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体系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管理体系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篇1

(1)在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编制方面,施工单位应投人更多的人力和时间,认真审查图纸和现场,编制符合工程实际、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针对特殊施工过程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提高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的编制质量。

(2)在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方面,应提高安全技术交底人员的素质和交底内容的针对性。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应当注重提高安全技术交底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结合工程实际,分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对象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文件需经双方签字确认归档,增强安全技术人员及相应操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在危险源识别与消除方面,应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危险源识别小组,危险源识别小组要针对本工程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系统的安全分析方法建立本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进行危险源清单的更新;建立危险源日常排查制度。

(4)在施工安全措施落实方面,应加强对危险性较大项目的安全专项方案实施的监督,如:脚手架方案、深基坑支护方案、高大模板方案、施工用电方案、起重吊装方案等。加强“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措施。

2 针对投入保障子系统的建议

(1)在安全专项资金投人方面,应保证施工企业安全专项资金的投人。施工过程中由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安全费用的使用,建设单位批准支付,由施工单位编制安全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并逐月申请安全费用支付。对于将施工安全生产费用挪作他用的单位和个人,应加大惩罚力度,以保证安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将安全投人项目列人安全检查的范围,确保安全投人项目齐全。

(2)在安全防护装备和设施管理方面,建筑行业的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使用。同时,施工单位应设专人负责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管理,对进场的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进行试验和鉴定,合格后才能投人使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报废已破损的安全防护设施和用品。

(3)在大型机械与特种设备管理方面,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单位鉴定合格才能进场使用,且应将它们列人安全检查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对已超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的设备及时报废。建立健全大型机械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确实做到定人、定机、定岗,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取得特种操作证书方可进行操作,进行机械安装和拆除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厉惩罚。

(4)在危险物资管理方面,危险品必须严格分类放置和标识,并由了解危险品性质和防护知识的人专门负责。只有经过危险品使用教育培训的人员才能接触和使用危险品。对于违反危险品管理和使用规定的人员应严肃处理。

3 针对教育培训子系统的建议

篇2

关键词:科学管理 人才激励 夯实安全

永华公司地处偃龙矿区,开采煤层为典型的“三软”煤层,矿井水、瓦斯、顶板等自然灾害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很大。整合初期,由于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滞后,采煤工作面两巷压力大,不能保证正常的通风、行人断面;机电运输环节多、维修跟不上,生产时常中断;生产效率低下,安全难以保证。

为彻底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永华公司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公司通过整章建制、健全机制,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用科技管理机制和体系推动了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健全科技管理体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是解决煤矿安全难题的金钥匙,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为彻底解决自然条件差、安全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永华公司依靠科技力量,强化管理,加大投入,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首先,公司按照专业分工,公司安全、生产、技术、机电等主要领导牵头,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和基层管理人员成立了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机电运输和安全管理等五个专项管理工作组,具体负责各专业领域内重大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并履行以下安全管理职责:1、每月定期组织本专业系统的隐患排查,掌握系统存在重大隐患的数量、地点及现状;2、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方案进行审查和专业指导,并提出具体的批复意见;3、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跟踪管理;4、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效果进行验收和评价。

其次,公司还针对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治理,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大力扶持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工作:1、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公司针对瓦斯、顶板、矿井水等主要灾害治理,对技术干部和管理人员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2、对于在专业领域组织科研攻关活动,取得显著效果的,公司按照安全奖罚办法规定兑现特殊贡献奖;(3)对于科研活动所需,公司全力支持,重点项目由公司负责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研发;(4)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力量外出参观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增长技术人员的管理才干;(5)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技术岗位工资待遇,从事一线技术管理岗位满三年的技术人员经考核合格一律安排在中层干部管理岗位挂职锻炼;对在岗中专及以上学历的生产技术人员,实行技术岗位津贴制,由公司总工程师牵头,人力资源部负责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评审,并按照考核等级发放技术岗位津贴。

其三,为保障矿井主要灾害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公司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采取外部招聘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在各矿建立了专业探放队伍,配置了专用设备、物资和必备的工器具,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需求。

在科技管理机制上,充分体现了安全管理的三个原则:第一,安全管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原则;第二,安全管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第三,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的原则。规范化的尅及管理机制,为永华公司安全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技术干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永华公司完成了集团公司科技计划任务,各类科技项目成果共136项,其中应用成果26项,推广成果21项,技术革新41项,五小成果48项。其中:“三软”低透气性高瓦斯极不稳定煤层瓦斯综合治理研究成果和“大段高台阶式双钻机注浆系统在一矿技术改造主、副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研究与应用”均被评为永煤公司2008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黄土覆盖层滑坡区密集建筑群下煤层控制开采技术研究”成果被永煤公司2008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组织申报已受理专利四项:其中,巷道U型钢和工字钢支架顶棚与前探梁固定装置被指定在集团公司内部推广应用,三软煤层钻孔泄压技术和三软煤层瓦斯抽放技术研究在偃龙矿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对于整合矿井尤其是小煤矿,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理念不能完全一致,安全管理行为不规范,安全效果不稳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不良现状,最有力、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科学技术,因为科学的作用是真实和直观的,比空泛的说教作用更直接。在科技管理手段上,永华公司非常注重在科技服务职能上下功夫,提升科技管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科技管理的内容贴近矿井安全。永华公司针对每个矿井的自然灾害特点和安全管理重点,确定公司科技投入导向和科技力量的配置,为各矿开展科技管理工作提供人、财、物的支持,使矿井科技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成效显著。在“三软”煤层支护的研究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创出了安全稳产的示范工作面;在瓦斯抽放管理上采用“水力冲孔”“一孔三用”“穿层抽放”等多种举措,取得了重大突破,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在矿井防治水管理上形成了成熟的经验,为公司培养了专业探放水力量。通过内部学习交流,使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在总体一盘棋的基础上,达到了互促并进的管理效果。

篇3

关键词:医院管理 信息系统 安全体系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当中,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网络系统的开放性等不确定性因素,一旦医院的信息系统遭到攻击导致信息泄露,系统瘫痪等问题,这样就会极大的影响医院的日常运营。因此,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保证医院信息管理的安全运行,对医院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对医院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等,对于医院科学高效的处理日常经营事务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网络系统的风险性

当前大多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都与外联网络联系在一起,内外网之间缺乏明确的间隔和界定,因此在外联网络上缺乏安全防护。医院的信息系统登录一般是账户和密码的组合形式,所以一旦密码被盗用,就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系统缺少有效而安全的认证手段。此外,随着医院网上挂号业务的开展,病人、医院的各种信息开始需要在网上得到共享,这会存在来自互联网的很多黑客的恶意攻击,从而使得信息泄露。

(二)系统操作人员的水平低下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指数跟使用计算机的工作人员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很多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计算机系统操作知识和计算机安全知识,可能存在很多的违规操作,致使信息泄露,外部的恶意入侵等安全问题的出现。再者,对于工作人员访问权限的设置必须要有一定的等级规定,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三)各项规章制度及监控机制不够完善

医院对于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系统维护,系统操作流程,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缺乏明确的规定。而且即使有规定,很多工作人员也没有按照规定实施,这也可能导致很多人为的灾害等安全隐患的产生,医院缺少有效的监控和防范措施。

二、构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对策

由于医院经营工作的特殊性,必须要保证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网络、系统、用户、数据、制度等各个方面来加强信息系统的维护,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和使用安全。通过改进各项技术和完善制度管理来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体系。

(一)改进信息系统的各项技术,提高防护手段和水平

医院要及时更新系统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实时检测,防范各种病毒以及黑客的不良攻击。为了防范自然损坏和不法入侵,应安装备份服务器,做好日常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此外,还要保障系统的用电供应, 防止突然断电造成数据损失。因此,医院要不断地研究和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漏洞、缺陷以及面临的各种风险与威胁,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补救方法,防范于未然。

(二)加强账号和密码管理,保障用户登录安全

医院要对访问信息系统的不同工作人员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并且拥有不同的查看、编辑、修改等权限。并且对于用户登录的账号和密码进行有效的管理,一般密码应选择动态密码和安全口令等。医院并对用户进行身份及使用权限的认证,并进行分组管理。这有利于保障医院以及病人的信息安全。

(三)积极进行人员培训,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医院要对信息系统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和积极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医院要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人才进行各项系统软件的开发、测试、评估等工作。除此之外,要对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等问题进行专门培训,这样有利于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安全运行。

(四)制定紧急预案,保证医院工作顺利进行

医院的网络管理员平时要定期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检查,查看各项数据的备份安全。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确认迅速定位,并做出全局预警。因此,医院要想不仅能够对已知事件进行迅速处理,而且能够对未知事件也可及时处理,就要求医院必须制定紧急预案,明确各项措施,将医院的损失减少至最少。

(五)加强和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要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国家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政策法规,提高其自觉性和警惕性。并且要制定严格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杜绝违规操作等的产生。要制定完善的系统维护制度,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和考核。医院对于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建设要有一个长远而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通过相关制度和组织管理来实现。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医疗服务的扩大化,要想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的医院的经济效益,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从技术、制度、管理等众多方面不断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从而保障医院医疗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云军,陈坤,叶永斌.医院信息系统安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医院管理论坛,2012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危险是我们人类任何人在生活过程中不能预料的突发事件,人们不可能在平日的生活或者工作中能够预想到自己会出现什么样的危险。那么安全管理就是为了能够提前预料到这些危险事件,同时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危险采取各种方法手段来规避危险。

一、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几点安全问题

1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到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根据对企业的访谈和实际观察,总承包单位总部基本上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规定设置,但一般的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设置单独的安全管理机构的较少,普遍都是设置工程管理部,安全只是工程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且主要侧重于工程进度与质量的管理。即便是总承包单位,较大部分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也不能到位,不能配备齐全各类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基本都只由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人员负责安全工作,其他人员既不了解安全管理,也不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还有部分是以前的质量检查员等临时转行过来的,没有从事安全管理的经验,也没有得到系统的业务培训。 因此导致基层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具备与所从事的施工生产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对施工现场缺乏应有的安全监管的作用。

2 安全责任不落实

虽然说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但是主要领导以及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没能够有效地落实,安全没有真正引起广大员工的高度重视。发生事故后,虽然对责任单位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对相关责任人、与事故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器材、经营等相关责任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也直接导致责任制落实不下去。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会议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施工项目有小部分能够召开一周一次安全会议,主要是讨论上周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周的计划,一般不会超过一小时,但是更多的项目并不召开专门的安全会议,而是纳入整个项目的项目会,一般而言,这种项目会会持续 2小时左右,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3 施工现场管理不严

现场部分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标准低,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不分析、不研究,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甚至有的管理人员还带头盲目乱干,导致现场普遍存在下列安全隐患,主要变现为: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立杆基础不平、不实,且无排水措施,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撑点受力不符合规范、且不牢固,架体内防护不到位或不规范,卸料平台未按要求独立搭设,违规不进行架体卸载或卸载结构不合理。 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 模板支撑系统不规范,支撑立杆顶部自由高度超标,水平杆连接不足,支撑垂直度差,整体稳定性差,违规拆模现象较为普遍,没等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要求就开始拆模,甚至存在违规大面积拆除支撑的现象,基坑周边防护措施不得力或不周全,且未按规定对基坑及基坑周边进行全面和连续的监测。 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 线路架设不符合要求或架设于脚手架上,普遍存在专用保护零线未引至用电设备,还存在外电防护不到位现象。

二、加强建筑安全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近些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地提高,但还有相当多的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对安全不够重视,尤其是安全与经济效益、安全与施工生产发生冲突时,牺牲安全来保进度和效益。另外要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企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的观念,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要认识到安全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高现实风险。 凡是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对企业来讲都被罚款、全市通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被限制招投标,甚至降低企业资质,这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后果。

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安全生产,不断出台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更严、更细的要求,安全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老观念、老经验上,要与时俱进,要用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措施来抓,这样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工作。

2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企业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机构一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研究决策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并应当在建设工程项目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成。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合格的专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是实施安全管理的基础,没有职责明确、权力对等、运行顺畅的安全管理机构和符合法规要求及具备安全管理能力的全管理人员就谈不上安全管理,更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施工进行中的安全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业面广并且涉及的工种较多,要想对施工中的每一个人都进行管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在施工过程往往是因为某一个人的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的企业应建立日常检查及安全交底的制度,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施工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负责监理工作的人员应进行日常检查并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提前预防并及时的发现安全隐患,从而使工程的施工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

4 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标准

安全生产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安全生产定期检查整改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与响应制度等。 以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为例,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重点隐患治理检查、季节性检查等各类检查,认真查找安全隐患,深入分析,查出根源,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治理经费和专职负责人,限期进行整改,符合安全生产奖罚条件的立即进行奖罚。对重大事故隐患应建立排查整改工作档案,对事故隐患类别、事故隐患等级、影响范围及严重强度、隐患整改措施及效果等进行详细记录,并按要求上报。企业健全安全管理各项制度,能够做到安全生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真正落实。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43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档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此部分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农业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鉴于农业档案的重要性,对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促使农业档案能够与时俱进是非常必要的。

1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1.1可以快速的提供农业信息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正逐渐被淘汰,农业发展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所以我国农业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对农业档案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可以促使档案管理部门更加快速的获取信息,然后管理部门可以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需要的对象,这样各对象就可以根信息来对自己的农业行为进行调整,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收益[1]。

1.2可以对农业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业市场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而市场风险的出现是因为相关企业的滞后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农业档案实现信息化之后,相关企业就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充分地利用,这样企业就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

1.3可以加快农业技术传播

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传统的农业技术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农业技术应运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技术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好农业技术传播工作,对农业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化的农业档案传播速度更快,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农业技术传播出去,实现农业技术的价值,推动农业的发展。

2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构建的有效措施

2.1对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想要推动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就应从制度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还可以对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规范,在对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将为农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其中,应该以这一服务理念为基础来开展服务工作,然后对档案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首先,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在档案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管理模式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契合社会发展要求来创新管理模式,对管理的职责等进行明确划分,让各部门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各部门协同合作,进而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应该对档案管理形式进行创新。在开展档案管理过程中,以往的形式是其他部门将档案资料送来,这样的管理方式就使管理部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及时转变管理形式,走出档案管理部门,深入到其他部门中,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然后让其他部门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的法律、工作规范以及标准等,以此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更多部门的支持;最后对部门协作机制进行创新。档案管理是开展管理工作的主体,但为了将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因此,管理部门应对协作机制进行创新,农业档案管理不仅应该在市馆中有效地开展,还应该由县、区档案部门及其他部门分级分散负责农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

2.2做好农业档案信息收集工作

在农业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信息是基础部分,若想要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做好档案信息收集工作,这样才能为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各区域应该对自身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从内容、载体等方面入手对农业档案信息范围进行拓展,以此来促使收集到的农业档案信息更加全面;其次,将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档案管理信息的收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将此项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将这一项工作提上议程,然后对信息收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规范,明确信息移交等工作的要求,以此促使信息收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3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在农业档案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想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置,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采购更多的设备,然后对档案进行电子化构建,以此来为资源共享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2];其次,加强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力度。农业档案管理在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培养此方面的人才,这样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才能有效地落到实处,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信息开发等方面的培养,促使档案管理人员能紧跟时展潮流;最后,应该构建农业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通过这一数据库的构建,新媒体的应用来促使农业档案和社会发展相融合,信息化的农业档案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3结语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档案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鉴于其重要性,应该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农业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应该对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设措施,将农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在实处,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能更快、更稳,我国农业经济才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舒琦艳.论农业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2013,(06):52-54.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 现场施工 “四位一体”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很多,其主要体现在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等,但事故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为此笔者认为,应建立严密有效地安全管理网络,使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和操作人员做到“四位一体”齐抓共管、人人有责,才能更好地控制施工事故的发生,把安全生产工作搞得更好。

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分析

施工现场事故不断,事故频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安全管理机构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责任。近年来建筑企业的迅猛发展和经营体制的转换,大致集中反映在个体私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没有设置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的安全员平时很少到现场,或者身兼数职,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即使有些企业施工现场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他们的管理权限不够,只有建议权,没有实际的指挥权;只有发现安全隐患的义务,没有安排隐患整改的权利。一旦发现安全隐患不能直接安排人员整改而必须报告,能否得到落实,还得视其项目经理或施工队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遇到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总是难以摆正关系。

1.2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1.2.1现场操作人员的管理脱节

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大量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施工,而施工现场一般管理人员才是企业的正式工,操作工人都是由社会零散人员自发组织临时招聘的。其用工管理主要是和民工队的“小工头”签定单项工程承包合同,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安全全部自己负责。施工队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在施工中抓速度、拼设备,只注重一时利益。

1.2.2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足

在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四个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进度和效益。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专用资金不足,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1.2.3工程造价过低

近年来工程大部分都实行最低价中标。由于建筑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卖方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迫使施工单位互相攀比、竞相压价恶性循环。从目前开标结果看,市政工程一般都低于标底40%左右,建筑工程也大都在20%~25%之间。虽然国家招标投标法也规定不得低于成本价,但对成本价的界限不清楚,实际投标中也没有顾及这一条。而现在实施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也规定把安全措施费进行单列,不允许竞争。但多数费用太少,加之中标价过低,施工企业要想维持正常经营,往往挤占安全费,这种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四位一体”分析

在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状况和原因后,笔者认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从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和操作人员四个方面入手,探求四方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2.1企业法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首先要求企业法人要认真做好建章立制,抓好安全基础建设,保障安全投入,搞好职工培训,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各部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建立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次要求企业法人注重科技兴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安全科研攻关,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引导各级管理人员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安全装备水平,组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各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科技素质。

2.2项目经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深入学习,同时还应在明确法人决策意图的前提下,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强化组织的安全基础建设上,以安全生产和管理条例为准绳,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强化现场作为控制关键,从严管理,全面开展其他各项工作。为此笔者认为项目经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按规定配齐、配够安全专职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编制安全资金使用计划,确保专款专用,并给予足够的管理权力。切实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分工,明确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岗位职责,做到纵深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群防群治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安全责任、人人有责。彻底解决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

第二,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值日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的安全管理精神,充实到安全工作计划中,以便组织落实实施。同时还应编制安全资金使用计划和安全设施投入计划;对专业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还应编写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并负责组织措施及方案落实工作;抓好各项分承包合同的签订与分承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安全资质的审查,且在分承包合同中明确控制安全生产指标。

第三,应扩大新工人进场教育知识面。搞好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一环。大多数施工现场在对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时,普遍采用宣讲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传统教育方法,或是迫于形式地填写资料以应付检查而已。随着建筑业迅猛发展与用工制度的巨大变化,农民工已成为建筑施工生产的主力军,从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中,可以经常看到某些工人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绑安全带等各种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不安全行为。

2.3班组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班组长在安排工作时应根据每个工人的技术、体力、思想情况,合理安排、领导本班组安全作业,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施任务时,应向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班前安全教育,实行“三工制”即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讲解,抓好上下班的交接和自检工作;同时,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检查安全标牌是否按规定设置,标识方法和内容是否正确完整;积极带头参加安全教育,不安排未经教育和考核不合格的新工人上岗;不违章指挥,支持接受安全员的监督、检查、指导;对提出的改进措施及时组织贯彻落实。

2.4操作人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要求每个操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要爱护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随时检查工作岗位的环境和使用工具、材料、电气、机械设备以及维修保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要求作业,不得随意开动他人使用操作的机械、电气设备。对不安全作业、违章指令和危急生命及健康的行为要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积极参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当好一名义务安全员。

篇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航空维修单位是民航实现民航强国的重要体现和民航运输业的重要保障,而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是维修单位安全的基本保障。论文在介绍当前我国维修单位特点及安全管理建设现状基础上,从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实施与控制模块、监督与改进模块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块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构建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并详细探讨了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阐述其评估和改进步骤。建立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旨在进一步夯实民航安全发展基础,构建实施维修单位SMS将有助于提升维修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进安全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安全评估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408)。

作者简介:杨立飞(1993—),男,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2011级本科生。

通讯作者:陈农田(1984—),男,讲师,研究方向航空适航与安全、航空人因工程。

0 引言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永远不可逾越的警戒线[1]。在20世纪90年代,航空安全专业人员和管理者将目光转向了系统安全和以组织安全模型(如里森模型)为导向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2]。在曼彻斯特大学James Reason教授的潜心研究,并借鉴了澳大利亚民航安全局的经验和资料,开发并形成了加拿大SMS方案,于2005年开始执行。2005年英国陆续出版了CAP712《商业航空运输的安全管理系统》和CAP726《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审核指南》等系列规章和指导材料。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在2006年生效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附件6中,推荐各缔约国对空中交通管制、机场、航空运营人和航空器维修单位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以更有效的实施安全管理[3]。

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一类理事国,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先后了《机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指南》(AC-139/140-CA),《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AC-121/135-FS-2008-2),《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要求》(MD-TM-2009-003)等相关文件,标志着着我国民航SMS建设工作正式进行到应用阶段。近年来,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根据民航局在全国民航企业内提出的建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要素也建立了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如徐佳璐[4]借鉴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与管理方法,对空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空管分局为例,提出了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对策;张霆霆、孙瑞山等[5]设计提出试飞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总方案,结合我国试飞机构实际情况,从四大模块构建适合我国民用航空器的试飞SMS,并阐述其实施和评估步骤;谭克涛[6]对比了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分析比较国内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成功案例,以国内某国际机场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了国内机场SMS建立实施的困难及改进建议。而航空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与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在安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我国民航局虽然提出了在航空维修单位建立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但仅给出了基本要求和相关要素,并没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南、实施规范和审核标准。随我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国内维修业发展速度加快、规模变大,维修单位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总体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并且国内维修受制于原始制造厂商在技术、备件、合约等方面的封锁,国内维修单位的维修能力相对较弱[7]。且我国航空维修单位保障条件和作业环境差,安全保证体系和机制不健全,安全监查人员缺乏和监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 。目前国内无一成功的民航维修单位案例可供参照和借鉴,更是没有形成一个标准模板和一个成功的范例。因此,建立并开始逐步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以满足我国民航当局的要求成为维修单位当务之急。

本文提出并建立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详细步骤和实施内容以及探讨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改进,促使航空维修单位整体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以达到“有把握的安全、持续的安全、可靠的安全”的目标,并为航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维修单位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标准化。

1 安全管理体系理论内涵

在民航中,ICAO为提高现有的民航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将被动性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性和预防性安全管理的理念,即安全管理体系(SMS)。ICAO将安全管理体系定义为: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有条理的管理安全风险做法,包括必要的组织结构、问责制、政策和程序。安全管理体系由四大支柱构成,分别为策划、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3]。其本质是系统管理,即从航空公司整个系统上把握安全态势、查找安全问题、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而不是片面地、孤立地就抓安全;核心是安全风险管理,即在航空公司全面识别、衡量、避免风险,用最小的代价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可能的维护公司的利益;驱动是信息管理,即有效的安全管理是以数据为驱动的,同时安全信息的开发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基础是安全文化,不仅能弥补体系中组织政策、程序、标准方面的不足,还可以为航空公司营造优良的安全文化奠定基础。

安全管理体系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将被动性安全管理转变为主动性安全管理;将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与程序转变为员工意见能影响相关政策程序的制定;将直接监督一线员工转变为运用系统方式监督;将视员工为不安全的因子转变为让员工成为安全的参与者;将由管理者检查发现既有危害转变为全体员工共同挖掘发现既有与潜在的危害;将奖惩保障安全的方式导入风险管理机制;将处罚文化转变为公正文化等。

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就是在航空公司导入风险管理机制,实现主动安全管理,健全内部安全保证体系;系统全面、协调一致地实施各项安全方案,有效地配备资源和降低风险;恰当地确定安全责任,塑造积极的安全文化。安全与效益也密切相关,通过安全管理为管理者提供有效处置事故或事故征候的能力,并将有价值的教训用来改善安全和提高效率,不仅能降低企业损失,还会提高企业生产力。

2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根据《ICAO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的内容,通过一线维修技术人员意见和建议,参考民航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SMS构建方法和内容,结合航空维修单位发展速度快、数量增多、维修能力弱、机制不健全、安全监查人员缺乏和监管能力不足、安全管理水平低等特点,基于PDCA理论、安全目标管理、系统管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将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划分为安全政策与目标、实施与控制、监督与改进和安全信息管理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它体现了航空维修单位SMS的最低要求[8-9]。航空维修单位SMS以安全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实施与控制模块(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监督与改进模块确保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始终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使维修单位单位树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而建立基于数据、预防为主、持续运行的一个闭合循环运行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实现航空维修单位SMS的改进和安全水平的提高。其航空维修单位SMS 模块结构运行示意图如图1。

2.1 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

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是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包括安全政策、安全目标、质量政策、组织机构体系、文件体系和安全文化体系这6个要素。安全政策是指指导航空维修单位开展安全管理体系的统一方针,由维修单位一个经最高领导者批准安全目标和承诺组成,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和行动准则,一般包括符合国家和民航局的法律、 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要求;反映了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并为建设积极的安全文化提供了清晰的导向。在制定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应与各层人员进行广泛、充分地协商,确保员工与安全政策密切相关,在安全政策公布后,各部门应通过职责分解安全政策,并落实到个人。安全目标是控制和减少机务责任原因的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飞行事故症候。对于质量政策管理人员应保证与安全政策相一致。在组织机构体系中,航空维修单位的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是建立、实施并保证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负责人,应建立相对独立与运行系统的安全监督系统,确保维修单位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安全管理及支持SMS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并完善安全运行的问责办法,落实全体员工安全责任制。文件体系主要包括法规类文件、技术类文件、管理类文件、操作类文件及记录,航空维修单位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建立并存档各类文件,并且对各类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等实施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文件易查找、易读、易识别和追溯、有序保存、及时更新修订及废止。安全文化是航空维修单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体员工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航空维修单位应建立公正的奖惩管理规定,发挥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员工掌握安全文化理念的同时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将安全文化体现在具体岗位和实际工作中。

2.2 实施与控制模块

风险管理模块是航空维修单位SMS的核心,一般风险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四个要素。对于运行过程中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以下辨识工作:(1)设计因素,包括机械设备、工作排班和检查单等;(2)信息交流方式,包括沟通方法、专业术语和语言等;(3)人为因素,包括公司培训、薪资和资源分配政策等;(4)组织因素,例如实际生产与安全目标的兼容性、资源分配、公司安全文化等;(5)工作环境因素,例如噪声、振动、温度、灯光强弱和提供防护用具及服装等;(6)规章管理标准,包括规章的可操作性与执行力度和人员、设备与程序的认证,以及行业监督适当的程序等;(7)防护措施,包括事故探测和警告系统,及设备对错误的容忍程度和灵活度等;(8)个人表现,包括身体状况和医疗条件的限制等。进而采用被动式、主动式、预测式3种方式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存在,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并通过风险分析对危险源导致危险的后果严重性及发生可能性进行评判,也包括对形成该危险源的各种根原因进行分析。在建立风险矩阵评估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缓解措施。维修单位应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来针对航空器或非航空器突发事件。对于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应急小组成员名单职责和联系方式、应急工作的流程(救援、记录、保护和调查)、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习。应急预案应通过演练验证和评审的结果,找出方案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进和修订。

2.3 监督与改进模块

安全工作的目标是尽可能避免事故重复发生[10]。评估审核系统是对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安全管理体系改进要求,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评审内容主要包括:安全政策的符合性、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维修运行过程与法规的符合性、航空维修单位的安全绩效、应急响应系统的状态等。安全监察体系通过采用持续监控、审核、调查对维修运行系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符合规章要求和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为系统评估、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提供支持。其主要工作包括不安全事件报告、自我检查、监督检查、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局方、独立的第三方或客户组织)。改进体系是一个持续更新的动态系统,它是以不断更新的安全管理数据为基础,对以下内容进行持续改进:安全政策的改进;手册、程序及文件的改进;设施设备的改进;危险源、风险平和风险控制方法的改进;安全管理数据库的持续更新等。反馈系统管理主要取决于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利用,在航空维修单位中信息主要来源之一是反馈系统,其包括对安全经验教训的汲取和维修人员的报告。该系统不仅用于报告安全相关问题,而且有助于维修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

2.4 安全信息管理模块

航空维修单位应该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系统,组织和安排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维修规章制度和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政策和程序,掌握对应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确定所有人员胜任其岗位。其主要内容有:新员工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理培训;安全管理体系培训;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等。建立有效运行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各类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利用和保护。且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应覆盖维修单位与航空器维修和提供服务的所有部门、生产运行过程和及其管理活动。

3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参考ICAO向各国推荐的《ICAO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实施步骤,基于安全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PDCA 理论和系统原理,参考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和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步骤,制定了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实施的流图,如图2所示。

4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和改进

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受到人、机、环、管多个因素的影响,但各个因素间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由多个因素组成复杂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建成之后必须对该体系进行整体评估和改进。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是对SMS建立和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鉴定,其主要目的是客观判别所建立的SMS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安全绩效指标。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绩效评估和改进步骤包括:明确评估对象;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定性与定量指标评估值的确定;评估指标权系数的确定;确定指标间合成关系,求综合评估值;根据评估过程得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和决策;对系统分析和决策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其评估方法可采用直接打分法、等级比重法、专家评分法和集值统计法。

5 结论

安全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民航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焦点问题。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循序渐进的创新性工作。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目前我国民航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具体维修单位SMS的指导性文件,文中探索性地提出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中国民航发展规律、国内航空维修单位自身发展要求和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步骤。

2)主要按照系统性、持续性、规范性的安全管理理念,结合PDCA理论、安全目标管理、人本原理及系统管理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从安全政策与目标模块、实施与控制模块、监督与改进模块和安全信息管理模块4个模块和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系统、安全文化体系、应急响应系统和改进体系等15个要素,分SMS计划、SMS实施、SMS审计和评估和SMS保证和促进4个阶段,构建了航空维修单位SMS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流程,制定了SMS评估和改进内容。

3)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是我国民航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将安全管理体系广泛建立于民航各个单位,将进一步夯实民航安全发展基础,构建实施航空维修单位SMS将有助于提升航空维修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促进安全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吴涛.浅谈航空货站的SMS体系建设[J].空运商务,2011(304):1.

[2]国际民航组织.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S].2版.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等译印,2005.

[3]周长春,谭鑫,陈勇刚,等.航空安全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81-203.

[4]徐佳璐.我国民航空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评估:以Z省空管分局为例[D].2011-11-29:I.

[5]张霆霆,孙瑞山,刘俊杰,侯伟峰.民用航空器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报,2013-10,23(10):2-4.

[6]谭克涛.长沙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D].2006-10-20:II.

[7]王芳.国内维修业:成长期的思考题[N].中国民航报,2013-1-10(4):2.

[8]陈勇刚.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6,8(6):2-4.

[9]国际民航组织.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M].3版.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等,译印,2013.

篇8

关键词:工艺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X937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国承接了来自欧美多个国家及跨国公司的化工制造业。随之带来了一些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工艺安全管理(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下简称PSM)就是其中之一。

1 欧美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体系的历史沿革

欧美PSM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建立在无数次血的教训的基础之上。

1977年,意大利罗氏集团有毒气体泄漏,造成Seveso附近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动物死亡,人员中毒。该事故催生了欧洲第一部工艺安全法规《Seveso指令I》于1982年颁布[1]。

1984年,在印度Bopal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起工艺安全事故(事故工厂属于美国联合碳化公司),该起事故造成数万人的伤亡。1992年,美国职业健康安全局(OSHA)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工艺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

上世纪末,PSM体系在欧美国家及一些跨国化工公司中逐步发展成熟,成为这些国家和公司化工工艺安全管理的法规和标准[2]。

2 中国化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化工工艺安全管理在过去的较长岁月里一直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改革开放前,国家部委颁发了一些指导性的规定,如化工部的“十四个不准”、《21条禁令》等。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类所有制化工企业的蓬勃发展,重大化工工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适应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的要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了第一部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的标准(AQ3013-2008:《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对生产、使用、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化管理。

3 OSHA工艺安全管理和我国安全标准化体系简介

欧美的工艺安全管理体系有12个要素和14个要素等几种模式。本文以OSHA的14个要素为准。我国的安全标准化体系(AQ3013-2008)的正文5.0条款“管理要素”部分共包括10个一级要素,53个二级要素。

4 浅谈国内欧美化工企业中工艺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整合

国家安全标准化出台后,由于该规范属于强制性法规,作为在华的欧美化工以企业,既要遵循PSM体系的要求,又必须遵守我国的法规,因此存在着重复或“两张皮”的问题,这为在华的欧美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如何能够将AQ3013-2008与PSM体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精简管理制度, 避免重复劳动,减少资源浪费,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

4.1安全标准化与工艺安全管理体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虽然安全标准化与PSM体系对于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不同(安全标准化是强制性法规;而PSM是非强制要求),但是安全标准化的10个一级要素(53个二级要素)包含了PSM十四个要素的全部要求。具体包融关系见下表:

4.2 安全标准化与PSM体系都体现了PDCA的理念

4.2.1安全标准化建设是采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3]。具体如下:

Plan:公司及企业管理者承诺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

Do:公司设定组织机构、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员工予以培训,进行风险识别与管理;维护生产设施并确保工艺安全,达成减少直至杜绝安全、健康、环境事故的目标。

Check:企业应将产品安全性能及工艺和材料危害告知相关方。制定应急与响应方案并进行经常性演练,检验企业对员工及社会承诺的有效性;实施定期的安全检查,对隐患进行有效管理。

Action:企业进行年度安全标准化自评;针对审核发现,制定持续改善计划,促进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4.2.2 PDCA循环上升理念同样体现在工艺安全管理(PSM)体系中:

Plan:遵守相关法规,对工艺技术流程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确定操作程序,明确技术机密。

Do:给予相关人员技术信息、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对生产设施、安全设施的管理,确保整个生命周期的机械完整性;

Check: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工艺安全事故、职业健康事故与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Action:调查与分析各类隐患和事故,持续推进并完善工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4.3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与PSM整合建议

(1)通过以上分析与说明可以看出,工艺安全管理体系是可以囊括到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当中的;

(2)可以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承包商管理、审核的要求等各方面将PSM整合到安全标准化里面来;

(3)PSM的相关要求与详细的内审检查文件可以借鉴到安全标准化自评中;

(4)通过整合,可以消除“两张皮”的问题,为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财力资源,达成优良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5 结束语

安全标准化(AQ3013-2008)是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规。对于国内欧美化工企业,在遵守PSM要求的同时,应当考虑将两个体系进行整合,简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达成业务的优良运行。

参考文献

[1]白永忠,于安峰,党文义,武志峰.工艺安全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01).

[2]程宇和,袁飞,唐禹夏.化工企业安全标准化与OHSMS整合体系绩效考核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11).

篇9

关键词:电力安全;问题;对策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近些年,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很迅速,正在向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迈进。电力部门中所属的各集体企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了为主业分流人员、提供多样服务的功能,并且多数集体企业涵盖了电力工程安装、检修维护等业务,所关涉的领域也很广泛,因而其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很高。保障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电力行业中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能力,是电力集体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

关于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我们认为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好、安全工器具管理比较混乱、无票作业、日常工作管理不到位等,是电力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一是安全思想意识模糊,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二是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章舸、杨震、余忠东等知名学者将电力安全管理的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电力安全事故较为频繁,事故的发生既有人为因素又有外在因素;二是电力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三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忽略了日常管理。安军认为,电力行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安全方面的落实深度不够,很多单位的安全工作任务安排得很多,但是真正落实的却很少;二是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对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流于形式,导致效果不佳;三是安全管理明严实松,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很健全,但是在执行时却很放松;四是安全考核值得商榷,考核制度与考核方式不科学。

各学者对于电力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综合上述问题,可以将之概括为人的问题和物的问题;前者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能力等,后者包括安全工器具存在的缺陷等。

分析电力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

二、电力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第一,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加强职工的电力安全意识教育,提高遵守安全制度的自觉性。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对员工安全意识的树立及安全行为规范具有导向作用;对员工具有凝聚作用;能够调动和激发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能够约束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构建电力安全文化的方法有划分责任和义务,构建结构层次,注重实施方法,及时进行评价等几个方面。要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将安全文化思想教育同职工的亲人、家庭和自身的重要性联系起来,把家庭情感因素融入安全教育中;二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强化其安全意识;三是搞好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具备充足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另外,电力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有:一是认识上的误区,单纯地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当成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简单地将完善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与安全文化建设等同;三是将开展文体活动当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四是大量地张贴安全标语,却没有落到行动上。加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要从树立战略目标和管理理念、提高员工的综合文化素质、搞好宣传培训、完善绩效系统建设几个方面下功夫。

上述关于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观点强调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注重以企业员工为本,加强和提高其安全意识,提出了多种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于加强电力安全文化的构建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第二,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是电力行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是其安全制度得以遵守、安全技术得以提高、安全教育得以加强的宏观平台。完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曾伟主张建立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具有电力生产特色及良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具体而言是PCAP即安全、健康、环境及质量综合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在CAP安健环质量综合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行业特点,融入了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特有内容,表述了安健环质量工作的具体管理内容、管理要求和一整套做法。有学者主张在安全风险评估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电力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生产环境部分,二是机具与防护部分,三是人员素质部分,四是现场管理部分,五是安全综合管理即安全文化部分。学者陈伟楠主张推广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使用,介绍了广东省的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该系统的主要结构包括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设备主要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他认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加强电力安全知识的深入学习,发现和弥补漏洞;二是坚持生产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不断完善体系;三是工作人员要不断优化系统的设计模式。电力行业作为技术密集的工业复杂系统,需要先进的符合国际标准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他提出了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接轨的具体建议:一是安全管理应当严肃认真、科学务实;二是防止机械拼组和各自为政;三是坚持德名原理和三论方法;四是塑造企业文化推进管理体系整合;五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是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难点与核心。

上述各个观点均重视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强调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建设方式,这为我们加强电力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三,电力安全生产监管。电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工作是电力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电力安全监管,是保障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诸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前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力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不均衡甚至存在空白点;二是交叉业务在安监管理体系建设中出现遗漏;三是超前控制和风险管理缺乏实效;四是安全监督管理执行缺乏工作标准。黄少波建议,要构建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系统。他认为电力安全监管需要技术创新,才能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并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国家电力信息网络系统,通过电厂多媒体安全监控系统、调度安全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安全系统加强对电力安全的监管;二是加强安全防范的技术措施。林宏伟认为,加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重点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深化安全监察体系建设,二是加大安全监察力度,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五是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学者徐航以华东电力监管局为例,介绍了电力安全监管工作的方法。一是准确定位,依法监管。电力安全监管部门要准确定位自身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和依法规监管的意识。二是实现电力安全的科学监管。要建立电力企业基础信息库,执行区域安全电力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华东电力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制度,建立区域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建立电力安全监管专家库。

上述观点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的建议,有技术改进层面的建议,有体制建设层面的建议,有华东区域监管实例的介绍等等,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监管提供了科学化的参照。

三、结束语

各学者提出和分析了电力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体系建设及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其中关于每个对策的分析都比较全面,具有针对性和启示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促进电力集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电力安全技术,2009(12).

2.曾伟.创建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和探索[D].贵州大学,2007.

3.陈伟楠.小议电力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4.黄少波.电力监管的技术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

5.林宏伟.浅谈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

篇10

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现代的、科学的、安全的管理方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未来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机制的途径,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基本方法。本人按照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建议:

一、建立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是适应现代安全管理需要,摒弃了传统的事后管理与处理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纳入到企业总的管理体系之中,突出强调过程和细节管理,通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纵观历次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工艺设计落后、生产控制不良、生产设备防护设施不完善和操作疏忽造成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矿山企业如何抓好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它不仅局限于单一的标准,而是从系统的战略的高度,为矿山企业构建牢固的安全防线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方法。通过建立实施本安型体系,形成自我完善的安全运行机制,控制各种安全设备、设施,规范安全管理行为,使每位处于作业场所及工作时间内的员工在受控状态下作业,以此来提高安全工作的可靠性,有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建立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改变矿山企业整体形象,实现本质安全型生产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基本框架

我们在安全质量管理上进行了不断创新,不懈努力,但事实上对于安全生产的可控能力仍然较弱。主要问题是:管理方法上仍然是传统的“人管人”模式,而不是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这种思维惰性和“经验主义”至今仍然制约着一些矿山、车间管理和管理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不尽快改变,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可控能力很难提升。重钢西昌矿业安全管理必须依靠改革和管理创新,但管理创新不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修修补补,而是抛弃旧的生产型管理模式,推广新的创新型管理模式,主要是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创新;管理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创新;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创新。通过接受和执行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安全管理低水平徘徊的状态。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指导下,呈螺旋上升的运行体系所要求的“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及管理评审”活动,实现PDCA循环的运行模式。

(一)制定本质安全型管理方针。本质安全型管理是全矿总体方针的一部分,是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中长期发展方向、追求的宗旨,体现了全矿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建立的总目标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各单位、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确保方针目标的贯彻实施。本质安全型管理的批准、、评审、修改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执行控制程序的同时,每年的管理评审都要评审本安型方针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从而使之在体系持续发展中适应全矿的宗旨要求。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规和其他要求、目标及职业健康管理方案。我们按照管理方针的要求,通过对策划进行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完善整个策划过程及结果。其中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要素。使其我矿从各单位、各部门,到区(队、车间)、班组,关注每一个工作场所、每一个工作环节以及各项决策、员工作业行为,做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危险源辨识工作。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庞大体系。为真正把决策层的意志和要求传递给每一名员工,体现在各个工作流程和工作环节上,需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密切配合。首先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在体系运行中的职责权限。从以往安全管理的状况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办法基本上完备,全矿上下也为此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四、体系建立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如果只是借用,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么所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充其量不过是镜中之花。因此,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必须正确取舍,辩证地看待自己。对待国际标准,也要充分考虑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保留适用于自己的东西,剔除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对于自己原有的安全管理方法要辩证地看待,不可全盘否定,要做到扬弃,然后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才能克服两张皮,才能使建立的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1、端正态度和目的

企业建立OSHMS管理标准,需要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领导和员工应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建立体系乃至通过认证机构的认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推行OSHMS,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职工和国家财产保障体系。因此在推行OSHMS过程中,要注意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治标与治里相结合,要真抓实干,夯实基础,设备和教育并重。

2、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企业推行OSHMS要求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必须进行必要的投入,这在形式上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的目标是互相矛盾的。但企业安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稳定的安全工作环境,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推行OSHMS,进行必要的投入与企业经营目的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所以,企业在推行OSHMS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效益的关系。要进行必要的投入,满足体系运行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有一个持续永久的发展

3、要做到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首先是建立体系与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密切结合。建立OSHMS是以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的补充和完善,要通过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做好建章建制工作;其次是建立体系与提高员工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密切结合;第三是建立体系与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密切结合。

冶金矿山作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矿山的采掘作业又具有其他工业所没有的多种自然灾害因素,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矿工仍受到塌方、粉尘、噪声等的危害,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等安全问题仍是困扰矿山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矿山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预防事故发生和控制职业危害,从根本上扭转冶金矿山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不仅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工作。

参考文献

[1]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