于Moodle数据的预处理,其主要通过管理者来完成任务,而不是教师来完成,管理者需要对用户确认、事物确认、数据简化等数据进行预处理工作,但是,Moodle数据的预处理的前提是需要进行身份确认。另外,虽然Moodle系统预处理工作相对较少,但是,管理者应注重数据收集、创建汇总表、数据离散化、数据转换等处理工作,完善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使教师借助Moodle课程管系统来开展教育教学。

3 结束语

可视化远程教育管理系统是属于当前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一起,并构建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和Moodle课程管理系统,促进教育教学顺利开展,推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顺平.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1):16-18.

[2] 王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放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03):258-262.

[3] 张永涛,藏智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法探讨[J].大学教育,2013,14:89-90.

篇7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以人为本; 价值负荷; 技术化倾向; 教育技术范畴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汪基德(1962—),男,河南固始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E-mail:。

近年来,关于教育技术“人文关怀”类研究日渐增多。如周宗伟指出,科技给教育技术带来一系列弊端的根源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失,崇尚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发展是教育技术的时代命题。[1]李政涛博士呼吁“教育技术学的视野中不能只有技术,没有人。”[2]李芒教授指出,作为“主体技术”的教育技术应遵循“一切从人出发的基本原则”。[3]南国农先生亦指出,在构建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新体系时要“以人为本”,[4]等等。不难看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正逐渐成为教育技术人的一种共识。然而,教育技术应该“以人为本”并不是一个不辩自明的命题,本文将从历史与逻辑、内因与外因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系统探讨。

一、教育技术姓“教”的学科定位

是其应以人为本的逻辑依据

定位问题包括教育技术的定位和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教育技术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其定位问题的实质是其实践的领域或范围。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技术的一门学科,教育技术学的定位主要是指学科归属问题,即教育技术这个学科定位在教育学类,还是电子技术学类。本处所讨论的主要是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定位。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的问题,尽管学者们的观点不尽一致,但从总体上来讲,已取得了基本共识,即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属于教育学的分门,是教育科学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它姓“教”不姓“技”。

既然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于教育,那么教育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为此,我们需从教育的本质入手。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有“生产力说”、[5]“上层建筑说”、[6]“培养人说”、[7]“传递说”、[8]“社会实践活动说”、[9]“多重本质说”[10]等多种,近年来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发展,甚至还出现“反本质说”。[11]在诸多有关教育本质的论述中,“仅仅站在社会的视角,容易忽视教育对个体的成长和人生发展的意义,从而不能把握教育的整个质的规定性”。[12]因而,“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等仅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个体”的观点逐渐受到质疑。而对于“反本质说”,也有学者指出“教育毕竟不等同于政治、经济或文化,它自有其特殊规定性。教育自身具有的这种特殊规定性使教育成为教育。因此,教育还是有本质的。”[13]对于教育的本质,胡德海先生以关于人的本质和文化作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4]此定义兼顾人的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对教育本质较为科学的概括。把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看作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使作为“个体”的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由此可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且这种培养人的活动建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将是无根的、片面的、脱离实际的,将会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进而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育必须把自己的根基建立在学生的个体生命的基础之上。“教育关注个体、关注人,意味着要去关注个体作为生命体的存在,关注其外显的活生生的生命展露,关注其内隐的、活泼的、流动的生命情感的化育。”[15]只有这样,它才能找到自己的本源,体现自己的功能和价值,实现自己的目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以人为本”是由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是教育的必然追求。

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于“教”而不是“技”,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归属是教育学而不是技术学,教育技术学要面对和解决的是教育中的相关问题。因此,遵循教育的规律、以教育为最终旨归,是教育技术的必然逻辑。“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必然追求,那么教育技术呢?必然应该遵循教育的逻辑,也应该“以人为本”,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旨归。正如南国农先生所言:“办电教必须使用设备,但电教姓教,以人为本,机是为人所用,为人服务的。电化教育追求的不是教育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16]对此,李政涛亦开宗明义地指出:“对于教育技术的思考和实践,其起点、焦点和重点,应该是定位于师生在技术世界中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对于日渐喧嚣的信息技术的思考不能只有技术,没有人。”“设计教育技术,就是设计教育存在,就是设计和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教育技术学首要的工作是为在技术世界中的人的生命立法。”[17]也正是基于此认识,杨开城把教育技术的本质视为“育人的技术”。[18]因循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以人为本”是教育技术应然的价值取向。

二、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

关系决定了其应“以人为本”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带来的变革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变革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的改进,教学信息传播通道的革新,教学时空的跨越,乃至学习形态的嬗变。同时,教学系统的组成也由原来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要素变为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19]四要素。诸多变革直接导致传统教学向信息化教学的演变。当从主体客体关系审视技术参与的信息化教学时,则发现其与一般性技术活动的差异,而此种差异则为教育技术为何应“以人为本”觅得新的证据。

(一)一般性技术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一般性技术实践活动是指主体借助技术认识客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其实践模式为“主体—中介—客体”,此时主体是“生产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客体则是“进入主体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它常常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可能是其他的“技术工具产品”,如借助技术生产的飞机、计算机等。“中介”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物质条件一般是指认识工具,即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而精神条件则是指“主体认识客体过程中所运用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因素,一般表现为思维的知识框架和理论范畴”。[20]在技术性实践活动中,“技术手段”更多地充当“中介”中的“物质条件”,即充当主体认识客体的工具。当然在某些“借助技术生产技术”的技术实践中,“技术”也可能是“客体”的一部分,限于研究旨趣,在此不再赘述。对于一般性技术活动中的“技术”,有学者称其为“客体技术”,并将其界定为“通过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来改造自然客体的技术,这种被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本身也是客体。”客体技术关注的是“生产产品”或“产出实在物”。[21]因而,在一般性技术实践活动中,主体通过技术手段认识、生产客体,追求的是“产品”的产出。

(二)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

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实践活动。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桑新民教授称其为“信息型实践”。[22]在该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人,实践对象也是人,实践目的则是改变人的信息状态。因此,与一般性技术活动的“主体—中介—客体”实践模式不同,教育实践是典型的“主体—中介—主体”模式。[23]为了论述方便,我们将该模式中前面的主体称为第一主体,后面的主体称为第二主体,此处的第一、第二并没有重要性上的差别,仅表征位置上的差异。在信息化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使得“主体—中介—主体”模式具化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内容—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学系统的组成由“三要素”向“四要素”嬗变,教育技术学者们运用“模式方法”,提出了多种表征信息化教学元素之间关系的教学模式,如王琴提出“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学科辅助型课程模式、学科研究型课程模式”,[24]李克东教授提出“learn about IT、learn from IT、learn with IT”模式,[25]何克抗教授提出“课内整合模式、课外整合模式”等。[26]诸多信息化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学模式”。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中,第一主体是实施教学的“教师”,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效地传递至“第二主体”——学生处,从而改变学生的信息状态,进而改变学生的整体状态。“探究性教学模式”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探究,此类探究活动是在教师主导、监督下,主要由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另一类则是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的探究活动。无论有无教师的监导,“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第一主体都是学生,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自主活动或主体间活动中,完成自身信息状态的改变,达到自我的提升。在这两类教学模式中,现代信息技术只能是中介,是手段,是作为教学实践的必要中间环节出现的,不是“客体”,更不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才是此类教学活动的“主体”。正是这个原因,有学者将教育技术称之为“主体技术”。所谓“主体技术”是指与“客体技术”相对应的技术,它不是用来制造客体化工具,也不是用来改造客体,而是用于改变人,是“改造人自身”的技术。当然广义的“主体技术”既可改变人的精神也可改变人的肉体,如医学技术、生物学技术等是改造肉体的主体技术,但在教育的语境中所谈的“主体技术”主要是指改变人的精神层面的技术,“是可以改变人的思想、知识、道德和能力等方面的技术。”[27]作为“主体技术”的教育技术,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主要解决怎样教与学的问题,主要面对的是学习者”,其本质上“不是制造工具的技术,而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经验世界的技术,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制造工具,而是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教育技术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客体技术”不同,它是帮助学习主体得到发展的技术,是对人的技术。教育技术的最终作用点是人而不是物。[28]简言之,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但在信息化教学中并不是“主体”,是受“主体”操作、又为“主体”服务的技术。

由教育技术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可知,教育技术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主体操作和改变主体上,而这刚好吻合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宏观上讲,在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处理好“人”与“物”的辩证关系,摒弃“见物不见人”的偏颇理念,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在不同的学习情景中充分发挥操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在教师主导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中,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教师的智慧,恰当、适度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避免追求“认知”向度的单一发展,一切为了学生正向、全面的发展;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设计好适切的任务、项目,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提供及时、高效的帮助和指导,而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发挥自身优势及同侪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通过对教育技术实践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我们更加明白“技术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这句话的内涵,在处理技术性问题时,一切无视人的做法将无法触及技术问题的本质,诚如胡塞尔所言,“主体性之谜乃是一切谜的谜中之谜。”[29]因此,在教育技术实践中,我们应树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将“人”从纷繁芜杂、日新月异的各种技术中凸显出来,关照和尊重鲜活的教育技术“主体”——教师和学生,让教育技术实践闪耀生命的光辉。

三、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为教育技

术“以人为本”提供可能性前提

“以人为本”属于意识形态,而教育技术具有显著的物化、技术化特性。因此,教育技术应以人为本有一个研究前提——即“以人为本”的思想能否渗透到极具技术特性的教育技术中?为此,我们先从技术的价值负荷说起。

(一)技术的价值负荷

从教育技术的构成结构来看,其中心词是“技术”,“教育”是其限定词。因此,完整理解技术的内涵是准确把握教育技术本质的前提。从词源上来说,技术在希腊语中意指“技能”、“技艺”。然而,何谓“技术”却始终未有统一的结果。如H.贝克认为,技术是“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根据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改造和变革无机界、有机界和人本身的心理和智慧的特性(或相应的自然过程)”。艾斯认为,“技术是赋予人的意志以物质形式的一切东西。”汤德尔认为,“技术是作为主体的人为了改变世界的某些特征以便达到一定目标而置于自己同客观世界之间的东西”。埃吕尔认为,“技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30]由上述定义可知,技术的全面概念应包括有形的东西(硬件)和无形的东西(软件)这两个方面。同时,技术是人的创造力的表现,是人为了达到目的而在客观规律的无数可能性中所作出的创造性选择,是为了特定目的的实践活动。

合目的性的技术无疑是具有价值的。技术的价值可分为两个层面: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技术的外在价值即技术的使用价值,主要指由于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由于技术的应用受人的意识指导,总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或达到某种目的,因此技术的使用价值负荷是公认的。技术的内在价值主要指技术作为物质手段、知识体系及活动过程的总和所蕴含的价值。对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存在两类截然不同的观点——技术价值中立和技术价值负荷。持价值中立观者认为技术本身只是一种达到目的工具和手段,它与价值无关,没有好坏、善恶及对错之分,技术与伦理、政治无涉,技术的全部领域都是价值中立的,没有好坏之别,它不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31]技术价值中立学说曾流行一时。但由于技术中立者把技术看作脱离社会现实的一种超社会、超历史的东西,忘记了技术的社会属性,也忘记了技术是人的创造,而人又是理性的产物、文化的产物,抛开“人”去封闭地谈论技术,有“机械论”之嫌。因此,近年来技术价值中立论开始受到质疑,技术价值负荷论则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技术的价值负荷论者认为,“技术并不是一种中性的方法和手段,而是特定社会中人的价值的一种载体,因而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着政治、文化和伦理的丰富内涵,体现着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技术不仅是具体的工具、设备,“发明者的价值观、意志、信仰、思维习惯在技术的设计、发明等一系列环节中必然渗入其中,使根源于社会的普遍标准被纳入其中”。如邦格所言,“技术在伦理上绝不是中性的(像纯科学那样),它涉及伦理学,并且游移在善恶之间。”[32]法兰克福学派主张“技术与科学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其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认为,“技术总是一种社会的设计,一个社会和它的统治利益打算对人和事物所做的一切都在其中设计着。……这种价值的存在并不以是否实现和怎样实现为依据。一旦投入使用,技术的内在价值就会在特定条件下转换为现实价值。”尽管以马尔库塞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将对技术的批判作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但无可否认,其对技术蕴含设计者的意识形态的描述是细致而到位的。技术哲学家温纳指出,技术在一开始设计时就有专门的意图,特定的技术设施或系统的技术发明、设计和组织特性都有确定的价值取向。我国学者许良在分析技术文化层次时也指出,技术文化包含三个层次,最表层是技术器物层,中间层是技术制度或体制层,最深层是技术意识形态层。[33]马克思看待技术时保持其一贯的“历史视野、现实视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明确指出:“技术作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承载着人的价值观、人的利益要求和欲望,是人追求更合理的生活和更有意义的存在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技术集中鲜明地体现着人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赋予”。由此可见,作为对技术价值中立论的反对与超越,技术价值负荷论者从人、社会、关系的视角考查技术,将技术与人性、与复杂的现实的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无疑更能把握技术这一人造物的本质。正因为如此,技术的内在价值负荷的观点已逐渐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二)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是其“以人为本”的可行性前提

教育技术的价值亦可分为外在价值(使用价值)和内在价值。教育技术的外在价值由使用主体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价值实现,和技术的外在价值一样具有价值负荷特性。那么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呢?它是否也具有价值负荷呢?我们从教育技术的内涵入手,对此进行讨论。

从构词的角度来看,教育技术是指“教育的技术”或“教育中的技术”,由于“技术”通常被视为“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因此很多学者依据此种思路给教育技术作出符合逻辑的定义。如尹俊华认为:“从广义上说,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34]李龙认为:“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的总称。”[35]美国学者埃林顿也明确指出,教育技术就是“教育的技术”,是有形技术与无形技术的综合体。[36]上述定义是广义教育技术学派的代表。广义教育技术学派将教育技术研究范围指向“全部物化形态+部分智能形态”或“全部物化形态+全部智能形态”。“全部物化形态”的技术是指所有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工具,“部分智能形态”的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时所采用的系统方法和媒体技术;“全部智能形态”的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方法。[37]当然,由于中国教育技术特殊的发展土壤,在分析教育技术内涵时,狭义教育技术学派或电化教育学派是不可回避的一环。狭义的教育技术学派特别强调“现代教育媒体”的核心地位,是一种“部分物化形态+部分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观,“部分的物化形态”主要是指现代教育媒体,“部分智能形态”指的是与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技能与方法。[38]

通过分析可知,无论广义的教育技术观还是狭义的教育技术观,其视野中的教育技术要素都包含“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部分,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在于包含二者的多少。在教育技术的组成要素中,“智能形态”的技术指“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系统方法”和“设计理念”,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软技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性。故在“智能形态”类技术中渗透“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属于观念层面的融合,是同质物间的重组,是可行的。而对于“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教育教学的物质工具”,而技术的价值负荷理论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相信,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也具有价值渗透,即教育技术中蕴含着设计者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组织策略、评价策略等。如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一个超链接、一个动画、一个按钮、一个提示,以及色彩的运用、布局的设计,无不渗透着设计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另外,当教师运用别人制作的课件时,总感觉有些地方不符合自己的教学习惯,总是想着修改调整成适合自己适用的课件,这本质上是课件中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使用者自身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的表现,也从侧面证明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也是具有价值负荷的。

由此可知,无论是教育技术的外在价值,还是内在价值(物化形态技术的价值、智能形态技术的价值),都非价值中立,而是融合了使用者、设计者、开发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即在教育技术中融合了主体的意识形态。因此,教育技术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并非跟风般的“东施效颦”,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决定其是切实可行的。可以说,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为本研究提供可行性前提,是关乎本命题成立与否的基础。

四、技术化倾向带来的负面

影响迫切需要“人”的回归

在教育技术的语境中,与“以人为本”相对应的是“以技术为本”。“以技术为本”将教育技术单纯地视为媒体或技术,将教育技术学科视为纯技术学科,夸大技术的教育功能,忽略主体在技术活动的主观能动作用,缺乏对主体的关照等。技术化倾向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学习)、达到教育最优化”是教育技术的核心追求,也是其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然而长期以来,对教育技术能否真正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怀疑却一直存在着。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一个个新媒体被满怀信心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一个个失望也接踵而至。对幻灯片、无线广播、教育电影、教学电视、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教学效果的质疑,笔者曾在《偏离与回归:马克思人学视域中的教育技术》一文中,引用McChuskey、Cuban、Clark等学者的观点进行了阐述,[39]在此不再赘述。

对教学媒体效果的质疑不仅来自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也来自基层的教育技术实践主体。一名接受笔者访谈的学习者这样说:“每次上分析化学课,老师不停地翻动幻灯片,我则不停地记笔记,根本没有时间理解消化课堂内容;如果想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又记不成笔记。我感觉用多媒体的效果还没有不用的时候好。”笔者在一次调查中亦发现,在使用频率高达90%多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却只有28.6%”,而对该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满意度更不理想,“仅有8.7%的教师和9.4%的学生满意其教学效果。”[40]多媒体教学效果由此可窥见一斑。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本为改变传统课堂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但技术化取向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过多地关注了“技术”的“表”,忽视了“教学”的“里”,缺乏对“人”这一教育主体的关照,技术非但没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反而成了束缚教学的桎梏。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多已事先设计完成,如是,完全基于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将可能变成“流水作业”,而这种“程式化”和“固定化”的设计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教学过程,教师无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改变、调整、增删内容。[41]教师或将被多媒体课件所“限制”,教师的教学智慧、个体经验、应变能力将得不到应有发挥,久而久之,课堂或“僵化”而死气沉沉,或花哨而肤浅,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亦可能退化。技术束缚还表现在对教师肢体的束缚上。肢体语言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当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表情及动作,[42]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原本在讲台上“谈笑风生”“颦笑自如”,善用眼神、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交流的教师,却常常被束缚在教室角落的“多媒体控制台”前,学生常常只能看到教师的脸,有的甚至只能看到教师的头顶。笔者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对于“教学过程中,您是否会离开控制台?”一题,63%的教师“从不离开控制台”或者“偶尔离开”。不难看出,运用不当的多媒体教学变师生交流的多重渠道为单一渠道,多媒体反成了横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屏障。

技术化倾向致使教育技术应用中出现“人的空场”,无法达成教育技术“促进教学”的根本追求,教育技术的功能受到质疑,自身公信力降低,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由技术化倾向引发的诸多后果呼唤“人”的回归,呼唤在强势的技术环境中关注到人,呼唤“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确立,这是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诉求。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的学科归属是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逻辑依据,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客体结构揭示了教育技术“以人为本”的内在规定性,教育技术的价值负荷特性使得“以人为本”理念与教育技术的融合成为一种可能,再加上技术化倾向引发的负面影响为教育技术“以人为本”提出了来自现实世界的诉求,进而证明本文致力于确立的 “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植根于切实可行的现实土壤,体现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五、关于教育技术如何

实现“以人为本”的思考

马克思告诉我们,“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则在于改变世界。” [43]因此,当我们从学理层面分析教育技术为什么应以人为本之后,必须为该意识形态寻找现实路径,即寻找“改变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致力于教育技术定义研究,AECT在其定义体系中提出了范畴这一核心概念。范畴是AECT为了本领域交流、合作、共同理解之便而提供的本领域所必需的“术语和概念框架”。[44]范畴在提供“共同的概念框架和统一的术语”后,更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指明了实践领域,具有明显的实践属性。AECT’94定义体系包含“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个范畴,这五个范畴是对教育技术实践较为清晰、合理的抽象和分类。笔者认为,AECT’94定义中的五个范畴为教育技术渗透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切入点,在实践中从五个维度渗透以人为本思想是较为合理的路径。当然,在现实实践中,每个范畴又有其独特的内涵与方式。

“设计”是对设计目标进行构思、计划并把设计目标变为现实的实践活动。教育技术内在价值之所以能渗透主体的意识形态,就是因为“设计”范畴的存在。“设计”范畴在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中有着“起始范畴”的意义,因为它往往是教育技术实践活动的起始点,设计方案是开发的蓝本,设计直接影响着数字资源的开发,影响着信息化教学方案的开发,进而又影响着教育技术的使用效果。可以说,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效果。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现代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硬件设计时遵循人体工程学——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降低人体危害;软件设计时,依据媒体特性、学习者特征对资源的交互、界面、色彩、导航等进行精心设计,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同时还应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关注技术场域中学习者的身体健康、情感发展、道德教育等方面,将与之相关的内容设计到数字学习资源与信息化教学方案中。

“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变为物理形式的过程。以人为本的“开发”要求设计者充分理解设计方案中的设计意图,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完整地体现在教育技术产品中。同时,开发者应抛弃“炫技”思维,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承载教育信息,以教育性为教育技术产品的首要追求。再者,教育技术产品开发过程中需加强用户的“试用”环节,以获取产品修改、完善的有效信息,增强产品的适用性。

“利用”范畴是教育技术定义体系中的核心范畴。“利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利用将学习者与教学材料系统地联系起来,而能被学习者使用也是教学材料存在的唯一理由。[45]以人为本的“利用”提出如下要求。首先,以人为本的“利用”要求主体树立“育人为本”的技术使用观,认识到教育技术的使用不是为了单纯追求知识传播效率,不是为了替代主体的劳动,更不是为了职称、评优等功利性原因,它追求的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追求的是“育人”效果的最优化。其次,以人为本的“利用”要求使用者坚守“适度使用”原则,即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以学习者特征为依据,以学习者发展为根本旨归,抛开功利心理,抛开懒惰思想,在合适的时间、结合合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以适当的频率使用。提倡适度使用,反对毫无原则的满堂用,反对不顾学习内容、不顾学习者而炫技般的滥用,反对不能带来良好学习效果的盲目使用,提倡适度运用,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有效应用。再者,以人为本的“应用”还应该关注学习者的使用体验,关注教育技术使用过程中学习者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并及时调整技术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