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05-31 15:2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及几次课外活动的成功开展,笔者认为有些课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课程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伸缩性、灵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其它各种能力基础。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此外,通过灵活教学形式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下是本人一点教学所获,供大家参考。

一、口授笔录不如实践演练,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树立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当然,我们的其他形式的教学要能帮助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好一些竞赛,充分实现电化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应为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机会,提倡以实践为主,做到例题精选,保证广阔的探索“前景”,精讲多练。尽量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导演要得法,启发得当,学生真情投入,争当主角,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尤其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创新思维的点拨、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课外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思维水平状态,这样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设计应从生活走向课本,使学生较快进入兴奋的思维状态,设计中尤其注重让学生体验与经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领悟创新和实践的思路,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硬件组装,参观相应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或者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思路,创作完成,当然对待学生作品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其他课程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或创新思维培养时,应注意在完成一个题后,再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增减条件或改变设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家,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回来后,教师再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思维品质。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就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从感官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课外活动在无形中完成教材内容时,一定要发挥教材典型例子的潜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内容,能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开阔。同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只要他们深入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只要有所发现,而且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创新思维,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思维习惯。对学有余力并有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学生,我们就得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上光上色,让他们的“笔”力透纸背。

二、特色课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许多学校开展特色教学及课外活动时,没能根据课程自身教学特点而设。有的学校主管部门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特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从不关心,组织机构上也没有专人负责落实,常常出现活动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等。

2、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还没彻底改变,很多学生认为那些课外活动或竞赛之类,对他们考试成绩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我们要加以引导。对好的成绩和作品要加大宣传,造就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制,以便保证研究性课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篇2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预习中质疑;安排合理

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先应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大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表面上热热闹闹,而根本没有思考问题,因为只有默读才能真正思考问题,这种主体的实质就是假的,根本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或者由于老师提的问题太浅,学生根本无需过多思考,只好装模作样地读课文,实际上学生只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表面徘徊,根本没有语言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提高,那这种主体就是肤浅的。另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脆弱的主体性。教师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氛围,采用奖罚的方法(如小红花、罚站或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小手如林,跃跃欲试,想一想,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和谐热闹并不是来自于知识本身的兴趣,而是在教师奖罚下所获得的一种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既然是暂时,就不具有长期性,最终肯定会夭折。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几个“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如<跳水>一课学生可能会问: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结果怎样?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如“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由敢提问题,渐渐的就会提问题了。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既然“小组讨论”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小组讨论”富有实效呢?

(1)小组的安排要合理

小组成员一般以四人或六人为宜,编组时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把不同类型、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便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同时分工要明确,组长要发挥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带动“待努力”学生逐步向“优等生”靠近,同时“组长”要实行轮换制,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小组内的成员都能文明、和谐、平等、自由的得到发展。

(2)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讨论缘于教学需要,讨论的次数和时机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节课里,可以是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不可以过多,如果不需要,一次也是多余。讨论的时机可以选择在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也可以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还可以在学生思维受阻急需畅通之时,更可以在某一问题有多种答案之际。总之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切讨论时机的确定都应从教学实际出发。

篇3

论文摘要:笔者针对目前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课堂比较枯燥无味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新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增强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师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个和谐、宽松、友爱、平等的教学气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莱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是一个思维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引导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直以来大多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僵化,与国外的教学模式相比,我国的教学存在较大不足之处;首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国内偏重“教会”,国外则主张“学会”;其次,我们习惯于“当堂问题,当堂解决”,把该让学生知道的“毫不保留”地“灌输”给学生,而美国的教育则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问题则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人类智能发展的最高境界。爱恩斯坦曾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可能要比得到答案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地演算练习题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落实与发挥。

二、根据学生心理、认识特征,组织教学活动

心理学认为,能力不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同时也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人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因为整个教学活动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然而在过去我们的教学中,在思维的训练上主要偏重“集束”,多数还是“牵牛鼻子”的现象,硬拖学生一起走,在教师的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或模式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种疲倦心理,对学习也就失去兴趣。而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中则更注重于“发散”:教师侧重于引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的联系,特别是通过问题的变形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避免形成思维上的僵化与死板,强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注重利用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具体情境,导入所学的新知识;灵活地运用符号、表达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联系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投入到学习中。

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阶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展示一些概念形成的原始材料,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思维过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再进行观察、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揭示事物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不再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一种主动参与、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在获得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解题方法等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获得了参与创造思考的机会,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三、创造愉快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家都知道,米卢的“快乐足球”使中国的足球冲入了世界杯,圆了中国人多年的足球梦。与米卢身份极为相似的教师,能否也为教育带来一个“快乐教学”,给我们的课堂来一点“活力”,给我们的学生放松一下心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宽容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愉快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轻松的学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取得较高的成效。

1.更新教育观念。

顾明远先生说:“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理念单一的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后果。”可见教师的教育理念的缺乏是多么的可怕。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者”、“解惑者”、“授业者”分别转向教会学习知识的引导人、引导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创业”问题的参与人。数学可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为立足点,以培养科研态度和提升科研能力为基本点,推动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教学。尤其强调学习和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切实让教师们走进新教育,体验教育的时代性,理解教育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重塑21世纪下的教师观、教学观、人才观、学生观,促使自己向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方向发展,推动自己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具体策略有专题学习、沙龙讨论、案例评价、经验交流、师徒结对等。

2.构建快乐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享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与美感。

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想学,激发学生要学,指导学生会学,相信学生能学;要让学生在生活中领悟,在实践中顿悟,在创造中彻悟,实现从“知识本位”到“创新人格”的飞跃。而“快乐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做题式”教学模式,建构立体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和谐、宽松、友爱、平等的教学气氛中学到知识,求得发展,并不是完全背离知识的教学,相反能促进知识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它能够强化个体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身心、知识能力、创造能力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没有压抑感或沉闷感,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

3.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长期以来,在教学方法上,国内偏重于“演绎”,国外偏重于“归纳”,使得我们的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却极大程度上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数学上的“悟理”,主要是通过猜想—推理—分析归纳,从而领悟其中道理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最头疼的就是繁琐复杂的习题课。学生如果能通过自己亲自实践操作,来认识知识逻辑规律与原理,则是一种享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对获得知识有着浓厚的憧憬和期盼心理,从而唤起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四、创设精巧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即实践)”的基本过程,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重专题研究和开放性问题方面的内容,加强这方面内容的安排的密度与强度,例如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题、邮递员最佳路线问题、桥梁/仓库的最佳选点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要求学习的主体要有强烈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龙立荣.创造创新条件,培养创新能力对过程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几点认识[J].中学数学研究(南昌),2002.2.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研出版社,2002.1.

[3]刘利民.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三条途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7.

篇4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求学网发展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究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及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因此,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现行以知识为难、教师传授和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内涵 

    (一)活动教学的内涵

    1.活动的基本范畴

    简单他说,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对活动可作多侧面的划分,最基本的主要依据心理学的划分,即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所谓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心理与观念活动,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这两类活动在人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活动常常交织在一起,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实践活动和观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首先,从表现形式来讲,内部活动有别于那种凭记忆,主要是机械记忆和理解的活动,而更强调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想象、发现和创造的成分;外部活动也有别于那种不需要有意识的内部活动的参与,只是为掌握某种技能的重复强化训练或自动化的。熟练化了的外部操作活动,而是强调能引起主体内部活动,需要有意识的注意、思维的投入等。其次,从学生总体活动来分析,它不同于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活动,以认知为主的片面、单一的活动,而是强调观念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的完整的活动。因此,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强调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2.活动教学的界定

    从以上对于活动的分析中,可以给活动教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

    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并不是任何活动都对学生具有价值和发展性意义,那么活动是怎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作用的呢?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对学生发展、素质生成最有价值呢?活动教学要实现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就必须首先考察分析活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了解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才能建立有效的教学策略。

    活动对人的发展影响程度取决于以下变量:活动主体因素和活动客体因素。具体说来,主体因素包括主体的身心发展水平、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主体的自我效能感等;活动客体因素包括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有无成效、活动方式的选择、活动对象和范围的确定、活动条件的提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进程产生影响。

    1.活动的主体因素

    (1)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要获得人类已有的经验,必须是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发生。如果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又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依托,这种学习活动便不能实现,更不要说取得成功,最终也就不可能使个体得到发展。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和作用方式,都受到他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特征。

    (2)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这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情形:被动应答——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行为,主体不能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注意力仅限于维持动作的完成,对主体发展意义不大;自觉适应——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任务、要求与意义,从而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主动创造——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3)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样的活动对活动主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这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它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对困难的态度,对行为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影响学习行为中的情绪和效率。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正确估计自我能力,选择活动的方式内容,对问题不断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充满活力。反之,效能感比较弱的人,参与感也随之下降。

2.活动的客体因素

(1)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对发展主体提出的要求是否恰当,要看它与主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如何,因为过高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个体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而又是他有能力进行的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为此,教育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包括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把握最近发展区,以安排教育的顺序与目标。

    (2)活动有无成效。活动的成效会激励主体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假如活动不了了之。只会产生消极影响,              

    (3)活动的方式与类型。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促进人的不同的发展,如有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创造活动、反应客体的认识活动。占有客体的欣赏审美活动、检测客体的评价活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等,他们虽共同对人的发展发挥作用,但每一类活动对人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有所侧重,如艺术、科学活动——创造性;科学与历史活动——批判性思维;文学、戏剧活动——自主性发展,扩大眼界,丰富人的想象等。

    (4)活动条件的提供。活动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活动材料和活动工具的提供,活动氛围的渲染和创设,活动场地的大小,活动规模的大小(如班级规模),活动空间的灵活布置,活动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程度等,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

    (5)活动的有无指导。对活动的设计和适当的指导易使活动产生成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反之,易放任自流,降低学生成就感。

    (三)活动教学涵盖的教育理念

    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是活动教学期望的实践效应。为此,活动教学必然对实验的目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及其相应的操作体系进行系统的,富于创新的构建。这种教学新形式涵盖以下内容: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发展需要,确定适合于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活动目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适当调整、补充、改造现行课程与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与经验的联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改革考试和教学评价,实施以促进能力培养和素质整体提高为目的的多样化评价策略等。为此,必须在观念上凸现出以下教育新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活动促发展”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它重视活动的独特价值,强调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主张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的发展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相互作用的中介便是主体的活动,正是主体积极主动的活动推动着主体发展的进程。对学生的发展来讲,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必须经过学生主体自觉参与的、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来实现。惟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惟有活动才能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定性的转化,发展只有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才有望实现,为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2.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

    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为此,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主动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学习问题为特点,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亲身体验、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性活动来实现和完成。总之,这种学习过程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3.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活动教学吸收了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将实践观点引人教学过程,从而必然地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必然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首先,教学的对象、活动的主体----学生处于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处在身心两方面不断变化。构建的过程中;其次,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的因素会不断生成,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是一个动态过程。活动教学重视教育情境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活”的因素对教育意义的生成,重视学习过程诸多因素的改变对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新质的过程。

    这种动态性使得教学过程同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活动过程上。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对学习可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与途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教师较少干预;活动氛围上,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以利于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同时创设自主、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实现学校生活和管理的民主化;活动时空上,不局限在课堂内、学校内,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开发社会与生活等广泛的教育资源。

    (四)活动教学的实践效应

    活动教学不论是作为教育观念的体现,还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变必然具体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体体现出不同的自主参与程度,处于不同的学习、活动状态,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因而,考查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活动情形和活动状态是将活动教学与其他教学区别开来的重要而有效的指标。据此,可在以下对比中对活动教学的课堂效应作一描述。

篇5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实践;培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提高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形成自主能力的过程。”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

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思想、目标和内容,把握语言教学的具体规律。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不能一味走老路,因循守旧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如Prabhu所说的:“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ind are focused on the task, rather than on the language they are using.”除了更新教学方法,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客观评价自己,扬长补短,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既是知识传授上的授受关系,又是道德成长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喜欢,相互信任。在这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可能萌发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二、创设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不开听、说、读、写。当学生沉浸在和谐的语言表达氛围中,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加强对学生语言信息的刺激,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可以借助形体语言及实物、图片、影像、网络手段,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消除畏难情绪。使其从不敢开口说,开口不能说到想开口说,开口能说。如教学JEFC Grade Eight(上)Unit 6 SectionA 时,可让学生把他们过去旅游时所拍的照片找出来,然后联系他们的旅游经历,谈论经验体会,再导入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学生很容易理解和

掌握。

自主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指定专题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善于运用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创新性思维;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巧妙设疑、创设思考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联想和想象。

三、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实践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方法单一,过分注重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以一张试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过程,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应试,学生忙于题海之中,花大量的时间做单项选择题及单纯语法练习,而对口语表达及听力训练极不重视。考试是必要的,主要在于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是否科学合理。要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个体差异,评价的角度也应逐步转向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发展成长。

篇6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创造性思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力量。”它揭示出,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不能开发人的创新精神,那么,这个国家也就不能兴旺发达。原因在于它缺乏一个“灵魂”——创新精神。以此看看我们教育下的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看重分数和名次,频繁的考试、过量的作业使学生整天跋涉于书山题海当中,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应有的灵气,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又从何谈起!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主要途径,我是这样做的。

—、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良好的兴趣、爱好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人们积极去感知、想象、创造,从而取得创造性科学成果。所以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理论性强、趣味性少。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幽默、寓言故事、名言警句、漫画、时政热点等融于教学中,把讲解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每节课设计1—2个思维,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新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利用这一时机,谈古论今、畅所欲言,小到个人思想问题,大到国内外重大时政,启迪了同学们的思想。每当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有时掌声经久不息,这滋长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精心设计课堂疑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

教学中,当学生的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及时地提出具体、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疑问,课堂巧妙地提出疑问,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引而不发”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如讲述“做个聪明的消费者”时,我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漫画:一个人把竹子嫁接到仙人掌上。然后问漫画“嫁接”的含义是什么?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展开了联想的翅膀,纷纷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回答:生产者的产品要保证质量,不能以次充好……有的学生回答销售者经营的商品不能掺假使杂,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还有的学生从生产者和经营者两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引导下,人们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释放创造激情,进行创造思维活动。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发展离不开创造精神,而创造精神的培养需要能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的环境。人是能思维的动物,“问”是人的天性,通过质疑解疑才能发现真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怕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个性心理品质,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异议,甚至是错误的观点都要采取尊重、宽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出心裁。只有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才能让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发挥,才会真正有创造性可言。

四、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创新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有了创造性的思维或智力,并不一定成为创造型人才。创造性人才不仅需要创造性智力,还需要创造性人格。大量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可能成为影响创造性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在“升学率”指挥下,我们片面强调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缺乏探索和挑战意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因而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发挥教材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对学生进行战胜挫折的教育时,通过观看杰出人物如张海迪、朱彦夫等战胜挫折的优秀事迹,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还进行了“新世纪呼唤强者”的演讲比赛,通过与优秀人物相比找差距,克服自己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就这样通过演讲、辩论、社会实践、写政治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学生的创造人格。

篇7

(扎兰屯市民族小学,内蒙古 扎兰屯 162650)

【摘要】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教育内容、教学组织新式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带来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新的变化。

关键词 语文教学;信息技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语文运用能力、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这一系列目标,如果仅仅依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恐怕是难以达到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广博的内容,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人与人、人与计算机的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一拍即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趋势。而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已成为教师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就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几点体会。

1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这一点,多媒体教学就有它独特的一面:采用新颖的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

2 巧用多媒体直观演示,使课堂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形象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会碰到许多抽象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困难,尤其是中、低段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而多媒体的运用就可以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如在讲授二年级课文《曹冲称象》这一课时,如果只通过课本上的描述,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足以理解曹冲称象的这个过程,而这一段恰好就是本课的重难点。所以我采用了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可爱的动画图像、条理清楚的过程、简单易懂的语言使很多孩子在这一难点上有了更好的突破。

巧用多媒体,不但可以使抽象的过程具体,也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所描绘的庐山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定格画面。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美丽和壮观,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3 运用多媒体导情入境,启发学生心灵交流

我常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当读到文章感人的地方,往往会鼻子一酸,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原始的感动。我想,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阅读时我融入了自己的感受、理解和体验,我已经与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心灵交流。这样的阅读才是全身心投入的阅读,才会让人感受到阅读是惬意美妙的,是幸福温馨的。但学生缺乏阅读语感的积淀,对一些阅读材料往往感悟能力不强,影响自主式阅读的进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促成学生与文本心灵交流、唤起鲜明的“内心现象”,使学生也深得文章旨趣。

4 要重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宽教学时空,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并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揭示矛盾,引发争论,打开学生思路,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破学生的定式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5 要利用网络,增加学生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网络来弥补不足,网络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如在初中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到初二上半学期为止学生就已经学过两篇他的文章,学生对他的了解比较多,但这都是表面的,要想深入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思想,了解他在文坛上的重要地位,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他的作品,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此时可以让学生利用百度等搜索网站查找有关他的生平资料、阅读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及一些人对鲁迅的评价等文章。通过了解作家及相关的作品,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网上阅读,既节省了金钱,又节约了时间,而且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是一般书籍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应特别重视的问题。”这一论断也证明了,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标,是建立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与学的改革基础之上。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育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70-01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创新精神以敢于摒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为特征,同时创新精神又要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只有当创新精神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时,才能顺利地转化为创新成果,使人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1 现实解读: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乏力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以致影响和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根本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实践能力的加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满堂灌输,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等,这种模式应付升学考试虽然有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严重地抑制了青少年好奇求知、探索创新的意识”,[1]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互动,更不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

其次,传统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不能很好地配套实验教学,也不能很好的展开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课外活动实践,使学生在枯燥乏味的纯理论教学中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消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致不能很好的领会和理解理论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大大挫伤。

再次,在传统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教师队伍职业意识淡薄,没能有效地树立起崇高的职业理想,往往使教师在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的主动局面受到被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改变传统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弊病,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才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归因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何以乏力

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对于教育者而言,基于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影响,使教育者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的地位和重大意义,以致于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手段,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使教学工作停留在“授”与“受”的传统模式中,更不能把培养学生兴趣的多元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实践中,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积极应对,而采取被动躲避的态度,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受教育者自身的因素也是影响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因。青少年正是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因此,受教育者对学习或研究的事物缺乏应有的好奇心,就不能很好地启发创新思维和对事物的怀疑态度,尤其对待高中生物这样的自然科学,一定要很好地启发创新思维和对事物的怀疑态度。如果不能这样,那么受教育者就会丧失去探求与钻研事物奥秘和追求创新的冒险精神,因而更不能提高创新性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再次,教育环境也会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学校而言,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把课堂教学实验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奋发精神。再者,社会与家庭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在思维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由于社会与家庭守旧的习惯性思维和约定俗成的环境渲染,会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极不利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要积极改善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使学生勇于探求知识高峰,养成刻苦钻研和积极创新的良好精神面貌。

3 实践追问:加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育的基本理路

面对我国高中生物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病和影响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各种因素,提高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刻不容缓。

首先,教育者自身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这样才能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来说,教育者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跳出传统教育的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挑战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冒险精神、吃苦精神,以此求得学生创造出创新性成果。教育者也要与受教育者之间展开良性的互动交流,为受教育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其次,受教育者应变传统教育中的那种被动的灌输教学为积极主动学习思考,训练自身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来启发自我主动思考问题;从中发现问题;试图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仅如此,受教育者还应积极参与课外实践与课堂实验,“生物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是整个生物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两个环节,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把两者结合起来去探索理论的伸展度与局限性,来锻炼理论联系实践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教育环境也应当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自由的思想空间,去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而引发学生去探求真理和挑战新事物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创新 探究 教师 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71-02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中学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学观念对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用什么样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转变教学观念就要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创新教育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并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教学实际之中,增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自觉性;其次,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必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坚定的基础。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渠道在课堂。因此,教师必须探索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引起探索动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源泉。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抵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巧妙的设置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2.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注重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往往长于知识的接受和模仿,高分低能力,缺乏创造和实践能力,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强,思维方式同化倾向严重。因此必须实施更先进的参与式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只要认真投入、精心策划、形式不拘一格、思想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呈现出创新的火花。

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创新教学内容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知识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而不是书本和考试的奴隶。

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手段的创新

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计算机引入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不断的兴奋、不断的激动中展开思维活动,增长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就必须灵活运用能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教学方法,例如体验学习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某种模仿的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地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全部内容和盘托出,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和预计可能的结论,主动参与到对知识内容的构建中去。

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是环境,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立学习共同体,活跃课堂氛围;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激活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充满想象、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或实践能力的保证。

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完善教学评价机体制

篇10

创新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在老师,教师除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人生观外,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要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广“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教育活动真正变成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教程。

一、启发——创新

孔子在《论语》中进一步指出了“悟”的边缘状态是“愤”“悱”。由此,孔子阐述了他的启发式教学的精许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心求通而未通之时,不启迪他;不到学生口欲言而未能言之时,不开导他。通前人未言之言,悟前人未悟之悟—这才是创新。按照创新过程进行教学,这也是创新,启发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表现以下两种:

(一)引疑导析

即教师创设问题,启发学生通过实验等方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勇于发现,勇于思考,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才会有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重庆某位教师在教《小电珠》一课时,一开始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先不讲明怎样做才会让小电珠发光,而是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电珠发光。”在学生认识仪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敢于思考,利用现成的仪器去实践,并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争着去比一比谁最快让小电珠发光,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设景质疑

即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大胆让学生求异质疑,创新求异的行为,例如:教学《不倒翁》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思考,探索,可以设下如下教学:教师一上课向学生出示一个不倒翁玩具和另一个玩具,其他同学扳自己桌上的东西和不倒翁,学生左扳右扳,不倒翁也不倒,而其他东西却倒,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既有兴趣而又惊奇,纷纷提出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为什么其他玩具等东西会倒,只有不倒翁怎样扳也扳不倒?不倒翁究竟里面有什么秘密才不倒?此时,学生想探索的兴趣更油然而生。

二、注意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新颖,独创,奇特是创造性想象的本质特征,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漫游科学天空的强劲翅膀,因此,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落实素质教育,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例如:上《叶子》一课,重点是认识叶子的各种形态,在教学时,是由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到抽想思维再到具体思维,都是联系生活中某些具体形象的事物去鉴别树叶的形态象什么而定义的,特别是卵形叶,当讲到象什么物体时,有的学生说像鱼的身体,有的说像鸭子的身体,这时教师也不应全盘否定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想象的好,象这样的叶子叫做卵形叶,为后面制作叶形标本,发展学生的想象里奠定基础,使他们根据叶形的各种不同形状制成一条象鱼的标本或者是乌龟等的叶形标本,既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所以,从某种角度讲,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三、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不仅能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还可学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放手让学生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善于设计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在引导学生自行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大小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先提出启发性问题,再从验证入手,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例如:我区兴贤坊符老师上的《溶解现象》一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方糖和高锰酸钾能在水中溶解后,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教师不须讲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将油,盐,面粉,粉笔末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实验可以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象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巩固应用

未来社会的需要是具有创新学习能力的人,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自然时善于点拔,启发学生学会借助已学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发现规律,实现知识迁移,达到巩固应用,融会贯通的境界,例如:《小电珠》一课,教师引导了学生设计了最简单的“电路”后,继续启发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试试看有无别的连法?并提出:怎样连线都行,只要能让电珠发光就行。同学们积极思考,连接出各种各样的电路。又例如:《摩擦起电》一课,在学生认识了被摩擦的物体可吸引轻小物体这一特征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方法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砂和泡沫分开,这时,学生可以将这一特征再巩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