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综述范文
时间:2023-05-30 16:1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安全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煤矿;瓦斯;监控系统
0.引言
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瓦斯防治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能源的强劲需求,国内煤矿开采强度普遍增大;随着开采深度向深部延深,多数矿井由原来的低瓦斯矿井转变为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这是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客观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国内几起重大瓦斯事故的原因分析表明,瓦斯防治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利用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对矿井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等实施远程动态监控管理,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功能的系统。该文就煤矿瓦斯监控系统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1.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
1.1中心站
1.1.1中心站系统组成
中心站由监控主机工控服务器、系统监控软件、网络附件系统、电源系统、网络打印机、中心监控大屏系统、大屏幕控制软件、大屏幕控制开关电源等组成。
1.1.2中心站软件功能
监控主机服务器可以进行数据存储、报警、显示、打印,同时可以在监控中心设置“各矿瓦斯数据监视大屏”,对井下各分站进行监测监控。主要功能有:(1)简单配置功能。地面可对井下分站、传感器的数量、类型、参数、安装地点等进行设置。(2)丰富的图形功能。各种瓦斯监测数据动态图形、柱状图、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显示。(3)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实用的报表功能。软件可自动生成报表,报表内容、起止时间可由用户设定。(4)可靠的存储功能。软件可根据具体要求定时存储一组数据。(5)进行实时数据、实时曲线、实时报警数据、实时断电数据查看,历史数据显示,历史曲线、历史报警数据、历史断电查看,其它历史故障、传感器标定、传感器设置、数据传输设置。
1.2井下分站
尽管各厂的监控系统井下分站形式多样,但基本上具备以下功能:(1)开机自检和本机初始化;(2)通信测试;(3)分站设程控(实现断点仪、风电瓦斯闭锁、瓦斯管道监测和一般的环境监测);(4)死机自复位且通知中心站;(5)接收地面中心站初始化本分站参数设置(如传感器配接通道号、量程、断电点、报警上限和报警下限等);(6)分站自动识别配接传感器类型(电压型、电流型或频率型等);(7)分站本身具备超限报警;(8)分站接收中心站对本分站指定通道输出控制继电器实施手控操作和异地断电。
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解决煤矿井下采区现场监控设备的注册,具有数据的接收、转发、管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监控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分以下几个模块:注册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转发模块、数据存储处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模块、远程控制模块。
1.3通信接口
井下瓦斯等信息采用分时多路复用技术传输,信息的传输是井下监控分站的信息交换过程。信息传输的主要表现为:信息下发是由地面主机产生的,传输到井下的监控仪处理后,执行各种反馈任务。井上、井下信息传输设备接口通常采用RS485通信协议和CAN总线通信。RS485采用差分平衡式无地线传输方式,数据传输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符合欧洲工业标准。随着CAN总线技术的发展,分站通过CAN总线中心站计算机进行数据通讯,能够满足矿井监控系统对监控分站的要求。
1.4瓦斯传感器
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能否正确反映被测环境和设备参数的关键。催化的燃烧型瓦斯传感器是当前煤矿使用最广泛、最普通的瓦斯传感器,是煤矿用来监控矿井瓦斯动态的有效工具。随着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该类型仪器近年来发展迅猛,产品种类繁多,从报警矿灯、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到安全监控系统中的低瓦斯传感器,现已占据了煤矿瓦斯检测的主导地位。
2.煤矿瓦斯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在安全监控系统方面,计算机硬件采购投入大,软件投入少;信息平台已建立,但没有有效利用各类信息。目前,在我国煤矿安全监测行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并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系统各自处于封闭状态,系统间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很难实现更高级别联网及实行监控和管理。
因此,煤矿瓦斯监控系统不应仅仅限于能实现监测监控,还应研发出能根据被监测环境地点的参数进行有效危险性判别、分析并提出专家决策方案的新软件。同时系统应用软件应向网络发展,按统一格式提供监测数据,针对通信协议不规范和传输设备物理协议不规范的情况,应尽快寻找一种解决系统兼容性的途径,或制定相应的专业技术标准。这对促进矿井监控技术发展和系统推广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研制高可靠性瓦斯传感器、强化技术培训等等、提高现场管理和对监测系统的维护水平等等,都能很好的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3.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出现了历史以来最好的情况,煤炭持续出现买方市场,煤矿效益大大提高,用在生产和安全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了,特别是最近几年通过国家安全治理整顿,加大安全监察和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国家提出的“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后,全国各国有煤矿矿井基本上都购置安装了安全(通风)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井下瓦斯、一氧化碳、风速、风压、温度、风机开停、风门开关的自动、连续、集中监测和瓦斯超限、报警断电,曾多次避免了瓦斯和火灾事故。大部分矿区还实现了全局、全省监测数据联网,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揭煤 瓦斯压力监测 地质构造勘察 瓦斯压力释放
0 引言
许疃煤矿是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量最高的一座现代化大型生产矿井,目前的年生产能力超过340万吨。矿井内正在生产的采取有三个:81采区、82采区、82下采区;正在准备的采区有83采区和33采区。
-630回风大巷及-650运输大巷是83采区的“命脉”。两巷标高-720~-740米,地表标高26米,故埋藏深度均超过745米。-630回风大巷先于-650运输大巷穿越7煤、8煤,而且两巷的间距只有40~60米,故回风大巷的安全技术保障不仅对自身及其重要,还可为后续掘进的运输大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1 -630回风大巷在矿井内位置示意图
-630回风大巷里段将穿越8煤与外段贯通,掘进期间必须做好8煤的瓦斯监测及局部地质构造勘察工作;回风大巷外段将揭7煤,揭煤工作及瓦斯压力监测与释放工作是安全掘进的重要保障。
准确获取煤层瓦斯压力是有效开展瓦斯预测、防治、释放和揭煤工作的重要技术保障。局部构造详情勘察是巷道掘进安全的重要保障。揭煤、煤层瓦斯压力探测、局部构造详情勘察、瓦斯压力释放都有很多方法可以选择,例如声波物探发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而且预测成本较低,但是向含有瓦斯的每层打钻、向局部构造带内打钻,通过钻孔资料获得最直接的现场数据是上述四项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的根本。
1 深部穿煤岩巷安全掘进保障技术
1.1 8煤瓦斯压力测试(里段)(图2)
表1 8煤测压钻孔设计表
此次瓦斯压力测试钻孔,长度以实际见煤距离为准,钻孔进入82煤顶板0.5m,封孔至83煤底板1m位置,施工完毕后安装压力表测定每层瓦斯压力。要求钻孔施工人员详细记录孔内岩性变化情况。如果孔内有水,必须采取措施,堵水成功后,方可穿煤层取芯、测压。
1.2 地质构造勘察(里段)
此次地质勘察共需9个钻孔,具体参数如下图及表所示。施工工程中要求施工者按照1~9#顺序施工,并详细记录见煤位置及穿煤距离。(图3,图4)
表2 地质构造勘察钻孔设计参数
1.3 -630回风大巷里段(法距2.0m)最后验证及释放
瓦斯压力释放及地质构造状况勘察结果验证仍然通过钻孔实现。钻孔共有九个,从1~9依次编号,如下图所示。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钻孔的施工顺序:2#、5#、8#、1#、4#、7#、3#、6#、9#。钻孔直径为94mm,严禁随意开孔、中孔。钻孔深入煤层后,逐米测定钻屑解吸指标。(图5,图6,表3)
1.4 -630回风大巷(外段)揭72煤
为保障揭72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揭煤钻孔共有两组,每组5个,分别在72煤法距7米及法距5米处施工。两组钻孔在巷道迎头开孔位置相同,如下图所示,钻孔直径均为75mm,钻孔施工顺序均为1、2、3、4、5。特别要求所有钻孔进入72煤底板深度不小于3米,且进入煤层后逐米测定钻屑解吸指标。(图7,图8)(表4,表5)
2 结论
最原始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截止目前,-630回风大巷在掘进过程中再未发生任何通防事故。以-630回风大巷为代表许疃煤矿的所有深部巷道均采用钻孔的方法解决揭煤、瓦斯压力测试、瓦斯释放及局部构造勘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类似条件的巷道
篇3
英文名称:Coal Mining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6225
国内刊号:11-3677/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4
关键词:风险预控 管理体系 PDCA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综述
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指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矿井设计、建设、生产、改扩建等生命周期中,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对系统全部生产要素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继而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应对,减少直至消除风险,从而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组织的期望值和可接受的水平。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PDCA运行模式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分为五个部分: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体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为基础,以保障管理为支撑,以信息化系统为运行平台。各部分紧密相连, 环环相套, 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 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通过危险源辨识,掌握煤矿危险源数量和分布情况,搞清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到底有哪些,在哪里,现在什么样;通过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掌握每个危险源在当前状态下发生失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当前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掌握安全管控重点。通过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制定安全控制标准和措施。通过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危险源的状态进行监测,掌握危险源风险变化及是否受控情况。通过判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将检查结果对照风险评估标准,确定风险不可承受的“隐患”,报告和通知到相关人员。通过风险预警,对失控危险源进行及时警示,按隐患的警情(轻警、中警、高警、巨警),提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通过体系绩效考评,检查体系运行效果,评价矿井本安等级,强化体系的有效执行。PDCA保障了每项安全工作都是全过程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
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阶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不同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法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预控为核心、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的特点。进行煤矿安全预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2.1准备、启动阶段
在总体工作安排要求下,根据风险管理工作程序,结合煤矿实际情况,首先成立矿井风险管理小组,小组组长为矿长,成员包括:书记、矿副总以上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总体协调、审核等工作。
其次按照煤矿现行的劳动组织状况将确定风险管理覆盖范围。全部专业科室及所有基层单位分别成立各自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反馈、危险源预警等工作。
2.2安全风险预控基础知识、操作方法培训
项目启动后,对风险管理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2.2.1全员学习AQ1093-2011,使全矿从决策层到执行层,从干部到工人,对安全预控风险管理由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了解风险管理基本概念,组成部分,生产要素等基础知识。
2.2.2 对各风险管理单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使参与危险源辨识人员掌握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法两种危险源辨识方法。
2.2.3进行风险评估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及使用的风险评估矩阵(或其它风险评估准则)。
2.2.4进行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编写培训,使各单位参与编写的人员,主要是各单位技术员,掌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编写的要点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同时结合各种宣传方式,对矿各级人员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的全方位贯彻和渗透,使员工对煤矿安全预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体系组成、管理理念、操作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3文件编写及运行阶段
煤矿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小组后,编写《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开展体系建立具体工作,主要包含6大方面:
2.3.1安全预控风险管理:煤矿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各单位风险管理小组组织本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一线工人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首先对本单位工作任务进行清册,针对工作任务进行危险源辨识,提炼出人、机、环、管四方面的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确定主要责任人、直接管理人员、主要管理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矩阵,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针对管理对象和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成单位风险管理表的初稿。各单位将本单位制定的初稿上报风险管理小组下设的各个专业科室,由专业科室组织相关科室、基层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对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双向反馈、修改及审核,通过至少3轮修改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随着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需要不断测评和改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体现PDCA管理模式。
2.3.2保障管理:保障管理主要包含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安全文化保障。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井、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建立并保持安全技术管理与控制程序;建立并保持安全投入资金管理与控制程序;建立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各项保障性质管理制度需要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单位,从文件生效日期开始实行。
2.3.3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包含员工准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规律、员工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员工培训教育、员工行为监督、员工档案管理。煤矿应建立员工准入管理标准;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制定员工岗位规范;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建立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员工档案。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的发生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总工会统计,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率。
2.3.4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主要包括采掘管理、机电管理、“一通三防”管理、运输管理、地测管理、防治水管理、爆破管理、压气管理、手工工具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登高管理、起重管理等内容,均需要建立相应管理程序。根据建立的管理程序,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安全要素在可控状态下安全运行。
2.3.5综合管理:主要包括:煤矿准入、消防救护、应急与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等内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
2.3.6检查、审核与评审:煤矿应制定反映企业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审核程序,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检查评审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煤炭企业不安全因素所在,以便得到及时整改,体现PDCA运行模式。
篇5
摘 要 煤矿基层安监队伍是安全生产监管的最前沿,其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煤矿安全监管效果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了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精、职业素养高、安全意识强的煤矿安监队伍,构建煤矿安监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基于该模型,结合安监人员和岗位的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将该计划运用于葫芦素煤矿安监队伍建设中,从安全实践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自我发展与职业素养四个方面提高葫芦素煤矿安监人员的安全监管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关键词 胜任特征模型 煤矿 安监队伍 建设
一、煤矿安监人员胜任特征分析
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经过文献综述分析采用编码分析的方法得出煤矿安监人员的胜任特征模型。从模型中看到安监人员胜任特征包括安全实践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自我发展与职业素养四部分。其中,安全实践能力包括应急处置能力、事故隐患认知度和遵章守纪三个方面。人际合作能力包括激励他人、处事平和及沟通能力三个方面。管理能力包括人性化管理、执行力和团队协作三个方面,自我发展与职业素养包括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意识、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四个方面。
二、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煤矿安监人员培养
将煤矿安监人员目前所具备的岗位素质与其岗位胜任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胜任特征短板,并结合该岗位工作特点分析培训需求,制定煤矿安监人员培训计划,见表1。
表1 安监人员的培训目标与培训内容
三、葫芦素煤矿安监队伍建设
将胜任特征模型运用于葫芦素煤矿安监队伍建设中,充分发挥安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打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敢抓敢管的安监队伍。
(一)明确安监队伍岗位责任
安全科科长负责安监员的全面管理工作。
副科长负责采掘、防治水作业规程、施工措施的传达贯彻,班前会安排布置相关安全监察重点工作;负责科室值班人员排班;负责安监员月度量化考核的审核。
机运主办负责机电、运输、安装规程、措施的传达贯彻,班前会安排布置相关安全监察重点工作。通防主办负责“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的传达贯彻,班前会安排布置相关安全监察重点工作。
体系管理主办协助副科长做好采煤专业规程、措施的传达贯彻,班前会安排布置相关安全监察重点工作。
安监员班长负责安监员的每月轮休排班,负责安监员劳动纪律、现场安全监察工作质量等管理考核;班前会安排布置相关安全监察重点工作;负责安监员月度量化考核的统计。
科室值班人员负责安监员班前会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安排当班安全重点工作;听取上一班次安监员升井后工作汇报,协调安排安监员汇报遗留隐患的落实整改,对安监员出具的罚款进行审核把关。
(二)基于胜任特征的安监队伍建设
(1)安全实践能力。安监员要严格井下8小时现场安全监督巡查,不得晚入井,早升井。对各方面进行巡查,现场及时填写隐患整改通知单,检查隐患通知单必须有当班跟班副队长签字认可,对于检查不安全行为需要考核的要记录不安全行为人员姓名、帽号等,并现场与跟班队长交待清楚。
安监员班中安全检查要敢于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检查发现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或安全质量标准化较差的工作面要令停止施工,立即(限期)整改,情况紧急时,撤出作业人员。
(2)人际合作能力。要求安监人员提高人际感受能力与人际反应能力,能够有效领导下属辅助上级。
对于区队不能解决而需要矿及项目部协调解决的隐患要和项目部当班带班领导交待或向科室值班人员及时汇报。
安监员每班要在下一班召开班前会前半小时内向值班人员汇报当班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以及需要下一班安监员延续监督检查的重点事项,认真做好安监员交接班汇报工作,科室值班人员相应做好交接班工作安排。
安监员升井后,向科值班人员汇报班前会安排安全重点工作现场检查落实情况、班中检点隐患及现场整改情况,填写相关检查记录,并签字,值班人员对于安监员汇报的重要隐患(问题)要与施工单位或相关科室沟通抓好落实,需要矿早调会强调的要及时向科长汇报。
安监例会要总结一周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分析下一步安全监督检查工作重点,传达贯彻规程、措施或上级文件精神等。
(3)管理能力。工作中,安监员要深入作业地点检查,按要求在下一班班前会前半小时内及时向值班人员汇报本班安全工作。安监人员要服从班长或科室值班人员工作安排。安监员之间要相互团结,不得有互相辱骂甚至打架斗殴影响安监形象的事件发生。
安监员每月抓不安全行为数量及罚款要争取多于规定标准。安检员要善于发现“三违”,对现场发现存在的重大隐患及不安全行为要及时制止,敢于处罚,查出隐患也同时要监督落实整改。对无措施施工、不按措施施工给予及时制止,对矿、科安排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细节管理、精细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对重点强调、安排的重要工作必须汇报最新情况。
每半年一次综合考评,如:制止恶性违章避免事故的、发现重大隐患的、创造性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等,经科领导认可,可以直接予以表彰奖励。对于安监员发生违章违纪行为的,视情节取消当季部分奖励甚至所有奖励,严重者调理安监岗位或予以清退。
(4)自我发展与职业素养。班前会组织安监员做好最新审批规程、措施的学习及矿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做好记录。科值班人员要做好安监员日常业务学习的督促指导工作。除此之外,安监员也要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监察业务素质。
安全监管人员职业素质标准应该包括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内容,同时也包括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自信心等。作为安监员,要热爱煤矿工作,不怕脏、不怕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勤勉的工作态度不断进取和奉献。始终把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肯定,主动接受挑战,实现既定目标。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稳定和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安监队伍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对煤矿安监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分析,构建煤矿安监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将该培养计划,运用于葫芦素煤矿安监队伍的建设中,从安全实践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管理能力、自我发展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提高煤矿安监人员的安全监管能力,促进煤矿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伟锋.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的思考[J].现代职业安全,2015.05:81-83.
篇6
关键词:矿井通风;通风安全;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18
1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体系与制度
1.1通风安全管理体系
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层体系,通风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前阶段推进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来说,通风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多层机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问题得以顺利实现并提供良好的管理信息传输途径,构建完善的通风管理系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科学管理矿井通风和保障生产安全的必然选择。
1.2管理制度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帮助各个部门更好的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同时也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组织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实际上,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经验和事故教训,是我们制定规章制度的基础,因此相关制度的建立必须明确而具有长期性,并且应该简单易行,能够真正的指导与煤矿生产实践工作。
2通风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
这里所说的质量标准化,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指管理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其中,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本质是从通风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标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和落实质量风险检查活动,从而保证矿下作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质量标准化的核心任务在于对通风质量安全标准的贯彻和落实。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对矿下的每一处工作点、每一个施工程序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肯定,按照质量保准的要求严格执行。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质量计量工作对于进一步强化现有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应对所有设备,尤其是包括瓦斯设备在内的一系列高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其性能始终处于规定范围内。而进行质量检查,则主要是按照质量标准和相关设备参数为基础,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对矿下作业的过程、结果以及目标完成度进行检查,从而保证所有的工程都能够符合设计标准,保证矿下作业的安全性。
3通风安全的计算机管理
从上世纪中期至今,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如下三个阶段:EDP系统、MIS系统以及DSS系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虽然我国各大煤矿企业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和当地高校的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有较强针对性的应用软件,但是从整体上来说,现有的计算机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较为低级的层次。而在通风安全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安全计算机辅助决策。通过专家系统或者DSS系统来为矿下灾害、事故的预处理提供方案或者辅助决策支持。(2)建立通风安全数据库。作为当前阶段现代化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一套良好的安全数据库系统,存储大量的专业化数据有着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瓦斯管理系统、通风报表系统以及防火防尘管理系统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风安全数据库。(3)通风安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修改通风设计、风量调节等多个环节降低工作量,同时通过计算机的引入,也能够为通风机优选、通风网络化解算以及通风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支持。同时通过计算机来绘制通风系统的各种图纸,也能够有效提升精确度和降低绘图工作量。
4结语
要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实践、探索、总结,提高和改进现有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的执行效果,不断地更新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的内容。为保矿井能够安全正常地生产,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大伟,吕为伟.矿山安全监测监控与矿山设备故障诊断[J].科技创新导报,2009(04):55.
[2]李润求,施式亮,彭新.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1):18-20.
[3]董维武.近年来美国加强矿山安全监管监察措施综述[J].中国煤炭,2009(01):38-39.
篇7
【关键词】煤矿;供电技术;电气设备;综述
引言
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状况不仅仅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地位,还影响着我国数十亿的国家公民的日常生活。煤矿事业的供电现状与发展历程就成为了考察我国煤矿顺利运营的重中之重。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问题严重影响煤矿业的发展,因此受到煤矿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煤矿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煤矿业的安全问题会给社会和谐造成一定的危害,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会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如果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将会阻碍煤矿业的创新和发展,也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一定的阻碍,还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煤矿井下的供电技术对煤矿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裨益良多,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煤矿井下现状以及我国煤矿井下供电的提高和发展。
1 我国煤矿井下供电现状
我国煤矿井下安全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共同话题,而对于井下供电的安全也是有一定的争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井下的供电仍然存在不安全现象和问题,煤矿井下的供电问题将会影响我国煤矿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煤矿井下的供电问题是导致煤矿不安全作业的直接原因之一,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问题会导致一系列事故的发生,比如说,过大电流电击伤人事件,电火花引燃瓦斯事故,虽然中国在供电的安全方面作了很多的努力,而且效果明显,但是仍然会给煤矿作业安全构成威胁。
矿井下的供电情况主要是指煤矿井下所有需要电力系统的总称。其具有供电网络复杂多变、继电保护数量多等等。我国煤矿井下供电技术,自60年代电压等级的调整(380V升66OV),到70年代电子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直至近年综采成套供电设备的引进,经几十年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从70年代后期起,井下电击伤人及电火花直接引爆瓦斯煤尘事故的直线下降,可以得到证明。但与发达的产煤国家相比尚有差距。
2 煤矿井下供电新技术
2.1 井下供电电压等级放宽
如果煤矿井下供电依然采用常规380V、680V电压供电,只能通过增大供电电缆截面或多个电缆并联运行以确保井下大功率用电负荷用电需求,这样就会导致井下供电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投资大大增加,同时供电成本也大大加大。随着井下用电负荷的急剧增加,开展井下10kV供电系统升级改造,已成为煤矿电气工作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
井下供电系统电压从低压提高到10kV中压,一方面可以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供电电能质量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确保电动机正常高效起动;另一方面,采用高压供电后,不仅大大降低供电电缆的截面,提高供电经济半径,增加了井下煤炭开采量,降低了煤炭开采的综合成本。
2.2 先进供配电电气装备技术
由于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经常出现漏电故障,漏电故障若不及时排除会存在较大危害,如可引起瓦斯、煤尘的爆炸,提前点燃雷管等事故,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矿井生产。
2.2.1 变电设备
变电设备主要是因为油浸式变压器,油开关、高压的防爆开关以及真空的开关应该是并存的,真空化的低压开关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且真空灭弧的技术已经渐进成熟,真空的高低压开关的应用也是刚刚兴起,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践,过低压的操作等等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干式的变压器技术也渐进成熟,而且就目前的情势来看,干式的变压器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仅仅是时间和金钱的问题。
2.2.2 继电保护装置
先进的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对电路中的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存在异常的情况,就能够发出对应的告警信号,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止异常情况扩展成为严重的故障。能够确保供电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工作的稳定性,尽可能的减少故障或者是异常情况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2.2.3 防爆装置
煤矿井下的供电装置中,防爆的电气方面虽然有明显的痕迹。但是冷磷化工艺和热管技术在煤矿井下防爆电器设备隔爆面上的应用,给煤矿防爆技术带来了全新变革。热管技术在煤矿井下防爆隔爆型热管散热器与防爆电气的箱体组成1个完整的防爆壳体,既能很好地解决爆炸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内电器元件的散热问题,又能解决电气设备防爆安全问题,使爆炸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会更加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
2.3 中性点的不接地系统存在很多的争议
我国历版《煤矿安全规程》对中性点接地问题都有规定,1981年版为,禁止“中性点接地”,1986年版改为“不得中性点直接接地”,1992年版类同于1986年版,只在措词上用了“严禁”二字。由不准“接地”到不准“直接接地”,几字之改,反映了我国煤矿技术人员和执法者对井下供电系统认识的提高。言下之意,“间接接地”如通过阻抗接地是可以商量的。但从总体归类上看,我国井下供电当属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普遍采用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除向地面用电设备及村民供电任务外,同时也向井下负荷供电,与《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严禁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相违背,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解决的方案已在前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我们采用零序电抗器隔离与消弧技术,使之产生感性电流来补偿系统的容性电流,从而达到在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的效果,很好的实现对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隔离,有效地减少了人身触电电流或相地短路电流,防止了强电弧引起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2.4 井下移动变电站技术
随着采煤机械单机容量的增大,工作面总装机容量急剧增加,对供电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是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主要供电设备。1993年开始研制6kV/3.3kV的移动变电站,现在已能生产1600kVA的移动变电站了,综合近10年第三代产品的特征是,低压侧供电电压等级为3.3kV,容量高达2500kVA,高压侧开关采用高压真空断路器,具有过载、短路、欠压、漏电保护及绝缘监视,并应用了微机处理器进行控制、保护和通讯,低压侧开关采用3.3Kv、800A、1000A的低压保护箱,同样也应用微处理器进行监控、保护和通讯。目前,我国已有近20个企业生产移动变电站,其高低压侧开关生产企业达数十个,移动变电站的容量从50~250kVA,其电压等级高压侧10kV、6kV,就品种而言,国产移动变电站基本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
3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对煤炭能源需求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高产高效煤矿井下开采技术的广泛推广,加上老矿井向深水平延伸,井下作业面上大量大型采掘机电设备及大功率提升设备在煤矿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这样使井下用电负荷大量增加、供电距离也大大增长。煤矿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社会、全人类的问题,煤矿井下的供电安全会带来一系列的连环反应,所以先进供电技术的成功应用,提高了矿井经济效益,提升了矿井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煤矿 通风机 降噪技术 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的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控制及自动化管理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能有效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风机的运行小于,对于保证煤矿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风井主扇风机噪声的特点
矿井主通风机运行噪音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风机出口产生的气流噪音,也称之为空气动力性噪音,均由排气噪音和涡流噪音组成。第二种是机械噪音主要产生于设备装配精度和转子平衡不良,多由冲击噪音与摩擦噪音组成。第三种是设备动力产生的电磁噪音。三者尤以气流噪音强度最高,危害最大。通风机的种类很多,在选用通风机时,要求安全、高效、噪声低。由于其种类和型号的不同,所产生的噪声强度及其频率也有所区别,但是从噪声产生的机理和机组向外辐射噪声的部位来看,却有着共同点。
2 煤矿主要通风机噪声控制技术
2.1 在风机进出气口管道上安装消声器
由于进、出口处存在较强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因此,为有效降低该处噪声,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目前常用的措施为在局扇进、出口处安装消声器,这一降噪技术极为有效。常用的消声器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阻性消声器;第二,抗性消声器;第三,微穿孔板消声器;第四,复合式消声器。对于中高频噪声,往往采用阻性消声器,并获得良好的降噪效果。此外,为获得良好的吸声效果,还应在风机出口扩散弯道上安装消声导流片,其内部装有大量的吸声材料。再者,消声导流片往往安装在水平风道与扩散塔的接合处,这能够有效避免出口气流与扩散塔冲击而引起的动压损失,从而使得风机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必须保证消声导流片的数量不宜太多,以保证合理的风道通流面积和风机工作效率。最后,还可采用在水平风道内布置吸声砖的技术措施,但应将其长度控制在3.5左右,还应保证合理的水平风道截面积,以形成有效通流面积。
2.2 风机机组加装隔声罩
煤矿风机噪声主要源于以下部位:第一,主风机机壳;第二,电动机;第三,基础振动部位,所以,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即加装风机机组隔声罩,这一措施既常用又有效。这一措施就是将风机置于隔声罩中,通过隔声结构来实现噪声阻隔,从而达到减轻噪声的效果。隔声罩的制造是以隔声原理为依据,其组成部分主要有:第一,隔声层阻尼材料;第二,吸声层;第三,护面层。这就使得隔声罩既有隔声功能,又有吸声功能,可以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但采取这一措施还面临一个困难,即机组的温升和冷却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采取加装隔声罩措施后,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能在短时间内散发出去,从而使得罩内温度快速升高,这会对电动机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缩短电动机的使用寿命。现如今,风冷法在我国得到较为广泛地采用。
2.3 采取改造风机房的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现场实际,可采取改造风机房为隔声间的措施,即为控制噪声传播,将风机机组封闭在机房中,这一措施使得机房噪声大,但却减轻了机房外的噪声。此外,为保证风机吸气和其他设备进行正常的散热,还应在封闭的风机房上设置进气口消声器。同时,为进一步减轻风机噪声,可采取在冷却风机出气管路上设置消声器的措施。为有效降低隔声间的噪声,可采取以下两个措施:第一,吸气处理;第二,悬挂消声体。为降低风机机壳和输气管的噪声,可采取阻尼措施,即在其表面涂抹或贴一些消声材料。为避免风机基础出现振动问题,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第一,安装减振器;第二,设计专门的隔振基础。
为了保证其隔音降噪的效果,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之规定,该技术实施后,将对原风井的基础设施予以维护和重组,确保所用环保设施的隔音降噪效果。
3 煤矿主通风降噪治理的效益分析
采用煤矿通风机噪声控制技术,能有效的完善矿区工业基础设施,并能提高和改善岗位职工的现场作业条件,促进职工的环境意识和经济发展,而且能够产生较好的间接和潜在的社会效益,该矿井风井通过采用噪声控制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噪音污染,而且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采用噪声控制技术使原有的噪声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使矿井工业场区和住宅区环境将会有明显改观。降噪使用材料防腐、防火、阻燃、外观优美,消声器内填充超细吸音棉,不小于15Kg/m3,超细吸声棉填充均匀,消声器整体表面整洁,焊点牢固、表面喷漆无花、流淌斑点等,结构合理,刚性大、坚固耐用、美观大方。
4 结语
总起来说,该矿井采用主通风机噪声控制技术是切实可行的,而且也经济合理,适用的范围较广泛,适用性也较强,所以说有广泛的推广实用的价值。而且也为同类煤矿风井的降噪消音改造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通过在风机进(出气口管道上安装消声器和风机机组加装隔声罩技术,再加上采取改造风机房的综合治理措施,使主通风机的噪声大大降低,既提高了主通风机的性能,又降低了风机的噪声,进一步提高通风机的气动效率、装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以降低电能消耗,使得产品降噪的设计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玉果,等.煤矿通风机声源外降噪分析与对策[J].煤矿机械,2007,28(6):159-160.
[2]王荣杰,陈虹微.基于噪声模型的通风机房降噪控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7(6):119-123.
篇9
关键词:电子巡检;面部瞳孔识别;GPS定位技术;GIS技术;手持式数据采集器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4010603
0引言
电子巡检系统应用于燃气行业、电力行业、管道运输以及石油石化行业等[12]。电力行业主要巡检振动和温度;燃气和管道运输行业主要巡检燃气压力、管道压力和温度等。本文以煤矿生产设备巡检为例,根据煤矿生产背景,通过计算机智能化和传感器对设备前端进行数字信息采集,同时利用数字信息传输技术实时传输,从而达到对煤矿主要生产设备进行定期、定时循环检查和维修维护的目的。 该系统通过面部瞳孔识别系统自动识别工作人员。巡检人员在巡检时手持数据采集器,通过视频和数字监控系统现场采集关键设备运行数据参数,实时在线传送至煤矿安全监控平台及有关单位。巡检完毕后,将采集的有关数据输入电脑。管理人员可通过局域网实时监督巡检人员情况。比如某一岗位职工从何时开始巡检、每站用了多长时间、整体巡检用时等。系统还可根据异常数据对设备故障进行时域分析,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及部位。该系统是数据高速传输技术的无缝集成,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有效,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与人员动态管理。 系统可将数据自动实时转为电子档案,保存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数据记录量大,方便有关人员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煤矿关键设备安全运行电子巡检系统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1系统概述
1.1系统目标
系统目标包括:实现精确采集煤矿关键生产设备数字信息,智能分析和处理设备运行状态,对非正常运行设备自动提示或报警处理;减少设备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量,提高设备检修效率和准确性,防止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漏检、代检现象发生;通过网络视频技术远程联合诊断设备运行状态,分析事故原因;长期保存设备运行、维护数据,为分析事故原因提供充分依据和数据支撑。
1.2系统设计
煤矿设备巡检管理系统主要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闭环管理机制设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数据采集器(手持PDA以及与之配套的射频卡)。软件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及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覆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展示的全过程。1.2.1系统原理 实时巡检管理系统利用3G 网络组成一个GPS 智能终端PDA 和系统管理平台。人员在巡检时携带手持式GPS 智能终端,通过3G网络定时向管理中心发送位置信息,若发现巡检设备故障,可记录在GPS 智能终端内,与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一并传回系统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会对巡检人员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巡检数据报表,从而了解巡检过程;对设备故障、状态及参数进行分析,生成设备数据报表,掌握设备运行状况,为技术人员分析设备状态提供数据支撑,如图1所示。1.2.2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设备巡检系统流程如图3所示。
2系统关键技术
2.1人脸识别和瞳孔识别技术
本系统人脸识别采用多种方法以便提供更精确的基础数据,步骤如下: (1) 服务器收集存储特征模版,设定特定阈值。主要方法包括人脸图像的灰度变换、几何校正、归一化、直方图均衡化、滤波等。(2)人脸图像特征提取[3]。APP通过摄像头拍照,根据人脸几何数据提取有利于人脸图像分类的图像特征数据,例如特征点间欧氏距离、角度等。提出的图像数据和数据库中存储特征模版进行搜索、匹配,定位人员。(3) 虹膜识别技术[4]。系统根据虹膜身份识别唯一性的特征,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就能获取人脸图像,可同时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和识别。
2.2系统管理平台
本系统采用SpringMVC3+Spring3+Hibernate3+Freemarker+HTML5框架[5]和MVC模型进行设计。MVC模型将软件系统分为三层,分别是视图层、控制层和业务逻辑层。视图层向用户提供图形界面,业务逻辑层负责具体业务,控制层负责命令传输,三者关系如图4所示。
2.3软件设计
电子巡检系统包括井下数据采集器端软件与井上服务器端件。图5和图6分别为井下PDA 客户端软件架构和服务器端软件架构程序框图。
服务器端软件包括配置参数模块、数据交换模块、数据处理及保存模块、时钟同步模块。其中WCF 服务的使用是一个难点,在服务器端与在PDA 设备中使用方式截然不同。首先,调用WCF服务的方式不同,在PDA端必须采用BasicHttpBinding方式来进行绑定,而在PC则需使用IIS部署;此外,在PDA上开发桌面应用程序使用和配置WCF时也和PC 机有所不同,需用第三方工具NetCFSvcUtil.exe生成 CFClientBase.cs和WcfServcie.cs两个WCF 服务类,然后再在程序中引用这两个类。
2.4硬件设计
2.4.1手持式煤矿用数据采集器 采集器[67] 由PDA以及与之配套的射频卡组成,集成了RFID、GPRS、GPS 等模块,内置安卓6.0操作系统和PDA端软件,可通过手写或键盘输入信息,保存巡检路线和设备照片、维护维修记录等大量数据库信息,还可在巡检过程中填写巡检详细内容,同时上传现场视频、照片等。
2.4.2RFIDo线射频卡 每个RFID电子标签提供唯一的电子编码,无需和识别器建立机械接触,能够穿透雾、冰、尘垢等,工作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以每秒50~100次的频率和识别器通信,实现实时监控位置。
2.5GPS 定位技术和GIS 地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独立安装GPS 和GIS模块,该模块实现对地图信息和巡检线路、巡检人员的管理。
3结语
电子巡检系统运行情况稳定,效果良好,最大程度保证了数据和巡检过程真实有效,还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LL〗障和隐患,保障被检设备良好运行。该系统降低劳动强度90%,节约工时90%,有效避免了误报、漏检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安全隐患。系统创新点如下:(1)研发了防爆型手持式数据采集器(包括数字视频信息采集)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配套软件,做到精确采集煤矿关键生产设备的数字信息。(2)建立以SpringMVC3+Spring3+Hibernate3+Freemarker+HTML5为技术架构的煤矿关键设备电子巡检系统数据库和管理平台,能够自动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智能分析和处理相应数据,对非正常运行设备自动提示或报警。(3)编制了一整套软件系统及相关安全维护软件。(4)开发巡检人员GPS 定位系统,采用面部瞳孔精确识别技术,自动跟踪管理巡检轨迹。
参考文献:[1]谯石.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电力巡检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变电站智能标准化巡检系统[J].软件导刊,2013,12(12):140142.
[2]陈正晖,李侠.基于NFC技术的网络机房巡检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5,14(7):132133.
[3]庄越挺,潘云鹤,芮勇,等.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1999,12(2):4855.
[4]康浩,徐国治.虹膜识别系统[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0(1):1115.
[5]李洋,孙永维,许冰,等.基于Ajax,Struts,Hibernate和Spring的J2EE架构[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6):76-84.
[6]宋欣,王翠荣.基于线性回归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数据采集优化策略[J].计算机学报,2012,35(3):166178.
[7]肖积涛,马幼鸣,周鸣争,等.基于FPGA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22(6):217220.
篇10
关键词:安全心理;预测;组织
1研究内容及方法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安全的研究正逐步转变到对人的研究,而人是事故研究中的最不确定因素,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与后天的环境密切相关。影响安全心理的因素,种类繁多,我们需通过调查及软件分析,获得最关键的因素,进而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
1.1安全心理研究因素
对安全心理进行研究,首先应分析获得影响安全心理的因素,在此将其划分为个体、环境、组织三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关于个体的影响因素研究,把人作为分析的重点,指出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情绪、生理疲劳都可作为安全心理的研究内容[1]。选取个体心态、生理疲劳、意志品质、个性气质、情感情绪、人际关系、认知能力作为影响矿工安全心理的个体因素[2]。道德品质、情绪情感、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心理产生影响[3]。研究发现提出心理契约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感有重要的影响,在企业内部是否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对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心理约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对矿工的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应包括:冒险麻痹、情绪不稳、情绪稳定、自觉主动、安全意识、责任心、纪律坚持、满意度[5]。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通过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分析了生理疲乏、情感耗竭和疏离工作都对不安全行为产生影响[6]。关于环境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指出工作环境、时间、强度以及生产技术等都会对矿工心理产生影响,并着重对工作环境中的色彩、照明、温度、湿度、噪声等的影响进行了阐述[7]。研究后发现,高温、风速、热辐射及微气候环境[8],都会对员工的劳动效率造成影响,危害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心理安全。研究指出环境的不佳会加重员工的不适,进而加重疲劳,引起不安全的行为,最终引发事故的产生[9]。关于组织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造成事故的原因是矿工自身以及煤矿的管理[10]。探讨了管理相关的制度、管理方式、工资的分配都对职工的安全心理产生影响。指出造成此行为的原因包括工人的安全意识不足、基层管理者指挥不当、煤矿薪酬体系不合理、煤矿工人日常生活过于单调等。关于个体、环境以及组织的综合关系研究,指出个体心态、生理疲劳以及工作应激为直接因素;个性气质、作业环境、组织公平为间接因素;安全教育、组织管理、工艺技术为根本因素。将煤矿事故分为管理、设备、信息、环境、人因风险,其中人因为内源潜变量,其余为外源潜变量。研究发现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内源潜变量,同时不安全行为和安全心理受外源潜变量的影响最大。以上研究成果表明个体、环境以及组织三者是研究安全心理的主要内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环境及组织的研究落脚点是职工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决定环境及组织的效用性。
1.2安全心理测量方法
对基本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后,需要采取测量方法获得准确的结果。用操作测试度量认知心理,用问卷度量安全心理,用生物节律预测人体三节律。设计了煤矿作业人员安全心理测量表,该体系有两个维度,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运用前因———行为———后果分析法(ABC)编制煤矿安全心理行为测量表,该表由个人心理特点、个人行为特点、企业组织管理、人机环境因素四个部分组成。从3个维度建立个人的评估量表,包括:个体、组织、外部环境。在研究中指出,对矿工的安全人格心理测评采用“Y-G人格测验”,能够测量主提升司机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从而确保矿工的人格测量以及心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对安全心理的测量需在确定维度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定量的研究,进而得出心理水平的层次。
1.3应对安全心理预测及对策
针对煤矿的心理预测指标,对个性心理测试、认知能力、5种感知进行了测试。研究运用实验心理学仪器和心理量表对瓦检人员进行研发究,得到各项安全心理阈限值,取得了各项参数标准,建立了心理模型以及人格心理结构。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有调查干预、咨询干预、危机干预、文化干预等。运用粗集理论度确定影响安全心理尺度的因素的权重,依次为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建立函数计算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指数。根据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理论,从人才、组织、资金和制度4个方面建立适应煤矿发展的长效机制。获得不同因素对习惯性违章行为(HVB)的起效时间的长短,见效时间的最快的是安全自制力、矿工安全意识、过去行为和倦怠水平;其次是安全奖惩、安全督导以及安全培训见效较快;最后是群体示范性规范和凝聚力效果。分析了影响心理的各个要素,提出员工接受度最高的是优化薪酬的分配。通过动态的仿真获得最优的干预措施,为改善工作环境采用混合的员工援助计划(EAP)模式。运用Probit和Logistic对多重复杂条件下的矿工的行为进行动态预警研究,研究发现煤矿工人的激励程度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以上研究成果表明,运用动态的思维预测安全心理水平的变化,确定不同的应对策略的效果,寻找能迅速的提升煤矿的安全水平。
2研究结论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煤矿培训个人总结