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1: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反思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实施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困难
针对实施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与身边的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一些访谈,通过归类整理,大致可分为:
1.1教师因素
1)教师的教育理念滞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任务型语法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评价观。但是,一些教师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语法教学,不愿转变思想,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2)教师教学方法滞后。任务型语法教学倡导“在做中学”,就是使用目的语去完成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目的语的能力。任务型语法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然而,部分教师,尤其是部分老教师已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语法知识轻语言技能;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重统一轻个性,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1.2学生因素
1)学生的能力影响。任务型语法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或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学生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英语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在生活中几乎没有机会使用英语,导致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较差,无法顺利完成“任务”。
2)学生的性格影响。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在英语课堂上,表现为不愿参与课堂活动,更谈不上参与小组合作,通过使用语言共同完成“任务”,因而无法在交际中发展语言能力。
3)学生的心理影响。我国学生因受儒家思想影响,过分注重自我形象,认为如果英语讲得不准确、不流利,就有损面子。因此,部分学生说英语时自信心不足,怕犯错误,往往羞于开口说英语。这种心理会阻碍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进而阻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1.3教材因素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我国任务型语法教学的教材大多只是照搬国外用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这类教材提供的语言情景对于在英语国家的留学生来说是真实的,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学生,尚有不符合真实生活的地方。一些词汇尽管新鲜但难以拼读,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这样的词汇会影响他们使用目的语去完成交际任务。
1.4教学评价因素
在任务型教学中,课程目标和相应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评价的依据。评价时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终结性评价。但在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许多学校和地区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准。有些教师对传统的语法教学,对“应试教育”运用自如,对在课堂上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进行语法教学没有信心,为了高考分数,只能对任务型教学模式采取应付的态度,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分数。可见,评价机制和考试制度如不改变,在我国课堂教学上开展任务型语法教学仍有诸多困难。
二、对教师的建议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进行了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很多的问题和困惑。任务型教学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顺利实施任务型语法教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笔者结合本研究,给广大中学教师一些建议: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任务型语法教学能否顺利实施,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转变教学观念。任务型语法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到引导、协助和评价作用的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努力建立轻松、民主、友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任务型语法教学是围绕任务来展开的,主要是通过任务中和任务后的活动来使学生掌握语法项目,即“在做中学”、“在用中学”。教师应学会正确处理学与用的关系,精心设计学习任务,通过实施任务型语法教学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2.教师要全面理解、正确把握任务型语法教学。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有效地实施任务型语法教学,工作在一线的英语教师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的涵义,用其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全面掌握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原则,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出符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既要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又要构成对目的语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性,从而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运用目的语的能力。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到”,从而体验成功。任务完成后,要对执行任务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语言进行分析讲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系统,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篇2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一、反思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基于应试教育的考虑,大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忽视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高中生物教学面对的一个新难题就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中生物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2.教师课程理念认识模糊
高中生物任课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的现象。新课程理念要求生物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引导,注重学习通过自己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来提高生物学习质量。很大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常出现对新课程理念认识模糊,不知道如何进行生物教学的现象。
3.课堂氛围过于追求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管问题具不具备探究学习的条件,都安排进行合作学习。从表面上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似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不管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过分追求教学形式,活跃课程氛围,则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背道而驰。
4.课程资源较为缺乏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课程资源较为缺乏方面。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没有结合新课改的理念进行改革,在习题和试题的选用上,没有运用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只是一味地罗列高中生物课程的知识点,有限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新形势下高中生物教学的需要。
二、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建议
1.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中生物教师而言,教师在教授高中生物课程知识的时候,应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将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作为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以培养符合现代生物发展的生物科技人才。
2.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改
高中生物教师应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涵,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以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提高高中生物课程教师的自身素质,应从丰富生物理论知识和开展生物实验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对高中生物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另一方面,在开展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应在熟练掌握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3.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性课堂氛围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应做好生物课程教学与生物课程知识的衔接工作,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深化高中生物知识,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乐于学习生物知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思考。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一些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发展。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氛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主思考。
4.合理优化课程资源
合理地优化课程资源,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也不容小觑。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如何整合n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问题由来已久。合理地优化课程资源,就是要把生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起来,把要教授的知识点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传授给学生。在合理地优化高中生物课程资源方面,整合生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应转变思路,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敢于运用一些新的技术工具,把课堂带到教室与实验室以外开展教学。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和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营造良性的课堂氛围、合理地优化课程资源,不断探索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水平,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一、教材分析
数学新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义务教育各个阶段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明确提出发展学生“统计观念”。在传统教材中该章节的教学处理上,老师们往往会沿用确定性数学的教学方法,从概念到定理、例题的模式进行教学,过分强调方法技巧的介绍,而对概率意义的诠释重视不够,甚至一带而过。重结论轻过程,紧抓知识技能的落实,却很少引导学生亲自经历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这是本章节内容教学的传统症结。
《统计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的教材特点是:教与学的形式以学生合作探索活动为主;选取的问题贴近学生,贴近时代;重视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以统一的方法处理统计和概率的教学。在《10.4机会的均等与不等》的第二课时“成功与失败”中,教材明确提出:1.通过学习,不但要培养学生认真求实,勇于探索的品质,同时还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2.通过分析“抛掷两枚硬币得到两个正面”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实验的成功率随实验次数增加而逐渐趋稳”的事实,并能用平稳时的成功率估计随机事件在每次实验中发生的机会。教材建议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做10次抛硬币的实验,让同学们经历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笔者在设计“成功与失败”这一课时的教学教程中,切实贯彻教材意图,不怕落后教学时间,不怕落实的知识点少,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抛硬币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数据说话,让学生通过实验设法预测随机事件每次实验中发生的可能性,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并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设计
1.师出示两枚硬币,问:一定能抛出“出现两个正面”吗?为什么?这是一个什么事件?
生:不一定能抛出“两个正面”,因为抛掷的结果还可能是一反一正、一正一反、两个反面。这是一个不确定事件。
师:在一次实验中,不确定事件是否会发生是无法预料的,如果发生了,我们就说它在这次实验中成功了;反之,我们就说它在这次实验中失败了。今天我们来探讨在一次实验中,成功与失败的频率(出示课题)。如果让你抛10次硬币的话,“出现两个正面”你能成功几次?
生探讨争论,气氛开始活跃。
2.引导学生实验
学生与同桌合作,每人各抛10次,一位同学抛的时候,另一位同学监督,并帮着记录实验结果――“出现两个正面”事件在实验中成功了几次。
3.统计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抽查两位学生的实验结果。
师:某同学,在10次实验中,你成功了几次?成功的频率是多少?
学生甲:我成功了2次,成功的频率是20%。
学生乙:我成功了4次,成功的频率是40%。
师:谁知道他们失败的频率是多少?
学生丙:甲的失败率为80%,乙的失败率为60%。
师:谁知道他们成功率的差距是多少?
生:甲与乙成功率的差距是20%。
师按小组统计全班实验结果,记录在事先准备好EXCEL表格中,并用多媒体演示。
师:根据这些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呢?
学生踊跃发言。
生甲:从数据中我可以看出有2位同学成功次数为0,成功率最低。第2小组的7同学成功了6次,成功率最高。
生乙:我可以统计出成功0次的同学有2位,成功1次的同学有10位,成功2次的同学有……
生丙:我可以根据数据求出我班学生成功的平均次数。还可以求出中位数,众数。
生丁:我可以求出全班同学的成功率总成功次数/总实验次数,成功率只有25%多点,成功率不是很高。
生戊:我觉得第2小组最棒,他们投出了21次成功的好记录。
师:回答得很好,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数据说话。这次实验的数据比较多,同学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工作一丝不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是好样的。那么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使我们的工作量减少呢?而且使我们的统计更有条理性呢?
师用多媒体演示用EXCEL分析数据的步骤。
a、用函数COUNTIF统计出各成次数的频数
b、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绘制出频数条形统计图
c、利用EXCEL的“AVERAGE”求出众数
d、利用EXCEL找出生与生、组与组的成功率差距
师:从表中你能发现实验总次数对缩小成功率的差距有怎样的影响?
生:实验次数越多,差距越小。
师:猜测一下,别的班级与我们班的成功率差距有多大?
生:可能会很少,也许不到1%。
e、累计学生的实验结果,求出相应的成功率,并用EXCEL的图表功能画出折线图。
师:谁能用成语来描述这个折线图的形状?
生沉思后答:先波澜起伏,后风平浪静。
师:折线最后稳定在哪里?这可能跟什么有关?
生:最后差不多稳定在0.25那条水平线上的附近,可能跟实验有四种结果有关,(两个正面,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两个反面)
师:你真聪明。打开课本,观察图,比较两张折线图的异同。
在这两个实验(实际操作的与课本中原有)中,我们的数据中有个人的成功率,有小组的成功率,有班级的成功率,你认为用哪一个来表示“出现两个正面”这一随机事件的机会好呢?为什么?
生:因为成功率有趋于稳定的特点,所以,我们用平稳时的成功率即0.25估计这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
师:很好,实验成功率随实验次数增加而逐渐趋于平稳,我们以后用平稳时的成功率来估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实验表明随机事件的机会(即平稳时成功率的可能性)不一定是50%。你能估计出实验的失败率吗?
生:估计在75%。
4.拓展延伸
师:如果小明邀请你玩一个抛掷硬币的游戏,游戏规则这样:抛出两个正面――你赢1分:抛出其他结果――小明赢1分;谁先到10分,谁就得胜。你会和小明玩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规则对你和小明公平吗?
生:不会,我的成功率只有25%,我的失败率即小明的成功率,他的成功率有75%,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
小结:这节课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回答:情感体验与获得的知识。
三、教学反思
1.硬币投掷实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本节课教学设计并无特别之处,只是照着课本按部就班地完成各个步骤。因投掷硬币实验,尤其是全班同学实验结果的统计花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师没有补充新的例题与练习,课堂密度也不是很大。但教学效果相当好,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致盎然,学习情绪高涨,在课堂小结时,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节课实在是太有趣了!”“这个实验真奇妙!(实验结果)”“EXCEL的功能真强大!”“原来随机事件的成功率是可以求出来的!”等等。
2.实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认真实验,仔细操作,积极活动,获得成功与成功的经验。课堂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数学知识的验证,增进与同伴间的合作,加强情感、智力的交流与发挥,并能总结与发现独立克服困难和推断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一步学会用数据说话。
3.多媒体的应用使传统课堂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得以实现。本节课选用信息技术,复习了用EXCEL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教的方法,同时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当堂绘制了频数直方图,成功率折线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在传统课堂中是难以实现的。
四、几点建议
篇4
一、现状:生涯教育“十少”现象
自生涯教育引进到内地以来,虽有部分地区的部分中小学開展了生涯教育,但总体而言目前中小学生涯教育仍然只属“少数”现象,经过分析发现当前生涯教育呈现以下十种“少数”现状。
1 少数地区。从開展生涯教育地域分布上看,只有少数地区的中小学開展了生涯教育,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以及沿海地区省市,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
2 少数学校。从開展生涯教育的学校数量来看,只是少数学校開展了生涯教育,比如在北京市開展的生涯教育主要以朝阳区的少量小学、西城区的少量中学为主。
3 少数领导。从领导重视和支持生涯教育程度来看,只有少数主管领导重视和支持開展生涯教育。从现有情况看,只有在政府教育主管领导、中小学校长重视和支持的地区和学校,才有少数学校開展了生涯教育。在学校内部的领导中,也只是少数行政领导在推动,主要是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主管学生工作的主任等。
4 少数班级。从参与班级情况来看,在同一所開展生涯教育的学校中,并不是所有班级都积极参与,只有个别或者部分班级,尤其是那些重视生涯教育的班主任或班干部的所在班级参与较多,
5 少数教师。从教师参与的角度看,只是以心理教师和政治教师等德育教师为主,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了解并支持生涯教育,有些甚至是持消极并抵制的态度,如随意占用生涯教育课堂时间等。
6 少数课程。从已有中小学校開设生涯教育课程来看,主要是開设“生涯教育”和“生涯规划”类校本课程。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社区開设了“小学生涯教育”课程,北京师范大学所属的三所附中先后開设了“高中生涯规划”课程。
7 少数教材。从编写和使用生涯教育教材来看,目前只有个别学校自编了校本或地方生涯教育类教材,如2011年出版的有:朱勇哲、田光华编著出版的《小学生涯教育》,陈晨、卢文晗编著的《高中生涯规划》,彭永新等编著的《高中生涯规划管理手册》等。
8 少数活动。从学校组织生涯教育活动来看,学校或班级只是组织了少量的生涯教育主题活动,主要有职业生涯梦想演讲、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和讲座、职业见习、参加人才招聘会等。
9 少数内容。从生涯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聚焦于高考填报志愿与选择大学专业。目前生涯教育的大部分内容是以职业选择和工作就业为取向的,大多数中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和选择大学专业时才可能考虑与生涯发展有关的问题,少数学校也会邀请专家開展相关讲座和咨询。
10 少数研究。从生涯教育课题研究角度看,各级课题只有少量涉及中小学生涯教育以及相关内容,少数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个别课题。内地从事生涯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比较少,这些少量研究人员開展的研究也不多,更不系统深入。比如,笔者曾于2000年编制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提供给各地研究者使用。
二、反思:生涯教育“十没”问题
面对内地中小学生涯教育呈现的以上“十少”现状,笔者经过分析发现问题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政策推动、本土理论研究、系统设计、整合发展、专业保障、实效评估、持续发展、关注个性、普及公平、国际交流等,可以归纳为以下“十没”问题。
1 没推动。在政策和管理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没有制订出推动、支持和保障生涯教育開展的政策,因此,大部分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和社会没有推动生涯教育的实际行动,难以大范围推广生涯教育。
2 没本土。在理论和研究方面,目前基本上是沿用西方生涯教育理论,没有发展出系统化的本土理论。因此在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没有适合本土文化的理论支持,导致了教材、课程、活动的随意性,没有结构性和系统性。
3 没系统。在教材编写和内容设计方面,没有系统性的本土理论指导,导致已有的生涯教育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没有系统性,生涯教育内容比较零散,课程设置较为随意,不能保证生涯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4 没整合。在具体实施方面,没有整合全校、全员、全家、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開展生涯教育还只是某些领导、部门、年级、班级、班主任、教师的事,这样难以保证生涯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5 没专业。在专业发展和保障方面,已開展生涯教育的地区和学校基本上是以兼职人员为主力,大部分由心理教师、政治教师、德育工作者兼任,没有专业人员、专业机构、专业研究等。没有专业支持和保障,就没有科学性。
6 没连续。在可持续性方面,生涯教育课程、活动、课时没有连续性;有的学校低年级開展了生涯教育,高年级没有相应的课程和活动衔接:小学開展了生涯教育,初中没有;初中開展了,高中没有,这样随意性多,时断时续,没有可持续性生涯教育,不利于生涯教育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翻译教学 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201-01
翻译是功能语言学和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困扰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翻译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如果仍将翻译对象停留在传统的脱离语境的单个的句子层面是不够的。然而要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不是只遵循某个翻译原则就能达到的。因此有必要打破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教育部高教司,2007)对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本文立足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际,以《要求》为指针,针对非英语专业各级学生在英语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切实提高各级学生翻译能力的策略。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践中发现,非英语专业的各级学生在英语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受单词量、语法知识、文化知识等的限制,无法把握原语篇的主要信息;(2)缺乏一定的功能语言学和语篇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语篇类型、语篇语境、信息结构、主位结构等。因而,在分析英语的句子结构时,常常不能合理地组织译文信息;翻译时常常无视目标语篇的文化背景、语法和表达习惯,就象机器翻译一样,只是将译文的信息胡乱堆积。
2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功能语言学派认为交际中的语言作为一种意义资源具有组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 即根据不同的情景语境(context situation), 选择不同的语篇类型(text type)生成意义;语篇意义的实现是由小句为起点展开的。
语篇的形式和意义是相互依存的;语篇的意义是逐层实现的[2]。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观”和“层次观”对翻译教学有以下两点启示。首先,翻译教学应从语境出发,以语篇为单位展开。其次,在英语翻译的实际过程中,应遵循逐级翻译的原则—— 先从语言系统中处于较低层次的语言单位入手,逐层翻译(词/短语—句子—段落—语篇)。由每一层次上译文的质量,逐级保障译文整体的信度和效度。此外,在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还应根据各专业、各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向学生输入英语的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浅出地向学生渗透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继而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逐步对各专业、各级学生的翻译实践分类指导。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
3.1 课内翻译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3](第三版)课后的汉译英翻译习题融合了英语学习者各层次翻译技能的训练。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这一模块的翻译内容,将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观”和“层次观”渗透到课内翻译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分析英语中各级语言单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结构特点及各级成分的功能,尽量尊重原语篇的结构特点。此外,每个单元翻译模块的句子类型丰富、难易适中,且均取材于主讲课文(TextA)。这省去了教师在翻译教学之前为学生扫清生词、语法障碍和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等准备工作。
3.2 课外翻译教学设计
翻译能力是英语语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实际语用能力差,主要不是“重阅读”和“重语法”所致[4],关键在于走出了英语课堂的小环境,没有强化和巩固翻译能力的氛围。因此,在完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内“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学生的特点,布置相应的课外翻译任务。
课外翻译任务的内容主要有:英语习语汉译与汉语成语英译;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诗句的选取应略微高于同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在完成课外翻译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BBS、QQ群、E-mail等多种方式及时与教师讨论翻译方案;相应地,教师也可以通过上述网络平台了解各专业各级学生在翻译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反馈并改进翻译教学模式。对于学能较高的A/B级学生,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课外翻译方案及相关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以不少于五页的PPT课件呈现。学生在利用音频、视频、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介呈现本组翻译方案的过程中,同时锻炼了对语言材料的整合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调动了小组以外的同级学生主动参与英语翻译活动的兴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小组翻译方案展示之后,教师需要对原文中的关键词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如历史、习俗、思维模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等)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拓展;还可以组织小组以外的同级学生对于翻译方案进行民主讨论和互评:对于翻译方案中的不足要及时纠正,避免语用失误的石化现象;对于翻译方案中的成功之处则要及时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存续。
实践证明,结合各级学生的学能特点和教材特点,设计相应的课内外翻译活动,能使非英语专业各级学生的翻译速度和翻译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课内翻译活动使学生明确了翻译的方法;课外翻译活动的强化,则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原语篇信息,循序渐进地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4 结语
本文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析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课堂翻译教学实践,探讨了利用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革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策略。
受授课班级覆盖面和各专业各级学生个体差异的限制,目前只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A、B两级学生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基于功能语言学的翻译教学模式推广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其他方面,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修订版[M].上海: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61.
篇6
误区一,学习英语的出发点就是高考,教师教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高考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动机正体现了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中学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英语”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
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拔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境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外围,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误区二,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关键因素。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促使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它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能因材施教。
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1.职业道德不够高;2.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3.缺乏不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因教师素质较低的原因,导致了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进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不是什么难事了。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开口说。教师通过运用“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一个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能否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需要进一步提到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误区三,听说读写严重脱节。
以高考为目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培养出的人才似乎有些不近人意。我们都听说过类似现像——某地区高考状元英语成绩之高让人惊叹,然而在公交车上遇到国际有人问路,却鳖的满脸通红,听不懂,说不出,逃之夭夭。人们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哑巴英语”。即使听说能力尚可,然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的病。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了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了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了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
要想使学生的四种基本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是明悟这些大道理,才有可能使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篇7
一、“以生为本”教学模式学案的编写
学案撰写是实践“以生为本,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前学习材料。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衔接、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八个环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我制定出了适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学案,现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学案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基本方法。(重点)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格式。(重点)
【课前预习――我先行】
1.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4Al+3O2点燃2Al2O3
质:;
微:;
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3.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质量或者根据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的质量。
【课堂导学――我参与】
(一)情景体验
神舟五号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1)写出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
(3)若你是火箭推进器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写出解题过程)
(二)学习探究
1.阅读教科书第99页例题1,你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与例题中一样吗?有哪些欠缺?请你将解题过程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是:
(1)写“解”,设;
(2)写出反应的;
(3)求出相关物质的,写在相关物质的正下方。
(4)然后把量和量标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方。
(5)列出;
(6)求出;
(7)简明写出。
反思一:
学案的编写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应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及内容设计各环节。化学学科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其知识特点及学习方法与数学、物理有很大的差异,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一定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所谓“化学入门难”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简化了学案环节。我们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降低难度,将知识点分解清晰到位,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课前预习环节如果要求学生自学新课,学生会觉得难度太大。因此,课前预习可以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复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此课题有关的生活实例、常识,为新课做好准备。
反思二:
课堂导学是“生本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课堂导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多数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促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释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在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例如,在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的课堂导学环节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且能根据意义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计算,因此我以“计算神舟五号系列火箭升空”为背景,设计了如上情境体验,并将计算过程细化,降低难度,使学生能轻松地完成。在完成的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这时,学生立刻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计算方法。于是,要求学生模仿课本例题将计算过程写出。通过互相交流、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得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方法、步骤及要求。
二、“以生为本”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什么时候导、怎样导以及导的程度如何把握,这些环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思一:
如何把握诱导的时机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的论述。它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学生需要启发的最佳时机,即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时,正是最强烈渴望得到启发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如何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先让学生模仿书上例题自己计算,当碰到计算Ca(OH)2相对分子质量时,学生自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乘2还是加2,但仍然有学生能够完成。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成功的学生,让学生来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反思二:
教师的导要讲究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老师的架子,完全投入到和学生的交流中,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讲授给学生,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例如,在上“化学方程式”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己讨论得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的学案设计如下:
【符号大比拼】1.数一数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你会发现什么?
4Fe+3O2=2Fe2O3
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铁原子氧原子3Fe+2O2点燃Fe3O4
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铁原子氧原子2.算一算下面两个式子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你会发现什么?
4Fe+3O22Fe2O3
()()()
3Fe+2O2点燃Fe3O4
()()()
反思三:
导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导学与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学案是教师有一堂好的导学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境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教师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导学方式的选择也与导学的对象有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分类诱导的方法。对差生设置的问题难度要低一些,且要层层递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对优秀生仅仅需要点拨关键之处,设置的问题难度可以大一些,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训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艺术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050-02
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使我感到:提问好比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它具有激发学生思维、调控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表现能力、增进师生交流、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等多种教学功能。因此,讲究提问艺术在课堂中显得十分重要。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中讲究提问的艺术,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知识的欲望。现将我多年的点滴收获总结出来,与教师同仁一起共鸣。
一、精当通俗明了的设计问题是关键
质疑是思维活动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巧设疑问。教师要善于设疑,要在课前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合理规划而设计问题。要做到精当通俗明了的设计问题,就应做好以下方面:
1.切合学生实际,突出教学重点
我一直在农村小学教书,农村的小学生由于文化氛围不像城镇的小学生那样,从小见多识广,因此,通俗明了的提问就显得很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理解接受,做出快速反应,回答教师的提问。同时,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突破难点,问到关键之处。如,在上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一文时,我先抓住“詹天佑是我国的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这句话,这句话中“杰出”和“爱国”向学生提问:“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这样设问,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学习语文,学习的针对性就比较强了。这样,设计的问题以教学关键点为线,把问题串联在这一主线上,起到“一问而牵动全篇”的作用。
2.问题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问题太易,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不思考;问题太难,又高不可攀,学生也不会动脑筋。只有难易适度“像挑一挑就够得到苹果吃”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思考获得成功,这样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而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产生快乐。比如,教师在教《最后的姿势》,这篇讲述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谭千秋老师用生命保护四名学生的动人故事的课文,教师只提出“谭老师怎样的伟大?”这样的提问使学生不知所答。而问题太易也不行。比如,在教《钱学森》时,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人?被称为什么?”这样又细又琐碎的问题,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提问又过太易。
问题要由浅入深,提问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相关联。例如,我在教四年级的《九寨沟》这一课时,就设计了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的——为什么称为“九寨沟”?较难的——为什么说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更难的——为什么会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问题提出后,教师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回答,效果感觉很好。
3.问题的设计要新颖有趣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问要新颖有趣,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愉悦地接受,轻松完成教学。我在教四年级学生写观察小动物的作文时,先给他们讲了一个小笑话:鸡妈妈带孩子们在花园散步,来了一只野猫,孩子们吓得乱跑。眼看孩子们要被野猫抓住了,鸡妈妈急中生智,学狗“汪——汪”叫了两声。野猫被吓跑了,孩子们得救了,鸡妈妈借机给孩子们上课:“现在你们都知道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了!”听完笑话,同学们捧腹大笑,老师因势引导学生:“动物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你们家的宠物有什么趣事呢?”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发言。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在问题提出前都讲一个故事或者创设一个情景,但一条民间谚语、一句顺溜的提出,往往能令人耳目一新。我们要做的是使问题新颖,有趣味性,以免落入俗套。
4.问题要有利于激发思维,培养能力
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问题的设计不是让学生回忆什么,而是要有启发性,能使他们受到思维训练。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切忌提出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简单问题。比如,为了了解学生对《雾松》一课雾松形成的掌握情况,可以直接提问学生:“雾松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就可以照课本中的句子念一遍算是回答,但他们究竟理解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反馈。如果把问题改成:“雾凇形成过程中三种不同时段的状态是什么呢?”回答这样的问题完全照课本,显然就不行了,学生必须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把问题答出来。因此,提问时,教师要动动脑子,要把是否有利于激发思维、培养能力作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提问力求合理
提问力求合理应体现在:课堂发问的时机、发问的对象和发问的方式上,这是教师提问艺术水平的直接体现,非常重要。
1.找准发问时机
“一切应从实际出发”,课堂教学的提问也不例外。俗话“好雨知时节”,提问也是如此。提问的时机要得当。我的经验是: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亢奋”状态,才是对学生进行“启”和“发”的最佳时机。要注意的是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班学生能充分思考后再回答。以免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不注意听,不肯加以思考,所以教师提问面向全班,使全班都听清楚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有一定思考问题的时间,然后再点名回答。任何情况下不要向学生突然发问,使学生毫无思想准备,造成紧张情绪,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要忌讳这一点。设计的问题再好,也要抓好时机,才能事半功倍。
2.明确提问对象
学生的差异性,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问题,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学中,对待优等的学生,应适当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并在他们回答出基本问题后,再变换一下思维的角度或深度,让他们再回答,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待后进生思维则不如优等生敏捷,注意力也容易转移,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多不积极思考。面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多关心鼓励,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提出的问题可相对降低难度,或用一些便于理解的问法。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充分留给他们分析思考的时间。要是一时想不起来,也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叫其“坐下”,转而叫别的同学回答,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应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并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回答。有时,回答的是错误,也不要随意责怪,而要多以包容的心态面对。
3.注意提问方式
教师提问的形式应是多样的,根据我多年的实践,农村小学生答题的要求,问题大致可分为五种:一是回答“是什么”的判别型;二是回答“怎么样”的描述型;三是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四是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五是回答“怎么想”的或“还可能会怎么想的”想象型。后三类问题对智力活动的要求高一些。为了增强教学中智力因素,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两种简单的问题,而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升高和年级的提升,前两种在一二年级可能用得多一些,后三类问题的比重在四五六年级要逐渐增大。教师在提问时,要注重转换角度,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
总之,精妙的课堂提问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体现。教师要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不断总结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才能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要做到问题设计精当、问题展示适时、问题解答灵活、提问力求合理,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篇9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教学重难点;教后反思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在高三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坚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求真知”、“做真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或教学片断,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的一些做法,阐释一些反思,与同行研讨.
■把握教学内容重难点,凸显教师主导地位,开展循序渐进的“教”
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使得我们知道,学生对应用题往往有恐惧与抗拒的心理,有“谈题色变”之感,这就需要在高三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首先给学生树立信心,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以下结合“数列应用题”的章节复习课教学展开相关解读.
课前,笔者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命题中关于数列章节问题设置的内容,提出如下教学目标:
1. 能用数列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2. 了解“银行存款,森林木材,产量增减,价格升降,细胞分裂”等问题的内涵;
3.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案预设时,笔者挑选了下面这道例题:
例1 王某今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购买住房,月利率0.00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一次,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开始还贷. 如果10年还清,那么每月应还贷多少万元?
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弄懂这道题的意思,即让学生知道“分期付款为复利计息,每期付款数相同,且在期末付款”,然后让学生作为这道题的主人,让学生去完成一件具体事情,接着引导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角度一:让学生逐项归纳分析,理解前后相邻项的关系.
讲解:设每月应还贷x万元,共还款120次,设月利率为r,则:
第1次还款后还剩20(1+r)-x万元未还;
第2次还款后还剩[20(1+r)-x](1+r)-x=20(1+r)2-x(1+r)-x万元未还;
第3次还款后还剩20(1+r)3-x(1+r)2-x(1+r)-x万元未还;
……
第120次还款后还剩0万元未还,即还款结束,即20(1+r)120-x(1+r)119-x(1+r)118-…-x=0;
将r=0.003375代入上式,即可求出每月还款数额约为0.202966万元.
角度二:我们暂不去甲银行还款,而是选择去乙银行存款,要求在乙银行“存款次数和在甲银行还款次数一样,假定存款利率和还款利率一样”,使得最后一次在乙银行存款结束后,乙银行里王某的存款恰等于王某要还给甲银行的所有金额.
讲解:设每次存款x万元,共存款120次,设月利率为r.
第1次存款结束后,银行有王某的存款x万元;
第2次存款结束后,银行有王某的存款x(1+r)+x万元;
第3次存款结束后,银行有王某的存款x(1+r)2+x(1+r)+x 万元;
…
第120次存款结束后银行有王某的存款x(1+r)119+x(1+r)118+…+x(1+r)+x万元.
此时,存款总金额恰等于需向银行还款数额,即还款结束,表达为:x(1+r)119+x(1+r)118+…+x(1+r)+x=20(1+r)120.
将r=0.003375代入上式,即可求出每月存款数额约为0.202966万元.
教后反思: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让学生感觉原来应用题也只是一只“纸老虎”,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可见,教师在整个复习活动进程中所起的主导性作用不可忽视,他对学生的复习进程和效能起到决定性的指引作用,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好学生复习活动的引导和指导工作,根据教学要点和学生学习实情,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紧扣教学内容重难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有的放矢的“学”
“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学生需要对高中数学知识内容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对重难点有准确的掌握,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的复习活动. 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进行认真细致的掌握和运用,放手让学生尽情发挥,从而使学生在“知己知彼”中开展有效学习活动.
如在“平面向量”这个章节的复习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平面向量”章节知识体系,并请学生自己列举这个内容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解题经验,找出平面向量的性质内容以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再跟学生一起结合典型问题、高频考题进行试题条件的分析活动,找出试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结合一个例题的教学来说明作为专业指导者,教师要在学生分析“卡壳处”发挥点拨和引导作用:
例2 已知O为ABC的内心,AB=2,AC=2,∠BAC=■π, 若■=α■+β■,则α+β的值为多少?
对这道题,笔者先引导学生得出内心的定义及性质,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待思考讨论成熟以后,每组推荐一人上台讲解,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些较合理的、操作性强的方法:
法一:建系,A(0,1),B(-■,0),C(■,0),O(0,2■-3),■=(0,2■-4),■=(-■,-1),■=(■,-1),■=α■+β■,故(0,2■-4)=α(-■,-1)+β(■,-1),
所以-■α+■β=0,-α-β=2■-4,
所以α=β=■,
所以α+β=4-2■.
法二:■・■=α■2+β■・■,■・■=α■・■+β■2, 2×(4-2■)×■=4α+β×2×2×-■,2×(4-2■)×■=α×2×2×-■+4β,
所以α=β=■,
所以α+β=4-2■.
法三:■=α■+β■,■2=α2■2+β2■2+αβ■・■,
所以(4-2■)2=α2×4+β2×4+αβ×(-2),且α=β,
所以α=β=■,
所以α+β=4-2■.
台上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座位上的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热情高涨,接着笔者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变题,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踊跃,笔者顺势引出如下变式问题:
变式1:将“O为ABC的内心”变为“O为ABC的外心”;
变式2:将“O为ABC的内心”变为“O为ABC的垂心”;
接着再次小组合作、探讨交流,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变题1的结果为2;变题2的结果-2)
最后笔者对各种方法稍作点评,整节课效果很好.
教后反思:众所周知,高三复习课时间紧、任务重,但笔者从不拘泥于一节课讲多少道题目,而是更加注重每节课的“含金量”,教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当我们尊重学生,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出发,让学生尽情发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后,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显然,如例2的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提供的各种方法涉及其他章节的内容,教者对这种“出乎其外”(王国维语)的开阔思路及解法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对学生融会贯通学习数学作用很大.
■认识复习活动的实践特征,让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做”
复习活动效能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就是学生对实际问题是否进行有效解答活动,并形成良好解题认知,这一活动贯穿了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技能的锻炼活动. 它是学生“学”和教师“教”双重作用下的互动表现. 同时,学生对典型问题,特别是综合性问题案例的行之有效的“做”,更能对学习素养和数学思想提升起到推进作用.
在这里,可顺便提及教材上这样一道题:
已知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求证:OAOB.
这题看上去很简单,没什么研究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对原题,有学生直接得到A,B两点的坐标,配以勾股定理,很快得到结论;也有学生想起“遇垂直常想向量”,用“设而不求”思想,将直线与抛物线联立方程组,得到关于x或y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很快得到答案.
笔者没有满足于学生答案的获得,而是引导学生“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舍费尔德语),接着我们引导学生观察直线AB的特点(过定点(2,0)),直线OA,OB的特点(均过点(0,0)),并增加如下追问:
追问1:三直线过定点的特性,与直线OA,OB的位置关系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追问2:若直线OA,OB垂直,直线AB必过定点吗?
追问3:若在抛物线上任找一点P(不同于坐标原点),直线PA,PB与抛物线分别交于点A,B,且直线PA与PB垂直,直线AB过定点吗?
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小组合作,上面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我们也实现了“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解题教学的追求.
教后反思:平时教学中,笔者很侧重于学生们的研题、变题训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解题活动,对化归转化解题思想有了清晰的认识,“做”的思想素养更加坚实.
篇10
【关键词】物理方法物理思维物理图像数形结合
本节利用了第一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图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教材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和运用此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同时此节书还包含着物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渗透"着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也是教学的重点,但这些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被削弱,甚至被忽略。现在把它归纳出来,供教师和学生思考(借鉴)。
一、数学归纳法的运用
教材先分析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如图A);然后再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也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B);教学中还要把问题扩展到任意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同样表示位移(如图C)。这一分析过程就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ABC)的过程,这一过程把所有直线运动都分析完整后得到了结论:对于一切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都表示位移。整个过程可用下图具体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围着的面积是位移大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围着的面积也是位移大小一般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围着的面积是位移大小
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研究过程,它是物理学研究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整个物理学处理物理问题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这又是一个完全归纳法的过程,它对我们完整考虑物理学问题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二、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本节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中引进了微分思想、积分思想,极限思维,这些思维方式都是物理学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和方法,教材的宗旨仅仅是"渗透"这种思想,而不做非常具体的运用和计算,教材用这种方式处理这些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不会感到困难,学生理解起来也不会有感觉太大的思维跳跃感,但这又是整个物理学乃至数学中的重要思想。因此,对该问题的解读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材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时,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表示位移方法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为基础,先用微分思想(微元),把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的时间分成无数小段(TO),由于时间无限短,虽然速度发生改变,但变化较小,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对应小矩形的面积可近似表示该时间内的位移,所有小矩形的面积累加(积分)就近似表示整个过程的位移。当时间TO时上述思考的误差就很小,即TO时,"台阶"状折线就变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这样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是位移的大小。上述推理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在此分析推理过程中,综合运用了物理学研究中的许多极重要的思想和方法:①T时间内的变速运动近似看成匀速运动(简化);② 把时间分割成无限小段(微元);③无限小段时间内的位移之和是总位移(求和);④当TO时"台阶"状折线趋于表示速度图像的直线(极限)。
三、物理图像的数形结合
物理图像是一种特殊而又形象的语言和工具,它运用数与形的巧妙结合,恰当的表现各种物理过程和规律,图像的特点是简明,清晰,形象、直观,动态过程清楚,物理量间的关系更加明确。运用它可以避免复杂的语言表述和运算过程,还可以用图像恰当地表示用语言难以表述的内涵,所以物理图像是处理物理学问题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